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请问宋代潮州知州的行政部门职务级别是多少? [打印本页]
作者:
临川介甫 时间: 2013-5-23 15:12 标题: 请问宋代潮州知州的行政部门职务级别是多少?
请问宋代潮州知州的行政部门职务级别是多少?
[ 本帖最后由 临川介甫 于 2013-5-23 17:50 编辑 ]
作者:
wllzwqz 时间: 2013-5-23 16:18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问题很大,按照宋朝情况来说,恐怕正七品到正三品皆有可能,甚至有更极端的情形出现。
作者:
路遇 时间: 2013-5-23 16:23
宋知州从五品
潮州有什么特殊性么?
作者:
路遇 时间: 2013-5-23 16:27
楼上的把问题复杂化了。
行政级别,机构本身有格,即级别。就任者异常其实就是:降格、破格。
PS.国家主席去守坝,那个坝就变成国级了?<--重复了。国家领导人待遇。
[ 本帖最后由 路遇 于 2013-5-23 16:29 编辑 ]
作者:
wllzwqz 时间: 2013-5-23 16:31
楼主问的是宋代,所以说楼上的把问题简单化了---虽然说正常宋代知州在正从六品,但是宋朝的官职系统很复杂,阶官和差遣之间差异可以很大,所以我才说这个问题很不简单。
作者:
路遇 时间: 2013-5-23 16:36
他问的是潮州知州,这是一个 部门级别额定职务。不用想复杂啊。
就职人员级别不影响 部门级别吧。部门级别职务级别的订立,别有章程。
作者:
wllzwqz 时间: 2013-5-23 16:57
他要问潮州什么级别,你的说法算是对的;楼主问的潮州知州,而且是宋代,所以你的说法是不准确的。
作者:
临川介甫 时间: 2013-5-23 17:00 标题: 回复 #7 路遇 的帖子
是的,我问的正是潮州的行政部门级别
[ 本帖最后由 临川介甫 于 2013-5-23 17:04 编辑 ]
作者:
路遇 时间: 2013-5-23 17:11
其实 官、职、差 只是名目在历朝中是最乱的。复杂我觉得谈不上。
×××,×爵,×大夫,县令
其实很清楚,很多朝代都是这么定的。只是宋一朝名目上复杂的,而且同级多叠。
包括现在
×××,正部级,×××院士,任××大学副校长。
作者:
yangyijunbibfor 时间: 2013-5-23 17:40
lz的问题其实是三个问题,我们这样来看,我们先看宋州有多大,再开州官有多大,再看潮州州官应该是多大
首先宋朝的地方政府机构实行州(府、军、监)、县二 级制(见府、州、军、监)。宋朝汲取了唐朝藩镇割据的教训,一级行政区划改为「路」。997年(至道三年)始定为十五路,包括京东、京西、河北、河东、陕西、淮南、江南、荆湖南、荆湖北、两浙、福建、西川、峡、广南东、广南西五路。其中广南东路下分广、韶、循、潮、连、梅、南雄、英、贺、封、端、新、康、南恩、惠这么多州,也就是说首先“潮州”这个州是一个二级行政架构,也就是和今天地级市差不多.
那么,宋代州的权力有没有变更过呢?其实是没有,终宋一代,行政区划很少变迁,也是其政治稳定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lz问题里面的宋,我们应该理解为两宋
好了,那么两宋的普通一个州的行政长官有多大呢?宋太祖为了削弱节度使的权力,防止唐五代时期武人割据的局面重演,规定诸州刺史得直接向朝廷奏报和接受诏令,节度使不得干预除所驻州之外(所谓支郡)的政务。后来,逐步派遣京朝官(文臣)接替刺史管理州务,称“权知××州州军事”。“权”表示不是正式职务,只是代理;“知”就是管理的意思;州军事的州代表民政,军代表军政。简称知州。由此,刺史非奉特别诏令不得过问所任州的州务,演化为武臣的迁转之阶,属于横行正使之一。也就是用一句话说,宋“知州”相当于一个市委书记为虚职这样情况下的市长。
当然,这里还涉及一个问题,看过包青天“通判劫”的人都知道,这里有一个误区,很多人都看到那个通判,其实不是知州的副职,而是皇帝直接委派的一个监督人物,其职权相当于副市长,但是品级要低得多,不是低两三级的问题。
好了,说了这么多,再最后回到lz的问题,潮州知州应该是几品呢?这里应该给出一个区间而不是值,我们知道之所有有品级出现就是因为实值和待遇之间可以不对等的,上面给的通判例子就是为了很好的说明这点,所以我们来给定一个区间,首先合理的区间上界应该是知府官的一般品级(从四品,首都开封府不算在内,包公那个是二品大员,),下界应该是知县官的一般品级(正或从七),所以说,知州的任职区间一般是从四到从六之间,而以潮州的当时发达程度和人口,离京城位置来判断,最可能的值就是从五品
[ 本帖最后由 yangyijunbibfor 于 2013-5-23 18:07 编辑 ]
作者:
岳光寒 时间: 2013-6-2 13:46
潮州,下,潮陽郡,軍事。元豐戶七萬四千六百八十二。
无论是行政级别还是军事级别都是州里面最低的。
至于楼上几位给出知州具体品级的,我不知道是从哪来的。知州是“知某州军州事”的简称,是差遣名,没有品级。
作者:
临川介甫 时间: 2013-6-8 16:01 标题: 回复 #12 岳光寒 的帖子
原帖由 岳光寒 于 2013-6-2 13:46 发表
潮州,下,潮陽郡,軍事。元豐戶七萬四千六百八十二。
无论是行政级别还是军事级别都是州里面最低的。
至于楼上几位给出知州具体品级的,我不知道是从哪来的。知州是“知某州军州事”的简称,是差遣名, 没有品级
在下有几个问题想和岳兄探讨:
1、您给出的潮州资料是从哪里查阅到的?
