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演义中换主子次数最多的名人.... [打印本页]
作者:
大刀关胜 时间: 2013-5-26 09:27 标题: 演义中换主子次数最多的名人....
演义中换主子次数最多的应该是贾诩吧,...
一开始在董卓帐下....董卓灭了投靠李郭...后见不可为投张绣..后劝张绣一起投靠曹操....
先后历经四个主人...难怪曹操不敢重用.....
至于换了2次应该是很多吧...赵云历仕袁绍,公孙,刘备...
张颌历仕韩馥,袁绍,曹操...
马超历仕马腾(算是吧),张鲁,刘备...
甘宁历仕蜀刘焉,刘表,孙权..
太史历仕孔融,刘瑶,孙策
张辽历仕丁原,董卓,吕布,曹操..好吧...又一个换了3次的....
说明了一点..三国时代的人真的没很多节操
吕布貌似只历仕丁原,董卓,呵呵.结果因为认义父变成了三姓家奴...呵呵,可怜的吕布....
作者:
晕菜 时间: 2013-5-26 09:35
秦叔宝罗成也不少,张须陀-李密-王世充-李渊
作者:
郝伯道 时间: 2013-5-26 09:47
演义中董卓在位时贾诩好像还没出场吧
从董卓下属变李傕下属,可以看作董卓死了李傕接任,还算同一势力
太史慈没当过孔融下属,只是去帮了些忙而已
作者:
sunkaifeng00 时间: 2013-5-26 09:57
著名坑主选手刘皇叔笑而不语
算得上主子的就有公孙瓒、吕布、曹操、袁绍、刘表,还有刘焉、陶谦、孙权以及献帝这些可算可不算的……
作者:
大刀关胜 时间: 2013-5-26 10:05
好吧..被刘备打败了.....刘备那个应该不算准确意义上的投靠...他从来就没想过屈居人下.....
作者:
大刀关胜 时间: 2013-5-26 10:11
贾诩以太尉掾为平津都尉,后升讨虏校尉。时董卓之婿中郎将牛辅屯兵于陕,贾诩便在牛辅军中辅军。....
这个算不算..???
李郭和董卓算同一势力..好吧...那吕布和李郭也算同一势力了,同出董卓.....
少时好学,曾仕于郡奏曹史。后来州与郡之间出现嫌隙,太史慈便以巧计令有司不采信于州府,处事慎密周到,从此开始知名。但此事令太史慈被州府所仇视,于是举亲往北逃至辽东郡。后来其母以孔融多次致赠饷遗,而孔融被黄巾军管亥所围,便叫太史慈前往帮助。太史慈便奉母命往援孔融,他杀入重围与孔融会合后,先以“韬晦之计”使黄巾军懈怠(太史慈连续两天于清晨时引领从人,带备弓箭及箭靶到北海城门之下,装作练习射箭然后回城。黄巾军队起初惊疑,后来习以为常,不复为备,太史慈便于第三天突击,成功出围),突破黄巾军包围,前往刘备处求助,围解后,孔融向太史慈说:“卿吾之少友也。”表示相当看重。太史慈回家拜母后,其母亦说:“我喜汝有以报孔北海也。”这个太史慈可能没有士于孔融,但估计也是在北海周围的....
作者:
大刀关胜 时间: 2013-5-26 10:13 标题: 回复 #2 晕菜 的帖子
这个是我的失误...没有说清楚...仅限于三国演义
作者:
KYOKO 时间: 2013-5-26 10:49
刘备投靠曹操的时候算不算曹操帐下的人?
作者:
大刀关胜 时间: 2013-5-26 11:18
不算,个人认为.......他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投靠..有异心....
作者:
霜染白狐头 时间: 2013-5-26 12:09
刘备从来没做过曹操的部下
作者:
大将文钦 时间: 2013-5-26 12:33
原帖由 大刀关胜 于 2013-5-26 09:27 发表
演义中换主子次数最多的应该是贾诩吧,...
