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求對歷代北方民族作戰習性的分享。 [打印本页]
作者:
小兵1234 时间: 2011-12-24 09:21 标题: 求對歷代北方民族作戰習性的分享。
如蒙古的騎射(我個人習慣稱為打帶跑)及後期的攻城器具、金國的重騎兵(沒有證實,只是根據漢人對鐵浮圖的印象來看)。
其他諸如匈奴、鮮卑、突厥、契丹、女真、蒙古都可以,希望大家能夠談談。
另外不知道商代的鬼方、周代的犬戎算不算北方游牧民族?
[ 本帖最后由 小兵1234 于 2012-2-3 18:06 编辑 ]
作者:
晕船水手 时间: 2011-12-25 17:18
你的第一句就是错的,蒙古有着大量的重骑兵,金国也有大量的骑射手,二者的重轻骑比例都是2:3左右,虽然从史料给人的感觉来看,金国骑兵较为硬朗,蒙古则较为灵活
不能认为游牧/渔猎骑兵有较强的正面战术能力,但他们有撤退和选择战场的优势,而且草原不利于农耕民族的进攻和占领。游牧民族有较大的活动自由,可以较好的避敌、疲敌,以及在局部战场集中优势兵力
[ 本帖最后由 晕船水手 于 2011-12-25 17:21 编辑 ]
作者:
岳光寒 时间: 2011-12-25 23:29
金國确实是重騎,其实西夏也差不多,所以那时宋军都爱使用鞭锏锤挝镗棍槊棒等钝器,因为刀枪剑戟斧钺钩叉等锐器对重甲效果不好,如果硬刺进去,往往兵器就丢了,所以锐器就基本只用不必回收的弩箭了。
[ 本帖最后由 岳光寒 于 2011-12-25 23:32 编辑 ]
作者:
西园公子 时间: 2011-12-26 00:05
蒙古也有重骑兵,女真也有投射骑兵
作者:
晕船水手 时间: 2011-12-26 01:59
原帖由 岳光寒 于 2011-12-25 23:29 发表
金國确实是重騎,其实西夏也差不多,所以那时宋军都爱使用鞭锏锤挝镗棍槊棒等钝器,因为刀枪剑戟斧钺钩叉等锐器对重甲效果不好,如果硬刺进去,往往兵器就丢了,所以锐器就基本只用不必回收的弩箭了。
《三朝北盟会编》
初叛之时,率皆骑兵,旗帜之外各有字记,小大牌子系马土为号。每五十人分为一队 ,前二十人,金装重甲持棍枪,後三十人,轻甲操弓矢。每遇敌必有一二人跃马而出,先 观阵之虚实,或向其左右,前後结队而驰击之。百步之内,弓矢齐发,中者常多,胜则整 队而缓追,败则复聚而不散,其分合出入应变若神,人自为战则胜。
·
作者:
岳光寒 时间: 2011-12-26 15:18 标题: 回复 #5 晕船水手 的帖子
你想说明什么?
作者:
小兵1234 时间: 2011-12-28 18:36 标题: 回复 #6 岳光寒 的帖子
我是覺得可以佐證金國也是重騎搭配騎射,蒙古跟金戰法相似。
只是我受戲劇誤導,認定蒙古騎射、女真重騎,其實他們都不可能只靠一種戰法,爭霸天下。
作者:
XM8 时间: 2011-12-28 19:14
讨论这个问题不能脱离时间限制,因为不管是女真人还是蒙古人,不同时期的装备,甚至是部队的民族成分都是不同的。
作者:
岳光寒 时间: 2011-12-29 13:01
原帖由 小兵1234 于 2011-12-28 18:36 发表
我是覺得可以佐證金國也是重騎搭配騎射,蒙古跟金戰法相似。
只是我受戲劇誤導,認定蒙古騎射、女真重騎,其實他們都不可能只靠一種戰法,爭霸天下。
那是自然的,哪有靠单一兵种制胜的?
只是前期女真人的精锐是以重骑为主的,也是最难对付的。不过一招鲜不能一直吃遍天,南宋抗金过程中想出过不少好办法。
吴氏兄弟利用地利和叠阵法,岳飞、杨沂中、刘锜分别在郾城之战、柘皋之战、顺昌之战中都用大斧砍马足的办法取胜。
作者:
贾图 时间: 2011-12-29 13:33
原帖由 岳光寒 于 2011-12-25 23:29 发表
金國确实是重騎,其实西夏也差不多,所以那时宋军都爱使用鞭锏锤挝镗棍槊棒等钝器,因为刀枪剑戟斧钺钩叉等锐器对重甲效果不好,如果硬刺进去,往往兵器就丢了,所以锐器就基本只用不必回收的弩箭了。
有些重甲没有大的马速,锐器刺不进去的,但钝器就可以把铠甲内的骨肉击伤击碎了。
作者:
贾图 时间: 2011-12-29 13:35
原帖由 XM8 于 2011-12-28 19:14 发表
讨论这个问题不能脱离时间限制,因为不管是女真人还是蒙古人,不同时期的装备,甚至是部队的民族成分都是不同的。
是的,蒙古后期都有征服地兵员和武器参战~
作者:
小兵1234 时间: 2012-1-7 15:45
商代鬼方跟周代犬戎是遊牧民族嗎?還是只是單純地少數民族而已?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xycq.org.cn/forum/) |
Powered by Discuz! 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