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反思“市管县”——中国经济本应县富市穷
[打印本页]
作者:
☆慕容泪☆
时间:
2014-11-27 12:12
标题:
反思“市管县”——中国经济本应县富市穷
虽然中国发生很多事情,确实“不能光怪体制”,但认真分析一下,体制的影响力有时也是决定性的。
饿个人感觉,中国在经济上的各种矛盾、冲突,归根到底,还是“市民”与“农民”的利益博弈。如果放在民主国家,“市民”与“农民”,只要拥有该国国籍,就是“公民”,他们在法律地位和人格地位上都是平等的,但中国呢,名义上“市民”与“农民”也属于公民,号称是平等的,但事实上,法律地位以及人格地位都不平等,也许这就是“市管县”的根源。
“市管县体制”,说到尾就是“市民领导农民”的体制。全世界,只有中国才是特有“市管县”体制的。实质上,这也涉及到权力大小掠夺资源财富这么一个敏感话题。
先解释一下,什么叫做“市”,什么叫做“县”?
找到一张图,大家一看就懂:
说白了,市就是点状分布的,指的就是市区,建筑物扩张到哪里就是哪里,县是有具体区域及固定范围的。市——区——街道——居委,是“市民”线,省——县——镇(乡)——村,是“农民”线。两者一旦有交叉,这就是有违宪嫌疑,如市中有镇有村,县中有街道和居委。因为中国宪法规定,中国行政建制就是省——县——乡(镇),只有省才是县的上头领导,市,是自理的。
而“地级市”的前身,就是“地区行署”,是省派驻机构,对集中于一片的县进行监督管理,有行政权无财权。
“地改市”、“市管县”体制什么时候开始的?答案是1985年,当时谁当领导人,他们有什么绰号,百度一下,点到即止。
“市管县”的初衷,是因为“市”普遍比较富,通过先富带动后富目的,加快经济发展。但是,细看一下,实际情况并不是这么回事。
说说饿印象中的正常经济发展理念,不一定正确——
正常的经济发展,因为中国本身就是个传统的农耕文明国家,历代革命,农民都是主要参与者和贡献最大者,1949年建国后也一直奉行“农村包围城市”。在这种环境下,正常的经济模式应该是:
农民种出粮能养活自己——富余的农产品及劳动力——开始建工厂——工厂多了经济上去了——商品交换频繁——第三产业服务需求增加——城市繁荣
这里还涉及到一个问题:如果城市繁荣,首先繁荣的应该是县城,县城扩大,可以改市,但改市只能是县城改市,市再划区,县的具体区域还在那里,这就不会出现县中有街道有居委的乱套。出现的“县级市”,包括县城和郊区广大农田山地也算是“市”,这应该也是违宪。
而“市管县”,归根就是将县的资源集中流向市,使得市富县穷,这叫做“劫贫济富”,要保证城市富了,才乞求市向县和农村施舍,这些现象太普遍了。
假如上述原理是正确的话,那么“市管县”可以说是一个违背经济发展规律的坏主意,等于挖自己的地基,补上高楼,一定会遭到经济规律的报复。
事实上,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也探究出一条与之适应的道路——乡镇企业。饿个人认为,乡镇企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是顺从经济规律的。乡镇企业说白了,就是一帮有点小钱的农民集中起来搞工厂。形式上,它是集体公有制,比全民所有制的国企更灵活、更有敏锐的市场洞策力。有些人认为广东经济发展,是因为改革开放很“走资”,饿的意见相反,广东经济发展其实很“走社”才对。
以广东为例,乡镇企业最厉害的地方,当属“广东四小虎”之三的顺德、南海、中山(另一个东莞也类似这种模式,但不是主要)。这三个地方的繁荣的经济发展,可以说都归功于勤劳致富结合生意头脑的农民。所以,广东的城市人一般都不怎么歧视和排斥农村人,而且广东人比较崇尚勤劳致富,与改革开放后开启的乡镇企业模式有莫大的关系,当然,跟广东传统文化当中极浓的农耕文明味道也有关系。
