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袁绍的综合能力评价 [打印本页]
作者:
Shadowleech 时间: 2010-4-16 11:57 标题: 袁绍的综合能力评价
我觉得他还是很有能耐的。四世三公是不假,但他是庶出,开始时也不过是被“软禁”在河北,靠能力一步步吃下河北。输给曹操,官渡确实有运气成分,但更多还是前面数次机会没把握好,尤其是没有迎汉献帝和偷袭许昌。我觉得他相比曹操,还是在关键时刻的决断力差一些,又没有刘备那样百折不挠的韧劲。才会被那么快歼灭,不然即便官渡败了,底子还是很厚可以割据一方甚至力图东山再起。
作者:
x375869216 时间: 2010-4-16 12:46
曹操灭的是袁绍的儿子,不是袁绍。就算是袁绍的三个不成器儿子也灭的挺麻烦的,家底厚啊。在乌丸的时候还差点打失败了。
作者:
user805 时间: 2010-4-16 14:44
袁绍算得上是一大枭雄,但是这个人的心底有点黑暗:偏袒小儿子、官渡不听许攸的见解、回邺城把田丰斩了都足以说明他没有称霸天下的气魄,最多做个割据一方的诸侯
作者:
崔浩 时间: 2010-4-16 16:13
原帖由 user805 于 2010-4-16 14:44 发表
袁绍算得上是一大枭雄,但是这个人的心底有点黑暗:偏袒小儿子、官渡不听许攸的见解、回邺城把田丰斩了都足以说明他没有称霸天下的气魄,最多做个割据一方的诸侯
这都是失败后大家从他身上找的毛病,但如果当时袁绍没有失败而失败的是CC呢?我想CC的毛病又会一大堆了。
作者:
双溪赵云 时间: 2010-4-16 16:26
总是有那么多聪明人喜欢找如果。第一,历史没如果。第二,历史就算有如果,以袁绍的这些个毛病,失败的十有八九还是他。赢了也是运气太好,还得是曹操不小心重了流矢军心尽失的情况下。
[ 本帖最后由 双溪赵云 于 2010-4-16 17:27 编辑 ]
作者:
x375869216 时间: 2010-4-16 18:06
许攸不把袁绍粮仓位置告诉给曹操你看谁输。
作者:
zeloti 时间: 2010-4-17 00:06
身体差也是重要原因,如果官渡之战后没病死掉,他的儿子们也不会因继承权问题自相残杀
作者:
x375869216 时间: 2010-4-17 11:43
官渡之战后的袁绍还是有实力打败曹操的。
作者:
KYOKO 时间: 2010-4-17 15:31
如果许攸不把袁绍粮仓位置告诉给曹操你看谁输
作者:
sholaay 时间: 2010-4-19 10:50
的确,如果许攸没有告诉粮仓位置,曹操很难赢
作者:
xiaodimimi 时间: 2010-4-19 11:03
我觉得 当时处在袁绍的地位 是没有人会恭迎 献帝的 人家坐拥 北地四州 那是 不折不扣的土皇帝 怎么还会给自己找不自在~~
官渡之战 就是因为有许攸这个二五仔
作者:
Shadowleech 时间: 2010-4-20 04:34
但是有了汉献帝能封侯啊,他不想,他手下肯定想。
作者:
三国赤壁周郎 时间: 2010-4-20 10:23
