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转】【午睡醒目】昼寝考 [打印本页]

作者: 水镜门生    时间: 2009-12-3 14:24     标题: 【转】【午睡醒目】昼寝考

“昼寝”考

先说“四时”

    《左传》:“君子有四时:朝以听政,昼以访问,夕以修令,夜以安身”;

    《列子·仲尼篇》:“夏日为阳,而夕、夜远与冬日共为阴;冬日为阴,而朝、昼远与夏日同为阳。”可见,古人是把一天分为“朝”、“昼”、“夕”、“夜”“四时”的。从“四时”之序看,“昼”应当就是中午。

    《论语·里仁》:“孔子曰:‘朝闻道,夕死可也。”称“朝”、“夕”,也是从一天分四时说的。

再说“昼寝”

    康有为《论语注》:“昼寝小过,而圣人深责如此,可见圣门教规之严。”(孔子老师明显说的是气话,这要求真的太高了,白天睡个觉也要挨骂,看来孔子老师是恨铁不成钢。)

  仅仅因为“白天”睡觉就被老师训斥,“不合乎情理”,因而由此推断“昼寝”有玄机。

    《论语·公冶长》:“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老师很不高兴,就骂他:“烂木头无法雕凿,粪土墙没法粉刷,对于宰予就不要要求太高了,你们就让他睡个够吧。”)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公冶长第五》:“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朽,许久反。(杇,音污。与,平声,下同。昼寝,谓当昼而寐。”) 朱熹解释“宰予昼寝”为 “当昼而寐”(大白天睡觉。) 

  宰予“昼寝”并非“白天睡觉”,而应为“午睡”。从《论语》记载的宰予挨骂这件事来看,春秋战国时期有人午睡,但不普遍,因为多数时候被视为不良习惯。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六记载:“卫灵公昼寝而起,志气益衰……” 卫灵公就是白天睡觉睡多了,才感觉志气越来越衰弱。

    《吕氏春秋·任数》记载, 曾经骂宰予午睡的孔子被困于陈、蔡,“藜羹不斟,七日不尝粒,昼寝”。(七天,连菜汤都没得喝,也就剩下睡觉的劲了。)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简《曹沫之陈》记载的鲁庄公就不一样了:“不昼寝,不饮酒,不听乐,居不设席,食不二味。”

  汉代,人们也不大赞成午睡。边韶《全后汉文·塞赋》云:“试习其术,惊睡救寐,免昼寝之讥。”

  唐白居易《昼寝》诗:“坐整白单衣,起穿黄草屦。朝餐盥漱毕,徐下阶前步。暑风微变候,昼刻渐加数。院静地阴阴,鸟鸣新叶树。独行还独卧,夏景殊未暮。不作午时眠,日长安可度?”

    唐韩偓《昼寝》诗:“碧桐阴尽隔帘栊,扇拂金鹅玉簟烘。扑粉更添香体滑,解衣唯见下裳红。烦襟乍触冰壶冷,倦枕徐欹宝髻松。何必苦劳魂与梦,王昌只在此墙东。”

    唐韦应物《夏日》诗:“无人不昼寝,独坐山中静。”

  北宋黄庭坚《六月十七日昼寝》诗:“红尘席帽乌靴里,想见沧洲白鸟双。马齕枯萁喧午枕,梦成风雨浪翻江。”

    南宋周密《齐东野语·昼寝》:“余习懒成癖,每遇暑昼,必须偃息。”

  可见,早在唐宋时期人们已经普遍养成了午睡的习惯。中国人的午睡习惯估计就是那时候养成的。

解读别论

  因繁体字的“畫”(画)和“晝”(昼),在外形上有些相似,故有人说“昼”是“画”之误,而“昼寝”应解释为“画寝”。

  关于“画寝”——清人钮琇《觚剩(续编)·言觚》论:昼为地名:“《坦园通编》云:孟子去齐宿于昼。‘昼’当作‘画’(音获)。按《史记·田单传》:‘闻画邑人王蠋贤’。刘熙注:‘画,齐西南近邑’。后汉耿弇讨张步,进军画中,遂攻临淄拔之。即此可证”;其次:“近闻顾氏格轩曰:宰予昼寝,‘晝’亦当作‘畫’(音话)谓施画于寝也。《礼》:‘诸侯画寝。’今以士人而用诸侯之制,是欲雕朽木而圬土墙也,侈而且僭矣,故夫子责之。不然,宰予为四科之贤,岂有志气昏惰当昼而寝之事乎?”

  “宰予昼寝”中“昼寝”当地名解释不通,当“画寝”有其合理性。清人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更为言辞凿凿:“宰予昼寝,侯白《论语注》及李习之《笔解》俱作画寝解。”

  其实,早在南宋,周密撰《齐东野语·昼寝》就有看法:“虽然,宰予昼寝,夫子有朽木粪土之语。尝见侯白所注《论语》,谓‘昼’字当作‘画’字,盖夫子恶其画寝之侈,是以有朽木粪墙之语。然侯白,隋人,善滑稽,尝著《启颜录》,意必戏语也。及观昌黎《语解》,亦云‘昼寝’当作‘画寝’,字之误也。宰予,四科十哲,安得有昼寝之责,假或偃息,亦未至深诛。若然,则吾知免矣。”他的言下之意,就是说侯白固然不可信,但是连韩愈这样的饱学之士也会弄不清楚?可能性不大。

