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什么时候有“中国”这个词 [打印本页]
作者:
程庄公子 时间: 2009-11-2 15:36 标题: 什么时候有“中国”这个词
不知道论坛上有没有谈论这个,中国这个词是什么时候开始被我们沿用的呢? 是清末民国还是解放后才有这个词的? 观现代的古装剧,尤其是清剧,时不时的冒出一句中国来,我冷汗就直冒,这漏洞也太大了吧,还是说在清朝就已经有中国这个词了呢???
作者:
大多数人 时间: 2009-11-2 15:55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
无纵诡随,以谨无良,式遏寇虐,憯不畏明。
柔远能迩,以定我王。
民亦劳止,汔可小休,惠此中国,以为民逑。
无纵诡随,以谨惽怓,式遏寇虐,无俾民忧。
无弃尔劳,以为王休。
民亦劳止,汔可小息,惠此京师,以绥四国。
无纵诡随,以谨罔极,式遏寇虐,无俾作慝。
敬慎威仪,以近有德。
民亦劳止,汔可小愒,惠此中国,俾民忧泄。
无纵诡随,以谨丑厉,式遏寇虐,无俾正败。
戎虽小子,而式弘大。
民亦劳止,汔可小安,惠此中国,国无有残。
无纵诡随,以谨缱绻,式遏寇虐,无俾正反。
王欲玉女,是用大谏。
作者:
Lepidus 时间: 2009-11-2 17:34
周朝时中国是指周王呆的一小疙瘩地
作者:
程庄公子 时间: 2009-11-2 17:40
我想古代文献虽然有记载 但是应该不常用这个词吧
作者:
无事公 时间: 2009-11-2 17:40
我们的国家,正确的名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楼主要明白这个先
作者:
程庄公子 时间: 2009-11-2 17:53
谁都知道好不好
中华人民共和国 本朝
作者:
三种不同的红色 时间: 2009-11-2 19:40
原帖由 Lepidus 于 2009-11-2 17:34 发表
周朝时中国是指周王呆的一小疙瘩地
《公羊传》: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如线。
谁说中国指的是周王待的一小疙瘩地?
作者:
力量 时间: 2009-11-2 20:54
汉语“中国”一词由来考
考汉语“中国”一词,最早出现于《尚书梓材》。其有云:“皇天既付中国民 ,越厥疆土,于先王肆。”范围所指,仅仅是周人对自己所居关中、河洛地区而 已。至春秋时,“中国”之涵义逐渐扩展到包括各大小诸侯国在内的黄河中下游地区。而后,又随着各诸侯国疆域的展拓,“中国”亦不断向周边延伸。而最终成为当今雄据东方的泱泱大国之名。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为夏朝。其时,黄河流域所居之先民自称“华夏”,或简称“华”、“夏”。“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左传》襄公二十六年,中有“楚失华夏”之语。唐孔颖达疏云:“华夏为中国也”。从字义上来讲,华者,美也, 夏者,大也,连缀而用之,其词义雍容至美。
而考“中国”一词之本义,当为中原各诸侯国,中者,居中之意也;国者,诸侯之封国也。华夏诸国分别将南北东西四境诸民称为蛮、夷、戎、狄,而自称为“ 中国”。因参照体系不同,其所指亦有差异。大致可分为以下六个层次:一是指京师(首都),如《诗经民劳》所注:“中国,京师也”。二是指天子直接统治地区,即京畿。如诸葛亮曾对吴主孙权云:“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三是指中原,如《史记东越列传》云:“东瓯请举国徒中国”。四是指内地,如《史记武帝本纪》云:“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蛮夷,五在中国”。五是指诸夏之裔居住之地,如《论语集解》云:“诸夏,中国也”。六是泛指历史上华夏或汉族所建立的政权,《史记》、《汉书》中此类称谓不胜枚举。自汉代始,朝野上下和文人学士习惯于将汉族所建立的中原王朝称为“中国”。 因此,当各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便也多以“中国”自居。如鲜卑人建立北魏,自称“中国”,而将南朝称作“岛夷”;同一时期汉族所建之南朝虽迁离中原,却亦仍以“中国”自居,称北朝为“索虏”,称北魏为“魏虏”。又如在宋辽金对峙时期,辽与北宋、金与南宋彼此皆自称“中国”,且互不承认对方为“中国”。因此,在古人心目中,中国既有地域之定位,又有文化之传承,同时兼有正统之含义。
正因为“中国”一词属于带有多重含义的复合体,故而其所指范围,也一直随着时代的推移而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的扩展过程。当《尚书》上出现“中国”一词时,其所指仅仅局限于关中、河洛一带;而后又扩展至黄河中下游广大地区;秦汉以降,又将不属黄河流域但在中原王朝政权统辖范围之内的地区皆称为“中国”。“中国”一名终于成为我国的通用名号。19世纪中叶以来,在与世界各国的交往中,“中国”则成为隶属我国版图之内全部领土之专用名词。
