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孔夫子凭什么当老大 [打印本页]
作者:
江上苇 时间: 2004-6-19 22:43 标题: 孔夫子凭什么当老大
江苇既然忝为孔门弟子,于门中之事,亦略有所知。恐时日久远,难免阙失,姑细加整理,以飨诸君。无奈文字粗糙,语义含糊,引经据典,亦非所长,望读者海涵,一笑莞尔,无贻我怪,江苇幸甚。
孔夫子凭什么当老大?
这个问题,孟夫子不敢问,朱熹不敢问,王阳明也不敢问,只有洪秀全敢问,但是他又打不过曾国藩,问了也白问。其实,这帮人心里都以为自己是老大,只不过怕挨砖头,都不敢明说,只含含糊糊地说自己的“道”乃是“仲尼之道”,把砖头和荣誉一块扔给孔老二。
他们一方面表现了中国人应该有的谦让,但另一方面却在心里嘀嘀咕咕,“孔老二,你凭什么当老大?”连讲厚黑学的小学生李宗吾,都敢公然开孔夫子的玩笑,何况是孟子、朱子、王子他们一代宗师?不服气是普遍的。
于是洪秀全牵头,成立孔老二平生事迹审查委员会,审查委员有:董仲舒、孟柯、朱熹、王阳明;列席委员:李宗吾,柳下跖,阳虎;旁听:七十二弟子,其他诸色人等(在这样的情况下,所有的人都相信砖头不只是扔在自己头上,终于敢出头了)。经过一番调查,得出结论,由江上苇同志宣读。江苇走上讲台,看看距离,确保在孔夫子恼羞成怒的情况下,不会遭到攻击,清清嗓子,翻开红头文件。
(以下是江苇念书部分)
委员会质疑的理由如下:
第一、出身不够清白,凭什么当老大?
《史记》里点名直书,说“其母野合生子”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赵高,著名的大奸臣;一个是孔丘,著名的大学者。就是说,这奸、儒两大流派的创始人,居然都是私生子!奸臣是私生子,不但是历史的可能,而且是历史的必然。但作为儒家创始人的孔丘同志,居然也是私生子,这无疑是儒家的耻辱(大家摇头晃脑,鼓掌)!如果是在宋后,他们的妈妈,都应该拉去“沉猪笼”(掌声如雷)!虽然近代有历史学家认为,孔丘同志的爸爸是大奴隶主,他妈妈是被侮辱后生子,情有可原。但她大可以哭哭啼啼地去上吊呀(台下女同志窃窃私语)!孔夫子的徒孙们不是说:“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么?孔老太太给后世小女生树立了极坏的榜样。(孔老二大叫:“这种事我没得选呀……”洪秀全敲桌子,严肃地说:“安静,说你呢!下次发言前先举手。”)
源洁然后流清,如果徒孙们说得对,那么孔丘同志的出身不清白,就不配当老大了。如果徒孙们说得不对,谁教出来的?孔夫子还是不配当老大呀!
第二,学术成果有问题,不配当老大。
孔丘同志的学术著作,主要有如下三部:《春秋》、《诗经》、《尚书》,但是都有抄袭之嫌。《春秋》是根据鲁国的史料编纂的,并非原创,想想“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人家用血泪写历史,孔丘同志因为怕惹恼了权贵,“述而不作”,不但著作缺乏含金量,还缺乏起码的人格;《尚书》是根据古代典籍编纂的,也不是原创,而且还有错字漏字(孔老二举手发言:“晚上看不清,因为没有电灯!”);《诗经》则完完全全是捡来的,连评语都没有加,也算是个人著作(孔老二再度举手:“在语言上有所翻译。”)?连一部有见解的学术著作都没有,孔夫子凭什么当老大(台下群情激奋,有人大呼口号:“****孔老二!”,是翻墙进来的红卫兵小将们。)?
第三、对学生有误导之嫌,当不得老大。
樊须同学对农业生产有兴趣,向孔丘同志讨教。孔丘同志自己不懂也就罢了,为什么辱骂樊须同学?说什么:“小人哉樊须也!”由此使樊须同学产生抑郁心理,再不敢向老师提问题,以至于学习成绩一落千丈,不能毕业。
孔丘同志片面强调礼义。子路和人打架受重伤,临死前想到的不是视死如归,而是觉得他的帽缨断了,“君子死而冠不免”,以至于死不瞑目。
不能让活着的人开心,不能让死去的人瞑目,孔老二罪莫大焉。(江苇文白夹杂,被旁听的胡适之先生扔了一块砖头,幸未砸中。胡适之当堂被请出会场,到贵宾室休息。一路上嚷着和江苇没完。)
第四、智商太低,也敢当老大?
孔老二自己说,知人曰智。可是,对于学生,他老是门缝里看人。宰予这厮在校时,能言善辩,深得他器重,结果后来当了反革命;澹台灭明同学,字子羽,因为生来就丑,居然被他开除学籍!后来澹台同学当了名大学校长,具有国际知名度。孔老二自己也承认,自己“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孔夫子又举手:“我还说过宰予:‘朽木不可雕也’啊!”)。
(洪秀全在旁边接过话头:“澹台同志今天也来了,就是坐第三排四号那位!旁边睡觉的那个,就是宰予了。”一个奇丑的家伙站起来,点头哈腰向大家致敬。王阳明和朱熹小声咬耳朵:“要是我,他连学都入不了。”)
连自己的学生都不了解,这种知人之智,可想而知。大家说,配不配当老大?(长得丑的鼓掌,自以为是小白脸的发出嘘声,不知道自己算不算丑的一言不发。)
第五、残酷镇压持不同见解者,他当老大众人不服。
孔老二当大司寇时,杀害了少正卯同志,居然不能给出一个合法的理由。仅仅是因为少正卯同志和他持不同政见,就使出这样毒辣的手段。这样厚皮黑心的人当老大,会令天下人齿寒。(台下有两处鼓掌声突出,一处大叫:“我喜欢呀!”叫“我喜欢呀!”的,是四川蛮子李宗吾,他是讲厚黑学的。鼓掌的两处,一处继之以哭,什么“我的夫啊……”估计是少正卯的老婆;还有一个,是个老头子,面前的姓名牌上写的是“梁效”,据认识的人说,好像是大哲学家冯友兰先生。他怕担风险,本是不想来,结果头头们给他做思想工作,让他代表清华北大来出席,还搞了个假名,叫“梁效”。“梁效”者,“两校”也。他政治有问题,正在接受审查,十几个处级干部押着他来的。来了什么也不敢说,怕人家扣他帽子。结果听得高兴,居然情不自禁地鼓了掌。看众人在看他,赶快低下头装喝茶,用茶杯挡住大半边脸。)
第六、贪小便宜,不够廉洁,当老大,会出现经济问题。
孔老二年轻时,喜欢混白食。季氏请客,他也跑去想混一顿,被阳虎同志截住了,阳虎同志出于爱护他个人名誉的角度,曾经诚恳劝阻说:“季氏飨士,非敢飨子也。”这个事实,阳虎同志今天也在场,可以证明。(阳虎站起来道:“他当时夹着尾巴溜了,声都没吭。”孔夫子的脸,第一次发红。)
那么他年纪大点了,是不是会好点儿呢?也不是。他五十六岁的时候,因为季桓子没有分给他祭肉,他居然以辞职相威胁。结果弄巧成拙,丢了大司寇的官。(孔夫子红着脸说:“祭肉的意义,你懂个屁……”还没说完,洪秀全大手一挥,孟夫子给他嘴上贴了张胶布,一边伸出两个指头:“第一,你没有举手;第二、说脏话。”)
以他这种贪小便宜的个性,调查委员会认为不适宜当老大。
第七、据庄子说,他连强盗柳下跖都辨不赢。这都能当老大?