2、我发此贴后,就专门买了龚延明编写的《宋代官制辞典》,该书页530“州”条谓“州分雄、望、紧、上、中、中下、下七等”, 页531“刺史州”条谓潮州为五品州,我想请教您:此处的“等”与“品”是不是同一概念?
3、同书页531 “知某州军州事”条谓“上州知州正六品,中下州知州为从六品。”为何您说差遣没有品级?
[ 本帖最后由 临川介甫 于 2013-6-8 16:09 编辑 ]
作者:
岳光寒 时间: 2013-6-14 10:44 标题: 回复 #13 临川介甫 的帖子
1、宋史地理志
2、你说的这个州品,其实是由官品演变成的州格,防御使、团练使、刺史都是五品,但这个没用,因为宋朝经过宋初的文官知州运动,防御使、团练使、刺史已经都成了虚衔,节度州、防御州、团练州、军事州(刺史)则成为州格(军事级别)。
另外除雄、望、紧、上、中、中下、下七等之外,后来还加了个“辅”,后来居上成为最高级,把京畿四个重镇定为辅级。这个等级一般是以人口厘定的,而州格一般是以战略地位厘定的,两个系统基本上互不干涉,高等低格和低等高格的州都有。
3、纵观宋史,担任过知州的,从从一品到正八品,每个品级都有。你所引应该是出自《元祐官品令》,我推断,这可能是理论上的品级,也就是,上州知州应该由正六品的官员来担任,中下州应由从六品官员来担任,并不是知州本身的品级,而是理论上应该由什么级别的人来充任,但实际情况远比这复杂。
作者:
tomhcf 时间: 2013-6-14 23:03
問個官場倫理問題
會不會出現知州比他的頂頭上司路(正式該叫啥?刺史?節度?)的品級更高?比如州官正從三品,路官正四品?
如果有,那麼這2個人如何相處?誰先誰後?誰對誰行禮?
作者:
岳光寒 时间: 2013-6-15 18:16
原帖由 tomhcf 于 2013-6-14 23:03 发表
問個官場倫理問題
會不會出現知州比他的頂頭上司路(正式該叫啥?刺史?節度?)的品級更高?比如州官正從三品,路官正四品?
如果有,那麼這2個人如何相處?誰先誰後?誰對誰行禮?
路并非行政区划,知州大体上直接对朝廷负责,实际上没有真正意义的顶头上司,只是在某些权限上受四监司监督或节制,四监司为转运使(漕司)、经略安抚使(帅司)、提举常平(仓司)、提点刑狱(宪司),并不是每个路都有,比如帅司就基本上集中于河北河东陕西等边境防区。而且四监司所辖州是不同的,比如陕西方面,漕司只有两个,永兴军路和秦凤路;而帅司有5个,永兴军路、鄜延路、环庆路、泾原路、秦凤路(后来拓地又加了个熙河路)。
而且监司经常兼任本路首州的知州,仍以帅司为例,鄜延路经略安抚使必兼知延州,泾原路经略安抚使必兼知渭州,所以一般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作者:
临川介甫 时间: 2013-6-15 22:54
原帖由 岳光寒 于 2013-6-15 18:16 发表
路并非行政区划
岳兄改变观点了吗?我曾在您的微博中看到这一段话:“关于路算不算一级行政区划,学界争论不休,朱瑞熙包伟民等认为不算,贾玉英龚延明等认为算。我觉得当然算,只不过是权力分散不完整、带有临时性的一级行政区划。其实宪仓两司临时性较明显,漕帅两司还是很稳定的。两宋总共300多年,如果一个机构“临时”了200多年,还能拿它当临时机构看么?
宋朝的类省级行政区划称为“路”,不设总负责的最高行政长官,只根据需要设置转运使(漕)、提点刑狱(宪)、提举常平(仓)、安抚使(帅),互不统属,防止专权。如同现在的省不设省长,只根据需要设置财政兼交通厅厅长、省高院院长、农业(民政)厅厅长、军分区司令,各司其职,直接对中央负责。”
作者:
岳光寒 时间: 2013-6-18 07:45 标题: 回复 #17 临川介甫 的帖子
我对把路当成行政区划的人就说路不是行政区划,因为不能简单地看成一级行政区划
而对那些觉得路不是行政区划的人,则又要指出路可以作为行政区划的理由。
前者是纠正感性认识,后者是学术探讨。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xycq.org.cn/forum/) |
Powered by Discuz! 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