其实袁绍集团失败都是儿子们的错,怪不得袁绍。之所以有人恨袁绍,无非是因为袁绍杀田丰罢了,陈寿也觉得袁绍此举被项羽对待范增更不如。本来袁绍最初有麴义,很多人都认为是个优秀的将军,更胜于张合之上,然而袁绍未定天下,先杀功臣,使麴义连与曹操交手的机会也没有。袁绍手下偏偏就出现郭图、逢纪之流,挑拨离间。曹操、刘备身边都有小人(郭嘉、董昭、法正在我看来都是小人),然而没有帮倒忙,郭图、逢纪却破坏平衡。所以在用人方面,袁绍始终有所欠缺。
许攸固然将乌巢告诉给曹操,给了很大问题,问题是决定权在曹操手上,假如曹操不信许攸所言(曹操的手下就有很多人不信许攸),或者曹操攻不下乌巢(事关乌巢有淳于琼一万人马,知道地方却攻不下也是徒然),所以我觉得还是曹操个人能力起到决定作用,袁绍始终缺少像曹操那样,亲自带头冲在第一线的勇气,明知乌巢关系重要,应该亲自带队去救,不是派谁的问题,对手是曹操,居然还如此轻视。乌巢出现变故,如果袁绍能够有效作出补救,还是有希望的,甚至在乌巢就将曹操解决掉,可惜也做不好。
况且袁绍本身挺进官渡就并非最佳办法,跟曹操虚耗下去,让曹操能集中力量防守,看准机会反将其军。其实他渡过黄河之后,应该迅速占领一些稳固的城池作为根据地,甚至派一支部队向东入侵东郡、泰山,分散曹军的防守力。当时程昱驻守的鄄城只有几百人,假如袁绍明白占领兖州的重要性,就该派人进攻此地,只有几百人,拿下应该不算太难,攻克此地后,再往南开辟陈留、彭城战场,逼使曹操向自己就范,争取主动权,联络刘备、刘辟的人马也容易得多,而不是气冲冲地直接进攻许都,此非上策也!
[ 本帖最后由 三国赤壁周郎 于 2010-4-20 23:29 编辑 ]
作者:
Shadowleech 时间: 2010-4-20 10:38
麴义貌似是傲慢自大甚至有意造反被灭的吧.能力没得说大破公孙瓒.
作者:
taifeng-99 时间: 2010-4-20 10:42
我个人觉得袁绍并不是传说中的那么差,正所谓成王败寇,历史从来不同情失败者。
从自身能力来讲,上面有朋友说的很清楚,从一个庶出的小子到雄锯河北四州,手底下没几个真章是做不到的;
从当时的大环境来讲,他选择刘虞做皇帝也有他自己的考虑,好控制,只不过我个人觉得他的心还不够黑,要是我,就自己搞掉刘虞,在其子中选一立为皇帝,然后再急进天下。
也许有人支持田丰等人的论调,希望稳定中发展。但是考虑到当时的乱局,尽起河北精锐,一举击溃曹操,问鼎中原是很可行的。
之所以,成为后人眼中的费材,只不过是因为他失败了的缘故。

作者:
taifeng-99 时间: 2010-4-20 11:23
补充一句,
麴义被杀的原因是勾结黑山贼造反,具体可以在网上找一找。
作者:
dimeterio 时间: 2010-4-20 13:37
其實袁紹就是一個常凱申,他代表的階級人數不多,還喜歡用道義綁架他,所以他做不出太多臉厚心黑的事情,反之曹操則無拘無束。
作者:
allanzjp 时间: 2010-4-20 23:52
以袁绍的性格,即使许攸不背叛,也会有其他人背叛的,不拍给曹操,也会败给别的诸侯,刚愎自用,不听下劝,项羽就是前例,再说,他除了身世又有哪点及得上霸王。
作者:
Shadowleech 时间: 2010-4-21 00:45
许攸背叛又不是因为袁绍不听他的话,而是自己家犯了事。
作者:
intermlbai 时间: 2010-4-21 08:28
人比人气死人,看他发家史,袁本初也是一代豪杰,比什么公路等人简直牛了十万八千辈。奈何和曹孟德碰上,在为人主的素质上的差距还是体现出来了的。不过话说这些方面的差距大概也有家大业大以后思想转变的因素吧!
