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images/default/logo_bg.jpg)
标题: 《兄弟连》讨论贴[注意] [打印本页]
作者:
马岱 时间: 2003-10-23 11:25
世人关注的《兄弟连》就要播出了,开个帖子专门来讨论讨论吧,我先开个引子。大家不会都已经看过碟了吧,现在是否有DB的DVD出现了?
CCTV-8 明天(10月24日)22:56 首播,以后每天一集(逢周日停),第二天7:01重播(这么早,晕)。播出时间稍微晚一点,不过这样也好,即使加班也能回来看到。
作者:
建威中郎将 时间: 2003-10-23 11:27
这个,我几周前都看过了……
作者:
马岱 时间: 2003-10-23 11:29
看来盗版事业确实很发达啊,盗版水平如何?
作者:
建威中郎将 时间: 2003-10-23 11:31
我看的是从网上免费下载的,画面还可以,很清晰,英文对白,中文字幕
作者:
江城子 时间: 2003-10-23 11:36
D版早就有了,我已经看了第5遍了(哈哈,够变态吧)。每看一次都有一次的感觉,不愧是007啊--棒,真是棒!
感觉许多无名演员对于火候的把握很到位,的确很有真实感。
央视的那个是14集的吧,天知道他们是怎么裁减的,莫名其妙啊!明明是10集的片子。
作者:
最优停时 时间: 2003-10-23 12:11
不知道央视的14集怎么个拆法,我再dreamworks主页上没看到有第二个版本啊(除了10集的那个)。
碟报应该还要早罢?去年4月份我看的rmvb压制版,然后又看过vcd转录的mpg版,看dvd版的时候大概是8、9月的样子。
作者:
千山我独行 时间: 2003-10-23 12:24
原帖由最优停时于2003-10-23, 12:11:57发表
不知道央视的14集怎么个拆法,我再dreamworks主页上没看到有第二个版本啊(除了10集的那个)。
碟报应该还要早罢?去年4月份我看的rmvb压制版,然后又看过vcd转录的mpg版,看dvd版的时候大概是8、9月的样子。
![](http://images.amazon.com/images/P/B00005JKXZ.01.LZZZZZZZ.jpg)
![](http://netroom.hbu.edu.cn/personal/liyongmax/dvd/b2.jpg)
![](http://www.mov8.com/gallery/dvdcover/b/band_of_brothers.jpg)
HBO于近日宣布了热门剧集的DVD发行日期及规格。
这部于2001年底上演的二战题材迷你剧集,上映后好评如潮,一时成为HBO的收视热门。
该片通过二战期间美军一支空降兵连队的视角,以二战各个阶段的主要战役为点,将整个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局势的变更展现于人们眼前。对连队的几个主要人物,刻画生动。该片并不同于以往以战斗为主的二战影片,大场面的撕杀只有不多的篇幅,而主要对战争中角色的塑造施以重墨。
该片的制片人有鼎鼎大名的Tom Hanks ,Steven Spielberg,该剧集共分十集,由8位导演分别执导,而Tom Hanks 继《挡不住的奇迹》后再执导筒,亲自执导了其中一集:
Ep 1 - Currahee 1:10 Hr
Directed by Phil Alden Robinson
Ep 2 - Days Of Days 0:49 Hr
Directed by Richard Loncraine
Ep 3 - Carentan 1:02 Hr
Directed by Mikael Salomon
Ep 4 - Replacements 0:57 Hr
Directed by David Nutter
Ep 5 - Crossroads 0:53 Hr
Directed by Tom Hanks
Ep 6 - Bastogne 1:04 Hr
Directed by David Leland
Ep 7 - The Breaking Point 1:09 Hr
Directed by David Frankel
Ep 8 - The Last Patrol 0:56 Hr
Directed by Tony To
Ep 9 - Why We Fight 0:55 Hr
Directed by David Frankel
Ep 10 - Points 0:59 Hr
Directed by Mikael Salomon
由于该剧的出色表现, 《BAND OF BROTHERS》获得2002年金球奖的最佳迷你剧集奖。
一区DVD发行日期:2002年11月5日
碟片数量:6 DISC 铁盒包装
图象规格:1.85:1 ANAMORPHIC WIDESCREEN
音轨:ENG DD & DTS 5.1
花絮:「We Stand Alone Together: The Men of Easy Company」老兵访谈
30分钟幕后制作
HBO在诺曼底海滩首映典礼
互动菜单介绍当年作战士兵,时间,地图,指令简报等资讯
预告片
作者:
韦孝宽 时间: 2003-10-23 13:20
碟片数量:6 DISC 铁盒包装
在英国好像卖40几镑 ,这里25块RMB解决问题 。
作者:
江城子 时间: 2003-10-23 13:41
原帖由
韦孝宽于2003-10-23, 05:20:31发表
碟片数量:6 DISC 铁盒包装
在英国好像卖40几镑 ,这里25块RMB解决问题 。
以后不许拿便宜货来诱惑我。我可是花了30大洋得到的。还是那种简装版的,郁闷!
不过好在画面质量很好。
看了电视的同志一定要说说,电视是怎么划分的。从理论上讲,10集故事根本无法拆分啊?
