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学写长相思 [打印本页]

作者: 无题    时间: 2011-12-4 13:54     标题: 学写长相思



QUOTE:
原帖由 司马光 于 2011-12-3 23:04 发表
夜茫茫,月茫茫,雪夜独行人断肠,风寒心自凉。

泪双双,落双双,泪落尘埃梦也殇,醒来神暗伤。


PS 搜集板砖,不砸得头破血流不罢休.

哎,学着你的凑个数:


世海茫,夜海茫,过尽千鸿总断肠,残灯宵渐凉。
地染霜,鬓染霜,秋月春花也是殇,何时了此伤。
作者: 司马光    时间: 2011-12-4 16:15

可以扔砖头了.

霜,鬓染霜,秋月春花也是殇,何时此伤。出律了.

我是根据白香词谱,所以我看许多古人写的也出律,就不明白了.

[ 本帖最后由 司马光 于 2011-12-4 16:16 编辑 ]
作者: 无题    时间: 2011-12-4 17:51



QUOTE:
原帖由 司马光 于 2011-12-4 16:15 发表
可以扔砖头了.

霜,鬓染霜,秋月春花也是殇,何时此伤。出律了.

我是根据白香词谱,所以我看许多古人写的也出律,就不明白了.

“染”、“了”字处可平可仄,且上下片都是一样的


* 仄(仄)平,仄(仄)平(叠后二字),(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 仄(仄)平,仄(仄)平(叠后二字),(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说明:又名《长相思令》《相思令》《吴山青》,双调三十六字,前后阕格式相同,各三平韵,一叠韵,一韵到底。(末句不能犯孤平。)

长相思 [唐]白居易
流,泗水流,流到瓜洲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作者: 司马光    时间: 2011-12-4 18:14

我看的白香词谱为什么是这样的?

仄中平,仄中平, 中仄平平中仄平,中平中仄平。
仄平平,仄平平, 中仄平平中仄平,仄平平仄平。

“染”、“了”字处只能平不可仄,上下两片是不一样的。
作者: 无题    时间: 2011-12-4 19:20     标题: 回复 #4 司马光 的帖子

哦,这倒无所谓,你按你的,我依我的即可。在我看来,上下两片字数、句式相同者,一般平仄要求都相同。

“我是根据白香词谱,所以我看许多古人写的也出律,就不明白了.”,或许,那些古人就是依的我这种谱嘛。^_^
作者: 司马光    时间: 2011-12-4 19:31

怕不只这两个谱。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这首字就是平声。

“长江东,长江西,两岸鸳鸯两处飞,相逢知几时。”首字平声不说,东西分明就是两个韵。
作者: ouyangnitian    时间: 2011-12-4 20:12



QUOTE:
原帖由 司马光 于 2011-12-4 16:15 发表
我是根据白香词谱,所以我看许多古人写的也出律,就不明白了.

至于这一点我的理解是,一般词作出于交际应付,肯定会很认真严格,但若是为了一吐胸臆,词谱格律就是一个他熟悉的表达形式,这形式自不是最重要的了,为了更好的表达意思,形式牺牲一下也就不那么再意了。
作者: 无题    时间: 2011-12-4 20:24



QUOTE:
原帖由 司马光 于 2011-12-4 19:31 发表
怕不只这两个谱。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这首字就是平声。

“长江东,长江西,两岸鸳鸯两处飞,相逢知几时。”首字平声不说,东西分明就是两个韵。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这种句子,写得粉好,就可放宽些了。我们不是坐井观天者,故一般还是按规矩吧。

后个例子,我觉得写得比不上第一个例子。
又例明朝唐寅,自然高才,但也有些东东我也不大以为然。
作者: 司马光    时间: 2011-12-4 20:55



QUOTE:
原帖由 无题 于 2011-12-4 20:24 发表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这种句子,写得粉好,就可放宽些了。我们不是坐井观天者,故一般还是按规矩吧。

后个例子,我觉得写得比不上第一个例子。
又例明朝唐寅,自然高才,但 ...

后一个,好象是陆游的,我忘了,是谁说过,陆游的词不如诗。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xycq.org.cn/forum/) Powered by Discuz!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