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为什么历史上写曹操的诗歌少之又少? [打印本页]

作者: 宇多信玄    时间: 2012-5-1 18:39     标题: 为什么历史上写曹操的诗歌少之又少?

写诸葛亮和刘备,周瑜甚至孙权的都比写曹操的多…………
作者: 小兵1234    时间: 2012-5-2 05:26

我猜是因為人們總被他跟負面梟雄劃上等號。
作者: 咪兔    时间: 2012-5-2 06:51



QUOTE:
原帖由 宇多信玄 于 2012-5-1 18:39 发表
写诸葛亮和刘备,周瑜甚至孙权的都比写曹操的多…………

写诸葛亮和刘备的自然多些,作为弱者也常引起人们叹惜,又备为中山靖王之后。
写周瑜,也跟小说中的“既生瑜,何生亮”之类有关。写孙权的多吗?不清楚。

曹操,他自己便写诗歌,但在文学上他是作为枭雄、有宁我负天下人等负面形象,写他,选啥主题……骂他、赞他、惜他?
作者: tiger1970    时间: 2012-5-2 09:21

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清门。英雄割据虽已矣,文彩风流今尚存。
作者: KYOKO    时间: 2012-5-2 11:30

都是被三国演义黑的吧
作者: 宇多信玄    时间: 2012-5-2 12:30

曹操这种枭雄历史上多的是了……刘裕杀光晋朝宗室,篡位称帝,比曹操恶劣100倍,不是照样被辛弃疾歌颂?
作者: humi100    时间: 2012-5-2 13:34



QUOTE:
原帖由 宇多信玄 于 2012-5-2 12:30 发表
曹操这种枭雄历史上多的是了……刘裕杀光晋朝宗室,篡位称帝,比曹操恶劣100倍,不是照样被辛弃疾歌颂?

晋朝本就是缺德的朝廷,异族入侵第一罪人的就是晋朝宗室搞的,刘裕北伐还光复过,辛弃疾当时要的就是要光复,刘裕本人军事才能也比曹操强。

刘裕和刘备才有可比性,都是自称是宗室后裔,都本算该是官宦人士,但老爸早挂,家里贫穷,卖过草鞋,都是九条命的,衰事碰到几乎死亡都能化险为夷

[ 本帖最后由 humi100 于 2012-5-2 13:38 编辑 ]
作者: 宇多信玄    时间: 2012-5-2 13:51



QUOTE:
原帖由 humi100 于 2012-5-2 13:34 发表



晋朝本就是缺德的朝廷,异族入侵第一罪人的就是晋朝宗室搞的,刘裕北伐还光复过,辛弃疾当时要的就是要光复,刘裕本人军事才能也比曹操强。

刘裕和刘备才有可比性,都是自称是宗室后裔,都本算该是官宦 ...

曹操北征乌桓分裂匈奴,堪比刘裕,刘备不过一个割据势力罢了,跟北伐毫无关系
作者: humi100    时间: 2012-5-2 14:10



QUOTE:
原帖由 宇多信玄 于 2012-5-2 13:51 发表


曹操北征乌桓分裂匈奴,堪比刘裕,刘备不过一个割据势力罢了,跟北伐毫无关系

北征乌桓是为了打二袁,而且还险些有去无回,曹操也就一个割据势力。至于分裂匈奴,匈奴东汉就怂了,功劳什么时候归到曹操身上了。

[ 本帖最后由 humi100 于 2012-5-2 14:13 编辑 ]
作者: 宇多信玄    时间: 2012-5-2 14:42



QUOTE:
原帖由 humi100 于 2012-5-2 14:10 发表


北征乌桓是为了打二袁,而且还险些有去无回,曹操也就一个割据势力。至于分裂匈奴,匈奴东汉就怂了,功劳什么时候归到曹操身上了。

那刘裕北伐还是为了当皇帝呢,搞笑,赢了就是赢了,居然追究起北伐的原因来了,以原因否定结果,真是千古奇谈,曹操北征乌桓,不足1万骑兵大破乌桓数万铁骑,俘虏20万,是中国历史对外鲜有的巨大胜利,至于险些“有去无回”,霍去病每次出征都是“险些有去无回”,只能证明曹操霍去病这些奇才将领的冒险精神,更显得魏武北征的传奇色彩,至于刘备可就从没跟北方游牧打过交道

[ 本帖最后由 宇多信玄 于 2012-5-2 14:47 编辑 ]
作者: humi100    时间: 2012-5-2 16:51



QUOTE:
原帖由 宇多信玄 于 2012-5-2 14:42 发表


那刘裕北伐还是为了当皇帝呢,搞笑,赢了就是赢了,居然追究起北伐的原因来了,以原因否定结果,真是千古奇谈,曹操北征乌桓,不足1万骑兵大破乌桓数万铁骑,俘虏20万,是中国历史对外鲜有的巨大胜利,至于 ...

