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真龙天子秦始皇 [打印本页]

作者: zhuhuilee    时间: 2004-7-17 06:17

秦始皇,赢政。公元前259年正月出生与赵国都城邯郸。13岁于公元前247年当上秦国国君(但当中操纵政权的是大商人吕不韦)秦始皇八年(公元前239年)赢政22岁小露锋芒,平了(LAO LAI)之乱。一年之后,又灭了吕氏集团,才真正开始把握秦国以至天下的命脉。

  赢政帝皇之才的第一表现即是“富国强兵,任用贤才”。李斯,楚国人,后来成为秦代名相,在统一六国,统一文字,度量衡……中做出过重大的贡献。尉缭,魏国人,成为掌管全国军队的国尉。韩非,韩国人,他的法学说成为赢政的治国之本等等诸均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二,奖励工商,发展经济。工商业的发达给秦国奠定坚固的物质基础和先进的技术条件。

  第三,为了统一,不惜代价,统一的重要性我想不用多说,只有统一才能强大。统一的中国是一条龙,散沙一盘便成不了气候。民国几十年,军阀混战的结果就是让小日本起黑心,九一八踏碎我半壁江山。如今的老鹰TOM敢于对萨达姆和南联盟拳打脚踢,挥五呵六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阿拉伯世界和南联盟内部不团结,谁也没有足够的力量统一各族,呵!可悲啊!轻拳打半天也不如一记升龙拳!熬油哥!*@0=++#—*%……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经过漫长而残酷的兼并战争,统一的大秦帝国建立。此时,秦国的正规军已有一百多万。算上战争中阵亡之士,不敢想象,要有多强的经济基础才能支撑这一切,大家可想而知。

  说到这里,话表两头,我们来看看同时代的西方世界。秦灭六国之时即正是罗马与迦太基争霸之时。公元前218年到公元前201年,第二次布匿战争其中可圈可点的只有被称为西方战争史上的金典之战(规模与战术)——康尼大战。汉尼拔军步兵四万,骑兵一万,罗马执政官包露斯方步兵八万,骑兵六千。结果罗马损兵七万余人,迦军死伤六千。英法百年战争中,不列颠长弓手射死一千五百名法国骑士,这被一位知名的国外史学家列入影响世界发展的一百件大事中。

  呸!荒谬!死几千人在古代中国算个P,我只能说这老外太无知。这样的战役在战国时期举不胜举。单一例作为比较,公元前260年,秦国武安君白起大破赵军于长平,坑赵兵四十万!!!两军总兵力过百万。据考古发现“坑赵兵有误,赵国降兵大多是被射死或刺死后被埋的。因为挖出来的大批尸骨中均夹有箭头,剑头及枪头。更惊人的是这些兵器均是铁制品,这说明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已经进入铁器社会。

  战争带动社会科技的迅猛发展。比原先发现早了四百年。(这一点老外目前还没正式承认)罗马在古代西方世界可算开天辟地的强国,但要与古代东方文明相比,差距还是显而易见的。

  第四,中央集权,巩固统一。秦始皇建立一套由自己控制的自上而下的国家政府机构,集军政大权于一身,为中国后来的历朝历代统治者延用。(我个人认为是秦始皇能够当选古代世界十大杰出帝皇之首,而中央集权是他最伟大的贡献,为后世中国几千年的强大打下了基础。)权力只有集中,力才能往一处使,国家才能强盛。西方世界(无论迦太基还是罗马)由于权力不集中,元老院与执政官之间的斗争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国家势力的发展。罗马最强的时期就是凯撒独裁的年月。由秦朝开始中国的士兵抱着坚定的信念为皇帝而战,战斗力极强!欧洲各国的骑士一直到中世纪还搞不清楚自己为何而战。今天保这个国王,明天跟着那个领主,在这种雇拥制下,军队的战斗力大打折扣,堂诘苛德还要找个农妇当他的公主作为他的奋斗目标。嘿,嘿,嘿……

  第五,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加强对全国经济的管理。可以说秦始皇是古代中国的总设计师。在他手下,九州大地第一次真正结合在一起,组成了一个统一而灿烂的中华文明。

  第六,创造了奇迹,万里长城,阿房宫,兵马俑……在建筑史上及世界史上均是奇迹,是一种民族力量与灵魂的综合体现。(虽然劳民伤财)直到今天不但是重要的旅游资源还让许多现代人有了口饭吃。另外秦朝时期还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和交通道路设施,为后来的汉的强大打下了基础。

  第七,北击匈奴,称霸亚洲。

  第八,真龙天子,善始善终。这一点我认为很重要,秦始皇之所以能够称为真龙天子,即使他的统治很残暴(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开国之初对反政府武装必镇压)最终他病死在河北广宗,没被人谋害。(这实属不易)他的一生中有危险性的事件只有一次,那便是公元前228年燕太子丹派大侠荆轲刺杀赢政。荆轲----刺客之祖。(据野史载)荆轲受太子丹之命在众门客中选拔身强力壮精武艺者组成一个暗杀队伍,(最早的杀手集团)。荆老大图穷匕首现,遭秦始皇一招“君临天下”惨死!这一招与我(杀龙手)之成名绝技----埋剑十载,一露杀龙之“杀龙无悔”有异曲同工之妙!(据目击者称荆轲在0.5秒钟内身中数百剑,表情极其恐怖,而且大惑不解)。燕国兵败城破,老荆的手下们无处藏身被迫流亡海外,来到东方小岛扶桑国,后在当地生根发芽。他们的后人不忘旧仇,以暗杀为目的,苦练武功。后来被当地官僚贵族所用,日本名字叫忍者。

