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请教 怎样判定一个朝代/国家的终结 [打印本页]
作者:
姬家小儿 时间: 2009-10-12 15:05 标题: 请教 怎样判定一个朝代/国家的终结
一个朝代的终结到底该怎么判定?好像秦始皇灭六国时,赵国国土虽被占领,但国王后代逃到北方称代王。那么赵国该算什么时候亡?好像明朝有南明,明朝的灭亡该从崇祯吊死煤山起算还是从南明被攻破开始算?
高手指教。
作者:
tiger1970 时间: 2009-10-12 15:31
朝代是时间单位。朝代的终结,由后代的历史学家确定。这个时间段一般由当时起到主导作用的国家名称命名,如同时有几个起主导作用的国家,则按照概述命名,并一般来说加上“时代”。如“三国时代”“南北朝时代”。
国家是具体事物。国家的终结,必须是政府、军队、土地、人民数量均清零后才可认为终结。
比如:赵国,是一个国家。这个赵国存在的一段时期,从来没有被历史学家称为赵朝。因此,赵国的灭亡,必须以赵国社稷、政府、官吏、军队、土地、人民数量均清零为标志。如果代王不承认自己是赵王,则赵国在代王即位后就算灭亡。如果代王承认自己是赵王,则赵国依然存在。
明朝,是一个朝代。其在历史上定位时间为1368年至1644年。这是后代历史学家确定的,是为在历史研究和叙述上划分时间段方便。但大明国,则是1368年建立,以延平幼王降清后次日明宗室代表宁靖王自杀为结束的。宁靖王自杀,标志着大明国宗室的代表死亡,而从此,大明国社稷、政府、官吏、军队、土地、人民数量均清零。
宋国的灭亡,是以文天祥就义为标志的。文天祥的就义,标志着宋国最后一位官吏----宋少保、信国公、右丞相死亡。宋国灭亡。但历史上,一般把宋朝的终结放在崖山之战。这是历史研究者的习惯而已。
东汉的终结,为曹丕篡汉事件的发生。但汉国的灭亡,是以姜维战死和他的最终反击行动全面失败为标志的。姜维虽然曾投降魏国,但历史明确记载那是假投降,因此姜维进行的仍是战争行动。姜维在战死时,身份依然是汉国大将军。西汉、东汉、蜀汉是同一个社稷,也都承认自己的帝系继承于刘邦,国号也相同,因此,它们是同一个国家,但不存在于同一朝代----汉国共跨越了汉朝、三国时代两个朝代,如果细分,则跨越了西汉、东汉、三国三个时代。
根据版规,本回帖适用范围确定为1840年以前的中国,1840年以后的事情本回帖无意涉及。
[ 本帖最后由 tiger1970 于 2009-10-12 15:42 编辑 ]
作者:
shilin007 时间: 2009-10-12 17:11
还有为研究的方便之说。难怪有人说秦国同一天下的时候其实还有几个小国存在
作者:
几时 时间: 2009-10-12 17:38
朝代、国家的终结一般都是以最后一任君主的死亡或投降或被废为标志。如子婴投降秦朝亡,献帝被废汉朝亡,炀帝被杀隋朝亡,朱温杀昭宗唐朝亡,陆秀夫负帝昺投海宋朝亡,朱由检上吊明朝亡,宣统退位清朝亡。
作者:
宇文 时间: 2009-10-12 18:59
朱由检上吊明朝亡?