[ 本帖最后由 humi100 于 2012-5-2 16:54 编辑 ]
作者: humi100    时间: 2012-5-2 16:52



QUOTE:
原帖由 宇多信玄 于 2012-5-2 14:42 发表


那刘裕北伐还是为了当皇帝呢,搞笑,赢了就是赢了,居然追究起北伐的原因来了,以原因否定结果,真是千古奇谈,曹操北征乌桓,不足1万骑兵大破乌桓数万铁骑,俘虏20万,是中国历史对外鲜有的巨大胜利,至于 ...

哪来的曹操不足1万骑兵,另外是投降20万人口,不是俘虏20万军队。不要偷龙转凤,顺便还屠了柳城,而且主要目标二袁还是跑了。霍去病可能回不来是和敌人厮杀,生死难料,曹操是回来不认得路,差点饿死,这是两码事。你这鲜有的巨大胜利是那巨大,司马懿到彻底的平定了辽东。

[ 本帖最后由 humi100 于 2012-5-2 17:00 编辑 ]
作者: 宇多信玄    时间: 2012-5-2 16:56



QUOTE:
原帖由 humi100 于 2012-5-2 16:52 发表


哪来的曹操不足1万骑兵,另外是投降20万人口,不是俘虏20万军队。不要偷龙转凤,顺便还屠了柳城,而且主要目标二袁还是跑了。霍去病可能回不来是和敌人厮杀,生死难料,曹操是回来不认得路,差点饿死,这是 ...

得了,再怎么说征乌桓也是魏武帝的大胜,再怎么黑结果摆在那了,就像日俄战争日本好几次都是差点输了,但结果就是俄国败了
作者: humi100    时间: 2012-5-2 17:04



QUOTE:
原帖由 宇多信玄 于 2012-5-2 16:56 发表


得了,再怎么说征乌桓也是魏武帝的大胜,再怎么黑结果摆在那了,就像日俄战争日本好几次都是差点输了,但结果就是俄国败了

征乌桓意在二袁,大胜没人否定,但曹操一样是一割据军阀而已
作者: feiyue1206    时间: 2012-5-2 17:26

一粉顶十黑
作者: a741    时间: 2012-5-2 17:59     标题: 回复 #12 humi100 的帖子

司马懿 据说在辽东造了不少京官
作者: 宇多信玄    时间: 2012-5-2 18:10



QUOTE:
原帖由 humi100 于 2012-5-2 16:52 发表


哪来的曹操不足1万骑兵,另外是投降20万人口,不是俘虏20万军队。不要偷龙转凤,顺便还屠了柳城,而且主要目标二袁还是跑了。霍去病可能回不来是和敌人厮杀,生死难料,曹操是回来不认得路,差点饿死,这是 ...

司马懿平定辽东平的是公孙渊,说到底就是平了一个地方军阀,曹操打败乌桓俘虏20万,导致乌桓彻底衰落,日后五胡乱华而不是六胡乱华,就是因为曹操这一征乌桓
作者: humi100    时间: 2012-5-2 23:15



QUOTE:
原帖由 宇多信玄 于 2012-5-2 18:10 发表


司马懿平定辽东平的是公孙渊,说到底就是平了一个地方军阀,曹操打败乌桓俘虏20万,导致乌桓彻底衰落,日后五胡乱华而不是六胡乱华,就是因为曹操这一征乌桓

诸葛亮平定南蛮,孙权平百越,日后不是七胡乱华而是五胡乱华都是他们的功劳,你恶不恶心呀。另外乌桓要么内迁,要么就给鲜卑吞并了,到转头来还是乱华的主力。

[ 本帖最后由 humi100 于 2012-5-2 23:19 编辑 ]
作者: 三种不同的红色    时间: 2012-5-2 23:23

呵呵,说起来诸葛亮平南蛮,孙权平山越,于是南边彻底安定了,给日后的东晋挣来了一个大后方。

可神武的曹操平的北方居然还冒出了五胡,可见曹操平定北方显然是偷工减料,豆腐渣工程。
作者: feiyue1206    时间: 2012-5-2 23:23

要不是cc把胡人内迁,就没有五胡乱华了
作者: 飞风划过    时间: 2012-5-2 23:24

诸葛亮平定南蛮??
你不恶心,向宠和马忠九泉之下都被你恶心到哭了
诸葛亮勾结轲比能又是什么状况呢?
作者: 飞风划过    时间: 2012-5-2 23:31

为什么历史上写曹操的诗歌少之又少的原因如下:
1、曹操没统一中国,不算成功
2、中国人的道德观没有固定标准,极其虚伪,说什么是什么,本质上是成王败寇
作者: humi100    时间: 2012-5-2 23:35



QUOTE:
原帖由 飞风划过 于 2012-5-2 23:24 发表
诸葛亮平定南蛮??
你不恶心,向宠和马忠九泉之下都被你恶心到哭了
诸葛亮勾结轲比能又是什么状况呢?