颇为有趣者,乃“中国”一词之出现与应用虽已有近3000年漫长之历史,但事实上它仅仅是一个世世代代根植于炎黄子孙的心灵深处,最初由地域观念衍生而来,又带有文化本位的一个历史符号。从夏、商、周起一直至清末,王朝递嬗,政权更替,几不可胜数,却从来没有一个王朝或政权曾以“中国”作为正式国名。 “中国”正式作为国名,始于1912年中华民国之建立。国际上通称republic of china,简称china(“中国”)。至此,“中国”一名才成为具有近代国家概念的正式名称,他国之人遂逐渐耳熟能详。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国际上通称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仍简称为“中国”,“中国”之名更令世人刮目相看。
“中国”之别名,除上述的“华夏”外,尚有“中华”、“九州”、“四海”、 “神州”等多种称呼。“中华”即“中国”与“华夏”之连缀缩写,最初指黄河流域一带广大地区。《春秋谷梁传》卷一,《隐公注疏》有云:“仲子乃孝公时卒,而云‘来’者,秦人能远慕中华君子,恕而不责其晚,故言‘来’,又书时。”之语。随着版图的扩大,凡属中原王朝所管辖的地方都统称为“中华”,泛指全国。唐代韩偓曾有诗云:“中华地向边城尽,外国云从岛上来”,已把“ 中华”与“外国”对举。所以,“中国”亦可称中华,简称“华”,中国人侨居海外者便可称“华侨”,入他国国籍者则称外籍华人。
“九州”之名,最早见于《尚书禹贡》,中有“禹别九州”之语。其它古籍如《尔雅释地》、《周礼职方》、《吕氏春秋》中亦有“九州”的记载。尽管具体的州名有所差异,但记载州数均为九个。九州之名最为流行的版本是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而“州”成为正式行政区划是在东汉时期。而后代“州”越分越多,越分越细,有直隶州、散州、羁縻州等名色,辖区范围亦呈缩减之势。而“九州”之名目却相沿未废,且成为中国之代称。
另外,古代中国曾有“四海”之称,以古人认为九州四境均有海水环绕而得名。 战国时,因航海技术发展而眼界渐阔,齐人邹衍凭一时灵感,提出“大九州”之说。他认为,《禹贡》之九州合之只能称之为一州,名“赤县神州”;同样大小之“州”共有九个,仍不过是裨海环绕之小九州;如此大小之小九州共有9个,即组成大九州;大九州四周为大瀛州所环绕。故而“神州”只占天下八十一分之一。事实证明,此说纯属主观想象,但“神州”之名却一直沿用至今。
古代印度、希腊、罗马等国之人,称中国为cina、thin、sinae,近代以降,诸多国家几乎都用与上述诸称音近之词而为中国命名。中文译音有支那、脂那、至那、希尼、震旦等名目。其实皆是“秦”字之外文对应,或以为乃自“丝绸”之“丝”演绎而来。也有人认为源出“瓷器”之“瓷”或闽南话之“茶”。而俄罗斯将中国叫“契丹”,显然是另有缘由。契丹族曾建立辽朝,武力强盛,控制过整个蒙古高原及其周边地区。铁骑所至,所向披靡。而当时身处东欧平原之俄罗斯人尚刚刚从洪荒满目中逐渐兴起,初闻东方惟有契丹,故称中国为“契丹”,亦不必怪其孤陋寡闻也。
以上解释是从百度抄来的
作者:
阿巽 时间: 2009-11-2 21:52
原帖由 程庄公子 于 2009-11-2 15:36 发表
不知道论坛上有没有谈论这个,中国这个词是什么时候开始被我们沿用的呢? 是清末民国还是解放后才有这个词的? 观现代的古装剧,尤其是清剧,时不时的冒出一句中国来,我冷汗就直冒,这漏洞也太大了吧,还是说在 ...
莫非楼主中学没背过《少年中国说》?
作者:
南宫未明 时间: 2009-11-2 21:57
三国演义里就经常出现中国这个词,所以在明朝时已经很常用了。
作者:
KYOKO 时间: 2009-11-2 22:13
这要看现代中国的概念什么时候大体相当于古代所称的中国?
作者:
KYOKO 时间: 2009-11-2 22:14
这要看现代中国的概念什么时候大体相当于古代所称的中国?
作者:
marrew 时间: 2009-11-2 22:18
“中国”一词最早出现是在周代《诗经》中,如《大雅•民劳》“惠此中国”。但《诗经》中的此类“中国”实为“国中”,还不是真正指国家。称国家的“中国”一词,在战国诸子书中已屡见不鲜了。如《孟子•滕文公上》云:“陈良产地,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又“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庄子•田子方》:“中国之君子,明乎礼义而陋干知人心”……这些都说明:上古所谓“中国”,即指后世“中原”。但地域不及后世中原广,而相当于今山西、陕西、山东、河南、河北一带。
做一回搬运工。。。
作者:
程庄公子 时间: 2009-11-3 09:06
原帖由 阿巽 于 2009-11-2 21:52 发表
莫非楼主中学没背过《少年中国说》?
