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一件小事小议一下“仇富” [打印本页]

作者: ☆慕容泪☆    时间: 2009-8-18 12:49     标题: 一件小事小议一下“仇富”

前几天去药店碰到高中一个男同学,问候一番后问他买什么药,他说他高中开始神经衰弱多年了,一直老是失眠,想买安眠药,于是饿想劝他安眠药副作用很大,最好不要买,他说你体会不到失眠那种痛苦。饿就说饿以前也经常失眠,他这么一听有点面露喜色,但饿说不过最近有了所以很嗜睡,本以为他想说点恭喜的话,不想他很不高兴,拼命摇头,转而有点生气。他又叹了口气说,说他厌倦了听别人说很能睡觉,为什么别人这么擅长睡觉,而我却没有这方面的能力,有时我真的很想把那些擅长睡觉的人暴打一顿……于是饿劝他不要太大压力,尽量多想些开心的事可以改善睡眠。他说,连睡觉都睡不着,精神都这么差劲,哪里能有精神去开心?饿无言,他最终也买下了安眠药。

这件事回来想着想着,饿自己在失眠的时候确实也曾经羡慕过那些躺下就能呼呼大睡的家伙,但这位同学必定是深受失眠之苦久矣,他把这种原本是羡慕的情绪上升到仇恨了。饿下了一个结论,这种仇恨,是从羡慕情结。开始逐渐上升的。这位同学一直在争取睡个好觉,一直追求良好的睡眠。
忽然想到现在社会上很多问题。先是想到这么一件事:一个信访局长的女儿在家中被杀,大部分网民拍手叫好,他们不管这官员是不是贪官,也不管他的儿女是否无辜,反正他们认为当官的必贪,当官的儿女被杀是活该………不禁想到民众的“仇权”情节发展到这地步,实在太恐怖了。
又想到了网上很多新闻,开名车撞死人的报导会大肆渲染,货车卡车撞死人的个案应该更多一些,民众的眼光并非集中到人死了悲哀这一点上,而是集中到开名车的车主是富人的身上,民众的“仇富”情节也是表露无遗。

也许同学的“仇睡得着的人”情节和民众普遍存在的仇权仇富情节有所不同。但表现却是一样的:他们仇恨的对象一旦过得不好,仇恨者会幸灾乐祸,一旦仇恨对象实在过得比你好,仇恨者一定很不高兴。

后来又在网上看过一篇文章,说中国人的仇富、仇权情节是“因爱而恨”,这点跟同学的仇睡得着的人在过程上是一样的。
这点可以跟民族之间的仇恨,例如仇日情绪,作对比一下。至少过程和结果是完全不同的。仇日者他们的过程是单一的因恨而恨,他们表现得不屑于与日本人为伍,不想与日本人有任何友好,不愿意跟着日本人的路去走。但仇富仇权却完全不同了。饿认为网上那篇文章说得很对,因为现在民众,权、富二者成了人们的追求目标,一旦他们苦苦追求的权、富不到位,便会由爱生恨。男女间情感追逐的很多事例也反映出这种心理,一旦走向极端是很可怕的。网上有很多新闻,男子因追求不到女子而将女子杀害的事,至少今年饿在网上就见过三宗,但起因也是一个:爱。然后从爱走到太爱,然后再加一点自私,就有发展到极端手段的危险。
仇权仇富产生的过程也一样,例如虽然现在人们很仇视当官的和富人,但现在,公务员仍然是最热门和最让人羡慕的职业,当个大老板也是不少创业者一直奋斗的目标。既然人们如此仇恨当官的人,为什么人们还要挤破头想去考公务员呢?这不是荒谬的矛盾吗?饿只能这样回答,人们对当官的恨,是一种由爱而生的恨。黑心老板是过街老鼠,仇富的人也许不乏创业者群体,但他们当中也不否定这点,也许当上大老板,最终也只能靠当初黑心老板用过的手段。

既然仇恨情绪这么严重,为什么国内外(肯定是国外多一些)有的人没权也没多少钱,却不会太仇富仇权呢?饿认为是心理上,他们找到了一个平衡点。拿追求不到女子的不得恋者来说,他们会通过各种方法排解心中的压力,虽然结果还是得不到心爱的女子,但他们能重新回到开心的生活当中。而没权没钱的人依旧过得潇洒快乐,他们一定是有生活中看到让他们开心起来的曙光,因为他们不会为钱为权吊死在一棵树上。至于找怎么样的心理平衡点,这个问题实在太复杂,饿本人想到这点就想不下去了。只可以肯定一点,一个人要是活在仇恨当中,就没有心思去开心。还有中国人自己有特殊的价值观情节,就是以家为单位,进而延伸到国,家国一体,一旦国不兴,家难兴,家俱兴才能国兴。

不过,只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这个心理平衡点是一个可以让自己开心的理由。但有多少人在生活当中能找到让自己开心的理由呢?由于中国人家国一体的思维,即使“独自去偷欢”,最终也会回到残酷的现实面前。国家到现在,负面新闻层出不穷,渲染了内忧外患,世风日下的局面。即使不影响自身的利益,也使人失去了可让自己开心、安心的理由,或者说是人们不允许自己去找自己生活中的快乐平衡点。于是有更多的人选择了小国寡民思想,不管天下事,这却是冒了传统文化之中的大忌。这么一个循环,逼使人们要彻底去解决不患贫而患不均的社会状况,因而只能通过仇富与仇权这种情节去推动社会和制度上的妥协。所以,用心理平衡法去克服仇富仇权情节,是不现实的。

饿的结论是,中国人都在很努力地追求快乐,但由于太爱这种快乐,所以现在中国人因需要激烈斗争而不快乐。
作者: 天宫公主    时间: 2009-8-18 13:11

深有同感,人们往往是越向往什么,越嫉恨那些已经拥有了的人。
作者: 陶心    时间: 2009-8-18 13:56

泪公主:
      贵 文 的 主 题 、 总 体 表 述 的 东 西 , 小 可 还 是 赞 同 的。但关于对第4段所涉例子的分析,小可略有不同看法。且就最近三个月内发生的案例而言,大多数人关注的东西,主要是对此类案件处理上的令人疑惑的地方而展开的。至于为什么会出现“令人疑惑的地方”,为什么这样的车子撞人后会出现“令人疑惑的地方”以至于民众热议(结果却被其他一些人认为这些人是非要把对车祸的关注点放到这样的车子上),那就完全不是参加议论的民众们造成的问题了。
      并没人否认社会上“仇富心理”客观存在着,但具体每宗问题还是得具体分析;当具体某个弱势人在具体某件事上被具体某个强势人欺侮到不得不反抗的时候,无论是否选择支持这个弱势人与否,都不能把他的行为动机归类为仇富心理。
      就这个论坛内而言,在茶座版那些相关主题贴内,持不同意见双方人数、活跃度、受别人赞同度等等基本持平吧——也就是说,双方都获得了充分的表述权与空间——那些帖子都在。

[ 本帖最后由 陶心 于 2009-8-18 14:20 编辑 ]
作者: 恨地无环    时间: 2009-8-18 14:01

求不得而生怨憎,人之大苦也。

希望大家讨论的时候不要过多牵扯具体时事,以免不过一页又被转茶座去了……
作者: 陶心    时间: 2009-8-18 14:05     标题: 回复 #4 恨地无环 的帖子