当然,浙江沿海地区的繁荣与广东的模式相差不是太远。
但是,乡镇企业发展经济的模式,除了中山,本身是个地级市,辖下不设区和县,却是与“市管县”模式水火不容。其中两虎,南海、顺德,因为佛山代管,经济发展了在2004年还强行吞并设区,尤其是顺德,影响非常巨大,民间的愤恨也巨大。其中的原因其实很简单——说明了是市管县,市是老大,市老大不能坐看县小弟的势力压倒自己,老大不能比小弟穷。县改区更甚,区是市直辖的,是父子关系,市要区死,区就要死,不想死就乖乖听话,交钱交资源,很残酷的事情。结果顺德的经济增长势头被压了下来,有国家行政研究机构,把主要原因归于“自主权不够”,是有道理的。
乡镇企业挑战“市管县”权威的还有一个活生生的例子——番禺。番禺其实有望成为“广东五小虎”之一,番禺其实跟广州不是太亲近,而是跟南海、顺德亲近,不论是当地口音(南番顺口音)还是历史文化渊源。番禺在80年代开始,也是乡镇企业有所发展,番禺也打算工业兴县,正当他们准备大刀阔斧大搞乡镇企业的时候,广州一声令下,要番禺纳入广州成一个区。原本规划的很多工业区都去了搞房地产和广州附属的城市设施。结果10年间,番禺房价飚升13倍,钱不是流向农民,而是流向炒房客和富人手中。番禺的各个农村,原本可以很繁荣,但事实上,很多人要么有幸成为城中村一次性富,要么还要下地务农揾食。广州的政策,是优先市属国企和大型企业,对乡镇企业等中小企业不是太支持,总之,是益市民,不益农民。这样,把工业压下来,原县域的财力影响就会降低很多,话语权也相应减少。顺德后来争取了省直管,广州可能首先嗅到这个问题,从番禺区的领域上再割出一大片新区——南沙区。南沙区又与广州的老八区不接壤,结果,番禺就彻底失去模仿顺德实行省直管的可能了。番禺设区并割掉南沙,番禺当地人可是没少愤恨,但没办法。
有些地方也有这种情况,如浙江的湖州市欲并强县长兴县为区,结果遭到长兴县官方和民间的大力抵制,网上骂战不断,县领导班子还集体辞职威胁。尽管从历史文化上来看,长兴与湖州的文化渊源比较亲近,但在利益面前,再亲近的地缘政治也见鬼了。就因为湖州是一个相对比较穷的地级市,而长兴县则很富,富人并入穷人家,意味着要自己贴钱养人,不愿意,这是人之常情。
说来说去,也就是“官本位”的思想作崇。哪怕皇帝是个傻子,也是个皇帝,也要听他的话。
当然,饿也只能假设。
假设当初没有“地改市”,“市管县”的话,结合乡镇企业模式,农民分散各地先富,再带动市民富,农民未必一定要听市民,可能经济增速奇迹没现在这样好,但至少,城市化进程会比现在健康一些,拥堵、治安不宁等城市病少些,人员大规模流动更少,不公平不合理的资源流向会减少。
只是想象一下,没别的意思。不过,“恢复省直管县”,以后是大趋势,说不定中国经济会找到另外与之相适应的模式。
作者:
小贩
时间:
2014-11-27 12:22
谁补贴谁的问题:
1、市管县,农村无条件补贴城市。民农养活工人。
2、县自治,本质上应该由工业补贴的农业的,和和,自治喽,市场化喽。剪刀狠狠的剪下去。农民不哭!站起来撸。
[
本帖最后由 小贩 于 2014-11-27 12:24 编辑
]
作者:
dimeterio
时间:
2014-11-27 15:10
市管县本身没问题,凡事总有个上级管下级的模式。
楼主观察到的现象,无非是经济发展了,行政区划和管理规划没跟上而已。只要朝廷愿意调整,过去宝安管深圳,现在深圳管宝安,就行了。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xycq.org.cn/forum/)
Powered by Discuz!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