作者:
superzz_0 时间: 2010-4-21 09:26
其实已经有很多人认识到了根本问题。
袁绍的致命错误只有一个,没有指定继承人。
作者:
吃饭猛喷罗大傻 时间: 2010-4-21 09:45 标题: 回复 #13 三国赤壁周郎 的帖子
在傻子看来,袁绍的能力还是很不错的,作为领导,未必用得着亲临第一线,毛主席、汉武帝也不用亲自上阵的,如果个人能力不足,还是不必亲临第一线的好。曹操亲临第一线的结果就是好几次几乎进了鬼门关,刘备亲临第一线的结果通常就是每战辄败,孙权亲临第一线的结果就是险些在逍遥津被张辽所擒(赤壁、夷陵的重大胜利孙权都没有亲自到前线指挥),所以傻子从不提倡君主冲锋陷阵,你抢了武将的饭碗,那要武将干什么?袁绍消灭公孙瓒的过程基本上都没有亲自出马。
袁绍后期犯的错误,可能和年经大有关,大家都知道很多有作为的君主到了晚年就屡犯错误,甚至在继承人问题上犯下大错,孙权、刘表、汉武帝无不如此,袁绍年龄不详,但很多学者认为他大过曹操,曹操当时差不多都五十了,袁绍显然有可能超过五十,甚至六十都有可能。
[ 本帖最后由 吃饭猛喷罗大傻 于 2010-4-21 09:53 编辑 ]
作者:
Shadowleech 时间: 2010-4-21 10:55
原帖由 superzz_0 于 2010-4-21 09:26 发表
其实已经有很多人认识到了根本问题。
袁绍的致命错误只有一个,没有指定继承人。
错误不少,不过让他或者说他势力彻底没法翻本的就这个。
作者:
张洋 时间: 2010-4-22 22:25 标题: 回复 #22 吃饭猛喷罗大傻 的帖子
袁绍的个人能力不错,但是缺少将文臣武将整合起来的能力
作者:
红红火火 时间: 2010-5-30 23:01
袁绍其实算还行,不幸遇到的是曹操
作者:
三国赤壁周郎 时间: 2010-5-31 10:21 标题: 回复 #25 红红火火 的帖子
仁兄所言甚是,刘邦的才能其实很一般,只会用人,连礼仪也不懂,然而他却打败了项羽;曹操纵有雄才,也会用人,却不能一统天下。
[ 本帖最后由 三国赤壁周郎 于 2010-5-31 10:24 编辑 ]
作者:
诸葛周 时间: 2010-5-31 14:19
最起码曹操、刘备、孙权的能力也在袁绍之上吧!袁绍不过就是比袁术、吕布、公孙瓒、刘表强,按理在杰出的君主榜上,袁绍排上前十名是没有争议的。
作者:
yzp1981 时间: 2010-5-31 14:24
曹操能重用张绣
袁绍却容不得一个田丰
或者为将方面双方相差无多
但当头的重要的看的是用人的气量
袁绍在这点上来看比较的残障
当然
有比他更残障的
所以他可以进前十
作者:
Shadowleech 时间: 2010-6-1 09:25
曹操哪里重用张绣了?
