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关于徐庶,向大家请教个问题 [打印本页]

作者: 双溪赵云    时间: 2010-4-30 12:03     标题: 关于徐庶,向大家请教个问题

徐庶是罗老笔下比较幸运的一个人物(和史实相比),本来三国志关于他的记载很少,但演义里不仅神机妙算,连程昱都称其才“十倍于昱”。只是后来的命运比较惨,最后关于他的结局也是只字未提。
      在曹操装备打刘备前,刘晔提出要先收买人心并推荐徐庶做说客,曹操担心徐庶一去不回,但刘晔却说了句“彼若不回,贻笑于人矣”(大意如此)。而徐庶去了后果然同皇叔叙叙家常,揭穿曹操收买人心的阳谋后,刘备挽留时自己也说“庶若不回,恐惹人笑”,还说了一通不为曹操设一谋之类的话。
      在这里我感到奇怪的是,这个“笑”到底笑徐庶什么呢?徐庶自己为什么也怕被人笑?既然徐庶愿意为了老母舍弃“明君”,难道就不能为了报仇丢一下面子?曹操几乎是直接送死他老母的凶手(程昱只是谋士,算不上他),你在仇人手下干活就算不设一谋又怎么样,你能吃饭吃垮他?如果说什么忠臣不事二主,问题是你已经事二主了。
       不知道以汉末或者说是罗老所处明朝环境下,这个“笑”的根据又是什么?请各位不吝赐教。
作者: tiger1970    时间: 2010-4-30 14:29

徐元直......

[ 本帖最后由 tiger1970 于 2010-4-30 14:32 编辑 ]
作者: richermin    时间: 2010-4-30 15:17

哀莫大于心死,元直当时已是死人了,笑什么,他自己都不知道,读者又怎么能知道?
作者: 碧空之歌    时间: 2010-5-4 10:46

贻笑于人

这个人应该指的是不知道内情的人。
就是说如果徐庶不回去的话在别人眼里看来徐庶是奉母命去曹操那边的,然后老母死了赶紧跑回刘备那里。
作者: wctwct    时间: 2010-5-8 14:42

这样被别人说反复无常,事不过三嘛
作者: wwwind    时间: 2010-5-8 16:07

徐庶是名士,重名声。
身负使命,是不论成败。
差事不成,又半路跑了,真的是遗笑于天下人。
作者: popohernan    时间: 2010-5-17 11:25

我也认为三国里徐庶这个人物有问题。你既然是为孝没办法投的曹操,古人忠孝不两全。你选择忠或者孝都无可厚非。但问题是你老妈却为此而自杀了。你不是孝子吗?怎么不想着为母亲报仇?好象他母亲是自然死亡一样,在仇人的营心安理德的住下来了。
莫非徐元直的思想就是世界上最深的恨不是生离死别,而是我天天吃你的喝你拿你的你却不知道我有多恨你?
作者: 马岱    时间: 2010-5-17 11:36

确实有些矛盾,徐母既死,徐庶没有理由继续留在曹营。
作者: 伤云    时间: 2010-5-17 12:42

徐母是自杀身亡,起因是对徐庶的恨铁不成钢。虽然曹操这条诡计是造成这一后果的诱因,但是在徐庶的眼里恐怕主要是自己的原因。

而徐母死后,徐庶一则心如死灰,二来曹操也未必给他逃跑的自由,因此在曹营也就呆下来了。到了奉命劝刘备的时候,对于一个正人君子来说,有始有终才是正道,一如关羽斩颜诛文、挂印封金。所谓大丈夫来的明白,去的不能不明白。
作者: popohernan    时间: 2010-5-18 14:10

既然徐庶为了孝能舍弃忠,说明老徐把孝看的是比较重的。如果老母身死徐庶认为是自己原因的话,应该会自杀。如果一个大孝子你害得自己母亲身亡,你连自裁的举动的都没有的话(特别是古代),那也只能说明你那个孝子是估名钓誉的。

我觉得徐庶此情景就类似于武侠、枪战片里,反角拿住主角亲人(爱人)要挟主角。正当主角妥协之时,主角亲人刚烈,自裁而死。后面的情景百分百是主角悲痛、暴怒,然后杀死反角。而徐庶的行为就好象是亲人死了后,徐庶混然不见,还潇洒的对反角说:”你看,你坏噢。以后我不做事,你养我哦。“然后安然接受包养。
作者: 李程公子    时间: 2010-5-18 23:43

他已经推荐了诸葛亮,再回去的话,估计结局跟庞统差不多。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xycq.org.cn/forum/) Powered by Discuz!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