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明代散文名篇集粹--塌鼻子先生撰
[打印本页]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5-21 08:38
标题:
明代散文名篇集粹--塌鼻子先生撰
明代散文名篇集粹
├《万木图》序(明)杨士奇.txt
├《刘中山集》题词(明)张溥.txt
├《却金图卷》序(明)吴廷翰.txt
├《合奇》序(明)汤显祖.txt
├《吴山图》记(明)归有光.txt
├《寓山注》序(明)祁彪佳.txt
├《晦庵诗话》(明)文征明.txt
├《渔父词》引(明)李维桢.txt
├《游洞庭东山诗》序 (明)文征明.txt
├《溪堂题画诗》引(明)程嘉燧.txt
├《秋寻草》自序(明)谭元春.txt
├《程原迩稿》序(明)张鼐.txt
├《西湖梦寻》序(明)张岱.txt
├《韩文公文钞》引(明)茅坤.txt
├《项思尧文集》序(明)归有光.txt
├一瓢道人传(明)袁中道.txt
├三圣庵(明)刘侗.txt
├三概(明)陈子龙.txt
├三游乌龙潭记(明)谭元春.txt
├上万侍郎书(明)归有光.txt
├上冢宰许公书(明)何景明.txt
├上方山四记(明)袁宗道.txt
├与丘长孺书(明)袁宏道.txt
├与友人书(明)李贽.txt
├与吴众香书(明)陈弘绪.txt
├与姜箴胜门人(明)张鼐.txt
├与安子介(清)唐顺之.txt
├与寇子焞(明)康海.txt
├与山阴王静观(明)沈承.txt
├与岳石梁(明)汤显祖.txt
├与张廷实书(明)陈献章.txt
├与文征明书(明)唐寅.txt
├与文湛持(明)周顺昌.txt
├与方正学书(明)王叔英.txt
├与李九我宗伯(明)汤显祖.txt
├与焦弱侯(明)李贽.txt
├与胞弟(明)顾若璞.txt
├与袁石浦(明)陶望龄.txt
├与陆太常书(清)归有光.txt
├与高孩之书(明)钟惺.txt
├与高景逸总宪(明)周顺昌.txt
├中山狼传(明)马中锡.txt
├中州览胜序(明)唐寅.txt
├临川县古永安寺复寺记(明)汤显祖.txt
├义士杨景和埙传(明)张弼.txt
├也足亭记(明)陶望龄.txt
├书《秦风蒹葭》三章后(明)唐顺之.txt
├书博鸡者事〔明〕高启.txt
├书游山豪爽语(明)袁中道.txt
├五人墓碑记(明)张溥.txt
├五泄(二)(明)袁宏道.txt
├人虎说(明)宋濂.txt
├付儿辈铭(明)陈继儒.txt
├仙岩(明)王思任.txt
├任光禄竹溪记(明)唐顺之.txt
├何陋轩记(明)王守仁.txt
├余杭至临安山水记(明)程嘉燧.txt
├侠林序(明)陈继儒.txt
├倪云林画论(明)吴从先.txt
├倪云林集序(明)陈继儒.txt
├偶语小引(明)黄汝亨.txt
├偶读(明)屠隆.txt
├僮乙传(明)黄淳耀.txt
├先妣事略(明)归有光.txt
├兔柴记(明)董其昌.txt
├再游乌龙潭记(明)谭元春.txt
├刻《几何原本》序(明)徐光启.txt
├剡溪(明)王思任.txt
├勉儿侄(明)祝世禄.txt
├勤学(明)王守仁.txt
├医戒(明)李东阳.txt
├卖柑者言〔明〕刘基.txt
├南宫生传(明)高启.txt
├县令丞簿史题名碑记(明)边贡.txt
├又与焦弱侯(明)李贽.txt
├叙小修诗(明)袁宏道.txt
├叙陈正甫《会心集》(明)袁宏道.txt
├可楼记〔明〕高攀龙.txt
├叶君节《秋怀诗》跋(明)曹学佺.txt
├叶子肃诗序(明)徐渭.txt
├司马季主论卜〔明〕刘基.txt
├吴士〔明〕方孝孺.txt
├哀伟朋赋序(明)汤显祖.txt
├唐子畏墓志并铭(明)祝允明.txt
├唐诗集注序(明)陈继儒.txt
├喜奇赋序(明)汤显祖.txt
├嗤彪赋序(明)汤显祖.txt
├园史序(明)陈继儒.txt
├在京与友人(明)屠隆.txt
├坑厕赋(明)王思任.txt
├墨翁传(明)高启.txt
├复吴用修(明)黄汝亨.txt
├复多尔袞书(明)史可法.txt
├复张孝伯宪副书(明)边贡.txt
├复郎廷佐书(明)张煌言.txt
├夏梅说(明)钟惺.txt
├夜度两关记(明)程敏政.txt
├天姥(明)王思任.txt
├天目(一)(明)袁宏道.txt
├奇零草序(明)张煌言.txt
├姚元素《黄山记》引(明)黄汝亨.txt
├宋濂获罪(明)徐祯卿.txt
├寄答京友(清)李贽.txt
├寄郑孟麟(明)谢肇淛.txt
├寒花葬志(明)归有光.txt
├尊卢沙(又名大言)(明)宋濂.txt
├小洋(明)王思任.txt
├尚书别解(明)归有光.txt
├屠田叔笑词序(明)王思任.txt
├山中嘉树记(明)姚希孟.txt
├工之侨为琴(明)刘基.txt
├序《山歌》(明)冯梦龙.txt
├张自新传(明)归有光.txt
├徐伯鹰《天目游诗记》序(明)王思任.txt
├志杀虎(明)苏伯衡.txt
├思云记(明)文征明.txt
├报刘一丈书(明)宗臣.txt
├报刘都督(明)李攀龙.txt
├拙效传(明)袁宏道.txt
├指喻(明)方孝儒.txt
├故琴心(明)曹宗璠.txt
├救虎(明)刘基.txt
├文娱序(明)陈继儒.txt
├文字缘(明)陈继儒.txt
├新西厢序(明)卓人月.txt
├新都县八阵图记(明)杨慎.txt
├旧游采石记(明)王思任.txt
├明代散文阅读参考书目.txt
├春风楼记(明)曹学佺.txt
├普陀游记(明)朱国祯.txt
├朱碧潭诗序〔明〕王慎中.txt
├李卓吾先生遗言(明)李贽.txt
├李超无问剑集序(明)汤显祖.txt
├李龙眠画罗汉记(明)黄淳耀.txt
├杜环小传(明)宋濂.txt
├杨幽妍别传(明)陈继儒.txt
├松风阁记(明)刘基.txt
├极乐寺纪游(明)袁宗道.txt
├柬米子华(明)陈继儒.txt
├柳敬亭说书(明)张岱.txt
├核舟记(明)魏学洢.txt
├桃花涧修禊诗序(明)宋濂.txt
├梅谱序(明)王思任.txt
├楚人养狙(明)刘基.txt
├楚游日记(节选)(明)徐宏祖.txt
├楮亭记(明)袁中道.txt
├水尽头(明)刘侗.txt
├江南卧游册题词(四则)(明)李流芳.txt
├江行日记二则(明)袁中道.txt
├汾湖石记(明)叶小鸾.txt
├沈贞甫墓志铭(明)归有光.txt
├沧浪亭记(明)归有光.txt
├河崖之蛇(明)薛瑄.txt
├治安疏(明)海瑞.txt
├洞庭游记序(明)文震孟.txt
├洪汝含《鼓山游记》序(明)曹学佺.txt
├活水源记(明)刘基.txt
├浣花溪记〔明〕钟惺.txt
├浮梅槛记(明)黄汝亨.txt
├海上平寇记(明)王慎中.txt
├深虑论(明)方孝孺.txt
├游东山记(明)杨士奇.txt
├游丰乐醉翁亭记(明)王思任.txt
├游五泄记(明)王思任.txt
├游仙都山记(明)陈子龙.txt
├游千山记(明)程启充.txt
├游天平山记(明)高启.txt
├游峄山记(明)王思任.txt
├游广陵诸胜记(明)王思任.txt
├游张公洞记(明)王世贞.txt
├游慧锡两山记(明)王思任.txt
├游敬亭山记(明)王思任.txt
├游杭州诸胜记(明)王思任.txt
├游桃花记(明)陈继儒.txt
├游武夷记(明)曹学佺.txt
├游清远禺峡飞来寺记(明)王思任.txt
├游满井记(明)王思任.txt
├游灵岩记(明)王思任.txt
├游点苍山记(明)杨慎.txt
├游焦山记(明)王思任.txt
├游盘山记(明)袁宏道.txt
├游虎丘小记(明)李流芳.txt
├游衡岳记(明)张居正.txt
├游西山小记(明)李流芳.txt
├游金焦两山记(明)王叔承.txt
├游钟山记(明)宋濂.txt
├游雁宕山日记(明)徐宏祖.txt
├游黄山日记(后)〔明〕徐弘祖.txt
├游龙门记(明)薛瑄.txt
├游龟峰山记(明)王思任.txt
├湖心亭看雪(明)张岱.txt
├溪上落花寺题词(明)汤显祖.txt
├溪渔子传(明)方孝儒.txt
├滇游日记(明)徐宏祖.txt
├炉峰月(明)张岱.txt
├爱梅述(明)祝允明.txt
├爱溪记(明)唐寅.txt
├爽阁书目序(明)沈守正.txt
├牡丹亭记题词(明)汤显祖.txt
├牡丹亭题词(明)陈继儒.txt
├独坐轩记(明)桑悦.txt
├狮猫述(明)王廷相.txt
├狱中上母书(明)夏完淳.txt
├狱中血书(明)杨涟.txt
├玉版居记(明)黄汝亨.txt
├王冕传(明)宋濂.txt
├王古直传(明)李东阳.txt
├王长年智斗倭寇(明)朱国桢.txt
├环翠亭记(明)宋濂.txt
├甘藷疏序(明)徐光启.txt
├用拙堂记(明)陈继儒.txt
├画鱼记(明)祝允明.txt
├瘗旅文〔明〕王守仁.txt
├百忍箴序(明)陈继儒.txt
├相公墩记(明)吴应箕.txt
├砚北楼记(明)袁中道.txt
├砥柱(明)都穆.txt
├示龙场诸生(改过)(明)王守仁.txt
├祭学士柯先生文(明)李东阳.txt
├祭梁夫山先生文(明)程学博.txt
├祭汪侍峰文(明)陈继儒.txt
├秦士录(明)宋濂.txt
├移树说(明)李东阳.txt
├稽山书院尊经阁记〔明〕王守仁.txt
├空同子瞽说(明)苏伯衡.txt
├童心说(明)李贽.txt
├第后柬德升诸兄弟(明)周顺昌.txt
├答周北渚书(明)边贡.txt
├答应天巡抚宋阳山论均粮足民(明)张居正.txt
├答李元善(明)袁宏道.txt
├答梅客生(清)袁宏道.txt
├答毛宪副书(明)王守仁.txt
├答江长洲绿萝(明)袁宗道.txt
├答湖广巡按朱谨吾辞建亭(明)张居正.txt
├答茅鹿门知县二(明)唐顺之.txt
├答许廷慎书(明)方孝儒.txt
├答赵廷臣(明)张煌言.txt
├答金正希(明)谭元春.txt
├答陈志寰(明)熊廷弼.txt
├米襄阳志林序(明)陈继儒.txt
├绍兴灯景(明)张岱.txt
├续栖莲社求友文(明)汤显祖.txt
├自为墓志铭(明)张岱.txt
├自为墓志铭(明)徐渭.txt
├自刻横塘集述(明)茅元仪.txt
├自序(明)艾南英.txt
├自题《秋冬之际草》(明)谭元春.txt
├致汪然明二通(明)柳如是.txt
├芙蓉庄诗序(明)陈继儒.txt
├花蕊夫人宫词序(明)陈继儒.txt
├苦斋记(明)刘基.txt
├范牧之外传(明)陈继儒.txt
├荷蓧言序(明)高攀龙.txt
├莲花洞(明)袁宏道.txt
├蔺相如完璧归赵论(明)王世贞.txt
├蕲水朱康侯行义记(明)汤显祖.txt
├虎丘(明)袁宏道.txt
├虞孚(明)刘基.txt
├蚊对(明)方孝孺.txt
├西山十记(选三)(明)袁中道.txt
├西湖七月半(明)张岱.txt
├西湖香市(明)张岱.txt
├西湖(一)(明)袁宏道.txt
├西湖(二)(明)袁宏道.txt
├西溪渔乐说(明)罗玘.txt
├观鸭说(明)吴廷翰.txt
├记女医;(明)李东阳.txt
├记李歌(明)宋濂.txt
├记王忠肃公翱三事(明)崔铣.txt
├记雪月之观(明)沈周.txt
├论文(上)(明)袁宗道.txt
├试笔说(明)方孝儒.txt
├诗集自序(明)李梦阳.txt
├说琴(明)何景明.txt
├谯楼鼓声记(明)祝允明.txt
├豁然堂记〔明〕徐渭.txt
├贵生书院说(明)汤显祖.txt
├贻华亭诸亲友诗序(明)何良俊.txt
├赏心乐事五则(明)吴从先.txt
├赞刘谐〔明〕李贽.txt
├赠光禄少卿沈公传(明)徐渭.txt
├赵瞻云传(明)陈继儒.txt
├越巫(明)方孝孺.txt
├跋赵文敏公书《巫山词》(明)杨慎.txt
├过梅岭记(明)王思任.txt
├运甓斋记(明)贝琼.txt
├送东阳马生序〔明〕宋濂.txt
├送宗伯乔白岩序(明)王守仁.txt
├送程龙峰郡博致仕序(明)王慎中.txt
├送职方郎中王君赴任序(明)金实.txt
├送虚白上人序(明)高启.txt
├送陈庭学序(明)宋濂.txt
├遂昌县灭虎祠记(明)汤显祖.txt
├遗夫人书(明)夏完淳.txt
├遗子说(明)张元忭.txt
├避风岩记(明)张明弼.txt
├邑令战死(明)李诩.txt
├邢布衣传(明)文震孟.txt
├郑子擢郎中(明)何景明.txt
├郑牢论戒贪(明)叶盛.txt
├里妇寓言(明)马中锡.txt
├重修庐山白鹤观记(明)王思任.txt
├重修忠肃于公墓记(明)陈继儒.txt
├阅江楼记〔明〕宋濂.txt
├陈亮传(明)李贽.txt
├陈增之死(明)沈德符.txt
├陶庵梦忆序〔明〕张岱.txt
├雨后观韩子诗集记(明)杜濬.txt
├青莲阁记(明)汤显祖.txt
├青霞先生文集序〔明〕茅坤.txt
├韦公寺(明)刘侗.txt
├项脊轩志(明)归有光.txt
├顾泾凡小辨轩记(明)汤显祖.txt
├题《海天落照图》后(明)王世贞.txt
├题《鲁文恪诗选》后(明)钟惺.txt
├题书画铭心录后(明)何良俊.txt
├题圣教序帖(明)王思任.txt
├题孔子像于芝佛院(明)李贽.txt
├题尔遐园居序(明)张鼐.txt
├题李流芳画册(明)文震孟.txt
├颜子身讽(明)陈继儒.txt
├驳何氏论文书(明)李梦阳.txt
├高梁桥游记(明)袁宏道.txt
├黄山人小传(明)朱国桢.txt
├龙湖(明)袁宗道.txt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5-21 08:41
标题:
《程原迩稿》序.(明)张鼐
南京峰下,松梢乱云。竹影蔽日。刳竹引泉[1],其声潺潺,出于涧底。鸣鸟上下,与行人唱和。境过清,非韵士不能耦而居,非胸中夙有烟霞者不能畅其文章之灵气。
吾友程原迩从新安来,同王象斗读书于此。余偶过其室,瀹茗焚香[2],出文章数篇读之,旷远卓绝,涧水松风,宛在笔底。吾尝叹人生于世,凡浓艳之物,可争掬取者[3],以吾澹然当之,其味立尽。惟天下名山水,高人韵事,与奇文章相逼而来,领此趣者觉神魂飞动,手足鼓舞。盖游不奇不旷,交不奇不王也[4].
文章之借灵于湖山,如草色之借润于酥雨[5]。其于朋友之助,如鸟溯风而鱼沫水也。挟册妇咿唔、仰面看屋梁索解句者[6],恶足以语此?原迩之文,饶于韵而远于趣,入于正而出于奇。倘非湖山之助,安能笔笔生动?今而往原迩益勉之矣。
吾归山中,晨起见远烟一抹,起玳瑁湖上,九峰隐隐在西楼可数者[7],不觉旷然远览,有南峰之怀焉。原迩其时寄我新篇,令我数浮大白[8],为原迩展山水之清音也。
注释:
[1]刳(kū):剖开,挖空。[2]瀹(yuè)茗:烹茶。[3]掬:双手捧取。[4]王(wàng):通“旺”,盛。[5]酥(sū):酪类。酥雨:出自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6]咿(yī)唔:象声词。[7]可:约。[8]浮大白:满饮酒。
本文选自《晚明二十家小品》第十二卷。这是作者为朋友程原迩的文章所写的序文,文章先写程原迩读书的环境清幽,“非胸中夙有烟霞者不能畅其文章之灵气”;继而写程原迩的文章“旷远卓绝,涧水松风,宛在笔底”,至此一笔点睛:文章要借灵于湖山、借助于朋友。从而形象地发挥了中国古代文论中有关文学“得江山之助”观点,并强调“游不奇不旷,交不奇不王”,即游赏名山大川、接触高人雅士,对文学创作有重要作用。结尾仍以山水之景为引,说明读朋友的文章也要“借灵于湖山”,才能写出“展山水之清音”的序文,全文结构谨严,因景论理,文笔飞动。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5-21 08:42
标题:
《韩文公文钞》引.(明)茅坤
魏晋以后,宋齐梁陈迄于隋唐之际,孔子六艺之遗不绝如带矣[1]。昌黎韩退之崛起德、宪之间[2],泝孟轲、荀卿、贾谊、晁错、董仲舒、司马迁、刘向、扬雄及班掾父子之旨而揣摩之[3]。于是时,誉者半,毁者半,独柳宗元、李翱、皇甫湜、孟郊二三辈相与游从[4],深知而笃好之耳。何则?于举世聋聩中而欲独以黄钟、大吕铿鍧其间[5],甚矣其难也!
又三百年而欧阳公修、苏公轼辈相继出,始表章之[6],而天下之文复趋于古。嗟乎!隋唐之文,其患在靡而弱,而退之之出而振之。固已难矣。乃若近代之文,其患在剿而赝,有志者苟欲出而振之,而其为力也不尤戛戛乎其难矣哉[7]?要之,必本乎道而按古六艺者之遗,斯之谓古作者之旨云尔。
予故于汉西京而下[8],八代之衰[9],不及一人也。首揭昌黎韩文公愈[10],录其表、状九首,书、启、状四十六首,序三十三首,记、传十二首,原、论、议十首,辩、解、说、颂、杂著二十二首,碑及墓志、碣铭五十二首,哀辞、祭文、行状八首,厘为十六卷[11]。昌黎之奇,于碑、志尤为巉削[12]。予窃疑其于太史迁之旨或属一间[13],以其盛气搯抉[14],幅尺峻而韵折少也[15]。书、记、序、辩、解及他杂著,公所独倡门户,譬则达磨西来[16],独开禅宗矣。
注释:
[1]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2]昌黎韩退之:即唐代文学家韩愈。德、宪 :指唐德宗和唐宪宗。[3]泝(sù):也作“溯”,向上推求。班掾父子:指班彪和班固父子。掾,古代佐贰官的通称。[4]李翱:字习之,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贞元进士,官至山南东道节度使。其文章及思想均追随韩愈。皇甫湜:字持正,睦州新安(今浙江淳安)人。元和进士,官至工部郎中。从韩愈学古文,与李翱、张籍齐名。孟郊: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贞元进士,曾任溧阳县尉、河南水陆转运判官。早年隐居嵩山时,与韩愈结为至交。[5]聋聩(kuì):耳聋,失去听觉。聩,生而耳聋。黄钟、大吕:古乐十二律中的第一、第二律。这里指合乎乐律的音乐。铿鍧(kēng hōng):钟鼓相杂之声。[6]表章:即“表彰”。[7]戛戛(jiá):形容困难而费力。[8]汉西京:指西汉。西汉建都长安,以长安在西,称西京。[9]八代:指西汉以后的东汉、魏、晋、宋、齐、梁、陈、隋。[10]揭:举。[11]厘:整理。[12]巉削:高峻。[13]或属一间:或者还相隔一层,喻尚有差距。[14]搯抉(tāo jué):抽出,掏出。[15]幅尺:宽度。[16]达磨西来:达磨(也作“摩”)从西方来。达摩是南天竺高僧,梁武帝时泛海至广州,后住嵩山少林寺,为中国佛教禅宗的第一代祖师。
茅坤(1512—1601),字顺甫,号鹿门,归安(今浙江湖州市)人。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历知青阳、丹徒二县。迁礼部主事,移吏部稽勋司,累迁广西兵备佥事,大名兵备副使。茅坤好谈兵,善古文,最心折唐顺之。他与唐顺之、王慎中、归有光被称为唐宋派。著有《茅鹿门先生文集》。其所选《唐宋八大家文钞》,盛行海内。本文选自《唐宋八大家文钞.韩文》卷首。茅坤的《韩文公文钞》,就是他编的《唐宋八大家文钞》中的第一种。引,就是“序”,因为苏洵的父亲名“序”,苏氏为了避讳,就改称“引”,后人也就有沿用称“引”的。茅坤认为,为文不能离开孔子六艺之旨。以这为标准,他把韩愈的文章放在历史长河中,作了历史的评价,并对韩愈擅长的文体加以赞扬,也感叹明代“剿而赝”的拟文古风,改变实在太难。这篇小序,旗帜鲜明地表彰了唐宋八大家的古文,特别是韩愈的开创之功。行文流畅自然。褒贬分明,而且富有感情,写来颇有气势。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5-21 08:43
标题:
《合奇》序.(明)汤显祖
世间惟拘儒老生不可与言文[1]。耳多未闻,目多未见,而出其鄙委牵拘之识[2],相天下文章,宁复有文章乎?
予谓文章之妙不在趋形似之间。自然灵气,恍惚而来,不思而至。怪怪奇奇,莫可名状。非物寻常得以合之。苏子瞻画枯株竹石[3],绝异古今画格,乃愈奇妙。若以画格程之,几不入格。米家山水人物[4],不多用意,略施数笔,形象宛然。正使有意为之,亦复不佳。故夫笔墨小技,可以入神而证圣。自非通人,谁与解此。
吾乡丘毛伯选海内合奇文止百余篇[5],奇无所不合。或片纸短幅,寸人豆马;或长河巨浪,汹汹崩屋;或流水孤村,寒鸦古木;或岚烟草树[6],苍狗白衣[7];或彝鼎商周[8],丘索坟典[9]。凡天地间奇伟灵异高朗古宕之气[10],犹及见于斯编。神矣化矣。夫使笔墨不灵,圣贤减色,皆浮沉习气为之魔。士有志于千秋,宁为狂狷[11],毋为乡愿[12],试取毛伯是编谈之。
注释:
[1]拘儒:指迂腐的儒生。[2]鄙委:庸俗委琐。[3]苏子瞻:指宋代文学家、书画家苏轼,字子瞻。其传世画有《古木怪石图》等。[4]米家:指宋代书画家米芾及其子友仁。他们的画不求工细,多用水墨点染。米芾自谓“信笔作之,多以烟云掩映树石,意似便已。”[5]丘毛伯:名兆麟,字毛伯,临川人。万历进士,擢御史,崇祯初为河南巡抚。[6]岚烟:烟雾之气。[7]苍狗白衣:即“白衣苍狗”,也作“白云苍狗”。唐杜甫《可叹》“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宋张元幹《瑞鹧鸪》词:“白衣苍狗变浮云,千古浮名一聚尘。”[8]彝鼎商周:指商周彝鼎上的文字。[9]丘索坟典:相传都是古代典籍。《左传.昭》十二年:“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10]古宕:古朴流荡。[11]狂狷:《论语.子路》:“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狂狷皆偏于一面,因泛指偏激。[12]乡愿:也作“乡原”。指外有谨愿之名,实与流俗合污的伪善者。《论语.阳货》:“乡原,德之贼也。”
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海若,又号若士,别称清远道人,临川(今属江西)人。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曾任南京太常博士、礼部主事等职。万历十九年(1591),因抗疏抨击朝政,被贬广东徐闻典史。后调浙江遂昌知县。万历二十六年(1598),弃官归家,遂不再仕。
汤显祖以戏剧名世,著有“临川四梦”,包括了《紫钗记》、《还魂记》(即《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其中以《牡丹亭》最著名。汤显祖也工诗文,其文长于议论。特别是他的书信,“或长或短,或主或谐,得心应手,无不如意。”(徐朔方《汤显祖集.前言》)所著诗文戏曲今有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印行的《汤显祖集》,其中诗文由徐朔方笺校,戏曲由钱南扬校点。后上海古籍出版社又分印成《汤显祖诗文集》和《汤显祖戏曲集》二种。
本文选自《汤显祖诗文集》卷三十二。不为丘兆麟所编的《合奇》所写的序言。作者提出了文章之妙不在于步趋形似之间,而在于恍惚而来的自然灵气。有这灵气,才能写出不拘成格的“怪怪奇奇,莫可名状”的奇文。它既批判了当时文章追求“步趋形似”的拟古之风,其灵气说对公安派也有一定的影响。这篇小文,也被论者认为是空灵小巧的晚明小品的先声。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5-21 08:43
标题:
《晦庵诗话》(明)文征明
子朱子之学[1],以明理为事,诗非其所好也。而其所为论诗,则固诗人之言也。呜呼!理固无不该也,而况诗乎哉?世盖有工于吟讽,而不得其故者;或终日论议,而谐谐音声[2],辄不合作:要之,其于理于诗,皆未为有得也。練川沈文韬氏,以明经游学官[3],而特好为诗。取凡朱子平日论诗之语,萃而为书曰《晦庵诗话》[4],岂将会理与诗而一之耶?
夫自朱氏之学行世,学者动以根本之论,劫持士习[5]。谓六经之外,非复有益,一涉词章,便为道病。言之者自以为是,而听之者不敢以为非。虽当时名世这士,亦自疑其所学非出于正,而有“悔却从前业小诗”之语。沿讹踵敝[6],至于今,渐不可革。呜呼!其亦甚矣!说者往往归咎朱氏,而不知朱氏未始不言诗也。观于文韬之书,可概见已。或其所论,当自有识者取之,小子何述哉[7]!
注释:
[1]朱子:宋代理学家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婺源(今属江西)人。北宋理学家提出作文害道,朱熹也有排斥文学的见解,但他本人也写了一些可读的好诗,说了些“诗人之言”。[2]谐谐:和协。[3]明经:通晓经术。学官:这里指学校。[4]萃:聚集。[5]劫持:用强力把持。[6]踵:因袭,追随。[7]小子:作者自谓。
文征明(1470—1559),初名璧,字征明,后以字行,改字征仲,号衡山,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少时,学文于吴宽,学画于沈周,学书法于李应祯。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为“吴中四才子”。宁王朱宸濠慕名征聘,辞病不就。正德末,以岁贡生荐吏部试,授翰林院待诏。因不满官场,辞归故里。
文征明诗、文、书、画兼善,尤精于画。其诗文在“七子”拟古文风之外,独成一格。诗歌淡雅秀丽,散文长于叙事,清新流畅。著有《甫田集》三十五卷等。今有上海古籍出版社版周道振辑校本《文征明集》,并补辑了诗文三十二卷。
本文选自《文征明集》卷十七。是为沈文韬所辑的《晦庵诗话》所作的序。明代文坛,不仅为前后七子的拟古文风所统治,更为程、朱理学所统治,“谓六经之外,非复有益,一涉词章,便为道病”。大有把文艺扼杀之势。针对这种情况,文征明借《晦庵诗话》作序的机会,指出“朱氏未始不言诗”,“其所为论诗,则固诗人之言也”。用事实驳斥了拉朱熹作大旗的否定文学的谬论。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5-21 08:44
标题:
《刘中山集》题词.(明)张溥
晋刘司空集十卷[1],在宋时已多缺误,今日欲睹全书,未可得也。越石兄弟与石崇、贾谧友善[2],金谷文咏[3],秘书唱和,诗赋岂尽无传?顾乃奔走乱离[4],仅存书表。想其当日执槊倚盾[5],笔不得止,劲气直辟[6],回薄霄汉[7]。推此志也,屈平沅湘[8],荆卿易水[9],其同声耶?晋元渡江[10],无心北伐,越石再三上表,辞虽劝进[11],义切复仇,读者苟有胸腹,能无慷慨?以彼雄才,结盟戎狄[12],扬旌幽并,身死而复生,国危而复安[13],间患差跌[14],不病驱驰[15]。及同盟见疑[16],命穷幽絷[17],子谅文懦,坐观其毙[18],为之君者,孝非子胥[19];为之支者,仁非鲁连[20];殷勤赠诗,送哀而已。
夫汉贼不灭,诸葛出师[21];二圣未还,武穆鞠旅[22]。二臣忠贞,表悬天壤[23]。上下其间[24],中有越石。追鞭祖生[25],投书卢子[26],英雄失援,西狩兴悲[27]。予尝感中夜荒鸡[28],月明清啸[29],抑览是集,仿佛其如有闻乎?
注释:
[1]刘司空:刘琨在愍帝司马邺时,拜司空,都督并、冀、幽诸军事。[2]越石兄弟:指刘琨与其兄刘舆。石崇,字季伦,西晋时著名的富豪。贾谧:西晋的权幸,当时任秘书监,许多文人依附他。刘琨兄弟也在其间,号称“二十四友”。[3]金谷:地名。也叫金谷涧,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北。石崇在此筑别墅,名金谷园。许多文人出入其间,吟咏诗赋。[4]顾乃:只是。[5]执槊:执长矛。[6]劲气:刚劲之气。直辞:正直之辞。[7]回:回荡。薄:接近。霄汉:云汉。这里指高空。[8]屈平:屈原。沅湘:二水名,流经湖南境内。屈原被放逐,在沅湘间作《离骚》、《九章》等。[9]荆轲易水:荆轲前往秦国行刺,在易水与送别者分手时,曾慷慨作歌。[10]晋元:晋元帝司马睿。公元三一六年,西晋灭亡。次年司马睿渡江,在建康(今南京市)即位,建立了东晋。[11]劝进:劝即帝位。司马睿刚到建康时,称吴王,不肯即皇帝位。后来在群臣的推动之下才正式即位。刘琨也曾先后四次上表,他的表中不仅是劝进,还有许多激励晋室恢复失地的话。[12]结盟戎狄:刘琨联合幽州刺史鲜卑人段匹䃅,抗击石勒。[13]“身死”二句:刘琨先在并州(今山西省)拉起队伍,抗击石勒,被石勒打败后奔幽州(今河北省北部一带),与段匹䃅结为同盟,又拉起队伍。故而说“身死而复生”。[14]间患差跌:有时为失败而忧虑。差跌:失足跌倒。比喻失败。[15]不病驱驰:不以奔走效力为难。[16]同盟见疑:指段匹䃅因截获一封密信,开始猜疑刘琨。[17]命穷:命运困厄。幽絷:囚禁。指刘琨被段匹䃅猜疑入狱,最后被杀。[18]“子谅”二句:子谅:即卢谌,字子谅,曾为刘琨的主簿,与刘琨同有的恢复山河的志向。但刘琨遇难时,卢谌缺乏胆量和能力,未能解救刘琨。[19]“为人君者”二句:为之君者:指晋元帝。子胥:即伍员,字子胥。春秋时人。父兄被楚平王所杀,伍子胥逃到吴国,引吴兵破郢都,时平王已死,伍子胥掘墓鞭尸,以报父兄之仇。这两句是说:晋元帝不能恢复中原,为怀愍二帝复仇,没有伍子胥那样的孝心。[20]“为之友者”二句:为之友者:指卢谌。鲁连:即鲁仲连,战国时齐人。他曾为赵解围而不受赏赐。这两句是说:卢谌缺乏鲁仲连为人解难的能力。[21]汉贼:指曹操。诸葛出师:诸葛亮《出师表》说:“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22]二圣:指被金人俘去的宋徽宗。宋钦宗。武穆:岳飞的谥号。鞠旅:誓师。[23]二臣:指诸葛亮、岳飞。表:特出。[24]上下其间:指在诸葛亮、岳飞之间。[25]追鞭:鞭马追赶。祖生:祖逖,刘琨的友人,也是爱国志士。刘琨曾言“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著鞭。”(见《晋书》本传)[26]投书卢子:当指刘琨《答卢谌书》。[27]西狩兴悲:刘更能《重答卢谌》诗中有句:“宣尼悲获麟,西狩泣孔丘。”春秋末年,鲁哀公西狩(猎)获麟,孔子闻之哀叹麟出非其时,并说:“吾道穷矣。”(见《公羊传.哀公十四年》)刘琨借此典比喻自己生不逢时。[28]中夜:半夜。《晋书.祖逖传》载:祖逖与刘琨同睡,“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29]月明清啸:《晋书.刘琨传》载:刘琨守晋阳,被胡骑包围,“城中窘迫无计,琨乃乘月登楼清啸”,胡人听了都凄然长叹。
张溥(1602—1641),字天如,号西铭,太仓(今江苏省太仓县)人。明崇祯四年(1631)进士,授庶吉士。后乞假归家养亲,不再出仕。他和同郡张采组织复社,结交四方人士,成为“东林”党之后著名的在野政治社团,与阉党余孽进行斗争。后来成为抗清的爱国社团。他曾编辑《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著有《七录斋集》等。
本文选自《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刘中山,即刘琨,字越石,中山魏昌(今河北无极县东北)人。西晋末东晋初的名将。有辑本《刘中山集》。本文就是张溥为《刘中山集》所作的题辞。文章体现了“知人论世”的思路,评述了刘琨英勇北伐、忠贞报国的事迹及其“英雄失援”的不幸遭遇,以此来推论其文章“劲气直辟,回薄霄汉”的风格。全文写得骈散相间,用典贴切,富有感情和气势。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5-21 08:45
标题:
《秋寻草》自序.(明)谭元春
予赴友人孟诞先之约,以有此寻也。是时,秋也,故曰《秋寻》。
夫秋也,草木疏而不积,山川澹而不媚,结束凉而不燥。比之春,如舍佳人而逢高僧于绽衣洗钵也[1]。比之夏,如辞贵游而侣韵士于清泉白石也。比之冬,又如耻孤寒而露英雄于夜雨疏灯也。天以此时新其位置,洗其烦秽,待游人之至。而游人者,不能自清其胸中,以求秋之所在,而动曰:“悲秋”。予尝言宋玉有悲,是以悲秋;后人未尝有悲而悲之,不信胸中而信纸上,予悲夫悲秋者也。
天下山水多矣,老子之身不足以了其半[2],而辄于耳目步履中得一石一湫[3],徘徊难去。入西山恍然,入雷山恍然,入洪山恍然,入九峰山恍然,何恍然之多耶?然则予胸中或本有一“恍然”以来,而山山若遇也。
予乘秋而出,先秋而归。家有五弟,冠者四矣[4],皆能以至性奇情,佐予之所不及。花棚草径、柳堤瓜架之间,亦可乐也。曰“秋寻”者,又以见秋而外,皆家居也。诞先曰:“子家居诗少,秋寻诗多,吾为子刻《秋寻草》。”
注释:
[1]绽衣:破衣。[2]老子:自称,犹“老头”。[3]湫(qiū):空洞、深潭。[4]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成人礼,结发戴冠。
本文选自《谭友夏合集》卷二十三。自宋玉《九辨》感叹“悲哉,秋之为气也”以来,文人多作悲秋之诗。谭元春在这篇自序中却指出了秋天与春、夏、冬相比而独具的清澹特色,认为游人要“自清其胸中,以求秋之所在”,而不能一味摹仿宋玉“悲秋”的情调。从而也说明了自己的诗是在游览秋色中得于“胸中”的产物,而不同于得于“纸上”的悲秋之作。这也反映了作者为文注重性灵的主张。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5-21 08:45
标题:
《却金图卷》序.(明)吴廷翰
君子不怙而擅威[1],不乘时而徼利[2],不行私而罔人于昧[3],不适己而困人于厄。夫不怙势而擅威,智也;不乘时而徼利,义也;不行私而罔人于昧,诚也;不适己而困人于厄,仁也。四者非君子其孰能之?然而拟议于平时者易,而应酬于仓卒者难,较量于勉强者可为,而运用于从容者不可及也。此又非君子养之深、学之豫[4]、智明而不惑、义精而不乱、诚存而非懈、仁体而不息者,其又孰能之?故余于环溪王公却金之事有感焉。公以武勋授锦衣千户[5]。一日,将天子命往械虞部郎王君廷和于沛[6]。沛令恐其窘王君也,遗之金若干[7],公却之,若无所与,亦未尝以语人。既而王君卒赖调护功[8],恃以无恙,始为白其事。
予谓今之人凡可以擅威徼利,不待势有所可怙、利有所可乘者,率皆殚力为之[9]。若罔人于昧,困人于厄,以急仳仳之功[10],以规沾沾之惠者[11],亦将无所不至也。吾不意于声势交战之途,利欲纷挐之域[12],而有如环溪公之所为者乎!虽其事业名位无以逾于今人,然即一事之所为,而其智之明、义之守、诚之存、仁之发,若将学之豫、养之素,应酬于仓卒而不必拟议于平时,运用于从容而不俟较量于勉强,则于古君子奚远哉!且古今之人有偿其亡金者矣[13],然不可法也。有还其遗金者矣[14],然而有所感也。有不受暮夜之金者[15],然而有所畏也。之三者,其于君子之道似有未尽。然则公殆进于此乎?曰:是未可知也。即其发于或然不虞之间,而有安然自适之意,且施恩于不报之地,而垂情于靡获之所,则虽谓进于古人可也。若曰以是而为积行,将以冀于天而幸于人也?曰:姑舍之而姑取之。如是而谓不及古人,则浅乎其知公矣!
公名某,字希贤,环溪其别号也。其子西岩先生尚綗来守予郡,为言其事,因出王君所为图卷,故序之。先生为郡,洁己而守义,乐诚而施仁,盖其学有自云。
注释:
[1]怙势:倚仗权势。[2]徼(yāo):通“邀”,要求。[3]罔人:陷害人。[4]豫:安乐。[5]锦衣千户:千户为武职,这里指锦衣卫的千户。[6]将:奉行,秉承。虞部郎:虞部郎中,为明代工部所属虞衡清吏司的长官。沛:今江苏沛县。[7]遗(wèi):给予。[8]调护:调理保护。[9]殚力:尽力。[10]仳仳(cǐ):言其小。[11]规:谋画。沾沾:轻而薄的样子。[12]纷挐:牵持杂乱。[13]偿其亡金:《汉书.直不疑传》:“其同舍有告归,误持其同舍郎金去。已而同舍郎觉亡,意不疑。不疑谢有之,买金偿。”[14]还其遗金:《南史.甄法崇传》载其孙甄彬,“尝以一束苎就州长沙寺库质钱,后赎苎还,于苎束中得五两金。……送还寺库。道人惊云:‘近有人以此金质钱,时有事不得举而失。檀越乃能见还,辄以金半仰酬。’往复十余,彬坚然不受,因谓曰:‘五月披羊裘而负薪,岂拾遗金者邪。’卒还金。”[15]暮夜之金:《后汉书.杨震传》载:震迁东莱太守。“当之郡,道以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
本文选自《吴廷翰集.文集》卷上。它是为王廷和所作的《却金图卷》所写的序。文章歌颂了王希贤从容辞却赠金,且“若无所与,亦未尝以语人”的事迹,并借此抨击了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怙势擅威、乘时徼利、行私罔人、适己困人的丑恶现象。文章立论严正,体现了吴廷翰“刚介绝俗”、“疾恶尚严”的性格。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5-21 08:46
标题:
《万木图》序.(明)杨士奇
《万木图》者,右春坊右庶子兼翰林侍讲建安杨荣勉仁[1],昭其大父达卿先生之德[2],示其后之人也。
先生有孝行,于为善施义汲汲焉[3]。然不喜以施名,以为受人之施者,恒有愧耻为辱之心,而不自谦也[4]。夫施于人,而使其心愧耻为辱而不自谦,犹不施也。必使受吾之旋者,如其所当得,如无与于吾,而即乎其心之安,庶几何也。
元之季世[5]。兵戈饥馑,民困穷冻馁无食,至相食以苟活,虽父子夫妇,相视不能相保恤,所在皆然。时先生藏谷甚富,将发廪赈之,指某山号于众曰[6]:“有能相吾力树木者乎?树一木,予谷若干。顾相吾力者先予谷。”于是争愿出力,来请谷。既悉饭之,乃如所言。愿树木从寡,予之谷,不藉识其姓名[8],卒亦不视其功,而所活不可胜计矣。先生之乐旋,何其忠厚委曲而周备欤!
居数岁,木郁然崇茂,悉中于材。先生指以戒其子若孙曰[9]:“不自意今之盛如此也!其毋苟自为利,将有为学宫[10]。为释老之宫[11],为桥梁及津渡之舟而需材者,给之;有贫欲为居室,没欲为棺而不得材者[12],给之。毋苟自利也!”于是所施利益多矣。
时福建行省左丞阮德柔闻而高之,命工作万木图表之。搢绅君子,多为文若诗,纪之咏之。既皆失于兵。而其子若孙,佩服训戒[13],至于今不违。然欲其后世皆制服不违,此图所以继作也。
呜呼!始先生知施谷而已,知求受赐者即乎其心之安而已,岂计树之木后当何如哉!而受施者必尽力焉,不可以苟,盖天理之在人心,有不能已也。先生所存如此,惜乎其仅施于衰乱艰虞之际,畎亩之间[14],而徒布衣以终其身也[15]。不然,使遇治平之时得一命,为所欲为,所施利不其博哉!如其后之人能世承其训,推广是心,而行之不已焉,其于施利固又博也。是用告诸其来者。[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9:52编辑过]
注释:
[1]杨荣:字勉仁,建安(今福建建瓯)人。建文进士,授编修。成祖即位,入文渊阁。以多谋善断,最受知遇。每次北征,常为扈从。后擢文渊阁大学士。仁宗即位。进谨身殿大学士、工部尚书。前后历事四朝,与杨士奇、杨溥并久为辅臣,时称“三杨”。文中称“右春坊右庶子”是杨荣当时的官名。明代太子宫设左、右春坊,设有庶子、谕德等官,与翰林官进讲经史以辅导太子。[2]太父:祖父。[3]汲汲:急切的样子。[4]慊:满足。[5]季世:末代。[6]号:令。[7]相:助。[8]不藉识其姓名:不在簿册上记下姓名。藉,同“籍”。[9]若:和,及。[10]学宫:学校。[11]释老之宫:指佛寺、道观。[12]没:同“殁”,死亡。[13]佩服:感念不忘。[14]畎(quǎn)亩:田间。[15]布衣:谓平民。
杨士奇(1365—1444),名寓,以字行,号东里,泰和(今属江西)人,少时家贫,以授徒自给。建文帝初,参与修《太祖实录》。以史材被荐,召入翰林院,充编纂官。成祖即位,入内阁典机务,进侍读。永乐十五年(1417),进翰林学士。仁宗即位,擢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旋兼后部尚书,为《太宗实录》总裁官之一。宣统时,充《仁宗实录》总裁。他与杨荣、杨溥都是当时台阁重臣,号称“三杨”,形成了明永乐至成化年间的一个文学流派,被称为“台阁体”。著有《东里文集》等。
本文选自《东里文集》卷四。杨荣为了表彰其祖父杨达卿的义举,并用来告知后代要遵从祖先遗训,就作了一幅《万木图》,杨士奇为此图作了这篇序记。杨达卿在元末为赈济灾民,又为了不使灾民受施而自愧,就采用种树救灾的办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使某山成了一片万木林,这确是造福后代子孙的办法。又遗命其子孙“毋苟自利”,要用来作公益事业及救助贫穷的人。这种行为,在封建社会确实罕见。作者由此而联想到,杨达卿若生于承平之世,发挥其才能,人们将会得到更大的利益。作者也深为杨达卿的义举所感动,文字写得朴实无华,崇敬之心也溢于言表,非泛泛应酬之作可比。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5-21 08:47
标题:
《吴山图》记.(明)归有光
吴、长洲二县在郡治所[1],分境而治。而郡西诸山皆在吴县。其最高者,穹窿、阳山、邓尉、西脊、铜井[2],而灵岩,吴之故宫在焉[3],尚有西子之遗迹[4]。若虎丘、剑池及天平、尚方、支硎[5],皆胜地也。而太湖汪洋三万六千顷,七十二峰沉浸其间,则海内之奇观矣。
余同年友魏君用晦为吴县[6],未及三年,以高第召入[7]为给事中[8]。君之为县有惠爱,百姓扳留之不能得,而君亦不忍于其民,由是好事者绘《吴山图》以为赠。
夫令之于民诚重矣。令诚贤也,其地之山川草木被其泽而有荣也;令诚不贤也,其地之山川草木亦被其殃而有辱也。君于吴之山川盖增重矣,异时吾民将择胜于岩峦之间,尸祝于浮屠、老子之宫也固宜[9]。而君则亦既去矣,何复惓惓于山哉?昔苏子瞻称韩魏公去黄州四十余年,而思之不忘,至以为《思黄州诗》,子瞻为黄人刻之于石[10]。然后知贤者于其所至,不独使其人之不忍忘,而已亦不能自忘于其人也。
君今去县已三年矣。一日与余同在内庭[11],出示此图,展玩太息,因命余记之。噫!君之于吾吴有情如此,如之何而使吾民能忘之也!
注释:
[1]“吴、长洲”句:吴县和长洲的县治在苏州府的府城。吴,今江苏吴县。长洲,县名,1912年并入吴县。郡治所,指苏州府治所,即今苏州市。[2]穹窿:山名,在吴县西南。阳山:在吴县西北,又名秦余杭山、万安山。邓尉:山名,在吴县西南,汉有邓尉隐居于此,故名。西脊山,山名,在邓尉山西,一名西碛山。铜井:山名,在吴县西南,一名铜坑山。[3]“而灵岩”句:灵岩山在吴县西,春秋时吴王夫差在山上为西施筑馆娃宫,吴之故宫即指此。[4]西子之遗迹:指灵岩山上响屟廊、西施洞等遗迹。西子,西施,传说越人送给夫差的美女。[5]虎丘:山名,苏州有名的游览胜地。剑池:虎丘山上的池名。天平:山名,在吴县西。尚方:山名,在吴县西南,又名上方山。支硎:山名,在吴县西二十五里,又名观音山。晋朝僧人支遁隐居于此,山上放鹤亭、白马涧等都是他的遗迹,山因此出名。[6]魏群用晦为吴县:魏体明,字用晦,侯官(今福建福州)人,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任吴县知县,隆庆二年(1568)迁刑科给事中。为吴县,在吴县做县官。[7]以高第召人:因吏部考绩成绩优秀而被召入朝廷做官。[8]给事中:官名。吏、户、礼、兵、刑、工六科各置都给事中一人,左右给事中各一人,给事中吏科四人,户科八人,礼科六人,兵科十人,刑科八人,工科四人,其后员数常有增减。[9]“尸祝”句:在佛寺或道观为魏君向神祈祷,这本来就理所当然。尸祝,本指主持祭祀的人, 这里用作动词,意为祷告、祝福。浮屠之宫,佛寺。老子之宫,老子被道教尊为祖师,老子之宫即道教的神庙道观。[10]“昔苏子瞻”四句:苏轼《书韩魏公黄州诗后》:“黄州山水清远,……魏公去黄四十馀年,而思之不忘,至以为诗。……于是相与摹公之诗而刻之石,以为黄人无穷之思。”韩魏公,名琦,北宋宰相,封魏国公。黄州,今湖北黄冈。[11]内庭:宫禁以内。按《明史.归有光传》:“隆庆四年(1570),大学士高拱、赵贞吉雅知有光,引为南京太仆丞,留掌内阁制敕房,修《世宗实录》。”“内庭”指此。归有光卒于隆庆五年,此文为其晚年所作。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5-25 08:43
标题:
《西湖梦寻》序.(明)张岱
余生不辰[1],阔别西湖二十八载,然西湖无日不入吾梦中,而梦中之西湖,实未尝一日别余也。
前甲午、丁酉[2],两至西湖,如涌金门、商氏之楼外楼、祁氏之偶居、钱氏、余氏之别墅,及余家之寄园,一带湖庄,仅存瓦砾。则是余梦中所有者,反为西湖所无。及至断桥一望,凡昔日之歌楼舞榭,弱柳夭桃,如洪水淹没,百不存一矣。余及急急走避,谓余为西湖而来,今所见若此,反不若保吾梦中之西湖为得计也。
因想余梦与李供奉异,供奉之梦天姥也[3],如神女名姝,梦所未见,其梦也幻.余之梦西湖也,如家园眷属,梦所故有,其梦也真。今余僦居他氏[4],已二十二载,梦中犹在故居。旧役小溪[5],今已白头,梦中仍是总角[6]。夙习未除,故态难脱,而今而后,余但向蝶庵岑寂[7],蘧榻纡徐[8],惟吾梦是保,一派西湖景色,犹端然未动也。儿曹诘问,偶为言之,总是梦中说梦,非魇即呓也[9]。
余犹山人,归自海上,盛称海错之美[10],乡人竞来共舐其眼[11]。嗟嗟!金虀瑶柱[12],过舌即空,则舐眼亦何救其馋哉?第作“梦寻”七十二则,留之后世,以作西湖之影。
注释:
[1]不辰:生不得时。[2]甲午:此指清顺治十一年(1654)、南明永历八年。丁酉:此指清顺治十四年(1657)、南明永历十一年。[3]李供奉:李白,作有《梦游天姥吟留别》诗。[4]僦(jiù)居:租屋居住。[5]傒:同“奚”,仆役。[6]总角:古代男女未成年前束发为两结,形状如角,故称总角。[7]岑寂:冷清、寂寞。呓:睡中说话。[8]海错:海产种类繁多,通称为海错。[11]舐(shì):以舌取食或舔物。[12]金虀瑶柱:食品名。
本文选自《瑯嬛文集》卷一,结尾一段文字,与《西湖梦寻》自序略有不同。据其自序,本文作于岁“辛亥七月既望”,即康熙十年(1671)七月十六日。张岱多年侨居杭州,明亡后“避迹山居”,西湖的美好景色每日都萦绕在他的梦中。于是,他又两至西湖,没想到“梦中所有者,反为西湖所无”。他在失落感叹之余,只能以“保吾梦中之西湖”作为自慰,写作了《西湖梦寻》,为后人留存“西湖之影”。文章说明了写作《西湖梦寻》的缘由,表达了作者在国破家亡之后对故国家园的思恋情感。作者写本文时已经年逾七十,一种往事成空的苍凉情感也溢于言外。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5-25 08:44
标题:
《溪堂题画诗》引.(明)程嘉燧
迩年不好作诗[1],即有索和,亦多不能应。壬寅二月[2],归新安[3],故人方雨与诸子居烟村溪上,首作诗招余。霪雨浃旬[4],久未能赴。时吴中刘价伯留余山阁,偶次东坡《岐亭诗》韵作诗以遗孙履和,余遂同作,得诗三篇。
是后过伯雨溪堂,俱信宿[5],价伯乐其山川友朋之美,遂留共卒业。余亦悠悠忘归,不知妻子之在远也。堂去溪百余步,溪流至王村,湾环如玦,豁然山夷而野舒,数十里间峰峦百叠,樵弃渔舍,疏数出没,平列于前。余留此逾六阅月,凡花木禽鸟之生成无不观,晨凉夕燠之气候无不更,风月晦明之变态无不穷。时与升高丘,踞盘石,携壶以探远洲,举棹以溯清流;咏归一室之内,高友千世之上;帆影拂于门户,湍声振于枕席;此皆骚人诗客所极力而未能仿佛者。迹余平生之所游处,殆未尝有也,与价伯亦可谓幸矣。
余既不能有所咏述,然酒酣兴发,往往吮笔画为泉石竹木,虽零杂琐细,而友人好事,争自取去。因属以诗者亦数数焉[6]。暇日序而录之,以志故人能赏我于笔墨之处,故能使余自忘其拙。且画虽散去,而异时略窥其诗,亦见山川秀发之气积于胸中者,不可没也。
注释:
[1]迩年:近年。[2]壬寅:明万历三十年(1602)。[3]新安:郡名。故城在浙江淳安县西。作者家乡。[4]霪雨:久雨。浃旬:十天,一旬。[5]信宿:连宿二夜。[6]数数:屡次。
本文选自《晚明二十家小品》。文章叙述作者在溪堂所作题画诗的缘起,特别着重描写溪堂周围风景之美,足以触发作者的诗情画意。结尾进一步点明作者诗与画,都是“山川秀发之气积于胸中”的产物。文章骈散句相间,富于文采。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5-25 08:45
标题:
《项思尧文集》序.(明)归有光
永嘉项思尧与余遇京师[1],出所为诗文若干卷,使余序之。思尧怀奇未试,而志于古之文,其为书可传诵也。
盖今世之所谓文者难言矣。未始为古人之学,而苟得一二妄庸人为之巨子,争附和之以诋排前人。韩文公云[2]:“李杜文章在[3],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4],可笑不自量!”文章至于宋、元诸名家[5],其力足以追数千载之上而与之颉颃[6];而世直以蚍蜉撼之,可悲也!无乃一二妄庸人为之巨子以倡道之欤?
思尧之文,固无俟于余言,顾今之为思尧者少,而知思尧者尤少。余谓文章,天地之元气[7],得之者,其气直与天地同流。虽彼其权足以荣辱毁誉其人,而不能以与于吾文章之事;而文章者亦不能自制其荣辱毁誉之权于己:两者背戾而不一也久矣。故人知之过于吾所自知者,不能自得也;己知之过于人之所和,其为自得也,方且追古人于数千载之上。太音之声,何期于《折杨》、《皇华》之一笑[8]!
吾与思尧言自得之道如此。思尧果以为然,其造于古也必远矣。
注释:
[1]永嘉:今浙江温州市。[2]韩文公:指唐代文学家韩愈,死后谥文,世称韩文公。下引诗句见韩愈的《调张籍》。[3]李杜:指唐代大诗人李白和杜甫。[4]蚍蜉(pí fú):大蚂蚁。[5]宋、元诸名家:主要指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等古文名家。王世贞曾在《艺苑卮言》卷三中说,“宋之文陋”,“元无文”。这里针对此说而发。[6]颉颃(háng):不相上下,相抗衡。[7]元气:精神。[8]“太音之声”二句:太音:指最美妙的音乐。《折杨》、《皇华》:民间小曲。这二句语本《庄子.天地》:“大声不入于里耳,《折杨》、《皇华》则嗑然而笑。”
归有光(1507—1571),字煕甫,号震川,昆山(今江苏昆山市)人。九岁能文,弱冠通五经三史诸书。嘉靖十九年(1540)举乡试。二十年,徙居嘉定之安亭(今属上海市)。前后八次参加会试,均不第。以读书讲学为业,从学者常达数百人。至嘉靖四十四年(1565)始中进士,授浙江长兴知县。因得罪上司,三年后改调顺德府(今河北邢台市)通判,专管马政,实为明升暗降。隆庆四年(1570),大学士高拱、赵贞吉引为南京太仆丞,留掌北京内阁制敕房修《世宗实录》,次年病死。
归有光以散文著称。他反对当时流行的摹拟剽窃文风,在唐宋派中成就最高。王世贞赞其文“不事雕饰,而自有风味”。徐渭称其为“今之欧阳子也”。著有《震川先生集》,今有上海古籍出版社版周本淳校点本。
本文选自:《震川先生集》卷二,是为友人项思尧的文集所作的序。文中对当时文坛拟古之风极为不满,指斥文坛领袖王世贞为“妄庸人”。据说王世贞听说后很闹火,并说:“妄则有之,庸则未敢闻命。”归又针锋相对地说:“惟妄,故庸。未有妄而不庸者也。”王世贞晚年对自己的创作主张也有后悔,他在《归太仆赞》中说:“千载有公,继韩、欧阳。余岂异趋?久而始伤。”这篇序文不长,已表达出了归有光为文的胆识与气势。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5-25 08:45
标题:
《游洞庭东山诗》序.(明)文征明
洞庭两山[1],为吴中胜绝处。有具区映带[2],而无城闉之接[3],足以遥瞩高寄[4]。而灵栖桀构[5],又多古仙逸民奇迹,信人区别境也。
余友徐子昌国近登西山[6],示余《纪游》八诗,余读而和之。于是西山之胜,无俟手披足蹑,固已隐然目捷间;而东麓方切倾企[7]。属以事过湖,遂获升而游焉。留仅五日,历有名之迹四。虽不能周览群胜,而一山之胜,固在是矣。一时触目摅怀,往往托之吟讽。归而理咏,得诗七首。辄亦夸示徐子,俾子继响[8]。
昔皮袭美游洞庭[9],作古诗二十篇[10],而陆鲁望和之[11]。其风流文雅至于今,千载犹使人读而兴艳。然考之鹿门所题,多西山之迹;而东山之胜,固未闻天随有倡也。得微陆公犹有负乎[12]?予于陆公不能为役,而庶几东山之行,无负于徐子。
注释:
[1]洞庭两山:指洞庭东山和洞庭西山。在江苏省太湖中。东山古名莫厘山,又名胥母山。元明后与陆地相连,成为半岛。西山古名包山。两山都是太湖中著名的游览胜地。[2]具区:即太湖的古称。映带:谓景物相互关联衬托。[3]城闉(yīn):城曲重门。[4]高寄:寄托高远,不以世俗萦怀。[5]桀构:杰出的构造。桀。通“傑”。[6]徐子昌国:徐祯卿,字昌国,吴县人。弘治进士,官国子博士,为“吴中四才子”之一。[7]倾企:向往企慕。[8]俾之继响:使他能倡和。[9]皮袭美:皮日休,字袭美,自号鹿门子,襄阳人。唐咸通进士,任太常博士。诗人,与陆龟蒙友善,时称“皮陆”。[10]作古诗二十篇:今皮日休集中有《太湖诗》二十篇。[11]陆鲁望:陆龟蒙,字鲁望,自号江湖散人,或号天随子,唐代诗人,与皮日休相友善。多倡和。[12]负:亏欠。
本文选自《文征明集.补辑》卷十九。题下原注“弘治癸亥冬十月”,则当作于明孝宗弘治十六年(1503),时作者三十四岁。其年与徐祯卿合刻洞庭倡和诸诗为《太湖新录》,本文即原见于该书。文字写得清新雅淡,一种对山水向往之情和对自己吟咏的自得之乐,不免溢于言表。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5-25 08:46
标题:
《渔父词》引.(明)李维桢
郝公琰工诗而贫,操舴艋[1],游江湖间十年,与渔父狎,为《渔父词》示余。其于家则张融陆处无屋,舟居无水[2];其于鱼则王弘之钓亦不得,得亦不卖[3]。其于兴寄则张志和烟波钓徒[4],陆龟蒙江湖散人[5]。词之声音调格,相出入矣。
余家三澨水畔[6],渔钓固其本业,为世饵所中,三仕三已。今老病免,青箬绿蓑[7],返而初服,将从江上丈人游,顾不如公琰习于水也。请为先导,而余击榜鼓枻和之[8]。
注释:
[1]舴艋(zé měng):小舟。[52]“其于家”二句:事见《南齐书.张融传》。张融,字思光,吴郡吴人。他在回答齐武帝问他住在何处时说:“臣陆处无屋,舟居非水。”(《南史》作“舟居无水”)原来他权且把小船拉在岸上住着。[3]“其于鱼”二句:事见《宋书.王弘之传》。王弘之,字方平,琅邪临沂人。他性好钓,“经过者不识之,或问:‘渔师得鱼卖不?’弘之曰:‘亦自不得,得亦不卖。’”[4]张志和:字子同,婺州金华人。曾官左金吾卫录事参军,因事贬为南浦尉,遇赦还,不复出仕,“居江湖,自称烟波钓徒”(《新唐书》本传)。作品以《渔父歌》(一作《渔歌子》)最著名。[5]陆龟蒙:字鲁望,吴县人。隐居甫里,“时谓江湖散人,或号天随子、甫里先生。自比涪翁、渔父、江上丈人”(《新唐书》本传)。[6]三澨(shì):古水名。《读史方舆纪要》谓出湖北京山县西七十里磨石山的澨水,或以为即三澨水。李维桢京山人,故云。[7]青箬(ruò)绿蓑:化用张志和《渔父歌》中“青箬笠,绿蓑衣”之句。箬:箬竹,叶大而宽,可编竹笠。[8]榜(bàng):船桨。鼓枻(yì):敲打着船舷。
李维桢(1547—1626),字本宁,京山(今属湖北)人。隆庆二年(1568)进士,由庶吉士授编修,进修撰,出为陕西右参议,迁提学副使。浮沉外僚几三十年。天启初,以布政使家居。年七十余,时朝议登用耆旧,召为南京太仆卿,旋改太常,未就。后召为南京礼部右侍郎,进尚书,告老归。维桢博闻强记,《明史》本传称其“文章弘肆有才气,海内请求者无虚日,……负重名垂四十年。然大多率意应酬,品格不能高也”。著有《大泌山房集》一百三十四卷,另有《史通评释》等。
本文选自《大泌山房集》卷一三一。文章是为友人郝公琰的《渔父词》写的小序。“引”就是“序”。序中巧用张融、王弘之有关舟居和渔钓的典故来紧扣郝公琰的贫穷和钓鱼生涯;又用张志和、陆龟蒙两个典故来写郝的胸怀志趣,都很贴切。最后作者感叹自己为“世饵所中,三仕三已”的经历,今欲追随郝公琰,倡和于江上。也反映了作者对仕宦生涯的厌倦,追求自由自在的隐居生活。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5-25 08:47
标题:
《寓山注》序.(明)祁彪佳
予家梅子真高士里[1],固山阴道上也[2]。方干一岛[3],贺监半曲[4],惟予所恣取[5]。顾独予家旁小山,若有夙缘[6]者,其名曰“寓”。往予童稚时,季超、止祥两兄以斗粟易之[7]。剔石栽松,躬荷畚锸,手中为之胼胝[8]。予时亦同拏小艇[9],或捧士作婴儿戏。迨后余二十年,松渐高,石亦渐古,季超兄辄弃去,事宗乘[10];止祥兄且构柯园为菟裘矣[11]。舍山之阳建麦浪大师塔[12],余则委置于丛篁灌莽中。予自引疾南归[13],偶一过之,于二十年前情事,若有感触焉者。于是卜筑之兴[14],遂勃不可遏,此开园之始末也。
卜筑之初,仅欲三五楹而止[15]。客有指点之者,某可亭,某可榭,予听之漠然,以为意不及此。及于徘徊数回,不觉问客之言,耿耿胸次。某亭、某榭,果有不可无者。前役未罢,辄于胸怀所及,不觉领异拔新,迫之而出。每至路穷径险,则极虑穷思,形诸梦寐,便有别辟之境地,若为天开。以故兴愈鼓,趣亦愈浓。朝而出,暮而归,偶有家冗[16],皆于烛下了之。枕上望晨光乍吐,即呼奚奴驾舟,三里之遥,恨不促之于跬步[17]。祁寒盛暑[18],体粟汗浃,不以为苦。虽遇大风雨,舟未尝一日不出。摸索床头金尽,略有懊丧意。及于抵山盘旋,则购石庀材[19],犹怪其少。以故两年以来,橐中如洗[20]。予亦病而愈,愈而复病,此开园之痴癖也。
园尽有山之三面,其下平田十余亩,水石半之,室庐与花木半之。为堂者二,为亭者三,为廊者四,为台与阁者二,为堤者三。其他轩与斋类[21],而幽敞各极其致。居与庵类,而纡广不一其形。室与山房类,而高下分标共胜。与夫为桥、为榭、为径、为峰,参差点缀,委折波澜。大抵虚者实之,实者虚之,聚者散之,散者聚之,险者夷之[22],夷者险之。如良医之治病,攻补互投[23];如良将之治兵,奇正并用[24];如名手作画,不使一笔不灵;如名流作文,不使一语不韵。此开园之营构也。
园开于乙亥之仲冬[25],至丙子孟春[26],草堂告成,斋与轩亦已就绪。迨于中夏[27],经营复始。榭先之,阁继之,迄山房而役以竣[28],自此则山之顶趾镂刻殆遍[29],惟是泊舟登岸,一径未通,意犹不慊也[30]。于是疏凿之工复始。于十一月自冬历丁丑之春[31],凡一百余日,曲池穿牗,飞沼拂几,绿映朱栏,丹流翠壑,乃可以称园矣。而予农圃之兴尚殷[32],于是终之以丰庄与豳圃,盖已在孟夏之十有三日矣[33]。若八求楼、溪山草阁、抱瓮小憩,则以其暇偶一为之,不可以时日计。此开园之岁月也。
至于园以外山川之丽,古称万壑千岩[34],园以内花木之繁,不止七松五柳[35]。四时之景,都堪泛月迎风;三径之中[36],自可呼云醉雪。此在韵人纵目,云客宅心[37],予亦不暇缕述之矣。
注释:
[1]梅子真:梅福,字子真,西汉末寿春人。王莽专擅朝政时,他弃家出游,隐于会稽。[2]山阴道上:指绍兴城西南郊外一带。《世说新语.言语》:“王子敬云:‘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3]方干:唐代诗人,举进士不第,隐居在绍兴镜湖,终身不出。此句意思是:这里有方干隐居过的湖岛。[4]贺监:唐代诗人贺知章,曾任秘书监,家在镜湖。曲:角落。[5]恣取:任意猎取、欣赏。[6]夙缘:前定的缘分。[7]季超:即祁逡佳,作者的胞兄。止祥:即祁豕佳,作者的从兄。[8]胼胝(pián zhī):手脚因摩擦变硬的厚皮。[9]拏:同“拿”,这里是撑的意思。[10]事宗乘:信奉佛教。[11]菟裘:地名,《左传.隐公十一年》:“使营菟裘,吾将老焉”。后世借称告老隐退的居处。[12]麦浪大师:俗姓黄,名明怀,字湛修,山阴人。死于崇祯三年(1630)。作者写有《会稽云门麦浪怀禅师塔铭》。[13]引疾:托病辞官。[14]卜筑:兴建。[15]楹:柱子。后借称一间房为一楹。[16]家冗:家中冗杂的事务。[17]跬(kuǐ)步:半步。相当于今天的一步。[18]祁寒:严寒。[19]庀(pǐ)材:筹备建筑材料。[20]橐(tuó):指钱袋。[21]类:以类相从。[22]夷:此处用作动词,铲平。[23]投:下药。[24]奇正:兵法术语。指奇兵和正兵。[25]乙亥:明思宗(朱由俭)崇祯八年(1635)。仲冬:农历十一月。[26]丙子:崇祯九年(1636)。春孟:即孟春,农历正月。[27]中夏:即仲夏,农历五月。[28]竣(jùn):完工。[29]顶趾:这里指山顶和山脚。[30]慊(qiè):满意。[31]丁丑:崇祯十年(1637)。[32]殷:浓厚。[33]孟夏:农历四月。[34]万壑千岩:《世说新语.言语》载顾长康形容会稽山川之美说:“千岩竞秀,万壑争流”。[35]七松:《旧唐书.郑薰传》:“(薰)既老,号所居为隐岩,莳松于庭,号七松处士云。”五柳: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36]三径:《三辅决录》卷一:“蒋诩归乡里,荆棘塞门,舍中的三径,不出。”后借指隐者的田园。[37]云客:隐士。宅心:存于心中。
祁彪佳(1602—1645),字虎子,又字幼文、弘吉,号世培,别号远山主人。山阴(今浙江绍兴市)人。天启二年(1622)进士,官至御史。清兵进迫杭州时,他正卸职家居,清廷派人招聘他,他在家中投水自尽。谥忠敏。
祁彪佳长于戏剧研究,著有《远山堂曲品》、《远山堂剧品》。今有《祁彪佳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
本文选自《祁彪佳集》卷七。寓山是作者家乡的一处小山。作者在此处修建了一个园林别墅,还写了一组记述园林别墅的文章,题为《寓山注》。本文是《寓山注》的序文部分,记述了这座园林的营造始末以及主要景观的布局创意等。读者从中可以了解我国古典园林艺术虚实相映、聚散结合等特色。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5-25 08:47
标题:
哀伟朋赋序.(明)汤显祖
昔人友朋之义,取诸同心。梦簧者得贤友,绝琴者伤知音[1],其致然矣。予年未弱冠[2],有友二人:钟陵饶伯宗仑,临川周无怀宗镐,皆奇士也。仑长不尽九尺,瘠而青,瞻视行步有异。镐长不尽三尺,髯而甚口[3]。当予谭说有致,仑笑龂然[4],镐笑轩然[5]。三人嵯峨蹒跚而行乎道中,旁无人也。
仑父废莪公于丰城李大司马遂[6],镐于钟陵张大司马臬、南昌刘都督显[7],皆中表。少长其家,故习谭帝王大略,所喜皆大臣将相筹策占候之事。而仑复晓夜诵书,常与予映雪月[8],交书而尽乃已。同卧处三岁馀,前后别去。至同赴南宫[9],试都下,卧未尝有异衾枕,卧尝有异衾枕,履袜先起者即是,不知其谁也。仑同举进士。出理顺德,有洁清公忠之名。三察并关将吏,凡却万金。征试御史,病,告卒于临清,汰舟于姑孰[10]。予在南祠,望江濆而哭之[11],曰:“伤哉伯宗!君亲友之望未塞,而遽尔乎[12]!”
