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李平(即李严)为何会铤而走险虚报军情 [打印本页]
作者:
陆逊少年时 时间: 2004-6-19 03:40
李平(即李严)为何会铤而走险,虚报军情,致使诸葛退兵,自身削职?从表面上看,李平举措似乎过于轻率急躁,以至诸葛亮能轻易捉其把柄;从阴谋论角度看,则可谓贪心太过,遂至倾覆。
笔者研究李严和诸葛亮的关系花了好一段时间,最近觉得,李平之铤而走险,实为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属必然之举。就算不以虚报军情以掩其运粮过失,把失败责任推到诸葛亮身上,待诸葛军还,无论祁山前线胜负损益,李平亦始终逃不过被诸葛亮抓住运粮过失以实施严厉政治打击的命运,所不同者,只在打击之快慢迟速而已。对于这种打击,不单单是象三国志说的只是出于李平个人的忧虑,而且也和李平和诸葛亮两人之间心照不宣的敌对心理有关。也就是说,虽然没有挑明,但是大家心里都清楚对方想搞倒自己,在双方经过第四次北伐前的重大政治交易后,北伐战争里无论谁出了错,都难免会成为对方的把柄,而对方抓住把柄后也决不会手下留情。
何以见得敌对是心照不宣?皆因第四次北伐前,李严和诸葛亮的一系列的政治讨价还价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用象棋术语比喻,李严已经开始将诸葛亮的军,而且是将军抽车的狠着杀着,你诸葛亮不是对北伐屡次失败心急如焚吗,好,就抓住你这最大的痛处,把我本来就应该拥有但是长期被你一人独占的权力和地位夺回来。李严本来就是托孤重臣,至少他自己就是这么看的。但是他却长期被诸葛亮孤立排挤,从刘备托孤时的“李严为副”,短时间内就被诸葛亮操控成“咸决于亮”,到诸葛亮上出师表,面对肯定知道李严受寄托的后主,居然连这个托孤副职的名字也不提,摆明是置先帝所作两人共辅少主之安排于不顾,而将李严放到应该疏远的“小人”之列,其对李严的边沿化达到了这种露骨的程度。
诸葛亮面对北伐的多次失败,他是心急如焚,希望能增加北伐的兵力,但是蜀国国力有限,多年的征战已经使民间感到厌倦疲惫,征兵调兵都已经难以大幅增加兵力,而李严却统领着接近蜀汉三分之一的兵力!这些部队对诸葛亮来说是具有极大的诱惑力的。这些部队,也是李严被边沿化后和诸葛亮讨价还价的政治资本。到第四次北伐前的那一笔交易,李严终于得到了一直想得到的东西:中央权力。在这之前,他总是摆脱不了一个“边”字,而这个“边”字使他总是和诸葛亮的地位和影响相差一大截,甚至是连受寄托辅少主的名份也不被朝中多数人所认同,诸葛亮通过对李严进行长期的、不遗余力的排挤,力图在朝野中形成这样一种观念:只有诸葛亮他自己才是唯一的受托孤者,可以名正言顺掌控大权,任何人都不能在政治权力上和他分庭抗礼。这种观念对后世影响也很大,后世多数人,包括三国志作者陈寿在内,都是认为,只有诸葛亮才是受托孤者,所以能掌握到“咸决”之权,李严顶多只是个小小的配角。
可是无论你怎么排挤,李严毕竟不是等闲之辈。这一次,他终于利用诸葛亮急于北伐的心理而进入了权力中央,以中都护署丞相府事。朝中很多人都难以理解,纷纷问诸葛亮为何对李严这么好。------------一个边城之将,只不过是先帝临死前碰巧升了他的官,你这样对他也好过了头了吧!诸葛亮长期的排挤李严的效果,于此可见一斑。
李严进入中央了,但只是多捞了点权力那么简单吗?非也!李严进入中央,将会直接挑战诸葛亮长期致力于形成的只有他自己才是唯一受托孤的观念。这种观念之所以能在朝中群臣心里形成并根深蒂固,除了诸葛亮的权势是主要原因外,李严远在外地也是重要原因。现在李严进来了,这种诸葛亮的一面之词还能站得稳吗?一旦站不稳,这个早就提出要自己开府治事的李严,又会做出什么严重威胁诸葛亮权势的事情来呢?诸葛亮连彭羕、廖立这样的言谈狂放的人都要治罪,面对这个在他眼中是“尚为小惠,安身求名,无忧国之事”的“小人”,面对这个步步进逼、不怀好意的强敌,能容忍其进一步威胁自己赖以掌权治国的政治名份吗?如果有人说能,你信不信呢?
笔者认为,诸葛亮之所以让李严入中央,是迫切希望尽快取得北伐进展而作出的弃子抢攻之举,其牺牲是非常巨大的,冒着要被李严咸鱼翻生分庭抗礼的大风险。
如果北伐取得重大进展,那么诸葛亮声誉会大大上升,李严再怎么申辩自己的托孤名分,也盖不过这种锋头,蜀汉的军政大权将仍然稳操于自己手中。如果北伐又像以往那样陷入僵局甚至挫衄而返,那么战争的失败将为李严的分庭抗礼提供更多筹码,甚至是压倒诸葛亮,当真治他一个“北伐不效”之罪。
从这些也可以看出,诸葛亮对于第四次北伐是是抱着很大的信心去的,魏延入羌取得的胜利,是这种信心的重要来源。
总而言之,北伐胜,则二虎可暂保相安;北伐败,则一山不容二虎。北伐烽烟一息,托孤名份之总决战马上就要展开。对这种局势,频频进行政治交易的李平和诸葛亮心里应该都很清楚。
李平本来是出于很优越的位置,立于不败之地。你北伐胜,我仍留中央,你北伐败,我更有利,反正如果有什么错,都是你诸葛亮的错。只是身为后方大员,却逃不脱督办粮运之责,不能不分担一部分战争之风险,李平最终还是被拴到了北伐这根藤上。
双方都参与了北伐,就看谁出错了。无疑,诸葛亮在前线,出错的机会要远大于李平,可惜天有不测之风云。。。。。。
作者:
青蓝 时间: 2004-6-19 04:15
多说一句话我都觉得多余. 又在心玄意马的断章取义然后凭自己的幻想去讨论事情了.
十二年,平闻亮卒,发病死。平常冀亮当自补复,策后人不能,故以激愤也。
------李严传.
还有不得不提的一件事情, 反亮派的无理要求.
诸葛亮决事, 不可独断, 事要与严商讨之. 这才叫尊重某某, 而严所在永安. 事无大小, 皆无须对亮言, 此乃副手.
当朝内有事, 为主的诸葛亮尚要把事耽搁下来谴人咨于李严. 而李严远在边僵既独决东大门之事, 又与孔明共掌朝政. 如此关系乃李严为副??
最后,再奉上所谓李严应得的权力.
先主病笃,托孤于诸葛亮,尚书令李严为副。-----刘备传
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诸葛亮传
三年,先主疾病,严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少主--------李严传
毫无根据的说李严该得的权力. 还在那大放阙词的说李严如何冤屈. 到头来, 我也不消多说. 这些爱幻想的人就喜欢架空历史.
作者:
慕容燕然 时间: 2004-6-19 04:55
补一个在这之前的诸葛亮和李严的权力斗争事例
李严曾经给诸葛亮写信劝诸葛亮“受九锡,进爵称王。”李严是诸葛亮的心腹么?诸葛亮在出事表中提到蒋、费、董允、向宠等人对李严只字不提,诸葛亮北伐诸将中也没有李严的名字。可以看出李严在诸葛亮心里根本排不上号,即使诸葛亮真的称王能落到他头上的好处也不会有多少。既然如此为什么李严要向诸葛亮提出一个他根本得不到好处的提案?
李严曾经给孟达的信上这样说道:“吾与孔明并受托,忧深责重,思得良伴。”先主传也有记载“先主病笃,托孤于丞相亮,尚书令李严为副。”可见李严在刘备死的时候是朝中仅次于诸葛亮的第二号人物。但李严从镇留永安开却始终无法进入权力中心,长期离开成都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他在朝中的影响力迅速下降,被渐渐遗忘。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只记得有个诸葛亮,而李严他自己却被边缘化成为一个无关紧要的边将,这是李严无法接受的。于是李严就给诸葛亮写去了那样一封信。
这封信表面上看来是在位诸葛亮着想,但实际上呢?三国时期在孔明之前做王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曹操。如果说曹操做丞相时反对他的人还是他的政敌的话,从曹操在做魏公之时开始连自己人也站在了他的对立面,第一个站出来的就是荀彧。从魏公到魏王毛玠、崔琰等曹操创业时期的战友都走到了他的对立面。在一时间也造成朝野上下人心惶惶的局面。
李严想效仿的就是这个故事。倘若诸葛亮失去朝内大臣的信任他李严就可以从江州勤王,利用他手上的军队堂而皇之的从权力中心之外走入权力中心。诸葛亮也不笨,当然知道李严这封信是个陷阱,诸葛亮的回信更加表现出他高超的政治手腕,在信的前面先自我谦虚了一番然后写道:“若灭魏斩睿,帝还故居,与诸子并升,虽十命可受,况于九邪?”灭魏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诸葛亮以灭魏来敷衍让李严吃了个软钉子。
李严这一计划破产了,于是这两个刘备曾经希望精诚团结的二人展开了更大的斗争。
作者:
青蓝 时间: 2004-6-19 05:32
原帖由肃杀于2004-06-19, 4:55:11发表
补一个在这之前的诸葛亮和李严的权力斗争事例
李严曾经给诸葛亮写信劝诸葛亮“受九锡,进爵称王。”李严是诸葛亮的心腹么?诸葛亮在出事表中提到蒋、费、董允、向宠等人对李严只字不提,诸葛亮北伐诸将中也没有李严的名字。可以看出李严在诸葛亮心里根本排不上号,即使诸葛亮真的称王能落到他头上的好处也不会有多少。既然如此为什么李严要向诸葛亮提出一个他根本得不到好处的提案?
李严曾经给孟达的信上这样说道:“吾与孔明并受托,忧深责重,思得良伴。”先主传也有记载“先主病笃,托孤于丞相亮,尚书令李严为副。”可见李严在刘备死的时候是朝中仅次于诸葛亮的第二号人物。但李严从镇留永安开却始终无法进入权力中心,长期离开成都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他在朝中的影响力迅速下降,被渐渐遗忘。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只记得有个诸葛亮,而李严他自己却被边缘化成为一个无关紧要的边将,这是李严无法接受的。于是李严就给诸葛亮写去了那样一封信。
这封信表面上看来是在位诸葛亮着想,但实际上呢?三国时期在孔明之前做王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曹操。如果说曹操做丞相时反对他的人还是他的政敌的话,从曹操在做魏公之时开始连自己人也站在了他的对立面,第一个站出来的就是荀彧。从魏公到魏王毛玠、崔琰等曹操创业时期的战友都走到了他的对立面。在一时间也造成朝野上下人心惶惶的局面。
李严想效仿的就是这个故事。倘若诸葛亮失去朝内大臣的信任他李严就可以从江州勤王,利用他手上的军队堂而皇之的从权力中心之外走入权力中心。诸葛亮也不笨,当然知道李严这封信是个陷阱,诸葛亮的回信更加表现出他高超的政治手腕,在信的前面先自我谦虚了一番然后写道:“若灭魏斩睿,帝还故居,与诸子并升,虽十命可受,况于九邪?”灭魏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诸葛亮以灭魏来敷衍让李严吃了个软钉子。
李严这一计划破产了,于是这两个刘备曾经希望精诚团结的二人展开了更大的斗争。
自先帝崩后,平所在治家,尚为小惠,安身求名,无忧国之事。臣当北出,欲得平兵以镇汉中,平穷难纵横,无有来意,而求以五郡为巴州剌史。去年臣欲西征,欲令平主督汉中,平说司马懿等开府辟召。臣知平鄙情,欲因行之际逼臣取利也,是以表平子丰督主江州,隆崇其遇,以取一时之务。平至之日,都委诸事,群臣上下皆怪臣待平之厚也。正以大事未定,汉室倾危,代平之短,莫若褒之。然谓平情在于荣利而已,不意平心颠倒乃尔。
排不上号? 实在让人失望.
边缘化? 李严在蜀国握有不少于四分之一的军权, 统领着蜀国东部领地. 这叫"没权力". 第一次北伐, 李严与诸葛亮共书与孟达以同辈相称, 这叫"被人遗忘". 多次北伐呼李严, 严不呼应这叫"排不上号", 最后诸葛亮留其子继任东部都督, 而李严归朝委与全事, 这叫"不重视".
古来从来没有副手在外主政者还要事事远程询问的. 当然, 诸葛亮这里也没出现过. 既然李严被委以"留镇永安". 那么直接结果就是他一天驻守在外, 国内之事他就没处理的份. 既然这几个人常常以刘备命李严驻守永安的. 难道还怨诸葛亮不成? 而我则更直接. 诸葛亮被刘备属以后事. 所以李严中都护和留震永安都是诸葛亮安排的.
剩下的我同意. 是政治斗争, 李严不满自己的地位和权力, 所以向诸葛亮做出挑战. 然而这权力和地位真的不符合他那副手的权力? 呵呵, 所谓人心不足蛇吞象既此道理也.
哦,还有这一句:"李严这一计划破产了,于是这两个刘备曾经希望精诚团结的二人展开了更大的斗争。"
李严的计划破产与否. 这两个人都不可能再精诚合作.
作者:
无知者 时间: 2004-6-19 09:26
关于出师表未提及李严一事:
诸葛亮在朝之时,“政事无巨细,咸决於亮。”但一旦出兵伐魏,后方的很多事就不可能亲自过问,因此朝中之事很多就需要后主自己处理。诸葛亮对后主处理事务的能力显然不放心,因此在对他反复叮嘱,并安排一定的人员辅佐后主。出师表中提到的人物都属于这种角色,即留在后主身边,能匡正后主得失的。李严远在永安,当然不在此列。这并不能作为诸葛亮排挤李严的证据。
作者:
慕容燕然 时间: 2004-6-19 09:58
原帖由青蓝于2004-06-19, 5:32:41发表
自先帝崩后,平所在治家,尚为小惠,安身求名,无忧国之事。臣当北出,欲得平兵
以镇汉中,平穷难纵横,无有来意,而求以五郡为巴州剌史。去年臣欲西征,欲令平主
督汉中,平说司马懿等开府辟召。臣知平鄙情,欲因行之际逼臣取利也,是以表平子丰
督主江州,隆崇其遇,以取一时之务。平至之日,都委诸事,群臣上下皆怪臣待平之厚
也。正以大事未定,汉室倾危,代平之短,莫若褒之。然谓平情在于荣利而已,不意平
心颠倒乃尔。
排不上号? 实在让人失望.
边缘化? 李严在蜀国握有不少于四分之一的军权, 统领着蜀国东部领地. 这叫"没权力". 第一次北伐, 李严与诸葛亮共书与孟达以同辈相称, 这叫"被人遗忘". 多次北伐呼李严, 严不呼应这叫"排不上号", 最后诸葛亮留其子继任东部都督, 而李严归朝委与全事, 这叫"不重视".
古来从来没有副手在外主政者还要事事远程询问的. 当然, 诸葛亮这里也没出现过. 既然李严被委以"留镇永安". 那么直接结果就是他一天驻守在外, 国内之事他就没处理的份. 既然这几个人常常以刘备命李严驻守永安的. 难道还怨诸葛亮不成? 而我则更直接. 诸葛亮被刘备属以后事. 所以李严中都护和留震永安都是诸葛亮安排的.
剩下的我同意. 是政治斗争, 李严不满自己的地位和权力, 所以向诸葛亮做出挑战. 然而这权力和地位真的不符合他那副手的权力? 呵呵, 所谓人心不足蛇吞象既此道理也.
哦,还有这一句:"李严这一计划破产了,于是这两个刘备曾经希望精诚团结的二人展开了更大的斗争。"
李严的计划破产与否. 这两个人都不可能再精诚合作.