柳下跖先生不太识字,这是他口述,然后盖了手印的证明材料。(江苇以目示意柳下跖,柳因为听不懂江苇引经据典,正要沉沉睡去,旁边董仲舒飞踢他一脚。蓦然醒来,“啊,那个,哪个……这个……哦,对对对,是我盖了手印的材料……”作背书状:“他辩论赛输给我之后,‘执辔三失,目茫然无见,色若死灰,据拭低头,不能出气’。”)大家现在知道孔老二的辩论本事了吧?(台下有人叫道:“这个材料有问题。”洪秀全见此人面生,回顾孟夫子。孟夫子忙道:“这是康有为,新近在网上发了一篇《孔子改制考》,受到斑竹光绪的好评,有点小名气……他只不过是担心他的论据动摇,倒也不见得是尊孔派的……”康有为继续说:“以柳下先生的口才,而且——柳下先生好像不识字吧?这个又好像是老书生的手笔……庄先生杂篇的内容,好像也不是他自己写的……好像有些莫须有的味道……”洪秀全脸色大变,对孟夫子作了一个砍头的手势。好在众人打断了康有为的论证,“这里人人都有学问,滚一边去,卖弄什么呀你!听江苇念。”)如果有外事活动,感情联络,他当老大,这个,交流肯定有问题。
以上七条,是审查委员会经过初审复核方才定稿,不但对孔丘同志负责,也对整个儒教,乃至于中国文化负责……(下面嘘声一片,江苇念不下去。)当然,材料也许会有一定出入,但事实大抵差不多(嘘声小了些)。总之一句话,孔老二实在不适于继续担任儒门老大(掌声雷动)。那么,谁来当老大呢(鸦雀无声,大家都在认真听,看是不是自己)?江苇……(江苇当场被飞来的砖头砸倒休克,送医院急救。三个月不能踢足球。其实,后面的话是:“是不可能的!”也没说出口。谁叫江苇耍嘴皮子来着?)
与会诸人,后来的结果大抵是这样的:孔老二虽然被认为不配当老大,但是谁来替他,仍然是个问题,于是在这个问题解决以前,他还是当老大;七十二弟子庸庸碌碌,大多数人还是不为人所知;王阳明教学生说:“我心中谁是老大,谁就是老大。是不是老大,不在于老大的头衔安在谁身上,而在于我怎么认为。”很难说这是不是他内心意识的真实表露;孟子游说诸侯,被评为最无聊政客,“当时尚有周天子,何事纷纷说魏齐?”康有为在bbs上发的文章,被证实是托明伪作,而且论据也是假的,尽管他的用意不错。斑竹光绪也帮不了他,结果被封号了事儿;讲厚黑的李宗吾,相当长一段时间不得意,大家都以为他只是在开玩笑,谁也不把他的学说当真;用假名“梁效”的冯老先生,还是被扣了大帽子,说是和“死人帮”有牵连,恐怕和他在会上鼓错掌不无关系;朱熹钻研孔夫子著作,想找出不利于孔夫子的地方,结果读《诗经》出了错,他提出的“叶音”,被证明是读不懂瞎读的典范;柳下跖一直是个不识字的强盗,没有什么大长进;洪秀全没当上老大,转而研究基督教,提出一套连耶稣自己也读不懂的教义,也算当上老大了。有一天被没赶上大会发言的尊孔派干将曾国藩,伙同左宗棠、李鸿章等几个小兄弟,堵在南京街头毒打了一顿,不知所终。
江苇仍然是孔门弟子,跳不出这个大圈子,和大家一样。闲得无聊写写文章,踢踢足球,反正也当不了老大。
[ 本帖最后由 三种不同的红色 于 2008-6-4 19:46 编辑 ]
作者:
马超将军 时间: 2004-6-19 22:58
没有几个封建统治者从心底里认为认为孔丘是老大,但统治者需要这个招牌。
作者:
实干司马 时间: 2004-6-20 20:29
孔子只是傀儡老大而已,在董仲舒,朱熹,朱元璋等人心里只是个可大大利用的主,其余一文不值
作者:
实干司马 时间: 2004-6-22 23:46
原帖由superzz_0于2004-06-20, 22:04:20发表
这个傀儡可是一直下去的哦,那些权臣倒是有可能渐渐被忘却
对啊!难得一个人死后这么长久地当傀儡被利用,这才是老大的本质及风范!
作者:
慕容燕然 时间: 2004-6-23 06:44
儒学在董仲舒手里一变,到了朱熹手里又一变。除了创始人是孔仲尼之外其它就和他没多大关系了。
作者:
清暄 时间: 2004-6-23 19:15
野合不当如是说.
孔子的父亲年纪很大生的孔子,而孔子的母亲年龄却小很多,于礼仪不合,故称野合
作者:
淮南郡主 时间: 2004-6-23 23:13
原帖由江上苇于2004-06-19, 22:43:22发表
虽然近代有历史学家认为,孔丘同志的爸爸是大奴隶主,他妈妈是被侮辱后生子,情有可原。但她大可以哭哭啼啼地去上吊呀
奇了,那个男的干吗不去上吊?!
作者:
沈略 时间: 2004-6-24 15:40
如果对儒家的命运做各个总结,
那么一言以蔽之就是“无用之用,是为大用”。
作者:
风火苍日 时间: 2004-6-29 15:43
原帖由tangliang于2004-06-27, 18:21:13发表
因为皇帝需要
说的好,符合封建社会的需要,所以才有孔子当老大的。
作者:
宇文 时间: 2004-12-19 11:34
那么,洪秀全凭什么问?
