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求助,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怎么看 [打印本页]

作者: 武三郎    时间: 2017-8-17 01:04     标题: 求助,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怎么看

https://www.sgs.gov.cn/notice/home
网址如上,通过公司名搜索公司具体信息,其中看公司年度报告,其中有股东及出资信息一项,这个是当年出资情况,还是累计出资情况,和公司首页中注册资本什么关系?
求教求教。
作者: 武三郎    时间: 2017-8-17 01:05

D神,懂不懂
水王,懂不懂
求教
作者: 灰炎陽    时间: 2017-8-17 10:31



QUOTE:
原帖由 武三郎 于 2017-8-17 01:04 发表
https://www.sgs.gov.cn/notice/home
网址如上,通过公司名搜索公司具体信息,其中看公司年度报告,其中有股东及出资信息一项,这个是当年出资情况,还是累计出资情况,和公司首页中注册资本什么关系?
求教求教。

我看了一下我兼職公司的,表示看不懂,
跟我記得的很不一樣
應該說會計做帳是另外一套

同求教
作者: sos2290    时间: 2017-8-17 10:37

年度报告中的应该说的是股东的认缴出资额吧。

累计什么的就不知道了,没这个项目啊。我记得是看后面的实缴金额、实缴时间吧,具体出资多少,什么时候处的,看这个即可。

正常的企业,股东出资金额总和,即为注册资本。有的股东只是认缴,具体的就要看认缴时间和实缴情况了。
作者: KYOKO    时间: 2017-8-17 10:54

这个一窍不通
作者: 小贩    时间: 2017-8-17 11:22

应该是 "最后 申报的 出资"情况:
一般有 实缴和认缴,认缴是指应该缴多少,实缴就是已经到公司账户上多少.
.
和公司总资本的关系是,各个股东认缴之和等于注册资本.

这个实缴和认缴对于 业务合作者而言意义主要是:

实缴=认缴,说明企业资本到位.一般来讲,资本充足,信用可靠.但实际上,很多时候,钱进来核资后,又出去了.所以如果对某企业信用有怀疑,这个认缴其实也不足为凭.

认缴>实缴,如果这个企业倒闭清债,以认缴为准,如果有董理实缴小于认缴,或实缴未到账,差额将以债务形式要求补足.

[ 本帖最后由 小贩 于 2017-8-17 11:24 编辑 ]
作者: x-dvd    时间: 2017-8-17 11:52

这个网站我也用,但我从来没看过年度报告……
年度报告的应该是实缴的吧?大忽悠说是认缴,这个我就不清楚了。
注册资本可实可认,认缴的以后要补齐。
作者: sos2290    时间: 2017-8-17 12:04

都有,前面是认缴和认缴期限,后面是实缴部分,楼主说的应该是这个吧。

话说这玩意并不是很精确,做个参考就好

[ 本帖最后由 sos2290 于 2017-8-17 12:21 编辑 ]

图片附件: TIM图片20170817122132.png (2017-8-17 12:21, 13.05 K)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51
http://xycq.org.cn/forum/attachment.php?aid=146172



图片附件: TIM图片20170817122144.png (2017-8-17 12:21, 8.98 K)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52
http://xycq.org.cn/forum/attachment.php?aid=146173


作者: 赵哪个云    时间: 2017-8-17 12:31

大忽悠说得对
这个实缴和认缴其实也很容易做手脚的
认缴制只是更方便注册,基本等于省略了验资过程,降低成本
作者: 武三郎    时间: 2017-8-17 22:54



QUOTE:
原帖由 sos2290 于 2017-8-17 12:04 发表
都有,前面是认缴和认缴期限,后面是实缴部分,楼主说的应该是这个吧。

话说这玩意并不是很精确,做个参考就好

对,就是这个。问大忽悠个问题,这个加起来比公司信息首页的“注册资本”少,是什么个意思?实缴和认缴都是一致的,而且都是认缴出资方式都是货币
作者: sos2290    时间: 2017-8-18 10:49

是不是实缴资金没有到位,分期注资.另外还要看公司章程是怎么规定的。

我记得14年的时候,打着“为企业减负而改革”的旗号,新公司法规定实行认缴登记制,营业执照上面却只注明认缴资金,结果冒出一大堆认缴资金几千万,几个亿,实缴资金为0的公司,搞诈骗,搞集资,很是骗了不少钱。