是谁先吹谁恶心,什么玩意,乌桓是给鲜卑灭的,是那个不要脸的抢走送曹操了。又有谁要在九泉之下哭了

[ 本帖最后由 humi100 于 2012-5-2 23:38 编辑 ]
作者: humi100    时间: 2012-5-2 23:39



QUOTE:
原帖由 飞风划过 于 2012-5-2 23:31 发表
为什么历史上写曹操的诗歌少之又少的原因如下:
1、曹操没统一中国,不算成功
2、中国人的道德观没有固定标准,极其虚伪,说什么是什么,本质上是成王败寇

朱棣够成王败寇了吧,帝王水准也算够高了,历史上是个什么臭名声,
作者: 飞风划过    时间: 2012-5-2 23:40



QUOTE:
原帖由 humi100 于 2012-5-2 23:35 发表

是谁先吹谁恶心,什么玩意,乌桓是给鲜卑灭的,是那个不要脸的抢走送曹操了。又有谁要在九泉之下哭了

谁吹谁恶心,是哪个不要脸的说诸葛亮平定南蛮,向宠和马忠又是咋死的啊
作者: humi100    时间: 2012-5-2 23:44



QUOTE:
原帖由 飞风划过 于 2012-5-2 23:40 发表

谁吹谁恶心,是哪个不要脸的说诸葛亮平定南蛮,向宠和马忠又是咋死的啊

忠乃归南。十二年卒,子脩嗣。

马忠怎么死的,我还真不知道,你确定说的是三国志蜀汉的马忠,不是三国演义东吴的马忠

要说全部消灭叫平定,曹操啥时候平定了乌桓,

[ 本帖最后由 humi100 于 2012-5-2 23:45 编辑 ]
作者: 飞风划过    时间: 2012-5-2 23:44



QUOTE:
原帖由 humi100 于 2012-5-2 23:39 发表


朱棣够成王败寇了吧,帝王水准也算够高了,历史上是个什么臭名声,

朱棣臭名声??
朱棣名声再臭道德再下作,一样大把人歌颂其文功武德和郑和下西洋,歌颂的人一样比道德中等的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多
作者: humi100    时间: 2012-5-2 23:48



QUOTE:
原帖由 飞风划过 于 2012-5-2 23:44 发表

朱棣臭名声??
朱棣名声再臭道德再下作,一样大把人歌颂其文功武德和郑和下西洋,歌颂的人一样比道德中等的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多

歌颂的是朱棣的朝政功绩,政治能力,不是歌颂他本人的人品。

司马懿等人是权臣又不是君王。而且朝政治理水平差朱棣N个档次。

而且欺负孤儿寡母的人也能算道德中等,朱棣好歹杀伐果决,是对付敌人,可没坑自己人。

[ 本帖最后由 humi100 于 2012-5-2 23:49 编辑 ]
作者: 飞风划过    时间: 2012-5-2 23:55



QUOTE:
原帖由 humi100 于 2012-5-2 23:48 发表



歌颂的是朱棣的朝政功绩,政治能力,不是歌颂他本人的人品。

司马懿等人是权臣又不是君王。而且朝政治理水平差朱棣N个档次。

而且欺负孤儿寡母的人也能算道德中等,朱棣好歹杀伐果决,是对付敌人, ...

朱棣入京后,立即揭榜(悬赏捉拿)黄子澄、齐秦、方孝孺、铁铉等建文帝臣子数十人,并清宫三日,诛杀宫人、女官以及内官无数,只留下一帮曾向他通过风报过信的没老二太监。他又迁建文帝母亲于懿文陵幽禁,杀掉建文帝三个兄弟。建文帝七岁太子朱文奎于乱中“不知所终”,肯定是被朱棣杀掉。另外的小儿子朱文圭当时才两岁,还在怀抱之中,朱棣先把这个小孩幽闭于广安宫,后来不知所终。

笑死,对自己亲族都痛下杀手不叫杀自己人,一个连亲人都下得狠手株连的人,谈什么道德

欺负孤儿寡母会比杀自己亲族坏?说出来小心被人笑掉大牙!

朱棣叫“杀伐果决”
司马懿叫“欺负孤儿寡母”,就不入你法眼咯

什么叫赤裸裸的多重标准,这就是典型例子

[ 本帖最后由 飞风划过 于 2012-5-2 23:59 编辑 ]
作者: humi100    时间: 2012-5-3 00:09



QUOTE:
原帖由 飞风划过 于 2012-5-2 23:55 发表

朱棣入京后,立即揭榜(悬赏捉拿)黄子澄、齐秦、方孝孺、铁铉等建文帝臣子数十人,并清宫三日,诛杀宫人、女官以及内官无数,只留下一帮曾向他通过风报过信的没老二太监。他又迁建文帝母亲于懿文陵幽禁,杀掉 ...

