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外国人品读三国之曹操——痞子英雄! [打印本页]

作者: ssslgrsss    时间: 2011-11-13 14:27     标题: 外国人品读三国之曹操——痞子英雄!

毫无疑问,曹操并不好,但这仅限于在小说里。实际上曹操是一位毁誉参半的强大君主,他有着和拿破仑一样的个头,统治着将近二分之一的中国领土,并曾经有机会占领另外二分之一。人们往往折服于这位君王的个人魅力和野心,也对他喜怒无常的个性感到胆战心惊。他的敌人甚至称呼他为“东方的尼禄”(译者:原文如此,想来是作者为了便于读者理解而杜撰的……)


      做为最典型的一次事例,他曾经提醒他的侍卫们:“我在梦中喜欢杀人,请不要靠近我。”结果当一位侍卫想走近替他拉好被子时候,就被这位装睡的君主杀掉了。据说无论是曹操本人还是刺客们都天真地认为这种手段能够有效地遏制暗杀,从此没有人敢冒生命危险靠近他。这种暴戾传统在曹操的军队里得到了继承,在魏国发生人质劫持事件是件高风险的事,因为军队们都得到了曹操的直接命令,要求他们把劫持者与人质一同杀死。这种嗜杀偶尔也会波及到他的大臣们,比如一位叫荀彧的大臣就因为反对他谋杀汉朝最后一位皇帝而被迫自杀;另外一位大臣杨修仅仅因为使用“鸡肋”做为通用口令而被处死----大概曹操本人觉得受到了愚弄,或者他单纯不喜欢吃鸡肋。甚至连他的主治大夫----三国时代最有名的医生华陀----也难逃一死;因为他提出了过于大胆的开颅手术方案,以至于曹操认为这等同于谋杀。这一点倒可以理解,毕竟那是在公元三世纪,曹操有权说不。

      而这位暴君的另外一面却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和他的两个儿子并称为“三位最伟大的曹姓诗人”。他的许多诗作流传到现在,人们在他的诗歌中看到的是一位充满人文精神的反战主义者----不过这位诗人偶尔也会对诗歌批评家痛下杀手,这一点在现代纽约已经变成了一项传统。

      尽管曹操的残暴为人所共知,但还是有许多英雄聚集在他的麾下,因为他毕竟是一位不可否认的领袖人物,而且在军事上很有天分。曹操的崛起是一个曲折而艰苦的过程,他最早是以讨伐董卓的十八位地方领主之一的身份出现,并趁机扩充自己的势力。他在经济领域的一项屯田政策最终帮助他解决了致命的后勤问题;而 “挟天子以令诸侯”(原文是take Han emperor as a hostage,直译为挟持皇帝作为人质,从后文来看,作者显然按字面意思来理解了)让其他领主因顾忌皇帝的安危都不敢轻举妄动。经过漫长征战,他逐渐消灭了中国北部的绝大部分领主比如袁绍,吕布,张秀和陶谦,并将军队布置在长江北岸,企图击败南方的吴国与蜀国。这一侵略行为被及时制止了,他的海军在赤壁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击败他的却是一位喜好鉴赏音乐的指挥官周瑜。以这一标志性事件为分界,扩张的魏帝国到达了极限。在接下来的战争中,曹操成功阻止了蜀国和吴国在南部边境的反击,在西北却丢失了一大片土地。历史书上将这种颓势解释为曹操本人的衰老。尽管如此,曹操还是在死后留下一个稳固的帝国,并由很多英雄守护。