一开始在董卓帐下....董卓灭了投靠李郭...后见不可为投张绣..后劝张绣一起投靠曹操....
先后历经四个主人...难怪曹操不敢重用.....
至于换了2次应该是很多吧...赵云 ...
不能这么算,如果按你这种算法,那些所谓的三朝元老都是换过3个主人的,都是不忠。
贾诩出场就是李傕、郭汜、张济、樊稠的军中谋士,张绣是张济侄儿,属于继承性质,所以严格的说贾诩只效力于2个势力,一个是董卓势力(包括他的继承者),一个是曹操势力(包括他的继承者)
赵云从来没在袁绍手下做过事,他是河北人,而当时河北在袁绍管辖下,所以他自称袁绍辖下之人。刘备是公孙瓒之弟,公孙瓒挂了以后赵云给刘备效力也属于继承性质。
张颌出场就是袁绍手下,然后效力于曹操。
马超作为武将效力于张鲁,刘备,马腾那个不应该算。
张辽只效力过吕布和曹操。
也不知道你怎么理解节操这个词的,按你的逻辑,一个武将只能效力一个主人,如果主人挂了,这个武将不自杀殉主就是没节操?或者主人要害死他,他不愚忠等死就没节操?
作者:
大将文钦 时间: 2013-5-26 12:35
吕布的问题在于主人没打算害他,他就把主人给杀了,其他人即使迫不得已换主人也不会亲自动手杀死旧主
作者:
stevenyhs 时间: 2013-5-26 12:36
就我个人觉得 困穷投靠 乱世生存必须要的
但是认了义父 见财、马杀丁原 为女色杀董卓
义父 虽然不是亲的 但是也算关系很不一般了吧
为财、色杀半个亲人 和因困穷或者想实现自己的抱负投靠人本质还是不一样
作者:
大将文钦 时间: 2013-5-26 12:43 标题: 回复 #4 sunkaifeng00 的帖子
刘备在别人那里只是客人身份,他也从来没叫过别人主公,最多是叫明公
作者:
郝伯道 时间: 2013-5-26 12:51
原帖由 大将文钦 于 2013-5-26 12:35 发表
吕布的问题在于主人没打算害他,他就把主人给杀了,其他人即使迫不得已换主人也不会亲自动手杀死旧主
所以徐公明投奔曹操的时候作者借满宠之口给几分褒奖
作者:
sunkaifeng00 时间: 2013-5-26 15:10
原帖由 大将文钦 于 2013-5-26 12:43 发表
刘备在别人那里只是客人身份,他也从来没叫过别人主公,最多是叫明公
狗货再忠于汉室再怎么明公明公的叫也没人会认为曹操不是他主子吧
作者:
星义 时间: 2013-5-26 19:04
尼玛打了半天的字全没了,网页一刷新全没了,气死我了。
总的说来就一点,吕布是“家奴”,刘备是“客卿”。严重不同。
作者:
wwwind 时间: 2013-5-26 20:30 标题: 回复 #14 大将文钦 的帖子
字面意思,“明公”应该理解为英明的主公?
作者:
humi100 时间: 2013-5-26 21:18
温曰:“卓素著威名於陇蜀之间,今日杀之,西行无依。”坚曰:“明公亲率王兵,威震天下,何赖於卓?
明公是尊称,不是什么主公。
作者:
luyuancuo 时间: 2013-5-26 21:38
又不是民族战争,跟节操大义关系不大吧。跟着老板干,别的地方待遇更好,或者有性命之忧时,自然选择换老板。
正反都是一张嘴,良禽择木而栖。
作者:
tomhcf 时间: 2013-5-26 22:45
秦瓊有幾個主子?唐璧,楊林,羅藝,翟讓,程咬金,李密,王世充,李淵
8個,如果不算翟讓(演義)7個
[ 本帖最后由 tomhcf 于 2013-5-27 01:25 编辑 ]
作者:
星义 时间: 2013-5-26 22:53
其实问题是一个“忠诚”问题啊。你手下的一个员工,跳槽到别的公司去了,不能就说人家不忠诚,本来就是个双向选择。但是你养了N年的一条狗跟着人家走了,而且时不时还回过头来咬你两口,这就是忠诚问题了。
作者:
大将文钦 时间: 2013-5-26 23:32
原帖由 wwwind 于 2013-5-26 20:30 发表
字面意思,“明公”应该理解为英明的主公?
