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images/default/logo_bg.jpg)
标题: 谁是曹操手下第一谋士:荀彧V郭嘉 [打印本页]
作者:
happybear 时间: 2009-11-14 13:27 标题: 谁是曹操手下第一谋士:荀彧V郭嘉
说起谁是曹操手下的第一谋士,可能很多人都要说是郭嘉。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因为一是郭嘉表现出来的过人能力,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郭嘉一心为公至死不渝的品德,而且也因为郭嘉帮助曹操击溃了最强大的敌人袁绍,并且是连根拔起,平定了整个南方。
但是与荀彧比较起来,郭嘉还是稍逊一筹。
说起荀彧和郭嘉,可能没有人会怀疑这两个人是曹操手下最顶尖的谋士,在能力方面不相上下,但是为什么说荀彧比郭嘉略胜一筹呢?
首先从曹操的态度来看,在第一次见到荀彧和他交谈之后,曹操就兴奋地说荀彧就是他的子房。大家都知道子房就是指的张良,那个成就了汉朝几百年功业的开国功臣。曹操用张良来比喻荀彧可见他超人的能力。
而在荀彧推荐郭嘉之后,曹操并没有如何夸奖郭嘉的能力。当然,这也许是郭嘉深藏不露,也许是郭嘉不善言辞。
在后来的征战过程中,郭嘉也逐渐显露出自己的能力。特别是在与袁绍最后的决战中表现出来的智谋、勇气、忠诚和敬业。这也导致了曹操在败走赤壁之后感叹如果郭嘉活着就不会有如此惨败了。这也是郭嘉博得大家认可的一个重要原因。
但是,仔细想想,这个时候郭嘉不在了,曹操为什么不把荀彧带在身边呢?
其实曹操每次出征都没有把荀彧带在身边,这不是因为曹操认为郭嘉更厉害,而是认为荀彧更有能力,更放心。
回头看看,每次曹操出征都把精锐和主力带走了,特别是在早期曹操的实力并不强,比袁绍还差不少,甚至比吕布强不了多少。他把主力和精锐带走了,剩下防守老巢的兵力就相对薄弱,要想保住自己的后方,曹操势必要把最有能力最可信的人放在后方镇守宅院。而荀彧就是这样的角色,每次都承担着保家卫国的重任,而且这种重任从来没有旁落过。由此可以看出,荀彧在曹操心中的位置,也侧面反映出荀彧的能力是第一的。
其次,曹操本身就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在战略上、在指挥上都有超人的能力,应该说基本不需要像刘备倚仗诸葛亮那样倚仗什么人,事实上,大多数时候都是曹操自己在决定战略方针以及具体的实施。所以,曹操把最有能力的人留守大本营,而不是带在身边。这也说明在曹操心里荀彧是稍胜一筹的。
而且,纵观整个职业生涯,荀彧始终站在最高的位置,一个郭嘉始终没有赶上的高位,不管是在郭嘉死前,还是在郭嘉死后。
从这些都可以看出荀彧更强。
http://blog.sina.com.cn/inact
作者:
feiyue1206 时间: 2009-11-14 14:00
“一心为公至死不渝”,这个说的是郭嘉,额,晕。我还以为孔明提前出山了呢
平定了整个南方,汗。。。
作者:
527598905 时间: 2009-11-14 14:30
荀彧擅内政之类的吧 郭嘉是出奇谋 两者要怎么比较呢?
比如夏侯惇战场上不是S级武将吧 但历史上他擅长的又不是打架 吕布这个s级武将除了在战场上拼杀还会干什么呢 你说是夏侯惇厉害还是吕布厉害?
