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西汉丞相谱
本人阅读《史记.汉兴以来大事年表》和《汉书》,粗略的将汉朝的丞相整理如下:
01 萧 何 (前206—前198年为丞相,前198—前193年为相国,前193年七月辛未薨) 前202年封酂侯。
02 曹 参 (前193年七月癸巳—前190年为相国,八月乙丑薨) 封平阳侯。
03 王 陵 (前189年十月己巳—前187年为右丞相) 封安国侯。
04 陈 平 (前189年十月己巳—前187年为左丞相,前187年十一月甲子为右丞相,前179年—前178年为左丞相,前178年十月薨) 封曲逆侯。
05 审食其(前187年十一月甲子—前180年为左丞相) 封辟阳侯。
06 周 勃 (前179年十一月辛巳为右丞相,前178年十一月乙亥复为丞相—前177年壬子) 封绛侯。
07 灌 阴 (前177年十二月乙亥—前176年为丞相,同年十二月己巳薨) 封颖阴侯。
08 张 苍 (前176年正月甲午—前162年八月戊辰为丞相,前152年薨) 封北平侯。
09 申屠嘉(前162年八月庚午—155年为丞相,同年卒。) 封故安侯。
10 陶 青 (前155—前150年为丞相) 封开封侯。
11 周亚夫(前150年六月己巳—前147年为丞相) 封条侯。
12 刘 舍 (前147年—前143年为丞相) 封桃侯。
13 卫 绾 (前143年八月壬辰—前140年为丞相) 封建陵侯。
14 窦 婴字王孙(前140年——前139年为丞相) 封魏其侯。
15 许 昌 (前139年二月乙未—前135年为丞相) 封柏至侯。
16 田 蚡 (前135年六月癸巳—前131年为丞相) 封武安侯。
17 薛 泽 (前131—前124年为丞相) 封平棘侯。
18 公孙弘(前124年十一月乙丑—前121年为丞相,同年卒) 封平津侯。
19 李 蔡 (前121年—前118年为丞相,同年自杀) 封乐安侯。
20 庄青翟(前118年—前115年为丞相,同年有罪,自杀) 封武强侯。
21 赵 周 (前115年—前112年八月,同年坐酎金,自杀) 封高陵侯。
22 石 庆 (前112年九月辛巳—前103年正月庚寅为丞相) 封牧丘侯。
23 公孙贺(前103年三月丁卯—前92年为丞相,前92年坐巫蛊案死) 封葛绎侯。
24 刘屈氂(前91年三月丁巳—前90年为丞相,前90年因巫蛊案被斩) 封彭城侯。
25 田千秋(前89年六月丁巳—前77年三月为丞相,前77年三月甲戌薨) 封富民侯。
26 王 ? (前77年三月乙丑—前76年十二月为丞相,前76年十二月庚戌薨) 封富春侯。
27 杨 敞 (前75年十一月乙丑—前74年为丞相,同年薨) 封安平侯。
28 蔡 义 (前74九月戊戌—前71年六月为丞相,前71年六月乙丑薨) 封阳平侯。
29 韦 贤 (前71年六月甲辰—前67年五月为丞相) 封扶阳侯。
30 魏 相 (前67年六月壬申—前59年为丞相,前59年三月薨) 封高平侯。
31 邴 吉 (前59年四月戊戌—前55年为丞相,前59年正月薨) 封博阳侯。
32 黄 霸 (前55年三月壬申—前51年三月为丞相,前51年三月己丑薨) 封建成侯。
33 于定国(前51年七月丁巳—前43年十月戊寅为丞相) 封西平侯。
34 韦玄成(前42年二月丁酉—前36年六月,前36年六月甲辰薨) 封扶阳侯,韦贤之子。
35 匡 衡字稚圭(前36年七月癸亥—前30年十二月丁丑) 封乐安侯。
36 王 商 (前29年三月甲申—前25年四月壬寅) 封乐昌侯。
37 张 禹 (前25年六月丙午—前20年三月为丞相,同年三月薨)
38 薛 宣字赣君(前20年四月庚辰—前15年十月己丑)
39 翟方进字子威(前15年十一月壬子—前7年二月,前7年二月壬子薨)
40 孔 光 (前7年三月丙午—前5年四月乙未为丞相,三年后复为丞相)
41 朱 博字子元(前5年四月—前5年八月为丞相,同年八月甲戌,因有罪,自杀)
42 平 当 (前5年十二月甲寅—前4年三月为丞相,同年三月己酉)
43 王 嘉 (前4年四月丁酉—前2年三月为丞相,同年三月丙午下狱死)
44 孔 光 (前2年七月丙午—前1年五月甲子为丞相。公元前1年五月甲子,改封丞相孔光为大司徒,九月辛酉为太傅。公元1年改为太师,大司马王莽为太傅。公元5年太师孔光薨)
[ 本帖最后由 佛山黄师傅 于 2010-7-11 15:26 编辑 ]
作者:
yanm892 时间: 2010-7-10 13:58
可以把他们的主要生平列出来么?