如果有人想理解为英明的公公(太监),也是可以的
作者:
大将文钦 时间: 2013-5-26 23:37
原帖由 wwwind 于 2013-5-26 20:30 发表
字面意思,“明公”应该理解为英明的主公?
刘备称曹操为明公,而曹操的手下却只称主公,看来他们是认为曹操不够英明,是愚蠢的的主公,不配叫明公
作者:
tomhcf 时间: 2013-5-27 01:21 标题: 回复 #24 大将文钦 的帖子
只證明劉備比曹操其他手下更諂媚
作者:
抽水仔 时间: 2013-5-27 06:14
甘宁何时有在刘焉手下混过?
另外不是曹操不重用贾诩,而是贾诩自己要明哲保身,不愿受重用而已~
作者:
抽水仔 时间: 2013-5-27 06:25
原帖由 大刀关胜 于 2013-5-26 10:13 AM 发表
这个是我的失误...没有说清楚...仅限于三国演义
楼主自相子矛盾!张辽历仕丁原,董卓,吕布,曹操是史实,三国演义中张辽是在吕布独立了之后才出场的~
作者:
大刀关胜 时间: 2013-5-27 07:16
正解,发这个帖的时候把演义和历史混淆了。。。。。
作者:
大刀关胜 时间: 2013-5-27 07:18
明公只是一种尊称而已...明可以理解成英明,明智....
反正公不是主公的意思,.....
理解成太监的我没有意见........
作者:
tiger1970 时间: 2013-5-27 09:12
既然说的是主子,那就是说自居为奴才。
因此,既然叫主子,那就不是联合关系、隶属关系,而是主子和奴才的关系。
主子做好事,奴才要帮衬,主子做坏事,奴才要帮凶。
主子跟奴才具有人身依附和被依附的关系----是人身依附而不是官职上下。
这就是主子跟奴才的含义:
1、主子干好事奴才赞助,干坏事奴才也赞助,也就是说,奴才没有自己的见解,以主子的好恶为好恶。
2、主子跟奴才之间是完全的人身依附关系而非官职关系。
换一句话说,我们现在在单位工作,哪个老板也不是我们的主子。我们是他的雇员,他是我们的雇主。
按照这个标准,三国演义里有几个奴才啊?
别张嘴闭嘴就是主子。
作者:
墨叶 时间: 2013-5-27 09:49 标题: 回复 #27 抽水仔 的帖子
张辽一直是吕布的直属手下吧。跟着吕布走。
作者:
星义 时间: 2013-5-27 10:30
原帖由 tiger1970 于 2013-5-27 09:12 发表
既然说的是主子,那就是说自居为奴才。
因此,既然叫主子,那就不是联合关系、隶属关系,而是主子和奴才的关系。
主子做好事,奴才要帮衬,主子做坏事,奴才要帮凶。
主子跟奴才具有人身依附和被依附的关系 ...
虎伯说的就是我想说的。在三国系中,真正说到“奴才”的,大概只有吕布一个人。而吕布此人很可能出身非常的低贱,就是个奴隶所生,从正常的途径,是得不到社会地位的。所以,吕布到处认干爹,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有足够的资格得到社会地位。
作者:
tiger1970 时间: 2013-5-27 10:33
直属手下也未必是主子和奴才的关系啊。
作者:
星义 时间: 2013-5-27 10:35
就像刘、关、张,三个人如果没有真的拜把子当兄弟,那么关、张就是刘的直属手下。这和“奴才”能一样吗?