作者:
纸风车 时间: 2009-11-14 15:18
郭嘉是鬼谋..方向不同
作者:
wdmzsssd 时间: 2009-11-14 16:42
不理解 演义中郭嘉和诸葛亮明显是一个水平的
作者:
宇文 时间: 2009-11-14 18:52
荀彧=萧何
郭嘉=张良
兴汉三杰,功过自有评说
作者:
郭文 时间: 2009-11-14 19:46
是谁很简单:正史是荀彧,演义是郭嘉。
作者:
phoenixdaizy 时间: 2009-11-16 00:46
原帖由 郭文 于 2009-11-14 19:46 发表
是谁很简单:正史是荀彧,演义是郭嘉。
正史应该是荀攸。嘿嘿。
作者:
523243534 时间: 2009-11-26 15:30
同意七楼。
作者:
烈烈三分将 时间: 2009-11-27 05:57
演义里郭嘉也没见怎么强。最显眼的还是两次预言,结果孙策送命二袁授首都被他猜中了。其他的还真没啥贡献。
粗略列一下郭嘉演义里的计策:
1,谋士郭嘉曰:“主公息怒。刘备远来救援,先礼后兵也。主公亦以好言答之,以慢备心,然后进兵攻城,可破也。”
结果徐州就是打不下来。耗到最后兖州老家被端
2,众皆拜于地上,与操称贺。操仰面笑曰:“误中匹夫之计,吾必当报之!”郭嘉曰:“计可速发,必擒吕布。”操曰:“然。使人去布寨,报吾已死,布必来攻。伏兵于马陵山中,(马陵是姜太公葬妻马氏之地,庞涓败于此处。)候兵半渡而击之。”嘉曰:“真良策也”
马屁拍的好,没有实际计划。
3,操曰:“荀彧劝我杀玄德,当何如?”嘉曰:“不可。主公兴义兵,为百姓除暴,惟仗诚实信义以招俊杰,犹惧其未来也。今玄德素有英雄之名,今困穷而来投之,若杀玄德,是以害贤为名也。如此,则志谋将士自疑,回心择主,主公谁与定天下乎?夫除一人之患,以阻四海之望,安危之机,不可不察!”
杀不杀刘备各有各的好处,从功利角度看不如荀彧的见识
4,郭嘉曰:“古者《春秋》之义:法不加于尊。丞相总统大将,岂可自残害也?”操曰:“既《春秋》有‘法不加于尊’之义,吾暂记过。”乃以剑割自己之发,掷于地,曰:“割发权代首耳!”万军悚然
郭嘉了解曹操么?
5,嘉曰:“刘、项之不敌,公所知。汉祖惟智胜,项羽虽强,终被汉祖擒之,惟智胜也。如嘉窃料之,绍有十败,公有十胜,绍兵虽强,无能为也。绍繁礼多仪,公体任自然,此道胜,一也。绍以逆动,公奉顺以率天下,此义胜,二也。汉末失政于宽,绍以宽济宽,故不摄。公纠之以猛,而上下知制,此治胜,三也。绍外宽而内忌,用人而疑之,所任惟亲戚子弟。公外易简而内机明,用人无疑,惟才所宜,不间远近,此度胜,四也。绍多谋少决,失在后事。公得策辄行,应变无穷,此谋胜,五也。绍因累世之资,高议揖让,以收名誉之士,好言饰外者多归之。公以至心待人,推诚而行,不为虚美,以俭率下,与有功者无吝,士之忠正远见而有实者皆愿为用,此德胜,六也。绍见人饥寒,恤念之形于颜色,其所不见,虑或不及也,所谓妇人之仁耳。公于目前小事,时有所忽,至于大事,与四海接,恩之所加,皆过其望,虽所不见,虑之所周,无不济也,此仁胜,七也。绍大臣争权,谗言惑乱。公御下以道,浸润不行,此明胜,八也。绍是非不知。公所是进之以礼,所不是正之以法,此文胜,九也。绍好虚势,不知兵要。公以少克众,用兵如神,军人恃之,敌人畏之,此武胜,十也。公有十胜之德,绍安可望也?”
经典的10胜10败,但基本都是拍马屁
一,礼仪与打仗胜负有什么关系?莫非兵家都拜孔老夫子.
二,双方都没什么义可讲
三,基本胡说,颜良,文丑,张郃,高览,韩猛,淳于琼,田丰,沮授,许攸,逄纪,郭图,审配,辛评哪个姓袁?
五,至心待人,推诚而行,不为虚美,以俭率下。这简直是对曹操赤裸裸的讽刺了。
六,体恤百姓的袁绍就是妇人之仁,把徐州杀得鸡犬不留的曹操就是大仁大义?