      和扩张性的帝国发展一样,曹操的私生活也带有强烈的侵略风格。曹操家族一直都有抢夺别人妻子的传统,这也许来源于北方蛮族的某些特性。曹操本人曾经与一位投降领主张秀的婶母强行过夜,结果愤怒的张秀重新反叛并袭击了曹操的住所,导致曹操损失了一位忠诚的卫士长典韦和他的侄子曹安民和儿子曹昂;在讨伐吕布的战争中,曹操霸占了吕布手下一位将军秦宜禄的夫人杜氏,这一次激怒的是同样喜欢秦夫人的关羽,他最后选择离开曹操,并杀死了五名守将;还有一则未经证实的谣言说他甚至对大乔和小乔抱有兴趣,并为此发动了侵略吴国的战争----就如同讨伐特洛伊的门内劳斯一样。大乔是吴国皇帝孙权哥哥的妃子,而小乔则是周瑜的夫人,我们现在可以想象为何曹操遭遇到那么惨重的失败。

      而曹操的儿子曹丕完美地继承了他父亲的这一血统:他的夫人原本是袁绍第二个儿子的妻子甄妃,在决定性的官渡之战后曹丕将她作为战利品据为己有。然而这并不是终结,因为曹丕的弟弟曹植同样拥有曹操的基因,于是他对自己哥哥的妻子也产生了兴趣,并写了隐晦的情诗表达自己思念。曹丕因此囚禁了曹植,勒令他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来,否则就得死。中国的诗歌很短,一般只有四行,于是曹植凭借自己的才能逃过一死。感谢上帝,那时候中国人----尤其是曹丕----还不了解十四行诗。

    对曹操的评价,许劭的说法是比较权威的——“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这句话,一语中的的说出了曹操的人格分裂倾向。 自古至今欣赏曹操的人有很多,对他嗤之以鼻的人也有很多,以两位代表人物来说,《百家讲坛》的易中天就是拥曹派,而写作《三国演义》的罗贯中就是“反曹派”。正是因为曹操既聪明透顶,又愚不可及;既狡猾奸诈,又坦率真诚;既豁达大度,又疑神疑鬼;既宽宏大量,又心胸狭窄;大家风范,小人嘴脸;英雄气派,儿女情怀;阎王脾气,菩萨心肠; 两种性格上的冲突,又两种性格集于一身的特质,才让这么多人着迷或者讨厌吧!

    我对曹操是保持中立态度的,他的大气、才华、宽容和不拘一格的用人方式让我欣赏;他的残忍、狡诈(成大事者几乎全都狡诈,但曹操表现的比较突出)可以说让我十分厌恶。不过京剧里给曹操安上一个白脸谱我认为是不太合适的,白脸谱其实给董卓这个枭雄更合适。

    《百家讲坛》的易中天评说袁绍是人格分裂者,可是他的这位兄弟曹操跟他是半斤对八两,也好不到哪里去!曹操在很多地方在人格上都表现出双重分裂的倾向:

    其一,曹操爱才,却又杀才。

    他爱才,可以到不计较“忠”“孝”;只要有名望有政治才能、广纳贤才(他广发招贤令,才有了后来曹营五大谋士)、知人善用(像郭嘉、荀彧、张颌这样原在袁绍手下默默无闻的人,到了曹操手下马上得到重用,并都屡建奇功。尽管曹操的残暴为人所共知,但还是有许多英雄聚集在他的麾下,因为他毕竟是一位不可否认的领袖人物!

    他杀才,一方面是因为功高盖主,另一方面又不得不说是嫉妒使然.说明曹操的心胸狭隘!

    我想这是众所周知的,比如荀彧,是大家公认的三国时期正直的化身,他因为功高盖主和因为反对曹操称魏公而被迫自杀而荀彧的侄子荀攸也是因为反对曹操称魏王而被杀;

    杨修,是因为他总是爱在曹操面前耍小聪明,显示他比曹操更有才能,并且提示曹植而不顾曹操的面子并且牵扯到了曹植与曹匹的夺嫡之争,触动了曹魏家族的核心利益而被杀;

    许攸,为曹操官渡之战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关键人物,因为指着曹操的鼻子大叫“阿瞒,如果没有我你会如何如何”折了曹操的面子而被杀;

    孔融,一个大才子,因为写信给曹操指责曹操的儿子曹丕霸占了袁绍第二个儿子袁尚的妻子甄妃将她作为战利品据为己有,从而引起曹操嫉妒其才华而被杀;