作者:
tiger1970 时间: 2013-5-27 10:55
看刘关张的结拜誓词----“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
1、首先确定三人的地位----类比为兄弟。
2、确定三人为何要结为兄弟----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
3、确定三人的义务----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
4、确定惩罚措施----背义忘恩,天人共戮。
所以说,这是一个结盟书。
刘关张通过这个结盟,结成了一个团体。这个团体的宗旨是----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
他们互相不是主子和奴才,甚至不是君上和属下,而是盟友。
正因为如此,张飞才敢在古城跟关羽动手,刘备才会不顾一切地发动伐吴战争。
那就是因为:只要他们没有背离“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他们就一定会“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
三个理想主义者,三个忠诚于自己誓言的人。
天下英雄,刘关张而已,余子何堪共酒杯!
作者:
颖颖 时间: 2013-5-27 11:05
原帖由 星义 于 2013-5-27 10:30 发表
虎伯说的就是我想说的。在三国系中,真正说到“奴才”的,大概只有吕布一个人。而吕布此人很可能出身非常的低贱,就是个奴隶所生,从正常的途径,是得不到社会地位的。所以,吕布到处认干爹,因为只有这样,才 ...
吕布老家在今天的巴彦淖尔,你说他出身能好到哪去?
作者:
tiger1970 时间: 2013-5-27 11:06
就像我很佩服历史上的周公瑾。因为他并未把个人进退、宗族保全当作很要紧的事情,他是这样说的----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况操自送死,而可迎之邪?请为将军筹之!
也就是说,他认为一个英雄,割据也好,练兵也好,最核心的目的是----为汉家除残去秽。这是一个伟大的目的。
这不是为个人的升官发财,为某个群体的发扬光大,而是为守护天下百姓。
我不反对英雄的存在。但是,什么叫英雄?
英雄,就是能守护所有百姓,让他们能过安宁生活的人。
作者:
feiyue1206 时间: 2013-5-27 11:17
天下英雄,刘关张而已,余子何堪共酒杯!
也就是说,他认为一个英雄
到底有多少英雄
作者:
乌鹊南飞3 时间: 2013-5-27 11:35
原帖由 星义 于 2013-5-27 10:30 发表
虎伯说的就是我想说的。在三国系中,真正说到“奴才”的,大概只有吕布一个人。而吕布此人很可能出身非常的低贱,就是个奴隶所生,从正常的途径,是得不到社会地位的。所以,吕布到处认干爹,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有足够的资格得到社会地位。
顶一个
吕布的出身与潘金莲很有点相似,长期寄人篱下不甘心,稍有机会就想反抗上位。鲁迅评价中国老百姓讲的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潘吕既然抗争失败了,终究是个异类。被千万人唾骂也是自己活该
作者:
颖颖 时间: 2013-5-27 12:23 标题: 回复 #39 乌鹊南飞3 的帖子
吕布出身跟刘备也很相似,只不过一个懂得按游戏规则玩,一个只会横冲直撞。
作者:
星义 时间: 2013-5-27 12:57
原帖由 颖颖 于 2013-5-27 12:23 发表
吕布出身跟刘备也很相似,只不过一个懂得按游戏规则玩,一个只会横冲直撞。
不,两人还是不同的。首先刘备是个“良家子”。人家至少是平民出生。其次,人家在卢植门下学习过,可以算作“士子”。再有,从家谱上看,不提皇叔之事,他的祖上,曾祖还有爵位,祖父还个县令,大小是个官员。只有他的父亲“不仕”。说明刘备家虽然败落,但是三代内还大小是个贵族吧。所以他累功还能当个县令。而吕布呢,累死累活也就是条狗的待遇而已。
作者:
大将文钦 时间: 2013-5-27 14:11
原帖由 大刀关胜 于 2013-5-27 07:18 发表
明公只是一种尊称而已...明可以理解成英明,明智....
