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images/default/logo_bg.jpg)
标题: 有文化的朋友请进,望指教: [打印本页]
作者:
土拨鼠 时间: 2004-8-19 19:03
列位,在下有一事不明,望指教:
古人讲的“三军”都是哪三军呀``````````
作者:
吉格斯 时间: 2004-8-19 19:06
好象是前军,中军和后军(好象在哪听过是这么回事)
作者:
bifor 时间: 2004-8-19 19:08
春秋好像也有左军,右军,中军一说
作者:
马鹿 时间: 2004-8-19 19:11
"三" 不是指 "多数, "许多" 的意思吗?
作者:
建威中郎将 时间: 2004-8-19 19:14
周制:天子置六军,诸侯大国可置三军,每军一万二千五百人。一般泛指军队
作者:
土拨鼠 时间: 2004-8-19 19:28
到底哪个对啊``````````????
作者:
胜仔 时间: 2004-8-19 19:38
关羽淹的是哪七军
作者:
啥都 时间: 2004-8-19 20:10
海陆空三军拉
作者:
吉格斯 时间: 2004-8-19 20:17
我记起来啦,是语文课是听到的,应该是前军,中军和后军,是说三国时的三军时提到的(好象是说曹操率领三军干嘛干嘛的)
作者:
土拨鼠 时间: 2004-8-19 20:25
原帖由吉格斯于2004-08-19, 20:17:32发表
我记起来啦,是语文课是听到的,应该是前军,中军和后军,是说三国时的三军时提到的(好象是说曹操率领三军干嘛干嘛的)
我看:周制:天子置六军,诸侯大国可置三军,每军一万二千五百人。一般泛指军队
更有道理,他还引经据典的
作者:
欠揍王 时间: 2004-8-19 20:26
原帖由啥都于2004-08-19, 20:10:54发表
海陆空三军拉
为什么不是弓骑步?
作者:
啥都 时间: 2004-8-19 20:28
因为中国人不喜欢宾其步
作者:
q42474112 时间: 2004-8-19 20:41
最早的是上中下三军(按照组织编制程序应该是天子六军,大国三军,一般诸侯一军,
晋国的上中下三军是最早的)
后来出现的左右中
前后中
作者:
superzz_0 时间: 2004-8-19 20:46
中郎将的对,但是后来三军的意思就有了延伸了。。。。。
作者:
土拨鼠 时间: 2004-8-19 20:53
原帖由q42474112于2004-08-19, 20:41:21发表
最早的是上中下三军(按照组织编制程序应该是天子六军,大国三军,一般诸侯一军,
晋国的上中下三军是最早的)
后来出现的左右中
前后中
作者:
厌莽之风 时间: 2004-8-19 22:02
先嚼开心果,后品盖碗茶。
到底谁的对,还得听专家。
作者:
轩辕氏之后 时间: 2004-8-19 22:06
原帖由建威中郎将于2004-08-19, 19:14:19发表
周制:天子置六军,诸侯大国可置三军,每军一万二千五百人。一般泛指军队
同意
另外也有左中右三军哈
现在是指海路空三军哈
作者:
蒹葭苍苍 时间: 2004-8-20 08:43
周制:天子置六军,诸侯大国可置三军,每军一万二千五百人。指的是军队的建制规模。
左、中、右是军队的阵型。打仗时一般主帅将主军。
另外曹操那水演七军的七军指的是军队的数量。不过那是小说,其实没这么多人的。
作者:
jiang791016 时间: 2004-8-26 20:45
我也同意建威中郎将的说法
作者:
清风萧音 时间: 2004-8-26 21:09
NO
三国演义中曾经说:"马步水三军齐出......"
是马军,步军,水军~
作者:
清风萧音 时间: 2004-8-26 21:11
关公是水淹于禁的7支大军
简称7军~
作者:
土拨鼠 时间: 2004-8-26 22:38
原帖由清风萧音于2004-08-26, 21:09:33发表
NO
三国演义中曾经说:"马步水三军齐出......"
是马军,步军,水军~
对呀~~~~~~~~~~~~~~~~~~~~~
作者:
江城子 时间: 2004-8-26 23:11
原帖由
土拨鼠于2004-08-26, 22:38:00发表
原帖由清风萧音于2004-08-26, 21:09:33发表
NO
三国演义中曾经说:"马步水三军齐出......"