作者:
佛山黄师傅 时间: 2010-7-10 15:12 标题: 回复 #2 yanm892 的帖子
呃······列出生平,这个工作量不小哇,呵呵,等以后有机会吧。
作者:
越骑校尉 时间: 2010-7-11 18:51
他们的生平《汉书》里面全部都有传的。
作者:
伊达政忠 时间: 2010-7-12 12:28
汉初的丞相基本都是功臣。到汉武帝就开始不同鸟,不过在汉武帝手下做丞相还真是累。
公孙弘这是老奸巨猾,石庆是谨慎
作者:
佛山黄师傅 时间: 2010-7-15 20:29 标题: 回复 #5 伊达政忠 的帖子
武帝朝的丞相不断地更换,这和汉武帝个人有很大的原因,田千秋的运气不得不说非常的好。
作者:
五袋石果 时间: 2010-7-15 21:48
公孙弘之前,列侯方可拜相;公孙弘开始,拜相可以封侯。列表是否体现下,是先封侯还是先拜相?
张禹之后,都没封侯么?
韩信以汉相国、齐王头衔领衔劝进,刘邦登基后,韩信的相国头衔没有了吗?
作者:
三种不同的红色 时间: 2010-7-16 09:10
原帖由 五袋石果 于 2010-7-15 21:48 发表
公孙弘之前,列侯方可拜相;公孙弘开始,拜相可以封侯。列表是否体现下,是先封侯还是先拜相?
张禹之后,都没封侯么?
韩信以汉相国、齐王头衔领衔劝进,刘邦登基后,韩信的相国头衔没有了吗?
《汉书·高帝纪》:于是诸侯上疏曰:“楚王韩信、韩王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故衡山王吴芮、赵王张敖、燕王臧荼昧死再拜言大王陛下:先时,秦为亡道,天下诛之。大王先得秦王,定关中,于天下功最多。存亡定危,救败继绝,以安万民,功盛德厚。又加惠于诸侯王有功者,使得立社稷。地分已定,而位号比拟,亡上下之分,大王功德之著,于后世不宣。昧死再拜上皇帝尊号。”
这里劝进的是各诸侯,其中韩信为楚王,并非齐王,更非汉相国。
说“韩信以汉相国、齐王头衔领衔劝进”,不知出自何史料?
作者:
上官天武 时间: 2010-7-16 11:33
好帖
作者:
dreambe 时间: 2010-7-17 12:28
萧何和曹参是相国,地位比丞相高啊。
作者:
张洋 时间: 2010-7-17 14:02
公孙贺之后的多半都不了解。楼主是学什么专业的?
话说西汉的丞相地位确实很尴尬额,除了萧曹陈周这有限几个,其他人都没干出什么知名的政绩来,不过是皇上的传声筒兼应声虫罢了。
作者:
三种不同的红色 时间: 2010-7-17 17:52
原帖由 张洋 于 2010-7-17 14:02 发表
公孙贺之后的多半都不了解。楼主是学什么专业的?
