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你认为刘备到底是枭雄伪君子还是真英雄? [打印本页]

作者: maskwujie    时间: 2012-1-5 13:29     标题: 你认为刘备到底是枭雄伪君子还是真英雄?

看过《三国志。先主传》的朋友相信都会对第一章中对刘备的描述印象深刻。如刺客暗中观其行事而幡然醒悟而遁之,黄巾乱起后,刘备一路杀到万人之上。(对三国演义总是很无语,好好一个武力不错的刘备到演义里变的那么窝囊)

当然大家想必也会晓得老刘从小确实没过过好日子,抠门的小农意识也是非常强的。

到入川后,那个禁酒令发布的内容,想来更是有趣。(给不知道的朋友简单说下,入川后,刘备囤积粮草准备应付曹操的报复,而当时之酿酒技术还不是很发达,粮食往往耗费许多方可酿出少许酒来。刘备命全川不可酿酒,甚至连酒具皆不可摆出来。为此还抓了不少人。皆是酒具还存在店面里被发现的那些小老板。简雍知道后,就开了老刘一玩笑。一天陪老刘去逛街视察,看见一男一女从身边走过,简雍立即对刘备说,这两人要去通奸!!刘备就疯了,说你咋知道呢?简雍就说 他们都带着通奸的器具呢。老刘听后,笑了笑就撤了那个禁酒具的令的事)

对于这么一号从小农走上来的人,大家想必也能体会那种习惯。现在很多大企业家也保持着这个习惯,那么问题就出来了。
关羽的死,荆州的失去,对于刘备来说,到底是怒伐吴国,还是早已心存吞吴之志呢?
偶尔想想,近代对刘备皆以枭雄称之。真的那么恰当么?如果没有本朝太祖的曹操英雄论,大家对其的看法会改变的那么快么?
作者: naniwa    时间: 2012-1-5 13:47

楼主的“真英雄”三字如何理解?指从不耍阴谋诡计?这不适合给政治家当标准


我认为 刘备的领导风格属于 亲和型,比较擅长用人格魅力来收拢人心

至于其人品究竟如何,个人认为谈论政治家的人品是件很无聊的事情,没有哪个政治家不是心狠手辣的

不过如果非要跟汉末的各路军阀比一比,我觉得刘备的人品应该还算不错的
作者: 3_141592653589    时间: 2012-1-5 14:46

但从用人这方面来说,刘备对手下应该是最好的,几乎没有被刘备整死的蜀国臣子。而对比曹操、孙权,这二位早期还挺好,到了晚年...

至于伐吴,肯定有关羽被害的因素,但占多少比例谁也说不清。
作者: KYOKO    时间: 2012-1-5 16:01

能从卖草鞋做到皇帝,就是真英雄,别管他用的啥手段
作者: 诸葛尚良    时间: 2012-1-5 16:52

在政客中,算真英雄;不过同楼上,对政客而言,不耍手段是不可能的
作者: 飞风划过    时间: 2012-1-5 22:32

枭雄伪君子和真英雄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啊
作者: 汉帛    时间: 2012-1-7 23:48

刘备算是一个有原则跟信念的人,军事才能也是拔尖的,伐吴的时候一不小心载了。
照历史看,蜀国还没有哪个将领的军事才能超过刘备。
作者: 中庸    时间: 2012-1-8 01:06



QUOTE:
原帖由 汉帛 于 2012-1-7 23:48 发表
刘备算是一个有原则跟信念的人,军事才能也是拔尖的,伐吴的时候一不小心载了。
照历史看,蜀国还没有哪个将领的军事才能超过刘备。

诸葛表示亚历山大,刘备是老兵油子这必须承认,但从整体表现和诸葛比差距明显。
作者: KYOKO    时间: 2012-1-8 10:58

记得历史上火烧新野、火烧博望都是刘备干的,赤壁之战也记忆犹新,可碰上自己仍然栽在一个火字上
作者: 563967898    时间: 2012-1-8 11:08

三种都有不然怎么爬啊
作者: 飞风划过    时间: 2012-1-8 14:01



QUOTE:
原帖由 KYOKO 于 2012-1-8 10:58 发表
记得历史上火烧新野、火烧博望都是刘备干的,赤壁之战也记忆犹新,可碰上自己仍然栽在一个火字上

火烧新野、火烧博望不是指同一个事情吗,干嘛分开来说
火烧新野,这种错误表述根本就是迎合三国演义的扯淡
作者: 日出印象    时间: 2012-1-8 21:06

自己觉得古往今来的真英雄还是要讲究文功武治,能够让黎民百姓休养生息、安家乐业。

刘备武治多一些,不过比较东汉末年攻城掠地、雄赳赳的武夫,还是有体恤民情、发展生产的一面,也算真英雄吧。
作者: 飞风划过    时间: 2012-1-8 22:00     标题: 回复 #12 日出印象 的帖子

让黎民百姓休养生息、安家乐业,体恤民情、发展生产,这些措施很多统治者都做过,但没人说他们是英雄。
作者: 日出印象    时间: 2012-1-8 22:21     标题: 回复 #13 飞风划过 的帖子

前面不是还有“文功武治”一句吗?

把它两个结合起来好一点。
作者: fatelight    时间: 2012-1-9 17:56

刘备谥号昭烈,千年以来无人更改,足矣
作者: 罗中    时间: 2012-1-10 10:29

刘备恐怕是栽在雒城上了,得意忘形,如果庞统不死,可能刘备真的还能做的更好
作者: 闳骏    时间: 2012-1-10 12:47



QUOTE:
原帖由 罗中 于 2012-1-10 10:29 发表
刘备恐怕是栽在雒城上了,得意忘形,如果庞统不死,可能刘备真的还能做的更好

貌似你这样的说法,我还真不同意!
只能说,曹操的运气确实很逆天!
刘备刚得了庞统,诸葛。庞统中流箭死了。又得了法正,法正又病死了!
孙策吧,刚准备偷袭许昌,被刺客刺死了!
周瑜,鲁肃吧,又早早的病死了!
陆逊到是很命长,可惜眼光明显不如周瑜和鲁肃!
在反观曹操,手下命短的参谋长们,也就郭嘉命短了些!
时也,命也啊
作者: zhangxdscb    时间: 2012-1-10 17:59



QUOTE:
原帖由 qw12090 于 2012-1-10 13:39 发表
伪君子

伪君子?是言行不一还是两面三刀,乱世之中你认为该怎样当正人君子?而且结合当时的环境,刘备已经算是很有原则的人了。
作者: SNAKEMG4    时间: 2012-1-10 20:01

环境造英雄,凡是两面看
作者: 碧空之歌    时间: 2012-1-31 09:28

从和吕布的对比就知道答案了。
袁绍曹操忌惮吕布是选择除掉。
袁绍曹操刘表孙权刘璋对刘备虽然也有忌惮,但是都没直接想杀掉他而是给兵给粮给地给官爵给任务做。
作者: 慕容燕然    时间: 2012-1-31 10:51

刘备既是枭雄也是英雄,我觉得这不矛盾。评价历史人物不应该用君子小人这种概念,所以无论真君子还是伪君子都不适合刘备。
作者: alcatraz    时间: 2012-1-31 11:35

曹刘皆是庶民起家,司马氏才是回归士大夫阶层.这一点寅陈寅寅恪有论
作者: luhongyi    时间: 2012-1-31 18:31

刘备是英雄也是枭雄,以高尚的品德来要求政治家本身就是不合理的,刘备在军阀中确实相对有原则也是比较宽容的,这点已经很难得了。
作者: jjnxx    时间: 2012-1-31 23:50

成就大业的名人,必然都是很复杂的人物。

英雄也可以做过伪君子的事,但不妨碍他还是英雄。

鞭笞督邮,几次辞官挂印,刚出道的火爆刘备还是很讨人喜欢的,很有原则,很有魄力;后期越发老成,杀伐决断,1代英雄(枭雄)无疑。
作者: superzz_0    时间: 2012-2-2 15:18

客观来说,刘备作为政治家,还是比较讲道德的
作者: 正阳真人    时间: 2012-2-4 23:37     标题: 伪君子谈不上,烂好人也看定不是

伪君子谈不上,烂好人也看定不是

在乱世,做军阀的能有他那种人品,实在算是稀有了!
就算是在普通时代,他那种人,也很难归入“坏人”啊!
作者: 正阳真人    时间: 2012-2-5 00:01



QUOTE:
原帖由 alcatraz 于 2012-1-31 11:35 发表
曹刘皆是庶民起家,司马氏才是回归士大夫阶层.这一点寅陈寅寅恪有论

  不是我质疑陈寅恪先生的论点,但我确实有不同的看法。
  首先,刘备、曹操确实不能算是士族,也不能算是士大夫,但是人家是君主,不管是生前称帝还是死后追认。再说,历史上的皇帝有几个是士大夫的?就算是士大夫出身,称帝之后也不算是士大夫了啊!
  第二,士大夫阶层和士族绝对不是一回事。
  在东汉末年,国家政权由宦官、外戚和文官掌握。而文官中,高级文官主要由士族担任,庶族出身的官员一般都很难升迁。
  曹操出身自士族,不管他是曹氏,还是夏侯氏,他都是士族出身,只不过不算是正统士族了。(另外,曹腾是宦官,曹嵩好歹也做到过太尉呢!)曹操只能算是门阀较低,但绝对应该算是士族。
  刘备则不一样,如果按照《三国志》的说法,那刘备的出身算是庶族,或者是最低等的士族。

作者: 正阳真人    时间: 2012-2-5 00:13     标题: 回复 #27 正阳真人 的帖子

士大夫阶层这个概念有点大。在中国古代的各个时代,概念都有轻微的区别。但是,自秦以降,基本上都是指文官势力。但是,并不是说只有文官才能算是士大夫。
先秦,士和大夫是一种身份,是贵族的最下两层;在汉代,士大夫基本上是不分文武的;只有到了隋唐,科举制出现,特别是宋代仰文抑武之后,士大夫才专指文官。
所以在汉末,未称帝的刘备和曹操都是士大夫,也都出身士大夫阶层。
只能说,他们不是出身门阀士族。
只是相对于之后的魏晋南北朝,士族政治来说的。
作者: alcatraz    时间: 2012-2-5 09:04

说误了,陈先生是说曹和刘都是寒族,司马是士族,孙氏是依附江南士族的豪强政权.他是从阶级属性上论证权力基础,木有作道德判断,

QUOTE:
原帖由 正阳真人 于 2012-2-5 00:01 发表


  不是我质疑陈寅恪先生的论点,但我确实有不同的看法。
  首先,刘备、曹操确实不能算是士族,也不能算是士大夫,但是人家是君主,不管是生前称帝还是死后追认。再说,历史上的皇帝有几个是士大夫的?就 ...