我还真对《少年中国说》没印象
怎么中学有这个么 一点也想不起来
作者:
三种不同的红色 时间: 2009-11-3 09:14
原帖由
程庄公子 于 2009-11-3 09:06 发表
我还真对《少年中国说》没印象

怎么中学有这个么 一点也想不起来
日本人之称我中国也,一则曰老大帝国,再则曰老大帝国。是语也,盖袭译欧西人之言也。呜呼!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任公曰:恶!是何言!是何言!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
……
成今日之老大中国者,则中国老朽之冤业也。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彼老朽者何足道,彼与此世界作别之日不远矣,而我少年乃新来而与世界为缘。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则吾中国为未来之国,其进步未可量也。使举国之少年而亦为老大也,则吾中国为过去之国,其澌亡可翘足而待也。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最后一段韵文,尤其有名。到现在还能背诵。
[ 本帖最后由 三种不同的红色 于 2009-11-3 09:15 编辑 ]
作者:
marrew 时间: 2009-11-3 09:21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这段记忆最深,记得当时要求全文背诵的
作者:
悼红狐 时间: 2009-11-3 10:56
原帖由
marrew 于 2009-11-3 09:21 发表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这段记忆最深,记得当时要求全文背诵的
这种类推法实在是避重就轻,《大学》尚云,“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
任公岂能不知?
中国固然老大,但少年未必完美。诚然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不假,但同理也可推是,少年龌龊则国龌龊,少年SB则国SB。
作者:
三种不同的红色 时间: 2009-11-3 11:02
原帖由 悼红狐 于 2009-11-3 10:56 发表
这种类推法实在是避重就轻,《大学》尚云,“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
任公岂能不知?
中国固然老大,但少年未必完美。诚然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不假,但同理也可推是,少年龌龊则国龌龊,少年SB则国SB。
任公岂不知。
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则吾中国为未来之国,其进步未可量也。使举国之少年而亦为老大也,则吾中国为过去之国,其澌亡可翘足而待也。
作者:
程庄公子 时间: 2009-11-3 12:00
还是一点印象也没有
作者:
江城子 时间: 2009-11-3 15:46
楼上老几位一提少年中国说,我的脑子就满是春哥
,饶了我吧。
中国在古代当然只是文化概念,不是政治实体。
作者:
无事公 时间: 2009-11-3 15:48
日本还有一个地区叫中国呢
所以日本人不喜欢叫中国为中国,咳,下边的就不说了
作者:
程庄公子 时间: 2009-11-3 16:17
我说的中国也是一个人文情怀 现在我们说我是中国人 也并不强调我们在中国这个政治实体 更多的是由于我们是黄皮肤黑头发黑眼珠的炎黄子孙 
作者:
XM8 时间: 2009-11-3 16:58
在古代好像不光是个文化概念吧,应该是说话人想表达是什么概念就可以是什么概念,地理,文化,政治都行。
作者:
romadream 时间: 2009-11-3 17:10
汉书里就有吧?好似是陆贾劝说赵陀的时候说:“钦本中国人”
作者:
五袋石果 时间: 2009-11-3 19:54
我的理解,我国古代“中国”这个词表达的含义一直不是很明确,似乎大体指中原地区。其地理外延一直在扩大。按《少年中国说》,则清末时大体可以用“中国”指代大清帝国了。
我想,“中国”这个词最早被赋予确定的地域概念,应该是日本的“中国地区”。没研究过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叫“中国地区”的,但至少在日本战国时代就是这么个叫法。撤藩前中国地区包括石见、出云、伯耆、因幡、但马、周防、长门、安艺、备后、备中、备前、播磨、美作共十三国,撤藩后包括鸟取、冈山、广岛、山口、岛根五个县。
我们的国家简称中国,我觉得有可能是孙文等人沿用以前的称呼,也有可能是孙文借用日本的称呼。
作者:
jy555 时间: 2009-11-3 20:10
个人认为,现代“中国”一词与国家主权有紧密联系,而古代“中国”一词主要指地域范围,不带有主权观念。
所以,楼主的题目中有点偷换概念。
作者:
无事公 时间: 2009-11-3 20:13
我们现在说的“中国”,跟古书里说的“中国”不是同一个意思。
我们开始用中国自称,是二十世纪后的事了。当我们用中国自称时,日本人开始还反对,就是因为“中国”一名是他们的一个地区。
作者:
流心化水 时间: 2009-11-3 20:26
商周就有中国一说,但是那时的中国是指中央之国(中央之国好像是河南再加其它上下左右其它一些地方),我们是大邦周遭是小国,自称中央之国。慢慢的变为简称--中国。所以没有那么复杂。
作者:
悼红狐 时间: 2009-11-3 20:51
原帖由 无事公 于 2009-11-3 20:13 发表
我们现在说的“中国”,跟古书里说的“中国”不是同一个意思。
