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诸葛亮的强盗逻辑
[打印本页]
作者:
喋血中原
时间:
2011-12-20 21:23
标题:
诸葛亮的强盗逻辑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隆中,孔明草庐,刘备虔诚地聆听著名的隆中对。
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隆中对的核心就是不去暂时招惹“大恶人”曹操和孙权,专去欺负“老好人”刘表和刘璋。这不是智谋,这是阴谋。诸葛亮的隆中对,其实是一份罪恶的自白。他不去招惹曹操和孙权,不是不想,是不敢:“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而他决定攻打刘表和刘璋,也不是因为这二人犯了什么罪,而是因为这两人好欺负:刘表,“其主不能守”;刘璋,“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这纯属于强盗逻辑:我抢你活该,谁让你这么好欺负呢!
诸葛亮是中国智慧的代言人。诸葛智慧,以隆中对为大成。可是,这个被国人无限推崇的隆中对,实则逻辑不通。诸葛亮说益州“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不知存恤”何能“民殷国富”?
有一点必须要肯定,在刘焉父子入主之前,益州不是“民殷国富”的。刘焉的前两任太守刘隽、郤俭征收苛捐杂税,民怨沸腾。朝廷在给刘焉的委派诏书上说益州当时“一片混乱,百姓无以为生,哀号叹息的人到处都是。”
刘焉父子治理益州十五年,诸葛亮劝刘备攻打益州了,说益州“民殷国富”。这时,庞统也劝刘备攻打益州,说益州“国富民强,户口百万,四部兵马,所出必具,宝货无求于外”。
可是,诸葛亮不但抹杀刘璋的功劳,而且污蔑他 “不知存恤”。可是,诸葛亮有没有想过:益州的“民殷国富”莫非是天上掉下来的!
诸葛亮说刘璋不是“智能之士思得”的“明君”。诸葛亮的意思很明显是说刘备是“智能之士”的“明君”,那让我们看看后来投奔刘备的“智能之士”是谁吧:张松、法正。张松一个自私自利假话连篇的小人。而法正,更是让大奸雄曹操发出了“吾收奸雄略尽,独不得法正邪?”之叹,可见其“奸”。
因此,诸葛亮的隆中对是一个自欺欺人的强盗宣言。
诸葛亮在隆中对最后,展望抢夺益州之后的美好“革命前景”:“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最后的结果,蜀汉的“霸业”是成了,但是刘备自己做了皇帝,原来“汉室可兴”只是蒙蔽天下人的招牌而已。
诸葛亮和刘备接替刘璋做了益州的统治者,那么,益州在他们的治理下,又变得怎么样呢?
众所周知,诸葛亮治蜀,益州连边远地区都得到开发,但蜀汉的经济整个说来并未上升,生产并未得到应有的发展。以人口为例,刘备章武元年(221年)有户二十万,男女口九十万,到刘禅炎兴元年(263年)灭于魏时,户二十八万,口九十四万。如果这个数字大致可信,蜀汉四十余年中只增加了四万人,其中还可能包括被征服的一些落后部族,所以可以说蜀国的人口基本上没有增加。这足以反映出在蜀汉统治之下,益州社会经济徘徊不前。
诸葛亮一摇鹅毛扇,蜀中百姓苦连天。刘备和诸葛亮,为了自己所谓的“霸业”,穷折腾,苦折腾,穷兵黩武,劳民伤财。
诸葛亮在著名的《后出师表》里说:“今天下三分民贫国虚,决敌之资唯仰蜀锦耳分,益州疲惫,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在一条教令中,诸葛亮宣称:“今民贫国虚,决敌之资,惟仰锦耳。”(《太平御览·卷八百一十五》)
诸葛亮首次北伐,正是蜀汉国力比较强的时期,却是“益州疲惫”,“唯仰锦耳”。诸葛亮在隆中对里所说的“霸业”,全都寄托在几块蜀锦上!