作者:
首席屠宰官 时间: 2003-10-23 13:53
原帖由
韦孝宽于2003-10-23, 13:20:31发表
碟片数量:6 DISC 铁盒包装
在英国好像卖40几镑 ,这里25块RMB解决问题 。
别扯了
6d9最少也要70元
就是买d5,十张盘也要50元
除非你们买的是不带dts,画面有损压缩,把老兵访谈,创作人员访谈都去掉的版本
作者:
江城子 时间: 2003-10-23 14:17
原帖由首席屠宰官于2003-10-23, 05:53:44发表
别扯了
6d9最少也要70元
就是买d5,十张盘也要50元
除非你们买的是不带dts,画面有损压缩,把老兵访谈,创作人员访谈都去掉的版本
首屠啊首屠,露怯了不是!
10集故事只有10个小时的内容啊,用dvd是5张碟的干活,哈哈哈哈哈!
老兵访谈是每集开头那点东西吗?有啊!
作者:
首席屠宰官 时间: 2003-10-23 14:44
原帖由
江城子于2003-10-23, 14:17:23发表
原帖由首席屠宰官于2003-10-23, 05:53:44发表
别扯了
6d9最少也要70元
就是买d5,十张盘也要50元
除非你们买的是不带dts,画面有损压缩,把老兵访谈,创作人员访谈都去掉的版本
首屠啊首屠,露怯了不是!
10集故事只有10个小时的内容啊,用dvd是5张碟的干活,哈哈哈哈哈!
老兵访谈是每集开头那点东西吗?有啊!
你买的肯定是有损压缩的版本,dts音轨也被去掉了
原版是6张d9,目前市面上简装d9最便宜也要12-13(我们这里是15)
既然你说6元一张肯定是d5,所以你买的绝对是有损压缩版(就是在原版的基础上把画面质量降低了,这样数据容量变小) ,dts音轨也被去掉了(dts音轨效果好,但数据量比较大)只保留了dd5.1音轨 ,效果打了折扣的
说明:D5 ,DVD-5 的简写,即单面单层(SS-SL或Single Side Single Layer),最大4.7G,一面数据,另一面一般印刷了文字或图案。
D9 ,DVD-9 的简写,即单面双层(SS-DL或Single Side Double Layer),最大8.5G,一面数据,另一面一般印刷了文字或图案
作者:
韦孝宽 时间: 2003-10-23 17:36
没那么夸张吧,看看而已,反正我的眼睛和耳朵分不出d9和d5什么的区别。
作者:
千山我独行 时间: 2003-10-23 17:41
dts音轨和dd5.1音轨的区别我也听不出来
不过有损压缩的画面根源画面画质的区别还是能看出来的
作者:
阿狗 时间: 2003-10-23 17:47
感觉上首屠对碟片的质量要求有些BT
偶是看TVrip版的,机器配置不行,有时候甚至出现影音不同步的现象,可偶照样津津有味看到结尾。。。真精彩。。。
作者:
千山我独行 时间: 2003-10-23 17:51
原帖由阿狗于2003-10-23, 17:47:22发表
感觉上首屠对碟片的质量要求有些BT
偶是看TVrip版的,机器配置不行,有时候甚至出现影音不同步的现象,可偶照样津津有味看到结尾。。。真精彩。。。
我才不bt呢,跟d碟论坛的人比起来差远了
至少红袖就比我厉害
好的音效画质确实能够增加欣赏影片的乐趣
看过好的再看差的确实很难接受,刚买dvd时买了几张模拟版的还觉得不错呢,后来看了新线,梦工厂,索尼sb版的d9画面就没法忍受有损压缩的画面了
当然也有的有损压缩画质损失比较少,也可以一看,但是以场面宏大音效逼真见长的片子还是一定要买直灌碟的,剧情片可以买画质损失较小的有损压缩盘
作者:
马岱 时间: 2003-10-23 20:25
转
《兄弟连》原版明晚亮相央视
明晚,汇集斯蒂文·斯皮尔伯格与汤姆·汉克斯等巨星的美国电视剧《兄弟连》将在央视8套首播。该剧耗资1.2亿美元,号称有史以来最昂贵的电视剧。对于该片的引进、播出,昨天,央视文艺中心国际部副主任秦明新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央视版《兄弟连》忠实原版,未做删减。
顺利引进《兄弟连》
对于为何引进该片,秦明新主任介绍:“任何电视剧,只要适合在我国播出,我们就会做引进的考虑。华纳公司向我们推荐了这部片子,我们看完后,觉得的确是部适合在中国播出的好片子,也就以海外电视剧引进的正常渠道与速度开始了准备工作。翻译、专家和编导组成的看片小组,从头看到尾。《兄弟连》在中央电视台《推荐节目审看意见》上的最终得分是B+。”
原版未做任何改动
央视播出的《兄弟连》与HBO播出的《兄弟连》是一个版本,但HBO播出的《兄弟连》共有10集,而央视宣传片宣传却有14集。对此,秦主任解释,央视进行《兄弟连》的译制是忠实于原版的,没有做任何改动,他说:“《兄弟连》美国原版是10集,但每集时长不一,有的是50分钟、有的长达70分钟。央视8套播出的《海外剧场》每天只有固定的50分钟。于是我们平均了全片时长,每集时长规范控制在50分钟内,这样,央视版的《兄弟连》就成了14集。”
首集重现金球艾美盛况