不也是政治斗争需要吗
作者:
羽化 时间: 2004-12-19 19:35
乱世推黄老,治世尊孔孟。
人人都是外孔孟,内黄老。
作者:
廖化将军 时间: 2004-12-20 01:41
原帖由Marx1840于2004-12-19, 23:00:04发表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夫子是我最崇敬的人之一 :
抗议楼上的使用某种侮辱性称谓 。。。
孔老二其实也可以理解为亲切的称呼
比如我们说邓矮哥、张3黑的时候,看似大不敬,其实是爱称
作者:
兴汉讨虏大将军 时间: 2004-12-20 15:18
现在那些把夫子贬的一文不值的人,有几个人真正懂得儒家的思想
不懂得儒家的思想,又怎可妄加贬斥
多半是逆反心理的表现而已
嗤之以鼻ing
作者:
jxch 时间: 2004-12-20 19:55
一个人的思想是不能够影响数千年的,至少是许多人的创造和发展
作者:
slq321 时间: 2004-12-20 21:50
不是简单的皇帝需要就可以解决问题的,孔子和关羽是皇帝提倡的,但也是老百姓都认同的,秦始皇焚书坑儒为什么没人赞同呢,朱元璋痛杀功臣不也是很有争论吗,这是整个中国维持生活秩序的需要,再则说了,为什么香港的黑道白道都敬关二爷呢?香港那么开放自由的地方还有皇帝吗?
作者:
司空群 时间: 2004-12-23 15:42
政治斗争往往需要借鉴一些老百姓平常认为对的东西或是被认为是真理的东西.
孔子周游列国,影响不小...正如个所说,为统治者服务,孔子在汉时他的理论最适合愚民,就被武帝临幸了.又如后来洪秀全,康有为等为了起义变法都要借鉴这个"老大"...
作者:
非梦不爱 时间: 2005-1-1 02:59
孔子又不是神,不能求全
个人觉得孔子绝对可称上一代之杰
大家读诸子百家都知道,抬出孔子加以反面说教或批驳乃是证明自己的决好方式,在正面赞颂上孔子更加是不二人选。
在人格魅力上孔子至少是前无古人(除了所谓的几个圣人),后世大一统时期也仅有王阳明等谬谬几人有那样的成就与影响
作者:
琴心 时间: 2005-1-1 13:59
原帖由肃杀于2004-06-23, 6:44:40发表
儒学在董仲舒手里一变,到了朱熹手里又一变。除了创始人是孔仲尼之外其它就和他没多大关系了。
说的好!儒学早就失去本来面目了
作者:
狂醉月 时间: 2005-1-2 01:22
哈哈!好文章!
七大理由,深获吾心也!
其实,孔老二也不外如是,他最爱的,就是那一套完全迎合封建制度的愚民政策,根本就只为了讨好统治阶级,哪有为百姓着想。
再说,他推行的那一套礼仪,冗长而繁重,步骤多多,又须花大笔费用,简直劳民伤财。
此外,还说什么教书不分贫贱,绝对大错特错。谁都知道要拜孔老二为师,得送上腊肉。天啊!他以为腊肉很便宜吗?竟要贫穷学生花费巨款上课。
总的来说,儒家学说毕竟有它可取之处,但却不须过於尊崇,更不须把孔老二的地位定得如此之高。
作者:
adomson 时间: 2005-4-17 00:26
孔夫子也是一个凡人,有错不为奇,但他提出的儒家学说确实是史上的一颗明珠,里面有很多我们值得学习的地方,现在很多外国也兴起学习儒家学说
作者:
蒹葭苍苍 时间: 2005-4-17 04:14
骂儒者大多是不懂儒者,人云亦云.的确,儒家有落后的思想,但也有精华.仁何思想都在时代的局限性.我们现在的思想将来难道后人就不会说我们落后了吗?要懂得吸收精华,剔除糟粕而不是全面打倒,否则,我们就失去了根基,我们就会失去我们的文化传统.
作者:
兴汉讨虏大将军 时间: 2005-4-17 14:11
原帖由蒹葭苍苍于2005-04-17, 4:14:02发表
骂儒者大多是不懂儒者,人云亦云.的确,儒家有落后的思想,但也有精华.仁何思想都在时代的局限性.我们现在的思想将来难道后人就不会说我们落后了吗?要懂得吸收精华,剔除糟粕而不是全面打倒,否则,我们就失去了根基,我们就会失去我们的文化传统.
说得好。古今中外没有哪种思想可以行之千年万年而不易的,后人习固安常惰于创新,却不自修省,反怪几千年前的老祖宗何以没有为我们考虑到!很多人在这里批评儒家,他们中有几个静下心来翻过一翻《论语》!
作者:
兴汉讨虏大将军 时间: 2005-4-17 14:14
原帖由狂醉月于2005-01-02, 1:22:14发表
再说,他推行的那一套礼仪,冗长而繁重,步骤多多,又须花大笔费用,简直劳民伤财。
什么叫“礼,与齐奢也,宁俭;丧,与齐易也,宁戚。”?这正应了我上面所说的,批评儒家的人有些连〈论语〉都没翻过一翻!
作者:
扶楠 时间: 2005-4-17 14:28
好文好文!尤其喜欢最后一段
真正的儒家思想除了有一点迂腐(他们对于周文王周武王和周公的崇敬,或者说对于“古”,的确可以说是有些迂腐的。比如尚书中描写武王伐纣血流成河,孟子就硬说因为武王是仁君所以断不会如此……打仗嘛,又不是治国,不流血才怪),其实真的很值得我们学习。
嗯,其实呢,相对而言,我更喜欢读孟子,论语大道理太多,需要用脑仔细思考,对于不爱思考的我辈,还是雄辩的孟子读着更有劲
作者:
张建昭 时间: 2005-4-17 14:31
我倒更喜欢荀子
作者:
扶楠 时间: 2005-4-17 14:35
个人感觉,荀子更有孔子的君子风范,读其文,恂恂然大有儒士之风,即使是人性本恶与人定胜天这样的惊世理论,从荀子的笔下道出似乎也是波阑不惊,如果换作“天下舍我其谁”的孟子来说,给人感觉肯定大大的不同了
孟子雄辩,“余岂好辩哉,余不得已也”,其实还是辩。《孟子》并不以犀利著称,论犀利自然还是韩非子更胜一筹,但是就是喜欢孟子的这般气势
作者:
醉眼看苍生 时间: 2005-4-17 15:29
骂儒者大多是不懂儒者,人云亦云.的确,儒家有落后的思想,但也有精华.仁何思想都在时代的局限性.我们现在的思想将来难道后人就不会说我们落后了吗?要懂得吸收精华,剔除糟粕而不是全面打倒,否则,我们就失去了根基,我们就会失去我们的文化传统.
