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闲品三国》之:麹义二、三事 [打印本页]

作者: 灿烂海滩    时间: 2009-12-1 09:16     标题: 《闲品三国》之:麹义二、三事

《闲品三国》之:麹义二、三事

灿烂海滩

说起麹义,也许知道的人不多,不过说起汉末那场惊心动魄的界桥之战,大家一定就很熟悉了。在界桥之战中扭转乾坤,拯救袁绍于危难之中的人,就是麹义了。不过,他的死,却有点扑朔迷离,他是死在他自己救过的袁绍手上的。围绕他的死,还牵涉到汉末各方历史角逐的一段迷案。



要说麹义,先要从他的姓氏说起,麹姓,原为鞠姓,唐代林宝所撰《元和姓纂》中介绍:“汉有鞠谭,生閟,避难湟中,因居西平,改姓麹氏。”元代胡三省在为《资治通鉴》做注时,引用了《姓谱》中的资料也称:“汉有平原鞠谭,其子閟避难,改曰麴氏,后遂为西平著姓。”而二书中提到的西平,唐代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一书卷三十九中说:“昭帝元始元年置金城郡……后汉献帝分置西平郡,属凉州。”再加上陈寿《三国志•袁绍传》注引《英雄记》说麹义“久在凉州,晓习羌斗,兵皆骁锐”,对照这几个资料可以得出这样的一个推断:麹义的祖上原本是姓鞠,凉州人氏,是当地的豪族大姓。他所统帅的士兵应该就是他在和羌族作战时的部曲。

汉末战乱不断,麹义从久居的凉州来到中原,成为了当时的冀州刺史韩馥的部将。不过在献帝初平二年(公元191年)七月,麹义与韩馥反目。韩馥派兵征讨,但是被麹义打败。这是得袁绍正想乘机夺取冀州,麹义的叛乱给了袁绍一个难得的机会。《后汉书•袁绍传》中说:“馥将麴义反叛,馥与战失利。绍既恨馥,乃与义相结。”通过与麹义的联合,袁绍手中又多了一支骁勇善战的劲旅,这也给原本就怯懦无能的韩馥以沉重压力,加上公孙瓒对于冀州的强大军事压力,不得已,韩馥将冀州拱手相让。在袁绍夺取冀州的过程中,麹义这支力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麹义投靠袁绍之后,很快在汉末的战乱之中体现出自己的价值。献帝初平二年(公元191年),袁绍的盟友、南匈奴单于於夫罗背叛袁绍,并劫持了张杨,屯兵于黎阳,袁绍派遣麹义在邺县(今河北磁县)以南大败於夫罗。

献帝初平三年(公元192年),袁绍与公孙瓒在爆发界桥(今河北威县东北)之战。鞠义受袁绍之命率领八百士兵作为为先锋,并以强弩千余张对抗公孙瓒的部队。而麹义面对的公孙瓒则是“步兵三万余人为方陈,骑为两翼,左右各五千余匹,白马义从为中坚,亦分作两校,左射右,右射左,旌旗铠甲,光照天地”。虽然在麹义的后方有袁绍率领的数万步兵,但作为先锋的麹义,他要面临的是一场敌众我寡的战斗。果然,战斗一展开,公孙瓒就发现麹义兵少,便以骑兵冲击。麹义的部队匍匐在地,等公孙瓒的骑兵距离他们不到数十步时,同时跳起,一直向前猛冲,同时千张强弩齐发,公孙瓒的部队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公孙瓒任命的冀州刺史严纲及所属一千余人被消灭,公孙瓒大败,率兵逃走。麹义乘胜追击,在追击过程中,再次击溃公孙瓒,并且一路追到公孙瓒的军营,拔掉军营中的牙门旗。公孙瓒的两千溃军在逃跑过程中,与袁绍不期而遇。此时的袁绍“惟帐下强弩数十张,大戟士百余人自随”,双方又一次展开激战。幸亏麹义及时赶到,终于解了袁绍之围。在整个的界桥之战中,麹义几乎是仅凭一己之力,就取得了战斗的胜利。

也许是因为麹义在界桥之战中的突出表现,从此麹义便成为袁绍集团中对抗公孙瓒的主要力量。幽州牧刘虞被公孙瓒杀害之后,引起幽州各地方势力的强烈反抗。献帝兴平二年(公元195年),乌桓峭王率领七千骑兵,与刘虞的从事鲜于辅迎接刘虞的儿子刘和,并与麹义一起合兵十万之众,在鲍丘(今北京密云附近)一带大败公孙瓒,斩首二万余级。公孙瓒被迫退守易京(今河北雄县西北)。麹义又率兵围攻,双方相持近一年时间,最后因为军粮用尽,不得不退兵。在撤退的过程中,麹义的军队遭到公孙瓒的偷袭,损失了全部的车辆辎重。这场攻坚战可说是麹义生涯之中最为惨重的失败了。这场战斗也是麹义命运的一个最为重要的转折点。



