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人看《三个王朝的罗曼史》(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按即《三国演义》英译名),大概会怀疑关羽是否有同性恋倾向,根据彼邦的《麻衣相法》,他们还可能把关羽那把大胡须,进一步鉴定为同性恋的标准特征。我得说这是冤枉的,不是说非同性恋者就不该成为美髯公,也不是说同性恋有何丢脸之处,而是关云长根本就不是同性恋。都怪罗贯中不好,他为什么把书写得让人误以为关羽是个老童男呢?关羽有老婆,关平也不是他的义子,他还有女儿,此外,当时一本《蜀记》里甚至还有关羽好美色的描述呢。试着考察罗贯中的本意,再结合文革时期作家对待笔下英雄的习惯做法,我们或许能体会作家那份略嫌幼稚的善良。文革时期的文学作品,为了标榜英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无私忠诚,主人公便经常被作家处理成不知爱情、婚姻为何物的人间怪客。影片《火红的年代》里的赵四海,四十大几的模样却还没有老婆,整天和老母住在一起;京剧《龙江颂》里的女主角江水英,好像也没有丈夫,所以整天只知在龙江大坝上风风火火,向阶级敌人开战;京剧《智取威虎山》里删去了原来小说中参谋长少剑波与卫生员小白茹那层迷人的暧昧关系;长篇小说《艳阳天》中的男主角,作家浩然也曾开宗明义地告诉我们:‘萧长春死了媳妇,三年也没有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