看文章一定要通篇阅读切勿断章取义啊。
作者:
慕容燕然 时间: 2004-6-19 10:07
关于出师表未提及李严一事我的观点是在上出师表的时候李严已经失势。
李严留永安主要的的任务是防吴,在吴蜀讲和之后李严在永安就已经是可有可无的了。但他一直回不了中央,只能在永安驻守,因此他以自己的身份和手中的兵向诸葛亮讨价还价。
作者:
无知者 时间: 2004-6-19 10:29
可是吴国曾经那样背信弃义,刚刚讲和,怎么可能完全信任?留下重要将领镇守是很正常的。出师表中提到的人官阶都不高,作用是匡正后主,提供咨询,李严既然不在后主身边,不提也是正常的。
作者:
秋孤寒 时间: 2004-6-19 10:40
原帖由肃杀于2004-06-19, 10:07:54发表
关于出师表未提及李严一事我的观点是在上出师表的时候李严已经失势。
李严留永安主要的的任务是防吴,在吴蜀讲和之后李严在永安就已经是可有可无的了。但他一直回不了中央,只能在永安驻守,因此他以自己的身份和手中的兵向诸葛亮讨价还价。
这点不太同意,你把联盟看得过于天真了,关羽是怎么败亡的呢?所谓“东益巴丘之戍,西增白帝之守”已经表现得十分清楚。再者,以阎宇和黄皓的关系,不也一样任职于永安?
作者:
江左云彦 时间: 2004-6-19 10:54
呵呵,永安是边防重镇,即使是与东吴联盟,也必须设防
作者:
无知者 时间: 2004-6-19 11:08
蜀的防务主要在北方,对付魏,东方对付吴,南方对付南方少数民族。威胁大小依次为北、东、南。诸葛亮亲自北伐,而第二位防务交给李严,应该是正常的分工吧。
作者:
实干司马 时间: 2004-6-19 11:53
李严此人,虽说有一定能力经验,在蜀国诸多士人中算是翘楚,然而品德并不好,这是三国志上有公论的。他与诸葛亮的明争暗斗多为自己嫉妒诸葛亮的权势,自己先挑起的。
当然,诸葛亮为了抑制李严咄咄逼人的逼宫,也可能无奈作了不利于蜀国的事情,犹豫不决不救李严的挚友孟达,从而错失良机,就是例子。(见费诗传)
其实这也算荆州士人与益州本地士人的冲突起源及暗涌。
作者:
青蓝 时间: 2004-6-19 13:03
原帖由肃杀于2004-06-19, 9:58:49发表
看文章一定要通篇阅读切勿断章取义啊。
李严曾经给孟达的信上这样说道:“吾与孔明并受托,忧深责重,思得良伴。”先主传也有记载“先主病笃,托孤于丞相亮,尚书令李严为副。”可见李严在刘备死的时候是朝中仅次于诸葛亮的第二号人物。但李严从镇留永安开却始终无法进入权力中心,长期离开成都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他在朝中的影响力迅速下降,被渐渐遗忘。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只记得有个诸葛亮,而李严他自己却被边缘化成为一个无关紧要的边将,这是李严无法接受的。于是李严就给诸葛亮写去了那样一封信。
我针对的就是您这句大话. 如果说你通篇文章里这一段不是独立论述李严诸葛亮政治斗争原因的. 我当然是断章取义.
留镇永安, 加节, 更全权负责起东大门的任务. 是无关要紧的边将? 是国内国外皆不知其名?
明明是蜀国中第二号人物, 却什么都要求其参与和干涉. 怎么不见你们对诸葛亮这一个一把手在李严统的永安里一点都不需要过问就无啥表示?
总说李严被边缘话. 告诉我李严既统东大门的同时又要在朝里干涉朝政. 这样的情景还是"以诸葛亮为主, 李严为副"? 这样的情况还是"属以诸葛亮后事"?
你跟老陆那种"李严边缘化"论的李严该有权力是什么呢? 你红色字体正好表明了李严看不到自己的位高权重, 一味追求更大的权力的重点所在.(你们甚至支持李严跟诸葛亮至少要共决事才叫诸葛亮为主李严为副, 然而却无视李严早就身集蜀国至少四分之一的土地兵力人口的统蜀调动大权在手 ) 一味站在李严的角度上, 说他没能跟诸葛亮共商朝政就是达不到副手的地位. 却不知李严原本拥有了什么. 竟然说是"无关要紧"的边将.
问一句, 李严负责东大门要务, 诸葛亮在朝中主导全局. 这样李严就不是诸葛亮副手了?
作者:
陆逊少年时 时间: 2004-6-19 21:16
所谓离不开李严看守东大门的理论,有致命弱点:
诸葛亮北上汉中,正是国内兵力集中北伐的时候,按道理,这是最需要李严看紧东大门的时候,可是,这个时候李严却到江洲去当知后事。
----------------请问:既然讲和成功后吴国仍然是如此危险,诸葛亮北上,李严为何不打醒精神看永安?
---------------请问:知后事为何就不能到中央去办公?一定要在江州?
有意思的问题。
作者:
秋孤寒 时间: 2004-6-19 22:05
不要钻牛角尖,重视东线难道需要把兵都堆在家门口?外交上的信任从来都是既合作又互相防范,兵力的部署需要根据形势而定,正因为让李严知后事,才需要他移屯江州,也才能做到两面兼顾(自然也有亲密度加强的因素,但再怎么也不能给别人机会)。
从后期邓芝坐镇江州,而阎宇又转永安,难道没有东吴政权交替,联盟不明的原因?
作者:
青蓝 时间: 2004-6-19 22:16
请问: 十二年,平闻亮卒,发病死。平常冀亮当自补复,策后人不能,故以激愤也。
------李严传.
根据李严传, 如果是李严得不到应有的权力而作出的挑衅, 他这里在干嘛?
严当知后事,移屯江州,留护军陈到驻永安,皆统属严。-----李严传
1 李严没打醒精神镇永安还是你没看见蓝色的字体.
2 为什么知后事而不回中央, 看看红色字体李严想干嘛? 既不愿意放弃已有的东大门都督, 又想要"知后事", 当然就把东部行政区设得靠近成都, 然后又申请领州刺史, 简直是完美的计划, 自己不需要放弃已有的东部权力, 又可以一下子兼得朝政大权. 有人想过吗?
作者:
superzz_0 时间: 2004-6-19 22:29
我现在也反对李严和诸葛亮政治斗争这个说法,诸葛亮的人品是毫无疑问的好。而李严,最多也就嫉妒下诸葛亮,根本谈不上什么仇恨,而且永安都督正如几位所说,是个重要职位,后来的右大将军阎宇也是永安都督
作者:
慕容燕然 时间: 2004-6-20 02:22
夷陵之战以后魏吴交恶,彼此之间大小战争不断。孙权自知没有同时对付魏蜀两个国家的能力,因此首先是由他派出郑泉向刘备示好,双方关系开始缓和,诸葛亮派邓芝使吴是在这两年之后的事。双方结盟边境休兵虽然是各自有自己的算盘但毕竟目标一致,两国不至于出现激烈冲突。倘若一方打破平衡魏军顺势而下唇亡齿寒两国尽灭,这点认识相信当时吴蜀双方都心知肚明。留部分兵力监视对方动静尚可,若是拿出全国近三分之一的兵力驻守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作者:
慕容燕然 时间: 2004-6-20 02:44
原帖由青蓝于2004-06-19, 13:03:59发表
李严曾经给孟达的信上这样说道:“吾与孔明并受托,忧深责重,思得良伴。”先主传也有记载“先主病笃,托孤于丞相亮,尚书令李严为副。”可见李严在刘备死的时候是朝中仅次于诸葛亮的第二号人物。但李严从镇留永安开却始终无法进入权力中心,长期离开成都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他在朝中的影响力迅速下降,被渐渐遗忘。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只记得有个诸葛亮,而李严他自己却被边缘化成为一个无关紧要的边将,这是李严无法接受的。于是李严就给诸葛亮写去了那样一封信。
我针对的就是您这句大话. 如果说你通篇文章里这一段不是独立论述李严诸葛亮政治斗争原因的. 我当然是断章取义.
留镇永安, 加节, 更全权负责起东大门的任务. 是无关要紧的边将? 是国内国外皆不知其名?
明明是蜀国中第二号人物, 却什么都要求其参与和干涉. 怎么不见你们对诸葛亮这一个一把手在李严统的永安里一点都不需要过问就无啥表示?
总说李严被边缘话. 告诉我李严既统东大门的同时又要在朝里干涉朝政. 这样的情景还是"以诸葛亮为主, 李严为副"? 这样的情况还是"属以诸葛亮后事"?
你跟老陆那种"李严边缘化"论的李严该有权力是什么呢? 你红色字体正好表明了李严看不到自己的位高权重, 一味追求更大的权力的重点所在.(你们甚至支持李严跟诸葛亮至少要共决事才叫诸葛亮为主李严为副, 然而却无视李严早就身集蜀国至少四分之一的土地兵力人口的统蜀调动大权在手 ) 一味站在李严的角度上, 说他没能跟诸葛亮共商朝政就是达不到副手的地位. 却不知李严原本拥有了什么. 竟然说是"无关要紧"的边将.
问一句, 李严负责东大门要务, 诸葛亮在朝中主导全局. 这样李严就不是诸葛亮副手了?
吴蜀交恶则东线重于北线,吴蜀通好则北线重于东线。
倘若李严一直负责东大门要务实际上与当初魏延负责北大门要务角色无异,不过是兵多一点权大一点稍微不听话一点而已。
李严手里集中的蜀国至少四分之一的土地兵力人口并不是已开始就有的,这是他和诸葛亮一次次做政治交易的结果。
不过无论他如何与诸葛亮交易只要不进入成都他这个“副”始终不过是个看门的将领而已。
作者:
陆逊少年时 时间: 2004-6-20 03:25
李严后来到汉中,那么那个时候就不用看东大门了?李严进了中央,又不用他看门了?看门将领统属于他,又等于他亲自看?
讲到底--------------李严在哪里,根本就和看东门无关!
作者:
陆逊少年时 时间: 2004-6-20 03:35
李严在江州,是在没有办法打进中央的情况下,拥兵坐大,扩张地盘的办法。一旦有足够好的交易条件,他还是愿意北上的。目前的地盘,只能靠诸葛亮忙于北伐才能维持,不恢复托孤名分,他就永远都没有出头之日。
诸葛亮一开口就应是想要兵,从“无有来意”一句,是要李严带兵一起来,镇守汉中,而不是什么叫李严看东门。
作者:
陆逊少年时 时间: 2004-6-20 04:01
原帖由跋锋寒于2004-06-19, 22:05:23发表
不要钻牛角尖,重视东线难道需要把兵都堆在家门口?外交上的信任从来都是既合作又互相防范,兵力的部署需要根据形势而定,正因为让李严知后事,才需要他移屯江州,也才能做到两面兼顾(自然也有亲密度加强的因素,但再怎么也不能给别人机会)。
从后期邓芝坐镇江州,而阎宇又转永安,难道没有东吴政权交替,联盟不明的原因?
要李严北上,不等于完全丢空东门。
诸葛亮的本意就是要李严带兵去守汉中,这样他就能抽出汉中的防守兵力加入北伐军。
无论是诸葛亮,还是李严,之前没有过“为了两面兼顾才驻江州”的念头,驻江州是李严不肯北上之后才有的结果。诸葛亮的本意,并没有留李严看东门这一层考虑。
作者:
万壑松风 时间: 2004-6-20 07:38
原帖由superzz_0于2004-06-19, 22:29:46发表
我现在也反对李严和诸葛亮政治斗争这个说法,诸葛亮的人品是毫无疑问的好。而李严,最多也就嫉妒下诸葛亮,根本谈不上什么仇恨,而且永安都督正如几位所说,是个重要职位,后来的右大将军阎宇也是永安都督
诸葛亮与李严的政治斗争是不争的事实,这是他们所处的地位和特殊的身份决定的,与个人人品的好坏并无牵涉。且两人之间权力的争夺并非起自李严,由于刘备的安排,李曾一度抱有与诸葛亮通力合作共辅幼主的幻想,但诸葛亮对李严的排挤令其意识到中央并没有自己的位置,这直接导致了李由希望参与中央决策转而追求大吏封疆以与诸葛亮分庭抗礼,这与其说是心怀非分,倒不如说是为求政治上自保的应对之举。两人权力斗争的微妙细致,非只言片语可以将其脉络梳理清楚的。
作者:
陆逊少年时 时间: 2004-6-20 13:05
也许这篇文章的的表达有问题
其实这篇文章并没有怎么动摇原有较为广泛认同的认识,只是加入了一点,
那就是:李严的虚报军情,并非是由于政治白痴自取其败。而是势成骑虎不得不为。
作者:
无知者 时间: 2004-6-20 13:50
如果李严认为诸葛亮是处心积虑要抓他的把柄整倒他,为什么”十二年,平闻亮卒,发病死。平常冀亮当自补复,策后人不能,故以激愤也。“?
作者:
青蓝 时间: 2004-6-20 15:50
原帖由肃杀于2004-06-20, 2:44:31发表
吴蜀交恶则东线重于北线,吴蜀通好则北线重于东线。
倘若李严一直负责东大门要务实际上与当初魏延负责北大门要务角色无异,不过是兵多一点权大一点稍微不听话一点而已。
李严手里集中的蜀国至少四分之一的土地兵力人口并不是已开始就有的,这是他和诸葛亮一次次做政治交易的结果。
不过无论他如何与诸葛亮交易只要不进入成都他这个“副”始终不过是个看门的将领而已。
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建兴元年,封都乡侯,假节,加光禄勋。
一步步? 请告诉我李严此时握有的跟以后领有的权力有多大差距?
李严不过比魏延权大一点, 稍不听话一点? 这一点如果还不足够的话. 再增还是亮主严副?
魏延北大门要务远比李严的东大门权力小得N多, 魏延是因战功而获封加节的. 但是所领之土仍然由中央掌握. 而李严呢?
吴蜀交恶之前, 吴蜀也一直至力于跟魏的交战. 荆州不也一样不声不响被做了? 我们后人看到的是孙权跟蜀国联盟, 此后再少有背盟事件. 注意, 吴蜀始通联盟, 蜀国就立刻把镇东的李严立刻调走吗? 还没有那么傻的人存在吧?
作者:
青蓝 时间: 2004-6-20 16:01
陆逊:
李严归中央和在江州的区别. 只有两个. 如果诸葛亮北上李严就立刻回朝, 那么, 他所统属的东大门是仍然由他所管理, 但是此时东大门那一块已经不会再是他所独领. 而是回归朝庭控制. 也就是说, 他回朝后, 虽然能跟诸葛亮同朝共议事, 但是, 这并不是什么一本万利的事情, 前提是, 当他回朝, 他的东大门要务和那已经握有的权力, 就已经不再是他所独有.
无法打进中央? 是无法割舍自己的权力而已.
没有托孤的名分? 所以说, 什么叫人心不足呢? 刘备托孤时已经严令分清主副了. 你们在替李严提的托孤名分是什么? 是与诸葛亮"平起平做"?
你们只需要回答出几个问题.
第一:何为主副, 主副名分又该如何区分?
第二:你们所认为李严该得的权力和名分, 还是主副关系吗?
第三:十二年,平闻亮卒,发病死。平常冀亮当自补复,策后人不能,故以激愤也。
你们认为这一句该如何理解好呢?
作者:
万壑松风 时间: 2004-6-20 17:19
诸葛亮与李严的身份与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不能孤立地加以审视,有几个问题需要搞清楚:
1、历来托孤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鲜有仅托于一人的情况?
2、刘备为什么在临死前不到一年火箭式提拔李严到中央?
3、如何看待诸葛亮与李严的主副关系?这种关系是否是简单的一把手,二把手的关系。
4、以当时的情况看,李严为什么长期远离蜀国的权力中心?
作者:
青蓝 时间: 2004-6-20 18:08
原帖由万壑松风于2004-06-20, 17:19:28发表
诸葛亮与李严的身份与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不能孤立地加以审视,有几个问题需要搞清楚:
1、历来托孤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鲜有仅托于一人的情况?
2、刘备为什么在临死前不到一年火箭式提拔李严到中央?
3、如何看待诸葛亮与李严的主副关系?这种关系是否是简单的一把手,二把手的关系。
4、以当时的情况看,李严为什么长期远离蜀国的权力中心?
松风说的问题确实值得深思.
1 托孤的目的当然是希望国家安泰. 宗室得存. 鲜有一受托一人的情况不用说谁都明白.
2 刘备火箭似的提李严而诸葛亮更火箭似的短期内就得到政军大权. 称帝立为丞相, 如果没记错, 一向不指染军事的诸葛亮这时也做起了司棣校卫以及录尚书事. 这又是为什么? 光看李严叫联系着看?
3 如果复杂起来, 蜀国还能安泰吗? 如君所言, 既在托孤里以诸葛亮为主, 又在安排里让李严跟诸葛亮平摊, 这种安排会造成什么样的局面??如果再深入思考的话, 请告诉我李严在诸葛亮死后的表现又说明了什么?
4 问刘备和李严吧. 历来也没有什么顾命大臣会被先帝任命常驻于外的.