作者:
田建享 时间: 2010-6-1 16:36 标题: 回复 #4 崔浩 的帖子
哈哈哈哈 不错 但袁绍的毛病就算是他赢了 也是有很多的 人不可能没毛病吧
袁绍的最大毛病是不相信自己人和勇猛专断 你说吧袁绍武力不是太低也不是太高就别出去显摆了
而智力呢 就算是白痴或者天才但加上田丰、审配等谋士你想天下还愁不平
要是刘备或曹操、孙权这三个人其中一个得到了 那天下就是得到袁绍的属下的人了
(如果马腾有田丰、审配、许攸、文丑、颜良这些人的话 我们可能还不知道曹孙刘加起来打不打得过他呢)
颜良=魏延
文丑=黄忠
田丰=诸葛亮(起码能识破诸葛亮一计俩计)
审配=法正
张颌=(呵呵不用我说了吧 张颌就是张颌 没有人跟他一样)
高览=潘璋(起码能打几战 不像刘禅和刘璋一战都没打就降)
还有.........等等
其中淳于琼、赂元进等做袁绍的近卫官别派去打仗 袁绍被围住时这些近卫可以杀死几人
反正袁绍拥有这些人物 天下不是他的 想想就纳闷 为什么袁绍那时不利用这些人
你们知道这是袁绍的什么毛病了吧
(别跟我整诸葛亮什么的 那时诸葛亮还没出来呢 我指的是联盟军解散后到官渡之战这段时间)
呵呵 我说的联盟军解散后到官渡之战这段时间是说袁绍统一天下的最佳时间 (攻下城池后 派郭图、和袁绍的儿子等去安抚民心就行了下令干出对百姓不利的事斩
那样这些贪官和袁绍的儿子们就不敢作威作福了 当然有几个例外 那就斩了 杀鸡儆猴)
[ 本帖最后由 田建享 于 2010-6-1 16:39 编辑 ]
作者:
颖颖 时间: 2010-6-1 17:11 标题: 回复 #1 Shadowleech 的帖子
没有迎汉献帝是否真的不正确也是见仁见智的问题。我们不能只看到迎汉帝之利,而忽略迎汉帝之害。
1,在献帝被曹操拥立之前,所有拥立过他的诸侯-董卓+李觉+郭汜,都被这个小家伙+他周围的大臣给整死了。拥立汉帝虽然有它的好处,但至少在汉献帝遇到曹操之前,这个小家伙和拥立者斗争的比分是 3:0。
2,在诸侯伐董的期间,袁绍曾欲立刘虞为帝,而曹操却没有这个污点。因此,袁绍和汉献帝相处的难度,很可能会比曹操高很多。试问,董诚密谋反曹,被曹操躲过一劫,袁绍能躲过此劫么?
作者:
zeloti 时间: 2010-6-4 00:04
董卓+李傕+郭汜,被周围群雄整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出身差、偏在边地、声望不隆和暴虐,带献帝出逃的杨奉韩暹也一样
作者:
atlanas 时间: 2010-6-6 11:53
按我想袁绍只能立新,扶植傀儡,或自立不行,他靠的什么,主要是四世三公的名望,一造反,估计麻烦了
作者:
taifeng-99 时间: 2010-6-7 17:06
成王败寇,没啥说的。

作者:
yzp1981 时间: 2010-6-10 23:28
原帖由 Shadowleech 于 2010-6-1 09:25 发表
曹操哪里重用张绣了?
闲来无事翻了一下三国志
魏书八
二公孙陶四张传
其中有如下记载
……
太祖比年攻之,不克。太祖拒袁绍於官渡,绣从贾诩计,复以众降。语在诩传。绣至,太祖执其手,与欢宴,为子均取绣女,拜扬武将军。官渡之役,绣力战有功,迁破羌将军。从破袁谭於南皮,复增邑凡二千户。是时天下户口减耗,十裁一在,诸将封未有满千户者,而绣特多。从征乌丸于柳城,未至,薨,谥曰定侯。
……
或者确实用"厚待"一词更加贴切一些
不过比着张绣的才能
到这个份上了都
个人认为不能不说是一种曹公对张绣的重用
作者:
关毛 时间: 2010-6-11 00:13
袁绍生错了时代,晚生上一百年,对付刘渊刘聪这样的胡人,石勒王弥这样的土匪,绰绰有余啊
作者:
崔浩 时间: 2010-6-11 00:21
原帖由 allanzjp 于 2010-4-20 23:52 发表
以袁绍的性格,即使许攸不背叛,也会有其他人背叛的,不拍给曹操,也会败给别的诸侯,刚愎自用,不听下劝,项羽就是前例,再说,他除了身世又有哪点及得上霸王。
霸王的出身真的比袁绍差吗?
