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求教!为什么他们不选长安为都? [打印本页]

作者: 暗夜密使    时间: 2004-9-25 22:39

在下有一事不明,中国古代的统一过程大多是自西向东,自北向南。像汉唐这样的强大王朝都以长安为都,主要原因也是因为关中地区的地理优势。在北面,有草原,可获得马匹,训练骑兵;在南面,有物产丰富,并有“天府之国”的巴蜀之地可供应资源;西面,即使不像汉唐那样统辖,也可与西域通商,获得经济来源;东面,有潼关,进可攻,退可守,可以说是绝佳的战略要地,称得上是“兴霸之地”。可为什么自五代之后,就不再以长安为都了呢?希望论坛上的高人解答疑问!
作者: 梓庭君    时间: 2004-9-25 22:40

经济中心已经向东南转移了。
作者: 暗夜密使    时间: 2004-9-25 22:53



QUOTE:
原帖由滑膛炮于2004-09-25, 22:40:52发表
经济中心已经向东南转移了。

经济确实是原因,但是我就纳闷那些皇帝难道就不想想战争时该怎么样。还有,一但朝廷失去权威,关中地区的地方势力岂不就可以虎视天下。
作者: 秋孤寒    时间: 2004-9-25 22:55



QUOTE:
原帖由滑膛炮于2004-09-25, 22:40:52发表
经济中心已经向东南转移了。

正是!
自中唐到五代,关中屡屡受到外族侵凌,破坏十分严重,宋时对都城的选择也有过番讨论,本有意逐步从汴梁迁长安,但第一步不迁洛阳都无法实现,因当时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东南方向,漕运十分苦难。

明清以后,中国的威胁已经不是西北,而是主要来自于东北方向,迁都北京顺利成章。
作者: 梓庭君    时间: 2004-9-25 22:58



QUOTE:
原帖由闲者于2004-09-25, 22:53:56发表
经济确实是原因,但是我就纳闷那些皇帝难道就不想想战争时该怎么样。还有,一但朝廷失去权威,关中地区的地方势力岂不就可以虎视天下。

正是因为经济中心已经向东南转移了,关中地区才相对没什么实力了,自然影响力就小了。
作者: 秋孤寒    时间: 2004-9-25 22:59

对于这个问题,钱穆的《国史大纲》有过精辟的分析,可以看看。
作者: 财务成本管理    时间: 2004-9-25 23:30

开发太过,水土破坏严重,环境污染和黄河泛滥,不适合再作首都了
作者: 张建昭    时间: 2004-9-26 09:29

五代时考虑最多的就是漕运,当时的运河最多能运到汴梁,洛阳都到不了。

长安所依托的经济基地主要是巴蜀,而当时江南的经济实力早已超过巴蜀。
作者: 伶州鸠    时间: 2004-9-26 11:02

气候变化,暖温带南移,黄河流域逐渐干旱,再加上关中农耕地区遭受的破坏,造成生产力严重下降,已经无法支持首都的经济。
作者: 伶州鸠    时间: 2004-9-26 11:05

即使在唐代,自武周之后,朝廷也常常就食于洛阳,以减轻漕运压力,说明当时关中已不堪重负,朝廷依赖江南的供给。
作者: 桓大司马    时间: 2004-9-26 11:32

历次战乱,关中残破
作者: heng155    时间: 2004-9-26 21:05

估计还是由于地理和气候条件的变迁吧。
作者: 关毛    时间: 2004-9-29 14:43

这和中国历史上三次经济中心的转移有关,秦汉时关中富庶,当然都长安。
汉后期黄河中下游富庶,迁都洛阳。
后来经济中心南移,就有了南京,杭州作都城的条件。
作者: 梓庭君    时间: 2004-9-29 14:47



QUOTE:
原帖由关毛于2004-09-29, 14:43:10发表
汉后期长江中下游富庶,迁都洛阳。

是黄河中下游吧?
作者: wzz1968    时间: 2004-11-6 12:01

关中及陇右地区由于前期的过渡开发,自然条件恶化,使全国的经济重心东移.
作者: 偏执狂CP    时间: 2004-11-6 18:03



QUOTE:
原帖由heng155于2004-09-26, 21:05:27发表
估计还是由于地理和气候条件的变迁吧。

气候的变迁应该和历次战乱的因素结合起来考虑
可以说长安失去可以作为都城的各方面优势是天灾人祸
作者: bookontop    时间: 2004-11-7 14:45

国里不再 非前朝那种天下皈依的启示外族 人心的不稳  奈何中华
作者: 统帅堂    时间: 2004-11-7 21:12

李自成以西安为都建大顺朝,遭两面夹击。阿济格从北围攻榆林延安,多铎从河南攻潼关。应接不暇,迅速败亡。
作者: 青阳    时间: 2004-11-8 13:11



QUOTE:
原帖由伶州鸠于2004-09-26, 11:05:04发表
即使在唐代,自武周之后,朝廷也常常就食于洛阳,以减轻漕运压力,说明当时关中已不堪重负,朝廷依赖江南的供给。

开元时就严重依赖漕运了, 所以淮南节度使位置极为重要啊, 常是宰相级官员的候补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xycq.org.cn/forum/) Powered by Discuz!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