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粉碎陇右无谷是诸葛亮造成的谎言(原创) [打印本页]

作者: 给海洋的情书    时间: 2013-9-16 22:35     标题: 粉碎陇右无谷是诸葛亮造成的谎言(原创)

在三国志正文,以及引注汉晋春秋的记载中,有以下两则记载
五年,蜀出卤城。是时,【陇右无谷】,议欲关中大运,淮以威恩抚循羌、胡,家使出谷,平其输调,军食用足,转扬武将军。——《郭淮传》
亮围祁山,招鲜卑轲比能,比能等至故北地石城以应亮。於是魏大司马曹真有疾,司马宣王自荆州入朝,魏明帝曰:“西方事重,非君莫可付者。”乃使西屯长安,督张郃、费曜、戴陵、郭淮等。宣王使曜、陵留精兵四千守上邽,馀众悉出,西救祁山。郃欲分兵驻雍、郿,宣王曰:“料前军能独当之者,将军言是也;若不能当而分为前后,此楚之三军所以为黥布禽也。”遂进。亮分兵留攻,自逆宣王于上邽。郭淮、费曜等徼亮,亮破之,因【大芟刈其麦】,与宣王遇于上邽之东,敛兵依险,军不得交,亮引而还。——《诸葛亮传,引汉晋春秋》
注意笔者特别标明的,陇右无谷和大芟刈其麦,于是,吹牛的就来了
说是因为诸葛亮大量割了曹魏的麦子所以导致陇右无谷
这其实是说不通的
理由一:前后矛盾,逻辑不通,在汉晋春秋后面有张合说的一番话,颇耐人寻味
张郃曰:“彼远来逆我,请战不得,谓我利在不战,欲以长计制之也。且祁山知大军以在近,人情自固,可止屯於此,分为奇兵,示出其后,不宜进前而不敢偪,坐失民望也。今【亮县军食少】,亦行去矣。”
问题就来了,如果说,诸葛亮大量割了,魏国的麦子,甚至以至于,陇右无谷的地步,何以这么快就成了,食少?难道张合会对,丢失麦子的事一无所知吗?或者魏国的陇右就那么悲催?几乎全部的麦子,不够诸葛亮大军吃的?
理由二:和其他史料矛盾
九年春,丞相亮复出围祁山。始以木牛运。参军王平守南围。司马宣王拒亮,张郃拒平。亮虑粮运不继,设三策。告都护李平曰:「上计断其后道。中计与之持久。下计还住黄土。”【时宣王等粮亦尽】。盛夏雨水。平恐漕运不给,书白亮宜振旅。夏六月,亮承平指引退。张郃至青封交战,为亮所杀。秋八月,亮还汉中。平惧亮以运不辨见责,欲杀督运领岑述。惊问亮何故来还。又表后主言亮伪退。亮怒,表废平为民,徙梓潼。
在诸葛亮缺少粮食的时候司马懿粮食也没了,他是怎么撑过去的呢?
有人认为,【时宣王等粮亦尽】和陇右无谷说的是一回事,但是实际上,结合汉晋春秋来看并不是
因为时间是不同的
按照亮迷所言,因为诸葛亮大量割了曹魏的麦子所以导致陇右无谷,那么陇右无谷的时间,应当是在上圭战后,由于诸葛亮为四伐做了充足的准备,所以在战争伊始,他的粮草应该是充足的,所以诸葛亮缺少粮草的时候是在战争快要结束的时候,在这个时候司马懿也没粮食了,这个时间段显然和,割麦之战不符,因为中间还有一大堆的事情,而这些事情也不可能会是瞬间完成的。
两次粮食危机,郭淮解决的是哪次?另外一次是怎么挺过去的呢?这是一个大大的问题
魏书曰:初,亮出,议者以为亮军无辎重,粮必不继,不击自破,无为劳兵;或欲自芟上邽左右生麦以夺贼食,帝皆不从。前后遣兵增宣王军,又敕使护麦。宣王与亮相持,赖得此麦以为军粮。
如果,诸葛亮大量割了曹魏的麦子导致陇右无谷,司马懿还如何,在相持阶段,赖得此麦以为军粮?

陇右无谷的真实原因——自然灾害
《晋书 五行志上》:太和四年八月,大雨霖三十余日,伊、洛、河、汉皆溢,岁以凶饥。
《宋书 五行志一》:太和四年八月,大雨霖三十余日,伊、洛、河、汉皆溢,岁以凶饥。
《三国志 明帝纪》:(太和四年)九月,大雨,伊、洛、河、汉水溢
《三国志 明帝纪》:自去冬十月至此月(太和五年三月)不雨,辛巳,大雩
《宋书 五行志二》:太和五年三月,自去冬十月至此月不雨,辛巳,大雩。是春,诸葛亮寇天水,晋宣王距却之,亢阳动众。又是时二隅分据,众出多过时也。《春秋》说曰:“伤二谷,谓之不雨。”

魏国遭遇了连年的自然灾害,又是洪水,又是大旱,一时半会拿不出兵粮很正常,干诸葛亮什么事呢?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xycq.org.cn/forum/) Powered by Discuz!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