怎么说霸王也是楚国的后裔,那号召力还是响当当的。
至于背叛,CC还好意思和袁绍比,背叛CC的人比背叛袁绍的人要多一箩筐吧?看看官渡赢了之后烧掉的那些儿信札,就不知道有多少人私下里已经当二五仔了。
作者:
黑传说 时间: 2010-6-12 14:39
原帖由 zeloti 于 2010-6-4 00:04 发表
董卓+李傕+郭汜,被周围群雄整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出身差、偏在边地、声望不隆和暴虐,带献帝出逃的杨奉韩暹也一样
更多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势力不够强吧?他们失败的结果导致至少后人的舆论上就对他们很不利。
整董卓那出,更多的是世家大族和董卓这种出身寒微但表现卓著的庶族的争斗吧?——简单看看诸侯讨董,里面哪个不是望族?刘备也算,但被其他人看不起。
而拒绝讨董的呢?西凉那一批靠造反才有当时的人就没背后捅刀子。
好像很多朝代末期都有这个类似问题:原来朝廷奉养的专有强力势力腐化了,但新势力却没有得到承认,于是发生矛盾,近的可看太平天国之后的满汉之争(当然,这个复杂多了,还包含了民族问题)。
[ 本帖最后由 黑传说 于 2010-6-12 14:42 编辑 ]
作者:
无尘剑 时间: 2010-6-14 15:53
袁绍战略上没错,错在……他年纪大了……
作者:
五彩祥雲 时间: 2010-6-16 13:04
袁紹家世好,名士都搶着去。曹操相反。
他打出來的江山,最大的功勞也不是他。是他的人才...
許攸出走事實上也有袁紹的問題啊。
本人認為曹操還是比他好
作者:
黑传说 时间: 2010-6-16 16:25 标题: 回复 #40 五彩祥雲 的帖子
叛变这个问题很难说的,可以看看一部大河剧,会有更深切体会:德川家康,关原之战部分,那个布阵,非常诡异,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会倒向谁,都很诡异,但最终老乌龟胜了,用炮打小早川,是非常凶险的,打的结果有两个,一个是对方一火出兵打你,或者是对方倒过来打对手,都很有可能,但事情就是诡异在这,为何打他,反而让他变成盟友,而不是倒向敌人呢?,此关键时刻人物的心理非常令人难以琢磨。
同样,许攸的问题我也觉得类似,关键时刻,谁知道会怎样啊?后来人的分析,大都还是结果反推出来的,但当时情况是怎样,恐怕永远是个迷。
类似的还有糜芳的叛变。
[ 本帖最后由 黑传说 于 2010-6-16 16:27 编辑 ]
作者:
A2A2AM 时间: 2011-8-8 03:36
袁绍重名,曹操重才。各有所长吧!
作者:
phoenixdaizy 时间: 2011-8-17 08:30
原帖由 zeloti 于 2010-6-4 00:04 发表
董卓+李傕+郭汜,被周围群雄整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出身差、偏在边地、声望不隆和暴虐,带献帝出逃的杨奉韩暹也一样
曹操出身好不了多少,太监之后。
袁绍建议立过刘虞(应该是众人的主张),从官位刘虞高,声望刘虞大,反朝廷肯定要有一个轴心,但是刘虞不愿意做这个轴心,认为胜算不大,反而背恶名。
袁绍可以说军事不如曹操,政治主张方面并没有像书中说的有明显差距。
仔细看的话,他的总体战略还是有连贯性的。并不是像史书那样朝令夕改。
1)联合诸侯造反,这个和之前为何进的部下,不满董卓所为是相合的。、