感谢版主提醒。若小可在3#发言不合版宜,抱歉,必要的话烦请处理,并无怨言。
关于泪公主主题上对“仇富心理”本质、关系的分析,小可大体赞同。

[ 本帖最后由 陶心 于 2009-8-18 15:38 编辑 ]
作者: 马岱    时间: 2009-8-18 14:20

中国缺乏一个公平竞争的秩序,大家都不遵守规则,所以群众都相信官员是通过不正常手段上位的,富翁是通过不正常手段富裕的。国外相对比较讲规则讲秩序。

举一个例子,铁路部门公布车票预售多少天,几点开始卖,购票者就提前就排队买票,这是一种遵守规则的行为。但购票者这样买不到票,于是发现规则不可靠,托关系或花高价却能买到票,也就是说在正常规则下还有另外一套暗规则,这套暗规则比正常规则有效得多,于是大家不再相信正常的规则,按正常规则老老实实去排队的就成了傻瓜,遵循暗规则的称为精明。

在中国,多数都是这种情况。
作者: 蟾蜍    时间: 2009-8-18 15:28

文中提到中外对比,本很据说服力,但本人认为楼主列出的原因却不能使人信服。国外如美国贫富也极大,但在某些方面它是要求公平的。如公平竞争、教育、个人尊严是大体平等的。而国内则常贯以暴发户,竞争不公平,财富来源不明等对富人的怀疑。所以仇富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们找不到容忍的理由,也就是没有社会正义安全感。
作者: KYOKO    时间: 2009-8-18 15:42

如果我说我仇富,你说批评教育or抨击or反对我的人是富人还是穷人
作者: 白微明    时间: 2009-8-18 23:12

所谓的爱之深责之切么?
作者: 冒险王    时间: 2009-8-19 00:10

至于仇者,必然是有深切的对立。
除开个别极端分子,也没有哪个穷人(嗯,暂时用一下这个群体称呼)说天下富人皆当杀,与此相类的,倒是言朝廷命官皆当杀的要多得多。
而不管是近期的还是远古的,产生群体性激愤总有一件具体的事情,“事出有因”则可以说明这并非是穷人群体的间歇性症状,时间到了就发生。
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成为富人,你不能将别人的空间压缩至零,别人没有空间的时候,是一定会因为存在的先天理由反过来抢夺你的空间。
作为富人,你可以选择忽略穷人的苦难;但你若是手痒忍不住带给我们苦难,却又怎么怪得了别人用仇恨的眼光注视你呢?人生而平等,至少该有选择的权力吧。
穷人总是占大多数的,富人拥有的财富也大多来自于我们的实际劳动。没多少人会指望富人拿咱们当亲戚,但若要因为我们人多肯定死不绝来恣意妄为,当然不能要求穷人会把一堆烂泥捧在手心、顶礼膜拜。
穷人和富人本不该是绝对对立的状态,如果富人认为对立是应当的,那么自然要接受挑战——穷人羡慕你的生活、嫉妒你的财富。“愚者不计其死、贪者邀趋其利”,你选择、你快乐!
作者: 天下奇才    时间: 2009-8-19 01:47

中国历来就有"不患贫,而患不均"的说法,但这句话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已经行不通了,现在的问题是"不患贫.而患不公"仇富心理就源与此.
作者: 天宫公主    时间: 2009-8-19 08:55

我穷的时候,社会总喜欢看不起我。
我从九岁就开始打工赚钱,社会总喜欢对我说“要凭脑力劳动吃饭”。
等到我学习好了,社会总喜欢对我说“学习太好了=书呆子”。。。
等我努力将我的知识转换成第一桶金的时候,社会总喜欢对我说“有钱并不会幸福”。。。
于是乎我怒了,我向社会大呼一声:FARK YOU!

这就是我成长过程带给我的价值观。。。所以说我在此也对所有仇富者说一声:FARK YOU!

过自己的日子,让别人说去吧!

[ 本帖最后由 天宫公主 于 2009-8-19 08:59 编辑 ]
作者: dimeterio    时间: 2009-8-19 09:46

既然大家都覺得“仇富”、“仇權”是不對的,爲什麽要崇拜太祖呢?太祖不就是煽動了所有人的“仇富”、“仇權”情緒,才得到天下的嗎?
作者: 陶心    时间: 2009-8-19 10:14

不该随便把别人与强势者发生的冲突定性成“仇富”。
关于有位朋友提出的“不患贫,患不均”——问题是——如果存在“不平”呢?这里的“平”,不是扯平,而是某种公平。
现在的问题就是,只要谁喊“公平”,必然有人把他的意思扭曲为“扯平”,继而把他定性成“患不均”的“仇富者”,于是,人们的注意力被转移了,问题的本质就没人追究了。

别说“仇富心理”容易被煽动,其实“鄙夷仇富者心理”也容易被煽动。为自己(确切地说是自己所处的阶层)的权益与名声而呼告、努力是所有人的天性。

仇富和打劫是两码事,仇富本是一种自我保护的心态。仇富只有弱者在被侵害后才能真正受到“煽动”,否则只是弱者心头并不愿公开的一隅。只有被侵害时,才会带有反击(攻击)性,而在这个时候,就已经不是仇富心理的问题了。

[ 本帖最后由 陶心 于 2009-8-19 11:05 编辑 ]
作者: zsxmmhd    时间: 2009-8-19 10:30

不能单纯的“仇视”仇富

1仇恨俄心理来自于不公
比如你天天锻炼,饮食节制,结果你还体重210,长得像个球
人家天天睡懒觉,暴饮暴食,吃了睡睡了吃,体重还90,长得像西施
你仇不仇?
2仇恨来自差距悬殊
你失眠吗?
你便秘吗?
你经常感冒吗?
。。。。。。
你都全了,人一样没有,你仇不仇?


所以事情都是如此,一样的道理。
工地的工长一个月能拿7000,我不仇,第一就是公平,人家生活就艰苦,第二是差距没那么悬殊
但是有些人呢,我就不得不仇了
作者: 陶心    时间: 2009-8-19 10:47     标题: 回复 #12 天宫公主 的帖子

当初“看不起你穷”、“看不起你打工”、“讽刺你用功读书”、“对你的第一桶金形象jjww”的那些人是谁、或者说是社会的哪个部位?肯定不是仇富者。
仇富者(或者被定性成仇富者的人)不曾损害过你,现在你却连同他们一起当头棒f——也许你只是觉得弱者(尤其是年轻的弱者)不要指望社会同情过活,弱者要靠自己努力拼搏去变强,推到绝望谷底才有人向头顶的一线天奋力攀爬——没人会否认,这是正确的。只要你不曾把当初社会带给你的那些不快的根源归咎于仇富,那么你就算当头棒f仇富者时言辞再锋锐如刃,也不会有人(哪怕仇富的人)反对你。

[ 本帖最后由 陶心 于 2009-8-19 10:58 编辑 ]
作者: Tiktaalik    时间: 2009-8-19 22:40



QUOTE:
原帖由 天宫公主 于 2009-8-19 08:55 发表
我穷的时候,社会总喜欢看不起我。
我从九岁就开始打工赚钱,社会总喜欢对我说“要凭脑力劳动吃饭”。
等到我学习好了,社会总喜欢对我说“学习太好了=书呆子”。。。
等我努力将我的知识转换成第一桶金的时 ...

