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满清毁于孔孟之道 [打印本页]
作者:
李洪涛 时间: 2009-10-9 18:38 标题: 满清毁于孔孟之道
满清毁于孔孟之道!
李洪涛
满清源于中国东北方一个游牧民族,古称女真,后为满人。努尔哈赤的子孙想过把皇帝瘾,于是入主中原建立了大清国。
努尔哈赤的子孙很聪明,因为他们很快发现中原文化比他们的游牧文化先进,于是东施效颦,俨然以孔孟的继承者自居。从康熙开始,不仅恢复了科举,并且恢复了儒文化在中国的主流地位。这本身或许并没有错,但满清的眼光还是短浅了一些,他们不知道文艺复兴后的欧洲文化,已经超越了两千年前的孔孟之道;他们更不知道,随着后来的工业革命,欧洲不仅在文化上优于中国,而且工业技术也开始逐渐优于中国。于是满清覆亡的悲剧也就命中注定了!
一、康乾盛世的错误:
康乾盛世本身没有错,康熙皇帝复兴孔孟之道更没有错。但这时的西方国家经过文艺复兴,已经建立了比儒学更具先进性的西方文化。而康熙、乾隆们依旧认为中国是地球的中心,沉溺于儒文化的优越感之中,自高自大----这是满清的致命病因!康乾盛世其实只是经济繁荣与文化落后共生的历史怪胎!而满清统治者自己并不知道。
康乾诸皇帝在学习中原文化的同时,还犯了一个小错误,即对于自己的游牧文化忽略太多,以至八旗子弟最终丧失努尔哈赤时代的战斗精神,成为玩物丧志的一群。他们已无力充当整个中华民族的保护者了。君不见今天内地的满族男子,多半都有三分破落少爷脾气?和东北大地上的原生态满人实无相似之处。
二、林则徐的错误:
林则徐比康乾诸先皇帝先进,他和魏源都是中国第一批睁眼看世界的有识之士,他们知道了世界之大、知道了中国不是地球的中心。但林则徐虎门销烟后的首要抉择,依旧是闭关锁国,文化上自娱自乐。可惜列强的大炮太厉害,闭关锁国再也锁不住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最初是被列强大炮轰开的,而不是自己的主动选择,所以中国人对于世界的开放一开始就没有主动权,他是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副产物!大清帝国由此开始了卖血生涯!
林则徐的错误在于,他知道世界之大,却不知道中国的大门那时根本锁不住了!至于说把文化上的自高自大,变成闭关锁国式的自娱自乐,显然没有任何现实意义!
三、曾国藩的错误:
曾国藩号称洋务派领袖,然而他那个所谓的洋务,只不过是把康乾盛世积攒下来的白银,用于购买洋枪洋炮而已。曾国藩没有从意识形态上、特别是没有从教育上入手,改变中国文化落后的现状;恰恰相反,曾国藩以近代大儒自居,在文化上顽固坚持孔孟之道,坚持已然腐朽的、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科举制度;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保守口号,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没有得到实质性改造,而所谓的西学为用,其实也仅以少数被科举淘汰的知识分子充作工学人才,那个时代的科技人才,在官本位的科举制度下自然成为二等臣民,这样的教育制度,也当然只能催生大清的灭亡。
洋务运动其实只是个购买运动,根本不具有文化上的先进性和原创性,没有资格与西方的工业革命相提并论。而且西方列强自从有了中国这么大一个买方市场,不出20年就把康乾盛世的积蓄吞噬得差不多了,大清注定走进贫弱!
四、康有为的错误:
康有为比曾国藩先进,因为他毕竟想到了改革大清的意识形态。但康有为有个非常错误的出发点,即复兴儒学的出发点!康有为认为,中国意识形态落后,不是孔孟之道的错误,而仅仅是后人把儒学歪曲了,于是他企图按西方文艺复兴的逻辑复兴儒学,并以新儒学大师自居。殊不知文艺复兴是西方在中世纪黑暗中,复兴古希腊人本主义精神,是具有进步意义的;而儒家文化已经统治中国几千年,其间并不存在另一个与儒学对立的黑暗文化占据主流地位,复兴儒学从何谈起呢?实质是那时的儒学已经垂垂老矣(不是外人摧残他,而是他自己在慢慢变老,这是自然规律),所谓的新儒学,如同给一个八十岁老太太灌几口维他命饮料,便期望她返老还童、重新变成纯情少女,怎么可能呢?