朱棣造反就是要杀这个亲族,要是优待这个亲族那还造反干什么,闲的蛋疼吗,朱棣好歹对自己人厚道,没成济这样的默默英雄无私付出。也没背信弃义的对付投降了的曹爽,别人立杆造反,至少光明正大。曹操司马懿这样的,打着别人的旗号抢江山,本就相对的低人一等,而且政治治理成绩相对也差很多,别人吃饱了没事写诗歌颂你,你丫配吗

[ 本帖最后由 humi100 于 2012-5-3 00:13 编辑 ]
作者: 飞风划过    时间: 2012-5-3 00:18



QUOTE:
原帖由 humi100 于 2012-5-3 00:09 发表

朱棣造反就是要杀这个亲族,要是优待这个亲族那还造反干什么,闲的蛋疼吗,朱棣好歹对自己人厚道,没成济这样的默默英雄无私付出。也没背信弃义的对付投降了的曹爽,别人立杆造反,至少光明正大。曹操司马懿 ...

原来你口中的道德低下不看杀了多少人,杀了什么人,只看是不是你心目中YY的所谓“光明正大”啊!
建文帝下令两军对战时上不伤害朱棣,朱棣又怎么对他的了??
作者: humi100    时间: 2012-5-3 00:20



QUOTE:
原帖由 飞风划过 于 2012-5-3 00:18 发表

原来你口中的道德低下不看杀了多少人,杀了什么人,只看是不是你心目中YY的所谓“光明正大”啊!
建文帝下令两军对战时上不伤害朱棣,朱棣又怎么对他的了??

建文帝仁慈,不代表朱棣就凶残了,别人本来就是要抢椅子的,要是抢椅子的就不能歌颂,那个皇帝的椅子不是抢来的。你现在想说杀人吗,曹操的屠城记录可是冠绝三国,要不要贴出来,看看朱棣杀的人多还是曹操杀的人多。
作者: 飞风划过    时间: 2012-5-3 00:27



QUOTE:
原帖由 humi100 于 2012-5-3 00:20 发表
建文帝仁慈,不代表朱棣就凶残了,别人本来就是要抢椅子的,要是抢椅子的就不能歌颂,那个皇帝的椅子不是抢来的。你现在想说杀人吗,曹操的屠城记录可是冠绝三国,要不要贴出来,看看朱棣杀的人多还是曹操 ...

我说过曹操吗?又转移话题到曹操身上了?不敢应对?
司马懿至少没杀过哪怕一个亲人,比朱棣对亲人都要动辄诛三族的好
连亲人都要动辄诛三族的,对其他人会怎么样呢?
作者: humi100    时间: 2012-5-3 00:39



QUOTE:
原帖由 飞风划过 于 2012-5-3 00:27 发表

我说过曹操吗?又转移话题到曹操身上了?不敢应对?
司马懿至少没杀过哪怕一个亲人,比朱棣对亲人都要动辄诛三族的好
连亲人都要动辄诛三族的,对其他人会怎么样呢?

朱棣本来就是皇族,要上位,杀的当然是亲人,剿灭建文一系,你这不是纯属无理取闹。
作者: 飞风划过    时间: 2012-5-3 00:52



QUOTE:
原帖由 humi100 于 2012-5-3 00:39 发表

朱棣本来就是皇族,要上位,杀的当然是亲人,剿灭建文一系,你这不是纯属无理取闹。

朱棣并不是被逼得活不下去才反的,他完全可以叫出兵权悠游自在过日子,反叛纯属个人野心私欲

行了,你对道德的就是不看杀了多少人,杀了什么人,做了多少坏事,而是看是不是光明正大地杀人和做坏事,光明正大地杀人和做坏事在你心目中就是道德、可以理解的。这样的话我也没必要跟你辩了。
作者: 颖颖    时间: 2012-5-3 02:41



QUOTE:
原帖由 humi100 于 2012-5-3 00:20 发表



建文帝仁慈,不代表朱棣就凶残了,别人本来就是要抢椅子的,要是抢椅子的就不能歌颂,那个皇帝的椅子不是抢来的。你现在想说杀人吗,曹操的屠城记录可是冠绝三国,要不要贴出来,看看朱棣杀的人多还是曹操 ...

朱棣和曹操还真有一拼。
作者: humi100    时间: 2012-5-3 08:34



QUOTE:
原帖由 飞风划过 于 2012-5-3 00:52 发表

朱棣并不是被逼得活不下去才反的,他完全可以叫出兵权悠游自在过日子,反叛纯属个人野心私欲

行了,你对道德的就是不看杀了多少人,杀了什么人,做了多少坏事,而是看是不是光明正大地杀人和做坏事,光明正 ...

