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突然觉得贾诩考虑得不太长远 [打印本页]
作者:
Shadowleech 时间: 2009-10-21 12:00 标题: 突然觉得贾诩考虑得不太长远
他一计乱天下,真的合自己意了么?最后还不是自己都有点后悔还帮汉献帝。
帮助张绣差点干掉曹操死了典韦和大儿子,如果不是因为这个曹操也不会在疏远文若前就对他那么提防,自己也不用那样缩着脑袋做了那么长一段时间的人。
作者:
色即是空 时间: 2009-10-21 13:21
这个要看你是从哪个角度看问题了!
俺却觉得贾诩是个考虑很长远的人!至少在乱世中安身立命,他做的很好了!刘备曹操孙权,哪一个没缩着脑袋做人呢?!
说贾诩有良,平之才不为过
!
作者:
吃饭猛喷罗大傻 时间: 2009-10-21 16:01
贾诩就是为保全自己而活着,根本没什么太多的追求和理想
作者:
孙邵 时间: 2009-10-21 20:00
有人谋身,有人谋国,文和谋身者也、其如公达
有为人主谋,有为天下谋,文和欲谋天下而不得,且谋,一谋而子师惜败,再谋而张绣凄凉,三谋而身为太尉,全寿而终。虽然,其人有可悯、终身未遇其主,憾甚!
作者:
时间轴空转 时间: 2009-10-21 20:11
明哲保身,心狠手辣,鬼才贾诩1
作者:
zeloti 时间: 2009-10-22 19:34
原帖由 Shadowleech 于 2009-10-21 12:00 发表
他一计乱天下,真的合自己意了么?最后还不是自己都有点后悔还帮汉献帝。
帮助张绣差点干掉曹操死了典韦和大儿子,如果不是因为这个曹操也不会在疏远文若前就对他那么提防,自己也不用那样缩着脑袋做了那么长一 ...
他不献计,王允屠刀挥来,死的就是自己,这还考虑得不长远?
作者:
xby0421 时间: 2009-10-22 19:46
乱世之中,跌宕起伏几十载,最后身居高位,安安心心的挂了,天下能有几人?
作者:
happybear 时间: 2009-10-23 10:46 标题: 第一谋士
贾诩也就是缺乏主动性,但是他在自己的位置上一直做得很好,基本上是三国第一谋士
作者:
崔浩 时间: 2009-10-23 19:30
原帖由 happybear 于 2009-10-23 10:46 发表
贾诩也就是缺乏主动性,但是他在自己的位置上一直做得很好,基本上是三国第一谋士
所以他也就是一个谋士,成不了让人敬仰的国士。
天天就算计自己的那点小九九的人还想成多大事。
作者:
chenxi5383 时间: 2009-10-27 23:55
文和能力毋庸置疑,得到各位boss的赞赏便是明证;
小可以为,
文和谋划的出发点优先是自保,其次是集团利益,最后才是天下。
其他如文若、孔明谋划先天下,次集团,最后自我,价值观差异,或者说是气度上的差异吧。
作者:
zeloti 时间: 2009-10-28 00:13 标题: 回复 #10 chenxi5383 的帖子
出身是没办法定的,文和出身不好,又没榜上啥名士,完全靠能力上位,跟诸葛亮没得比,别说荀彧他们,先考虑自保完全可以理解
作者:
flybear 时间: 2009-10-28 09:37
文和谋划的出发点优先是自保,其次是集团利益,最后才是天下。
其他如文若、孔明谋划先天下,次集团,最后自我,价值观差异,或者说是气度上的差异吧。
文和做了什么符合自己利益而不符合集团利益的谋划?
孔明做了什么符合集团利益而不符合自己利益的谋划?
愿闻其详
作者:
luke19821001 时间: 2009-10-28 11:45
三国那些个“国士”要么就是生在贵族的,比如曹操手下大多数谋士,什么司马懿、国家、荀彧、刘晔等,这些人起点高,当然不需要时刻为保命计较,而且很容易就能够做到大官,容易出名。要么就是所谓的名士,比如被一些识人的家伙看中的人呀,比如在某地区被名人推崇的呀,不然就是地方一霸,卧龙凤雏、周瑜鲁肃等人都是这种。贾诩没有办法呀,出身比韩信还低,韩信好歹是贵族的后代,贾诩只能冒充贵族的侄子,出身低的缺点是没有办法弥补的。
作者:
luhongyi 时间: 2009-10-28 12:11 标题: 回复 #12 flybear 的帖子
文和劝张绣投降曹操,自己是得善终了,张绣是怎么死的?