新公司法出台后这一块比较混乱,有的人故意压低注册资金,这样责任就更小,还有的故意抬高注册资本,彰显自已有实力。

[ 本帖最后由 sos2290 于 2017-8-18 11:03 编辑 ]
作者: sos2290    时间: 2017-8-18 11:17

另外不知道楼主问这个到底有什么用,不过还是提醒一下,仅作参考就好。注册资金与实缴资金不一样,要么是增资而没有去工商部门变更,要么就是实缴不到位。

特别是这几年,随意变更,乱注册的就更多。比如原本注册资金几百万的,我搞成几个亿,这样公司的信用放大了,实缴期限可以延长,股东自身的出资压力就会变小。最后,当履行期限到来之前,通过股东会议(他是大股东)重新把注册资金从几个亿变更为几百万,专坑债权人。

其他的就所知有限了。
作者: 武三郎    时间: 2017-8-18 11:33



QUOTE:
原帖由 sos2290 于 2017-8-18 10:49 发表
是不是实缴资金没有到位,分期注资.另外还要看公司章程是怎么规定的。

我记得14年的时候,打着“为企业减负而改革”的旗号,新公司法规定实行认缴登记制,营业执照上面却只注明认缴资金,结果冒出一大堆认缴 ...

不知道,起码显示的认缴和实缴是一致的
作者: 小贩    时间: 2017-8-18 12:23

一个企业 注册资金十个亿,全堆在公司账号上???

这样以为,会不会显得太单纯?
作者: sos2290    时间: 2017-8-18 12:26

14年就出过这样的事情,夸张点的甚至把实缴年限搞到了100年后......
作者: sos2290    时间: 2017-8-18 13:08     标题: 回复 #13 武三郎 的帖子

那就不知道了,没看过,有可能是股东和注资情况变动,而又没有去进行变更。另外也不排除企业自身填报错误,比如某个股东超过了认缴期限,然后放弃了投资,于是公司的负责人在填年报的时候就不再录入此人的出资情况,这样的就可能出现你说的那种情况。

现在工商部门是摇号随机抽查,就算抽查出你填报错误 ,也只是通知你更正过来,有点乱。
作者: 武三郎    时间: 2017-8-18 15:48     标题: 回复 #16 sos2290 的帖子

大忽悠是老司机,懂得不少啊。谢谢。我就是想起来了,查查公司情况,没什么用
作者: KYOKO    时间: 2017-8-19 09:08

应该是企业有黑账,三郎想举报了
作者: sos2290    时间: 2017-10-17 18:25

晕,今天回老家的时候居然遇上利用这个行骗的了。想租用生产队的土地进行经营,提供的证照显示注册资金3000万...显摆自已资金充足
作者: zhwenh_0421    时间: 2017-10-20 10:09

  2014年,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度转变为认缴登记制度,工商部门只登记公司认缴的注册资本总额,无需登记实收资本,不再收取验资证明文件。申请企业登记不用再为注册资本发愁。如参照国际惯例,企业股东承诺认缴多少就是多少,理论上一块钱也能办公司,经营者风险自担。新政将使广大创业者直接受益。

PS:
  认缴制下,我注册了一家100万注册资本的公司,后来不想经营了,需要补全这100万吗?
  这里分两种情况:
  1)公司没有外债,不想经营,想注销了
  不需要,公司没有外债时,不涉及补偿别人的损失。直接走正常的注销流程即可,不需要把钱补全后再注销。
  2)公司有外债,不想经营了
  需要,需要把欠别人的钱还上。“认缴制“只是不用现在一次性把钱掏出来,但是承担的法律责任是在的。


[ 本帖最后由 zhwenh_0421 于 2017-10-20 10:51 编辑 ]
作者: zhwenh_0421    时间: 2017-10-20 10:11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3年10月2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公司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降低创业成本,激发社会投资活力。会议明确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
  会议明确,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取消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3万元、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10万元、股份有限公司最低注册资本500万元的限制;不再限制公司设立时股东(发起人)的首次出资比例和缴足出资的期限。公司实收资本不再作为工商登记事项。
  2013年《公司法》修改之后,取消了公司设立的最低限额。


PS:
  问题:一家公司的注册资本5000万,这5000万是怎么确认?这钱在哪?钱多钱少有什么区别?
  回答:
  1、2014年3月1日之前有注册资金必须实际到位,之后大部分的行业可以是认缴制,也就是说你自己说多少就多少,这时候营业执照上的注册资本意义不大了!
  2、这家注册于2011年,注册时是打到银行验资户5000万元,但是这个钱可能是别人打的,也可能打入之后就抽走了,也可能到现在3年多了,早就烧掉了!也没有太大意义!
  3、注册资金现在是象征意义了,不信,你拿着这个5000万的营业执照去到银行贷款看看?一毛钱都不给你!
  4、业务往来,就参考银行的思路,看你的净资产、固定资产、实际的现金、现金流!

  作者:程海春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600038/answer/3712005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本帖最后由 zhwenh_0421 于 2017-10-20 10:28 编辑 ]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xycq.org.cn/forum/) Powered by Discuz!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