    崔琰是三国时最为德高望重的名士,正派儒雅,又有远见卓识,仪表堂堂,凛然于朝,曹操也被他的一身正气所慑服。但是就是因为阅过杨训上的歌颂曹操的表后,给杨训写信说:“省表,事佳耳!时乎时乎,会当有变时。”崔琰原本是想说那些议论杨训的人不明事理。没想到有人说崔琰这封信是对曹操的不满,曹操听后很生气,就将崔琰下狱。后来曹操听说崔琰在狱中还不屈服,就下令将崔琰赐死。当时人们对崔琰的死深表叹息。

    为曹操谋划魏国版“隆中对”的毛玠为人严肃,敢于直谏,不徇私情,即使是曹丕的请求也不妥协。后来崔琰被迫自杀,毛玠不满,被人向曹操告发口出怨言,于是被收治审讯。由于桓阶、和洽进言营救,毛玠于是免于刑罚,只是被罢免了官职,后来死在家里。毛玠也是被曹操间接害死的!

    更荒唐的是,曹操居然因为华陀不肯留在许都做他的专职医生而被杀,由此截断了中国最早的外科手术,让中国的外科医学晚成熟了一千年。

    爱才,每个做大事的人都会有此胸襟;杀功高震主的大臣,在每个朝代也都会有。但是如此大肆荒唐的屠杀功臣才子在历史上是没有人能比的过曹操的。这一点来说,他是大大的奸雄。

    其二,曹操喜欢节俭的丁夫人却又到处搜罗美女。

    这也是明显的两种性格。丁夫人的节俭深得曹操赞赏,但同时曹操又很好色,又到处搜罗美女,曹操正妻及後宫可考者有十六位,这说明他还是喜欢奢侈。这样一个人,表现的既对女性尊重又对女性极其不尊重,难道不是人格分裂么?

    而且曹操的好色和一般的人还不一样,一般的年青漂亮未婚的女子他不爱,却专门喜欢已婚的漂亮中年少妇,这和扩张性的帝国发展一样,曹操的私生活也带有强烈的侵略风格。曹操家族一直都有抢夺别人妻子的传统,这也许来源于北方蛮族的某些特性。(俗话说,人生三岁定八十!按照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来解释的话,曹阿瞒在童年的时候,断奶断的早,从小母爱缺失,又因为缺乏良好的教育(按照曹操自己的话说就是:“既无三徙教,不闻过庭语!”),患有严重的恋母情结,有恋母情结的男子成年后,内心仍怀有对母性关爱的强烈需求和极度依恋。表现为疯狂的追求很多异性,但并非出于真正的爱情,而仅仅出于对母性的渴望,并在得到异性后很快对这个异性失去兴趣,随即抛弃。但对于异性的追求永远不会停止。而在他内心深处真正爱的人,却是自己的母亲或是记忆中一个与母亲最相似的人。在青春期结束以后,用某个其他的性对象代替他母亲的时刻来到了,这个代替他母亲的性对象就是那些已婚甚至有过生育的漂亮中年少妇,并且对于这类异性的追求永远不会停止。这种浅意识的心理能量使曹操的私生活带有强烈的侵略风格,一直都有抢夺别人妻子的传统,曹操正妻及後宫可考者有16位,其中大约有14位都是他霸占来别人的妻子!而且他的这种掠夺是永无止尽的!他的这种基因也遗传给了整个曹操家族,使得整个扩张性的曹魏帝国都极具侵略风格!)根据史书记载,曹操的这种“怪病”至少发作过5次,并且每次都给他引来不小的麻烦,甚至葬送了他的事业!(如果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观点,人类的全部需求中生理上的需要是排在第一位的。生理需求是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包括饥、渴、衣、住、性的方面的要求。如果这些需要得不到满足,人类的生存就成了问题。在这个意义上说,生理需要是推动人们行动的最强大的动力。这里你就会明白一向聪明绝顶的曹操为什么在这方面犯下幼稚的错误了,为了得到女人满足自己的生理需要,达到什么都不顾的疯狂程度了!)