康有为的文化悲剧注定了他的政治悲剧!康有为的改革,也注定了就像鲁迅先生说的:一个人拔着自己的头发想上天!至于此人晚年参与张勋复辟,那更是为世人所不齿。
五、慈禧的悲剧:
慈禧老太后原本不是改革派,充其量是个崽卖爷田的洋务派,但八国联军的强大攻势逼着她不得不改革。于是以慈禧为首的清末改革,在根本不懂得改革的前提下,捡起其政敌康有为、梁启超们留下的废纸,就匆匆宣布变法了。而1904年的大清,已经不是6年前康梁变法时的大清了,经过八国联军一番蹂躏,再来个4亿5千万的庚子赔款,大清已经到了真正油尽灯枯的时候,任何变法都挽救不了垂死的大清了,更何况此次变法乃剽窃之作呢?
满清灭亡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文化上的非先进性是根本原因!努尔哈赤的子孙曾非常勇敢地背叛自己的文化(这首先需要极大的勇气),举起孔孟之道的大旗,并建立了自娱自乐式的文化自豪,最后又覆灭在这杆大旗之下,这或许是游牧时代的努尔哈赤本人万万想不到的!
我们只能说,中国封建文化这潭水太深、太浑!满人原本乃一游牧民族,文化单纯,却偏要入主中原,在中国封建文化已然没落的年代里,不知天高地厚地去趟这潭浑水,结果自己陷在其中不能自拔,直至灭亡,这样的命运太富有戏剧性了!可惜我们很多的辫子戏,都没能深刻揭示出这种戏剧性,非常可惜!
更具戏剧性的是:满清当年气势汹汹地入关,用武力统治了中国,最后却意外地成为已然没落的中国封建文化的殉葬品;而汉人创造的儒家文化,在其本已没落的年代里,巧妙借助满清作为自己的替罪羊,躲过了难逃的历史一劫,蜕皮变身之后,继续冠冕堂皇地合理存在着。那些尊孔者们似乎应该庆幸,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竟然不是汉人建立的,否则后来的革命者恐怕无从反满兴汉、反清复明了,而再后来的尊孔派们,更是无从复古了。
由于满清这只意外的替罪羊,非常意外地插入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进程,因此,孔孟文化非先进性的实质被掩盖了!不少人把满清的失败当做异族的失败,其实大错特错!满清的失败,只是爱新觉罗和儒文化的共同失败,这和满族本身没有太大关系,君不见满清覆灭后,东北大地上那些原生的满族同胞照样种田、照样放牧吗?满清失败和他们有多大关系呢?
北京大街上的八旗子弟早就不是满族了,他们是通古斯血统加地地道道的汉文化!他们甚至比汉人更像汉人,比汉人更有汉文化,曹雪芹、老舍和启功不就是这样的典型吗?
满清灭亡,中国的封建君主制也就寿终正寝了,中国人民所抛弃的不仅仅是满清,而是长达两千年的封建制度!袁世凯无法改朝换代,任何人都无法改朝换代,因为历史不再需要!即便这个封建王朝是汉人或他民族建立的,我们同样有不二的理由需要推翻他!
7年后的五四运动,觉醒的中国人民不仅抛弃君主制,也开始抛弃以儒家为主流的中国封建文化。
然而,近一个世纪过去了,满清文化的遗毒犹在;中国封建文化的遗毒犹在;儒文化又开始死灰复燃!善良的人们,警惕啊!
亡清者,儒也!
然儒能亡清,如何不能亡他或者亡汝乎?
作者:
悼红狐 时间: 2009-10-9 20:42
这就叫乱扣屎盆子
作者:
天下奇才 时间: 2009-10-9 20:54
又来一位断章取义的,孔孟之道本身没有错,错在很多人的歪曲,比如"以德报怨"早就有人拿全句出来反驳了,,孔老爷子是真性情
人
作者:
张洋 时间: 2009-10-9 23:09
古之人不余欺也
作者:
KYOKO 时间: 2009-10-9 23:48
原帖由
天下奇才 于 2009-10-9 20:54 发表
又来一位断章取义的,孔孟之道本身没有错,错在很多人的歪曲,比如"以德报怨"早就有人拿全句出来反驳了,,孔老爷子是真性情

人
以德报怨,不就是它原来那个意思吗?