[ 本帖最后由 alcatraz 于 2012-2-5 09:10 编辑 ]
作者: 碧血剑客117    时间: 2012-2-11 20:44

真英雄
唯贤唯德
作者: 雄心不渝志犹存    时间: 2012-2-12 18:49

刘备下手其实挺狠的,在他做平原相的时候,曾因督邮要向朝廷汇报刘备贪污一事,却又不听自己的劝。刘备见软的不行便来了硬的,一怒之下把朝廷派下来的视察官督邮绑在床头怒扁了一顿。刘备自然是不敢继续在平原当官了,便带了关羽张飞罢官回乡。
      不过老刘的命也算好的啦,死啦还有罗贯中替他打圆场,把事情神不知鬼不觉的按在人家张飞身上。为此,还把人家张飞从一个文武全才硬是弄成了一个大老粗。可谓是巧妙的“移花接木”。不过,顾此失彼,好了刘备,却毁了张飞的一世英名。
      与老刘相比咱们的魏武帝,即司马宣王的头任主子阿瞒兄就没那么命好了。一生积劳成疾,为国为民为霸业,到了死还落下个“国贼”的千古骂名,到头来还比不过人家老刘。不过,说实话,刘备这个人能够在乱世之中拥有一席之地还是不可小觑的,只是太阴了,阴过了武帝和宣王。
作者: 慕容燕然    时间: 2012-2-13 11:27



QUOTE:
原帖由 alcatraz 于 2012-2-5 09:04 发表
说误了,陈先生是说曹和刘都是寒族,司马是士族,孙氏是依附江南士族的豪强政权.他是从阶级属性上论证权力基础,木有作道德判断,

如果就起家官来分析的话,曹操仍然属于士族。曹操走的应该是任子制的路子,二千石及以上官员担任足够的年数后子弟中可有一人为郎。
曹操和司马懿的区别在于曹操家族是浊流,虽为士族却被清流派的士人所瞧不起。
刘备、孙坚都是庶民阶层。
刘备以军功得到长吏的身份但屡次被裁撤,这正是东汉时期庶民阶层与士族阶层之间的差别所在。
孙坚起家官并没有明确记载,但从后面“府召署假尉”来看,孙坚起家官应倒是少吏。只有庶民才以少吏起家,士族阶层起家在长吏与县令长之间。孙坚得到郎的分身冲破士庶之间的鸿沟要在他屡立军功之后。
作者: 赵高    时间: 2012-2-18 11:39

魏晋统治者的社会阶级是不同的.不同处是:河内司马氏为地方上的豪族,儒家的信徒.魏皇室谯县曹氏则出身于非儒家的寒族.魏晋的兴亡递嬗,不是司马,曹两姓的胜败问题,而是儒家豪族与非儒家寒族的胜败

QUOTE:
原帖由 慕容燕然 于 2012-2-13 11:27 发表

如果就起家官来分析的话,曹操仍然属于士族。曹操走的应该是任子制的路子,二千石及以上官员担任足够的年数后子弟中可有一人为郎。
曹操和司马懿的区别在于曹操家族是浊流,虽为士族却被清流派的士人所瞧不起 ...


作者: 慕容燕然    时间: 2012-2-18 12:23     标题: 回复 #33 赵高 的帖子

和我说的观点基本一致。
作者: kaylabi    时间: 2012-3-8 11:35

刘备能隐忍,有英雄志向,不择手段,当然是枭雄。
作者: 105322596    时间: 2012-3-13 09:44

刘备开场就说 时势造英雄 英雄亦适时。 手段是成为英雄必须耍的啊。
作者: demric    时间: 2012-3-18 17:26

从来英雄起草莽,不敢庸碌负平生
作者: longs988    时间: 2012-3-28 23:01

我覺得是真英雄,因為他懂得收買人心,收為已用。。。。
作者: 诸葛周    时间: 2012-6-17 21:30

刘备能成为三分天下之一的人物,不会是庸碌之辈。但一直以来,对刘备的不公实在太多了。
首先,我们知道刘备出身寒微,织席贩履,不能与曹操、袁绍这些出身富豪之家的人相比,他的起兵完全是靠人资助的。起兵时可以说完全是一个白丁,身边只有关张而已。与曹操相比,曹操一起兵就有夏侯兄弟、曹仁、曹洪、李乾叔侄等相助,且这些人在当地都有一定影响力和部曲,曹操又与袁绍、张邈等自幼便相识,本身父亲也是个做大官的;刘备无非跟公孙瓒相厚而已。这就不可相比了。那么在乱世中,一无名气,二无多少兵将的刘备,最终脱颖而出,怎不是英雄呢?
其实,英雄如刘备者太少了。刘备屡挫屡战,不以成败计之,为求在乱世中生存发展,辗转南北。尽管面对大军压境,刘备只有逃跑丢城的份,但他也不是一味总吃败仗呀!杀车胄、退刘岱、破蔡阳、烧夏侯,也是取得不少胜利的。即使如曹操,也是有打败仗的时候,就连一个兵微将寡的张绣都打了三次,还不曾打下来,还是贾诩劝降,人家主动投降的。
再者,刘备早期身边没有谋士,曹操那边不用说了,袁绍、孙策兄弟也是人才济济,没有谋士,无怪刘备不能成事。即使与其相厚的陈登,最后还不是接受了曹操的高官厚禄,去做广陵太守,帮曹操对付孙策,弃其而去。我们都知道,成大事必须要有优秀的人才,你身边充其量就两三个打手,再加些信差、外交之流,自然难以成事。可以说,这就是一个草根要想出人投地艰难的地方。不像曹操,有名的军阀都是发小,父亲是政府高层干部,即使退了休,也是有点名气的。还有一大群堂兄从弟,再加上家乡一些大族,如李乾、卫兹出力,又得到一流名士荀彧加盟,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干什么都容易。出名更简单。
刘备的成长,才是我们今人效仿的榜样。你说就好像现在,一些高官子弟、富二代要想干个公司,那还不是话一出口,要什么有什么,自然有人送上门来;一般老百姓孩子想自主创业,哪有这么容易?何况,人家赔了几千万,赔了就赔了,还有本钱翻本,还是有机会的;平常人亏了几十万,可能公司就面临倒闭了,更甚弃家荡产,连粥都喝不上。所以说,刘备从草根家庭出身,来打拼天下,靠什么?靠的是毅力和信念。这样的毅力和信念支撑着刘备,使得刘备在逆境中奋发图强。想想,这实在太不容易了!这样的英雄世间罕见。看刘备一个人的成长道路,正如孟子所说“君子以自强而不息。”我们可以想象,刘备率领几千疲军,辗转在诸侯列强间,一会儿兵被打散了,用不了多久,他又召集人马站起来了。古往今来,文学家笔下塑造了多少这样不屈不挠的精神化身,刘备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这才是当之无愧的乱世英雄。若曹操是刘备的出身,可能三分的就是袁、刘、孙三家,他连与袁绍对决、争夺北方的资格也没有。所以后世每每以刘备为正统,不单单是以刘备一向振兴汉室为己任,最重要的是刘备这种愈挫愈奋的精神,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否定了这一点,其实就是否定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
作者: 三国赤壁周郎    时间: 2012-11-13 20:22

蜀汉老百姓宁肯为诸葛亮建庙,后世的诗人宁愿多为武侯写颂词,先主庙堂甚至变成武侯祠,请大家想想,在古代老百姓心目中刘备是个什么样人物?
作者: 可爱小马驹    时间: 2012-11-13 21:17

作为皇帝,刘备自己有庙不需要老百姓来私建。
作者: 小兵1234    时间: 2012-11-14 02:32     标题: 回复 #1 maskwujie 的帖子

大致認同,但曹操的軍事天份之高也是實在的。
至於劉備,軍事素養可以說是凌駕在當時多數將領之上,諸如夏侯淳等人。但要跟曹操比,我想還是不如。
作者: lech    时间: 2012-11-17 20:53

枭雄伪君子和真英雄从来都不矛盾 ....

刘备应该都能算上 , 没问题 ...

其实能称得上“枭雄”二字的哪个不是英雄 ....
作者: 暂时发言马甲    时间: 2012-11-20 09:39



QUOTE:
原帖由 雄心不渝志犹存 于 2012-2-12 18:49 发表
刘备下手其实挺狠的,在他做平原相的时候,曾因督邮要向朝廷汇报刘备贪污一事,却又不听自己的劝。刘备见软的不行便来了硬的,一怒之下把朝廷派下来的视察官督邮绑在床头怒扁了一顿。刘备自然是不敢继续在平原当 ...

雷得不行啊,督邮要向朝廷回报刘备贪污一事…… 就算是魏家书籍典略所言,也不过是“典略曰:其后州郡被诏书,其有军功为长吏者,当沙汰之”,宦官集团要把有功者淘汰而已。刘备下手比不上童鞋下嘴狠啊
作者: 正阳真人    时间: 2013-1-22 19:53     标题: 回复 #40 三国赤壁周郎 的帖子

你见过曹操庙吗?(现代的不算)
为什么许都没有,曹操的老家没有,洛阳也没有?只在夷陵有一座(群过唯一)

在古代,庙不是随便立的。特别是这种君王的庙。现代人还知道什么叫做政治风险呢,何况古代。
成都武侯祠,就是原来的刘备庙!
改叫武侯祠,除了后来诸葛亮的风头改过了刘备,还有后人为了规避政治风险的原因。
作者: 五袋石果    时间: 2013-1-23 13:49



QUOTE:
原帖由 雄心不渝志犹存 于 2012-2-12 18:49 发表
刘备下手其实挺狠的,在他做平原相的时候,曾因督邮要向朝廷汇报刘备贪污一事,却又不听自己的劝。刘备见软的不行便来了硬的,一怒之下把朝廷派下来的视察官督邮绑在床头怒扁了一顿。刘备自然是不敢继续在平原当 ...

这个啊,平原相是平原王的国相,就是太守。督邮不是朝廷官员,是太守的私人使者,代太守巡查属县的。督邮怎可巡察太守。
刘备打督邮是在任县尉的时候,三百石的小官而已。平原相那是省部级,二千石,大官了。
作者: 慕容燕然    时间: 2013-1-23 17:43

刘备打督邮的时候不是平原相吧,是担任安喜县县尉的时候。
作者: 乌鹊南飞3    时间: 2013-1-24 20:51

要说君子小人,刘备大仁不足之而大义有余,曹操正相反。皆非时人能度。要说英雄枭雄,陈寿给刘备的评语就是“英雄器也”,不过刘备那阴险的性格,时不时会露出枭雄做派;曹操的风格像英雄,拼阳谋、拼正面,是以范晔说他是“乱世英雄”,但曹操晚年把荀彧搞死之后,阵脚自乱,在刘备孙权两大高手的夹击下暮气日沉,英雄气短沦为枭雄。个人是这样看

顺便评评其他人。兼有君子与英雄者,其非孙郎者乎?功成早逝其污也希。吕布为人,仁过君子,义如小人,唯其大义彰彰,远胜彼时之君子,惜其不逢于时也。为政有小人之才,为战有啸虎之勇,其谨细有余而复贪利、故其为人所算也易。袁本初具君人之量而矜其才,谋划周详而决机缓;公路雅量冠于汉末而与庶兄争名,有吞并天下之谋而外不察于人,内不省乎己。故二袁虽有累世之资,皆自败也。孙仲谋善忍君子所难忍,而性自小人之习;累逆劲敌、以攻代守,虎口夺食、坐断江东。有枭雄之智,英雄之勇,识人有圣人之明,用人惜无人君之术。故终不败,亦难胜人

PS:刘备自己就能干参谋的活儿,早期刘备是缺少一个诸葛亮、荀彧这样名士给他在背后撑场子搞后勤。每次稍有不利那就是光屁股逃命,惨啊。

[ 本帖最后由 乌鹊南飞3 于 2013-1-24 21:43 编辑 ]
作者: 暂时发言马甲    时间: 2013-1-25 09:27



QUOTE:
原帖由 乌鹊南飞3 于 2013-1-24 20:51 发表
要说君子小人,刘备大仁不足之而大义有余,曹操正相反。皆非时人能度。要说英雄枭雄,陈寿给刘备的评语就是“英雄器也”,不过刘备那阴险的性格,时不时会露出枭雄做派;曹操的风格像英雄,拼阳谋、拼正面,是以 ...