  扯远了,言归正传。波斯帝国的实现者—“四界之王”居鲁士最终在征讨咸海南方的北狄部落时大败,脑袋被人CUT掉,所以他只能称“王”。汉尼拔后半生东躲西藏,最后服毒自尽,充其量是个“将”。凯撒死在布鲁特斯艾几个三流剑客手中,也只是个“帅”。织田信长被部将明智光秀宰了。因此,赢政确有资格称为真龙天子----皇帝。
作者: 晓晓    时间: 2004-7-18 08:30

对于秦朝的强大,经济之发达,一直以来像一个迷一样

如果按当时人口比例来说,5个人之间就有一个是兵的话,

他们是怎么供给这样一个庞大的军队的~~~~~
作者: 宇文铭    时间: 2004-7-18 11:46

其实如果真是扶苏即位,秦很可能长治久安。扶苏仁人爱民,在百姓饱受虐待时出现这样一位仁君,必人心所向。
作者: 風葉    时间: 2004-7-23 12:42

只可惜帝位在前,就算牺牲国家气数也在所不惜,中国历史上扶苏的命运屡见不鲜
作者: 紫罗兰10    时间: 2004-11-27 10:49

扶苏没有始皇的气魄,秦朝亡于他手也不可知
作者: 袖里乾坤    时间: 2004-11-27 18:30

说到秦始皇,我想起徐福。想起徐福的传说,应该可以作成一部游戏,就叫《仙岛侠侣传说》!~哈哈后~
作者: 成升    时间: 2004-11-28 20:07

也许徐福真的找到长生不老药了
作者: 弟弟玉门    时间: 2004-11-28 21:22

秦国的灭亡有它的内在原因
并不是表面上的暴政
而是其民族文化层次上的不可避免性
作者: 实干司马    时间: 2004-11-28 21:45

这是戏说还是历史?
作者: 倒行逆施    时间: 2004-11-29 11:33



QUOTE:
原帖由紫罗兰10于2004-11-27, 10:49:56发表
扶苏没有始皇的气魄,秦朝亡于他手也不可知

扶苏仁爱,是难得的守成之君.
打天下靠的是枭雄,而守天下的应该是仁义之君!
作者: yaolei    时间: 2004-11-29 15:01

秦二世刚即位就爆发起义,换了扶苏还不是一样。
  就算他厉害点,也是多撑几年。
作者: 关毛    时间: 2004-12-1 22:37



QUOTE:
原帖由倒行逆施于2004-11-29, 11:33:08发表
扶苏仁爱,是难得的守成之君.
打天下靠的是枭雄,而守天下的应该是仁义之君!

?
不会吧,那这样来说建文帝什么的就都成明君了?
作者: 半个春秋    时间: 2004-12-2 22:01

重题阿房宫~~~~~
造了吗???????
作者: 慕容燕然    时间: 2004-12-2 22:23

秦朝时六国旧贵族守旧势力还是很强大。像项燕、项羽、张良等人,他们只不过是暂时潜伏了起来,这股势力要经过楚汉战争的再打击才算毁灭。
至此之后,统一的中原王朝才算是稳固。
呵呵~
作者: 青阳    时间: 2004-12-3 13:30

有理
作者: songye999    时间: 2004-12-3 14:21



QUOTE:
原帖由倒行逆施于2004-11-29, 11:33:08发表
扶苏仁爱,是难得的守成之君.
打天下靠的是枭雄,而守天下的应该是仁义之君!


作者: songye999    时间: 2004-12-3 14:24

其实秦始皇的大多决定都是正确的,可惜他为人素来急功好利(可从王翦灭楚看得出来),太不冷静,好事都变了坏事,至少对他家天下的保证产生了很强的跗面作用
作者: 王嫱    时间: 2004-12-9 10:31

前半生丰功伟绩,后半生民不聊生。
后世有个唐玄宗。
作者: 风游尘    时间: 2004-12-9 13:23

可看看西北大学教授写的小说----大秦帝国
作者: 虎痴    时间: 2004-12-9 18:18

论点鲜明.论证合理,但论调不太严肃.
作者: 蒹葭苍苍    时间: 2004-12-10 06:02

扶苏还是颇得民心的,陈胜、吴广起义时不是想诈称项燕和公子扶苏?
作者: JC82    时间: 2004-12-11 09:47

这个~~~虽然我也看不上西方那些评论
但也用不着呸荒谬吧~~~毕竟死人不是儿戏~~~
这样夸富斗狠有何益处?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xycq.org.cn/forum/) Powered by Discuz!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