镐久为诸生,以文字不伦,落去。益学骑射兵法,年四十,走长安,以策干陈御史大夫炌[13],不受。说谭大司马纶[14],纶阴用其策而阳弃其身。镐发愤恚懑,归而病目,几瞑,饮后妇乳,复视。贫甚,发尝所受异人书,作黄金,不就。苦饥,则学辟谷[15],然不可久,时来就予食。予为收教其子仲儿,壮慧而死。益自伤,慨然有长游不返之志,或讽止之,则曰:“重华、祖龙皆客死[16],何必我!”既而谓予曰:“我数梦之帝所,终当仙去,公不甚信我。我所有异书兵诀,长以与仑。”后仑死,而镐书散乱尽。所与卧起信宿[17],掀髯长叹者,又独予一人而已。
辛卯秋[18],裁六十[19],来送予岭南,握手而唏曰:“伯宗与予,独一子,皆不好读父书,无能言其父者,即从此长别,子能忘言于故友乎?”予怅然止之,曰:“勉饭自怡,长生固人所为也。”去大梅之南,夜梦镐来告别,指伯宗之旧馆曰:“镐其如是矣。”予惊而晤,曰:“有是耶!”起而发烛踟佇,为赋而哀之。
注释:
[1]绝琴:春秋时钟子期死,好友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后用以比喻失去知音。[2]弱冠:古时男子二十成人,初加冠,体还未壮,故称弱。[3]口:口才。[4]龂:露齿貌。[5]李遂:字邦良,丰城人。曾任兵部左侍郎。博学多智,长于用兵。[6]刘显:南昌人。曾任总兵、都督。[7]映雪月:古人称康家贫,晚上点不起灯,常映雪(藉雪的反光)读书。后用为勤学的典故。[8]南宫:礼部。[9]汰:通过,经过。[10]江濆:江边。[11]遽尔:疾,速。[12]陈炌:临川人。万历五年至十一年在御史大夫任。曾作《酉塘公传》,记汤显祖祖辈昭生平事迹。[13]谭纶:抚州宜黄人。万历初年任兵尚书。[14]辟谷:古称行引导之术,不食五谷,可以长生。道家方士乃附会为神仙入道之术。[15]重华:虞舜名。祖龙:秦始皇。[16]信宿:两夜。[17]辛卯:万历十九年。[18]裁:同“才”。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5-25 08:48
标题:
爱梅述.(明)祝允明
梅自含妆檐畔一点寿阳额后[2],遂见爱于人间。丽人唐江娘特甚,李家三郎遂赐梅姓[3],是人可花;至如罗浮之下,乃复借貌所爱,与赵才子歌弄调笑于横星落月间[4],是花又可人。
盖万花在人间世,无不可爱者,然都在梅下风。菊最幽,失寒薄;桃最艳,失脂腻;莲最香,失开露。梅幽不减菊而态腴,艳不减桃而格清,香不减莲而体(左佥右欠)。琼柯瑶萼,映照妩媚[5],与青姬素娥争妍斗姝於绯衰碧朽之外[6],殆将绝凡卉而上与清虚府仙树者京[7]。是宜婵娟佳丽[8],合肺契腑[9],忘形而神交也。
然自唐妃、宋主之后[10],尘语土目[11],不知梅久矣。今某仙标国色[12],为花林锦阵冠[13],自以爱梅称,倩其所来从白予[14]:“君与梅尝撷芳偎馨[15],知其臭味[16],愿文之[17]。”
呜呼噫嘻!予因其号而玩其人[18],岂寿阳之后身乎?一乎二乎?[19]予皆不得知也。虽然,以人视梅,其态、其格、其姿色、其香味,盖莫知甲乙[20]。至于多情解语,委附结交,则其妙又在六花、南北枝之上[21],予终谓人之为焉耳。呜呼噫嘻!匪梅则爱[22],梅将乞爱。
注释:
[1]《爱梅述》:《祝氏集略》中未收。焦竑《名文珠玑》云:“爱梅,美姬之名也。”述:古代文体之一。[2]含妆:当作“含章”,殿名。《初学记》:“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额上,成五出之花,拂之不去。皇后留之,自后有梅花妆。”[3]唐江娘:姓江,名采蘋,福建莆田人。开元初,被选入宫,侍明皇,大见宠幸。**
梅,所居悉植梅花,明皇戏名之为梅妃。后杨贵妃入侍,乃失宏,迁上阳宫,怨慕作《楼东赋》,有“信飘落之梅花,隔长门而不见”之句。唐玄宗为睿宗第三子,故人称李三郎。[4]罗浮:山名,在广东省。赵才子:赵师雄。睢阳人。随开皇中,赵师雄迁罗浮,日暮于松林酒肆旁,见一美人,淡妆素服出迎,与语,芳香袭人,因与扣酒家共饮。师雄醉寝,久之,起视乃在大梅树下,上有翠羽啾嘈相顾,月落参横,但怅恨而已(见《成城录》)。[5]妩媚,姿态美好。[6]青姬素娥:美女,比喻花木。绯衰碧朽:红花衰歇,绿草枯萎。[7]清虚府:月宫。京:比并,或释为大。《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八世之后,莫之与京。”[8]婵娟:美好。[9]合肺契腑:犹情投意合。[10]唐妃:指江娘。宋主:指寿阳公主。[11]尘语土目:谓言语眼光卑俗。[12]仙标:谓风致如仙。国色:姿容美丽,为一国之冠。[13]花林锦阵:比喻众多美女。冠:超群。[14]倩:请。白:告。[15]撷芳:采摘芳华。馨:指梅之花枝。[16]臭:气味。香味亦可称臭,《易经.系辞上》:“其臭如兰。”[17]文(wèn):文饰,点染。[18]玩:品味。[19]一乎:人即花,花即人,人与花难以分辨。[20]莫知甲乙:犹言不分彼此,难分高下。[21]六花:指雪,贾岛《寄令孤绹相公》:“白著衣偏暖,谁忧雪六花。”此处喻梅花。南北枝:亦指梅花。《白孔六帖.梅南枝》:“大庚岭上梅,南枝落,北枝开,寒暖之候异也。”[22]则:之,助词。
祝允明(1460—1526),字希哲,号枝山,又号枝指生,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弘治五年(1492)举于乡,久之不第,授广东兴宁知县,稍迁应天通判,谢病归。允明善书法,名动海内。好酒色六博,善为新声,至粉墨登场。恶礼法士,亦不问生产,晚益困,追呼索债者要随于后。有《祝氏集略》。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5-25 08:48
标题:
爱溪记.(明)唐寅
人莫不有所爱,失其所爱,则伤其衷;人莫不有所资[1],失其所资,则困其生。爱之而不失,资之而不穷,惟取天地,自然而然者为能然。若金紫之贵[2],珠玉之富,或者能削夺,则贫之矣。削夺而贱穷,则失其所爱与资,将伤困之不暇,求其夷然而乐,坦然而安者,必无也。
新安洪君伯周[3],俶傥诚悫士[4],迹履遍江湖,声闻满儒冠[5]。少孤而孝,奉祖与母以居,乐其志以资其生,弄长竿之清风,披蓑笠之烟雨,飘然波涛,邈焉寒暑[6],势不可夺,强不可挠,盖公休、任公子之流[7]。于是以爱溪自号,而丐余记之[8]。
余谓文士之处世,失其所爱与资,奔走于不可得已之间,俯仰于无可奈何之际,盖心兹恐惧[9],身措无地[10],安能上传而下育也[11]?得其所爱与资,而非其道,以富贵自炫,而骄其妻妾,齐人也[13]。翻覆酌量于两三之间,余则以为洪君之计为得,故为之记。
注释:
[1]资:生活依靠。[2]金紫:金印紫绶之简称,秦汉魏晋时为丞相、将军等高官所用。这里借指显贵。《史记.范睢蔡泽烈传》:“怀黄金之印,结紫绶于要。”[3]新安:安徽徽州府属县。[4]俶傥(tì tǎnɡ):卓异不凡。悫(què):朴实,忠诚。[5]儒冠:指儒生。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6]邈焉寒暑:谓远离炎凉,淡于荣利。[7]公休:司马康,字公休,司马光之子。史称“幼端谨,不妄言笑,事父母至孝,敏学过人,博通群义。丁母忧,勺饮不入口三日,毁几灭性。居父丧,居庐疏食,寝於地。”见《宋史》卷三百三十六。任公子:任国之公子,其人善钓鱼。《庄子.外物》:“任公子为大钩巨缁,五十缁以为饵,蹲乎会稽,投竿东海,旦旦而钓。”后多指超然世外之高士。任,国名。[8]丐:请求。[9]兹:通“滋”,愈益。[10]措:放置。[11]上传下育:上传先人之遗业德泽,下育后代子孙。[12]齐人:相传刘国有一鄙夫,每往墓间乞祭者之良,必餍酒肉而后返,返则骄其妻妾,谓所与饮食者,尽富贵之人。见《孟子.离娄下》。
此文就爱字而及资字,并由此二端生发开去,说明文士处世之道,是赞洪君,亦是自寄怀抱。“弄长竿”六句描出高士风致。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5-25 08:49
标题:
跋赵文敏公书《巫山词》.(明)杨慎
巫山十二峰在楚蜀之交[1],余尝过之,行舟迅疾,不及登览。近巫山王尹于峰端摹得赵松雪石刻小词十二首[2],以乐府《巫山一段云》按之[3],可歌。
古传记称:帝之季女曰瑶姬,精魂化草,实为灵芝[4]。宋玉本此以托讽[5]。后世词人,转加缘饰[6],重葩累藻,不越此意。余独爱袁崧之语[7],谓:“秀峰叠崿[8],奇构异形,林木萧森[9],离离蔚蔚[10],乃在霞气之表。仰瞩俯睇,不觉忘返。自所履历,未始有也。山水有灵,亦当惊知己于古矣!”寻此语意,使人神游八极,而爽然自失于晔花温莹之外[11]。
欲以袁意和赵词,以洗兹丘之黩[12],未睱也,乃临松雪墨妙一纸,邀曹太狂作图[13],藏之行笥,为他日游仙兴端云。
注释:
[1]巫山十二峰:在巫峡的长江北岸,正当楚(今湖北)蜀(今四川)的交接处。[2]巫山王尹:巫山县王县令。[3]《巫山一段云》:唐代教坊曲名,所用作词牌名。[4]“古传记称”四句:引文见《水经注.江水》:“宋玉所谓天帝之季女,名曰瑶姬,未行而亡,封于巫山之阳,精魂为草,实为灵芝。”宋玉《高唐赋》《文选》李善注引《襄阳耆旧传》说:“赤帝女曰姚姬,未行而卒,葬于巫山之阳,故曰巫山之女。”[5]宋玉本此以托讽:宋玉本巫山瑶姬的传说,写了《高唐赋》和《神女赋》,用来讽喻楚襄王。见《文选》卷十九及李注。[6]缘饰:文饰。[7]袁崧:一称袁山松,东晋人。少有才名,博学能文,著《后汉书》百篇,及《宜都山川记》。下段引文见《水经注.江水》引《宜都记》,略有删节。[8]叠崿(è):重叠的山峰。[9]萧森:错落耸立的样子。[10]离离蔚蔚:罗列茂密的样子。[11]晔堂温莹:形容神女花茂玉润的美貌。《神女赋》写巫山神女“晔兮如华,温乎如莹”。华即花。[12]黩(dú):蒙辱,玷污。[13]曹太狂:即曹学,字行之,号太狂,眉山人。嘉靖时流寓云南大理。能诗,善书画。
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新都(今属四川)人。正德六年(1511)殿试第一,授翰林院修撰。世宗即位,充经筵讲官,参与修《武宗实录》。性刚直,每事必直书。嘉靖三年(1524),召为翰林学士。因“议大礼”触怒世宗,谪戍永昌卫(今云南保山)。自是,或归蜀,或居云南会城,或留戍所,这样过了三十多年才去世。
杨慎少即以诗文名世,曾受业于李东阳,与何景明等为友。好学穷理,老而弥笃。“明世记诵之博,著作之富,推慎为第一”(《明史.杨慎传》)。善诗文,亦善词曲。他的散文古朴高逸,笔力奔放。著有《升庵集》及杂著一百多种。据四川省图书馆所编《杨升庵著述目录》所载,竟达298种。
本文选自《太史升庵全集》卷十。赵文敏公,指元代著名文学家兼书画家赵孟頫。他字子昂,号松雪,谥文敏,吴兴人。杨慎的书法就是师法他的。杨慎于嘉靖二十年(1541)回成都,得到巫山县令王道赠送的赵孟頫自书《巫册词》拓片,因作此跋。此跋一出,当时远近附庸风雅的官僚们,不断向巫山县索取拓片,不胜其烦,至万历时被当地官吏把赵孟頫书刻在巫峡中的刻词凿去,连拓片也没有留存。今所见十二首词文,见《全蜀艺文志》卷二十五。这篇跋文否定了后世词人对巫山神女所作的陈词滥调的亵渎,赞美了袁崧对巫峡自然景物的描写,由此可略窥杨慎的学说文采。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5-26 09:11
标题:
百忍箴序.(明)陈继儒
神医疗疾,妙在一针;至人救世[1],括于一字。道岂远乎哉,术岂多乎哉?即今紫巘仇公梓行《百忍箴》是已。此箴为四明高士许奎所撰,曾刻成化间[2],自后日远日亡。谁复悬之座隅,置之家塾?赖仇公特地拈出,将人间用壮用妄,好挺好斗者[3],痛切唤醒一番。语不期多,期于及时,此之谓也。
顷者朝野之间,坚白鸣[4],玄黄战[5],不报不休,不快不止,得无未之忍乎?夫以刃剸心[6],忍难矣。刃。兑金也[7];心,离 火也[8]。以火载金,忍更难矣。然而古训曰:“有忍乃济”;又曰:“小不忍则乱大谋。”是非圣人之言,而《易》之言也。《易卦》有“渐”、有“巽”,有“濡”、有“解”,有“谦”,有“艮”[9],皆忍之象也,亦忍之义也。天地以能覆能载为忍,山薮以藏疾藏瑕为忍,江海以纳为忍,龙以潜为忍,鲲鹏以六月息为忍,鸷鸟以敛翼为忍,猛兽以狙伏为忍,佛家以定为忍,道家以柔为忍,儒家以三戒九思为忍[11]。如仲尼之微服[12],颜子之不校[13],忍之上也。子舆氏以横逆付之妄人[14],又甚而比之禽兽,似犹有疆阳之意焉[15]。况人非圣贤,而敢不坚忍乎哉?
自来修炼堪舆[16],学问经济,无不从逆局中来。顺而随之,为凡为庸;逆而闭之,为吉人,为异人,为在有力人。甚矣!箴之善言忍矣。今夫匹夫匹妇,攘臂披发,哄于三家之村、五都之市,有逢衣先生[17],规行矩步,淳淳然以主敬主静,执而前导之,不暇省为何语。适有田庚闾师[18],摇首东西向曰:“姑忍是,姑忍是。”则刚狠之气渐缓,诃詈譟击之声亦渐细渐夷,往往且曳且挟而去。乃知儒者多言繁称,不如单提忍之一字,则尤直接捷而痛快也。大抵小忍小益,大忍大益,暂忍暂益,久忍久益,半忍半益,全忍全益。闾里忍,无讼可挑;士大夫忍,无党可击;边疆忍,无衅可开;宫府忍,无题可借。正如猛火聚而沃之千丈之寒冰,迅雷鸣而豁以万里之碧汉。有事化为无事,不平化为太平。《百忍箴》者,真两藏之大总持[19],五伦之大药石也[20]。忍之,忍之,又重忍之。既鬼神且无奈我何,又何纷纷之虚舟飘瓦哉[21]?读此,庶不负仇公救世之苦心矣。
注释:
[1]至人:道德修养达到最高境界的人。[2]成化:明宪宗年号(1465—1487年)。[3]挺:不屈。此处指不甘服输。[4]坚白鸣:指关于坚白异同的论争。“坚白”是战国时名家学说的一个命题。名家公孙龙认为“坚”“白”是脱离白而独立存在的实体,从而强调事物的差异而抹杀其同一性。惠施看到事物间存在着同性,然而又否定差别的客观存在。[5]玄黄战:玄黄指天地。玄黄战是关于宇宙形成的论争。[6]剸(tuán):割,截。[7]兑金:兑,易卦名,与五行中“金”对应。[8]离火:离,易卦名,与五行中“火”对应。[9]渐、巽、濡、解、谦、艮:都是《易经》中的卦象名称。[10]鸷鸟:即鹘,猛禽。[11]三戒九思:三戒,即戒色、戒斗、戒得。《论语.季氏》:“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九思,反复思考。[12]仲尼微服:微服,为隐蔽身分而改换平民服装,使人无法辨识。《孟子.万章》上:“孔子不悦于鲁卫,遭宋桓司马,将要而杀之,微服而过宋。”[13]颜子不校:不校,不较量,不计较。《论语.泰伯》以“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较”,称赞颜回。[14]子舆氏:孟子,名轲,字子舆。[15]疆阳:雄强外露。[16]堪舆:古称堪为天道,舆为地道。后称相地看风水者为堪舆家。此处指通晓天文地理。[17]逢衣先生:逢衣,儒者所服的宽大衣服。逢衣先生指儒生。[18]田庚闾师:田庚,主管农政官;闾师,掌国中四郊之长。[19]两藏:指佛道两教经典。[20]五伦:封建礼教称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之间的五种关系为“五伦”,也称“五常”。[21]虚舟飘瓦:《淮南子.诠言》:“方船济乎江,有虚舟从一方来,触而复之,虽有忮心,必无怨色。”《庄子.达生》:“虽有忮心者,不怨飘瓦,喻并非有意的侵扰。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5-26 09:12
标题:
报刘都督.(明)李攀龙
始刘将军之名满天下,不佞愿见其人者[1],十年于此矣,未尝不私窃念之。挟百战百胜之功者,不免自暴其才[2];而中一朝无辜之谤者[3],不免辄挫其志。贤者犹难之也。
乃不佞以摄海之役[4],执事者俨然辱而临焉[5]。获承颜色,倾盖如故[6],先施自致,不鄙下交,由衷之谊,披沥唯谨[7],有孔明集思广益之风[8],而慷慨以之[9]。即过意延款[10],使不佞缱绻重别[11],缅缕舟中[12],不自知其尽境[13],恍然自失,如目前者勿论也。
不佞既东[14],陌落恬然[15],秋毫不犯。登场大阅[16],复睹纪律森严,士气距跃[17],技艺精真,可蹈水火。艨艟便捷[18],投枚记里,桨舵之利,折旋如活。炮石四兴,波涛响应,削柹树檄[19],示疑设伏。所征叙、泸弁旄之步[20],闽、粤善游之徒[21],三河挽强之骑辈相扼捥[22],唯敌是求。乃日椎牛行犒[23],而帷幄自爱也。可暴岂其才,可挫岂其志乎?天既以虎臣托执事久矣,然犹且有激乎宦成之后者[24],动其所必奋,坚其所必立云尔。大忠完节,愈困愈厉,而刘将军之名愈振矣。不佞何能赞一辞?即有问焉,摄海之役,不佞所以身觌其美者如此[25],庶取信狂夫[26],以备称述耳,于甚盛德则奚补焉?乃既奉违[27],恍然自失,有如目前,至今不置[28],非敢为诞也。
注释:
[1]不佞:无才。作者谦称。[2]暴:显露。[3]中(zhòng)遭受。[4]乃:犹言“乃者”,昔日。摄海:权理海道。王世贞《李于鳞先生传》:“起浙江按察副使,尝视海道篆,按核军实,一切治办。”[5]执事者:指刘显。[6]倾盖:谓道上相遇,停车而语,车盖接近,因谓初交即一见如故谓“倾盖”。[7]披沥:披肝沥胆。[8]孔明:指诸葛亮,字孔明。他在《教与军师长史参军掾属》中说:“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9]以:及。[10]延款:延请接待。[11]缱绻:谓情意深厚,难舍难分。[12]缅缕:遥念详思。[13]尽境:指思念不知何时能尽。[14]既东:指到浙江巡视。[15]陌落:街道、村落。恬然:安然。[16]大阅:对军队的大检阅。[17]距跃:超越。[18]艨艟(chōng):战船。[19]削柹(fèi)树檄:削下木片,写上檄文。[20]征:征发。叙:叙州,治今四川宜宾市。泸:泸州,治今四川泸州市。弁旄:戴着皮弁,擎着用旄牛尾装饰的旗帜。步:步兵。[21]闽、粤:福建、广东。[22]三河:这里当指河内、河南、河东三郡,汉代称“三河”。即今河南洛阳市黄河南北一带。挽强:能拉强弓。[23]椎牛:杀牛。[24]宦成:指官位居高。[25]觌(dí):见。[26]狂夫:愚钝的人。[27]奉违:敬辞,离开。[28]不置:放不下。[29]诞:虚诞之辞。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自号沧溟,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九岁而孤,自奋于学,善为诗文,厌训诂之学。嘉靖二十三年(1544)进士,试政吏部文选司。后授刑部广东司主事,历员外郎、山西司郎中。嘉靖三十二年(1553)出守顺德,有善政,擢为陕西提学副使,谢病归。归居将十年,至隆庆元年(1567),荐起浙江副使,改参政,又擢河南按察使,以病卒。
李攀龙与王世贞、谢榛、宗臣、梁有誉、吴国伦、徐中行被称为“后七子”,他是首领。他主张“文自西京、诗自天宝而下俱无足观,于本朝独推李梦阳诸子”。他的文章“骜牙戟口,读者至不能终篇,好之者推为一代宗匠,亦多受世抉摘”(《明史》本传)。著有《沧溟集》,今有上海古籍出版社版包敬第标校本《沧溟先生集》。
本文选自《沧溟先生集》卷二十八。刘都督,名显,字草堂,南昌人。明代抗倭名将。他长期驻扎在东南沿海,会同俞大猷、戚继光等歼灭倭寇,立下了不少战功。隆庆元年(1567),李攀龙起任浙江按察副使,与刘显阅兵海上,作有诗《大阅兵海上》四首。这篇《报刘都督》,也是追写这次阅兵事的。文章歌颂了抗倭将士军容之盛,军心之齐,具有无坚不摧的气势。虽然文字显得古奥,具有李攀龙特有的文风,但在李集中还是一篇可读的作品。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5-26 09:12
标题:
报刘一丈书.(明)宗臣
数千里外,得长者时赐一书,以慰长想,即亦甚幸矣。何至更辱馈遗,则不才益将何以报焉?书中情意甚殷,即长者之不忘老父[2],知老父之念长者深也。至以“上下相孚、才德称位”语不才[3] ,则不才有深感焉。夫才德不称,固自知之矣。至于不孚之病,则尤不才为甚。
且今之所谓孚者何哉?日夕策马,候权者之门,门者故不入,则甘言媚词作妇人状,袖金以私之[4]。即门者持刺入[5],而主者又不即出见。立厩中仆马之间,恶气袭衣袖,即饥寒毒热不可忍,不去也。抵暮,则前所受赠金者出,报客曰:“相公倦,谢客矣,客请明日来。”即明日,又不敢不来。夜披衣坐,闻鸡鸣即起,盥栉[6],走马抵门。门者怒曰:“为谁?”则曰:“昨日之客来。”则又怒曰:“何客之勤也?岂有相公此时出见客乎?”客心耻之,强忍而与言曰:“亡奈何矣,姑容我入。”门者又得所赠金,则起而入之,又立向所立厩中。幸主者出,南面召见,则惊走匍匐阶下。主者曰:“进”,则再拜,故迟不起。起则上所上寿金[7]。主者故不受,则固请。主者故固不受,则又固请;然后命吏纳之。则又再拜,又故迟不起,起则五六揖始出。出揖门者曰:“官人幸顾我[8],他日来,幸勿阻我也。”门者答揖。大喜,奔出。马上遇所交识,即扬鞭语曰:“适自相公家来,相公厚我厚我。”且虚言状。即所交识亦心畏相公厚之矣。相公又稍稍语人曰:“某也贤,某也贤。”闻者亦心计交赞之。此世所谓上下相孚也,长者谓仆能之乎?
前所谓权门者,自岁时伏腊一刺之外[9],即经年不往也。间道经其门[10],则亦掩耳闭目,跃马疾走过之,若有所追逐者。斯则仆人褊哉[11],以此常不见悦于长吏,仆则愈益不顾也。每大言曰:“人生有命,吾惟守分尔矣!”长者闻此,得无厌其为迂乎?
乡园多故[12],不能不动客子之愁。至于长者之抱才而困[13],则又令我怆然有感。天之与先生者甚厚,亡论长者不欲轻弃之[14],即天意亦不欲长者之轻弃之也。幸宁心哉[15]!
——选自《四库全书》本《宗子相集》
注释:
[1]报:回答,答复。丈:对长辈的尊称。[2]老父:指作者之父宗周,字维翰,号履庵。初仕山东金乡,后官至四川马湖府太守。[3]孚:信用。[4]袖金以私之:把金钱笼在袖子里,暗中送给门者。[5]刺:名片。[6]盥栉(guàn zhì):梳洗。[7]寿金:指礼金。[8]官人:对有地位的男子的尊称,这里是对看门人的尊称。[9]岁时伏腊:岁时,一年中的季节。伏腊,伏天和腊月的祭祀。泛指逢年过节。[10]间:有时。[11]褊(biǎn):指气量狭小。[12]多故:多灾。[13]抱才而困:指刘一丈少负隽才,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均落选,遂无意仕进,以布衣而终。[14]亡:同“无”。[15]宁心:安下心来等待。
译文:
在数千里以外,时常得到您老人家的来信,安慰我的长久想念,这已经十分幸运了。竟然还承蒙您赠送礼物,那么我更要用什么来报答呢?您在信中表达的情意十分恳切,说明您没有忘记我的老父亲,从而也可以知道老父亲是很深切地想念您老人家的。
至于信中以“上下要互相信任,才能和品德要与职位相符合”的话教导我,正是我所亲切感受到的。我的才能和品德与职位不相符,本来我就知道的。至于不能做到上下相互信任的弊病,在我的身上表现得更厉害。
且看当今社会上所说的上下信任是怎么一回事呢?当他从早到晚骑马去权贵人家的门口恭候的时候,守门的人故意为难不肯让他进去,他就用甜言媚语装作妇人的姿态,把袖里藏着的金钱偷偷地塞给守门人。守门人拿着名帖进去之后,而主人又不立即出来接见,他就站在马棚里,与仆人和马匹相处,臭气熏着衣服,即使是饥饿寒冷或闷热得无法忍受,也不肯离去。一直到傍晚,那个先前曾经接受金钱的守门人出来对他说:“相公疲劳了,谢绝会客,客人请明天再来吧。”到了第二天,他又不敢不来。晚上他披衣坐等,一听到鸡叫就起来洗脸梳头,骑着马跑到相府门口,守门人发怒地说:“是谁?”他便回答说:“昨天的客人又来了。”守门人又怒气冲冲地说:“你这个客人倒来得这样勤!难道相公能在这个时候出来会客吗?”客人心里感到受耻辱,只有勉强忍耐着对守门人说:“没有办法啦!姑且让我进去吧!”守门人再次得到他送的一笔钱,才起身放他进去。他又站在原来站过的马棚里。幸好主人出来了,在客厅上朝南坐着,召他进去见面,他就慌慌张张地跑上去,拜伏在台阶下。主人说:“进来!”他便拜了又拜,故意迟迟不起来,起来后就献上进见的金银。主人故意不接受,他就一再请求收下;主人故意坚决不接受,他就再三请求。然后主人叫手下人把东西收起来,他便拜了又拜,故意迟迟不起,起来后又作了五六个揖才出来。出来他就对守门人作揖说:“多亏老爷关照我!下次再来,希望不要阻拦我。”守门人向他回礼,他就十分高兴地跑出来。他骑在马上碰到相识的朋友,就扬起马鞭得意洋洋地对人说:“我刚从相府出来,相公待我很好,很好!”并且虚假地叙述受到接待的情况。因此与他相识的朋友,也从心里敬畏他能得到相公的优待。相公又偶而对别人说:“某人好,某人好。”听到这些话的人也都在心里盘算着并且一齐称赞他。这就是所说的上下信任,您老人家说我能这样做吗?
对于前面所说的权贵人家,我除了过年过节例如伏日、腊日投一个名帖外,就整年不去。有时经过他的门前,我也是捂着耳朵,闭着眼睛,鞭策着马匹飞快地跑过去,就象后面也人追逐似的。这就是我狭隘的心怀,因此经常不受长官欢迎,而我则更加不顾这一切了。我常常发表高谈阔论:“人生遭际都是由命运决定的,我只是守自己的本份罢了!”您老人家听了我的这番话,或许不会嫌我过于迂阔吧!
家乡多次遭遇灾祸,不能不触动旅居在外的人的愁思。至于您老人家的怀才不遇,也使我心情悲伤而有所感触。上天赋于您的才德是很优厚的,不要说您老人家不愿轻易抛弃它,就是天意也不愿让您轻易地抛弃啊。希望您安心等待吧!
宗臣(1525--1560),明文学家。字子相,兴化(今属江苏)人。嘉靖进士,官至福建提学副使。在福建布政参议任内,曾率众击退倭寇。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后七子”之一。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日官场丑态有所揭露。所著有《宗子相集》。
刘一丈,名玠,字国珍,号墀石。“一”是排行老大。“丈”是对长辈的尊称。刘一丈是作者父亲的朋友。本文的背景,是权奸严嵩掌权的时代。文章揭露和讽刺了当时以严嵩为首的权奸和奔走于权贵之门的钻营者们的丑态。文章以锐利的笔峰,绘声绘影、淋漓尽致的把这些人物刻划得维妙维肖。而其行文之简洁流畅,在七子的文章中是不可多得的。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5-26 09:13
标题:
避风岩记.(明)张明弼
避风岩在端州之北三十里许[1],或曰与砚坑相近[2]。古未有是名,余避风其下,故赠以是名也。余何以避风其下?崇祯己卯仲秋[3],余供役粤帷。二十五日既竣事[4],则遍谒粤之大吏[5]。大吏者,非三鸣鼓吹不启户,非启户则令长不敢入[6]。余东驰西鹜,左诇右需[7],目厌于阍驺卤簿绛旗朱帽之状[8],耳厌于笳鼓引赞殿喝之声,手足筋骨疲于伏谒拜跽以头抢地之事。眩瞀车上[9],至不择店肆而解衣卧之。凡六日而毕,则又买舟过肇,谒制府。制府官厌贵[10],礼愈绝,控拜数四,颔之而已。见毕即登舟,将返杨山。
九月朏[11],宿三十里。力引数步,偶得一岩。江回峰抱,风力稍损,乃息焉。及旦而视之,则断崖千尺,上侈下弇[12],状如檐牙。仰而睨之,若层衡之列烟上,崩峦倾返,颓石矗突,时有欲落之势,栗乎不可以久留焉。狂飙不息,竟日居其下。胥仆相扶[13],上舟一步,得坐于石隙草际。听怒涛声,若奔走败马;望沸波,若一群白鹅鼓翼江心,及跳沫山足,又若千百素鳞跃上岸。石崖磔磔,不沾土壤。面紫茎缠带,青芜数尺,一偃一立,若青狮奋迅而不得去,又若怒毛之兽,风过毛竖,不能自休。身往江坳,目力相界,不能数里,而阴氛交作,如处黑帷。从者皆惨容而相告曰:“日复夕矣,将奈何?”余笑而语之曰:
“第安之[14],第安之。吾视夫复嶂重峦,缭青纬碧,犹胜于院署之严丽也;吾视夫复崩崖倾石,怒涛沸波,犹胜于贵人之颐颊心腑也[15];吾视夫青芜紫茎,怀烟孕露,犹胜于大吏之绛骑彤驺也;吾视夫谷响山啸,激壑鸣川,犹胜于高衙之呵殿赞唱也;吾视夫藉草坐石,仰瞩云气,俯视重泉,犹胜于拳跽伏谒于尊宦之阶下也。天或者见吾出则伛偻,入则簿书,已积两载矣,无以抒吾胸中之浩浩者,故令风涛阻滞,使此孤岩以恣吾数刻之探讨乎?或兹岩壁立路绝,猿徒鼯党,犹难托寄,若非习金丹火龙之术[16],腾空蹑虚,不能一到。虽处大江之中,飞帆如织,而终无一人肯一泊其下,以发其奇气而著其姓字;天亦哀山灵之寂寞,伤水伯之孤清,故特牵柅余舟[17],与彼结一日之缘耶?余年少有志,养二龙于水壑,调一鹤于中峰,与羽服思玄之徒[18],上烟驾,登月馆,以望四海三山,如聚米萦带;而心为时夺,至堕俗网,往返数千里,徒以充厮养之役,有才无时,甘于下人。今日见此水石,若见好友,犹恐谆芒、卢敖诸君[19],诋余以井甃之识[20],而又何事愁苦于兹岩之下乎?”
从者皆笑,余乃纳以兹名。
岩顶有一石,望之如立人,或曰飞来之塔顶也;或曰当是好奇者,跻是崖之巅,如昌黎不得下[21],乃化而为石云。岩侧有二崩石,一大一小,仅可束两缆。小吏程缨曰:“当黑夜暴风中,舟人安能择此,神引维以奉明府耳[22]。”语皆不可信,并记之。
注释:
[1]端州:治所在高要县(今广东肇庆市)。出产端砚。[2]砚坑:端州境内有柯烂山,中有砚坑。[3]崇祯:明思宗年号。己卯:公元1639年。[4]竣事:了事,完事。[5]大吏:泛称大官。[6]令长:指县令、县长。[7]诇(xiòng):探询。需:等待。[8]阍:司门者阍人的简称,掌门的昏晨启闭。驺:大官驾车的从吏。卤薄:天子车驾的仪仗。朱帽:指衙役。[9]眩瞀:眼睛昏花,视物不明。[10]制府:总督。厌:极。[11]朏(fěi):农历每月初三日的代称。[12]侈(chǐ):张开的样子。弇(yǎn):覆盖,遮蔽。[13]胥:古代官府中的小吏。[14]第:但。[15]颐颊:此处指以面颊表情示意人。心腑:即心腹、亲信。[16]金丹火龙之术:道家炼丹飞升的法术。[17]柅(ní):止。[18]羽服思玄:即学道术仙的人。[19]谆芒、卢敖:秦始皇时博士,曾怂恿始皇求仙。[20]井甃(zhòu):砖砌的井,井甃之识:指井蛙之见。语出《庄子.秋水》。[21]如昌黎不得下:相传韩愈登华山顶峰,见山势奇险,惊恐而哭。[22]明府:唐以后多用以尊称县令。
张明弼(生卒年不详),明朝末年江苏金坛人。曾任广东省杨山县(今阳山县)知县。
本文选自《晚明小品选注》卷六。这是一篇别出心裁、寓意深刻的游记。文章开篇简单交待一句,因避风于一处无名岩石,便赠其名为“避风岩”,似乎平淡无奇。继而叙作者临时“供役粤帷”后,遍谒官吏、倍感屈辱的经历,以及急欲避开官场颓风的心情,遂使“避风”二字有了双重含义。至此,文章极力描写避风岩的险峻环境,以至于使“从者皆惨容”,随后笔锋一转,写作者一大段“笑而语之”的话,将避风岩自然环境的特点一一与官场所遇的情形加以类比,概括出避风岩“胜于”官场之处,竟然得出了“今日见此水石,若见好友”的结论,覴“从者皆笑”。文章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繁文缛礼、恶习颓风的深恶痛绝,以及急欲在大自然中求得解脱的心情。全文构思巧妙,借景言情;多用骈散相间的排比句、比喻句,也增加了文章的气势。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5-26 09:14
标题:
驳何氏论文书.(明)李梦阳
某再拜大复先生足下:前屡览君作,颇疑有乖于先法,于是为书,敢再拜献足下,冀足下改玉趋[2]〕也。乃足下不改玉趋也,而即摘仆文之乖者以复我,义言辩以肆,其气傲以豪,共旨轩翕而[山孝]嵺[3]。仆始而读之,谓君我恢也[4];已而思之,我规也,犹我君规也。夫规人者,非谓其人卑也,人之见有同不同,仆之才不高于君,天下所共闻也。乃一旦不量,而虑子乖于先法,兹其情无他也。
子摘我文曰:“子高处是古人影子[5]耳,其下者已落近代之口。”又曰:“未见子自筑一堂奥,自开一户牖,而以何急于不朽?”此非仲默之言,短仆而谀仲默者之言也。短仆者必曰:“李某岂善文者,但能守古而尺尺寸寸[6]之耳。必如仲默,出入由己,乃为舍筏而登岸。”斯言也,祸子者也。
古之工,如倕如班[7],堂非不殊,户非同也,至其为方也,圆也,弗能舍规矩。何也?规矩者,法也。仆之尺尺而寸寸之者,固法也。假令仆窃古之意,盗古之形,剪裁古辞以为文,谓之“影子”,诚可;若以我之情,述今之事,尺寸古法,罔[8]袭其辞,犹班,圆倕之圆,倕,方班之方[9]。而倕之木,非班之木也,此奚不可也。
夫筏我二也,犹兔之蹄,鱼之筌,舍之可也[10]。规矩者,方圆之自[11]也,即欲舍之,乌乎舍!子试筑一堂,开一户,措规矩而能之乎?措规矩而能之,必并方圆而遗之可矣。何有于法!何有于规矩!故为斯言者,祸子者也;祸子者,祸文之道也。不知其言祸己与文之道,而反规之于法者是攻,子亦谓操戈入室[12]者也。
子又曰:“孔、曾、思、孟,不同言而同至[13],诚如尺寸古人,则诗主曹、刘、阮、陆足矣[14],李杜[15]即不得更登于诗坛。”《诗》云[16]:“人知其一,莫知其他。”予之同法也。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者也。子以我之尺寸者言也,览子之作,于法焉蔑[17]矣,宜其惑之靡解[18]也。
阿房[19]之巨,灵光[20]之岿,临春、结绮[21]之侈丽,扬亭、葛庐[22]之幽之寂,未必皆倕与班为之也;乃其为之也,大小鲜不中方圆也。何也?有必同者也。获所必同,寂可也,幽可也,侈以丽可也,岿可也,巨可也。守之不易,久而推移,因质顺势,融熔而不自知。于是为曹为刘,为阮为陆,为李为杜,既令为何大复,何不可哉!此变化之要也。故不泥法[23]而法尝由,不求异而其言人人殊。《易》曰: “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24],谓此也。非自筑一堂奥,自开一户牖,而后为道也。
故予尝曰:作文如作字,欧、虞、颜、柳[25]字不同而同笔,笔不同,非字矣。不同者,何也?肥也,瘦也,长也,短也,疏也,密也。故六者,势也,字也,体也,非笔之精也。精者,何也?应诸心而本诸法也。不窥其精,不足以为字,而矧[26]义之能为!文犹不能为,而矧道之能为!
仲默曰:“夫为文,有不可易之法,辞断而意属,联物而比类。”以兹为法,宜其惑之难解,而谀之者易摇也。假令[27]仆即今为文一通,能辞不属,意不断,物联而类比矣,然于情思涩促,语崄而硬,音失节拗,质直而麄[28],浅谫[29]露骨,爰痴爰枯[30],则子取之乎?故辞断而意属者,其体也,文之势也;联而比之者,事也;柔澹者,思也;含蓄者,意也;典厚者,义也;高古老,格也;宛亮[31]者,调也;沈着、雄丽、清峻、闲雅者,才之类也。而发于辞,辞之畅者其气也中和,中和者气之最也。
夫然,又华之以色,永之以味,溢之以音,是以古之义者,一挥北众善具也。然其翕辟[32]顿挫,尺尺而寸寸之,未始无法也,所谓圆规而方矩者也。
且士之文也,犹医之脉,肌之濡弱、紧数、迟缓相似,而实不同[33],前予以柔澹、沉着、含蓄、典厚诸义,进规于子,而救俊亮之偏。而子则曰:“必闲寂以为柔澹,浊切以为沉着,艰窒以为含蓄,俚辏以为典厚[34],岂惟谬于诸义,并俊语亮节悉失之矣。”
吾子于是乎失言矣。子以为濡可为弱,紧可为数,迟可为缓耶?濡弱、紧数、迟缓不可相为,则闲寂独可为柔澹,浊切可为沉着,艰窒可为含蓄,俚辏可为典厚耶?吁!吾于于是乎失言矣!以是而论文,子于文乎病矣。盖子徒以仆规子者过言靡量,而遂肆为[山孝]嵺之谈,摘仆之乖以攻我,而不知仆之心无他也。仆之文,千疮百孔者,何敢以加于子也,诚使仆妄自以闲寂、浊切、艰窒、俚辏为柔澹、沉着、含蓄、典厚,而为言黯惨,有如摇鞞[35]击铎,子何不求柔澹、沉着、含蓄、典厚之真而为之,而遽以俊语亮节自受耶?此尤惑之甚者也。
仆聪明衰矣[36],恒念子负振世之才,而仆叨通家[37]骨肉之列,于是规之以进其极,而复极论以冀其自反,实非自高以加于子。《传》曰:“改玉改行。”子诚持坚白[38]不相下,愿再书以复我。
注释:
[1]驳何氏论文书:何氏,指何景明(字仲默,号大复山人)。何与李梦阳齐名,同为“前七子”领袖人物。后与李梦阳在拟途径等问题上发生争执,景明与之讨论诗文,梦阳一再驳之,始而同源异流,终而入室操戈。[2]改玉赵,即改玉步。比喻改变文学观点《左传.定公五年》:“六月,季平子行东野,还,未至,丙申,卒于房。阳虎将以玙璠敛,仲梁怀弗与,曰:‘改步改玉’。”杜预注:“昭公之出,季孙(季平子)行君事,佩玙璠,祭宗庙。今定公立,复臣位,改君步,则亦当去玙璠。”[3]其旨轩翕而[山孝]嵺:宗旨高尚而伟大。轩翕(xī西),高引貌。[山孝]嵺(xiāo liáo消聊):高耸貌。杜甫《朝享太庙赋》:“又似乎春风壮而江海波,鸟不敢飞;而玄甲[山孝]嵺以岳峙,象不敢去。”[4]谓君我诙也:认为你是讥笑我。谓君我诙也,即谓君诙我也。下文“我规”即:“规我”,“君规”即“规君”。皆宾语前置。规:规劝。[5]古人影子:外貌象古人。比喻李梦阳诗文,似秦汉与盛唐。[6]守古而尺尺寸寸之:墨守古文法度,尺则尺,寸则寸,不敢稍变。[7]倕、班:皆古代能工巧匠。《庄子.胠箧》:“攦之指,而天下始人有其巧矣。据《世本》等古书记载:倕始造耒耜、钟、规矩、准绳等。《吕氏春秋.本生》高诱注:“倕,尧之巧工。”《尚书.尧典》作“垂”。《玉篇》和《广韵》说他是“黄帝时巧人”。公输班,姓公输,名班,世称公输子。春秋时鲁国人。事迹见《墨子.公输》、《礼记.檀弓》、《战国策》等书。[8]罔:无;没有。[9]“犹班”数句:犹如分输班,学习倕之作圆;又如工倕,学习公输班之作方。第一个“圆”字与“方”字,都作动词用。[10]“筏我二也”四句:筏与我是两回事,渡河而舍筏,如兔与蹄,鱼与筌的一样,得兔舍蹄,得鱼舍筌。蹄,捕兔器;筌,捕鱼器。《庄子.外物》:“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11]自:始。[12]操戈入室:意即“同室操戈”,自家人打自家人。比喻内部斗争《后汉书.郑玄传》:“(何休叹曰):‘康成入吾室,操吾矛,以伐我乎?”[13]“孔、曾、思、孟”句:孔子、曾子、子思、孟子,他们的文章不同,而目的一致。[14]“曹、刘、阮、陆”句:诗宗曹植(192—232)、刘桢(?—217)、阮籍(210—263)、陆机(261—303)就够了。[15]李杜:李白、杜甫,以诗齐名,号李杜。韩愈《调张籍》诗:“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16]“《诗》云”二句:《诗.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痛惜河,人知其一,不知其他。”意思是:“不敢徒手打虎,不敢徒步渡河,人都知道这一类事情危险,没有人知道其他事情的危险更多。”李梦阳引此诗以警告何景明,同室操戈比“暴虎冯河”还要危险。[17]蔑(miè灭):无,没有。[18]靡解:不懂。靡(mī米),不。《史记.外戚世家》:“其详靡得而记焉。”[19]阿房:宫名。故址在今陕西省长安县西北一带。《三辅黄图》:“秦惠王造阿房宫未成,始皇广其宫规,恢三百余里,阁道通骊山。”杜牧《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20]灵光:殿名。故址在今山东省曲阜县东。汉景帝子恭王所立。王延寿《鲁灵光殿赋序》:“初,恭王始都下国,好治宫室,遂因鲁僖基兆而营焉,遭汉中微,自西京未央,建章之殿,皆见隳坏,而灵光岿然独存。”[21]临春、结绮:阁名。故址在今江苏省南京市。《南史》:“陈后主造临春、结绮、望春三阁,皆以沉檀香木为之。”[22]扬亭葛庐:刘禹锡《陋室铭》:“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扬雄故宅遗址在成都,世称扬子宅,宅帝有亭,世称“玄亭”或“载酒亭”。诸葛亮(181—234),曾隐居南阳草居南阳草庐,遺址在今河南省南阳市。[23]泥法:墨守成法。泥(nì逆),拘泥。[24]“《易》曰”二句:见《周易.系辞下》。意思是:天下人同归一处,而大家走过的道路各不相同;大家的最终目标一致,而达到最终目标的想法却有百种。[25]欧、虞、颜、柳:唐代四大书法家,号称欧、虞、颜、柳四体。欧阳询(557—641),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省长沙市)人,笔法刚劲有势。虞世南(558—638),字伯施,越州余姚(今浙江省余姚县)人,书法丰趣秀逸。颜真卿(709—785),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楷书端庄雄伟,行书刚劲多姿。柳公权(778—865),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省耀县)人,楷书遒媚劲健。[26]矧(shěn审):况;何况。柳宗元《敌戒》:“矧今之人,曾不是思。”[27]假令:假使;倘若。[28]麄:同“粗”。[29]浅谫(jiǎn剪):浅漏。《史记.李斯传》:“能薄而材谫。”[30]爰痴爰枯:指文章又笨拙、又枯燥。爰,乃。[31]宛亮:宛转而响亮。[32]翕(xì戏)辟:一合一开。[33]“脉之濡弱”二句:晋王叔和《脉经》分脉象为浮。芤、洪、滑、数、促、弦、紧、学,沉、伏、革、实、微、涩、细、软、弱、虚、散、缓、迟、结。代、动二十四脉。其中濡脉,脉搏软弱带浮;弱脉,脉搏软弱而沉。紧脉,肪持紧张有力;数脉,脉搏频繁快速。迟脉,脉搏迟慢无力;缓脉有两种:一种脉搏弛缓无力(病脉),另一种脉搏和缓均称(常脉)。数(shuò朔)。[34]俚辏(còu凑):鄙俗杂凑。[35]鞞(bǐn比,又读bǐng饼):刀鞘。[36]聪明衰矣:耳力目力已经衰弱。《管子.内业》:“耳目聪明,四枝(肢)坚固。”[37]通家:旧时对世交或姻亲,都称通家。[38]持坚白:坚持己见。坚白,是战国时代名家代表公孙龙(约前320—前250)的一种名辩论题。其主要论点是“离坚白”。认为坚、白、石三者,坚和白是分离的,只有坚石或白石,没有坚白石。见《公孙龙子.坚白论》。
李梦阳(1473—1530),明文学家。字天赐,又字献吉,号空同子,庆阳(今甘肃省庆阳县)人。弘治七年(1494)进士,官至江西提学副使。为户部郎中时,疏劾宦官刘瑾,遭祸下狱,气节声名,震动一时。明成化以后,流行雍容空泛的台阁体,愈久愈憋,逐至千人一面,千篇一律。梦阳欲振起颓风,但矫枉过正,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反对虚浮孱弱的“台阁体”,与何景明等互相呼应,世称“前七子”,学者宗之,文体一变。但因强调复古,其后摹拟剽窃之风日盛,一弊未去,一弊又来,左桎右梏,文章日就窠臼,毫无生气。梦阳之诗,才富力健,雄视一代,成就在其文章之上。有《空同集》传世。
这是李梦阳、何景明在如何学习古人方面的一场大辩论。李、何两人都是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但何重在学习秦汉、盛唐文学的精神,所以他只求学其大体,不要过于形似,进而“舍筏登岸”,“自立门户”。李重在学习秦汉、盛唐文学的形式,所以他要求“尺尺寸寸”,亦步亦趋,成为“古人的影子”。两相比较,何氏的主张是较为可取的。但这场大辩论,涉及到文坛领导权之争,双方都有些意气用事,开了一个不好的先例。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5-26 09:14
标题:
沧浪亭记.(明)归有光
浮图文瑛居大云庵[1],环水,即苏子美沧浪亭之地也[2]。亟求余作《沧浪亭记》,曰:“昔子美之记,记亭之胜也。请子记吾所以为亭者。”
余曰:昔吴越有国时[3],广陵王镇吴中[4],治南园于子城之西南;其外戚孙承祐[5],亦治园于其偏。迨淮海纳土[6],此园不废。苏子美始建沧浪亭,最后禅者居之:此沧浪亭为大云庵也。有庵以来二百年,文瑛寻古遗事,复子美之构于荒残灭没之余:此大云庵为沧浪亭也。
夫古今之变,朝市改易。尝登姑苏之台[7],望五湖之渺茫[8],群山之苍翠,太伯、虞仲之所建[9],阖闾、夫差之所争[10],子胥、种、蠡之所经营[11],今皆无有矣。庵与亭何为者哉?虽然,钱镠因乱攘窃,保有吴越,国富兵强,垂及四世。诸子姻戚,乘时奢僭,宫馆苑囿,极一时之盛。而子美之亭,乃为释子所钦重如此。可以见士之欲垂名于千载之后,不与其澌然而俱尽者[12],则有在矣。
文瑛读书喜诗,与吾徒游,呼之为沧浪僧云。
——选自上海古籍出版社校点本《震川先生集》
注释:
[1]浮图:僧人。[2]苏子美:苏舜钦,字子美,祖籍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人,后移居开封。宋景祐元年(1034)进士,官至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因故除名,隐居苏州,建沧浪亭。今集中有《沧浪亭记》。[3]吴越:五代十国之一,钱镠所建立,占有今浙江及江苏西南部、福建东北部地区。传五主。[4]广陵王:钱元璙,字德辉,钱镠子。曾为苏州刺史。元瓘时进检校太师中书令。后封广陵郡王。[5]孙承祐:钱塘人。吴越主钱俶纳其姊为妃,因擢处要职,曾为中吴军节度使。后随钱俶归宋。[6]淮海纳士:指吴越国主钱俶献其地于宋。[7]姑苏之台:姑苏台,在今苏州城西南。据传是春秋末期由吴王阖闾、夫差两代君主所建,工程浩大。越灭吴,被焚毁。[8]五湖:这里指太湖。[9]太伯:周先祖太王长子,相传太王欲传位给季历,他和弟弟仲雍避居江南,开发吴地,为吴国的始祖。太伯卒,无子,弟仲雍立。虞仲:即仲雍。[10]阖闾:一作阖庐,即姬光。他派专诸刺杀吴王璙,代立为王,屡败楚兵,曾攻入楚都郡。后为越王勾践战败。夫差:吴王阖闾之子。继位后,誓报父仇。在夫椒大败越兵,后又被越王勾践所攻灭。[11]子胥:伍员,字子胥。吴国大臣。种:文种,越国大夫。蠡:范蠡,越国大夫,他们都是春秋末吴越争霸的主要人物。[12]澌(sī)然:灭尽的样子。
译文:
文瑛和尚居住在大云庵,那里四面环水,从前是苏子美建造沧浪亭的地方。文瑛曾多次请我写篇《沧浪亭记》,说:“过去苏子美的《沧浪亭记》,是写亭子的胜景,您就记述我修复这个亭子的原由吧。”
我说:从前吴越建国时,广陵王镇守吴中,曾在内城的西南修建了一个园子,他的外戚孙承佑,也在它的旁边修了园子。到吴越被宋国灭亡时,这个园子还没有荒废。最初苏子美在园中造了沧浪亭,后来人们又在沧浪亭的遗址上修建了大云庵,住进了和尚。这是从沧浪亭到大云庵的演变过程。大云庵至今已有二百年的历史了。文瑛寻访亭子的遗迹,又在废墟上按原来的样子修复了沧浪亭。这是从大云庵到沧浪亭的演变过程。历史在变迁,朝代在改易。我曾经登上姑苏台,远眺浩渺的五湖,苍翠的群山,那太伯、虞仲建立的国家,阖闾、夫差争夺的对象,子胥、文种、范蠡筹划的事业,如今都已消失殆尽了,大云庵和沧浪亭的兴废,又算得了什么呢?虽然如此,钱镠趁天下动乱,窃据权位,占有吴越,国富兵强,传了四代,他的子孙亲戚,也借着权势大肆挥霍,广建宫馆园囿,盛极一时,而子美的沧浪亭,却被和尚如此钦重。可见士人要想垂名千载,不与吴越一起迅速消失,是有原因的。
文瑛好读书,爱做诗,常与我们交游,我们称他为沧浪僧。
本文选自《震川先生集》卷十五。沧浪亭,是苏州市的四大古名园之一。它原是五代广陵王钱元璙的池馆,又说是五代末中吴军节度使孙承祐的别墅。到北宋时,诗人苏舜钦购得,并临水筑亭,题为“沧浪亭”,园也因亭而得名。后来又屡易其主。南宋初为抗金名将韩世忠所居,故又名韩园。由元至明为佛寺。本文就是归有光应僧人文瑛之请而作。它记述了沧浪亭的历代沿革、兴废,感慨于自太伯、虞仲以来的遗迹荡然无存,钱镠等以权势购筑的宫馆苑囿也成陈迹,只有苏子美的沧浪亭能长留天地间。从中悟及了读书人垂名于千载的特有原因。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5-26 09:15
标题:
陈亮传.(明)李贽
陈亮,字同甫,永康人[1]。生而目光有芒[2]。为人才气超迈,喜谈兵,论议风生,下笔数千言立就。尝著《酌古论》,郡守周葵得之[3],曰:“他日国士也。”及葵执政,朝士白事,必指令揖亮[4],因得交一时豪俊。
隆兴初[5],与金人约和,天下忻然幸得苏息,独亮持不可,因上《中兴五论》。奏入,不报。帝圜视钱塘[6],喟然叹曰[7]:“城可灌尔!”盖以地下于西湖也。淳煕五年[8],孝宗即位,又十七年矣。亮更名同,复诣阙上书[9]。书奏,孝宗赫然震动,欲榜朝堂[10],用种放故事[11],召令上殿,将擢用之。左右大臣恶其直言,遂有都堂审察之命[12]。亮待命十日,再诣阙上书,帝欲官之,亮笑曰:“吾欲为社稷开数百年之基,宁用以博一官乎!”遂渡江而归,日与邑之狂士饮。醉中戏为大言[13],有欲中亮者[14],以其事首刑部侍郎何澹[15]。澹尝为考试官,黜亮,亮不平,语数侵澹,澹闻而嗛之[16],即缴状以闻[17]。事下大理[18],笞掠亮无完肤[19]。孝宗知为亮,及奏入取旨,帝曰:“秀才醉后妄言,何罪之有!”划其牍于地[20]。亮遂得免。
居无何,亮家僮杀人。适被杀者尝辱亮父,其家疑事繇亮[21],闻于官。乃囚亮父于州狱,而属台官论亮[22],情重,下大理。时丞相王淮知帝欲生亮[23],而辛弃疾、罗点素高亮才[24],援之尤力,复得不死。
亮自以屡遭大狱,归家读书,所学益博。尝曰:“研穷义理之精微,辨折古今之同异,原心于秒忽[25],较理于分寸,以积累为工,以涵养为正,睟面盎背[26],则于诸儒诚有愧焉。至于堂堂之阵,正正之旗,风雨云雷交发而并至,龙蛇虎豹变现而出没,推倒一世之智勇,开拓万古之心胸,自谓差有一日之长。”亮意盖指朱熹、吕祖谦等云[27]。
是时,熹与亮往复论王伯之辨[28]。叶适曰[29]:“同甫既修皇帝王伯之学,上下三千余年考其合散,发其秘藏,见圣贤之精微常流行于事物,儒者失其指[30],故不足以开物成务[31]。其说皆今人所未讲,朱元晦意有不与而不能夺也。”
于时乡人宴会多末胡椒置羹胾中以为敬[32]。同坐者归而暴死,曰:“陈上舍使杀我[33]。”县令王恬实其事,台官谕监司选酷吏讯问[34],无所得,取入大理。众意必死,少卿郑汝谐阅其单辞[35],大异曰:“此天下奇才也。”力言于光宗[36],遂得免。
未几,光宗策进士,问以礼乐政刑之要,亮以君道师道对。时光宗不朝重华宫[37],群臣更进迭谏,皆不听。得亮策,乃大喜,以为善处父子之间。奏名第三,御笔擢第一。既知为亮,则大喜。孝宗在南内[38],宁宗在东宫[39],闻之皆喜。授佥书建康军判官厅公事[40]。未至官,一夕卒。年五十五。
亮志存经济[41],重许可,人人见其肺肝。虽为布衣,荐士恐弗及。家仅中产,畸人寒士[42],衣食之,久不衰。卒之后,叶适请于朝,命补一子官,非故典也[43]。
李卓吾曰:终始知公者叶;虽与文公游[44],文公不知也。乃郡守周葵早岁便知亮,异哉!堂堂朱夫子,反以章句绳亮,粗豪目亮,悲夫!士唯患不粗豪耳,有粗有豪,而后精细出矣;不然,皆假也。
注释:
[1]永康:今属浙江。[2]芒:指光芒。[3]周葵:字立义,常州宜兴(今属江苏)人。宣和进士。南渡后,历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后因不肯附和秦桧,被劾落职。桧死,知绍兴府,隆庆元年(1163)任参知政事。二年,兼权知枢密院事,加大学士致仕。[4]揖:揖见。[5]隆兴:宋孝宗赵眘年号(1163—1164)。[6]圜(huán):围绕。[7]喟然:叹息声。[8]淳熙五年:公元1178年。淳熙亦孝宗年号。[9]诣阙:至皇帝的殿庭。[10]榜:张贴。[11]种(chóng)放:北宋隐士,屡辞征辟,后诏至京,“对崇政殿,以幅巾见,命坐与语。……即日授左司谏,直诏文馆,赐巾服简带”(《宋史.隐逸传》)。[12]都堂:尚书省办公处。[13]醉中戏为大言:据《四朝闻见录》载:“(陈亮)落魄醉酒,与邑之狂士甲命妓饮于萧寺,目妓为妃。旁有客曰乙,欲陷陈罪,则谓甲曰:‘既册妃矣,孰为相?’甲谓乙曰:‘陈亮为左。’乙又谓甲曰:‘何以处人?’曰:‘尔为右。吾用二相,大事其济矣。’乙遂请甲位于僧之高座。……妃与二相俱以次呼万岁,盖戏也。”[14]中:中伤。[15]刑部侍郎:刑部的副长官。何澹:字自然,处州龙泉人,乾道进士,宁宗时累官至知枢密院。[16]嗛(xiá):怀恨。[17]缴状:书写其事。[18]大理:大理寺,掌刑狱的机构。[19]笞(chī)掠:拷打。[20]划:抹。[21]繇:通“由”。[22]台官:御史台的官员。[23]王淮:字季海,婺州金华(今属浙江)人。绍兴进士,官至右丞相兼枢密使。[24]辛弃疾:南宋著名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居士,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等地安扶使。罗点:字伯春,崇仁(今属江西)人。淳熙进士。官至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25]秒忽:喻极其细微处。[26]睟(suì)面盎背:形容有德者的仪态。《孟子.尽心上》:“君子所性……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睟,润泽的样子,盎,显现。[27]朱熹:南宋哲学家,字元晦,号晦庵,婺源(今属江西)人。他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吕祖谦:字伯恭,婺州金华(今属浙江)人,隆兴进士,南宋学者,创金华学派。[28]王伯之辨:指公元1184—1186年间陈亮与朱熹的“王霸义利”之争。伯,即“霸”。[29]叶适:字正刚,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淳熙进士。为南宋“永嘉学派”的集大成者。[30]指:旨要。[31]开物成务:意谓揭开事物的真象,使人事各得其宜。《周易.系辞上》:“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注:“言《易》通万物之志,成天下之务,其道可以覆冒天下也。”[32]胾(zì):大块的肉。[33]陈上舍:谓陈亮。宋代分太学为上舍、内舍、外舍,上舍为最高等。这里以资历代名。[34]监司:监察州县的地方长官。[35]少卿郑汝谐:大理寺少卿郑汝谐,字舜举,青田(今属浙江)人。累官徽猷阁待制。单辞:单方面的没有对质的言辞。[36]光宗:宋光宗赵惇,公元1189—1194年在位。[37]不朝重华宫:指光宗与退位为太上皇的孝宗不和。重华宫为孝宗所居处。[38]南内:南宋皇帝所居的地方叫南内。《宋史.舆服志》六:“皇帝之居曰殿,总曰大内,又曰南内。”[39]宁宗:宋宁宗赵扩,光宗第二子。[40]佥书建康军判官厅公事:宋代凡京官充州府判官称签书判官厅公事,为地方的幕职官。佥,同“签”。[41]经济:经国济民。[42]畸(jī)人:特异的人。[43]故典:常例。[44]文公:指朱熹。
本文选自《藏书》卷十六。陈亮,南宋思想家、文学家。这篇传记写出了陈亮胸怀坦荡、“人人见其肺肝”、“欲为社稷开数百年之基”而奔走呼号。虽累遭挫折,但仍然百折不回。以及他“论议风生,下笔数千言立就”的超迈的才气和特有的个性等。我们今天读来,还感到虎虎有生,这是作者描写人物成功的地方。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5-26 09:15
标题:
陈增之死.(明)沈德符
矿税流毒,宇内已无尺寸净地,而淮徐之陈增为甚[1]。增名下参随程守训者,徽人也,首建矿税之议。自京师从增以出,增唯所提掇[2],以为侄婿[3]。又不屑与诸参随为伍,自纳银助大工[4],特授中书舍人[5],直武英殿[6],自是愈益骄恣。署其衔曰[7]:“钦差总理山东直隶矿税事务,兼查工饷。”以示不复服内监。旋于徽州起大第[8],建牌坊,揭黄旗于黄竿曰:“帝心简在。”又扁其堂曰:“咸有一德。”是时山东益都知县吴宗尧,疏劾陈增贪横[9],当撤回。守训乃讦宗尧多赃巨万[10],潜寄徽商吴朝俸家。上如所奏严追。宗尧徽人,与朝俸同宗也。自是徽商皆指为宗尧寄赃之家,必重赂始释[11]。又徽州大商吴养晦者,家本素封荡尽[12],诡称有财百万,在兄叔处,愿助大工。上是之,行抚按查核。守训与吴姻连,遂伪称勘究江淮不法大户及私藏珍宝之家[13],出巡太平安庆等府,许人不时告密问理[14],凡衣食稍温厚者,无不严刑拷诈,祸及妇孺矣。又署棍徒同治为中军官,晨夕鼓吹举炮[15]。时巡南畿者[16],为御史刘曰梧,遇之于途,见其导从旗帜弓戟,较督抚加盛[17],令呵止之[18]。程以彼此奉使为达[19],刘竟无以难之[20]。唯稍畏淮抚李三才,不敢至李所[21]。住泰州[22],李亦密之为备。佯以好语陈增曰:“公大内贵臣[23],廉干冠诸敕使[24],今徽有议者[25],仅一守训为祟耳[26]。他日坏乃公事[27],祸且及公。虎虽出柙[28],盍自缚而自献之[29]?”增初闻犹峻拒[30],既又歆之曰[31]:“守训暴殓,所入什佰于公[32]。公以半献之朝,以半归私帑[33],其富可甲京师也。”增见守训跋扈渐彰[34],不复遵其约束,心愠已久[35],因微露首肯意[36]。李中丞觉之,潜令其家奴之曾受守训酷刑者,出首于增[37],云:“守训有金四十余万,他珍宝瑰异无算,并畜龙凤僭逆之衣[38],将谋不轨。”李又怵增急以上闻[39]:“公不第积谤可雪[40],上喜公勤,即司礼印可得也[41]。”增以为诚言,果以疏闻。上即命李三才捕送京师治罪,及追所首多赃,增既失上佐[42],迹已危疑,其部曲亦有戒心[43],所朘取不能如岁额[44]。上疑增屡岁所剥夺且不赀[45],又苛责之。李中丞又使人胁之,谓:“阁臣密揭入奏,上又允矣。”又曰:“某日缇骑出都门矣[46]。”增不胜愧悔,一夕雉经死[47]。名下狐鼠惧罪,即时鸟兽散去。其署中所蓄,中丞簿录以献。江淮老幼,歌舞相庆。说者云:“淮抚匿增金钱巨万,所进不过十之一二耳。”此固未足信。即有之,诛翦长鲸[48],其功不细,以此酬庸[49],亦何不可?