作者:
慕容燕然 时间: 2004-6-20 19:52
原帖由无知者于2004-06-20, 13:50:12发表
如果李严认为诸葛亮是处心积虑要抓他的把柄整倒他,为什么”十二年,平闻亮卒,发病死。平常冀亮当自补复,策后人不能,故以激愤也。“?
这又是诸葛亮的一个高超的政治手段。李严虽然被“定点清除”但是他儿子还在。不过没了督江州的权利好像是丞相府的中郎参军,所以李严还有这样那样的想法。
作者:
慕容燕然 时间: 2004-6-20 20:17
原帖由青蓝于2004-06-20, 15:50:02发表
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建兴元年,封都乡侯,假节,加光禄勋。
一步步? 请告诉我李严此时握有的跟以后领有的权力有多大差距?
李严不过比魏延权大一点, 稍不听话一点? 这一点如果还不足够的话. 再增还是亮主严副?
魏延北大门要务远比李严的东大门权力小得N多, 魏延是因战功而获封加节的. 但是所领之土仍然由中央掌握. 而李严呢?
吴蜀交恶之前, 吴蜀也一直至力于跟魏的交战. 荆州不也一样不声不响被做了? 我们后人看到的是孙权跟蜀国联盟, 此后再少有背盟事件. 注意, 吴蜀始通联盟, 蜀国就立刻把镇东的李严立刻调走吗? 还没有那么傻的人存在吧?
诸葛亮南征,李严从永安到江州就是第一笔交易。李严正是因为无法进入中央才不得不经营东部以此和诸葛亮分庭抗礼。
吴蜀交恶之前, 吴蜀也一直至力于跟魏的交战. 荆州不也一样不声不响被做了? 我们后人看到的是孙权跟蜀国联盟, 此后再少有背盟事件. 注意, 吴蜀始通联盟, 蜀国就立刻把镇东的李严立刻调走吗? 还没有那么傻的人存在吧?
其实这段话已经很好的说明了诸葛亮是以什么借口不让李严回到成都的。冠冕堂皇啊。
具体分析:巴蜀又怎么和南郡相同呢?丢荆州丢的是一个郡被偷袭还说得过去,益州一个州你让东吴怎么去偷袭?刘备攻蜀在有内应的情况下尚且打了一年有余还损失了个庞统。蜀中山川之险吴军又怎能不知?一旦吴军过三峡进入蜀中则吴国的千里长江防线无人守御岂非正好让魏军有机可乘?
说句题外话:《汉晋春秋》记载:(与李严被废同年)冬十月,江阳至江州有鸟从江南飞渡江北,不能达,堕水死者以千数。
作者:
万壑松风 时间: 2004-6-20 20:54
原帖由青蓝于2004-06-20, 18:08:23发表
松风说的问题确实值得深思.
1 托孤的目的当然是希望国家安泰. 宗室得存. 鲜有一受托一人的情况不用说谁都明白.
2 刘备火箭似的提李严而诸葛亮更火箭似的短期内就得到政军大权. 称帝立为丞相, 如果没记错, 一向不指染军事的诸葛亮这时也做起了司棣校卫以及录尚书事. 这又是为什么? 光看李严叫联系着看?
3 如果复杂起来, 蜀国还能安泰吗? 如君所言, 既在托孤里以诸葛亮为主, 又在安排里让李严跟诸葛亮平摊, 这种安排会造成什么样的局面??如果再深入思考的话, 请告诉我李严在诸葛亮死后的表现又说明了什么?
4 问刘备和李严吧. 历来也没有什么顾命大臣会被先帝任命常驻于外的.
1、既然大家都明白就好说多了,托孤臣子是复数并不能保证皇权不受威胁,必须托孤的臣子间能够形成有效的相互制约,冲主才能从中得利。
2、司隶校尉负责督察百官,并不是军职,录尚书事虽无所不统,但若无授权,并不直接指挥军队,从刘备托孤的内容看,李严以中都护,统内外军事,为军事首脑。
3、诸葛亮丞相录尚书事统领军政,李严为副,李严这个“副”我认为应这样理解:李严在政上作为诸葛亮副手体现在他尚书令的职务上,尚书台是皇帝的秘书处,直接对皇帝负责,诸葛亮的决策亦须通过尚书台才能颁令全国;在军事上的体现则是其作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李严作为军事首脑,以避免诸葛亮完全控制军权。当然,诸葛亮的权力和地位也会制约李严不会做出非分之举,这种安排应该是刘备托孤时的愿望。
4、刘备刚死,蜀吴之间尚有强烈的不信任,所以必须留兵以备不虞,故有权统内外军事的李严驻留此地,正是为了以防非常。但这显然是临时性的,并非将李严永久放在外地,否则完全没有令李严担任尚书令,受托孤重任的必要。至于后来李严驻外没有返回成都,则不是刘备的初衷,这种情况的出现正是政治斗争所引致的。
作者:
青蓝 时间: 2004-6-20 21:24
原帖由万壑松风于2004-06-20, 20:54:05发表
1、既然大家都明白就好说多了,托孤臣子是复数并不能保证皇权不受威胁,必须托孤的臣子间能够形成有效的相互制约,冲主才能从中得利。
2、司隶校尉负责督察百官,并不是军职,录尚书事虽无所不统,但若无授权,并不直接指挥军队,从刘备托孤的内容看,李严以中都护,统内外军事,为军事首脑。
3、诸葛亮丞相录尚书事统领军政,李严为副,李严这个“副”我认为应这样理解:李严在政上作为诸葛亮副手体现在他尚书令的职务上,尚书台是皇帝的秘书处,直接对皇帝负责,诸葛亮的决策亦须通过尚书台才能颁令全国;在军事上的体现则是其作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李严作为军事首脑,以避免诸葛亮完全控制军权。当然,诸葛亮的权力和地位也会制约李严不会做出非分之举,这种安排应该是刘备托孤时的愿望。
4、刘备刚死,蜀吴之间尚有强烈的不信任,所以必须留兵以备不虞,故有权统内外军事的李严驻留此地,正是为了以防非常。但这显然是临时性的,并非将李严永久放在外地,否则完全没有令李严担任尚书令,受托孤重任的必要。至于后来李严驻外没有返回成都,则不是刘备的初衷,这种情况的出现正是政治斗争所引致的。
1 有效的制约跟平分大权扯不上等号. 李严一直都有着足够的牵制力.
2 哈!~ 诸葛亮传里的"属以后事"又是怎么回事? 早说了只看见李严的"统军事"而不联合其他史料记载自然会看出是李严掌军事这么有趣的笑话.
3 看, 看, 提也不提诸葛亮的"属以后事"了不是? 忽略了历史记载的任何一个细节. 当然得出个搞笑的论调. 另外, 再联合三国志的记载, 还能得出刘备本身愿望是想一人主政,一人主军的话, 那么李严与诸葛亮两人根本不会一人回成都一人留永安. 难道还有人傻到这样安排等于在破坏自己所希望的"制横"吗?
再思考思考陈寿在写刘备评语的时候为什么会写是刘备以举国托于诸葛亮. 这个是评语不是史料没错, 但是这却是时人的看法. 难道就因为是句评语就可以忽略去了吗?
最后, 再次再次强调. 如果李严是争取自己应得的权力的话, 他在诸葛亮死后还为什么"十二年,平闻亮卒,发病死。平常冀亮当自补复,策后人不能,故以激愤也。"
不是诸葛亮在排挤他吗? 不是诸葛亮在打压他吗?
4 以托孤的语言, 那么尚书令是位于中都护之上的, 那么. 李严传里应该是成为以尚书令领XXX. 但是"以李严为中都护"后, 还有尚书令这回事在他身上吗? 全蜀国在此后皆以都护称李严. 李严还兼领尚书令?
从诸葛亮数次转封李严, 却始终没有去其中都护职位, 又从李严尚在而尚书令被另封可以看得出. 尚书令早在李严为中都护时就空缺出来了. 刘备死时吴蜀并为同盟, 而是停战而已. 从哪看出留李严是暂时性的??刘备就知道吴其后不久就跟自己联盟了? 想不到万兄把吴蜀的同盟时间足足提前了三年啊.
作者:
青蓝 时间: 2004-6-20 21:29
原帖由肃杀于2004-06-20, 19:52:53发表
这又是诸葛亮的一个高超的政治手段。李严虽然被“定点清除”但是他儿子还在。不过没了督江州的权利好像是丞相府的中郎参军,所以李严还有这样那样的想法。
哈!~~
十二年,平闻亮卒,发病死。平常冀亮当自补复,策后人不能,故以激愤也。
高超政治手段? 再高超也好, 自己原属权力被完全剥削, 李严就为了对手留自己儿子的官, 就常冀亮当自补复, 还在诸葛亮死后发病死??你觉得合理吗?
作者:
青蓝 时间: 2004-6-20 21:38
原帖由肃杀于2004-06-20, 20:17:01发表
诸葛亮南征,李严从永安到江州就是第一笔交易。李严正是因为无法进入中央才不得不经营东部以此和诸葛亮分庭抗礼。
吴蜀交恶之前, 吴蜀也一直至力于跟魏的交战. 荆州不也一样不声不响被做了? 我们后人看到的是孙权跟蜀国联盟, 此后再少有背盟事件. 注意, 吴蜀始通联盟, 蜀国就立刻把镇东的李严立刻调走吗? 还没有那么傻的人存在吧?
其实这段话已经很好的说明了诸葛亮是以什么借口不让李严回到成都的。冠冕堂皇啊。
具体分析:巴蜀又怎么和南郡相同呢?丢荆州丢的是一个郡被偷袭还说得过去,益州一个州你让东吴怎么去偷袭?刘备攻蜀在有内应的情况下尚且打了一年有余还损失了个庞统。蜀中山川之险吴军又怎能不知?一旦吴军过三峡进入蜀中则吴国的千里长江防线无人守御岂非正好让魏军有机可乘?
说句题外话:《汉晋春秋》记载:(与李严被废同年)冬十月,江阳至江州有鸟从江南飞渡江北,不能达,堕水死者以千数。
1 是诸葛亮北伐, 李严才转屯江州. 李严是不满自己的权力才跟诸葛亮分庭抗礼起来. 这跟制横诸葛亮半点关系都沾不上边.
2 是, 不能跟荆州相提. 要不要看看刘秀时的那位背道兼驰二千里. 占江州, 逼成都的家伙出来? 刘备攻蜀是损失了一个庞统, 但是诸葛亮张飞入蜀困难重重了??什么冠冕堂皇的理由呢? 诸葛亮北伐. 曹魏若再次联合东吴那么而此时东大门却疏于防守. 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
作者:
陆逊少年时 时间: 2004-6-20 23:39
青蓝:
就事论事,不要讨论“应该写作‘以尚书令领xxx’”这样的问题。
这样的问题,谁能下结论?我相信普天之下没有人能下这样的结论,也没有意义。
作者:
青蓝 时间: 2004-6-20 23:45
原帖由陆逊少年时于2004-06-20, 23:39:46发表
青蓝:
就事论事,不要讨论“应该写作‘以尚书令领xxx’”这样的问题。
这样的问题,谁能下结论?我相信普天之下没有人能下这样的结论,也没有意义。
就事论事就不该把自己的幻想也写进来了.
况且这不是什么几百种形式的书写. 陈寿做史里至少没有什么是任命官爵还会弄成这种错误的.
作者:
陆逊少年时 时间: 2004-6-20 23:46
前面已经讨论过了:
诸葛归中,李严守边,是靠刘备任命李严统军对吴,诸葛亮送灵柩回都形成的。对吴和议一成,李严就已经不需要留镇了。毕竟托孤为副和普通的太守不同,我说出师表排挤李严,也是因为这个缘故。但是,诸葛亮明显就是希望人们只把李严看成普通的永安守将,希望他永远都分不到在中央开府治事的权力。
作者:
陆逊少年时 时间: 2004-6-20 23:53
诸葛亮毕竟和司马懿等魏国大臣不同,他在品德上还是有着高尚的一面,没有夷李平三族。但是,你不能因为这种高尚的一面,就否定他在激烈的权力斗争中所透露出来的阴暗心理,你可以以迫不得已原谅他,但是不能否定有过这种心理的存在。
这种心理,并非是我空穴来风的猜想,而是有着明文为据。至于见仁见智之辩,相信非我所能屈折,无需强求,成一家之言,足矣。
作者:
青蓝 时间: 2004-6-21 00:22
原帖由陆逊少年时于2004-06-20, 23:46:02发表
前面已经讨论过了:
诸葛归中,李严守边,是靠刘备任命李严统军对吴,诸葛亮送灵柩回都形成的。对吴和议一成,李严就已经不需要留镇了。毕竟托孤为副和普通的太守不同,我说出师表排挤李严,也是因为这个缘故。但是,诸葛亮明显就是希望人们只把李严看成普通的永安守将,希望他永远都分不到在中央开府治事的权力。
"但是,诸葛亮明显就是希望人们只把李严看成普通的永安守将,希望他永远都分不到在中央开府治事的权力。 "
普通永安守将??明文震书, 正式策封其侯, 并加节. 蜀国里总共有多少个人是生而获封侯的? 我觉得刘备的一句话十分有趣. "马谡不可大用", 这句话看似是对诸葛亮的规劝, 但是其中可以想象到很多事情. 如果刘备真的想要李严跟诸葛亮共掌朝政. 那么他只对诸葛亮说就奇怪了. 不是两人共掌事吗? 而且马谡所用还正是所谓"李严为主"的军事.
所以说, 刘备的安排和心意很明显了.
作者:
青蓝 时间: 2004-6-21 00:34
原帖由陆逊少年时于2004-06-20, 23:53:54发表
诸葛亮毕竟和司马懿等魏国大臣不同,他在品德上还是有着高尚的一面,没有夷李平三族。但是,你不能因为这种高尚的一面,就否定他在激烈的权力斗争中所透露出来的阴暗心理,你可以以迫不得已原谅他,但是不能否定有过这种心理的存在。
这种心理,并非是我空穴来风的猜想,而是有着明文为据。至于见仁见智之辩,相信非我所能屈折,无需强求,成一家之言,足矣。
我不能否去你心里对诸葛亮所造出的阴暗面幻想.
我只说出我自己的观点.
既然与吴同盟前, 李严是不能离开永安的, 那么这段时间里诸葛亮没有与他共掌事是一件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事情. 因为他任务是防吴. 但是为什么与吴同盟后, 李严却不愿意回成都. 而是转屯江州并且要索封州刺史呢? 最后还要表其子督江州, 并署以府事他才肯回成都.
最后, 李严却平常冀亮当自补复, 从此中可以看出. 到底是李严自己利欲晕心, 还是诸葛亮在边缘化李严了呢??
我一直都没反对李严跟诸葛亮发生政治斗争, 发生在两个顾命之臣之间, 这不过是正常的事情. 但是在李严跟诸葛亮谁在耍手段方面, 我不敢苟同.
作者:
陆逊少年时 时间: 2004-6-21 03:15
原帖由
青蓝于2004-06-21, 0:22:45发表
原帖由陆逊少年时于2004-06-20, 23:46:02发表
前面已经讨论过了:
诸葛归中,李严守边,是靠刘备任命李严统军对吴,诸葛亮送灵柩回都形成的。对吴和议一成,李严就已经不需要留镇了。毕竟托孤为副和普通的太守不同,我说出师表排挤李严,也是因为这个缘故。但是,诸葛亮明显就是希望人们只把李严看成普通的永安守将,希望他永远都分不到在中央开府治事的权力。
"但是,诸葛亮明显就是希望人们只把李严看成普通的永安守将,希望他永远都分不到在中央开府治事的权力。 "
普通永安守将??明文震书, 正式策封其侯, 并加节. 蜀国里总共有多少个人是生而获封侯的? 我觉得刘备的一句话十分有趣. "马谡不可大用", 这句话看似是对诸葛亮的规劝, 但是其中可以想象到很多事情. 如果刘备真的想要李严跟诸葛亮共掌朝政. 那么他只对诸葛亮说就奇怪了. 不是两人共掌事吗? 而且马谡所用还正是所谓"李严为主"的军事.
所以说, 刘备的安排和心意很明显了.
良弟谡,字幼常,以荆州从事随先主入蜀,除绵竹成都令、越隽太守。才器过人,好论军计,丞相诸葛亮深加器异。先主临薨谓亮曰:“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亮犹谓不然,以谡为参军,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
马谡当时还没但任军职,只不过是口头将军而已,和李严统军何干?
作者:
慕容燕然 时间: 2004-6-21 03:16
原帖由青蓝于2004-06-20, 21:38:27发表
1 是诸葛亮北伐, 李严才转屯江州. 李严是不满自己的权力才跟诸葛亮分庭抗礼起来. 这跟制横诸葛亮半点关系都沾不上边.