话说西汉的丞相地位确实很尴尬额,除了萧曹陈周这有限几个,其他人都没干出什么知名的政绩来,不过是皇上的传声筒兼应声虫罢了。
汉初,丞相极尊,据《汉旧仪》记载:皇帝在道,丞相迎谒,谒者赞称曰:“皇帝为丞相下舆。”立乃开车。皇帝见丞相起,谒者赞称曰:“皇帝为丞相起。”立乃坐。由此可见丞相之尊贵。
譬如,晁错与丞相申屠嘉有怨,晁错穿太上皇庙墙,申屠嘉欲以此诛晁错。景帝亲自为之求情。申屠嘉虽然给了皇帝面子,但罢朝后余怒不息,说:“吾当先斩以闻,乃先请,为兒所卖,固误”。以晁错之亲贵、之权势、之跋扈,丞相居然有可能先斩后奏,由此可见丞相权力之大。
这也就是我们对汉初丞相诸如萧曹陈周等人比较熟悉的原因。
后来武帝即位后,对于一个过于雄才大略的皇帝来说,相权的独大是不能忍受的。所以武帝设立了中朝,将所有政事都移到了皇帝的私人秘书处尚书台那里,从而架空了丞相。所以自武帝之后,汉朝的丞相就只能打酱油了。所以大多数人对武帝之后的丞相所知甚少。
作者:
关毛 时间: 2010-7-17 18:57
原帖由 三种不同的红色 于 2010-7-17 17:52 发表
汉初,丞相极尊,据《汉旧仪》记载:皇帝在道,丞相迎谒,谒者赞称曰:“皇帝为丞相下舆。”立乃开车。皇帝见丞相起,谒者赞称曰:“皇帝为丞相起。”立乃坐。由此可见丞相之尊贵。
譬如,晁错与丞相申屠 ...
貌似武帝之后,大将军就是实际上的丞相了,对否
作者:
麒麟子 时间: 2010-7-17 20:15 标题: 回复 #13 关毛 的帖子
我认为大将军原本是内朝的官职,丞相是外朝。大将军发挥丞相作用应该是在武帝之后,出现大将军录尚书事(或领尚书事)一类的职务,基本就总领内外朝了
作者:
三种不同的红色 时间: 2010-7-17 22:07
大将军是中朝官。大将军之始就是卫青,后来武帝又封霍去病为骠骑将军,“秩禄与大将军等”,但卫霍在世时,基本上没有干预过政事。——卫青为人仁善退让,不干政是其性格使然。霍去病年少气盛,心气全在战场上,估计还不屑于那种正堂阴谋。
大将军干政,是从霍光开始。武帝临死时,命霍光以“大将军大司马”辅政。时田千秋为丞相,霍光对田千秋说:“始与君侯俱受先帝遗诏,今光治内,君侯治外,宜有以教督,使光毋负天下。”所谓“治外”,就是管理外朝。所谓治内,就是管理内朝。由此可知,大将军是内朝官。
所谓“大将军录尚书事”,因为内朝的核心就是尚书台,尚书台实际上控制了整个朝廷的全部职能,所以要总理朝政,必然要进入尚书台。所以即使尊贵如大将军,想要掌握整个朝政,必然要进入尚书台。这就是“大将军录尚书事”的原因。
自从武帝扩大尚书台职权,建立内朝之后,外朝实际上被架空了。所谓总领内外朝,其实没有什么意义。事实上只需要掌握内朝就行了。
作者:
麒麟子 时间: 2010-7-17 22:46
这也不好说,内朝时重大事项的谋划机构,而外朝是执行机构,我认为领内朝是不能架空外朝的。顶多架空一下丞相,在古代政治中,掌握实权是十分关键的,一些朝廷大事,在研究时虽然屏蔽了外朝官,在执行时外朝的作用仍然不可低估,因为外朝是“现管”的。
之所以人们认为内朝作用超越外朝,主要是武帝时期偏向于对匈奴作战,加上人们对军事事件比较敏感,所以认为像卫青这样的内朝官参与了军事谋划,就参与了诸多国家大事,其实更多的国家大事还要依赖于外朝,毕竟外朝是政府主体,内朝是皇帝的小圈子。
作者:
五袋石果 时间: 2010-7-17 22:47
原帖由 三种不同的红色 于 2010-7-16 09:10 发表
《汉书·高帝纪》:于是诸侯上疏曰:“楚王韩信、韩王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故衡山王吴芮、赵王张敖、燕王臧荼昧死再拜言大王陛下:先时,秦为亡道,天下诛之。大王先得秦王,定关中,于天下功最多。存 ...