我们开始用中国自称,是二十世纪后的事了。当我们用中国自称时,日本人开始还反对,就是因为“中国”一名是他们的一个地区。
宋明时候以中国来自称就广泛存在了。
《红楼梦》里,就有真真国女儿做的诗“竟比我们中国人还强”的话
作者:
无事公 时间: 2009-11-3 21:02
对不起,我百度了,我本来不想百度的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716106.html?si=7
“中国”一词所指范围,随着时代的推移而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的扩展过程。当《尚书》上出现“中国”时,仅仅是西周人们对自己所居关中、河洛地区的称呼;到东周时,周的附属地区也可以称为“中国”了,“中国”的涵义扩展到包括各大小诸侯国在内的黄河中下游地区。而随着各诸侯国疆域的膨胀,“中国”成了列国全境的称号。秦汉以来,又把不属黄河流域但在中原王朝政权统辖范围之内的地区都称为“中国”,“中国”一名终于成为我国的通用名号。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则成了专指我们国家全部领土的专用名词。
事实上,“中国”一名虽有三千年文字记载的历史,但它仅仅是一种地域观念,从夏、商、周开始直至清末,从来没有一个王朝或政权曾以“中国”作为正式国名。“中国”正式作为国名,始于辛亥革命以后。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国际上通称Republic of China,简称China(“中国”)。至此,“中国”一名才成为具有近代国家概念的正式名称。1949年成立了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又将“中国”概念完善、充实到今天的含义。
作者:
XM8 时间: 2009-11-3 21:19
原帖由 无事公 于 2009-11-3 20:13 发表
我们现在说的“中国”,跟古书里说的“中国”不是同一个意思。
我们开始用中国自称,是二十世纪后的事了。当我们用中国自称时,日本人开始还反对,就是因为“中国”一名是他们的一个地区。
去查查看广辞苑里“中国”词条里的解释吧
作者:
无事公 时间: 2009-11-3 21:36
原帖由 XM8 于 2009-11-3 21:19 发表
去查查看广辞苑里“中国”词条里的解释吧
不知兄台何意?你说的那个词典是日本词典,咱没有办法去查。你懂的话,劳驾解释下,我也长长见识
另外,也请解释下三十楼的百度
另附,维基百科的解释:中国一词自古有之,最早指在华夏族世界观中被视为居于天下中心的中原地区,近代特别是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中国”成为现代国家意义上的概念
我实在不想去查这些东西,但总是空口说,似乎总有人不愿意去接受。
[ 本帖最后由 无事公 于 2009-11-3 21:40 编辑 ]
作者:
XM8 时间: 2009-11-3 21:56
原帖由
无事公 于 2009-11-3 21:36 发表
不知兄台何意?你说的那个词典是日本词典,咱没有办法去查。你懂的话,劳驾解释下,我也长长见识
另外,也请解释下三十楼的百度
另附,维基百科的解释:中国一词自古有之,最早指在华夏族世界观中 ...
我手头没有现成的字典,不过我记得以前查过,有N条解释,所谓中国地区只是其中一条,也就是说在日本这个词本身就不单指某个特殊地区。那么以这个词特指某个地区来提意见就不合逻辑。
现在“中国”用在表示近代国家这个概念上也只是个简称,在古代,一个政权自称中国时,它可不是简称。
作者:
无事公 时间: 2009-11-3 22:01 标题: 回复 #33 XM8 的帖子
别怪我说你人云亦去的哦
关于日本的“中国”一词解释,楼上已经有一位专家说了,自己可以回头找找,研究日本史的人自然会知道这个词。
至于“中国”在古代就是一个政权,不知道,你又何过凭证呢?就说各种蛮族入侵我国时,他们会说他们在攻到“中国”吗?我实不通历史,但我像他们最多也就是说拿入“中原”吧。如果有国号朝代的,比如说明朝,人家会说拿下“明国”,而不是“中国”。
作者:
三种不同的红色 时间: 2009-11-3 22:04
1、“中国”一词古已有之,它有时候是表示一个地域,譬如诸葛亮谓孙权:“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有时候是个文化概念,譬如《公羊传》曰:“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如线。”
但有时候也表示国家,指我们这个中原王朝。这种例子非常多。《史记·东越列传》:天子问太尉田蚡,蚡对曰:“越人相攻击,固其常,又数反覆,不足以烦中国往救也。自秦时弃弗属。”《新唐书·杨国忠传》:自再兴师,倾中国骁卒二十万,踦屦无遗,天下冤之。《宋史·安焘传》:“自灵武而东,皆中国故地。先帝有此武功,今无故弃之,岂不取轻于外夷?”《明史·达云传》:(永邵卜)尝诱杀副将李魁。边臣不能报,益有轻中国心。
至于清史就更不用提了。
2、中国古代并无主权的概念,主权是西方文化的产物。倘若硬要用主权国家来套的话,那偶只能承认1911年十月十日后,才有中国。
3、一个国家的疆域有所变化是很正常的事情,所以中国一词所表示的地域有所变化也是非常正常的。不能说先秦时的“中国”表示的地方小,就说这不是中国了。因为先秦时,中国的疆域本来就只有那么大。硬要用今天的疆域去套古代的国家,那是很搞笑的事情。
作者:
XM8 时间: 2009-11-3 22:06
原帖由 无事公 于 2009-11-3 22:01 发表
别怪我说你人云亦去的哦
关于日本的“中国”一词解释,楼上已经有一位专家说了,自己可以回头找找,研究日本史的人自然会知道这个词。
至于“中国”在古代就是一个政权,不知道,你又何过凭证呢?就说各种 ...