2)接手韩馥地盘,意外之喜。这个算攻击盟友。但是1VS1的博弈,并没有联合其他的诸侯。
3)发难公孙,公孙离他较近,而且久有战事,而且公孙杀了他要立的刘虞,师出有名。
4)吞并青州,并州。青州并州领地部分也未黄巾余党和黑山贼所有,这个是一直对立的。孔融等是负产品。
基本上袁绍集团上流社会的人较多,军事作战并不足够出色(和曹操一样曾失去根据地)。总体进展拖沓。曹操相对来说也未必足够强。
三大家,论军事不能统一天下。论政治虽然倡导简约,不能修摒除乱党,宫廷斗争更多。论文学不如两个儿子。
哪个方面都算不得顶尖。
[ 本帖最后由 phoenixdaizy 于 2011-8-17 08:41 编辑 ]
作者:
wwwind 时间: 2011-8-17 09:26
袁绍与曹操最大的区别在于用人。不能慎独。以个人喜好来褒贬手下,难免为心腹言语所左右。
作者:
phoenixdaizy 时间: 2011-8-17 10:05
原帖由 wwwind 于 2011-8-17 09:26 发表
袁绍与曹操最大的区别在于用人。不能慎独。以个人喜好来褒贬手下,难免为心腹言语所左右。
小曹用人一样有毛病,没谁用人有毛病的。三国里。
曹操用夏侯渊,夏侯惇和曹氏一族是为了巩固家族势力而已。
刘备用人稍微好点,但是糜芳的叛变影响全盘,刘封和孟达也对全局有影响。
孙权的关键性用人还可以,但是实际上战略方针,后期对于忠臣的迫害,任用诸葛恪后,诸葛恪走上专权。这个都是弊病。
没有一个人用人的完美的。
作者:
yumao626390 时间: 2011-8-19 11:57
我觉得袁绍的失败还是败在他的性格上,属下们有了不同的意见他就很犹豫不决,优柔寡断。特别是他手下的谋士们有了党派之争
作者:
phoenixdaizy 时间: 2011-8-22 10:35
顺便提一下司马师吧,我觉得在司马主政的过程中司马师还是承担着关键性作用的。
就如老佛爷主政,某些亲王和重臣支持一样。
司马一个归隐的70多的老人,就算家财万贯真有那么大的号召力么??不知道有什么反应一下司马师在其中起了作用的文献。
作者:
Garnett2012 时间: 2011-8-27 21:23
我觉得袁绍的能力比曹操确实是有很大差距的,毕竟官渡之战袁绍是有绝对优势的,有N次可以消灭曹操的机会,可以他一个没有把握住,而曹操,只有一次机会,就果断把握住了,所以说袁绍和曹操是没发比的,但是除了最后三分天下那几个君主之外,剩下的貌似还真没几个比他强的
作者:
wwwind 时间: 2011-8-27 21:56 标题: 回复 #45 phoenixdaizy 的帖子
曹操人确实重用家族亲信,否则根基何在。但是更多非家族的人才,他也发掘大胆启用,并委以重任。
曹操用人的胸襟是非常开阔的。
当然政治斗争时,杀人也绝不含糊。那是必要的,不会杀人,就无法在乱世立足。
作者:
中庸 时间: 2011-8-27 22:25
袁绍最为领袖的毛病不少,但CC的毛病也不比他少多少。
袁绍一生最大的错误就是老糊涂,没有处理好自己的身后事。历史过分的夸大了官渡之战的真是影响。从官渡后看,袁绍的实力依然雄厚,袁绍要是有刘备的韧劲,曹操根本就不可能是他的对手。
作者:
闳骏 时间: 2011-8-28 00:33
原帖由 中庸 于 2011-8-27 22:25 发表
袁绍最为领袖的毛病不少,但CC的毛病也不比他少多少。
袁绍一生最大的错误就是老糊涂,没有处理好自己的身后事。历史过分的夸大了官渡之战的真是影响。从官渡后看,袁绍的实力依然雄厚,袁绍要是有刘备的韧劲, ...