韩信劝进时确实是楚王,是我记错了。
我看书上写韩信曾受封左丞相、后来进位相国。后来封王之后,这个“相国”就自动没有了吗?就是说韩信只做过汉国丞相,却没有做过汉朝丞相?
作者:
三种不同的红色 时间: 2010-7-18 10:21 标题: 回复 #16 麒麟子 的帖子
你这是搞混了决策机构和执行机构。
武帝之前,决策机构是相府,武帝之后决策机构是尚书台。所谓内朝架空外朝,即因此而言。
你所言的外朝之“现管”,其实说的政府架构的行政职能,这个当然是属于外朝的。但仅限于此而已。
事实上,无论哪个朝代所谓“大权独揽”,所谓“权倾朝野”,所谓“总领内外”,说的无非是决策权而已,至于执行权,始终在政府行政机构——也就是外朝——手中。因为无论一个人的权力有多大,都不可能在政府机构外另建一套行政体系,所以他必须要借助外朝的网络。
同时也说明,当剥夺了相府的决策权之后,外朝就只剩下执行权。他们是无法对国家政策发生合法的影响的。当然,作为“现管”可能会有推诿拖延的手段,不过这都是违法行为,等待他们的首先是国家律法。
作者:
麒麟子 时间: 2010-7-18 12:15 标题: 回复 #18 三种不同的红色 的帖子
楼上没看明白,我是说,内朝的设置就是皇帝在原有的国家政体下,设立的决策机构,由内朝进行决策,相对而言,丞相以及外朝变成了执行机构。
讨论内外朝还是要从武帝时期为基础,如你所说武帝前不存在内朝,武帝后内朝外朝被同化了,所以内外朝的决策与执行还要框架在武帝时期。根据陈树庸的《汉官问答》记载“臣下章奏上尚书,尚书进于天子,乃下丞相;有政事,天子长与之议。”说明了在议政时天子倾向内朝,丞相可能也有议政,但实质意义就小了。
对于“剥夺”的说法,我认为不能算剥夺,丞相仍有议政的的资格,毕竟三公的地位还在那摆着,只不过是被动的议政,结果都是皇帝和内朝密谋好的。
作者:
履虎尾 时间: 2010-7-18 13:20
黄师傅好帖又见!
相邦,相国,丞相,宰相……
作者:
三种不同的红色 时间: 2010-7-18 14:10 标题: 回复 #19 麒麟子 的帖子
尚书这个机构存在很久的。它本来是皇帝的秘书机构,即所谓“臣下章奏上尚书,尚书进于天子”。
到武帝时,把这个秘书机构变成了决策机构,从而剥夺了相府的决策权。没错,就是剥夺。
当然,这个形成的过程是渐进的,丞相决策权被剥夺的过程也是渐进的,并不是从某一天开始,丞相一觉醒来,就发现自己没权了。
一般认为,中外朝之设,是从元朔5年卫青封大将军开始的,大将军“位在公上”,由此可见大将军这一内朝官(也就是不在正常政府体系内的官)已经完全压倒了丞相。而也就是在这一年,公孙弘拜相。此前都是封侯者拜相,而公孙弘则是以布衣拜相,虽然其后公孙弘封侯,但也由此可知此时丞相地位事实上的下降。
公孙弘之后,“其后李蔡、严青翟、赵周、石庆、公孙贺、刘屈氂继踵为丞相。自蔡至庆,丞相府客馆丘虚而已,至贺、屈氂时坏以为马厩车库奴婢室矣。”由此可见丞相地位下降之严重。
而公孙弘之后的丞相,在政事上更是无足轻重,如石庆在相位,“九卿更进用事,事不关决于庆,庆醇谨而已。在位九岁,无能有所匡言”。再譬如公孙贺,闻之自己拜相,“不受印绶,拜首泣涕”。丞相之位可怜哉。
最后总结一句:武帝之前,丞相总领朝政,外朝独大。武帝时始设内朝,以尚书台为核心,决策权开始向内朝转移。到武帝之后,决策权几乎全部归于以尚书台为核心的内朝,即使大将军大司马,也要加“录尚书事”衔方能干政。至此,外朝只剩下执行权。到东汉时,“虽置三公,事归台阁”,已经是从制度上剥夺了外朝的权力,从而将内朝权力从制度上保证了下来。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xycq.org.cn/forum/) |
Powered by Discuz! 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