2 是, 不能跟荆州相提. 要不要看看刘秀时的那位背道兼驰二千里. 占江州, 逼成都的家伙出来? 刘备攻蜀是损失了一个庞统, 但是诸葛亮张飞入蜀困难重重了??什么冠冕堂皇的理由呢? 诸葛亮北伐. 曹魏若再次联合东吴那么而此时东大门却疏于防守. 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
时间顺序为建兴三年诸葛亮南征,四年李严移江州筑城,五年北伐。且不论这笔交易是在南征时就商量好还是在北伐前才定下来可以看出的是在诸葛亮权利有所扩大的同时李严的权利也在慢慢变大。
李严当然是不满自己的权力才跟诸葛亮分庭抗礼起来,在南征和北伐期间李严转而谋求巴郡土地的控制权,可见已经无法进入成都。从南征到北伐李严的制衡能力受到严重的削弱,他的“边缘化”已然是开始了。
夷陵之战,蜀军大败曹丕不攻蜀汉反打东吴。所以孙权才会首先派郑泉向刘备示好,两国重修同盟。因此我不相信孙权还会对所谓的“魏吴同盟”有什么想法,特别是在此同时魏吴两国已经打得不可开交。
千里用兵国国内空虚,若有黄雀在后悔之晚矣!偷袭荆州就是明证。孙权长于此道又怎能对此不做考虑?益扬两州轻重缓急相信孙权自有考量。
吴蜀两国唇齿相依一国灭则两国尽灭。蜀亡则长江之险魏吴共享,顺江而下水路并进乃北人灭南之正道。
魏吴交锋,魏军南下,隔江,战之不利。然孙权每每北上亦是铩羽而归。东吴一国实乃守有余而攻不足也。
刘秀攻蜀派出水陆军6万余、骑5000(东吴一国兵力十万有余,要是派出6w5……)从建武十一年闰三月至十月岑彭被暗杀,7个月内公孙述未灭(吴军半数兵力在外夜长梦多 ,倘若国内有变…… )。
作者:
陆逊少年时 时间: 2004-6-21 03:17
原帖由
青蓝于2004-06-21, 0:34:47发表
原帖由陆逊少年时于2004-06-20, 23:53:54发表
诸葛亮毕竟和司马懿等魏国大臣不同,他在品德上还是有着高尚的一面,没有夷李平三族。但是,你不能因为这种高尚的一面,就否定他在激烈的权力斗争中所透露出来的阴暗心理,你可以以迫不得已原谅他,但是不能否定有过这种心理的存在。
这种心理,并非是我空穴来风的猜想,而是有着明文为据。至于见仁见智之辩,相信非我所能屈折,无需强求,成一家之言,足矣。
我不能否去你心里对诸葛亮所造出的阴暗面幻想.
我只说出我自己的观点.
既然与吴同盟前, 李严是不能离开永安的, 那么这段时间里诸葛亮没有与他共掌事是一件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事情. 因为他任务是防吴. 但是为什么与吴同盟后, 李严却不愿意回成都. 而是转屯江州并且要索封州刺史呢? 最后还要表其子督江州, 并署以府事他才肯回成都.
最后, 李严却平常冀亮当自补复, 从此中可以看出. 到底是李严自己利欲晕心, 还是诸葛亮在边缘化李严了呢??
我一直都没反对李严跟诸葛亮发生政治斗争, 发生在两个顾命之臣之间, 这不过是正常的事情. 但是在李严跟诸葛亮谁在耍手段方面, 我不敢苟同.
根据史实,正是要探究为何李严不能回成都,你一下就咬定是“不愿”,这就把自己的猜想当成论据来用了。
作者:
万壑松风 时间: 2004-6-21 09:44
原帖由青蓝于2004-06-20, 21:24:25发表
1 有效的制约跟平分大权扯不上等号. 李严一直都有着足够的牵制力.
2 哈!~ 诸葛亮传里的"属以后事"又是怎么回事? 早说了只看见李严的"统军事"而不联合其他史料记载自然会看出是李严掌军事这么有趣的笑话.
3 看, 看, 提也不提诸葛亮的"属以后事"了不是? 忽略了历史记载的任何一个细节. 当然得出个搞笑的论调. 另外, 再联合三国志的记载, 还能得出刘备本身愿望是想一人主政,一人主军的话, 那么李严与诸葛亮两人根本不会一人回成都一人留永安. 难道还有人傻到这样安排等于在破坏自己所希望的"制横"吗?
再思考思考陈寿在写刘备评语的时候为什么会写是刘备以举国托于诸葛亮. 这个是评语不是史料没错, 但是这却是时人的看法. 难道就因为是句评语就可以忽略去了吗?
最后, 再次再次强调. 如果李严是争取自己应得的权力的话, 他在诸葛亮死后还为什么"十二年,平闻亮卒,发病死。平常冀亮当自补复,策后人不能,故以激愤也。"
不是诸葛亮在排挤他吗? 不是诸葛亮在打压他吗?
4 以托孤的语言, 那么尚书令是位于中都护之上的, 那么. 李严传里应该是成为以尚书令领XXX. 但是"以李严为中都护"后, 还有尚书令这回事在他身上吗? 全蜀国在此后皆以都护称李严. 李严还兼领尚书令?
从诸葛亮数次转封李严, 却始终没有去其中都护职位, 又从李严尚在而尚书令被另封可以看得出. 尚书令早在李严为中都护时就空缺出来了. 刘备死时吴蜀并为同盟, 而是停战而已. 从哪看出留李严是暂时性的??刘备就知道吴其后不久就跟自己联盟了? 想不到万兄把吴蜀的同盟时间足足提前了三年啊.
1、没人说过“平分大权”,不要强加于人。
2、请区分刘备托孤的初衷和后来情况的发展,这是两回事,后来的情况并未按照刘备的意愿发展。
3、你还是搞不懂诸葛亮与李严的关系不是“一人主政,一人主军”可以概括的,刘备为诸葛亮与李严所设置的合作模式是诸葛亮有最高决策权,李严则有参与决策权并通过对行政:尚书令,军事:中都护这两个关键职务直接掌握军政事务的具体操作。诸葛亮与李关系大体如下:
诸葛亮(丞相录尚书事)
行政 军事
李严(尚书令) 李严(中都护)
"十二年,平闻亮卒,发病死。平常冀亮当自补复,策后人不能,故以激愤也。"实际上是说李明白自己的案要想翻过来,蜀国上下只有诸葛亮一人有这个权力,这是李对诸葛亮仍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而诸葛亮死后,李知道蜀国是没有人敢翻诸葛亮定的案的,自己那一丝不切实际的幻想也破灭了。故有上面的表现。
4、尚书令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职务,非重臣不能当,刘备在临死前不到一年的时间将李严召至永安,以最正式的“拜”的方式任命李为尚书令,这至少说明两个问题:一、此任命不是临时性的,否则可以用其他方式让李行使尚书令的职权,如“守”;二、此时刘备已经预感到自己来日无多,回不了成都了,而任命李严为尚书令,更多是对自己身后做的人事安排。
如果李在担任中都护时即不再担任尚书令,那么尚书令这个职位会不安排其他人担任而令其空缺吗?纵观蜀汉,从刘备进位汉中王起,尚书令之位就从未空缺过,在刘备驾崩,刘禅登基这样的关键时刻尚书令可能虚位不置吗?
根据蜀书的记载,在李严之后担任尚书令的是陈震,时间在建兴三年,而李严担任中都护是在章武三年也就是建兴元年,如何能因此就看出“尚书令早在李严为中都护时就空缺出来了”呢?说李严留驻永安是暂时性的是指此安排仅限于吴蜀间处于敌对状态时,一旦两国重归于好,身为顾命大臣之一的李严自然应该返回成都与另一位顾命大臣诸葛亮一起辅弼冲主,刘备若想将李长期留在永安,何必令李与诸葛并受寄托呢?
作者:
慕容燕然 时间: 2004-6-21 09:50
原帖由青蓝于2004-06-20, 21:29:29发表
哈!~~
十二年,平闻亮卒,发病死。平常冀亮当自补复,策后人不能,故以激愤也。
高超政治手段? 再高超也好, 自己原属权力被完全剥削, 李严就为了对手留自己儿子的官, 就常冀亮当自补复, 还在诸葛亮死后发病死??你觉得合理吗?
李严和诸葛亮在维护和巩固蜀汉统治上方向是一致的。
李严失势但诸葛亮仅点到为止所以蜀中局势稳定,李严长期经营的巴郡不致动乱,留李丰正是点睛之笔。且李丰在朝则李严的言行均要收敛以免自己的行为会危及儿子的前途乃至性命。
以下这段话是颇值得玩味的,似乎隐有所指。
冬十月,江阳至江州有鸟从江南飞渡江北,不能达,堕水死者以千数。
作者:
无知者 时间: 2004-6-21 12:13
原帖由肃杀于2004-06-21, 9:50:23发表
,留李丰正是点睛之笔。且李丰在朝则李严的言行均要收敛以免自己的行为会危及儿子的前途乃至性命。
这样说未免有点以什么之心度什么之腹了吧?要防止李严乱说话需要保留他儿子的官位吗?直接拿李严本人的性命来要挟他不更好?杨仪是怎么死的?如果他儿子的官位也被废了,李严的言行就不会危及他儿子的性命了吗?
作者:
青蓝 时间: 2004-6-21 14:07
1 嘿, 两相分别主一事, 权力不是平摊还有什么?
2 属以后事是事后发展? 麻烦看清楚点诸葛亮传里诸葛亮收托的一幕.
3 呵, 如果刘备要李严能跟诸葛亮有这样对等的关系以及处理军事的权力, 至少不能只让诸葛亮一个人送棺. 既然你说的正式拜为尚书令不是临时性的, 那么之后封为中都护难道就是临时性的了??留镇永安就是临时性??刘备还知道吴蜀很快就能同盟??别忘了, 孙权虽然请和, 但是孙权仍然有吞蜀之心, 而且这里要考虑刘备对吴蜀关系的考虑是怎么样的.
当自补复是翻案啊?~~` 诸葛亮死后没人有权力?? 我不知道该说是你天真还是李严天真.
"习凿齿论曰:昔管仲夺伯氏骈邑三百,没齿而无怨言,圣人以为难。诸葛亮之使廖立垂泣,李严致死,岂徒无怨言而已哉!"
是习先生他理解力有问题吗?
4 由于刘备是不知道吴蜀到什么时候才复通联盟, 所以说李严是个临时性任命真让人难以理解. 留着一个不知何年何月得以回蜀的尚书令在永安??
刘备提李严为尚书令如果真的是为了他将来, 至少, 他也要让李严到成都尚书府里报个道. 露个脸. 但是为什么刘备连让李严回成都的一点意思都没有呢? 是否说, 李严当时离开永安一刻都不行了??
留一个不知何年回朝的人领着个实空名在的尚书令??你说尚书令不能空缺那么李严在永安这几年尚书令里有人处事吗? 到底是名不可空缺还是实际不可空缺呢??或者说,只要有个名担任在那就行了??
我是从尚书令这种重臣级别的职位都能在顾命大臣仍在的时候改封看出李严已经没有担任尚书令的. 你又是从哪看出李严还一直担任尚书令的??
吴蜀交好后永安就缺少大将重兵去镇守了吗??蜀三角(汉中, 永安, 南中)从来就没少过人镇守啊.
作者:
青蓝 时间: 2004-6-21 14:09
良弟谡,字幼常,以荆州从事随先主入蜀,除绵竹成都令、越隽太守。才器过人,好论军计,丞相诸葛亮深加器异。先主临薨谓亮曰:“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亮犹谓不然,以谡为参军,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
马谡当时还没但任军职,只不过是口头将军而已,和李严统军何干?难道刘备还认为诸葛亮会重用马谡到政场上去??马谡当时是搞什么的有什么重要的??只要刘备知道诸葛亮所其中马谡是哪些方面就足够了.
作者:
青蓝 时间: 2004-6-21 14:12
原帖由陆逊少年时于2004-06-21, 3:17:52发表
根据史实,正是要探究为何李严不能回成都,你一下就咬定是“不愿”,这就把自己的猜想当成论据来用了。
你不也一口咬定是诸葛亮不让他回朝???
作者:
慕容燕然 时间: 2004-6-21 14:17
原帖由无知者于2004-06-21, 12:13:46发表
这样说未免有点以什么之心度什么之腹了吧?要防止李严乱说话需要保留他儿子的官位吗?直接拿李严本人的性命来要挟他不更好?杨仪是怎么死的?如果他儿子的官位也被废了,李严的言行就不会危及他儿子的性命了吗?
的确是有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意思。
上面我有论述李丰在朝不单是威胁李严那么简单。还有稳定李严旧属的情绪的作用。
威胁李严本人远没有这么好的效果,李丰在朝为官只要李严收敛言行不单是能让李丰免于危害那么简单,李丰在朝也能得到升迁的机会。李严在政治斗争中失败了,但我相信他不愿成为自己的儿子仕途上的一块绊脚石。
当然以上纯属推测,就算我是小人之心。不过做了父母的应该深有体会,为了自己的孩子即使受些委屈也是无悔的。
上面是李严为李丰考虑的部分;李严还有为自己的考量。
他认为李丰在朝还有着“戴罪立功”的意思,也许李严还有着这样的幻想——有一朝李丰表现出色他李严就能得到平反,甚至被重新起用。
作者:
青蓝 时间: 2004-6-21 14:18
原帖由肃杀于2004-06-21, 3:16:32发表
时间顺序为建兴三年诸葛亮南征,四年李严移江州筑城,五年北伐。且不论这笔交易是在南征时就商量好还是在北伐前才定下来可以看出的是在诸葛亮权利有所扩大的同时李严的权利也在慢慢变大。
李严当然是不满自己的权力才跟诸葛亮分庭抗礼起来,在南征和北伐期间李严转而谋求巴郡土地的控制权,可见已经无法进入成都。从南征到北伐李严的制衡能力受到严重的削弱,他的“边缘化”已然是开始了。
夷陵之战,蜀军大败曹丕不攻蜀汉反打东吴。所以孙权才会首先派郑泉向刘备示好,两国重修同盟。因此我不相信孙权还会对所谓的“魏吴同盟”有什么想法,特别是在此同时魏吴两国已经打得不可开交。
千里用兵国国内空虚,若有黄雀在后悔之晚矣!偷袭荆州就是明证。孙权长于此道又怎能对此不做考虑?益扬两州轻重缓急相信孙权自有考量。
吴蜀两国唇齿相依一国灭则两国尽灭。蜀亡则长江之险魏吴共享,顺江而下水路并进乃北人灭南之正道。
魏吴交锋,魏军南下,隔江,战之不利。然孙权每每北上亦是铩羽而归。东吴一国实乃守有余而攻不足也。
刘秀攻蜀派出水陆军6万余、骑5000(东吴一国兵力十万有余,要是派出6w5……)从建武十一年闰三月至十月岑彭被暗杀,7个月内公孙述未灭(吴军半数兵力在外夜长梦多 ,倘若国内有变…… )。
1 诸葛亮一直都有着那么大的权力, 和吴, 平南. 都是诸葛亮干的. 倒是李严在东方越来越重是真的.
刘备遗命是让他李严在乎自己权力还是让他好好帮助诸葛亮一同辅助幼主的??早说了是李严那小子自己心里不平衡玩起争权.
2 呵, 按你那么说刘备还留李严在永安干嘛? 按你那么说孙权根本就不可能进攻蜀国嘛!!你认为吴国的条件怎么样也能套进刘备本意里吗? 也能套进孙权思想里吗?
作者:
青蓝 时间: 2004-6-21 14:31
原帖由肃杀于2004-06-21, 14:17:15发表
的确是有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意思。
上面我有论述李丰在朝不单是威胁李严那么简单。还有稳定李严旧属的情绪的作用。
威胁李严本人远没有这么好的效果,李丰在朝为官只要李严收敛言行不单是能让李丰免于危害那么简单,李丰在朝也能得到升迁的机会。李严在政治斗争中失败了,但我相信他不愿成为自己的儿子仕途上的一块绊脚石。
当然以上纯属推测,就算我是小人之心。不过做了父母的应该深有体会,为了自己的孩子即使受些委屈也是无悔的。
上面是李严为李丰考虑的部分;李严还有为自己的考量。
他认为李丰在朝还有着“戴罪立功”的意思,也许李严还有着这样的幻想——有一朝李丰表现出色他李严就能得到平反,甚至被重新起用。
需要稳定李严旧部吗?`
就好象魏延事上, 最后做错一步就算魏延再"善养士卒"也好, 不给人一句话就驱散其"旧部"了?
李严不仅仅是玩争权失败了. 而且其所做所为根本够不上为蜀国尽力了. 单以这一条李严旧部就没人敢反了.