曹操的二虎竞食,驱虎吞狼,刺杀董卓皆非阳谋……
作者: 色国丞相    时间: 2013-1-25 09:57

居然还看见杀姐了。。。。

又在拿伪君子说事了,刘备一政治人物能甘心和百姓共败了,跟许多人比已经非常高风亮节了吧?
作者: 正阳真人    时间: 2013-1-25 15:46

枭雄这个词,本意指的是魁首,人群中领头的,最强壮的,没有道德上的褒贬。后世,这个词开始大量的用在一些做事不择手段的人身上,才有了贬义。
英雄,指的是能力出众的人,也包括道德情操上出众的,所以后来变成了完全的褒义词。

所以,在古代的史料中,特别是先秦两汉的史料中,说一个人是英雄,那他一定是好人;说一个人是枭雄,却不一定是坏人。
作者: 正阳真人    时间: 2013-1-25 15:49     标题: 回复 #48 乌鹊南飞3 的帖子

您那里的评价是从哪来的啊?
从口气上看,像是在“月旦评”啊。
感觉内容上总是不对呀!

说孙策“兼有君子与英雄者”虽过誉,尚可称是。
刘备或许能说是“大仁不足之而大义有余”,可曹孟德哪来的“大义不足之而大仁有余”?
更枉论吕布“大义彰彰”?袁术“雅量冠于汉末”?


[ 本帖最后由 正阳真人 于 2013-1-25 15:58 编辑 ]
作者: 乌鹊南飞3    时间: 2013-1-25 20:07



QUOTE:
原帖由 暂时发言马甲 于 2013-1-25 09:27 发表

曹操的二虎竞食,驱虎吞狼,刺杀董卓皆非阳谋……

介个……史料可有依据?
作者: 乌鹊南飞3    时间: 2013-1-25 20:16



QUOTE:
原帖由 正阳真人 于 2013-1-25 15:49 发表
您那里的评价是从哪来的啊?
从口气上看,像是在“月旦评”啊。
感觉内容上总是不对呀!

说孙策“兼有君子与英雄者”虽过誉,尚可称是。
刘备或许能说是“大仁不足之而大义有余”,可曹孟德哪来的 ...

袁术养士的雅量要看《后汉书》比较清楚,琅邪辽东管宁对此更有研究,我就直接贴他的帖子了:

QUOTE:
1.毒酷求败 发表于 2012-11-23 14:57
老管,知不知道師宜官故事?
--------------
求败兄

此公属祢衡一类狂生,不过在那时代,光书法好虽能出名,但不能称为大才。就如钟繇,字写得震古烁今,可是碰到“朝廷奏议”,竟然阁笔不能措手,还得王粲做枪手。

此公在袁术麾下竟然是为将,看来除了会写字外,出生也未必是什么士族了,他又是南阳人,行事史书不载,到袁术手下要是一起跟到扬州的话,那袁公路养士之名又不可小窥了。

2.举两件此人宽贤下士的典型事例:

《孙策传》:术常叹曰:“使术有子如孙郎,死复何恨!”策骑士有罪,逃入术营,隐於内厩。策指使人就斩之,讫,诣术谢。术曰:“兵人好叛,当共疾之,何为谢也?”

《后汉书.袁术传》舒仲应为术沛相,术以米十万斛与为军粮,仲应悉散以给饥民。术闻怒,陈兵将斩之。仲应曰:“知当必死,故为之耳。宁可以一人之命,救百姓于涂炭。”术下马牵之曰:“仲应,足下独欲享天下重名,不与吾共之邪?”

袁术表面上对几乎所有士人都是礼遇有加,封赏则基本无度,捎带求贤若渴、花样百出,故在下以为当得“内外皆宽”四字。这种特别好名的败家型主君,为什么能吸引那么多远近名流,比如陈宫。也是有原因的。
--------------------
这两个算小意思了,当时天下级的名士里,名号最响的郑太,还不是出武关投袁术:

卓既迁都长安,天下饥乱,士大夫多不得其命。而公业家有余资,日引宾客高会倡乐,所赡救者甚觽。乃与何颙﹑荀攸共谋杀卓。事泄,颙等被执,公业脱身自武关走,东归袁术。术上以为杨州刺史。未至官,道卒,年四十一。

无论袁绍、曹操,都没有过这号天下清名主动上门的,袁公路、此何人哉?

另外看下袁术的会客名单,就是陶丘洪、刘备也有份,所以此公不称帝前,名声恐怕还在袁绍之上,袁绍主要是被韩馥一票尊为盟主,才盖过袁术。

吕布一生就没干过对不起汉室的事情,以至于老曹自己贴金的《让县本志令》里面,“匡扶汉室”之中干掉的各路豪杰都有提到,就是没提吕布,实在不好找理由。

曹操就是给荀彧给的太多,后来才不得不痛下杀手;这和孙权干掉陆逊,本朝太祖干掉少奇一个道理。
作者: fkypeter    时间: 2013-1-27 00:46

由平民撐到三分天下, 已經是一個大英雄了

梟不梟已經不是重點
作者: 暂时发言马甲    时间: 2013-1-27 01:50



QUOTE:
原帖由 乌鹊南飞3 于 2013-1-25 20:16 发表


袁术养士的雅量要看《后汉书》比较清楚,琅邪辽东管宁对此更有研究,我就直接贴他的帖子了:



吕布一生就没干过对不起汉室的事情,以至于老曹自己贴金的《让县本志令》里面,“匡扶汉室”之中干掉的各 ...

李催郭汜皆不在曹操表列,迎汉帝亦不在此让县本志令中提及,南飞以这个《令》中不提认为是没做啥对不起汉室的事情,是不是太过于草率了呢?

早年助董卓乱京畿就已经是吕布对不起汉室的铁证了。又岂会“没对不起汉室”呼?
作者: 乌鹊南飞3    时间: 2013-1-27 08:33



QUOTE:
原帖由 暂时发言马甲 于 2013-1-27 01:50 发表

李催郭汜皆不在曹操表列,迎汉帝亦不在此让县本志令中提及,南飞以这个《令》中不提认为是没做啥对不起汉室的事情,是不是太过于草率了呢?

早年助董卓乱京畿就已经是吕布对不起汉室的铁证了。又岂会“没对 ...

确实木有,回头我再研究下有无深意。不过,董太师初入京师那会儿,“其所亲爱不过校尉”,称不上祸乱汉室吧,后来山东尽反,算是被形势所逼。就如老曹最初也只想混个齐桓晋文,最后在孙刘的逼迫之下内部按不平,一步步称公称王,如果不是死得及时,估计还是忍不住要废汉。再说吕布事后手刃董太师,这都漂不白,那也没办法。

[ 本帖最后由 乌鹊南飞3 于 2013-1-27 08:35 编辑 ]
作者: 暂时发言马甲    时间: 2013-1-27 12:32



QUOTE:
原帖由 乌鹊南飞3 于 2013-1-27 08:33 发表

确实木有,回头我再研究下有无深意。不过,董太师初入京师那会儿,“其所亲爱不过校尉”,称不上祸乱汉室吧,后来山东尽反,算是被形势所逼。就如老曹最初也只想混个齐桓晋文,最后在孙刘的逼迫之下内部按不平 ...

将功未补过,董死汉已没~~ 吕布还曾联合篡逆之袁术,漂不白不是完全没有理由,只不过吕布在曹操眼里兴许还不够有分量吧。
作者: 乌鹊南飞3    时间: 2013-1-27 22:38



QUOTE:
原帖由 暂时发言马甲 于 2013-1-27 12:32 发表

将功未补过,董死汉已没~~ 吕布还曾联合篡逆之袁术,漂不白不是完全没有理由,只不过吕布在曹操眼里兴许还不够有分量吧。

马甲兄,董死汉已没,主要也是王允的责任吧。吕布送斩袁术使者在前啊,最后求救袁术那是为了活命,刘备山穷水尽的时候头比温候更低。我始终认为,活下来比守节更重要。最后聊下份量,老曹举那三个人以及黄巾,要么就是他以少胜多,要么就是摧枯拉朽。唯有吕布打得很艰难,很不体面,前期借了外援,后期靠拉锯战拖垮。介个确实不好写
作者: 暂时发言马甲    时间: 2013-1-28 11:45



QUOTE:
原帖由 乌鹊南飞3 于 2013-1-27 22:38 发表

马甲兄,董死汉已没,主要也是王允的责任吧。吕布送斩袁术使者在前啊,最后求救袁术那是为了活命,刘备山穷水尽的时候头比温候更低。我始终认为,活下来比守节更重要。最后聊下份量,老曹举那三个人以及黄巾, ...

打吕布没艰难吧,除了被偷袭大本营,自己那方的地盘内部崩溃需要靠袁绍资助外,到了徐州的吕布基本上就是曹军的常败将军。

下邺城吞袁氏的过程远远比吞吕布花的时间和精力长多了去
作者: 正阳真人    时间: 2013-1-30 11:20



QUOTE:
原帖由 乌鹊南飞3 于 2013-1-25 20:16 发表

吕布一生就没干过对不起汉室的事情, ...

关于这个,我实在不敢苟同。仅仅吕布在袁术称帝之后,还肯与之接亲,这就很说明问题了。
对于吕布,我们最多说他“大义不亏”,不能说他“大义彰彰”。
作者: 暗烛    时间: 2013-2-1 09:02

“枭雄伪君子”如何作解?

“真英雄”又如何作解?

自古以来,世人对刘备、曹操的评价总存在非议。若说孙权是英雄,我想大多数人都会表示赞同吧……

我认为,刘备算是一代枭雄,说政治家是“伪君子”肯定不对;“真英雄”的定义不明确,也不可以绝对地说某人是“真英雄”……
作者: 乌鹊南飞3    时间: 2013-2-3 16:20



QUOTE:
原帖由 暂时发言马甲 于 2013-1-28 11:45 发表

打吕布没艰难吧,除了被偷袭大本营,自己那方的地盘内部崩溃需要靠袁绍资助外,到了徐州的吕布基本上就是曹军的常败将军。

下邺城吞袁氏的过程远远比吞吕布花的时间和精力长多了去

常败这个夸张了,吕布到了徐州也就建安三年和曹操打了三个月。之前曹吕在徐州并无冲突吧?之所以打那么顺手,恐怕主要还是因为吕布一贯拥护汉献帝,等到老曹扶植刘备跟他争徐州才转向袁术,下面的人也搞不清风向。而且刘备之于徐州,不下于张邈之于兖州。与其说老曹打得好,不如说统一战线威力无穷。

QUOTE:
原帖由 正阳真人 于 2013-1-30 11:20 发表

关于这个,我实在不敢苟同。仅仅吕布在袁术称帝之后,还肯与之接亲,这就很说明问题了。
对于吕布,我们最多说他“大义不亏”,不能说他“大义彰彰”。

要看怎么定义“大义”了。南飞赞成孟子的观点: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曹荀主政的汉室,不给吕布徐州牧的名份,反而扶植前徐州领袖刘备蹲你家门口搞统一战线。是视吕布如土芥,奉先改换门墙难道不应该吗?更何况吕布出降之时,对老曹讲的还是联手平定天下。可见不管主家怎么换,天下大义在他心中始终不变。所以我说吕布非愚忠之人,诛丁原董卓,是以小义有亏;然其心念天下,与曹刘无异,故曰大义彰彰。吕布与张邈臧洪合传,陈寿用心可谓极妙。

接亲这种事,站在吕布的立场,袁术跨有扬州,跟你提亲示好,你直接翻脸开战?只怕如此干天下人都笑你无脑。孙文从日本苏俄那边都要了钱,谈了条件,没有人说他怎样;袁世凯故意泄露二十一条,反而被骂到臭头。所以拿破仑讲得好,要“关起门来洗脏衣服”,这种事情见不得光。只能说吕布这种牧野出身的人,不如刘备藏得深。

