Board logo

标题: 联格撷珠——分总 [打印本页]

作者: 藏经阁    时间: 2004-10-27 00:43

-=-=-=-=-=>
联格撷珠——分总

[ 作者:哈哈儿    整理制作:恶人谷珠楼     录校:哈哈儿 ]
 
  分总,也称总分。它也是像列品法排列物品那样组句,但在表述时则有分述有总述。分总法主要有先总后分和先分后总两种形式。

  1.先总后分
  请看北宋文学家刘攽对王安石联:

  三代夏商周;
  四诗风雅颂。

  刘攽才华出众,王安石有意以此联难他,然刘稍思片刻便对出了下联。此联难度在于解决下联总括数目与列品数目字、义与上联的矛盾,或多或少都很难成对。刘以巧取胜,别开洞天,从《诗经》中独辟蹊径。风、雅、颂为《诗经》的四个组成部分,其中雅分大雅、小雅,历史上通称为四诗。以“四诗”对“三代”,以“风雅颂”对“夏商周”,妙语惊人,被称为传世绝对。

  2.先分后总
  请看一副春联:

  松竹梅岁寒三友;
  桃李杏春暖一家。

  即是先分后总式。上联先列松、竹、梅,再以文人雅称“岁寒三友”总之;下联亦然,桃、李、杏在初春相继开花,且有红、白、粉等不同颜色,古人常以之代春,故曰“春暖一家”。

  总分法有两种特例。一是只有总述,没有分述。如旧春联:

  梅花开五福;
  竹叶报三多。

  五福为“富禄寿康宁”,三多为“多福多寿多子”。该联可以看作是概指。另一种情况是只有分述,没有总述。如集《礼记》、《孟子》居室联:

  好学近乎智,为学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无论先总后分,还是先分后总,都可以概括出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数字在总述部分起重要作用。如《齐东野语》所载一副“奇对”:

  羲经六子,艮巽坎兑震离;
  周礼一书,天地春夏秋冬。

  第二,分述常以排比的形式出现。如嘲富家子弟联:

  兄弟三人,酒癖、赌癖、烟癖;
  田园万顷,今年、明年、后年。

  第三,总述部分文字是分述部分文字的相加或重现。如梁启超对张之洞一联:

  四水江第一,四时夏第二,先生居江夏,谁是第一,谁是第二;
  三教儒在前,三才人在后,小子本儒人,何敢在前,何敢在后。

  联中,四水乃江河湖海,四时为春夏秋冬;三教乃儒释道,三才为天地人。江夏为“江”与“夏”合称,儒人为“儒”与“人”合称;第一、第二、在前、在后,则是重现。


--------------------------------------------------------------------------------
 整理制作:恶人谷珠楼  转贴请注明


-=-=-=-=-=>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xycq.org.cn/forum/) Powered by Discuz!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