日本自己都管自己叫中国,其他也就不谈了
作者:
无事公 时间: 2009-11-3 22:13 标题: 回复 #36 XM8 的帖子
老实说,我真不知道兄弟你想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别怪我智商低,我现在脑子确实不太灵活。
日本确实是管它自己的某一个地区叫中国呀,就好比,咱们的“东北”、“华北”、“西北”这样的。
难道我有说错哪里吗?
作者:
XM8 时间: 2009-11-3 22:17
原帖由 无事公 于 2009-11-3 22:13 发表
老实说,我真不知道兄弟你想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别怪我智商低,我现在脑子确实不太灵活。
日本确实是管它自己的某一个地区叫中国呀,就好比,咱们的“东北”、“华北”、“西北”这样的。
难道我有说错哪里吗?
看来你的脑子现在确实不太好使,我的话明显是说“把整个日本叫做中国”而不是“日本是管它自己的某一个地区叫中国”
作者:
无事公 时间: 2009-11-3 22:18 标题: 回复 #38 XM8 的帖子
嗯,谢谢你的指点,受教了
作者:
XM8 时间: 2009-11-3 22:30
平安时期日本的驿站按地域分近国,中国和远国,后来就变成了用这个词来代指地理范围了,其使用时间不会早于日本自称中国(大概唐玄宗那会就开始自称中国乐)。
作者:
大多数人 时间: 2009-11-4 08:26
原帖由 五袋石果 于 2009-11-3 19:54 发表
我的理解,我国古代“中国”这个词表达的含义一直不是很明确,似乎大体指中原地区。其地理外延一直在扩大。按《少年中国说》,则清末时大体可以用“中国”指代大清帝国了。
我想,“中国”这个词最早被赋予确定 ...
延喜式による「近国」「中国」「遠国」の三区分のうち、「中国」に属していたのが名の由来。 文献上の早い例は、1394年に足利直冬が備中、備後、安芸、周防、長門、出雲、伯耆、因幡の8カ国を成敗する「中国探題」としてみえる(「師守記」「太平記」)こと、翌50年に高師泰が足利直冬討伐に「発向中国(ちゅうごくにはっこうす)」(「祇園執行日記」)、54年に将軍義詮が細川頼有に「中国凶徒退治」を命じた(「永青文庫文書」)こと等。南北朝時代中頃には中央の支配者層に、現在の中国地域(時には四国地域を含めた地域)がほぼ「中国」として認識されていた。また中央政治権力にとって敵方地、あるいは敵方との拮抗地域であった。(岸田裕之執筆「中国」の項、『日本史大事典4』平凡社、1993)
作者:
悼红狐 时间: 2009-11-4 10:02
三红说的比较清楚了,如果以朝代论国家,那自称中国是很久远的事了,汉晋唐宋明清的人都会自称中国人。如果以现代意义上的国家套,比如固定的领土,主权,那1911年以后才正式被承认,但其形态北宋以来就存在。
百度的解释无疑是错的,至少是不完整的。中国除了指地域,还指朝代。
比如日本称中国(不是他本土那个地域名称),自唐以后都叫做“唐土”,不管是宋还是明都管中国叫唐土,那么唐土自然就是一个国家名
作者:
程庄公子 时间: 2009-11-4 10:16
我开始有点理解中国这个词了 在疆域 朝代 人文各方面都可以有不同的理解 可日本自称中国我就完全不知道了
作者:
悼红狐 时间: 2009-11-4 10:33
原帖由
程庄公子 于 2009-11-4 10:16 发表
我开始有点理解中国这个词了 在疆域 朝代 人文各方面都可以有不同的理解 可日本自称中国我就完全不知道了
日本自称华夏,有点不鸟中国的感觉,隋代的时候就想跟中国皇帝平起平坐,唐代白江村一战,日本发现和中国差距太大,于是全面学习唐朝大化改新,所以日本从衣服、建筑、艺术、哲学到城市建设、风俗习惯全面照搬唐朝。明朝的时候,日本觉得中国已经被“陆沉”(被蒙古人占领过)过一次了,厓山之后,华夏不纯,更加看不起中国,而自诩为中华,甚至朝鲜是日本中国两边都朝贡,日本俨然也建立了自己的华夷朝贡体系。由于坐井观天,再一次误判对华实力,尤其是倭寇扰海疆被胡宗宪戚继光剿平后利益受损,发动壬辰倭乱,平秀吉甚至臆想到认为明朝皇帝会把明朝整个的禅让给他。万历帝决策出兵朝鲜,再一次击败日本。又过了几十年,满清入关后,不单日本,就连朝鲜也彻底看不起中国了。朝鲜以前自称东夷,宗奉箕子,心悦诚服奉中国为正统。清朝以后,视中国为夷狄,自诩保留大明衣冠制度,自称小中华,舆论上伪造古史,抛弃箕子,甚至否定箕子朝鲜,另立一个檀君朝鲜。自明亡之后,中日朝越四国,因华夷颠倒,神州陆沉,各奔东西。日本自称华夏,朝鲜和越南也自称中华。蛮夷就成了我们了。
之后,日本第三次侵华,满清无力招架,彻底惨败,这就是著名的清日甲午战争。
瑞典考古大家斯文赫定曾嘲笑日本是“三余堂”,意思就是古代是中国的余绪,佛教是印度的余绪,近代是西洋的余绪。
[ 本帖最后由 悼红狐 于 2009-11-4 10:37 编辑 ]
作者:
程庄公子 时间: 2009-11-4 11:10
剽窃历史的三大贼寇
作者:
lzy0274 时间: 2009-11-4 11:17
以前的中国是指中央之国,是相对于南蛮、西戎、东夷、北胡来说来。
真正的中国指国而言还是民国之后。
作者:
无事公 时间: 2009-11-4 13:31 标题: 回复 #44 悼红狐 的帖子
唉,我本来就不想跟那位XM8争了,狐兄你也来。
我觉得大伙得重新认为一下“中国”这个意思,我们现在说的“中国”跟古书说的“中国”,以及古时代日本人、朝鲜人说的“中国”不是一个意思。我想楼主要问的,只是我们现在常说的“中国”是什么时代开始用的,我回答,是民国。
但要深究起来,“中国”一词不管是我国,还是别的国家,早就出现,为什么?因为人人都以自我为中心,以自己的国家,为世界的中心,而旁边的国家皆是蛮夷。但其实这个词跟我们的朝代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至于日本自称“华夏”确实扯淡之行为,华,虽然美丽之意,“夏”,虽然也盛大之意,但“夏”字,更是因为我的朝代,夏商周开始,就如我们平常还自称自己为炎黄子孙,因为那是我们的祖先。日本人自称华夏,其意思不过就是说它也是我们的一个分支而已
[ 本帖最后由 无事公 于 2009-11-4 13:33 编辑 ]
作者:
悼红狐 时间: 2009-11-4 13:36
原帖由 无事公 于 2009-11-4 13:31 发表
唉,我本来就不想跟那位XM8争了,狐兄你也来。
我觉得大伙得重新认为一下“中国”这个意义,我们现在说的“中国”跟古书说的“中国”,以及古时代日本人、朝鲜人说的“中国”不是一样意思。我说楼主想问的, ...
