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浅议被《三国演义》忽略掉的文武全才 [打印本页]

作者: 胜仔    时间: 2004-8-20 19:32

一部《三国演义》,篡改了不少历史,在成就不少人千古英名的同时,也忽略或是贬低了不少三国英雄。这一类人有很多。比如三国时期最冤的一员大将魏延等等。关于魏延其人,不少网友都曾做过评论,我在此不再赘述。
  在这里,我主要描述两员被演义所忽略的蜀国的大将之才。
  其一是霍峻。霍峻字仲邈,南郡枝江人也。原来在刘表的手下。刘表死后霍峻率众归降刘备。刘备让霍峻镇守重地葭萌。据史书记载,“张鲁遣将杨帛诱峻,求共守城,峻曰:“小人头可得,城不可得。”帛乃退去。”霍峻当时归降刘备的时间并不长,然而对刘备却能表示出如此异乎寻常的忠心,实在难得。后来“璋将扶禁、向存等帅万余人由阆水上,攻围峻,且一年,不能下。峻城中兵才数百人,伺其怠隙,选精锐出击,大破之,即斩首。”以数百人的兵力击败敌方万余大军,这在中国军事史上也是很难得的了。当然比起张辽的逍遥津的八百破十万的战例来说可能还有一些差距。但张辽毕竟位居魏五虎之首,而霍峻在蜀国毕竟还是一员不太出名的战将,能做到这一点,已经确实不错了,还是很有大将之才的。后来霍峻四十岁的时候病故。刘备对诸葛亮说“峻既佳士,加有功于国,欲行爵。”对霍峻的评价还是不错的。后来又“亲率群僚临会吊祭”,亲自率众吊祭霍峻。而庞统法正病故后,刘备也只是“痛惜,言则流涕”或是“为之流涕者累日”。由此可见刘备对霍峻的重视以及霍峻病故时刘备的伤感。应该说刘备还是很识人才的,这方面的本领在诸葛亮之上。他的态度,从一个侧面很好地说明了霍峻的本领。只可惜了霍峻的英年早逝。要不然完全可以做出一番事业来。呜呼!!

  还有一位是张嶷。史载张嶷字伯岐,巴郡南充国人也。《三国志.张嶷传》中首先就描述了关于张嶷智除盗贼的故事。“丞相亮北住汉中,广汉绵竹山贼张慕等钞盗军资,劫略吏民,嶷以都尉将兵讨之。嶷度其鸟散,难以战禽。乃诈与和亲,克期置酒。酒酣,嶷身率左右,因斩慕等五十余级,渠帅悉珍。”虽然说这一在奇计百出的三国时代并不算是很新奇突出,但至少可以反映张嶷还是有不错的智谋的。后与马忠一起“北讨汶山叛羌,南平四郡蛮夷”,史书记载其“辄有筹画战克之功”。后来武都氐王苻健请降,遣将军张尉往迎,过期不到,大将军蒋琬深以为念。张嶷此时劝柬说“苻健求附款至,必无他变,素闻健弟狡黠,又夷狄不能同功,将有乖离,是以稽留耳。”这件事很好地体现了张嶷预料形势发展的本领,比起大将军蒋琬这位蜀国名士来说,张嶷有更加清醒的头脑和洞察事物的能力。张嶷官至越太守后,“诱以恩信,蛮夷皆服,颇来降附。北徼捉马最骁劲,不承节度,嶷乃往讨,生缚其帅魏狼,又解纵告喻,使招怀余类。表拜狼为邑侯,种落三千余户皆安土供职。诸种闻之,多渐降服”。能从长远角度考虑,以仁义降伏南蛮,可谓明晓国家大事。这一点是很难得的。在这方面胜过了张飞,黄忠一类人。
  还有计杀隗渠一事,也很好地反映了张嶷的足智多谋。
  蒋琬下台后由费任大将军,总领蜀国。费虽然很有才能,但为人“恣性泛爱”。张嶷曾写信给费。信中说:“昔岑彭率师,来歙杖节,咸见害于刺客,今明将军位尊权重,宜鉴前事,少以为警。”后来费祎果然被魏国降人所杀害。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张嶷有很不错的政治远见。作为一员武将的张嶷,能做到这一点的确是很难得。蜀国其他的名将,在政治见识上都略有所缺,像张飞,关羽等人都是如此。
  后来姜维继任大将军,张嶷就成了姜维的左膀右臂和得力部下。最后军前与魏将徐质交锋,“嶷临陈陨身,然其所杀伤亦过倍。”死得也很壮烈。大丈夫就应当战死沙场,总比病死在床上好些。史书最后评论张嶷“识断明果”,很公正地突出了张嶷的本领。
 