[ 本帖最后由 乌鹊南飞3 于 2013-2-3 16:40 编辑 ]
作者: 正阳真人    时间: 2013-2-3 18:37     标题: 回复 #63 乌鹊南飞3 的帖子

汗~!有点不知道怎么说了。乌鹊兄说的看似有理,实际上稍稍分析,全部是那么回事。
你先说吕布一贯拥护献帝,然后又说曹操主政的汉朝对不起他,所以他反叛,这里面的问题好大啊!
首先,当时的献帝本来就是个被操纵的傀儡,这是当时天下皆知的事情,吕布曾是董卓的心腹,个中情况更是心知肚明。他难道会分不清挤兑他的是曹操还是献帝?
其次,吕布和曹操本来就打过仗,吕布先是在背后捅了曹操一刀,又被曹操赶到了徐州。他们之间的仇怨早已天大,还用得着“徐州牧”的职位?
第三,吕布与袁术结亲,是在袁术称帝之后。一个忠于汉室的人,怎么可能和一个“叛逆伪帝”结亲?
在我看来,吕布的确不是愚忠之人,他只忠于他自己。

至于老曹讲联手平定天下,这平定的是汉朝的天下还是曹操的天下?我想乌鹊兄不会分不清吧!将死之人,奴颜求活,吕布如此说,只能说他到死还拎不清,没有把自己摆正地方。

至于“关起门来洗脏衣服”,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有些事做了,总是要付出代价。袁世凯被骂,最核心的原因是他称帝;孙中山没有被当做卖国贼,是因为他许的条件没有落到实处。吕布前半生,自除董卓之后,就一直顶着汉室忠臣的光环,但是一旦有和袁术结亲的行为(不管有没有成真,但是使者已经上门了),就等于将骂名订到了历史的册页上。
作者: 乌鹊南飞3    时间: 2013-2-3 23:21     标题: 回复 #64 正阳真人 的帖子

正阳兄

献帝是不是傀儡,曹操是周公还是王莽,我认为有一个过程。至少荀彧孔融没死的时候,献帝不是曹操一个人的傀儡。光武帝开创的东汉政体由于与功臣们普遍通婚,是以本质上并非父子世袭。残汉之所以对游牧民族有那么强的吸引力,个人以为正在于外戚可以主政,旁支穷亲戚也有翻身的机会。我从不认为吕布效忠刘协,正如董太师也不效忠刘辨,我认为他们效忠的是东汉这样的开放式贵族寡头政体。再说就扯远了,不展开了

吕布投降曹操就是投降曹操本人,而不是关公归汉,所以刘备讲的是丁建阳、董卓之事;如果是归汉,杀丁原正是响应汉朝廷。曹操不是记仇的人,吕布也不是,一起打天下还是可以的。至于正阳兄所藐视的奴颜婢膝企命,就算为了妻女不做军妓,有担当的男人也应该跪得下去。死并不是最可怕的,求生不能、求死不得才是地狱。

至于说孙文没有落到实处,黄埔军校都开了,卢布从哪里冒出来的?斯大林那么精明的人会做亏本生意吗?别的不提,可没有哪个军阀敢让外蒙那么大一块土地独立出去。清史、民国史至今也没搞个正式版出来,这些帐,以后会慢慢算的。
作者: 正阳真人    时间: 2013-2-4 10:33     标题: 回复 #65 乌鹊南飞3 的帖子

乌鹊兄
若果如你所言,那么吕布又何谈什么“大义”呢!

汉朝的政治情况太复杂,咱们暂且不去讨论,但是你真的认为在吕布能否获得徐州牧头衔这个事情上,献帝能够做决定?
如果献帝做不了决定,那有何谈对不起吕布呢?
再说,吕布偷袭小沛之后就自称了徐州刺史,和袁术接亲之后才所要徐州牧的地位,你说汉朝对不起吕布,根本是本末倒置嘛!

再说关于吕布投降的事情,我们还是不讨论奴颜婢膝的事情(在这个问题上咱们是观点冲突,讨论起来过于费时费事),但是我认为你弄错了一件事,吕布的死纯粹是自己说话说死的,和刘备没有一点关系。老曹让刘备表态,纯粹是对刘备下绊子。
三国志原文:“布请曰:“明公所患不过於布,今已服矣,天下不足忧。明公将步,令布将骑,则天下不足定也。””
好一个,“明公将步,令布将骑,则天下不足定也”!吕布此言一出,死机定矣!
作者: 正阳真人    时间: 2013-2-4 11:16     标题: 回复 #65 乌鹊南飞3 的帖子

乌鹊兄
关于中国古代政体,看你的言论,估计和我一样是历史“票友”。有些事不能太想当然。带标新立异的论点还是有些站不住脚。
无论汉朝的政治制度再如何,它也是典型的君主制度,君主作为国家的化身,在传承上仍然坚持血脉传承,父子世袭。大臣则不是。其他人无论能够获得如何的权利和利益,都不可能摆脱君王体制。所以,汉朝的君王可以不管事,也可以是傀儡,但是他还是国家的象征,权臣可以架空专权,但是不能随意废立(如董卓),更不能自立称王(如袁术)。
我们讲的三国,实际上分汉末和三国两段,前者社会制度在不断的崩溃,后者社会制度在重建,但重建的程度很低。但是东汉的政治形势仍然和东晋是不同的,并且东晋的司马氏王权纵然再衰败,他也是世袭的。
作者: 乌鹊南飞3    时间: 2013-2-4 21:29



QUOTE:
乌鹊兄
若果如你所言,那么吕布又何谈什么“大义”呢!

汉朝的政治情况太复杂,咱们暂且不去讨论,但是你真的认为在吕布能否获得徐州牧头衔这个事情上,献帝能够做决定?
如果献帝做不了决定,那有何谈对不起吕布呢?
再说,吕布偷袭小沛之后就自称了徐州刺史,和袁术接亲之后才所要徐州牧的地位,你说汉朝对不起吕布,根本是本末倒置嘛!

再说关于吕布投降的事情,我们还是不讨论奴颜婢膝的事情(在这个问题上咱们是观点冲突,讨论起来过于费时费事),但是我认为你弄错了一件事,吕布的死纯粹是自己说话说死的,和刘备没有一点关系。老曹让刘备表态,纯粹是对刘备下绊子。
三国志原文:“布请曰:“明公所患不过於布,今已服矣,天下不足忧。明公将步,令布将骑,则天下不足定也。””
好一个,“明公将步,令布将骑,则天下不足定也”!吕布此言一出,死机定矣!

自称与朝廷封的效力在献帝即初期完全不一样,这个汉末多了去,也是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至于老曹给刘备使绊子,吕布将死之言找死,愿闻其详。

QUOTE:
原帖由 正阳真人 于 2013-2-4 11:16 发表
乌鹊兄
关于中国古代政体,看你的言论,估计和我一样是历史“票友”。有些事不能太想当然。带标新立异的论点还是有些站不住脚。
无论汉朝的政治制度再如何,它也是典型的君主制度,君主作为国家的化身,在传承 ...

敢问中国典型的君主制度是怎样?尧禅让,舜禹逼宫,汤武放桀,武王戮纣,非古之圣君乎?伊尹霍光就不说了。废立之事,成则圣主,败则奸贼,一如王莽。与经商冒险一样,说到底,还是一个执行力的问题。正如楚汉相争之际,郦食其分封六国之举,张良列举八条一一驳之。正义也是有成本的,世袭的善人不努力,还不如勤勉守法的恶人能成事。

奔溃与重建说,南飞是赞成的。晋朝与汉朝表面差不多,实际结构差异之大,有如宋明之分。晋朝的内核是贵族礼教,发展下去是贵族奴隶制的乱象;汉朝的内核黄老士豪,发展下去是封建混战的乱象。相对来说,我还是更喜欢隋唐科举取士,开启草根寒门向上的通道。

关于治史。南飞不才,愿以票友之资,立不世之学,去今日史学之恶臭。

[ 本帖最后由 乌鹊南飞3 于 2013-2-4 21:42 编辑 ]
作者: 正阳真人    时间: 2013-2-4 23:30     标题: 回复 #68 乌鹊南飞3 的帖子

乌鹊兄
先回答问题一:
说来话长,也有些迂腐,不为现代人认可。在古代(现代也一样,只是不那么明显了),人和人之间说话是有很严格的规矩的,有些是成文的,但更多的是不成文的。吕布和曹操说话就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他没有把自己当做一个战败者、一个俘虏,而是在不经意中把自己和曹操放到了一个平等的地位。“明公将步,令布将骑,则天下不足定也!”
这种语气和态度,在别的场合,别的人物之间,最多是引起不快和冲突,但是到了吕布身上,他就死定了。原因正是站在他身边的刘备。
前段时间,网上有人说,刘备比吕布跳槽的次数还多,为什么没有骂名?很简单,如果大家真的是用历史和自己的生活经验结合来想问题的话,就会发现——在刘备的每一次跳槽里,都不存在背叛。更严格的说,没有大的“人事冲突”,也很少和老上级反目相向(和曹操之间情况特殊)。而吕布不然,别的我们可以不提,但就在吕布和刘备的事情上,刘备是在吕布走投无路的时候给了一块容身之所,吕布是在刘备最危难的时候在背后捅了一刀;刘备在接济吕布的时候和吕布素不相识(三英战吕布是演绎),可吕布捅的却是刚刚救了他的恩人啊!也许有些人认为,在政治上谈情谊时间很傻的事情,但是如果你是曹操,在白门楼上,身边站着刘备这个活例子,你会怎么办?更何况那可是曹操!
所以说,吕布本来就是九死一生,等他再一说“明公将步,令布将骑”!呵呵,骑兵在东汉时期的重要性不用我来说吧!这真是自寻死路啊!

至于曹操坑刘备!你觉得曹操为什么不问别人要问刘备?一,曹操已定杀心,但是这话不能从自己口中说出来(帝王心术,官场手腕,你懂得),所以要找一个人替自己说。二,刘备新附,问这个问题可以看做是对刘备的考验。
这里面其实有一个很深的心机,虽然吕布和刘备之间恩怨很深,但是终究有辕门射戟的恩情,如果刘备从自己的仇怨的角度说要杀吕布,那么就会被人指责忘恩负义,丢掉名声(这可是刘备当时不多的身家);如果刘备从曹操的角度说吕布留不得,那么就是在向曹操表忠心,如果事后背叛,也会被扣上不忠的名声;如果劝曹操留下吕布,那就是有异心,这是一定会有其他人站出来说吕布留不得,然后曹操从善如流,刘备也就在不久之后和吕布作伴去了。
可是,刘备的话说得很妙!非常有水平!
具体多有水平,大家自己体会,我就不多说了。
作者: 正阳真人    时间: 2013-2-4 23:46     标题: 回复 #68 乌鹊南飞3 的帖子

关于问题二
乌鹊兄
君主制度,我想不用解释。中国从秦代开始,就建立了明确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国家体质,之后的历朝历代,只是集权程度不同而已,具体制度不同而已,但是最核心的制度,都是君主以血脉传承,作为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实际或名义上的)。
就如乌鹊兄所说,千古兴亡事,成者王侯败者贼。虽然后世史书也并非随便涂抹,但是成败总是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因为只有胜利者才有机会改错!
但是,就吕布的“大义彰彰”,有必要讨论千古兴亡吗?有必要谈成者王侯败者贼吗?对于一个人,他是否对国家忠诚,和他的行为是否正确,本就是两个问题!
吕布,本就不是汉朝的忠臣,他的对错也随着他的身死而画上了终点,无需后人粉饰。
作者: 正阳真人    时间: 2013-2-5 17:45     标题: 回复 #69 正阳真人 的帖子