南明呢,南明的情况和南宋末的情况类似
如果以陆秀夫负帝昺投海宋朝亡,那么也该以永历覆亡为明王的标志。起码南明这些草包有帝号,南宋二王连帝号都没有
[ 本帖最后由 宇文 于 2009-10-12 19:03 编辑 ]
作者:
宇文 时间: 2009-10-12 19:13
原帖由 shilin007 于 2009-10-12 17:11 发表
还有为研究的方便之说。难怪有人说秦国同一天下的时候其实还有几个小国存在
秦一统时卫国存在,但是是以附庸的身份而不是独立国家而存在,是以秦为宗主国的,在法理上秦是统一了
作者:
zeloti 时间: 2009-10-12 19:41
这个很难说,基本上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标准,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是:成王败寇
最典型的例子:王莽篡汉。那时的西汉不论皇帝还是社稷都早已不存在;不论满朝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绝大多数人都拥护王莽的新朝。只是王莽无能,改革和政策太失败,居然短时间内让刘秀等人借尸还魂成功。王莽从此从“大好人”沦为伪君子,新朝从正统沦为名不正言不顺的“过度时期”。
PS:季羡林弟子钱某人在“百家讲坛”讲三字经时,大声嚷嚷“王莽不能翻案”,还捏造:王莽篡汉后,各地的刘姓后代们纷纷反抗,终于由刘秀推翻了王莽的新朝,云云。吾对此等骗小孩的愚民行为极其鄙视。
[ 本帖最后由 zeloti 于 2009-10-12 19:45 编辑 ]
作者:
张建昭 时间: 2009-10-12 19:50
医学公认以“脑死亡”的方式来判定人的死亡。
国家虽然不能完全用人来类比,但大体情况差不多。
灭亡有很多种情况,但归纳之无非两种:外力或内力。不管这个脑袋是被钝器锤死的、锐器穿死的,还是自身缺氧、溢血、中毒死的,最终的效果就是脑功能的衰竭并随之坏死。
一个国家,如果中枢死掉了,也就可以算完蛋了。
而如唐朝后期,政令不出都门,但这是中枢还是在工作的,还没死,只不过对外没有了控制力,可以类比作瘫痪之人、甚至植物人。
再如北宋靖康之变,虽有康王南渡,延续宋室江山,无奈徽钦被俘时,中枢已死,国家已经灭亡,赵构只能算借尸还魂而已。(西晋东晋、明与南明也是一样,虽然政权还延续,仍然是灭亡后的重建)
外禅及不流血的篡位(其实后者在名义上大多都会挂上前者的名
),虽然权力中枢大体上未被破坏,但改了国号与国姓,也可以作为前朝灭亡的标志。
比较难于界定的是类似于唐朝的武周这样的时期,江山改了姓并改了国号,但宗室及旧臣还在中枢,并且短时间内便复辟成功,恢复了国号与国姓。
作者:
三种不同的红色 时间: 2009-10-12 21:01
其实,我觉得没有楼上说的那么多的弯弯绕。
怎么样来判断一个朝代结束,我看就是约定俗成,没个啥统一标准。
譬如,宋朝灭亡大家都是以陆秀夫抱幼帝跳海为标志,而不算恭帝出降,可明朝灭亡却大多数人都算到了崇祯上吊,就连南明都不算,遑论郑氏。
反正这事情没道理可讲。
作者:
江城子 时间: 2009-10-12 21:04 标题: 回复 #9 三种不同的红色 的帖子
同意。正所谓让你死,就要死,想活也没门;要你活,就得活,想死都不成。
后代史学家胜在比你生得晚,没办法
作者:
温柔的一刀 时间: 2009-10-13 08:45 标题: 回复 #9 三种不同的红色 的帖子
主要是因为南明抵抗得如大宋坚决吧~~~~满人入关后,明的官吏和将领没什么太大的抵抗,还有继承人的问题,不能算是众望所归。