其余几条,没有引用任何证据,基本全是喊口号。
6,郭嘉曰:“某有一计,胜如二十万兵。布虽勇,不能逃也。”荀彧曰:“莫非决沂、泗之水乎?”嘉曰:“然。”
总算有一条不错的计策,但怎么看还像是荀彧的主意。
7,时有郭嘉考较钱粮方回,听知曹公已遣玄德进兵徐州,慌入谏曰:“丞相令刘玄德督军何意?”操曰:“欲截袁术耳。”程昱曰:“昔日刘备为豫州牧时,某等苦谏,丞相不听。今日又与之兵:乃放龙入海,放虎归山。后欲治之,其可得乎?”郭嘉曰:“备有雄才,又得民心,关、张皆有万人之敌。以嘉观之,非久为人之下者,其谋不可测也。古人之言:‘一日纵敌,万世之患。’今以兵与之,如虎添翼也。丞相可察之。”
此一时彼一时也
8,操问曰:“吾欲东征刘备,争奈有袁绍之忧,未敢动也。”嘉曰:“绍性宽多疑,迟慢未决,手下谋士,各相妒忌,何必忧乎。刘备目今新整军兵,众心未服,丞相引精兵一战而可定也。”
大方向定得不错,当时确实一战接触后顾之忧。
9,操曰:“当用何计,可取下邳?”彧曰:“丞相坐镇徐州,拨一军马诱之,若关公出战,既分投袭之;若城一陷,关公必擒矣。”操曰:“吾素爱关公人才武艺勇冠三军,吾欲得之以为己用。”郭嘉曰:“吾闻关公义气深厚,必不肯降。若使人说之,恐被其害。先以兵围之,若事危急,彼必降矣。”帐下一人出曰:“我与关公有一面旧交,某亲往下邳说之使降,若何?”
计策不错,可惜还是在荀彧之后说话。
10,来人曰:“惟有郭嘉不服主公。”策应声问曰:“嘉曾有何话说?”来人不敢言。策怒,欲杀之。来人只得从实告之曰:“郭嘉对曹丞相言,说孙策不足惧也: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安敢横行中原。说主公性急少谋,乃匹夫之勇;倘有一刺客起,便为强暴之鬼耳。他日必死于小人之手。”
预测别人性格还是比较强的。
11,郭嘉进言曰:“袁绍爱此二子,莫适立也。今权力相并,各有余党,击之则相救,缓之则争心生。不如收兵南向荆州,若征刘表者,以候其变,变成而后击之,可一举而定也。”
大形势分析依旧出色
12,郭嘉进曰:“诸公言者,错矣。公虽威震于天下,胡人恃其边远,必不设准备。因其无备,卒然击之,可破灭也。且袁绍于番邦有恩,而尚兄弟犹存。今舍乌丸之资而往南征,尚兄弟因乌丸之助,招死主之臣,以生冒顿之心,(冒顿,音没突,番人名。)成觊觎之计,恐青、冀非己之有也。刘表坐谈之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刘备矣。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虽虚国远征,公无忧矣。”操曰:“奉孝之言,真大议论!”遂率大小三军,车数千辆,出卢龙寨。但见黄沙漠漠,狂风暗起,山谷崎岖,操有回军之心,问于郭嘉。嘉此时不服水土,卧病于车上。操泣曰:“以吾欲平夷狄,使公远涉艰辛而染病耶?”嘉曰:“某感丞相大恩,虽死不能报万分之一。”操曰:“吾见北地崎岖,意欲回军,若何?”嘉曰:“兵贵神速。今千里袭人,辎重多而难以趋利;不如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备,虏可擒也。须得曾识径路者以引之。”
最后建议千里突袭乌桓,争议很大,要不是田畴出现,老曹十有八九全军覆没。
整体来讲演义里郭嘉并没有显示出曹营第一智囊的风范,比较会揣摩曹操的心意,大局观不错,但是计划执行过程不参与,有负谋士之位。能力更适合秘书一类,给出大方向。但真正战场局势出谋划策还是要靠二荀,程昱和贾诩。总体而言,锦上添花有余,雪中送炭不足。
[ 本帖最后由 烈烈三分将 于 2009-11-27 05:58 编辑 ]
作者:
intermlbai 时间: 2009-11-28 13:36
郭嘉事迹太少,所谓“欲托后事”云云主要也是因为他年轻,倒未必就比二荀牛到哪里去了,单从小说来看,他和二荀是一个档次的,要超越还比较难
作者:
happybear 时间: 2009-11-28 14:41 标题: 回复 #10 烈烈三分将 的帖子
强烈同意三分将的观点
作者:
lzlin2008 时间: 2009-12-3 11:44
原帖由 宇文 于 2009-11-14 18:52 发表
荀彧=萧何
郭嘉=张良
兴汉三杰,功过自有评说
错了,荀彧才是子房,郭嘉更像陈平
作者:
freeidea 时间: 2009-12-4 13:28
俩人不是一个类型的,不好比。
作者:
包大人 时间: 2009-12-17 16:36
的确,一个内政一个奇谋,不好比
不过都是1=1的人才...![](images/smilies/em05.gif)
作者:
jiyi1 时间: 2009-12-18 15:39
最关键的一条10楼好像没有列出啊
都不敢发言了,历史打压演义!!!!!!!!!!!!!!!!!!!!!!!!!!!!!!!!!!!!