关于吕布的话说的有什么问题,我想在这里再仔细分析一下:
首先,是说话的身份摆的不对。吕布当时是阶下囚,但是他的语气充满了自傲,好像是在和曹操谈合作。
“明公将步,令布将骑”,暗中的含义是——指挥步兵我吕布不如你曹操,指挥骑兵你曹操不如我吕布。你把骑兵给我指挥,咱俩就能怎么怎么样。
从曹操的角度来听,就是吕布根本没有把自己当做失败者,也没有明白自己在投降!进而言之,吕布根被没有摆正未来自己和曹操的关系。

其次,吕布一直在强调自己的能力,但没有表达效忠。
对于一个集团的“主公”,手下的能力是第二位的,忠诚是第一位的。因为一个忠诚的白痴,你只要把他放到一个不要紧的位置就行了;但是一个心怀叛逆的天才,你必须时刻防着他反噬。吕布的忠心和诚信是经过历史证明了的,受害者就在旁边站着,曹操会从蹈覆辙?所以,吕布越是吹嘘自己的能力强大,也就是证明自己反叛的能力和破坏性越强。

第三,吕布把自己至于在曹营诸将之上。无形中得罪了曹营中的所有将领,成为了人事关系“炸弹”。

有这三点,吕布能不死吗?
作者: 乌鹊南飞3    时间: 2013-2-6 10:13



QUOTE:
原帖由 正阳真人 于 2013-2-5 17:45 发表
关于吕布的话说的有什么问题,我想在这里再仔细分析一下:
首先,是说话的身份摆的不对。吕布当时是阶下囚,但是他的语气充满了自傲,好像是在和曹操谈合作。
“明公将步,令布将骑”,暗中的含义是——指挥步兵我吕布不如你曹操,指挥骑兵你曹操不如我吕布。你把骑兵给我指挥,咱俩就能怎么怎么样。
从曹操的角度来听,就是吕布根本没有把自己当做失败者,也没有明白自己在投降!进而言之,吕布根被没有摆正未来自己和曹操的关系。

其次,吕布一直在强调自己的能力,但没有表达效忠。
对于一个集团的“主公”,手下的能力是第二位的,忠诚是第一位的。因为一个忠诚的白痴,你只要把他放到一个不要紧的位置就行了;但是一个心怀叛逆的天才,你必须时刻防着他反噬。吕布的忠心和诚信是经过历史证明了的,受害者就在旁边站着,曹操会从蹈覆辙?所以,吕布越是吹嘘自己的能力强大,也就是证明自己反叛的能力和破坏性越强。

第三,吕布把自己至于在曹营诸将之上。无形中得罪了曹营中的所有将领,成为了人事关系“炸弹”。

有这三点,吕布能不死吗?

正阳兄的分析非常精确,南飞佩服。不过《三国志》南飞已然浸淫十载,虽非学院出身,然自度有一技之长。正阳兄以上所言皆着明处,但南飞以为还能再深入一步。曹操虽然奸诈,但是非常疼爱小孩子,容易被人高估而不见其早年顽童本色;而刘备虽然仁厚,内心却有酷暗阴影,容易被人低估而不见其早年艰苦岁月。正阳兄,刘备的话有内三妙,兄已言之,南飞愿补外一妙,史料如下:

《吕布传》:布与其麾下登白门楼。兵围急,乃下降。遂生缚布,布曰:“缚太急,小缓之。”太祖曰:“缚虎不得不急也。”布请曰:“明公所患不过于布,今已服矣,天下不足忧。明公将步,令布将骑,则天下不足定也。”太祖有疑色。刘备进曰:“明公不见布之事丁建阳及董太师乎!”太祖颔之。布因指备曰:“是儿最叵信者。”㈣于是缢杀布。

注引四:英雄记曰:布谓太祖曰:“布待诸将厚也,诸将临急皆叛布尔。”太祖曰:“卿背妻,爱诸将妇,何以为厚?”布默然。

注引四:献帝春秋曰:布问太祖:“明公何瘦?”太祖曰:“君何以识孤?”布曰:“昔在洛,会温氏园。”太祖曰:“然。孤忘之矣。所以瘦,恨不早相得故也。”布曰:“齐桓舍射钩,使管仲相;今使布竭股肱之力,为公前驱,可乎?”布缚急,谓刘备曰:“玄德,卿为坐客,我为执虏,不能一言以相宽乎?”太祖笑曰:“何不相语,而诉明使君乎?”意欲活之,命使宽缚。主簿王必趋进曰:“布,勍虏也。其众近在外,不可宽也。”太祖曰:“本欲相缓,主簿复不听,如之何?”

不管是《三国志》还是《献帝春秋》,都明确讲曹操“有疑色”,“意欲活之”,所以说老曹虽有杀心,但同时也在琢磨如何驾驭吕布。曹彰自言为将之道而老曹大笑,可见曹操是很喜欢小孩子天真的一面。这一点被吕布所算计,故有"明公何瘦","缚太急,小缓之"这种纯属卖萌的语言,吕布那会儿也不小了;但从老曹回话来看“然。孤忘之矣。所以瘦,恨不早相得故也。”以及“本欲相缓,主簿复不听,如之何?”这些来看,老曹已经中着,真把吕布当小孩子逗着玩。曹操的性格是不记仇,讲宽恕的,而平定天下乃其夙愿,此时方兴未艾得吕布乃一大助力。

但这已被刘备看穿:丁原董卓待吕布亦如赤子宠养,那会儿吕布更年幼,然其自尊心太强犹不能堪之。南飞以为这才是曹操颔首的关键。所以正阳兄说吕布自己找死,也有道理。千不该万不该,不该求刘备,搞得刘备不得不表态自保。如果求郭嘉,则定然生还。这叫做既逞强又轻率,敌情搜集准备严重不足匆匆搞统一战线,窃以为取死之道在此。

因此南飞的结论正好相反:吕布是故意装纯真跟老曹平等对话。正阳兄所言三点,结合裴注来看,只恐还是可以商酌的。

[ 本帖最后由 乌鹊南飞3 于 2013-2-9 10:14 编辑 ]
作者: 乌鹊南飞3    时间: 2013-2-6 10:24



QUOTE:
原帖由 正阳真人 于 2013-2-4 23:46 发表
关于问题二
乌鹊兄
君主制度,我想不用解释。中国从秦代开始,就建立了明确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国家体质,之后的历朝历代,只是集权程度不同而已,具体制度不同而已,但是最核心的制度,都是君主以血脉传承,作为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实际或名义上的)。
就如乌鹊兄所说,千古兴亡事,成者王侯败者贼。虽然后世史书也并非随便涂抹,但是成败总是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因为只有胜利者才有机会改错!
但是,就吕布的“大义彰彰”,有必要讨论千古兴亡吗?有必要谈成者王侯败者贼吗?对于一个人,他是否对国家忠诚,和他的行为是否正确,本就是两个问题!
吕布,本就不是汉朝的忠臣,他的对错也随着他的身死而画上了终点,无需后人粉饰。

呵呵呵,正阳兄,周总理有句名言:"从无句逗处读书,与有肝胆人共事。”基础概念不剖析了然,如何与有胆有识之人共论大事?道家有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时人亦云:佛本是道。此中奥妙,真人自知,岂待南飞多言?

[ 本帖最后由 乌鹊南飞3 于 2013-2-6 10:34 编辑 ]
作者: 正阳真人    时间: 2013-2-6 13:42     标题: 回复 #72 乌鹊南飞3 的帖子

乌鹊兄
我一直有一个观点,就是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些最基本的观点!或者是对一些人,或者是对一些事。这些观点很难说是理性的,有时候也无法分析,但是正是这些观点,支撑了每一个人对世界的基本认识。有些人管这个叫做——世界观!(我不认为这种观点就是世界观,但是我认为这些观点是一个人世界观的直观体现。可是我在这里是在没有更合适的词来形容,只好用世界观来指代)
如果是其他的问题,大家都可以平心气和的讨论,但是一旦涉及到世界观,那任何讨论都是无用的,甚至是有害的。
我不是说一个人的世界观是不可以改变的,只是这种改变很难在人与人的讨论中出现。

就像咱俩对曹操和刘备的根本看法。(我不认为能改变你的想法,但只是想说我的看法)
在你看来曹操是可爱的奸雄(我的理解),所以在他的行为中,到处都闪现着“真性情”!刘备则比较虚伪!但我不这么看!
在我看来,曹操是一个非常理性务实的人。他的行为的利益指向性非常的强。顺我利者,就万般善待,当面侮辱也唾面自干;逆我利者,杀伐果断,绝不容情。我并不是说曹操绝对的无情,但是在曹操的“利”面前,他容过情吗?
如果说曹操有两面,那么他一面是个汉朝的贵族公子哥,游乐随性、恣意妄为,看得起的千好万好,看不上的弃如敝履(来自真性情)。另一面则是一个极度冷静务实的枭雄(来自贵族教育)。

刘备则不然!虽然他更坚忍,更执着,但是他更像是我们这样的草根、吊死、普通人。他有欲望,也有底线;有能力,也有明显的不足。
本质上,刘备是个普通人,少年生活困苦,却有一个只有在吹牛的时候才起作用的出身。喜欢飞鹰走马、鲜衣美服,却又深受儒家的教育影响。所以刘备就像我们身边那些,平时可以一般正经的讲些大道理,但是又主动开荤段子玩笑;是时而一腔热血,又有很多小毛病小欲望的朋友。虽然在生活的磨砺中,他越来越务实,越来越圆滑,甚至不择手段(不择手段指的是入蜀)。
作者: 正阳真人    时间: 2013-2-6 14:39     标题: 回复 #72 乌鹊南飞3 的帖子

乌鹊兄
我觉得,你真的对曹操很有好感,一直为他辩护。
首先,关于吕布,其实不管他求谁,都是死!你看吕布的履历就知道,他在任何人的手下都干不长。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人事关系处理极差!他其实一句话就已经把所有曹操手下得罪光了。“明公将步,令布将骑”,其他人摆在了那里?如果乌鹊兄是一个公司的boss,这样的人你敢要?如果你是一个公司的高层,这样的人你会让他进公司?这既是一个人事炸弹!

