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由人名错字想到刻板过程 [打印本页]

作者: 甲乙丙jyb    时间: 2015-8-12 23:09     标题: 由人名错字想到刻板过程

由人名错字想到刻板过程


  一些字的字形相近,如果原版再有点模糊的话,很容易看错,这个我想大家都能够理解。但是还有一类错字,读音完全一样,就是字不同,即:谐音错字。例如:“逢纪”和“冯纪”。

毛本:

  谋士逢纪说绍曰:……以田丰、沮授、许攸、逢纪分掌州事。(7回)

嘉靖本:

  有客逄纪说绍曰:……以田丰、沮授、许攸、逄纪分掌事务。

叶逢春本:

  有客冯纪说绍曰:……以田丰、沮授、许攸、冯纪分掌事务。

余象斗本:

  有客冯纪说绍曰:……以田丰、沮授、许攸、逢纪分掌事务。

简析:

  查史书《三国志传》,应做“逢纪”。毛本全部写作“逢纪”,是正确的;嘉靖本全部写作“逄纪”,显然是因字形相近而写错;叶逢春本全部写作“冯纪”,显然是音误。余象斗本最好玩,前面作“冯纪”、后面又作“逢纪”,校对的不够彻底?

  由这类谐音错字大致可以推测:刻板的过程是两个人共同完成的,一个人读,一个人写(是“听写”而非“抄写”),由于写完后疏于校对,于是出现了这类谐音错字。如果这个看法能够成立的话,有些昙花一现的人物或许本不存在。例如:

毛本:

  水旱二军,俱分五色旗号:水军中央黄旗毛玠、于禁,前军红旗张郃,后军皂旗吕虔,左军青旗文聘,右军白旗吕通(48回)

嘉靖本:

  水军中军黄旗毛玠、于禁,水军前军红旗张郃,水军后军皂旗吕虔,水军左军青旗文聘,水军右军白旗吕通

余象斗本:

  水军中军白旗毛玠、于禁,水军前军红旗张郃,水军后军皂旗吕虔,水军左军青旗文聘,水军右军白旗李通

简析:

  曹操这一回的用兵几乎全部都是“熟人”,而毛本、嘉靖本却都出现了一个“吕通”,这个吕通此前从未出现过,此后也再无任何消息,出现的异常突然。余象斗本写作“李通”,则非常合理自然。现在的问题是“李通”是怎么错成“吕通”的?把两个名字多读几遍便可发现,读音很接近,几乎可以断定:此处“吕通”是“李通”的音误



[ 本帖最后由 甲乙丙jyb 于 2015-8-12 23:13 编辑 ]
作者: tiger1970    时间: 2015-8-13 10:50

好。
完全同意。
其实以前文件打印校对也是一个读原稿一个校对打印稿。不过自从上世纪90年代计算机应用到打字后就这种方法就淘汰啦。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xycq.org.cn/forum/) Powered by Discuz!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