把诸葛亮留李丰说得那么小人, 他为谁啊? 你以为他为自己啊?
李严期望自己能得平反??蜀国只有诸葛亮有这权力??
"习凿齿论曰:昔管仲夺伯氏骈邑三百,没齿而无怨言,圣人以为难。诸葛亮之使廖立垂泣,李严致死,岂徒无怨言而已哉!"
当然你可以说是习以君子之腹度小人之心吧.
最后再提一次时人的想法: 陈寿评, 刘备病, 举国托于诸葛亮. 这是时人的想法和意见. 有没有参考价值呢?
作者:
慕容燕然 时间: 2004-6-21 14:51
原帖由青蓝于2004-06-21, 14:18:22发表
1 诸葛亮一直都有着那么大的权力, 和吴, 平南. 都是诸葛亮干的. 倒是李严在东方越来越重是真的.
刘备遗命是让他李严在乎自己权力还是让他好好帮助诸葛亮一同辅助幼主的??早说了是李严那小子自己心里不平衡玩起争权.
2 呵, 按你那么说刘备还留李严在永安干嘛? 按你那么说孙权根本就不可能进攻蜀国嘛!!你认为吴国的条件怎么样也能套进刘备本意里吗? 也能套进孙权思想里吗?
1蜀汉实际上隐隐存在着四种政治势力:原从派,即刘备以前当流浪儿时就跟从的老部下,以关张赵孙糜为代表;荆州派,刘备在新野和荆州时拉来的荆州人士,以诸葛亮庞统马良为代表;东州派,在刘焉刘璋时期入蜀的外乡人士,以法正黄权孟达李严为代表;本土派,益州当地的土著豪强,以吴懿费观吴兰等人为代表。刘备的政治手腕和权术可以说是相当高明的,他让原从派的关羽守荆州,而带荆州派入川,同时拉拢刘焉刘璋时期掌权的东州派,像刘巴那么不合作,还是委他以尚书令的高位,顺带还要安抚一下益州本土派,冒着重婚的风险和吴懿的寡妇妹妹结成政治婚姻。可以说是面面俱到。永安宫托孤的时候,原从派已经凋零殆尽,资格最老的居然是政治地位很低的赵云,刘备只有倚靠荆州派的首脑诸葛亮,同时,安插东州派的李严为诸葛亮的副手,起牵制作用。如果东州派的首脑法正还活着,可能这个第二人位置会是法正,而法正绝不会如李严那般弱智地脆败给诸葛亮,当然双雄并立的结果并不见得会给蜀汉政权带来什么好处。诸葛亮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他很好地团结了原从派和本土派,而且分化瓦解了东州派。东州派有不少原荆籍人士转投他的旗下,如蒋琬,特别是东州派在永安宫之前已经遭受重大打击,头号人物法正早死,另外两位首脑级人物黄权和孟达又都意外地退出了蜀汉集团,结果东州派第三号人物李严仓猝地被推上了领袖地位,实际上该派系内部陷入了非常衰弱和混乱的状态,李严又长期在外驻守未能进入中央,有不少原东州派人士就是在这期间转投了诸葛亮的荆州派。因此,李严以及以他为代表的东州派被边缘化也就可以理解了。(转别人的观点)
2、李严留永安为暂时监视吴国动静,不是永久驻守。我认为的条件之不过是客观分析当时的形式而已,如果我说的哪里有错误青兰兄不妨指正。
作者:
青蓝 时间: 2004-6-21 15:01
原帖由肃杀于2004-06-21, 14:51:06发表
1蜀汉实际上隐隐存在着四种政治势力:原从派,即刘备以前当流浪儿时就跟从的老部下,以关张赵孙糜为代表;荆州派,刘备在新野和荆州时拉来的荆州人士,以诸葛亮庞统马良为代表;东州派,在刘焉刘璋时期入蜀的外乡人士,以法正黄权孟达李严为代表;本土派,益州当地的土著豪强,以吴懿费观吴兰等人为代表。刘备的政治手腕和权术可以说是相当高明的,他让原从派的关羽守荆州,而带荆州派入川,同时拉拢刘焉刘璋时期掌权的东州派,像刘巴那么不合作,还是委他以尚书令的高位,顺带还要安抚一下益州本土派,冒着重婚的风险和吴懿的寡妇妹妹结成政治婚姻。可以说是面面俱到。永安宫托孤的时候,原从派已经凋零殆尽,资格最老的居然是政治地位很低的赵云,刘备只有倚靠荆州派的首脑诸葛亮,同时,安插东州派的李严为诸葛亮的副手,起牵制作用。如果东州派的首脑法正还活着,可能这个第二人位置会是法正,而法正绝不会如李严那般弱智地脆败给诸葛亮,当然双雄并立的结果并不见得会给蜀汉政权带来什么好处。诸葛亮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他很好地团结了原从派和本土派,而且分化瓦解了东州派。东州派有不少原荆籍人士转投他的旗下,如蒋琬,特别是东州派在永安宫之前已经遭受重大打击,头号人物法正早死,另外两位首脑级人物黄权和孟达又都意外地退出了蜀汉集团,结果东州派第三号人物李严仓猝地被推上了领袖地位,实际上该派系内部陷入了非常衰弱和混乱的状态,李严又长期在外驻守未能进入中央,有不少原东州派人士就是在这期间转投了诸葛亮的荆州派。因此,李严以及以他为代表的东州派被边缘化也就可以理解了。(转别人的观点)
2、李严留永安为暂时监视吴国动静,不是永久驻守。我认为的条件之不过是客观分析当时的形式而已,如果我说的哪里有错误青兰兄不妨指正。
1 留镇永安是按刘备的意思去分配的. 诸葛亮只是有处理后事的权力, 并不能随意分配. 然而, 这个留镇永安是多久的事情呢? 刘备并不能预料, 但是却李严却没在刘备死时回成都述职. 连个脸都没露, 这种安排又是什么意思??
而您所转的观点最为可笑的一点就是, 两人争权对蜀国的伤害. 但是刘备明知如此还会这样安排吗??
为什么要安排诸葛亮为主呢? 因为他相信诸葛亮能安抚好各族关系, 事实上诸葛亮从政以来, 做的都是贤才并举. 并不规定死是何牌人士.
而所谓蒋宛后来投城, 当初诸葛亮就已经对其有知遇之恩了. 想想是谁想刘备提拔他的??
2 按你说的还需要李严在那监视吗??你说的情况还是非李严不行吗??
夷陵之战,蜀军大败曹丕不攻蜀汉反打东吴。所以孙权才会首先派郑泉向刘备示好,两国重修同盟。因此我不相信孙权还会对所谓的“魏吴同盟”有什么想法,特别是在此同时魏吴两国已经打得不可开交。
千里用兵国国内空虚,若有黄雀在后悔之晚矣!偷袭荆州就是明证。孙权长于此道又怎能对此不做考虑?益扬两州轻重缓急相信孙权自有考量。
吴蜀两国唇齿相依一国灭则两国尽灭。蜀亡则长江之险魏吴共享,顺江而下水路并进乃北人灭南之正道。
魏吴交锋,魏军南下,隔江,战之不利。然孙权每每北上亦是铩羽而归。东吴一国实乃守有余而攻不足也。
作者:
慕容燕然 时间: 2004-6-21 18:41
1、我转的东西可能在小的细节有点错误但大的方面是没错的,东州派的衰落实际上就是如此。
2、我说的都是客观事实,若青蓝兄有不同看法请指出哪里错了。
若我的论据没问题则我得出的结论东吴无意或着说是不能攻蜀的结论又是否错误呢?若青蓝兄有不同看法也请指出.
还需要李严在那监视吗??
后主新立,魏吴两家态度不明。稳妥起见,以李严暂留永安监视吴国动向无可厚非。
还是非李严不行吗??
从邓芝使吴到张温来蜀,吴蜀两国进一步明确两方以和为贵的方针,此时的李严已经没有留在永安的必要性,防吴已非重要任务,留一边将足矣。
作者:
青蓝 时间: 2004-6-21 19:09
原帖由肃杀于2004-06-21, 18:41:36发表
1、我转的东西可能在小的细节有点错误但大的方面是没错的,东州派的衰落实际上就是如此。
2、我说的都是客观事实,若青蓝兄有不同看法请指出哪里错了。
若我的论据没问题则我得出的结论东吴无意或着说是不能攻蜀的结论又是否错误呢?若青蓝兄有不同看法也请指出.
还需要李严在那监视吗??
后主新立,魏吴两家态度不明。稳妥起见,以李严暂留永安监视吴国动向无可厚非。
还是非李严不行吗??
从邓芝使吴到张温来蜀,吴蜀两国进一步明确两方以和为贵的方针,此时的李严已经没有留在永安的必要性,防吴已非重要任务,留一边将足矣。
1 东川派不是衰落, 而是各派开始溶入一个集团里, 这对一个政权是好事. 不是诸葛亮要刻意打压其他派别. 所谓的原从派基本上地位很高, 可惜年龄也很高, 而且最大的问题是原从派根本没后补. 逐渐失色是正常. 这根本归纳不到派系斗争里. 你所转的大部分都是事实, 但是可惜评论起点却是派系斗争, 而不是蜀汉政权巩固过程. 这两种出发点相差巨远.
2 我知道您说的是事实. 东吴从正面评价上确实没能力灭蜀. 但是这跟李严去留不是什么必须的关系, 我要证明的是你所说的在刘备死前的条件也一样适用, 但是刘备不也留李严镇永安吗?
还需要李严在那监视吗??
国家初定, 吴蜀初盟, 李严仍然留镇永安观察事态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诸葛亮的权力虽然很大但不至于能随意命令李严, 现在他不回中央转屯江州又说是诸葛亮的主意??当时诸葛亮已经北去汉中, 任他怎么打压也没可能阻止李严回中央. 镇守永安的都是蜀中可数的大将, 而不是什么边将那么简单.
作者:
陆逊少年时 时间: 2004-6-22 00:26
青蓝,就事论事,不要胡乱推尊。
为了帮助自己的观点,一会又把习凿齿放的老高,一会又把陈到讲成是“蜀中可数的大将“,这个”可数“除了你自己,谁会接受呢?
陈寿也被人非议,把习凿齿=正确,可缓行。
作者:
陆逊少年时 时间: 2004-6-22 00:44
三年春诸葛亮南征,秋平。
陈震在三年“入拜尚书,迁尚书令,奉命使吴”。
看来,诸葛亮一组织起非李严部队参与的南征,就已经不再忌惮对李严原有权力的触犯了。夺去了李严的尚书令,李严的中央政治职务已经没有了,作为中都护,只能是看门了。
作者:
青蓝 时间: 2004-6-22 01:22
参考跟正确是两回事. 陈寿被人非议更不能等于他每一点都有非议吧? 至少史册由他所编. 他对史料的理解和掌握还比你我差? 他能说评出这样的话难道还用个非议就能否认??他可不是在说谁才能如何, 而是说刘备安排啊!!是对他所认同的事实进行阐述.
习的意见也是做参考, 我已经重点强调那是时人的看法. 只是作为众多说法的一点参考依据. 有说要全以他们为标准吗?
这个所谓的"尚书令"驻守在永安. 诸葛亮这个录尚书事的要亲自南征, 难道尚书府事就那样空着??(确定了李严还是尚书令再说吧!)
作者:
燕京晓林 时间: 2004-6-22 15:27
原帖由跋锋寒于2004-06-19, 2:40:16发表
这点不太同意,你把联盟看得过于天真了,关羽是怎么败亡的呢?所谓“东益巴丘之戍,西增白帝之守”已经表现得十分清楚。再者,以阎宇和黄皓的关系,不也一样任职于永安?
锋寒兄:
有点看法:
以前联盟破裂,最根本的原因是关羽威胁着江东的上游,所以对于东吴来说荆州必须拿回。可现在不同,局面不同。孙权没有破坏联盟的必要。
阎宇驻守江州是因为其与姜维有巨大矛盾,有些人打算以阎宇替换姜维。这种情况下,能让阎宇与姜维一起在北线或中央吗?那样姜维还不急眼啦?
作者:
慕容燕然 时间: 2004-6-22 15:53
原帖由青蓝于2004-06-21, 19:09:10发表
1 东川派不是衰落, 而是各派开始溶入一个集团里, 这对一个政权是好事. 不是诸葛亮要刻意打压其他派别. 所谓的原从派基本上地位很高, 可惜年龄也很高, 而且最大的问题是原从派根本没后补. 逐渐失色是正常. 这根本归纳不到派系斗争里. 你所转的大部分都是事实, 但是可惜评论起点却是派系斗争, 而不是蜀汉政权巩固过程. 这两种出发点相差巨远.
2 我知道您说的是事实. 东吴从正面评价上确实没能力灭蜀. 但是这跟李严去留不是什么必须的关系, 我要证明的是你所说的在刘备死前的条件也一样适用, 但是刘备不也留李严镇永安吗?
还需要李严在那监视吗??
国家初定, 吴蜀初盟, 李严仍然留镇永安观察事态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诸葛亮的权力虽然很大但不至于能随意命令李严, 现在他不回中央转屯江州又说是诸葛亮的主意??当时诸葛亮已经北去汉中, 任他怎么打压也没可能阻止李严回中央. 镇守永安的都是蜀中可数的大将, 而不是什么边将那么简单.
1、原从派不过是略有涉及并非重点。
东州集团或者说衰落或者说融合,其实是一件事的不同表示方法而已。蜀汉政权巩固过程就是一个派系斗争的过程,“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派系这总东西到哪里都存在。
2、在刘备死前的条件当然也一样适用,刘备留李严镇永安的用意再上帖中已有阐述:“后主新立,魏吴两家态度不明。稳妥起见,以李严暂留永安监视吴国动向无可厚非。”
李严转屯江州可不是诸葛亮的主意。诸葛亮通过南征得以控制部分兵权,随即准备北伐进一步掌控兵权,作为交换条件李严转屯江州。值得注意的是此时的李严几乎已经完全失去了对诸葛亮的制衡力。
明确先后顺序,诸葛亮去汉中准备北伐是在李严屯江州之后的事情。无论诸葛亮在成都还是在汉中,若中央无具体命令即使李严回成都也没有丝毫作用,因此李严转而致力于经营巴郡。
吴蜀初盟留李严镇永安当然是很正常,但不正常的情况就是这个初盟初了8年:
在吴蜀初盟8年之后,李严才得以返回成都,这是他的第一次也成为了最后一次。
作者:
青蓝 时间: 2004-6-22 16:15
原帖由肃杀于2004-06-22, 15:53:47发表
1、原从派不过是略有涉及并非重点。
东州集团或者说衰落或者说融合,其实是一件事的不同表示方法而已。蜀汉政权巩固过程就是一个派系斗争的过程,“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派系这总东西到哪里都存在。
2、在刘备死前的条件当然也一样适用,刘备留李严镇永安的用意再上帖中已有阐述:“后主新立,魏吴两家态度不明。稳妥起见,以李严暂留永安监视吴国动向无可厚非。”
李严转屯江州可不是诸葛亮的主意。诸葛亮通过南征得以控制部分兵权,随即准备北伐进一步掌控兵权,作为交换条件李严转屯江州。值得注意的是此时的李严几乎已经完全失去了对诸葛亮的制衡力。
明确先后顺序,诸葛亮去汉中准备北伐是在李严屯江州之后的事情。无论诸葛亮在成都还是在汉中,若中央无具体命令即使李严回成都也没有丝毫作用,因此李严转而致力于经营巴郡。
吴蜀初盟留李严镇永安当然是很正常,但不正常的情况就是这个初盟初了8年:
在吴蜀初盟8年之后,李严才得以返回成都,这是他的第一次也成为了最后一次。
1
派系斗争跟派系溶合并不是本质一样。派系斗争的结果是一派独大,然而,诸葛亮之后掌政的正是东川派出身的蒋宛,这是派系斗争所不可能出现的结果。
2
没说过李严屯江州是诸葛亮的主意。但是说诸葛亮通过南征掌握部分兵权,这让我很废解。你再看清楚吕凯传里所说的情况,在建兴元年时侯诸葛亮就已经拥有兵权了。
如果仅以一个李严传就以为李严掌军诸葛亮争权那就没话说了。早就问过诸位了,李严留于永安,难道蜀国上下军务立刻转向永安报去?这明显是不可能的事情,那么李严不在成都是谁处理军务的?明显得很嘛。如果说军事决策权在李严手,就不会是李严晓喻,诸葛亮以国初遭大丧不与讨伐了。
无论是先主传里的以诸葛亮为主,李严为副,还是诸葛亮里属以后事,都很清楚的阐述了诸葛亮的权力是如何的。加上后主所封的益州牧,这可是一个具有完全独立的军政权的官爵啊。结果就凭着李严传一句话,把其他传里的权力分配给踢飞了。有可能吗?