民国开始,现代意义国家才出现,现代国家具备了完整的国家形态和国家意识,比如领土主权这些意识。但之前,也不是如宋之前那么模糊,宋代之前的疆域变动很大,主权似乎也很模糊,边界也多半不定。宋代以后,中国国家形态开始带有现代痕迹,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国”是有迹可循的,宋前和宋后是截然有区别的。
我个人认为,以明确的边界,主权,疆域来认知的有近现代性质的国家,在宋代就出现了,因此宋代人自称中国,这个中国和现代中国的内涵差距不大,可以看做一个用法。但宋代之前属于古代,则中国就算作为政权的意思,和现代的中国差距也挺大的,是两个词。宋代算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与现在已经很接近了。
好像辽政权也自称中国。
[ 本帖最后由 悼红狐 于 2009-11-4 13:39 编辑 ]
作者:
无事公 时间: 2009-11-4 13:47
这种事情追究起来实在没有意思,某个说我脑子不太灵光而自己说话还不清不楚的人,跑来说日本自称中国,开启这无聊的话题,着实是浪费时间。
楼主想要的答案,我想应该得到了吧。
中国有两个意思,一个便是民国后,我们的国家,叫做中国。
另外一个,就是在古代,人人都可称自己为中国人,就跟男人可以称自己为男人一样的普通。他们说的“中国”,没有必要去追究,爱怎么说就怎么说。
作者:
西門盈舟 时间: 2009-11-4 13:48
日本人自稱中國的記錄好像出現在天皇朝廷就征討蝦夷族發布的詔書中,故可視為帶有形容詞性(本朝、天朝)
越南也出現過類似情形
作者:
悼红狐 时间: 2009-11-4 13:52
我和无事兄对断代有点不同意见,我个人不觉得宋代是古代,我的断代一般是先夏叫上古,先秦叫中古,先宋叫近古,宋代到民国都是近代,民国以后是现当代。所以理解“国家”就不一样了。
作者:
程庄公子 时间: 2009-11-4 13:54
答案出来了 再讨论相关话题的话请另开新贴 谢谢
作者:
无事公 时间: 2009-11-4 13:57
我倒比较喜欢以整个世界的历史来划分
作者:
XM8 时间: 2009-11-4 15:34
本来只是谈中国的事,不知道是谁把日本先扯了进来,自己一知半解,扯不下去了,却说别人无聊
作者:
kitsune1982 时间: 2009-11-4 16:21
笑,LZ问的是“中国”这个词何时开始出现的。前几楼已经回答了
结果后面有人扯什么各个时代“中国”指称的范围不同云云,这难道还需要说明么?有人觉得古人所说的中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至于日本行政区划中的“中国”是什么意思,41L已经贴出答案了。那个称呼纯粹是从日本地理方位上命名的。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除了我天朝,包括日本在内的其他任何国家,从来没有哪个国家称呼自己为“中国”的,这个“中”其实就是世界中心的意思。这也就是日本人不愿称呼中国的根本原因。欧美人只知道China,而日本人却懂“中国”这两个字有多重。很多日本人称中国为支那,本身倒没有半点侮辱之意,多半是不愿承认中国有”中国“的(拗口了...)地位罢了
作者:
沙发的王者 时间: 2009-11-4 17:45
难道真理真的只站在少数人那边吗?
日本自己的“中国”,明明很多人都知道指的是什么,但偏偏有人要说,日本的那个“中国”是指自己。难道是大多数人的说法是错误的?只有他自己的见识才是正解的