我到是很认可这一点···
其实袁绍败就败在没有明确谁是继承人的问题···
可以说是党争害了袁绍了····
许攸的背叛是个偶然因素,但曹操的运气很好,几个偶然因素加在一起就成了必然因素···
许攸的背叛是偶然的,淳于琼的使用是必然的,这2者相加,造成了袁绍的大败···
许攸的背叛并不是因为袁绍不用其计,而是自己的家人被捉···
很难想象这样脑残的举动,既然毫无顾忌的捉拿前线人员的家属,这算什么?逼反?
就算捉拿前线重要人员的家属了,起码也要先通知前线关押此人···
可以说,完全是审配葬送了袁绍的命运···
而袁绍不确定继承人,又导致了最后家族被灭的下场···
作者:
西歪 时间: 2011-8-28 01:12
官渡一败,仓亭又败,袁绍威风扫地,还有什么能力对抗曹操?袁绍不是早死,迟早做了俘虏,就不知道到时候曹操怎么发落他了!袁绍在局面领先的时候,轻出胜负手,是曹操的运气;僵持不下的时候,许攸反水,是曹操的运气;偷袭乌巢的时候,用张合高览攻曹军大营,也是曹操的运气。运气怎么来的?袁绍给的,呵呵!
顺便说一下,曹操要不是依靠亲族掌兵的话,官渡被卖掉的有可能是他,呵呵~!
作者:
岑璧 时间: 2011-8-30 09:48
把官渡之败全部归结于袁绍个人的缺点并不客观
袁绍虽然整体实力不如曹操 但别忘了 他也能一统河北 乌桓镇服、张燕匿蹿、公孙守困
袁绍在官渡的失败主要是没能很好的驾驭下属 例如许攸、张郃、高览 同时错误的用了淳于琼 加上河北、颍川两大派系的争斗 袁绍没能好好处理(事实上无法调和) 这一切矛盾都在官渡这一战迸发出来了 自然难以收拾
作者:
phoenixdaizy 时间: 2011-8-30 11:09
原帖由 岑璧 于 2011-8-30 09:48 发表
把官渡之败全部归结于袁绍个人的缺点并不客观
袁绍虽然整体实力不如曹操 但别忘了 他也能一统河北 乌桓镇服、张燕匿蹿、公孙守困
袁绍在官渡的失败主要是没能很好的驾驭下属 例如许攸、张郃、高览 同时错误的 ...
袁绍因为内部问题,名流较多,难于管理。真正行伍出身的不多。
曹操基本上立足军事起家。
[ 本帖最后由 phoenixdaizy 于 2011-8-30 11:11 编辑 ]
作者:
iam1zhu 时间: 2011-9-22 19:22 标题: 回复 #1 Shadowleech 的帖子
田丰轻兵袭许 纯粹个人想法,兵多则易被敌发现,兵少容易被团
作者:
诸葛尚良 时间: 2011-9-22 21:13
自身能力还是很好的,但顺利时易骄躁,失败时无韧性,关系大局时运气稍差点就容易全盘皆输,此乃自身性格之劣势;儿子虽非无能,然不和,自己有没有处理好这个问题,导致错失最后的筹码,死的也不是时候,悲剧。综合来说,能力也算上乘,起码胜过了我觉得另一些不弱的公孙瓒、刘表;但对比曹操和刘备,似乎不如。曹操不必多言,看看被人低估的刘皇叔历尽多少艰难却不放弃终成鼎力之势的经历,实在是有差距。
作者:
瑜策逊 时间: 2011-9-28 23:23
其实综合来说,袁绍还是可以的,只是不是很会用人。
作者:
刘过字改之 时间: 2011-10-31 18:13
袁绍以渤海一郡之地短短数年便同意河北,不可不谓之雄杰也。然人比人,气死人,如果不是曹操太强了他也不会如此草草收场,他的能力还是堪比孙仲谋的。
素质: 武艺:中人 才智:中上 御人:中上 治理:中上
品性: 勇气:上人 虚心:中人 心机:中上
作者:
崔浩 时间: 2011-11-13 21:55
原帖由 双溪赵云 于 2010-4-16 16:26 发表
总是有那么多聪明人喜欢找如果。第一,历史没如果。第二,历史就算有如果,以袁绍的这些个毛病,失败的十有八九还是他。赢了也是运气太好,还得是曹操不小心重了流矢军心尽失的情况下。
历史在大趋势下是必然的,但在一些历史事件上偶然性因素太大了。CC个人能力确在袁绍之上,但我觉的后世找袁绍失败的原因的时候过头了,这些所谓的缺点在CC身上一样有。另外我一直觉的CC在官渡胜利运气成份太大。CC自己甚至考虑放弃了。