诸葛亮口口声声要“兴汉室”,在他政治的最高点,他却把刘璋的的“民殷国富”“ 国富民强”“兴”成了这般模样!刘璋为了百姓放弃抵抗,甘心让出主权;刘备、诸葛亮为了霸业不惜让百姓“男子当战,女子当运”(杨洪语)。天地良心,刘璋和刘备,到底谁才是黎民所需要的仁主?曹操、刘备、孙权他们或许是所谓的“英雄豪杰”,但绝非为人民百姓谋幸福的好公仆。
藐视仁心,张扬野心。抛却公义,崇奉私利。诸葛亮的隆中对,实在是一个混账逻辑。中国历史上有着太多欺世盗名的政治宣言,尤以隆中对为甚。
作者:
naniwa
时间:
2011-12-20 21:43
楼主不必这么大肝火,楼主说的也不是完全没道理,只是角度错误,楼主要知道政治斗争军事斗争本来就是无情的,楼主是慈善家 道德家 伦理家 我理解,但是看历史的时候,还是要站在政治军事的角度去看,楼主站在慈善事业的角度去看,那中国历史上没有一个人不该被骂的
作者:
respectdna
时间:
2011-12-20 22:17
自己认为的仁慈和光明正大是无法在乱世立足的。就像打仗的时候,为什么要打埋伏?为什么会有暗杀?军事政治斗争一向都需要尔虞我诈,刘备当时就是微不足道的势力,诸葛亮如果怂恿他蚍蜉撼树,那只能说明他愚蠢,而不是说他智慧。
当然,西川人民“水深火热”确实是不符事实的。但诸葛亮既然要做刘备的幕僚,肯定需要给刘备规划地盘,而其他地方几乎都被孙权和曹操占了,西凉离当时荆州太远鞭长莫及,能说的确实只有刘表和刘璋两块地方了。再者刘备一天到晚说两处都因为是汉室宗亲而“不忍下手”,不管这是发自真心还是故作姿态,诸葛亮作为谋士肯定也要有相应的说词。从刘备集团的利益来看,诸葛亮没错,只是我们这些后人看着,很多理由就变得牵强甚至无中生有。
作者:
飞风划过
时间:
2011-12-20 22:42
楼主要骂的应该是刘璋
刘璋如果采纳郑度的建议,也许楼主所写的那些逻辑早就被后人批得体无完肤,用不着楼主如此费力地提醒
作者:
x-dvd
时间:
2011-12-20 22:53
如果每个政客都有像LZ一样的圣人逻辑,天下何愁不太平
作者:
日出印象
时间:
2011-12-20 23:06
三国时候,除开军事上的大张挞伐、外交上的合纵连横,
魏蜀吴也都有积极恢复。展经济、、缓和阶级矛盾。三国鼎立、群雄逐鹿,虽然进行的就是封建兼并战争,但是客观上也有广大地区的统一,对于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是有利的。
作者:
wwwind
时间:
2011-12-20 23:24
LZ 连政治和道德都无法分清主次,妄谈国事。
作者:
tiger1970
时间:
2011-12-21 09:19
我记得有本书上写过刘焉时期和刘璋覆灭前期其控制区的人口对比。
好像刘焉时期人口众多,而刘璋覆灭前就差不多达到章武元年水平啦。
也就是说,刘璋是越搞越坏,这样来看,刘禅他们家还不错,成天到晚打仗,居然还能保持原有人口数。
至于是什么书,我真忘记啦。我看书太杂......
作者:
伤云
时间:
2011-12-21 10:38
“隆中对的核心就是不去暂时招惹“大恶人”曹操和孙权,专去欺负“老好人”刘表和刘璋”
隆中对的核心就是不用鸡蛋碰石头,柿子要捡软的捏。“老好人”三字……《三国演义》看多了吧……
至于后面的数据,增加了八万户却只增加了四万人……那个史料后面还有一句“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吏四万人”好不好……前后两个不能简单对比的。
而且晋初重新统计人口的时候,户口增加量明显有悖于人类的生殖能力,过去那些户口数据里面有多少瞒报漏报脱籍可想而知.
