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讨论下西晋封王为啥没实封蜀地江东 [打印本页]

作者: feiyue1206    时间: 2015-7-2 12:43     标题: 讨论下西晋封王为啥没实封蜀地江东

司马炎大封宗室,拱卫王室,为啥没实封王爷到蜀地江东呢?蜀地江东是之前割据势力,理论上最容易割据啊,事实上,氐人利特、江东陈敏也是最早竖起了反叛大旗。成都王司马颖虽然名称是成都王,但是实封邺城,司马睿是过了很长时间,才被派到江东。

感觉西晋的宗室领地主要在曹魏故土,而且主要是中原地带,最看重的就是许昌、邺城、青徐、关中这几个地方。

这是啥原因呢?

@三红@阿巽@XM8@水王@诸位达人

[ 本帖最后由 feiyue1206 于 2015-7-2 12:46 编辑 ]
作者: feiyue1206    时间: 2015-7-2 13:23

如果说封蜀地江东容易割据,那封在邺城、许昌、关中的不更容易造反,而且距离首都近,都可能推翻朝廷

之前的分封,西汉、周朝,都是尽量往远处分封,往王朝控制不利的地方分封,西晋没按照常理出牌啊
作者: KYOKO    时间: 2015-7-2 13:28

在这块儿咱只是小字辈,岂敢同大三红并列
不过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咱也说说吧。中央这么考虑,最主要是拱卫皇室的需要,至于藩王本身造反,中央应该是没考虑那么多的。后来的八王之乱也可以看出,中央并没有有效手段
作者: feiyue1206    时间: 2015-7-2 13:30



QUOTE:
原帖由 KYOKO 于 2015-7-2 13:28 发表
在这块儿咱只是小字辈,岂敢同大三红并列
不过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咱也说说吧。中央这么考虑,最主要是拱卫皇室的需要,至于藩王本身造反,中央应该是没考虑那么多的。后来的八王之乱也可以看出,中央 ...

拱卫皇室,更要分封亲王在吴蜀之地啊,那可是之前割据的地方啊
作者: KYOKO    时间: 2015-7-2 13:38



QUOTE:
原帖由 feiyue1206 于 2015-7-2 13:30 发表

拱卫皇室,更要分封亲王在吴蜀之地啊,那可是之前割据的地方啊

对皇室威胁最大的,是中央内乱,其次是首都周边地区的叛乱。把亲王分封在距离首都较近的地方,有利于他们出兵勤王。

没有分封吴蜀之地,晋中央可能的一点考虑是对他们的控制已经足够了。事实上,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听过吴蜀有大的叛乱(当然,咱只是伪历史迷,见识有限,有可能说错)
作者: feiyue1206    时间: 2015-7-2 13:44



QUOTE:
原帖由 KYOKO 于 2015-7-2 13:38 发表

事实上,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听过吴蜀有大的叛乱(当然,咱只是伪历史迷,见识有限,有可能说错)

水王,我原以为你身为轩辕老人,来到炎黄版块,必有高论,没想到竟说出如此粗鄙之语!

你这事实大错特错!中原闹得再欢,还都承认中央政府(赵王伦篡位也是承认晋惠帝的)。蜀地最先叛乱割据,关键词成汉、李特,成汉立国的时候,八王之乱才刚刚过了第一阶段,大戏还没开场。吴地也有叛乱,不过领袖陈敏不被看好,江东豪族反水把他灭了,如果叛乱的领袖有孙刘的水准,看样子,那些豪族也就认了
作者: KYOKO    时间: 2015-7-2 13:48

成汉我知道,东晋领土包不包括蜀地真不清楚,吴地的叛乱咱从没听说过,司马睿称帝建邺,东南我一直认为是比较安定的。二郎轻拍
作者: sos2290    时间: 2015-7-2 13:53

古代交通和通讯不发达,以国都为中心,越往外延,政权的掌控力就越低。拱卫皇室,势必就要围绕皇室的所在,那么当然会集中于“许昌、邺城、青徐、关中这几个地方”,再说当时中原的精华地区,也大都于此。