作者:
naniwa 时间: 2011-11-14 19:13
个人感觉曹军的整体作战效率整体素质,比袁军高很多,不管谋士 将领 还是 普通士兵
作者:
jkx324cnua 时间: 2011-11-14 20:37
我觉得袁绍和曹操的履历就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袁家四世三公,曹家权倾一时曹操的爸爸好像也在三公之列,袁曹都是借反董卓起家,曹操迎奉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袁绍立刘虞为帝目的和曹操估计也一样(没成功是另一回事了),有趣的是连两个人势力都差不多,袁绍有冀州、青州、并州、幽州,曹操有徐州、豫州、兖州、司隶、淮南、关中......也许两个人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心理承受能力,曹操多次大败却方寸不乱,甚至还能绝地反击,袁绍一战失利就此拜拜,看来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放在他们身上很合适!
作者:
shicanhui 时间: 2011-11-17 07:36 标题: 回复 #19 Shadowleech 的帖子
犯了什么事?陈平昧金盗嫂刘邦咋没追究他的罪?当然情况可能有所不同
但这事看你怎么看了
作者:
碧空之歌 时间: 2011-11-17 17:37
原帖由 三国赤壁周郎 于 2010-5-31 10:21 发表
仁兄所言甚是,刘邦的才能其实很一般,只会用人,连礼仪也不懂,然而他却打败了项羽;曹操纵有雄才,也会用人,却不能一统天下。
刘邦能力还是很强的,只是缺乏专业技能和知识,属于在战争中学会战争的,用张良的话来讲就是“天授”
作者:
lcdlurker 时间: 2011-11-17 22:16
主要就是用人的差距。
其实现实中,做领导最关键的恰恰是用人。
作者:
闳骏 时间: 2011-11-18 10:14
袁绍的错误不仅仅是用人的差距,更重要的一点是在继承人上很糊涂的做法!立嗣不明,放任党争
作者:
小兵1234 时间: 2011-12-18 13:29 标题: 回复 #8 x375869216 的帖子
反問為何袁紹不進一步加強烏巢的防禦?
你是不是又想說只有曹軍兩倍的兵力,袁紹一定打不過曹操;一定要將近乎曹軍四倍的大軍集中,才能跟曹操抗衡?如果你的論點是怎樣,那袁紹能力其實不強嗎!
[ 本帖最后由 小兵1234 于 2011-12-18 13:31 编辑 ]
作者:
颖颖 时间: 2011-12-18 14:49
袁绍和曹操另一个差距就是战败善后能力。
作者:
phoenixdaizy 时间: 2011-12-18 14:54
原帖由 颖颖 于 2011-12-18 14:49 发表
袁绍和曹操另一个差距就是战败善后能力。
战败善后能力袁绍也不差咯。只不过是因为大败,然后死了。
曹操的所谓败仗,除了早期,都不是完败吧。
作者:
SNAKEMG4 时间: 2011-12-30 12:26
当断不断,没有主见,有些自傲自大,失败之原因
作者:
975543578 时间: 2012-1-3 12:49
袁绍手下人才不少,个人觉得高览绝对比潘璋强
作者:
qhx84218 时间: 2016-6-28 21:52
能耐是一定有的,成王败冠在任何时候都是准则,其实他不一定比曹操要差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xycq.org.cn/forum/) |
Powered by Discuz! 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