反正公不是主公的意思,.....
理解成太监的我没有意见........
曹操的祖父是太监,曹操也继承了太监身份,所以刘备称他为明公(英明的太监)
作者:
大刀关胜 时间: 2013-5-27 20:29
.......额,貌似像吕布这种出身的多得去了...只是吕布不甘心屈居人下,奋起反抗而已..支持吕布.....
吕布是奴才...还当了君主...????其他人应该是连奴才都不如了.....
作者:
大刀关胜 时间: 2013-5-27 20:32
额......好吧....太监生了儿子,估计是和宫女搞出来的...其实我真心怀疑孟德是怎么出来的...???曹操的父亲不是太监吧.....
作者:
shps940114 时间: 2013-5-27 22:58 标题: 回复 #44 大刀关胜 的帖子
曹嵩是曹騰的養子
作者:
shps940114 时间: 2013-5-27 23:00 标题: 回复 #44 大刀关胜 的帖子
曹嵩是曹騰的養子
作者:
秋风走马 时间: 2013-5-28 09:32
吕布一点都不冤,人家投靠做部下,这厮到处认干爹,别人好聚好散,这厮杀爹投敌,实为三国坑爹第一人
作者:
tiger1970 时间: 2013-5-28 09:38
其实吕布认干爹也无所谓。情同父子也不是就他一个。
关键是这人杀干爹----干掉了两个----这就没劲啦。
因为既然有父子的关系,按照老规矩,那即使是董卓不好,他至少不能杀干爹。何况丁原没啥大错。
当然限于三国演义,这是小说区。
作者:
乌鹊南飞3 时间: 2013-5-28 18:06
原帖由 tiger1970 于 2013-5-28 09:38 发表
其实吕布认干爹也无所谓。情同父子也不是就他一个。
关键是这人杀干爹----干掉了两个----这就没劲啦。
因为既然有父子的关系,按照老规矩,那即使是董卓不好,他至少不能杀干爹。何况丁原没啥大错。
当然 ...
按游牧民族的传统,做掉干爹,也不算啥大错。冒顿杀亲父即是。王族的领袖就是要选出战斗力最强大的人,否则大草原那么严酷的生活条件,一个暴风雪牲口死一半,领袖不给力就会导致灭族。个人认为,农耕民族虽然视游牧民族为巨大的祸患,游牧民族视农耕民族大概还不及暴雪瘟疫危险
再举个已经汉化的例子,李存孝就是李克用收养的孤儿,后来赶出私自通敌,起兵造反,檄文毁骂的事情,李克用都没想真的杀掉他。反而怪诸将在他做样子的时候没有为之求情,给他一个赦免的台阶下
[ 本帖最后由 乌鹊南飞3 于 2013-5-28 18:12 编辑 ]
作者:
郝伯道 时间: 2013-5-28 18:57
原帖由
大将文钦 于 2013-5-27 14:11 发表
曹操的祖父是太监,曹操也继承了太监身份,所以刘备称他为明公(英明的太监)
孔明喊大耳主公,难道是主动的公公?
作者:
晕菜 时间: 2013-5-28 19:05
陈登 陶谦-刘备-吕布-刘备-曹操
作者:
tiger1970 时间: 2013-5-29 09:53 标题: 回复 #49 乌鹊南飞3 的帖子
关键是他在汉人地盘上混啊。入乡随俗这个要懂的。
作者:
wrcxy 时间: 2013-5-29 10:25
原帖由 晕菜 于 2013-5-28 19:05 发表
陈登 陶谦-刘备-吕布-刘备-曹操
陈登是地方士族的代表,他所作所为全部是保护自己族群在地方上的权利。所以实际他可算没有主公的人,谁来管辖都无所谓,只要不动他的族群就成。
当然为当权的人出点主意避免本地较大的兵祸也是出于这种目的。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xycq.org.cn/forum/) |
Powered by Discuz! 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