  将“昼寝”解为“画寝”的侯白是隋人,李习之即李翱是唐人。那么只有一种可能,就是六朝以前“昼寝”确有“画寝”意。而且“雕木画寝”之典古人习用。如《汉书·扬雄传》:“非木摩而不雕,墙涂而不画。”《周书·苏绰传》:“若刀笔之中而得浇伪,是则饰画朽木。”唐李匡乂《资暇集》云:“梁武帝读为寝室之寝,昼作胡卦反,且云当为画字,言其绘画寝室也,故天子叹朽木不可雕,粪土之墙不可圬。”

  这样解释“昼寝”总免不了有牵强之嫌,由此便冒出了一个更为惊世骇俗的解释——“夫妻白天同房”。

  由阴法鲁等人编撰《中国古代文化史·中国民间禁忌风俗》云:“白天夫妇同房,是儒家所最忌讳的,这叫做‘昼寝’。”例证就是“宰予昼寝”。

  如此解释可能源于宋玉《高唐赋》中的一段记载:“昔者先王游高唐,怠而昼寝……”正因为有这次昼寝,才有了梦遇巫山神女云雨之事。后来人们就视昼寝为“夫妻白天同房”了。能证明昼寝时干那事的记载很多。

  《文选·思玄赋》注引古文《周书》云:“周穆王姜后昼寝而孕。越姬嬖,窃而育之。”姜后和周穆王“昼寝”生的孩子,被受宠的越姬偷偷地抱走了。

  《汉书•佞幸传》云:“(董贤)常与上卧起。尝昼寝,偏藉上袖。上欲起,贤未觉,不欲动贤,乃断袖而起。”汉哀帝与小白脸董贤先生大白天睡在一起,而且董贤是枕着哀帝的袖子睡的。哀帝想起身,却又不忍惊醒董贤,随手拔剑割断了衣袖。后人将同性恋称为“断袖之癖”,便是源出于此。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武帝纪》注引《曹瞒传》云:“又有幸姬,常从昼寝,枕之卧……”曹瞒就是曹操,他最喜欢和宠爱的小蜜们昼寝了。

  北齐魏收《魏书·孝文五王列传》记载:“初,高祖将为恂娶司徒冯诞长女,以女幼,待年长。先为娉彭城刘长文、荥阳郑懿女为左右孺子,时恂年十三四。高祖泛舟天渊池,谓郭祚、崔光、宋弁曰:“人生须自放,不可终朝读书。我欲使恂旦出省经传,食后还内,晡时复出,日夕为罢。卿等以为何如?”光曰:“孔子称‘血气未定,戒之在色’,《传》曰:‘昼以访事,夜以安身’。太子以幼年涉学之日,不宜于正昼之时,舍书御内,又非所以安柔弱之体,固永年之命。”高祖以光言为然,乃不令恂昼入内。无子。

  魏高祖想让他的太子恂吃完午饭后就回到内寝与妻子同房,汉族的文人便反对,认为这样不好会短命的。结果害得太子无子。其实恂因谋逆罪被赐死时年仅十五岁,加上身体肥胖,估计即使再怎么努力也是白搭。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二·偶配》记载:“某公夏日退朝,携婢于静室昼寝。会阍者启事,问:主人安在?’一僮故与阍者戏,漫应曰:主人方拥尔妇睡某所。’妇适至前,怒而诟詈。主人出问,笞逐此僮。越三四年,阍者妇死。会此婢以抵触失宠,主人忘前语,竟以配阍者。事后忆及,乃浩然叹曰:岂偶然欤!’”本是小孩信口胡诌的事,可最终变成了现实,是无巧不成书还是纪昀想告诫妇女们不要陪男人昼寝?

  为什么夫妻不能在白天干那事?这有讲究。东晋葛洪《神仙传》中活了七八百岁的寿星彭祖云: “天地昼离而夜合,……故能生育万物,不知穷极。人能则之,可以长存。”人能遵守这个原则就能长寿。而“昼寝”不合天地之道,故而会短寿。尽管“昼寝”是件快乐的事,但和长寿比起来,自然还是后者更具吸引力。试问世上有几个人不想多活几年呢?


包子按:嗯,宰予睡个午觉,孔丘发个牢骚,牵扯多少是非,险些酿成昼寝门
作者: 三种不同的红色    时间: 2009-12-3 14:42

画寝犹有可说,至于白昼宣淫,简直不知怎么想得出来。

看他后面举的那几条白昼宣淫的“昼寝”史料,全部都有个前提,就是和情人一起昼寝。和情人一起昼寝,自然是宣淫了。

可宰予昼寝时,身边只有孔老师啊,难不成有不伦之恋?
作者: 水镜门生    时间: 2009-12-3 14:54

《汉书•佞幸传》云:“(董贤)常与上卧起。尝昼寝,偏藉上袖。上欲起,贤未觉,不欲动贤,乃断袖而起。”

乃看他不是举了这条么~~~~

另,要是宰予昼寝,身边只有夫子,那夫子骂他的话,是怎么传出来的?

[ 本帖最后由 水镜门生 于 2009-12-3 14:55 编辑 ]
作者: 太平清领道人    时间: 2009-12-3 15:50

所谓子曰,大都是后人穿凿附会的~
作者: 水镜门生    时间: 2009-12-3 18:19

夫子确实说过的话,和夫子想说但是未必说出口的话,和弟子们以为夫子应该会说的话,汇聚一堂,便是论语
作者: 江城子    时间: 2009-12-4 10:08

原始社会没有这么好的照明条件,要想看清楚另一半的身体,那么只好昼寝了。
作者: 水镜门生    时间: 2009-12-4 10:18

原始社会?老江乃穿越了。大成至圣先师倒是想穿越回原始社会,和周公一起喝酒聊天来着,奈何不得,那会儿没有时光机~~~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xycq.org.cn/forum/) Powered by Discuz!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