仅凭翻过一本日本字典,就是日本字典里的中国云云,自己又没有那东西,却敢来断定。这里是史区,严肃点,别给错误的答案给别人
作者:
无事公 时间: 2009-11-4 17:58
原帖由
XM8 于 2009-11-4 15:34 发表
本来只是谈中国的事,不知道是谁把日本先扯了进来,自己一知半解,扯不下去了,却说别人无聊
唉,我觉得我现在的脾气算不错了。不知道小兄弟觉得我是哪里“一知半解”呢?或者,请你指出,我在这贴子里,有哪个地方说错的吗?
你指得出吗?
不知道你又懂些什么?我不知道懂你什么,可能你只懂个屁吧。抱歉,我好像说了不雅之词,不过大家都是屁民,屁这个字也不是贬义的。
你懂,哦,在一本日本字典里看到了一个关于“中国”,呃,然而自己手上跟本就没有这本字典,就让别人去查。如果我真去查,我查出来的结果,你又知道真假吗?所以说啊,你不懂,你就不要乱说。你要有能耐,就要说得有理有据,可再看看你自己,回的这几个贴子,都说了些什么话?随便拿一楼你的回贴来给别人看,都只会觉得你这个人语文不极格。就拿你那个结尾是“中国乐”的那个回贴,给谁看谁都不懂。不是我要说你,智商多少没有关系,但首先你会说话。我不怪你,很多事情可以慢慢来。不懂嘛,不是有一句古话吗,叫不耻下问。没有人天生就懂的,我也没有说我懂什么,做人嘛,要懂得谦虚,就算真懂,也不要摆出一付你很懂的样子。如果你真的很懂,就更应该指教一下那些不懂的人,如果说,不懂偏要装懂,也行,但要装得像嘛。如果又不懂,又要装懂,还装得不像,那就不怨别人说了。只怪自己不懂呗,回去了再好好学。反正人这一生,总是不断的学习。
[ 本帖最后由 无事公 于 2009-11-4 18:00 编辑 ]
作者:
光棍 时间: 2009-11-4 18:10
楼上废话太多了
记得天宫公主说过一句话
最烦就是那种人云亦云的人
既然人家都不懂
你说那么多废话做虾米啊
都不懂了你还要讽刺
做人太缺德了
打酱油路过
作者:
XM8 时间: 2009-11-4 19:08
win7不支持我原来的广辞苑,下面是在日本的网络字典里查的:
ちゅう‐ごく【中国】
「ちゅうごく」を大辞林でも検索する
1 国の中央の部分。天子の都のある地方。
2 諸国の中央の意で、自国を誇っていう語。
3 律令制で、人口・面積などによって諸国を大・上・中・下の四等級に分けたうちの第三位の国。安房(あわ)・若狭・能登など。
4 律令制で、都からの距離によって国を遠国(おんごく)・中国・近国に分類したうちの一。駿河(するが)・越前・出雲(いずも)・備後(びんご)など。
山陽道と山陰道を合わせた称。
《中華思想に基づいて自ら称した名》アジア東部の大半を占める国の通称。前16世紀ごろから前11世紀ごろにかけて、黄河流域に殷(いん)王朝が起こり、以後、周・秦・漢・三国・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などの時代を経て、1912年共和制の中華民国が成立、49年中華人民共和国となる
作者:
XM8 时间: 2009-11-4 19:22
《大日本史》卷一一七:“北狄虾夷,西戎隼俗,狼性易乱,野心难驯。往古已来,中国有圣则后服,朝堂有变则先叛”。
作者:
阿巽 时间: 2009-11-5 19:14
原帖由 悼红狐 于 2009-11-4 13:36 发表
民国开始,现代意义国家才出现,现代国家具备了完整的国家形态和国家意识,比如领土主权这些意识。但之前,也不是如宋之前那么模糊,宋代之前的疆域变动很大,主权似乎也很模糊,边界也多半不定。宋代以后,中 ...