作者:
被封的驸马爷 时间: 2009-10-13 09:03
约定俗成。。中华民国怎么算
作者:
romadream 时间: 2009-10-13 10:06 标题: 回复 #5 宇文 的帖子
在历史上,明和南明是分开讨论的,就和南宋和北宋不是一起讨论的一样
作者:
KYOKO 时间: 2009-10-13 14:04 标题: 回复 #13 romadream 的帖子
这不同,北宋和南宋可以统称宋朝or两宋
明和南明可以统称明朝or别的叫法吗?问题在于史学家根本不把南明当正统
作者:
tiger1970 时间: 2009-10-13 14:53
这和正统无关。
朝代,是时间单位。朝代的更迭时间是后代约定俗成的。
国,是社会事物。国家的存在时间一般从该国家建立日算起,从该国家政权机构----政府、君主、军队、官吏以及最重要元素----土地、人民全部消亡之日为止。
正统,是政治分类。符合某种政治需要的历史上存在的政权,经常被作正统和僭伪的区分。政治立场的不同,导致对一个政权的视角和评价有差异。
这根本是三个领域的东西,很多人给弄混啦。
比如以汉为例,汉朝是时间概念,指前206-220,其中包括两个时代,一个是西汉时代(西汉),前206-24,一个是东汉时代(东汉),25-220。其中,西汉时代细分,包括西汉时代和新时代(新朝)。西汉时代,前206-7,新时代(新朝),7-24。但新国却是7-23而非24。
汉国只有一个,就是刘邦建立的国家。这个国家分三个阶段。长安为中央政府所在地的第一阶段,存在时间前206-7。洛阳和许为中央政府所在地的第二阶段,存在时间25-220。成都为中央政府所在地的第三阶段,存在时间221-263。
其中,第三阶段的汉国,不存在于汉朝,而存在于三国时代。
又如武周和唐,唐朝618-907。其中,690-705期间,没有唐国,只有周国。但对不起,这也是唐朝,因为大部分历史研究者约定俗成没有武周这个朝代。有的研究者认为有武周这个朝代,那样,他们这段时期应该是分为唐前期618-689,武周朝690-705,唐中后期706-907三个阶段的。
朝代,包括朝和代。朝,一般是因为在这段历史时期中存在一个主导性的国家因此命名。代,也称时代,一般是因为在这段历史时期中存在多个主导性的国家因此命名。
[ 本帖最后由 tiger1970 于 2009-10-13 15:29 编辑 ]
作者:
KYOKO 时间: 2009-10-13 23:08 标题: 回复 #15 tiger1970 的帖子
以汉为例为啥蜀汉算汉国?后来的北汉如果自称刘邦子孙算汉国吗?(当然有没有自称不知道)
作者:
zeloti 时间: 2009-10-14 01:28
原帖由 KYOKO 于 2009-10-13 23:08 发表
以汉为例为啥蜀汉算汉国?后来的北汉如果自称刘邦子孙算汉国吗?(当然有没有自称不知道)
你认为算就算喽,其实就是各有各看法这么简单
作者:
tiger1970 时间: 2009-10-14 09:07
原帖由 KYOKO 于 2009-10-13 23:08 ⒈?
以汉为例为啥蜀汉算汉国?后来的北汉如果自称刘邦子孙算汉国吗?(当然有没有自称不知道)
因为蜀汉有以下特征:
1、承认自己的国家是刘邦建立的,自己是继承刘邦的汉国而非重新创立一个汉国。
2、君主和刘邦有父系血缘关系。
北汉,是刘崇建立的。他没有承认自己的国家是刘邦建立的,而是承认自己的国家是刘知远建立的。
他和刘知远有父系血缘关系。
所以,北汉是刘知远创立的汉国的第二阶段。
而刘知远的汉国,并不承认自己的国家是继承刘邦建立的汉国,而是自建一个新汉国的。