周、代、岷、湘、齐诸王先后削夺,湘王自焚,余皆废为庶人。朱允炆令张昺为北平布政使,谢贵、张信掌北平都指挥使司,以谢贵控制北平(今北京),另以都督宋忠、徐凯、耿瓛屯兵开平、临清、山海关一带,并调检燕府护卫军士,加强防燕措施。建文元年六月,齐泰将燕使邓庸下狱审讯,具得燕王将举兵反状,乃发兵逮燕府官属,并密敕张信逮捕燕王。张信为燕王旧部,此时遂降燕,朱棣随即为备。

你说朱棣不反抗什么下场,至少是得夺爵,万一不好就被自杀了。

朱棣杀的都是敌人,可没对自己人下手。曹操和司马懿这种猥琐的货色还真没的比。
作者: humi100    时间: 2012-5-3 08:35



QUOTE:
原帖由 颖颖 于 2012-5-3 02:41 发表

朱棣和曹操还真有一拼。

你要说朱元璋或许杀人还真和曹操有一拼,朱棣杀人不算多,精神摧残的更多。
作者: x-dvd    时间: 2012-5-3 08:42

俺没啥文化,确实不知道啥写曹操的诗歌,俺只知道——“大丈夫行事当磊磊落落,如日月皎然,终不能如曹孟德、司马仲达父子,欺他孤儿寡妇,狐媚以取天下也。”
作者: 慕容秋    时间: 2012-5-3 14:44

邺则邺城水漳水,
定有异人从此起:
雄谋韵事与文心,
君臣兄弟而父子;
英雄未有俗胸中,
出没岂随人眼底?
功首罪魁非两人,
遗臭流芳本一身;
文章有神霸有气,
岂能苟尔化为群?
横流筑台距太行,
气与理势相低昂;
安有斯人不作逆,
小不为霸大不王?
霸王降作儿女鸣,
无可奈何中不平;
向帐明知非有益,
分香未可谓无情。
呜呼!
古人作事无巨细,
寂寞豪华皆有意;
书生轻议冢中人,
冢中笑尔书生气。


作者: 益德张    时间: 2012-5-3 16:31



QUOTE:
原帖由 飞风划过 于 2012-5-2 23:31 发表
为什么历史上写曹操的诗歌少之又少的原因如下:
1、曹操没统一中国,不算成功
2、中国人的道德观没有固定标准,极其虚伪,说什么是什么,本质上是成王败寇

此原因难以对曹操成立,因为没统一、成王败寇这两点诸葛亮不也套得上吗?你起码再补充几条也好
作者: 夜阑    时间: 2012-5-3 17:15

阿瞒死马真正体现了天道循环,报应不爽……今日欺人孤儿寡母,明日倒叫孤儿寡母被人欺……
作者: 飞风划过    时间: 2012-5-3 20:57



QUOTE:
原帖由 益德张 于 2012-5-3 16:31 发表
此原因难以对曹操成立,因为没统一、成王败寇这两点诸葛亮不也套得上吗?你起码再补充几条也好

没说全,补充一点:作为臣子不忠,被以后的统治者刻意丑化

其他参见原因2的前半部分

[ 本帖最后由 飞风划过 于 2012-5-3 21:02 编辑 ]
作者: 飞风划过    时间: 2012-5-3 21:05

非要这样吗:
只要把“不可复列于人类” 的李世民抬出来,所有人立马闭嘴,让你知道什么叫一代明君唐宗
作者: 宇多信玄    时间: 2012-5-4 15:35



QUOTE:
原帖由 三种不同的红色 于 2012-5-2 23:23 发表
呵呵,说起来诸葛亮平南蛮,孙权平山越,于是南边彻底安定了,给日后的东晋挣来了一个大后方。

可神武的曹操平的北方居然还冒出了五胡,可见曹操平定北方显然是偷工减料,豆腐渣工程。

山越南蛮犹如3岁小儿,乌桓鲜卑匈奴如同30大汉,实力对比摆在那了,怨不得曹操呀
作者: 宇多信玄    时间: 2012-5-4 15:37



QUOTE:
原帖由 feiyue1206 于 2012-5-2 23:23 发表
要不是cc把胡人内迁,就没有五胡乱华了

是啊,要不是汉武帝没把匈奴人都赶到欧洲,就没有后来匈奴灭晋了

[ 本帖最后由 宇多信玄 于 2012-5-4 15:41 编辑 ]
作者: 宇多信玄    时间: 2012-5-4 15:39



QUOTE:
原帖由 夜阑 于 2012-5-3 17:15 发表
阿瞒死马真正体现了天道循环,报应不爽……今日欺人孤儿寡母,明日倒叫孤儿寡母被人欺……

请问就算是汉灵帝,不会被曹操欺吗?汉朝最后几个皇帝一个比一个弱智,就算他们有50多岁,难道斗得过曹操?
平定北方的是曹操,自己种瓜自己吃瓜,有什么可不好意思的。
曹操的行径可参见现代人乔布斯,曹操和乔布斯的性格和道德水平挺像的,但都是枭雄
司马家才叫篡位,因为江山不是他打下来的


[ 本帖最后由 宇多信玄 于 2012-5-4 15:46 编辑 ]
作者: 宇多信玄    时间: 2012-5-4 15:44



QUOTE:
原帖由 慕容秋 于 2012-5-3 14:44 发表
邺则邺城水漳水,
定有异人从此起:
雄谋韵事与文心,
君臣兄弟而父子;
英雄未有俗胸中,
出没岂随人眼底?
功首罪魁非两人,
遗臭流芳本一身;
文章有神霸有气,
岂能苟尔化为群?
横流筑台距太行, ...