说的对,孔子的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是非常进步的思想,现在看来其中的许多思想还很符合这个时代。
作者:
实干司马 时间: 2005-4-17 22:45
孔子很伟大,就是后人把他的思想肆意歪曲改造,弄得孔子也受不少牵连
我还是喜欢孟子多于孔子,因其具有民重君轻的“民本”思想,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民主思想的萌芽
作者:
蒹葭苍苍 时间: 2005-4-17 23:19
孔子和孟子都是通得变通之人。
孔子主张因才施教,反而是现在的教育千篇一律,只会培养机器而不是人才。
孟子曾举过一个例子,嫂子掉水里了,你救不救。救,男女授受不亲。不救,她又是你的亲人。孟子说,不救那是贼也。这就是变通,关键时刻,为了挽救生命,可以权宜。后人说儒家迂腐,那是只见腐儒而不见大儒。至于后面理教盛行,那是封建君主利用儒家统治百姓,只取对其有利而删除了对其不利的思想使然。程朱之儒不是孔孟之儒。
作者:
扶楠 时间: 2005-4-17 23:23
对,讨厌程朱理学……
作者:
实干司马 时间: 2005-4-17 23:35
变通乎?原则乎?不说也罢
中国从来就不缺少“变通”
作者:
小轲 时间: 2005-4-19 10:02
男女未经婚配或已经婚配而在室外交合。性交乃至婚配的一种特殊形式。最早字文记载见于《周礼.地官.媒氏》:“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不用令者,罚之。司男女之无夫家者而会之。”《史记志疑》云:“古婚礼颇重,一礼未备,即谓之奔,谓之野合”。《史记探源》曰:“纥与颜氏女祷于尼丘野合而生孔子,于尼丘扫地为祭天之坛而祷之,遂感而生孔子,故曰野合”。古时认为野合是一种吉祥、美好而神圣的象征,故在墓砖、岩画、绘画、雕刻中常有“野合图”。野合之风沿袭甚久,《后汉书.鲜卑传》载:“此春季大会,洗乐水上,饮宴毕,然后婚配”。此处“婚配”即性交。少数民族野合之风更为多见:高山族“男女于山间弹口琴,歌唱相和,意投则野合”(《续台湾府志》卷十四);瑶族“踏歌而偶奔者,入宫岗,插柳避人”(《炎徼纪闻》卷四);苗族“男女婚娶不须媒妁,女年及笄,行歌于野,遇有年幼男子,互相唱和,彼此心悦则先行野合”(《苗疆闻见录》)。至今, 某些地区、某些民族仍保留有野合风俗。国外野合风俗更盛,如美拉尼西亚索罗门群岛的年轻土著只准在林中而不得在村中性交;斐济岛、新喀里多尼亚岛、新几内亚的某些部落,印度的风德人、乌托人部落,也规定夫妻应到森林中媾合。
作者:
弄湖衣 时间: 2005-5-14 12:23
所谓孔子是老大,我想这个当老大的孔子早已经不纯粹是当年的那位孔老二了~经过几千年历史的修饰与升华,就像楼上说的,孔老大不过是个傀儡老大,背后的正主可多了~孔子不过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一个象征,我想充老大的可不是孔子,而是被我国奉为正统几千年的儒家文化
作者:
轻松好心情 时间: 2005-5-14 15:30
孔夫子的老大相当于英国王室之于英国差不多
作者:
蒹葭苍苍 时间: 2006-10-20 20:39
沐春之月,奔者不禁。
作者:
碧落赋 时间: 2006-10-20 22:30
孔子老大的工资收入,是多少钱一个月?
这个我比较感兴趣,毕竟老大的收入比较吸引人
作者:
霹雳娃娃 时间: 2006-10-23 08:20
服务于统治者这个说法我不同意
把封建君主制批得一无是处,好像全国人都在为专制君主当奴隶似的,这样并不客观
整个人类社会各个民族几乎都有一段君主专制时期,人类选择这样一种政体,并非偶然,而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他最适合人类发展的需求
而孔夫子的儒家学说有力的支持了这一政体的发展,并非一无是处
作者:
关内侯 时间: 2006-10-24 02:06
因为其他想当老大的人发现自己比孔子还恶心……他们不好意思
作者:
中书舍人 时间: 2006-10-24 12:20
原帖由 碧落赋 于 2006-10-20 22:30 发表
孔子老大的工资收入,是多少钱一个月?
这个我比较感兴趣,毕竟老大的收入比较吸引人
那个时候工资一般发米,所以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每个月月底孔二喊子路或者子贡背个麻袋去粮食仓库门口排队领米的场景。
作者:
秦川雄帝宅 时间: 2006-10-24 15:47
很反感所谓的服务于统治阶级,后来的皇帝利用了他的学说而已,只要是学说肯定不能尽善尽美,为什么这么苛求儒学呢?
作者:
悼红狐 时间: 2007-4-29 21:16
原帖由 好名没了 于 2007-4-29 20:31 发表
儒教只是一种学说,诸子百家其中之一而已,本身无所谓好坏.但它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和集团利用了,才造成今天的祸国殃民,流毒无穷!!!
这种话,也太敢了吧,完全是胡说八道
儒学怎么祸国殃民,流毒无穷了?儒学来给中国两千来年的辉煌怎么不提了?
《七略》就把六艺和诸子分开了,到你这里怎么又回去了?
什么叫别有用心?又是哪些人和集团?
汉初用黄老道派,于是汉初的黄老道派“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和集团利用了”?暴秦用法,难道法家“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和集团利用了”?
换句话说,中国历来也并非一直以儒尊,自东汉以降北宋之上,儒学沦落到出了一个韩愈就“道济天下之溺”
儒家承三代之统,开百代圣法,被统治者挪威己用,理所应当
中国权术之斗,你要怪去怪法家,去看看法家那些“术”,关儒家什么事?!
作者:
寻谷 时间: 2007-4-30 20:15
这种帖子也加精 无语
一群没看过孔子书的人,什么都不懂就在这里辱骂孔子
《春秋》、《诗经》、《尚书》 楼主 你看过没?后面骂孔子的,你们又看过没?
儒家几千年来影响这么大,如果以你们的水平都看得出来孔子这么垃圾,那你把中国几千年读书的人都当成什么了?弱智?
还有愚民一说,其实所谓的愚民,只不过是指隐藏一些事情而已,并不是某些人想象中的让百姓变白痴
中国共产党这一招也没少用,政治上,为了胜利或者某些需要,不能让民众知道的太多,尤其是在部队里面,所谓的军人的天职就是服从命令,就是愚兵
没有你们想象中那么十恶不赦
不过这不是正题 孔子那个时代,为什么孔子要讲礼?就是因为礼崩乐坏,天下诸侯不尊周天子,为一己之私利互相攻伐,以至百姓连年受兵戎之苦 所以孔子才周游列国宣扬他的儒家学说,主张以仁为本,以礼为本,各诸侯守好自己的本分,如此则天下太平
作者:
whws 时间: 2007-4-30 20:33
原来是江上苇的大作。游戏笔墨罢了,犯不着这么上纲上线的。
法家虽尚刑名,和儒学怕也脱不开关系。说儒学被利用,觉得挺可笑,儒学为学的目的,就是为了为政,何谈被利用。不过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发展和应用罢了。
至于说儒学流毒无穷,我看是中了“儒法斗争”的毒

作者:
夷陵人 时间: 2007-4-30 22:50
儒学流毒无穷在于其静止机械的思想,比其道家差老远.
作者:
向黑杰克问好 时间: 2007-5-9 23:14
原帖由 寻谷 于 2007-4-30 20:15 发表
这种帖子也加精 无语
一群没看过孔子书的人,什么都不懂就在这里辱骂孔子
《春秋》、《诗经》、《尚书》 楼主 你看过没?后面骂孔子的,你们又看过没?