因此,刘知远的汉国(五代后汉)是一个新的汉国,不是刘邦的汉国。
匈奴汉国,是刘渊建立的。
1、他不完全承认自己的国家是刘邦建立的。他是以外家的身份兼领中原的。
2、他和刘邦无父系血缘关系。
因此,匈奴汉国是一个新的汉国,不是刘邦的汉国。
南朝的宋国,是刘裕建立的。他和刘邦有父系血缘关系。但他不承认自己的国家是继承刘邦建立的汉国,而是自建宋国。
因此,南朝宋国是一个新的国家,不是刘邦的汉国。
南明,是安宗、绍宗、昭宗三帝相继建立的。
1、他们均承认自己的大明国是朱元璋建立的。
2、他们和朱元璋均有父系血缘关系。
而且,他们均承认自己是自己前面的皇帝的继承者----安宗继承威宗,绍宗继承安宗,昭宗继承绍宗。
因此,南明不是一个新的国家,是朱元璋明国的第三阶段。而且南明不是四个或者五个国家,而是一个国家。
总之,也就是说,刘备如果根本不承认自己继承刘邦的汉国,即使他是汉献帝的亲叔叔,他的汉国也是新国家。
但刘备在相关文告中说的十分清楚:他就是承认自己是继承刘邦汉国的。
后周的柴荣,是郭威义子。在郭威无亲子的情况下,他以郭威嗣子身份成为皇帝,因此传统上视为这是有父系的承传关系的,等同于血缘关系。南唐也是这样。
但战国的姜齐和田齐不是这样。田齐虽然用齐的国号、疆域、人民、大臣和制度均未有大的更改,但君主上出现了完全的不同。因此,姜齐和田齐是两个不同的国家。
辽国多次更改国号。但一直承认自己的国家是阿保机建立的,君主又是阿保机的子孙。因此,辽和契丹是同一个国家的不同时期而已。后金和清也是如此。
武周是一个新的国家。但它的太子是李旦。假设武则天死,李旦继位,如果他承认武则天是首任皇帝,则他就是新国家周国的第二代皇帝;如果他承认李渊是首任皇帝,则他就是唐国的第五代(或者第六代)皇帝。
[ 本帖最后由 tiger1970 于 2009-10-14 09:28 编辑 ]
作者:
KYOKO 时间: 2009-10-14 23:20
老虎兄说了那么多,都是要大家承认的,或者说相对比较一致的观点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宋朝灭亡以后,就不可能有宋的臣子了。如果某官逃到山上不承认元朝的统治,又活了50年,是否可以说宋国又延续了50年?
还有南明,为啥从没听说过南明朝呢?还是南明国?他们几个皇帝是同时在位的吧,还互不承认,互相攻打,内部最高权力就不稳定、不唯一。不知这是不是原因
作者:
tiger1970 时间: 2009-10-15 09:16
原帖由 KYOKO 于 2009-10-14 23:20 发表
老虎兄说了那么多,都是要大家承认的,或者说相对比较一致的观点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宋朝灭亡以后,就不可能有宋的臣子了。如果某官逃到山上不承认元朝的统治,又活了50年,是否可以说宋国又延续了50年?
还有南明,为啥从没听说过南明朝呢?还是南明国?他们几个皇帝是同时在位的吧,还互不承认,互相攻打,内部最高权力就不稳定、不唯一。不知这是不是原因
关于“某官”的问题:
不可以。文天祥作为被俘的宋国官员,始终行使宋官在当时情况下的职责----不屈。
如果逃到山上,则是放弃宋官的职责。因此,本身不能作为宋官看待。
如果他没有被俘,则必须坚持他的职责----领导抵抗,或者是治理国家,才可以被作为宋官看待。
如果某官在国家灭亡后,据守一地抵抗或者行政,他坚持的时间,就是国家存在的时间。
----某国的官,就是国家灭亡时让你救国或者死国的!否则,你叫啥“某国”的官!