控制了关中,就等于遏制住了蜀的出路,而镇守住荆楚,一路可经过水路入蜀,一路可顺水攻击江东。换言之西晋政权对蜀地和江东的割据叛乱早就有所防备。

西晋本身就是个短命朝廷,期间还经历了漫长的动乱。吴蜀初平的时候,实封这两地并不合适,尤其是蜀中,交通非常不便,成都王要想短期实控蜀地,没有足够的军事投入是不可能的,对西晋政权而言并不划算。司马睿到最后还不是一样去了江东。

吴蜀的彻底安定需要时间,在那以前,卡好关中和荆楚,进可平叛,退可固守。到后来政权动荡,本身又是个短命政权,自然就没了下文。
作者: asky    时间: 2015-7-2 13:58

按照当时比较迷信的观念看,可能觉得是龙兴之地,不想再封王。
作者: feiyue1206    时间: 2015-7-2 13:59



QUOTE:
原帖由 sos2290 于 2015-7-2 13:53 发表
古代交通和通讯不发达,以国都为中心,越往外延,政权的掌控力就越低。拱卫皇室,势必就要围绕皇室的所在,那么当然会集中于“许昌、邺城、青徐、关中这几个地方”,再说当时中原的精华地区,也大都于此。

控 ...

大忽悠的前提咱就不认同,看看周的分封,刘邦的分封,明显都是往远离都城的地方分封
作者: sos2290    时间: 2015-7-2 14:14     标题: 回复 #10 feiyue1206 的帖子

那时候的军事态势和政治态势不同。

以周的分封而言,与其是分封诸国,还不如说是分封各个部落(县),当时人口稀少,越偏远的地方就越鸡肋,而且分封得非常多,个体实力与中央相差极大,自然无问题。

汉借秦鉴,也封王,但是他的王有两种王,同姓王与异姓王,先封的是异姓王。到最后异姓王中除了长沙王,其他的全被干掉了,即使是同姓王,后来不也麻烦多多么。

蜀地和江东并不太平,同姓王若要迅速实封这两地,势必需要军事力量的支撑。对西晋政权而言,它的建政中心是中原一带,西蜀和江东是偏远地区,特别是蜀地,交通不便,付出这么大的代价不划算。另外,大家也都知道这两地利于割据,如果你赋予分封王这么大的军事实权,让他实封,万一他翻脸怎么办?

控制关中和荆楚,其实就是在防备蜀与江东。

[ 本帖最后由 sos2290 于 2015-7-2 14:19 编辑 ]
作者: feiyue1206    时间: 2015-7-2 14:19



QUOTE:
原帖由 sos2290 于 2015-7-2 14:14 发表
那时候的军事态势和政治态势不同。

以周的分封而言,与其是分封诸国,还不如说是分封各个部落(县),当时人口稀少,越偏远的地方就越鸡肋,而且分封得非常多,个体实力与中央相差极大,自然无问题。

汉借 ...

没看明白什么不同。周汉晋的中心肯定都是中原,也就是首都附近。

至于说“同姓王若要迅速实封这两地,势必需要军事力量的支撑”,难道将吴蜀郡县化,就不用军事力量了吗?

还有大忽悠说的“控制关中和荆楚,其实就是在防备蜀与江东”,如果有史料就拿史料,没有就算了吧,封关中,当年明显是为了对付雍凉的胡人

[ 本帖最后由 feiyue1206 于 2015-7-2 14:21 编辑 ]
作者: sos2290    时间: 2015-7-2 14:28     标题: 回复 #12 feiyue1206 的帖子

周的分封,早中期,对中央集权威胁不大,所以无所谓。而汉的分封,无论是同姓王还是异姓王,都对中央政权产生了极大的威胁,可以说是一种失败的政策。

在郡县制度下的军事实力存在,对中央集权的威胁并不大,撑死了你就是个反叛。相反,如果控制这股实力的是宗室成员,那麻烦可就大了,无论是七国之乱、八王之乱、还是成祖起兵,都证明了这点。

正因为吴蜀之地利于割据,才不能贸然实封,蜀有山川之险,吴有江河之固,就算当地的老百姓造反,我控制住关中和荆楚剿灭即可。让宗室成员带领大军远离政治中心,长期呆在一块利于割据的地方,搁谁都不放心啊。
作者: feiyue1206    时间: 2015-7-2 14:29