儒家几千年来影响这么大,如果以你们的水平都看得出来 ...
儒家影响大,是不是跟皇帝倡导有关?就凭孔子的人品他也不配当老大,这点你可以自己去考证也可以参考楼主说的,别不知道就在这乱喉。
作者:
悼红狐 时间: 2007-5-9 23:21
原帖由 向黑杰克问好 于 2007-5-9 23:14 发表
儒家影响大,是不是跟皇帝倡导有关?就凭孔子的人品他也不配当老大,这点你可以自己去考证也可以参考楼主说的,别不知道就在这乱喉。
孔子人品怎么了?你倒是说说啊
儒家接三代,选择他是理所应当名正言顺,
江上苇是谁?在孝陵撒尿,还顺便捡块砖回家的文物盗窃分子和破坏分子
作者:
三种不同的红色 时间: 2007-5-9 23:52
说孔子人品不好?
居然有说孔子人品不好的。。。
现在的人啊,胆子是越来越大了,真是无所畏惧啊。这可不是好事情。
作者:
中庸 时间: 2007-5-10 00:04
其实想想后来的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那个还是孔子本身的那些思想了。
孔子只是为他们画好了地,其实房子都是他们自己盖的。
作者:
中庸 时间: 2007-5-10 00:07
原帖由 三种不同的红色 于 2007-5-9 23:52 发表
说孔子人品不好?
居然有说孔子人品不好的。。。
现在的人啊,胆子是越来越大了,真是无所畏惧啊。这可不是好事情。
从作者的文风上就的出来,你还真的把它当真了。
楼主只是在揭示一些东西吧,他对孔子的尊敬应该不下于你。
作者:
中庸 时间: 2007-5-10 00:09
原帖由
悼红狐 于 2007-5-9 23:21 发表
孔子人品怎么了?你倒是说说啊
儒家接三代,选择他是理所应当名正言顺,
江上苇是谁?在孝陵撒尿,还顺便捡块砖回家的文物盗窃分子和破坏分子
红狐兄有点偏激了吧。
楼主调侃而已,而你的话有点不厚道了。
作者:
三种不同的红色 时间: 2007-5-10 00:33
原帖由 中庸 于 2007-5-10 00:07 发表
从作者的文风上就的出来,你还真的把它当真了。
楼主只是在揭示一些东西吧,他对孔子的尊敬应该不下于你。
偶说的不是楼主,偶说的是那个叫黑杰克的。
作者:
好名没了 时间: 2007-5-10 01:08
我提到百家的意思是说不要一支独秀,百花齐放才是春.而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统治者却把儒教推到了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当然,他们也不是真的推崇,外讲儒术,内用黄老嘛,呵呵 丫够虚伪 够卑鄙 够无耻 以下省略形容词若干
)这么长的时间只有一种声音,后果很严重,谎话说的久了,连自己都会对那套自欺欺人的东西深信不疑,老百姓都温顺的像绵羊了,统治者的御人之术也事半功倍了.以至于"半部论语治天下"这种荒谬绝伦的说法都能大行其道
,可惜皇帝老子们不知道 这个世界并不
仅仅只有他们一个玩家.1644年鞑子来了 两百年后列强也来了...
至于说到法家,嘿嘿 说句很伤心的话 直到今天 此时此刻 中国人都没弄懂法制是怎么回事
我们的市长还以父母官自居 我们的法官还以青天大老爷的称谓为荣.嘿嘿 你是谁的父母? 你是青天大老爷了 那法律是什么?
西人很久以前就知道"一套好的制度比一千个圣人都管用"这么简单的道理我们到现在都不懂或是不愿意懂.别以为我在信口开河"父母官青天大老爷"是合法报纸报道的, 对于违规操作要加强教育严于自律是一个我都替他脸红的清华博导在CCTV2的节目中的"高论"(他当场就遭到了一名香港学者的驳斥)
这个帖子本来不想再回的,因为俺懒得打字.最后再多说一句:中国的很多问题,如果不能从文化和制度上找原因,那都是肤浅的.忘记是谁说的了 大致是这个意思吧
作者:
悼红狐 时间: 2007-5-10 11:59
原帖由 好名没了 于 2007-5-10 01:08 发表
我提到百家的意思是说不要一支独秀,百花齐放才是春.而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统治者却把儒教推到了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当然,他们也不是真的推崇,外讲儒术,内用黄老嘛,呵呵 丫够虚伪 够卑鄙 够无耻 以下省略形容词若干 ...
历史选择儒家是必然的,儒家承接夏商周三代文明制度,不管从利益理论器物还是规范行为可行性都是中国文明最正的源头,百家争鸣当然不错,事实证明中国历史上也确实是百家争鸣,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秦用法术,汉初奉黄老,西汉后古文经派,东汉今文经派,东汉末佛学传入,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明末思想大解放。我还真没看出来哪里百家不开放了,要说禁锢那是满清一朝一代之事,与中国何?
而且恕我孤陋寡闻,我从来没听过什么“外讲儒术,内用黄老”,只听过外儒内法的提法
儒学以其开放进步自我革新的核心传统,维护了整个中国社会的发展,谈什么流毒呢?任何学说实行起来都有弊端,动不动就扣上流毒的大帽子,那流毒多了去了,自由民主的米国年年校园枪击,莫非这是自由民主的流毒?
法制?你怎么知道中国古代没有法制,其表现形式与西方不同罢了。朱熹说经者,常道也。要我翻成现代汉语,我就翻作经典是内在真理的外在表现形式!怎么样?还不是一板一眼的。
12**年英国出了个大宪章,但早在唐代韩愈就提出了道统观念,不要小看道统这两个字,这个道统成为大臣对君主的杀手锏,宋代君臣共治天下,明代皇帝做得那么窝囊全拜道统所赐,大臣泼妇骂街一样骂皇帝,上朝不讲朝仪,高声喧哗,随地吐痰,午门内混进乞丐,全国上下拿着皇帝开玩笑,拿着孔子当把势玩
万历二十六年,内阁首辅沈一贯在其《请修明政事收拾人心揭帖》里说,“往时私议朝政者不过街头巷尾,口喃耳语而已。今则通衢闹市唱词说书之辈,公然编成套数,抵掌剧谈,略无顾忌。所言皆朝廷种种失败,人无不乐听者,启奸雄之心,开叛逆之路。此非一人口舌便能耸动,盖缘众怀怨愤喜于听耳。”
不要动辄就把现在的问题乱往古人身上泼脏水,自己先反省
我简直不晓得你这一条条到底怎么得出来的
作者:
向黑杰克问好 时间: 2007-5-11 16:44
命令鲁国的卫士砍断无辜演员的手足,编写罪名杀害少正卯,按个人喜好删减《诗经》。这几点是使我认为孔子人品有问题的原因。
作者:
悼红狐 时间: 2007-5-11 17:23
原帖由 向黑杰克问好 于 2007-5-11 16:44 发表
命令鲁国的卫士砍断无辜演员的手足,编写罪名杀害少正卯,按个人喜好删减《诗经》。这几点是使我认为孔子人品有问题的原因。
匹夫戏诸侯,你的来源不会是小说《东周列国志》吧,汗一个先
少正卯的问题,朱熹早就有说,你应该去读读
夫子最恨郑乐,认为其淫,可《诗经》国风保存最多的就是郑风,你说夫子的好恶是什么?夫子感叹三代文献不足征,怎么可能删减?