    第一次:曹操在少年的时候就伙同袁绍,张邈等人一起去抢新娘,这时他的侵略性格已经初现端倪!(在这里《百家讲坛》中易中天先生评说到,男孩小的时候还是要捣蛋一点的好,男孩小的时候不捣蛋,长大没出息!实际上这种理论有一定科学根据的,按照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来解释的话,小时候喜欢捣蛋的痞孩子本我中的心理能量得以释放,心智发育的比普通人成熟,往往容易在社会上混出名堂!所以现实社会上有出息的人,很少是那些老实本分的好孩子和乖孩子,往往都是一些调皮捣蛋,爱出风头的坏孩子和痞孩子!弗洛伊德还认为那些因为本能冲动十分强烈,最终压制不住的人,极其可能成为一个罪犯,除非他的社会地位或者特殊才能才能使他向世人证实他是一个伟大的人物或英雄!)

    第二次:曹操杀害了九江太守边让的全家就是为了夺取边让的妻子,从而激怒了陈宫和张邈等人叛变,使他们投靠吕布等人乘曹操讨伐徐州之时候,出兵端掉了曹操的根据地老巢----兖州,差点使曹操成为丧家之犬!

    第三次:曹操本人曾经与一位投降领主张秀的婶母强行过夜,结果愤怒的张秀重新反叛并袭击了曹操的住所,导致曹操损失了一位骁勇忠诚的卫士长典韦和他的侄子曹安民和长子曹昂;曹操原配正室丁夫人,也因曹昂之死而与曹操反目,曹操曾欲迎回而不可得。使得曹操因无颜在九泉之下见儿子曹昂而抱憾终生!

    第四次:在讨伐吕布的战争中,曹操霸占了吕布手下一位将军秦宜禄的夫人杜氏,这一次激怒的是同样喜欢秦夫人的关羽,他最后选择离开曹操,并杀死了五名守将!于是便有了《三国演义》中的精彩一回:“美髯公千里走单骑,汉寿侯五关斩六将”成为在民间广为流传的脍炙人口的千古佳话!看来曹操真是不爱勇士,不爱名将,不爱江山只爱美人了啊!

    第五次:还有一则未经证实的谣言说他甚至对大乔和小乔抱有兴趣,并为此发动了侵略吴国的战争----就如同讨伐特洛伊的门内劳斯一样,使著名的赤壁之战成为了东方的海伦之战。大乔是吴国皇帝孙权哥哥孙策的妃子,而小乔则是周瑜的夫人,我们现在可以想象为何曹操在赤壁遭遇到那么惨重的失败了!曹操统一天下的本钱号称83万的大军让周瑜和孙权他们一把火烧得精光,自己也差点被俘!正如唐朝大诗人杜牧在其七绝《赤壁》中写到:“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其三,曹操既豁达大度,又疑神疑鬼。

    曹操的多疑是人所共知的,例如第一次:他怀疑他的老友吕伯奢想暗害他,而杀害了他全家,并且还说出了一句遗臭万年的经典名言:“宁愿我负天下人,也休让天下人负我!”,《百家讲坛》的易中天评说他是:“惟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在我看来他是死猪不怕开水烫,心黑脸厚的黑厚学集大乘者!

    第二次:在赤壁之战中,由于多疑中了周瑜的反间计,杀掉了善于治水军的蔡瑁和张允二将,导致赤壁之战的惨败!

    第三次:做为最典型的一次事例,他曾经提醒他的侍卫们:“我在梦中喜欢杀人,请不要靠近我。”结果他睡觉是被子掉到床下边,当一位侍卫想走近替他拉好被子时候,就被这位装睡的曹操给杀掉了。说明曹操极端的虚伪,暴戾和多疑!