注释:
[1]淮徐:今江苏省淮安、徐州一带。[2]提掇(duō):提拔、选取。[3]侄婿:宦官,没有子女,侄子相当女婿。[4]大工:指皇帝钦定的工程。[5]中书舍人:官职。明有中书科舍人二十人,属内阁中书科。负责缮写文告、命令等事务。[6]直:同“值”,值班。武英殿:内阁的官府之一。[7]衔:头衔。[8]徽州:在安徽省,州治在歙县。此处指程守训的故乡歙县。[9]疏劾:上疏弹劾。[10]讦(jié):攻讦。揭发别人的阴私。[11]释:解脱、释放。[12]家本:家中本钱。素封:平素的封存。[13]勘究:勘问、追究。[14]问理:审理。[15]鼓吹:擂鼓吹号。举炮:鸣炮。[16]南畿:南京附近。明初都城在南京。畿:京都附近的地方。[17]较督抚加盛:比总督和巡抚还要盛大。[18]呵止:呵斥制止。[19]奉使:奉命出使。达:传达,传话。[20]难(nàn):诘责,非难。[21]李所:李三才所统辖的地方。[22]泰州:在江苏省。[23]大内:宫庭内。[24]廉干:廉洁干练。冠:第一名。敕使:皇帝亲自任命的使臣。[25]议:非议。[26]为祟:作祟。暗中捣乱。[27]乃:你。[28]柙(xiá):关兽的木笼。[29]盍(hé):何不。[30]峻拒:严厉拒绝。[31]歆(xīn):欣羡。[32]什佰:十倍、百倍。[33]帑(tǎng):库。[34]跋扈:专横残暴。彰:显露。[35]愠:怒,怨恨。[36]首肯:点头表示同意。[37]出首:告发犯罪者。[38]僭(jiàn)逆:超越本分、叛逆。[39]怵:这里是“使……害怕”的意思。[40]不第:不但。[41]司礼印:司礼监的大印。明代司礼监由宦官担任,负责宫廷礼节,内外奏章,权势极重。[42]上佐:皇帝的支持。[43]部曲:这里指家奴。[44]朘(juān)取:搜刮榨取。[45]屡岁:往年。不赀(zī):不可计算。[46]缇骑(tí jì):专门捕人的骑兵。[47]雉经死:缢死。[48]长鲸(qíng):鲸鱼。比喻吞噬巨财的陈增。[49]庸:功劳。
沈德符(1578—1642),字景倩,一字景伯,又字虎臣。浙江嘉兴人,万历四十六年(1618)举人。祖父及父亲皆以进士官京师,故沈德符自幼习闻朝章故事。仿《集古录》例,撰《万历野获编》,记载万历前朝章典故、里巷琐语。著有《万历野获编》(元明史料笔记丛刊),中华书局1959年2月出版。
本文选自《万历野获编》卷六。陈增是万历年间矿税太监,奉旨开采山东矿产,兼征山东店税。本文记载了宦官陈增及其亲信程守训借出使地方做矿监的机会,贪赃枉法、骄横跋扈的罪行,以及淮抚李三才巧妙利用陈增与程守训的利害关系和陈增贪财、求官的心理,终于使程守训被捕送京师治罪、陈增也畏罪自杀的斗争过程。文章结尾处指出李三才将陈增的家产献给朝廷,“江淮老幼,歌舞相庆”,说明李三才的除恶行为是深得民心的;同时也记载了有关李三才“所进不过十之一二”的传说,这一传说虽“未足信”,但联系李三才曾劝陈增将程守训的家产“以半献之朝,以半当私帑”的话,也未必没有根据。文章以“实录”的笔法,记载了明代官场的腐败现象和复杂斗争,体现了史家“不虚美、不隐恶”的传统。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5-26 09:16
标题:
嗤彪赋序.(明)汤显祖
予巴丘南百拆山中,有道士善槛虎[1]。两函[2],桁之以铁,中不通也。左关羊,而开右以入虎,悬机下焉。饿之,抽其桁,出其爪牙,楔而鍖之[3],絙其舌[4]。已,重饿之,饲以十铢之肉而已[5]。久则羸然弭然[6],始饲以饭一杯,菜一盂,未尝不食也,亦不复有一铢之肉矣,以至童子皆得饲之。已而出诸囚,都无雄心,道士时与扑跌为戏,因而卖与人守门,以为常。率虎千钱,大者千五百钱。初犹惊动马牛,后反见犬牛而惊矣。或时伸腰振首,辄受呵叱,已不复尔。常置庭中以娱宾客。月须请道士诊其口爪,镌剔扰洗各有期。道士死,其业废。
予独嗤夫虎雄虫也,贪羊而穷,以至于斯辱也。赋之。
注释:
[1]槛虎:此指驯虎。[2]函:此谓兽虎。[3]楔而鍖之:用楔子紧紧塞住,然后斩掉爪牙。鍖,斫,斩。[4]絙:绳索。此谓用绳索系住。[5]铢:古代衡制单位。两之二十四分之一为一铢。[6]羸然弭然:瘦弱并顺从。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5-26 09:17
标题:
楮亭记.(明)袁中道
金粟园后,有莲池二十余亩,临水有园,楮树丛生焉[1]。予欲置一亭纳凉,或劝予:“此不材木也,宜伐之,而种松柏。”予曰:“松柏成阴最迟,予安能待。”或曰:“种桃李。”予曰:“桃李成荫,亦须四五年,道人之迹如游云。安可枳之一处[2]?予期目前可作庇阴者耳。楮虽不材,不同商丘之木,嗅之狂醒三日不已者[3],盖亦界于材与不材之间者也。以为材,则不中梁栋枅栌之用[4];以为不材,则皮可为纸,子可为药,可以染绘,可以颒面[5],其用亦甚夥。昔子瞻作《宥老楮诗》[6],盖亦有取于此。”
今年夏,酷暑,前堂如炙,至此地则水风泠泠袭人,而楮叶皆如掌大,其阴甚浓,遮樾一台[7]。植竹为亭,盖以箬,即曦色不至,并可避雨。日西,骄阳隐蔽层林,啼鸟沸叶中,沉沉有若深山。数日以来,此树遂如饮食衣服,不可暂废,深有当于予心[8]。自念设有他树,犹当改植此,而况已森森如是,岂惟宥之哉[9]?且将九锡之矣[10],遂取之以名吾亭。
注释:
[1]楮(chǔ)树:落叶乔木。叶似桑,皮可制纸。[2]枳:伤害。[3]“商丘之木”两句:典出《庄子.人间世》:“南伯子綦游乎商之丘,见大木焉,有异……嗅之,则使人狂醒三日而不已。”醒(chéng):醉酒。[4]枅(jī):柱上的方木。栌:大柱柱头承托栋梁的方木。[5]颒(huì):洗脸。[6]子瞻:苏轼,其《宥老楮诗》说楮树用处“略数得五六”。[7]樾(yuè):树荫。[8]当(dàng):适合。[9]宥(yòu):通“侑”,酬答。[10]九锡:传说古代帝王尊礼大臣所给的九种器物。
袁中道(1570—1623),字小修,湖北公安(今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四十四年(1616)进士,授徽州府教授,历国子监博士,官至南京礼部郎中。与兄宗道、宏道并称“三袁”,为公安派代表作家之一。
著有《珂雪斋近集》,文学珍本文库第一集第十四种版。今本有《柯雪斋集》,钱伯城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本文选自《珂雪斋近集》。文章叙述了楮树的用处和楮亭的由来,并借题发挥,从楮树“界于材与不材之间”的特点,形象地阐发了《庄子.山木篇》所谓成材为患,不成材也为患,只得“处乎材与不材之间”,才能保全性命的观点,也隐隐表达了作者对人材的生存处境的思索。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2 08:28
标题:
楚人养狙.(明)刘基
楚有养狙以为生者,楚人谓之狙公。旦日,必部分众狙于庭[1],使老狙率以之山中,求草木之实,赋什一以自奉。或不给,则加鞭棰焉。群狙皆畏苦之,弗敢违也。
一日,有小狙谓众狙曰:“山之果,公所树与[2]?”曰:“否也,天生也。”曰:“非公不得而取与?”曰:“否也,皆得而取也。”曰:“然则吾何假于彼而为之役乎?”言未既,众狙皆寤。[3]
其夕,相与伺狙公之寝,破栅毁柙[4],取其积,相携而入于林中,不复归。
狙公卒馁而死。
郁离子曰:世有以术使民而无道揆者[5]。其如狙公乎?惟其昏而未觉也;一旦有开之,其术穷矣。
注释:
[1]部分:部署、分派。[2]公:指狙公。[3]寤:同“悟”,觉醒。[4]柙(xiá):关兽的木笼。[5]道揆:道术、法度。
本文选自《郁离子》卷上,题作《术使》。诸家选本有题作《狙公》、《楚人养狙》等,今从大家熟悉的《楚人养狙》为题。狙(jū)猴子。这是一则非常富有反抗性的寓言,它通过狙公残酷剥削众狙,众狙觉醒后群起反抗的故事。揭示了封建社会统治者对人民群众的残酷剥削与压迫,说明只要人民一旦觉悟,群起反抗,统治者就只有冻馁而死。文章虽短,却写得生动而又富有说服力,又具有煽动性。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2 08:29
标题:
楚游日记(节选).(明)徐宏祖
十七日(1)。
仍由新菴(2)北下龙头岭,共五里,至络丝潭下。先是(3),予按〈志〉(4)有秦人三洞,上洞惟石门不可入,予既得东、西两洞(5)无从觅(6)所谓“上洞”者。土人(7)曰:“络比潭北有上清潭,洞门甚隘(8)。水由中出,人不能入,人即有奇胜(9)。此洞与麻叶洞,俱神龙蛰处(10),非惟(11)难入,亦不敢入也。”予闻之益喜甚。即过络丝潭,不渡涧,即依西麓下。盖渡涧为东麓,云阳之西也,枣核故道(12);不渡涧为西麓,大岭、洪碧(13)之东也。
出把七道(14),并半里,至上清潭。洞即在路之下、涧之上。门东向。平职合掌。水由洞出,有三派(15):自洞后者,汇(16)而流;由洞左者乃洞南帝竇(17)出,甚急。逾(18)左急流,即当伏水人(19)。导者止供炬(20)无肯为前驱(21)者。予解衣,伏水蛇行以进。石隙(22)低而隘,水没大半,必身伏水中,手擎(23)炬,平出水上(24)乃得人。西入二丈,隙始高裂丈余,南北横裂者亦三丈,然都无人处。惟直西竇,阔一尺五寸,高二尺;水没其中者如所阔,隙水面(25),仅得尺之半。计(26)匍匐水中,必中鼻俱濡(27)水。且以炬探之,贴隙顶八,犹半为水渍(28)。时,顾仆守衣洞外,若尚泅水八,谁为递炬者?身可由水,炬岂能由水耶?况秦人洞水(29),予虽没浸股膝,温然可近甲级水独寒,而洞当风口,飕飕尤厉(30)。风兼水逼,炎复阻道,舍之出。爇火洞门久之(31)。复循西麓水北,已在枣核岭西矣。
去(32)上清三里,得麻叶洞。洞在麻叶湾;西大岭,南洪碧,东即云阳、枣核之支,北则枣核西垂(33)也。大岭东转,正束涧下流(34),夹峙(35)如门。当门一石峰聳突(36),曰:将军岭。正涧捣(37)其西,而枣核一支,西至此尽。涧西有石崖,南向,东瞰(38)涧中;大岭一支,亦东至此尽。迥崖之下,开一隙,浅不能入。崖前有小溪,自西而东放大涧。循小溪至崖西乱石间,水穷于下(39),窍启(40)于上,即麻叶洞。
洞口南向,仅斗大,在石隙中转折数级下。初觅导(41),亦俱以炬应(42),无敢导(43)乾,且曰:“此中有神龙奇鬼,非符术不能服(44)。”最后以重资觅一人,将脱衣,问予乃儒(45)。非法士,惊出曰:“予以为大师(46),故纵胆(47)入。岂能身狥汝耶(48)?”予乃寄行李前村,与顾仆各持数炬入。村民随至洞口者数十人,皆莫能从。予两人乃以足先入,历级转竇递炬下。数转达洞底,洞稍宽,可侧身舒首(49),乃以炬前向(50)。其东西裂隙,俱无入处。直此一穴,低仅尺,阔等(51),下甚平燥。先以炬,后蛇伏(52)进,背腹摩贴(53)足后聳(54),乃度此内洞第一关。内,裂隙既高,东西横亘(55),然亦无入处。又度第二关,低隘与前齐规(56),进法亦如之。既入,内层亦横裂。西南裂者,不甚深;其东北裂处,上一石坳(57),忽又纵裂(58)起,上穹(59)下狭,高不见顶。至些,石幻殊形(60)肤理顿易(61),征窍俱欲生动(62)。其西北之峡,渐入渐东,内夹一缝,不能容炬。转从东南峡,仍下一坳。其底沙石平铺,如涧底洁溜(63),干燥鲜(64)水。峡东南尽处,乱石轰驾(65),叠成楼台。由其隙,皆可攀跻(66)上。其上石竇一缕(67),直乇(68)洞顶;光由隙中下射,宛如(69)钩月。涧底南通;覆石(70)低压,高仅尺许,此必前通洞外,涧所从入者。由层石下,北循涧底入,隘低甚,与外二关相似。稍从其西,攀上一石隙。北转而东,若度鞍历嶠(71)。两壁石色石质,光瑩(72)欲滴,垂柱倒莲(73),纹同雕刻。东下一级,复什(74)涧底,已转入隘关内。于是辟成一衖(75),阔二丈,高杀其五尺(76),覆石平如布幄(77)。北驰坦底半里许(78),下有一石,庋出为榻(79)櫺边明辨(80);上则莲英(81)下垂,连接成帏(82);四围生幔,大与榻并(83);中,圆透盘空,上穹为顶其后西壁,玉柱(84)圆竖,大小不一,而色皆瑩素(85),纹绝(86)刻镂,衖中第一奇也。又直北半里,洞分上下两层,涧底东北去,上洞登自西北。时,所齊(87)火炬,已去其七(88),恐归途迷惘,遂割奇(89)返。抵透光处、炬裁(90)尽。洞外守视者,又增数十人,见余两人,皆额礼(91)称异,且曰:“前久待不出疑堕异吻(92)。”予各谢之。然此洞但(93)入处多隘,其中美胜,予所见洞俱莫及,不知土人何畏人乃尔(94)!
乃取行李于前村。随辩明北十里,抵大道。又西十里,宿黄石铺,去茶陵西四十里 。铺南即大岭。北峙峰石,俱嶙峋插空(95);西南一峰尤甚,名五凤楼。去十里而近(96),即安仁道。予早臥不及询(97),明发登签字,知已无及。黄石西北三十里为高暑山,又有小暑山,俱在攸县东,疑即司空山也。二山之西,高峰渐伏(98)茶陵江北曲,经高暑南麓而西攸水在山北。是山,界茶、攸两江云。
注释:
(1)十七日——这是丁丑(1637)正月十七日。作者在正月十一日,从江西陆行进入湖南(楚),随后几天游历了茶陵以西的紫云山、去阳山、枣核岭、龙头岭、络丝潭等处。这一则日记,主要记录了探访麻叶洞的详细经过。(2)仍由新菴——作者前两天(十五日、十六日)即已食宿新菴。(3)先是——起初。(4)《志》——指《大明一统志》上的记载:“秦人三洞,在茶陵县南三十里。上洞有石门不可入。但时闻有钟磬声,世传秦人曾遯迹于此。”(5)作者前一天(十六日)曾游秦人洞的东、西两洞。(6)觅(密mì)——找寻。(7)土人——当地人。(8)隘(爱ài)——狭窄。(9)奇胜——不同寻常的美景和奇遇。(10)蛰(直zhí)处——潜伏着。(11)非惟——不仅是。(12)故道——曾经超过的路(作者前两天从云阳了经枣核岭来到络丝潭)。(13)洪碧——山名。(14)出——经过。指七道——通向把七的道路。(15)派——支,股。(16)汇——合,聚。(17)竇——洞里的小洞。(18)逾——过。(19)伏水入——从水里进去。(20)导者——做向导的人。止——只肯。炬——火把。(21)前驱——在前旧领。(22)石(戏xì)——石洞。(23)擎(晴qíng)——举起。(24)平出水上——(火把)露出在水面上。(25)隙余水面——石洞不为不所浸没的部分。(26)计——估计一下。(27)濡(如rú)——灌进水去。(28)渍(字zì)——浸湿。(29)秦人洞水——指东洞,作者前一天(十六日)的日记上说:“四山环绕,亦成仰釜,釜底有涧,涧东西皆秦人洞也。……洞内水汇成潭,深浸洞两崖,旁无余隙可入。”(30)万厉——特别猛烈。(31)这句说:碍冷风和洞水,再加上火把无法传递,只得出洞。(32)爇(热rè)——烧。这句说:在洞口烤火很久。(33)去——距离。西垂——西麓。(34)正束涧下流——正好把涧水约束住往下奔流。(35)夹峙(志zhì)——两山对立。(36)聳)松上sǒng)突——矗立着。(37)曰——名叫。(38)捣——水势急湍地冲击。(39)瞰(看kàn)——俯视(这里形容石硅佝偻之势)。(40)水穷于下——水流到崖下为止。穷,尽。(41)窍(俏qiào)——洞。启——张开。(42)导——向导。(43)俱以炬应——都只肯供给火把。(44)导——引领。(45)符术——用法术画的符。服——降服(神龙奇鬼)。(46)问予乃儒——一问之下,听说我是读书人。(47)予以为大师——我以为(你)是大法师。(48)纵胆——壮着胆子。(49)狥——同“殉”字。这句说:我干吗为你去送命呢?(50)舒首——把头伸伸直。(51)乃以炬前向——这才能拿火把放到前面。(52)阔等——宽度(与高度)相等。(53)蛇伏——伏下身子象蛇样爬行。(54)背腹摩贴——背部和腹部都 由往上下石壁,摩擦着前进。(55)后聳——朝后翘起。(56)横亘(根去gèn)——贯通。(57)齐规——相等(58)石坳(傲àO)——凹陷的石洞。(59)纵裂——向上直裂。(60)穹(穷qióng)——高。(61)石幻殊形——石的形状变幻万端。(62)肤理——指石纹。顿易——突然改变了。(63)片窍俱欲生动——石的各片各块都象活的一样想要动弹。(64)如涧底洁溜——象溪涧的底一样光滑。(65)鲜(险xiǎn)——缺乏,没有。(66)轰驾——高叠。(67)躋(基jī)——踩踏。(68)一缕——形容洞隙很小。(69)彻——通透。(70)宛如——很会象。(71)覆石——石洞的上壁。(72)鞍——形容地形象马鞍子似的一高一低。历——跨越。峤(叫jiào)——尖峭的高山(这里也是用来形容地形)。(73)光瑩(迎yíng)——明洁。(74)垂柱——下垂的石柱。倒莲——象倒悬的莲(荷)花。(75)值——到时了。(76)衖(向xiàng)——同“巷”字;或音“long”,同“弄”字。(77)高杀其五尺——高度比它(指阔度)减少五尺。杀,差减。(78)幄——幔帐。(79)北驰坦底半里放——向北半里多,洞底平坦,可以暢行。驰,通行无阴的意思。(80)庋(鬼guǐ)出为榻——伸出来象放着一张臥榻。(81)櫺(灵líng)——边明辨——边上的梅子花纹,清晰可辨。(82)莲英——荷花。(83)帏——帐幕。(84)大与榻并——象石榻一样大小。(85)玉柱——形容石柱象玉。(86)素——白净。(87)绝——极象。(88)齊(基jī)——携带。(89)已去其七——已用去一大半的意思。(90)割奇——舍弃奇景。(91)异吻——怪物的口。这句说:刚才等待好久不见(你们)出来,还以为是被怪物吃掉了呢。(92)但——只是。(93)何畏人乃尔——为什么这样害怕进去。(94)嶙峋林训(lín-xún)——山势重叠的样子。插空——插入天际(形容峰高)。(95)去十里而近——距离不满十里。(96)询——探访。(97)渐伏——(山势)逐渐低下去。
徐宏祖(1586—1641),字振之,别号霞客,江阴(现在属江苏省)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地理学家之一,在世界地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他自幼博览群书,对科举不感兴趣,一直抱着遍游祖国河山的志愿。从二十二岁开始,就到各处旅行,但因有老母在堂,的以每次出游都是定期往返,时间不长。自从他母亲去世以后,就几乎年年出游,向北到过北京附近的盘山,山西的五台山和恒山;向南到过福建以及广东罗浮山。在五十一岁(1636)上。他更雄心勃勃地进行了连续四年的万里远行;九月离家入浙江,随后到江西湖南,进入广西,再从贵州入云南,又往返于云贵边界间,最后在第四年四月间,横穿云南直到腾越(现在的腾冲),然后东归,在六间回到家里。在这次旅行中他写了两篇探讨长江和盘江源流的著名论文,并对我国西南地区的石灰岩地貌,进行了详细的考察。这次出游主要是依靠徒步跋涉,所到之处又是人迹罕至的,历绝壁,涉洪流,探洞穴,冒着狂风暴雨行丛林绝径间,还不止一次地遇盗绝粮,常常忍饥挨冻;从游的只一个名叫静闻的和尚,但不幸中途病死,还有一个顾姓仆人,后来也席卷行李跑掉。可是这一切也都不能动摇他的意志,终于完成了旅行万里的计划。
他的一生,从二十二岁起直到去世为止,三十多年间足迹遍于现在的华东、华并、东南沿海和云贵高原。在旅途中坚持定日记,把每天经历与观察所得都记载下来。有时日行百余里,到晚上还要在危垣破壁下点起豆大油灯进行写作,甚至在山野露宿、寄身草莽的时候,也还燃枯草照明来写日记。后人把他的日记搜集起来,就成为现行的《徐霞客游记》。在这部《游记》里,他以热爱祖国的热烈情绪,描写了大地山河,更重要的是,他晚期已不局限于游山玩水,而抱着认真探索、勇于打破旧说的精神,通过敏锐的观察来考察地理现象的规律,在我国地理学发展史作出了超越前人的贡献。他在三百二十多年以前所开始的对我国西南广大地区石灰岩地貌的研究,比起欧洲人最初所作同一性质的广泛调查还要早一个多世纪。现存《徐霞客游记》中大部分对西南广大地区还要早一个多世纪。现存《徐霞客游记》中大部分对西南广大地区石灰岩地貌的考察记录不但是中国,而且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和最详细的关于石灰岩地貌的文献。
这里选的两篇日记,是分别从《徐霞客游记》中的《楚游日记》和《滇游日记》里选出来的。这些地方,都是他晚年深入西南广大地区时所经。这两篇日记,表现出他永不在困难前低头气馁的惊人毅力。《楚游日记》的丁丑正月十七日一则,记载了他在湖南茶陵探访麻叶洞的事。麻叶洞又深又大,传说洞里有神龙鬼怪,别人劝他不要进去他却在没有人敢作向导的情况下,自己拿了火把摸索进去。《汗游日记》中的己卯四月二十七日一则,记载了他生平旅行中最险的经历。他为了要察盾层岩之上的山洞,独自攀登陡坡。由表土风化,越到上面越难爬,边草根也经不起抓,甚至岩石也变得很松散,脚一蹬、手一攀就会脱落下墜。但他约不退缩,终于克服重重困难进入了山洞。出洞以后,从悬岩下山,凭空直溜了一里,才到山下,却又发现身上所带的钱都在爬山里落掉了,这时他仍然乘着月色继续攀登前面的山峰。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2 08:29
标题:
春风楼记.(明)曹学佺
夫山诎水赢[1],则能荡之而来;壑深舟固,则或负之而去;故楼居为仙人之所好,而水上为智者之至乐也[2]。余今年客居豫章[3],住在东湖[4]。友人李云将氏,门楣相对,一呼即集,时坐春风楼中。春风楼者,其尊人孟乾公之所创也[5]。孟乾一代风流,千秋命赏[6];铜雀春深[7],瑶台月满;尝有春风微籁,被之弦管,抽其景光矣。至今烟霜傍峰,犹疑绮障之施;凫鹤浮波,尚作清音之和者也。云将属余所以记之。余见东湖之水,信乎吐吞城郭,而嘘吸风云者。谁家别业[8],若个良工[9]只似秦娥背镜,孰映黛光;吴驷过门,徒看练影者哉。春风楼若为东湖而设,而湖遂得为此楼有也。层构既崇,入窗自豁;堂丽而华,房密而曲。集珠履之上宾,拥翠钿之佳妇;玉杯范雪,银烛擎烟。中无不有,外别一区。天井载浮,空廊受浸;树势半欹,苔痕尽染;既风生其荐爽,虽月晦而驻明。东西两岸,俱有长垣,为公府之所筑,乃为我而隔市尘矣。西山逶迤而来,犹窥一抹,似露半眉;落日倒景,则出金翠之盛妆也。南面相对,其为长堤高柳者,杏花楼耶?云日在杏花楼时,作胭脂色,其在柳树之上,依稀柳色也。东南水特宽,地势若少缺。湖中岛屿,有苏公亭峙之,望此辄有无穷之想。余一夕与云将泛小艇问其处,西山霞气蒸人,中流闻箫鼓声渺渺自空堕,回视春风楼如在蓬岛[10],而我辈已神仙中人矣。
注释:
[1]诎(qū):短暂。赢:满。[2]水上为智者之至乐:语出《论语.雍也》:“知者乐水,仁者乐山。”[3]豫章:地名。故治在今江西南昌市。[4]东湖:湖名,在江西南昌市。[5]尊人:对父母的敬称。[6]千秋:祝寿的敬词。[7]铜雀:曹操建铜雀台。这里代指春风楼。[8]别业:别墅。[9]若个:谁,那个。良工:技艺精良的匠人。[10]蓬岛:即蓬莱山。古代方士传说为仙人所居。
本文选自《晚明二十家小品》,是作者为友人家的春风楼而作的记文。文章先交待了作记的缘由,继而以浓墨重笔铺叙春风楼的设计之巧、景物环境之美。“春风楼若为东湖而设,而湖遂得为此楼有也”,这二句为点睛之笔。文章多用骈句、辞采华丽,完全是赋的笔法。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2 08:30
标题:
答陈志寰.(明)熊廷弼
弼自甘废弃久矣,一经诟逐[1],无复世情,几载耕农,苟活性命。不图公朝误举,遂及虚庸[2],早夜思维,但恨惭悚!况以一盘全负之局,而冀一拨即转之功,则无子空枰[3],何凭下手?旁观冷眼,谁与点筹[4]?群公苟旦夕以为安,九重[5]置缓急于不问,似此景象,安卜所终[6]?此弼所以日夜惊愁而大悔出山之误者也!
仰惟台台[7]以前辈之典型,作后生之导师。如弼者,贸贸[8]以来,冥冥[9]而往,欲拯溺而溺已濡体,欲救焚而焚已及身,先生亦何以为孺子失策[10],而免于大声疾呼之救乎?
归依自幼[11],瞻对末由[12],未申贽候[13]之忱,先受膏秣[14]之馈,再拜登嘉[15],感激而继之以愧矣。敬缄勒谢[16],临启曷胜佩戢[17]!
注释:
[1]“弼自”二句:熊廷弼于万历四十七年(1618)曾以兵部右侍郎经略辽东,任职年余,即因受打击而辞职。诟逐,遭受打击,被迫去职。[2]虚庸:得虚誉的庸人。自谦之词。[3]枰(píng平):棋盘。[4]点筹:指点,谋划。[5]九重:喻指皇帝。[6]终:结局。[7]台台:指陈志寰。前一“台”字是敬词。后一“台”为“臺”字简体。汉代称尚书为“中台”,因陈志寰时任户部尚书,故称。[8]贸贸:贸然,轻率。[9]冥冥:糊里糊涂。[10]孺子:小子。自称谦词。先策:预先策划。[11]归依:倾慕,依附。自幼:犹言很早。[12]末由:无由。[13]贽候:带着礼物来问候。贽,初次拜见长辈时的礼品。[14]膏秣:肉食粮草。[15]再拜登嘉:意谓再一次拜谢您对我的赞誉。登嘉,很高的赞美,当指陈志寰来信所云。[16]敬缄(jiān尖):恭敬地写下这封信。缄,信。勒谢:铭谢。[17]佩戢:感佩之至。
熊廷弼(1569—1625),字飞百,湖广江夏(今武昌)人入。他曾两次出任辽东经略,抗击后金(清)的入侵,治军有绩,为当时著名军事家。后被魏忠贤冤杀。有《辽中书牍》、《熊襄愍公集》。
明代晚期,东北部后金的崛起对明朝构成了很大的威胁。天启元年(1621),后金大举进攻,连克数镇,朝野震动。朝廷只好再次任命熊廷弼经略辽东。这封信为熊廷弼受任之后所写。由于皇帝和百官的昏庸苟安,熊廷弼忧心如焚,这既表现出他真心为国为民的襟怀,同时也暴露了晚明的政治腐败。
陈志寰,名所学,字正甫,竟陵(今湖北天门)人。万历进士,官至户部尚书。有《松竹园集》。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2 08:30
标题:
答湖广巡按朱谨吾辞建亭.(明)张居正
承示欲为不谷作三诏亭[1],以彰天眷[2],垂有永,意甚厚。但数处以来,建坊营作,损上储[3],劳乡民,日夜念之,寝食弗宁。今幸诸务已就,庶几疲民少得休息;乃无端又兴此大役,是重困乡人,益吾不德也。且古之所称不朽者三[4],若夫恩宠之隆,阀阅之盛[5],乃流俗之所艳,非不朽之大业也。
吾平生学在师心[6],不蕲人知[7]。不但一时之毁誉,不关于虑;即万世之是非,亦所弗计也,况欲侈恩席宠以夸耀流俗乎[8]。张文忠近时所称贤相[9],然其声施于后世者,亦不因三诏亭而后显也。不谷虽不德,然其自许,似不在文忠之列。使后世诚有知我者,则所为不朽,固自有在,岂藉建亭而后传乎?露台百金之费,中人十家之产,汉帝犹且惜之[10],况千金百家之产乎?当此岁饥民贫之时,计一金可活一人,千金当活千人矣!何为举百家之产,千人之命,弃之道旁,为官使往来游憩之所乎?
且盛衰荣瘁,理之常也。时异势殊,陵谷迁变[11],高台倾,曲池平,虽吾宅第,且不能守,何有于亭?数十年后,此不过十里铺前一接官亭耳,乌睹所谓三诏者乎?此举比之建坊表宅,尤为无益;已寄书敬修儿达意官府[12],即檄已行,工作已兴,亦必罢之。万望俯谅!
注释:
[1]不谷:不善。古代侯王自称的谦词。《老子》:“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穀)。”三诏:《礼记.礼器》:“纳牲诏于庭,血毛诏于室,羹定诏于堂,三诏皆不同位。”诏,告。用各种礼品告神求福。[2]天眷:上天的恩眷,也指皇帝对臣下的恩宠。[3]上储:指国家的储备。[4]不朽者三:《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因把立德、立功、立言称为三不朽。[5]阀阅:指门第。[6]师心:以己意为师。[7]蕲(qí)通“祈”,求。[8]席宠:凭藉恩宠。席:凭藉,倚杖。[9]张文忠:指张璁,字秉用,后赐名孚敬,永嘉(今浙江温州)人。正德进士,累官华盖殿大学士,主持朝政多年。[10]“露台百金”三句:《汉书.文帝纪》赞,文帝“尝欲作露台,召匠计之,直百金。上曰:‘百金,中人十家之产也。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11]陵谷迁变:《诗.小雅.十月之交》:“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后因喻世事的变化。[12]敬修:张居正的儿子。
本文选自《张太岳文集》卷三十二。张居正是湖北江陵人,在他当政后期,他故乡的湖广(今湖南湖北)巡按想为他建一个三诏亭,张就写了这封信谢绝。从信中可见张居正的关心民瘼,他不愿“重困乡人”、劳民伤财来为自己树碑建亭。认为一个人在历史上的贡献,是非自有公论,表现了他执政的自信。文章简洁有力,所言发自胸臆,读来平易近人。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2 08:31
标题:
答江长洲绿萝.(明)袁宗道
家弟既有《锦帆集》矣[1],门下可无《茂苑集》乎?集果行,不佞僭跋数语[2],庶几贱姓名托佳篇不朽,意在附骥峭耻为蝇也[3]。家弟尚未抵家,不知萍踪近在何处,音耗不通[4],业已半载。徵仲真迹难得[5],其仿山谷老人者尤难得[6]。明窗棐木,沐手展玩,神采奕奕,高压映一室,尘土胃肠,为之一浣。十年梦想虎丘茶,如想高人韵士,千里寄至,发瓿喜跃,恰如故人万里归来,对饮之衙,不足方弟之愉快也[7]。弟仅有一女适人,匝岁死于产病[8],情殊难堪。所幸当事见怜,听辞试差婆娑一室[9],良朋时来,一觞一咏,消结涤郁,恩缠爱絏[10],日就轻微,卜夏之病[11],庶几免矣[12]。知门下念我,故缕及近怀。
注释:
[1]家弟:指袁宠道。[2]僭(jiàn)超越身份。此处是自谦之词,[3]“意在附骥”两句:《史记.伯夷传》:“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索引》:“苍蝇附骥尾而致千里,以譬颜回因孔子而名彰也。”附骥:比喻附于名人之后。[4]音耗:音信,消息。[5]征仲:文征明(1470—1559),字征仲。明代著名画家。[6]山谷老人:宋代黄庭坚。[7]方:比拟。[8]匝:环绕一周。匝岁:一年。[9]婆娑:盘旋。[10]絏(xiè):缚人的绳索。[11]卜:估量。[12]庶几:或许。
本文选自《白苏斋类集》,是作者写给友人江长洲的一则书简。文章共叙述了五件事:朋友的文集、“家弟”的行踪、玩赏名画、友人寄虎丘茶、个人家事等。作者笔调从容、娓娓而谈,如叙家常,不拘一格;作者或喜或忧的感情波澜也溢于文字之间。本文反映了“公安派”所提倡的“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文学主张。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2 08:31
标题:
答金正希.(明)谭元春
两得吾兄书,汗出斗许。弟胸中虽有洒洒落落之趣,与世人入名利恩爱而不得出、入嗔恙热恼而不得出,似乎有间。寻常厌人沾泥带水,喜一过而忘之。故伯敬诸子取其根气,而恨其不肯学道。弟之不能学道,在弱而好弄,老而不衰,生平贪恋光景,极知光景朝暮更换,而实有所不能舍也。
又见学道人爱官与我同,爱财与我同,爱色与我同,爱交游玩好与我同,而自以为学道。不知我不学道又在何处。及迫而问之,则曰:“此何碍于道?子真不知道矣。”弟愈不服其言。彼沾泥带水,而我洒洒落落。沾泥带水者而责洒洒落落者为不知道,宜其不相下而生退心也。乃出自吾兄,则实修实证,无所大恋恋于世,而忍得住苦得惯矣。伸手接引,含泪下棒,弟独何心,自甘昏沉。但不知兄所谓一刀了割者,是何刀法?一刀遂了者,是何了手?兄于所为看经持咒参禅念佛,必当从一门深入。我辈亦有清净时,万念歇下,觉此事不谬。而少顷事烦人杂,可笑可乐,神疲力倦,性命无归,未尝不悔,而卒无一法远此尘垢。“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2],是此杂念真境。远公以谢康乐有杂念[3],不许入社,弟尝举以自恨,而公安王以明累书相责[4],则言无杂念,不可学道,添我迷惑,莫如此语。毕竟正希急急讨个了绝为是,而不知何从便得了绝,则请正希示我一路。
虽然,学道未有不苦。《楞严》云[5],菩提涅槃尚在遥望[6],非汝历劫辛勤修持,虽复忆持十方如来十二部经[7],清净妙理,如恒河沙,只益戏论。正希新官翰林,文章人品,卓然一时,而此心斤斤闷闷[8],绝不知有数者人美,可谓能苦矣。弟则有不能者,虽不至取其光焰以自加,而未尝不资其津润以自美。方有惟恐其苦之意焉,而欲学道,岂不疏乎?且不知正希官翰林,文章品格卓然一时,而学道之人,果真无碍于是否?杂念果尽隔绝否?反而求之,千万再以报我也。弟非无知,强相排抵,亦实实求一消息于有道耳。至是,而弟之通身,又汗出矣。
注释:
[1]金正希:金声,字正希,安徽休宁人。崇祯进士,后曾为明末抗清义军首领。[2]“野火”二句: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诗句,这里借用说明杂念再萌。[3]远公:东晋僧慧远,于太元中结白莲社于庐山。时陈郡谢灵运恃才傲物,一见远公肃然心服,为凿地种白莲求入净社,远以灵运心杂不许,见《莲社高贤传》。[4]公安:县名,在湖北省南部。[5]《楞严》:佛教经典,全称为《大佛顶如来密因修正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共十卷。[6]菩提:佛教名词。意译正觉,明辨善恶、觉悟真理之意。涅槃:佛教名词。意译为“灭度”、“入灭”、“圆寂”。为佛教追求解脱的最高境界。[7]十方如来句:十方,佛教称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十个方位为“十方”。如来,为释迦牟尼的十种称号之一,意为从如实之道而来,开示真理的人。十二部经,亦称“十二分散”,指佛经体例上十二种类别。[8]斤斤闷闷:斤斤,拘谨;闷闷,烦闷。
谭元春,字友夏,竟陵人。与同里钟惺评选《唐诗归》、《古诗归》,因此钟、谭名满天下。然两人学不甚富,其识解多僻,大为时人所讥。有《岳归堂稿》、《鹄湾集》。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2 08:32
标题:
答李元善.(明)袁宏道
斋头杨柳青翠,若在眼前。入春以来,醉树下几回?同社几人?作诗文几篇?此皆弟时时形于梦想者。
京师此时,霜风尚割人,地皮枯裂,山无寸毛,非厚貂不得出[2],真辜却好时节也。近日与舍弟日课诗文一篇,暇则读书,胸中浩浩,如涨水忽决,云卷雷奔。每篇成,兄弟自相叹赏,如蛣蜣之自爱其转[3],人固以为臭秽,勿之恤也[4]。家兄近作,比往大进。弟才虽绵薄,至于扫时诗之陋习[5],为末季之先躯[6],辨欧、韩之极冤[7],捣钝贼之巢穴[8],自我而前,未见有先者,亦弟得意事也。
寒天无事,小修著《异庄》[9],弟著《广庄》,各七篇。导者导其流,似疏非疏也;广者推广其意,自为一《庄》。如左氏之《春秋》[10],《易经》之《太玄》也[11]。近又著《瓶史》十三篇[12],《瓶史》者,记瓶花之目与说[13],如陆羽《茶经》[14],愚叟《牡丹志》之类,最为题目,恨无力缮写。弟之近况,止此而已。余非所知,故不赘。
注释:
[1]李元善:李兴元,字元善,号子髯。公安人,宏道妻弟,与宏道少小同学,情谊甚笃。万历二十八年举于乡,授晋州知州。《分安县志》有传。[2]厚貂:即厚貂裘。[3]蛣蜣(jié qiāng洁枪)即蜣螂,黑色昆虫,食动物尸体和粪便,常把粪滚成球形,俗称屎壳郎。[4]恤(xù序):顾。[5]时诗:指当时盛行的模拟古人的诗。[6]末季:末世,衰乱之世。[7]欧:指欧阳修。韩:韩愈。[8]钝贼之巢穴:指前后七子拟古主义的文章。[9]小修:袁宏道这弟袁中道,字小修。《导庄》:共七篇,收入作者《珂雪斋集》。[10]左氏:左丘明,春秋时鲁国人。曾为《春秋》作传,即《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11]《太玄》:即《庆玄经》,汉代扬雄撰,拟《易经》而作。[12]《瓶史》:谈论各种花卉的种类及栽培之法,共十二篇,加序十三篇。[13]目:花目。说:论述,对各种花之论述。[14]陆羽:唐竟陵人,隐居苕溪,著《茶经》三卷,言茶之原、之法、之用具。后世祀陆羽为茶神。
万历二十六年(1598),袁宏道入京任京兆教官。万历二十七年(1599)任国学助教。当时,袁宏道修官春坊,袁中道亦入太学,他们相聚论学,结社于北京城西之崇国寺,名曰蒲桃社。他们反对前后七子贵古贱今模拟主义文风,提倡“性灵说”,主张诗文应该“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这封信主要谈自己写作的情况,特别强调写文章要直抒胸臆。“胸中浩浩,如涨水忽决,云卷雷奔”,文章是由自己胸臆中流出,而不是亦步亦趋,模拟古人。袁宏道对自己的文学主张和文学实践很有信心,尽管受到拟古派的讽刺打击,也决不退缩。他以扫时诗之陋习为己任,勇于作诗革新的先驱。他在《与张幼于》信中也说过:“见从己出,不曾依傍半个古人,所以他顶天立地。今人虽讥讪得,却是废他不得。”这种精神也是很可贵的。
这封信是写给自己挚友的,披肝沥胆,直述胸臆,坦率自然,痛快流丽。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2 08:32
标题:
答毛宪副书(明)王守仁
昨承遣人,喻以祸福利害,且令勉赴大府请谢[1];此非道谊深情,决不至此。感激之至,言无所容。
但差人至龙场凌侮[2],此自差人挟势擅威,非大府使之也。龙场诸夷与之争斗,此自诸夷愤愠不平,亦非某使之也。然则大府固未尝辱某,某亦未尝傲大府,何所得罪而遽请谢乎?
跪拜之礼,亦小官常分,不足以为辱,然亦不当无故而行之。不当行而行,与当行而不行,其为取辱一也。废逐小臣,所守以待死者,忠信礼义而已。又弃此而不守,祸莫大焉。凡祸福利害之说,某亦尝讲之。君子以忠信为利,礼义为福;苟忠信礼义不存,虽禄之万钟[3],爵以侯王之贵,君子犹谓之祸与害;如其忠信礼义之所在,虽剖心碎首,君子利而行之,自以为福也,况于流离窜逐之微乎!
某之居此,盖瘴疠蛊毒之与处[4],魑魅魍魉之与游[5],日有三死焉[6]。然而居之泰然,未尝以动其中者,诚知生死之有命,不以一朝之患,而忘其终身之忧也。大府苟欢加害,而在我诚有以取之,则不可谓无憾;使吾无有以取之而横罹焉[7],则亦瘴疠而已尔,蛊毒而已尔,魑魅魍魉而已尔,吾岂以是动吾心哉!
执事之谕,虽有所不敢承;然因是而益知所以自励,不敢苟有所隳堕。则某也受教多矣,敢不顿首以谢!
注释:
[1]大府:指知府衙门。请谢:请罪谢罪。[2]龙场:其驿在今贵州修文县。[3]万钟:指优厚的俸禄。钟,古代容量单位,六斛四斗为一钟。[4]瘴疠:古代指山林温热地区流行的恶性疟疾等传染病。蛊(gǔ)毒:指各种虫蛇的毒。[5]魑魅魍魉(chī mèi wáng liǎng):传说中的山精木怪,能作祟害人。[6]日有三死:每天有三种可死的机会,即瘴疠、蛊毒、魑魅魍魉。[7]横罹:意外遭难。
本文选自《王文成公全书》卷二十一。毛宪副是当时任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的毛伯温。都察院在明代以前称为御史台,也称宪台,故称毛伯温为宪副。王守仁因反对宦官刘瑾专政,被廷杖后贬为龙场驿丞。太守派人至驿,来人仗势对王守仁加以凌辱,当地少数民族人士激于义愤,打了这个差人。太守就把这件事上告到都察院。副都御史毛伯温派人传信给王守仁,谕以祸福利害,劝他向太守谢罪,王守仁就写了这封回信。信中表示了作者与毛宪副不同的祸福利害观,坚持了为忠信礼义的信念献身的精神。文章写得虽然委婉,但气劲辞畅,具有在原则上决不妥协的果决精神,被陈柱赞为“殆可谓浩然之气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可以塞天地之间者矣”(《中国散文史》)。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2 08:33
标题:
答茅鹿门知县二.(明)唐顺之
熟观鹿门之文,及鹿门与人论文之书,门庭路径,与鄙意殊有契合;虽中间小小异同,异日当自融释,不待喋喋也。
至如鹿门所疑于我本是欲工文字之人,而不语人以求工文字者,此则有说。鹿门所见于吾者,殆故吾也,而未尝见夫槁形灰心(2)之吾乎?吾岂欺鹿门者哉!其不语人以求工文字者,非谓一切抹杀,以文字绝不足为也;盖谓学者先务(3),有源委(4)本末之别耳。文莫犹人,躬行未得(5),此一段公案,姑不敢论,只就文章家论之。虽其绳墨布置,奇正转折(6),自有专门师法;至于中一段精神命脉骨髓,则非洗涤心源,独立物表、具今古只眼(7)者,不足以与此。今有两人,其一人心地超然,所谓具千古只眼人也,即使未尝操纸笔呻吟(8),学为文章,但直抒胸臆,信手写出,如写家书,虽或疏卤(9),然绝无烟火酸馅习气,便是宇宙间一样绝好文字;其一人犹然尘中人也,虽其专专(10)学为文章,其于所谓绳墨布置,则尽是矣,然番来覆去,不过是这几句婆子舌头语,索其所谓真精神与千古不可磨灭之见,绝无有也,则文虽工而不免为下格。此文章本色也。即如以诗为喻,陶彭泽(11)未尝较声律,雕句文,但信手写出,便是宇宙间第一等好诗。何则?其本色高也。自有诗以来,其较声律、雕句文、用心最苦而立说最严者,无如沈约(12),苦却一生精力,使人读其诗,只见其捆缚龌龊,满卷累牍,竟不曾道出一两句好话。何则?其本色卑也。本色卑,文不能工也,而况非其本色者哉!
且夫两汉而下,文之不如古者,岂其所谓绳墨转折之精之不尽如哉?秦、汉以前,儒家者有儒家本色,至如老庄家有老庄本色,纵横家有纵横本色,名家、墨家、阴阳家皆有本色(13)。虽其为术也驳(14),而莫不皆有一段千古不可磨灭之见。是以老家必不肯勦儒家之说,纵横家必不肯借墨家之谈,各自其本色而鸣之为言。其所言者,其本色也。是以精光注焉(15),而其言遂不泯于世。唐、宋而下,文人莫不语性命,谈治道,满纸炫然,一切自托于儒家。然非其涵养畜聚之素,非真有一段千古不可磨灭之见,而影响勦说(16),盖头窃尾,如贫人借富人之衣,庄农作大贾之饰,极力装做,丑态尽露。是以精光枵焉,而其言遂不久湮废。然则秦、汉而上,虽其老、墨、名、法、杂家之说而犹传,今诸子之书是也;唐、宋而下,虽其一切语性命、谈治道之说而亦不传,欧阳永叔所见唐四库书目百不存一焉者是也(17)。后之文人,欲以立言为不朽计者,可以知所用心矣。
然则吾之不语人以求工文字者,乃其语人以求工文字者也,鹿门其可以信我矣。虽然,吾槁形而灰心焉久矣,而又敢与知文乎!今复纵言至此,吾过矣,吾过矣!此后鹿门更见我之文,其谓我之求工于文者耶,非求工于文者耶?鹿门当自知我矣,一笑。
鹿门东归后,正欲待使节西上时得一面晤,倾倒十年衷曲;乃乘夜过此,不已急乎?仆三年积下二十馀篇文字债,许诺在前,不可负约,欲待秋冬间病体稍苏,一切涂抹,更不敢计较工拙,只是了债。此后便得烧却毛颖(18),碎却端溪(19),兀然作一不识字人矣。而鹿门之文方将日进,而与古人为徒未艾(20)也。异日吾倘得而观之,老耄尚能识其用意处否耶?并附一笑。
——选自《四部丛刊》本《荆川先生文集》
注释:
(1)茅鹿门知县:即茅坤,字顺甫,号鹿门。归安(今浙江湖州市)人。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曾任青阳(今属安徽)、丹徒(今属江苏)知县。善古文,最心折唐顺之。(2)槁开灰心:《庄子.齐物论》:“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3)先务:首先要做的。(4)源委:《礼记.学记》:“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郑玄注:“源,泉所出也;委,流所聚也。”引申为事情的本末。(5)“文莫犹人”二句:《论语.述而》:“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意思是说:文章,大约我同别人差不多。亲身实践做个君子,我却没有什么收获。莫,朱熹《论语集注》作为“疑词”,有“大约”的意思。(6)“绳墨”二句:绳墨,即墨线,是木工画直线用的工具,在文章中往往借以比喻规矩、准则。奇正,孙子兵法用语,奇即奇兵,正即正面用兵。这里比作写文章出奇制胜与正面用笔。(7)具今古只眼:具有不同于古今一般人的独到见解。(8)呻吟:指写诗文时低声吟哦,以斟酌词句。(9)疏卤:疏陃粗糙。(10)专专:两个“专”字连用以加重语气。一说疑衍一“专”字。(11)陶彭泽:即陶渊明。渊明曾任彭泽令。(12)沈约:南北朝梁代著名文学家、诗人,字休文,武康(今浙江德清县武康镇)人。作诗严于声律,提出“四声八病”说,束缚了诗歌创作,其诗内容狭隘平庸。(13)儒家、老庄家、纵横家、名家、墨家、阴阳家,都是春秋战国时的学派,各家都有其独立的学说、见解。老庄家即道家,以老子、庄子为代表人物。(14)驳:驳杂,混杂不纯。(15)精光注焉:精光,指“真精神与千古不可磨灭之见”。意思是将这种精神、见解,贯注在他们的文章之中。(16)影响:意思是捕风捉影,随声附和。剿说:因袭别人的言论、学说。(17)“欧阳永叔”句:欧阳修,字永叔。他在《艺文志序》中说自汉以来的书籍,“至唐始分为四类,曰经、史、子、集。而藏书之盛,莫盛于开元,其著录者五万三千九百一十五卷,而唐之学者自为之书,又二万八千四百六十九卷”;又说这些书:“凋零磨灭”,“今著于篇,有其名而无其书者十盖五六也”。四库:即指经、史、子、集四类书。(18)毛颖:毛笔。韩愈曾作《毛颖传》。(19)端溪:指砚台,即“端砚”。此砚系由端溪水中之石制成,故又以“端溪”称之。(20)徒:朋辈,同类型的人。为徒,犹“为伍”。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4:26编辑过]
译文:
熟阅鹿门的文章和鹿门与人论述文章的书信,觉得其中所言主张和方法,不少地方与鄙意十分契合。虽然中间有些小小的不同,它日当自能融解消释,在此不待赘言。
至于像鹿门对于我本是想求工于文字的人,而从不要求人讲究文字的怀疑,这里则有说明的必要。鹿门看到我的,恐怕是过去的我,而没有看到身如枯木、心如死灰的我吧?我难道是欺骗你鹿门的人吗!我不要求人讲究文字,不是说要抹杀一切,以为文字绝不值得研求。而是说学者的当务之急,有本末主次的分别罢了。我的文章不如别人,实践中也没有满意的收获,这样一个有纠纷的问题,在此暂且不敢置论,现只从文章家的角度谈谈。虽然文章的规矩布置,正变转折,自有专门的师承法则;至于其中存在的一种精神、命脉和骨髓,则不是洗净心底的陈见、超然于事物的外表、具有不同于古今的独到之见的人,是不足以与他谈到这种境界的。现在有这样两人:其中一人心地超凡拔俗,所谓有不同于古今一般识见的人,即使没有持纸笔苦思冥想,学做文章,只是直抒胸臆,随手写出,如写家信,虽然时有粗疏,然而决没有世间的俗气和迂腐寒酸的味道,便是存在于宇宙间的一种绝好文字;另一人却还是世尘中人,他虽然专门钻研学写文章,对文章的规矩布置,则尽其所能,然而翻来覆去,终不过是这么几句老妇人的舌上常语,要寻求其中所谓的真精神和千古不可磨灭的识见,是绝对没有的,这样文章虽然工整,却仍不免是格调低下的。这是文章的本色问题。即以诗为例,陶彭泽没有专门计较作诗的声律,雕琢句子文字,只是随手写出,便是宇宙间第一等好诗。这是什么道理?是他的本色高卓。自从有诗以来,追求声律、雕琢句文、用心最苦且创立学说最严格的人,没有比得上沈约的。他苦苦化费了一生的精力,使人读他的诗只见种种束缚和限制,整卷累篇,竟没有说出一两句好话。这是什么原因?是他的本色卑下。本色卑下,文章自然不能完善,何况不是他本色的那些作品呢!
况且两汉以下,文章不如古代的人,难道是他们的所谓规矩转折的精稔程度不能尽如古人吗?秦汉以前,儒家学者有儒家的本色,至于像老庄家有老庄的本色,纵横家有纵横的本色,名家、墨家、阴阳家都有自己的本色。虽然他们奉行的学术很驳杂,然而无不都有一种千古不可磨灭的独特的见识。因此老庄一派学者必然不愿因袭、套用儒家的学说,纵横家必定不愿借用墨家的谈论,而是各自依据自己的本色相互争论,发为言论。他们所说的,都是他们的本色。因此其中凝聚着他们思想精华的光彩,而他们的学说于是能不灭于世。唐宋以下,文人无不谈论人的自然属性和命运,讲述治世的道理,满纸光彩炫目,一切自然依托于儒家。然而不是他们平时有很深的道德修养和学识积累,不是真有一种千古不可磨灭的识见,而是附合因袭他人的学说,掩头取尾,像贫困者借穿富人的衣服,农夫扮成大商人的装饰,虽然极力装做,终究会丑态毕露。因此精神光彩空虚,他们的言论不久就湮没废弃了。那么秦汉以上,虽然是老、墨、名、法、杂家的学说而还在流传,即现在所见的诸子之书;唐宋以下,虽然是一切谈论人的属性命运、讲述治世之道的学说也未能流传,即是欧阳永叔所见到的唐四库书目内百不存一的那部分。后代的文人,打算用建立学说来使自己不朽的人,是可以知道他们所应用心的地方了。
那么我的不以工于文字要求人,实是对人说要求工于文字啊,鹿门该可以相信我了吧。虽然我身如枯木、心如死灰为日已久,又哪敢再参与议论文章写作呢!今又无拘束地谈论到这里,实是我的过错,我的过错啊!此后鹿门再见到我的文章,他会说我是求工于文章的人呢,还是不求工于文章的人呢?鹿门自然是应当知道我的了,一笑。
鹿门东归以后,我正想等使臣西上时获得一个见面的机会,来倾吐十年的心事;你却乘夜过此,不太急促了吗?我三年中积下二十余篇文字债,许诺在前,不可负约。想等秋冬时病体稍见康复,则一切胡乱涂抹为文,更不计较文字的工拙,只是了且债务。此后便得烧了毛笔,碎了端砚,浑然无知地做一个不识字的人了。而鹿门的文章正与日俱进,学做古文正无止境。它日我如能得而阅之,七十老翁还能辨识其中的用意所在吗?并附一笑。
唐顺之(1607--1560) 明散文家。字应德,武进(今属江苏)人。嘉靖八年会 试第一。曾督领兵船于崇明抵御倭寇,以功升右佥都御史,代凤阳巡抚。人称荆川先生,曾研治天文、地理、音乐、数学。其论文主张形式上要符合唐、宋文的“开阖首尾经纬错综之法”,后又谓诗须“直写胸臆,如谚语所谓开口见喉咙者”。对文章内容,则要求以儒家“六艺”为指归。曾自评其所作云:“其为诗也,率意信口,不调不格,大率似以寒山、《击壤》(宋邵雍《伊川击壤集》)为宗”,“其于文也,大率所谓宋头巾(道学家)气习”。与王慎中、茅坤、归有光等同称为“唐宋派”。所著有《荆川先生文集》。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2 08:34
标题:
答梅客生.(清)袁宏道
一春寒甚,西直门外,柳尚无萌蘖[2]。花朝之夕[3],月甚明,寒风割目,与舍弟闲步东直道上[4],兴不可遏[5],遂由北安们门至药王庙[6],观御河水。时冰皮未解,一望浩白,冷光与月相磨,寒风酸骨。趋至崇国寺[7],寂无一人,风铃之声,与猧吠相应答[8]。殿上题及古碑字,了了可读。树上寒鸦,拍之不惊,以砾投之[9],亦不起,疑其僵也。忽大风吼簷,阴沙四集,拥面疾趋[10],齿牙涩涩有声,为乐未几,苦已百倍。数日后,又与舍弟一观满井[11],枯条数茎,略无新意。京师之春如此,穷官之兴可知也。冬间避门,著得《广庄》七篇[12]。谨呈教。
注释:
[1]梅客生:梅国桢,字客生,麻城人,能诗文,善骑射。万历十一年进士,授固安知县,官至兵部左侍郎,总督宣大、山西军务。《明史》有传。[2]萌蘖(niè聂):树木春天生山幼芽。[3]花朝:古人以阴历二月十二日为百花生日,称为花朝。[4]舍弟:指袁中道。[5]兴:游兴。遏:止。[6]药王庙:在北京天坛以北,庙祀伏羲、神农、黄帝、以秦汉以来,名医配食。[7]崇国寺:又名大隆善护国寺,在北京西城。袁宏道等人曾在这里相聚论学,结为蒲桃社。[8]猧(wō窝):小犬。[9]砾(lì力):小石块。[10]拥:遮掩。[11]满井:在北京东直门东北三四里处,明清时是北京近郊的一个风区。参看本书《满井游记》。[12]广庄:作者仿《庄子》内篇,作《广庄》七篇。
袁宏道(1568—1610),字中朗,号石公,湖北公安人,明代著名文学家。万历进士,官至吏部朗中。与兄宗道、弟中道、并称公安三袁。他们反对前后七子所倡导的“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复古流弊,主张文学作品要“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世称公安派。袁宏道受李贽的思想影响很深,在三袁中成就最大,其文清隽流畅,在明代散文中自成一格。其书信随意而发,思想新颖,语言活泼明快。著有《袁中郎全集》。
万历二十七年(1599),袁宏道任京兆教官,穷官低微,兴致冷落。这封信通过花朝之夕踏月崇国寺,写北京春寒料峭,字里行间透露出心情之冷落。与此同时,袁宏道还写过一首五古《崇国寺踏月》:“寒色侵微兰,光明见题额。踏月遍九衢,无此一方白。寺僧尽掩扉,避月如避客。空阶写虬枝,格老健如石。霜吹透体寒,天街断行迹。惜哉清冷光,长夜吹沙碛。”也表现了同样的心情。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2 08:34
标题:
答许廷慎书.(明)方孝儒
往在京师[1],士人从濠上来者[2],多能诵足下歌诗,固已窥见胸中之一二。去在临海[3],遇林左民、张廷壁二子,问足下言行滋详。二子自负为奇才,至说足下,辄弛然自愧,以为莫及也,然后益信所窥之不妄。近在王修德所,得所录文章数篇及手书,深欲读之,会仆家难作[4],未果寓目,辄引去。重入京师,道途所行千余里,恒往来于怀。及到此,获《岁寒事记》于友人家[5],览数行而大惊喜,命意持论,卓卓不苟,非流俗人所敢望也。何足下取于天之厚至是耶?斯文世以为细事,然最似为天所靳惜 [6]。其赋于人也,铢施两较[7],不肯多与。得之稍多者,便若为所记忆,时时迫蹙督责,不使有斯须佚乐意。此理绝不可晓,岂其可重者果在此耶?不然,何独忌此而悦彼耶?如仆自揣,百无所有,以粗识数字,大为所困。当危忧兢悚时[8],自誓欲以所能归诸造物,甘为庸人而不可得。足下幸安适无所苦,而骎骎焉欲抉发奇秘[9],以与造化争也。然其取忌亦太甚矣,得微亦蹈其所忌乎?仆虽为斯文喜,然窃以为非计之得也。虽然,君子顾于道如何耳,宁论利害哉?自古奇人伟士,不屈折于忧患,则不足以成其学。载籍所该[10],太半皆不得意者之辞也,然后世卒光明崇大,又安知忌之于一时者,非所以为无穷之幸,而悦于俄顷者,非甚弃之耶。此可为足下道。聊以发笑,且自解耳!
左民多称王微仲之贤,恨无由见之。适见其弟晃仲,亦雅士,当是吾辈之秀,大不凡也。仆侍祖母故来此,其详有所难言。
注释:
[1]京师:指明初的都城南京。[2]濠:水名,在今安徽凤阳县境。[3]临海:今浙江临海市。[4]家难作:指作者父亲方克勤被冤杀事。方克勤,字去矜。《明史》入《循吏传》。曾任济宁知府,有惠政。后被属吏所诬,谪役江浦,被冤死。[5]《岁寒事记》:许伯旅的作品。[6]靳惜:吝惜。[7]铢旋两较:犹言斤斤计较。铢:重量单位,二十四铢为一两。[8]兢悚:戒慎恐惧的样子。[9]骎骎(qīn):急迫的样子。抉发:发掘。[10]载籍所该:书籍中所记载的。该:备。
本文选自《逊志斋集》卷十一,许廷慎,名伯旅,黄岩(今属浙江)人。明初曾官刑科给事中。工诗文,著有《介石集》。这是一封朋友间相互慰问的信。两人都善诗或文,都遭到时忌。虽然如此,仍然不屈不挠,只要合于道,“宁论利害哉!”同时以“自古奇人伟士,不屈折于忧患,则不足以成其学”来勉励友人。信娓娓而谈,真切坦诚,其愤激不平之心,寓于婉转醇厚的文字中。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2 08:35
标题:
答应天巡抚宋阳山论均粮足民.(明)张居正
来翰谓苏松田赋不均[1],侵欺拖欠云云,读之使人扼腕。公以大智大勇,诚心任事,当英主综核之始,不于此时剔刷宿敝,为国家建经久之策,更待何人?诸凡谤议皆所不恤。即仆近日举措,亦有议其操切者。然仆筹之审矣,孔子为政,先言足食[2];管子霸佐[3],亦言礼义生于富足。
自嘉靖以来[4],当国者政以贿成[5],吏朘民膏以媚权门[6]。而继秉国者,又务一切姑息之政,为逋负渊薮[7],以成兼并之私。私家日富,公室日贪,国匮民穷,病实在此。仆窃以为贿政之弊,易治也;姑息之弊,难治也。何也?政之贿,惟惩贪而已。至于姑息之政,倚法为私,割上肥己,即如公言。豪家田至七万顷,粮至二万,又不以时纳。夫古者,大国公田三万亩,而今且百倍于古大国之数,能几万顷而国不贫?故仆今约己敦素,杜绝贿门,痛惩贪墨[8],所以救贿政之弊也。查刷宿弊,清理逋欠,严治侵渔揽纳之奸,所以砭姑息之政也。上损则下益,私门闭则公室强。故惩贪吏者,所以足民也;理逋负者,所以足国也。官民两足,上下俱益,所以壮根本之图,建安攘之策[9],倡节俭之风,兴礼义之教,明天子垂拱而御之[10]。假令仲尼为相[11],由、求佐之[12],恐亦无以逾此矣!
今议者率曰[13]:“吹求太急,民且逃亡,为敌凡此。”皆奸人鼓说以摇上,可以惑愚闇之人,不可以欺明达之士也。夫民之亡且乱者,咸以贪吏剥下,而上不加恤;豪强兼并,而民贫失所故也。今为侵欺隐占者,权豪也,非细民也;而吾法之所施者,奸人也,非良民也。清隐占则小民免包赔之累,而得守其本业;惩贪墨则闾阎无剥削之扰[14],而得以安其田里。如是,民且将尸而祝之[15],何以逃亡为?公博综载籍,究观古今治乱兴亡之故,曾有官清民安,田赋均平而致乱者乎?故凡为此言者,皆奸人鼓说以摇上者也。愿公坚持初意,毋惑流言。异时宰相不为国家忠虑,徇情容私,甚者辇千万金入其室,即为人穿鼻矣。
今主上幼冲[16],仆以一身当天下之重,不逡破家以利国,陨首以求济,岂区区浮议可得而摇夺者乎?公第任法行之,有敢挠公法,伤任事之臣者,国典具存,必不容贷。所示江海条件,俱当事理,疏至,即属所司履行。
注释:
[1]翰:鸟的羽毛。古代用羽毛为笔,故也称笔为翰。这里代指书信。苏松:指苏州府和松江府。[2]“孔子为政”二句:《论语.颜渊》:“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3]管子:名夷吾,字仲,春秋时齐国颍上人。相齐桓公,实行通货积财,富国强兵,助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他主张“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4]嘉靖:明世宗朱厚熜年号,公元1521—1566年在位。[5]当国者:这里指权相严嵩。[6]朘(juān):减缩。[7]逋负:拖欠税赋。渊薮:汇聚处。[8]贪墨:贪财好贿。《左传.昭》十四年:“贪以败官为墨。”注:“墨,不絜之称。”[9]攘:排斥。[10]垂拱:垂衣拱手,形容不费力气。御:治理。[11]仲尼:孔子。[12]由:仲由,字子路,孔子弟子,在孔门四科中列政事科。求:冉求,字子有,孔子弟子。亦在孔门四科中列政事科。[13]率:轻率。[14]闾阎:指民间。[15]尸而祝之:立尸而祝祷之。尸,代鬼神受享祭的人。[16]幼冲:幼小。
张居正(1525—1582),字叔大,号太岳,江陵(今属湖北)人。少颖敏绝伦。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授编修,历任国子司业、侍讲学士、礼部右侍郎、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等。神宗即位,出任内阁首辅,主朝政前后十年,以劳瘁卒。明嘉靖时,朝政腐败,他推行过一些政治经济改革措施,主张和西北各族通贡互市,练兵备边等,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张居正不刻意为文,而其文“庄雅冲夷,真醇正大,无奇谲之态,无藻缋之色,无柔曼之容,无豪岩之气”(吕坤《书太岳先生文集后》)。著有《张太岳文集》,或称《张江陵集》传世。另外还有《帝鉴图说》、《四书直解》、《书经直解》、《通鉴直解》等著作。
本文选自《张太岳文集》卷二十六。是作者在执政期间为实行改革而回答应天(今南京市)巡抚宋阳山的一封信。信中表达发他对嘉靖以来“当国者政以贿成。吏朘民膏以媚权门”的义愤,表达了他决心对当时“贿政”、“姑息”之弊开刀。同时,也批驳了反对者说他的改革“吹求太急,民且逃亡”的胡说。文章义正词严,气势充沛,表达了一位政治家为了国家人民的利益而不计个人利害得失的严正立场。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2 08:35
标题:
答赵廷臣.(明)张煌言
台翰俨颁[2],殊深内讼[3],岂仆一切愚忠[4],尚未足取信天下耶?台下清朝佐命[5],仆则明室孤臣[6],时地不同,志趣亦异。功名富贵,早等之浮云[7];成败利钝,且听之天命[8]。宁为文文山[9],不为许仲平[10];若为刘处士[11],何不为陆丞相乎[12]?倘云桑梓涂炭[13],实为仆未解兵[14],仆亦何难敛师而去[15],但未知台下终能保障否乎?区区之诚[16],言尽于此,间使说词[17],请从此绝。
注释:
[1]赵廷臣:清汉军人,官闽浙总督。他曾致书张煌言,劝其降清。[2]台翰俨颁:蒙您郑重地写信给我。台翰,对他人书信的尊称。[3]殊深内讼:深深自责。[4]仆:自称谦词。[5]台下:三台为宰辅之星,故称大官为台下。清朝佐命:辅佐清朝创业的大臣。[6]孤臣:孤立之臣。[7]“功名”二句:功名富贵,早看成如浮云一样。《论语.述而》:“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8]天命:指上天的意志。[9]文文山:文天祥,字文山,宋代民族英雄。元兵南下时起兵抵抗,兵败被执,不屈就义。[10]许仲平:名衡,宋人,仕元,官至中书左丞。曾为元朝定“朝仪”。《元史》有传。[11]刘处士:名秉忠,宋人,仕元,官至太保,参与中央政务。《元史》有传。[12]陆丞相:名秀夫,宋末盐城人。抗元兵败,杖剑驱妻子入海,即负卫王投海而死。[13]桑梓:指故乡。涂炭:如陷泥坠火,比喻遭受灾难。[14]解兵:解散抗清的军队。[15]敛师:收兵。[16]区区:犹拳拳,忠爱专一的意思。[17]间使:兵间使者。
张煌言(1620—1664),字玄著,号苍水,郑县(今逝江郑县)人。崇祯举人。清兵攻占南京后,他在家乡举兵抗清,奉鲁王监国,授为东阁大学士。他和郑成功几次率师自崇明入江,攻下许多沿江城市。后来郑成功兵败于镇江,张煌言隐居海岛,为清兵所获,不屈而死。著有《张苍水集》等。
顺治十年(1659),郑成功和张煌言率师北伐,他们溯江而上,围南京,攻芜湖,使清廷大为震惊。失败突围后,张煌言在家乡浙江沿海一带继续组织抗清武装,准备再度北伐。康熙二年(1663),闽浙总督赵廷臣包围了张煌言,以低声下气的语调写信劝张投降。这封信是张煌言对劝降的答复。
信着墨不多,但义正词严。对来信以功名富贵诱降,答之以“功名富贵,早等之浮云“;对来信以重兵包转逼降,答之以”成败利钝,且听之天命“。表面用语温和,实质态度强硬。列举文文山、许仲平等正反人物,表明自己誓死不降之决心,旗帜鲜明,言简意赅。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2 08:35
标题:
答周北渚书.(明)边贡
昔人有夜寝者,觉而闻壁间有声,听之纚纚然旋也[1]。叱之,则对曰:“我者乃符也[2]。”问之曰:“胡不于户外?”曰:“外有鬼。”又有人暮行失道,过丛祠[3]。天雨且黑,狐长鸣不休,野燐荧荧,散乱左右,因大恐,疾趋,后有追之者曰:“幸我待!幸我待!抵郭中当以符报若[4]。”其人以为鬼且厉己也[5],恐其近,愈益疾趋。追者益近。回视之,欣然羽人也[6]。问之,曰:“予天师耳。”是二事者甚相类,闻之者莫不笑之也。其笑之者盖曰:“所贵于符者,以其能以辟鬼也[7];而天师者,又符之所自出者也。今不惟不能辟鬼,而反辟于鬼,是乌用符与天师者为哉?”
鄙人从大夫后十有余年[8],有父不能以养[9],而使糊其口于雁门三年矣[10]。虽政不及于古之人,然未敢以病民。而外不免于监司之辱[11],内不免五百炎罚[12],鄙人之力盖可知矣。
京师之士人有以医名者,其门如市也,予往叩焉。出见之,仅能步,尫然羸也[13]。予甚笑之。盖未有己不治,而能治人者也。
大儿至,予适病疡有告,朝籍之不通者一月矣[14]。不敢以出,即出亦羸医耳,天师耳,辟于鬼之符耳,于执事者何能为[15]?故大儿之归也,草草布意。若执事之详悉颠末,彼自能道之矣。不宜。
注释:
[1]纚纚(shǎi)然:连续不断的样子。[2]符:这里指道士用来驱鬼的符。[3]丛祠:建造有荒野丛林中的神祠。[4]郭:外城。这里泛指城中。若:你。[5]厉:害。[6]颀然:身材高高的样子。羽人:这里指道士。[7]辟:同“避”。[8]从大夫后:入仕为官的谦称。《论语.宪问》:“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9]父:边贡父边节,字时中,号介庵,曾任山西代州知府。[10]雁门:在山西代州西北,这里借指代州。[11]监司:监察官吏的上级长官,明代指按察使。[12]五百:也作“伍伯”,官府小吏,主管车前导引、护卫及行杖等事。[13]尫(wāng)然:瘦弱而骨骼变形的样子。[14]朝籍之不通:指病假在家不上朝。[15]执事:尊称周北渚。
边贡(1476—1532),字廷实,号华泉,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弘治九年(1496)进士。授太常博士,又擢兵科给事中,任太常寺丞,出为卫辉、荆州知府,历山西、河南提学副使。以母亡守丧家居。嘉靖元年(1522)起为南京太常少卿,历南京太仆寺卿、南京太常卿、南京刑部右侍郎,官至南京户部尚书。被劾纵酒废职,罢归。他与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被称为“弘正四杰”,再加康海、王九思和王廷相,即为明代“前七子”。边贡善诗,著有《华泉集》。
本文选自《华泉集》卷十一。当时在地方为官的周北渚因边贡儿子赴京的机会,托他带信给边贡,请边贡为他在京城走走门路,边贡就写了这封信回绝。信中说明自己有父不能养,“外不免于监司之辱,内不免五百之罚”的处境。又通过形象的比喻,说明自己像一个不能自救的羸医,更像一个怕鬼的天师,避鬼的符箓,实在无能为助。信中连用寓言式的比喻,显然受到先秦诸子散文的影响,使文章显得委婉生动。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2 08:36
标题:
砥柱.(明)都穆
砥柱在陕州东五十里,黄河之中。以其形似柱,故名。《禹贡》谓导河东至于砥柱[2],即此。癸酉五月,道陕,会佥宪段君文济饮间言及[3],跃然欲与之游,以使事不果。十月,予回至陕,则段君已先我游,遂决意而往。
乙卯,知州事颜君如环命州学生熊釜、张崇勉从予,离州二十里午食,又二十里循河行,十里至三门集津。三门者[4],中曰神门,南曰鬼门,北门人门。其始特一巨石,而平如砥,想昔河水泛滥,禹遂凿之为三。水行其间,声激如雷。而鬼门尤为险恶,舟筏一入,鲜有得脱名之曰鬼,宜矣。三门之广,约二十丈。其东北五十步,即砥柱。崇约三丈,周数丈。相传上有唐太宗碑铭,今不存。
蔡氏《书传》以三门为砥柱[5],《州志》亦谓砥柱即三门山:皆未尝亲临其地,故谬误若此。又按《隋书》载大业七年,砥柱山崩壅河,逆流数十里。砥柱,今屹然中流,上无土木,而河之广仅如三门,奚有崩摧而壅河逆流至数十里之远?盖距河两岸皆山,意者当时或崩,人遂以为砥柱,而史氏书之也[6]。孟子曰:“尽信《书》,不如无《书》。”有以哉!