吴蜀停战停了八年,但是联盟不过是3,4年而已。不信?益州南部反孙权的行为是什么?是盟国该做的事情吗?直到平南结束之后,吴蜀几次谴史通好,方才是渐渐走回轨道,而此时,李严就开始离开永安。但是为什么还等了两年后他才回成都呢?
“亮表严子丰为江州都督督军,典严后事。亮以明年当出军,命严以中都护署府事。严改名为平。”
为什么李严回成都却偏偏是要在他儿子获封江州都督督军后才回成都呢?是李严遭拒回成都?我认为,李严转屯江州的原因只是进一步巩固权力,不回成都是不想自己苦心经营的东大门随自己回成都后就得跟人共享,而且自己还只是一副手,因此直到了他儿子李严被诸葛亮表为江州都督后,他才放心回朝,这样自己的心血不会随自己回朝而回归朝庭。
按刘备本意,他是希望李严做不利于蜀国的事吗?是连诸葛亮为蜀国做事也去牵制吗?是让他李严利用自己托孤之便为自己捞权力吗?
作者:
姜维 时间: 2004-6-22 22:29
子午谷的深峻、危险、难行,诸葛亮知道、魏延知道、曹真、司马懿、陈群、张合、钟会也都知道,他们之中之所以有不顾反对、坚持从此谷出兵者,用意不外乎是「出其不意」、「行军较快捷,途中少阻碍。」
作者:
helan 时间: 2004-6-23 03:00
转贴一篇文章
权倾朝野的诸葛亮 作者:碧血汗青
公元223年,在连连遭遇了东部咽喉重镇荆州于曹魏和东吴的夹击下被夺取,情同手足的心腹大将关羽、张飞身亡及夷陵大败等一系列重大挫折的蜀汉昭烈帝刘备,于白帝城病故。
刘备病危之时,召丞相诸葛亮、尚书令李严托孤,命二人辅佐其子刘禅,其间刘备与诸葛亮曾经有一段对话,据《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记载是这样的:“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这段话和事情的经过,就是被后世人所津津乐道,推举为君臣之间肝胆相照的千古佳话的白帝托孤。此段加上后来诸葛亮为北伐而上的《出师表》,一直以来被作为推崇诸葛亮“千古第一人臣”的典范事例和佐证。
对此,我是有不同看法的。
诸葛亮,作为一个在乱世之中奉行法家申韩之术的人物,其面目绝非象一直以来文人骚客们所描绘的那样谦恭,而是一个懂得时刻要牢牢把持权利和实力,关键时刻对任何人都绝不手软的政治家,包括对其第二个主子刘禅以及朝野上下的大臣、百姓在内,莫不如此。
我们先来看看白帝托孤。
白帝托孤,刘备对诸葛亮说的“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一段话和诸葛亮后来的“鞠躬尽瘁”,既不是刘备首创,也不是仅仅只发生在诸葛亮身上。远的不说,在三国早期,东吴奠基人孙策在临终时就已经上演过这样一出戏文。《三国志》《吴书》《张昭传》:“策谓昭曰:‘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正复不克捷,缓步西归,亦无所虑。’(张昭)上表汉室,下移属城,中外将校,各令奉职。权悲感未视事,昭……乃身自扶权上马,陈兵而出,然后众心知有所归。”
此时孙权年约十九,而刘禅是十七岁登基,两人的年纪大体相仿。但孙策死的时候,正值各路军阀混战、孙策势力东征西讨乘机扩张之时,其势力并未得到巩固,显然比不得早已扎稳根基的蜀汉政权,所以张昭受孙策临终嘱托后,其“上表汉室,下移属城,中外将校,各令奉职。权悲感未视事,昭……乃身自扶权上马,陈兵而出,然后众心知有所归”等一系列的举动,比之刘备托孤后诸葛亮的作用,要重要的多。而论地位,张昭之于东吴不逊于诸葛之于蜀汉,再论发生年代也是孙、张在前,后世人等独推昭烈、孔明而漏桓王、子布,显然并非是记性不好忘记了此事,这掠人之美的举动,其用意只怕就是要让孔明专美于前。因此认真说起来,此事并无什么值得大肆褒扬的地方,真要说也应该说孙策和张昭才对。
另外刘备在白帝托孤之时,并非只找了一个诸葛亮,还有一个李严在侧。刘备能把远在成都的诸葛亮召来托孤,说明他托付诸葛、李二人,并非是仅仅因为李严在身边方便之故,而是有其很成熟的考虑的,甚至可以说是煞费苦心的。
我们知道,蜀汉政权的根基主要是由三个势力集团组成的:占主导地位的刘备嫡系荆楚集团,前益州刺史刘璋的东州集团,本地的益州集团。益州集团从刘璋时期开始就没能在政治上占据大的舞台,一直处于一个陪衬的地位,所虑不大,需要考虑的乃是荆楚、东州集团之间的问题。
战略要地荆州的丢失,关、张败亡以及夷陵之战,这一系列的事件使得荆楚集团遭到了重大创伤。而在这个时候刘备又一病不起,当然会想到自己身没以后这三者之间的矛盾和蜀汉政权的巩固问题,同时我们也有理由相信他对诸葛亮并不是完全信任和没有顾虑的。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刘备既然以这样的方式将这话明白地说了出来,那诸葛亮也只有以“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这样的态度,来明确地表示他惟有尽忠而死也不会取而代之一途了。不管怎么样,在那个年代里,他是不可能爽快地答应一声“好”的。但是如此一来,倘若日后刘禅昏庸而诸葛亮真的想要取而代之,那他就要先背上个辅佐不力,背主食言的骂名,在政治、舆论以及民心上都将会面对“不臣不忠不义”的罪名,并因此导致师出无名而居于劣势。所以刘备这话与其说是信任与托孤,不如说是一种先发制人的威胁策略,
而另一位重要人物李严,在刘璋时期就是东州集团中的佼佼者。自刘备入主成都以后,他在任上又屡次以少数兵力平定大规模的叛乱,充分表现了他的出色军事和政治能力。相比较而言,诸葛亮此前在政治和外交上展示了他的出众能力,但在军事上并没有什么建树的机会,因此刘备很明智地做出了这样的决定: “严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少主;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1)。
实际上,在刘备临终的前一年章武二年,就已经把李严拔为尚书令,在官阶上可与诸葛亮比肩了。由诸葛亮照行丞相事,而李严则主掌内外军事,这样的分配正好能让二人互相制衡,以免有一方坐大。而从当时蜀汉政权的权利机构的构成和实力分配来看,也让我们相信,刘备要防备坐大的一方,绝非是当时不处在权利中心和主导集团领袖地位上的李严。在短短的一年多内,通过将李严从犍为太守地方长官的位置上提升到尚书令,并籍由其政治地位的上升以及原有的基础,人为地将李严制造成为了实际上的东州集团代表这一事实,充分说明了刘备对李严更多的是笼络,而不是提防。刘备将这样一个快速提升起来、以前从未进入过权利中心的政治新秀李严,列为两名托孤重臣之一,并且命其“统内外军事”,再联系“君可自取”的言语,显然说明刘备要防备、制衡的目标是诸葛亮无疑。
但在另一方面,做为一个君主的刘备,又是肯定希望他们二人能够全力合作来加强其政权的。正好李严除了前面说的那些优势外,另外还有一个有利条件,那就是他是南阳人,而“诸葛公侨客兹郡,有乡党之分”,因此刘备希望这样二人可以多点“必能协规”的可能性(2),从而通过这两大集团的领袖人物的通力合作来协调两大集团,以应付他身没以后蜀汉政权可以想见的要面临的各种危险局面,进一步地巩固蜀汉政权。
遗憾的是,诸葛亮并不愿意看见李严与他分享权利,甚至连李严进入政治权利中心机构所在的成都他都极端地不愿意。
二个托孤重臣,无论从那方面讲,都应该居于首都成都,尤其李严还是“统内外军事”这样一个相当三军司令的人物。如果说刘备死时蜀汉与东吴处于敌对状态,李严留镇永安是必须的话,那么在蜀汉与东吴在建兴元年“吴王孙权与蜀和亲使聘,是岁通好”(4)后,还是将李严这么一个“统内外军事”、各方面都与诸葛亮并列的托孤重臣,继续置于和东吴交界的永安,显然是不合适的。但在这样的情况下,于建兴四年春李严却去了面对东吴的二线城市江州,依然没能进入政治权利中心的首都成都。
作为一个混迹官场几十年,又有很强军政能力的人物,李严是不可能不明白远离政治权利中心的负面效应乃是远离统治阶层的各个官僚集团,其政治影响力越来越小,最后逐渐被人遗忘。而他还不至于也不会敢想去自立为王,因此不太可能自愿求居江州。从他后来曾“更成大城,周回六十里,……求以王郡之巴州,丞相诸葛亮不许”(3)的举动来看,他是非常想进入权利中心的。只是既然不能进成都,那只好退而求其次“以王郡之巴州”,当然相信他也明白这样的可能性更渺茫,因此这也许仅仅是他一种表达不满和要求的姿态而已。但是不管怎么样,这都可以说明他并不是自愿远离政治和权利中心成都的,而有能力能做到这一点的,蜀汉举国上下惟诸葛公一人而已。
他们二个照后世的称谓,乃是“顾命大臣”,因此从官位和政治地位以及权利分配上讲,都应该是基本并列的。但事实上自从诸葛亮扶刘备灵柩回成都之日起,李严就被已经撇在了一边:
“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顷之,又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建兴元年,封(李严)都乡侯,假节,加光禄勋。”
——《三国志》《蜀书》《李严传》
同是托孤重臣,诸葛亮此前已假节钺,现在晋封乡侯,并且开府、领益州牧,其中的开府、领益州牧,意味着他可以向朝廷推举府属官吏,并成为了益州的最高军政长官,都是把握实权的举动,而李严虽然也晋封乡侯、假节,但却只加了个光禄勋的虚衔,相比之下显然分量就轻得多了。
我们如果不是一味盲目景仰,而是客观地去看待的话,从诸葛亮那篇被后世百般推崇的《出师表》中,也可以深刻地感觉到当时诸葛亮大权独揽、权倾朝野,明显地时常对后主刘禅指手画脚,甚至还表露出咄咄一副逼人的威胁态度来迫使刘禅就范,同时在他心里还有着许多忧虑。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从中体会到当时蜀汉朝廷权利斗争的激烈状况。
他在《出师表》中,先说了当前是危急存亡之秋,形势严峻,而后话锋一转道:“诚宜开张圣(德),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这其中的“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一说,就把刘禅的“宫中”和他开府的“府中”归成了“俱为一体”,将皇帝的宫中等同于他的丞相府。然后说“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这就进一步地明确要求刘禅把宫中的事体也要交给他“开府”后的幕府来管,不用宫中的管理机构来处理了。而如若刘禅不答应的话,那就是“内外异法”了,那么“陛下”你就有不“开张圣德”,不“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偏私”并且不“平明”的嫌疑。我相信在看见诸葛丞相罗列了这么多不答应之后会产生的罪状之后,刘禅大约是不敢不应的。这些话更象是一个上司在教训属下,那里是一个臣子对皇帝说的话,然而却是出自诸葛亮这样一个被后人推举为千古第一人臣,被称为“一身唯谨慎”的臣子之口,难道不奇怪么。
只是诸葛亮觉得这样还不够,继要刘禅将宫中事体交给他的幕府处理后,诸葛亮又举荐了将军向宠“为督”,掌管京师的近卫军,说只要“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陈和睦,优劣得所”。此前执掌皇室保卫的近卫军头领是刘备的心腹赵云,刘备以赵云“严重,必能整齐,特任掌内事”,在进成都后升为翊军将军,翊,卫也,依然是刘备的头号保镖统领。而此刻诸葛亮将其带走出征,换成了自己保荐的向宠,虽然从另一方面来说是人尽其用,但是联系《出师表》的前后语义和当时形势,不能说一点都没有其他目的在内。“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此话又显有所指,只是到底是在说谁,我们现在却不得而知了,不过这也是拜诸葛公不设史官所赐。
说起这个,我想以诸葛亮之“达于为政”,思维之周密和“杖二十以上亲决”的精细作风,应该是知道不置史官之害的。“国不置史”的举动所产生的最直接后果,是蜀亡以后作为蜀汉著名史学家谯周弟子的陈寿,奉命修编三国史,但即使是在当时人修当时史的情况下,也惟有蜀书因为“行事多遗,灾异靡书”,资料严重匮乏,许多著名和重要的人物无法单独作传,而导致仅仅只修了一卷而作罢(5)。倘若说在刘备手上是因为蜀汉初建无暇顾及的话,那么在刘禅当政后这么长的时间内,无论经济和政权稳固度都大大得到了提高,并且在拥有刘巴、秦宓、谯周、许靖等多名出色的文、史学人才情况下,作为自承汉朝正统的蜀汉朝廷依然“国不置史”,那就不太能以诸葛亮“犹有未周”这样简单的失误所能解释得通了,而要是从“行事多遗”这个角度去看,多少会更令人疑惑其“国不置史”的目的何在。
除了对刘禅提出了这样一些不能不从的“建议”外,诸葛亮当然也不会忘记安排他北伐离开成都后朝中的人事问题。“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於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原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我们可以发现,诸葛亮提出在他离开成都后,要后主“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的人选,无一例外的全部是荆楚集团的骨干,东州和益州人士一个也没出现。尤其是李严,作为这样一个和诸葛亮并列、“统内外军事”、官拜尚书令的托孤重臣,在北伐这件关乎国计民生的军国大事上未能有一点说话的机会,而在诸葛亮不在的情况下,也理应是由他来主持朝政的,然而在诸葛亮这份要求北伐、安排北伐之后朝中主持工作人选的表章中,连提都没提他,不管从那个角度而言,这都是不正常的。而诸葛亮所谓的“亲贤臣”,要刘禅亲信的郭攸之、费祎、董允、向宠等荆楚集团人士虽然的确都是贤臣,然换而言之,李严、费观、何宗、王谋(6)等人难道就不是贤臣了吗,而且他们或是托孤大臣或是位列九卿的官员,单就官阶论也要远高于这几位侍中、侍郎,不提他们于情于理都是说不过去的,因此诸葛亮这样做绝非是偶然的。
在诸葛亮的内心,他是始终将自己摆在一个凌驾于众人之上的位置上的,一直以为蜀汉在他“无身之日,则未有能蹈涉中原、抗衡上国者”(7)。同时相信他也很清楚刘备安排李严和他共同辅佐刘禅的目的,是利用李严来制衡他。因此为了保证他对蜀汉政权的操控性,他是绝不会允许李严这样一个能在政治上对自己形成威胁的人,来进入权利中心和掌握军事实权的。所以他除了一直制止李严进入成都这个政治权利中心外,已经在开始北伐前又进一步地发动了削弱李严的实质性行动。
在前面我说过,诸葛亮在北伐前并没有机会在军事上一展身手的机会,始终是在政治和外交上表现他的才华,刚刚结束的南征,由于对手是被视为蛮夷的少数民族,也并不能给他带来多少军事上的声誉。而在他发动北伐后,魏国“以蜀中惟有刘备。备既死,数岁寂然无声,是以略无备预”的反应,也说明了曹魏根本没有将他作为一个军事上的对手来考虑。因此诸葛亮发动北伐,固然有蜀汉政权在战略上的需要,但在面对着李严这样一个在军事上有很强能力、二名托孤重臣之一的政治对手,以及朝中一批对他并不心悦诚服的政治势力时,还有着其个人在政治上的强烈需要。
诸葛亮在发动北伐前,曾以北伐之后汉中会出现军事力量空虚的理由为名,向李严提出了要李严带驻扎在江州的部队前往汉中的要求。假设李严真的去了汉中,很明显实他的军队就会被收编,成为由诸葛亮统帅的北伐军中的一支,而他也将成为诸葛亮帐下的一名将领,那么他这个被刘备定为“统内外军事”、与诸葛亮并列的托孤大臣,将就此彻彻底底地丧送与诸葛亮相提并论的地位和实力,李严是很清楚这样的后果的,于是以各种理由拒绝了诸葛亮的要求。而诸葛亮在对此事的处理上,就相对显得比较无力。因为江州是蜀汉东部与东吴、曹魏交界处的二线重镇,和面对北方曹魏势力的汉中地位相当,在这件事情上,诸葛亮无法提出令人信服的、一定要将李严与江州部队调到汉中理由。
而富有政治经验的李严这个时候不但拒绝了诸葛亮这一要求,还借机发起了反击。他乘势提出将蜀汉东线的巴、巴东、巴西、涪陵等五郡组成巴州,并由他担任刺史。
早在建兴元年,诸葛亮就已经“开府治事。顷之,又领益州牧”,此后“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而作为仅次于诸葛亮的尚书令,又是两名托孤重臣之一的李严,却只被授了一个光禄勋的虚衔,并被弃于远离权利中心成都的江州,这样实际产生的后果,就是导致象北伐这样大的军事行动,完全没有他这个被刘备遗命“统内外军事”的托孤大臣说话和发表意见的份。因此他以这样的举动明确表示了他的不满,并提出了在政治上享受与诸葛亮“领益州牧”那样同等待遇的要求,要成为巴州刺史。刺史即州牧,一旦真的设置巴州并由李严任刺史,那等于将整个蜀汉东部都划进了李严的势力范围,而作为尚书令的李严,就可以与诸葛亮这个丞相兼益州牧在各个方面都平起平坐了。他的这一要求,按照他当时的身份和在蜀汉政权中的地位,应该说是正当的、并不过分的。只不过作为诸葛亮而言,是不会允许这样的情况发生的,但此时他却又拿李严毫无办法,因此不得不将此事不了了之,只好暂不再提起将李严与江州部队调往汉中的事情(8)。
李严第一次发出的对他被压制的抗议,使得蜀汉政权两个托孤大臣之间首次冒出了公开的、不和谐的声音,这也使诸葛亮进一步意识他在蜀汉政权里的地位是有威胁的,东州、益州集团的势力不可小觑。因此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表现出来那些耐人寻味的举动,以及对刘禅所说的如:“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这些话的目的和指向,也就都有了合理的解释,同时也表现出当时蜀汉政权内部的权利斗争开始激烈起来。