QUOTE:
原帖由 asky 于 2015-7-2 13:58 发表
按照当时比较迷信的观念看,可能觉得是龙兴之地,不想再封王。

刚往许昌、邺城、关中这种国度级别的地方封王,都不在乎是否龙兴之地。。。
作者: feiyue1206    时间: 2015-7-2 14:32



QUOTE:
原帖由 sos2290 于 2015-7-2 14:28 发表
周的分封,早中期,对中央集权威胁不大,所以无所谓。而汉的分封,无论是同姓王还是异姓王,都对中央政权产生了极大的威胁,可以说是一种失败的政策。

在郡县制度下的军事实力存在,对中央集权的威胁并不大, ...

你认为汉的远封是失败的政策,晋的近封是科学的。那没啥好聊的了,基本的认识都不一样
作者: sos2290    时间: 2015-7-2 14:35

另外,蜀军要出川,无非两条路,一是出关中,二是走水路,当年诸葛亮伐魏,曹魏就是依托关中进行的防御,抵御胡人与抵御蜀中并不矛盾。至于荆楚方面,二郎所说的江东陈敏之乱,正是败在西晋荆楚军事集团的手中,而且这里还控制着蜀中的水路出口。
作者: sos2290    时间: 2015-7-2 14:38



QUOTE:
原帖由 feiyue1206 于 2015-7-2 14:32 发表

你认为汉的远封是失败的政策,晋的近封是科学的。那没啥好聊的了,基本的认识都不一样

晋的分封未必科学,但汉的分封却是不利于中央的。

先分封的几个异姓王,叛的叛杀的杀,死得只剩下一个。同姓王就更别提了,七国之乱差点颠覆中央,限制这些藩王的努力延续几代皇帝,直到汉武帝时期才算摆平。这样的分封,无论如何不能作为正面榜样吧。

对西晋而言,蜀中与江东并不太平,如果同姓王要实际掌控,就必须赋予他们足够和权力和军事实力,这样一来成本太高,二来不安全------------ 他们本身就是宗室,现在有兵有粮,又被派到一个非常利于割据的地方,万一出了事怎么办。

[ 本帖最后由 sos2290 于 2015-7-2 14:42 编辑 ]
作者: feiyue1206    时间: 2015-7-2 14:44

分封就有可能遭到反噬,这是必然的,区别在于反噬的力度大小,中央能否控制。但是君主已经决定分封了,这个前提已经确定了,那远封肯定比近封要好。

远封,本来朝廷的控制力度就不强,封给诸侯让他们发展。发展好了,算是朝廷开疆,差了,本来朝廷也没亏。至于说发展好了,会割据,你怕割据,分封啥,你分封在哪儿,诸侯都有可能发展好了,割据叛乱。分在近处,除了方便诸侯勤王(其实是方便他们控制朝廷),没啥好处
作者: feiyue1206    时间: 2015-7-2 14:53



QUOTE:
原帖由 sos2290 于 2015-7-2 14:35 发表
另外,蜀军要出川,无非两条路,一是出关中,二是走水路,当年诸葛亮伐魏,曹魏就是依托关中进行的防御,抵御胡人与抵御蜀中并不矛盾。至于荆楚方面,二郎所说的江东陈敏之乱,正是败在西晋荆楚军事集团的手中, ...

我发现大忽悠对历史属于张口就来啊。刘准平定的陈敏,(其实主要是内鬼),刘准当时镇守寿春,这个荆楚,有点广啊。。。
作者: tiger1970    时间: 2015-7-2 14:54

西晋是司马家作为权臣夺曹家的天下,曹家的宗室无力干预。
曹家是曹家作为权臣夺刘家的天下,刘家的宗室无力干预。
新莽是王家作为权臣夺刘家的天下,刘家的诸王无力干预,但最后打掉王莽的还是刘家人。
所以西晋认为,关键是要防止异姓权臣篡夺而不是防止同姓皇族割据或者反叛。
从东汉开始,胡人一直威胁不大,有点问题,曹家几下子就打平啦。
所以,他们认为边境是安全的。这个与明初不同。因此,同姓王爷封在京城周围的重地,朝廷有点啥风吹草动就能进行干涉,而不是让他们跑到老远----这种做法最多只能造成割据而不能干涉朝廷。这是让宗室诸侯王为监督者对付朝廷内部权臣的意思。

结果......诸王干涉啦,然后诸王各自又看不顺眼,各自又都有当皇帝的资格......八王之乱开始,然后就是自己先乱人家接着打进来......

