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弱弱问声,咱大清皇宫帝王阶层,是说汉语还是满语?? [打印本页]

作者: 梦幻军师    时间: 2015-6-9 09:43     标题: 弱弱问声,咱大清皇宫帝王阶层,是说汉语还是满语??

我记得下旨这些都是满汉两份,像当年雍正继位事件,改得了汉文本,但也改不了满文本

那么平时上朝呢?全说满文吗?那汉族官肿么办?

我只记得乾隆倒是满汉皆通,前面的康熙雍正不清楚,顺治那一朝人应该是说满语吧,那么怎么沟通,给汉官配个翻译?

至于到了咸丰同汉老佛爷这些,都说汉语了???如果他们说汉语,是否跟我们今天的标准普通话差不多口音?(我才不会告诉你们,这回俺要穿越回去咱大清了
作者: 三种不同的红色    时间: 2015-6-9 09:52

见汉官说汉话,见满官说满语。
作者: 如是我闻    时间: 2015-6-9 09:54

你最好还是学下满语、或蒙语吧。说不定能冒充一下“旗人”。慈禧的满蒙语,肯定不错。

PS.达官、贵族是坏人,这个不好说,立场不一样,结论不一样;但要是说他们是傻瓜,绝对是“阶级斗争”的需要。

[ 本帖最后由 如是我闻 于 2015-6-9 09:57 编辑 ]
作者: 杏花疏影    时间: 2015-6-9 10:23



QUOTE:
原帖由 三种不同的红色 于 2015-6-9 09:52 发表
见汉官说汉话,见满官说满语。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作者: tiger1970    时间: 2015-6-9 10:29

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很明确写道:他专门有个满文教师,但是他始终只会说一句满文“伊立”,就是起来的意思。
可见,在溥仪时期,清皇帝说的是汉文,满文根本就不懂了。

文彭《儿女英雄传》中。安老爷和安公子为保密,双方用满语答对,但是他们的妻子和家人都听不懂。安家是汉军旗人,这小说写于嘉庆咸丰年间。可见,在嘉庆咸丰年间,一般的满人也不懂满语啦,只有有学问的才懂。

记得金庸写过康熙朝的特务政治的文章,附在小说《鹿鼎记》后面。里面提到一个总督对皇帝汇报,说自己满文程度不好,还是用汉文写秘密报告吧。皇帝说:知道了,怕这汉文也不是你自己写的。金老评论说这总督文法上出了问题,让人容易理解成他在自责满文语法本身混乱,要是换了雍正或者乾隆就麻烦啦。可见,康熙至少能看满文,而且他默认所有的总督级别的大臣都必须懂满文,但是不对满文程度做强制要求。

老北京话与现在的普通话有差距,在老舍的小说里可见到老舍的相关评论。不过我记得老舍还是流露出相当喜欢老北京话的情绪。

[ 本帖最后由 tiger1970 于 2015-6-9 10:46 编辑 ]
作者: KYOKO    时间: 2015-6-9 10:55

汉语应该是北京方言??
作者: 梦幻军师    时间: 2015-6-9 11:05



QUOTE:
原帖由 tiger1970 于 2015-6-9 10:29 发表
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很明确写道:他专门有个满文教师,但是他始终只会说一句满文“伊立”,就是起来的意思。
可见,在溥仪时期,清皇帝说的是汉文,满文根本就不懂了。

文彭《儿女英雄传》中。安老爷和安 ...

嗯,我就是从故宫的牌子上有这样的联想,估计乾隆一朝起,皇帝都讲汉语了吧,汉化了,满语慢慢的变得像专业语言,懂的人少
作者: tiger1970    时间: 2015-6-9 11:13     标题: 回复 #6 KYOKO 的帖子

汉语不是北京方言。
汉语包含若干个方言,但是都用同一种文字,有大致相同的发音和语法。
我们可以认为汉语各个方言的源头是同一个,但是受到环境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方言。

汉语很早就有凌驾于方言之上的通用语言----孔子时期就有,叫雅言,《论语》中记载孔子举行仪式和授课都用这个。
北京方言成为通用语,应该是明朝,当时叫官话。而同样定都于北京的元朝,可能通用语言不是北京方言,因为我记得说到元末起义的时候,蒙古骑兵被汉人打的要逃跑,他们嘴里喊的是蒙古话。可见当时元的汉化尚未能完全完成。
清朝则把北京方言作为官话。
从《朱自清全集》中可以知道,民国时期,政府组织了确定通用语的会议,包括朱自清先生在内的各地语言专家都曾参加并讨论,最终确定了使用北京方言为基础的语言作为国语。