作者:
三种不同的红色 时间: 2009-10-9 23:54
原帖由 KYOKO 于 2009-10-9 23:48 发表
以德报怨,不就是它原来那个意思吗?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作者:
xjxj032 时间: 2009-10-10 02:10
其实,孔子没有错,错的只是我们后人。
把我们需要的思想拿来断章取义,选择自己喜欢的,抛弃自己厌恶的,
这也就是封建社会为何会结束的缘由~~
作者:
益德张 时间: 2009-10-10 15:07
原帖由 三种不同的红色 于 2009-10-9 23:54 发表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不知道孔老这句话的人可不少。以前我在这个论坛就遇到过一个叫K什么的,义正词严地对我说“儒家的君子标准就是以德报怨”呢
[ 本帖最后由 益德张 于 2009-10-10 15:09 编辑 ]
作者:
chunqiuchunqiu 时间: 2009-10-10 15:18
严重不同意楼主的说法,他们是对孔子的思想理解不透,理解错误造成的。孔子思想经过朱程的歪解后,毒害了明清2朝
作者:
stefanchen 时间: 2009-10-10 19:23
同意楼上,朱熹才是最大的毒瘤
作者:
bill_li 时间: 2009-10-10 19:53
死于安乐吧
作者:
悼红狐 时间: 2009-10-11 16:18
原帖由 stefanchen 于 2009-10-10 19:23 发表
同意楼上,朱熹才是最大的毒瘤
朱熹也没有错,没有朱熹,中国哲学的水平还在低层次里打转。
如果真要找个错的,那只能是权力体制。
作者:
被封的驸马爷 时间: 2009-10-11 17:32
儒家学说陷于死胡同固然是满清毁灭的原因之一,但很明显,最大的“元凶”应该是外来势力的入侵,其次应该是自己的狭隘跟腐败无能,当然,你说这跟孔孟之道能扯上一点关系我也不反对。
作者:
被封的驸马爷 时间: 2009-10-11 17:39
另,晚清末期统治者的低能在历史上估计是首屈一指的,其中以慈禧这个老女人为甚,可以说,近代中国的悲剧有很大一部分要算到这个蠢女人的头上,她可以克扣北洋几年的军费为她自己修颐和园,造成清日甲午败北割地赔款翻不了身,也可以疯狂镇压维新运动,也可以不顾情况疯狂的向8国宣战,一步步的将中国拖入深渊久久不能翻身。至于儒家学说,满清前面N代都坚持过,倒也没见能坏到那个地步
作者:
叔梁纥 时间: 2009-10-12 16:48
原帖由 被封的驸马爷 于 2009-10-11 17:39 发表
另,晚清末期统治者的低能在历史上估计是首屈一指的,其中以慈禧这个老女人为甚,可以说,近代中国的悲剧有很大一部分要算到这个蠢女人的头上,她可以克扣北洋几年的军费为她自己修颐和园,造成清日甲午败北割地 ...
同治中兴不是在慈禧统治时期? 修颐和园只不过要表达天朝尊严而已,乾隆修圆明园,康熙修避暑山庄都有怀柔抚远之意并体现河晏海中、国泰民安,到慈禧就成万恶不赦了?甲午失败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八旗腐朽,绿营也不堪再用,甚至湘军,淮军也腐化了,又碰上了日本这样一个愣头青,如果是正常国家,是不敢贸然和清国开战的。
说慈禧动用军费修颐和园,不知有否凭据, 我见到的是“此举为皇帝孝养所关,深宫未忍过拂,况工用所需,悉出节省羡余,未动司农正款,亦属无伤国计”。
[ 本帖最后由 叔梁纥 于 2009-10-12 17:05 编辑 ]
作者:
被封的驸马爷 时间: 2009-10-13 08:52
和和,刚看到
同治中兴不是在慈禧统治时期? 修颐和园只不过要表达天朝尊严而已,乾隆修圆明园,康熙修避暑山庄都有怀柔抚远之意并体现河晏海中、国泰民安,到慈禧就成万恶不赦了?