关于“南明”的问题:
南明,是中国历史研究界一直存在的名词。不能因为自己没听说就说没有。
柳亚子曾作《南明史纲》,并准备完成南明史的撰写。但由于抗战,毁掉了他多年的资料。因此未能完成。柳亚子曾发起组织南明研究会,进行南明历史研究。而钱海岳独力完成了100卷完整的《南明史》(中华书局,14册,文言文)。顾诚《南明史》为当代历史巨著。司徒琳《南明史》为当代最简明和杰出的南明研究史。
即使是消灭了明的清,在修《明史稿》时,起初还是专列《三王传》,把明末三帝(安、绍、昭)作为一体看待。但在《明史》定稿时,才把“三王”事迹分散,为的是怕引起汉人的故国之思。
南明,是一个国家,正式称呼是“大明国”(历史上属于大明国的第三阶段)。南明的存在时间位于清朝前期。按照惯例,从1644年开始,中国历史进入了清朝时期。
南明共三帝,三帝并不是同时在位。安宗在南京继位。安宗被俘后,绍宗在福京继位,尊安宗为圣安皇帝,绍宗继承的是安宗的帝统。绍宗战死后,昭宗在桂林继位,尊绍宗为思文皇帝,昭宗继承的是安宗的帝统。以上三个皇帝互相之间均未作战,而且绍、昭二帝均在安宗统治下称臣,昭宗向绍宗称臣。
因此,说“他们几个皇帝是同时在位的吧,还互不承认,互相攻打”是不对的。
同时在位的南明皇帝是昭宗和绍武天子。绍宗殉国后,按照帝统,出现了两种观点。一个认为昭宗是神宗孙,是安宗最近的亲属,主张立昭宗;一个认为绍武是绍宗弟,引“兄终弟及”义,主张立绍武。两人在争执过程中,绍武抢先称帝。从而引发两者战争。但此局面立即被打破----清攻下广州,绍武殉国。因此此问题得到了解决。从我们现代人的观念看,谁的观点对,我们也不好取舍。
南明还有一位监国鲁王。在安宗被俘之后,绍宗继位之前,鲁王起义称监国,在没有皇帝的情况下,这是合理的行为。
绍宗继位后,仍任命鲁王为监国(可以任命大学士和各部尚书以下官吏,中央均予承认)。鲁王虽心有不甘,但还是接受了这个名义。
昭宗继位后,鲁王监国名号不变。但在鲁王根据地被清兵攻破后,鲁王主动上书取消监国名号,得到昭宗认可。
鲁王始终在为明的复兴奋斗----虽然他也想做皇帝,但他并未反对中央。
[ 本帖最后由 tiger1970 于 2009-10-15 10:25 编辑 ]
作者:
三种不同的红色 时间: 2009-10-15 09:31
楼上的争论,正好证明了偶的观点:这事情没个标准,是约定俗成的。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观点。
作者:
ach 时间: 2009-10-15 12:02
各人看法不同吧,某以为一个政权的大部分土地失去控制,政治经济军事的主体力量崩溃,应该算灭亡了
就像今天的台湾,只能是一个地方政权,无论如何不能等同于中华民国
作者:
悼红狐 时间: 2009-10-15 12:52
原帖由 ach 于 2009-10-15 12:02 发表
各人看法不同吧,某以为一个政权的大部分土地失去控制,政治经济军事的主体力量崩溃,应该算灭亡了
就像今天的台湾,只能是一个地方政权,无论如何不能等同于中华民国
1840年以后的事不说
但郑氏家族盘踞台湾,似乎也是叫郑明吧,郑氏也是遥拥永历帝为正朔吧,彼时郑氏虽欲立国,但到施琅征台,也不过欲,台仍算“明国”政权吧。
我认为,台湾入清之前,有两个国家,明国和清国
[ 本帖最后由 悼红狐 于 2009-10-15 12:54 编辑 ]
作者:
KYOKO 时间: 2009-10-15 12:55
问题就是出在这里,文无第一,谁也不能说服对方,哪怕我只是1%
如果要我来看,南宋皇帝太后出降这个国家就算完了;相反,明朝皇帝上吊倒还不算完。一家之言
作者:
tiger1970 时间: 2009-10-15 14:04
原帖由 悼红狐 于 2009-10-15 12:52 发表
1840年以后的事不说
但郑氏家族盘踞台湾,似乎也是叫郑明吧,郑氏也是遥拥永历帝为正朔吧,彼时郑氏虽欲立国,但到施琅征台,也不过欲,台仍算“明国”政权吧。
我认为,台湾入清之前,有两个国家,明国 ...