那个,记不得演义里有没有了,好像有吧
官渡之战之前,曹操集团担心东吴的孙策,刘表刘备。
郭嘉说不用担心孙策,孙策必死,不会来袭许
这个,已经超越了人力了吧
还有shishengshibai,你现在是不会懂的
作者:
aximofu 时间: 2009-12-22 21:58
一个是出奇谋的陈平,一个是处内政的萧何
作者:
雪天利箭 时间: 2009-12-23 07:45
郭嘉之能不在谋而在断。料袁绍,料刘表,料二袁,料孙策,谏主立断,几无不中。
作者:
gt187 时间: 2009-12-23 15:49
郭嘉是预言家为何每每军事上却那么差劲
作者:
伤云 时间: 2009-12-23 16:23
郭嘉是幕僚,荀彧是重臣。两个人虽然都处于谋士的位置上,但本质是不同的。比较孰优孰劣很难,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演义里还是历史上,荀彧对于曹操的重要性都要强过郭嘉。
作者:
woailiuyifeiya 时间: 2013-3-23 05:31 标题: 回复 #1 happybear 的帖子
荀彧的综合能力绝对在郭嘉之上
作者:
a1147686971 时间: 2013-3-26 18:11
天生郭奉孝,豪杰冠群英;腹内藏经史,胸中隐甲兵。运谋如范蠡,决策似陈平,可惜身先丧,中原梁栋倾。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三十八岁的郭嘉病亡。同年,卧龙诸葛亮出山 不解释
作者:
zgsy92517 时间: 2013-4-8 18:33
荀彧吧。
作者:
晕菜 时间: 2013-5-20 18:36
荀彧比作曹操的萧何更恰当
作者:
大刀关胜 时间: 2013-5-20 20:22
荀彧和郭嘉表示没有可比性....荀彧是丞相之才,郭嘉适合做一个单纯的谋士,搞临时军事谋划郭嘉明显强于荀彧,荀彧在内政,大体方针上强于郭嘉.......为什么不把贾诩和戏志才加上,戏志才虽早死,但其能力应不下于郭嘉,贾诩貌似在演义中的功绩比郭嘉大..呵呵...在长安劝李郭起兵,直接导致长安战乱,在宛城直接用计骗过曹操手下纵谋士,典韦折戟,.......貌似自从他从了曹操以来,就木有杰出贡献.......同理,徐庶和司马懿在曹操手上也是浪费了,可见,曹操专克谋士....
作者:
wancj530 时间: 2013-6-19 14:58
断言荀彧=萧何的基本都没怎么阅读过三国志,《三国志·荀彧传》通篇都是讲荀彧的谋略,而且条条精彩。
每每被提及的郭嘉预言孙策的事,相比于类似的荀彧在官渡之前预言袁绍阵营田丰许攸审配逢纪颜良文丑的结局全部应验,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就像大家所说,严格意义上讲,这两人不是一个量级的。谋士跟谋士比,不如跟荀攸比。
作者:
四宝将·尚师徒 时间: 2013-8-5 00:03
荀彧是位战略家,而且慧眼独具,帮助曹操举荐了很多了重要角色。而在战术上也有很多的建树。
郭嘉乃是一位纯粹的谋士。这两个人比起来,郭嘉比荀彧更擅长出谋划策,但是综合方面他却比不过荀彧。这也就是为什么曹操老把郭嘉带在身边,留荀彧看守大本营的原因吧!
作者:
potato27 时间: 2013-9-21 13:21
同意27楼观点,另外,我感觉如果荀彧同意曹操称帝并实现,丞相一职就是荀彧了
作者:
传说中的神 时间: 2013-9-22 16:42
郭嘉能力被高估是因为死得早,荀彧能力被看低是因为晚年没和曹操一条心
作者:
shur 时间: 2013-9-24 23:18
同意LS,不少偏曹方的小说就是因为这个,不待见荀彧的。
我觉得是荀彧的重要性大于郭嘉,是曹操的师友。
其实武将也会使计,文人也不是不能拿剑,哪有那么多奇谋,不会像曹操传,还分工的,过分地夸大某个人,不管是谁都感觉很假。
作者:
可爱小马驹 时间: 2013-9-26 21:08
都说郭大嘴善于出谋划策,但翻遍《三国演义》,里面也没几条是郭大嘴献的计策。
作者:
墨叶 时间: 2013-9-26 21:44
荀攸才是谋主。要比也是荀攸和荀彧比。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xycq.org.cn/forum/) |
Powered by Discuz! 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