建兴六年春,这场由诸葛亮筹划已久的北伐终于开始,但却由于诸葛亮亲点的先锋马谡严重缺乏实战经验,所统帅的数路大军被“识变数,善处营陈,料战势地形,无不如计,自诸葛亮皆惮之”(9)的曹魏五大名将之一张郃,轻易于街亭一带先后击败,导致这场诸葛亮策划的蜀汉政权首次北伐不但整个无功而返,而且还遭受了一定的损失。
做为被诸葛亮亲自提拔的先锋大将的马谡,当时并没有象广为流传的那样去诸葛亮那里请罪,而是在军败之后选择了畏罪潜逃一途,后被缉捕归案,在诸葛亮判其死刑后,还没来得及执行,就于狱中病故。马谡潜逃案还导致了与马谡关系很好的荆楚集团的另一骨干向朗(向宠叔父),因知情不报而被革职赋闲达二十年之久(关于此事见拙作《诸葛亮没有杀马谡》一文)。可以这样说,首次北伐失利使荆楚集团和诸葛亮都开始面临刘备死后的最严重的打击和考验,而这次危机的源头,完全是源自于诸葛亮的刚愎自用。
在此次选拔北伐先锋人选的问题上,诸葛亮充分表现出了他性格当中刚愎自用的一面。刘备临终前,或许是由于知道马氏兄弟与诸葛亮的亲密关系,因此曾特别提醒过诸葛亮:“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然而在刘备去世以后,“亮犹谓不然,以谡为参军,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可见诸葛亮并没有把刘备的告诫当回事,说严重点,此举甚至可以说是“背主”行为。而诸葛亮的一意孤行,将魏延、吴壹等宿将弃之不用“违众拔谡”的举动,也是可以想见会让这些人很不高兴的(10)。
如果北伐取得一定战果,这些问题自然是烟消云散不成其为问题的,然而此次北伐不但无功而返,还遭受了较大的损失,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些问题便显得格外严重起来。
首先,诸葛亮要遭受来自魏延、吴壹等这一干军队中实权派们的质问,为什么先帝明确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你还要违背先帝意旨、不用我们而“违众拔谡”;其次当然是来自朝中的政治对手李严等人的诘难。
以李严等人为首的东州、益州集团,一直遭受以诸葛亮为首的荆楚集团的排挤打压,在这次北伐整个过程中,身为“统内外军事”的托孤大臣李严甚至未能有一点点发表意见和起作用的机会,虽然他不至于会对这次完全由诸葛亮策划和指挥的北伐进行掣肘和为难,但对于这样一个难得的、有可能彻底打跨诸葛亮和荆楚集团的机会,他们显然不会轻易放过,必定会乘机大做文章。
面对如此严重的政治危机,诸葛亮一方面上表自贬:“臣以弱才,叨窃非据,亲秉旄钺以厉三军,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惧,至有街亭违命之阙,箕谷不戒之失,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闇,春秋责帅,臣职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然而他也知道仅仅是“授任无方”、“明不知人”这样的说法,是不可能摆脱李严、甚至于是魏延、吴壹等人的责难的,因此另一方面诸葛亮还需要有一个人来承担这次由他全权指挥的北伐战役失败的责任,以便给自己一个脱身的机会,而这个机会显然就只能来自于马谡。于是其后果终于、也只能是“戮谡以谢众”,诸葛亮则贬为右将军,但是却依然“行丞相事,所总统如前”(11)。关于此次事件中马谡被杀这个结果,我以为正是诸葛亮本人造成的,马谡做了他的替罪羊,成为了政治权利斗争中的牺牲品:
1,正是诸葛亮背刘备遗命而 “违众拔谡”,其罪在先;
2,这次北伐是由他全权指挥,虽然马谡在街亭有“违命之阙”,但而后的行动中却还有“箕谷不戒之失”,这个总不能也怪罪马谡吧,因此追究起来还是他“授任无方”“不能训章明法”,完全委过于马谡有失公允;
3,马谡虽然“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郃所破”,然而有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做为一个前线指挥官是有一定的自主能力的,即使战败也罪不致死。
4,最后一点,实际上也是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诸葛亮从来都不是象人们所称赞的那样执法公允而严明的,他的执法严明是要看对象和是否有政治需要的,也绝对没有任何所谓的公允可言。
《三国志》《蜀书》《法正传》曰:“正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外统都畿,内为谋主。一餐之德,睚眦之怨,无不报复,擅杀毁伤己者数人。或谓诸葛亮曰:‘法正于蜀郡太纵横,将军宜启主公,抑其威福。’亮答曰:‘主公……当斯之时,进退狼跋,法孝直为之辅翼,令翻然翱翔,不可复制,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邪!’”法正仅仅因为睚眦之怨就报复“擅杀毁伤己者数人”,在蜀郡作威作福,而诸葛亮面对他人的举报和要求他去请求刘备劝阻法正滥杀无辜的建议时,却连对转达的请求都一口回绝,甚至进而还说,既然法正能让刘备“翻然翱翔,不可复制”,那现在为什么要去阻止他快意恩仇呢。这又那里是一个执法严明之人所会说出来的话,分明是一个惯于予取予夺之人的口吻。因此我说在马谡的生死这个问题上,诸葛亮要是有可能,是完全有能力和权利让他不死的,并且他也绝不会去顾虑什么执法严明的形象问题,因为在他而言,所谓的国法军法要不要执行,纯粹取决于被执行对象的重要性和是否有执法的政治需要,而不是在于对象事实上有没有过失和犯罪。
作为一名与诸葛亮过往甚密处于权利中心、又熟知军政事宜的谋士,马谡当然是知道他这一败在政治、军事上的后果的,也清楚这样的结果将会给诸葛亮乃至整个荆楚集团带来的危害,同时也更深知诸葛亮的为人,相信这才是他畏罪潜逃的原因所在。因此在狱中他才会在给诸葛亮的信中这样写道:“原深惟殛鲧兴禹之义,使平生之交不亏于此,谡虽死无恨于黄壤也”(12),他援引“殛鲧兴禹”这个典故和使用“使平生之交不亏于此”这样的语句,一面表明了他自承有罪,另一面也无疑表明了他希望能以他承担罪责这一举动,来换取让诸葛亮躲过对手攻击,再继续主导蜀汉政权的局面,
这样一来就可以让我们更进一步地理解诸葛亮为什么不顾蒋琬等人的一再劝阻,甚至对劝阻他杀马谡的丞相参军李邈进行处罚,坚持要杀、惟恐杀不成的态度。其实,以诸葛亮和马良、马谡兄弟同为荆楚集团骨干的关系,平素又称兄道弟的亲密程度,倘若他真的是出于执法需要而无奈斩杀马谡,那应该对劝阻他杀马谡的人心怀感激才对,但事实上他对劝阻他杀马谡的人不但不感激,甚至可以说很厌恶,并不惜进行行政处罚:
“马谡在前败绩,亮将杀之,邈谏以‘秦赦孟明,用伯西戎,楚诛子玉,二世不竞’,失亮意,还蜀”
——《三国志》《蜀书》《李邵传》,
由此可见他一再坚持要将马谡处死,而在判决马谡死刑时却又“为之流涕”,马谡死后又“自临祭,待其遗孤若平生”的态度,绝不仅仅出自与马氏兄弟的深厚感情,还有着更深层次的政治原因在内,也正是这些原因导致他非杀马谡不可,而且还惟恐杀不成。
实际上,真正可以导致马谡被处死的罪状,乃是马谡畏罪潜逃一事,但在诸葛亮请罪自贬的表章中,对此事却一个字也没提起,这也正是诸葛亮的厉害之处。因为他要让马谡来承担北伐失败的主要责任,要是马谡是因为畏罪潜逃而被处死,显然在北伐失败的问题上,诸葛亮所需要承担的责任就要更大一些,这一来对他自己所做的处罚就会显得轻了很多,不足以平息因此带来的这场政治危机,因此他对此一字不提。而这样做的结果乃是他成功地依靠马谡之死,暂时解脱了这次可以危及他本人乃至整个荆楚集团在蜀汉政权中主导地位的危机。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在我看来完全不象一直以来人们称赞不已的那样,是表明诸葛亮执法严明过于孙武的例证,相反联系他纵容或是支持法正滥杀无辜的事例来看,正好表现了他刚愎自矜而又老于政治手腕,做为一名权臣在政坛上善于翻手为云覆手雨的一面。
诸葛亮虽然借马谡的人头暂时成功地摆脱了这场军事和政治上的危机,但是他既没有取得军事上的成果,也没能在政治上进一步稳固自己的地位,更严重的是他非但没有证明自己在军事上的能力,还给李严等在军事上有着多次成功记录的对手以及象魏延、吴壹这样军中的宿将们,留下了对他军事能力进行质疑的把柄。因此他这次北伐的目的全然没有达到,甚至还可以说是完全失败和大大地退了一步。
有鉴于此,无论是出于他对蜀汉政权战略判断上得出的需要,还是出于他本人的政治需要,诸葛亮都必须再次开始北伐来摆脱这样的局面。北伐虽然是诸葛亮主动发起的,但街亭之败却犹如启动了一辆连他自己也无法使其停止的战车,使得他不论是否愿意,都必须跟着、而不是驾御着北伐这辆战车向前冲下去,将他此后的政治生涯和北伐紧紧地捆在了一起,并因此使他到达了人生里程中最辉煌的顶点。
同年冬天,二次北伐开始,蜀军围陈仓,由于军粮耗尽再次无功而返。
次年建兴七年,三次北伐,诸葛亮遣大将陈式攻魏之武都、阴平。魏雍州刺史郭淮率军迎战,诸葛亮出建威,郭淮退还,亮取二郡。至此,后主诏诸葛亮复丞相职。然而这数次北伐中,依旧不见李严等一干东州和益州集团骨干人士的踪影,相信李严对此是肯定不会没有意见的。
李严在诸葛亮北伐期间,也没有闲着,他积极地策反原蜀汉降将曹魏的上庸守将孟达,在其中的一封信中曾以这样的语句来招降孟达:“吾与孔明俱受寄讬,忧深责重,思得良伴”,从这里可以知道,他一直以来对自己与诸葛亮并列为托孤大臣这一重要的政治地位是时刻不忘,也是时刻以此为己任和十分看重的。但蜀汉前后三次北伐这样重大的行动,诸葛亮都没有一丝让他参与的做法,也肯定是让他十分不满的,因此他除了发出前面所说的要将“王郡之巴州”等等表示不满的信号外,还以另一种方式展开了对诸葛亮一直以来排挤他这一举动的反击。
他在一次给诸葛亮的信中“劝亮宜受九锡,进爵称王”,这和孙权劝曹操称帝相仿佛,但又很难说清楚他是想把诸葛亮摆上众所矢的的位置,还是在嘲讽诸葛亮。总之不管怎么样,诸葛亮很清楚李严这一举动绝没安什么好心,因此明确表示自己不会上这个当:“吾本东方下士,误用于先帝,位极人臣,禄赐百亿,今讨贼未效,知己未答,而方宠齐、晋,坐自贵大,非其义也。若灭魏斩叡,帝还故居,与诸子并升,虽十命可受,况于九邪!”(13)
不过诸葛亮这话却前后有点矛盾,前面他说“吾本东方下士,误用于先帝,位极人臣,禄赐百亿”,似乎对目前位极人臣的状况已经心满意足,但后来却话锋一转急转直下。称王受九锡,就成了有着自己封“国”的诸侯,乃是那个时代人臣所能达到的颠峰,诸葛亮在回绝了这一不知道是有着什么居心的建议后,在结尾时又偏偏来上了一句“虽十命可受,况于九邪”,这话就与他前面表现的心满意足的态度产生了矛盾,非但矛盾还迹近于大逆不道,“虽十命可受”,就是说他甚至可以接受超越称王受九锡的待遇,那犹如直说称帝了。这样的说话出自诸葛丞相之口,与他历来被说成“谨慎谦恭”的风格是极不相称的,但我却以为这才是他个性和思想的真实写照,他虽然拒绝了李严的建议,但却不自觉地露出了他自傲的、乃至于漠视刘禅的态度。
建兴八年,魏大将军曹真三路攻蜀,诸葛亮拒之,随即准备第二年出军进行第四次北伐。这回他再次要求李严率军北上汉中受他节度,诸葛亮在后来列举李严罪状的表章中对李严的反应是这样写的:“去年臣欲西征,欲令平主督汉中,平说司马懿等开府辟召。臣知平鄙情,欲因行之际偪臣取利也,是以表平子丰督主江州,隆崇其遇,以取一时之务。”(14)
李严这个时候说“司马懿等开府辟召”,显然正如诸葛亮所言的那样是“欲因行之际偪臣取利也”,而李严以司马懿等开府辟召为借口向诸葛亮逼利,也并不是随便拿来就用的借口,他对诸葛亮开府而他没能享受同等待遇一直是耿耿于怀的,此刻他看似随便地举了这么一件事情做例子来逼诸葛亮,事实上正是表达了他北上汉中的条件是要得到他这个和诸葛亮并列的托孤重臣应该得到的“利”,也就是要和诸葛亮一样,可以开府选拔官吏。
诸葛亮当然是不可能答应也不会允许发生这样的事情,但他也明白,在面对曹魏势力强大的压力下,与李严这样长期僵持下去也并不是什么好事。而李严和他二人,虽然在权利斗争中互不相让,但在对维持蜀汉政权生存的这一根本点上却是绝对没有分歧的。因此他做出了妥协,“表严子丰为江州都督督军,典严后事”,继续把江州一带保留给李严;而相对他的妥协,李严也作出了对应的姿态:“将二万人赴汉中”,同时接受诸葛亮的任命,担任中都护署府事(15),并将自己的名字由严改为平。按那时的解释,平字含义大致为行事有序、平定乱事,这相当符合当时的形势。李严终于去了汉中,与诸葛亮在刘备死后首次共事,看上去似乎诸葛亮和李严二人就此握手言和了。
建兴九年春,蜀军在诸葛亮的统帅下四次北伐,兵出祁山与魏军对峙。然而诸葛亮这次依然运气不太好,在后来的一段时间内碰上了连续暴雨天气,导致汉中的粮运不继。而后的整个事件就显得比较富有戏剧性了:“平遣参军狐忠、督军成籓喻指,呼亮来还;亮承以退军。平闻军退,乃更阳惊,说‘军粮饶足,何以便归’!欲以解己不办之责,显亮不进之愆也。又表后主,说‘军伪退,欲以诱贼与战’。亮具出其前后手笔书疏本末,平违错章灼。平辞穷情竭,首谢罪负。”
之所以说这次的事件有戏剧性,是因为以李严这样一个极富政治经验和军事能力的人物,居然犯了如此低级的错误,仅仅由于暴雨而导致粮运不继,他就先让参军狐忠、督军成籓等一群人去前线以朝廷名义召诸葛亮撤军,然后上表后主说诸葛亮撤军是诱敌之计,而当他在汉中听说诸葛亮开始撤军时,却又假装吃惊地说“军粮饶足,何以便归”,种种互相矛盾的的漏洞前后非一,导致最后“辞穷情竭,首谢罪负”。
不过这件事情,虽然因为蜀国“国不置史”和各种原因造成资料不足,因此不足以让我们有理由做出其他的解释,但从逻辑上来讲,以李严这样的人物,犯下这样的低级错误未免显得过于愚蠢了些。如果说他设计这个圈套的目的是在于“解己不办之责,显亮不进之愆”的话,那么他又焉能想不到他这一大堆公文全都捏在诸葛亮和后主的手中,“前后手笔书疏”都“违错章灼”历历在目,他这个目的显然是不可能得逞的。断粮退军在蜀汉北伐中并非首次出现,况且由于天降暴雨导致道路不畅的粮运不继,也并不会对他政治生涯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在这样的小问题上去冒如此大的风险,而且还明显是拱手把自己的把柄送到对手和皇帝面前去让他们来处理自己,这样的错误和圈套实在也过于弱智了些。要是连这些李严都意识不到的话,那他这个筋斗载得一点都不冤,因为这完全不象是他这样一个拥有几十年军事、政治斗争经验的人所应该犯的错误。
不管事情的真相是什么样子,李严最终被贬为平民,在与诸葛亮的权利斗争中败了下去,这标志着蜀汉政权中再没有可以威胁荆楚集团地位的势力存在,而诸葛亮也再找不到一个有足够分量和他分庭抗礼的对手,彻底地巩固了他的地位。在蜀汉政权中甚至将皇帝包括在内,他也都是唯一掌握着蜀汉最强实权的第一人。诸葛亮当时在蜀汉政权内的威势,可以从诸葛亮的属官丞相参军、犍为太守李邈的奏章中稍见一斑。诸葛亮死后曾刘禅下令全国素服发哀三日,李邈不以为然上疏道:“吕禄、霍、禹未必怀反叛之心,孝宣不好为杀臣之君,直以臣惧其偪,主畏其威,故奸萌生。亮身杖强兵,狼顾虎视,五大不在边,臣常危之。今亮殒没,盖宗族得全,西戎静息,大小为庆。”
他这话说得非常有趣,诸葛亮在世其间,“臣常危之”,诸葛亮一死,他顿时觉得“宗族得全”,于是一家人“大小为庆”,因此上书劝谏刘禅不必太隆重要全国都素服发哀三日,结果被刘禅砍了头。砍头归砍头,他的话却透露了不少信息。
李邈以霍光等人做比喻,说诸葛亮虽然未必有反叛之心,但是权势太强,“身杖强兵,狼顾虎视”,以至于“主畏其威,故奸萌生”,这个恐怕正是他掉脑袋的原因,居然说刘禅因为诸葛亮手握重兵而怕了他,导致国内奸邪萌生,这叫后主刘禅的脸往哪儿搁。至于说几句诸葛亮的不是,那还不至于要到摘他脑袋的地步,因为刘禅和诸葛亮之间的关系并不是那么和谐的。据载:“亮初亡,所在各求为立庙,朝议以礼秩不听,百姓遂因时节私祭之于道陌上。言事者或以为可听立庙于成都者,后主不从。步兵校尉习隆、中书郎向充等共上表……于是始从之。(16)”连大臣上表请为诸葛亮这个刘禅的相父立庙,刘禅都是再三阻挠不情愿,二人的关系可略见一斑。
其次,诸葛亮一死,他李邈就“宗族得全”,而“西戎静息”,于是“大小为庆”,这说明他对北伐不以为然,是反对的。
从历史记载来看,象他这样态度的人,在蜀汉政权大小官吏中,是为数不少的。例如诸葛亮亲自点定的继任者蒋琬和费祎两人,就对北伐压根就不感兴趣,并且还都一致地长期压制要求北伐的姜维,尤其是他的第一任继任者蒋琬,十数年内一次也没发动过北伐。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李邈的态度,是代表了蜀汉政权内部相当一批数量官吏的想法。这从其他两则资料中,也可以得到佐证,同时我们还可以从这些资料中发现其他一些问题,以及当时身处社会下层的许多百姓对诸葛亮的北伐政策也相当反感,绝不象一些人所描绘的那样,是欢呼雀跃衷心拥护的。
《三国志》《蜀书》《吕乂传》:“丞相诸葛亮连年出军,调发诸郡,多不相救,乂募取兵五千人诣亮,……蜀郡一都之会,户口众多,又亮卒之后,士伍亡命,更相重冒,奸巧非一。乂到官,为之防禁,开喻劝导,数年之中,漏脱自出者万馀口。”
《三国志》《吴书》《薛综传》:“孙休时,珝为五宫中郎将,遣至蜀求马。及还,休问蜀政得失,对曰:‘主闇而不知其过,臣下容身以求免罪,入其朝不闻正言,经其野民皆菜色。臣闻燕雀处堂,子母相乐,自以为安也,突决栋焚,而燕雀怡然不知祸之将及,其是之谓乎!’”