老大,所谓此一时彼一时,乾隆康熙那会家里还有点存粮,也没什么大的外患,修修园子我们没意见,可慈禧修园子的时候内忧外患不断、财政几濒破产,这个时候还有心思修园子?再说了,修颐和园哪里是要表达什么天朝尊严,纯粹就是为了“颐养”,说她愚蠢算是便宜她了
甲午失败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八旗腐朽,绿营也不堪再用,甚至湘军,淮军也腐化了,又碰上了日本这样一个愣头青,如果是正常国家,是不敢贸然和清国开战的。
八旗早在太平天国时期就被打残了,甲午战争其实就是李鸿章的北洋单挑日本,当然了,慈禧克扣北洋军费也是有她想法的,李鸿章毕竟是汉人嘛,怎么能让他的派系太强大。说穿了慈禧这个老女人内战内行,外战狗屁不通
说慈禧动用军费修颐和园,不知有否凭据, 我见到的是“此举为皇帝孝养所关,深宫未忍过拂,况工用所需,悉出节省羡余,未动司农正款,亦属无伤国计”。
传说选择性失明?中学历史课本上好像都有提到过吧,你见到的居然是那段孝啊养啊无伤国计,当然了,跟日后的甲午赔款庚子赔款比起来,这可能还真只能算是无伤国计, 百度了一下,搜到这么一段,“群臣竞奏请练海军,备款3000万……颐和园工程大起,举所筹之款,尽数以充土木之用”,见《饮冰室合集·文集》第二册,第40页,其他同期的记载就不再搜了。
[ 本帖最后由 被封的驸马爷 于 2009-10-13 08:58 编辑 ]
作者:
温柔的一刀 时间: 2009-10-13 09:21 标题: 回复 #9 chunqiuchunqiu 的帖子
思想都是与时俱进的,后人煞笔而已。朱老先生还要为以后上千年的事负责,搞不懂您是太看得起他还是太看不起他啊?
就像现在的有些号称的伟人领袖,谁敢为50年后的事负责?
作者:
南宫如水 时间: 2009-10-13 12:10
此文有哗众取宠之嫌
作者:
叔梁纥 时间: 2009-10-14 10:37
原帖由 被封的驸马爷 于 2009-10-13 08:52 发表
和和,刚看到
老大,所谓此一时彼一时,乾隆康熙那会家里还有点存粮,也没什么大的外患,修修园子我们没意见,可慈禧修园子的时候内忧外患不断、财政几濒破产,这个时候还有心思修园子?再说了,修颐和 ...
我记得修园子是表达大清国繁荣昌盛的缘故,这样老百姓和洋人认为清国还有很多钱修园子,不敢来打你。
作者:
叔梁纥 时间: 2009-10-14 10:42
原帖由 被封的驸马爷 于 2009-10-13 08:52 发表
传说选择性失明?中学历史课本上好像都有提到过吧,你见到的居然是那段孝啊养啊无伤国计,当然了,跟日后的甲午赔款庚子赔款比起来,这可能还真只能算是无伤国计, 百度了一下,搜到这么一段,“群臣竞奏请练海军,备款3000万……颐和园工程大起,举所筹之款,尽数以充土木之用”,见《饮冰室合集·文集》第二册,第40页,其他同期的记载就不再搜
我引得可是上谕,清宫存档的上谕, 你的不过是梁启超这个满口谎言的人的话。。。下面一段引自网上,聊做驳斥
“梁启超称,自马江败后,“群臣竞奏请练海军,备款3000万……颐和园工程大起,举所筹之款,尽数以充土木之用”,见《饮冰室合集·文集》第二册,第40页,这个说法,与海军经费筹集的一般规律相差太远。海署除维持海军及年拨100万两充东北练饷外,要在光绪十四至二十年中另外筹款2000万两或3000万两(即平均每年另筹300至400万两)是不可能的。梁启超文章目的在于鼓动反对慈禧,言过其实,不能据作信史。梁启超制造了很多谎言,戊戌变法,康有为为了掩盖“围园杀后”的计谋,逃到日本后软禁王照,并与梁启超一同篡改谭嗣同的“狱中题壁”诗。关于中国近代史,基本就是在附会梁启超的谎言。”
我只是想说,历史就是历史,甲午败了,是国家教育,人才,体制诸方面的问题。 甚至还有日本的运气成分,凭日本的军舰吨位,吓也该吓死了,怎么敢打? 怨不到慈禧头上。。。
作者:
江小羽 时间: 2009-10-14 16:50
在多尔衮时期不少八旗贵族就开始堕落了 游牧民族文化和南朝文明在和平年代能存活一个的话 肯定是后者..现在怎么大力宣传也好 红领巾从小带着也好 也没保留住红军长征的精神不是
作者:
被封的驸马爷 时间: 2009-10-14 18:39
我记得修园子是表达大清国繁荣昌盛的缘故,这样老百姓和洋人认为清国还有很多钱修园子,不敢来打你
呃。。你认为这个理由能说得通?