    还有学者认为曹操在晚年的时候嗜杀成性,成为一个类似董卓一样的奸雄,杀掉了许多不该杀的人,例如:荀彧,荀攸,杨修,孔融,崔琰,毛玠和华陀等人,可能就是他的疑心在作祟,他不允许任何人对他有半点不忠,为了将他亲手建立的帝国皇位传给他儿子曹匹,为了他们的曹魏江山可以千秋万代永流传,他要杀尽所有敢于藐视他权威的人和潜在的威胁者和对他有半点不忠倾向的人!但是俗话说,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强中自有强中手!曹操奸诈一生,到最后还没有奸诈过司马懿,他把自己认为所有潜在的威胁者都杀光了,却遗漏了一个最大的威胁者----司马懿!据说曹操在临终之前做了一个梦,梦见三匹马在抢一槽,他致死也没弄明白是什么意思?实际上冥冥之中上天在向他暗示,他们曹魏的江山将被“三匹马”----司马懿,司马师和司马昭所瓜分!

    他的这种多疑的性格和晚年的朱元璋有点相似,俗话说人算不如天算,有些人机关算绝往往事与愿违,古人云,大赢用德,小赢用智!曹操用尽了巧伪的心智,到头来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他所苦心经营的曹魏帝国在他逝世45年之后就土崩瓦解了!

    其四,曹操既宽宏大量,又心胸狭窄。

    《短歌行》中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观沧海》中描写“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能写出如此大气诗句的人自然不应该是小心眼,可曹操偏偏还是小心眼。前面有说到曹操因嫉妒手下的才子而随便捏个莫须有的罪名就把他们杀了。跟着这样的主子,虽然才华能够得到施展,但整日战战兢兢,也不是什么好事,恐会得上精神忧郁症的。在这一点上,郭嘉似乎就比较聪明。虽然他是病死的,但他死的确实很是时候。他和周瑜一样,死在了最灿烂的时刻,他的死,给曹操带来无尽的怀念和可惜。我想,假如郭嘉不死,是否会像荀彧一样一直跟在曹操身边?又或者如张良一样功成身退?这都不得而知。所有关于历史的假设都是不成立的,我们既为郭嘉可惜,又感叹他的命运在曹操的谋士中算是很好的了。

    《何博士备论》曰:“昔者创业造邦之君,盖莫盛于汉之高皇。考其平日之智勇,实无以逮其良、平、信、越之佐。然其崛起,曾不累年诛秦、覆楚,遂奄天下而王之。曹公之资机警,挟汉以令天下,其行兵用师、决机合变,当日无与其俪也。然卒老于军,不能平一吴、蜀,此其故何也?议者以其持法严忍,诸将计画有出于己右者,皆以法夷之,故人旧怨无一免者,此所以不济。嗟夫!曹公残刻少恩,必报睚眦之怨,真有之矣。至若谋夫策士,收揽听任,固亦不遗,未尝深负之也。盖尝自诡以帝王之志业,期有以欺眩后世。然稽其才,盖亦韩信之等夷。而其遇天下之变,无以异于刘、项之际。刘备、孙权皆以人豪,因时乘变,保据一隅,而公之诸将皆非其敌。至于鞭笞中原,以基大业,皆公自为之。而老期迫矣,此其为烈与汉异也。”

