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熊廷弼,孙承宗,袁崇焕哪个在关外建树更大 [打印本页]

作者: 以风为祭    时间: 2012-1-13 13:48     标题: 熊廷弼,孙承宗,袁崇焕哪个在关外建树更大

袁崇焕,有宁远,宁锦二捷
帝师发现许多人才,建立了不错的防御体系。袁崇焕,赵率教等
熊廷弼首倡以守为攻(大概就这样),结局传首九边
作者: KYOKO    时间: 2012-1-13 14:15

袁崇焕就如兰州所说,好歹打了两个(?)大胜仗,不过《明朝那些事儿》上说,其实他建树并不多,功劳也有限。看过都忘了
作者: 飞风划过    时间: 2012-1-13 14:29

袁崇焕争议太大
还是孙承宗好,没什么争议
作者: with    时间: 2012-1-13 14:55

《明朝那些事里》对袁崇焕是有褒有贬,但对孙承宗那是相当推崇。
孙承宗是战略大师,袁崇焕是性格导致了他的悲剧。
作者: 无题    时间: 2012-1-13 15:35

孙承宗。熊廷弼和袁崇焕都有性格缺点,特别是袁,不能作为全局人物。
作者: hhp19910906    时间: 2012-1-13 20:23

就单纯的战场上的功劳看袁崇焕最大,但要是把前前后后都联系起来那就难说了,袁崇焕的性格和岳飞有点像,不适合在政坛上混
作者: respectdna    时间: 2012-1-13 20:32

袁崇焕毕竟是有宁远和宁锦这两处实打实的战功,从历史功绩之于明朝肯定是袁崇焕居功至伟。不过辽西走廊防线的构想是孙、熊二人提出来且进行初步设计的。
作者: 唐破虏    时间: 2012-1-13 22:35

就历史还原而言还是孙,袁和熊的军事能力或许高些,但能完全做到上不忌疑,下不忿嫉么,做不到的话在中国这种人文环境下,再厉害的天才也做不了多大的事业。
作者: 游戏爱好者    时间: 2012-1-16 11:38

当然是熊廷弼

具体解刨明史就知道了
作者: 黑传说    时间: 2012-8-17 01:36

又知道了一段历史,以前就分析过袁很可能大嘴巴导致朝廷误判,对袁越来越没好感,甚至是恶感:
宁锦大战,朝廷判断对方是来抢粮过冬,要求粮食后运,坚壁清野,结果袁抗命,把粮食放前线,也不打包上船,让对方白拣,然后上书说干掉了大boss,一切都好好的。
等皇帝庆功完毕,再上书说粮食都被抢了,运粮的大将都给干掉了,相关责任人,都死了,而且不是死在守粮食的前线,而是死在宁远城里的各种“意外”里,死得很蹊跷。

后面他还有类似的行为,唉,军国大事怎么能这么拌蒜……

真正比他英雄的人,多的是,比如同时期条件比他差很多的金国凤
关宁军军阀化,和袁关系也莫大。

[ 本帖最后由 黑传说 于 2012-8-17 01:37 编辑 ]
作者: 小陆伯言    时间: 2012-8-18 09:46

熊廷弼。
作者: 司马光    时间: 2012-8-18 09:55

熊廷弼后来与王化贞赌气,放弃辽东,这可就是罪过了。所以应该是孙承宗。
作者: humi100    时间: 2012-8-18 10:33

袁崇焕实战建树更多,但孙承宗这种政治老油条无疑整体作用更大。
作者: 神灵风    时间: 2012-8-18 19:59

袁崇焕是忠是奸,真相巳经被掩盖,但只要经过一番兵棋推演,就会看的清清楚楚——21世纪美军快速反应部队,依仗无数飞机坦圌克,以及无数的后勤人员,才能做到24出小时内“快速反应”。

    皇太极没有飞机,他是怎么做到每当袁崇焕调动圌兵力,稍稍露出防御缺口,他的兵马总能在数小时内,甚至是前后脚的出现在兵力缺口处?他又没有QQ,也没有即使奸细当时就在兵力调动现场,等奸细打圌手机通知皇太极,后者集结兵力然后用飞机运送也需要时间而事实是:皇太极的反应时间居然比被美军快速反应部队还要快他是怎么做到的?

    一次如此,次次如此那么,既然清兵能在十六世纪做到如此“快速反应”,为什么两百年后,科技更先进了,面对寥寥数千八国联军,他们反而做不到了?

    除非明军指挥部里有清人奸细,但这还不行,还不够快。

    除非这些兵力调动是双方“事先约定”的,所以准备好的、且等在附近的清兵,才能适时出现!
作者: 小陆伯言    时间: 2012-8-26 19:05     标题: 回复 #12 司马光 的帖子

熊复出后实际没什么指挥权了。关外的建树更主要是之前当辽东经略的。当然弃地千里是大大的污点。
作者: 萧无翳    时间: 2012-9-17 20:58

袁崇焕吧。。。好歹大炮轰伤了努尔哈赤。
作者: dreambe    时间: 2012-9-18 09:46     标题: 回复 #14 神灵风 的帖子

清兵入关可不止一次,这说明从袁崇焕之后所有明军守边的都和皇太极勾结了。
作者: yusuqing    时间: 2015-6-7 11:46     标题: 回复 #16 萧无翳 的帖子

炮火打伤野猪皮那是袁自己说的,这根本不可考。被炮火打死的只是个小头目
作者: 吴下小蒙    时间: 2015-6-11 23:10



QUOTE:
原帖由 萧无翳 于 2012-9-17 20:58 发表
袁崇焕吧。。。好歹大炮轰伤了努尔哈赤。

野猪皮中炮后还能跑去打蒙古,超人么?
作者: 吴下小蒙    时间: 2015-6-11 23:12



QUOTE:
原帖由 humi100 于 2012-8-18 10:33 发表
袁崇焕实战建树更多,但孙承宗这种政治老油条无疑整体作用更大。

袁崇焕的丰功伟绩
一,宁远大劫功绩:
1、右屯储粮三十万石给后金当了见面礼。
2、宁远以东,全部屯、堡的“房谷”都成了一片灰烬。
3、河东堡、笔架山、龙宫寺、觉华岛的粮食全部被焚毁一空。
4、觉华岛上的三万多军民被杀戮。
5、觉华岛上战船损失2000多艘,营房尽毁。
二,宁锦大劫功绩:
1、“四打一”的局面不复存在;(朝鲜、东江军、蒙古、关宁军)
2、朝廷耗费巨资在锦州、大凌河、小凌河、右屯卫所修建的城池全部被拆毁。
3、锦州也由于袁大人的“沉雄博大”而被迫放弃了。
三,己巳大劫功绩:
1、从遵化到京师,沿途被后金洗劫,损失大量人口、牲畜、物资、粮草。
2、明朝自从土木堡之变后整整180年,京师再次被围。
3、京城附近的防务被皇太极探得虚实,给之后四次大规模入塞袭扰关内埋下了伏笔。
4、9000关宁军被2000后金军击败。
作者: 五袋石果    时间: 2015-6-29 09:12

孙承宗。
袁崇焕志大才疏,崇祯重用他是他两个人的悲剧。袁的两次胜利都是依托城坚炮利,据称而守。与孙承宗取得的成就相去甚远。相反,擅诛毛文龙,做为大臣此举已形同反叛,还帮后金除掉了一个唯一有能力主动骚扰后金的将领。此后京城保卫战中竟然要求坐镇京城,京中的指挥权也交给他。到了这个地步,换了谁当皇帝也得杀他了。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xycq.org.cn/forum/) Powered by Discuz!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