辽国天佑皇帝:“开泰寺铸银佛,愿后世生中国!”
作者:
三种不同的红色 时间: 2009-11-5 19:28
原帖由 阿巽 于 2009-11-5 19:14 发表
辽国天佑皇帝:“开泰寺铸银佛,愿后世生中国!”
前面我已经说过,中国这个词出现极早,而且至少从西汉开始,它就已经指称我们这个国家了。
但是,中国古代是没有主权概念的。真正现代意义上的国家(也就是西方意义上的主权国家),是从民国开始的。
作者:
romadream 时间: 2009-11-5 19:49 标题: 回复 #62 三种不同的红色 的帖子
ms和希腊差不多,希腊一开始也仅仅是一个地方的名字,和国家无关,后来才称谓国家的名字的。
作者:
无事公 时间: 2009-11-6 00:32 标题: 回复 #60 XM8 的帖子
我不知道你要跟我争这个有什么意思?
你真觉得我那里说错了,你直接指出来就行,我说错了,我低个头,毕竟是自己不懂。如果我没有错,就没有必要再争了。
我说日本有一个“中国”地区没有错,确实是他们的山阴道+山阳道,叫做“中国”。我说民国后,我国开始叫“中国”,日本不同意,也有很多史料证实。
有很多人国家,在古时代都称自己为“中国”,其意思是什么,大家都已经知道。
说别的,实在是没有意思,也不觉得累吗?还是想让别人看笑话。我不想做一个小丑,来跟你来吵这些啥用都没有事,而让某些人来笑话,实在是无趣。
如果你们非要认为我在27楼说的“自称为中国”里的“中国”指的是一种说法,而不是指一个国家,那很抱歉,我没有把话说清楚,这一点,我承认,是我说错了。这样,完结了吧。
累了
[ 本帖最后由 无事公 于 2009-11-6 00:36 编辑 ]
作者:
zeloti 时间: 2009-11-6 00:44
美国之后
作者:
XM8 时间: 2009-11-6 07:53
原帖由 无事公 于 2009-11-6 00:32 发表
我不知道你要跟我争这个有什么意思?
你真觉得我那里说错了,你直接指出来就行,我说错了,我低个头,毕竟是自己不懂。如果我没有错,就没有必要再争了。
我说日本有一个“中国”地区没有错,确实是他们的 ...
你哪里错了,33楼我就说过了。
作者:
悼红狐 时间: 2009-11-6 09:29
原帖由 阿巽 于 2009-11-5 19:14 发表
辽国天佑皇帝:“开泰寺铸银佛,愿后世生中国!”
这是在争正统性,恰恰不是文化上大家都觉得是中的印证,反而是政治上的角力,主权的体现。就像某国外交部挂在口头上的话,世界上只有一个**,##和&&同属一个**。里面的意思一样。
作者:
悼红狐 时间: 2009-11-6 09:31
原帖由 三种不同的红色 于 2009-11-5 19:28 发表
前面我已经说过,中国这个词出现极早,而且至少从西汉开始,它就已经指称我们这个国家了。
但是,中国古代是没有主权概念的。真正现代意义上的国家(也就是西方意义上的主权国家),是从民国开始的。
宋代就已经有西方意义上主权国家的渊源了,从划界、条约、关税都体现了主权的概念。一刀切从民国开始,民国是天上掉下来的?
作者:
吴越春秋 时间: 2009-11-9 10:09
西周初年的何尊上的铭文。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xycq.org.cn/forum/) |
Powered by Discuz! 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