对每一个社会中的个体来说,社会从整体上总是在与之为敌的。
作者: KYOKO    时间: 2009-8-19 23:26



QUOTE:
原帖由 Tiktaalik 于 2009-8-19 22:40 发表

对每一个社会中的个体来说,社会从整体上总是在与之为敌的。

我更认为,如果社会也是一个总的个体,那他本身就是自私的

就像所谓的封建大家族,为了整体的利益,是不顾家族中个人的死活的
作者: liduxing    时间: 2009-8-20 05:15

人总希望得到自己没有的嘛~这很正常吧~
仇富又不是今天才有的 古代那些劫富济贫的大侠们不就是专门干这行的吗~
话说今天晚上喝酒了 通宵了 明天可能要睡办公室了
作者: durametal    时间: 2009-8-20 07:18

中国缺乏一个公平竞争的秩序,大家都不遵守规则,所以群众都相信官员是通过不正常手段上位的,富翁是通过不正常手段富裕的。国外相对比较讲规则讲秩序。

举一个例子,铁路部门公布车票预售多少天,几点开始卖,购票者就提前就排队买票,这是一种遵守规则的行为。但购票者这样买不到票,于是发现规则不可靠,托关系或花高价却能买到票,也就是说在正常规则下还有另外一套暗规则,这套暗规则比正常规则有效得多,于是大家不再相信正常的规则,按正常规则老老实实去排队的就成了傻瓜,遵循暗规则的称为精明。

在中国,多数都是这种情况。



说的非常对,“不患寡,而患不均”,当前很多当官的,有钱的,他们的权跟钱不是按照适用于大众的规则得来的。仇视的目的可能是为了针对社会的弊病,而具体表现在针对这类人身上。
作者: 西园新军    时间: 2009-8-20 07:29

仇日只是因为宣传,就像宣传了民族融合,大众就并不仇满。至于仇富,纯属正常,没必要去跟国外对比,国内情况不一样嘛。
作者: intermlbai    时间: 2009-8-20 08:06

还是以前的那个很经典的事情,有网络谣言说袁隆平买豪华车的时候,网络上总是仇富的那些网友的反应怎么反而变成了大多数都是支持袁老呢?
还是那句话说的好,不患贫,患不公
作者: 天宫公主    时间: 2009-8-20 09:00



QUOTE:
原帖由 陶心 于 2009-8-19 10:47 发表
当初“看不起你穷”、“看不起你打工”、“讽刺你用功读书”、“对你的第一桶金形象jjww”的那些人是谁、或者说是社会的哪个部位?肯定不是仇富者。
仇富者(或者被定性成仇富者的人)不曾损害过你,现在你却连 ...

其实就是同一批人。社会上大多数人都有这个习惯,别人比你穷就看不起人家,别人比你富就嫉恨人家。
作者: 天宫公主    时间: 2009-8-20 09:01

不患寡,而患不均?

你们干脆回到文革时代算了!
作者: 悼红狐    时间: 2009-8-20 09:13



QUOTE:
原帖由 天宫公主 于 2009-8-20 09:01 发表
不患寡,而患不均?

你们干脆回到文革时代算了!

所以说,在中国,实行任何政策都有基础,都行的通,实行者需要的只是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自然有人为他们的罪恶出来辩护。
作者: 慕容燕然    时间: 2009-8-20 09:17

“不患寡,而患不均”这话的对的。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论语》
“均,谓各得其分;安,谓上下相安。”——朱熹注释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是文革时代的产物,而是中国治国几千年的智慧。
作者: 悼红狐    时间: 2009-8-20 09:24



QUOTE:
原帖由 慕容燕然 于 2009-8-20 09:17 发表
“不患寡,而患不均”这话的对的。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论语》
“均,谓各得其分; ...

那得看前提和背景,孔圣人的话,我是完全赞同的,但孔圣人的时代是多头并立,多国并存的封建时代,与秦后完全不同,“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施用条件,也必然有所变化。最可能的变化就是成了一个伟光正的大旗,遮住了无数的饿殍和丑陋。殷鉴不远,又不是没见过。
作者: 慕容燕然    时间: 2009-8-20 09:25



QUOTE:
原帖由 悼红狐 于 2009-8-20 09:24 发表

那得看前提和背景,孔圣人的话,我是完全赞同的,但孔圣人的时代是多头并立,多国并存的封建时代,与秦后完全不同,“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施用条件,也必然有所变化。最可能的变化就是成了一个伟光正的大旗, ...

因噎废食。
作者: 悼红狐    时间: 2009-8-20 09:27



QUOTE:
原帖由 慕容燕然 于 2009-8-20 09:25 发表

因噎废食。

只要犹行秦政治,必然是偏离的,没有意外,只要一食必然噎死。
作者: 江城子    时间: 2009-8-20 09:36     标题: 回复 #6 马岱 的帖子

很赞同麻袋的说法。

现在“仇富”“仇官”都快成了达官贵人的豁免权了。一旦出现抨击富人的评论,就开始往仇富方面引导。

就像公主,大小也算个富人,怎么没人仇视呢?因为大家相信国外的经济环境相对公平。
作者: 风云天下    时间: 2009-8-20 09:37

金版在茶座有个跟贴,大意:国人当下两大恨,一恨腐败无路,二恨卖国无门。

我觉得仇富的根源并不是简单的贫富对立,而是因为一方面富人或者官员掠夺国家和平民的财富太不择手段,更重要的是穷人没有办法或者说没有多少正当的渠道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像楼主说的,仇富的前期是羡慕,羡慕自然是自己也想变成富人,但假如没有办法变成富人,那就会由羡慕变为仇恨。

当下潜规则太多,甚至超过并凌驾于正规则,这才是仇富的根源。
作者: 陶心    时间: 2009-8-20 10:01

回公主:

1关于“……大多数……”
既然用了“大多数”,何必对“仇富”冷嘲热讽当头棒f——除非大多数地球人变成机器人。

2关于您的“别人比你穷就看不起人家,别人比你富就嫉恨人家”这句
说真的,某还是比较赞同这种讲法。
但问题是,可不可以这么理解,固然“仇富者”在你眼中无甚可取之处,而与此同时,那些“心态很好很理智”的人也同样无甚可取之处呢?
谁也不比谁可取。
不过话说回来,我祝愿那些嘲笑他们所认为的“仇富者”的人们继续顺利。

3关于“患什么”
更多的人不是要患不均,而是患不公而已。
当然,你们可以说,没有绝对的公平,别指望社会。
我们也可以说,但有相对的公平,所谓的“希望社会”其实也是自己在争取。

同样的问题,尺度不一、理解不一,得出的结论不一样,用这样的尺度、这样的理解,张三得出的结论是某人为仇富而仇富、某人在“患不均”;用那样的尺度、那样的理解,李四得出的结论是某人在争取自己的权益。于是只能言尽于此。

[ 本帖最后由 陶心 于 2009-8-20 10:26 编辑 ]
作者: 陶心    时间: 2009-8-20 10:03     标题: 回复 #25 悼红狐 的帖子