[ 本帖最后由 tiger1970 于 2015-7-2 15:12 编辑 ]
作者: sos2290    时间: 2015-7-2 14:54     标题: 回复 #18 feiyue1206 的帖子

蜀中与江东的分封,跟远封不能同日而语。

二郎你说的远封,主要指地域的远近,可这两个地方,不仅有地域上的远,同时还有军事固守上的天然便利,更有政治上独立的传统和民意基础,自古以来就是割据者的天堂。宗室拥大军在外而中央控制乏力就是大忌,西晋的统治者不会不考虑这一点。

你自已也说了,蜀中江东很不太平,那么王爷若想实封,势必需要强大的军事实力保障,这么搞中央是要付出很大代价的,江东还好说,蜀中就麻烦了。费了那么大的代价,失败了固然倒霉,可成功的话占便宜的是藩王,而且没准人家还有了异心,这买卖谁肯做啊。

分封诸王,是为了让他们拱卫,围绕在统治中心地带,而不是弄出去方便他们割据。

[ 本帖最后由 sos2290 于 2015-7-2 15:01 编辑 ]
作者: sos2290    时间: 2015-7-2 14:56



QUOTE:
原帖由 feiyue1206 于 2015-7-2 14:53 发表

我发现大忽悠对历史属于张口就来啊。刘准平定的陈敏,(其实主要是内鬼),刘准当时镇守寿春,这个荆楚,有点广啊。。。

陶侃他们吃干饭的?
作者: 3_141592653589    时间: 2015-7-2 15:11     标题: 回复 #10 feiyue1206 的帖子

周的分封似乎不能类比,印象里,周当时只是攻破商的都城,推翻了商,但并没有武力统一。
所以它的分封,一部分是继续开疆拓土,比如姜子牙的齐;
另一部分,就有打不下来只好承认既成事实的味道,或者说双方各退一步的妥协,比如好像分封过商的王室。这帮人在周公的时候还造反来着,给周公刷了功绩。

但晋已经基本完成武力统一,而且很难再向外扩张了,天高皇帝远的再封王,似乎确实容易造成事实割据,然后说不定那天就真反了。
作者: feiyue1206    时间: 2015-7-2 15:24



QUOTE:
原帖由 sos2290 于 2015-7-2 14:56 发表


陶侃他们吃干饭的?

又查了下,陶侃自卫反击了一把。。功劳也不是多大啊
作者: sos2290    时间: 2015-7-2 15:35     标题: 回复 #24 feiyue1206 的帖子

他那块起遏制作用的,真闹到那块去事情就大了,诸葛亮的隆中对不就是一路出关中,一路出荆襄嘛。当年曹魏抵御蜀吴,关中、荆襄、江淮这些都是重点。记得之前史区有个帖子,就是讨论中国古代军事地理的,其中专门谈及了关中和荆襄的作用,二郎不妨去看看,http://www.xycq.net/forum/thread-296454-1-1.html

既然是拱卫皇室,就不会离得太远的,反正蜀中和江东在怎么闹,有关中和荆襄卡着,对统治中心也影响不大,弄到那块割据天堂去,出个什么事乐子就大了。而且西晋在这方面殷鉴不远,钟会不就是这样干的么。

[ 本帖最后由 sos2290 于 2015-7-2 15:39 编辑 ]
作者: KYOKO    时间: 2015-7-2 16:07     标题: 回复 #25 sos2290 的帖子

大忽悠这话就不同意了,什么叫“对统治中心影响不大”?