好吧,背景我不管,就从字面上来解释,颐和颐和,颐养太和,这四个字上面名字,出自什么典故,劳驾自己去百度下。反正你上面那段,我以前在铁血也见到过,估计也是百度来的
我只是想说,历史就是历史,甲午败了,是国家教育,人才,体制诸方面的问题。 甚至还有日本的运气成分,凭日本的军舰吨位,吓也该吓死了,怎么敢打? 怨不到慈禧头上。。。
国家教育人才等等一切都烂是谁的责任?你不要告诉我是光绪啊。对了,你之前不是讲劳什子“同治中兴”么,怎么一转眼国库连修园子的钱拿不出不说,还“教育人才体制出问题”?
怨不到慈禧头上来?怨她头上的事多着呢,作为把持晚清几十年的统治者,晚清丧权辱国的事哪个跟她没关?甲午战争之前挪用军费给她修园子的是她,马关条约也要记到她的头上,别告诉我马关条约是李鸿章签的是李鸿章卖国,没有慈禧拍板李鸿章他敢? 维新运动也是被她扼杀;失心疯同时向N国宣战的也是她,辛丑条约也是她……简直就是罄竹难书了。这个叔梁兄难不成还想为她辩护?说这一切跟她没关系或者她是不得以的?
作者:
hahaku719 时间: 2009-10-14 21:29
清朝统治者可没有错误理解,他们清醒得狠呢!
把孔孟之道完全照抄过来教育自己的臣民,那最先完蛋的肯定是清朝统治者。于是搞出一套自己的东西精美包装一下,让老百姓上当受骗。骗了将近300年,大大的成功咧~~~~~~
怎么包装?----孔孟之道!
作者:
xby0421 时间: 2009-10-15 17:05
明显汉奸贴,到处注册新号,到处放这种东西混淆视听,搞乱思想,搞乱社会
你们的阴谋是无法得逞的
作者:
叔梁纥 时间: 2009-10-19 16:08
原帖由 被封的驸马爷 于 2009-10-14 18:39 发表
呃。。你认为这个理由能说得通?
好吧,背景我不管,就从字面上来解释,颐和颐和,颐养太和,这四个字上面名字,出自什么典故,劳驾自己去百度下。反正你上面那段,我以前在铁血也见到过,估计也是百度来 ...
慈禧至多也就中上能力,光绪更是笨蛋。 中国全面落后于西方, 不能归咎于一两个人,我是说唐宗宋祖也就不了晚清。
作者:
悼红狐 时间: 2009-10-19 17:50
原帖由 叔梁纥 于 2009-10-19 16:08 发表
慈禧至多也就中上能力,光绪更是笨蛋。 中国全面落后于西方, 不能归咎于一两个人,我是说唐宗宋祖也就不了晚清。
但,没有慈禧,中国不会比这更惨,这个老妖婆。话说光绪虽然没能力,但起码思想眼界都还开阔。慈禧不到走投无路不会改革,生是拖成死局。
作者:
humi100 时间: 2009-10-19 18:11
原帖由 悼红狐 于 2009-10-19 17:50 发表
但,没有慈禧,中国不会比这更惨,这个老妖婆。话说光绪虽然没能力,但起码思想眼界都还开阔。慈禧不到走投无路不会改革,生是拖成死局。
不这样拖死,清朝怎么能够存活下来。
作者:
绿毛龟 时间: 2009-10-19 19:14
把一个国家或王朝的衰亡简单归咎于某种理论,这太理论化了。
另外,“同治中兴”这个概念太搞笑了,搞那么几年洋务运动,也敢称“中兴”?如果这样算的话,一个人生病到一定阶段时病情暂时没有恶化,是否就可以理解为病情好转?