为展示该剧所取得的成就和影响,明晚播出的第一集,将加上2002年“金球奖”和“艾美奖”颁奖盛典中《兄弟连》获奖的盛大场面,这在《海外剧场》中比较罕见。秦主任这样说明:“这部电视剧的影响是通过这两大奖项体现的,我们希望观众能够多了解一些背景。”他介绍,《兄弟连》首轮播出是每晚一集,二轮复播安排在白天,是两集连播。(记者 杨劲松)
1942年,一群美国年轻人自愿入伍,组成了美军最新的作战单位———伞兵。严厉的长官索伯尔对他们进行了近乎残酷的训练,把E连的这群新丁变成了全军最优秀的作战精英。
1944年6月6日,进攻日。6700名伞兵被送往前线。由于飞机受到袭击,几乎所有的伞兵都未能在预定地点着陆。于是,E连的战士们在军官温特斯的带领下,一边寻找队伍,一边和敌人交锋,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战斗……战斗结束时,E连的阵亡率高达150%……
动向
《兄弟连》播出后,韩国电视剧《看了又看》的第二部和第三部将播出。
据悉,美国华纳公司将与中央电视台的播出同步发行正版DVD。
由来
美国老兵莱斯特·哈什伊曾是二战时美101空军部队著名E连里最年轻的士兵。生前,他把关于E连的一切告诉了一个叫做史蒂芬·阿姆布罗斯的老人,于是有了一本叫做《兄弟连》的书。1998年,在电影《拯救大兵瑞恩》宣传期间,一个参加过二战的老兵亲手向汤姆·汉克斯赠送了这本小说。读完之后深受感动的汤姆把书转赠给了斯皮尔伯格,两人决定将其拍成电视剧。
幕后
为避免演员的知名度模糊《兄弟连》的真实色彩,导演特别挑选大部分观众不太熟悉的演员,以增强真实性与说服力。不过此部剧集也不乏大明星,包括大卫·史威默莫(《老友记》中“罗斯”)、柯林·汉克斯(汤姆·汉克斯的儿子)。开拍前,演员们都在美国海军陆战队接受了两个星期严格的军事训练。
快评
虽然是电视连续剧,内容是连贯的,但它每一集都有一个相对集中的主要角色。通过对这一角色的强化描写,得以在表现出战事进展的同时始终抓住人物的心理与状态,用人物支撑起剧中战争场面的复原。
该剧节奏非常快捷,人物对话风趣幽默。在拍摄技巧上,对静止的大场面,多用摇移的长镜头纵览全景;而表现激烈战斗场面的时候,则用手提摄影机跟拍,打破构图,晃荡不宁,从而产生一种强烈的纪实风格。
《兄弟连》最出色之处就是它自始至终都用悲天悯人的情怀与审视的目光描述战争,集中到一点就是剧中一排长哈里所说:战争就像炼狱。
作者:
韦孝宽 时间: 2003-10-23 20:44
不过此部剧集也不乏大明星,包括大卫·史威默莫(《老友记》中“罗斯”)、柯林·汉克斯(汤姆·汉克斯的儿子)。
这两位都算大明星
作者:
首席屠宰官 时间: 2003-10-23 20:49
原帖由
韦孝宽于2003-10-23, 20:44:32发表
不过此部剧集也不乏大明星,包括大卫·史威默莫(《老友记》中“罗斯”)、柯林·汉克斯(汤姆·汉克斯的儿子)。
这两位都算大明星
不过这个剧里确实有天王巨星
汤母汉克斯客串了一个角色
作者:
孟尝 时间: 2003-10-23 20:58
最近看了现代快报的《兄弟连》连载,感觉还不错
不知D版什么时候出?
作者:
首席屠宰官 时间: 2003-10-23 21:00
原帖由孟尝于2003-10-23, 20:58:55发表
最近看了现代快报的《兄弟连》连载,感觉还不错
不知D版什么时候出?
灌水
上边都说了,去年就出了
作者:
最优停时 时间: 2003-10-23 21:27
原帖由
首席屠宰官于2003-10-23, 20:49:29发表
原帖由韦孝宽于2003-10-23, 20:44:32发表
[quote]不过此部剧集也不乏大明星,包括大卫·史威默莫(《老友记》中“罗斯”)、柯林·汉克斯(汤姆·汉克斯的儿子)。
这两位都算大明星
不过这个剧里确实有天王巨星
汤母汉克斯客串了一个角色 [/quote]
首屠兄,hanks客串那个啊?
作者:
首席屠宰官 时间: 2003-10-23 21:30
原帖由
最优停时于2003-10-23, 21:27:43发表
原帖由首席屠宰官于2003-10-23, 20:49:29发表
[quote]原帖由韦孝宽于2003-10-23, 20:44:32发表
[quote]不过此部剧集也不乏大明星,包括大卫·史威默莫(《老友记》中“罗斯”)、柯林·汉克斯(汤姆·汉克斯的儿子)。
这两位都算大明星
不过这个剧里确实有天王巨星
汤母汉克斯客串了一个角色 [/quote]
首屠兄,hanks客串那个啊? [/quote]
忘记了,一个很小的角色,不有意去找很难发现
作者:
最优停时 时间: 2003-10-23 21:36
看来6遍都白看了,hanks长的挺有性格的,愣是没见着。呵呵!
作者:
首席屠宰官 时间: 2003-10-23 21:45
原帖由最优停时于2003-10-23, 21:36:30发表
看来6遍都白看了,hanks长的挺有性格的,愣是没见着。呵呵!
吴宇森的片子大家看得也不少吧,可有谁注意过他呢?
作者:
最优停时 时间: 2003-10-24 23:33
开播了开播了!