其次,曹操是否喜欢小孩子,这值得商榷,咱们暂不讨论。但是吕布能有这么高的政治智商?显然是没有的!(这个我不解释,自己看吕布传——在这方面吕布基本上是白痴,要不就是自大狂)

再有,吕布真的在撒娇了吗?不是!西园相识是在套近乎!缚急求缓是在求饶!卖萌装小孩明显是当下人的想法!你考虑一下,你的父辈会这么想吗?十年前你会这么想吗?曹操吕布可能会这么考虑问题吗?不可能的!
曹彰的曹操的儿子!自己的儿子有志向,当父亲的当然喜欢,但是你看到曹操在其他地方喜欢小孩了吗?曹操的确是惜才,但是把这简单的理解为喜欢小孩子?就太开玩笑了。(这不是给曹操脸上贴金,是在画红脸蛋)

最后,关于吕布死前的几段历史记述,相互之间是有差别的。在我看来,曹操在听完吕布的求情之后,其实杀心已定。刘备不一定是自己主动要求说话的。再者,“有疑色”疑的是什么?这里面可是很制度商榷的呀。
作者: 乌鹊南飞3    时间: 2013-2-7 10:41



QUOTE:
原帖由 正阳真人 于 2013-2-6 13:42 发表
乌鹊兄
我一直有一个观点,就是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些最基本的观点!或者是对一些人,或者是对一些事。这些观点很难说是理性的,有时候也无法分析,但是正是这些观点,支撑了每一个人对世界的基本认识。有些人管这个叫做——世界观!(我不认为这种观点就是世界观,但是我认为这些观点是一个人世界观的直观体现。可是我在这里是在没有更合适的词来形容,只好用世界观来指代)
如果是其他的问题,大家都可以平心气和的讨论,但是一旦涉及到世界观,那任何讨论都是无用的,甚至是有害的。
我不是说一个人的世界观是不可以改变的,只是这种改变很难在人与人的讨论中出现。

就像咱俩对曹操和刘备的根本看法。(我不认为能改变你的想法,但只是想说我的看法)
在你看来曹操是可爱的奸雄(我的理解),所以在他的行为中,到处都闪现着“真性情”!刘备则比较虚伪!但我不这么看!
在我看来,曹操是一个非常理性务实的人。他的行为的利益指向性非常的强。顺我利者,就万般善待,当面侮辱也唾面自干;逆我利者,杀伐果断,绝不容情。我并不是说曹操绝对的无情,但是在曹操的“利”面前,他容过情吗?
如果说曹操有两面,那么他一面是个汉朝的贵族公子哥,游乐随性、恣意妄为,看得起的千好万好,看不上的弃如敝履(来自真性情)。另一面则是一个极度冷静务实的枭雄(来自贵族教育)。

刘备则不然!虽然他更坚忍,更执着,但是他更像是我们这样的草根、吊死、普通人。他有欲望,也有底线;有能力,也有明显的不足。
本质上,刘备是个普通人,少年生活困苦,却有一个只有在吹牛的时候才起作用的出身。喜欢飞鹰走马、鲜衣美服,却又深受儒家的教育影响。所以刘备就像我们身边那些,平时可以一般正经的讲些大道理,但是又主动开荤段子玩笑;是时而一腔热血,又有很多小毛病小欲望的朋友。虽然在生活的磨砺中,他越来越务实,越来越圆滑,甚至不择手段(不择手段指的是入蜀)。

正阳兄
你所说的世界观南飞赞成,个人认为世界观很大程度上是天生的,后天改变不大,不知正阳兄以为如何?

其实刘备、吕布、曹操这些人也有世界观,你我的世界观没有必要求个统一,但不妨讨论下这三位的世界观。南飞以为,认清一个人的世界观,即便面对上帝,亦无所畏惧。正阳兄,坦白讲,我对曹刘吕三人都很有好感,之所以经常显得比较贬刘,是因为刘备的长处与短处均与在下一致。是以长处不足贵,而短处倍感切肤之痛,批他有助于自省。曹吕则不一样,他们的长处是我的短处,故欣赏学习之;而他们的短处在下恰有一技之长,不担心会犯同样的错误。所以对我来说,如果现实中相处,适合以刘备为大哥,以曹公、奉先为师,不知正阳兄以为如何?

说曹操真性情,我觉得纯属拔高,奸诈的老狐狸就算是真性情,也是真奸诈。所以我说老曹是孩子气,君不见曹操特别喜欢笑,开怀大笑的时候一点节制也没有,哭的时候也是想哭就哭,不看场合的。当然这种率性是建立在他手腕高超的基础之上,手段差一点如孙权,虽然也乱开玩笑,就远没有他那么潇洒从容。正阳兄指出老曹见利不容情,其实义释关羽就是一个反例,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而喜欢小孩子,“生子当如孙仲谋”岂非绝好的例子?老曹再怎么爱才惜才,也惜不到劲敌身上吧?其实本朝太祖对曹公更有好感,南飞言及于此,愿正阳兄熟虑之。

刘备的水平正阳兄是真正低估了,关羽张飞这种万人敌,诸葛亮这种千古一相为何不避艰难困苦,不为他方挖角所动,千里迢迢跟着刘备N次打回原形再创业,岂仅仅因为其人格魅力?没有过人的才能是不可能的。其实个中原因诸葛亮拒绝张昭挖角时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孙会稽能用吾不能尽吾。在曹操那边更没发展前途。关张何尝不是如此,池中之物焉能为国士无双?这些刘备老早就看出来了,但依然有手腕笼络得住,这种大才用佛家的话来讲入了大阿罗汉三昧的。像上面我们提到刘备那句:“明公记得丁建阳、董卓事否”,我昨天想了想,外有四妙,之前只说了一妙,不知正人可有兴趣?刘备诸葛亮这些高手平时很多看似漫不经心、随随便便甚至有些啰哩啰嗦的话,其实分分钟钟都是有意无意在测试对方的反应,验证自己对其世界观的把握。所以南飞一直以为试探高手的意图是愚蠢的,你想看别人的意图,别人也在摸你的意图,自以为高明很容易被下套。所以本朝太祖才说:“越高贵者越愚蠢,越卑贱者越聪明。”

这一点孙策都有所不及,对下两人托孤。张昭这个人有如伊尹、魏征,政治上是个无欲则刚的不倒翁,托孤给他没事,而且周瑜程普这些孙家班底跟他没什么交情。诸葛亮则不同,刘备死的时候,他已经把异己如刘封彭漾都清理得差不多了,宿将魏延跟他是同乡,子龙与他一起入蜀,其他如法正张飞要么死了要么孤立,只剩蜀中新降之辈很多还是诸葛亮举荐的,讲那个点基本上是团结在以他为核心的旗帜之下,能牵制牵制他的唯有吴壹李严。刘备在这种情况下讲刘禅若是不足辅,君其自取之,那是什么份量?是把诸葛亮谨慎这“世界观”看穿了,知道如果北伐不成功,以诸葛亮的性格在蜀中这么小的地盘是不会有任何动作的。所以让李严分点兵力,留个掌兵的口实。北伐成功,李严可以乘虚而入;北伐不成功,李严有权问责。所以诸葛亮不摆平李严是没法全力北伐的,第一次北伐失败就是因为有李严问责的危险,所以政治上必须自贬三级、挥泪斩马谡。而刘备死的时候已然益州疲敝,以诸葛亮的性格不休整几年是不会北伐的,这样一进一出给刘禅留出来十年时间,如果这样都还无所作为、站不稳脚跟,面对孙曹这样的虎狼亡国也是迟早的事情,还不如让诸葛亮自取之,好歹还能留个侯位。像陈登这种拱翻吕布基本盘,两败孙策的天下豪杰,都佩服刘备的王霸之略,指的就是这个。把最坏的情况考虑清楚,然后利用其性格短板稍微牵制一下,就行了。反正打下天下也是要分功臣,一个人管不过来,所以不如先预支给他们算了,让这些国士们觉得是在为自己打工,为大家共同的理想而拼命,而不是为他刘备打工。个人以为本朝太祖读隆中对批:“始误于此,千里之遥二分兵力,终而刘备、关羽、诸葛亮三分兵力,安得不败?”三分兵力是什么意思,刘备对诸葛亮关羽经营自己的独立王国是不干预、不插手的,但洞若观火。

不过大家如果都是顶尖高手,眼光肯定不低,既然肯合作要搞的必然是一个人干不了的大事情。顶尖高手都力有不足的大事情,南飞料想谁也吃不透最后能搞成什么样,最重要的是不要搞爆了,上限随时都可以调整。横着搞也行,竖着搞也行,只要能成事。有这个底限,很多细节是很容易妥协,是很容易达成共识的。所以真正的重点是,统一战线,统一思想,底线大家统一了,其他的都不是事儿。谁的方案好,谁的执行力强就听谁的干。对于干大事我是这样看的,正阳兄见笑了。

[ 本帖最后由 乌鹊南飞3 于 2013-2-7 11:07 编辑 ]
作者: 乌鹊南飞3    时间: 2013-2-7 11:05



QUOTE:
原帖由 正阳真人 于 2013-2-6 14:39 发表
回复 #72 乌鹊南飞3 的帖子


乌鹊兄
我觉得,你真的对曹操很有好感,一直为他辩护。
首先,关于吕布,其实不管他求谁,都是死!你看吕布的履历就知道,他在任何人的手下都干不长。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人事关系处理极差!他其实一句话就已经把所有曹操手下得罪光了。“明公将步,令布将骑”,其他人摆在了那里?如果乌鹊兄是一个公司的boss,这样的人你敢要?如果你是一个公司的高层,这样的人你会让他进公司?这既是一个人事炸弹!

其次,曹操是否喜欢小孩子,这值得商榷,咱们暂不讨论。但是吕布能有这么高的政治智商?显然是没有的!(这个我不解释,自己看吕布传——在这方面吕布基本上是白痴,要不就是自大狂)

再有,吕布真的在撒娇了吗?不是!西园相识是在套近乎!缚急求缓是在求饶!卖萌装小孩明显是当下人的想法!你考虑一下,你的父辈会这么想吗?十年前你会这么想吗?曹操吕布可能会这么考虑问题吗?不可能的!
曹彰的曹操的儿子!自己的儿子有志向,当父亲的当然喜欢,但是你看到曹操在其他地方喜欢小孩了吗?曹操的确是惜才,但是把这简单的理解为喜欢小孩子?就太开玩笑了。(这不是给曹操脸上贴金,是在画红脸蛋)

最后,关于吕布死前的几段历史记述,相互之间是有差别的。在我看来,曹操在听完吕布的求情之后,其实杀心已定。刘备不一定是自己主动要求说话的。再者,“有疑色”疑的是什么?这里面可是很制度商榷的呀。

正阳兄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这一点我想无用多言。

吕布那点自大,在魏晋所谓的名士风流里面太小Case了,且不说曹营的将骑谁打得过他,摆出来看看呢?祢衡才是把所有人都得罪光了、不论文武,吕布跟他比如何?他跟吕布比又如何?刘巴的沙龙公然不接待张飞,吴质的沙龙公然朝笑曹真,屁事都没有,顶多升职慢点。讲历史不摆时代背景容易出偏差哦。吕布很多行为是不被理解的,正如关公的很多行为是不被理解的。关公千里走单骑,护送二位嫂子,很多人就觉得有奸情,觉得关公好色。我觉得是这样武断盖棺论断很草率的。

讲到这里顺便说说,曹操的合理做法应该是把吕布押到献帝那里由朝廷公议如何处理,毕竟他一直是大汉的臣子,明面上并没有实质动作转到袁术那边。反正吕布已经是案板上的肉了,随时都能砍;一来给自己多一点思考的时间,二来砍了一个吕布还有很多吕布如韩遂马超,这些人不自疑自危?他们的所作所为还不如吕布。杨彪荀攸这些人跟吕布共过患难,会不会同情奉先?曹公虽然精明,但大事情上几乎没有一次判断高明,这一点远不及刘备。两人完全是可以互相弥补的,这也是曹操重视刘备的原因之一。

说到吕布卖萌,正阳兄以为现代才有,其实本朝太祖就喜欢卖萌,那还是建国之后,他都五十几了;面对二三十岁的年轻小子装嫩,这点《李志绥医生回忆录》里面比比皆是,正阳兄要不要在下举几个例子?所以说非常之人不能以常理度之,他们的很多经历常人完全没有,所以他们的很多古怪行为其实远远超越常人的想象力了。所以南飞一旦看到某人做出与我内心设定的世界观不符的事情,必定要搞清楚为什么。对我来说,潜意识中出问题的一定是自己假设的世界观有问题,而不是其他。所以正阳兄,我不介意改变自己的世界观,只要有人能指出其中的偏差。我始终觉得世界很大,自己很小,不断学习进步是非常有必要的。

[ 本帖最后由 乌鹊南飞3 于 2013-2-7 11:19 编辑 ]
作者: 正阳真人    时间: 2013-2-7 15:48     标题: 回复 #76 乌鹊南飞3 的帖子

乌鹊兄
谈到这种程度,发帖子才有了味道!
那我就顺着你的话,说说我的看法。
首先,在我看来,世界观绝对不是天生的,是后天形成的。只是,他并不等同于人的理性意志。随着人的成长,世界观在不断的完善和改变,每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的人生阶段,世界观都是不一样的!一对双胞胎,如果接受不同的教育,经历不同的生活经历,他们的世界观同样也会产生很大的差别。乌鹊兄以为呢?