作者:
天宫公主 时间: 2009-10-28 12:13
原帖由 吃饭猛喷罗大傻 于 2009-10-21 16:01 发表
贾诩就是为保全自己而活着,根本没什么太多的追求和理想
为什么那么多人都说贾诩只是为了自保?
作者:
smallpal 时间: 2009-10-28 12:56 标题: 回复 #15 天宫公主 的帖子
或许是因为在演义中,他帮助李郭二人推倒了王允,其后又换了几任主子.
作者:
flybear 时间: 2009-10-29 10:24
原帖由 luhongyi 于 2009-10-28 12:11 发表
文和劝张绣投降曹操,自己是得善终了,张绣是怎么死的?
那你觉得文和应该劝张绣应该怎么做?自立的话力量不足,找个靠山的话曹操比袁绍更合适,这是个无奈的选择,可是还有更好的么?
作者:
luhongyi 时间: 2009-10-29 10:54 标题: 回复 #17 flybear 的帖子
站在文和自己的立场当然是投曹操好,但是要是为张绣考虑的话还是应该选择袁绍,毕竟张绣和袁绍没有深仇大恨,所以投袁绍虽然不会得到重用起码安全有保障了,但是当时文和的主子是张绣,所以我问你他劝张绣投降曹操到底是为自己考虑还是为自己集团考虑?
[ 本帖最后由 luhongyi 于 2009-10-29 10:56 编辑 ]
作者:
flybear 时间: 2009-10-30 09:40
你有证据说明投降袁绍能更好么?
贾诩权张绣投降曹操的理由还是很有说服力的,张绣自己也同意,你觉的呢?再说作为张绣的谋士,贾诩自己本身也可能被曹操报复.
劝张绣投降曹操,贾诩是即为自己考虑,也为自己集团考虑.其实绝大多数人做事都是在公益和私利之间找个平衡点,包括诸葛亮.
作者:
宇文骁 时间: 2009-10-30 12:08
贾诩懂得做人足矣
作者:
superzz_0 时间: 2009-10-30 12:58
后诩为左冯翊,傕等欲以功侯之,诩曰:“此救命之计,何功之有!”固辞不受。
如上,贾诩是个聪明人也是个直爽的人。保全自己才是第一
作者:
mulv26 时间: 2009-11-2 20:41
各为其主。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他能在乱世中活那么久,这还不够长远吗?
他要是不远,能有几个人又敢说自己考虑的远呢?
作者:
ManUtd_7 时间: 2009-11-3 13:30
保生在名之上,也许这就是贾诩
作者:
色即是空 时间: 2009-11-3 15:56
贾诩赤壁之战劝曹操的话,楼主忘记了?如何不长远呢?可惜曹操不听,正被料中!
作者:
kukumaomao 时间: 2009-11-6 09:02
叛逆的知将
作者:
慕容承业 时间: 2009-11-19 11:25
乱世中,保存自己本身就是王道啊!别的都是废话……
作者:
Zorn 时间: 2009-12-16 16:42
贾文和是个很纯粹的“参谋”,要说他有什么立场的话,那就是“一切从老板出发、尽量为自己考虑。”
作者:
zeloti 时间: 2009-12-17 00:37
说文和一计乱天下,既是抬举的捧杀也是污蔑的棒杀
作者:
luke19821001 时间: 2009-12-17 13:19
留的青山在,这才是最长远的计谋。人死了一切大志都只枉然。楼主推崇的那些谋士难道又多高尚吗?荀彧等人不也换了几个主子吗?当然了这些人话说得比较动听,说什么袁绍不是明主,所以就投曹操来了,污水都泼人家袁绍身上了,自己依然是高尚的人。
作者:
雪天利箭 时间: 2009-12-19 10:00 标题: 回复 #29 luke19821001 的帖子
臣亦择君。很正常
再说袁绍是不是明君,被诬蔑了吗
作者:
赌侠 时间: 2009-12-19 15:23
每个人的立身处事不同而已,他有他的打算
作者:
Desheng2008 时间: 2009-12-20 18:23
乱世之中,什么最难?
保命最难。
他能做到这样,我觉得应该是尽善尽美了。
作者:
wwwind 时间: 2009-12-20 19:24
一计乱天下?他考虑了自己考虑了家庭,再考虑国家,或许不能符合所谓君子的美德。可惜如果一个连自己命都保不住的人,怎么可能为国家出更大的力呢。保存有用之身,有机会为国效力,不是更好?到底什么是天下?百姓?王权?野心?