果然不出所料,一如既往的令人失望——配音的(就那么几个可怜的演员在配)。
撑着看了半个小时,实在受不了了 。
作者:
首席屠宰官 时间: 2003-10-24 23:37
原帖由最优停时于2003-10-24, 23:33:29发表
开播了开播了!
果然不出所料,一如既往的令人失望——配音的(就那么几个可怜的演员在配)。
撑着看了半个小时,实在受不了了 。
有dvd碟片还看电视台转播?
作者:
逐鹿苍狼 时间: 2003-10-25 04:37
仁兄,英国哪有卖的?我找遍了都没有。下载又太慢。真不知道哪辈子才能看全
作者:
首席屠宰官 时间: 2003-10-25 07:25
原帖由逐鹿苍狼于2003-10-25, 04:37:14发表
仁兄,英国哪有卖的?我找遍了都没有。下载又太慢。真不知道哪辈子才能看全
去亚马逊定购
作者:
马岱 时间: 2003-10-25 13:15
太搞笑了,由《老友记》中的“罗斯”来演“严厉的长官”索伯尔上尉,每次我看到索伯尔扮酷就想笑,好在配音的声音还比较粗,如果原版的声音还是他自己那细细的声音恐怕就更好笑了。
一集没有50分钟,才40分钟左右,不过节奏还算比较紧凑。
作者:
首席屠宰官 时间: 2003-10-25 17:56
原帖由马岱于2003-10-25, 13:15:14发表
太搞笑了,由《老友记》中的“罗斯”来演“严厉的长官”索伯尔上尉,每次我看到索伯尔扮酷就想笑,好在配音的声音还比较粗,如果原版的声音还是他自己那细细的声音恐怕就更好笑了。
一集没有50分钟,才40分钟左右,不过节奏还算比较紧凑。
索博尔就是很搞笑啊,第二集看看吧,好笑着呢,最后一集才惨呢
作者:
菜刀 时间: 2003-10-26 16:17
我没看过,只好转贴。
央视版《兄弟连》的几个印象
作者:梦回鲨堡
很久没有这样,就像15年前除夕夜看春节晚会那样期待一部电视剧的上映,昨晚终于等到了《兄弟连》,谈谈几个印象:
1、开篇老兵自述部分,光给上了一个“二战老兵”的字幕,这既是对原片的不尊重,而且也是编辑不为观众考虑的最直接体现。实际上,编导们稍微下点功夫,把每个人的名字和绰号都标注上,将会十分有助于观众对剧情的了解和对人物的熟悉。
2、配音版的普遍毛病在于说到人名时,只有呜里呜鲁的非中非英的一个很短的词汇,让人来不及分辨谁是谁,而看字幕版dvd碟的一个好处,就是你只要稍微留心,在第一二集就基本能对号入座,叫出主人公的名字。 昨晚看完央视版bob感觉就是自己脑瓜中本来清晰的脉络被配音给搅糊涂了!没办法,今早上又自己复习一遍原版的第一集…………
3、至于配音,大家都心中有数,最惨的莫过于尼克森和“大牛”蓝道曼,那个压着嗓子的感觉,真叫人压抑,温特斯的声线略显尖了一些,而索柏(剧本翻译成索贝尔,跟那本急就章的《兄弟连》书一样)的声音,反而会让大家以为这是一名尽忠职守的军官……。
4、看片头我还以为这次央视不会搞全屏了,可正片开始后还是老传统,真受不了!我就很奇怪,国内那么多烂电视剧都能搞搞遮幅式甚至16:9宽银幕,为什么对海外的电视剧(包括cctv6的海外电影)就不能一视同仁、忠于原片呢?这…………起码不符合WTO国民待遇。
5、最后一点,原剧10集因为时间关系(没有比这个理由更SB的了,哪怕你说是因为广告客户的需要,我也可以理解)被生硬的切割成了14集(再次严重地靠一下),彻底打乱了原剧的节奏,象昨晚的第1集,结束得过于突然,而今晚的第2集预告中,又看到了在诺曼底的战斗,无法想象原剧第1集片尾逐渐拉出来的庞大战争场面如何与原剧第2集的空投、战斗互相粘在一起?观众被培养起来的情绪将会被严重破坏,至少我是这样感觉。
不管怎样,我觉得对于推广《兄弟连》这部优秀电视剧还是有点作用的,希望大家都喜欢。
作者:
最优停时 时间: 2003-10-26 19:29
菜刀刀没看过?快去买盗版碟补课!
赞同转文观点,现在译制片的配音实在难听,折磨自己耳朵。怀念小时候看的那些译制片,最经典的就是虎口脱险, ,茜茜公主、音乐之声也都不错。
作者:
马岱 时间: 2003-10-26 22:00
确实配音不好,看了两集,就记得一个名字。央视的配音比上影的差多了,如果打上字幕就清楚一些了。近几年译制片比较好的是亡命天涯,我译制片和原版都看过几次,那个主角和探长的声音译制片还强些。
索博尔最后一集还会出来吗,我以为就此消失了呢,不过他变相地摆脱了上战场(计谋啊 ),调离他的理由无法相信,让他给那些非战斗人员训练跳伞?
作者:
首席屠宰官 时间: 2003-10-26 22:08
原帖由马岱于2003-10-26, 22:00:25发表
确实配音不好,看了两集,就记得一个名字。央视的配音比上影的差多了,如果打上字幕就清楚一些了。近几年译制片比较好的是亡命天涯,我译制片和原版都看过几次,那个主角和探长的声音译制片还强些。
索博尔最后一集还会出来吗,我以为就此消失了呢,不过他变相地摆脱了上战场(计谋啊 ),调离他的理由无法相信,让他给那些非战斗人员训练跳伞?