注释:
[1]砥柱:一名底柱,在今河南省陕县北,山西省平陆县东南。特立黄河中,其形如柱,即所谓“中流砥柱”。[2]《禹贡》:《尚书》中的一篇,内有“导河,……东至于底柱”的记载。[3]佥宪:明代监察官佥御史的代称。[4]三门:即三门峡,在陕县以东,砥柱以西。河流中有两座石岛,把河划成三道,形成人门、神门、鬼门三峡。其中人门较广,可通舟楫;鬼门最窄,水流急湍,舟船不敢擅入。今已在此处修建三门峡水库。[5]蔡氏《书传》:指宋蔡沈《尚书集传》。《尚书.禹贡》::底柱析城,至于王屋。”蔡沈注曰:“底柱石,在大河中流,其形如柱,今陕州陕县三门山是也。”[6]史氏:指《隋书》作者。
都穆(1459—1525), 明代文学家。字玄敬,江苏吴县人。弘治十二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历礼部郎中,加太仆少卿致仕。著有《西使记》、《金薤琳琅》、《南濠诗略》、《南濠诗话》等书。
部穆的《砥柱》,与其说是一篇游记,勿宁说是考察砥柱的随笔手记。全文仅三个自然段,第一段写自言砥柱、欲游砥柱和决意游砥柱,第二段写游砥柱会部过程:从陕州出发,循河行至三门,观三门,望砥柱,第三段以亲察考驳历来书、传中关于砥柱的谬误。这的确是一篇很好的游记。但是,细读原文慢慢咀嚼,我们又会发现,都穆对砥柱的考察细致入微,说明与辨书、传谬误有力。这才是这篇短文的核心所在,精髓所在。这也可能是部穆为什么将此文以“砥柱”为题而不以“游砥柱”或“砥柱游记”等等为题的缘故吧。古代游人游历祖国大好河山,多不单纯以游山玩水为目的,而兼考察、采风等等。这篇短文正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点。
从全篇内容及布局谋篇方面看,《砥柱》也有独到之处。开篇二句,极其精练地说明了砥柱在“黄河之中”,距陕州五十里,“砥柱”之名缘于其“形似柱”。在这里,“形似柱”三字,对砥柱名称的由来进行了解释,但更重要的是为随后两个自然段考察砥柱作了铺垫。文章的布局谋篇之妙正在这里。譬如,在第二个自然段中,部穆用很重的笔墨写了“三门”,包括其地理位置、名称及其由来、水行其间之状况等等。这似乎与砥柱题目相左,其实不然。详写三门,一是要说明砥柱之位置在三门“东北五十步”,二要使之与砥柱相对照,形成鲜明对比,说明三门不是砥柱,砥柱也不是三门。在第一个自然段中已指出砥柱“形似柱”,可是三门呢?“始特一巨石,而平如砥”。禹虽“凿之为三”,但“平如砥”却不会改变吧?显然,“平如砥”不等于“形似柱“。而三门“东北五十步”的砥柱呢?“崇约三丈,周数丈”,显然“形似柱”。由此可见作者笔下用心之良苦。又譬如,在第三个自然段中,都穆辨书、传之谬误,仍然是紧紧抓住砥柱“形似柱”这一特征来辨与驳。《书传》《州志》的作者因未尝亲临其地才将三门作砥柱。很显然,如果亲临其地,一看便知哪个“平如砥”,哪个“形似柱”,也就不会出现谬误了。同样的道理,也就不会有《隋书》中一柱崩而“壅河”的贻笑大方的记载了。
《砥柱》一文的第三个方面的可贵之处,在于部穆通过游三门和砥柱,考察三门和砥柱,不仅充实了《禹贡》关于砥柱的记载,而且纠正了《书传》、《州志》的谬误,特别是《隋书》的谬误。更在于有理有据、精辟透彻地说明了学习书本知识和在实践中学习的关系,印证了孟子的名言:“尽信《书》,不如无《书》”。在这里,部穆强调了不唯书、要唯实。书不可不读,但要批判地读。书是前人宝贵经验的积累,是人类出出代代获取知识的途径之一。但是,又不能死读书,啃书本,要在读中多问几个为什么。同时,要注重实践,在实践中检验书本知识,充实和发展书本知识。这才是正确的读书方法。都穆的这个观点,对于今天的读书人也是适用的。
此外,语言精练也是《砥柱》一文的一个重要特点。如“以其形似柱,故名”一句起到的是统领全篇的作用。只“相传上有唐太宗碑铭,今不存”,一句足可见其考察之细致。还有“跃然欲与之游”、“崇约三丈,周起丈一”,仅寥寥数字,其所写人或事已跃然纸上。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2 08:36
标题:
第后柬德升诸兄弟.(明)周顺昌
计浒关分袂[1],节序倏更。独坐静思,长安花何如故园柳。三百五十人未知肝胆谁是,何如二三知己连床夜话,上下千古哉!南望迢迢,觉鸟啼云散,俱足增故旧之思,乡关之感。亦欲以微醉争之,苦不能酒。惟啜清茗数锺,伏枕求睡。梦中所见,或祖父声容,或相知歌啸,甚至牵衣画眉之态,俱恍恍欲似,醒来益令人百端交集。语云“昼思夜结”,良然良然!别后情景,大概可想。
今科繁费稍减,加以弟之省约,亦要得二百余金。已去其半,此半竟无门可贷,真是苦事。然大率识习使然,弟一人那能尽革,可奈何。月中分兵部观政,殊无政可观,不过作揖打躬升堂画卯而已[2]。天下事以虚文相蒙者,大半类是。今漫以书生当局,其筹边治河大政无论,有何以簿书钱谷之数,天下几何,茫不能对也。始知书不可不多读。平日为八股缘[3],用了许多功夫,徒做一不识时务进士,良可笑也。弟职应司理,偶展《大明律》一卷,深文刻字,多所未谙,乃信“读书不读律,致君终无术”两言非浪语也[4]。最恨者方今仕途如市,入仕者如往市中贸易,计美计恶,计大计小,计贫计富,计迟计速。弟思今日正委吏乘田东西南北惟命之日[5],只宜信心做去,美恶贫富,升沉迟速,何所不可。须知银子取不尽,好官做不尽。予之角,去之齿,四其足,两其翼,造物自有定数,安用营营为。先儒云,学者不可把第一等事让别人做。又谓惟淡可以从俭,惟俭可以养廉。在味哉,有味哉!间尝以此意示之共事者,不谓迂则谓矫。弟正甘心,独怪夫世之不为迂不为矫者,众亦相顾大笑。
意气相期,孰如吾五人。近于合榜中,偶得一真士,相合尤奇,时正辞部日也,耳目甚众,彼独以白须挺立于冢宰前[6],了无退避状,无不抚掌。弟谓世人那一件不思做假,此人尤犯仕途大忌,何以独真,乌须药岂少哉?实是有血性男子。急访之,乃丙午科鹿善继也。果雅负北方之望,弟即以是笑问,渠亦骇焉。遂过我竟日,扬搉千载[7],抵掌时事,言朗朗可听也。至一种热肠劲骨,布衣蔬食之志,视吾五人殊不减。勿谓燕市中无荆卿、高渐离也[8]。竟代四知己订交矣,四知己亦为之快心否?
百余日不得一晤,几成郁结病。一夕风雨破纸窗乱入,愁不能寐,伸笔书之,不自知其言之长也。青莲云:“长安如梦里,何日得归期?”使我凄绝。合宅想清嘉如昔,三老伯谨以空函候问,曷胜愧汗。
注释:
[1]浒关:即浒墅关,在今江苏吴县西北。[2]画卯:旧时官署照例于卯时开始办公,相当于早晨五点至七点,吏役人员都要按时到衙门签到,叫做“画卯”。这里是聊以应景的意思。[3]八股:明代流行的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段落有严格的规定,每篇有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等部分。从起股到束股这四个部分,中间都有两段相互排比的文字,共为八股。形式呆板,束缚人的思想。[4]“读书”二句:苏轼《戏子由》:“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终无术。”致君,协助君王实现目标。[5]乘田:春秋时鲁国管理牧场养六畜的小吏。[6]冢宰:官名。为辅佐天子之官,后因以指宰相。[7]扬搉:扼要论述。[8]荆卿:战国末荆轲,喜读书击剑。燕太子丹用重金相聘,要他去刺杀秦王。他出发时,高渐离击筑于易水送行。他带着燕国地图,图内藏着匕首。献图时,图穷匕首现,刺秦王不中,被杀。高渐离:战国末燕人,擅长击筑。燕太子丹派荆轲去刺秦王政,他到易水击筑送行。后来秦王熏瞎其双眼,让他击筑,他在筑内暗藏铅铁,扑击秦王,不中,被秦王杀死。
周顺昌,吴县人,字景文,号蓼洲。万历进士。天启中历文选员外郎。后乞假归,以忤魏忠贤,为其党所诬陷,毙于狱中。有《烬余集》。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2 08:37
标题:
滇游日记.(明)徐宏祖
滇游日记一则
二十七日(1)。
晨起,饭(2)而行。仍取“木胆”(3)肩负之。由岡东南下峡,一里余,复有烟气郁勃(4),则热水复溢坞中(5),与冷水交流而西出峡,其坞皆东大山之环壑(6)也。由其南复上坡,里余,有坑自东山横截而西,若堑(7)界之者,其下亦水流淙淙。随坑东向上,一里,从坑墜(8)处,南渡其上;盖其东未渡处,亦盘壑成坪(9),有村倚东峰下,路当其西南。半里,有岐(10);一,南行坡上;一,东向村间。余意(11)向东者,乃村中路,遂循东峰南行。前望尖山甚近。三里,稍下,见一坞横前,其西下即坞索之旁村,其南逾即雅鸟之西岰(12)矣。乃情悟此为固栋道(13)。亟(14)转而东,莽行坡坂(15)间。一里,得南来大路,乃知此为固栋向南香甸道,从之(16)。渐东北上,一里稍平。东向半里,复上坡,平上者一里,行峰头稍转而南,半里,即南雅鸟之脊(17)也。从其上可南眺巃嵷山。而北来之岭,从其北下墜为岰,复起此坡。东随坞脊平行半里,乃东北下抵岰东,则有路西自岰中来者,乃热水塘正道,——当(18)从墜坑东村之岐上,今误迂(19)而南也。于是又东下,一里余,其下盘而为坪,当北山之东,山界颇开(20),中无阡塍(21),但丰草芃芃(22)。东北一峰东突,嶻嶪前标(23),即石房洞山也。其后乃西北而属于西山。西山则自北而南,如屏之列,即自热水塘之东,而南度雅鸟者也。于是循西山又北下,半里,见有两三家倚南坡而庐(24),下颇有小流,东向而墜,而路出其西北,莫可问为何所(25)。已而(26)遇一人,执而询之;其人曰:“雅鸟山村也“,亟驰去。后乃各此为畏途(27),行者俱不敢停趾(28),而余贸贸焉自适(29)也。又北一里,再逾一东突之坡,一里,登其岰中,始觉东江之形,自其南破(30)雅鸟东峡而去,而犹不见江也。北向东转而下,一里,有峡自西北来,即嶻嵲(31)后西北之山,与西界夹而成者。中有小水,随峡东出,有小木桥度其上。过而东,遂循北山之麓,始见南壑中,东江盘曲向西南而破峡;盖此地,北山东突而嶻嵲,南山自石洞厂南,盘旋西转,高聳为江东山北岭,与北对夹,截江西下,中拓(32)为坞,曲折其间。路从其北东行一里,有岐东南,下坞中,截流渡舟(33),乃东赵石洞之道;有路东北挟嶻嵲之峰而转,乃北赵南香甸道。于是东北一里余,转嶻嵲峰东,遥眺其坞大开,自北而南,东西分两界夹这,西山多东突之尖,东山有亘屏(34)之势。坞北豁然遥达(35),坞东则江东北嶂(36),矗峙(37)当夹,惟东南一峡,窈窕而入,为杨桥、石洞之径;西南一坞,宛转而注(38),为东江穿峡之所。
先是,余望此嶻嵲之峰,已觉其奇;及环其麓,仰见其盘亘之崖,层聳叠上;既东转北向,忽见层崖之上,有洞东向,欲一登而不见其径,欲舍之又不能竟去(39)。遂令顾仆停(40)行李,守“木胆”于路侧,余竟仰攀而上。其上甚削(41)。半里之后,土削不能受足(42),以指攀草根而登。已而,草根亦不能受指(43)。幸而及(44)石,然石亦不坚,践之辄陨(45),攀之亦陨;间得一少粘者(46),绷足挂指(47),如平贴于壁(48),不容移一步。欲上既无援(49),欲下亦无地,生平所历危境,无逾于此。盖峭壁有之,无此苏土(50);流土(51)有之,无此苏石(52)。久之,先试得其两手两足四处不摧之石(53),然后悬空移一手,随悬空移一足,一手足牢,然后悬空又移一手足,幸石不墜,又手足无力,欲自墜;久之,幸攀而上,又横贴(54)而南过;共半里,乃抵其并崖。稍循而下墜(55)始南转入洞。洞门穹然(56),如半月上覆,上多倒垂之乳(57),中不甚深,五丈之内,后壁环拥,下裂小门,批隙而入(58)丈余即止,无他奇也。出洞,仍循北崖西上,难于横贴之陟(59),即随峡上躋,冀(60)有路北迂而下,久之不得。半里,逾坡之西,复仰其上崖高穹,有洞当其下,洞门南向,益竭蹶从之(61)。半里,入洞。洞前有巨石当门,门分为二,先从其西者入。门以内辄随巨石之后东转,其中夹成曲房,透(62)其东,其中又旋为后室,然亦丈余而止,不深入也。旋从其东者出。还眺巨石之上,与洞顶之覆者尚余丈余,门之东又环一石对之;其石,中悬如台,若置梯蹑(63)之,所攬(64)更奇也。出洞、循崖而北,半里,其下亦俱悬崖无路,然皆草根悬缀(65)遂坐而下墜,以双足向前,两手反而后揣(66)草根,略逗(67)其投空之势,顺之,一里下,乃及(68)其麓,与顾仆见,若更生(69)也。
日将过午,食携于路隅(70)。即循西山北行,三里,而西山中逊(71)。又一里,有村倚西山坞中。又半里,遶村之前而北,遂与江遇;盖江之西曲处也。其村,西山后抱,东江前揖,而南北两尖峰,左右夹峙,如旗鼓配合甚称(72)。有小溪从后山流出,傍树就水,皆环塍为田;是名喇哈寨,亦山居之胜处(73)也。溯(74)江而北,半里,度小溪东注之桥,复北上坡。二里,东北循北尖峰之东麓,一里余,仰见尖峰之半,有洞东向,高穹,其门甚峻,上及峰顶,如簷覆飞空(75),乳垂于外,槛(76)横于内,而其下甚削,似无陟境(77),盖其路从北坡横陟也。余时亦以负荷未释(78),遂先趋厂(79)。又北一里余,渡一西来之涧,有村庐接丛(80)于江之西岸,而矿炉(81)满布之,是为南香甸。乃投寓于李老家。时甫(82)过午也。
于是,余止存青蚨(83)三十文,携之袖中,计不能为界头返城(84)之用,然犹可籴米为一日供(85)。迨石房洞扒(86)山,手足无主,竟不知抛堕何所,至是手无一文。乃以褶、袜、裙三事(87),悬于寓外,冀售其一,以为行资。久之,一人以二百余文买紬(88)裙去,余欣然,沽酒市肉(89)令顾个烹于寓。余亟索饭,乘晚探尖峰之洞。
乃从村西溯来之溪,半里,涉其南,从僰彝(90)庐后南蹑坡,迤逦(91)南上一里,遂造(92)洞下。洞内架庐三层,皆五楹(93)额(94)其上曰云岩寺。始从其下层折而北,升中层;折而南,升上层。其中神象杂出,然其前甚厂(95)。石乳自洞簷下垂于外,长条短缕,繽纷飄颺(96)或中透而空明,或交垂而反卷,其状甚异。复极其北(97),顶更穹盘(98)而起,乃因(99)其势,上架一台;而台之上,又有龛西迸(100),复因其势,上架一阁。又从台北,循崖置(101)坡,盘空而升,洞顶氤氲(102)之状,洞前飄灑之形,收覧殆尽(103)。台之北,复迸一小龛南向,更因其势而架梯通之,前列以小坊(104),题曰“水月”;中供白衣大士。余从来嫌洞中置阁,每掩洞胜(105);惟此(106)点缀得宜,不惟无碍,而更觉灵通(107)。不意殊方(108),反得此神构(109)也!时,洞中道人(110)尚在厂未归,云磴(111)不封,乳房无扃(112),凭憩(113)久之,恨不携囊(114)托宿其内也。洞之南,复有一门骈启(115),其上亦有乳垂,而其内高、广俱不及三之一,石色赭黄(116)如新凿者。攀其上级,复透小穴西人,二丈后,曲而南,其中渐黑,而有水中貯(117),上有滴瀝声,而下无旁泄竇(118),亦“神瀵”(119)也。洞中所酌(120)惟此。其中穴更深迥(121),但为水隔而黑,不复涉而穷(122)之。乃下,仍从北岩下循旧路,二里,返寓,遂啜酒(123)而卧,不觉陶然。
南香甸,余疑为兰香之譌(124)。盖其甸在北,不应以称也。山自明光分派来,西即阿幸东南下之山,东乃斜环而南,至甸东,乃西突而南下,夹江流于中——其流亦发于明光——北即姊妹山东行之脉也。是为固栋东江之源。此中有“明光六厂”(125)之名,而明光在甸北三十里,实无“厂”也。惟燒炭运甎(126),以供此厂之鼓炼(127)。此厂在甸中,而出矿之穴在东峰最高处;过雅鸟北岭,即望而见之,皆采挖之厂,而非鼓炼之厂也。东峰之东北,有石洞厂,与西北之阿幸,东南之灰窑,共为“六厂”云。诸厂中惟此厂居庐最盛(128)。然阿幸之矿,紫块如丹砂,此中诸厂之矿,皆黄如沙泥,似不若阿幸者之重也。
注释:
(1)二十七日——这是己卯(1639)四月二十七日。作者当时五十四岁,这次离家出游已进入第四个年头了。他在这年四月十三日抵达腾越,由此南观跌水,考大盈江的出路;西游尖峰,西北游宝峰寺、打鹰山;下由顺江村,到固栋,探究龙川支流东,西二江的发源;溯西江而北,出滇滩关,抵阿幸厂;东南()雅鸟山,进入东江谷;北趋南竿甸厂。这一则日记,记录了途经石房洞山,探洞遇险的始末。(2)饭——吃罢早食(作动词用)。(3)“木胆”——作者前三天(二十四日)游固栋玉皇阁时所发现的一种植物,该日日记载“……南出峡门,其门南临绝壑,上夹重崖,有二木球倒悬其前,仰睇之,其上垂藤自崖悬空下丈余,即结为瘿,如瓠匏之缀于蔓者;瘿之端缀旁芽细枝,上迎雨露,茸茁夭矫,花叶不一状,亦有结细子员缀枝闻者,即山僧亦不能名之,但曰”寄生“,或曰”木胆“而已……是午,返寺,同顾仆取斧缚竿,负梯而往,……久而后得之。瘿圆若葫芦倒垂,上大下小,中环的颈;一瘿环若巨(),两端圆奏而中空,皆藤悬于上,而枝发于下;如()者轻而松,如葫芦者坚而重。余不能兼收,后行时置轻铡坚者而走。”(4)郁勃——烟气弥漫的样子。(5)热水——指温泉。坞——四周高,中间低的地方。作者前一天(二十六日)游热水塘,该日日记载“……时犹下午,遍观热水所汇,其出甚异。盖坞中有泪水自东峡中注一而西者,冷泉也。小水这左右,泉孔随地而出,其大如管,喷窍而上,作鼓沸状,滔滔有声,跃起水面者二三寸,其热加沸,有数孔突出一处者,有从石()一处者,有从石窞中斜喷者,其热尤甚。”(6)壑(或huò)——聚水的深谷,山坳里的沟池。(7)堑(欠qiàn)——壕沟。(8)墜——往下低落。(9)坪——平地。(10)岐——岔道。(11)意——以为,猜测。(12)其南逾——越过它(指坞)的南边。岰(有yǒu)——山洼,山谷。(13)固栋道 ——通向固栋的道路。(14)亟——赶紧。(15)莽行——在草莽中摸索前进。坂——同(阪bǎn)“字,山坡的同义语。(16)从之——顺着这条路走。(17)脊——这里指山岭。(18)当——本应该。(19)迂——走了弯路。(20)开——开阔。(21)阡塍(成chéng)——田间的界路。(22)芃(朋péng)芃——草木茂盛的样子。(23)嶻嶪(节夜jié-yè)——山势高大雄壮。前标——形状突出显眼。(24)倚南坡而庐——靠着南坡筑庐。庐,房屋。(25)莫可问为何所——找不到人询问这是什么地方。(26)已而——过了一会儿。(27)畏途——大家都不敢行走的危险的道路。(28)停趾——止步不前,歇足。(29)贸贸焉——满不在乎,无所谓的样子。自适——自管自走(也有自得其乐的意思)。(30)破——穿越。(31)嶻嵲(聶niè)——这里作名词用,借指前面提到的那座“东突”“前标”的石房洞山。(32)拓(托tuò)——土地平夷开展。(33)截流渡舟——乘船过江。(34)亘屏——横列的屏风。(35)豁然——开阔。遥达——通往远处。(36)嶂(丈zhàng)——象屏风一样的山峰。(37)矗立(触chù)峙——两山高聳对立。(38)宛转而注——转折前行。(39)不能竟去——舍不得就此而去。(40)停——放下。(41)削——陡峭。(42)不能受足——无法插脚,踩不上去。(43)不能受指——承受不起手指的攀扯。(44)及——登上。(45)辄——马上就会。陨(允yǔn)——往下墜落。(46)间得——偶得。少(稍shāo)粘着——稍微牢固些的(指石)。(47)绷足——紧绷着脚跟。挂指——贴紧双手。(48)平帖于壁——(人)象挂在墙壁上。(49)援——攀扯。(50)苏土——松动的土。(51)流土——也是松动的土。(52)苏石——松散的石块。(53)先试得其两手两足四处不摧之石——先措到了一处可以经得起手攀脚蹬的石块。(54)横帖——斜着身子紧贴在石壁上。(55)稍循而下墜——又稍微下退了一段距离。(56)穹然——高高的。(57)乳——石钟乳,从石灰岩洞顶下垂的石术,又名钟乳石。(58)批隙而入——从隙缝间挤身进去。(59)难于横帖之陟——比刚才斜着身子紧贴石壁而行更艰难。陟(志zhì),走山路。(60)冀(计jì)——希望。(61)竭蹶从之——勉力攀登上去。(62)透——穿越。(63)囁(聶niè)——踩踏(梯子)而登。(64)揽——收入眼底的景象。(65)缀——连续一大片的意思。(66)揣(chuǎi)——拉扯着。(67)逗——身子晃荡一下配合出某种姿势。(68)及——到达。(69)更生——重生,死而再生。(70)携饭——所带的干粮。路隅(于yú)——路旁。(71)中逊——(山脉)中断的意思。(72)称——对称,相配。(73)胜处——住处,好地方。(74)注溯——沿着。(75)簷覆飞空——就是“覆簷飞空”的意思。飞空,形容结构很生动也形容覆簷很高。(76)槛(砍(kǎn)——门限。(77)陟境——可以通行的山路。(78)释——卸下,解除。(79)厂——指南香甸厂。(80)村庐——房舍。接丛——密接成群。(81)矿炉——炼矿用的炉子。(82)甫——刚刚。(83)止存——只剩有。青蚨——本是虫名,扣世用作钱的代称。(84)计——盘算一下。界头——作者次日(二十八日)有界头之行。再过一天(二十九日)回到腾越。城——指腾越。(85)为一日供——供一天的需要。(86)迨——及至,等到。扒——同“爬”字。(87)褶(蝶dié)——夹衣。裙——古代男子所穿的下衣。三事——三件东西(物品)。(88)紬——同“绸”字。(89)沽酒市肉——打酒买肉。(90)僰(伯bó)彝——古代住丰我国云、贵一带的一种少数民族。(91)迤(以yǐ)邐——绵延,连接。(92)造——抵达。(93)楹——原本是房柱,这里引伸为屋子的意思。(94)额——题扁额(作动词用)。(95)厂——同“敞”字,高大开阔。(96)缤纷——花样繁多。飄颺(掦yāng)——形容那些钟乳石柱的形状非常生动。(97)极其北——互它的最北头。(98)穹盘——向高处盘旋。(99)因——借,顺。(100)龛(堪kān)——供奉佛像的小室。迸——突然出现。(101)置——形成。(102)氤氲(因晕yīn-yūn)——烟气上升的样子。(103)收览殆尽——几乎一览无余。(104)坊——牌坊。(105)每掩洞胜——往往会掩盖山洞的妙景。(106)惟此——只有这里的阁。(107)灵通——巧妙。(108)殊方——指边远偏僻的地方。(109)神构——精妙的建筑。(110)道人——修行的人。(111)云磴——高入云中的石级(指通向修行人的山居的道路)。(112)乳房——钟乳石所结成的的天然房屋(指深山中修行人的住处)。扃(窘jiǒng)——锁,关闭。(113)凭憩(气qì)——借此休息。(114)携囊——带上行李。(115)骈启——并排地张开着。(116)赭(者zhě)——黄——天然的褐铁矿,可以用作黄色颜料。(117)有水中貯——其中貯藏着水。(118)旁汇竇——排泄水的小洞。(119)神瀵(奋fèn)——源出《列子.汤问篇》:“禹之治水土地,迷而失途,谬之(至)一国。……当国之中有山,山名壶领,关若甔甀,顶有口,状若员(圆)环,名曰滋穴,有水涌出,名曰‘神瀵’。”这里借用来形容水池的奇妙。瀵,山顶的泉。(120)所酌——所饮的水。(121)迥(窘jiǒng)——远。(122)穷——彻底探查。(123)啜(绰chuò)酒——喝点酒。(124)譌(俄é)——同“讹”字,谬误。(125)“明光六厂”——阿幸、南香甸、灰窑、雅鸟、明光,合称为“明光六厂”;是著名的银矿区。(126)甎——同“砖”字。(127)鼓炼——用鼓风来炼矿。(128)居庐最盛——住家最多。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2 08:37
标题:
洞庭游记序.(明)文震孟
游有四快,而天时之宜,风月之美,眺览之奇不与焉。游当茹素之期,不以酒肉丝竹尘点山灵,一快也。又当沦弃之日,山中好事之家,无相物色者,草衣衲侣,游乃益清,二快也。穷林屋之胜,至于烟迷径绝,田夫野老,惊相告语,奔走救援,此犹足以征人心焉[1],三快也。以余耳目所及之名公,若冯元成先生游记遍天下[2],独遗几席之洞庭。至张伯起、周公瑕、王百谷[3],皆未尝泛石公、龙渚之棹[4]。惟赵隐君凡夫仅一至耳[5]。其他游者不能记,记者不能尽。即弇州之文[6],亦似寥寒未称。而孟长雄词伟藻[7],直与缥缈、莫厘争高竞爽[8],吞今掩古,光怪陆离。将使后来游者,遂可无言绝响,不必先结一记游之想,以挠其登高临深之天趣,四快也。
昔人有言,山水之神情,恒与幽人畸士相亲昵[9]。然非言语文章之妙,不足以发潜而疏远。今间询之楚人,武昌赤壁,仅一部娄[10];而柳州遗迹,按图索之,殊不相当[11]。独以两公文在,儿与五岳四渎并垂声于宇宙[12]。文人不遇,岂非山水之甚幸哉!况洞庭灵奇,夙标震旦[13]。惟护之以风涛,布之以险阻,即具逸情远胜者,亦未能时时酬对。一朝不偶,相得益彰,山灵恺豫,又复何如!不啻吾所称“四快”而已[14]。
余接摈废以来,屏栖深谷,云封烟绕。门前寸步,便如黔蜀万山。洞庭之游,日与孟长期,而今竟先我矣。览兹游记,固深快之,而亦深妒之,终乃深幸之。幸我虽未游,而孟长已游,他日虽游而已,不必记游也。
注释:
[1]征:证验,证明。[2]冯元成:冯时可号元成,华亭(今上海松江)人,隆庆进士。[3]张伯起:张凤翼,字伯起,长州(今江苏苏州)人,嘉靖进士。周公瑕:周天球,字公瑕,长州人,明诸生。王百谷:王稚登,字百谷,武进人,移居吴门,明诸生。[4]石公:山名,在太湖边。[5]赵隐居凡夫:赵宦光,字凡夫,吴县人,隐居于寒山。隐君,对隐士的尊称。[6]弇(yǎn)州之文:指明代王世贞的文章及诗作。王世贞,明代文学家,号弇州山人。[7]孟长:姚希孟,字孟长,吴县人,万历进士。[8]缥缈:山名,在太湖边。莫厘:即东洞庭山,在今江苏苏州市南太湖中。[9]幽人畸士:不合巨俗之士。[10]“今间”三句:意谓偶尔问起楚地一带的人来,那苏轼描写的赤壁,看上去也不过是一个小山丘。部娄,也作培[土娄],小山丘。[11]“柳州”三句:意思是柳宗元山水游记中描写的胜景,按照线索去寻找一下看看,也和他描写的形象不相符。柳州,唐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世称柳柳州。[12]五岳四渎:泛指中国的大山名川。五岳,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为中国大山总称。四渎,指江、河、淮、济,为神州大川的总称。[13]震旦:本佛经译音,古代印度人称中国为震旦。[14]不啻:无异于。
文震孟(1574—1636),字文起,天启殿试中第一,授修撰。忤魏忠贤意,调外,遂归。崇祯初擢礼部侍郎,有《姑苏名贤小记》。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2 08:38
标题:
独坐轩记.(明)桑悦
予为西昌校官,学圃中筑一轩,大如斗,仅容台椅各一,台仅可置经史数卷。宾至无可升降,弗肃以入,因名之曰“独坐”。予训课之暇,辄憩息其中,上求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之道,次窥关闽濂洛数君子之心[1],又次则咀嚼《左传》、荀卿、班固、司马迁、扬雄、刘向、韩柳欧苏曾王之文,更暇则取秦汉以下古人行事之迹,少加褒贬,以定万世之是非。悠哉悠哉,以永终日。轩前有池半亩,隙地数丈,池种芰荷,地杂植松桧竹柏。
予坐是轩,尘坌不入,胸次日拓,又若左临太行,右挟东海,而荫万间之广厦也。且坐惟酬酢千古[2],遇圣人则为弟子之位,若亲闻训诲;遇贤人则为交游之位,若亲接膝而语;遇乱臣贼子则为士师之位,若亲降诛罚于前。坐无常位,接无常人,日觉纷挐纠错,坐安得独?虽然,予之所纷絮纠错者,皆世之寂寞者也。而天壤之间,坐予者寥寥,不谓之独,亦莫予同。作《独坐轩记》。
注释:
[1]关闽濂洛:指宋代理学的主要学派,其代表人物为关中张载,闽中朱熹、濂溪周敦颐、洛阳程颢程颐。[2]酬酢:宾主相互敬酒。为古礼仪之一种。
桑悦(1447—1503),字民怿,江苏常熟人,官至柳州通判。著有《思元集》16卷和《桑子庸言》。
“山不在高,有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读罢明代文人桑悦写的《独坐好轩记》,我们大概都会很自然地联想起唐代诗人刘禹锡写的《陋室铭》。桑、刘二人的生活年代虽然相隔七百年,作为传统文人而持有的生活方式是何等相似!
一切的物质享受都可以降低到最低点,简陋的斗室对刘禹锡来说是“何陋之有,狭小的书轩在桑悦看来也是可以“悠哉悠战”的好处所。相对来说,他们更重视环境的清雅与心理的平衡。所以刘禹锡得意于“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自然意趣,桑悦则喜欢在轩前的半亩池塘里种荷花,于屋外隙地上植绿树。因为都是读书人,自然嗜书如命,刘禹锡常他的陋室中“阅金经”,而桑悦则将他的书轩当成了圣贤接待站,忙得不亦乐乎。七百年的悠您岁月,没有洗刷尽中国普通文人所留存的共同爱好与旨趣,这大约只能从儒家“安贫乐道”的古训中去找寻一点答案了。
然而桑悦又毕竟不同于刘禹锡,刘氏在他的陋室里热情接待来宾,“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虽然因文化层次的不同而拒斥了低阶层百姓的介入,对于同一层次的当代人还是门口开放的。桑悦则坚持“独坐”的标准,只与书中的古圣贤为师生为好友,而不接受同代人的亲近。我们固然可以说这是因为独坐轩太小,条件限制之故,桑说自己不也说,轩“大如斗,仅容台椅各一,台仅可置经史数卷”。然而这其实只是作者拒绝与外界交往的一种特殊形式,何以见得?《独坐轩记》最后便泄露了天则:“予之所纷实纠错者,皆出之寂寞者也,而天壤之间,坐予者寥寥,不谓之独,亦莫予同。”这就是说,桑悦之所以喜欢在独坐轩里接待那些书中的古人,其根本的原因在于那些古人本也是孤独的寂寞者。而在现实世界中,他却难以找到这样能深深体味到孤独寂寞的知音,所以他便只能“独坐”了。
在刘、桑二人或群处、或独坐的生活方式间分出轩轾来是没有必要的,因为它们是不同时代的产物。我们感兴趣的是,桑说这种独处的意识其实是反映了明代中叶以来知识分子个性意识的觉醒。任何时代任何企图超越该时代正统意识思考的人都会萌发出一种孤独感。但不同时代的人对于这种孤独感的处置却大相径庭。明代中叶以前的知识分子遇到这种情况时,更多是采用自我压抑或怨天尤人的方式,其基点是落在“我”的意识可以并且应该与流行意识同一的考虑上。而明代中叫以后的知识分子则大多认为“我”的意识是第一位的 没有必要非与正统的一致。因此,他们对于这种孤独感便更多地是采取肯定的态度,乃至像桑悦这样,对此还沾沾自喜。如果我们考虑到当时明代社会政治的黑暗与腐败,我们是不能不对桑悦的思想行为表示赞许的。
自然,桑悦之所以写这篇《独坐轩记》,还有其直接的动因。成化年间,他两次参加会试,均因“答策语不雅驯” 而被斥,第三次得了个副榜,上报年龄时又被昏庸的官僚看花了眼,误将26岁认作66岁,发往泰和(也就是文中所说的西昌)去做一个小小的学官——训导。以桑氏之高才,竟被埋没如此,真不免令人扼腕长叹。而桑悦到泰和任上后写这篇《独坐轩记》,也就不是无的放矢了。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5 16:34
标题:
杜环小传.(明)宋濂
杜环,字叔循。其先庐陵人[1],传父一元游宦江东[2],遂家金陵[3]。一元固善士[4],所与交皆四方名士[5]。环尤好学[6],工书[7],谨伤[8],重然诺[9],好周人急[10]。
父友兵部主事常允恭死于九江[11],家破。其母张氏,年六十余,哭九江城下,无所归。有识允恭者,怜其老,告之曰:“今安庆守谭敬先[12],非允恭友乎?盍往依之[13]?彼见母,念允恭故[14],必不遗弃母。”母如其言[15],附舟诣谭[16]。谭谢不纳[17]。母大困[18],念允恭尝仕金陵[19],亲戚交友或有存者[20],庶万一可冀[21]。复哀泣从人至金陵[22],问一二人,无存者。因访一元家所在,问:“一无今无恙否[23]?”道上人对以[24]:“一元死已久,惟于环存。其家直鹭洲坊中[25],门内有双桔,可辨识。”
母服破衣[26],雨行至环家[27]。环方对客坐见母,大惊,颇若尝见其面者[28]。因问曰:“母非常夫人乎?何为而至于此[29]?”母泣告以故[30]环亦泣,扶就座[31],拜之,复呼妻子出拜。妻马氏解衣更母湿衣[32],奉糜食母[33],抱衾寝母[34]母问其平生所亲厚故人[35],及幼子伯章。环知故人无在者[36],不足付[37],又不知伯章存亡,姑慰之曰[38]:“天方雨,雨止为母访之[39]。苟无人事母[40],环虽贫,独不能奉母乎[41]?且环父与允恭交好如兄弟,今母贫困,不归他人[42],而归环家,此二父导之也[43]。愿母无他思[44]。”时兵后岁饥[45],民骨肉不相保[46]。母见环家贫,雨止,坚欲出问他故人。环令媵女从其行[47]。至暮,果无所遇而返[48],坐乃定[49]。
环购布帛,令妻为制衣衾。自环以下[50],皆以母事之。母性褊急[51],少不惬意[52],辄诟怒[53]。环私戒家人[54],顺其所为[55],勿以困故轻慢与较[56]。母有痰疾,环亲为烹药[57],进匕箸[58];以母故[59],不敢大声语。
越十年,环为太常赞礼郎[60],奉诏祀会稽[61]。还,道嘉兴[62],逢其子伯章,泣谓之曰:“太夫人在环家,日夜念少子成疾[63],不可不早往见。”伯章若无所闻[64],第曰[65]:“吾亦知之,但道远不能至耳。”环归半岁[66],伯章来。是日[67],环初度[68]。母见少子,相持大哭[69]。环家人以为不祥,止之。环曰:“此人情也,何不祥之有[70]?”既而伯章见母老,恐不能行,竞给以他事辞去[71],不复顾[72]。环奉母弥谨[73]。然母愈念伯章,疾顿加[74]。后三年,遂卒。将死,举手向环曰:“吾累杜君,吾累杜君!愿杜君生子孙,咸如杜君[75]。”言终而气绝。环具棺椁殓殡之礼[76],买地城南钟家山葬之,岁时常祭其基云[77]。
环后为晋王府录事[78],有名,与余交。
史官曰[79]:交友之道难矣!翟公之言曰[80]:“一死一生,乃知交情。”彼非过论也[81],实有见于人情而云也。人当意气相得时[82],以身相许[83],若无难事[84];至事变势穷[85],不能蹈其所言而背去者多矣[86]!况既死而能养其亲乎[87]?吾观杜环事,虽古所称义烈之士何以过[88]。而世俗恒谓今人不逮古人[89],不亦诬天下士也哉!
说明:
这篇小传,在写法上,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对于杜环的生平,他在其他方面的表现,只用几句话就交代过去,而留出了绝大部分的篇幅,来突出收留和奉养张氏这一件事,以概括杜环的为人。第二,谭敬先对于穷途投奔的故交的老母闭门不纳.冷谈无情,常伯章对于流落异乡的亲生母亲长期不同不问,见面后又抛弃不顾,这两个人的形象和杜环构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显示了杜环的品格的可贵。
注释:
[1]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2]游宦——到外地去做官。江东——指长江下游一带。[3]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4]善士——纯洁正直的人。[5]所与交——同一元交往的人。[6]好(浩hào)——喜爱。[7]工书——擅长书法。[8]谨饬(赤chì)——言行都很谨慎。[9]重然诺——不轻易答应别人,答应了就一定做到。然诺是诺言的意思。[10]周——接济,援助。急——急难。[11]兵部——官署名。掌管全国武官的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主事——官名。在明代,主事为各部司官中最低的一级。九江——今江西省九江市。[12]安庆——今安微省安庆市。守——地方上的长官。[13]盍(河hé)——何不。[14]故——这里指旧交的情分。[15]如——依照。[16]附舟——搭船。诣(艺yì)——到,往见。[17]谢不纳——拒绝接见。[18]大困——陷于非常艰苦的境况。[19]尝——曾经。仕——做官。[20]存——活着。[21]庶——也许。可冀——有希望。[22]从——跟随。[23]无恙(样yàng)——这里指健在。恙是病的意思。[24]对以——用下面的话回答说。[25]直——当,位于。同“值”。[26]服——穿。[27]雨行——冒雨行路。[28]颇若——很像是。[29]何为——为什么。[30]这句说:常母哭泣着把原因告诉了他。[31]就座——坐到座位上去。[32]解衣——脱下衣服。更——换。[33]奉糜(迷mí)——恭恭敬敬地用手捧着一碗粥。食(四sì)母——拿东西结常母吃。[34]衾——被子。寝母——安排常母睡觉。[35]亲厚——关系亲密和交情深厚。故人——旧交,老朋友。[36]在——活着。[37]付——托付。[38]姑——暂且。[39]访——探求,寻找。[40]苟——假如。事——侍奉。[41]独——唯独。[42]归——这里是投奔的意思。[43]这句说:这是由于两位老人家而引起的。[44]无他思——不要有别的想法。[45]兵后——战争之后。岁饥——庄稼的年成不好。[46]骨肉——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如父母、兄弟、子女等。不相保——不能互相养活。[47]媵(映yìng)女——婢女。[48]这句说:果然,她所要访问的人一个也没有遇到,于是她就回来了。[49]坐乃定——这才坐定。意思是说:这才安心在杜环家中住了下来。[50]自环以下——指以杜环为首的杜家所有的人。[51]褊(匾biǎn)急——性情急躁。褊是狭小的意思。[52]少——稍微。惬(妾qiè)意——满意。[53]辄(哲zhé)——总是。 诟(构gòu)——怒骂。[54]戒——这里是开导,叮嘱的意思。[55]这句说:顺着她的意思,她想做什么,就让她做什么。[56]这句说:不要因为她处境贫因而轻视怠慢,发生争论。[57]烹——煮。[58]匕箸(比助bǐ zhù)——饭勺和筷子。[59]以母故——因为常母的缘故。[60]太常——太常寺,官署名,掌管祭祀、礼乐等事。赞礼郎——官名,掌管赞相礼仪之事。[61]祀(四sì)——祭祀。会(贵guì)稽——今浙江省绍兴县。[62]道——路上经过。 嘉兴——今浙江省嘉兴县。[63]少子——小儿子。[64]若无所闻——好象什么话也没有听见。[65]第——只,但。[66]岁——年。[67]是日——这一天。[68]初度——生日。[69]持——握。[70]这句说:有什么不吉祥的呢?“何不祥之有”是“有何不许”的倒装句。为了加强语气,所以在句式上作这样的变动。[71]结(带dài)——欺骗。[72]顾——回头看。[73]弥谨——更加小心。[74]顿——立刻。[75]咸——全,都。[76]椁(果guǒ)——套在棺材外面的大棺材。这里指棺材。殓——把死尸装进棺材。殡——把棺材停放下来。[77]岁时——逢年过节。云——用于句末的语助词。[78]晋王——晋恭王朱?,明太祖朱元璋的第三个儿子。录事——王府的属官,掌管文书。[79]史官——作者自指。[80]翟公——汉文帝时人。他做官的时候,宾客盈门;当他罢官后,门可罗雀。后来,他又被起用,宾客们要去找他,他在门上写道:“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81]过论——谬误的议论。[82]意气相得——彼此的心意都很投合。[83]以身相许——预先答应出力,不惜牺性自己。[84]若无难事——好象是没有困难的事情。[85]这句说:到了事情剧变、局势恶化的时候。[86]蹈——实行。背去——违背诺言而去。[87]亲——父母。[88]这句说:即使是古时候所赞扬的那些有义气、正直的人,也不见得有什么高过他的地方。[89]不逮(代dài)——不及。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5 16:35
标题:
范牧之外传.(明)陈继儒
余宅邻牧之。少闻牧之以情死,不敢问父老。比十年,奉化人之教,略已定情,乃始许牧之子必宣作《牧之传》。
范生牧之,名允谦,伯父太仆[1],父光禄[2],为文正、忠宣公后[3]。牧之复以庚午举乡进士。生而颀,广额,颐颊而下小削,目瞳清荧,骨爽邱俊,不甘处俗。华亭世家子,出必鲜怒[4],锦衣狐裘,舞于车上,童子骈肩而随,簪玉膏沐,如妇女之丽。牧之见之,往往内愧肉动,毛孔猬张辄障面去。牧之居恒单衫白袷[5],着平头弁[6],与诸少年颉颃而游[7]。游遇豪贵人牧之欠抑唯喏,阳嗛不敢言[8]。众以为是生也,寒酸不上人眼,意轻之。牧之乃快。或坐客小觉,则指衣疾趋出,急遣追呼者问牧之,牧之飘风逝矣。性嗜书,无所不读,能跳梁于翰墨间[9],有才子之志。客非韵[10],斥门者不纳。纳必以名香清酒为供,或宴语夜央,喜不嗜寐。童子更烛割炙[11],复张具如客初至时。屋下鸡鸣,犹闻鼓琴落子声[12],及醉而啸者。至是四方之客日益集,牧之恢张心胸,厚往薄来,故杂宾亦稍稍进;而未几杜生之事起。
杜生者,妓女也。以风态擅名,慷慨言笑,自题女侠。与牧之一遇阊门,目成久之[13]。退而执手叹曰:“吾两人得死所矣!君胜情拔俗,余亦侠气笼霄,他日枕骨而葬太湖之滨,誓令紫气射为长虹,羞作腼腆儿女。”下指鸳鸯,上陈双鹄,言罢大泣。众惊其不祥。嗣淹系旬月[14],无复顾礼,毁顿精神,刻辍家政。客乃有为文告神以绝牧之者。牧之答曰:“仆闻亏名为辱,亏形次之。诸君子俱当世贤者,仆虽不才,忝惠、庄之遇旧矣[15]。诸君子一旦报齐束带,矢之神前,击钟伐鼓,以绝鄙人,一时观者,莫不骇遽狂走,谓仆当得夷族之社员,以至于此。甚而造作端末,飞流短章,笔之隃糜[16],付之尸祝[17];无烦检考,遽定爰书[18];不须左验[19],遂成文案。是忠告含生于覆载[23],强息于人世,辱云甚矣!仆亦何人,其能甘之?惟有蹈东海而死耳。”牧之既深情胶粘不解,而复为诸客所激,若圆石遇坂,转触转下,势不得不与俱尽。会太宗窘杜生[24],出辱之庭。牧之忍愧,以身左翼,多悲辞。太宗徘徊,不令下鞭,然终不许牧之以一妓女烬[25],黜卖杜生为贾妇。牧之佯诺,阴使人赝为山西贾[26],得之,以藏于别第。俄载而与俱之长安。居长安邸不三月,牧之病肺死。
牧之既死,杜生敕家人装治其丧归[27],而以身从。杜入舟,忽忽微叹,间杂吟笑,如无意偿范者。至江心,命浴,浴罢更衣,左手提牧之定和砚,右手提棋楸[28],一跃入水。左右惊视不能救,初见发二三尺放沉浮旋澜中,已复飏起紫衣裾半褶,复转睫间,而生杳然没矣。
余闻牧之事光禄、秦淑人[29],及遇弟允临,斤斤孝友,名教人也。因缘为祟,卒耗俊姬,何哉?汉高、项羽[30],英雄绝世,剑锋淬人,眼不为眨,乃心销神枯终不能断虞、戚之爱[31]。夫二公赖有此举,小足破俗;不然,项乃倔强老卒,隆准公一村亭翁故态耳[32]。语云:“天下有情人,尽解相思。”世无真英雄,则不特不及情,亦不敢情也。牧之者,得无老氏所谓“勇于敢则杀”者欤[33]?定盟旦誓,永焉弗谖[34],沉恨幽疑,泮然涣释,两人可谓诚得死所矣。使杜迟回独生,或不欲生而无幸以不汗病,寥寥千古,含怨何期?今而后,知杜生之有以谢牧之[36],奇宕挑达[37],半卧粉黛中以老。君于牧之则讳姓,于蠡则讳名,垂二千年而合为范牧之也。”呜呼!然欤?否欤?
赞曰:余与牧之子必宣游,生驹俊鹘[38],抑何其似牧之也?必宣入国,而遇平康里则疾回其车[39]。市有倚门而挑者,耻若面黥[40],惟恐唾沫形影之及。必宣少孤,心不能记牧之短长肥瘠,而能不失尺度如是,父岂必身为教哉?夫曾子子父之相反[41],而赵括之读父书也[42],为人后者,其奚择也。
注释:
[1]太仆:官名,掌管皇室车马牲畜之事。[2]光禄:官名,唐以后专管皇室祭品、膳食,及招待酒宴。[3]文正、忠宣公:文正公,即北宋名政治家、文学家范纯仁,宋哲宗时,累官尚书仆射,中书侍郎。谥忠宣。[4]鲜怒:即鲜车怒马,装饰华丽的车子和肥壮的马匹。[5]白袷:白色夹衣。[6]平头弁:冠名。古代文士日常所戴。[7]颉颃:本指鸟飞上下的样子。此处指平等相伴。[8]阳嗛:装作说不出话。[9]跳梁:活跃,逞强。[10]韵:风雅。[11]割炙:割肉。[12]落子:下棋时移动棋子。[13]目成:男女钟情,以目传情。[14]淹系:滞留、停留。[15]忝惠、庄:忝,有愧于,此处是委婉谦词。惠、庄,指战国时代宋国哲学家惠施和庄子。[16]隃糜:地名,其地产墨,因以为墨的代称。[17]尸祝:尸,代表鬼神受祭的人;祝,传告鬼神言词的人。[18]爰书:记录囚犯口供的文书。[19]左验:寻找证据。[20]擿觖(zhì jué):挑剔,吹毛求疵,加以诬陷。[21]捃摭(jūn zhí):拾取,拣择。[22]文致:舞文弄法,陷人于罪。[23]覆载:天地的代称。[24]窘:胁迫,为难。[25]烬:燃烧成灰,此处指毁弃声名。[26]赝:伪装,冒充。[27]敕:诫饬。[28]棋楸:棋盘,多用楸木制成。[29]光禄、秦淑人:指范牧之父母。[30]汉高:汉高祖刘邦。[31]虞、戚:虞,指项羽宠姬虞姬;戚,指刘邦宠妾戚夫人。[32]隆准公:隆准,高鼻梁。据记载,刘邦相貌为“隆准龙颜”,故名隆准公。[33]老氏:指老子。[34]弗谖:不忘。《诗经.卫风.考槃》:“犹矢弗谖。”[35]君家蠡:指范蠡。因与传主范牧之同姓,故称。[36]杜牧之:唐诗人杜牧,字牧之。有“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杰薄幸名”句,可见其放逸生活。[37]奇宕挑达:风流倜傥,轻薄放纵。[38]生驹俊鹘:生驹:幼马;俊鹘,高飞的鸷鸟。比喻生气勃勃,有高远之志。[39]平康里:唐代长安平康里为妓女聚居之处。此处指代妓院。[40]面黥:古代在脸上刺字的刑罚。[41]曾子:指孔子的弟子曾参,他的父亲曾皙,也是孔子的弟子之一。[42]赵括: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空谈其父所传兵法,实则不会指挥作战。赵孝成王六年(公元前260年),赵中秦反间计,用赵括代廉颇为将,在长平大举出击,被秦将白起包围,突围不成,被乱箭射死。赵军四十馀万,全被俘,坑杀。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5 16:35
标题:
汾湖石记.(明)叶小鸾
汾湖石者,盖得之于汾湖也[1]。其时水落而岸高,流涸而崖出。有人曰:湖之湄有石焉[2],累累然而多,遂命舟致之。
其大小圆缺,袤尺不一[3]。其色则苍然,其状则崟然[4],皆可爱也。询其居旁之人,亦不知谁之所遗矣。岂其昔为繁华之所,以年代邈远,故湮没而无闻耶?抑开辟以来,石固生于兹水者耶?若其生于兹水,今不过遇而出之也;若其昔为繁华之所湮没而无闻者,则可悲甚矣。想其人之植此石也,必有花木隐映,池台依倚,歌童与舞女流连,游客偕骚人啸咏。林壑交美,烟霞有主,不亦游观之乐乎?今皆不知化为何物矣。且并颓垣废井、荒涂旧址之迹,一无可存而考之,独兹石之颓乎卧于湖侧,不知其几百年也,而今出之,不亦悲哉!
虽然,当夫流波之冲激而奔排,鱼虾之游泳而窟穴,秋风吹芦花之瑟瑟,寒宵唳征雁之嘹嘹[5],枪烟白露,蒹葭无际,钓艇渔帆,吹横笛而出没;萍钿荇带,杂黛螺而萦覆,则此石之存于天地之间也,其殆与湖之水冷落于无穷已耶?今乃一旦罗之于庭,复使垒之而为山,荫之以茂树,披之以苍苔,杂红英之璀璨,纷素蕊之芬芳,细草春碧,明月秋朗,翠微缭绕于其巅,飞花点缀于其岩。乃至楹槛之间,登高台而送归云;窗轩之际,照遐景而生清风。回思昔之啸咏,流连游观之乐者,不又复见之于今乎?则是石之沈于水者可悲,今之遇而出之者,又可喜也。若使水不落,潮不涸,则至今犹埋于层波之间耳。石固亦有时也哉!
注释:
[1]汾湖:在江苏省吴江县东南。[2]湄:指湖的岸边,水与草交接的地方。[3]袤尺:指长短尺寸。[4]崟(yín)然:石头高耸的样子。[5]嘹嘹:形容雁鸣的声音,响亮而悠长。
叶小鸾(1616—1632),字琼章,一字瑶期。貌美工诗。字昆山张氏,将嫁而卒。七日乃就木,举体轻盈。家人咸以为仙去,有《返生香集》。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5 16:36
标题:
芙蓉庄诗序(明)陈继儒
吾隐市,人迹之市;隐山,人迹之山。乃转为四方名岳之游,如獐独跳,不顾后群,如狮独行,不求伴侣。然丹危翠险,梯腐藤焦,每欲飞渡而空蹑之,计莫若退隐田园,因作田园诗。
张啸翁许为同志,和以见示,并出《芙蓉庄》诗若干卷属余读之。余笑曰:“今诗人集满天下,其投赠寄怀,率辇下君子[1],凡通显有位望者辄字之,几与无等。至问其交情始末,或彼此不相识,即识,彼亦不能省记。而必欲胪次其姓名,以为行卷羔雁之贽[2],大都一仕籍而已。”啸翁怜而唾之,凡与交游者唱和者汰不书。所作皆分梅种竹移菊艺兰莳茶采药及料理农桑渔樵之事。事真故烂熳而流便,兴率故简至而酣畅,心细故精综而修理,品洁故幽微而疏快,调高故孤直而清迥。读其诗想见其胸次,且笑且啼,且醉且醒。日混村童庄客之中,而神游于时局菀枯向背之外[3]。古者罢侯种瓜[4],逃相灌蔬[5],宠公条桑,云聊织履[7],其意念亦若此耳。四君子密藏遵晦,并文采不少见,吊古者深以为恨。而啸翁尤幸有此集流落人间,使人名利之心顿忘,烟火之焰尽息,虽逃世,而救世之功寓矣。啸翁数招余颇切,义不忍作铁心人,终当一叩芙蓉庄,饮李公洼[8],卧皎然桃花石枕[9],醉呼张志和[10],“汝曾见君家啸翁田园诗否?”
注释:
[1]辇下:京城。辇,帝王所乘的车。[2]行卷:唐应举士人把平日所作诗文写成卷轴,投献朝中显贵,以期扩大自己的影响。羔雁:小羊和雁,古时用作卿大夫相见时的礼品。贽:旧时初次求见所送的礼品。[3]菀枯:荣枯。菀,茂盛的样子。[4]罢侯种瓜:汉召平,本为秦东陵侯,秦亡后,他不做官,在长安城东种瓜,时称东陵瓜。[5]逃相灌蔬:战国齐人陈仲子,以兄食禄万钟为不义,适楚国,居于於陵。楚王欲以为相,不就,偕妻逃去,为人灌园。[6]庞公条桑:后汉庞德公与其妻躬耕岘山之南,栽桑灌园,刘表多次征召不出。[7]云卿织履:宋苏云卿,广汉人,绍兴间客居豫章东湖,结庐独居,靠种蔬菜织履自给。年青时与张浚为布衣交,浚为相,派人接他,他说请明天早上再来。至明早,苏已不知所往。[8]李公洼:唐开元中湖州别驾李适之登岘山,以山上有石窦如酒尊,因建亭名洼尊,“李公洼”即指此。[9]皎然桃花石枕:唐僧皎然有《桃花石枕歌赠康从事》、《桃花石枕歌送安吉康丞》诗。桃花石获地据诗称,亦在今湖州地区。[10]张志和:唐诗人,字子同,肃宗时待诏翰林,后隐居江湖,自号烟波钓徒。善歌词,能作画,作品多写闲散生活。曾在湖州一带生活过。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5 16:36
标题:
浮梅槛记.(明)黄汝亨
客夏游黄山、白岳[1],见竹筏行溪林间,好事者载酒从之甚适。因想吾家西湖上,湖水清且广,雅宜此具,归而与吴德聚谋制之。朱栏青幕,四披之,竟与烟水云霞通为一席,泠泠如也。按《地理志》云:“有梅湖者,昔人以梅为筏,沉于此湖,有时浮出。至春则开花流满湖面。”友人周东音至,遂欣然题之曰:“浮梅槛。”古今人意同不同,未可知也。书联者二,一曰:“湍回急沫上,缆锦杂华浮。”一曰:“指烟霞以问乡,窥林屿而放泊。”每花月夜,及澄雪山阴,予时与韵人禅衲[2],尚羊六桥[3]。观者如堵,具叹西湖千载以来未有,当时苏、白风流[4],意想不及。此人情喜新之潭。夫我辈寥廓湛妙之观,岂必此具,乃与梅湖仙人争奇哉?聊述所自,以贻观者。
注释:
[1]黄山:在安徽歙县西北。白岳:在安徽休宁县西。[2]禅衲:僧衣,代指僧人。[3]尚羊:同“徜徉”。六桥:在西湖苏堤上。[4]苏白:苏轼、白居易。都曾守杭州。
本文选自《晚明小品选注》卷六。文章叙述浮梅槛的制造及命名由来,描写浏览西湖的情形,颇有标新立异、风流自赏的意味。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5 16:37
标题:
付儿辈铭.(明)陈继儒
唐人功名富贵之盛,未有出郭汾阳之上者[1]。然三四传而支胄不复振[2]。至宋庆历四年,访求厥后,得裔孙元亨于布衣中,仅为永兴军助教而已。狄梁公曾孙[3],飘泊岷汉,干谒王侯[4]。宋相三李[5]:文正公昉、文靖公沆、文定公迪,皆一时名宰,子孙亦相继达宦,乃数世后渐益萧条。南渡转徙,三裔并居余干[6],无一人在仕版者[7],而文正、文靖,寂绝无闻,尤可太息。
至于靖康之变[8],帝子王孙、官门仕族之家,没为奴婢,使供作务。每人一月支稗子五斗,令自舂米,米得一斗八升,用为糇粮[9]。岁支麻五把,令辑为裘,此外不闻一钱一帛之入矣。男子不能辑者,经岁裸体。虏或哀之,使之执爨[10],虽微有暖气,旋出取柴,归坐火边,皮肉脱落。惟喜医人、绣工之类,寻常团坐地上,衬以败席。客至开筵,引能乐者,环列秦技。酒阑客散,各复其初,依旧环坐刺绣,往往绥病,相枕而死。
嗟乎!此皆帝王之苗裔、将相之名胄耳,逢时不辰,颠越至此[11]。今遭际太平,生长乐土,虽家徒四壁,而书富五车[12],白衣一裘,黄韲半瓮[13],天付儿曹,可谓多矣。我复尚安求哉!其各书一通,以置坐隅,以代击壤之乐。
注释:
[1]郭汾阳:唐郭子仪以平安史之乱功,累官至太尉、中书令,封汾阳郡王。[2]支胄:指贵族后代。[3]狄梁公:唐狄仁杰,字怀英,并州太原人。高宋初为大理丞。天授二年入为地官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为酷吏来俟臣诬害下狱,神功元年复为相。睿宗时追封梁国公。[4]干谒:对人有所求而请见。[5]宋相三李:李昉,宋太宗朝拜平章事,卒谥文正;李沆,宋咸平初累迁平章政事,卒谥文靖;李迪,宋景德初举进士第一,累官资政殿大学士,同平章事,卒谥文定。[6]余干:县名,属江西省。[7]仕版:官吏的名册。[8]靖康之变:宋钦宗(赵桓)靖康元年(1126),金兵攻破宋都开封,把宋徽宗、宋钦宗及宗室贵戚等三千余人掳而北去,北宋覆亡。[9]糇(hóu)粮:干粮。[10]执爨(cuàn):烧火煮饭。[11]颠越:衰落。[12]书富五车:《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后用书富五车形容书多。[13]韲:细切的酱菜蒌腌菜。[14]击壤:相传尧时,有老人击壤歌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后以击壤作为歌颂盛世太平的典故。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5 16:37
标题:
复多尔袞书.(明)史可法
面中向接好音(1),法随遣使问讯(2)吴大将军,未敢遽通左右(3),非委隆谊于草莽也(4),诚以大夫无私交(5),《春秋》之义。今倥偬(6)之际,忽奉琬琰之章(7),真不啻(8)从天而降也。循读再三(9),殷殷致意(10)。若以“逆贼”尚稽天讨(11),烦贵国(12)忧,法且感且愧(13)。惧左右不察,谓南中臣民偷安江左(14),竟忘君父之仇,敬为贵国一详陈之。
我大行皇帝(15)敬天法祖(16),勤政爱民,真尧舜之主(17)也。以庸臣误国,致有三月十九日之事(18)。法待罪面枢(19),救援莫及,师次淮上(20),凶问(21)遂来,地坼天崩(22),山枯海泣(23)。嗟乎!人孰(24)无君,虽肆法于市朝(25),以为泄泄者(26)之戒,亦奚足谢(27)先皇帝于地下哉!
尔时(28)南中臣民,襄助恸如丧考妣(29),无不拊膺(30)切齿,欲悉东南之甲(31),立翦(32)凶仇。而二三老臣(33),谓国破家亡,宗社为重(34)相与迎立今上(35),以系中外之心(36)。今上非他,神宗(37)之孙,光宗犹子(38),而大行皇帝之兄也。名正言顺,天与人归(39)。五月朔日(40)驾临南都,万姓夹道欢呼,声闻数里。群臣劝进(41),今上悲不自胜(42),让再让三,仅允监国(43)。迨臣民伏阙(44)屡请,始以十五日正位(45)南都。从前凤集河清(46),瑞应(47)非一,即告庙之日,紫气如盖(48),祝文升霄(49),万目共瞻(50),欣传盛事。大江涌出枏梓数十万章(51),助修宫殿,岂非天意也哉!越(52)数日,遂命法视师(53)江北,刻日西征。忽传我大将军吴三桂借兵贵国,破走逆贼,为我先皇帝发丧成礼,扫汪宫阙,扶辑群黎(54),且罢薙发之令(55),示不忘本朝。此等举动,振古铄今(56),凡为大明臣子,无不长跑北向(57),顶礼加额(58),岂但如明谕(59)所云“感民图报”已乎!谨于八月,缮治筐篚(60),遣使犒师,兼欲请命鸿裁(61),连兵西讨。是以王师即发,复次江淮,乃辱明诲(62),引《春秋》大义来相诘责,善哉言乎!推而言之,然此文为列国君薨(63),世子(64)应立,有贼未讨,不忍死其君者(65)立说耳!若夫天下共主,身殉社稷,青宫(66)皇子,惨变非常(67),而犹拘牵不即位之文(68),坐昧大一统之义(69),中原鼎沸(70),仓卒(71)出师,将何以维系(72)人心,号召忠义?紫阳《纲目》,踵事《春秋》(73),其间特书(74),如莽移汉鼎,光武中兴(75);来丕废山阳,昭烈践祚(76);怀愍亡国,晋元嗣基(77);徽钦蒙尘,宋高缵统(78)。是皆于国仇未翦之日,亟正位号(79),《纲目》未尝斥为自立,率皆以正统予之(80)。甚至如玄完幸蜀,太子即位灵武(81),议者疵之(82),亦未尝不许以行权(83),幸其光复旧物也(84)。
本朝传世十六(85),正统相承(86),自治冠带族(87),继绝存亡(88),仁风遐被(89)。贵国昔在先朝(90),夙膺封号(91),后以小人构衅(92),致启兵端(93),先帝深痛疾之,旋加诛戮(94),此展下所知也。今痛心本朝之难,驱除乱逆,可谓大义复著于《春秋》矣,若我国运中微,一旦视同割据,转欲移师东下(95),而以前导命元凶(96),义利兼收,恩仇倏忽(97),奖乱贼而长寇仇(98),此不惟孤本朝借力复仇之心(99),亦甚违殿下仗义扶危之初志矣(100),昔契丹和襟,止岁输以金缯(101);回匕助唐(102),原不利其土地。况贵国笃念世好,兵以义动,万代瞻仰(103),在此一举。若仡乘我蒙难,弃好崇仇(104),规此幅员(105),为德不卒(106),是以义始,而以利终,为贼人所窃笑也。贵国岂其然乎(107)!