或许说,为曹操效力,就是助纣为虐,这就是更奇怪了。天下是为有德人得之。曹操为平定天下出力最大,做拥天下也是很正常的。况且他没有称帝,但在世时统一了中国北方。
试问历代君王,哪个把政权交给前代王朝的君王后裔了?
汉朝后期那些皇帝(汉献帝)对天下百姓有多大功劳?他们凭什么要主导这个国家民族的兴亡呢?不过是利益集团推出来维护他们利益的人而已。
作者:
f19930803 时间: 2010-1-23 18:35
不能这么说的,贾诩是在为自己考虑。而且郭嘉死后只有贾诩看到了赤壁的危局,如果曹操肯听贾诩的赤壁未必会败得那么惨。
作者:
小熊♂ 时间: 2010-2-20 13:59
单从JX是三国里为数不多能善终的就说明JX不一般了.
作者:
shicanhui 时间: 2010-3-11 11:21
贾诩在成为曹操的谋士之前所做的事情目的很简单:表现自己,让曹操重视或别的大腕重视。如果当初他不向李傕郭汜献计,就会如果如他所说和李傕郭汜一块玩完。就是他偷偷跑到谁那谁也不重视。至于帮献帝逃跑那是当然了,李傕郭汜又不会用献帝,说不定把献帝杀了。还是把献帝留给以后自己的真主吧。
贾诩帮张绣搞曹操时也一样,展示实力,过后一句“各为其主”曹操又不是不理解。不过搞死典韦事小,搞死曹昂事大。所以以后贾诩也是夹着尾巴做人啊。看看张绣的下场就知道了。
作者:
superzz_0 时间: 2010-3-11 16:19
搞死曹昂确实是他的大败笔,但是他能安稳地过来最后还混到三公,更证明贾的官场水平和脑袋
作者:
batela 时间: 2010-3-11 16:25
成事在人谋是在天,如果不是曹昂,也许死的就是曹操,如果曹操死了,整个格局将会完全改变。就像诸葛亮把司马懿赶进葫芦谷之后谁想到会下大雨呢?贾诩已经料到他所能料到的一切了
作者:
吃饭猛喷罗大傻 时间: 2010-3-13 21:26
曹操给典韦哭纯粹就是做给将士看,典韦后来连侯都没有追封(且看其他魏武将),郭嘉一死,曹操马上就上表追封了,可见典韦在曹操心中的分量。
作者:
intermlbai 时间: 2010-3-13 21:44 标题: 回复 #39 吃饭猛喷罗大傻 的帖子
他死得太早了,老曹一辈子就是个王,不能给他谥号的吧?其他魏武将能死在老曹之前还有谥号的都是本身有朝廷给予的比较高的官职的,可以以汉室名义给谥号,典韦死的时候才是个校尉,连候都不是。至于小曹,要不是曹昂死都轮不上他,他怎么会对同样死在宛城之战中典韦加谥号呢?再说当时也有点太远了...
[ 本帖最后由 intermlbai 于 2010-3-13 21:52 编辑 ]
作者:
漫步莱茵 时间: 2010-3-24 09:16
原帖由 luhongyi 于 2009-10-29 10:54 发表
站在文和自己的立场当然是投曹操好,但是要是为张绣考虑的话还是应该选择袁绍,毕竟张绣和袁绍没有深仇大恨,所以投袁绍虽然不会得到重用起码安全有保障了,但是当时文和的主子是张绣,所以我问你他劝张绣投降曹 ...
为张绣考虑的话应该选择袁绍?那么曹操平定河北之后照样把张绣咔嚓了。直接投降曹操还能有个宽大处理~~~~~~~~~~~~~
作者:
吃饭猛喷罗大傻 时间: 2011-1-2 18:41
贾诩素来低调,不爱出风头,唯求自保显达,缩着脑袋做人再正常不过
作者:
一聖劍,取萬首 时间: 2011-1-3 09:34
亂世保命最難,亂世保命第一,亂世謀己的賈詡可以笑諸葛和荀彧了?
雖然我相信賈詡絕不會當漢奸,但某些人的這是什麽狗屁思想?上世紀,漢奸們先當皇協軍,後搖身一變党國軍,再搖身一變解放軍,看來也是值得交口稱讚的了?
