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夺朱非正色,异种也称王。 [打印本页]
作者:
梓庭君 时间: 2004-8-28 00:06
夺朱非正色,异种也称王。
谁来下联?语意双关,有难度!
作者:
人在江湖 时间: 2004-8-28 00:29
这是沈德潜的《咏黑牡丹诗》里的~~~他老人家也因此而被鞭尸~~~"夺朱"一词典出论语"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作者实际上是不是有意,无法知道,不过从文字上看,的确有问题~~~
这样东东当对子~~~继续出汗ING~~
作者:
梓庭君 时间: 2004-8-28 00:41
原帖由人在江湖于2004-08-28, 0:29:26发表
这是沈德潜的《咏黑牡丹诗》里的~~~他老人家也因此而被鞭尸~~~"夺朱"一词典出论语"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作者实际上是不是有意,无法知道,不过从文字上看,的确有问题~~~
这样东东当对子~~~继续出汗ING~~
阁下博学,何不指点一二。
作者:
车正风后 时间: 2004-8-28 01:25
夺朱非正色,异种也称王。
踞李独作声,牝鸡能司晨
作者:
孤山夜话 时间: 2004-8-28 08:52
小可对:
逐鹿乃本意,刘姓自魁首;
夺朱非正色,异种也称王。
想到今晨的刘翔,当年的刘邦,有此对。
作者:
湘江子龙 时间: 2004-8-28 09:55
原帖由fezisyzx于2004-08-28, 8:52:21发表
小可对:
逐鹿乃本意,刘姓自魁首;
夺朱非正色,异种也称王。
想到今晨的刘翔,当年的刘邦,有此对。
这个不错啊,只是平仄大误啊。改一下吧:
夺朱非正色,异种也称王
得鹿有深因,刘郎独傲世。
作者:
弓骑步 时间: 2004-8-28 10:02
原帖由车正风后于2004-08-28, 1:25:15发表
夺朱非正色,异种也称王。
踞李独作声,牝鸡能司晨
颇喜欢风后这个,可惜音律不妥,某家擅改了几个字。
夺朱非正色,异种也称王
踞李独清声,牝鸡竟冠冕
作者:
车正风后 时间: 2004-8-28 10:25
多谢楼上的。
某若有空。定在音律上用点心思。望诸贤多多指点。
再另。最后两字。好象还是用事晨好点。鸡而冠冕。。。
作者:
弓骑步 时间: 2004-8-28 10:40
原帖由车正风后于2004-08-28, 10:25:07发表
多谢楼上的。
某若有空。定在音律上用点心思。望诸贤多多指点。
再另。最后两字。好象还是用司晨好点。鸡而冠冕。。。
司晨都是平声。牝鸡本无鸡冠,冠冕一词便是讥其逾越之意。
作者:
车正风后 时间: 2004-8-28 10:40
另。弓先生的冠是平声呢。还是动词做入声?
作者:
车正风后 时间: 2004-8-28 10:42
作事晨如何?
作者:
弓骑步 时间: 2004-8-28 10:56
原帖由车正风后于2004-08-28, 10:40:56发表
另。弓先生的冠是平声呢。还是动词做入声?
冠属上平声十四寒韵,也属去声十五翰韵。出句末二字是称王,某家这里用的自然是动词戴(帽子)的意思,也就是去声的冠。冠冕,就是混充雄鸡,冕,也暗指旒冕,和称王一样,都是双关。
事晨仍然是末字平声啊,平起平收怎么行?
作者:
车正风后 时间: 2004-8-28 11:11
音韵当从何入手捏?
冕为周大夫以上的礼帽。饰以旒示级别。冠冕者。封官爵意也。非普通的戴帽子。
楚人沐猴衣冠。那是戴帽子了。
若改晨做晓如何?
(某家这里现在凌晨四点。静候弓先生回复。)
作者:
弓骑步 时间: 2004-8-28 11:55
4点……昨夜没睡?
1、如不研究音律,明辨四声、牢记诗词格律就差不多了。
2、事晓生硬,冠冕不是很好吗?
作者:
车正风后 时间: 2004-8-28 12:02
总觉得抬举了鸡。。。冕字重了点。(偶已经两个晚上没睡觉了。。。做论题。英文可厌。找个可爱的中文网站给自己放放风。)
职晓呀。多现成。
作者:
弓骑步 时间: 2004-8-28 12:14
牝鸡毕竟确实加过冕,也不算抬举了她。 职晓也很别扭,发音不是很顺畅。这种用法见于何处?
作者:
车正风后 时间: 2004-8-28 12:21
职司昏晓
作者:
车正风后 时间: 2004-8-28 12:22
比物之物是冠冕了。物比之物没有呀。
作者:
弓骑步 时间: 2004-8-28 12:25
原帖由车正风后于2004-08-28, 12:22:35发表
比物之物是冠冕了。物比之物没有呀。
牝鸡鸡冠窄小,如冠,雄鸡鸡冠肥大,如冕。牝鸡冠冕,便是混充雄鸡之意。
作者:
车正风后 时间: 2004-8-28 12:26
还是不工。职司昏晓的那是钦天监。笑。
作者:
车正风后 时间: 2004-8-28 12:32
冕非大。为其有旒。武弁大冠在形制上大过冕的。
偶猜想屈原先生所做高冠不知如何壮观。
若比母鸡的冠。倒象是巾帻
作者:
弓骑步 时间: 2004-8-28 13:04
冠的确很小,这个要仔细解释。冠最早时只有冠梁,较窄小,有褶子,两端都连在一个冠圈之上,构造相当简单。因为古人都蓄长发,用发笄绾住发髻之后再用冠束住,这就是冠的作用,不需要很复杂的设计。戴的时候,冠梁就像一根弧形的带子,从前至后覆在头上。冠圈两旁有缨,是两根小丝带,可以在颔下打结系牢。这种古代的冠电视剧中出现还是蛮频繁的,只是不会有很多人当那个东西是冠。一直到秦汉以后,冠梁才逐渐加宽加大,和冠圈连成覆杯的样子。冠的名目也越来越复杂化,慢慢演化到如今的规模。至于屈原的峨冠属于华服,不是常例。
巾帻和冠冕尊卑分明,不能混用。
作者:
车正风后 时间: 2004-8-28 13:11
巾为布衣。但也有文人为示潇洒而戴得呀。羽扇纶巾么
作者:
弓骑步 时间: 2004-8-28 13:25
原帖由车正风后于2004-08-28, 13:11:40发表
巾为布衣。但也有文人为示潇洒而戴得呀。羽扇纶巾么
风后兄,武后何等身份,怎么能和文人儒士相提并论?
作者:
车正风后 时间: 2004-8-28 13:32
做题目来讲。一是武后。一是母鸡。。(哈)
母鸡戴巾都够客气了。
武后乃女中英物也。若某。则为其佩龙簪一股。
作者:
车正风后 时间: 2004-8-28 13:47
7点了。俺眯登一下了要。总算今天写掉5,000字。菩萨呀。。。保佑。。。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xycq.org.cn/forum/) |
Powered by Discuz! 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