反过来的那条道岂不是也一样——也同样会有堂而皇之的理由,也同样会有罪恶滔天,也同样会有人遮掩馑殍遍野,也同样会……
只是大家各自选择了倾向于哪个罢了。

[ 本帖最后由 陶心 于 2009-8-20 10:28 编辑 ]
作者: 悼红狐    时间: 2009-8-20 10:28



QUOTE:
原帖由 陶心 于 2009-8-20 10:03 发表
反过来的那条道岂不是也一样——也同样会有罪恶滔天,也同样会有人遮掩馑殍遍野。
只是大家各自选择了倾向于哪个罢了。

至少能免除某一学说为某一政权背黑锅的状况,秦亡而排法家,有外侮而怨望儒家,不都是舍本逐末的做法么
作者: 陶心    时间: 2009-8-20 10:42     标题: 回复 #34 悼红狐 的帖子

某些学说被不止一次地曲解过或者灵变过(不管是高个子同学的,还是大胡子同学的),已经不是背不背黑锅的问题了。
这条道,倘若搞不好,背黑锅的是象征。反过来,倘若搞不好,背黑锅的是傀儡。本与末在北斗第六星组里旋转,要防舍本逐末,难矣。

[ 本帖最后由 陶心 于 2009-8-20 10:45 编辑 ]
作者: phoenixdaizy    时间: 2009-8-29 13:42

跟公务公开性有关。

不公开的东西,你搞得再高效合理,还是有人钻了空子。
作者: phoenixdaizy    时间: 2009-8-29 13:45



QUOTE:
原帖由 天宫公主 于 2009-8-19 08:55 发表
我穷的时候,社会总喜欢看不起我。
我从九岁就开始打工赚钱,社会总喜欢对我说“要凭脑力劳动吃饭”。
等到我学习好了,社会总喜欢对我说“学习太好了=书呆子”。。。
等我努力将我的知识转换成第一桶金的时 ...

公主要躲开绿坝??

不错,有志向~~~偶们轩辕色狼党的志向就是将公主灌醉。
作者: 天宫公主    时间: 2009-9-2 15:56



QUOTE:
原帖由 phoenixdaizy 于 2009-8-29 13:45 发表

公主要躲开绿坝??

不错,有志向~~~偶们轩辕色狼党的志向就是将公主灌醉。

没有啊,另外那个 F 太不雅了。。。
作者: 吴元叹    时间: 2009-9-2 17:21



QUOTE:
原帖由 天宫公主 于 2009-8-20 09:00 发表

其实就是同一批人。社会上大多数人都有这个习惯,别人比你穷就看不起人家,别人比你富就嫉恨人家。

我不知道一个把自己和社会上大部分人刻意隔离开来的标榜自己的那算是什么心态
按照我们农村的俗语:特出人自有特出事
作者: 吴元叹    时间: 2009-9-2 17:25



QUOTE:
原帖由 天宫公主 于 2009-8-20 09:01 发表
不患寡,而患不均?

你们干脆回到文革时代算了!

那公主认为,对于一个社会,最重要的是什么呢?
不均,其实就是人民对一种社会分配体系的反抗而已。
而很显然,这样的社会容易造成动荡。
文革时期,貌似还是个不均的社会,不说财富,光是政治体制和身份上就是最大的不均。
作者: 我意天下    时间: 2009-9-2 17:50

文革时期……可以当成一个宗教狂热的时期。特例,
作者: phoenixdaizy    时间: 2009-9-2 20:22



QUOTE:
原帖由 我意天下 于 2009-9-2 17:50 发表
文革时期……可以当成一个宗教狂热的时期。特例,

文革其实可以算现在种种社会问题的根子问题。从那时候有批人觉醒了。权利和关系是最重要的,品德、学识都靠不住。

[ 本帖最后由 phoenixdaizy 于 2009-9-2 20:23 编辑 ]
作者: 天宫公主    时间: 2009-9-3 09:29

回复 #39 吴元叹 的帖子
标榜自己?我可没那么多花花肠子,不爽就说,不吐不快,仅此而已。

回复 #40 吴元叹 的帖子
一个社会生活最需要什么我不知道(也许你有你的看法,但其实你也不知道,因为这个事不可能有人知道),但我知道对我个人而言,生活质量的绝对提高比相对提高要重要。那些只知道跟别人比的人,我一直都认为他们超级无聊的,要不然怎么说中国人就善于窝里斗呢?

P.S. 所有吵吵着“患不均”的人,建议你们今天下班,每人找个乞丐给他 100 块钱。

[ 本帖最后由 天宫公主 于 2009-9-3 10:24 编辑 ]
作者: phoenixdaizy    时间: 2009-9-3 09:52



QUOTE:
原帖由 天宫公主 于 2009-9-3 09:29 发表
回复 #39 吴元叹 的帖子
标榜自己?我可没那么多花花肠子,不爽就说,不吐不快,仅此而已。

回复 #40 吴元叹 的帖子
一个社会生活最需要什么我不知道(也许你有你的看法,但其实你也不知道,因为这个事不可 ...

比没有什么错。真的没什么错,自然反应。
关键是有没有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别人的不足。
关键是怎么比,比后怎么做。


任何人对别人的看法,任何别人对你的看法都是片面的。
作者: 吴元叹    时间: 2009-9-3 11:08



QUOTE:
原帖由 天宫公主 于 2009-9-3 09:29 发表
回复 #39 吴元叹 的帖子
标榜自己?我可没那么多花花肠子,不爽就说,不吐不快,仅此而已。

回复 #40 吴元叹 的帖子
一个社会生活最需要什么我不知道(也许你有你的看法,但其实你也不知道,因为这个事不可 ...

麻烦解释一下不均,如果你认为的不均就是将社会财富平均的对立面的话,那我想我也没什么好说了
既然这就是你眼中的不均,那我前面说的一切都是和你在南辕北辙

没有谁可以禁止你说话,但你也得为自己说的话负责不是。
你是与广大人民不同的那一类人,而我就是一个普通的人民群众而已
你既然可以鄙视,我自然也可以反击

[ 本帖最后由 吴元叹 于 2009-9-3 11:13 编辑 ]
作者: 力量    时间: 2009-9-3 11:21

我倒不觉得人是因爱生恨,因追求不到所愿而生仇。
现在的人,所谓的弱势群体,草根,最底的阶层,并不是唯权就恨,唯富就仇。他们只是对一部分为官不义为富不仁的人产生了仇恨而已。
薄熙来的官够大的吧,重庆人为什么不恨他?
袁隆平够富有的吧,中国人为什么不仇他?
作者: 力量    时间: 2009-9-3 11:33



QUOTE:
原帖由 天宫公主 于 2009-9-3 09:29 发表
P.S. 所有吵吵着“患不均”的人,建议你们今天下班,每人找个乞丐给他 100 块钱...

公主这话有点过分了。
“不患贫,患不均”是就一个国家的分配制度而言,并不是说要把装了富人口袋里的钱抠出来或是将富人因自己的智慧和劳动所得强抢出来分给穷人。
稍安勿燥,稍安勿燥!息怒,息怒!