善終就能笑不善終的了?中國史上多少奸臣佞臣可以笑忠臣直臣了。
別把賈詡抬得太高,他就是一個謀士,一個先謀己,后謀國,高智商高情商的頂尖謀士而已。成不了國士,也成不了大家。
作者:
Shadowleech 时间: 2011-1-3 09:39
总之我觉得他就是那种你要靠着赌赢几把,暂时活个命的可以。要象文若、诸葛亮那样提供战略方针,真正发展壮大不行。
作者:
zhy1988 时间: 2011-1-3 15:39
贾诩考虑得不长远的话
他也不会升居高位而寿终正寝了
作者:
崔浩 时间: 2011-1-3 16:34
原帖由 zhy1988 于 2011-1-3 15:39 发表
贾诩考虑得不长远的话
他也不会升居高位而寿终正寝了
长远指啥呢?人的一生相对于历史来说,真是太短了,这还算长远?所以中国人才推崇立德远高于立功。诸葛,荀彧可以说是立德,而贾诩连立功都有疑问。
作者:
zhy1988 时间: 2011-1-3 17:23 标题: 回复 #46 崔浩 的帖子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主义
文若的人品自不待言
贾诩明哲保身无可厚非
毕竟对于个人来说 在乱世好好活下去才是重要的
作者:
Shadowleech 时间: 2011-1-4 11:00
原帖由 zhy1988 于 2011-1-3 15:39 发表
贾诩考虑得不长远的话
他也不会升居高位而寿终正寝了
考虑长远为什么在张绣手下要得罪曹操结下那么深的仇呢?如果不是这个事情,他也不用后来那么那么谨慎小心了。
作者:
Shadowleech 时间: 2011-1-4 11:00
考虑最长远的,那一定是司马懿。
作者:
sos2290 时间: 2011-1-4 12:02
最欣赏老贾的一点:虽然换了不少主子,但是没出卖过任何主子,尽力辅佐。
作者:
吃饭猛喷罗大傻 时间: 2011-1-4 21:05
贾诩没有出卖张绣,因为投靠袁绍可能死得更快,袁绍怎样对待麴义这个凉州上将,估计出身于凉州的贾诩亦深有同感
作者:
Agrael 时间: 2011-1-6 20:59
贾诩考虑的第一总归是自己,看看赤壁的诸葛、鲁肃,完胜贾诩
作者:
吃饭猛喷罗大傻 时间: 2011-1-6 23:04
司马懿考虑有多远?还不是为势所逼,不得已而为之
作者:
flybear 时间: 2011-1-6 23:43
原帖由 Agrael 于 2011-1-6 20:59 发表
贾诩考虑的第一总归是自己,看看赤壁的诸葛、鲁肃,完胜贾诩
孙刘联合抗曹难道不符合诸葛、鲁肃的个人利益么?
地方对抗中央,难道符合全国和全民族的利益?
都是考虑自己和自己的小集团利益而已,完胜一词何解?
作者:
碧空之歌 时间: 2011-1-7 19:05
原帖由 flybear 于 2011-1-6 23:43 发表
孙刘联合抗曹难道不符合诸葛、鲁肃的个人利益么?
地方对抗中央,难道符合全国和全民族的利益?
都是考虑自己和自己的小集团利益而已,完胜一词何解?
贾诩如果劝张绣抗曹成功的话,你是不是也要说难道贾诩劝张绣抗曹不符合自己利益吗?