赵大说过一句话你知道吗?“一个武将造反比100个文官贪污危害要大的多的多”
作者: sos2290    时间: 2015-7-2 16:23     标题: 回复 #26 KYOKO 的帖子

当时那块动静并不大,并且主要是以民变的方式,它最多祸害一下地方,不利于分封王的领地安全,闹大是后来的事情。

比如李特和陈敏搞事的时候,八王之乱都开始多少年了,那时候西晋王室那里还会考虑实封不实封的问题。

八王之乱是个节点,在此之前,蜀中和江东并不太平,但尚在掌控之中。八王之乱后,谁还有心思去考虑分封王。
作者: 阿巽    时间: 2015-7-2 16:35



QUOTE:
原帖由 feiyue1206 于 2015-7-2 12:43 发表
司马炎大封宗室,拱卫王室,为啥没实封王爷到蜀地江东呢?蜀地江东是之前割据势力,理论上最容易割据啊,事实上,氐人利特、江东陈敏也是最早竖起了反叛大旗。成都王司马颖虽然名称是成都王,但是实封邺城,司马 ...

泰始年间初封是为了防止伐吴及边境的异姓大将专权坐大,此时蜀地已经平定,东吴尚未攻取
咸宁年间的转封目的是屏藩,实则是混乱之始
作者: 武三郎    时间: 2015-7-2 16:49     标题: 回复 #28 阿巽 的帖子

屏藩啥意思
作者: sos2290    时间: 2015-7-2 16:54     标题: 回复 #29 武三郎 的帖子

周围都是自已人,中间的老大就安全了。
作者: 孔方    时间: 2015-7-2 17:14     标题: 回复 #1 feiyue1206 的帖子

楼主有一点认识不对,成都王不是封地在邺城,而是在邺城督掌河北驻军。

《晋书》卷59是八王的列传,从中可以看出,汝南王“三年,徙封汝南”、赵王“咸宁中,改封于赵”、楚王“太康末,徙封于楚,出之国”虽然其中没有明确说明成都王的封号是否因为封地在成都,但以此类推王号与封地是挂钩的。

那么为什么八王之乱几位藩王不是在中央作乱,就是在许昌、邺城、关中起兵呢?这与当时以诸侯王领将军衔督掌军队有关。
在仔细看卷59对八王的记载,每个人都有督某军事的职务。
汝南王亮:“(咸宁三年)征亮为侍中、抚军大将军,领后军将军,统冠军、步兵、射声、长水等营。”掌禁军。
楚王玮:“武帝崩,入为卫将军,领北军中候,加侍中、行太子少傅。”掌禁军。
赵王伦:“愍怀太子废,使伦领右军将军……伦执兵之要。”掌禁军。
齐王冏:“(贾后废)出为平东将军、假节,镇许昌。”掌握河南地区驻军。
成都王颖:“出颖为平北将军,镇鄴。转镇北大将军。”掌握河北地区驻军。
河间王颙:“(元康)九年,代梁王肜为平西将军,镇关中。”掌握关中地区驻军。

八王之中只有长沙王乂和东海王越实力较弱,没有掌握较强的军力。
长沙王乂:“乂将左右百余人,手斫车幰,露乘驰赴宫,闭诸门,奉天子与冏相攻,起火烧冏府,连战三日,冏败,斩之,并诛诸党与二千余人。”长沙王只有自己的部曲百余人,能够成事主要靠惠帝这面旗帜。
东海王越:“殿中诸将及三部司马疲于战守,密与左卫将军硃默夜收(长沙王)乂别省,逼越为主,启惠帝免乂官。”东海王越也是禁军将领,但实力较弱,是被其他禁军将领逼着造反的。后来成都王颖击败长沙王乂后放弃洛阳,回到邺城遥控朝廷,东海王越这才借机掌握了禁军。但东海王越还是被打败,他真正成事是由于成都王颖和河间王颙内讧,依靠王浚和司马腾的支持。
作者: 武三郎    时间: 2015-7-2 17:28



QUOTE:
原帖由 孔方 于 2015-7-2 17:14 发表
楼主有一点认识不对,成都王不是封地在邺城,而是在邺城督掌河北驻军。

《晋书》卷59是八王的列传,从中可以看出,汝南王“三年,徙封汝南”、赵王“咸宁中,改封于赵”、楚王“太康末,徙封于楚,出之国”虽 ...