    世间事事有因必有果,有果则也必有因!何博士备论真可谓一语道破了天机,曹操最后为什么没有统一中国,建立像刘邦那样的盖世功勋,实际上他比刘邦才能高的多,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在于他自己的心胸狭隘!“诸将计画有出于己右者,皆以法夷之,故人旧怨无一免者,此所以不济。”最终导致“至于鞭笞中原,以基大业,皆公自为之。而老期迫矣,此其为烈与汉异也。”更加要命的是曹魏帝国的命运完全系于曹操一人之手,因为他手下再也没有计画有出于己右者的良将可以独当一面,统率大军剿灭吴,蜀,一统天下了!所以曹操在晚年的诗《步出夏门行·龟虽寿》中感慨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北方的袁绍虽然已讨平,南方的孙权、刘备却仍然各雄踞一方。祖国的统一大业尚未实现。这时的曹操已是五十三岁的老人了,但历史的重任肩负在身,统一祖国大业的使命仍在召唤着他,但是他自己已经老了,无能为力,也力不从心,无力回天了,而且还后继无人,统一中国的宏图大志建立像汉朝那样的霸业也无力实现了!《老子》曰:“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昔日商汤拜伊尹为师创建了殷商600年基业;周文,武王以吕尚为师成就了周朝800年霸业;刘邦以张良为师构建了两汉400年江山;后来的唐太宗李世民拜李靖,房玄龄为师,使唐朝国怍长达300年之久!但是曹操的性格就是:老子天下第一,不允许任何人比自己聪明,才能超过自己,甚至品德比自己高尚,或则就要把他干掉!(在心理学上分析曹操这种死要面子的性格来自于疯狂的自恋和自我矜持,这也是一些才华出众的人和成功人士的通病!最核心的自恋是控制感,我们几乎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认为,“我能控制我的人生,我能左右世界”。围绕着这种感觉的,是自己很少能察觉的一些预言“我早就知道事情会这样运转的”。这种对人的控制欲望无所不在,假若一个人在一个环境中越觉得自己有掌控感,他的控制欲望就会越强,而当控制感被破坏后,他的反应也会越强烈。

    历史上有无数这样的故事,一旦某个人大权在握,他很容易会变得小肚鸡肠,任何人违逆他的意志,都会遭到他程度不一的报复。并且只要任何人比自己聪明,才能超过自己,甚至品德比自己高尚,他的控制感就会崩溃,会导致自恋所执着的“小我”的死亡,会立刻引起他强烈的自卑和疯狂的报复!曹操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但是话又说回来,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自恋也有其积极的一面,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许多富有智慧,学识渊博的人,均十分自恋的,但是他们的自恋并不影响他们的事业,反而有很大的帮助!这些人自信,果断,坚定,执着,往往具有独特的吸引力,能干出常人无法做出的大事来,赢得别人的羡慕!曹操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叱咤风云的大英雄,也可能就是他的自恋起到了积极作用!)曹操的自私,狭隘的嫉贤妒能的性格正好与王者之道背道而驰!所以曹操致死也没有当上皇帝,顶多也只是做了个魏王和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准皇帝!

    正如心理学研究的那样,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他的命运,曹操狭隘的嫉贤妒能的性格就决定了他的事业终究不能完全成功而只能是半途而废!而且他所建立的基业也没有维持多长的时间,魏国的国祚是从公元220年-265年只延续了45年时间的短命王朝!

    俗话说,英雄惜英雄,英雄敬英雄!据说毛泽东是十分欣赏曹操的,极力为曹操平反! 称曹操为大英雄,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实际上仔细分析研究一下,其实老毛和曹操在性格之上有很多相似之处的,甚至可以说他们是同一个类型的人!但是有趣的是他们的功业也十分相似,曹操当年没有一统中国留下了三国鼎立的局面,这个局面一直延续到西晋时代才结束!同样老毛也没有统一中国,留下了一个棘手的台湾问题,直到现在还没有解决,又不知道要拖延到驴年马月才能了结啊!

    历史总是让人怀着崇敬的心情去瞻仰,历史人物身上总有一种神秘让人去探讨,这就是历史的魅力。曹操,一个天使与魔鬼的混合体,一个能够很好的把握“能臣”和“奸雄”关系的乱世“枭雄”,一个能够将人格分裂处理得如此绝妙的人物,得到大家的赞赏或否定是毋庸置疑的。我不为曹操辩护,也不为他开脱,我所能做的,只是佩服许劭的慧眼,以及站在21世纪凭吊古人。

    正如《三国演义》曰:“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xycq.org.cn/forum/) Powered by Discuz!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