[ 本帖最后由 力量 于 2009-9-3 16:04 编辑 ]
作者: lichunhui    时间: 2009-9-3 11:43

我为什么仇富?
因为社会资源是公共的(国民共有),而现在社会资源把持在少数人手里。
少数人靠对资源的垄断创造了个人财富,这种创造对大众来讲就是掠夺了。
所以我不喜欢他白白占了我的资源。
很多人致富后并不反哺,而是炫耀。
这样更使人反感。

而改革开放时期富起来的人,很多都是靠上述渠道致富的。

简单点说:社会主义国家,谁都为建立这国家流血流汗了。
可是人们逐渐发现,原来建国时说的好好的政治纲领不是那么回事:
依然是国家资本垄断令少数人赚钱,
依然是对工人农民赤果果的欺压,
依然是四大家族式的敛财……

想让老百姓不仇视都难……
作者: KYOKO    时间: 2009-9-3 11:53

什么叫白白占了你的资源?不说合理,至少是合法的
作者: 陶心    时间: 2009-9-3 13:35     标题: 回复 #45 吴元叹 的帖子

老吴容我插一言:反击归反击,但关于是“患不均”还是“患不公”、怎么个不均或者不公这样的问题,由于双方判断的尺度、思路都不一样,个人认为讨论太甚就没有必要甚至不利于讨论表述了。
你、我都属于在某一些问题上面可能会站在她的对立面发生冲突的人,而不是那些想跑到她面前控诉体制以期赢得同情结果碰一鼻子灰的人。个人认为她在坦诚度上面做得很好。

[ 本帖最后由 陶心 于 2009-9-4 13:39 编辑 ]
作者: 吴元叹    时间: 2009-9-3 15:04

好吧,我说的均是带有公平的意思。在古语中,均本来就曾有这个含义的。
我们引起争论的起点正是因为对老夫子“不患贫而患不均”引起的争论。虽然也有人译文里面把均解释为平均,但貌似这个解释为公平这个含义的比较常见。所以我就默认这个均是类似于公平这个概念了。
好了解释结束
作者: 陶心    时间: 2009-9-3 15:12     标题: 回复 #51 吴元叹 的帖子

是啊,我们主要针对“不平”。
当然了,如何“不平”,各方的尺度,自然也会不一样。

[ 本帖最后由 陶心 于 2009-9-3 15:29 编辑 ]
作者: KYOKO    时间: 2009-9-3 15:27

那只能说我是少数了

我一直认为“不患贫而患不均”指的是不平均,今后也会这么认为
作者: phoenixdaizy    时间: 2009-9-3 16:28



QUOTE:
原帖由 天宫公主 于 2009-8-18 13:11 发表
深有同感,人们往往是越向往什么,越嫉恨那些已经拥有了的人。

对于追美女,认同。其他的不认同。
作者: 时间轴空转    时间: 2009-9-3 22:30

只就中国来说,会发生这些,我想是人们忘记了许多东西吧,中国现在疯狂的发展物质世界,精神世界早已忽略,忽略了一些不该忽略的东西,有一句话我们都学过却早已忘了,由于某些原因,我被逼着背古文,越背越叹,不禁泪流满面,古文都是以前学过的,而学的时候自己却从来是都是机器,适用于现在的思想太多,最让我感慨的还是那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我们说的不待说的话,但是理解否,做否·····悲之
作者: tonyget    时间: 2009-9-3 23:37

中国本来没有仇富传统,49年后共产党一直给国人灌输仇富思想,结果搬石头砸自己脚,会有今天的状况纯属自作自受
作者: KYOKO    时间: 2009-9-3 23:47



QUOTE:
原帖由 tonyget 于 2009-9-3 23:37 发表
中国本来没有仇富传统,49年后共产党一直给国人灌输仇富思想,结果搬石头砸自己脚,会有今天的状况纯属自作自受

原来贫下中农,根红苗正很自豪

从啥时候开始改变的?
作者: lichunhui    时间: 2009-9-4 10:54



QUOTE:
原帖由 KYOKO 于 2009-9-3 11:53 发表
什么叫白白占了你的资源?不说合理,至少是合法的

如果都是合法的,
为什么现在这么多曝光被逮捕的?
为什么那么多犯了事跑到国外不回来的?

以现在的法律制度,我完全有理由认为:曝出来的只是冰山一角。
作者: lichunhui    时间: 2009-9-4 11:01



QUOTE:
原帖由 KYOKO 于 2009-9-3 23:47 发表

原来贫下中农,根红苗正很自豪

从啥时候开始改变的?

这还真就是 GCD 自己仇富仇的最狠。

遥想 GCD 当年,打资本家,打土豪,打地主。不就是仇富的最高形式嘛?(当时有多少打错杀错的?)

现在,当年打人的有钱有权有土地了,当然不愿意被人打。

所以嘛,要河蟹,河蟹,河蟹…………
作者: KYOKO    时间: 2009-9-4 11:09



QUOTE:
原帖由 lichunhui 于 2009-9-4 11:01 发表


这还真就是 GCD 自己仇富仇的最狠。

遥想 GCD 当年,打资本家,打土豪,打地主。不就是仇富的最高形式嘛?(当时有多少打错杀错的?)

现在,当年打人的有钱有权有土地了,当然不愿意被人打。

所以 ...

呵呵,从这里我们看出,完成资本原始积累最重要
作者: lichunhui    时间: 2009-9-4 11:12     标题: 回复 #60 KYOKO 的帖子

如果您认为【原始积累】“必须”建立在血肉之上。
或者“必须”建立在穷人的痛苦之上。
那我真是无话可说了……

ps
国民党统治时期,中国国内的资本原始积累情况类似。
但老蒋不还是被打跑了吗?
可见国内稳定还是很重要的,甚至超过的原始积累。
可见,光有钱是不行的。

[ 本帖最后由 lichunhui 于 2009-9-4 11:33 编辑 ]
作者: 天宫公主    时间: 2009-9-4 12:18



QUOTE:
原帖由 吴元叹 于 2009-9-3 11:08 发表

麻烦解释一下不均,如果你认为的不均就是将社会财富平均的对立面的话,那我想我也没什么好说了

我认为“不均”就是不平均的意思,看来和你是没什么好说的了。

至于说“患不公”就更可笑了,何谓“不公”尚无定论,“患不公”本身不是逻辑矛盾么?

[ 本帖最后由 天宫公主 于 2009-9-4 15:41 编辑 ]
作者: 陶心    时间: 2009-9-4 14:24

谁身上都会发生,没什么可笑的。
据闻,贵界人士对年初有高位者搞“损中,以又息下怨、又保上”那一套颇为愤怒,这也该算是对某种“不公平”表示反抗了,假如那时候有哪个事不关己者对贵界人士说尺度没定论之类的,贵界人士会有怎样的心情?
虽然不公平似乎一直存在,虽然对“公与不公”的尺度分歧普遍存在,虽然这样看起来“患不公”似乎显得那样无力,但问题是“患不公”者并不是来研究“公与不公”逻辑问题的,就如同“思在区”与“茶座区”之间的区别,“患不公”者是立足于、针对于具体的事情、现象、问题去诉求我们、你们或他们所认为的纠偏要求。
于是这里面有两个问题:1是在具体某些问题上对“什么才是相对更公平的”的观点偏差普遍存在着,就比如既得利益者和非既得利益者之间的矛盾,张三满意了,李四不满意,让李四满意了,张三又不满意了。那么,双方都有说话的权力,讲着讲着踩不到一起,那就双方自顾自说或者无视对方,仅此而已。2是也许有人觉得,即便某个问题得到了他也能认同的纠正,但不公平仍普遍存在,于是质疑“有没有用”。那么,我们认为如果“本”实在碰不到,那么试着碰碰“标”,能纠一点是一点,并无不妥。