--
你这三条,要么以讹传讹要么街语巷闻要么任喜好而偏信之
往夫子身上泼脏水倒是不遗余力,其他的没怎么看出来
作者:
三种不同的红色 时间: 2007-5-11 17:47
原帖由 悼红狐 于 2007-5-11 17:23 发表
匹夫戏诸侯,你的来源不会是小说《东周列国志》吧,汗一个先
少正卯的问题,朱熹早就有说,你应该去读读
夫子最恨郑乐,认为其淫,可《诗经》国风保存最多的就是郑风,你说夫子的好恶是什么?夫子感叹三代文献不足征,怎么可能删减?
--
你这三条,要么以讹传讹要么街语巷闻要么任喜好而偏信之
往夫子身上泼脏水倒是不遗余力,其他的没怎么看出来
说孔子删减文献,那是出自纬书中的话,近年来在网上很是流行。
《尚书纬》云:“孔子求书,得黄帝玄孙帝魁之书,迄于秦穆公,凡三千二百四十篇。断远取近,定可以为世法者百二十篇,以百二篇为《尚书》,十八篇为《中候》。”
因此网上某些人就计算出来,孔子删灭了96.3%的古书,因此断定孔子之罪,上通于天。
也因此,很有一些热血青年们对孔子心生怨恨。
不过想来热血青年们不知道纬书是什么,也不知道它的可信度如何。
真让人无话可说。。。
作者:
ptcn 时间: 2007-5-12 15:22
今人所谓的孔子,大多是朱熹们阉割、打造出来的,和历史上的孔子未必是一回事。
按我所知,历史的孔子有2大亮点:
1)“大同小康”之论
2)反对铸刑鼎
对第1)条,朱熹们干脆不承认;倒是康有为的观点比较靠谱,但却被朱熹之徒们骂了个狗血喷头。
对第2)条,朱熹们倒是根本就犯不上操心,因为从孔子的时候起人们就已经不理解刑鼎的意义了。只是近年来才有学者揭示了其意义。
今天推崇儒学的,其实很多只是打孔子的旗号、披儒学的外衣而已,其内里是纯正的理学,讲“天理人欲”的。
[ 本帖最后由 ptcn 于 2007-5-12 15:26 编辑 ]
作者:
中庸 时间: 2007-5-12 17:12
原帖由 ptcn 于 2007-5-12 15:22 发表
今人所谓的孔子,大多是朱熹们阉割、打造出来的,和历史上的孔子未必是一回事。
按我所知,历史的孔子有2大亮点:
1)“大同小康”之论
2)反对铸刑鼎
对第1)条,朱熹们干脆不承认;倒是康有为的观点 ...
儒家是理学的根本,而理学是儒的发展。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儒家兴起于战国,到汉代发展为经学,如果说变也是经学开始变的。但他的本质并没有变,而是包容了其他的思想而已。
三国魏晋时期发展起来的玄学,他是道家思想的发展,也就是对儒的一次反思。战乱带来的也是人们消极厌世的思想。直到隋唐国家重新统一,科举制的兴起重新让人们将思想的重点回到儒上来。而当时人们的思想不足以对儒家经典有更好的解释。这时候从印度引进的佛学为儒家经典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而五代乱世正是佛学、道、儒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过程。而宋代兴起的理学正是吸收了佛、道思想而对儒家思想的重新认识。其中最为重点的就是“格物”。当然理学更加强调的是儒家形而上的那部分。包括后来明代兴起的心学,他们都没有跳出儒家的思想圈子。但他们都要比儒家更为深入,所以说他们是儒也没有什么错。
作者:
中庸 时间: 2007-5-12 17:20
在下看来孔子一生中最大的亮点不是别的,而是由他发起的教育普及工作。
要知道在孔子之前能接受教育的只有那些贵族子弟,而平民是没有条件学习知识的。而孔子的私塾教育,让平民也有机会接受教育。所以说孔子是最早的教书匠了。
作者:
wwwind 时间: 2007-5-13 22:18
记得曾国藩老先生对自己一生修为的看法吗?以道家修身,以儒家处世,以佛家济世!
儒家提倡的礼教,非常符合统治阶级的需要.
而且孔子这位大师自己的才能冠绝六艺,提恐怕从古至今没几个人及得上,又提出礼教治国.真正礼教的实行会限制君权的无限扩张.他被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推为尊师很正常.
就像现在的领导需要听话并会办事的人,儒家学子第一当选.
诚心正意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能做到这几点,不愧为一时英才.试问有几人能真做到?
作者:
慕容心 时间: 2007-5-13 23:51
原帖由 向黑杰克问好 于 2007-5-11 16:44 发表
命令鲁国的卫士砍断无辜演员的手足,编写罪名杀害少正卯,按个人喜好删减《诗经》。这几点是使我认为孔子人品有问题的原因。
孔子创私塾,等贵贱。凡带上一点“束修”的,都收为学生。
孔子著春秋,留论语。汉语文章的典范性发源于此。
孔子倡仁义,重礼乐。恭、宽、信、敏、惠流传千古。
除了亚圣孟子,还有人能与其相比吗?
[ 本帖最后由 慕容心 于 2007-5-13 23:57 编辑 ]
作者:
machi0220812 时间: 2007-7-11 11:07
孔子只是被当成儒家学说的象征,这有利于历代王朝统治
作者:
索虾王 时间: 2007-7-13 02:41
真正的儒学其实现在没多少人懂,包括我也不懂,但无可否认他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也肯定影响了你和我
作者:
destinsun 时间: 2007-7-13 09:52
孔子的思想是在于礼教,不过不同的时代,时代的精神和环境是存在差异,但孔子儒家的精神有时还是很需要的。好与不好,关键看自己的领悟和体会。
作者:
白地将军 时间: 2008-2-1 17:56
汗
倘孔老二看了这贴,肯定要再次大呼后生可畏了
作者:
白地将军 时间: 2008-2-1 18:00
看论坛经常发现这些“无敌”的言论,什么“统治阶级需要”,“被皇帝利用”什么的,这话有道理,但却是实实在在的空话
作者:
白地将军 时间: 2008-2-1 18:18
孔夫子身长2米武艺超群,又是一代宗师,相当于姚明+(......想不出了),尔等谁比的上?
作者:
叡德 时间: 2008-2-2 12:46
關鍵在于LZ沒當上老大
不過以LZ的水平要當上老大,難!