其三,后出师表到底是谁写的姑且不谈,里面说“唯仰锦耳”。您统计过蜀锦的年产量和年销量么?一州之地数十万人还连带军费就靠这一个非生活必须品的销售?
最后,三国志记载诸葛亮死了之后蜀地百姓追思甚重,有德政则归功于诸葛瞻,到了忌日百姓私祭,到底蜀地被诸葛亮糟蹋成啥样我看当时的老百姓应该最清楚。
[
本帖最后由 伤云 于 2011-12-21 10:42 编辑
]
作者:
暂时发言马甲
时间:
2011-12-22 12:01
诸葛亮在著名的《后出师表》里说:“今天下三分民贫国虚,决敌之资唯仰蜀锦耳分,益州疲惫,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在一条教令中,诸葛亮宣称:“今民贫国虚,决敌之资,惟仰锦耳。”(《太平御览·卷八百一十五》)
诸葛亮首次北伐,正是蜀汉国力比较强的时期,却是“益州疲惫”,“唯仰锦耳”。诸葛亮在隆中对里所说的“霸业”,全都寄托在几块蜀锦上!
------------------------------------------------------------
你上哪看到这是首次北伐的事情?
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
军资所出
,国以富饶----诸葛亮传。决敌之资早在建兴三年的时候就已经不是“惟仗蜀锦”了,居然乾坤大挪移的把这玩意儿挪到首次北伐时?
诸葛亮说的“殷实”的益州还有别的史料记载:“东州兵为祸,鱼肉乡间,百姓甚苦,璋不能禁”,你懂客观是嘛玩意儿不?
发展蜀锦是为什么?据食货志记载,刘备平蜀后的铸大钱行动把金属货币弄得一塌糊涂,当然,金属货币魏吴那边一样是一塌糊涂的,而三国流通货币当时以锦帛为主,当时最贵重的锦又是蜀锦,诸葛亮是在这种背景下去发展蜀锦的。
更不用说后面那种搞笑的论调,口数不长,户数暴涨的神话是怎么出来的,如果数据可信?如果数据可信的话,刘焉时期户口百万,到了刘璋末期的口数却使90来万,您老人家咋又不对口数的10年间暴降不表示表示了?
这种东拼西凑又不加考证的玩意儿,除了展示楼主自己的强盗逻辑以外,没别的什么能show的了
[
本帖最后由 暂时发言马甲 于 2011-12-22 17:45 编辑
]
作者:
碧空之歌
时间:
2011-12-22 12:07
貌似曹操也是不敢动“大恶人”袁绍,先把陶谦杨奉刘备吕布张绣等等收了再动袁绍。
孙策也是不敢先动“大恶人”袁术曹操,先把刘繇严白虎收了,等曹操动袁术了再和袁术翻脸,等曹操动袁绍了才想袭许都
作者:
小兵1234
时间:
2011-12-22 16:46
标题:
回复 #1 喋血中原 的帖子
記得劉璋在跟劉備對抗時。
手下要求他堅壁清野,採取焦土作戰時,說過甚麼話嗎?
『吾聞禦敵以安民;豈可遷民以避敵?』
這種婦人之仁的對手,不打白不打。
你不打早晚便宜曹操(孫權倒是沒機會)。
作者:
小兵1234
时间:
2011-12-22 16:52
标题:
回复 #12 碧空之歌 的帖子
沒錯。
劉邦、朱元璋、武田信玄、亞歷山大、朱蒙,古今中外,絕大部份君王或軍閥都是強盜了。
作者:
老实和尚
时间:
2011-12-22 17:24
此等群嘲贴,当年兴旺之时那真叫一个多啊。现在才偶尔来这么一个,嘲的欲望都勾不起来。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xycq.org.cn/forum/)
Powered by Discuz!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