前期封号跟封地不一致,司马炎转封一次后,不确定是否完全一致了
作者: sos2290    时间: 2015-7-2 21:25

总结一下好了,一家之言,欢迎指正。

第一、分封诸王的目的,是为了拱卫统治中心,所有的安排也会围绕这个进行。如果有什么风吹草动,诸王可以凭借手中的军事力量迅速支援皇室,这决定了诸王不可能离统治中心太远,而是在政治中心周边掌控军事力量。

第二、成都王一旦去了蜀中,不仅离开了条件优越的地方,而且还远离了政治中心,往往是受贬黜才会如此。另外,他在蜀中是没有办法指挥河北驻军的,那么必然有人会代替他指挥军队---------- 这还意味着成都王被剥夺了军权。

第三、这么一搞司马家族内部势必互相猜忌,首先大家要抢占成都王遗留的空白。其次,成都王并无大错,就因为封了个成都王,就把他弄去蜀中,不光赶出政治中心,还剥夺了他的军权,皇上您老人家想干嘛呢?

第四、你这么对待成都王,等他到了蜀中有了本钱,又是一个钟会。
作者: 孔方    时间: 2015-7-3 12:19     标题: 回复 #33 sos2290 的帖子

在成都王颖之前赵王伦曾经督邺,因此各地驻军并不是作为分封条件交给诸侯王的,而是作为职守委任。
西晋对诸侯王的限制还是有的,仅靠封国的军队并不足以反抗中央。关中、河北等重要地区的驻军交给诸侯王统领,这才导致了诸侯王权重难制,从而引起八王之乱。

比如琅琊王睿封地在徐州,而他在江左立国不是依靠的琅琊国的力量,而是东海王越委任他统领江左军事以及荆州刺史王敦的有力支持,这才建立了东晋。
作者: feiyue1206    时间: 2015-7-3 13:57



QUOTE:
原帖由 孔方 于 2015-7-3 12:19 发表
在成都王颖之前赵王伦曾经督邺,因此各地驻军并不是作为分封条件交给诸侯王的,而是作为职守委任。
西晋对诸侯王的限制还是有的,仅靠封国的军队并不足以反抗中央。关中、河北等重要地区的驻军交给诸侯王统领, ...

这点学习了。我在其他地方看到,成都王颖确实有记载封地是在蜀地。

我主楼里说错了。应该说,为啥没有王爷被派到蜀地统领军事呢。
作者: sos2290    时间: 2015-7-3 14:11     标题: 回复 #34 孔方 的帖子

这个没什么区别,不管是什么原因,这些人不能单独的看其封号,还有他手中掌握的军队,他们不能离政治中心和军队太远。将军队交由诸王,西晋皇室当时必然有他的考虑,起码在皇帝心中他们相对靠谱些。

看主贴所说的,更准确的是一个到封地去就藩的问题。像成都王这样的如果就藩,一来脱离了政治中心,二来没办法指挥军队,肯定要解除他对河北驻军的军权。这样其他的诸王也会心生猜忌,因为他们也存在这种情况。

真这么干,西晋皇室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很难收获同情。因为成都王并无过错,如果真要造反,那也是被逼的。朝廷不仅失去了一个可靠的宗室将领,同时还很可能造就一个割据造反的王爷。

至于蜀中和江东,真正大闹,已经是八王之乱,晋室衰微以后的事了。即使这样,陈敏过不了荆襄,李家父子也只能在益州割据。
作者: 喋血中原    时间: 2015-10-24 19:43     标题: 回复 #26 KYOKO 的帖子

不错,造反这是分分钟是要拿千千万万的性命作为代价,而贪污无须这个代价。
作者: 武三郎    时间: 2017-1-10 11:35

自己顶一下。回来看当年我提问的问题,简直是图样图森破。

有实封成都江东的。也有出都督江东军事的王爷。至于没有发生重大影响,只能说各种巧合了

淮南忠壮王允,字钦度,咸宁三年,封濮阳王,拜越骑校尉。太康十年,徙封淮南,仍之国,都督扬江二州诸军事、镇东大将军、假节。元康九年入朝。

吴敬王晏,字平度,太康十年受封,食丹阳、吴兴并吴三郡,历射声校尉、后军将军。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xycq.org.cn/forum/) Powered by Discuz!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