[ 本帖最后由 陶心 于 2009-9-4 15:28 编辑 ]
作者: ☆慕容泪☆    时间: 2009-9-7 12:24

才发现这个帖子原来这么热闹啊。


之前好像大家围绕公主的问题来讨论,到底应不应该“患不均”?
公主并非完全的反对“患不均”,而是她反对把患不均的责任一味推到别人身上而不进行客观地反思自己。

饿认为这个“患不均”,到底你患不患之,要看你是否真的很在乎你所患的东西。

比如说,Bolt短跑全人类最快,作为观众来说,我们应该说根少有疾妒他跑得这么快的,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公平,为什么他就能跑这么快,而我和你无论怎么训练都跑不过他,那我们是否应该会患这个“不均”,不会,因为我们根本不在乎。但长期寄居他以下的Gay、Powell就不敢说了,他们一直只能争第二,无论用什么办法,就算能吃药也许也跑不过Bolt,对于他们这些争第二第三的选手来说,他们会不会患“不均”?也许他们自己才知道,但肯定一点,运动员没有一个是不想争金牌的,长期做第一名的陪衬角色,谁愿意接受呢?

如果推举到现实社会生活当中,有的人因出身好做富豪或找到理想工作,有的人通过各种无论是道德还是法律上的不正当手段致富或致权,而我们自己拼命打一辈子工还是这个老样子,到底应不应该去“患不均”?不妨不看过程,只看结果,实质上是跟我们大家都跑不过Bolt是同一种情况。但因为我们大家都或轻或重地在乎财富、权力。

记得陕西好像是咸阳吧,出了一个全国劳模,他是一机械厂里的技术骨干,工作几十年兢兢业业,从技术层面上来说他是最NB的,但他一直都没当上干部。是因为领导们没有赏识他、忌恨他吗?不是,这位劳模接受采访时说,他说自己就适合当工人,不适合当干部。后面大概意思是说他做工人很开心,觉得很有价值之类,不像当领导要考虑很多很心烦的问题。

本来饿发这个帖就提到这两个字:“开心”。人怎么样才能开心,有的人因为缺钱不开心,有的人因为老是升不了职而不开心。但有的人可以潇洒地说我这辈子有老婆孩子,知足了;有的人说我现在每天下班后能玩玩电脑能逛逛街很开心等等。目前你最在乎什么东西呢?
饿只能这么说,当你最在乎,不要说最在乎,就是在乎的东西出现了“不均”的情况,你会不多不少心理极不平衡。

而现在社会上的大多仇富、仇权的情绪,饿认为。为什么人们这么在乎?为什么人们不能选择“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去看待呢?可以对比一下日本人,日本人很少会关心国家大事,谁执政谁有什么对外政策,甚至是黑社会横行,民众不太感冒。他们最在乎的就是自己的工作有没有尽职地做好,日本人工作都是很拼搏、不到黄河心不死的,他们工作的核心是首先对自己负责,与对上头的负责是一致的。

重申一下饿的意见,为什么面对社会诸多的不公平,这么多人在没有影响到自己利益的情况下仍然如此的投入呢?
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有“家国一体”的思维。国有不宁,即使家兴也不宁,大家的家兴了,国家才能兴,有道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种国家一体的思维是督促社会要向更公平、更强大的方向发展的动力。这种思维要求人们大家首先自己做好了,国家就会好,一旦有个别的人自己不做好,破坏了个别的“家”,那么其他人会联合抑制之,以其达到“国”宁的目的,最终也是“家宁”的结果。
但这种国家一体的思维说到尾是希望天下大同,而反对个性的,不像欧美国家除了传统欧洲国家在礼貌上希望大同外,他们却是标榜个性的。

因而,到底“患不均”的强化能不能理解,见仁见智吧。看你最在乎什么东西了。
作者: phoenixdaizy    时间: 2009-9-7 18:59

慕容的生活态度十分赞,我等追求待遇的时候是像高标准追求,讲求付出的时候是像低标准看齐。
作者: 陶心    时间: 2009-9-7 19:31

我们上论坛来发贴,无论现实生活中怎样,在这里,窃以为大家在人格上平等、品性上互信,才会真正发生讨论,否则就相互无视而已——这也是种办法(相互谩辱就更不好了)。
那么,关于泪公主在#64的发言,个人觉得,不管您本意如何、所谈道理如何,但该楼发言的效果其实已经转向于“在教育别人、不信任别人”了。论坛上,除非指明就某个问题来请教,否则双方要么在这个问题上不发生对话,要么就谁也不是来教导谁的。
如果愿意平等相待、诚恳认真(水平有高下很正常)讨论,那么,比方说,在讨论“患不均”问题时,没有必要言教式地强调“你们患不均诉求者干吗不客观地也反思自己”、“追求什么才开心”——现实生活中某人拒绝别人或者教导别人时的言语,论坛上不合适。
小可始终认为,如果你和患不均诉求者发生观点分歧,要么你甭理对方,要么则把1相信对方并非那种一味指责别人不反思自己、2认可对方有追求更高目标的权力且并非自身不努力这两点作为一种默认前提。也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才有真正的开诚布公。
当然我得再加一句——假如对方先攻击你或者他人,以上就失效不管。
罗嗦两句,仅供泪公主参考。
全贴内泪公主对“仇富、患不均”问题的论述,小可总体上是赞同的。

[ 本帖最后由 陶心 于 2009-9-7 20:51 编辑 ]
作者: 白衣天子    时间: 2009-9-7 21:00

中国人的问题,永远在于不患寡而患不均,所以我也仇富
作者: lichunhui    时间: 2009-9-8 08:45



QUOTE:
原帖由 ☆慕容泪☆ 于 2009-9-7 12:24 发表

为什么面对社会诸多的不公平,这么多人在没有影响到自己利益的情况下仍然如此的投入呢?

请问,您认为这么多人在没影响到自己利益的情况下可能这么投入吗?

我仇,正是因为他影响到我的利益了。

高油价高房价和我们无关?
公务员吃喝玩乐和我们无关?
现实中的有责任无权利和我们无关?

你还说“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请问要是“事关己”,你还能“高高挂起”吗?

QUOTE:
这种思维要求人们大家首先自己做好了,国家就会好,一旦有个别的人自己不做好,破坏了个别的“家”,那么其他人会联合抑制之,以其达到“国”宁的目的,最终也是“家宁”的结果。

或许仇富真的就是这种心理。
如果一个人认为:我做的很好,但富人们没做好。他们比我挤占了更多的社会资源(因为社会资源是有限的,他占得多,我自然就少),他们比我享受的更多,活的更舒服。
但这一切并不是因为他们比我更聪明,更勤奋,更如何如何,只是因为某些很拿不上台面的因素。
那我是不是会感到不公平呢?
我是否可以敌视他们呢?