作者:
jasonlhg 时间: 2008-2-4 22:19 标题: 欺世盗名 他
如喪家犬般的周游列國 講了些屁話 連當時老百姓都聽不懂 小弟們編了本書 就能子孫衍圣公 自己至圣
作者:
uesegi 时间: 2008-2-4 23:08
大唐前期周公是老大
作者:
wwwwww.com 时间: 2009-12-31 01:22
世人议夫子,如盲人摸象。
作者:
7430220 时间: 2010-2-19 16:15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向来都是外儒内法的,拜他老大收复人心呗,毕竟人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嘛
作者:
7430220 时间: 2010-2-19 16:17 标题: 回复 #70 uesegi 的帖子
夫子也是拜的周公作老大嘛,根红苗正的接班人嘛
作者:
shicanhui 时间: 2010-3-5 10:38
老大之所以成老大,用哲学观点来说两方面:自身的主观原因及社会的客观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请不要夹带时政话题
[ 本帖最后由 麒麟子 于 2010-3-5 13:13 编辑 ]
作者:
临川介甫 时间: 2011-2-17 17:09
原帖由 whws 于 2007-4-30 20:33 发表
法家虽尚刑名,和儒学怕也脱不开关系。.
韩非、李斯均为荀子弟子
作者:
绝世天骄 时间: 2011-2-18 11:21
原帖由 马超将军 于 2004-6-19 22:58 发表
没有几个封建统治者从心底里认为认为孔丘是老大,但统治者需要这个招牌。
以前只听说马超将军其人,这是第一回见这个ID。
作者:
tiger1970 时间: 2011-2-18 13:02
呵呵,所有人都知道孔夫子是老二。
你不承认他是老大他肯定就不是,他从来也没说自己是老大。
作者:
临川介甫 时间: 2011-2-22 21:02
原帖由 羽化 于 2004-12-19 19:35 发表
人人都是外孔孟,内黄老。
许多君王是外儒内法
作者:
临川介甫 时间: 2011-2-22 21:05
原帖由 slq321 于 2004-12-20 21:50 发表
香港的黑道白道都敬关二爷
真不知关公应该帮谁
作者:
acor 时间: 2011-3-10 23:04
兄弟你连所谓"野合"都没搞清楚,谈这个问题太扯了.
作者:
toushion 时间: 2011-3-11 12:10
几千年来的至圣先师竟然人品不好了,我真的很佩服这种“怀疑一切”的科学精神
作者:
乾元利貞 时间: 2011-6-25 13:43
諸子百家 皆自天道 禮法雖說是仁義之末 但是又有誰人真正懂的仁義道德 我只知道 我坐姿不正 衣衫不整 心裏想的必定是些烏七八糟的東西 一個人行的正坐的端 那麼這個人品行意志必定不會差 至於繁瑣禮節 也是後人加以演變 成為地位的象征很統治工具 我想這不是禮的本質吧
作者:
zeloti 时间: 2011-6-25 13:54
原帖由 乾元利貞 于 2011-6-25 13:43 发表
諸子百家 皆自天道 禮法雖說是仁義之末 但是又有誰人真正懂的仁義道德 我只知道 我坐姿不正 衣衫不整 心裏想的必定是些烏七八糟的東西 一個人行的正坐的端 那麼這個人品行意志必定不會差 至於繁瑣禮節 也是後人 ...
坐姿不正 衣衫不整 心裏想的必定是些烏七八糟的東西
这么说来,傅冬菊公然出卖他父亲傅作义而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被他父亲大骂“不忠、不义、两姓家奴”,如此令人发指的事都做得出来的人肯定是道德极其败坏腐化的人,但是你错了。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你:事实上,傅冬菊没有害过任何人,自己“文革”还被迫害。晚年的傅冬菊生活十分平淡,甚至可以用窘迫、困顿这样的词汇来形容。她微薄的退休金几乎让她看不起病,住不起院!前些年房改,需要个人将公房买下来,而这象征性的不多的钱,她都拿不出,以致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多次向她催逼房款。平时,傅冬菊深居简出,从不向人提及自己对和平解放北平做出的贡献。有时,她还把省吃俭用存下的零钱,捐献给希望工程。她曾联系各方人士捐款,在山西省建设了两所希望学校。2007年,傅冬菊平静的走完了她的一生。
人性本来就是复杂的。仅仅从“坐姿不正,衣衫不整”就断定“心裏想的必定是些烏七八糟的東西”,这种看法本身就是自欺欺人的“乌七八糟”。
作者:
zeloti 时间: 2011-6-25 14:12
坐姿不正 衣衫不整 心裏想的必定是些烏七八糟的東西
在工厂干活的工人坐姿不正、衣衫不整,心裏想的必定是些烏七八糟的東西
农民下田干活衣衫不整,休息时坐姿不正,心裏想的必定是些烏七八糟的東西
......
儒家歧视工(技术人员)农等“低等”阶层又一有力证据
作者:
西歪 时间: 2011-6-25 23:58
原帖由 zeloti 于 2011-6-25 13:54 发表
这么说来,傅冬菊公然出卖他父亲傅作义而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被他父亲大骂“不忠、不义、两姓家奴”,如此令人发指的事都做得出来的人肯定是道德极其败坏腐化的人,但是你错了。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你:事实 ...