他犯错误了阿,全体官兵冒着掉脑袋的危险一致要求他调离阿
最后一集让他出来其实就是刺挠刺挠他
作者:
最优停时 时间: 2003-10-26 23:02
S4 - line officer!
呵呵,也够倒霉的,全连的士官都参了他一本。
第一集里参加弹劾的士官里有个小个子,是在 Snatch (坑蒙拐骗) 里演turkish的跟班的(看过的仁兄还记得么?),在后面就再没出来过 (因为被调离easy了)。我挺喜欢他在snatch 里的干活。
作者:
韦孝宽 时间: 2003-10-29 20:23
喜欢看snatch?握个手!不过我没注意Tommy是不是在兄弟连里出现过。Lock,stock, and two smoking barrels里的厨师Soap在兄弟连里还是个角色。其实兄弟连里大部分演员都是英国人,还要努力模仿美式口音。
作者:
菜刀 时间: 2003-10-30 14:07
《兄弟连》有中国军事片无法逾越的十大障碍
转自搜狐星空之梦工厂论坛 作者:红警苏红不懂爱
最近因为伊拉克战事,一时兴起,找来了一些美军参与的战争影片来看,其中自然少不了在军事迷中口碑甚好的《兄弟连》。
网上是这样介绍这个电视剧的:“继《拯救大兵雷恩》后,好莱坞大导演斯蒂芬.斯皮尔伯格与两届奥斯卡影帝汤姆.汉克斯再度合作,推出有史以来造价最昂贵的电视连续剧《战火兄弟情》(b
and of brothers),这个由二战期间美军在欧洲大陆作战的真人真事改编而成的故事,总计拍摄成本高达1亿2000万美元。”
全片长达十集,每集约一个小时。
虽然是电视连续剧,内容当然是连贯的,但它的分集很有特点,就是每一集都有一个相对集中的主要角色,通过对这一角色的强化描写,得以在表现出战事进展的同时,能始终抓住人物的心理与状态,使电视剧中的人物首先树立起来,支撑起里边的战争场面的复原。
整个电视剧节奏非常快捷,人物对话像一贯的好莱坞电影一样,风趣幽默,妙语连珠,拍摄技巧上,对静止的大场面,多用摇移的长镜头,纵览全景,而到表现激烈的战斗场面的时候,则用手提摄影机跟拍,打破构图,晃荡不宁,不惜破坏画面的清晰与完整,从而产生一种强烈的纪实风格。这种拍摄技巧,在斯皮尔伯格的《拯救大兵雷恩》中有着非常成功的运用,虽然这个电视剧有着五六个导演的加盟,但似乎都经过斯大师风格的培训班速成过,所以,整个电视剧的整体风格非常一致。
我写过对该片的每一集的点评,从宏观上讲,这个电视剧的成功,使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中国的军事题材影片,于是就形成了下面的十点感受。
障碍一:枪杀战俘
记得在《拯救大兵瑞恩》中就有美军枪杀德军战俘,而且杀的那么没有理由,理所当然。在《兄弟连》中,也多次提到杀战俘的问题。
其中最耸人听闻的就是后来的e连连长、当时的d连排长的史毕尔枪杀二十余名战俘的事情。
但电视剧似乎在这里回避了对史毕尔是否真杀战俘问题的交待,而采取了一种悬疑剧的方式,以一个士兵的视角,让那个杀战俘的事件虚拟化了。
在第二集中,马拉其遇到了战俘,与其中一德士兵唠家常,后来他离开的时候,听到后边的枪声。但当时没有镜头交待是否是史毕尔真杀了战俘。
后来,在士兵们的谈论中,出现了史毕尔为战俘递烟、然后杀了他们的镜头,但这只能被认作是对想像事件的画面交待。
在后几集中,李普曾经吞吞吐吐地问史毕尔真相,史毕尔对他是否杀战俘不置可否,但他有一句话耐人寻味“你注意过吗,这种故事每个人都说是从在现场的人那里听来的,可是当你去问那个人,他又会说他是从另一个在现场的人听来,这没什么稀奇,”。
史毕尔在谈到自已为什么没有对这种传闻进行否认的时候,用了罗马的一个比喻,借此事隐喻了他为什么没有澄清事实,他说:“或许特西斯知道让人以为他是罗马军团中最狠毒最强悍的角色,有其存在价值。”
史毕尔在这里暗示了他没有否认他杀战俘的事实,是因为他想让大家知道他的心狠手辣是符合战场的规律的。
我们作为观众可以喜欢温特斯的关爱士兵,但是真正象征美国军人实质的却是史毕尔。
与索柏相比,他同样是冷酷无情,他的理论,是因为他面对的战争。他在第三集中开导胆怯的布洛依的时候,提出军人要“不带怜悯,不带同情,不带悔恨”。
虽然电视剧没有对史毕尔是否真杀战俘采取了一种虚拟化的交待,但杀战俘在美影片中可以说是一种比较经常表现的现象。
在这个电视剧中,温特斯让手下押送战俘的时候,就让士兵拿出枪里的子弹,只留一颗,以防止士兵滥杀战俘,说明当时杀战俘是比较普遍的。
第九集在表现美军进入德国史徒佐堡时,浩荡的车队边上,是美军赶出德军,然后让他们下跪,从后面对准脑壳开枪,其动作就像斯皮尔伯格执导的《辛德勒的名单》中德军枪杀犹太女的那种镜头。车上的新兵惊愕地看着路边的一切。而老兵则习以为常,视而不见。