作者:
绿毛龟 时间: 2009-10-19 19:24
满清覆灭的根本原因是,这个王朝是在历史发展的正常轨迹中不应该产生的。这个原因导致中华民族在满清王朝兴起和覆灭的时候都遭受历史上最深重的苦难。
作者:
太子太保1 时间: 2009-10-20 17:18
大清气数已尽,天时也
关孔孟之道屁事
作者:
蒹葭苍苍 时间: 2009-10-23 07:06
楼主还是回去认真读几年书吧。免得丢失人现眼。
作者:
李洪涛 时间: 2009-11-5 14:40
原帖由 蒹葭苍苍 于 2009-10-23 07:06 发表
楼主还是回去认真读几年书吧。免得丢失人现眼。
和你这类宵小相比,本楼主说自己学富五车当不为过!
鄙人十二年寒窗外加文学学士,半生不才,读书五千万字有余!生命有限,再读五千万字就差不多到头了吧!?
作者:
天下本无事 时间: 2009-11-5 15:10
原帖由 李洪涛 于 2009-11-5 14:40 发表
和你这类宵小相比,本楼主说自己学富五车当不为过!
鄙人十二年寒窗外加文学学士,半生不才,读书五千万字有余!生命有限,再读五千万字就差不多到头了吧!?
兄弟啊,金庸的十四部小说就1000多万字,再加上古龙、梁雨生、黄易的,就五千万+五千万这点字数,看小说都不够啊。。。。。。。。
作者:
疯猫 时间: 2009-11-5 18:09
满清比较倒霉,赶上中国封建制度走下坡路的时候入主中原。
明的灭亡是内忧外患。请问内忧何来,不还是自己有问题吗,那么多贫民造反,明政权自己就没问题么。明的时候封建制度已经走下坡路了,满清继续还有好果子吃,灭亡是迟早的事,封建制度的灭亡也是迟早的事。
中国封建制度走下坡路,而西方在走上坡路,就连日本也效仿西方改革,成为中国的近敌。中国处于这样的环境下,任何封建王朝都难以幸免。
作者:
悼红狐 时间: 2009-11-5 18:16
原帖由 疯猫 于 2009-11-5 18:09 发表
满清比较倒霉,赶上中国封建制度走下坡路的时候入主中原。
明的灭亡是内忧外患。请问内忧何来,不还是自己有问题吗,那么多贫民造反,明政权自己就没问题么。明的时候封建制度已经走下坡路了,满清继续还有好果 ...
这话说了等于没说
帝制当然必然会灭亡,共和国制也照样会灭亡,按马克思说,连国家都会灭亡。关键是怎么亡的,什么方式亡的,什么时段亡的
作者:
疯猫 时间: 2009-11-5 18:18
原帖由 悼红狐 于 2009-11-5 18:16 发表
这话说了等于没说
帝制当然必然会灭亡,共和国制也照样会灭亡,按马克思说,连国家都会灭亡。关键是怎么亡的,什么方式亡的,什么时段亡的
我已经说过了,应该是在该亡的时候亡的。
一再强调中国封建制度走下坡路,西方崛起,看不见么。怎么亡的,死于内忧外患,什么方式亡的,病入膏肓,什么时段亡的,该亡的时候亡的。
[ 本帖最后由 疯猫 于 2009-11-5 18:20 编辑 ]
作者:
lichunhui 时间: 2009-11-9 09:58
看到楼主的回帖:“鄙人十二年寒窗外加文学学士...读书5000万字有余”
6小学+3初中+3高中就12年了。还得了文学学士……
莫非您是跳级神童?要不就是工农兵大学生吧?
您老看看中国多少博士硕士都没敢吹出这么大的那啥。
您一个学士……学历还真挺高的……
半生算50年好了。(我先给您老算个高寿数)
50年读5000万,一年100万,一天不到3000字。
或者按30年算?一年167万,一天4500多。
咱就不按10年20年算了,弄的好像我咒您似的……
话说专职写作的写手(不说敢作家,怕作协跨俺的省),一天写都能写出 5000来,您看5000字的书,多么?