“起义”这事情,傅作义倒是害了人,起码陈长捷恨死他了
作者:
wwwind 时间: 2011-6-26 07:05
想驳斥儒家文化吧,何必把孔老夫子拉出来鞭尸。儒家流传2千年多年,糟粕和精华都有,关键是后学者如何看待和运用。跟死去孔夫子过不去,不过想臭整个儒学。洪秀全臭孔丘,最后被中国的传统知识分子一致认定,洪秀全要与天下读书人为敌,才导致立论不稳。在争取普通人心的舆论中,反而淡化了与清廷的矛盾--舆论可是掌握在知识分子手里。
关键是儒家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漠视才是以儒家为表象的国家统治逐渐败亡的原因。说白了,儒家文化没有明白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老百姓吃不上饭,就会造反,很正常,天经地义。国家政府既然对百姓收税,就得保护自己的子民生存权利。但如何让百姓吃饱饭不闹事,可是个难题。儒家没想出好法子来解决,所以会说“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现在社会上吹捧儒家文化是一种变相的复古行为,其道德规范是否能让腐败现象杜绝?根本不可能,君不看中国数千年历史长河中,腐败行为屡屡不能被禁止,就在于官、权、利之间的纠结。儒家解决了什么问题呢。除了嚷嚷之外还是嚷嚷。以法立国才是根本。
捧个道德规范来约束百姓,为官者依旧利用职权获利。从文化角度讲,礼学是很好的。但是从国家统治来说,儒家文化是不适合的。从统治角度上来说,就是以愚民为本,固步自封。
孔丘被尊为老大,是中国知识分子阶层的推崇,一种精神的象征作用。君王为自己统治争取知识分子的支持而妥协。对普通一天到晚为生存奔波的百姓就是没有很大意义。反对孔丘不仅需要极大的勇气,而且代价会非常大。得罪孔丘,就等于得罪整个知识分子群体。不顾身后事的,真是值得尊重的。所以孔子与儒学并不是等号。
[ 本帖最后由 wwwind 于 2011-6-26 07:20 编辑 ]
作者:
轮回 时间: 2011-6-28 15:28
老子天下第一
作者:
轮回 时间: 2011-6-28 15:34
原帖由 zeloti 于 2011-6-25 13:54 发表
这么说来,傅冬菊公然出卖他父亲傅作义而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傅作义不投降也没有用,他的部下会投降的,他的谈判代表都是中共卧底,还玩什么玩?七路半的时候就已经种下了因了,林彪八十三万人马入关,傅作义已经没有任何机会了,大不了再造长春,其实张家口、天津一拿下,北京城里的国民党部队军级人员是要争相当曾泽生的,最忠心的也不过是当郑洞国,也不需要围城那么长时间。傅作义接受和平改编,对他自己、对军队、对北京人民都是最好的选择,不然他就算侥幸逃脱,老蒋也会办了他,卫立煌比他和老蒋近多了,难保他不成韩复渠。
作者:
三种不同的红色 时间: 2011-6-28 17:18
傅冬菊是救了傅作义,而不是害了他。
傅冬菊有亏于傅作义的,不过是没有让他当成老蒋的忠臣而已,——但老傅真就愿意当老蒋的忠臣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要不然,老傅就不会硬顶着不南撤了。
作为女儿来说,为老爸指一条活路,这难道不是理所应当的吗?至于出卖神马的,不知从何谈起。
当然,傅作义害了陈长捷,那是事实。要不然陈长捷不会恨傅作义恨到死。当初陈长捷也是打算和谈起义的,结果老傅一直忽悠他,叫他硬顶,——实际就是想用陈长捷来试试土共刀有多快。等到陈长捷完蛋了,他老傅就投降了。——两个曾经一同出生入死的战友,一成座上客,一成阶下囚。老傅的这招确实阴到了极点。
作者:
吃饭猛喷罗大傻 时间: 2011-6-28 17:38
傻子奇怪的是,为啥制定礼乐的周公不能成为老大?
作者:
轮回 时间: 2011-6-28 18:00
原帖由 三种不同的红色 于 2011-6-28 17:18 发表
傅冬菊有亏于傅作义的,不过是没有让他当成老蒋的忠臣而已,——但老傅真就愿意当老蒋的忠臣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要不然,老傅就不会硬顶着不南撤了。
老傅是阎锡山的老部下,后来自立山头,本来就和老蒋不是一伙的,相互利用罢了,谈不上忠心与否。窃以为傅作义还是很看不上老蒋的,至少在军事才能上,至于治国和治军,老傅事实上还是认同太祖的那一套。不然也不会在抗战期间被骂成七路半。拿陈长捷试刀的说法有点过了,不过是想让陈帮他争筹码罢了,没有想到共军那么厉害;另外天津要是和平解放了,北京就轮不到他说话了,算是一点小私心。
傅作义这个人对国家,对民族还是不错的,除了那一小段反共历史,基本上都是光明的,他在抗日战争中就是个亲共分子,解放战争压错宝了。
作者:
郭靖かくじゅん 时间: 2011-6-29 20:57
就凭他的影响力。
作者:
ouyangnitian 时间: 2011-6-30 08:53
原帖由 轮回 于 2011-6-28 18:00 发表
他在抗日战争中就是个亲共分子,解放战争压错宝了。
你总不能让人老傅内战一开就投降共产党吧,怎么说当时国民政权才是正统
作者:
zeloti 时间: 2011-7-3 00:08
原帖由 三种不同的红色 于 2011-6-28 17:18 发表
傅冬菊是救了傅作义,而不是害了他。
傅冬菊有亏于傅作义的,不过是没有让他当成老蒋的忠臣而已,——但老傅真就愿意当老蒋的忠臣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要不然,老傅就不会硬顶着不南撤了。
作为女儿来说 ...
傅冬菊出卖傅作义是救傅作义,那"反右"和"文革"时儿女出卖并打倒老子、老子出卖并打倒儿女算什么?
都是出卖亲人,都是T G领导和指使默许,怎么评价就截然不同呢?傅冬菊面不改色出卖至亲被赞扬,"反右"和"文革"时儿女学习傅冬菊先进经验出卖并打倒老子、老子出卖并打倒儿女,同样的出卖却被唾骂,这叫什么话?
这叫只许傅放火,不许人家点灯
"反右"和"文革"时跟着傅冬菊的先进典型走,跟着党的路线走,怎么是这种被唾骂的后果啊,成王败寇害死人啊

作者:
西歪 时间: 2011-7-3 00:19
原帖由 zeloti 于 2011-7-3 00:08 发表
傅冬菊出卖傅作义是救傅作义,那"反右"和"文革"时儿女出卖并打倒老子、老子出卖并打倒儿女算什么?
都是出卖亲人,都是T G领导和指使默许,怎么评价就截然不同呢?傅冬菊面不改色出卖至 ...
傅作义自己磨磨蹭蹭,想头太多,拖到最后时刻,除了起义(投降),就只有被打死或者活捉。能混个“起义”的名分,已经很不错了。陈长捷才是倒霉蛋,被傅作义结结实实地出卖了。
作者:
zeloti 时间: 2011-7-3 19:29
原帖由 西歪 于 2011-7-3 00:19 发表
傅作义自己磨磨蹭蹭,想头太多,拖到最后时刻,除了起义(投降),就只有被打死或者活捉。能混个“起义”的名分,已经很不错了。陈长捷才是倒霉蛋,被傅作义结结实实地出卖了。
陈长捷被傅作义出卖,与傅作义被女儿出卖是两回事。
作者:
hnsh 时间: 2015-4-10 15:43
一开始 觉得是搞笑的 看到最后一段 怎么觉得是 隐晦的黑红文呀?
江苇=江青? 洪秀全=林? 孔老二=本朝太祖?还有。。。都是谁?
作者:
whiteowen 时间: 2015-11-11 12:08
儒家思想就是统治阶级愚弄老百姓的最好工具。中国深受儒家思想毒害
作者:
小贩 时间: 2015-11-11 12:55
没这个工具怎么办?
作者:
hahaku719 时间: 2015-11-16 19:41
原帖由 hnsh 于 2015-4-10 15:43 发表
一开始 觉得是搞笑的 看到最后一段 怎么觉得是 隐晦的黑红文呀?
江苇=江青? 洪秀全=林? 孔老二=本朝太祖?还有。。。都是谁?
孔老二在古时的地位就和现在的马克思一样,甩又甩不掉,用又用着不爽。只能当块招牌,挂羊头卖狗肉。
羊头换了一波又一波,孔头、董头、朱头、马头等等,卖的却始终是狗肉--封建。封建的实质到现在都没变过,只不过换了个“洋”羊头而已。什么时候不挂头了,直接挂狗肉出去,才算打破封建。
作者:
小贩 时间: 2015-11-16 20:53
我等着言语清新脱俗,不封建的出来。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xycq.org.cn/forum/) |
Powered by Discuz! 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