关于郑明,其实也只是一个约定俗成的说法。
延平王是姓朱的,武王名讳成功,文王名讳锦,而不是“郑森”、“郑成功”、“郑经”。
延平武王收复台湾,台湾成为明的疆域。而延平武王始终尊奉绍宗、昭宗。
到昭宗崩殂,延平武王呕血去世。文王继位。根据当时情况,和明宗室商议,没有继立天子,而是在天子虚位情况下,由延平文王摄政,并向明宗室代表宁靖王通报情况。这是南明最后一个阶段。天子虽然虚位,但大家都承认天子一定会是朱家(不是朱成功的朱,是朱元璋的朱)子孙,只是当时没拥立而已。
我们通常约定俗成地称这个阶段为“郑明”。
无论延平三王如何想,但在行动上,他们依然尊奉明朔,当然是明。
其实从弘光元年到“台湾入清”,存在着很多政权:明、清、大顺、大西,还有吴三桂的“周”。
作者:
ach 时间: 2009-10-15 15:45
原帖由 悼红狐 于 2009-10-15 12:52 发表
1840年以后的事不说
但郑氏家族盘踞台湾,似乎也是叫郑明吧,郑氏也是遥拥永历帝为正朔吧,彼时郑氏虽欲立国,但到施琅征台,也不过欲,台仍算“明国”政权吧。
我认为,台湾入清之前,有两个国家,明国 ...
郑氏政权无论是领土、还是政治军事经济等等方面,和原来的明朝都有着天差地别,
我认为台湾郑氏政权只能算明朝的残余势力盘踞海外孤岛,不能代表原来的整个明朝或明国。
[ 本帖最后由 ach 于 2009-10-15 15:54 编辑 ]
作者:
tiger1970 时间: 2009-10-15 16:33
“台湾郑氏政权”应该算“大明国”的第四阶段。“大明国”第一阶段是太祖到建文,第二阶段是成祖到威宗,第三阶段是安宗到昭宗,第四阶段是虚君时期。
从历史角度看,它当然不能代表整个“大明国”的所有历史阶段,也不能代表“大明国”的主要历史阶段。
而且,它也不在“明朝”这个时间段内。它属于“清朝”这个时间段。
[ 本帖最后由 tiger1970 于 2009-10-15 16:35 编辑 ]
作者:
佛山黄师傅 时间: 2010-3-14 15:45 标题: 回复 #1 姬家小儿 的帖子
一个朝代的终结,有几种判定方法。1都城被攻陷;2末代君主被俘获或被杀,如南宋帝昺被陆秀夫背着跳海自杀后,南宋即宣告结束;3反抗的皇族势力被消灭;4帝王被废·······
作者:
vikeep 时间: 2010-4-27 23:49 标题: 回复 #14 KYOKO 的帖子
所以这都看叫法,我们读史都是接受别人的观点,他们说明朝在清入关以后就灭亡了,历史书上也没怎么讲南明政权,所以我们就忽略了。
看个人理解了,相信在整体国民历史观提高以后会颠覆很多东西。我个人认为南明政权就和南宋一样,而满洲国是另外一个国家,清时期是亡国史。
[ 本帖最后由 vikeep 于 2010-4-27 23:50 编辑 ]
作者:
伟君子 时间: 2010-4-28 09:56
原帖由 vikeep 于 2010-4-27 23:49 发表
所以这都看叫法,我们读史都是接受别人的观点,他们说明朝在清入关以后就灭亡了,历史书上也没怎么讲南明政权,所以我们就忽略了。
看个人理解了,相信在整体国民历史观提高以后会颠覆很多东西。我个人认为南 ...
这个就有点不好说了,努尔哈赤之前的建州人是不是都是亡国奴?似乎很不好介定
作者:
KYOKO 时间: 2010-4-28 13:36
努尔哈赤反叛以前算是明的附属,反叛以后当然就独立了。怎么算是亡国奴?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xycq.org.cn/forum/) |
Powered by Discuz! 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