在最后的一集中,李高特和他的兄弟们找到一个德国集中营里的老军官,并开枪射杀了它。相对而言,比较理智的韦伯斯特百般阻拦,也无法平息李高特作为一个犹太人身份对德军的强烈的复仇愿望。
相比之下,中国军事片中想都不敢想杀战俘的事。即使有,也不敢表现。小时候看《地道战》、《铁道游击队》这样的影片,对日本投降的军队,从幼稚的想法出发,恨不得把他们杀光而后快,但这些电影中非常收敛,竭力表现中国人的理智。当然,《地道战》中采取了一种折衷处理,表现日军负隅顽抗,杀之有理,也算是一种变相的杀战俘吧。
在冯小宁《紫日》中,倒是看到杀战俘的事情,那个日本少女冲向正在进行自杀的日军,日军向她开枪,致使她倒地,中国农民与苏联女兵这时开了一辆战车过来,名正言顺地杀战俘,但这种处理方式太没有必要,本来日本兵就要自杀的,你这时候和他们硬拼太缺少智慧了吧。
另外,我顺便提一句,从这次伊拉克战事的情况来看,伊军并没有大肆杀美军战俘,不然的话,如果伊军中有一个史毕尔的话,那个美丽女兵林奇就不会再让好莱坞出来拍一部新时代的拯救行动了。
障碍二:抢财劫物
影片中的美国大兵虽然有兄弟情,但有些地方也与强盗无异。
战场上的美国兵运用的是一种最基本的强盗的逻辑(就事论事,有看不惯这种说法的网友不要太激动,我还是喜欢这个电影的,仅仅是就事论事的),谁先看到、谁先抢到就是谁的东西。
从第二集开始,美军士兵就开始了他们在争抢财物的互不相让。这一集中,他们争抢的不过是已牺牲士兵身上的留存的枪弹,这时候他们奉行的正是先下手为强的原则。
胡伯乐打死了一个骑马的德军,获得一把鲁格手枪,成为他的私有财产,当然他被这支枪打死了,应证了一句不知从什么时代开始流行的话:最大的爱枪者就是死于自己心爱的枪。姜文在《寻枪》中死于枪,从某种意义上说,他实现了由古及今一个爱枪者最伟大的死于自己枪下的梦想。
尼克心情不悦,外出找酒,看到一个卖酒的杂货店,立即砸开店门,德国居民从楼上怒吼,把尼克赶跑了。
在最后一剧中,温特斯与原来的一排长哈利进入希特勒精神大本营的一家旅馆的时候,发现了许多金银餐具,哈利立刻动手往袋里装,温特斯也不甘示弱,拿下钢盔,往里装胜利品。此时不拿白不拿,用哈利的话来说:“不管谁在我们之后进来都会把所有没钉死的全搬走。”跟进来的大概是史毕尔吧,也要沾一些油水,立刻被哈利拦住:“想都不要想。”
紧接着发现了一窖烈酒,温特斯大度地全赏赐给了嗜酒的尼克。
其中还有一集,表现了在床上与金发女人做爱的士兵,为他的上司,可能是史毕尔吧,准备了一套银具,然后是史毕尔端着这套劫掠来的物品,穿街走巷,来到收发中心,寄回家乡。
经过美军的这番行动,我想欧洲能带的东西全跑到美国去了吧。
这次伊拉克国家博物馆中的物品,我想不久之后也会出现在美国的一些博物馆中的。
而我们中国电影中的士兵们,则不可能有抢掠行动。小兵张嘎就因为藏了一支战利品枪,而藏藏掖掖,像是犯了很大错误似的。
至于顺手牵羊看到什么就顺手带什么,对中国电影中的军队来说是不可想象的。这反映了两种军人不同的纪律条令吧。至少我们的影视作品中不敢越雷池半步。
障碍三、露水爱情
美国大兵的多情,我们的深刻领教的。在《兄弟连》中,荷兰那一段相当感人。
荷兰妇女热情地向美国军人献吻,还有一位漂亮的妇女坐在鲁兹的腿上,旁若无人地进行唇的亲密接触。不过,很快这个女人被地方组织抓走了,剪掉了头发,原来她是一个陪德国人睡过的女人。
这里,我有一点不解,这些女人与美军长吻时,是否是她们职业性的对军人的热爱?对德军,她们床上侍候,对美军,她们似乎忘了不久前对一个军人的献身,现在,那帮的军人的敌人来了,她们也不知道把自己藏起来,又自发地跑出来,对新来的军人长吻回赠,这些女人究竟是哪一根神经发生了毛病?如果她们知道把自己藏起来,至少不会受到荷兰抵抗组织对她们的污辱啊。
总之,这种吻是美国大兵所热爱的。
在第九集中,出现了一个美国兵与金发德国女人做爱的场景。还表现了鲁兹进入农舍中勾引德国农妇,被打了一顿的事件。美国人的处处留情的精神还是让人非常敬服的。最近中国公布的《美国人权报告》中就有数据,指证美国在外国留下多少多少的私生子,可见他们在运用坚船利炮的同时,也在运用鲁迅先生指出过的“生殖革命”的那一套战略呢。
但军人的爱情在中国影视中只能是遮遮掩掩,《柳堡的故事》描写了一个军人与当地姑娘的爱情故事,但那也不是纯粹的爱情故事,他们走到一起来的目的,还是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