这两则资料表明,由于诸葛亮连年出兵北伐,兵员不足,遂调各郡兵补充北伐部队,然而各郡大约是以各种借口为由而拒不发兵,形成了“多不相救”的局面。而在诸葛亮死后,军队中大量士兵和下级军官更是纷纷逃亡,做为地方长官的吕乂,数年中仅在一个蜀郡就查出了万余名逃避兵役者。延续至蜀汉后期姜维北伐期间,蜀汉已经出现了“经其野民皆菜色”的景象,可见连年北伐对蜀汉经济造成的伤害之大,因此百姓们对北伐不支持是比较正常、毫不奇怪的,在任何一个时代,从根本上百姓们总是厌战和期望和平的。
另外一个问题,乃是诸葛亮作为一个法家思想的秉承者,对申韩之术习之精而用之果,史称其对官吏“用法峻严”,而且大权独揽,“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杖二十以上亲决”其负面效果就是直接导致蜀汉朝廷在一旦缺乏了象诸葛亮这样强势而又出色的政治人才以后,整个统治机构“主闇而不知其过,臣下容身以求免罪,入其朝不闻正言”一片闇然的局面,对这样的后果,诸葛亮这个蜀汉政权实际上的统治者、所有既定方针的制定者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我们必须承认,诸葛亮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他对蜀汉皇朝的忠诚令人感叹,然而作为一个周旋于政治、军事舞台上的政客和权臣,他同时也不可避免地要受到这个特定的舞台上游戏规则的制约,因此他绝不是一个没有缺陷和没有污点的人,一个历史的人是不可能完美的,诸葛亮的人格和道德魅力以及政治、军事能力,在长期以来的盲目推崇中被放大乃至发展到最后的完美,大量一直存在的、可以说明问题的资料被视而不见,或者被斥为不可信的资料,这是不客观的。对我而言,历史的真实总是被隐藏在拆开裁减过的文字里,也许我们永远无法知道真相,但我们需要发现和发现的勇气。
(1)(13)(14)(15)《三国志》《蜀书》《李严传》
(2)《三国志集解》
(3)《华阳国志》
(4)《三国志》《蜀书》《后主传》
(5)《三国志》《蜀书》《后主传》:“……又国不置史,注记无官,是以行事多遗,灾异靡书。诸葛亮虽达于为政,凡此之类,犹有未周焉。”
(6)《三国志》《蜀书》《杨戏传》:“王元泰名谋,汉嘉人也。有容止操行。刘璋时,为巴郡太守,还为州治中从事。先主定益州,领牧,以为别驾。先主为汉中王,用荆楚宿士零陵赖恭为太常,南阳黄柱为光禄勋,谋为少府;建兴初,赐爵关内侯,后代赖恭为太常。……后大将军蒋琬问张休曰:‘汉嘉前辈有王元泰,今谁继者?’休对曰:‘至于元泰,州里无继,况鄙郡乎!’其见重如此。”
何彦英名宗,蜀郡郫人也。事广汉任安学,精究安术,与杜琼同师而名问过之。刘璋时,为犍为太守。先主定益州,领牧,辟为从事祭酒。后援引图、谶,劝先主即尊号。践阼之后,迁为大鸿胪。建兴中卒。
(7)(11)(16)《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8)《三国志》《蜀书》《李严传》:“臣(诸葛亮)当北出,欲得平(李严)兵以镇汉中,平穷难纵横,无有来意,而求以五郡为巴州刺史。”
(9)《三国志》《魏书》《张郃传》
(10)《三国志》《蜀书》《马良传》:“臣松之以为良盖与亮结为兄弟,或相与有亲;亮年长,良故呼亮为尊兄耳。……良弟谡,字幼常,以荆州从事随先主入蜀,除绵竹成都令、越隽太守。才器过人,好论军计,丞相诸葛亮深加器异。先主临薨谓亮曰:‘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亮犹谓不然,以谡为参军,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建兴六年,亮出军向祁山,时有宿将魏延、吴壹等,论者皆言以为宜令为先锋,而亮违众拔谡,统大众在前,与魏将张郃战于街亭,为郃所破,士卒离散。亮进无所据,退军还汉中。”
(12)《三国志》《蜀书》《马良传》
作者:
慕容燕然 时间: 2004-6-23 06:25
原帖由青蓝于2004-06-22, 16:15:29发表
1
派系斗争跟派系溶合并不是本质一样。派系斗争的结果是一派独大,然而,诸葛亮之后掌政的正是东川派出身的蒋宛,这是派系斗争所不可能出现的结果。
2
没说过李严屯江州是诸葛亮的主意。但是说诸葛亮通过南征掌握部分兵权,这让我很废解。你再看清楚吕凯传里所说的情况,在建兴元年时侯诸葛亮就已经拥有兵权了。
如果仅以一个李严传就以为李严掌军诸葛亮争权那就没话说了。早就问过诸位了,李严留于永安,难道蜀国上下军务立刻转向永安报去?这明显是不可能的事情,那么李严不在成都是谁处理军务的?明显得很嘛。如果说军事决策权在李严手,就不会是李严晓喻,诸葛亮以国初遭大丧不与讨伐了。
无论是先主传里的以诸葛亮为主,李严为副,还是诸葛亮里属以后事,都很清楚的阐述了诸葛亮的权力是如何的。加上后主所封的益州牧,这可是一个具有完全独立的军政权的官爵啊。结果就凭着李严传一句话,把其他传里的权力分配给踢飞了。有可能吗?
吴蜀停战停了八年,但是联盟不过是3,4年而已。不信?益州南部反孙权的行为是什么?是盟国该做的事情吗?直到平南结束之后,吴蜀几次谴史通好,方才是渐渐走回轨道,而此时,李严就开始离开永安。但是为什么还等了两年后他才回成都呢?
“亮表严子丰为江州都督督军,典严后事。亮以明年当出军,命严以中都护署府事。严改名为平。”
为什么李严回成都却偏偏是要在他儿子获封江州都督督军后才回成都呢?是李严遭拒回成都?我认为,李严转屯江州的原因只是进一步巩固权力,不回成都是不想自己苦心经营的东大门随自己回成都后就得跟人共享,而且自己还只是一副手,因此直到了他儿子李严被诸葛亮表为江州都督后,他才放心回朝,这样自己的心血不会随自己回朝而回归朝庭。
按刘备本意,他是希望李严做不利于蜀国的事吗?是连诸葛亮为蜀国做事也去牵制吗?是让他李严利用自己托孤之便为自己捞权力吗?
1一派独大形成了啊。
我前面说我转的那段话有点错误,蒋琬他就写错了。蒋琬,零陵湘乡人以州书佐随先主入蜀。怎么算他也和东州挨不上边嘛。
2以前多讨论的是政治上没怎么涉及军事权力分配。
我认为诸葛亮和李严在政治谓主辅在军事方面为辅主,两人在政军上角色互换,这个才叫制衡。不但是拿李严来制衡诸葛亮,同样诸葛亮也可以制约李严,所以诸葛亮有一定的兵权是很正常的事。诸葛亮手上的兵力不足以去搞南征这种大工程,
我说的诸葛亮通过南征掌握部分兵权可能没表达清楚,其实应该为诸葛亮通过南征扩大兵权。
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顷之,又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於亮。
其实这段话里最值得玩味的就是顷之这两个字。
本来李严又不是常驻永安,李严回成都之前主军的任务让辅军的诸葛亮暂代到时候再交接即可。蜀汉的政治形势并非是一直维持在刘备托孤的那种情况。李严没回去的那段时间,无论是政治上或是军事上诸葛亮都已经占据了制高点。南征结束李严的制衡能力已经大大削弱了,此时回朝只有被制约的可能,因此李严才在外经营以图扩大势力。
巴郡在第四次北伐之前已经由李严经营多年,倘若李严仅为了入朝就贸然放弃巴郡的控制权那么他可以凭借的政治资本也就荡然无存,诸葛亮在朝内绝对优势力量的压迫下没了筹码李严还有什么资格玩呢。
无论是李严还是诸葛亮他们在维持蜀汉政权上的立场绝对是相同的,试想一下倘若李严真的是利欲熏心之辈,在诸葛亮北伐期间他以蜀汉三分之一的兵力北上成都控制朝廷大权易如反掌,远在汉中之外的诸葛亮纵有天大的本事也是鞭长莫及。
李严并没有这么做,因此我并不认同质疑李严RP的观点。
作者:
燕京晓林 时间: 2004-6-23 20:42
诸葛亮一直在寻找时机削弱李严的兵权,结果曹真的进攻汉中给诸葛亮以最合理的借口,两万精锐的江州部队就这样进入汉中,也就从此脱离了李严的控制。此后,诸葛亮才敢于对李严动手。
其实就是如此的简单:以诸葛亮的北线兵力,足以多次主动进攻陇右和关中,难道还不够依托秦岭天险抵挡曹真的进攻吗?如果诸葛亮的兵力连防御都不够,怎么还有能力数次北伐?
作者:
无知者 时间: 2004-6-24 01:17
驳“权倾朝野的诸葛亮”一文:
关于刘备托孤:
文中认为刘备对诸葛亮不完全信任,“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云云是先发制人的策略,这种说服颇有市场。然而,晋人孙盛就指出,"苟所寄忠贤,则不须若斯之诲,如非其人,不宜启篡逆之涂。"如果刘备真的担心诸葛亮有不臣之心,这句话除了给他以口实,还能有什么别的用处呢?难道让诸葛亮说出:“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就能够防范他在死后篡位吗?如果没有刘与诸葛的这番对话,诸葛亮取代后主就是谋逆,有了这番对话,取代后主最多是违诺,二者罪过孰轻孰重,不是很明显吗?以刘备丰富的政治经验,还不明白这个道理吗?因此,刘备说这番话的用意有两种可能,一是他并请求由他的子嗣保有地位,宁可让给有才能的部下,也不愿创下的基业亡了;而是他相信诸葛亮不会有异心,说这番话是为了树立诸葛亮的权威。不管按哪一种解释,刘备对诸葛亮都是信任的,因而也就不存在用李严制衡诸葛亮的问题。
文中认为诸葛亮前期在军事上无大的建树,可是他忘了刘备攻蜀时,“亮率云与张飞等俱溯江西上,平定郡县。”因此并不能说李严在军事上比诸葛亮更突出。“在刘备临终的前一年章武二年,就已经把李严拔为尚书令,在官阶上可与诸葛亮比肩了。”尚书令虽为重要官职,但级别并不高,不过秩千石而已,按后汉书百官志,尚书令是少府卿的属官,也就是说李严连卿都不是,怎么与位为公的诸葛亮比肩?
“在短短的一年多内,通过将李严从犍为太守地方长官的位置上提升到尚书令,并籍由其政治地位的上升以及原有的基础,人为地将李严制造成为了实际上的东州集团代表这一事实,充分说明了刘备对李严更多的是笼络,而不是提防。”李严得任尚书令是因为原尚书令刘巴恰在此时死了,黄权又降了魏,东州派有才干的就算李严了。尚书令一直由东州派人士担任,初为法正,后为刘巴,这样做是为了平衡荆州与东州两派,避免东州派不满罢了。两派之中,刘备信任显然是荆州派,因为荆州派是刘备起家的班底,东州派则是被征服者。刘备担心的应该是东州派而不是荆州派,所以说刘备更防范诸葛亮是没有道理的,恰恰想反,刘备大树诸葛亮的权威,就是为了让他由能力压制东州派。当然刘备也需要拉拢东州派,所以才让李严为诸葛亮之副。
所谓“诸葛亮提出在他离开成都后,要后主“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的人选,无一例外的全部是荆楚集团的骨干,东州和益州人士一个也没出现。”错误更是明显。其中提到的费祎、董允都是东州派的,长史张裔是成都人,应该属于益州派。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xycq.org.cn/forum/) |
Powered by Discuz! 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