这首诗很赞啊……挺有辩证法的……

“功首罪魁非两人,
遗臭流芳本一身;
文章有神霸有气,
岂能苟尔化为群?”

这两句勾勒出了很多经典动漫人物的形象,比如夜神月,鲁鲁修
作者: humi100    时间: 2012-5-4 15:47



QUOTE:
原帖由 宇多信玄 于 2012-5-4 15:39 发表


请问就算是汉灵帝,不会被曹操欺吗?汉朝最后几个皇帝一个比一个弱智,就算他们有50多岁,难道斗得过曹操?
平定北方的是曹操,自己种瓜自己吃瓜,有什么可不好意思的。
司马家才叫篡位,因为江山不是他打 ...

平定北方的是袁绍,曹操是反抗国家统一的份子。

辽东,淮南,西蜀,东吴都是司马家打下来的,轮地盘比曹操大多了。

[ 本帖最后由 humi100 于 2012-5-4 15:49 编辑 ]
作者: 宇多信玄    时间: 2012-5-4 15:51



QUOTE:
原帖由 x-dvd 于 2012-5-3 08:42 发表
俺没啥文化,确实不知道啥写曹操的诗歌,俺只知道——“大丈夫行事当磊磊落落,如日月皎然,终不能如曹孟德、司马仲达父子,欺他孤儿寡妇,狐媚以取天下也。”



“以襄阳王范为大将军,统其众。还葬东海。石勒追及于苦县宁平城,将军钱端出兵距勒,战死,军溃。勒命焚越柩曰:‘此人乱天下,吾为天下报之,故烧其骨以告天地。”于是数十万众,勒以骑围而射之,相践如山,王公士庶死者十余万,王弥弟璋焚其余众,并食之。”

吃人魔石勒的话估计不能当真理

[ 本帖最后由 宇多信玄 于 2012-5-4 15:55 编辑 ]
作者: 宇多信玄    时间: 2012-5-4 15:53



QUOTE:
原帖由 humi100 于 2012-5-4 15:47 发表


平定北方的是袁绍,曹操是反抗国家统一的份子。

辽东,淮南,西蜀,东吴都是司马家打下来的,轮地盘比曹操大多了。




这已经是狡辩了
作者: a741    时间: 2012-5-4 15:59     标题: 回复 #49 humi100 的帖子

袁绍在当时不占大义 是割据势力 当时天子在曹操那里
曹操有大义 至于山越 南蛮 说实话 危害木有草原匈奴 鲜卑强
话说 山越可能跟越国有关系 百越其实
作者: 宇多信玄    时间: 2012-5-4 16:07



QUOTE:
原帖由 a741 于 2012-5-4 15:59 发表
袁绍在当时不占大义 是割据势力 当时天子在曹操那里
曹操有大义 至于山越 南蛮 说实话 危害木有草原匈奴 鲜卑强
话说 山越可能跟越国有关系 百越其实

假设三国时期中原政权是泰森,南蛮山越只能算5岁小孩
而乌桓,鲜卑,匈奴等等怎么也是个职业选手的水平
所以说曹操对外作战不如诸葛亮孙权,很可笑
作者: 宇多信玄    时间: 2012-5-4 16:12

曹操相当于一个打工仔接受了一个快破产的公司,富二代公司原老板跪求曹操治理公司,拯救公司,然后曹操奋发图强,把公司整成IPHONE了

这时候原来的老板嫉恨曹操,不甘心权利落到曹操手里,于是策划暗杀曹操

曹操躲过一劫,然后把原来的老板关了起来

几年之后曹操为整好公司心力交瘁,病死了

曹操死后曹操的儿子接受公司,然后依据股东决议把原来的老板赶下台

站在打工仔的角度,还是得站在曹操的立场说话的,毕竟我们不是富二代,不是一出生就有公司

[ 本帖最后由 宇多信玄 于 2012-5-4 16:16 编辑 ]
作者: a741    时间: 2012-5-4 16:14     标题: 回复 #53 宇多信玄 的帖子

话说 吾有木有说曹操不行
曹操对待胡人绝对是打击为主
不会放任胡人做大 可惜在曹操心中中原天下更重要
在木有统一天下之前 不可能花大量经理去讨胡 因为当时的情况
曹操在木有统一之前去讨伐胡人 绝对是对曹操不利 会元气大伤便宜他人之举
若曹操统一了 应该或许会讨伐草原诸胡
作者: 宇多信玄    时间: 2012-5-4 16:18



QUOTE:
原帖由 a741 于 2012-5-4 16:14 发表
话说 吾有木有说曹操不行
曹操对待胡人绝对是打击为主
不会放任胡人做大 可惜在曹操心中中原天下更重要
在木有统一天下之前 不可能花大量经理去讨胡 因为当时的情况
曹操在木有统一之前去讨伐胡人 绝对是对 ...