往者(108),先帝轸念潢池(109)不忍尽戮,剿抚互用(110),贻误至今。今天上天纵英武(111),刻刻以复仇为念,庙常(112)之 上,和衷体国(113);介胄(114)之士,饮泣枕戈;忠义兵民,愿 为国死。窃以为天亡“逆闯”,当不越于斯时矣(115)。语曰:“树德务滋,队恶务尽(116)”今“逆贼”未伏天诛(117),谍知卷土西秦(118),方图报复。此不独本朝不共戴天之恨(119),抑亦(120)贵国除恶未尽之忧。伏乞(121)坚同仇之谊,全始终之德(122),合师进讨,问罪秦中(123),共枭(124)“逆贼”之头,以泄敷天之忿(125)。则贵国义问(126),照耀千秋,本朝图图报,惟力是视(127)。从此两国世通盟好,传之无穷,不亦休乎(128)?至牛耳之盟(129),本朝使臣,久已在道,不日抵燕,奉盘盂从事矣(130)。法北望陵庙,无涕可挥(131),身蹈大戮(132),罪应万死。所以不即从先帝于地下者,实为社稷之故,传曰:“竭股肱之力,继之以忠贞(133)。”法处今日,鞠躬致命(134)克尽臣节而已(135),即日奖率三军(136),长驱渡河,以穷狐兔之窟(137),光复神州(138),以报今上及大行皇帝之恩。贵国即有他命(139),弗敢与闻(140),惟殿下实昭鉴之(141)!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5 16:38
复多尔袞书.(明)史可法
注释:
(1)南中——南方。向——以前。好音——指吴三桂借清兵打败李自成的消息。(2)问讯——问候,致意。(3)遽(据jù)——急于。左右——原意是身边的工作人员,书信中作为对方的尊称,表示不敢直接向本人陈述,请左右转达。(4)委——弃。草莽——草野。(5)大夫无私交——诸候国的大夫不应该和异国的大夫建立私交,以免因私人感情而妨碍国事。(6)倥偬(总zǒng)——仓促,繁忙。(7)琬琰(宛言wǎn-yǎn)——琬圭和琰圭,本为两种精美的玉器,这里用以比喻文章之美。章——指来信。(8)不啻(翅chì)——如同。(9)犢 读再三——反复阅读的意思。(10)殷殷——恳切。致意——表示(写信人的)心意。(11)稽——迟迟没有受到。天讨——原指帝王代天惩罚。(12)贵国——指清朝。(13)且感且愧——又感激又惭愧,因自己没有力量,不得不靠别人。(14)江左——江南,见第六页注(8)。(15)大行皇帝——先帝,专指初死的皇帝。大行,去了不回来的意思。(16)法祖——师法祖先。(17)尧舜之主——象尧舜奸末圣明的君主。(18)三月十九日之事——指李自成破京师,明思宗自杀。(19)待罪——供职的谦称。南枢——因史可法当时加任东阁大学士,位居南都枢要,故云。(20)师次淮上——军队刚到淮河边上。次,停留。这句话与实际情况有出入,史可法“誓师勤王,师次浦口”,得到京师城破的消息,便回南京去磋商建立政权了。(21)凶问——指明思宗死讯。(22)地坼(彻chè)天崩——地裂天坍,形容得到消息时精神受到极大震动的样子。(23)山枯海泣——形容悲痛的深切。(24)孰——哪一个。(25)肆——杀人后把尸体陈列示众。市朝——人众会集的地方。(26)泄泄(移yì)者——迟缓误事的人。(27)奚足——怎么够……。谢——认罪、谢罪。(28)尔时——那时候。(29)恸(痛tòng)——痛哭。考妣——父母死后的称呼。(30)拊膺(英yīng)切齿——拍胸咬牙。表示悲痛到了极点。(31)悉——这里是尽其所有的意思。甲——军队。(32)翦——全部消灭。(33)二三老臣指南京兵部侍郎兼管礼部事吕大器、都御史张慎言、詹事姜曰广及马士英等。这里的二三是虚指,犹言几个。(34)宗社为重——应该以宗庙、社稷为重。宗庙社稷即封建国家的代称。(35)相与——共同。今上——现在的皇帝,指弘光帝。(36)系——联结。中外——中央和地方。全句意思是:有了个政权,才能使人心安定。(37)神宗——万历帝,名翊钧,1572—1620年在位。(38)光宗——神宗太子常洛,1620年即位,年号泰昌,在位一个月病死。(39)天与——上天赞许。人归——人心拥护。(40)朔日——阴历初一日。(41)劝进——意为经过臣下劝说才登帝位。(42)悲不自胜(shēng)——悲痛得(身体)经受不起了。(43)监国——代理皇帝职务。朱由崧于五月初三称监国,过了十二天,即位称帝。(44)迨(代dài)——等到。阙(guè)——宫殿、陵墓前面的高建筑,这里指宫门。(45)正位——即位。(46)凤集河清——古代以凤鸟出现和黄河变清算做吉兆。这是附会之辞。凤本是传说中的鸟;黄河局部暂变清,偶或有之,也和人事无关。集,鸟在树上栖息。(47)瑞应——吉祥的征兆。(48)紫气——古代有种迷信叫望气,根据望见的气决定吉凶。紫气是吉祥的气。盖——覆盖物叫盖,车篷、雨伞等都可叫盖。(49)祝文升霄——告天的奏章烧化后被风吹上云霄。古人认为这是天帝接受祝文的吉兆。我们认为:或者是风凑巧把灰吹得较高,或者完全是粉饰的话。(50)瞻——望。(51)相梓(男紫nán-zǐ)——均树名。枏(即楠)木有香气,梓木轻软不易朽烂。章——大木材。这里作量词用,数十万章即数十万根。这些话,前人也认为是不经之谈。(52)越——过了。(53)视师——督师。(54)辑——和睦。黎——即黎民。黎本义是众多。全句意思即安民。(55)薙(剃tì)发之令——满族习惯,剃去前半部头发,后半部削发垂辫,与汉族把全部头发束起的不同。清军势力所到,都下令薙发。多尔袞应吴三桂的要求,引兵入关,宣布“除薙发外,秋毫无犯”;同月,又宣布暂停,“照 旧束发,悉听其便。”次年,灭弘光政权,就下薙发易服之令,雷厉风行,:迟疑者同逆命之寇,必置重罪“了。(56)振古铄(朔shuò)今——为古今所未见的意思。铄,光辉美盛。(57)长跪——即跪。古旧地席地而坐,跪在地上,把臀部放到脚跟上,就算坐了。伸直腰股,就叫长跪。北向——尊贵者坐北朝南,卑贱者在南面向北行礼。(58)顶礼、把头、两插、两足俯伏在地。加额——以手加额,表示庆幸。(59)明谕——指多尔袞致史可法书。(60)缮(善shàn)——治——整治。筐篚(fěi)——都是盛物的竹器,约为一词,即薄礼之意。(61)鸿裁——鸿裁原指文章体制宏伟。这里和“请命”连接,即请尊意决定之意。鸿,盛大。裁,裁决。(62)辱——承蒙。明诲(讳huì)——英明的教导。(63)甍(轰hōng)——诸侯死叫甍。(64)世子——诸侯的嫡长子。(65)不忍死其君者——感情上不愿意承认国君已死的人。(66)青宫皇子——即太子。太子住东宫,古时认为东方属木,木色属青。(67)惨变非常——据《明史》记载,思宗太子 慈烺及定王慈炯、永王慈炤,皆于京师陷后,不知所终。(68)拘(jū)牵不即位之文——被“有贼不讨,不得书即位”的说法束缚住。(69)坐昧(mèi)——恰恰违反了。坐,徒然;昧,不明。大一统之义——《春秋》的第一句是“(隐公)元年,王正月”。《公羊传》说:“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后人因以大一统为《春秋》最首要的主旨。大,重视,尊重。(70)鼎沸——以鼎中汤水沸腾的状态比喻天下大乱。鼎在商周时是炊器。(71)仓卒(促cù)——匆匆忙忙地。(72)维系——维持结纳。(73)紫阳——指宋朱熹。紫阳本来是堂名,后来成为朱熹的别称。《纲目》——朱熹编的《通鉴纲目》。踵事《春秋》——继承《春秋》的笔法。踵,指跟着前人的脚迹走,即继承、效法的意思。(74)特书——大书特书,重点突出的意思。(75)莽移汉鼎,光武中兴——王莽是西汉末年的宰相,他夺了刘家的天下。这里的鼎是王朝的重器。相会夏禹铸九鼎,三代相传,春秋时楚庄王出兵过洛阳(东周都城),问鼎的轻重,暗示想取而代之。后来主淫“鼎”或“鼎祚”做国运的供称光武即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他参加反王莽的绿林军,推翻王莽,再消灭起义军和割据者,重建汉朝,所以叫中兴。(76)不废山阳,昭烈路祚(zuò)曹丕废汉献帝,封献帝为山阳公。刘备乘此机会,在成都称帝,是为蜀汉烈帝。祚,皇位。朱熹《纲目》的三国部分,根据蜀汉的年号纪年,与司马光《资治通鉴》根据曹魏年号纪年者不同。(77)怀愍亡国,亚元嗣基——怀、愍是丁晋亡国时的两个皇帝。怀帝司马炽永嘉五年(311),汉刘曜(匈发族)破洛阳,俘怀帝,愍帝司马邺在长安继位,建兴四年(316),齐曜又破长安,愍帝被俘。二帝后均镣。公元317年元帝刀与睿在南方重建政权,是为东晋。(78)徽钦蒙尘,宋高缵(zuǎn)统——宋徽宗赵佶宣和七年(1125),金兵攻宋,徽宗传位给儿子钦宗赵桓。靖康二年(1127)。二帝同被金兵掳去,史称“徽钦蒙尘”。蒙尘,指帝王遭难流亡在外,蒙受风尘。宋高守赵檭也是徽宗的儿子,原封康王,他重建了政权,缵,继承。/统,一脉相承的系统,这里指王朝总递传。(79)亟(即jí)——正位号——马上正式即位为帝。亟,立即。(80)率(帅shuài)——都。以正统予之——指在《纲目》上用他们的年号纪年,承认他们是正统,不是所谓的“僭(jiàn)伪“。(81)玄宗幸蜀,太子即位灵武——唐玄宗李隆基天定十四载(755),安史之乱爆发。次年,他逃往四川。太子李亨留下拒敌,他到灵武自立为帝,是为肃宗。幸,帝王驾临其地的意思。(82)议者疵之——论史者都批评他。疵,缺点错误。(83)许以行权——造成他能够变通办法。权,指不合正理而能解决问题的权宜之计。(84)幸——庆幸。光复旧物——恢复原来的王朝。(85)本朝传世十六——明朝从太祖朱元璋到思宗朱由检共十六帝。(86)正统相承——世世代代为天下共主的意思。所谓正统,据北宋欧阳修的解释“夫居天下之正,合天下于一,斯正统矣。“(《正统论》)(87)冠带之族——指官吏、士大夫。冠带本为帽子和腰带,旋专指统治阶级的装束后又用作统治阶级的代称。(88)继绝存亡——参见第7页注(2)。(89)仁风遐(霞xiā)——被仁爱之风使远方的人都能受到。遐,远。(90)先朝——指自崇祯帝以上的明代各朝。(91)夙(速sù)——膺封号——一向受到封号。明永乐元年(1403),任女真(满)族首领阿哈出为建州卫指挥使,以后世袭其职。后金(清)太祖努尔哈赤本人不仅袭封为建州卫指挥使而且还升为建州卫都督佥事,加大都督,封龙虎将军。夙,素常。膺,受。(92)小人构衅(xìn)——坏人挑起事端。按明清间的战争其实是努尔哈赤发动的。这里当指万历四十七年(1619)杨镐率四路大军攻金大败一事。杨镐败扣下狱,于崇祯二年(1629)被杀。杨镐无能误国,但并非“小人“;攻金原因是后金先攻陷抚顺等地,谈不到”构衅“。史可法是因为不与”角口“,寻求妥协,不得已而这样说的。(93)致启兵端——以致引起战争。端,缘由。(94)旋加诛戮——后来就把他(杨镐)杀了。殿下——对太子、亲王的尊称。多尔袞这时已封亲王。(95)转欲——反而要。东下——实为南下。(96)以前导命元凶——命首要的凶犯做前对顶角,指多尔袞致史右法书中所云:“且拟释彼重诛,命为前导。“(97)恩仇倏(shū)忽——转眼之间把恩仇颠倒过来。(98)奖乱贼而长寇仇——鼓励好那些作乱造反的人。(99)孤——孤负,同“辜负”。全句说:本朝原来芥力复仇,感到很满意,现在情形如此,大失所望。(100)从“若乘我国运中微”至此,《东华录》删去。(101)契丹和宋,止岁输以金缯——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辽(契丹)攻宋至澶州(今河南省濮阳县)。宋与辽讲和,由宋每年输辽岁币银十万两、绢十十万匹。缯。古代丝织品总称。(102)回讫(hé)——我国古民族,唐时活动在鄂尔浑河一带。曾出兵助唐,平定安史之乱。(103)瞻仰——仰望,表示尊敬、崇拜。(104)崇仇——增长恶感。(105)规——打算,这里是企图夺取的意思。幅员——幅指宽度,员指周周,合起来指疆域。(106)为德不卒——做好事不做到底。(107)岂能然乎——难道会这样么?(108)往者——以前。(109)轸(诊zhěn)念——关怀,体谅。潢池——参见第6页注(7)。(110)剿抚互用——闯红灯用军事镇压和招降两手。崇祯时确实有此情形,但单用军事镇压,也无法消灭起义军。史可法说因此而贻误至今,不过是对多尔袞说几句装装门面的话。(111)天纵英武——即天赋武。这当然也是装面子的话。天纵,天所给予的。(112)庙堂——指政府。(113)和衷体国——团结一致,共谋国事。这也不符合事实,但是对敌方不能不这样讲。(114)介胄(宙zhòu)——甲和盔。(115)当不越于斯时矣——一定不会晚于这时候了。(116)语曰——俗语,常言说。树德务滋,除恶务尽——立德务求其多,除恶务求彻底。务,必须。(117)未伏天诛——意为还没有被杀。(118)卷土西秦——在陕西准备卷土重来。西秦,陕西一带原是古秦国旧地,又因地在我国西部,故称。(119)不共戴天之恨——参见第3页注(6)。(120)抑亦——而且也是。(121)伏乞——伏地而求,表示尊敬之意。伏,伏地。(122)全始终之德——有始有终地把好事做全。(123)问罪——宣布对方罪过,加以讨伐。秦中——指陕西中部一带的地域。(124)枭(消xiāo)——指斩首示众。(125)敷(夫fū)天之忿——形容忿恨极大。敷天,铺天。(126)义问——仗义的名声。(127)惟力是视——尽力量办事。(128)不亦休乎——岂不好呢?休,美好。(129)牛耳之盟——古代盟会时割牛耳取血,主盟者执牛耳。(130)奉盘盂从事——捧着结盟时放牲血的盘盂。古代歃血为盟,把割排耳取得的血(有时也用其他动物的血)含在口中(一说涂在口帝)。明清时早已不有这类仪式了,这里借指派人北上订约。(131)陵庙——指明朝的皇陵和宗庙。无涕可挥——哭者哭不出了,表示悲痛之甚。(132)身蹈大戮(录lù)——身犯该杀的罪。指中可法身为重臣,不能报国殉主。(133)股肱(工gōng)——帝王得力的助手。肱,手臂,从肝到腕的部分。两句意为尽忠竭力,见《左传.僖公九年》。(134)鞠躬——弯着身子,表示恭敬谨慎。致命——实即“尽瘁”之意。致,尽。(135)克尽——能够尽到。按《东华录》在“法处今日”以下,作“致命遂志。克尽臣节,报以报也”。从“即日……”到“弗敢与闻”,全册。(136)奖率三军——率领全军。出兵时要鼓舞士气,故用奖字,即劝勉之意。(137)穷……之窟——肃清……的巢穴。(138)神州——中国的别称。这两句不钗指镇压起义军,也暗示要驱逐清军,收复北方土地。(139)他命——其他的命令,指招降而言。(140)弗敢与闻——听也不敢听,即坚决拒绝,不过用了字面上比较委婉的句子。与,原为参预的意思。(141)昭鉴——明白审察。
史可法(1601—1645),字宪之,号道邻,明河南祥符(今河南省开封市)人。崇祯元年(1628)进士。从崇祯八年到十二年,他奉命防守池州、安庆等地,抵御农民起义宫的进攻后因父丧支职。服满后任户部右侍郎 兼右佥都御史,总督漕运,巡抚凤阳、淮安、扬州。十六年,任南京兵部尚书。十七年(1644),李自成推翻明朝,明思宗(朱由检)自然。史可法与马士英等在南京立主王由崧(弘光帝)。福王昏庸,马士英擅权,他赴扬州督师,徒有虚名,并无实权。次年(弘光元年),清兵南下,他困守孤城,坚决抵抗,城破后自杀未死,被清兵所害。遗体下落不明,有衣冠冢在扬州梅花岭上。著有《史忠正集》。
这封信出于史可法幕僚之手,执笔者是谁,说法很多。有人说出于侯方域之手,不可靠。此外有柚城何亮工、沔阳黄曰芳、乐平王纲、新建欧阳五敕等说。明清之际的史学家谈迁主黄曰芳说,见《枣林杂俎》。他说原稿口气很强硬,史可法亲笔删改,并说“不必角口”。这个说法似较近真。
多尔袞的《致史可法书》是一封劝降信,也可以说是一道最后通牒,语气强硬,文笔犀利,字里行间,处处透露出咄咄逼人的气息。按常理来说,史可法尽管可以针锋相对,痛加驳斥,把回信写成一道慷慨激昂的檄文。但是史可法并没有这样做,只是把针锋相对的意思,放在委婉曲折的语言中间,以平静的口吻表达出来。
为什么要这样写?原因在于没有实力。
南明弘光政权筹建时,史可法等清流人物原想拥立比较贤明的潞王常淓;凤阳总督马士英想抓权,主张立昏庸的福王。马士英握有“江北四镇”(总兵为高杰、黄得功、刘良佐、刘泽清)兵树,清流派无奈,于是福王就上了台。四镇的军队缺乏战斗力,抗敌不足,扰民闹事的能耐却很大。史可法到扬州督师,总兵官兵并不听他的号令,他上任后,首要的任务是当和事佬,劝高杰服从命令,不要占据扬州。他办得到这点,已经很不容易,想进一步击退强敌,保全半壁江山,实在力不从心。他希望同清朝有一个南北朝的局面。《复多尔袞书》之所以只能是弱者之声,不能“角口”,就是被这样的形势所决定的。但是尽管这样,史可法还是以“乘我蒙难,弃好崇仇,规此幅员”数句,对来书所谓南明“坐享渔人之利”的责难,作了针锋相对的驳斥而且接过多尔袞原信所标榜的“《春秋》之义”,极力论证了南明政权的“正统”地位,从而反衬出清兵所谓“代为雪耻”的虚伪性。最后,看来极其委婉,实质上却坚强地表示了誓死不降的决心。事后史可法并以自己的行动实现了们中的诺言。至于文中攻击农民起义军的地方。是时代和阶级所决定的,又并非本篇主旨所在,读者了解这一点就可以了。
这封信原藏清朝内阁册库,清高高宗(乾隆)看了,认为并没有诋毁清朝的字样,只是表现了“可法之孤忠”,“仍明臣尊明之义”,许其流传。他的用意显然在勉励清朝的臣子足球清朝。但《东华录》收录这封信时,仍删去数句,旧日选文多据此本。现在收的是全文,对《东华录》删掉的部分在注解中作了说明。
原文开头列衔云:“大明国督师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史可法顿首谨启大清国摄政王殿下”;书尾署的年月日是:“弘光甲申九月十五日。”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5 16:39
致史可法书 清.多尔袞
矛向(1)沈阳(2),即知燕京物望(3),咸推司马(4)。后入关破“贼”,得与都人士相接,识介弟于清班(5),曾托其手泐平安(6),拳致致衷曲(7),未审(8)以何是得达?比(9)闻道路纷纷,多谓金陵(10)有自立者。夫君父之仇,不共戴天(11)。《春秋》之义(12),有贼不计,则故君不得书葬,新君不得书即位(13),所以防乱臣贼子(14)法至严也。
“闯贼”李自成(15)称兵犯阙(16),荼毒(17)君亲,中国臣民不闻加遗一矢(18);平西王吴三桂(19)介在东陲(20),独效包胥(21)之哭。朝廷感其忠义,念累世之夙好(22),弃近日之小嫌(23),爰整貔貅(24),驱除枭獍(25)。入京之日,首崇怀宗商后谥号(26),卜葬山陵(27),番如典礼;亲郡王钭军以下一仍故封(28),不加改削;勋戚(29)言语牙诸臣,咸在朝列,恩礼有加。耕市不惊,秋毫无扰(30)。方拟(31)秋高气爽,遣将西征,传檄江南(32),连兵河朔(33),陈师鞠旅(34),戮力(35)同心,报乃(36)君国之仇,间彰我朝廷之德。岂意南州诸君子敬安旦夕(37),弗审事机,聊慕虚名(38),顿忘(39)实害,予甚惑之(40)!
国家(41)之抚定燕京,乃得之于“闯贼”非取之于明朝也。“贼”毁明朝之庙主(42),辱及先人,我国这膛惮征缮(43)之劳,番索敝赋(44),代为妻耻。王师暂息,遂欲雄据江南,坐亭渔人之利(45),揆诸情理(46),岂可谓平!将以为天堑(47)不能飞渡,投鞭不足断流邪(48)?夫“闯贼”但为明朝崇(49)耳,未尝得罪于我国家也,徒以薄海(50)同仇,特申大义。今若拥号称尊,便是天有二日(51),俨为敌国。予将简(52)行之锐,转斾(53)东征,且拟释彼重诛(54),命为前导。夫以中华全力,受困潢池(55),而欲以江左一隅(56)兼支大国(57),胜负之数,无待蓍龟(58)矣。
予闻闻君子之爱人也以德(59),细人则以姑息(60)。诸君子果识时知命(61),私愤念故主(62),厚受贤王(63),宜劝令削号归藩(64),永绥福禄(65)。进行当待以虞宾(66),统承礼物(67),带砺山河(68),位在诸王假上,庶不负朝廷伸义讨“贼”兴灭继绝之初心(69)。至南州群彦(70),翩然来仪(71),则尔公尔侯,列爵分土,有平西王之典例在,惟执事实图赖之(72)。免近(73)士大夫好高树名义,而不顾国家之急,每有大事,辄同筑舍(74)。昔宋人议论未定,兵已渡河(75),可为殷鉴(76)。先生领袖(77)名流,主持至计(78),必能深维终始(79),宁忍承俗浮沉(80)?取舍从违,应早审定。兵行在即,可西可东(81),南国安危,在此一举,愿诸君子同以计“,贼”为心,毋贪一身瞬息(82)之荣,而重故国(83)无穷之祸,为乱臣贼子所笑,予实有厚望焉。记(84)有之:“惟善人能受尽言。”(85)敬布腹心(86),伫(87)闻明教。江天在望,延跂(88)为劳,书不宣意。
注释:
(1)向——以前。(2)沈阳——清初建国时称金(史称后金),建都赫图阿拉(今辽宁省新宾县);后迁辽阳;太祖天命十年(1625),迁都沈阳。(3)物望——众望所归。(4)咸——都。司马——兵部尚书的代称,这里指史可法。(5)介弟——令弟。指可法的兄弟史可程。介,大的意思。清班——清贵的官班。可程是崇祯十六年进士,在翰林院任庶吉士。他不久南归,有没做清朝的官。(6)手泐(lè)平安——写信问候。泐,通“勒”,名刻,引早作书写。(7)拳致衷曲——恳切地把我的衷情传达给您。拳,犹拳拳,非常恳切的意思。(8)审——知。(9)比(bì)——近来。(10)金陵——南京的古称。战国时楚置。(11)不共戴天——不表与仇人在同一个天空下生活形容仇恨之深。(12)《春秋》之义——《春秋》,传经孔子修订的鲁国编年史。古代经学家说《春秋》每个字都有褒贬的含意。(13)有贼不讨三句:春秋时鲁大夫羽父派人镣鲁隐公另立桓公,后来齐侯又派公子彭杀死桓公,立庄公。因为他们是国君而被杀害,鲁国又未去惩讨弑君之“贼”,所以《春秋》对隐公未书葬,对庄公不即位。这里的意思指明思宗自然后,进明政权却不去讨伐农民起义军。因而福王不能表明政权。(14)乱臣贼子——不守臣道、做坏事的人。孟子说:“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15)“闯贼”——封建地主阶级对“闯王”高迎祥、李自成的诬称。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高迎祥、李自成先后称“闯王”。李自成(1606—1645)——本名鸿基,陕西米脂人。1643年在襄阳称新顺王。次年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年号永昌。同年三月破亦师,推翻明朝。不久,被清兵打败,退回西安。次年在湖北通山九宫山被地主武装杀害。(16)称兵——发动军队。阙(què)——宫殿、陵墓前面的高建筑物,这里是宫门的代称。(17)荼(tú途)毒——残害。荼,苦菜。(18)中国臣民不闻加遗(位wèi)——一矢——这句意思:对李自成攻来明朝,全国无人进行最低限度的军事反抗。中国,中原,也指汉族所属地区。加遗,红矛。一矢,一枝箭,比喻最小的军事行动。(19)平西王吴三桂——明末宁远总兵,封平西伯。李自成破北京,招他归降。他勾结清朝统治者,引清兵入关,受封为平西王。以后为清兵前驱,攻陷陕西、四川、云、贵。奉清政府命镇守云南。康熙十二年(1673)举兵叛清,称周王。十七称帝,不久即死,年六十七岁。所部旋为清兵消灭。(20)介在东陲(垂chuí)——处在东部边境。陲,边疆。(21)包胥——春秋时吴兵攻破楚都郢。楚臣申包胥赶霍布斯到秦,在秦国的殿前哭了七日七夜。秦乃发兵救楚,打退了吴兵。(22)累世——多世,长期。夙(速sù)好——宿昔的交好。按明朝初年,明就在今吉林的女真(满州)人居住的地方设建州卫,封阿哈出做指挥使。以后子孙世袭此职。清朝皇室是阿哈出的后裔。(23)小嫌——小有误会。按努尔哈赤于1618年(明万历四十六年)起兵反明,至此二十六年,与明争战不息,小嫌只是宛转的说法。(24)爰(元yuán)——于是。貔貅(皮休pī-xiū)——古书中的猛兽名,有人说是一兽,有人说是两兽。用来指勇敢善战的兵士。(25)枭(嚣xiāo)——传说中食母的恶鸟。獍(镜jìng)——传说中食母的恶兽。枭獍指大逆不道的人。(26)怀宗帝后谥号——清兵入北京,谥(嗜shì)崇祯帝为怀宗端皇帝,周后为烈皇后,端,后改庄烈。南明谥思宗,又改毅宗。后人多用思宗。(27)卜葬山陵——旧时葬地和下葬日期,都要术士挑选,抟以用“卜”字。当时葬于田贵妃的墓地。山陵,指帝王墓地。一仍——完全照旧。故封——原来的封爵。(28)勋(xūn)——明代有勋官,文勋十级,武勋十二级,是一种专门授给功臣的奖励性官衔,并没有实际职务。戚——指外戚。(29)秋毫无扰——纪律严明,丝毫没有侵扰。秋毫是鸟曾秋天新出的细毛,比喻极小的事物。(30)方拟——正在打算。(31)传檄(席xí)——犹言声讨。江南——指南明。(32)河朔——指黄河以北。(33)鞠旅——誓师。鞠,告诫。(34)戮(录lù)力——尽力。(35)乃——你们的。(36)苟安旦夕——只顾暂的安宁。(37)聊慕虚名——指南明急急以明政权的继承者自命。(38)顿忘——竟然忘却。(39)予甚惑之——我非常迷惑不解。这是一种婉转的遣责,并流露出傲慢的口气。(40)国家——清朝自称。古代国家常常用为王朝的同义词。(41)庙主——宗庙里的神主(牌位)。(42)征缮(善shàn)——征发军队,修治甲兵。(43)悉索敝赋——出动我方的全部后力。曲,原指军事方面的赋税,这里借指军事力量。(44)稽诛——意为尚未受到惩处。稽,延迟。(45)渔人之利——鹬(yù)和蚌相争,蚌钳住鸟嘴不放,渔翁看到,乘机捉住。故事见《战车策》。(46)揆(葵kuí)——衡量。全句的意思是从情理来看。(47)天堑(欠qiàn)——天然的壕沟,古时常用来指长江。(48)投鞭断流——前秦苻坚进攻东晋,自诩兵力强大,夸口说把马鞭子投入长江,就可以阻断江流。(49)崇(岁suì)——鬼怪害人,引申为祸害。(50)薄海——四海之内。薄,逼近。(51)天有二日——比喻有两个皇帝。(52)俨——俨然,果真。(53)简——挑选。(54)转斾(配pèi)——掉转进军的方向。斾,军旗。(55)重诛——该杀的人,指李自成。这两句说:我打算免除对李自成军的严惩,让他们充当进攻南明的先锋。(56)潢池——即天潢,星名,转用指天子之池。人民起兵抗称“弄兵潢池”。此处即指明末起义军。(57)江左——古称江东(指芜湖以东的长江南岸地区)为江左,因从长江北岸往南看,江东在左面。隅——角落。(58)兼支大国——未完要对付一个强大的国家。大国。清朝自称。(59)蓍(诗shī)——龟——占卜。蓍草和龟都是古人的占卜用品。(60)君子爱人之德——品格高尚的人爱护别人,就要勉励别人照首先的规范办事。(61)细人——小人。姑息——本为妇孺的总称。姑,女子息,小孩。转为无原则地(62)识时知命——识时务,知天命。(63)笃——深。故主——指明思宗。(64)贤王——指福王。清朝不承认他是皇帝,所以用这称呼。(65)宜——应该。削号归藩——去掉帝号,恢复藩王的身份。(66)永绥(随suí)福禄——永保富贵的意思。绥,安好。(67)待以虞宾——以诸侯之礼相待。《尚书.尧典》说尧 使虞舜接待来朝的诸侯群臣,虞舜对他们很有礼貌。(68)统承礼物——《尚书.微子之命》:“统承先王,修其礼物。”意即继承先世,保持祖宗相传的礼器。带砺(厉lì)——古代封爵的时候,立誓说:到黄河细小得象衣带,泰山小得象磨刀石(砺),国运方绝。意思说让福王做清朝的藩王,世世代代传下去。(69)庶——这里是表示希望的意思。兴来继绝——《论语.尧曰》:“兴来国,继绝世。”意思说清朝非但不想灭明,而且是使明朝重新兴盛起来这当然是强词夺理、言不由衷的说法初心——本意。(70)群彦(艳yàn)——群贤。(71)翩(篇piān)然来仪——高高兴兴地归顺(清朝)。仪,向往的意思。(72)执事——身边的工作人员,书信中作为对方的尊称,表示不敢直接向本人陈述,请左右转告。实图赖之——靠你们自己考虑斟酌。(73)挽近——晚近。(74)筑舍——即筑室道谋,语出《诗.小雅.小旻》。造房子而与走路人商量,当然不会有什么好结果。(75)宋人议论未定,兵已渡河——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正月初二,金兵到达黄河北岸,守兵溃散。朝中争议和战,初四,任命李纲为东京留守,然主张逃跑的李邦彦仍居相位。初六,金军渡河完毕;初七,开始围攻。宋政府一面抵抗,一而求和,实际上以和为主。后人常以此为空谈吴国的教训。(76)殷鉴——指殷人灭夏,应以夏亡为鉴戒。语出《诗.大雅.荡》。鉴,镜子,引申为可作为教训的事。(77)领袖——这里是领导的意思。(78)至计——指最高的决策。(79)深维终始——深入地通盘考虑。(80)宁忍——岂肯。随俗浮沉——随波逐流,没有定见。(81)可西可东——西指进攻陕西的农民军;指进攻南明。这是带威胁的口气。(82)瞬息——极短暂的时间。瞬,一眨眼,息,一次呼吸。(83)重——加重。故国——指明朝。(84)记——此处——此处泛指古书。(85)尽言——没有保留的话,语出《国语.周语》。(86)敬布腹心——很诚恳地把心里话都掏出来了。(87)伫(柱zhù)——立等。(88)延跂——伸长脖子、踮起脚跟向前望。延,古文中常作伸长颈脖解。跂,通“企”,抬起脚后跟。
爱新觉罗.多尔袞(1612—1651)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儿子。太宗皇太极时封和硕睿亲王。崇德八年(1643),太宗逝世,世祖福临即位,年仅六岁。多尔袞以皇叔摄政,成为清朝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次年(顺汉元年),多尔袞率兵入关,镇压李自成起义军,乘势夺取明朝江山。顺治七年冬(1651)年初,多尔袞病死,追封成宗义皇帝,不久被剥夺爵位,乾隆时恢复睿亲王封号。
这封侪多尔袞以摄政王的身份写给明督师史可法的。执笔者是李雯。雯(1608—1647),字舒章,青浦人,是江南有名的才士。清军入关时,他在北京,做了清朝的内阁中书舍人,当时的诏诰书檄,多出于他的手笔。著有《蓼斋集》、《蓼斋后集》。
崇祯十七年(甲申,公元1644年)也就是清顺治元年,农民起义军(李自成)大顺永昌元年。这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破京师,明思宗(朱由检)自杀。接着,明宁远总兵吴三桂向清求助。四月,清睿亲王多尔袞到山海关,和吴三桂会合,打败了起义军。五月,清兵入京师;明朝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凤阳总督马士英等在南京拥立福王朱由崧。南明政府本来的针对农民起义军的,但是清朝统治者进了北京,便自命为全国的主人,决不允许南明政权的存在。当年七月,南明使者到北京,提出割山海关以外地和纳岁币等条件,企图收回关内各地。多尔袞就命李雯执笔,写信给史可法,并令南明政府投降。
李雯很会写文章,号为“文妙当世”。这封信措词极巧,明明是趁火打劫,偏要说成仁义道德;一道最后通牒,却自称是善意的忠告;至于软硬兼施,威逼利诱,更是不消说了。
我们根本不赞成多尔袞的举动;我们也遣责李雯为虎作伥的行为。但是,从写作技巧上来看,这篇文章还是值得借鉴的。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5 16:41
标题:
复郎廷佐书.(明)张煌言
某复书于皇明辽阳世胄郎使君执事前(1):
夫揣摩利钝(2),指画(3)兴衰,庸夫听之,或为变色(4);而忠贞之士则不然。其所持者天经地义,所图者国恤(5)家仇,所期望者豪杰事功、圣贤学问。以故,每毡雪自甘(6),胆薪弥厉(7),而卒(8)以成功。古令以来,何可胜计(9)!
如仆(10)者,将略(11)原非所长。止以读书知大义,痛忿胡氛(12),左袒(13)一呼,甲盾山立(14)。区区此志,以济则赖君之灵(15),不济则全臣之节。是以不惜凭履风涛之中(16),纵横锋镝(17)之下,迄今逾一纪(18)矣。同仇(19)益广,晚节愈坚。练兵澥宇(20),正为乘时(21)。
今何时乎?两粤天声(22)。三楚露布(23),以及八闽军书(24),何啻雷霆飞翰(25)况岛夷外讧,西戎内侵(26),清人左支右吾(27),其消灭可计日而待矣。仆方当起而匡扶(28)帝室,克服神州(29),此正忠臣义士得志之秋(30)也。即或不然,而谢良、平竹帛(31),抗黄、绮衣冠(32),亦之死靡佗(33)。岂复烦词曲说,足以动其心哉!
乃执事俨然(34)以书进,是以仆为庸庸者流,可以利钝兴衰动者。譬之虎伥戒途(35),雁奴伺夜(36),既受其役,竟忘其哀(37)!在执事固无足怪,而仆闻之,发且冲冠矣(38)。
夫执事固我朝勋旧之裔(39),而辽左死事之孤(40)也。念祖宗之厚泽(41),宜何如悲伤;痛父母之深仇(42),宜何如报雪。稍转一关,不失为中兴(43)人物。顾以陵、律(44)自居,华夷莫辨(45),甚为执事不取也。
姑以执事恩仇之说(46)言之,自辽事(47)起而征调始繁,催科(48)益急;溃卒散而为盗贼(49),穷民聚而弄干戈(50)。是酿成寇祸者清人也。及京华失守(51),属国(52)兴师,诚能挈故物(53)而还之天朝,吐蕃、回纥(54)不足称美于前。乃拒虎进狼,既收渔人之利于河北(55),而长蛇封豕(56),复肆蜂虿(57)之毒于江南。则清人果恩乎?仇乎?执事亦可憬然(58)自悟矣。以来函温润(59),谅执事非愦愦者(60)。聊(61)附数行以复。若斩使焚书,适足以见不广(62),仆亦不为也(63)。
此复。
注释:
(1)某——写信人的自称。辽阳——指今辽宁辽河以北地区。水北叫“阳”。世胄(昼zhòu)——官宦人家的后代。使君——汉代以后对州郡长官的尊称。执事——古代在显贵身边服役的人。在书信中借为尊敬对方的称谓词。郎廷佐的祖先曾世任明朝辽东武职。作者称呼他为“皇明辽阳世胄”,是提醒他不要忘记祖宗是明朝人,含有谴责和讽刺的意味。(2)夫(扶fú)——语首发端词。揣(chuǎi)摩——估量。利钝——犹言“利害”。(3)指画——指点策划。(4)变色——指受到别人的威胁利诱而更改初衷。(5)图——图谋,考虑。国恤——犹言“国难”。恤,别本有作“恨”的。(6)毡(沾zhān)雪自甘——自愿忍受咽毡饮雪的困苦。汉苏武出使匈奴,匈奴为了迫使苏武投降,把他囚禁在地窖里,不给他饮食。适逢天下雪,苏武就嚼雪咽毡毛充饥。前后被扣留十九年,终于回到汉朝。(7)胆薪弥厉——卧薪尝胆,更加勉励自己。弥,更加。厉,同“励”。春秋时越王勾践为吴王夫差所败,勾践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终于灭掉了吴国,夫差自杀。(8)卒——终于,结果。(9)何可胜计——哪里计算得清。(10)仆——书信中对人自称的谦词。(11)将略——军事谋略。(12)胡氛——敌人的气焰。指明朝的天下为清军的气焰所笼罩。(13)左袒——露出左臂。汉高祖死后,吕后执政,封吕产、吕禄、吕通为王,威胁刘氏政权。吕后死,大将周勃计划铲除诸吕,下令军中说,“为吕氏者右袒,为刘氏者左袒”。军中皆左袒,表示愿意拥护刘氏。见《史记.吕后本纪》。张煌言用“左袒”典实,表明自己维护朱明正统的立场。(14)甲盾山立——形容人民纷纷响应,积压式武器堆得象山一样高。(15)以济——因此而能成功。君之灵——指明朝已故皇帝的英灵。(16)凭履风涛之中——张煌言以舟山岛和东南沿海地带做抗清根据地,故云。凭,依靠。履,践蹈。(17)锋镝(敌dí)——刀刃和箭镞,泛指刀箭之类武器。(18)逾一纪——古代以十二年为一纪。张煌言于顺治二年(1645)从事抗清活动,至此已十四年,故云“逾一纪”。(19)同仇——指共同抗敌的人。《诗.秦风.无衣》:“修我戈矛,与子(你)同仇。”(20)澥(谢xiè)宇——海域。澥,勃澥,海之小者。张煌言避鲁王朱以海的讳,所以把“海”写成“澥”字。(21)乘时——趁时机。(22)两粤——广东、广西。指以永历帝为号召而实由李定国等所领导的西南抗清政权。永历帝初即位于肇庆(今广东省高要县),最后迁至云南。天声——形容声威的盛大。(23)三楚——《史记.货殖列传》中将长江中下游和淮北部分地区分为东楚、南楚和西楚。这里是指以李来亨、郝摇旗为首的“荆襄十三家”抗清军。当时这支农民军扼守房县、竹山一带,转战两湖、四川之间,不断抗击清军。露布——讨伐敌人的文告。(24)八闽——元代分福建为福州、兴化、建宁、延平、汀州、邵武、泉州和漳州八路,明改为八府,故称“八闽”。这里指郑成功领导的抗清军。军书——军事文书,这里指战报。(25)何啻(翅chì)——何止。雷霆——形容永历帝的声威有如雷霆万钧之势。飞翰(汉hàn)——形容“荆襄十三家”的计清檄文和郑成功方面的捷报四处纷飞。翰,文书。(26)岛夷外讧(洪hóng),西戎内侵——指当时来自海外及西北的战事。讧,一本作“侮”。(27)左支右吾——抵拒各方面的攻击,即四面受敌的意思。(28)方当——正应该。匡扶——匡救扶持。(29)神州——战国时齐人驺衍称中国为“赤县神州”,后世因以“神州”称中国。这里指明朝的疆土。(30)秋——时期。(31)谢——拒绝。良、平——张良、陈平。张良是韩国贵族,陈平本是项羽部下,后来都是帮助刘邦开创帝业的功臣。竹帛——古代供书写用的竹简和白绢,借指史册。谢良、平竹帛,是说不愿投降变节去做清朝的开国功臣,将功绩载在史册上。(32)夏黄公、绮里季。他们与东园公、甪里先生同避秦乱隐居商山(今陕西省商县东南)。刘邦统一天下后,四人因高祖侮慢儒生,仍匿居山中,义不为汉臣。抗黄、绮衣冠,是说要与夏黄公、绮里季等人抗肩比美,义不为清臣。(33)之死靡(米mǐ)佗——语出《诗经.鄘风.柏舟》“之死矢靡它”,就是到死不变的意思。之,至。靡,无。佗,同“它(他)”。(34)俨然——庄敬貌,这里有“装模作样”的意思。(35)虎伥(昌chāng)戒途——古代迷信传说,被老虎吃掉的人,魂变为伥鬼;老虎出动时,它就走在前面,替老虎防备猎人的陷阱和弓箭,并替它找人来吃,故有“为虎作伥”的成语。(36)雁奴伺夜——相传群雁夜宿时,有一只雁专门负责警戒。如遇袭击,便鸣叫报警。因它为群雁服役,故称“雁奴”。(37)这句斥责郎廷佐已经堕落到伥鬼、雁奴的地步,竟甘心为清人效劳,不以作叛徒为耻。(38)发且冲冠矣——形容愤怒得头发直竖,快要把帽子都顶起来了。(39)勋旧——有功勋的旧臣。裔——后代。(40)孤——无父之子,这里是后代的意思。明穆宗隆庆四年(1570),俺答(鞑靼酋长)子辛爱入侵锦州大胜堡,时郎廷佐的族祖郎得功为锦义参将,单骑逐敌中伏死。又得功父杰、堂兄弟得臣、得君、得恩等均因抗击外族入侵,为国牺牲。所以张煌言说他是“辽左死事之孤”。(41)祖宗——列祖列宗,泛指明朝历代的皇帝。泽——恩惠。(42)父母之深仇——郎廷佐的父亲名熙载,降清后,因功授三等轻车都尉,寿终。廷佐与清并无杀父之仇。这里的父母是“祖宗”的互文,泛指郎廷佐的先人。(43)中兴——复兴(明朝)。(44)顾——反,却。陵、律——李陵、卫律。李陵是汉名将李广的孙子,任骑都尉,武帝天汉二年(前99),率五千骑击匈奴,兵败投降,后被封为右校王。卫律本长水(今陕西省蓝田县西北)胡人,武帝时奉命出使匈奴,后投降单于,封为丁灵王。他们两人都曾替单于作说客,劝诱苏武投降。(45)华夷莫辨——分不清民族界限。(46)恩仇之说——清贵族统治者当时制造了一种“理论”,说他们的天下是从农民军手中夺来的,他们打败农民军、为崇祯帝举行葬礼,主是为明臣雪耻报仇,对明有恩(见多尔袞《致明阁部史可法书》)。郎廷佐在引诱张煌言投降的书信中,也重复了此种谬论。(47)辽事——女真族统治者努尔哈赤于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称帝以后,开始不断侵犯明朝的辽东边境,至崇祯以后,清人更连年大举进犯,史称为“辽事”。(48)催科——催征赋税。科,征税的条令。(49)明末,军队因饷缺,常常哗变,有的即参加农民起义军。“盗贼”是作者站在封建士大夫立场,对起义群众的污蔑称呼。(50)指崇祯年间各地的农民起义。(51)京华失守——明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李自成攻取北京。京华,京城。(52)属国——明于女真族住地(今辽宁省东北和吉林一带)设建州卫以统辖之,故称之为“属国”。(53)故物——指明朝的天下。(54)吐蕃(博bó)、回纥(合hé)——唐代的两个少数民族。吐蕃,即今西藏藏话;回纥,即今新疆维吾尔族。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安禄山、史思明叛乱,攻陷洛阳、长安,肃宗至德元年(756)回纥可汗、吐蕃赞普相继遣使表示,愿意出兵帮助平乱。不信顺纥派来援军,协助唐军讨平了叛乱。(55)收渔人之利——古代寓言:有蚌正张开两壳晒太阳,飞来一只鹬(预yù,水鸟名)啄它的肉,蚌即合壳钳着鹬嘴,彼此都不肯相舍,终于被渔人一齐捉了去。见《战国策.燕策》。这个故事比喻双方争执不下,却让第三者占了便宜。这里是指清人乘明朝统治阶级与农民军互相斗争的机会,夺取了明朝黄河以北的领土。(56)封豕——大猪。长蛇、封豕都很贪婪,故用以比譬贪得无厌的清统治者。(57)蜂虿(chài)——胡蜂和蝎子。都是毒虫。(58)憬然——觉悟的样子。(59)以——由于。温润——指语气温和。(60)愦愦者——胡涂虫。愦愦,昏惑貌。(61)聊——姑且。(62)适——正。见——同“现”,表现,显得。不广——胸襟狭窄。(63)这句说:(你写来了这封荒谬的劝降信,)如果我杀了来使,烧了信件,对你不加理睬,反而显得我胸襟不广,因此我没有这样做。
张煌言(1620—1664),字玄著,号苍水,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人。崇祯十五年(1642)举人。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在北京的明政权被农民起义军李自成所部推翻。后清军击败李自成,攻陷北京,于是长驱直下,于1645年攻陷杭州。这时张煌言即与同乡进士钱肃乐等,奉鲁王朱以海监国于绍兴,领导浙江人与清军展开斗争。次年绍兴失守,鲁王走舟山,张煌言便加入张名振部协力抗清。1655年(清顺治十二年)张名振病死,张煌言便独自领导这支义军与闽海郑成功、西南李定国等共同负起抗清责任,一度取得重大胜利。1662年西南抗清政权失败,永历帝朱由榔被执死难、李定国病死;郑成功和鲁王也在这年先后去世。张煌言见大势已去,遂于1664年将余部遣散,匿居南田的悬嶴岛(在今浙江省象山县南),不久被俘,在杭州从容就义。遗著有《张苍水集》,内容多是慷慨激昂的诗文,反映了当时抗清斗争的艰苦和他折誓死不屈的英雄气慨。
这封信是作者在1659年(明永历十三年,清顺治十六年)写给郎廷佐的。
郎廷佐是明广宁(今辽宁省北镇县)人,随父降清后历任江西巡抚、江南江西总督、福建总督等职。(1659)年,朗廷佐任江南江西总督,镇守江宁(今江苏省南京市)。时郑成功与张煌言合兵,大举入江,成功以主力围攻江宁;张煌言率别部攻取芜湖,一时大江南北纷起响应,共下四府三州二十四县。后因郑成功指挥判断错误,中了郎廷佐伪降缓兵之计,被清军击败,撤师入海。张煌言被截于芜湖,孤立无援。郎廷佐等乘机致书诱降。张煌言便写了这封回信,义正词严地加以拒绝。
在这封信里,作者一开始即以越王勾践、苏武自勉,表明不顾任何艰难困苦,决心抗清到底。接着分析形势,指出清政权四面受敌,正是复兴明朝的大好时机。最后,严词斥责郎廷佐丧心病狂、为虎作伥,竟不以事敌为耻,告诫他迷途知返,即时悔悟;同时驳斥了郎廷佐等所谓农民军是共同仇敌,而清统治者却是恩人的谬论,显示出作者对待当时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所持的态度,远较同时代人史可法等人为正确。(史可法在《复多尔衮书》中承认农民军是共同敌人,要求与清政权“合师进讨”。)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8 09:49
标题:
复吴用修.(明)黄汝亨
怀足下意非楮墨可了[1],彼此穷愁,亦复默会[2],姑与足下陈说两境:
泉声咽石,月色当户;修竹千竿,芭蕉一片。或探名理,时对佳客。清旷则弟蓄嵇、阮[3],飞扬则奴隶原、尝[4]。萧然四壁,傲睨千古。此一境也。
采薇颇艰[5],辟纑不易[6]。内窘中馈之奉[7],外虚北海之尊[8],更复好义,先人守雌去道[9]。食指如林[10],多口若棘,风雅之趣既减,往来之礼务苛。此又一境也。
两境迭进,终归扰扰。半是阿堵小贼[11],坐困英雄耳。吾与足下俱不免,故敢及之,此未可示俗客也。
注释:
[1]楮墨:纸墨。[2]默会:暗自领会。[3]嵇、阮:嵇康、阮藉。有竹林名士之称。[4]原、尝:平原君、孟尝君。以养士著称。[5]采薇:伯夷、叔齐不食周粟,居首阳山,采薇而食。此指隐居生活。[6]辟纑:绩麻和练麻。《孟子.滕文公下》:“曰:是何伤哉。彼身织履,妻辟纑,以易之也。”[7]中馈:古指妇女在家主持饮食之事。[8]北海之尊:东汉献帝时,孔融为北海相,自言“座上客恒满,尊中酒不空,吾无忧矣。”见《后汉书.孔融传》。[9]守雌:语出《老子》:“知其雄,守其雌”。指谦卑忍让,与人无争。[10]食指:喻人口。[11]阿堵:代指钱,典出《世语新说.规箴》。
本文选自《晚明小品选注》卷八。作者向朋友陈说两境,其实都是令人“穷愁”之境,说白了都是因为没有钱养家。一境虚写,貌似潇洒清高,其实“萧然四壁”;一境实写生活困窘的状况,此文没有陶渊明“忧道不忧贫”的自勉,只是穷愁无奈、聊以自嘲的产物。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8 09:49
标题:
复张孝伯宪副书.(明)边贡
贡疏钝无似,叨禄名邦[1],侈然于学士大夫之上者[2],岂非明公之赐之也耶?贡之投荆也[3],以久居闲曹[4],不识吏事,荷明公忧容之,教育之,汲引之,恳恳剧剧[5],即父师之于子弟,不啻过矣[6]。此恩此德,何如其图报之!而令器三公子俯就例贡[7],乃甚不难为之事也,而又重之以明公之命耶?
贡之播告于诸有司学官也,其一曰:“童子入学[8],不得越境告扰[9],违者有责。”盖以为退之多[10],不若进之少耳。其二曰:“凡学,缺廪膳二、增广三[11],申请定夺。”盖地近则调取考定,地远则悬缺以俟,为诸生进脩之囮耳[12]。其三曰:“凡本道所批词状,戾于教条,乖于事体者,即系诈伪,必须申呈待报,方许施行。”盖欲一诸有司学官之心,且以贤贡之志耳。今不能守,无乃与前约背乎?夫背前约而许其越境以告,且收附焉[13],业已有愧于诸有司学官已矣,乃又不试于公,不校于众,而遂以增与廪者加之,此将何颜以临于诸生之上也?矧中州达官显人不为不众[14],一开此途,则附者将执以求增,而增者将执以求廪,一有不遂,必将指名而告于人曰:“吾无吏部、翰林以为之兄[15],无宪使以为之父也,吾安敢望彼哉?”夫贡病夫耳,即使其议焉,怒焉,劾而逐焉,是分也;而吏部、翰林两执事者,道德勋业炎炎然,如日之升焉,乃以幼弟之故,为人雌黄[16],岂利于百金之费哉[17]!窃恐明公爱少子而蔽于此也,等画展转凡三日焉[18],与之以附学而听其援例[19]。虽等级所拘,似若不能为明公财物之省焉者,然息争端而免浮论,恐所得者或在此,而不在彼也。惟明公察焉。幸甚。
注释:
[1]叨禄名邦:这里指任河南提学副使。[2]侈然:夸耀的样子。[3]投荆:指正德五年(1510)任荆州知府时。[4]闲曹:闲散的曹局。[5]恳恳剧剧:极为诚恳热情的样子。[6]不啻:不止。[7]令器:优秀的人材。因对他人儿子客气的称呼。例贡:边里指捐资入学。[8]童子:童生,指应试而未入学的读书人,不生论年齿,均为童生。[9]越境:指越出自己所在的州、府、县。[10]退之多:指越境而清退的人多。[11]廪膳:廪膳生员。由官府供给廪米有生员。增广:增广生员。指在一定名额的廪膳生员外,还增加一定名额的政府不供给廪米的生员。[12]囮(yóu):用经过训练的活鸟引诱他鸟前来,伺机捕捉。这里用以为喻。[13]附:指附学生员。明代规定,各级学官在录取廪生、增生名额外,可再增名额,取中者附于诸生之末,称附学生员,简称附生。[14]矧(shěn):况且。中州:《尚书.禹贡》分天下为九州,豫州因地处九州中间,称为中州。河南省为古豫州地,因称“中州”。[15]“吾无”句:从这句看,张孝伯的长子、次子当分别在吏部和翰林院任职。[16]雌黄:评论,讥评。[17]百全之费:指廪生以外的生员自备的费用。[18]展转:同“辗转”。[19]附学:指附学生员。援例:援用成例。
本文选自《华泉集》卷十一。张孝伯,河南人,时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宪副)。他曾提携过边贡。当他写信给正任河南提学副使的边贡,请求将他小儿子破例录取入学时,边贡不因私情,写了这封委婉地加以回绝的复信。无怪《华泉先生传》中说他“起河南提学,申条教,勤考教,士风大振”,这封信就是一个佐证。信中先就自己方面说,新申订的学规不能就在自己手里破坏;再从张孝伯方面说,不能为此引起人们的物议。信写得委婉而恳切,使对方不得不放弃这一请求。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8 09:50
标题:
甘藷疏序.(明)徐光启
方舆[2]之内,山陬海澨[3],丽土之毛[4],足以活人者多矣。或隐弗章[5]。即章矣,近之人习用[6]之,以为泽居之鱼鱉、山居之麋鹿[7]也,远之人逖[8]闻之,以为逾汶之貉、逾淮之橘也[9],坐是[10],两者[11]弗获相通焉。
余不佞[12]独持迂论[13],以为能相通者什九[14],不者什一[15]。人人务[16]相通,即世可无虑不足,民可无道殣[17]。或嗤笑之[18],固陋之心,终不能移。每闻他方之产可以利济人者,往往欲得而艺[19]之,同志者或不远千里而致[20],耕获菑畬[21],时时利赖其用,以此持论颇益坚。岁戊申[22],江以南大水[23],无麦禾,欲以树艺佐[24]其急,且备异日[25]也,有言闽、越[26]之利甘藷者,客莆田[27]徐生为予三致其种[28],种[29]之,生且蕃[30],略[31]无异彼土。庶几载橘逾淮弗为枳矣。余不敢以麋鹿自封[32]也,欲遍布[33]之,恐不可户说[34],辄以是疏先焉[35]。
注释:
[1]疏(庶shù)——我国古书的一种体裁。它的意义是疏通或说明。《甘藷疏》就是“甘藷浅说”的意思。[2]方舆——土地。引申的意义为“领域”。[3]陬(鄒zōu)——角。澨(世shì)——水濱。[4]丽土之毛——生长在土地上的植物。丽,附属。毛,草,植物。[5]章——显明。[6]习用——惯常接触。[7]泽居之鱼鱉(憋biē)、山居之麋鹿——意思是说:某种生物只应在某种特定地区才有,例如鱼鱉生活在水里,麋鹿生活在山时一样。泽居,生活在水里。鱉,甲鱼。[8]逖(替tì)——遥远。[9]汶——汶水,在山东中部。貉(盒hé)——兽名。似狸。鋭头、尖鼻。毛色斑駮。《周礼.考工记》说:“貉踰汶则死,地气然也。”这是说:貉过了汶水,受不住气的寒冷,就要死掉。淮——淮河,源出河南桐柏山,东流经皖北、苏北。《晏子春秋》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淮北,则为枳(止zhǐ)。叶徒(虽然)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这是说:橘树的种子栽种在淮河以北,由于水土的不同,生出的果实就变为枳。总的意义是:生物受着环境的制约,迁移到水土、气候不相宜的地方,不是死掉,就是变质。[10]坐是——因此。[11]两者——远、近两方面的东西。[12]不佞(nìng)——没有才干。[13]迂论——迂阔而不切实际的言论。这是作者自谦的话。[14]什九一—十分之九。[15]不者——“不能相通者”的省词。什一——十分之一。[16]务——谋求。[17]道殣(紧jǐn)——饿死在路上。殣,饿死。[18]或——有人。嗤(痴chī)笑——冷笑,譏笑。之——代词,这时指徐光启自己。[19]艺——种植。[20]致——送来。[21]菑(资zī)——开垦一年的土地叫“菑”。畬(鱼yú)——开垦两年的土地叫“畬”。耕获菑畬就是加以栽培的意思。[22]戊申——即明神宗万历三十六年(1608)。[23]大水——“水”字原脱,据王重民校补。这年六月,从南京到镇江、苏州、松江,都发生大水灾。[24]树艺——种植。佐——救助。[26]且备异日——而且防备将来(的灾荒)。[26]闽——福建。越——浙江。[27]莆田——今属福建省。[28]种(zhǒng)——薯种。[29]种(zhòng)——种植。[30]蕃——茂盛。[31]略——大致。[32]麋鹿自封——是“麋鹿之说自封”的省词。“麋鹿之说”就是前面“山居之麋鹿也”的说法。这话的意思是说:我不敢用“某种生物只应在某种特定地区才能生长”的说法把自己局限起来。[33]布——傅佈。[34]户说——户一户人家去游说。[35]辄以是疏先焉——就写了这本《甘藷疏》作为倡导。辄,就。
徐光启是十六世纪中到十七世纪初期(明万历、崇祯间)我国的先进科学家之一。字子先,号玄扈,江苏上海人。生于1562年4月24日(明嘉靖四十一年壬戌三月二十一日),卒于1633年11月8日(明崇祯六年癸酉十月初七日)。
徐光启对于科学、文化的重大贡献,在于他善于吸收古代的、外国的、民间的所有优良经验,通过亲自的实验来证实它们,并加以推广提倡。他坚持创新,坚持进步。他是第一个大力介绍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到我国来的学者,在数学方面翻译了《几何原本》、《大测》(平面三角学和球面三角学)、《割圜八线表》(三角函数表)等,在水利方面翻译了《泰西水法》,测量方面翻译了《测量法义》、天文历法方面编译的书尤多,总编为《崇祯历书》一百三十七卷,并提倡应用望远镜、时辰钟、西洋火炮等。他又通过自己的种植实践,总结了当时中外古今的农业技术经验,编成了一部农业百科全书——《农政全书》,计十二编,区六十卷,至今是我国农业遗产中最宝贵的一部文献。因此,他和汉朝的氾胜之(著有《氾胜之书》)、北魏的贾思勰(著有《齐民要术》)、元的王祯(著有《农书》)共同被称为我国历史上的“四大农学家”。
徐光启不仅是一位科学家,而且还是一个爱国爱民的热忱有为之士,在他活动的年代中,由于东北边境局势危急,曾迭向朝廷筹画防御策略,但处在晚明的腐败封建王朝中,始终不能有机会很好地发挥他的才能。因此他的主要成就仅表现在学术文化方面。
徐光启出身于寒素的家庭,从幼勤学苦练,生活简朴。做官以后,仍力持俭约,廉洁自好,平民“冬不炉,夏不扇”,“厅事不能旋马”,全无做大官的派头。在北京去世之日,囊无余资。明廷为了嘉奖他的品德和学问,赐谥为“文定”。
甘藷,现在一般写做甘薯,也称做山芋、番薯、红苕等,是旋花科的一种食用植物。经过长期栽培实践,证明它是单位面积产量特别高的粮食作物,而且具有耐旱、耐瘠、耐风雨、抗病害力强的特性。它的原产地在美洲中部,到十六世纪七十年代(明万历初年即公元1573年或稍后)才由吕宋(今菲律宾)引种到我国南部沿海地区普遍种植。
当甘藷在闽、浙开始番殖时,徐光启就认定了这是一个益处极多的粮食作物新品种,托人传送了甘藷种到家乡上海来种植,效果很好,因撰写《甘藷疏》一书,大力鼓吹在江南地区普遍种植。这是他在编撰《农政全书》以前的一部农学著作。
《甘藷疏》的特点,不仅在于介绍了这个作物新品种的益处和种法,主要的倒是在于表现了徐光启对农业生产的一种先进思想。当时人们大多固执地相信一定的作物只和一定的土壤、气候有联系,倘若易地栽植,不是发育不良,就会种性改变。这种不全面的看法在大地妨碍了高产作物的推广种植。徐光启坚决反对这种保守思想,他认为由于人力的措施,也能培育植物的适应性。《甘藷疏序》这篇短文,就充分表现了这一农业先进思想,肯有鼓舞人们积极向大自然斗争,创造美好生活条件的精神,因而它的意义就不仅仅限于甘藷栽培的“南种北引”问题上面。
《甘藷疏》原书已失传。这篇序文保存在《群芳谱.谷谱》卷二里,现在由此录出,并用《古今图书集成.草木典》卷五十四的引文校过。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8 09:50
标题:
高梁桥游记.(明)袁宏道
高梁桥在西直门外[1],京师最胜地也。两水夹堤,垂杨十余里,流急而清,鱼之沉水底者鳞鬣皆见。精蓝棋置[2],丹楼珠塔,窈窕绿树中。而西山之在几席者,朝夕设色以误游人。当春盛时,城中士女云集,缙绅士大夫非甚不暇,未有不一至其地者也。
三月一日,偕王生章甫、僧寂子出游[3]。时柳梢新翠,山色微岚[4],水与堤平,丝管夹岸[5]。趺坐古根上[6],茗饮以不酒,浪纹树影以为侑[7],鱼鸟之飞沉,人物之往来以为戏具。堤上游人,见三人枯坐树下若痴禅者[8],皆相视以为笑,而余等亦窃谓彼宴中人喧嚣怒诟[9],山情水意,了不相属,于乐何有也?少顷,遇同年黄昭质拜客出[10],呼而下,与之语,步至极乐寺[11],观梅花而返。
注释:[1]高梁桥:位于北京西直门外,跨高梁河,故名。[2]精蓝:指佛寺。精,精舍,僧人住室。蓝,伽蓝,佛寺。[3]王章甫:王袗,字章甫,汉阳人。寂子:和尚名,不详。[4]微岚:山中雾气稀薄。[5]丝管:指音乐。丝,弦乐器。管,管乐器。[6]趺(fǘ)坐:结跏趺坐的省称。佛教中修禅者的坐法,是双足交迭而坐。[7]侑(yòu):劝人(饮酒或进食)。文中指“侑者”。[8]痴禅:傻和尚。[9]诟(gòu):骂。[10]黄昭质:黄韑,字昭质,黄辉第四弟。万历二十年中进士第。时在京任兵部武选司员外郎。[11]极乐寺:旧址在北京西直门高梁桥以西三里,滨临玉河。建于嘉靖年间,毁于明末天启年间。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8 09:50
标题:
工之侨为琴.(明)刘基
工之侨得良桐焉[1],斫而为琴[2],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3]。使国工视之[4],曰:“弗古。”还之。
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5],作古窾焉[6];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7],抱以适市。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乐官传视,皆曰:“希世之珍也!”
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而不早图之,其与亡矣。”遂去,入于宕冥之山[8],不知其所终。
注释:
[1]良桐:好的桐树,这里指可用来制琴的泡桐。[2]斫(zhuó):砍削。[3]太常:掌管祭祀礼乐的官。[4]国工:国内优秀的乐工。[5]篆工:刻字工人。[6]古窾(kuǎn):古代钟鼎彝器上所刻的文字。窾,同“款”。[7]期年:一周年。[8]宕冥之山:作者虚构的山名。意谓渺远的山。
刘基,(1311—1375)字伯温,青田(今属浙江)人,元至顺间进士,任高安县丞、江浙儒学副提举,不久罢职归田。后任浙东元府都事,因反对招安方国珍,与朝廷大臣意见不合,受羁管处分。又一度出任江浙行省都事,不久又弃官而去。元顺帝至正二十年(1360),受朱元璋聘。协助朱元璋平定天下。任太史令。洪武元年(1368)拜御史中丞兼太史令。三年,授弘文馆学士,封诚意伯。后为左丞相胡惟庸所谗,忧愤而死。
刘基是元末明初有名的诗文作家,一些作品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动乱和人民的痛苦。散文古朴浑厚、锋利遒劲,以寓言体散文最为著名。游记则描写细致,清新生动。著有《郁离子》、《覆瓿集》、《犁眉公集》、《写情集》、《春秋明经》等。后人合编为《诚意伯文集》,或称《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本文选自《郁离子》卷上。工之侨是虚拟有人名,文章通过用良桐所制的美琴受到冷遇,把它作伪成古琴后却能得到珍视的不正常情况,讽刺了元末社会不重实际,盲目祟古非今的社会现实。作者也借此感叹世事真伪莫辨,有用的人才得不到重视。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8 09:51
标题:
故琴心.(明)曹宗璠
卓文君故夫[1],或曰程郑子名皋[2],或曰巴寡妇清之子名皋[3],以铸冶成业,富垺卓氏。皋弱冠娶文君[4],披纤罗,垂雾縠,羽翠葳蕤,明珠的皪。定情之夕,娇啼宛转,倩妆在臂,香泽微闻,绻如也[5]。皋与司马相如善,相如口吃,而辞赋靡丽。皋齿若编贝[6],口若悬河。日诵万馀言,而文辞笔札,则自谓不及相如也。两人师事张禹[7],禹好奢侈,后堂列丝竹管弦,两人与戴崇俱得至后堂宴[8]。丽人杨清角,舞折盘,相如辄含喜微笑,窃视流盼,皋精爽无异。及出,相如问之,皋曰:“物各有极,尤者移人。内子眉色如远山,脸际若芙蓉。彼姝者子,幽兰之棘枳也[9]。吾侍儿澹服微睇,犹羞与为伍。”于是知文君之姣好也。文君弄琴,富文藻,每与皋分事类,征故实,以多寡为赏罚,皆奇缯物。一日皋自叹曰:“惟司马相如能助予,每奏赋,令我飘飘然有凌云之志。”文君放诞,心怜才,遂慕之。私语侍者曰:“司马相如可一见乎?”