是马军,步军,水军~
对呀~~~~~~~~~~~~~~~~~~~~~
遂加于禁为征南将
军,加宠德为征西都先锋,大起七军,前往樊城。这七军,皆北方强壮之士。
说关公正坐帐中,忽探马飞报:“曹操差于禁为将,领七枝精壮兵到来。
却是哪来的“马步水三军齐出......"”?
三军的“左中右”和“前中后”本来就是根据军队阵列方式而定的。应该是差不多时候出现的。后来才慢慢演变成所谓的“陆海空”三军了!
作者:
fs7711 时间: 2004-8-26 23:45
古时指中军、上军、下军或中军、左军、右军。后为军队的统称。现指陆军、空军、海军。
作者:
车正风后 时间: 2004-8-27 01:35
天子设六师。诸侯有三军:中上下。
礼:左尊右卑。故男行道左女偏道右。
但战事同丧礼。右尊左卑。
故三军为中军。右军。左军。
作者:
羽化 时间: 2004-9-21 11:24
题目有意思,有文化的进。
我也进,不然成了没文化的。(开玩笑)
题外音:宋丹丹:“咋这么没文化呢?”
作者:
waterflow 时间: 2004-9-21 18:45
毛泽东的“三军过后尽开颜”呢?
作者:
铁柔 时间: 2004-9-21 21:28
支持弓骑步
弓(躲在后面的弓箭手) 骑(拿刀枪的骑兵) 步(拿盾牌刀斧的步兵哦)
作者:
wzs98 时间: 2004-9-21 22:18
历史的变化
不要盯牢了一个点不变啊
作者:
青阳 时间: 2004-9-22 13:43
原帖由waterflow于2004-09-21, 18:45:09发表
毛泽东的“三军过后尽开颜”呢?
三个方面军喽
作者:
桓大司马 时间: 2004-9-22 14:24
春秋时晋的上、中、下三军亦称中军
作者:
fclyk 时间: 2004-9-23 17:39
三军者,古有实指,而后延伸,渐至泛指.其意无非全军罢了.............
作者:
破虏令 时间: 2004-9-23 19:53
原帖由
土拨鼠于2004-08-26, 22:38:00发表
原帖由清风萧音于2004-08-26, 21:09:33发表
NO
三国演义中曾经说:"马步水三军齐出......"
是马军,步军,水军~
对呀~~~~~~~~~~~~~~~~~~~~~
中国军报中曾经说“我海陆空三军齐出。。。”
何解?
作者:
破虏令 时间: 2004-9-23 19:54
每个时代都有不同含义
古人这个词太宽泛了
作者:
破虏令 时间: 2004-9-23 19:54
其实我不该来这的
这个题目大大激发了我的虚荣心
作者:
陸秀平 时间: 2004-9-24 07:54
請勿怪我亂入
古代軍制,一萬二千五百人為「一軍」,軍者、帥也。是一個軍團的單位來的。
所謂大國三國,是謂大國按周禮應有軍士三萬七千五百人。
每軍的軍長由上大夫所擔當。
春秋以後,以軍制徒有虛名了。諸侯們已無限量擴軍。
晉國本為中等之國,只有兩軍,後來擴建為三軍。其為三軍各設名號,名之為「上軍」、「中軍」、「下軍」,每軍亦一萬餘人。
簡單來說,「軍」是一個部隊軍位的稱號。後來,軍位若分作「海陸空」,則以海陸空為三軍;若分為「步弓騎」,則以「步弓騎」為三軍、若分為「上中下」,則以「上中下」為三軍。由於軍者,帥也。關羽水淹七軍,也不過是淹掉了七個軍團。並不是曹魏的軍隊比天子之六軍還要多。
由於周禮所載「天子六軍」,「六軍」便成了後世皇家軍隊的代稱。不管他實際上是不是有「六個部隊」。如《長恨歌》云︰「六軍不發無奈何」,那時逃難的唐玄宗,也不會有整整八萬多的士卒跟著他吧?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xycq.org.cn/forum/) |
Powered by Discuz! 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