QUOTE:
可以对比一下日本人,日本人很少会关心国家大事,谁执政谁有什么对外政策,甚至是黑社会横行,民众不太感冒。他们最在乎的就是自己的工作有没有尽职地做好,日本人工作都是很拼搏、不到黄河心不死的,他们工作的核心是首先对自己负责,与对上头的负责是一致的。

如果“国家大事”、“谁执政”、“对外政策”、“黑社会横行”对我的生活没有影响,我当然不关心。
但假设:
日本要搞文化大革命——大跃进。对老百姓的生活没影响?老百姓能不关心?
日本共产党要上台,打死一切土豪地主资本家。对老百姓的生活没影响?老百姓能不关心?
日本要出兵打俄罗斯,让日本人民“要坦克不要面包”。对老百姓的生活没影响?老百姓能不关心?
日本黑社会横行,上街都不安全,全国戒严。对老百姓的生活没影响?老百姓能不关心?

在自己的生命、生存、基本生活被保障的时候,我当然可以不关心一切,可以全心投入工作或是研究。
但上述基本前提不能被保障的时候,人是不会有心思工作的。
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时候,奢谈“天下大同”,您认为现实吗?

[ 本帖最后由 lichunhui 于 2009-9-8 09:19 编辑 ]
作者: ☆慕容泪☆    时间: 2009-9-8 14:03     标题: 回复 #66 陶心 的帖子

首先感谢一个赞许

…………但是,没有吧,想问一下,饿这篇文章的基调很像训导式吗?饿只是把自己对之方面的理解阐述一下罢了。
可能在关于开心的讨论当中,用到很多的“你”吧,其实这也只是饿的个人理解而矣。

饿看了一下自己的发言,没有什么主张人们应该做些什么,应该怎么做的言论吧?饿只是凭个人理解能力理解天宫公主的意思,她在论坛多年,风格一直是就事论事,很少指责别人怎么怎么的不对,很少给人扣帽子的。饿说的这个“反思”,是饿觉得人类社会都是在不停地反思自己行为中进步的。

记得十几年前以前看《少年科学画报》的时候,一个国内的科学家曾给大家说“永远不要抱怨环境,而是应该更加积极的适应它,改造它。”当时还是个少女,看过以后,说实在的,对饿本人现在的性格有很大的改变,就像大学时天天听刘若英的歌,也影响了自己的感情世界观的…………

其实人与人之间意见分歧是太正常了。就看你怎么看,你是坚持自己意见一定要压倒对方承认,还是从意见分歧出得出一个什么结论,知道对方是什么脾气以后以及怎么相处,都是做法。饿从来不会要求别人按自己的方式去想去做的,饿说出饿的意思,你说出你的意思,分歧就分歧了,这个交流过程就完成,大家“呵呵”笑一下就好,饿觉得饿通常都是这样与人交流的。呵呵。
作者: 吴元叹    时间: 2009-9-8 14:27



QUOTE:
原帖由 ☆慕容泪☆ 于 2009-9-8 14:03 发表
记得十几年前以前看《少年科学画报》的时候,一个国内的科学家曾给大家说“永远不要抱怨环境,而是应该更加积极的适应它,改造它。”当时还是个少女,看过以后,说实在的,对饿本人现在的性格有很大的改变,就像大学时天天听刘若英的歌,也影响了自己的感情世界观的…………

曾经与人讨论晚清那些留学生,除了詹天佑,大部分都寂寂无闻。有朋友认为,这是社会的错,是社会的原因导致这些人的沉沦。但也有朋友认为,这是他们自己的错,是他们自己无法把握社会的浪潮,从而无法崭露头角。
很显然,两者各有各的道理。从詹天佑角度,他只能把握社会的规则让自己有机会崭露头角。这自然没错,他的成功,是他的拼搏,他的幸运,也是国家的幸运。
而从社会角度,能够在其中发现人才,这无疑也是非常必要的事情。
然而事实上是,这批人相当一部分走投无路,成为外国公司的买办。也有一批人投身官场,成为清廷中碌碌一官。能像詹天佑那样运用自己学来的科学知识加上自身能力加以体现的,百中无一。
结局很明显,那一批应该成为中国中坚的人才,最后却成了外国买办和官僚。这是那些留学生人生的失败,也是当时中国社会的失败,同样,这也是满清政府的失败。到了这双输了局面,说什么,都已经不再重要了
作者: KYOKO    时间: 2009-9-8 14:31

呵呵,那现在呢?

所谓“运用自己学来的科学知识加上自身能力加以体现的”,百中有一吗?
作者: dingbo011    时间: 2009-9-8 14:37

楼上的几位跑题了吧~
作者: ☆慕容泪☆    时间: 2009-9-8 14:43     标题: 回复 #68 lichunhui 的帖子

嗯,不好意思,是饿第一点没说好,其实当时饿的意思是“直接影响利益”。比如杭州飙车案、大学生跳楼案、石首案、杨佳案等,这些事件的发生,网民这么多,当然大多数全国各地的网友在看到这些消息时,这些案件当然不会对他们产生直接的利益影响。
但人们在担忧,为什么没有直接影响自己的利益而担忧,饿认为是传统“国家一体”的思维影响着,是人们关心关注各种新闻的思想源头。这种人们的担忧是主动的,不是被动的,这是一种对社会进步积极的因素。饿最后说了“这是一种督促社会进步的动力”,但“反对个性”,既有刺激性又有束缚性,饿看这点还是两面性的。

不过,你完全曲解了饿的意思。
饿真的没有主张人们不要仇富,也没有主张人们极端的仇富,这篇文章是探讨性质的。

关于家国一体的那个讨论,你说的问题说对了,有人通过不正常手段致富致权,你会选择愤愤地说“怎么他就这么个别”还是“司空见惯的事”而心淡呢?
你说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人们应该选择愤然社会不公平,还是选择“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呢?饿个人偏向于前者的,一个因为我们传承着中华的传统思想,儒家思维是要求人们“积极入世”去推动社会进步的,二个要在这个思想探讨性的文章中保持中立是很困难的,饿在之前的发言没有表明立场,是饿的失误,或者说是一种观望吧。因为毕竟现在社会问题多多,应该像儒家那样积极一点还是像道家那样顺其自然一点,很多人都有不同看法。
总的来说,是饿认为仇富情绪并希望社会能扭转,有着传统文化的烙印。关键饿认为是“认命”与“不认命”,就看你是否很在乎这些东西。唉,讨论这个问题也是两面不讨好啊。

最后关于日本人的问题。
饿认为我们是不能以自己的价值观去衡量日本人的,日本人有武士道精神传统,有着“忍者”这一类绝对忠心的团体存在过,并且日本人对生命,不管是别人的生命还是自己的生命都有极其漠视的态度。例如为什么日本人到中年,一失业就很多人选择自杀(富士山下著名的樱花林),为什么日本少女们在看到海面上有浮尸、发生火警之类的事会围在一起喝彩跳舞(《五个扑水的少年》)饿认为这些价值观,没有深入了解过日本文化的外国人是极难理解的,不用说我们了。
日本人忠于执行命令,宁死也要完成任务的性情也是难以理解的。很多时候,因为日本人忠于执行工作,在客观上看来造成了他们并不关心上头为什么要这么做,而是关注于自己有没有尽自己最大可能地完成任务的情况。
所以日本政坛无论怎么混乱,对外对内政策有怎样的变化,平民百姓照常生活,跟日本人对工作的“忠”是密不可分的。
PS:饿没有赞扬日本人的意思,只是饿的理解。
作者: congwanshui    时间: 2009-9-8 15:29

你后面这段跟仇富有啥关系, 告诉大家不要仇富,要满足现状?!
作者: ☆慕容泪☆    时间: 2009-9-8 16:11     标题: 回复 #74 congwanshui 的帖子

拜托,到底哪一段的什么内容?