已而皋有消渴疾[10],痛朝曦之促节,恻白壁之分珪,作《黑头吟》。其辞曰:“远别心掩袂,长归宁不啼。已知身是车,素手犹相携。一若云中星,散若水上萍。恩爱一时尽,犹能见形声。形声从何来,罗帷灯荧荧。发绿草已青,颜红泪亦紫。但得魂相怜,何必要以死[11]。合欢何劳劳,诀别何草草。旦暮不相知,百年安能保。”且曰:“我死寄生于枚氏子,仍名皋,后十五年与汝相见于茂陵,不吾避也[12]。”遂以卓氏僮百人,钱百万,嫁时衣被财物,还文君。文君泣目尽肿,作诔哀之,辞曰:“良人本豪族,艳藻何翩翩。作赋羞鸳枕,催妆落碧钿。何期结发意,入门遽弃捐[13]。杀身良不易,抆血亦空煎[14]。伫俟灵之至,梦中诉缠绵。”丧毕,遂归王孙家,而司马相如适从梁倦游归。相如为梁上客,孝王选国中民家有女者,以待游士而妻之。屡欲妻相如,相如心慕文君,必得娥眉如卓氏,故不屑也。
及闻文君新寡好音,遂与临邛令赴王孙召,以琴心挑之。侍者监牛酒赐相如车骑,相如因厚遗,通殷勤。侍者语文君曰:“求凤者,相如也。”窃从户窥,心悦,夜亡奔相如。初皋欲作《上林赋》[15],已属稿半。既心不乐曰:“子虚,虚言也。乌有先生者,乌有此事也。亡是公者,亡是人也。空华无蒂,镜蕊难攀,殆不详,焚之。”文君语相如,相如曰:“庸何伤!南箕翕舌,织女七襄[16],比兴之流耳。”卒成赋。而相如年亦不长。相如奏赋为郎,携文君居茂陵。时吴郡枚乘子皋[17],亦待诏金马门,颇省忆前身事。后相如病消渴死。枚皋以鬼事见文君,文君业失身相如,不愿见也。垂帘为鼓琴一曲,曰:“故夫虽有言,幽明路隔,愧不同衾,得同穴足矣。”文君再寡,犹在盛颜。居顷,家僮多窃资逃。文君作诔哀相如,郁郁不得志死。枚皋送其丧还临邛,与故夫合葬焉。
注释:
[1]卓文君: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早年居蜀时,临邛富室卓王孙之女文君,新寡好音。相如因以琴心挑之,文君随其私奔,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2]程郑:汉朝人,居临邛,以冶铸致富。[3]巴寡妇清:秦朝人,其夫得丹穴,擅利数世,她能守家业,用财自卫。[4]弱冠:特指二十岁,也用来指少年。《礼记.曲礼》:“二十曰弱,冠。”[5]绻如:情意深厚,难舍难分的样子。[6]齿若编贝:比喻牙齿整齐美丽。编贝,上古以贝作装饰品,用绳穿在一起。[7]张禹:汉代经学家,汉元帝时给太子讲授《论语》。性奢侈,买田多至四百顷。[8]戴宗:汉朝沛人,字子平,官至九卿,受《易》学于张禹,弟子中惟他能入后堂。[9]棘枳:恶木。[10]消渴疾:糖尿病。[11]要以死:相约同死的意思。[12]不吾避也:不要回避我,即不要借故不见我。[13]遽弃捐:很快丢弃了我。这里指他过早地死去。[14]抆血:揩拭血泪。抆,揩拭。[15]《上林赋》:司马相如著。上林苑在今陕西长安、盩厔、鄠县界。原是秦朝旧苑,汉武帝扩建之,苑中养禽兽,供皇帝打猎。后文“子虚”、“乌有先生”、“亡是公”是此赋中虚构的人名。[16]南箕翕舌,织女七襄:皆为《诗经》中的艺术语言。《小雅.大东》:“维南有箕,载翕其舌。”“跂彼织女,终日七襄。”[17]枚乘:西汉辞赋家,著《七发》,文中假托楚太子有病,吴客探问,用音乐、饮食、田猎、观涛、论道等七个方面的事来劝说,指出腐朽生活的危害,一层一层地启发。太子受到感动,出了一身大汗,病就立刻好了。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8 09:51
标题:
顾泾凡小辨轩记.(明)汤显祖
凡天下从大而视小不精,从小而视大不尽,此夫以识为大小者。居明不可以见暗,在暗可以见明,此夫以境为辨塞者也。惟道“显诸仁,藏诸用[2]”。其藏也复,其显也辨。物无非用,用无非仁。逝而反,广而微。非心之所为也,道也有然。而举九德之卦[3],复若小焉耳。
言复者,莫辨于大学之道,知止而后有定[4]。以能虑止者,复也,不复不止。止而虑,则其辨也。天下而反之身心意,递相复也,递相小也。而意复于知,复于知则弥小耳,乃又在乎格物[5]。物,天下之物也。格,则其辨也。心不在焉,乃至视不见,听不闻,食而不知其味。不在者,不复也。不复,虽食味声色不可知,而又奚辨焉。
学道者,因“至日闭关”之文[6],为主静之说。夫自然之道静,知止则静耳,安所得静而主之。《象》曰:“商贾不行,后不省方。”此非主静之言也。环天下之辨于物者,莫若商贾之行,与夫后之省方,何也?合其意识境界,与天下之物遇而后辨。夫遇而后辨,固有所不及辨者。若夫不行而行,不省而省,所谓自然之辨也与。
然则圣人何小乎复而大乎乾?复之小,乾之小也。乾之大,复之大也。乾大而明始终,复小而辨于物,其知一也。圣人于颜氏子问仁,告之曰:“克己复礼为仁[7]。”此亦显仁藏用之说。至视听言动皆复,而天下之能事毕矣。故曰“不远复”,“有不善有尝不知[8]”。
吾友泾凡君,怀颜氏之资,几学《易》之年,有意乎是,以名居。称名以小而取数大,予故广其义以贻之,具以谂于诸君子知复之所在者。
注释:
[1]顾泾凡:顾允成,字泾凡。理学家。晚明东林党人顾宪成之弟。[2]“显诸仁”二句:语本《易.系辞上》。[3]九德:古谓圣贤所具备的九种优良品德。《书.皋陶谟》:“皋陶曰:‘宽而粟、柔而立、愿而恭、秘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彰厥有常,吉哉!’”[4]“莫辨于”二句:《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5]格物:推究事物之理。《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6]“至日闭关”:《易.复》:“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闭关,闭塞关门。[7]“圣人”三句:语见《论语.颜渊》。颜子,颜渊,孔子的学生。[8]“不远复”二句:见《易.系辞下》。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8 09:52
标题:
观鸭说.(明)吴廷翰
家僮取鸭卵伏之[1],得雏鸭数拾枚。始育,则饲之盆中,少与之水,其声呴呴然[2],其毛羽滈滈然[3],予甚爱,戏之。
不数日,僮以告曰:“雏鸭有斃者矣。”既而听其声,啾啾然哀鸣;视其毛羽,苏苏然以散落[4],予让僮不善畜也[5]。僮曰:“是非不善畜也,畜不以水也。”
次日,予适憩亭中,时雨初歇,池水方强,顾而乐之,凭栏而语曰:“曷不以畜鸭雏?”僮趋而去,不移时筐而至,稍出之水涯,皇皇然惊愕不已[6],其目睢睢然睨[7],其足逡逡然前而却[8]。竿之[9],则遂群奔水中,或扬足而驰,或拍翅而飞,不定者良久。既乃狎水,或仰而饮,或俯而啄,三五而阵,各适其所。则又或沉或没,或浮或出,盘旋戏跃于萍藻间。既休而理羽,交口扇翅,或曳而行,或拳而立[10],或屈而睡,消摇相羊[11],容与如也[12]。既脯[13],僮将筐而归,则相与复嬉于渚[14],或逐于堤,或蔽于丛,不可得,遂纵之。
明日至,亦如之。其声嗈嗈然以和[15],其毛羽濯濯然以光泽[16]。其去畜池之前仅三日,充长已倍三之一矣[17]。余乃叹曰:
大哉造物之育万物乎!大而龙蛇之于渊泽,虎豹之于山林,细而蠛曚鼋龟醯鸡之于瓮、于坎、于蹄涔[18],各遂其性而已。鸭之育于陆而育于水,亦一理也。夫反其性,造化不能以育物,圣人岂能以育民乎?君子为政,当斯民沦丧之后,烦之以法令,胁之于刑罚,诱之以智巧,荡之淫华,本性日耗,生理日促,相与骈死而不知[19]。一旦欲其改途易辙,驱之以道德,荡之以礼义,纳之以忠信,囿之以淳朴,靡不相顾骇愕,不信不安。及其久也,教成而化行,行安而俗美,追视昔日之所为与今日之所趋,安危利害相去什佰而千万,则虽械之使为恶,日挞之而欲其蹈刑,戾腹讧诈[20],亦为可得矣。然则民之初生,鸭之育于盆者也。狃于习而不悟[21],斃于陆者也。视其斃而不知所以救,僮之让者也。反其自然之性而犹疑,试于水者也。得其所以为性而安且乐,水之狎而不归者也。生养蕃息,既富且昌,水之畜而充长也。
乃复叹曰:因育鸭得育民,然则兹观也,鸭与也乎哉!述观鸭。
注释:
[1]伏:孵卵。[22]呴呴(gòu):鸟鸣叫声,这里指雏鸭叫声。[3]滈滈(hào):这里指泛着白色的光泽。[4]苏苏然:毛羽疏松的样子。苏,用同“酥”。[5]让:责备。[6]皇皇:同“惶惶”,心不安的样子。[7]睢睢(suī)然:眼睛仰视的样子。睨:斜视。[8]逡逡(qūn)然:不敢举步,退却的样子。[9]竿之:用竹竿赶它们。[10]拳:通“蜷”,蜷曲。[11]消摇:同“逍遥”,安闲自得。相羊:徜徉,漫游之意。屈原《离骚》:“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以相羊。”[12]容与:安逸自得的样子。[13]脯:字当作“晡”,傍晚。[14]渚(zhǔ):水边。[15]嗈嗈(yōng):和鸣声。[16]濯濯然:光泽明亮的样子。[17]充:肥。[18]蠛蠓(mèi měng):也称“蠓”,一种小飞虫。醯(xī)鸡:小飞虫。《庄子.田子方》:“丘之于道也,其犹醯鸡与。”注:“醯鸡者,瓮中之蠛蠓。”蹄涔(cén):蹄迹中的积水。[19]骈死:并死。[20]戾腹:断腹。讧诈:作乱行诈。[21]狃(niǔ):贪。
吴廷翰(约1490—1559),字崧伯,号苏原,南直隶无为州(今安徽无为县)人。正德十六年(1521)登进士第,历兵、户二部主事,转吏部文选司郎中,因忤长官意,出补广东佥事,转岭南分巡道,兼督学政。旋迁浙江参议,调山西参议,在山西时,值年荒,力请赈济,存活饥民数十万人。吴性疾恶尚严,为政清廉,往往得罪权要。年四十余,遂致仕。家居三十年而卒。著有《吉斋漫录》、《椟记》、《瓮记》、《湖山小稿》、《苏原全集》等。今有中华书局排印容肇祖点校《吴廷翰集》本,收录了上述诸书及诗文。
本文选自《吴廷翰集.文集》卷下。文章从观察鸭子的生长发育说起,说明要使万物正常地生长,就要顺应它们各自的特性,“反其性。造化不能以育物,圣人岂能以育民乎?”因而指出,对沦丧中的人民,要用儒家的道德来教化,及其教成化行,虽械之使为恶,也不可得了。文章虽以孟子的性善说出发,强调儒家的教化作用,但全文通以鸭子的生长发育为喻,对鸭子的观察具有哲学家的细致性,而其描写鸭子的生活习性则具有文学家的生动性、形象性、而且富有情趣。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8 09:52
标题:
贵生书院说.(明)汤显祖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反自贱者何也?孟子恐人止以形色自视其身,乃言此形色即是天性,所宜宝而奉之。知此则思生生者谁,仁孝之人,事天如亲,事亲如天。故曰:“事死如生,孝之至也[2]。”治天下如郊与禘[3],孝之达也。子曰:“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4]。”何以宝此位?有位者能为天地大生广生,故观卦有位者“观我生”,则天下之生皆属于我;无位者止于“观其生”[5],天下之生虽属于人,亦不忘观也。故大人之学,起于知生,知生则知自贵,又知天下之生皆当贵重也。
然则天地之性大矣,吾何敢以物限之;天下之生久矣,吾安忍以身坏之。《书》曰:“无起秽以自臭。”言自己心行本香,为恶则是自臭也。又曰:“恐人倚乃身[6]。”言破坏世法之人,能引百姓之身邪倚不正也。凡此皆由不知吾生与天下之生可贵,故仁孝之心尽死,虽有其生,正与亡等。况于其位,有何宝乎!
吾前时昧于生理,狎侮甚多。受命以来,偶读至伊尹曰[7]:“天之生斯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乃叹曰:“谓之天民,当如是矣。”始知“君子学道则爱人”。故每过郡县,其长吏及诸生中有可语者,未尝不进此言。而徐闻长熊公[8],爱人者也。此邑士气民风,亦自惇雅可爱[9],新会以南为第一县。且徘徊于余,不忍余去也。故书《贵生说》以谢之。
注释:
[1]贵生书院:汤显祖谪官徐闻典史,修葺贵生书院,宣传其“贵生”的思想。[2]“事死”二句:见《左传.哀公十五年》。[3]郊与禘:古帝王以祖先配祭昊天上帝。[4]“天地:二句:语见《易.系辞下》。[5]“观我生”、“观其生”:语出《易.观下》。[6]“无起秽”句、“恐人”句:见《书.盘庚中》。[7]伊尹曰:语见《孟子.万章下》。伊尹,商汤臣,佐汤伐夏桀,被尊为阿衡(宰相)。[8]熊公:熊敏,江西新昌人。时任徐闻知县。[9]惇:世风淳厚。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8 09:53
标题:
过梅岭记.(明)王思任
岭何以梅也?越王子分姓梅氏,避秦往南海,其从臣梅鋗至岭家焉[2],而筑城浈水上[3],奉王居之。此乡人谓之梅岭,非梅花之谓也。鋗归吴芮时[4],留其将庾胜隶番君者守之[5]。此乡人又谓之庾岭,亦非大庾之谓也。而《白氏六帖》言大庾岭多梅[6],南枝既落,北枝始开。即长江天之所以限南北云。张无垢至岭绝不见一梅[7],英江李官之女感其事而手植三十树,一段佳话。宋嘉祐中[8],揭曰梅关[9],至今尚有十馀树。
寺曰持角,以清远飞来寺龙鬼移至[10],而挂一殿角于此。六祖得衣钵南行[11],惠明追至此[12],祖掷衣钵石上,举之不得动。既而渴甚,祖以杖点石,遂涌清泉,所谓卓锡者也[13]。其侧有云封寺,有张曲江祠[14],开凿横浦[15],其功甚伟。从北上岭,则斗削拔天,人不苦而马骡甚苦,迤逦而上,喘急,每数百步一憩。未至岭三里,曰钟鼓岩,其礐乳下或击或考[16],皆有声。偶漏景井裂[17],一旦豁然。至岭,则大庾尉周懋泰修乡好[18],以中火沃湎之[19]。而余恋岭寻梅,想韵女之胜,读其诗,足欲下而心不前也。
注释:
[1]梅岭:即大庾岭,在江西大庾县南。[2]梅鋗:秦汉之际益阳人。秦鄱阳令吴芮之将。项羽立吴芮为衡山王,封梅鋗十万户为列侯。[3]浈水:广东北江的上游,源出大庾岭,西南流经始兴县,至曲江县与武水汇合,称北江。[4]吴芮:秦鄱阳人,曾任鄱阳令,号鄱君。帮末随诸侯入关灭秦,项羽封之为衡山王,汉高祖徙封之为长沙王。[5]庾胜:汉初人。武帝时曾与南越作战,筑城守梅岭。番君,即鄱阳君,指吴芮。[6]《白氏六帖》:类书名《白氏经史事类六帖》,三十卷,唐白居易撰。采摘古代书籍中成语、典故,分类编排,体例与《北堂书钞》大略相同。[7]张元垢:南宋张九成,字子韶,号无垢居士,又号横浦居士,钱塘人。宋高宗时状元,官礼部侍郎,以与秦桧不合,谪居南安军十四年。秦桧死后,起知温州,辞归,卒。其学说混杂儒佛两家之说,称横浦学派。[8]嘉祐:宋仁宗年号,1056—1063年。[9]揭:题额。宋蔡挺知南安军,立关于大庾岭上,署曰梅关,以分江西、广东之界。[10]清远飞来寺:广东清远县有飞来寺,亦称峡山古寺,为南朝梁武帝时僧人贞俊、瑞霭创建。传说轩辕黄帝的两个庶子太禺和仲阳化为神人,将安徽舒城上元延祚寺在一个风雨之夜飞来此处,故名飞来寺。[11]六祖:即禅宗六祖慧能,638—713年在世。师事五祖弘忍禅师,承受衣钵。弘忍死后,慧能住广东韶州曹溪广果寺,倡“顿悟”说,成为禅宗的南宗。[12]惠明:与慧能同为弘忍门下弟子。慧能得到弘忍的衣钵后,惧同门谋害,携衣钵南行,惠明与众僧在后追赶。见《坛经》。[13]卓锡:植立锡杖,指僧人的居止。[14]张曲江:即唐张九龄,韶州曲江人,唐玄宗时曾任中书令,为李林甫所忌,罢相家居。[15]横浦:水名,在广东南雄县西,源出大庾岭,南流经始兴县西,合入北江。[16]礐(què确)乳:石钟乳。礐,大石多的山。[17]景:同“影”,日光。[18]乡好:同乡之谊。[19]中火:中午饭。沃面:饮食。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8 09:56
标题:
海上平寇记.(明)王慎中
守备汀漳俞君志辅[1],被服进趋[2],退然儒生也[3]。瞻视在鞞芾之间[4],言若不能出口,温慈款悫[5],望之知其有仁义之容。然而桴鼓鸣于侧[6],矢石交乎前,疾雷飘风[7],迅急而倏忽,大之有胜败之数,而小之有生死之形,士皆掉魂摇魄,前却而沮丧[8];君顾意喜色壮,张扬矜奋[9],重英之矛[10],七注之甲[11],鸷鸟举而虓虎怒[12],杀人如麻,目睫曾不为之一瞬,是何其猛厉孔武也[13]?
是时漳州海寇张甚,有司以为忧,督府檄君捕之[14]。君提兵不数百,航海索贼,旬日遇焉。与战海上,败之;获六十艘,俘八十余人,其自投于水者称是。贼行海上,数十年无此衄矣[15]。由有此海所[16],为开寨置帅,以弹制非常者[17],费巨而员多;然提兵逐贼,成数十年未有之捷,乃独在君;而君又非有责于海上者也。亦可谓难矣!
予观昔之善为将,而能多取胜者,皆用素治之兵,训练齐而约束明,非徒其志意信而已;其耳目亦且习于旗旐之色[18],而挥之使进退则不乱,熟于钟鼓之节,而奏之使作止则不惑,又当有以丰给而厚享之,椎牛击豕,酾酒成池[19],餍其口腹之所取;欲遂气闲[20],而思自决于一斗以为效,如马饱于枥,嘶鸣腾踏而欲奋,然后可用。君所提数百之兵,率召募新集,形貌不相识;宁独训练不夙,约束不豫而已[21],其于服属之分,犹未明也。君又穷空,家无余财,所为市牛酒,买粱粟,以恣士之所嗜,不能具也。徒以一身率先士卒,共食糗糒[22],触犯炎风,冲冒巨浪,日或不再食,以与贼格,而竟以取胜。君诚何术,而得人之易,致效之速如此?予知之矣!用未素教之兵,而能尽其力者,以义气作之而已[23];用未厚养之兵,而能鼓其勇者,以诚心结之而已。
予方欲以是问君,而玄钟所千户某等来乞文勒君之伐[24],辄书此以与之。君其毋以予为儒者,而好揣言兵意云。君之功在濒海数郡;而玄钟独欲书之者,君所获贼在玄钟境内,其调发舟兵诸费,多出其境,而君清廉不扰,以故其人尤德之尔。
君名大猷,志辅其字,以武举推用为今官。
注释:
[1]守备:明代指防守城堡的武官。汀:汀州府,治所在今福建长汀县。漳:漳州府,治所在今福建省漳州市。俞君志辅:俞大猷,守志辅,号虚江,福建晋江人。明朝抗倭名将,与威继光齐名。官至右都督。[2]被服进趋:指衣装和行动。[3]退然:逊让的样子。[4]鞞芾(bǐ fú):古代朝觐或祭祀时遮蔽在衣裳前面的一种服饰。鞞,同“鞸”。[5]款悫(què):诚恳。[6]桴(fú)鼓:战鼓。桴,鼓槌。[7]飘风:旋风。[8]前却:前进或后退。[9]矜奋:犹奋勉。[10]重(chóng)英:重叠的矛上羽饰。[11]七注之甲:用许多铁片连缀而成的铠甲。注,同“属”,连缀。[12]虓(xiāo)虎:怒吼的老虎。[13]孔:甚,很。[14]督府:都督府。檄:用公文传达命令。[15]衄(nù):挫折,失败。[16]由:自从。海所:指沿海地区的卫所。[17]弹制:镇压。[18]旐(zhào):画有龟蛇的旗。[19]酾(shī)酒:犹言斟酒。[20]欲遂:谓欲望满足。[21]不豫:预先没有。[22]糗糒(qiǔ bèi):干粮。[23]作:振奋。[24]玄钟所:卫所名,在福建诏安县东南,明初在此设千户所。千户:千户所的军官。勒:刻石纪功。
本文选自《遵岩集》卷八。文章是表彰俞大猷在海上平倭寇事迹的。俞大猷平昔像一位温良的儒生,可在平倭寇战斗中却“猛厉孔武”。在漳州的一次平倭寇战斗中,他统率不到数百人的部队,在茫茫大海里,竟捕获敌船六十艘,俘虏敌人八十余,“成数十年未有之捷”。但他所带领的部队,是一支“未素教之兵”,又无钱财来“恣士之所嗜”。其取胜之道,在于他能身先士卒,与士兵同甘苦,即“义起作之”,“诚心结之”两条。文章名为记,但重点却放在议论上。作者深入地分析了俞大猷取胜的原因,这就是使读者对俞大猷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8 09:57
标题:
寒花葬志.(明)归有光
婢,魏孺人媵也(1)。嘉靖丁酉(2)五月四日死。葬虚丘(3)。事我而不卒,命也夫!
婢初媵时,年十岁,垂双鬟,曳深绿布裳。一日天寒,爇火煮荸荠熟,婢削之盈瓯,予入自外,取食之,婢持去不与。魏孺人笑之。孺人每令婢倚几旁饭,即饭,目眶冉冉动,孺人又指予以为笑。
回思是时,奄忽便已十年。吁!可悲也已!
——选自《四部丛刊》本《震川先生文集》
注释:
(1)魏孺人媵(yìng映):魏孺人,作者前妻,南京光禄寺典簿魏庠次女。孺人,明代七品职官母亲或妻子的封号,又通用为对妇女的尊称。此系尊称。作者写此文时,尚未中举。媵,陪嫁的婢女。(2)嘉靖:明世宗朱厚熜年号。丁酉:嘉靖十六年,公元1537年。(3)虚丘:地名。作者家乡江苏昆山县东南有丘虚镇,二字或倒置。一说,“虚”同“墟”,“墟丘”即大丘,土山。
译文:
婢女名寒花,是我妻魏孺人的陪嫁丫环。死于嘉靖十六年五月四日,葬在土山之上。她没有能侍奉我到底,这是命啊!
寒花当初陪嫁来我家时,年方十岁,两个环形发髻低垂着,一条深绿色的布裙长可拖地。一天,天气很冷,家中正在烧火煮荸荠,寒花将已煮熟的荸荠一个个削好皮盛在小瓦盆中,已盛满了,我刚从外面进屋,取来就吃;寒花立即拿开,不给我。我妻就笑她这种样子。我妻经常叫寒花倚着小矮桌吃饭,她就吃,两个眼珠慢慢地转动着。我妻又指给我看,觉得好笑。
回想当时,一晃已经十年了。唉,真可悲啊!
归有光(1507--1571) 明散文家。字熙甫,昆山(今属江苏)人。人称震川先生。嘉靖进士,官南京太仆寺丞。论文推崇唐宋作家,认为“文章至于宋元诸名家,其力足以追数千载之上而与之颉颃”(《项思尧文集序》),指斥当时主张“文必秦汉”的王世贞辈为“妄庸巨子”。与王慎中、唐顺之、茅坤等被称为“唐宋派”。所作散文,朴素简洁,善于叙事,颇受时人推重,稍后黄宗羲亦谓其所作妇女志传“一往深情,每以一二细事见之,使人欲涕。”所著有《震川先生集》。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8 09:57
标题:
何陋轩记(明)王守仁
昔孔子欲居九夷,人以为陋。孔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1]?”守仁以罪谪龙场,龙场古夷蔡之外[2],于今为要绥[3],而习类尚因其故。人皆以予自上国往[4],将陋其地,弗能居也;而予处之旬月,安而乐之,求其所谓甚陋者而莫得。独其结题鸟言山栖羝服[5],无轩裳宫室之观[6],文仪揖让之缛[7],然此犹淳庞质素之遗焉[8]。盖古之时,法制未备,则有然矣,不得以为陋也。夫爱憎面背,乱白黝丹[9],浚奸穷黠[10],外良而中螫[11],诸夏盖不免焉[12];若是而彬郁其容[13],宋甫鲁掖[14],折旋矩矱[15],将无为陋乎?夷之人乃不能此,其好言恶詈,直情率遂,则有矣。世徒以其言辞物采之眇而陋之[16],吾不谓然也。
始予至,无室以止,居于丛棘之间,则郁也[17];迁于东峰,就石穴而居之,又阴以湿。龙场之民老稚,日不视予,喜不予陋,益予比[18]。予尝圃于丛棘之右,民谓予之乐之也,相与伐木阁之材,就其地为轩以居予。予因而翳之以桧竹,莳之以卉药,列堂阶,办室奥,琴编图史[19],讲诵游适之道略具,学士之来游者,亦稍稍而集。于是人之及吾轩者,若观于通都焉,而予亦忘予之居夷也。因名之曰 “何陋”,以信孔子之言[20]。
嗟夫!诸夏之盛,其典章礼乐,历圣修而传之,夷不能有也,则谓之陋固宜;于后蔑道德而专法令,搜抉钩絷之术穷,而狡匿谲诈,无所不至,浑朴尽矣!夷之民,方若未琢之璞,未绳之木,虽粗砺顽梗,而椎斧尚有施也,安可以陋之?斯孔子所为欲居也欤?虽然,典章文物,则亦胡可以无讲?今夷之俗,崇巫而事鬼,渎礼而任情,不中不节,卒未免于陋之名,则亦不讲于是耳。然此无损于其质也。诚有君子而居焉,其化之也盖易。而予非其人也,记之以俟来者。
注释:
[1]“昔孔子”五句:语见《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九夷:古书中的九夷,如《战国策.魏策》:“楚破南阳九夷”等。大致在今河南南部。[2]夷蔡:蔡为周代古国,其地在今河南上蔡、新蔡等县地,即在河南南部。[3]要绥:要服、绥服,古代王畿以外的区划名,这里泛指边远地区。[4]上国:这里指京城。因王守仁自京官贬龙场。[5]结题:指少数民族结发于额的装束。鸟言:说话似鸟语。韩愈《送区册序》:“小吏十余家,皆鸟言夷面。始至,言语不通。”羝(di)服:羊皮作衣服。[6]轩裳:古代卿大夫所乘坐的一种前顶较高而有帷幕的车子。裳,指帷裳,车旁的布幔。[7]缛(rù):指繁密的礼节。[8]淳庞:朴实。[9]黝(yǒu):青黑色。[10]浚奸:深奸。[11]中螫(shì):内心像毒虫刺人。[12]诸夏:指中士。[13]彬郁:文质彬彬有文采的样子。[14]宋甫鲁掖:穿戴着礼仪之邦宋国的礼帽,鲁国的大袖之衣。甫:章甫,古代的礼帽。掖:通“”,衣袖。《礼记.儒行》:“丘少居鲁,衣逢掖之衣“。逢,大。[15]矩矱:规则法度。[16]眇:低微,细小。[17]郁:阻滞。[18]比:亲近。[19]琴编:指琴书。[20]信(shēn):通“伸“,伸张。
本文选自《王文成公全书》卷二十三。《明史.王守仁传》说,王守仁抗章救戴铣等人,“(刘)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龙场万山丛薄,苗獠杂居。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这篇《何陋轩记》,就是为此而发。文章以亲身经历,赞扬了苗族、仡佬族(獠)人民质直纯朴、乐于助人的品格,批驳了人们称之为“陋”的说法。相反,他们比之于中原的那些“狡匿谲诈,无所不至”的人来,倒是“未琢之璞,未绳之木”,等待着大匠去雕琢,也就是用“典章文物”去影响他们,清除其“崇巫而鬼事”的陋俗。文章剖析精微。在封建士大夫中,能排除对少数民族的偏见,实在很难得。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8 09:58
标题:
河崖之蛇.(明)薛瑄
濒河居者为予言[1],近年有大蛇穴禹门下岩石中[2],常束尾崖树颠,垂首于河,伺食鱼鳖之类,已而复上入穴,如是者累年。一日复下食于河,遂不即起,但束尾树端,牢不可脱。每其身一上下,则树为起伏,如弓张弛状。久之,树枝被折,蛇坠水中。数日,蛇浮死水之漩隈[3]。竟不知蛇得水物,贪其腥膻不舍而坠耶?抑蛇为水之怪物所得,欲起不能而坠也?
余闻之,喟曰[4]:“是蛇负其险毒,稔其贪婪[5],以食于河。所持以安者,尾束于树耳。使树不折,则其生死犹未可知;惟树折身坠,遂死于河。此殆天理,非偶然也。且使蛇得水物,贪其腥膻不舍而死,固可为怙强贪不知止之戒[6];使蛇为水之怪物所得而死,亦可为害物必报之戒。蛇,恶物,所不足道者。但其事有近乎理,故书以告来者。”
注释:
[1]河:指黄河。[2]禹门:亦称“龙门”。在今山西河津县西北,陕西韩城县东北,峙立于黄河两岸,状如门阙。传说是夏禹治水时所开凿,故称禹门。详细参见下文《游龙门记》。[3]漩隈(wēi):水流回曲处。[4]喟:叹。[5]稔(rěn):熟悉。[6]怙(hù):凭仗。
薛瑄(1392—1464),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属山西)人。永乐十八年(1420),举河南乡试第一,次年成进士。历任御史、大理寺卿、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并入阁参预机务。后乞归以终,谥文清。
薛瑄是明代有名的理学家,世称其学为“河东学派”。又工古文,诗亦有名。著有《读书录》、《薛文清公集》(又名《敬轩薛先生文集》)等。
本文选自《敬轩薛先生文集》卷十一。文章通过巨蛇束尾崖树,贪食腥膻,树折坠河而死的故事,警告那些既险毒,又恃强贪婪的人,若不知止,将如巨蛇一样,得到应有的下场。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8 09:58
标题:
核舟记.(明)魏学洢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1)。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2)”,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3)”,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4)居右,鲁直(5)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6),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7)秋日,虞山(8)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魏子详瞩既毕,诧曰:嘻,技亦灵怪矣哉!《庄》、《列》所载,称惊犹鬼神者良多,然谁有游削于不寸之质,而须麋(9)了然者?假有人焉,举我言以复于我,亦必疑其诳。乃今亲睹之。由斯以观,棘刺之端未必不可为母猴也(10)。嘻,技亦灵怪矣哉!
——选自文学古籍刊行社排印本《虞初新志
注释:
(1)大苏:苏轼,人们称他和他的弟弟苏辙为“大苏”、“小苏”。(2)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语出苏轼《后赤壁赋》。(3)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语出苏轼《前赤壁赋》。(4)佛印:即佛印禅师,名了元,字觉老,苏轼的朋友。(5)鲁直:黄庭坚,字鲁直。(6)弥勒:弥勒佛。(7)天启壬戌:天启,明熹宗年号。壬戌为1622年。(8)虞山:山名,在今江苏常熟西北,这里指代常熟。(9)须麋:同“须眉”。(10)棘刺之端未必不可为母猴:典出《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有人报告燕王自己能在“棘刺之端为母猴”,于是受到优厚待遇,却推三托四,迟迟不动手,后来燕王要他先出示工具,他拿不出,骗局被揭穿。[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6:23编辑过]
译文:
明朝有个手艺奇妙精巧的人叫王叔远,他能用直径一寸左右的木头雕刻成宫室、器皿、人物,以及飞鸟走兽、树木石头,而且无不按着木头的原形来雕饰模拟物态,因而雕刻得各有各的情趣神态。他曾经赠送我一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刻的是苏东坡泛舟游览赤壁的情景。
核舟从头到尾大约有八分多长,高二分左右。中部高起而宽敞的地方是船舱,上面覆盖着箬竹船篷。船舱两旁开有小窗,左边和右边各四扇,总共八扇。打开窗子看,可见雕花的船栏杆,左右相对。关上窗子,可欣赏到右边窗上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八字,左边窗上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八字,都涂了石青颜色。
船头上坐着三个人,当中戴高帽满腮胡须的是苏东坡,右边是佛印和尚,左边是黄鲁直。苏、黄两人正在共看一幅手卷。东坡右手拿着手卷的右端,左手搭在鲁直的背上。鲁直左手拿着手卷的末端,右手指着手卷,好象在讲什么话。东坡露出右脚,鲁直露出左脚,各微侧着身体,他们紧靠着的两膝,各隐现在手卷底下的衣服皱褶中。佛印极象弥勒佛,敞开胸怀,裸露双乳,抬头仰望着天空,神态表情与苏、黄二人不一样。他平方右膝,曲着右臂支撑在船板上,左腿曲膝竖起,左臂挂着念珠靠在左膝上,念珠可以一粒一粒清楚地数出来。
船尾横放着一支桨。桨两旁各有一个船夫。右边那个梳着椎形发髻,仰面朝天,左手靠在一根横木上,右手扳住右脚趾头,象嘬着嘴唇在吹口哨的样子。左边那个右手拿着一柄蒲葵扇,左手摸着炉子,炉子上放一把水壶,那个人目光注视茶炉,脸色平静,好象在凝神倾听茶水烧煮的声音。
这只船的底部比较平坦,就在上面题上名字,题的字是“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笔划细得象蚊子脚,一钩一画都清清楚楚,字色黑。又用上一颗篆字印章,文字是“初平山人”,红颜色。
总计这只船上,刻有五个人,八扇窗,箬竹船篷、船桨、茶炉、水壶、手卷、念珠各一件;对联、题名以及篆字印章,刻的字共有三十四个。可是量量核舟的长度,甚至还不满一寸。这原是挑选狭长的桃核雕刻成的。
魏子仔细地看了这只核舟后,惊叹道:噫,技艺也真是神奇啊!《庄子》、《列子》书中所记载的能工巧匠,被誉为象是鬼斧神工的事情很多,可是有谁在不到一寸的材料上运刀自如地进行雕刻,而又能刻得胡须眉毛都清清楚楚的?如果有那么一个人,拿我的话来告诉我,我也一定会怀疑他在说谎。可现在这却是我亲眼目睹的事实。从这件作品来看,在棘木刺的尖端,未必不能雕刻出母猴来。噫,技艺也真是神奇啊!
魏学洢(约1596-约1625), 明末散文作家。字子敬,嘉善(今属浙江)人。他生活在晚明阉党横行的时期,父亲魏大中因上疏指责权奸魏忠贤结党树威,被诬下狱,遭杀害。他本人也因父亲枉死,成天号泣而死,大约只活了三十岁左右。崇祯初年,曾诏旌他为孝子。一生没做过官,好学善文,著有《茅簷集》。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8 09:59
标题:
荷蓧言序.(明)高攀龙
华无技家的广庭,庭中双桂对峙,屹如两山。枝下虬拂地,树中各可布席坐数十客,叶密护之如幄。花发时耸色夺目,浓香沁骨。乍见而骇,不谓天壤间有此奇,盖世而无俪矣。不佞非以事夺[1],无年不作赏花人。一日酒中无技出《荷蓧言》示不佞。旨哉无技[2],家太湖滨,青山白水,浸灌久矣,味深矣,宜其能言丈人意中事[3]。言之不足,而三言之、四言之,味愈隽也。第无技即有高韵,一丘一壑,不佞尝以自与而不与无技。无技与不佞生同岁,其受气十倍不佞,当用于世,未可以丘壑与。又其人有肝胆,能当天下事,未忍以丘壑与。然无技阅世多,知世味如此,而无涯之乐现前,有尽之年迫后。坐双桂间,香一炉,茗一醉、不,酒一樽,书一卷。出门而云烟帆鸟变态于七十二峰,皆吾几席上物,世味岂更有旨于是者!宜其有荷蓧之心哉。
注释:
[1]不佞:指自己。自谦词。[2]旨:味美。[3]丈人:指荷蓧丈人。《论语.微子》:“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
高攀龙(1562—1626),无锡人,字存之,万历进士。嘉宗立,官左都御史。为魏忠贤所恶,削籍归,投水而死。攀龙学问文章,为当代名宿。与顾宪成讲学东林书院,世称高顾。有《周易易简》、《高子遗书》等作。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8 09:59
标题:
洪汝含《鼓山游记》序.(明)曹学佺
作文游山记最难。未落笔时,搜索传志,铺叙程期,洋洋洒洒,堆故实于满纸[1],但数别人财宝而已,于一种游情了不相关。即移之他处游亦可,移之他人游亦可。拘而寡韵,与泛而不切,病则均焉。
记游如作画,画家必须摹古,间复出己意着色生采,自然飞动。及乎对镜盘礴,往往难之。乃以为画不必似,盖远近位置,木石向背,逼真则碍理,两为入耳。法既不伤,于境复肖,又何以似为病也?
友人洪汝含氏,作《鼓山游记》。余读之,初若不汲汲于游者。或为岚翠招之[2],或为友朋动之,或自崖而返,或登顶者再。惟随其兴之所适[3],及乎境之所奏[4],故其为记,亦不为传志故实之所窘缚,与夫年月里数之所役使。神情满足,气色生动,嘻笑戏谑,皆成文章。以如意之笔术,夺难肖之画工。此所谓合作也[5]。传《诗》之《葛覃》曰:“葛者,妇人之所有事也。为是诗者,咏歌其所有事,而又及其所闻见,言其乐从事于此也。”噫!汝含氏之游,可谓乐矣,是宜记。
注释:
[1]故实:即典故。[2]岚翠:山气呈现的翠绿。[3]适:至,住。[4]奏:通“凑”。会合。[5]合作:合于法度。[6]传《诗》:《诗经》毛亨传。传:解说经义的文字。
本文选自《晚明二十家小品》。本文借为友人的《鼓山游记》作序,论述了有关游山记的写作方法问题。作者认为写游山记,要“随其兴之所适,及乎境之所奏”,而不为传志故实所束缚和年月里数所役使,也就是要写出独具个性的“游情”。这对今人作游记文也颇有启发。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8 10:00
标题:
湖心亭看雪.(明)张岱
崇祯五年[1]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不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2]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注释:
[1]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崇祯:明思宗年号。[2]金陵:今江苏南京。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8 10:00
标题:
虎丘.(明)袁宏道
虎丘去城可六七里(1),其山无高岩邃壑,独以近城故,箫鼓楼船,无日无之。凡月之夜,花之晨,雪之夕,游人往来,纷错如织,而中秋为尤胜。每至是日,倾城阖户,连臂而至。衣冠士女,下迨蔀屋,莫不靓妆丽服,重茵累席,置酒交衢间,从千人石(2)上至山门,栉比如鳞,檀板丘积,樽罍云泻,远而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铺江上,雷辊电霍,无得而状。
布席之初,唱者千百,声若聚蚊,不可辨识。分曹部署,竞以歌喉相斗,雅俗既陈,妍媸自别。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已而明月浮空,石光如练,一切瓦釜(3),寂然停声,属而和者,才三四辈;一箫,一寸管,一人缓板而歌,竹肉相发(4),清声亮彻,听者魂销。比至夜深,月影横斜,荇藻凌乱(5),则箫板亦不复用;一夫登场,四座屏息,音若细发,响彻云际,每度一字,几尽一刻,飞鸟为之徘徊,壮士听而下泪矣。
剑泉(6)深不可测,飞岩如削。千顷云得天池诸山作案(7),峦壑竞秀,最可觞客。但过午则日光射人,不堪久坐耳。文昌阁亦佳,晚树尤可观。面北为平远堂旧址(8),空旷无际,仅虞山(9)一点在望。堂废已久,余与江进之(10)谋所以复之,欲祠韦苏州、白乐天诸公于其中(11);而病寻作,余既乞归,恐进之兴亦阑矣。山川兴废,信有时哉!
吏吴两载,登虎丘者六。最后与江进之、方子公(12)同登,迟月生公石(13)上,歌者闻令来,皆避匿去。余因谓进之曰:“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他日去官,有不听曲此石上者,如月(14)!”今余幸得解官称吴客矣,虎丘之月,不知尚识(15)余言否耶?
——选自上海古籍出版社排印本《袁宏道集笺校》
注释:
(1)虎丘:旧名海涌山,在今江苏苏州市郊。传说春秋时吴王阖闾既葬之后,金精之气化而为虎,踞其坟,故号虎丘。(2)千人石:虎丘山脚巨石。(3)瓦釜:屈原《卜居》:“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瓦釜即瓦缶,一种小口大腹的瓦器,也是原始的乐器。这里比喻低级的音乐。(4)竹肉:《世说新语.识鉴》刘孝标注引(孟)嘉别传:“听妓,丝不如竹,竹不如肉,何也?答曰:渐近自然。”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肉指人的歌喉。(5)荇藻:两种水草名。这里用以形容月光下树的枝叶影子。苏轼《记承天寺刘公夜游》:“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6)剑泉:在虎丘千人石下,相传为吴王洗剑处,又称剑池。(7)千顷云:山名,在虎丘山上。天池:山名,又名华山,在苏州阊门外三十里。此句说千顷云得天池等山作为它的几案。(8)平远堂:初建于宋代,至元代改建。(9)虞山:位于江苏常熟市西北。(10)江进之:名盈科,字进之,桃源(今属湖南)人,万历二十年(1592)进士,时任长洲(与吴县同治苏州)知县。与作者友善。(11)祠:祭祀。韦苏州:唐诗人韦应物,曾任苏州刺史。白乐天:唐诗人白居易,曾任苏州刺史。任上曾开河筑堤,直达山前,人称白公堤,即今山塘街。(12)方子公:方文僎,字子公,新安(今安徽歙县)人。穷困落拓,由袁中道荐与宏道,为宏道料理笔札。(13)生公石:虎丘大石名。传说晋末高僧竺道生,世称生公,尝于虎丘山聚石为徒,讲《涅槃经》,群石为之点头。(14)如月:对月发誓。“有如”或“如”,为古人设誓句式。《诗.王风.大车》:“谓予不信,有如皦日!”《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晋公子重耳临河之誓:“所不与舅氏同心者,人如白水!”宋周密《齐东野语》卷十一录蜀中妓与情人饯别词:“若相忘,有如此酒!”皆指眼前一物作誓。 (15)识(zhì志):通“志”,记忆。
译文:
虎丘离城约六七里路,这座山没有高峻的山峰与幽深的峡谷,只不过因为靠近城市,因此奏着音乐的游船,没有一天不到那儿去。凡是有月亮的夜晚,开花季节的早晨,下雪天的黄昏,游人来往穿梭,犹如织布一样,而以中秋最为繁盛热闹。每到这一天,全城闭户,携手并肩而来。士大夫乡绅、大家妇女,以至贫民百姓,全都涂脂抹粉,鲜衣美服,重重叠叠地铺设席毡,将酒肴摆在大路中间,从千人石一直到山门,如梳齿鱼鳞般密集相连。檀板聚积如小山,樽罍似云霞般倾泻,远远望去,犹如成群的大雁栖落在平坦的沙滩,彩霞铺满江面,电闪雷鸣,无法具体描绘它的形状。
刚开始陈设席位时,唱歌的人成百上千,声音如团聚在一起的蚊子,没法分辨识认。等到分队安排,争相以歌喉比高低;雅乐和俗乐各各陈献后,美和丑自然区别开了。不多时,摇头顿脚按节拍而歌的,只不过几十个人而已。一会儿,明月升到天空,月光照在石上尤如洁白的绢绸,所有粗俗的歌乐,不再发出声响,跟随着唱和的,只有三四个人。一支箫,一寸管,一人慢慢地打着歌板唱着,管乐伴着歌喉,声音清脆浏亮,使听的人深受感动。等到夜深,月亮西斜,树影散乱,于是连箫板也不用,一个人登场,四围的人屏住声息,声音如细而直上的毛发,响彻云端,每吐一字,几乎拖长达一刻之久,飞鸟听了为之回翔盘旋,壮士听了感动得流下眼泪。
剑泉深得无法测量,陡峭的岩石如斧削一般。千顷云因为有天池等山作为几案,山峰峡谷,争奇斗秀,是请客饮酒的好地方。但是过了中午便阳光逼人,不能久坐。文昌阁也不错,晚上林中的景色尤为迷人。朝北为平远堂旧址,空旷没有遮拦,仅仅远远望见虞山,如小小的黑点。堂荒芜已经很久了,我和江进之商量修复它的办法,想在里面供奉韦应物、白居易等人,但不久生了病,我既然已经辞了官,恐怕进之的兴致也消尽了。山川的兴旺和荒废,确实有它的运数啊!
在吴县作了两年官,登虎丘山六次。最后一次和江进之、方子公一起登,坐在生公石上等候月出。唱歌的人听说县令到来,都躲避开了。我因此对进之说:“做官的横行气盛,衙役庸俗粗野,是多么厉害呀!以后不作官了,有不在这石上听歌的,有月亮为证!”现在我有幸得以免去官职客居吴县,虎丘的月亮不知道还记得我的话吗?
袁宏道(1568--1610),明文学家。字中郎,号石公,湖广公安(今属湖北)人 。万历进士,官吏部郎中。与兄宗道、弟中道,并称“三袁”,为公安派创始者,文学成就居三袁中之首。其思想受李贽影响较深,重视小说戏曲和民歌在文学中地位。诗文不满前后七子摹拟复古主张,强调抒写“性灵”,在一定程度上突破儒家思想束缚。作品真率自然,内容多写闲情逸致,部分篇章反映人间疾苦,对当时政治现实有所批判。所著有《袁中郎全集》。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8 10:01
标题:
花蕊夫人宫词序.(明)陈继儒
昔徐匡璋纳女于蜀后主孟昶,昶喜其轻翾[2],赐号花蕊夫人,又改慧妃。陈无己以夫人姓费,误也[3]。
宋太祖遣王全斌、曹彬等伐蜀[4],诏八下,作司度右掖门南临水,为昶治一第一区以待昶。凡出师六十六日,昶衔璧归宋[5],夫人遂侍掖庭。太祖幸之,晋王谏不听,从猎园中,射死焉[6]。此一事颇类范蠡沉西施于五湖[7],而正史不载,则《铁围山丛谈》好奇之过耳[8]。李希颜奉诏料理蜀民、秦民、楚民三家所献书,得一敝纸,出花蕊手书《宫词》。郭祥口诵数篇于王荆公,故王禹玉辈争相传写[9],行于人间。其诗清而绮,香而艳,真班婕妤、徐淑妃之流亚乎[10]!宋祖召夫人陈诗,诵其亡国之作云:“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可谓巧于解嘲矣。
蜀僻在西裔,其俗富而喜遨,城上环植芙蓉几四十里,号曰锦城。夹江两岸,亭榭与名花相错。后昶御龙舟召夫人避暑摩诃池上,夜起作《玉楼春》调,最好房中容成之术[11],多采良家女以充后宫,一切国事付之卷帘使王昭远与其子玄喆[12]。昭远手挥铁如意,领二三万雕面恶少年以当宋师,玄喆乳臭儿耳,又辇爱姬、伶人、乐器,守剑门之口。昶且与内尚书教坊小妇打毯走马,斗草采莲,鱼龙竞渡,鹦鹉诵诗,而宋兵已入夔州矣。此非西蜀无男儿,由昶所狎妇人故也。后昶亡,其母李氏不哭亦不食,曰:“汝不能死社稷,何用生为?”此母皎皎铮铮,并强人意。若使夫人啮一剑以报昶[13],岂非粉黛中真男儿哉!
花蕊同时,南汉有卢琼仙,南唐有萧孃,及保义黄氏,皆歌舞妍姣,书伎绝伦。兵燹纷纷,诗翰不少,独《花蕊夫人宫词》,无一字不传人中,女郎之幸不幸乃如此。陈亢侯刻之山阴,非独拈出花蕊才情,且垂戒宫中:有风流天子,未有不基祸兆乱者。殷鉴不远[14],尚当以南唐为正。
注释:
[1]《花蕊夫人宫词》:五代前蜀主王建妃,姓徐,称小徐妃,又号花蕊夫人。生后主王衍,随王衍归唐,中途被杀,所作宫词,写前蜀宣华宫游乐事,世称《花蕊夫人宫词》,其所作约九十馀首。陶宗仪《辍耕录》记载:“蜀主孟昶纳徐匡璋女,拜贵妃,别号花蕊夫人,意花不足拟其色,似花蕊之翾轻也。”昶降宋后,被掳入宋宫,为太祖所宠。据考传世的《花蕊夫人宫词》非其所作。此姑从本文之说,不作辩证。[2]轻翾:翾(xuān),原意为小飞。轻翾。体态轻盈。[3]陈无己:宋著名诗人陈师道,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所作《后山诗话》中记载:“费氏,蜀之青城人,以才色入宫,后主嬖之,号花蕊夫人。效王建作宫词百首……”[4]王全斌、曹彬:王全斌,太原人。事后唐庄宗,累历内职。后仕周,官都指挥使。宋初为西川行营前军都指挥,平蜀有功,官终武宁军节度使。曹彬,灵寿人,字国华。后汉时为成德军牙将,仕周为河中都监。后归宋,乾德初伐蜀有功,授宣徽南院使、成义军节度使。[5]衔璧归宋:投降宋朝。[6]晋王:即宋太祖赵匡胤弟赵光义。后为宋太宗。为其所杀者是南唐后主李煜妃(亦称花蕊夫人),并非孟昶之妃。[7]范蠡沉西施于五湖:古人向有女祸亡国的封建历史观,把国家败亡归咎于被皇帝宠幸的美女。冯梦龙增补《新列国志》第八十三回,写勾践灭吴后班师回越,携西施以归。越夫人潜使人引出,负以大石,沉入江中,说:“此亡国之物,留之何为?”所以后人讹传西施被范蠡载入五湖,沉溺而死。[8]《铁围山丛谈》:宋蔡絛所撰笔记。内容多记北宋朝廷制度和士大夫遗闻轶事。[9]王荆公:宋王安石,神宗时为相,主持变法,元丰中拜左仆射,封荆国公。王禹玉,名珪,华阳人。举进士甲科,宋哲宗时累官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封岐国公,卒谥文。[10]班婕妤、徐淑妃:班婕妤,汉女文学家。左曹越骑校尉班况之女。贤才通辩。成帝选入后宫,大幸,封婕妤。后为赵飞燕所谮,求供养太后于长信宫,作赋自伤。今存《自悼赋》、《捣素赋》、《怨歌行》等。徐淑妃,唐代长城人,名惠,八岁能属文。太宗闻之,召为才人,再迁充容。太宗崩,哀感成疾,作七言诗及连珠以见意。[11]容成之术:指房中太。《汉书.艺文志》著录讲房中术的书有《容成阴道》。[12]王昭远:孟昶宠幸的佞臣,原为其宫中仆从。[13]啮一剑:引剑自刎。[14]殷鉴不远:《诗经.大雅.荡》:“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是说殷的子孙应以夏的灭亡作为鉴戒。后世泛称殷鉴为可借鉴的往事。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8 10:02
标题:
画鱼记(明)祝允明
画杂鱼缯一幅[1],衡六尺[2],缩三尺有半[3]。为水满缯中,作大鲤堇三尺[4],昂首振鬣[5],尾拨刺掉而未申[6],远观巍然,盖以主群鳞也[7]。余鱼散处四旁。鲫三,金鳜各二[8],(左鱼右军)、(左鱼右夷)、鲦各一[9],(左鱼右兆)五,鲨九[10]。余悉鱦[12],而别其状。体员而锐喙[13],如鲫之数;体如(左鱼右兆)差巨而有赤文,数亦如之;首体特丰囷蠢[14],而色秽杂者一[15];体极细,鳞鬣未具,而微红者,十有五。直者,横者,顺者,倒者,跃而疾者,伏定者,大者赢尺[16],小至于寸分。鳞之美如是,而不觉其为多焉。蝤蛑、虾各一[17],介类止是[18],而不知其为少焉。芰叶苹蔈[17],淹沍溶漾[20],甚有真意。其隅识曰[21]:“直仁知殿安成刘节写[22]。”知节为官司人[23],未知何朝,意宣、英间[24]。
外大父陈公持视允明[25]。窃观乎鳞之大,有脊千里,鬣千仞,以逮乎寻丈咫只[26],澒洞泱漭之间[27],升沉怪幻,厥为雄标奇观,超兹图者阔矣[28]。而未有贵者焉,曾不如毫棲墨寄[29],乃得文章以传,非谬乎哉?又胡有於真假之择?幸焉耳,不幸焉耳?是未有以知夫人之所偶然哉。即观乎其假者,昔之名图神绘又孰少哉?往往云飘花坠矣。而兹图也得君子焉,因而宗之[30],应弗遽腐灭已[31],又未足以知夫幸之不出於良庸哉。
允明承教,久莫为复,暇日谛观而感焉,因托为记云尔。
注释:
[1]缯(zēnɡ):绢帛之类,用以绘画。[2]衡:通横,长。[3]缩:犹阔,短。[4]堇:通“僅”,约略。[5]鬣:鱼鳍。[6]拨刺:又作泼刺,鱼跃声。申:通“伸”。[7]主群鳞:谓为群鱼之首。[8]鳜(ɡuì):石桂鱼。[9](左鱼右军)(hún):草鱼。(左鱼右夷)(yí):钻鱼。鲦(táo):白鯈,长仅数寸,生江湖中。[10](左鱼右兆)(zhào):生山涧溪流中,无鳞。[11]鲨:又作“魦”,长如手掌,体圆而黑头,常张口吹沙,俗称虎头鲨。[12] 鱦(shénɡ):小鱼。[13]员:通“圆”。[14]特丰:肥硕。囷蠢:粗大。[15]秽杂:犹混杂。[16]赢:通“盈”。[17]蝤蛑(ɡiu móu):蟹类。[18]介类:有甲壳之水族。介:通“甲”。[19]芰(jì):菱角。苹蔈(piāo):又作“萍薸”,浮萍。[20]淹沍:水流滞涩。溶漾:犹荡漾。[21]隅:指画幅之边角。识(zhì):题款。[22]直:通“值”,值班。仁智殿:宫殿名。安成:江西安福。刘节:其父进善画鱼,李东阳尝赠以诗,云:“生绡如云笔如雨,恍惚变态不可求。”节于世宗朝供奉内殿,画鱼得其父法,尤妙于鲤,矫首振尾,有一跃九霄之神,云从霖雨之势(见《明画录》)。又,《吉安府志》:“刘信,安福人,习天文。正统间授钦天监夏官正,死于土木。录其子晋为锦衣指挥,直仁智殿。晋工画鱼。其子节荫千户,画鱼之工如其父。”[23]官司:泛称官吏。[24]宣:明宣宗。英:明英宗。[25]外大父:外祖父。陈公:陈绅,字用章,吴县人。太学生,选授江西安福丞,终年六十有六(见《外祖迪功郎江西安福县县丞陈公志铭》)。而安福正是刘节家乡,陈绅得此图实有机缘。[26]寻:八尺。一说六尺。[27]澒(hònɡ):洞,水波无际貌。泱漭:广大貌。[28]阔:鲜少。[29]毫棲墨毫:谓于笔墨中讨生活。[30]宗:贵重。[31]遽:速。已:犹“矣”。
此图所绘鱼类繁多,而形态各各不一,是一幅幻怪神奇之作。而记画文字,主从得体,有条不紊,又笔致多变,极错综之妙。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8 10:03
标题:
环翠亭记.(明)宋濂
临川郡城之南有五峰,巍然耸起,如青芙蕖,鲜靓可爱。其青云第一峰,雉堞实绕乎峰上,旁支曼衍,蛇幡磬折。沿城直趋而西,如渴骥欲奔泉者,是为罗家之山。大姓许氏,世居其下。其居之后,有地数亩余。承平之时,有字仲孚者,尝承尊公之命,植竹万竿,而构亭其中。当积雨初霁,晨光熹微,空明掩映,若青琉璃然。浮光闪彩,晶莹连娟,扑人衣袂,皆成碧色。冲瀜于北南,洋溢乎西东。莫不绀联绿涵,无有亏欠。仲孚啸歌亭上,俨若经翠水之阳而待笙凤之临也。虞文靖公闻而乐之曰[1]:“此足以抗清寥而冥尘襟。”乃以“环翠”题其额。
至正壬辰之乱,烽火相连,非惟亭且毁,而万竹亦剪伐无余。过者为之弹指咏慨。及逢真人龙飞,六合载清。仲孚挈妻子自山中归,既完其阖庐,复筑亭以还旧。贯而竹之,萌蘖亦丛丛然,生三年而成林。州之寿陵与其有连者,咸诣大仲孚,举觞次第为寿。且唶曰:江右多名宗右族,昔时甲第相望,而亭榭在在有之。占幽胜而挹爽垲[2],非不美也。兵兴以来,有一偾而不复者矣[3];有困心衡虑仅脱于震凌者矣;有爬梳不暇迁徙无宁居者矣。况所谓游观之所哉!是亭虽微,可以卜许氏之有后。足以克负先志,前承后引,盖未有涯也。酒同酣,相与歌曰五山拔起兮青蕤蕤;六千君子兮何师师;凤毛褵褷[4]兮啄其腴;秋风吹翠兮实累累;邈千载兮动遐思。歌已而退寿陵。
中有陈闻先生者,谓不可无以示后人。乃同仲孚来词林,请予为之记。
呜呼!昔人有题名园记者,言亭榭之兴废,可以占时之盛衰。余初甚疑之,今征于仲孚,其言似不诬也。向者仲孕出入于兵车蹂践之间,朝兢暮惕,虽躯命不能自全。今得以安乎耕凿,崇乎书诗。而于暇日,恰情景物之表,岂无其故哉。盖帝力如天,拨乱而反之。正四海、致太平,已十有余年矣。观仲孚熙熙以乐其生,则江右诸郡可知;江右诸郡如斯,则天下之广又从可知矣。是则斯亭之重构。非特为仲孚善继而喜,实可以卜世道之向。治三代之盛,诚可期也。予虽不文,故乐为天下道之,非止记一事而已。
仲孚名仲丽,嗜学而好修,士大夫龛然称之[5]。
注释:
[1]虞文靖公:指虞集(1272-1348),侨居河西临川。[2]爽垲:高爽干燥。[3]偾:毁坏。[4]褵褷:毛羽初生的样子。[5]翕然:形容言论、行为一致。
这是一篇应人之作。它写于明朝开国之初,记述了一座园亭由兴到废,由废到兴的过程。赞扬了许氏一族生生不息的创业精神。但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并不仅在于此,他把一座园亭的兴废与世道人心,国之盛衰联系了起来,歌颂了明朝开国皇帝“正四海、致大平”的丰功伟绩。并对刚刚建立起来的明朝政权的深切期望。
宋濂是明代“开国文臣之首”,“明道致用”是其重要的论文主张。他善于把一件平凡的小事与国家大事联系起来,赋予其作品以浓厚的时代气息和政治色彩。《环翠亭记》就体现了他的这一风格,作品把以许仲孚为代表的中下层人民勉力耕凿、兴杯歌吟的朴实生活和宋濂为代表的上层统治阶级对新王朝的殷殷之情表现得极为真实。
尽管《环翠亭记》包含着严肃的社会政治内容,但作者娓娓道来。字里行间洋溢着诗情雅意。在艺术上给人以较高的审美享受。
首先《环翠亭记》文笔清秀,作者善于运用语言营造美的意境。如对环翠亭外雨后竹林景观的描绘就历来受到人们的称赏。作者以竹林之绿为主色调,把雨后早晨的阳光与晶莹的水珠被此掩映所激射出来的光彩描绘得极其形象生动。一个颇具魅力的彩色世界呈现在人们的面前,这里,“晨光熹微”、“浮光闪彩”、“晶莹连娟”,而竹林之绿更是“冲溂于北南,洋溢乎西东”,人一走进这个世界,衣服“皆成碧色”。更令人心动的是,在这样一个如画的境界里,仲孚啸歌亭上,其声悠远,仿佛是在翠水岸边等待着笙凤的来临。作者满含诗情画意的文字,将人们引入到一个其乐融融的古朴生活的氛围中。顿时,一幅竹林啸歌图映入人们的脑海,它高雅、清纯,令人神往之至。
其次、在结构上,始终围绕着环翠亭展开,环翠亭的兴废是这篇文章立意的中心。围绕这一中心,作者采用了先叙后议的手法。这样,让所叙之事明了,所议之论有所依凭,不至于空穴来风,唐突失据。作者一开始先记述了许氏一族所处的地理位置及生活环境。其重点放在对环翠亭外竹林雨后景观的描写上。由环境描写自然而然引出环翠亭,过渡自然巧妙。然后作者就环翠宁如何“兴”、因何“废”,以及它的“再兴”做了记述。这之中关涉到战乱,及乱后人们的重建家园。最后,作者就环翠亭的兴废发表了议论,点明了写作此记的原因及目的。可以说,《环翠亭记》结构简约,作者的议论也顺理成章。
此外,《环翠亭记》富有气势,颇具大家风度。作者不满足于仅记一事一物,它立意高远。过往思来,将人们的思绪带入到更为广阔的天地中。“王山拔起兮青蕤蕤;六千君于兮何师师;凤毛褵褷兮啄其腴;秋风吹翠兮实累累;邈千载兮动遐思”作者借他人之口,传达出他的历史人生之思,丰富并深化了这篇散文的主题。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8 10:03
标题:
浣花溪记.〔明〕钟惺
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1)。西折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如玦、如带、如规(2)、如钩,色如鉴、如琅玕、如绿沈瓜(3),窈然(4)深碧、潆回(5)城下者,皆浣花溪委(6)也。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专名,则以少陵浣花居(7)在焉耳。
行三、四里为青羊宫(8),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隔岸阴森者,尽溪,平望如荠(9)。水木清华,神肤洞达(10)。自宫以西,流汇而桥者三,相距各不半里(11)。舁夫云通灌县(12),或所云“江从灌口(13)来”是也。
人家住溪左,则溪蔽不时见;稍断则复见溪(14)。如是者数处,缚柴编竹,颇有次第(15)。桥尽,一亭树(16)道左,署曰(17)“缘江路”。过此则武侯祠(18)。祠前跨溪为板桥一,覆以水槛(19),乃睹“浣花溪”题榜(20)。过桥,一小洲(21)横斜插水间如梭(22),溪周之,非桥不通。置亭其上,题曰“百花潭水”。由此亭还,度桥过梵安寺(23),始为杜工部祠(24)。象(25)颇清古,不必求肖(26),想当尔尔(27)。石刻像一,附以本传,何仁仲别驾署华阳(28)时所为也。碑皆不堪读(29)。
钟子(30)曰:杜老(31)二居,浣花清远,东屯险奥(32),各不相袭(33)。严公(34)不死,浣溪可老,患难之于朋友大矣哉(35)!然天遣此翁增夔门一段奇耳(36)。穷愁奔走,犹能择胜,胸中暇整(37),可以应世,如孔子微服主司城贞子时也(38)。
时万历辛亥(39)十月十七日。出城欲雨,顷之霁(40)。使客(41)游者,多由监司郡邑(42)招饮,冠盖稠浊(43),磬折喧溢(44)。迫暮趣(45)归。是日(46)清晨,偶然独往。楚人(47)钟惺记。
——选自天启刊本《隐秀轩集》
注释:
(1)万里桥——在今四川成都市南。旧名长星桥。传说三国时蜀国费祎(衣yī)出使吴国,诸葛亮在这里替他饯行说:“万里之行始于此。”因此改称万里桥。(2)玦jué——似环而有缺口的玉佩。规——画员形的工具。这里指圆弧。(3)色如鉴、如琅玕、如绿沈(chén)瓜——颜色象镜子,象美丽的石头,象绿沈瓜。鉴,镜子。琅玕,美石。绿沈瓜,一种深绿色的瓜,史载梁武帝西苑食绿沈瓜。(4)窈(咬yǎo)然——幽深的样子。(5)瀠(营yíng)回——水回旋的样子。(6)委)水流聚的地方。(7)少陵——杜甫自稳定少陵野老(少陵原,地名,在陕西西安市南)。浣花居——在浣花溪的住宅,就是草堂。(8)青羊宫——在今四川成都市西南浣花溪附近。传说是老子与关尹喜相约会见的地方,明初蜀王朱椿重建。(9)平望如荠——远远望过去,树木象荠菜一样。(10)水木清华,神肤洞达——水光树色清幽美丽,使人感到神清气爽。(11)这句说:自青羊宫羊宫向西,所流经的桥有三座,距离都不到半里路。(12)舁(鱼yú)——抬轿子的人。灌县——今四川灌县。(13)江——指锦江。锦江发源于郫县,流经成都城南,是岷江的支流。岷江发源于岷山羊膊岭,从灌县东南流经成都附近,纳锦江。故上文说“通灌县”。灌口——灌县古为灌口镇,西北有灌口山。(14)稍断则复见溪——没有人家的地方又露出溪水来。(15)缚柴编竹,颇有次第——(溪边的人家)编起柴竹做门户墙篱,很是整齐。(16)树——建立。(17)署曰——写着。(18)武侯祠——诸葛这的庙祠,在成都市南百花潭上。(19)复以水槛——此语连上文的意思是说:板桥两帝有栏杆,上复顶盖,销售量走廊一样。(20)牓——匾额。(21)水中的陆地。(22)横斜插水间如梭(所suō)——横在水中,象任插着的梭子一样。梭,织布用的梭子。(23)梵安寺——在成都市西南五里,与杜甫草堂相连。研制成功为桃花尼寺,隋文帝时改为梵安寺,俗称草堂寺。(24)杜工部祠——在浣花溪上,宋朝吕大防所建。(25)象——植 甫的象。(26)肖——相象。(27)想当尔尔——凭主观想象,认为如此。(28)别驾——明代州府副长官通判的别称。署华阳——代理华阳县令。署,代理官职。华阳,今四川华阳。(29)碑皆不堪读——碑文已风蚀得不能读了。(30)钟了——作者钟惺自称。(31)杜老——对杜甫的尊称。(32)东屯——夔州(今四川奉节)东瀼溪,据说后汉时公孙述在这里屯过田,所以叫做东屯。公元766年四月,杜甫从成都迁移到这里居住。险奥——形势险要、地方僻远。(33)查袭——相同。(34)严公——指严武。严武做剑击节 度使时,经常照顾杜甫的生活。(35)这句说:如果严武不死,杜甫可以一直在浣花溪住下去,在患难中朋友的帮助是太重要了!(36)夔门——夔门峡,即四川省东部瞿塘峡西口,为四呼东面门户。这句说:但这也是天意让杜甫来到夔门,使那里增加一些胜迹罢了。(37)暇整——安祥不烦乱。(38)司城贞子——春秋时陈国的大夫,姓名不祥,死后尊为司城贞子。孔子流亡到陈国时,曾经住在司城贞子的家里。这句意思说:在飘泊不得意时,能够洁身退隐在风景幽胜的地方,心怀安详镇静,随时可以出来救世济民,正象孔子避居在司城贞子家里的时候一样。(39)万历辛亥——万历三十九年(1611)。这是本文作者写明游浣花溪时间。(40)顷之——不久。霁——天晴。(41)使客——朝廷派来的使臣。(42)监司郡邑——按察使(一省司法最高长官)和府、县长官。监司——监察州县的地方长官。(43)冠盖——仕宦的代称。稠(愁chóu)浊——繁乱。(44)磬(庆qìng)折——打躬作揖,弯腰似磬,指热中于官场的人。喧溢——声音噪杂。(45)迫暮——傍晚。趣(促cù)赶快。(46)是日——这一天,好十月十七日。(47)楚人——竟陵古代是楚国地方,所以钟惺自称楚人。
译文:
出成都城南门,左边是万里桥。向西折行的细而美、长而弯,所见象套连的圈儿、象开口的玉环、象带子、象圆规、象弯钩、水色象明镜、象碧玉、象浓绿色的瓜,深幽幽的呈现一派青碧色、在城下回旋着的,都是浣花溪水流聚的地方。然而一定要到草堂一带,然后才有“浣花溪”这一专门名称,这是因为杜甫的浣花故居在那儿的缘故。
行走三四里就到了青羊宫。溪流一会儿远,一会儿近。青竹翠柏郁郁葱葱,显得对岸浓荫森森,一直延伸到溪的尽头,远远望去象一片荠菜。水光树色,清幽而绚丽,使人表里澄彻,神清气爽。从青羊宫以西,从三处地方溪流汇合在一起,上面建有桥,彼此相隔都不到半里路,轿夫说通向灌县,或者这就是所谓“江从灌口来”的说法吧。
溪东面住有人家,这时溪身便被屋舍遮住,不能常常看见;稍有空缺,溪水重又展现在眼前。象这样的情形有好几处。溪岸人家用树枝、竹条编扎成门户和篱墙,很是齐整。走尽了桥,路旁边立着一座亭子,题写着“缘江路”几个字。过了这里就到了武侯祠。祠前有一座木板桥跨越溪身,桥上有临水的栏杆覆围着,到此才看见题着“浣花溪”字样的匾额。过桥,是一片小小的陆地,象梭子那样横斜着插在水中,溪水四面环绕着它,没有桥便无法通行。小洲上面建造了一座亭子,题字为“百花潭水”。从这座亭子折回原路,走过桥经过梵安寺,这才到了杜工部祠。杜甫的像画得十分清朗古朴,不见得一定强求维妙维肖,但想来杜甫应当是这个模样。还有一块刻在碑石上的肖像,附着杜甫的传记,是通判何仁仲在代理华阳县令时所制作的。碑文都没法读了。
钟子说:杜甫的两处居所,在成都浣花溪的,环境幽远,在夔州东屯的,地方险僻,两者互不相同。假如严武不死,杜甫就可以在浣花溪畔安然度过晚年,患难时是太需要朋友了!然而是天意要派定这位老诗人添加出夔州的一段非凡表现罢了:在艰难潦倒中流离奔波,却仍能选择胜地处身;胸襟安闲从容,可以应付世事,这同孔子变换服装、客居在司城贞子家里避难时的情形是一样的啊。
其时为万历三十九年十月十七日。出城时象是要下雨,不一会儿便云开天晴了。朝廷使臣出来游玩的,大多由按察使或州县长官邀请参加饮宴,官场中人稠杂而浑浊,象石磬那般弯曲着身子打躬作揖,喧闹声充满四方。将近黄昏时分连忙回家。这天清晨,我偶然独自前往。楚人钟惺作记。
钟惺(1574—1624),明代著名的散文家,字伯敬,竟陵(今湖北天门)人。万历(明神宗朱翊钧的年号,公元1573—1620年)进士,官做到福建提学佥事。他与谭元春同为竟陵派(明代后期与公安派并称的文学流派)的创始者,文学主张基本上与公安派相同,提倡抒写性灵的作品,同时又企图以幽深峭拔的风格来矫正公安派的浮浅之弊,在反对当时前后七子的拟古主义方面起过一定的作用,但由于过度追求形式,但由于过度追求形式,因而使作品流于冷僻苦涩。著有《隐秀轩文集》。
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冬天,杜甫由同谷(今甘肃成县)流亡到成都(现属四川),借住在浣花溪边的草堂寺里。第二年春天,才在寺旁的一块荒地上盖了一所草堂居住下来。诗人住在这里虽然不满四年,却写下了大量不朽的诗篇,因此这个地方,一千多年来,成了我国文学史上的一块圣地。相传自唐朝末年以后,后,每逢四月十九日,成都人民都要到草堂来瞻仰这位热爱祖国的“诗圣”住过的地方。
作者在游览浣溪杜工部祠后,以细腻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浣花溪一带清幽曲折的景色;对诗人在穷愁左走中犹能择胜而居的安祥镇静胸怀寄以敬意。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8 10:03
标题:
黄山人小传.(明)朱国桢
苏州黄勉之省曾,风流儒雅,卓越罕群。嘉靖十七年当试春官[1],适田汝成过吴门[2],与谈西湖之胜。便辍装不果北上[3],来游西湖,盘桓累月。勉之自号五岳山人,其自称于人亦曰山人。田尝戏之曰:“子诚山人也。癖耽山水,不顾功名,可谓山兴。瘦骨轻躯,乘危涉险,不烦筇策[4],上下如飞,可谓山足。目击清辉,便觉醉饱,饭才一溢,饮可旷旬,可为山腹。谈说形胜,穷状奥妙,含腴咀隽[5],歌咏随之,若易牙调味[6],口欲流涎,可谓山舌。解意苍头[7],追随不倦,搜奇剔隐,以报主人,可谓山仆。备此五者而谓之山人,不亦宜乎!”坐客为之大笑。此虽戏言,然人于五者无一,而漫曰游山,必非真赏。
注释:
[1]试春官:参加礼部的进士考试。春官,礼部的别称。[2]田汝成:字叔禾,著有《西湖游览志》、《西湖游览志馀》等。[3]辍装不果此上:停止治装,不再去北上应试。[4]筇策:柱杖与马鞭。[5]含腴咀隽:细细体味咀嚼山川精华。[6]易牙:人名,春秋齐桓公幸臣,善于调味。[7]苍头:仆人。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8 10:04
标题:
豁然堂记.〔明〕徐渭
越中山之大者[1],若禹穴、香炉、蛾眉、秦望之属以十数,而小者至不可计。至于湖,则总之称鉴湖[2],而支流之别出者,益不可胜计矣。
郡城隍祠[3],在卧龙山之臂[4],其西有堂,当湖山环会处。语其似,大约缭青萦白,髻峙带澄[5]。而近俯雉堞[6],远问村落。其间林莽田隰之布错[7],人禽宫室之亏蔽[8],稻黍菱蒲莲芡之产,耕渔犁楫之具,纷披于坻洼[9];烟云雪月之变,倏忽于昏旦[10]。数十百里间,巨丽纤华,无不毕集人衿带上。或至游舫冶尊[11],歌笑互答,若当时龟龄所称“莲女”“渔郎”者[12],时亦点缀其中。于是登斯堂,不问其人,即有外感中攻,抑郁无聊之事,每一流瞩,烦虑顿消。而官斯土者,每当宴集过客,亦往往寓庖于此。独规制无法,四蒙以辟[13],西面凿牖[14],仅容两躯。客主座必东,而既背湖山,起座一观,还则随失。是为坐斥旷明,而自取晦塞。予病其然,悉取西南牖之,直辟其东一面,令客座东而西向,倚几以临,即湖山,终席不去。而后向之所云诸景,若舍塞而就旷,却晦而即明。
工既讫,拟其名,以为莫“豁然”。宜既名矣,复思其义曰:“嗟乎,人之心一耳。当其为私所障时,仅仅知有我七尺躯,即同室之亲,痛痒当前,而盲然若一无所见者,不犹向之湖山,虽近在目前,而蒙以辟者耶?及其所障既彻,即四海之疏,痛痒未必当吾前也,而灿然若无一而不婴于吾之见者[15],不犹今之湖山虽远在百里,而通以牖者耶?由此观之,其豁与不豁,一间耳。而私一己,公万物之几系焉[16]。此名斯堂者与登斯堂者,不可不交相勉者也,而直为一湖山也哉?”既以名于是义,将以共于人也,次而为之记。
——选自中华书局排印本《徐渭集》
注释:
[1]越:这里指浙江绍兴府附近。相传古於越国始祖为夏少康庶子无余,封于会稽,即今绍兴。下句禹穴、香炉诸山,均距绍兴不远。[2]鉴湖:即“镜湖”,在浙江绍兴南,总纳境内三十六源之水。[3]郡:指绍兴府府治。城隍祠:祠城隍神,其祀多为求雨、祈晴、禳灾等事。[4]卧龙山:今称府山,在绍兴市内。[5]髻峙带澄:山似发髻般峙立,水如衣带一般澄澈。[6]雉堞:泛指城墙。[7]隰(xí):低湿之地。布错:散布错列。[8]亏蔽:遮蔽。[9]纷披:散乱的样子。坻(chí):水中小洲。[10]昏旦:早晚。[11]冶尊:华艳的酒器。[12]龟龄:指宋代学者王十朋,字龟龄,温州乐清(今浙江乐清)人。绍兴进士,授绍兴府签判,历任各地地方官,以龙图阁学士致仕。他作有《会稽风俗赋》,写及鉴湖中莲女、渔郎往来的风光。[13]辟:通“壁”,下同。[14]牖(yǒu):窗户。[15]婴:同“撄”,触。[16]几:迹兆。[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36:33编辑过]
译文:
越地的山比较大的,象禹穴、香炉、蛾眉、秦望之类,有上十座,但小的就数不清了。至于湖,则总称之为鉴湖,而由大湖派生出去另外形成的小湖,就更加不可胜计了。郡里的城隍庙,在卧龙山的半山腰上,庙的西面有一座堂,正建在湖山环抱会合的地方。要说这景色象什么,大体上是青山白水相间、回旋缠绕,象女子的发髻那样高耸,象莹洁的长绢那样清澄。而低头近看可见城墙,远处可闻村落里的人声。其间树木、草地、田地、沼泽错杂分布,人群、鸟类、房屋相互遮蔽,大米、小米、菱、蒲、莲、芡等出产,耕地和捕鱼用的犁、桨等工具,散乱地遍布于高低或洼地里;忽而烟云迷濛,忽而皓月当空,从早到晚变化非常迅疾。在方圆近百里之间,无论巨大的壮伟场面或细微的美好景物,莫不汇集在人们的衣襟带上。有时来到游船上饮酒,游人的歌声与笑声此起彼落,就象当年诗人张志和所描写的“莲女”、“渔郎”,也时时点缀其间。此时登上这座堂,不论他是什么人,即使受到外来的刺激或内心的煎熬,而感到压抑或无聊的事,只要一顾盼这大好景致,烦恼忧虑就会顷刻消散。而在这里当官的,每当宴请过往客人,也往往特聘厨师来此。只是这座堂修筑得毫无章法,四面都被遮蔽住,仅向西开了一扇小窗,里面只容得下两个人。客人坐在朝东的主座,就不得不背靠湖山,要观看景色就必须离座转身,等转回来景色就随之看不见了。这是由于放弃了空旷明亮,而自取晦暗闭塞的缘故。我非常不满这种状况,于是把西面和南面两堵墙全部开成窗口,而只保留一面东墙没有打通,又让客人改为座东而向西,他倚靠在酒桌上就面对着湖山,直到席终也不会消失。从此以后,刚才所说的那些景色,就全都舍弃了闭塞而达到了开阔,摆脱了晦暗而接近于明亮。工程完毕以后,打算为它起名,觉得没有比“豁然”更适宜的了。
已经命名了,又反复思索它的含义,想道:“唉,人心其实和这堂一样啊。当它被私利所障碍时,只知道我自己的七尺身躯,即使是同居一室的亲人,他们的痛痒就发生在他眼前,却装作什么也看不见,不就象原先的湖山,虽然近在眼前,却被遮蔽了一样吗?等到所障碍他的东西去除以后,即使是四海之遥,痛痒不一定发生在我眼前,反而鲜明得好象无不萦绕在我眼前,不就象现在的湖山虽然远在百里以外,却透过窗户就能看到一样吗?由此看来,人心的豁达与不豁达,距离本是很近的啊!而只顾一己私利、与以天下万物为公的细微差别,全维系在这上面了。这是为这座堂起名的人和登上这座堂的人,不可不相互勉励的啊,难道只是为了湖山的胜景吗?”我既已为了这些用意而命名这座堂,本是准备公之于众人的,于是依次写下了这篇记。
本文选自《徐渭集.徐文长逸稿》卷十九。豁然堂原为绍兴府城隍祠西的一座堂,虽处在湖山环抱之中,但它“规制无法”,四面都是墙壁,只在西面开了一个仅容二人的小窗,这是“坐斥旷明,而自取晦塞”。经改建后,西、南都改成窗,只留东面一墙。坐客西向,湖山美景尽收眼底,因名为“豁然堂”。作者借此发为感慨:人心若为一己之私所障,仅知有我七尺之躯,不关心别人的痛痒,就正像改建前的豁然堂一样,坐失周围无限风光的大千世界。只有抛却这层障壁,心胸就自然会开朗高远。其寓意颇为深刻。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8 10:04
标题:
活水源记.(明)刘基
灵峰之山,其上曰金鸡之峰[1]。其草多竹;其木多枫槠[2],多松;其鸟多竹鸡[3]。其状如鸡而小,有文采,善鸣。寺居山中[4],山四面环之。其前山曰陶山[5],华阳外史弘景之所隐居[6]。其东南山曰日铸之峰[7],欧冶子之所铸剑也[8]。寺之后,薄崖石有阁曰松风阁[9],奎上人居之[10]。
有泉焉,其始出石罅,涓涓然冬温而夏寒。浸为小渠[11],冬夏不枯,乃溢而西南流,乃伏行沙土中,旁出为四小池,东至山麓,潴为大池[12],又东注于若耶炎溪[13],又东北入于湖[14]。其初为渠时,深不逾尺,而澄澈可鉴;俯视,则崖上松竹花木皆在水底。故秘书卿白野公恒来游[5],终日坐水旁,名之曰活水源。其中有石蟹,大如钱,有小[鱼责]鱼[16],色正黑,居石穴中,有水鼠常来食之。其草多水松、菖蒲。有鸟大如鸜鹆[17],黑色而赤觜,恒鸣其上,其音如竹鸡而滑[18]。有二脊令[19],恒从竹中下,立石上,浴饮毕,鸣而去。予早春来时方甚寒,诸水族皆隐不出。至是,悉出。又有虫四、五枚,皆大如小指,状如半莲子,终日旋转行水面,日照其背,色若紫水晶,不知其何虫也。
予既爱兹水之情,又爱其出之不穷,而能使群动咸来依,有君子之德焉。上人又曰:“属岁旱时,水所出,能溉田数十亩。”则其泽又能及物,宜乎白野公之深受之也。
注释:
[1]金鸡之峰:金鸡峰,在会稽山上。[2]槠(zhū)一种常绿乔木。[3]竹鸡:鸟名,形比鹧鸪小,好啼,喜居竹林,故名。[4]寺:指灵峰寺。[5]陶山:在今浙江瑞安市西三十五里,因陶弘景曾隐居于此,故名。[6]华阳外史弘景:指南朝齐梁时的陶弘景,字通明,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南)人。曾为诸王侍读,奉朝请。永明中辞官,退隐于句容之句曲山(今江苏句容县),自号华阳隐居,为道教著作家、医药学家。[7]日铸之峰:即日铸岭,在浙江绍兴市东南。[8]欧冶子:春秋时冶金家、善铸剑。相传应越王聘,铸湛庐、巨阙、胜邪、鱼肠、纯鉤五剑。后又于干将为楚王铸龙渊、泰阿、工布三剑。[9]薄:逼近,靠近。[10]上人:对僧人的敬称。[11]浸:渐渐地。[12]潴(zhū):水停积。[13]若耶之溪:若耶溪,在浙江绍兴市南,在若耶山下。相传西施曾浣纱于此,故又名浣纱溪。[14]湖:指浙江绍兴会稽山北麓的镜湖。[15]秘书卿:秘书监的长官。[16][鱼责]鱼:即“鲫鱼”。[17]鸜鹆(qú yù):也作“鸲鹆”,即八哥。[18]滑:流利。[19]脊令:即鹡鸰鸟。
本文选自《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卷六。作者在元顺帝至正十五年(1356)六月,从越城(今浙江绍兴市)经平水游览会稽山水,写了一组游记,本文和下面的《松风阁记》就是其中之二。《活水源记》所记的活水源,环境幽雅,源水澄澈可鉴,生活于其中的小动物各得其所,更衬托出这活水源的清静幽深。源水又能灌溉田地,是人民赖以生存的甘泉。文章写得清新自然,富有生趣,其记叙颇受《山海经》影响。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8 10:05
标题:
稽山书院尊经阁记.〔明〕王守仁
经,常道也,其在于天谓之命,其赋于人谓之性,其主于身谓之心。心也,性也,命也,一也。通人物,达四海,塞天地,亘古今,无有乎弗具,无有乎弗同,无有乎或变者也,是常道也。其应乎感也,则为恻隐,为羞恶,为辞让,为是非;其见于事也,则为父子之亲,为君臣之义,为夫妇之别,为长幼之序,为朋友之信。是恻隐也,羞恶也,辞让也,是非也,是亲也,义也,序也,别也,信也,一也;皆所谓心也,性也,命也。通人物,达四海,塞天地,亘古今,无有乎弗具,无有乎弗同,无有乎或变者也,是常道也。是常道也,以言其阴阳消息之行焉,则谓之《易》;以言其纪纲政事之施焉,则谓之《书》;以言其歌咏性情之发焉,则谓之《诗》;以言其条理节文之著焉,则谓之《礼》;以言其欣喜和平之生焉,则谓之《乐》;以言其诚伪邪正之辩焉,则谓之《春秋》。是阴阳消息之行也以至于诚伪邪正之辩也,一也;皆所谓心也,性也,命也。通人物,达四海,塞天地,亘古今,无有乎弗具,无有乎弗同,无有乎或变者也,夫是之谓六经。六经者非他,吾心之常道也。故《易》也者,志吾心之阴阳消息者也;《书》也者,志吾心之纪纲政事者也;《诗》也者,志吾心之歌咏性情者也;《礼》也者,志吾心之条理节文者也;《乐》也者,志吾心之欣喜和平者也;《春秋》也者,志吾心之诚伪邪正者也。君子之于六经也,求之吾心之阴阳消息而时行焉,所以尊《易》也;求之吾心之纪纲政事而时施焉,所以尊《书》也;求之吾心之歌咏性情而时发焉,所以尊《诗》也;求之吾心之条理节文而时著焉。所以尊《礼》也;求之吾心之欣喜和平而时生焉,所以尊《乐》也;求之吾心之诚伪邪正而时辩焉,所以尊《春秋》也。
盖昔者圣人之扶人极、忧后世而述六经也,犹之富家者之父祖,虑其产业库藏之积,其子孙者或至于遗忘散失,卒困穷而无以自全也,而记籍其家之所有以贻之,使之世守其产业库藏之积而享用焉,以免于困穷之患。故六经者,吾心之记籍也;而六经之实,则具于吾心,犹之产业库藏之实积,种种色色,具存于其家;其记籍者,特名状数目而已。而世之学者,不知求六经之实于吾心,而徒考索于影响之间,牵制于文义之末,硁硁然以为是六经矣;是犹富家之子孙,不务守视享用其产业库藏之实积,日遗忘散失,至于窭人丐夫,而犹嚣嚣然指其记籍。曰:“斯吾产业库藏之积也!”何以异于是?