  要说蜀国的好思善谋的良将,确实不如魏国。然而蜀国除了关羽,魏延,姜维等人外,却也有霍峻,张嶷这样的良将。只可惜霍峻虽然有本领却英年早逝。只有张嶷,可以说在蜀国发挥了自己的全部本领,也为蜀国最后的支撑做了不少贡献。尽管演义中忽视了他们的才能与功绩,但演义毕竟是演义,他们的才能不会被历史抹杀。
作者: 宇文铭    时间: 2004-8-20 20:55

文武双全没错,两个能力都是七十几啊
作者: 风云虎义    时间: 2004-8-20 22:02

在下倒是对霍弋的记忆多一点。。。
作者: 吉格斯    时间: 2004-8-20 22:26

光荣没有轻视他们啊,能力都不错,特别是张嶷
作者: 孟尝    时间: 2004-8-20 22:35

张嶷在《三国演义》上的笔墨并不算少呀~
作者: wzz1968    时间: 2004-8-29 23:18

郭淮怎么样?
他可是一直陪诸葛亮玩,知道后来被姜维收拾掉(但换了一个更厉害的邓艾).
作者: 高木知之    时间: 2004-8-30 15:32

霍的笔墨确实少,但张写的很多呢,他可是管理少数民族地区的能臣之一,后来帮助姜大将军的事也有的,不过不知道是不是在三国里面写的了,反正又书写过就是.哈哈.
作者: 雷动于九天之上    时间: 2004-8-30 17:09

在下对于三国的信息,主要还是来自《三国演义》,好像它才是正史,呵呵。
其中霍峻的笔墨太少,而张嶷自从被王双一流星锤打得吐血以后,我好像就
没怎么关注他了。汗~~
作者: 他们叫我刘德华    时间: 2004-12-26 01:16

王双?印象中只记得他会八面火,长相极难看而已
作者: 鬼眼狂刀    时间: 2004-12-26 02:56

光荣做的文武全才多了

郝昭不就是个,都在80+啊
作者: 晨山尚书    时间: 2004-12-26 04:10

东吴文武全才的最多.
作者: 闻琴解佩    时间: 2004-12-26 08:26

霍俊应该算是个和郝昭一样善于防守的大将~~
作者: 十年一剑    时间: 2004-12-26 08:41

王平 李延 郝昭 吕蒙都是
作者: 刘戡    时间: 2004-12-26 18:06

支持王平,此人比较稳重.也算是蜀中的一名重将了.
作者: change    时间: 2004-12-27 10:20

顶一下。
作者: 铁伞怪侠    时间: 2004-12-27 14:26

这两位出过场的也罢了,蜀过另外两位更惨。陈到一直给赵云当副手,至少也是个准一流吧,向宠在《出师表》里让诸葛亮夸成了一朵花。可这两个人连出场的机会都一点没有
作者: silverfox    时间: 2004-12-27 22:17

路过,演义嘛,当然有着重描写和陪衬了
作者: 潇湘暮客    时间: 2004-12-29 19:39

还有那个任峻也不错啊。政治还可以,为官政绩突出啊
作者: 板某    时间: 2004-12-30 15:39

张嶷是不是砍掉司马懿金盔的人啊
作者: fartime    时间: 2005-1-2 13:15

三国演义最终要跟的历史走.蜀国是一定要灭的.后期不能让许多文武全才的人出采.
作者: 桓大司马    时间: 2005-1-2 13:19

张嶷我一般把他魅力和统帅自己改到80
作者: 屠一笑    时间: 2005-1-3 03:06

可惜李严了,能跟陆逊媲美的人,不能洁身自爱!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xycq.org.cn/forum/) Powered by Discuz!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