其次,我很赞同你的一个观点,就是刘备真的和我们很像,生活经历、社会地位、甚至是个人缺点都和我们很像!所以现代的人大多不喜欢刘备。但是我不认为这是长处和短处的问题!我记得有些心理学知识中讲,一个人最讨厌的往往是他最擅长的!在我们看小说的时候,刘备很容易为我们带来很强的代入感。而随着这种代入感,我们感受到的是奋斗的痛苦,是社会的不公,等等等等!刘备身上的很多有长处是我们没有的或做不到的,他的短处月恰恰是我们有的,由此读者感受到的更多的是对生活前途的失望!
再加上,当代的社会,很多传统的价值观被打破了,担心的价值观有没有建立起来。在一个社会用集体的声音去批判忠诚、道德、仁慈的时候,我们能够真的读懂刘备吗?
有人说,任何历史都是当代史!那么,我们对任何历史任务的解读,都是在解读自身。《水煮三国》的作者成君忆曾说“喜欢曹操的人,都是想成为曹操的人”,此言虽然过激,但仍可算是一语中的。人人都希望成为成功者,向曹操一样!但我想问,如果这个社会都变成曹操,这个社会会怎么样呢?

第三,“生子当如孙仲谋”怎么可能是喜欢小孩子呢?!这只能说是一种感慨。从年龄上看,孙权是曹操是子辈,曹操在此不过是感慨罢了。再有,说道关羽,你还记得刘备投靠的时候,曹操怎么说的吗?呵呵!利不容情是一个原则,但它的前提人对利的理解和选择!鼠目寸光之辈多矣,也是利不容情啊!之所以曹操能够在汉末乱世当中脱颖而出,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在于他对于“利”的把握!

第四,你的第四段(刘备被低估那段)分开看很清楚,和在一起就?你是怎么把它们拼到一起的?(笑)
作者: 正阳真人    时间: 2013-2-7 16:05     标题: 回复 #77 乌鹊南飞3 的帖子

乌鹊兄
首先,我解释下“卖萌”!我绝不是认为它刚刚出现,但是这种现象被重视也就最近这一二十年!(日本死宅文化啊!)

其次,得罪人这个事情应该单独拿出来独立分析!君不见祢衡的下场!其实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刘巴有才干,所以刘备就会容忍刘巴!吴质有才干,又跟曹丕关系密切,的最曹真又如何呢?
吕布口出狂言,只是他被杀的直接诱因,是他用话封死了自己的最后一丝生机。须知同一句话在不同场合,说出来的结果是迥然不同的。同样是骂娘,在被人用枪顶住脑袋和两个人赤手空拳的情况下,结果能一样吗?

第三,其实曹操在这件事上很精明!乌鹊兄不妨再反过来考虑考虑!想想曹操的立场!和利益!
作者: 冯励    时间: 2013-2-7 16:09

凭单调的史书记载只能看出其人的大概,历史上从来没有什么人被世人统一认可。也许要评价一个人,必须看一本专门写其人的传记,什么细节都写,而不是只叙述个大概。
作者: 乌鹊南飞3    时间: 2013-2-9 11:53



QUOTE:
原帖由 正阳真人 于 2013-2-7 15:48 发表
乌鹊兄
谈到这种程度,发帖子才有了味道!
那我就顺着你的话,说说我的看法。
首先,在我看来,世界观绝对不是天生的,是后天形成的。只是,他并不等同于人的理性意志。随着人的成长,世界观在不断的完善和改变,每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的人生阶段,世界观都是不一样的!一对双胞胎,如果接受不同的教育,经历不同的生活经历,他们的世界观同样也会产生很大的差别。乌鹊兄以为呢?

其次,我很赞同你的一个观点,就是刘备真的和我们很像,生活经历、社会地位、甚至是个人缺点都和我们很像!所以现代的人大多不喜欢刘备。但是我不认为这是长处和短处的问题!我记得有些心理学知识中讲,一个人最讨厌的往往是他最擅长的!在我们看小说的时候,刘备很容易为我们带来很强的代入感。而随着这种代入感,我们感受到的是奋斗的痛苦,是社会的不公,等等等等!刘备身上的很多有长处是我们没有的或做不到的,他的短处月恰恰是我们有的,由此读者感受到的更多的是对生活前途的失望!
再加上,当代的社会,很多传统的价值观被打破了,担心的价值观有没有建立起来。在一个社会用集体的声音去批判忠诚、道德、仁慈的时候,我们能够真的读懂刘备吗?
有人说,任何历史都是当代史!那么,我们对任何历史任务的解读,都是在解读自身。《水煮三国》的作者成君忆曾说“喜欢曹操的人,都是想成为曹操的人”,此言虽然过激,但仍可算是一语中的。人人都希望成为成功者,向曹操一样!但我想问,如果这个社会都变成曹操,这个社会会怎么样呢?

第三,“生子当如孙仲谋”怎么可能是喜欢小孩子呢?!这只能说是一种感慨。从年龄上看,孙权是曹操是子辈,曹操在此不过是感慨罢了。再有,说道关羽,你还记得刘备投靠的时候,曹操怎么说的吗?呵呵!利不容情是一个原则,但它的前提人对利的理解和选择!鼠目寸光之辈多矣,也是利不容情啊!之所以曹操能够在汉末乱世当中脱颖而出,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在于他对于“利”的把握!

第四,你的第四段(刘备被低估那段)分开看很清楚,和在一起就?你是怎么把它们拼到一起的?(笑)

正阳兄
确实说到关键之处了
1. 你讲的双胞胎之说南飞深表赞同,有很多双胞胎走向完全不同的道路。这个道理在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里面得到非常经典的演绎,不管是《侠客行》、《绝代双骄》还是《射雕英雄传》,一光一暗的双胞胎走出完全相反的人生,他们世界观有时候甚至是相似的。考据这其中的原因,后天的影响固然强大,但我最根本的世界观其实受到外界的影响有限。花无缺如果生于旷谷大漠,也许就是郭靖、石破天;江小鱼长于豪门深院大概便是杨康、石中玉。光之子成长于富贵之乡,虽然华丽但为善亦不彰;暗之子若生于锦绣之所,则徒受其恶而不自觉。所以我认为天赋卓越的赤子应当生长于有间地狱,磨砺苦行,方能全其至善而尽其才能。此说正阳兄以为如何?

2.正阳兄,你举刘备的代入感在下都赞成,最关键的一点我还想再补充下。你说“读者感受到的更多的是对生活前途的失望”,南飞不以为然,刘备恰恰正是能够给草根之众带来希望的人。我对刘备其他事都不甚感冒,唯唯佩服他敢在孙吴背盟勾结曹魏之时,力排众议为关公复仇。诚可谓虽千万人吾往矣,惟其大义所在。虽然结局以失败告终,但曹丕在有生之年不敢越蜀山半步,只敢打打孙权,试问吴蜀孰强孰弱?此岂非为先帝气势所震慑乎?南飞以为,草根之民最需要学习的就是这种不畏强敌,敢逆劲旅的英雄气概。正如本朝太祖当年,力排众议抗美援朝,一举打掉其携二战之威,妄图宰割天下的美梦,让全世界重新认识下什么是人民解放军。

至于正阳兄说没有人读懂刘备,又有几人读懂曹操呢?反正这些年来据我所知,很多人都觉得曹操非常费解,读不懂。学习刘备固然是条大道,但最关键的几手,刘备之所以为刘备而非张备、李备,大多数人是学不到的。不仅学不到,整一个视而不见,都不知道那是精要。所谓真理总在平常,说的就是这个理儿。而曹操的缺点本来就不多,“宁我负天下人,毋使天下人负我”这种估计一般小坏蛋都不会去学,纵然有人偷偷学,也必不敢如曹操于人中宣扬,所以毛纶点评至此说:“世人皆以此非曹,吾言此亦曹操之能”。是以为祸也轻,而得利多。所以对于大家都热衷于学曹操,我觉得还好,趋利避害本性而已,君不见“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即便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浊世,成长本身亦不是错。

3.曹操喜爱小孩子这点就告一段落吧,本来就是南飞读《三国志》的心得,论证起来势必庞大,不展开了;不过南飞对于正阳兄所言曹操对“利”的把握很有兴趣,下面试着推演一番。当年程昱说要杀刘备,曹公说:“方致英雄,不能杀一人以沮天下心。”这和曹操当年那句“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南飞以为是相同的。《南华》所谓“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此之谓也。《素书》亦有言:“道者,人之所蹈,使万物不知其所由。德者,人之所得,使万物各得其所欲。”曹操任天下大道以为一己之得,无愧为古之“真人”~!如果好学曹操之人做人能做到这个境界,天下必将大治,人世当重现天国。

4.第四点嘛,说来惭愧。南飞所学一贯庞杂,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就弄成今天这样了。总之,关键时刻能尽其学,就行了^_^

[ 本帖最后由 乌鹊南飞3 于 2013-2-9 16:19 编辑 ]
作者: 乌鹊南飞3    时间: 2013-2-9 14:33



QUOTE:
原帖由 正阳真人 于 2013-2-7 16:05 发表
乌鹊兄
首先,我解释下“卖萌”!我绝不是认为它刚刚出现,但是这种现象被重视也就最近这一二十年!(日本死宅文化啊!)

其次,得罪人这个事情应该单独拿出来独立分析!君不见祢衡的下场!其实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刘巴有才干,所以刘备就会容忍刘巴!吴质有才干,又跟曹丕关系密切,的最曹真又如何呢?
吕布口出狂言,只是他被杀的直接诱因,是他用话封死了自己的最后一丝生机。须知同一句话在不同场合,说出来的结果是迥然不同的。同样是骂娘,在被人用枪顶住脑袋和两个人赤手空拳的情况下,结果能一样吗?

第三,其实曹操在这件事上很精明!乌鹊兄不妨再反过来考虑考虑!想想曹操的立场!和利益!

正阳兄
1.关于吕布。其实我们已经讨论到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吕布喜欢逞强。所谓义高人胆大吧,不避生死。南飞如有兄长如奉先,眼见他找死若此,在下应当怎样做?南飞可以很明确地告诉正阳兄,我会动员一切力量拼死救他,不计后果如何。只要一息尚存,此行不止。生死兄弟当如此

2.曹操确实很精明,这没错啦。但诚如正阳兄所言,曹公的利益导向这么明显,刘备这种大玩家难道看不出来?最不应该低估的人就是刘备。再回到白门楼,刘备那句“明公不见布之事丁建阳及董太师乎?”南飞所说外有四妙用,现在一一演之。于义,提醒了老曹;于仁,替同僚现身说法;于忠,自己把吕布的案底抖出来,如果这个老曹都能包容接受,其他人还有什么谗言可进?否则早晚还是免不了丧命受辱。同时这句话也试探了老曹的容人气度与底限,为将来种菜装傻张目。所以南飞说刘备一句话内有三妙,外有四用,焉能做寻常落井下石之语视之?

然而此言虽妙,尤未尽善。诚如正阳兄所言,吕布与刘备未有旧情,丁原董卓之事难道他不知道?为何刘备还肯收留吕布呢?这是因为刘备有天下英雄的气度,自视较丁原董卓尚有一技之长,没有道理他们失败两次自己还掉脑袋。如果老曹不是那么心急把吕布砍了,稍微转下脑筋问刘备:“既然这些你都知道,那为啥你还要收留他?”君为刘备作何言对?所以我认为刘备救吕布的心是真的,但曹操性急,其他人嫉贤自保,才有吕布的悲剧。当然这也是刘备一贯粗疏的短板,没什么好说的。窃以为这也是曹操青梅煮酒的时候随口一句,把玄德公的筷子都吓掉了的缘由。老曹虽然战略不咋样,又急于求成,但事后还是会反省的,孙仲谋之流玩那些“将吾往火上据”的把戏,纵使唬得了曹公一时,唬不了一世。孙权尚且无能为力,放眼天下与曹公争雄者复有几人?