曹操如果统一了,唐朝就提前出现了,曹操就成了天可汗了
作者: a741    时间: 2012-5-4 16:22     标题: 回复 #56 宇多信玄 的帖子

不过那样的话 丝绸之路会重新开始兴盛 可能会出现另一个开元盛世
不过 九品中正制是个大问题
作者: 宇多信玄    时间: 2012-5-4 16:28



QUOTE:
原帖由 a741 于 2012-5-4 16:22 发表
不过那样的话 丝绸之路会重新开始兴盛 可能会出现另一个开元盛世
不过 九品中正制是个大问题

可能我中了三国无双的毒了,三国无双5里曹操最后废掉皇帝和士族,代之以法治天下

不知道为啥,我觉得曹操如果统一了就是会这么做
作者: 三种不同的红色    时间: 2012-5-4 16:31

曹操“一将之智有余,人君之度未足”。

如果他最后统一了,可能比司马氏要好点,不过估计也好得不多。
作者: KYOKO    时间: 2012-5-4 16:35



QUOTE:
原帖由 三种不同的红色 于 2012-5-4 16:31 发表
曹操“一将之智有余,人君之度未足”。

如果他最后统一了,可能比司马氏要好点,不过估计也好得不多。

俺觉得会不一样,曹丕虽说是篡位,但他的这个篡是凭他老爸戎马半生打下来的半壁江山;但司马的篡捏,中心开花,控制了中央就控制了一起,白色恐怖比曹魏来要强的多
作者: 冷月伴星光    时间: 2012-5-4 16:35

由此可見古代文人雅士多不喜愛曹操
作者: a741    时间: 2012-5-4 16:35     标题: 回复 #58 宇多信玄 的帖子

法治 从大秦之后可以说木有
之后的朝代 开国之君都示法为无物 都不遵守 他的子孙后代有例可循
更不会遵守 何况越往后的皇帝 大多数不出深宫 在皇宫里长大
无量天尊
作者: 宇多信玄    时间: 2012-5-4 16:36



QUOTE:
原帖由 三种不同的红色 于 2012-5-4 16:31 发表
曹操“一将之智有余,人君之度未足”。

如果他最后统一了,可能比司马氏要好点,不过估计也好得不多。

李二的话也不能当真理,论个人能力曹操未必不如李二

李二说曹操“万乘之才不足”是因为他认为曹操多疑,但是他忽略了在那种大乱世,不多疑活不下去

另外李二对曹操的评价比汉武帝要高很多
作者: 宇多信玄    时间: 2012-5-4 16:37



QUOTE:
原帖由 冷月伴星光 于 2012-5-4 16:35 发表
由此可見古代文人雅士多不喜愛曹操

只见王安石写诗赞过曹操,都是改革家心有灵犀
作者: 宇多信玄    时间: 2012-5-4 16:39



QUOTE:
原帖由 KYOKO 于 2012-5-4 16:35 发表

俺觉得会不一样,曹丕虽说是篡位,但他的这个篡是凭他老爸戎马半生打下来的半壁江山;但司马的篡捏,中心开花,控制了中央就控制了一起,白色恐怖比曹魏来要强的多

司马家做贼心虚,所以绝对是任人唯亲了,大肆分封诸王,而且朝廷里用的都是绝对的亲信大臣,变成了彻底的家天下了

看曹操麾下五大将哪个姓曹?
作者: a741    时间: 2012-5-4 16:39     标题: 回复 #63 宇多信玄 的帖子

话说 商纣王 汉武帝 隋炀帝这几位如何
作者: 宇多信玄    时间: 2012-5-4 16:47



QUOTE:
原帖由 a741 于 2012-5-4 16:39 发表
话说 商纣王 汉武帝 隋炀帝这几位如何

汉武帝我从来不看好,感觉就是个富二代,他征匈奴花了极大的代价,取得的战果其实不尽人意,虽然赶走了匈奴,但人家匈奴其实没受太大的损失,而汉朝却户口减半

对比一下曹操只带不足1万骑兵突袭乌桓,打败乌桓数万铁骑,一战就降服了乌桓20多万人口,彻底扫平三郡乌桓,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至于商纣王,隋炀帝,只能说是被胜利者抹黑了,其实他们都很强,尤其是隋炀帝,明明隋文帝是病死的,结果说成是隋炀帝杀父,大运河征高丽这两个功绩后来都便宜了李二

[ 本帖最后由 宇多信玄 于 2012-5-4 16:48 编辑 ]
作者: a741    时间: 2012-5-4 16:48     标题: 回复 #65 宇多信玄 的帖子

分封制 郡县制 各有各的好处
应该内郡县 外分封 大九州不可分封应该郡县制
之外的可以分封 要分封 自己去打 拱卫边陲
作者: a741    时间: 2012-5-4 16:49     标题: 回复 #67 宇多信玄 的帖子

其实他们都很像 商纣王 汉武帝 隋炀帝 唐太宗
只不过都是一个成功 一个失败
商纣王讨伐东夷 周造反 还成功了 隋炀帝讨伐高丽 李家造反成了

[ 本帖最后由 a741 于 2012-5-4 16:51 编辑 ]
作者: humi100    时间: 2012-5-6 08:28



QUOTE:
原帖由 宇多信玄 于 2012-5-4 16:39 发表


司马家做贼心虚,所以绝对是任人唯亲了,大肆分封诸王,而且朝廷里用的都是绝对的亲信大臣,变成了彻底的家天下了

看曹操麾下五大将哪个姓曹?