这可能是东西方文化观的不同,但我们的军事题材影片,也实在难以可能给予这种军人与当地之间萌发的爱情以正视的可能。要跨出这巨大的正视这种爱的美丽的一步,对于中国电影来说,实在是太艰难了。
过去有小说写到士兵与地主小姐产生爱情,但那是作为腐化堕落的象征予以表现的。《红高梁》中写到枪毙了一个军官,就是因为他被认为是勾引了农村少女玲子。
在中国传统的文化中,军人对女人的唯一方式只能是伤害,似乎没有给予他们一种相爱的平等的可能,所以,只要有军人与女人之间建立了联系,那么,这种罪过肯定在于军人。
障碍四:厌战情绪
在美国的影视作品中,很少看到对战争的直接赞美。士兵们对战争的参与,没有多少激情,完全是一种被动的服从。
在《兄弟连》中,每当宣布士兵开拔的时候,士兵们都是沉默着,如在第四集中,李普宣布将进行市场花园作战时说:“我非常不愿扫大家的兴,可是,我们又要出动了”。大家沉默,新的战斗任务来临的时候,只会使大家更加思考着自己的生命,所以只能是沉默,而不是中国电影中的欢呼。
第三集中,一排长哈里与温特斯说时,感叹:“战争就像炼狱”。
在第八集的巡逻任务中,士兵们都对这种抓俘虏的任务表示了强烈的反感,最后,温特斯屈就了士兵们中的这种厌战情绪,取消了第二次的抓舌头任务。
相比之下,我们的影视作品由于确定了一个正义战争的前提,所以,向来忽略临战前的那种恐怖感。一旦有战斗任务下达的时候,士兵们一个个激情洋溢,好像我们的战士是一群嗜血者一样。
张正隆的《雪白血红》现在只能在网上查看了,而且大部分书吧也作了删节,此书被禁的原因,就是因为把战争写得太恐怖,写出了战士们对战争的真实感受,这样一个禁区,对中国的影视作品来说,是最习以为常的了。
障碍五:恐怖感受
《兄弟连》中毫不回避军人对恐怖的正常反应,第三集就是以布洛依这一个普通士兵的形象,思考了一个士兵如何战胜了恐怖,而勇敢地迎接战争的挑战,直到在最后他无畏地主动要求执行侦察任务,完成了一个人从恐惧到勇敢的涅盘的过程。
在巴斯通一役中,士兵的恐怖达到了极点,一个士兵为了挖坑不惜把手都磨破了,恐怖在士兵之间传染着,其中最出色的被温特斯认为是e连连长最合适人选的巴克,也因为无法释怀对战友重创的刺激,而离开了军营。
电视剧中一些血淋淋的场面,如断掉的腿、马蜂窝般的腹部、血肉模糊的面孔等等,都是战争状态下不可或缺的内容。而这些恐怖的血淋淋的画面,对中国影视来说,还是竭力加以避免的。好象战争的残酷性,一直是革命乐观主义所不能容忍的一样,所以,我们的影视作品对于战争中的恐怖表现注定是讳莫如深的。《红日》中写到了一个新战士的恐怖,但这种恐怖感被认为是个人的品性问题,而不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状态,这决定了我们的影视作品在普通人性的描写上,难以涉足到一个更深刻也最正常的领域。
障碍六:独立思想
《兄弟连》的官兵们,珍爱的是兄弟情,而没有视上峰的指示为最大的奖赏。
如某一集中,温特斯对一排长哈里说:“刚跟辛格上校谈过话,他非常感谢e连能保守防线,还说泰勒将军非常高兴。”
没想到哈里一点没有感恩戴德,冷嘲热讽地说:“是吧,那就是我来法国的原因,为了让泰勒将军高兴。”
在第八集“巡逻队”一集中,挖苦了团长辛格为了个人的自吹自擂而让士兵们冒无谓的风险。在这里士兵都有强烈的个体意识,认识到自己的所为所为的动机所在,他是为了自己的职责所在,不需要别人的表扬来肯定自己,这可能是因为自己有自己的判断标准,认为对的事情,不需要别人来肯定,尤其反感上面的那种无关痛痒的奖赏。
这里体现了战斗中的兄弟情是士兵们最值得重视与注意的,从某种程度上这是士兵最高的奖赏。因为这种兄弟情可以使他们扶持着穿越最危险的地带,而长官们的奖赏,对战斗的胜利乃至士兵们的生命则是毫无意义的。
与此呈相反的状态的是,我们的影视片中,总少不了长官站在高台上振臂演讲,士
兵们激动万分。我们的影视作品无法做到让我们的士兵来一点逆反心理,让他们进行一点独立思考,好像他们一旦对上级表示一点不满,立即会让他们像哗变的士兵们的。对这一点的超越,中国军事题材的影片只能望着外国片的军人而莫及了。
作者:
逐鹿苍狼 时间: 2003-10-31 06:36
我买到了 ,我终于买到了,59。99镑,是铁盒,和内容一样NB,正不知道央视配音的是什么感觉
作者:
马岱 时间: 2003-10-31 10:15
央视的切割毫无道理,已经无法忍受了,特别是昨天的结束太离谱了。
作者:
江城子 时间: 2003-10-31 12:34
原帖由马岱于2003-10-31, 02:15:15发表
央视的切割毫无道理,已经无法忍受了,特别是昨天的结束太离谱了。
呵呵,一直没看,不知道是怎么被阉割的? 马兄不妨一说!