饿再查看了一下自己的发言,根本没有主张人们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而是“饿认为……是……这样子”的论调啊。
作者: 马岱    时间: 2009-9-8 16:45

仇富问题与中国对财产的保护有关,中国一直没有物权法,对私有财产不予明确其地位。

仇富有什么用呢,如果对方的财产夺不走,那么仇富的必要性就降低了,中国人热衷于仇富是因为可以期盼有朝一日可以夺走富者的财产(即使这些财产与事件并没什么关系),比如一个官员办错了一件事情,除了被杀掉,还要没收财产,甚至满门抄斩,株连九族,中国人习惯这种打击扩大化的思维,所以可以仇富。

其实不光在人与人之间,单位与单位之间也可以,你这个企业效益好,我就用一个差企业来兼并你,中国人不尊重他人的成果。

中国的富人和官员都习惯把家产往国外转移,也是一种不安全的心态。
作者: 陶心    时间: 2009-9-8 16:58

对“仇富”的界定本就有些问题,一些人不过发表了一些“患不公”等诉求(暂不论见识水平的内部差别),就被认为属于“仇富者”。

[ 本帖最后由 陶心 于 2009-9-8 17:00 编辑 ]
作者: phoenixdaizy    时间: 2009-9-8 17:15



QUOTE:
原帖由 ☆慕容泪☆ 于 2009-9-8 14:03 发表
首先感谢一个赞许

…………但是,没有吧,想问一下,饿这篇文章的基调很像训导式吗?饿只是把自己对之方面的理解阐述一下罢了。
可能在关于开心的讨论当中,用到很多的“你”吧,其实这也只是饿的个人理解而 ...

我一直没有学会这些,所以~被自己限制了。呵呵。
作者: 云帆    时间: 2009-9-8 19:50

1、中国从古代的不患寡而患不均,均贫富等贵贱,到红军的打土豪分田地,其实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映。不可否认,至今这种思想依旧有市场。

2、确实,中国现在有为富不仁的富人,有非正当手段致富之人,这些人被仇视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了。

3,上诉2种因素叠加,加之网络的普及,无形中又放大了富人不仁的效应。如此,仇富心理就扩大了。
作者: lichunhui    时间: 2009-9-9 16:34     标题: 回复 #73 ☆慕容泪☆ 的帖子

我的目的也是探讨。
我这人其实就是打字时稍微凶悍一些,现实中也不过是老实巴交的缩头乌龟。LZ莫怪。

QUOTE:
比如杭州飙车案、大学生跳楼案、石首案、杨佳案等,这些事件的发生,网民这么多,当然大多数全国各地的网友在看到这些消息时,这些案件当然不会对他们产生直接的利益影响。

如果我们成了轮下冤魂,如果我们"被自杀"...若是没有网络,真是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了……
恰恰是因为人们在担心这些,才有这许多人关注的。

如果某人在探索火星途中被车撞死了,我们大可不必担心。

我想说的是,如果你信“黄老”,或是“佛教”。按其理论应该是先出世后入世,不关心也是正常的。(此处是个人观点,请各位道长、菩萨选择性无视。)
如果你认为这社会还有些改良的希望,我觉得应该关心这些。

关于日本人:
我没去过日本,也没见过日本人。但个人认为,人第一考虑的是生存生活生育,这和民族国籍无任何关系。因为人本身是动物性的,在满足基本物质的情况下,才会考虑高层次的物质和精神生活。
日本人看中工作,我想应该是排在生命权之后的吧?(至少不是全体日本人都那么不要命)

至于【日本人到中年,一失业就很多人选择自杀】。
个人认为,可参照股市崩盘或金融风暴中自杀的例子。并不是因为他们真的没有钱,没饭吃活不下去了,而是银行存款急剧下降导致的心理因素。
比如一些银行家只是因为自己的资产从亿级的超级富翁掉到百万级的普通富人,就自杀了。


感觉说了这么多,跑题到近乎跑调,这已经非常符合轩辕传统了

[ 本帖最后由 lichunhui 于 2009-9-9 16:39 编辑 ]
作者: tonyget    时间: 2009-9-9 17:34

还是印度好

人人都很认命

穷人和富人和平相处
作者: 姚科双雄    时间: 2009-9-9 19:57



QUOTE:
原帖由 tonyget 于 2009-9-9 17:34 发表
还是印度好

人人都很认命

穷人和富人和平相处

这是真的吗?那怎么会有那么多爆炸事件!
作者: tonyget    时间: 2009-9-10 02:55



QUOTE:
原帖由 姚科双雄 于 2009-9-9 19:57 发表

这是真的吗?那怎么会有那么多爆炸事件!

宗教冲突
作者: 飒露紫    时间: 2009-9-10 10:25



QUOTE:
原帖由 陶心 于 2009-9-4 14:24 发表
。。。那么,我们认为如果“本”实在碰不到,那么试着碰碰“标”,能纠一点是一点,并无不妥。

很赞同这个思路。个人认为,追究所谓的“本”、事事归咎于所谓体制问题、或者什么思想文化根源,反倒不如从切实的一件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上纠起。

既然跑题了,索性接着跑。

不管是患不均,还是恨不公,观点和实际的行为能否做到一致呢?当一个人从弱势变成强势、从“仇权仇富者”变成权贵时,还能否记得自己当初的想法呢?或者当初的观点,到底是恨“不均”、“不公”,还是“一恨腐败无路,二恨卖国无门”?我的观点可能比较极端,社会的公平与道德、公正与秩序,最终是落实在每一个人的身上的,如果自己做不到,怎么能指望社会做得到?

[ 本帖最后由 飒露紫 于 2009-9-10 10:27 编辑 ]
作者: congwanshui    时间: 2009-9-10 11:34

而且这么久了, 某些理性人物还是不敢回答为什么大家对袁隆平的“富有”不仇?!!
作者: KYOKO    时间: 2009-9-10 11:40     标题: 回复 #85 congwanshui 的帖子

我觉得“仇富”只能是抽象的吧。你非得要说我仇比尔 盖茨、我仇李嘉诚、我仇袁隆平、我仇李洪志。。
作者: 天宫公主    时间: 2009-9-10 14:03



QUOTE:
原帖由 congwanshui 于 2009-9-10 11:34 发表
而且这么久了, 某些理性人物还是不敢回答为什么大家对袁隆平的“富有”不仇?!!

查了查此人的事迹,拯救了那么多人,很好啊,本来就没仇他的理由嘛。

[ 本帖最后由 天宫公主 于 2009-9-10 14:06 编辑 ]
作者: dddzz    时间: 2009-9-10 16:47

估计对诚实劳动合法经营正常致富的不仇,对没有劳动歪门邪道不劳而获的才会仇吧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xycq.org.cn/forum/) Powered by Discuz!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