那五个叫五子良将,不是什么五大将,西南北三线什么时候不是曹姓主将了,曹休,曹真,曹仁,那个不姓曹的。
作者: sunkaifeng00    时间: 2012-5-6 13:23

扯那些有的没的干吗
曹操本人经常干得罪士族文人之流的事,他从骨子里就觉得这些文人士人不能为我所用的话就是个P
外加他本人也不符合文人向往的仁和忠这种主体思想,耍笔杆子的阶级会喜欢他就怪了
作者: 飞风划过    时间: 2012-5-6 13:52



QUOTE:
原帖由 宇多信玄 于 2012-5-4 16:37 发表

只见王安石写诗赞过曹操,都是改革家心有灵犀

所以王安石写诗藐视诸葛亮
作者: harp    时间: 2012-5-8 07:22

魏武挥鞭 东临竭石有遗篇

阿瞞这种人历史上很多,他并不是最突出的一个。没当上皇帝,武功也不是最盛的,品行也不是最恶劣的,诗写的也是大路货。一般水平而已。

曹操出名就在于那一句“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 如果不是三国他的名声会被淹没。
作者: 五袋石果    时间: 2012-5-8 09:10



QUOTE:
原帖由 a741 于 2012-5-4 16:48 发表
分封制 郡县制 各有各的好处
应该内郡县 外分封 大九州不可分封应该郡县制
之外的可以分封 要分封 自己去打 拱卫边陲

感觉这个办法可行。几年前想写这么一个穿越文来的,九州内郡县,九州外封建。
刘邦的半郡县半封建差不多就是内郡县外封建吧,只是可惜郡县之地太小,封建之国太大。后来之人矫枉过正,完全废除封建,自汉武之后,封建诸侯不料民,只剩诸侯名义,封建制的优点就无从体现了。
作者: 岳光寒    时间: 2012-5-25 21:23

张说 邺都引
君不见魏武草创争天禄,群雄睚眦相驰逐。
昼携壮士破坚阵,夜接词人赋华屋。都呈缭绕西山阳,
桑榆汗漫漳河曲。城郭为虚人代改,但有西园明月在。
邺傍高冢多贵臣,娥眉曼睩共灰尘。
试上铜台歌舞处,唯有秋风愁杀人。

李颀 送刘方平
绮纨游上国,多作少年行。二十二词赋,惟君著美名。
童颜且白皙,佩德如瑶琼。荀氏风流盛,胡家公子清。
有才不偶谁之过,肯即藏锋事高卧。洛阳草色犹自春,
游子东归喜拜亲。漳水桥头值鸣雁,朝歌县北少行人。
别离斗酒心相许,落日青郊半微雨。请君骑马望西陵,
为我殷勤吊魏武。

张鼎 邺都引
君不见汉家失统三灵变,魏武争雄六龙战。
荡海吞江制中国,回天运斗应南面。隐隐都城紫陌开,
迢迢分野黄星见。流年不驻漳河水,明月俄终邺国宴。
文章犹入管弦新,帷座空销狐兔尘。可惜望陵歌舞处,
松风四面暮愁人。

陆龟蒙 邺宫词
魏武平生不好香,枫胶蕙炷洁宫房。
可知遗令非前事,却有余薰在绣囊。
花飞蝶骇不愁人,水殿云廊别置春。
晓日靓妆千骑女,白樱桃下紫纶巾。

胡曾 铜雀台
魏武龙舆逐逝波,高台空按望陵歌。
遏云声绝悲风起,翻向樽前泣翠娥。

岑参 东归晚次潼关怀古
暮春别乡树,晚景低津楼。伯夷在首阳,欲往无轻舟。
遂登关城望,下见洪河流。自从巨灵开,流血千万秋。
行行潘生赋,赫赫曹公谋。川上多往事,凄凉满空洲。
作者: 月无琊    时间: 2012-5-25 21:30     标题: 回复 #73 harp 的帖子

可笑。乱世出英雄,有了三国才有曹操,有了曹操才有三国。不知道你怎么想的,曹操的诗写的还不好?三曹之名满天下,估计你这种文盲连《燕歌行》都没看过,就妄自谈论。曹操的文治武功那一样不是顶尖的?
自己垃圾就哗众取宠,笑死人了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xycq.org.cn/forum/) Powered by Discuz!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