另:苍狼兄可真是一位有钱的主啊!
作者:
马岱 时间: 2003-11-2 21:45
就是完全以时间作为标准,不管剧情,有一集结束时,部队刚发起冲锋,就结束了,没头没脑的。
另外一个莫名其妙的是,结束时播放一个剧情预览,完了又来一个下集预告。
作者:
最优停时 时间: 2003-11-2 22:13
马岱兄还是去买碟来看罢。
作者:
首席屠宰官 时间: 2003-11-2 22:18
原帖由最优停时于2003-11-02, 22:13:03发表
马岱兄还是去买碟来看罢。
是啊,碟片效果还好
作者:
未亡策 时间: 2003-11-2 22:23
感觉着片子很好的,很人性化,和以前看过的是不同的风格阿
作者:
菜刀 时间: 2003-11-5 00:43
央视版《兄弟连》删除的影片片段统计
作者: 京西口水龙(2003-10-31 13:44:26.
第一集在英国捉骑自行车的老头那一段有删。
温特斯被跳弹打中,就连医疗兵给他用镊子把弹头从肉里取出来的那个近镜头都被删掉了!!
第三集,发现了两处被删,一处是在房子内士兵被地雷炸掉脚的那段,还有一处是德军士兵被自己坦克压死的那段,都被删了。
李普打中房屋中德军副机枪手,脑袋喷血的镜头也没了(右眼球好像炸没了……,靴子烧焦了……腿上血肉模糊)。
第四集(指央视自做主张的第四集)里,德国兵撤退时坦克倒车压死了那个伤兵的镜头给删了,第二集里空降时遭遇炮火反击,空降兵在机舱里就死伤惨重的镜头也有删减,真的干净了不少呐。
央视拍戏不行,耍剪刀可是一流水准。
兰德曼在库房刺死德军的那段可能要被删!
照此发展下去,大牛在那个农舍里,荷兰人帮他用匕首挖出背上的弹片那段估计也逃不了了。还有大牛同德国兵拼刺刀的最后那段,打倒德国兵后向他的头或者颈刺的最后那刀估计也跑不了了
估计后面几集中,托伊和老淋病被炸掉脚的镜头删掉,捷克森被自己的手雷炸得血肉模糊,还有法国兵枪杀战俘,葛兰特班长被喝醉酒得小兵打中脑壳..........统统跑不掉。
还有快胜利时自己开车死了那小子的镜头和做爱镜头肯定会被删!!!
就是史皮尔进去看到的那段!
尤金.罗(那个战地医生)在后方的伤兵医院里和护士一起救那个肚子中弹的美国兵,本来是把手都伸肚子里去找子弹,可以清楚的听到手在肚子里的那种奇怪的声音,可惜给删掉了。。。
另外淋病先生在央视版里好象叫面瓜先生(难道中国就没有淋病的存在吗?)
作者:
马岱 时间: 2003-11-5 08:23
兰德曼在库房刺死德军的那段可能要被删!
照此发展下去,大牛在那个农舍里,荷兰人帮他用匕首挖出背上的弹片那段估计也逃不了了。还有大牛同德国兵拼刺刀的最后那段,打倒德国兵后向他的头或者颈刺的最后那刀估计也跑不了了
估计后面几集中,托伊和老淋病被炸掉脚的镜头删掉,捷克森被自己的手雷炸得血肉模糊,
这些镜头都在。
还有法国兵枪杀战俘,葛兰特班长被喝醉酒得小兵打中脑壳..........统统跑不掉。
还有快胜利时自己开车死了那小子的镜头和做爱镜头肯定会被删!!!
没见到。要么还没演到,要么删了。
作者:
江城子 时间: 2003-11-5 10:54
原帖由
马岱于2003-11-05, 00:23:27发表
还有法国兵枪杀战俘,葛兰特班长被喝醉酒得小兵打中脑壳..........统统跑不掉。
还有快胜利时自己开车死了那小子的镜头和做爱镜头肯定会被删!!!
没见到。要么还没演到,要么删了。
原片中最后一集的事情了,呵呵,不知道是不是已经在央视演完了?
淋病变成面瓜?这么幽默的事情都有的? 央视真是太有想象力了!
作者:
马岱 时间: 2003-11-5 11:07
还有四集,星期六结束。
作者:
马岱 时间: 2003-11-10 11:49
我怎么觉得,最后一集中在希特勒的别墅里投降的那个德国军官神态很象张路?
作者:
菜刀 时间: 2003-11-13 16:30
《兄弟连》已播放完毕。不管有再多的指责,也得承认这是央视近年来播出的少有的吸引了如此多眼球的译制片。不管多么粗暴的拆分,多么次的翻译,毕竟也让习惯于看电视的人们得到了难得的享受机会。这些都是央视的功劳啊!
更值得一提的是,很多人由于看翻译过来的不过瘾,转而去买盗版dvd看,因而由电视剧迷发展成了电影迷,这就更让我们对央视表示佩服了:自己给自己挖坟,自己告诉群众有更好的东西存在。如此心胸,实在让人肃然起敬!
作者:
地铁之狼 时间: 2009-1-30 13:18
原帖由 韦孝宽 于 2003-10-23 17:36 发表
没那么夸张吧,看看而已,反正我的眼睛和耳朵分不出d9和d5什么的区别。
你现在好像非d9不买了吧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xycq.org.cn/forum/) |
Powered by Discuz! 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