所谓后自己利益是指暂将自己的身家性命置之度外,为了理想或者某种事业奋斗。
诸葛亮鲁肃什么的,让刘备被曹操杀掉让孙权投降曹操,自己照样能做官能做地主啥的,参与抗曹如果孙刘失败可能一起被杀。
曹操和袁绍对抗的时候为什么许多人和袁绍方面有书信往来就是这个道理,就是怕覆巢之下无完卵。
从当时的角度看,张绣的能力未必比刘备差(带兵打仗能和曹操手下打一打但是打不过曹公,刘备基本也差不多这个情况),况且有兵力有城池,对贾诩言听计从(连投降都从了还不是言听计从么)也算是会用人。也是和刘表互为唇齿,贾诩也有孔明鲁肃之才,当时全国反曹势力也比较强。从内到外都比刘备的条件好太多了。而贾诩只是选了最佳的时机投降曹操而已,而即使是最佳时机投降也没给张绣带来多好的结果。这个行为和天才鬼才之类的称呼完全不搭边么。
作者:
三国赤壁周郎 时间: 2011-1-9 21:32
其实文和出于自保,可以去帮王允对付李、郭,王允只想杀那么几个人,没提到贾诩,贾诩出于自保,完全可以出卖老乡李、郭,向王允邀功。我就怀疑贾诩大概心里没底,见到自己的主子牛辅死了,就以为王允连自己也要杀,可以肯定的是老乡绝不会害自己的,同时怀疑王允要杀自己,于是就去找李、郭,劝他们对付王允。事实上,我就找不到王允一定要杀死贾诩的依据,因此有些人就认为贾诩乱折腾,本来李、郭是准备逃跑,你贾诩却让他们去对付王允,搞得京都大乱,没事找事!说实在,王允杀的是李、郭,关你贾诩甚事?其实贾诩啥也不干,就最好不过了!我们知道贾某人通常是人家问他,他才提点建议,这次好像是贾诩自己去找李、郭,这就怪了?是因为董卓对他有知遇之恩或者牛辅对他很好而要为二人报仇吗?是因为同情李、郭的遭遇要帮助他们脱困吗?出于自保的他应该不会这样的,那这是为什么呢?
[ 本帖最后由 三国赤壁周郎 于 2011-1-9 21:39 编辑 ]
作者:
喋血中原 时间: 2011-1-9 21:49 标题: 回复 #56 三国赤壁周郎 的帖子
《贾诩传》不是说了贾诩是因为听说长安方面要杀尽凉州人才去劝李、郭吗?
诩曰:“闻长安中议欲尽诛凉州人,而诸君弃众单行,即一亭长能束君矣。不如率众而西,所在收兵,以攻长安,为董公报仇,幸而事济,奉国家以征天下,若不济,走未后也。”
作者:
flybear 时间: 2011-1-10 08:47
原帖由 碧空之歌 于 2011-1-7 19:05 发表
所谓后自己利益是指暂将自己的身家性命置之度外,为了理想或者某种事业奋斗。
你是不是觉得为了权力不顾一切的人比为了钱不顾一切的人,比如赌徒,高尚?那些邪教教徒为了教义将自己的身家性命置之度外,是不是很高尚?
原帖由 碧空之歌 于 2011-1-7 19:05 发表
诸葛亮鲁肃什么的,让刘备被曹操杀掉让孙权投降曹操,自己照样能做官能做地主啥的,参与抗曹如果孙刘失败可能一起被杀。
刘备孙权搞定的话,天下已定,诸葛亮鲁肃到曹操手下还有啥立功机会,混到高层的机会会小的多。而且天下安定后,曹操也不再需要叛徒了,诸葛亮鲁肃的待遇不会好的。
请你搞清楚,高尚与否不在于能不能不顾身家性命,而在于你追求的东西是否符合老百姓的利益。
作者:
碧空之歌 时间: 2011-1-10 10:03
原帖由 flybear 于 2011-1-10 08:47 发表
你是不是觉得为了权力不顾一切的人比为了钱不顾一切的人,比如赌徒,高尚?那些邪教教徒为了教义将自己的身家性命置之度外,是不是很高尚?
刘备孙权搞定的话,天下已定,诸葛亮鲁肃到曹操手下还有啥立 ...
如果邪教教徒通过奋斗可以像诸葛亮鲁肃那样成为主流评价中的正面人物自然很高尚。现在的几大宗教又何尝没有被别人当做邪教对待过?
而许多邪教徒只做让大众反感事情所以不高尚,我回复里也没讨论高尚不高尚的问题。
诸葛亮鲁肃如果让孙刘放弃反曹那本身就是大功啊,就像贾诩和张秀那样。
而且当时还有张鲁刘璋马超韩遂,虽然这些人没孙权刘备那么难对付但是毕竟也是要除掉的,况且曹操“建设新中国”也是需要人才的。
现在张秀能力不见得比刘备差,占有的资源比刘备多太多,外部环境也比赤壁时期好,敌我对比也没赤壁时期悬殊,贾诩也不弱于诸葛亮周瑜鲁肃之流。
结果贾诩让张秀投降,诸葛鲁肃等人反曹成功,那诸葛亮鲁肃不是比贾诩目光长远太多了?如果说骑墙望风的投降派是本事,那比贾诩牛逼的人更多了。
作者:
flybear 时间: 2011-1-10 10:19
现在张秀能力不见得比刘备差,占有的资源比刘备多太多,外部环境也比赤壁时期好,敌我对比也没赤壁时期悬殊
请你用数据证明证明,另外“多太多”何解?