呜呼!六经之学,其不明于世,非一朝一夕之故矣。尚功利,崇邪说,是谓乱经;习训诂,传记诵,没溺于浅闻小见,以涂天下之耳目,是谓侮经;侈淫辞,竞诡辩,饰奸心盗行,逐世垄断,而犹自以为通经,是谓贼经。若是者,是并其所谓记籍者而割裂弃毁之矣,宁复知所以为尊经也乎?
越城旧有稽山书院,在卧龙西岗,荒废久矣。郡守渭南南君大吉,既敷政于民,则慨然悼末学之支离,将进之以圣贤之道,于是使山阴令吴君瀛拓书院而一新之;又为尊经之阁于其后,曰:经正则庶民兴,庶民兴斯无邪慝矣。阁成,请予一言,以谂多士。予既不获辞,则为记之若是。呜呼!世之学者,得吾说而求诸其心焉,其亦庶乎知所以为尊经也矣。
——选自《四部丛刊》本《王文成公全书》
译文:
经是永恒不变的真理,它在天称为“命”,秉赋于人称为“性”,作为人身的主宰称为“心”。心、性、命,是一个东西。它沟通人与物,遍及四海,充塞天地之间,贯通往古来今,无处不存,无处不是同样,无处可能改变的存在,所以它是永恒不变之道。它表现在人的情感里,便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谦让之心,是非之心;它表现在人际关系上,便是父子之亲,君臣之义,夫妇之别,兄弟之序,朋友之信。因此恻隐心、羞恶心、谦让心、是非心,也就是亲、义、序、别、信,是同样一件东西;都是心、性、命。这些都是沟通人与物,普及四海,充塞天地,贯穿古今,无处不存,无处不相同,无处可能改变的存在,即永恒不变之道。这永恒不变之道,用以阐述阴阳盛衰的运行,便称它为《易》;用以表明纪纲政事的施行,便称它为《书》;用以传达歌咏性情的感发,便称它为《诗》;用以显示体统仪节的表征,便称它为《礼》;用以宣泄欣喜和平的跃动,便称它为《乐》;用以辨别真假邪正的标准,便称它为《春秋》。因此阴阳盛衰的运行,以至于真假邪正的评价,同样是一个东西;都是心、性、命。这些都是沟通人与物,普及四海,充塞天地,贯穿古今,无处不存,无处不相同,无处可能改变的真理,唯其如此所以称为六经。六经不是别的,就是我们心中永恒不变之道。因此《易》这部经,是记我们内心的阴阳盛衰的经:《书》这部经,是记我们心中的纪纲政事的经;《诗》这部经,是记我们心中的歌咏性情的经;《礼》这部经,是记我们心中的体统仪节的经;《乐》这部经,是记我们心中的欣喜和平的经;《春秋》这部经,是记我们心中的真假邪正的经。君子的对待六经,省察心中的阴阳盛衰而使之及时运行,这才是尊重《易》;省察心中的纪纲政事而使之及时施行,这才是尊重《书》;省察心中的歌咏性情而使之及时感发,这才是尊重《诗》;省察心中的体统仪节而使之及时表露,这才是尊重《礼》;省察心中的欣喜和平而使之及时跃动,这才是尊重《乐》;省察心中的真假邪正而及时地辨明,这才是尊重《春秋》。
大抵古代圣人的匡扶人间正道、耽心后世的颓败而著述六经,正如同富家的上一辈,耽心他们的产业和库藏中的财富,到子孙手里会被遗忘散失,不知哪一天陷入穷困而无以自谋生活,因而记录下他们家中所有财富的账目而遗留给子孙,使他们能永世守护这些产业库藏中的财富而得以享用,以避免贫困的祸患。所以六经,是我们内心的账本,而六经的实际内容,则具备在我们内心,正如同产业库藏的财富,各种各样的具体物资,都存在家里。那账本,不过记下它们的名称品类数目罢了。而世上学六经的人,不懂得从自己的心里去探求六经的实际内容,却空自从实际之外的仿佛的形迹之中去探索,拘守于文字训诂的细枝末节,鄙陋地以为那些就是六经了,这正像富家的子孙,不致力守护和享用家中的产业库藏中的实际财富,一天天遗忘散失,而终于变成穷人乞丐,却还要晓晓地指着账本,说道:“这便是我家产业库藏的财富!”同这有什么两样?唉!六经之学,它的不显扬于人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了。重视功利,崇奉谬论,这叫做淆乱经义;学一点文字训诂,教授章句背诵,沉陷于浅薄的知识和琐屑的见解,以掩蔽天下的耳目,这叫做侮慢经文;肆意发表放荡的论调,逞诡辩以取胜,文饰其邪恶的心术和卑劣的行为,驰骋世间以自高身价,而还自命为通晓六经,这叫做残害经书。像这样一些人,简直是连所谓账本都割裂弃废掉了,哪里还知道什么叫做尊重六经呢!
越城过去有稽山书院,在卧龙西岗,荒废已久了。知府渭南人南大吉君,在治理民政之暇,即慨然痛惜晚近学风的颓败,将使之重归于圣贤之道,于是命山阴县令吴瀛君扩大书院使之一新,又建造一座尊经阁于书院之后,说道:“经学归于正途则百姓就会振发,百姓振发那便不会犯罪作恶了。”尊经阁落成,邀我写一篇文章,以晓喻广大的士子,我既推辞不掉,便为他写了这篇记。唉!世上的读书人,掌握我的主张而求理于内心,当也大致接近于知道怎么样才是真正地尊重六经的了。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8 10:05
标题:
极乐寺纪游.(明)袁宗道
高梁桥[2]水,从西山[3]深涧中来,道此入玉河[4]。白练千匹,微风行水上,若罗纹纸[5]。堤在水中,两波相夹,绿杨四行,树古叶繁,一树之荫,可覆数席,垂线长丈馀。岸北佛庐道院甚众,朱门绀殿,亘数十里。对面远树,高下攒簇,间以水田。西山如螺髻,出于林水之间。极乐寺去桥可三里,路径亦佳。马行绿荫中,若张盖[6]。殿前剔牙松[7]数株,松身鲜翠嫩黄,斑剥若大鱼鳞,大可七八围许。暇日曾与黄思立[8]诸公游此。予弟中郎[9]云:“此地小似钱塘苏堤。”思立亦以为然。予因叹西湖胜境,入梦已久,何日挂进贤冠[10],作六桥[11]下客子,了此山水一段情障[12]乎?是日分韵各赋一诗[13]而别。
注释:
[1]极乐寺:在北京阜成门外,高梁桥西三里,明成化中建。[2]高梁桥:高梁河上的一座桥,在北京西直门外。[3]西山:在北京西郊,属太行山支脉,一名小清凉山,林麓苍莽,溪涧错镂,风景秀丽。[4]“道此”句:道,用作动词,意为经过。此,指高梁桥。玉河:源出北京西北郊的玉泉山,三十里而至此桥下,环流紫禁城,入大通河。[5]罗纹纸:质地轻软、带有椒眼状花纹的纸。[6]张盖:张开的车盖。古时为车上遮阳御雨之具,《史记.商君传》有“劳不坐乘,暑不张盖”的话。[7]剔牙松:一种针叶松,其叶如牙签,故名。[8]黄思立:即黄大节,字斯立,一作思立,号无净,信丰(今属江西)人,万历十四年进士,时任太常寺博士。[9]中郎:袁宗道的二弟袁宏道,字中郎。[10]进贤冠:古时儒者所戴的一种表示身分的缁布冠,元以后废。这里说挂进贤冠,表示弃官退隐。[11]六桥:在杭州西湖苏堤上,称“跨虹六桥”,风景优美,当地有民谣说:“西湖景致六吊桥,一枝杨柳一枝桃。”[12]情障:情感郁结在心头而不能消,谓之情障。这里犹言“心愿”。[13]分韵各赋一诗:作诗规定韵字,各人分拈,依字为韵。袁宗道有《暮春邹生邀黄思立诸公游高梁桥即事》诗,袁宏道有《暮春同黄无净、曹季和、黄昭质、家伯修游高梁桥》诗,皆即此日分韵之作。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8 10:05
标题:
记李歌.(明)宋濂
李歌者,霸州人[1]。其母一枝梅,倡也[2]。年十四,母教之歌舞。李艴然曰[3]:“人皆有配偶,我可独为倡耶?”母告以衣食所仰,不得已。与母约曰:“媪能宽我,不脂泽,不荤肉,则可尔;否则有死而已!”母惧,阳从之[4]。
自是缟衣素裳,唯拂掠翠鬟[5],然姿容如玉雪,望之宛若仙人,愈致其妍。人有招之者,李必询筵中无恶少年乃行。未行,复遣人觇之[6]。人亦熟李行,不敢以亵语加焉。李至,歌道家游仙辞数闋,俨容默坐。或有狎之者,辄拂袖径出,弗少留;他日或再招,必拒不往。
益津县令年颇少[7],以白金遗其母[8]。欲私之。李持刀入户,以巨木撑柱,骂曰:“吾闻县令为风化首,汝纵不能而忍坏之耶?今冠裳其形而狗彘其行,乃真贼尔!岂官人耶?汝即来,汝即来吾先杀汝而后自杀尔!”令惊走。
时监州闻其贤[9],有子方读书,举秀才,聘为之妇,李尚处子也。居数年,天下大乱,夫妇逃难,俱为贼所执。贼悦李有殊色,欲杀其夫而妻之。李抱其夫诟曰:“汝欲杀吾夫即先杀我,我宁死决不从汝作贼也!”贼怒,并杀之。吁!倡犹能有是哉!可慨也。
注释:
[1]霸州:今河北霸县。[2]倡:同“娼”,妓女。[3]艴(fú)然:生气的样子。[4]阳:表面上。[5]翠鬟:妇女发式的美称。[6]觇(chān):窥视。[7]益津:即霸州。[8]白金:指银子。遗(wèi):赠送。[9]监州:即“通判”,明代设于府,分掌粮运、督捕、水利等事务。
本文选自《宋文宪公全集》卷三,李歌是一位歌妓,但她却是一位不平凡的女子。她不甘当歌妓,以死逼其母答应她“不脂泽,不荤肉”。她容不得恶少对她稍有狎侮,也敢于训斥想占有她的县令“冠裳其形而狗彘其行”的“真贼”,申言“先杀汝而后自杀”。最后为护夫而死也是这一性格的必然发展。文章以简练的笔墨,生动地刻画了这位具有独特个性的刚烈女子形象。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8 10:06
标题:
记女医;(明)李东阳
京师有女医,主妇女孩稚之疾。其为人不识文字,不辨方脉,不能名药物,不习于炮炼烹煮之用。以金购太医求妇女孩稚之剂,教之曰:“某丸某散。某者丸之,某者散之。”载而归。人有召者,携所购以往,脉其指,灸其面,探药囊中与之。虽误投以他药,弗辨也。
然而妇女之爱其身若子者[1],举其躯付之无疑焉。幸而不至于丧败,捐谷帛金珠予之不少吝。其恒丧且败者,曰:“命也”。且传引誉之于邻里;而不足,则誉之乡党[2];而不足,则又誉之姻戚识知之人。邻里、乡党、姻戚,凡识知之人有疾者,皆乐而求之。幸而不至于丧败,则又引誉之。其丧且败者,则又曰:“命也”。非女医之所治者,虽名家术士未尝信之。其强而治之者,虽治亦弗之贵也。其不幸而丧且败者,则悔且咎之,曰:“不用女医之过也。”虽士大夫家亦不免焉。其愚不明亦甚矣!呜呼,岂独女医哉!
注释:
[1]若:和,及。[2]乡党:犹乡里。
李东阳(1447—1516),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茶陵(今属湖南)人。生于北京。天顺八年(1464)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孝宗时任太常少卿,上书议时政得失,擢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入内阁专典诰敕,阁中疏草,多出其手。弘治八年(1495),直文渊阁参预贡务。累迁太子少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武宗立,累加少傅,兼太子太傅。太监刘瑾专权,他周旋其间,颇为士林不满,但对刘瑾迫害的官员,尽力保护营救。刘瑾诛,自请黜罢,帝慰留之,赠太师。
李东阳在成化,弘治年间,以宰相领袖文坛,奖励后进,形成了以他为首的茶陵诗派。散文长于纪述,追求典雅流丽,其中以记、传、杂著较佳。其诗文有《怀麓堂集》一百卷。今有岳麓书社版周寅宾点校本,分三大卷,易名为《李东阳集》。
本文选自《李东阳集》第二卷卷之十八。文中所记的女医,竟是一个不识字,不辨方脉,连药名都不知的女骗子。她花钱从太医那儿买来丸散,胡乱给病人服用。碰对治好了,就得到丰厚的酬劳;治坏了,就胡说命中注定的。这样的江湖骗子,名声竟能传扬开来,遍及京师,连士大夫家也不免求她治病。文章不仅揭露了女医的骗术,而且也深入到封建社会普遍的愚昧无知。作者对此感慨良深,发出了“其愚不明亦甚矣”的浩叹。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12 09:03
标题:
记王忠肃公翱三事.(明)崔铣
公为吏部尚书[1],忠清[2],为英皇所信任[3]。仲孙以荫入监[4],将应秋试,以有司印卷白公。公曰:“汝才可登第,吾岂忍蔽之哉!如汝误中选,则妨一寒士矣。且汝有阶得仕,何必强所不能,以幸冀非分邪?”列卷火之[5]。
公一女,嫁为畿辅某官某妻[6]。公夫人甚爱女,每迎女,婿固不遣,恚而语女曰:“而翁长铨[7],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且迁我如振落叶耳,而固吝者何?”女寄言于母。夫人一夕置酒,跪白公。公大怒,取案上器击伤夫人,出,驾而宿于朝房,旬乃还第。婿竟不调。
公为都御史[8],与太监某守辽东。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也。后公改两广,太监泣别,赠大珠四枚。公固辞。太监泣曰:“是非贿得之。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9],某年八焉。今以半别公,公固知某不贪也。”公受珠,内所著披袄中[10],纫之[11]。后还朝,求太监后,得二从子[12]。公劳之曰:“若翁廉,若辈得无苦贫乎?”皆曰:“然。”公曰:“如有营,予佐尔贾[13]。”二子心计,公无从办,特示故人意耳。皆阳应曰[14]:“诺。”公屡促之,必如约。乃伪为屋券,列贾五百金,告公。公拆袄,出珠授之,封识宛然。
注释:
[1]吏部尚书:吏部的长官,主铨选。[2]忠清:忠直清廉。[3]英皇:指明英宗朱祁镇。[4]仲孙:第二个孙子。以荫入监:凭借上代的余荫,不以考选而直接取得监生资格。[5]列:同“裂”,撕裂。[6]畿辅:指京城地区。某妻:《明史.王翱传》“某”作贾杰,谓“婿贾杰官近畿”。[7]而翁:你的父亲。而,同“尔”。铨:铨选。[8]都御史:都察院的长官。[9]僧保:生平不详。侍臣:皇帝左右的近侍之臣。[10]内:同“纳”。[11]纫之:把珠子缝在披袄中。[12]从子:兄或弟的儿子,即侄子。[13]贾:同“价”,价钱。[14]阳应:佯应,装作答应。
崔铣(1478—1541),字子钟,又字仲凫,初号后渠,改号少石,安阳(今河南安阳市)人。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参与修《孝宗实录》。因忤刘瑾,出为南京吏部主事。瑾败,召复原官,充经筵讲官,进侍读,擢南京国子祭酒。嘉靖三年(1524),张璁、桂□等骤贵显用事,铣耻与同列,上疏求去,并弹劾张璁等人,中有“今忠者日疏,而邪者日富”等语,触怒了皇帝,被免官。后又起为少詹事兼侍读学士,擢南京礼部右侍郎。卒谥文敏。著有《洹词》及《彰德府志》、《后渠庸言》、《政议》、《文苑春秋》等书。
本文选自《洹(huán)词》卷五。王翱,字九皋,谥忠肃,盐山(今属河北)人。永乐进士,历任御史、右都御史、提督辽东军务、总督两广军务、吏部尚书等职。他是明代名臣,刚明廉直,《明史》有传。本文不是为王翱写传记,仅记了他的三件事。一件是不让他第二个孙儿去应秋试,把中举的希望让给寒士;二件是不为女婿谋京职。这二件都是记他家庭内的事,表现了王翱的刚正无私的品格。第三件写其交友,着重写他廉洁的一面。因为这三件事具有典型意义,故王翱的性格已跃然纸上。其形象让人敬仰,就是在今天还具有教育意义。《明史》也略取其事载入王翱本传。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12 09:03
标题:
记雪月之观.(明)沈周
丁未之岁[1],冬暖无雪。戊申正月之三日始作[2],五日始霁[3]。风寒冱而不消[4],至十日犹故在也,是夜月出,月与雪争烂,坐纸窗下,觉明彻异尝。遂添衣起,登溪西小楼。楼临水,下皆虚澄[5],又四囿于雪,若涂银,若泼汞,腾光照人,骨肉相莹。月映清波间,树影滉弄,又若镜中见疏发,离离然可爱[6]。寒浃肌肤[7],清入肺腑,因凭栏楯上[8]。仰而茫然[9],俯而恍然[10];呀而莫禁[11],眄而莫收;神与物融,人观两奇,盖天将致我于太素之乡[12],殆不可以笔画追状,文字敷说[13],以传信于不能从者。顾所得不亦多矣!,尚思天下名山川宜大乎此也,其雪与月当有神矣。我思挟之以飞遨八表[14],而返其怀。汗漫虽未易平[15],然老气衰飒[16],有不胜其冷者。乃浩歌下楼,夜已过二鼓矣[17]。仍归窗间,兀坐若失[18]。念平生此景亦不屡遇,而健忘日,寻改数日[19],则又荒荒不知其所云[20],因笔之。
注释:
[1]丁未:明宪宗成化二十三年(1487)。[2]戊申:明孝宗弘治元年(1488)。[3]霁:这里谓雪停放晴。[4]冱(hù)寒冷凝结。[5]虚澄:空虚清彻。[6]离离然:历历分明的样子。[7]浃(jiā):透。[8]栏楯(shǔn):栏干。纵为栏,横为楯。[9]茫然:迷濛不明。[10]恍然:模糊不清。[11]呀(xiā):张大了口。[12]太素:素净。[13]敷:铺陈。[14]挟:依仗。八表:谓八方之外,指极远的地方。[15]汗漫:没有边际的。[16]衰飒:衰落。[17]二鼓:二更天。[18]兀坐:独自端坐。[19]改:更。[20]荒荒:暗淡不明的样子。
沈周(1427—1509),字启南,号石田,晚号白石翁,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年十一,游南都,作百韵诗上巡抚侍郎崔恭,面试《凤凰台赋》,援笔立就。及长,郡守欲以贤良荐,周筮《易》,得循之九五,遂决意隐循。巡抚王恕、彭礼先后礼敬之,欲留幕下,并以母老辞。
沈周是明代著名的书画家。书学黄庭坚;画擅山水,兼工花鸟,与文征明、唐寅、仇因合称“明四家”。其诗学白居易、苏轼、陆游,文学《左氏传》,并为世所重。诗文著作有《石田诗选》、《沈石田先生诗文集》。
本文选自《沈石田先生诗文集》卷九。文章作于明孝宗弘治元年(1488)。时作者六十二岁。吴地连下两天大雪,天气特冷,雪几天都没有融化,这在江南是少见的。文章以画家特有的眼光,诗人的气质,生动地再现了月光照跃下的雪景,如“若涂银,发泼汞,腾光照人,骨肉相莹”。好个“骨肉相莹”,把人都净化了。这是一篇很美的散文。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12 09:04
标题:
寄答京友.(清)李贽
“对难,不其然乎?”[1]今人尽知才难,尽能言才难,然竟不知才之难[2],才到面前竟不知爱,幸而知爱,竟不见有若已有者,不啻若自其已出者[3]。呜呼!无望之矣!
举春秋之天下[4],无有一人能借圣人之才有[5],故圣人特发此叹,而深羡于唐、虞之隆也[6]。然则才固难矣,犹时时有之[7];而惜才者则千古未见其人焉。孔子惜才矣,又知人之才矣,而不当其位[8]。入齐而知晏平仲[9]。居郑而知郑子产[10],闻吴有季子,直行观其葬[11],其惜才也如此,使其得志,肯使之湮灭而不见哉!然则孔子叹才难,非直叹才难也,直叹惜才者之难也[12]。以为生才甚难,甚不可不爱惜也。
夫才有巨细,有巨才矣,而不得一第[13],则无凭[14],虽惜才能,其如之何!幸而登上第,有凭据,可藉乎以荐之矣[15],而年已过时[16],则虽才如张襄阳[17],亦安知所者不以过时而遂弃[18],其受荐者又安知其不以既老而自懈乎[19]!
夫凡有大才者,其可以小知处必寡[20],其瑕疵处必多[21],非真具眼者与之言必不信[22]。当此数者,则虽大才又安所施乎[23]?故非自己德望过人,才学冠世,为当事者所倚信[24],未易使人信而用之也。
注释:
[1]“才难”句:人才难得,不是那样吗?《论语.泰伯》:“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能治理天下的臣子)十人。’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2]不知才之难:不知人才培养之难。[3]不啻(chì翅)不止。这两句的大意是竟不见对待人才之有才像自己之有才一样,对待人才像自己培养的一样。[4]春秋:我国历史的一个时代(前722—前481),因孔子所修史书《春秋》包括这一时期而得名。[5]圣人:旧时指品德高尚,智慧高超的人物,这里指孔子。[6]唐、虞之隆:唐尧、虞舜对人才的重视。[7]时时有之:经常出现。[8]不当其位:不临其位,指没作官,无权力。[9]晏平仲:名婴。春秋时齐国的贤大夫。《论语.公冶长》:“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10]子产:公孙侨,字子产,郑穆公之孙,春秋时郑国的贤相。《论语.公冶长》:“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已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11]季子:季札,春秋时吴王寿梦少子,有贤名,寿梦欲立这,辞不受,封于延陵,因号延陵季子。葬:墳墓。[12]“非直叹”二句,不仅感叹人才之难得,更感叹惜才者之难得。[13]第:科第,科举时代谓中试为得第。[14]凭:凭据。[15]荐:荐举,推荐。[16]年:年岁。[17]张襄阳:事迹不详。[18]弃:弃置不顾。[19]受荐者:被举荐的人。自懈:自己松懈,不求上进。[20]寡:少。[21]瑕:玉上的斑点。疵:缺点、毛病。瑕疵,小的缺点。[22]真具眼者:真是有眼力的人。[23]安所施乎:到哪里施展呢![24]当事者,指执政掌声权的人。
李贽(1527—1602),字卓吾,号宏甫,福建泉州晋江人。嘉靖三十一年举人,官至云南姚安知府。李贽是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公开以“异端”自居,大胆抨击当时的假道学、程朱理学和封建传统教条,被统治者迫害死于狱中。在文学上,反对复古主义者的剽窃摹拟,倡导“童心说”,主张文学必须发抒已见,重视小说、戏曲在文学上的地位,曾评点《水浒传》、《西厢记》等,在当时影响很大。著作有《焚书》、《续焚书》、《藏书》《续藏书》等。
这封信谈的是人才的问题。
人才难,爱惜人才者更难得。李贽认为“才固难矣,犹时时有之;而惜才者则千古未见其人焉。”爱惜人才者难得,而在当政者中爱 惜人才者尤为难得。李贽说孔子是惜才者,但是不当其位,手中无权,虽然看到了人才,也知道爱惜,但无权委以重任,不能发挥人才作用,使之湮灭而不见,这是非常遗憾的。由此可见,当政者对待人才必须爱惜。只有认识人才,爱惜人才,委以重任,发挥作用,才能使国家富强。
对待人才,也应该有正确的认识。首先不以是否中举登第为凭据,而要看是否有真才实学。其次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人才都会有缺点毛病,不能以小疵掩大德,更不能以有微瑕为借口,弃置大才而不用。
如何对待人才,古住今来,很多人探讨这个问题。司马迁说:“人君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强调人君辨别人才真伪之重要。韩愈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强调识别人才者之重要。李贽进一步提出爱惜人才之重要。这些论述尽管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对于我们如何正确对待人才,仍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12 09:04
标题:
寄郑孟麟.(明)谢肇淛
家室至。得手书甚慰,兼悉近况。
水部自不恶[1],而河上翁[2]尤不恶。俗言纷纷,但患贫耳!而贫非不佞所患也。老母在堂,不乏菽水[3];先人敝庐,足以蔽风雨;百亩之田,足以供饘粥[4]。视一二善官者[5],诚贫;回首作措大[6]时,已过之远矣!
吾尝谓人生苟存一知足之心,何官不可为?何地不可居?如不知足,则卿相不已,必思帝王;帝王不已,必思神仙;神仙不已,必思作玉皇大帝。而元会运世、百六阳九之期[7],于心尚以为未足也。
历观古今人所为,知止知足、不贪得、不竞进音,皆虚言耳。以敬通、仲翔[8],塞门不仕,左对孺人[9],右顾稚子——此天下之至乐,而犹然怨天尤人,赍[10]志长恨,至谓“死之日,以青蝇为吊客,使天下有一人知己,死不恨!”宁知知己之有无,于自家本来面目分毫有何干涉[11]?此仆所常考镜[12]千古,而不胜窃笑者也!
注释:
[1]水部:官署名。魏设水部郎。此借指明代掌管河流、水利的都水司。自不恶:自然不算坏。[2]河上翁:传说汉代有仙人名河上公,此借指治理河流的官员。谢肇淛此时就是这类官员。[3]菽水:豆和水。旧时常以此指对父母的供养。[4]饘(zhān毡)粥:稠稀饭。[5]视:比起。善官:指收入丰厚的官。[6]措大:亦作“醋大”,旧时对贫寒读书人的称呼。[7]元会运世:宋邵雍《皇极经世书》云:“三十年为一世,十二世为一运,二十运为一会,十二会为一元。”百六阳九:道家称天厄为阳九,地亏为百六。又认为三千三百年为小阳九,小百六,九干九百年为大阳九、大百六。这里的元会运世、百六阳九皆极言时间之长。[8]以:以至于。敬通、仲翔:指冯衍和虞翻。冯衍,字敬通,东汉人。善作赋。曾从光武帝刘秀为曲阴令,擢升司隶从事,后免官而死。江淹《恨赋》:“至乃敬通见抵,罢归田里。闭关却扫,塞门不仕。左对孺人,顾弄稚子。脱略公卿,跌宕文史。赍志没地,长怀无已。”又《三国志.吴志.虞翻传》注引《虞翻别传》:“翻放逐南方,云‘自恨疏节,骨体不媚,犯上获罪。当长没海隅,生无可与语,死以青蝇为吊客,便天下一人知己者,足以不恨’。”[9]孺人:旧时对妻子的通称。[10]赍(jī基):怀着。[11]干涉:关系。[12]考镜:考察,鉴别。
谢肇淛(1558—1614),字在杭,明代文学家,福建长乐人。万历二十年(1602)进士,官至右布政使。他精通河流水利,著有《北河记略》。写的诗风格清朗圆润,是闽派的代表作家。
谢肇淛(今简作“浙”字)出管治河事务时,许多人都由于这个职务没有什么油水而议论纷纷。谢却在这封信中认为人不应当一味地追求贪欲,并借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讥笑了世人在“知足”上的言行不一的态度。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12 09:04
标题:
祭梁夫山先生文.(明)程学博
万历己卯秋[1],永丰梁夫山先生以讲学被毒死[2]。癸未冬[3],门人胡时和始得请收其遗骸[4],祔葬于后台程公之墓[5],从先生遗言也[6]。友人程学博为文以哭之,曰:
呜呼伤哉!予以何颜哭先生耶?嗟予不力,既不能脱先生于毒手,而视先生冤以死;死又不能为先生白其冤状,而即礼收遗骸,而冤状犹然未白,草草焉不能为先生成礼以葬,呜呼伤哉!予以何颜哭先生耶?
先生之死也以讲学。先生之学,先生所自信,而世所共嫉。世之人不喜讲学,亦未必不知学。而先生之学,天下后世有定论在焉,予又乌能喋喋于先生之学,以与世之人辩哉?予独谓先生之为人,其纯然一念,昭昭然若揭日月以行[7],可以贯金石[8],可以质鬼神,可以考往古,可以俟来今。平生精力,自少壮以及老死,自家居以至四方,无一日不在讲学,无一事不在讲学,自讲学而外,举凡世之所谓身家儿女,一切世情俗态,曾无纤毫微眇足以罣先生之口而入先生之心[9]。嗟夫!此无论其学何如也,即其为人,岂肯躁妄其心志[10],冥焉为狂诞者哉!岂肯卤莽其趋向,悍然任独往者哉?世之人不喜讲学者,即不讲学已尔,未必无人心在也,胡为而嫉先生若是也!嫉之亦已甚矣,胡为而辱先生以死而又若是之惨也!呜呼伤哉!
然先生死则死尔,彼死先生者竟何如?先生虽赍志以死[11],其炯炯在乾坤,其肫肫在朋友[12],其讲学遗言在方册[13],其学之真是在天下后世之定论,彼死先生者,能以其妾妇之威,电光石火之气焰,死先生血肉之躯于一时。而其所不能死者,直将与天壤上下,相为无穷。是先生一死而先生之事毕矣,先生何恨?
忆自嘉靖戊午、己未之年[14],予伯兄后台公始识先生于南。未几,伯兄官于北,而予与浙之怀苏钱子遂相与识先生于北[15]。又未几,而伯兄逝,怀苏亦逝,予之与先生散而聚,聚而散者垂二十年。先生虽不谆谆语予以学,而其箴规磨订之义不少假借[16],亦莫非学。予虽未从先生周游讲学,而其不敢媕婀取容[17],以求无愧于立身行己者,亦莫非讲先生之学。奈之何予抱直道以归,归无何,而遽见先生遭兹毒手以死,而又莫能白先生冤,收先生骸,而葬先生以礼也!呜呼伤哉!
令予伯兄而在也,而先生若是耶?怀苏钱子而在也,而先生若是耶?感今追昔,能不刺心?呜呼伤哉!予诚无颜以哭先生矣。先生有灵,庶其鉴之。
此余殡夫山先生时作文以哭之,其时从先生与难者惟祁门胡少庚,乃少庚亦死矣。今余叨补过居家,而少庚之兄胡环溪君适在余家[18]。将之梁氏,问余所以语梁氏者,余书此以贻之,烦持之悬挂于梁氏聚和堂中[19],以表予之心,并以与诸君告云。
万历甲申季春[20],云南副使孝昌程学博顿首泣言[21]。
注释:
[1]万历己卯:即明神宗万历七年(1579)。[2]被毒死:指被毒打而死。邹元标《梁夫山传》:“巡抚王夷陵惟知杀士媚权,立毙杖下。”[3]癸未:万历十一年(1583)。[4]胡时和:字子介,号少夷,祁门人。梁汝元弟子。梁被捕后,曾跟从数千里。梁死后,他也因哀痛而亡。[5]祔(fù)葬:合葬。后台程公:程学颜,作者程学博之兄,号后台。曾救过梁汝元出狱,并同入京师。曾官太仆寺丞。[6]先生遗言:见《何心隐集.遗言孝感》:“望于湖广城收我骨骸,……与台老合为一坟于孝感,是望也。”[7]揭:举。[8]贯:穿透。[9]微眇:轻微。罣:同“挂”。[10]躁妄:浮躁狂妄。[11]赍志以死:怀抱志向,未伸而死。[12]肫肫(zhūn):同“忳忳”,诚恳真挚的样子。[12]方册:典籍。这里指梁汝元的著作。[14]嘉靖戊午、己未:指明世宗嘉靖三十七、三十八年(1558、1559)。是时,梁汝元“游学南都,与太仆寺丞后台程公友善”(《梁夫山传》)。[15]怀苏钱子:钱怀苏,名同文,字苏怀,兴化(今属福建)人。曾官刑部主事。亦为泰州学派中的重要人物。[16]箴规:规劝。磨订:商议讨论。[1]媕婀(ān ē):随声附和,没有主见。[18]胡环溪:名时中,字子贞,号环溪,胡时和之兄。[19]聚和堂:梁汝元率同族修建的堂名,取“聚和合族”之意。[20]万历甲申:明神宗万历十二年(1584)。[21]孝昌:即湖北孝感县的古名,后唐改名孝感。
本文选自《何心隐集.附录》。梁夫山(1517—1579),名汝元,字柱乾,号夫山,后改称何心隐,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是明代泰州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一生从事于讲学,批评时政,先后为严嵩、张居正所不容,最后被诬,杖杀狱中。程学博与梁汝元友情甚笃,在梁死后写了这篇声泪俱下的祭文。但限于当时时势及祭文本身的要求,重点放在哀悼。其哀痛之深,自责无力挽救之切,深为感人。文中一再申述梁汝元抱直道讲学而死,控诉了封建社会的当权者对抱不同见解的读书人的迫害,足见封建社会正统思想对富有民主思想的异端人物是水火不相容的,即使张居正者,也不例外。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12 09:05
标题:
祭汪侍峰文.(明)陈继儒
语曰:“言无不酬,德无不报。”此言不相负也。又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此言天不相负也。公客居吾淞三十余年,人
有缓急告者,告无不诺,诺无不应,应无不满意而去。如叩钟必鸣,呼谷必应,不责券[1],不记姓名。岁月久,则并其子母钱[2],
俱化为子虚矣[3],公不得已,索之故所贷者,贷者唯唯。诣门,则阍人辞[4];遇诸途,则障扇避,甚有当面若不相识:明知公之萧
条旅食,出不能具舟车,归不能见妻子,而无意还楚弓、完赵璧如故也[5]。
事尝闻一二缙绅负公至千金,以宦贫不能偿,身死不得偿。其不贫不死者,似宜无辞以谢公,而无意还楚弓、完赵璧如故也。公
以此身家悬磬[6],进退触藩[7],隐忧煎其中,窘迫攻其外,交游笑其旁,而病且殁矣。殁之日,一棺戢身[8],六亲无倚,徒寄空
榇于郊圹野榛莽破寺之旁[9]。
呜呼!人负公耶,公负人耶?公负天耶,天负公耶!公虽不言,诸君宁能无愧于胸中?公虽不起,诸君何以他日相见于地下?此
余所以感慨唏嘘,具壶浆率子弟而哭之。匪独为公哀,且哀吾淞之交情太薄,而取与之太不分明也。
呜呼!痛哉,尚飨[10]。
注释:
[1]责券:索取凭证。[2]子母钱:出钱的本钱为母钱,利息称子钱。[3]子虚:汉司马相如作《子虚赋》,设子虚、乌有先生互
为问答。后因称不存在的事物为子虚乌有。[4]阍人:守门人。[5]还楚弓、完赵璧:楚弓,典出汉刘向《说苑.至公》:“楚工王出
猎而遗其弓,左右请求之。共王曰:‘止,楚人遗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后遂以“楚弓楚得”说明此处有失,彼处有得。赵
璧,典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奉使赴秦国,交涉以和氏璧换取秦城。秦王实无诚意,蔺相如识破其诡诈,巧妙地将和
氏璧安然送回赵国。此处是化用“楚弓楚得”和“完璧归赵”二典,喻归还。[6]悬磬:形容空无所有,喻极其贫困。[7]触藩:本意
以羊以角抵撞篱垣。后用其以比喻所至碰壁,进退两难。[8]戢(jì):盛殓。[9]榇:棺材。[10]尚飨:本为希望死者来享用祭品的
呼语,后世多用作祭文结语。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12 09:06
标题:
祭学士柯先生文.(明)李东阳
国必有老成系天下之轻重,必有公论别天下之浮沉。然老成不在年位之高,而在才德之称;公论不恃众人之口,而恃士大夫之心。
故见李司隶者,倾龙门之高[2];见韩荆州者,失封侯之贵[3];见欧阳内翰者[4],叹宫阙之壮,失山之峻,河水之深。而况托师生之分,聆道德之音者乎?此愚于公所以愤懑抑郁而涕泪沾襟也。
当夫名冠甲第,辞雄玉堂[5],愚于此时固已识公之文章,秉章绾钥,衡度精确[6],愚于此时固已窥公之材略;山静川澄,冰清玉莹,杜苞苴之门[7],辞起复之命[8],愚于此时则又见公之德行。若是非者愚之私也,盖天下之所知,而公论之所归也。
故金縢石室之秘[9],人莫不以为宜;丝纶台阁之选[10],人莫不以为遗。及其降司成之召也[11],方藉以为重,而忧哀累岁[12],徘徊而未至也,皆憾以为迟。遽谓公一蹶而至于斯也[13]!呜呼!悲夫!
泰山之高,瞻者不知其为荣;梁木之坏,造物者不自以为悔。此人情之所同,而天道之不可赖也。千里之辞,一觞之酹[14],又岂特区区门墙之爱而也[15]!
注释:
[1]柯先生:柯潜,官翰林院学士,李东阳老师。[2]李司隶:东汉李膺,字元礼,襄城人,官至司隶校尉。性行简亢,风裁峻整,太学生称之曰:“天下楷模李元礼。”士有被客接者,谓之登龙门。[3]韩荆州:唐韩朝宗,官至荆州刺史,喜识拔后进,士人咸归重之。李白与书云:“生不愿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4]欧阳内翰:欧阳修曾任翰林学士,故称内翰。[5]“名冠”二句:柯潜举景泰辛未(1451)廷试第一,后为翰林院编修,善文章,故云。[6]绾钥:喻执文柄。衡度:谓评文选士。柯潜尝主持应天考试,故云。[7]苞苴:贿赂之物。《荀子.大略》:“苞苴行与?谗夫兴与?”杨倞注:“货贿必以物苞裹,故总谓之苞苴。”万安《柯公墓志铭》:“丙子七月,命往应天考试,舟经淮扬,有暮夜投公鬻私者,公叱之曰‘尔急走,毋自速罪戾!’其人谓公阳却之,固以请,以所赂遗公前。公怒,命执之付有司,治以法。是秋场屋肃然。”[8]“辞起”句:成化辛卯(1471),柯潜居丧在家,有诏起复,将擢祭酒。潜闻命具疏,辞乞终制。[9]金滕:以金带封缄而藏置秘籍之柜。《尚书.金滕》:“公归,乃纳册于金滕之匮中。”石室:金匮石室,国家藏书之处。[10]丝纶:《礼记.缁衣》:“王言如丝,其出如纶。”孔颖达《疏》:“王言初出微细如丝,及其出于外,言更渐大如纶也。”后因称帝王诏书为丝纶。台阁:指内阁。《柯公墓志铭》又云:“壬午,吕学士卒。英庙御文华,顾谓内阁臣李贤曰:‘吕原卒,内阁密命之地,今翰林文学之臣谁可嗣其任者?’李贤首荐公曰:‘具官臣柯潜清德粹文,于今罕俪。’上然之。已而弗果用。”[11]司成:古官名,相当于汉以后国子监祭酒,掌领太学、国子学或国子监所属各学。[12]忧哀累岁:谓柯潜父母相继而卒。[13]遽:通“讵”,岂。蹶:谓病笃。[14]酹(lèi):以酒洒地,表示祭奠。[15]区区:拳拳,情深意挚。
孙琮于《山晓阁明文选》中评论此文:“通篇归重在公论上。夫老成以公论而显,公论由士大夫而定,故诸贤为昔之老成,先生为今之老成。中间言己之知先生为天下所共知,人之望先生为天下所同望,公论何在,固有不谋而合者。文似振笔直书,而一往有清拔之致。盖其有意深挚,其气象高明,其笔情洒落,使人读之,觉处处是呜咽之音,却句句是隽逸之调。长公祭欧阳文忠及韩魏公,得此而三矣。”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12 09:06
标题:
柬米子华.(明)陈继儒
前以一束生刍[1],拜太夫人。四顾萧然,苔花绣壁,落叶满门,人为醋鼻[2]。顾弟且为足下顿足相敬。古所谓蓬蒿三径[3],居然名士风者,正为足下发耳。足下诗本性情,绝不作当今涂神画鬼面目[4],乃就李不知有米先生何也[5]?且无论足下,即秋潭一沙弥[6],彦平、方叔两缝掖[7],俱寂寂如木钟石鼓。大雅凋伤,烟霞泠落,一至如此!仆为老亲,浮沉人间,既似在绦之鹰,复如斗穴之鼠;思得清凉闲散如兄者,相与以一钵米、一杯茗破之,亦了不可得。况海氛杂沓[8],吾辈泄泄与蜉蝣燕雀争尺寸之安[9],何以堪之。
注释:
[1]生刍:本指新割的青草。《后汉书.徐稚传》:“林宗(郭泰)有母忧,稚往吊之,置生刍一束于庐前而去。”后世因称吊丧礼物为生刍。[2]醋鼻:因心酸而流泪。[3]蓬蒿三径;蓬蒿,蓬草与蒿草。西汉末,王莽专权,兖州刺史蒋诩告病辞官,隐居乡里,于院中辟三径,唯与求仲、羊仲来往。后常用三径指家园。蓬蒿三径,意谓隐士自甘家园荒僻。[4]涂神画鬼:指明代弘治、正德以来,由“前后七子”煽扬起来的在诗文创作上盲目尊古,以摹拟剽窃为能的不良风气。[5]就李:古地名,在今浙江嘉兴县。后泛指吴越一带。[6]沙弥:和尚。[7]缝掖:宽袖单衣,古代儒生的通常衣着,因而即作为儒生的代称。[8]海氛杂沓:指明末倭寇在江浙沿海的滋扰杀掠。[9]吾辈泄泄句:泄泄,闲散、弛缓。蜉蝣,小虫;燕雀,泛指不能高飞的鸟。与蜉蝣燕雀争尺寸之安,谓苟安于世。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12 09:06
标题:
江南卧游册题词(四则).(明)李流芳
去胥门九里[1],有村曰横塘。山夷水旷,溪桥映带村落间,颇不乏致。予每过此,觉城市渐远,湖山可亲,意思豁然,风日亦为清朗。即同游者未喻此乐也。横塘之上,为横山,往时曾与潘方孺阻风于此。寻径至山下,有美松竹,小桃方花[2],恍若异境。因相与攀跻,至绝顶。风怒甚,几欲吹堕。二十年事也。丁巳中秋后三日,画于孟阳阊门寓舍。九月,复同孟阳至武林[3],夜雨,泊舟朱家角补题。
石湖[4]
石湖在楞伽山下,寺于山之巅者,曰上方。逶迤而东,冈峦渐夷,而上下起伏者,曰郊台,曰茶磨。寺于郊台之下者,曰治平。跨湖而桥者,曰行春。跨溪而桥,达于酒城者,曰越来。湖去郭不十里而近,故游者易至,然独盛于登高之会,倾城士女皆集焉。戊申九日[5],余与孟髯同游,值风雨,游人寥落,山水如洗。著屐至治平寺,抵暮而还。有诗云:“客思逢重九,来寻雨外山,未能凌绝顶,聊共泊西湾;茶磨风烟白,薇村木叶斑;谁言落帽会[6],不醉复空还?”山下有紫薇村,髯尝居于此,今已作故人矣,可叹!
虎丘[7]
虎丘宜月,宜雪,宜雨,宜烟,宜春晓,宜夏,宜秋爽,宜落木,宜夕阳,无所不宜,而独不宜于游人杂沓之时。盖不幸与城市密迩,游者皆以附膻逐臭而来,非知登览之趣者也。今年八月,孟阳过吴门[8],余拿舟往会。中秋夜,无月。十六日,晚霁,偕游虎丘,秽杂不可近,掩鼻而去。今日为孟阳画此,不觉放出山林本色矣。丁巳九月六日,清溪道中题。
灵岩[9]
余往来西山,数过灵岩山下。戊申秋日,始得与起东及其二子梁瞻、雍瞻一登,余皆从舟中遥望其林石之秀而已。灵岩为馆娃旧趾,响屟廊、采香径、琴台皆在其上。石上有陷痕如履,相传以为西施履迹,殆不信。少时梦与友人至此僧舍作诗,醒时记有“松风水月皆能说”之句。辛亥[10],同家弟看梅西碛,过灵岩诗云:“灵岩山下雨绵绵,香径琴台云接连,忆得秋山黄叶路,松风水月梦中禅。”盖谓此也。丁巳九月七日,西塘舟中题。
注释:
[1]胥门:今江苏苏州城西门。[2]花:花开。[3]孟阳:程嘉燧,字孟阳。武林:山名。今浙江杭州市西灵隐山。后多用以指杭州。[4]石湖:湖名。在江苏苏州西南,吴县、吴江间,风景优美。[5]戊申:明万历三十六(1608)年。[6]落帽:典出《晋书.孟嘉传》。后成为九月九日重阳登高的代称。[7]虎丘:苏州名胜地。[8]吴门:古吴县城(今苏州市)的别称。[9]灵岩:山名。在江苏吴县西,又名研石山。吴王置馆娃宫于此。在今灵岩寺。[10]辛亥: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
本文选自《檀园集》卷十一。这是作者在丁巳(1617)年欣赏自己关于江南山水的画册的题词。文中涉及横塘、石湖、虎丘和灵岩四处山水名胜。作者因画中境界而追叙当时的游览情形和心绪,表达了作者寻幽探静的审美情趣。可以想象作者笔下的江南山水画册,也一定是疏淡静远的境界。《檀园集》中题画之作颇多,由此可窥其一斑。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12 09:07
标题:
江行日记二则.(明)袁中道
其一
夜雪大作。时欲登舟至沙市[1],竟为雨雪所阻。然万竹中雪子敲戛[2],铮铮有声,暗窗红火,任意看数卷书,亦复有少趣。
自叹每有欲往,辄复不遂。然流行坎止,任之而已[3]。鲁直所谓“无处不可寄一梦”也[4]。
其二
天霁。晨起登舟,入沙市。午间,黑云满江,斜风细雨大作。予推篷四顾:天然一幅烟江幛子[5]!
注释:
[1]沙市:在湖北江陵县东南十五里长江北岸。[2]雪子:即霰,南方称雪子。敲戛(jiá):敲击。[3]流行坎止:《汉书.贾谊传》:“乘流则进,遇坎则止。”意为:在顺利情况下就行动;遇到困难就停止。[4]鲁直:黄庭坚,字鲁直,北宋诗人。[5]烟江幛子:画着烟雨江景的屏障。
本文选自《珂雪斋近集》。这两则日记叙述了二天的行程,在平淡的叙述中,不乏转折之笔,有写景、有议论、有抒情,表达了作者随遇而安、听任自然的人生态度,也显示出随意而发、意味深长的写作特色。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12 09:08
标题:
旧游采石记.(明)王思任
予补令当涂,翰编孙淇澳邂逅称贺[2],予曰:“冲途牛马也[3],何贺?”淇澳曰:“贺年兄得采石。”言曾泛舟其下,长江于此清,明月于此正。异哉玄珠,象罔得之乎[4]!