建国以后,以北京方言为基础,出现了通用的普通话。从高校《现代汉语》课本上的分析可以知道:普通话在某些细节上与北京方言不太相同。

记得章太炎曾说过,韩国话是汉朝的方言,日本话是唐朝的方言,不知可靠性多大。不过,据说梁启超在去日本的路上就能学会日语,可见对于汉语的语言大家来说,日本话很好学。
普遍认为,客家话是保留汉语比较早风格的方言。再就是南方各方言保留汉语比较早的风格----换一句话说,你要是穿越的话,南方人比较占便宜。

[ 本帖最后由 tiger1970 于 2015-6-9 11:19 编辑 ]
作者: 梦幻军师    时间: 2015-6-9 11:30



QUOTE:
原帖由 tiger1970 于 2015-6-9 11:13 发表
汉语不是北京方言。
汉语包含若干个方言,但是都用同一种文字,有大致相同的发音和语法。
我们可以认为汉语各个方言的源头是同一个,但是受到环境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方言。

汉语很早就有凌驾于方言之上的 ...

俺会客家话潮汕话粤语~~

韩语不知道,日本好多东西的发音跟潮汕话极其类似,以前我有一帖就是聊到这些古话的,无论是客家话潮汕话粤语还是日语,都没有卷舌音,而现代普通话是有的,所以为毛南方人说普通人一直不标准很难听
作者: x-dvd    时间: 2015-6-9 11:34



QUOTE:
原帖由 三种不同的红色 于 2015-6-9 09:52 发表
见汉官说汉话,见满官说满语。

我大清对皇帝姿势水平要求很高啊
作者: KYOKO    时间: 2015-6-9 11:38     标题: 回复 #8 tiger1970 的帖子

我说的是皇帝说的汉语是北京方言?
作者: 如是我闻    时间: 2015-6-9 11:46



QUOTE:
原帖由 梦幻军师 于 2015-6-9 11:30 发表

俺会客家话潮汕话粤语~~

韩语不知道,日本好多东西的发音跟潮汕话极其类似,以前我有一帖就是聊到这些古话的,无论是客家话潮汕话粤语还是日语,都没有卷舌音,而现代普通话是有的,所以为毛南方人 ...

但是我更喜欢南方的妹子说白话,特别温柔可亲啊。
作者: KYOKO    时间: 2015-6-9 11:49

菜场大妈说白话同样温柔可亲
作者: tiger1970    时间: 2015-6-9 11:49     标题: 回复 #10 x-dvd 的帖子

清朝确实对皇帝的知识水准要求很高,对教育也抓的很紧。
单从语言上来说,宣统皇帝的正经的汉文教师就三位,同时还有正经的满文和英文教师。
作者: tiger1970    时间: 2015-6-9 11:53     标题: 回复 #11 KYOKO 的帖子

根据一些见到宣统皇帝和皇后的回忆,皇帝说的是北京方言,但是与常见的北京方言多少不太一样。皇后说的似乎更顺耳一些。
这可能意味着皇帝久居深宫,他的发音没有更敏感地适合北京市井的变化,而皇后虽然也是大户人家,但毕竟幼年和少年生活在宫廷之外,似乎适应的更好一些。
作者: 如是我闻    时间: 2015-6-9 11:56



QUOTE:
原帖由 KYOKO 于 2015-6-9 11:49 发表
菜场大妈说白话同样温柔可亲

水王连菜场大妈也不放过啊?
作者: 阿巽    时间: 2015-6-11 19:44

据德龄的回忆录,老佛爷满语很溜,但是满文完全不认识
作者: 日梦率    时间: 2015-6-11 19:48

看看,学满文多重要,一个文盲,只要会了说满语,就能做太后....,要是会写,会读,估计就不只是太后了!!!

楼主加油。

[ 本帖最后由 日梦率 于 2015-6-11 19:49 编辑 ]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xycq.org.cn/forum/) Powered by Discuz!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