除非您老境界太高,看的全都是龟板、碑文……(这得多少乌龟啊……)
当然,文学学士,算术不一定及格。
12年和5000万就当您数错了。
生命有限,一天五千。
您还是好好看看书吧,别上网来跟我等一众宵小扯皮了。
作者:
李洪涛 时间: 2009-11-17 18:38
原帖由 chunqiuchunqiu 于 2009-10-10 15:18 发表
严重不同意楼主的说法,他们是对孔子的思想理解不透,理解错误造成的。孔子思想经过朱程的歪解后,毒害了明清2朝
一个香喷喷的面饼掉进粪池,你还有能力把他洗干净吃掉吗?
更何况孔孟之道这个面饼,已经在封建专制的粪坑里浸泡了两千年,你怎么洗得干净?
别太累了哦!
作者:
恨地无环 时间: 2009-11-17 22:21 标题: 回复 #38 李洪涛 的帖子
这种比喻最多说明您自己的观点,对事实根本没有任何的证明作用。
作者:
feiyue1206 时间: 2009-11-17 23:07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人性之恶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恶,水无有不下。
这两句哪个有说服力?
用比喻来论证其实没有任何说服力,就看谁会找东西比喻了
作者:
李洪涛 时间: 2009-11-24 21:22
原帖由 lichunhui 于 2009-11-9 09:58 发表
看到楼主的回帖:“鄙人十二年寒窗外加文学学士...读书5000万字有余”
6小学+3初中+3高中就12年了。还得了文学学士……
莫非您是跳级神童?要不就是工农兵大学生吧?
您老看看中国多少博士硕士都没敢吹出这 ...
说错了,应该是14年寒窗吗,中小学10年,大学4年。
我没有看过那么多武侠小说,我说的5000万字未包括:
1、教科书、2、文件和报纸、3、我审查的文稿、4、为写作查阅的各种历史资料、5、每天阅读超过20万字的那种滥阅文本。
读书太多未必是什么好事儿,我的领导常说,认识800字的记者是好记者,超过2000字的记者是有问题的记者。我深信不疑!
作者:
congwanshui 时间: 2009-11-24 21:26
靠,两千字都不识也能当记者,也算牛人了, 绝对是李洪志二世!
作者:
百灵羽 时间: 2009-11-26 10:44
原帖由 李洪涛 于 2009-11-24 21:22 发表
说错了,应该是14年寒窗吗,中小学10年,大学4年。
我没有看过那么多武侠小说,我说的5000万字未包括:
1、教科书、2、文件和报纸、3、我审查的文稿、4、为写作查阅的各种历史资料、5、每天阅读超过20万字 ...
小学6年+中学3年=9年,哪来的十年?若非楼主留过级的?或者把学前班也算进去了。
高中3年+大学4年=7年,全部加起来总共也该16年啊。。。。。。而且在楼主的计算里,高中是没包括的,莫非楼主是直接从中学跳级到大学?楼主真神童(神经病儿童)了。
作者:
百灵羽 时间: 2009-11-26 10:48
说如今的满人还有遗老风范,这话我可不信。我从好几个满人朋友那里听来的消息是,因为满清的祸害和恶劣影响太大太深远,好多满人都是夹着尾巴做的人,甚至还有改民族籍贯入汉人籍的。
作者:
百灵羽 时间: 2009-11-26 10:53
原帖由 李洪涛 于 2009-11-24 21:22 发表
读书太多未必是什么好事儿,我的领导常说,认识800字的记者是好记者,超过2000字的记者是有问题的记者。我深信不疑!
我就纳闷咋如今的记者文化水平这么低,写点报道经常是小学生写流水帐作文且错字百出;而且品质相当恶劣,歪曲事实粉饰太平,原来真是上梁不正下梁歪。见识了。果然是有钱途的记者,楼主您以后升职绝对有望。
[ 本帖最后由 百灵羽 于 2009-11-26 10:55 编辑 ]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xycq.org.cn/forum/) |
Powered by Discuz! 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