关于麹义的结局,有点扑朔迷离。陈寿的《三国志》里没有记载,裴松之在《三国志•袁绍传》注引《英雄记》中云:“麴义后恃功而骄恣,绍乃杀之。”范晔的《后汉书•袁绍传》则说:“麴义自恃有功,骄纵不轨,绍召杀之,而并其众。”从这两段记载可以确认的是:麹义最后是死于袁绍之手。但是这里又存在两个疑问:麹义因何被杀,他又是何时被杀。关于他被杀的原因,只有在《三国志•公孙瓒传》注引《汉晋春秋》中出现了一点蛛丝马迹。这里的资料是袁绍写给公孙瓒的一封信。信中说:“前以西山陆梁,出兵平讨,会麴义余残,畏诛逃命,故遂住大军,分兵扑荡。此兵孤之前行,乃界桥奉旗拔垒,先登制敌者也。”也就是说,麹义之死是因为背叛袁绍造成的。麹义为什么最终背叛袁绍呢?方诗铭先生认为:
麴义所以被杀是出于某种“不轨”图谋的暴露。十分明显,勾结“黑山贼”, 占据邺城,一举颠覆袁绍的统治,这即是麴义的图谋。

方先生的主要依据,是认为麹义参与了“魏郡兵反”。这个事件出现在《三国志》注引、《后汉书》、《资治通鉴》等史籍之中。其中《三国志》注引的是王粲的《英雄记》,此书云:
绍既破瓒,引军南到薄落津,方与宾客诸将共会,闻魏郡兵反,与黑山贼于毒共覆邺城,遂杀太守栗成。贼十余部,众数万人,聚会邺中。坐上诸客有家在邺者,皆忧怖失色,或起啼泣,绍容貌不变,自若也。贼陶升者,故内黄小吏也,有善心,独将部众踰西城入,闭守州门,不内他贼,以车载绍家及诸衣冠在州内者,身自扞卫,送到斥丘乃还……麴义后恃功而骄恣,绍乃杀之。

《英雄记》把这个事件放在界桥之战之后的。而《后汉书•袁绍传》的记载却有所不同:
三月上巳,大会宾徒于薄落津。闻魏郡兵反,与黑山贼干毒等数万人共覆邺城,杀郡守。坐中客家在邺者,皆忧怖失色,或起而啼泣,绍容貌自若,不改常度。贼有陶升者,自号“平汉将军”,独反诸贼,将部众踰西城入,闭府门,具车重,载绍家及诸衣冠在州内者,身自扞韂,送到斥丘。绍还,因屯斥丘,以陶升为建义中郎将。……麴义自恃有功,骄纵不轨,绍召杀之,而并其众。

请注意,范书的时间是发生在初平四年三月,也就是公元193年。《资治通鉴》的记载为:

三月,袁绍在薄落津。魏郡兵反,与黑山贼于毒等数万人共覆邺城,杀其太守。绍还屯斥丘。

《资治通鉴》对于这个时间发生时间的记载和范晔的《后汉书》一致,亦为初平四年三月。

近人卢弼在《三国志集解》中,也认同《后汉书》和《资治通鉴》的记载。因此可以断定这个“魏郡兵反”事件的发生时间是在初平四年三月。而此时的麹义身在何处呢?通过前面对麹义生平的简介中可以发现,此时的他还在同公孙瓒作战呢。如果是麹义的部属发生叛乱,麹义也就不可能在之后的几年时间里还率军同公孙瓒作战。因此,笔者认为:方诗铭先生关于“魏郡兵反”事件与麹义相关的推断是有待商榷的。

关于麹义之死的真实原因,笔者也认为《三国志》和《后汉书》中的记载有疏漏之处。虽然麹义之死史籍中没有详细说明。但是从上文提到的袁绍给公孙瓒的信中还是可以一见端倪的。其重点不在于麹义本身,而是为什么袁绍要把麹义之死的消息告诉公孙瓒。要知道麹义可是袁绍手下的重要将领,既在对抗公孙瓒的战争中屡立战功,又有拯救袁绍的功劳。袁绍不可能无缘无故把自己的大将被杀的消息透露出去。其原因只有一个:麹义在后来受到公孙瓒的诱惑,有意投靠公孙瓒,而且已经有投靠公孙瓒背叛袁绍的实际行动。因此,袁绍才会“遂住大军,分兵扑荡”,同时,信中提到的“西山”,是指黑山军,这就更加说明了麹义的背叛不但受了公孙瓒的诱惑,同时在行动的时候还有黑山军的配合。因此,袁绍在杀掉麹义之后才会告诉公孙瓒:你在我身边的潜伏者已经被我消灭了。笔者认为这才是比较合理的解释。

至于麹义被杀的时间,由上面所提到的袁绍给公孙瓒的信来分析,笔者认为麹义之死似乎是在献帝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公孙瓒被袁绍消灭之前。因为从《三国志》、《后汉书》来看,袁绍和公孙瓒除了战场上刀兵相见之外,还有一定的书信联系。袁绍似乎不会把一件陈年旧事又写给公孙瓒的。


参考文献:

林宝《元和姓纂》,中华书局1994年5月版
司马光《资治通鉴》胡三省注,中华书局1956年6月版
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中华书局1983年6月版
陈寿《三国志》,岳麓书社2005年7月版
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中华书局1977年版
卢弼《三国志集解》,中华书局1982年1月版
方诗铭《三国人物散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 本帖最后由 灿烂海滩 于 2009-12-1 10:29 编辑 ]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xycq.org.cn/forum/) Powered by Discuz!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