[ 本帖最后由 乌鹊南飞3 于 2013-2-9 16:24 编辑 ]
作者: 正阳真人    时间: 2013-2-10 14:59     标题: 回复 #82 乌鹊南飞3 的帖子

这两天事情比较多
乌鹊兄
你还是没有了解当时场景中的凶险!
首先,于情于理,刘备主动站出来向曹操进言的可能性不大。你可以想一下刘备当时的处境——曾经是对手,现在寄人篱下。你该怎么办?一般来说,选择只有两个——要不特别低调,恨不得所有人认为自己不存在;要不特别高调,拼命表现自己的忠心!从史书和演绎上看,刘备的选择是——低调!

其次,你觉得曹操对刘备没有戒心吗?肯定不会。其实白门楼事件,既是对吕布的考验,也是对刘备的考验。
我之所以说刘备打得妙,不是在于他说了什么,而是在于他怎么说!同一句话,不同的说法,其中的含义是根本不同的。
1.身份。我前面说过,吕布的死,很重要的原因是他没有把自己的身份摆正。而刘备在这次进言当中,说话的定位不是属下(不存在效忠的成分。这个很重要),而是客卿。
2.角度。刘备说话考虑的角度,是曹操的利益(至少便面上是)。而且谋身不谋利!
3.没有出主意,只是提醒!曹操问刘备对吕布的处理方案,刘备自己没有说自己的主意,而是把皮球踢了回去。最终的确定权还是在曹操自己手中。
4.道德!刘备在给曹操的建议是从道德的角度出发的,既指出了吕布的危险,又隐隐的点出了自己是吕布的受害者,消除了恩将仇报的骂名!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上。
至于其他,就不那么重要了。

其实,你可以设身处地的从曹操的角度考虑一下,再从其他人的角度考虑一下。
作者: 乌鹊南飞3    时间: 2013-2-11 07:32



QUOTE:
原帖由 正阳真人 于 2013-2-10 14:59 发表
这两天事情比较多
乌鹊兄
你还是没有了解当时场景中的凶险!
首先,于情于理,刘备主动站出来向曹操进言的可能性不大。你可以想一下刘备当时的处境——曾经是对手,现在寄人篱下。你该怎么办?一般来说,选择只有两个——要不特别低调,恨不得所有人认为自己不存在;要不特别高调,拼命表现自己的忠心!从史书和演绎上看,刘备的选择是——低调!

其次,你觉得曹操对刘备没有戒心吗?肯定不会。其实白门楼事件,既是对吕布的考验,也是对刘备的考验。
我之所以说刘备打得妙,不是在于他说了什么,而是在于他怎么说!同一句话,不同的说法,其中的含义是根本不同的。
1.身份。我前面说过,吕布的死,很重要的原因是他没有把自己的身份摆正。而刘备在这次进言当中,说话的定位不是属下(不存在效忠的成分。这个很重要),而是客卿。
2.角度。刘备说话考虑的角度,是曹操的利益(至少便面上是)。而且谋身不谋利!
3.没有出主意,只是提醒!曹操问刘备对吕布的处理方案,刘备自己没有说自己的主意,而是把皮球踢了回去。最终的确定权还是在曹操自己手中。
4.道德!刘备在给曹操的建议是从道德的角度出发的,既指出了吕布的危险,又隐隐的点出了自己是吕布的受害者,消除了恩将仇报的骂名!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上。
至于其他,就不那么重要了。

其实,你可以设身处地的从曹操的角度考虑一下,再从其他人的角度考虑一下。

新年快乐,正阳兄,这几天大家都忙呢

南飞仔细想了想,正阳兄你讲的很有道理,吕布是死硬派,刘备寄人篱下必须自保,而曹操面对这两个非等闲之辈,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稳住场子,如何最大限度地消化吸收他们的基本盘,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如果舞台上只有他们几个玩三国志,可能是不容易有好结果。但倘若南飞穿越成曹冲回去,办法还是有的。

如果南飞能够作为曹冲穿越到白门楼,我跑上去先问刘备:“丁原董卓是什么人?他们现在怎样了?”然后再转向曹操:“请将赤兔赐给我,虽然我现在还骑不了,但我最喜欢大草原上的千里马了。”不知正阳兄以为如何?虽然冲在最前面总会得罪人,但鱼和熊掌自古不可兼得,总有取舍。

南飞无曹冲之才,幸有曹冲之宠;愿效仓舒之仁,成天下之德,苟全私情于乱世。其余别无所求
作者: 可爱小马驹    时间: 2013-2-11 14:19

你大哥要是把你家抢了,把你老婆关了,最后给你个厕所暂住,你还要坚持当这个“大哥”的“生死兄弟”,只能说明你脑残
作者: 乌鹊南飞3    时间: 2013-2-12 10:25



QUOTE:
原帖由 可爱小马驹 于 2013-2-11 14:19 发表
你大哥要是把你家抢了,把你老婆关了,最后给你个厕所暂住,你还要坚持当这个“大哥”的“生死兄弟”,只能说明你脑残

这是一方面,我不否认;如果另一方面他现在替我家背负几千万的巨债,被一群债主追杀呢?并购是个技术活儿

虽然我早就想申请技术破产,但他就是不忍见我名誉受损。你觉得他脑残不?只有先主那样的人才有能耐说服他低头别死撑了,我是不行的。

[ 本帖最后由 乌鹊南飞3 于 2013-2-12 10:35 编辑 ]
作者: 正阳真人    时间: 2013-2-13 11:06


哎~~乌鹊兄原来还是个穿越小说作者!汗
所以说,这个就已经涉及到了世界观的问题了
(根本是思考问题的方式的区别)

我们且不谈历史能不能改变,也不谈史书的记载在细节上有多少缺漏,就算乌鹊兄真的是曹冲,199年才三岁,可能上战场吗?一个三岁的孩子,可能和一群大人一起开会受降?

就算能,你有没有想过,你究竟想要什么呢?可能实现吗?历史毕竟不是小说!
鄙人当年年少,看历史也总有若我在场当如何如何之叹!如今想来,还是太年轻啊!
作者: 乌鹊南飞3    时间: 2013-2-14 07:25



QUOTE:
原帖由 正阳真人 于 2013-2-13 11:06 发表

哎~~乌鹊兄原来还是个穿越小说作者!汗
所以说,这个就已经涉及到了世界观的问题了
(根本是思考问题的方式的区别)

我们且不谈历史能不能改变,也不谈史书的记载在细节上有多少缺漏,就算乌鹊兄 ...

正阳兄

童言无忌嘛~三岁讲这话不是很得体么?谁也不会说什么。不能小看孩子的力量哦,很多时候小孩子说句什么,我会非常认真去听。这也算是我的一个世界观了。

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天从民愿。民者,言萌而无识也。岂非童言之谓也?让我祈祷童言动天吧
作者: 正阳真人    时间: 2013-2-15 10:43     标题: 回复 #88 乌鹊南飞3 的帖子


。。。。。。
作者: 路遇    时间: 2013-3-12 13:32

春秋无义战,三国无义士。乃个主角没做过几件对不起天地良心的事。莫名帮一群“窃国”的猪猴背书力争其清白,闲得蛋疼了……
作者: phoenixdaizy    时间: 2013-3-13 14:32



QUOTE:
原帖由 正阳真人 于 2013-2-5 17:45 发表
关于吕布的话说的有什么问题,我想在这里再仔细分析一下:
首先,是说话的身份摆的不对。吕布当时是阶下囚,但是他的语气充满了自傲,好像是在和曹操谈合作。
“明公将步,令布将骑”,暗中的含义是——指挥步 ...

个人认为是后世附会。战胜者怎么处理战俘,古代都有先例。车裂凌迟都有之!!
作者: 1069946333    时间: 2015-4-6 17:39

很会示弱,真实的政治与军事能力完全不如曹操,只是凭借自己对人心的笼络,能够做到这个高度,其实也很不容易,他是个伪君子,但是却永远能在人心的夹缝中生存下去
作者: yangyan1612    时间: 2015-4-15 08:51

三合一。
作者: 三国赤壁周郎    时间: 2016-3-31 21:06

刘备是个人物,最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佩是他那百折不挠、屡败屡战的精神,而不是什么仁义道德。自古至今,从来就没有几个人认为刘备是道德的化身、是仁人圣君,当时的人乃至后世的人视乎怀念诸葛亮比刘备要多,可见诸葛亮才是道德的化身。
作者: zhwenh_0421    时间: 2016-4-1 08:42     标题: 白马非马



QUOTE:
原帖由 三国赤壁周郎 于 2016-3-31 21:06 发表
刘备是个人物,最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佩是他那百折不挠、屡败屡战的精神,而不是什么仁义道德。自古至今,从来就没有几个人认为刘备是道德的化身、是仁人圣君,当时的人乃至后世的人视乎怀念诸葛亮比刘备要多,可见 ...


  刘备悍然阻止曹操统一中国的大业,以致生灵涂炭,算不得仁人圣君。

PS:

  诸葛亮六出祁山,屡败屡战,代表了最广大良民的根本利益,值得怀念。


作者: 南焰烈云    时间: 2016-4-6 12:38

相比汉末的那些诸侯,人品已经算不错了。
作者: 红豆醉相思    时间: 2016-4-6 15:19     标题: 回复 #95 zhwenh_0421 的帖子

虎牢关一役,夏军大败,夏王被俘。
秦王问其何故出兵,窦建德言“今不自来,恐劳远取”,真仁人君子也!
作者: zjsasj    时间: 2016-4-15 22:24

玩过了圣三国英杰传后,改变了对刘备的看法,有腹黑男转为真汉子。
作者: 13983751146    时间: 2016-6-26 21:24     标题: 回复 #1 maskwujie 的帖子

思想层次的问题啦
作者: ximenchuimiu    时间: 2018-8-25 18:20

能屈能伸的英雄
作者: ckw433    时间: 2018-9-1 20:30

能从卖草鞋做到皇帝,就是真英雄
在乱世,做军阀的能有他那种人品,实在算是稀有了!
作者: 生命在于运动    时间: 2019-3-19 03:19

一个卖草鞋出身的,只过是众多汉家子孙中的一个。最后一步步打下了自己的天下,这还不是英雄?这还有什么争议的?枭雄伪君子有什么好去定论的,总之这人骨子里就是个当皇帝的英雄豪杰。
作者: 老道游天下    时间: 2019-4-3 13:44

伪君子?是言行不一还是两面三刀,乱世之中你认为该怎样当正人君子?而且结合当时的环境,刘备已经算是很有原则的人了。SG飞艇
作者: 诱向影之国    时间: 2020-4-9 12:02

真英雄
作者: 与萧峰同醉    时间: 2020-4-11 10:09

首先“真英雄”的定义是啥?为民请命,惩恶锄奸,义薄云天?那么刘大耳朵肯定不是,几个大老板没有一个人是,大概只有臧洪这样的算是。

但是大耳朵在各大老板里面,算是比较真性情的一个人,除了楼楼说的例子以外,当面鄙视许汜、流涕髀肉复生、和庞统吵架又马上主动和解、和关张之间既是君臣又是兄弟的情谊都很能表现这一点。这也是大耳朵的人格魅力所在。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xycq.org.cn/forum/) Powered by Discuz!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