我本来只想说从投不投降这事上诸葛谈不上比贾高尚来着……,我也没说贾比诸葛更有远见啊
作者:
颖颖 时间: 2011-1-10 10:56 标题: 回复 #37 superzz_0 的帖子
在曹操时代的确是大败笔,但别忘了曹丕的三大嗣位竞争对手(曹昂,曹冲,曹植),其中有两个是贾诩搞定的,所以曹丕时代他才能在太尉位子上安享晚年。
作者:
崔浩 时间: 2011-1-10 12:00
原帖由 颖颖 于 2011-1-10 10:56 发表
在曹操时代的确是大败笔,但别忘了曹丕的三大嗣位竞争对手(曹昂,曹冲,曹植),其中有两个是贾诩搞定的,所以曹丕时代他才能在太尉位子上安享晚年。
曹昂也能算在贾诩的身上?估计贾诩都要哭了
作者:
碧空之歌 时间: 2011-1-11 23:47
原帖由 flybear 于 2011-1-10 10:19 发表
请你用数据证明证明,另外“多太多”何解?
我本来只想说从投不投降这事上诸葛谈不上比贾高尚来着……,我也没说贾比诸葛更有远见啊
"公之自舞阴还也,南阳、章陵诸县复叛为绣"
复叛为绣的就有南阳、章陵诸县了复判本身就说明了有影响力,再加上本来就长期占据的宛城舞阴等地方也有一大片了,而诸葛隆中对提出联孙抗曹的时候刘备只有一个新野。
张绣比刘备是不是多太多了?刘备的新野还是刘表的领地,那么张绣刘表联盟的资源比刘备刘表联盟的资源是不是也多太多了?
作者:
Shadowleech 时间: 2011-1-15 15:31
问题是,张绣不是刘备啊。
作者:
dragon09 时间: 2011-3-10 21:29
怎樣不長遠 審時度勢只要分析現在
稍微的預測就夠了 難道要整整百年的局勢預測才叫長遠嗎?
賈詡真的算無遺策 最出名的莫過於在張繡時期
的曹操退不攻,留眾將斷後攻 整段話大家都很清楚 不說了
還有韓馬聯軍 一個離字 不要打赤壁 要專治內政
每一個都非常獨到 長不長遠?
他不是要像孔明的隆中對般呀 賈詡只是為了生存而已
作者:
三国群英 时间: 2011-3-13 00:04
宛城之战的时候贾诩只是想在曹操面前表现一下自己很牛X,哪知道后来曹昂死了,事情大条了,他才要缩着脖子.......
作者:
三国赤壁周郎 时间: 2011-5-23 17:20
贾诩怎么说当时也只是一个小人物而已,怎么王允就一定非杀他不可,事实上西凉人氏,也有部分向王允投诚了。
作者:
崔浩 时间: 2011-5-23 17:31
原帖由 Shadowleech 于 2011-1-15 15:31 发表
问题是,张绣不是刘备啊。
从接受投降这个角度看张绣确实赶不上刘备有野心,不过张绣的才能不下于刘备吧,跟曹操打仗基本上也只比曹操本人差,其他诸将没谁是他的对手。
作者:
悄然过寒暑 时间: 2011-6-3 12:20
原帖由 吃饭猛喷罗大傻 于 2010-3-13 21:26 发表
曹操给典韦哭纯粹就是做给将士看,典韦后来连侯都没有追封(且看其他魏武将),郭嘉一死,曹操马上就上表追封了,可见典韦在曹操心中的分量。
我也觉得哭典韦太假, 应该是表演一下来转移话题. 毕竟这惨败全因曹老大自己好色引出来的.....
作者:
一聖劍,取萬首 时间: 2011-6-3 16:49
呵呵!政治作秀而已。
作者:
woodsarthur 时间: 2011-11-21 16:30
贾诩确实感觉没给曹操出过多少力,凭他的能力不该是这样的不给力。
而五大谋士中,郭嘉的能力自然非同寻常,荀彧也是高节而有才能。陈煜也是努力的在发挥自己的才能,唯独荀攸和贾诩不见什么表现。
至于哑巴谋士徐庶那就不值一提了。
曹操真是一个近乎完美的人,很喜欢。
作者:
qhx84218 时间: 2016-6-28 21:54
贾翊本身应该算策士不能说谋士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xycq.org.cn/forum/) |
Powered by Discuz! 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