比至,则镇有绅,拂尘于太白祠[5]。肃后[6],心谓先生着宫锦袍,骑鲸捉月,翰编所羡拟者,此间哉。是时腊望[7],霜空九天,练澄碧杳,渔火孤寒。予此来为先生洗明月也,而先已得采江之月。新令体严,从者不语,且别去。才服官而屯使者至[8],未几上江使者至矣[9],未几督抚予宁至矣[10],未几吏垣长至矣[11],人人督邮[12],时时负弩[13],翰编贺我者耶?支吾四应讫,二三友生觞我于燃犀亭上[14],是温峤心动处也[15]。頫首一窥[16],惴惴慄慄,老鹘悲鸣[17],而予识采江之险。上之则冈矣,云常开平首登此[18],,战鼓轰接,开平大呼,从舟头一跃,透起二丈,予于此得采江之壮。又上之望东西二梁,若文君黛者,蛾眉亭也,而予于此受采江之秀。他日郁孤黄仪部庭箤至[19],饮游憩于老松之下,清风徐徐,俱千百年物,一松一斝[20],而予于此得采江之松。弱侯焦太史以丈洲之役,劳我于牛渚之间[21],值明霞宝绮,秋水长天,倒映蛟龙之窟,煜煜然[22],而予于此得采江之霞。兵使者来,迎之不至,滂沱晦塞,几于县官无火,而予于此知采江之烟雨。某子甲争山争甽界争命[23],公事信宿,辄向李先生对饮,明晨凭槛,一鱼跳掷,首尾卷然,银晃雪团,仇巡简勅渔且待价,庖子得之,生平鲜旨,而予于此得采江之鲥鱼。送直指出江[24],暴风突起,惊涛拍岸,予寄命一箬舠,直搦以手麾谢,其所乘馀皇[26],颠播亦失色。一物腾入予舟,匪()匪豖,匪鹿匪鲟,俨然渥洼驹也[27]。舟人胆碎,予且矫情镇之,侥幸至祠下,焚一楮别之[28]。而予得采江之[马孛]马[29]。逾三十五年再起榷于湖[30],事竣,返棹至矶下,则山皜松黑[31],李思训辈画琼岛雪峰[32],定不见此,而予于此得采江之雪。此又皆翰编之所不及见者也。
外史氏曰:尘之裹人久矣,有终身不见山水者,有终其身在山水而不见山水者。若予令姑孰至采石[33],有一息之偷,即采石也。青莲先生捉月去是诨语[34],然以不了之明月,偿有尽之幻躯,对头亦大矣。而予几十年得依先生于采石,孙翰编贺我,可贺也。
注释:
[1]采石:即采石矶,在安徽当涂县西北,牛渚山北突入长江中之矶,为长江最狭之处,形势险峻。[2]翰编:翰林院编修。孙淇澳:孙慎行,字闻斯,号淇澳,武进人。万历进士,擢礼部右侍郎,天启中官礼部尚书。操行高洁,为一时楷模。卒谥文介。[3]冲途:冲要之地。[4]“异战”二句:《庄子.天地》:“黄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昆伦之丘,而南望还归,遣其玄珠。使知索之而不得……,乃使象罔,象立刻得之。”玄珠,指道的本体。象罔,虚拟人物,意为似有象而实无,谓无心,故能得玄珠。[5]太白祠:又名谪仙楼、青莲祠,为纪念李白而建。李白晚年寄寓当涂,相传游采石矶时乘醉跳江捉月而死。[6]肃:揖拜。[7]腊望:腊月望日,十二月十五日。[8]服官:上任。屯田使者:官名。[9]上江使者:官名。上江指安徽。[10]督抚:总督和巡抚。予宁:官员因父母去世而在家守丧。[11]垣:官署。[12]督邮:官名,郡守佐吏,掌督察纠举所领县违法之事,汉晋时设置。《晋书.陶潜传》:“以(潜)为彭泽令。……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13]负弩:身背弓矢迎接上级官员。《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蜀太守以下郊迎,县令负弩矢先驱。[14]燃犀亭:采石矶名胜。传说晋温峤至采石矶,水底有音乐之声,水深不可测,人云下多怪物。温峤燃犀角而照之,照见水族覆火,奇形异状。见南朝宋刘敬叔《异苑》。[15]温峤:晋太原祁县人,字太真。元帝时为刘琨右司马,明帝时任侍中,转中书会,官至骠骑大将军,死于苏峻之难。《晋书》有传。[16]頫:通“俯”。[17]鹘:鹰。[18]常开平:常遇春,朱元璋大将,封鄂国公,死后追封开平王。曾从朱元璋攻采石矶,屡破元兵。[19]郁孤:郁孤台,在江西赣县。仪部:礼部。黄庭箤:不详。[20]斝(jiǎ甲):古代一种铜制酒器。[21]牛渚:牛渚山。[22]煜煜然:闪光的样子。[23]甽(quǎn犬):古“畎”字,田沟。[24]直指:朝廷直接派往地方处理事务的官员,也称“直指使者”。[25]箬舠:竹船。箬,竹的一种,舠,刀形小船。[26]馀皇:船名。[27]渥洼驹:《史记.乐书》:“又尝得神马渥洼水中。”渥洼,水名,在甘肃安西县。[28]楮:此指纸钱。[29][马孛]马:兽马。《山海经.北山经》:“(敦头之山)其中多[马孛]马,牛尾而白身,一角,其音如呼。”[30]榷:主管专卖之事。于湖:当涂县的古称。[31]皜(hào浩):洁白。[32]李思训:唐玄宗时著名画家,善画青绿山水。[33]姑孰:当涂县的古称。[34]青莲先生:李白号青莲居士。诨语:诙谐有趣的话。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12 09:08
标题:
救虎.(明)刘基
苍筤之山[1],溪水合流入于江。有道士筑于其上以事佛[2],甚谨。
一夕,山水大出,漂室庐,塞溪而下。人骑木乘屋,号呼求救者,声相连也。道士具大舟,躬蓑笠,立水浒[3],督善水者绳以俟。人至即投木索引之,所存活甚众。平旦,有兽身没涛中而浮其首,左右盼,若求救者。道士曰:“是亦有生,必速救之。”舟者应言往,以木接上之,乃虎也,始则矇矇然[4],坐而舐其毛。比及岸,则瞠目视道士,跃而攫之[5],仆也。舟人奔救,道士得不死,而重伤焉。
郁离子曰[6]:“哀哉!是亦道士之过也。知其非人而救之,非道士之过乎?虽然,孔子曰:‘观过斯知仁矣[7]。’道士有焉。”
注释:
[1]苍筤(láng):之山:苍筤山,虚构的山名。意谓青色的山。[2]道士:这里指事佛的僧人。宗密《盂兰盆经疏》下:“佛教初传北方,呼僧为道士。”[3]水浒:水边。[4]矇矇然:昏昏沉沉的样子。[5]攫(jué):抓取。[6]郁离子:作者自称。[7]“观过斯知仁矣”:语见《论语.里仁》。
本文选自《郁离子》卷上。这则故事通过一位僧人不分青红皂白从水中救虎而几遭虎食的故事,讽刺了那些不分是非、对敌人也讲仁慈的人。这与东郭先生救狼同一性质,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12 09:09
标题:
可楼记.〔明〕高攀龙
水居一室耳,高其左偏为楼。楼可方丈,窗疏四辟。其南则湖山,北则田舍,东则九陆,西则九龙峙焉。楼成,高子登而望之曰:“可矣!吾于山有穆然之思焉,于水有悠然之旨焉,可以被风之爽,可以负日之暄,可以宾月之来而饯其往,优哉游哉,可以卒岁矣!”于是名之曰“可楼”,谓吾意之所可也。
曩吾少时,慨然欲游五岳名山,思得丘壑之最奇如桃花源者,托而栖焉。北抵燕赵,南至闽粤,中逾齐鲁殷周之墟,观览所及,无足可吾意者,今乃可斯楼耶?噫,是予之惑矣。
凡人之大患,生于有所不足。意所不足,生于有所不可;无所不可焉,斯无所不足矣,斯无所不乐矣。今人极力以营其口腹,而所得止于一饱。极力以营居处,而所安止几席之地。极力以营苑囿,而止于岁时十一之游观耳,将焉用之!且天下之佳山水多矣,吾不能日涉也,取其可以寄吾之意而止。凡为山水者一致也,则吾之于兹楼也,可矣。虽然,有所可则有所不可,是犹与物为耦也。吾将由兹忘乎可,忘乎不可,则斯楼又其赘矣。
——选自《国学基本丛书》本《明文在》
译文:
有一间水上的居室,室内偏左往上搭一间小楼。楼大一丈见方,四面开窗。南边有湖有山,北面有农田茅舍,平原延展在东,九龙山耸立在西。小楼筑成,高子登临纵目四望,说道:“可以了!山使我感到和顺舒畅,水使我觉得悠远闲静,可以享受清风的爽快,可以得到冬日的温暖,可以迎接皓月的来临,又欢送它的归去,多好呀!多快乐呀!可以终老此地了!”于是起名叫“可楼”,意思就是我心满意足以为可以了。
从前我年轻时,志向很大,想要游遍天下名山,寻找一个象桃花源那样美好的处所,寄居下来。我北方去了燕赵,南方到过闽粤,中原跨越了齐鲁殷周的故地,观览所及的,没有可以满我之意的,何以现在对这间小楼却以为可以了呢?咦,这倒是我的疑惑了。
大凡人的大患,产生于不满足。人的意向中的有所不满足,产生于人的意向中的有所不可以;无所不可以,这就无所不满足,这就无所不快乐了。现在的人极力谋求山珍海味,顶多享受一饱罢了;极力建筑高楼大厦,顶多享受起居活动的几席之地罢了;极力营造亭台花园,顶多一年中去游赏一两次罢了,这些都有何用呢!况且天下的好山好水很多,我不能每天去游玩,只要可以寄托我的志趣就行了。天下的山与水都是一样的,我有了这座小楼,也可以了。当然,有所可以也就会产生有所不可以,犹如事物都是有正有反对待的一样。我将由此忘掉可以,也忘掉不可以,这样说来这座可楼也是多余的了。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12 09:09
标题:
刻《几何原本》序.(明)徐光启
唐、虞[1]之世。自羲、和[2]治历,暨司空、后稷、工、虞、典乐[3]五官者,非度数[4]不为功。《周官》六艺[5],数与居一焉;而五艺者,不以度数从事[6],亦不得工[7]也。襄、旷[8]之于音,般、墨之于械[9],岂有他谬巧[10]哉?精于用法尔已。故尝谓三代[11]而上,为此业者,盛有元元本本,师傅、曹习[12]之学,而毕丧于祖龙之焰[13]。汉以来多任意揣摩,如盲人射的[14],虚发无效;或依拟形似,如持螢烛[15]象,得首失尾。至于今而此道尽废,有不得不废者矣。
《几何原本》者,度数之宗[16],所以穷方圆平直之情,尽规矩准绳[17]之用也,利先生[18]从少年时论道暇,留意艺学[19],且此业在彼中[20]所谓师傅、曹习者,其师丁氏[21],又绝代[22]名家也,以故其精其说。而与不佞游[23]久,讲谈余晷[24],时时及之。因请其象数[25]诸书,更[26]以华文。独谓此书未译,则他书不可得论。遂共翻其要约[27]六卷,既卒业而复之[28],由显入微[29],从疑得信。盖不用为用,众用所基[30],真可谓万象之形囿[31],百家之学海[32]。虽实未竟[33],然以当[34]他书,既可得而论矣。私心自谓:“不意古学废绝二千年后,顿[35]获补缀唐、虞、三代之阙典遗义,其禆[36]益当世,定复不小。”因偕二、三同志,刻而传之。
先生曰:“是书也,以当[37]百家之用,庶几有羲、和、般、墨其人乎,犹其小者;有大用于此,将以习[38]人之灵才,令细而确[39]也。”余以为小用、大用,实在其人。如邓林[40]伐材,栋梁榱桷[41],恣[42]所取之耳。顾惟先生之学,略有三种:大者修身事天[43];小者格物[44]穷理;物理之一端,别为象数。一一皆精实典要,洞[45]无可疑。其分解擘[46]析,亦能使人无疑。而余乃亟傅其小者,趋[47]欲先其易信,使人绎[48]其文,想见其意理,而知先生之学可信不疑,大概如是,则是书之为用更大矣。
注释:
[1]唐、虞——唐尧、虞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2]羲、和——尧 命羲氏、和氏管理历法,故称治历的官为“羲、和}。[3]暨(计jì)——以及。司空——治平水土的官。后稷——管理农业的官。工——管理土、金、石,木等 工程的官。虞——管理山林、泽薮的官。典乐——管理音乐的官。[4]度数——数学。度,数学名词,是计算圆弧和角的单位。[5]《周官》——即《周礼》,记述西周官制的专著。六艺——就是:礼、乐、射、御(骑马)、书(文字学)、数。见《周礼.地官.保氏》。[6]不以度数从事——不依靠度、数来进行工作。[7]工——巧。[8]襄——师襄,春秋时鲁国的乐官。旷——师旷,春秋时晋国的乐官。[9]般——公输般,春秋时鲁国的巧匠。墨——墨翟,即墨子,春秋末年鲁国哲学家,也长于工程技术。械——指器械的制作。[10]谬巧——欺骗人的法术。[11]三代——夏、商、周。[12]师傅、曹习——老师传授,群众学习。曹,群众。[13]毕——全部。祖龙——秦始皇。“祖”就是“始”,“龙”是“国君”的象征,所以当时有人称始皇为“祖龙”。祖龙之焰,指始皇三十四年(前213),秦始皇采纳李斯意见,下令焚书事。[14]的——目标。[15]螢——螢火虫。烛——照。[16]宗——根本。[17]规——画圆形的器具。矩——画方形的器具。准绳——验平直的器具。[18]利先生——即利玛窦。[19]艺学——工艺之学。[20]彼中——他们那方面。指西欧。[21]丁氏——即格拉维。按,格拉维(Clavius)一字在拉丁文里是“Clavius”,意义是“钉子”,利玛窦和徐光启就译他的姓为汉文“丁”字。[22]绝代——一代少见的。[23]不佞——我。按,“不佞”本是“不才”(没有才干)的意义,古人借用来作为“我”字的谦称。游——交游。[24]讲谈——讲谈道理。晷(鬼guǐ)——日影,引申为时刻的意义。[25]象数——数学。[26]更——改变,翻译。[27]要约——要点。[28]卒业——完成。复之——重看一遍。按,“卒”字原刻本作“平”,疑误,据《明清耶稣会士译著提要》校改。[29]微——隐微。[30]不用为用,众用所基——意思说:拿那种看似无用的东西来安排用场,是各种用途的基础。因为数学主要是纯理科学,所以徐光启有这话。[31]万象——种种形象。囿——薈萃的地方。[32]学海——学术的海洋。形容它的深广。[33]竟——完毕。格拉维注补的《几何原本》共有十五卷,此时只译出六卷,故说“未竟”。[34]当(dāng)——敌,相比。[35]顿——立即。[36]裨——补。[37]当(dāng)——充任。[38]习——训练。[39]令——使人。细——精细。确——确切,正确。[40]邓林——大树木的名称。我国古代的神话说,夸父追太阳,中途渴死,弃其枝,化为一片大树木,叫做邓林。[41]榱(催cuī)——房屋的椽子。桷(决jué)——方形的屋椽。[42]恣——任意。[43]修身事天——指传习耶稣教,信仰上帝。[44]格物——推究物理。[45]洞——透彻。[46]擘(bò)——分析。[47]趋——同“趣”,旨趣的意思。[48]绎(益yì)——寻究。
《几何原本》是公元前约三百年时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Euclid)所著,凡十三卷;十六世纪时,意大利教士兼数学家格拉维(Clavius,1537—1612)为之阐释,又作续补二卷,是为十五卷本《几何原本》(Euclidis Elementorum Libri XV)。耶稣会教士意大利人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曾从格拉维学习,明神宗万历年间他来华传教,万历二十八年(1600)徐光启认识他以后,就要求他介绍西方数学的重要著作,利玛窦就推荐此书,并与徐光启合译其前六卷,于万历三十一年(1603)起译,至万历三十五年(1607)完成,这是我国第一部介绍西洋数学的译本。其余各卷直到十九世纪中叶以后,才由李善兰和英国教士伟烈亚力(Alexander Wylie)在清咸丰七年(1857)补译完成。但徐光启首先将欧几里得几何学介绍到国内,对我国的数学发展和学术革新,都有重要的影响。
《几何原本》前六卷译成后,刻书时写了这篇序文,序文注重说明数学这门纯理科学是一切实用科学的基础;进而指出他传播这部著作的目的,在于使人们掌握几何学的基础知识,了解几何学的求证方法,从而学到逻辑方法,培养逻辑思维,借以准确、精密地分析事物。这种见解是很重要的。他在几百年之前,能探求到数理学习对思维锻炼的关系,应当看做是认识方法上的一项重要发展。
这篇序文从明万历三十五年刻初版本《几何原本》录出,刻本系用徐光启的手笔摹刊的。但里面有个别的字似是刊刻之误,这里核对了《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里的引文加以校改,并在注文中说明。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12 09:09
标题:
坑厕赋.(明)王思任
虽厕亦屋,虽溷亦清,惟越所有
性喜旷放,不乐楲窬[1]。学禁未成,与洁则宜。嚬武林粪牏之函[2],至蠕动犹奉客。愁京邸街巷作溷,每昧爽而揽衣。不难随地宴享,极苦无处起居。光访优穆,或内逼而不可待。裨谌谋野[3],又路远莫致之。惟吾乡党之便便,几于夏屋之渠渠。贮以清泠,甃之文石[4],区以别矣,各适其适。紫姑是迎[5],淮南堪谪[6]。虽香非金谷,难惊刘寔之*
[7];亦无庸果下舞阳,用塞王敦之鼻[8]。周寝庙而视其偃,管宁当为整冠[9];赋《三都》以需其次,左思不妨着笔[10]。然而垄断者门如市,有贱丈夫焉;僻违者心似水,则亦君子之所可及。重曰:大畜小畜,解之时义大矣[11];一解两解,有所不用其极。
注释:
[1] 楲窬:便桶。[2]武林:杭州。[3]裨谌:春秋郑大夫,以多谋见称。[4]甃:用砖石砌。[5]紫姑:传说中神名。相传紫姑为寿阳人李景之妾,为其妻所妒,常役以秽事,于正月十五日含恨而死。见《荆楚岁时记》。自唐以来有赛紫姑之俗,于正月十五日夜在厕间或猪栏边迎之,以问祸福。[6]淮南:汉高祖刘长被封为淮南王,文帝时因谋反事谪徙蜀郡,途中不食而死。[7]“虽香”二句:《世说新语.汰侈》注云:“刘寔诣石崇,如厕,见有绛纱帐大床,茵蓐甚丽,两婢持锦香囊。寔遽反走,即谓崇曰:‘向误入卿内室。’崇曰:‘是厕耳。’”[8]“亦无”二句:《世说新语.纰漏》:“王敦初尚主(舞阳公主),如厕,见漆箱盛于枣,本以塞鼻,王谓厕上亦下果,食遂至尽。”[9]管宁:三国时魏国高士。[10]左思:西晋人,曾作《三都赋》。[11]“大畜”二句:大畜、小畜、解,皆《周易》卦名。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12 09:10
标题:
空同子瞽说.(明)苏伯衡
尉迟楚好为文[1],谒空同子曰:“敢问文有体乎?”曰:“何体之有?《易》有似《诗》者[2],《诗》有似《书》者[3],《书》有似《礼》者[4],何体之有?”“有法乎?”曰:“初何法?典谟训诰[5],国风雅颂[6],初何法?”“难乎易乎?”曰:“吾将言其难也,则古诗三百篇多出于小夫妇人[7];吾将言其易也,则成一家言者一代不数人。”“宜繁宜简?”曰:“不在繁,不在简,状情写物在辞达。辞达则二三言而非不足,辞未达则千百言而非有余。”
“宜何如?”曰:“如江河。”“何也?”曰:“有本也。如键之于管[8],如枢之于户,如将之于三军,如腰领之于衣裳。”“何也?”曰:“有统摄也。如置陈[9],如构居第,如建国都。”“何也?”曰:“谨布置也。如草木焉,根而干,干而枝,枝而叶而葩。”“何也?”曰:“条理精畅而皆有附丽也[10]。如手足之十二脉焉[11],各有起,有出,有循,有注,有会。”“何也?”曰:“支分派别而荣卫流通也[12]。如天地焉,包涵六合而不见端倪[13]。”“何也?”曰:“气象沉郁也[14]。如涨海焉,波涛涌而鱼龙张[15]。”“何也?”曰:“浩汗诡怪也[16]。如日月焉,朝夕见而令人喜。”“何也?”曰:“光景常新也。如烟雾舒而云霞布。”“何也?”曰:“动荡而变化也,如风霆流而雨雹集。”“何也?”曰:“神聚而冥会也[17]。如重林,如邃谷。”“何也?”曰:“深远也。如秋空,如寒冰。”“何也?”曰:“洁净也。如太羹[18],如玄酒[19]。”“何也?”曰:“隽永也。如濑之旋[20],如马之奔。”“何也?”曰:“回复驰骋也。如羊肠,如鸟道。”“何也?”曰:“萦迂曲折也。如孙吴之兵[21]。”“何也?”曰:“奇正相生也[22]。如常山之蛇[23]。”“何也?”曰:“首尾相应也。如父师之临子弟,如孝子仁人之处亲侧,如元夫硕士端冕而立乎宗庙朝廷[24]。”“何也?”曰:“端严也,温雅也,正大也。如楚庄王之怒[25],如杞梁妻之泣[26],如昆阳城之战[27],如公孙大娘之舞剑[28]。”“何也?”曰:“激切也,雄壮也,顿挫也。如菽粟,如布帛,如精金,如美玉,如出水芙蓉。”“何也?”曰:“有补于世也,不假磨[石龙]雕琢也[29]。”
“将乌乎以及此也?”曰:“《易》、《诗》、《书》、二《礼》、《春秋》所载[30],丘明、高、赤所传[31],孟、荀、老、庄之徒所著[32],朝焉文焉,讽焉味焉习焉,斯得之矣。虽然,非力之可为也。圣贤道德之光,积于中而发乎外,故其言不文而文。譬犹天地之化,雨露之润,物之魂魄,以生华萼毛羽[33],极人力所不能为,孰非自然哉?故学于圣人之道,则圣人之言莫之致而致之矣;学于圣人之言,非惟不得其道,并其所谓言亦且不能至矣。”
尉迟楚出,以告公乘丘曰[34]:“楚之于文也,其犹在山径之间欤?微空同子导吾出也,吾不知大道之恢恢[35]。于是尽心焉,将于文[忄间]焉无难能者矣[36]。”
注释:
[1]尉迟楚:假托的人名。[2]《易》:《易经》。《诗》:《诗经》。[3]《书》:《尚书》,也称《书经》。[4]《礼》:指《周礼》、《仪礼》和《礼记》,合称《三礼》。以上所举书都是儒家《十三经》中的著作。[5]典谟训诰:指《尚书》中的篇名,如《尧典》、《大禹谟》、《伊训》、《汤诰》等。[6]国风雅颂:指《诗经》中诗的分类,包括了十五国风、小雅、大雅、周颂、鲁颂、商颂几个部分。[7]《古诗》:一般指秦以前的诗歌和汉魏乐府诗。三百篇:指《诗经》。[8]键:门闩。管:管籥,用来开门的钥匙。[9]置陈:布列阵势。陈,通“阵”。[10]精畅:纯一而通达。附丽:依附。[11]十二脉:也称“十二经脉”,中医学的经络名称。[12]荣卫:中医学名称,也作“营卫”。营主血,卫主气。人的气血流通,人就能正常活动。[13]六合:指天地和东南西北。端倪:边际。[14]沉郁:深沉雄浑。[15]张:陈列。[16]浩汗:广大辽阔的样子。[17]冥会:暗合。[18]太羹:亦作“大羹”,古代祭祀所用的肉汁。[19]玄酒:上古祭祀所用的水。[20]濑(lài):水激石间形成的急流。[]21孙吴:孙指孙武,春秋时军事家,著有《孙子兵法》。吴指吴起,战国时军事家。[22]奇正相生:古代军事术语。《孙子.势》:“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奇,指奇兵,出奇制胜的打法。正,指正规的打法。[23]常山之蛇:《孙子.九地》:“故善用兵,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24]元夫:大人。硕士:贤能积学之士。端冕:穿礼服,戴礼帽。[25]楚庄王之怒:据《左传.宣公》十四年载,楚庄王闻宋杀其使者,“投袂而起,屦及于窒息(寝门阙),剑及于寝门之外,车及于蒲胥之市。秋九月,楚子围宋。”[26]杞梁妻之泣:刘向《列女传》载,齐庄公袭莒,杞梁殖战死,“杞梁之妻无子,内外皆无五属之亲,既无所归,乃枕其夫之尸于城下而哭,……道路过者,莫不为之挥涕,十日而城为之崩。”[27]昆阳城之战:西汉末年王莽时,刘秀等以三千兵大破王莽军数十万于昆阳的战役。昆阳,在今河南省叶县。[28]公孙大娘之舞剑:见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其中描写舞剑器说:“[火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剑器,指舞时所执之物。[29][石龙](lóng):同“砻”,磨物。[30]二《礼》:指《周礼》、《仪礼》。[31]丘明、高、赤所传:指左丘明的《春秋左氏传》;公羊高的《春秋公羊传》;穀梁赤的《春秋穀梁传》。[32]孟、荀、老、庄:指孟子、荀子、老子、庄子所著的《孟子》、《荀子》、《老子》、《庄子》。[33]华萼:花和花萼,这里泛指花和叶。[34]公乘丘:亦为虚拟的人名。[35]恢恢:宽广的样子。[36][忄间](xián)焉:安闲自适的样子。
苏伯衡(生卒年不详),字仲平,金华(今浙江金华市)人。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后代。元末贡于乡,曾入明太祖礼贤馆。后任国子学录,升学正。被荐召见,授翰林编修,辞不受。洪武十年(1377),学士宋濂致仕,曾荐以自代,亦以疾辞。后为处州教授,得罪,死狱中。
苏伯衡好读书,学问渊博,尤以古文名世。宋濂称其“文词蔚赡有法”。著有《苏平仲文集》。
本文选自《苏平仲文集》卷十六。空同子,苏伯衡的别号。瞽说,谓盲人妄说,自谦的说法,语本《庄子.逍遥游》:“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空同子瞽说》凡二十八篇,这是第十五篇,专论文章。苏伯衡主张文无定法,要写出好文,关键在于作者的人品及学问修养。本文在阐述自己的主张时,摒弃了那些艰涩玄远的文论词语,而是运用通俗的问答体,大量生动贴切的比喻来作说明,增加了文论文的可读性,使人耳目为之一新。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12 09:11
标题:
苦斋记.(明)刘基
苦斋者,章溢先生隐居之室也[1]。室十有二楹[2],覆之以茆[3],在匡山之巅。匡山在处之龙泉县西南二百里[4],剑溪之水出焉。山四面峭壁拔起,岩崿皆苍石[5],岸外而臼中[6]。其下惟白云,其上多北风。风从北来者,大率不能甘而善苦,故植物中之,其味皆苦,而物性之苦者亦乐生焉。
于是鲜支、黄蘖、苦梀、侧柏之木[7],黄连、苦杕、亭历、苦参、钩夭之草[8],地黄、游冬、葴、芑之菜[9],槠、栎、草斗之实[10],楛竹之笋[11],莫不族布而罗生焉。野蜂巢其间,采花髓作蜜,味亦苦,山中方言谓之黄杜,初食颇苦难,久则弥觉其甘,能已积热[12],除烦渴之疾。其槚荼亦苦于常荼[13]。其泄水皆齧石出[14],其源沸沸汩汩[15],瀄滵曲折[16],注入大谷。其中多斑文小鱼,状如吹沙[17],味苦而微辛,食之可以清酒。
山去人稍远,惟先生乐游,而从者多艰其昏晨之往来,故遂择其窊而室焉[18]。携童儿数人,启陨箨以艺粟菽[19],茹啖其草木之荑实[20]。间则蹑屐登崖[21],倚修木而啸,或降而临清泠。樵歌出林,则拊石而和之[22]。人莫知其乐也。
先生之言曰:“乐与苦 ,相为倚伏者也[23],人知乐之为乐,而不知苦之为乐,人知乐其乐,而不知苦生于乐,则乐与苦相去能几何哉!今夫膏粱之子[24],燕坐于华堂之上[25],口不尝荼蓼之味[26],身不历农亩之劳,寝必重褥[27],食必珍美,出入必舆隶[28],是人之所谓乐也,一旦运穷福艾[29],颠沛生于不测,而不知醉醇饫肥之肠,不可以实疏粝[30],籍柔覆温之躯,不可以御蓬藋[31],虽欲效野夫贱隶,跼跳窜伏[32],偷性命于榛莽而不可得[33],庸非昔日之乐[34],为今日之苦也耶?故孟子曰:‘天之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35]。’赵子曰:‘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36]。’彼之苦,吾之乐;而彼之乐,吾之苦也。吾闻井以甘竭[37],李以苦存[38],夫差以酣酒亡[39],而勾践以尝胆兴[40],无亦犹是也夫?”
刘子闻而悟之[41],名其室曰苦斋。作《苦斋记》。
注释:
[1]章溢:字三益,龙泉(今浙江龙泉县)人。元末不受官,隐居匡山。入明,累官至御史中丞。[2]楹:这里指房间,屋一间为一楹。[3]茆:同“茅”,茅草。[4]处:指处州府,治所在浙江丽水县。龙泉县属处州府管辖。[5]崿(è):山崖。[6]岸外而臼中:谓其山四边高中间低。[7]鲜支:即梔子,常绿灌木。果实可入药,味苦。黄蘖(bò):又名黄柏,落叶乔木,可作染料,又可供药用,味苦寒。苦楝:又名黄楝,落叶乔木,可入药,味苦。侧柏:常绿乔木,可供药用,味苦涩。[8]苦杕(dì):不详。亭历:也作“葶苈”,草本植物,子可入药,味苦。苦参: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实可入药,味苦。钩夭:又名钩芺、苦芺,菊科宿根草,味苦。[9]地黄:多年生草本植物,可入药,味苦。游冬:菊科植物,一种苦菜。葴(zhēn):即酸浆草,也叫“苦葴”。芑(qǐ):一种苦菜。[10]槠(zhū):常绿乔木,种子可食。栎(lì):落叶乔木,俗称柞栎或麻栎。草(zào)斗:即橡子。草,同“皂”。[11]楛竹之笋:即苦竹笋。楛,这里同“苦”。[12]已:治。[13]槚(jiǎ)荼:苦茶树。荼,“茶”的古字。[14]齧石出:从石缝间穿石而出。齧,同“啮”,咬。[15]沸沸:水腾涌的样子。汩汩:水急流发出的响声。[16]櫛滵(jié mì):水疾流的样子。[17]吹沙:鱼名。似鲫鱼而小,常张口吹沙,故名。[18]窊(wā):低洼地。[19]启:开辟,扫除。陨箨(tuò):落下的笋壳。艺:种植。菽(shū):豆类。[20]茹啖(rú dàn):吃。荑(tí):草木始生的芽。[21]蹑屐(niè jī):踏着木底有齿的登山鞋。[22]拊(fǔ):击打。[23]相为倚伏:互相依存。《老子》:“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24]膏粱之子:指富家子弟。膏,肥肉;粱:美谷。膏粱谓精美的食物。[25]燕坐:安坐。[26]荼蓼:指野苦菜。荼,陆地上的苦菜;蓼,水生的有辛辣味的野菜。[27]重:双层。[28]舆隶:古代把人分为十等,舆为第六等,隶为第七等。《左传.昭公》七年:“皂臣舆,舆臣隶。”这里指仆役。[29]艾:尽,停止。[30]疏粝(lì):指粗劣的饭食。[31]御:用。蓬藋:谓用蓬蒿、藋草来垫盖。[32]跼(jú):曲,屈。[33]榛莽:指草木丛生的地方。[34]庸:岂。[35]“故孟子曰”五句:语见《孟子.告子下》。[36]“赵子曰”三句:语见刘向《说苑.正谏》:“孔子曰:‘良药苦于口,利于病;忠言逆于耳,利于行。’”《孔子家语.六本》亦谓孔子语。本文作“赵子曰”,未知所本,或字有误。[37]井以甘竭:《庄子.山木》:“直木先伐,甘井先竭。”[38]李以苦存:《世说新语.雅量》:“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39]夫差:春秋时吴国国君,阖闾之子,为报父仇,曾大败越兵。后沉湎酒色,为越王勾践所攻灭。[40]勾践以尝胆兴:春秋时,越王勾践为吴王夫差所败,后卧薪尝胆,图谋复仇,终于攻灭吴国。[41]刘子:作者自称。
本文选自《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卷六,是一篇颇为别致的书斋记。古人一般的书斋记,大都写其环境之优美清静,主人之闲适高雅,而本篇却着眼在一个“苦”字。不仅位处苦地,而且连四周的动植物都具苦性,在无往而不苦中,主人却乐在其中。文章最后揭示原因,说明了苦乐相倚伏的道理,苦中自有其乐,具有辨证的观点。并进一步点明:“天之将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井以甘竭,李以苦存,夫差以酣酒亡,而勾践以尝胆兴”,则更深一层上说明了命名“苦斋”的深意。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12 09:11
标题:
李超无问剑集序.(明)汤显祖
岁往浴佛[2],有驱乌漫刺[3],坐我堂东。揖之,知其奇,留之斋。云:“不能断酒也。”信宿而都无所断[4]。偶尔破口,公案二三耳[5]。居常率尔成诗。心有目而目有睛,眉毫鼻吻间,尽奇侠之气。
一日,问余,何师何友,更阅天下几何人。余曰:“无也。吾师明德夫子而友达观[6],其人皆已朽矣。达观以侠故,不可以竟行于世。天下悠悠,令人转思明德耳。”遂去之吁,拜明德夫子像。而复过我,则发已覆顶额间矣。曰:“先生言侠不可竟行于世,而予以侠猝未可除。因而说剑,为天下将军得度耳。”余笑曰:“有是哉!”
明年秋九月,则已雄然冒武冠,带长剑而就余。有吴下诸生书,乃始知其江阴文士李至清也。曰:“业已去书生为头陀[7],去头陀为将军。弓剑之馀,时发愤为韵语,数十首。来豫章[8],题曰《问剑》。先生宜有以诀之[9]。”
余笑而问曰:“既冠而娶乎[10]?”曰:“未也。”“然则剑不可得而问也。吴人而知干将而剑乎[11]?其师铸剑三年,而金铁之精不流,夫妻俱入冶炉中而剑就。干将夫妻,不能自投,断发剪指而已。今子独雄而无雌,而又奚铸焉?”生曰:“先生其无戏。”曰:“非戏。”曰:“子谓必夫妻而剑耶?庄生说天子之剑,裹以四时,制以五行,论以刑德,开以阴阳。阴阳者,夫妻也。若然者,上决浮云,下绝地纪[12]。列子所称视而不可见,若有物存。或见影而不见光,乃是物也。然铸此剑者,皆不能杀人[13]。生偿斩发而而为僧,亦知有不杀人之剑乎?杀人者,非剑也。若吾豫章之剑[14],能干斗柄、成蛟龙,终不能已世之乱,不足为生道也。”
因为问剑答而弁其诗[15]。
注释:
[1]李超无:名至清,江阴人。[2]浴佛:相传农历四月八日为释迦牟尼生日,每逢此日,佛教信徒用拌有香料的水()洗佛像,谓“浴佛”。[3]驱乌:佛教有驱乌沙弥,指男孩修行者。漫刺:原指字迹不清的名片。此指投递名片求见。[4]信宿:连宿两夜。[5]公案:谓佛教前辈祖师的言行范例。用来判断是非迷悟。[6]明德夫子:罗汝芳。达观:真可和尚字。[7]头陀:僧人。[8]豫章:江西南昌。[9]诀之:此谓解说。[10]冠: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礼,意为成年。[11]干将:相传春秋吴有干将、莫邪夫妇善铸剑,所铸阴阳剑,阳曰“干将”,阴曰“莫邪”。[12]“庄生”数句:见《庄子.说剑》。[13]“列子“数句:见《列子.汤问》。[14]豫章之剑:《晋书.张华传》:“(张)华闻豫章人雷焕妙达纬象,乃要焕宿。屏人曰:‘可共寻天文,知将来吉凶。’因登楼仰观。焕曰:‘仆察之久矣,惟斗牛之间颇有异气。’华曰:‘是何祥也?’焕曰:‘宝剑之精,上彻于天耳。’……因问曰:‘何郡?’焕曰:‘在豫章丰城。’……即补焕为丰城令。焕到县,掘狱屋基,入地四丈馀,得一石函,光气非常中有双剑,并刻题,一曰龙泉,一曰太阿。”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12 09:11
标题:
李龙眠画罗汉记.(明)黄淳耀
李龙眠画罗汉渡江,凡十有八人。一角漫灭[1],存十五人有半,及童子三人。
凡未渡者五人:一人值坏纸[2],仅见腰足。一人戴笠携杖,衣袂翩然,若将渡而无意者。一人凝立无望,开口自语。一人跽左足[3],蹲右足,以手捧膝作缠结状,双屦脱置足旁,回顾微哂[4]。一人坐岸上,以手踞地[5],伸足入水,如测浅深者。
为渡者九人:一人以手揭衣,一人左手策杖[6],目皆下视,口呿不合[7]。一人脱衣,又手捧之而承以首[8]。一人前其杖,回首视捧衣者。两童子首发鬅鬙[9],共舁一人以渡[10]。所舁者长眉覆颊,面怪伟如秋潭老蛟。一人仰面视长眉者。一人貌亦老苍,伛偻策杖[11],去岸无几,若幸其将至者。一人附童子背,童子瞪目闭口,以手反负之,若重不能胜者。一人貌老过于伛偻者,右足登岸,左足在水,若起未能。而已渡者一人,捉其右臂,作势起之;老者努其喙[12],缬纹皆见[13]。又一人已渡者,双足尚跣[14],出其履将纳之,而仰视石壁,以一指探鼻孔,轩渠自得[15]。
按罗汉于佛氏为得道之称,后世所传高僧,犹云锡飞杯渡[16]。而为渡江,艰辛乃尔,殊可怪也。推画者之意,岂以佛氏之作止语默皆与人同[17],而世之学佛者徒求卓诡变幻、可喜可愕之迹,故为此图以警发之欤[18]?昔人谓太清楼所藏吕真人画像俨若孔、老[19],与他画师作轻扬状者不同[20],当即此意。
注释:
[1]漫灭:磨灭看不清。[2]值:遇到。[3]跽(jì)两膝跪着,上身挺直。[4]哂(shěn):微笑。[5]踞:倚。[6]策杖:扶着拐杖。[7]呿(qū):张口。[8]承以首:顶在头上。[9]鬅鬙(péng sēng)头发散乱的样子。[10]舁(yú):抬。[11]伛偻(yǔ lǚ):驼背。[12]喙(huì):嘴。[13]缬(xié)纹:绉纹。[14]跣(xiǎn):光脚。[15]轩渠:愉快、畅适的样子。[16]锡:锡杖。僧人所用。锡飞:跨着锡杖飞行。杯渡:乘着木杯渡河。锡飞杯渡都是古代关于高僧的传说。[17]作止语默:活动、休止、说话、沉默。[18]警发:警示、启发。[19]太清楼:北宋真宗藏书画处。吕真人:吕洞宾。相传为八仙之一。俨若:很像。孔:孔子 。老:老子。[20]轻扬:超脱尘世的样子。
黄淳耀(1605—1645),原名金耀,字蕴生,号陶庵,嘉定(今上海市嘉定县)人。崇祯十六年(1643)进士,不受官职,家居。弘光元年(1645)参加抗清斗争,失败后自缢。著有《陶庵集》、《山左笔谈》。
本文选自《黄陶庵先生全集》卷七。李龙眠,即宋代著名画家李公麟,他字伯时,号龙眠居士,擅长画山水佛像。文章描绘了李龙眠所画的一幅十八罗汉渡江图,按“未渡者”、“方渡者”、“已渡者”三种类型,一一勾勒出画中人物的不同神态和动作以及相互关系,生动地展现了画家的艺术功力。结尾点明画家的用意,是要说明十八罗汉渡江像平常人一样艰辛,并不像人传说的那样有“锡飞杯渡”的本事。读此文,使人如见原画,又了解了画家的寓意和笔法特色。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12 09:12
标题:
李卓吾先生遗言.(明)李贽
春来多病,急欲辞世。幸于此辞,落在好朋友之手。此最难事,此余最幸事,尔等不可不知重也。
倘一旦死,急择城外高阜[1],向南开作一坑;长一丈,阔五尺,深至六尺即止。既如是深,如是阔,如是长矣,然后就中复掘二尺五寸深土,长不过六尺有半,阔不过二尺五寸,以安予魄。既掘深了二尺五寸,则用芦席五张填平其下,而安我其上,此岂有一毫不清净者哉!我心安焉,即为乐土。勿太俗气,摇动人言,急于好看,以伤我之本心也。虽马诚老能为厚终之具[2],然终不如安余心之为愈矣。此是余第一要紧言语。我气已散,即当穿此安魄之坑。
未入坑时,且阁我魄于板上,用余在身衣服即止,不可换新衣等,使我体魄不安。但面上加一掩面,头照旧安枕,而加一白布中单总盖上下,用裹脚布廿字交缠其上。以得力四人平平扶出,待五更初开门时寂寂抬出,到于圹所,即可装置芦席之上,而板复抬回以还主人矣。既安了体魄,上加二三十根椽子横阁其上。阁了,仍用芦席五张铺于椽子之上,即起放下原土,筑实使平,更加浮土,使可望而知其为卓吾子之魄也。周围栽以树木,墓前立一石碑,题曰:“李卓吾先生之墓”。字四尺大,可托焦漪园[3]书之,想彼亦必无吝。
尔等欲守者,须是实心要守。果是实心要守,马爷[4]决有以处尔等,不必尔等惊疑。若实与余不相干,可听其自去。我生时不着亲人相随,没后亦不待亲人看守,此理易明。
幸勿移易我一字一句!二月初五日,卓吾遗言。幸听之!幸听之!
注释:
[1]城外,指通州(治今北京市通县)城外,当时李卓吾寓居通州。高阜即高地。[2]马诚老:马经纶字诚所,官至御史,《续焚书》中多称为“马侍御”,因触怒神宗,被贬斥为民,回通州家居。厚终之具:指厚葬的用品。[3]焦漪园:即焦竑。竑字弱侯,号漪园,又号澹园,江宁(今江苏南京)人,是明代著名学者,李贽的好朋友。[4]马爷:即马经伦。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16 09:07
标题:
里妇寓言(明)马中锡
汉武帝时,汲黯使河南[1],矫制发粟[2]。归恐见诛,未见上,先过东郭先生求策。
先生曰:“吾草野鄙人,不知制为钶物,亦不知矫制何罪,无可以语予者。无已,敢以吾里中事以告。吾里有妇。未笄时[3],佐诸姆治内事[4],暇则窃听诸母谈,闻男女居室事甚悉,心亦畅然以悦;及闻产育之艰,则怃然而退[5],私语女隶曰:‘诸母知我窃听,诳我耳,世宁有是理耶?’既而适里之孱子[6],身不能胜衣,力不能举羽,气奄奄仅相属,虽与之居数年,弗克孕。妇亦未谙产育之艰,益以前诸姆言为谬。孱子死,归入通都[7],再适美少年,意甚惬[8],不逾岁而妊。将娩之前期,腹隐隐然痛,妇心悸,忽忆往年事,走市廛[9],遍叩市媪之尝诞子者,而求免焉。市媪知其愚也,欺侮之曰:‘医可投,彼有剂可以夺胎也。’或曰:‘巫可礼,彼有术可以逭死也[10]。’或曰:‘南山有穴,其深叵测,暮夜潜循其中,可避也。’或曰:‘东海有药,其名长生,服之不食不遗[11],可免也。’妇不知其绐也[12],迎医,而医见拒;求巫,而巫不答;趋南山,则藜藿拒于虎豹[13];投东海,则蓬莱阻于蛟龙[14]。顾其居有窨室焉[15],遂窜入不复出。居三日,而痛愈剧,若将遂娩者,且计穷矣,乃复出。偶邻妇生子,发未燥[16],母子俱无恙。妇欣然往问之。邻妇曰:‘汝竟痴耶!古称: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汝嫁矣,乃不闲养子之道而云云乎[17]?世之人不死于产者亦多矣,产而死则命攸存,又可免乎?汝畏死,何莫嫠居以毕世[18],而乃忍辱再醮也?汝休矣,汝休矣!世岂有既妊而畏产者耶?’里妇乃赧然而归,生子亦无恙。”
词未毕,黯出户,不俟驾而朝。
注释:
[1]汲黯(jí àn)字长孺,濮阳(今属河南)人。汉武帝时为东海郡太守,后召为九卿,敢于机折廷诤。据《史记.汲郑列传》载:“河内失火,延烧千余家,上使黯往视之。还报曰:‘家人失火,屋比延烧,不足忧也。臣过河南,河南贫人伤水旱万余家,或父子相食,臣谨以便宜,持节发河南仓粟以振贫民。臣请归节,伏矫制之罪。’上贤而释之。”这则寓言就是借此而发。[2]矫制:假传皇帝诏命。制,皇帝的诏令。[3]未笄(jī):没有到出嫁的年龄。笄,簪子。古代女子许婚者十五而笄。[4]诸姆:指长辈女性。姆,同“母”。[5]怃然:茫然自失的样子。[6]适:嫁。孱子:身子衰弱的青年。[7]通都:大城市。[8]惬(qiè):满足,畅快。[9]市廛(chán):指商店集中的处所。[10]逭(huàn):逃避。[11]遗:大小便。[12]绐(dài):哄骗。[13]藜藿:野生草,可食用。[14]蓬莱:传说中东海的仙山名。[15]窨(yìn)室:地窖。[16]发未燥:头发还未干。[17]闲:通晓,熟悉。[18]嫠(lí)居:寡居。嫠,寡妇 。
马中锡(1446—1512),字天禄,别号东田,故城(今河北河间县)人。成化十年(1474)乡试第一,次年成进士,授刑科给事中,历陕西督学副使。弘治五年(1492),召为大理右少卿,擢右副都御史,巡抚宣府。武宗即位,以忤刘谨被斥为民。谨诛,起复。正德六年(1511),刘六,刘七起义,他任左都御史提督军务,统兵镇压。后以“纵贼”罪被劾,下狱死。中锡为人刚直,《明史》称其“居官廉,所至革弊任怨”。他又善古文,能不依傍门户而卓然自立。亦工诗。著有《马东田文集》。
本文选自《马东田文集》卷五。这又是一篇关于东郭先生的寓言。这里的东郭先生,已是汉代人。汉武帝时,汲黯出使河南,矫制发粟赈济灾民,回朝后怕被杀,就先见东郭先生求助。东郭先生讲了一个里妇怕生子的故事,说明了既然自己认为所作所为是应当的,就应该勇于承担,恐惧是没有用的。从这一点讲,这篇寓言也有其教育意义。当然,这里说的汲黯,只是借用其名而已。文章写得也相当生动。
译文:
汉武帝时候,汲黯出使河南,假传皇帝的诏令开仓发粮;回来后怕犯杀头之罪,不敢去朝见皇帝,先去东郭先生那里讨教免罪的计策。
先生说道:“我是一个乡下佬,不懂得诏令是什么东西,也不懂得假传诏令该当何罪,因此没有什么可以告诉你的。这样吧,举一件我乡里的事情告诉你。我们乡里有一个妇人,没有出嫁的时候,帮着姑婶做点家里的杂事,空下来常偷听她们的谈话,听到她们谈些男女同房的事,耳朵一字不漏,心里不免也舒畅向往;但是听到她们谈到生孩子的艰苦,不免又不高兴,不愿听下去,私下同婢女说:‘姑姑、婶婶知道我偷听,故意骗骗我,世界上真有生孩子那么苦么?’不久出嫁给同乡里的一个青年,身体虚弱,好像连衣服也经不起,羽毛也举不动,只剩一口气,同他结婚好几年,没有能够怀孕。这位妇人既然没有经过生育的苦,越发以为以前姑姑、婶婶的话是错的了。过不多久这个体弱的青年死了,妇人去了大城市,再嫁给一个美少年,心里很满意,不到一年就怀孕了。到快要分娩的前夕,觉得肚子隐隐然发痛,心里害怕,忽然想起当年听到的话,便跑去市场店铺地方,一个一个去请教生过孩子的妇女们,请她们教她免去生育孩子的办法。这些女人知道她傻,欺侮她说:‘可去找医生,他们有药可以打胎。’一个说:‘可去求神巫,他们有法术可以逃免死亡。’又一个说:‘南山有个洞,深得无法测量,你趁黑夜去躲在里面,可以免去生育。’又一个说:‘东海有药,名叫长生,服了不吃饭不拉屎拉尿,可以不生育。’这位妇人不知道这些话都是骗她的,便去找医生,医生拒绝她;去求神巫,神巫不睬她;跑到南山,想躲进草莽却受到虎豹的拒挡;投奔东海,想登上蓬莱神山,却受到蛟龙的阻拦。最后只有地窖可以容身,忙不迭地钻了进去,躲在里面不出来。呆了三天,肚子愈来愈痛,好像胎儿就要生出来了,自己的办法也穷尽了,只好再出见天日。正巧邻居的女人生了孩子,婴儿刚出世,头发还没干,母子都很健康。这位妇人高高兴兴去讨教避免生育苦楚的好办法。邻妇说:‘你真是痴透了!古话说:哪有先学养儿子,再去出嫁的。你嫁都嫁了,难道还不知道儿子该怎么生吗?世上的人不死于生孩子的多了,就是因生孩子而死也是命中注定,又逃得了吗?你既怕死,为什么不守一辈子寡,却要不怕人骂而再嫁呢?你算了吧,你算了吧!世上哪有怀了胎又怕生出来的呢?’这位妇人听了不觉羞愧难当,回到家来,生下孩子,平安无事。”
东郭先生的故事没有说完,汲黯就退出门去,急急地等不及马车来,立即上朝向皇帝报告。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16 09:08
标题:
莲花洞.(明)袁宏道
莲花洞之前为居然亭[1],亭轩豁可望[2]。每一登览,则湖光献碧,须眉形影如落镜中。六桥杨柳[3],一路牵风引浪[4],萧疏可爱[5]。晴雨烟月[6],风景互异,净慈之绝胜处也[7]。洞石玲珑若生,巧逾雕镂[8]。余尝谓吴山、南屏一派皆石骨土肤[8],中空四达,愈搜愈出[10]。近若宋氏园亭,皆搜得者,又紫阳宫石,为孙内使搜出者甚多[11]。噫!安得五丁神将挽钱塘江水[12],将尘泥洗尽,山骨尽出,其奇奥当何如哉!
注释:
[1]莲花洞:在杭州西湖南山,净慈寺旁。[2]轩豁可望:是说居然亭开畅,可以远眺。[3]六桥:在西湖内西侧有苏堤,为苏轼任杭州知州时所修筑,堤上有六座桥相连。[4]牵风引浪:本是风吹杨柳,投影湖中,摇曳多姿,而此处反说是杨柳牵风引浪。[5]萧疏:错落有致。[6]晴雨烟月:晴郎的月夜和烟雨迷茫的时候。[7]净慈:净慈寺,始建于后周显德元年(954),是西湖最负盛名的古迹之一。绝圣:最佳。[8]巧逾雕镂:比精工雕刻还要巧妙。[9]吴山:山名,在西湖东南侧。南屏是其支脉。石骨土肤:仅表皮为土层,下面是中空的石头。似太湖石,可以装饰园林。[10]愈搜愈出:中空的洞石越发掘就发现越多。[11]孙内史:指明代司礼太监孙隆。[12]五丁神将:即五丁大力神。钱塘江:经吴山南麓。
袁宏道(1568—1610),字中郎,号石公,公安(今属湖北)人,曾任江苏吴县县令,是晚明文学流派“公安派”的代表作家之一。有《袁中郎全集》。本篇选自《西湖记述》一书。
这是一则清新的写景文字,笔调明快流畅,不露雕饰之痕。作者无论写亭、写湖、写柳、写石,都只稍稍只笔,就各显特色。他写景不作精细镂刻,力求用写意的笔法,并且把自己的感情融汇进去;不袭用前人旧句,处处着意创新,因而对自然美常有独特的抒写。“湖光献碧,须眉形影如落镜中”,一“献”一“落”,将湖光和须眉都赋予人的动作,生动新颖,作者欣喜之情与景物相生而出;“六桥杨柳,一路牵风引浪”,赋予了柳条以活泼的动态和人化的情意,不落俗套,秀丽动人。文末的几句议论富于感情,寄托着作者对美好事物着意追求的情思。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16 09:11
标题:
临川县古永安寺复寺记.(明)汤显祖
天下有闲人则有闲地,有忙地则有忙人。缘境起情,因情作境,神圣以此在囿引化,不可得而遗也。何谓忙人?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此皆天下之忙人也,即有忙地焉以苦之。何谓闲人?知者乐山,仁者乐水[1],此皆天下之闲人也,即有闲地焉而甘之。甘苦二者,诚不知于道何如,然而趣则远矣。朝市之积,则有田庐;山水之馀,则为寺观。故寺观者,忙人之所不留;而田庐者,闲人之所不夺也。
监川古为名郡,五峰、三市在焉。三市者,市也。五峰之间,闻有观九,寺十三。盖入明以来,大为忙人割夺尽,乃至稗粥无所。而古永安寺境界岿然独完,其田则大半无有矣。邑侯袁公起于蕲、黄[2],来宰于兹。广山川之精,深性相之学[3],披图而叹曰:“临川人之憎闲人也,一至此乎!有能从吾言而反其田者,吾徒也。”于是郡弟子刘某首藉所买田若干亩,上之侯以归于寺。侯为欣然,告世尊而抚之[4],曰:“此所谓孝子刘某也。”而适是时,有僧大千购得南都藏以以至,而尊置之寺。侯曰:“有其书矣,而无其人何?”于是有浮梁僧水月,为达观先生弟子[5],精心苦行,通于评唱之义,适来寓斯。人士与游,始知有所谓宗门者[6]。久之,长干寺僧大初来讲《莲华经》,听者千余人。得田而食,无不欢喜赞叹,曰:“此固我侯之福田也。”
嗟夫!当忙人之急得此田也,岂不曰彼无父母妻子之属,先王所禁游民者,吾非真有所憎利其田,姑以蕃其种类云耳。嗟夫!此所谓夺闲人之物以将养忙人也,固一其说。然试以语彼,使天下皆忙人而无一闲人,皆忙地而无一闲地,则亦岂成其世相也哉[7]!且今所从游于二氏者,彼亦有所业,非所禁游民也。如其为游民,法固禁之久矣。所惜者,游人之非游,而闲人之未尝闲也。非闲非游,不可以涉道。是故聚百闲人而食之,必将有意乎道者焉;聚千闲人而食之,必将有进乎道者焉。不已而食闲人至于万,犹将有得道者焉。
道之丧世也久矣,幸而有一人焉,其何禁于千万人之闲,而夺其养哉!即未有之,庶几有之。如以食百千万人之闲者夺以养百千万忙人,其必无冀于有道者矣,则亦蕃其种类而已。然则侯所为存寺者,或不在田而在道。饭器无殊,香色有异。后之游闲往来食于兹田者,其亦有感于侯之弘愿云。
注释:
[1]“知者”二句:语出《论语.雍也》。[2]邑侯袁公:袁世振,蕲州人。万历二十七年始任临川知县。[3]性相之学:佛学。[4]世尊:佛陀的尊称。[5]达观先生:真可和尚。汤显祖友人。[6]宗门:谓佛教宗派。[7]世相:即世间相。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16 09:11
标题:
蔺相如完璧归赵论.(明)王世贞
蔺相如之完璧,人皆称之。予未敢以为信也。
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诈赵而胁其璧。是时言取璧者,情[1]也,非欲以窥赵也。赵得其情则弗予,不得其情则予;得其情而畏之则予,得其情而弗畏之则弗予。此两言决耳,奈之何既畏而复挑其怒也!
且夫秦欲璧,赵弗予璧,两无所曲直也。入璧而秦弗予城,曲在秦;秦出城而璧归,曲在赵。欲使曲在秦,则莫如弃璧;畏弃璧,则莫如弗予。夫秦王既按图以予城,又设九宾[2],斋而受璧,其势不得不予城。璧入而城弗予,相如则前请曰:“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夫璧非赵璧乎?而十五城秦宝也。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十五城之子弟,皆厚怨大王以弃我如草芥也。大王弗与城,而绐赵璧,以一璧故,而失信于天下,臣请就死于国,以明大王之失信!”秦王未必不返璧也。今奈何使舍人怀而逃之,而归直于秦?
是时秦意未欲与赵绝耳。令秦王怒而僇[3]相如于市,武安君[4]十万众压邯郸[5],而责[6]璧与信,一胜而相如族,再胜而璧终入秦矣。
吾故曰:蔺相如之获全于璧也,天也。若其劲渑池[7],柔廉颇[8],则愈出而愈妙于用。所以能完赵者,天固曲全之哉!
注释:[1]情:真实意图。[2]九宾:九位迎接使者的傧相,皆立于朝廷上,是叫苦连天是战国隆重的外交礼节。[3]僇:通“戮”,杀。[4]武安君:秦将白起的封号。[5]邯郸:赵国都城,在今河北邯郸市。[6]责:求,这里指索取。[7]劲渑池:指蔺相如在渑池(今河南林县)迫秦王为赵王击缶之事。[8]柔廉颇:指蔺相如对赵大将廉颇委曲容让,终使廉颇感悟并负荆请罪之事。
译文:
蔺相如完璧归赵,人人都称赞他。但我不敢苟同这一看法。
秦国以十五座城池的空名,欺诈赵国以勒索和氏璧。这时说它要得到璧是实情,而不是借此以窥视赵国。赵国知此实情就不给,不知此实情就给;知此实情而惧怕秦国就给,知此实情而不惧怕秦国就不给。这只要两句话就能解决了,为何既惧怕它而又去激怒它呢?
而且秦国想要得到玉璧,赵国不给,双方都没有什么是非曲直可言。赵国送去玉璧而秦国不给城,其曲在秦。秦国给城而赵国收回了玉璧,其曲在赵。要想使秦国理屈,则不如放弃玉璧;害怕失去玉璧,则不如不给。秦王既然按照地图划给了城池,又设九宾之仪典,斋戒之后才接受玉璧,其势已是不得不给城的了。如果秦王得到了璧而不给城,相如便可上前陈述:“我本来就知道大王是不会给城的。这璧不就是赵国的一块玉璧吗?而十五座城池是秦国的宝物。现在假如大王以一块璧的缘故,而抛弃了十五座城池,十五城的百姓,都会深深怨恨大王象草芥一样抛弃了他们。大王不给城,而骗去了赵国的璧,为了一块璧的缘故而失信于天下,我请求死在这里,以表明大王的失信。”这样,秦王未必不归还玉璧。而当时为什么要派手下的人藏璧逃离,从而使理直的一方归于秦国呢!当时秦国并不想与赵国关系破裂啊。假如秦王怒斩相如于市上,再派武安君率十万大军逼临邯郸,责问璧的去向以及赵国的失信,一次获胜可使相如灭族,再次获胜玉璧终究还得属于秦国。
因此我说,蔺相如之所以能保全玉璧,那是天意。至于他在渑池对秦国的强硬较量,以柔韧使廉颇惭悟,就越来越显得高妙了。而他之所以能完璧归赵,的确是上天在偏袒它啊!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16 09:12
标题:
柳敬亭说书.(明)张岱
南京柳麻子,黧黑,满面疤癗,悠悠忽忽,土木形骸[1]。善说书。一日说书一回,定价一两。十日前先送书帕[2]下定,常不得空。南京一时有两行情人[3],王月生、柳麻子是也。
余听其说景阳岗武松打虎白文[4],与本传大异。其描写刻画,微入毫发;然又找截[5]干净,并不唠叨。哱夬声如巨钟,说至筋节处,叱咤叫喊,洶洶崩屋。武松到店沽酒,店内无人,蓦地一吼,店中空缸空甓皆瓮瓮有声。闲中著色,细微至此。
主人必屏息静坐,倾耳听之,彼方掉舌;稍见下人呫哔耳语,听者欠伸有倦色,辄不言,故不得强。每至丙夜,拭桌剪灯,素瓷静处,款款言之。其疾徐轻重,吞吐抑扬,入情入理,入筋入骨,摘世上说书之耳,而使之谛听,不怕其齰[6]舌死也。
柳麻子貌奇丑,然其口角波俏,眼目流利,衣服恬静,直与王月生同其婉娈,故其行情正等。
——选自《说库》本《陶庵梦忆》
注释:
[1]土木形骸:谓不修饰。[2]书帕:指请柬与定金。[3]行情人:走红的人。[4]白文:即大书,专说不唱。[5]找截:找,补充;截,删略。[6]齰(zé责):咬。
译文:
居住南京的柳麻子,肤色黧黑,满脸瘢疤疙瘩,而倜傥放诞,轻视外物;内心丰富,不重形貌。擅长说书,每天说书一回,定价一两银子。十天前就送上礼金下定,他还常常没有空。在南京,同时有两个非常行时的人,那就是名妓王月生,说书柳麻子。
我听他说景阳岗武松打虎,其基本内容也和《水浒传》大不相同。描写刻划,细致入微,纤悉毕备;但在该补叙之处,便加以补充,该停止之处,又截然停止,并不唠唠叨叨,重复矛盾。他的声音响如宏钟,说到关键紧要之处,叱咤叫喊,如同波涛汹涌,有震屋欲崩之势。讲武松到酒店沽酒那一节,武松入店,其中无人,忽然大声一吼,店中的空缸空甏之类,都瓮瓮地有回声。他在并非紧要之处加以渲染,竟也细微到这样的地步。
请他说书,主人必须屏住声息,静静坐着,倾耳而听,他才开始讲说;稍微见到底下有人低声耳语,或听者打呵欠有疲倦之色,立刻不再往下说,因而不能强迫他。他常常是到了午夜时分,拭抹桌子,挑亮灯花,磁盅沏茶,静心而处,然后从容说来,其节奏的快慢,吐字的轻重,声音的收放,音调的抑扬,不但入情入理,而且入筋入骨,如果让世界上说书之人,都来倾耳谛听,不怕他们不杜门齚舌,羞愧而死!
柳麻子的相貌极其丑陋,但他的言辞极有风致,目光流利,衣服素净,简直与王月生同样美好,所以他们的行情也正相等。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16 09:12
标题:
龙湖.(明)袁宗道
龙湖一云龙潭,去麻城[1]三十里。万山瀑流,雷奔而下,与溪中石骨相触,水力不胜石,激而为潭。潭深十馀丈,望之深青,如有龙眠,而土之附石者,因而夤缘得存。突兀一拳,中央峙立,青树红阁,隐见其上,亦奇观也。
潭右为李宏甫精舍[2]佛殿始落成,倚山临水,每一纵目,则光、黄诸山,森然屏列,不知几万重。
余本问法而来,初非有意山水,且谓麻城僻邑,常与孱陵、石首[3]、伯仲,不意其泉石奇至此也。故识。癸巳五月五日记。
注释:
[1]麻城:今湖北麻城市。[2]李宏甫:李贽,宏甫为其字。曾官南京刑部主事、云南姚安知府。万历九年(1581)辞官。万历十六年徙居麻城龙潭湖芝佛院,从事著述。精舍:旧时书斋、学舍、集生徒讲学之所。[3]孱陵:汉县名,今湖北公安县。石首:县名,今属湖北。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16 09:12
标题:
炉峰月.(明)张岱
炉峰绝顶,复岫回峦[2],斗耸相乱[3],千丈岩陬牙横梧[4],两石不相接者丈许,俯身下视,足震慑不提前。王文成少年曾趵而过[5],人服其胆。余叔尔蕴以毡裹体,缒而下[6],余挟二樵子,从壑底搲而上[7],可谓痴绝。丁卯四月[8],余读书天瓦庵,午后同二三友人登绝顶,看落照。一友曰:“少需之,俟月出去。胜期难再得,纵遇虎,亦命也。有虎亦有道[9],夜则下山觅豚犬食耳,渠上山亦看月耶[10]?”语亦有理,四人踞坐金简石上,是日月政望[11],日没月出,山中草木都发光怪,悄然生恐。月白路明,相与策杖而下。行未数武[12],半山嘄呼[13],乃余苍头同山僧七八人[14],持火燎、䩺刀、木棍,疑余辈遇虎失路,缘山叫喊耳。余接声应,奔而上,扶掖下之。次日,山背有人言:“昨晚更定,有火燎数十把[16],大盗百余人,过张公岭,不知出何地?”吾辈匿笑不之语。谢灵运开山临澥[17],从者数百人,太守王琇惊骇,谓是山贼,及知为灵运,乃安。吾辈是夜不以山贼缚献太守,亦幸矣。
注释:
[1]炉峰:江西九江的庐山香炉峰。[2]岫:峰峦、山谷。[3]斗耸:陡峭高耸。斗:通“陡”。[4]陬(zōu)牙横梧:形容山势犬牙交错。陬:山脚。梧:抵牾。[5]王文成:即王守仁(1472—1528),明代阳明学派的代表人物。趵:跳跃。[6]缒(zhuì):用绳悬人下坠。[7]搲(wā):吴语“牵挽”的意思。[8]丁卯:明熹宗天启七年(1627)。[9]有道:这里指有常规。[10]渠:它。此处指虎。[11]政望:农历十五日。政:通“正”。[12]武:半步。[13]嘄(jiāo):叫喊。[14]苍头:奴仆。[15]䩺刀:插在靴筒里的短刀。[16]火燎:火炬。[17]谢灵运:南朝宋文学家。“尝自始宁南山,伐木开径,直至临海,从者数百人。临海太守王琇惊骇,谓为山贼,徐知是灵运,乃安。”(《宋书.谢灵运传》)澥(xiè):海。
本文选自《陶庵梦忆》卷五。文章记叙了作者与友人登上炉峰绝顶看月的奇险经历。炉峰不仅山势高绝,而且有遇虎的危险,作者等人置身此地看月,觉得“山中草木都发光怪,悄然生恐”,这显然不同于在西湖看月时的闲雅心境。结尾借外人的传言,类比谢灵运被误作山贼的事,又使全文增添了几分幽默、风趣的色彩。全文短小而有波折,富有情趣。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16 09:13
标题:
论文(上).(明)袁宗道
口舌,代心者也;文章,又代口舌者也。展转隔碍[1],虽写得畅显,已恐不如口舌矣,况能如心之所存乎?故孔子论文曰:“辞达而已”[2]。达不达,文不文之辨也[3]。
唐、虞、三代之文[4],无不达者。今人读古书,不即通晓,辄谓古文奇奥,今人下笔不宜平易[5]。夫时有古今,语言亦有古今,今人所诧谓奇字奥句[6],安知非古之街谈巷语耶?《方言》谓楚人称“知”曰“党”[7],称“慧”曰“䜏”[8],称“跳”曰“踅”[9],称“取”曰“挻”[10]。余生长楚国[11],未闻此言,今语异古,此亦一证。故《史记》五帝三王纪[12],改古语从今字者甚多,“畴”改为“谁”,“俾”为“使”,“格奸”为“至奸”,“厥田”、“厥赋”为“其田”、“其赋”,不可胜记。
左氏去古不远[13],然《传》中字句,未尝肖《书》也[14]。司马去左亦不远[15],然《史记》句字,亦未尝肖左也。至于今日,逆数前汉,不知几千年远矣。自司马不能同于左氏,而今日乃欲兼同左、马,不亦谬乎?中间历晋、唐,经宋、元,文士非乏,未有公然挦扯古文[16],奄为己有者[17]。昌黎好奇[18],偶一为之,如《毛颖》等传,一时戏剧[19],他文不然也。
空同不知[20],篇篇模拟,亦谓“反正”[21]。后之文人,遂视为定例,尊若令甲[22]。凡有一语不肖古者,即大怒,骂为“野路恶道”[23]。不知空同模拟,自一人创之,犹不甚可厌。迨其后一传百,以讹益讹[24],愈趋愈下,不足观矣。且空同诸文,尚多己意,纪事述情,往往逼真,其尤可取者,地名官街,俱用时制[25]。今却嫌时制不文[26],取秦汉名衔以文之,观者若不检《一统志》[27],几不识为何乡贯矣。且文之佳恶,不在地名官衔也,司马迁之文,其佳处在叙事如画,议论超越;而近说乃云,西京以还[28],封建宫殿[29],官师郡邑[30],其名不雅驯,虽子长复出[31],不能成史。则子长佳处,彼尚未梦见也,而况能肖子长也乎?
或曰:信如子言,古不必学耶、余曰:古文贵达,学达即所谓学古也。学其意,不必泥其字句也[32]。今之圆领方袍,所以学古人之缀叶蔽皮也[33];今之五味煎熬[34],所以学古人之茹毛饮血也[35]。何也?古人之意,期于饱口腹,蔽形体;今人之意,亦期于饱口腹,蔽形体,未尝异也。彼摘古字句入己著作者,是无异缀皮叶于衣袂之中[36],投毛血于肴核之内也[37]。大抵古人之文,专期于达,而今人之文,专期于不达。以不达学达,是可谓学古者乎?
注释:
[1]隔碍:阻隔、阻碍。[2]辞达而已:见《论语.卫灵公》。意思是:言辞,足以表达意思就行了。[3]文:此处指有文采。[4]唐:唐尧。虞:虞舜。三代:夏、商、周。[5]宜:应该。[6]诧谓:惊奇地认为。[7]《方言》:书名。相传为汉代扬雄作。楚人:今湖北省一带的人们。[8]䜏:音tuó。[9]踅:音chì。[10]挻:音shān。[11]楚国:指今湖北省。[12]五帝三王纪:指《史记》中《五帝本纪》和唐代司马贞《史记补》中的《三皇本纪》。[13]左氏:《左传》的作者左丘明。[14]《书》:《尚书》的简称。[15]司马:指《史记》的作者司马迁。[16]挦(xiáan)扯:摘取。比喻割裂文义,剽窃词句。[17]奄:取。[18]昌黎:唐代文学家韩愈。[19]戏剧:这里指游戏之作。[20]空同:李梦阳,号空同子,明代文学家。[21]反正:回到正常轨道上。[22]令甲:第一条法令。汉代皇帝颁布法令,按先后分为令甲、令乙、令丙。[23]野路:不是正道。[24]以讹益讹:错上加错。[25]时制:当前的体制。[26]不文:没有文采。[27]《一统志》:记载全国地理的书。明代所修的称《大明一统志》。[28]西京:西汉的代称。[29]封建:西汉自景帝平七国之乱以后,有封王侯建国的事。[30]官师:百官 。官以职言,师以道言。[31]子长:司马迁,字子长。[32]泥:拘泥。[33]缀以:连结、缝。[34]五味:甜、酸、苦、辣、咸。煎熬:指烹饪。[35]茹毛饮血:原始人连毛带血生吃禽兽。[36]衣袂:泛指衣服。[37]肴核:泛指食物。
袁宗道(1560—1600),字伯修,号石浦。湖广公安(今属湖北)人。万历十四年(1586)会试第一,授编修,官终右庶子。
他钦慕白居易、苏轼,书斋取名为“白苏斋”。明代万历年间,王世贞、李攀龙为代表的复古文风很盛,他极力反对这种文风,与其弟宏道、中道并称“三袁”,成为“公安派”的代表人物。著有《白苏斋类集》。
本文选自《白苏斋类集》。文章针对明代前后七子“文必秦汉”的复古主张及其摹拟古文字句、晦涩难解的文体,提出了“公安派”的文学观点。文章通过论述古文的发展史,说明:古文贵在以辞达意,学习古文就要学习“贵达”的实质;语言有古今变化,今人盲目摹拟古文的字句,可以说是“以不达学达”。全文引证丰富,论述有力,令人信服。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16 09:13
标题:
卖柑者言.〔明〕刘基
杭有卖果者[1],善藏柑,涉寒暑不溃[2]。出之烨然[3],玉质而金色。置于市,贾十倍[4],人争鬻之。予贸得其一,剖之,如有烟扑口鼻.视其中,则干若败絮。予怪而问之曰:“若所市于人者,将以实笾豆[5],奉祭祀,供宾客乎?将衒外以惑愚瞽也[6]?甚矣哉为欺也。”
卖者笑曰:“吾业是有年矣。吾赖是以食吾躯。吾售之,人取之,未尝有言,而独不足子所乎?世之为欺者不寡矣,而独我也乎?吾子未之思也。”
“今夫佩虎符、坐皋比者[7],洸洸乎干城之具也[8],果能授孙吴之略耶[9]?峨大冠、拖长绅者[10],昂昂乎庙堂之器也[11],果能建伊皋之业耶[12]?盗起而不知御,民困而不知救,吏奸而不知禁,法斁而不知理[13],坐縻廪粟而不知耻[14]。观其坐高堂,骑大马,醉醇醴而饫肥鲜者[15],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16]?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
予默默无以应。退而思其言,类东方生滑稽之流[17]。岂其愤世疾邪者耶?而托于柑以讽耶?
——选自《四部丛刊》本《诚意伯文集》
注释:
[1]杭:指浙江杭州。[2]涉:经过。[3]烨(yè)然:光彩鲜明的样子。[4]贾:同“价”。[5]实:充实。笾(bān)豆:古代祭祀或宴客时用来盛食品的两种容器。笾,竹器;豆,木器或陶器。[6]衒:同“炫”,夸耀。愚瞽:愚人或瞎子。[7]佩虎服:佩戴兵符。虎符是古代征调兵将用的凭证。皋比(pí)指披在椅子上的虎皮。[8]洸洸(guāng):威武的样子。《诗经.大雅.江汉》:“江汉汤汤,武夫洸洸。”干城:捍卫城池,。《诗经.周南.兔置》:“纠纠武夫,公侯干城。”具:材具。[9]孙吴:指春秋时的孙武和战国时的吴起,他们都是古代著名的军事家。[10]峨:高耸。绅:古代士大夫束在衣外的带子。大冠、长绅是文官的装束。[11]庙堂之器:指朝廷中的人才。[12]伊皋“伊尹和皋陶(yáo)。伊尹为商汤的名相;皋陶为舜时的法官。两人都是古代有名的贤臣。[13]斁(dù):败坏。[14]縻:同“靡”,浪费。[15]醇醴:味道浓厚的美酒。饫(yù):饱食。[16]象:效法。[17]东方生:指汉代东方朔,字曼倩,他常用诙谐的言辞讽谏汉武帝,事见《史记.滑稽列传》褚少孙补。
杭州有个卖水果的人,很会贮藏柑子,经历一年也不腐烂。拿出它来,依然光泽鲜亮,玉石般的质地,黄金似的颜色。放到市场上,售价高出十倍,人们争相购买。我买了一个,把它剖开,像有股烟尘扑向口鼻,看它的里面,干枯得像破棉絮一样。我感到奇怪,问他说:“你出售给别人的柑子,是准备用它装在盛祭品的容器中,供奉神灵、招待宾客呢?还是要夸耀它的外表来迷惑傻瓜和瞎子呢?干这骗人的勾当,太过分了啊!”
卖柑子的人笑着说:“我从事这种职业,已有好多年了。我爱
它养活自己。我卖它,别人买它,还没听见有说什么的,却唯独不能满足您的需要吗?世上干骗人勾当的人不少,难道就我一个吗?您是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啊。当今那些佩带兵符、坐虎皮椅子的人,一副威风凛凛的样子,好像是捍卫国家的人才,他们真的能够传授孙武、吴起的韬略吗?那些高高地戴着官帽,腰上拖着长长带子的人,一副神气活现的样子,好像是朝廷的重臣,他们真的能够建立伊尹、皋陶的功业吗?盗贼兴起却不知道抵挡,百姓贫困却不知道解救,官吏狡诈却不知道禁止,法度败坏却不知道整顿,白白地耗费国家仓库里的粮食却不知道羞耻。看看那些坐在高敞的厅堂上,骑着高头大马,喝足了美酒,吃饱了鱼肉的人,哪一个不是庞然大物、令人生畏,哪一个不是威严显赫、可供效法呢?可是无论到哪里,又何尝不是外表象金玉、内里像破絮呢?现在您对这些不去分析明辨,却来查究我的柑子!”
我沉默着,无言答对。回来再想想他的话,觉得他好像是东方朔一类人物,难道他是对世事表示愤慨,对邪恶表示憎恨的人吗?他是假借柑子来进行讽刺吗?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16 09:14
标题:
梅谱序.(明)王思任
天下有必传之心,无必传之人,何也?心可以八万世,而人必不肯出百年。试摆列一世之人摘看之,必卑者逐无涯,高者命不朽。谁不凿七窍而开四关[1]?至百年之外,其人与心,俱血俱土也。有荧然一点如火之传薪者,无几也。天下未有至焉者,而心为至,有至心斯天下有至人也[2]。心不至则人不传,则天下无不传之人,而多有不传之心也。
山阴刘雪湖,少时见王元章画梅而悦之[3],至忘寝食。学之成,遂负笈买履[4],走名山幽壑,遂不知老之将至。始焉以元章画,继焉以梅画,迄于今从心所欲。或以雪湖画,或不以雪湖画,腕脱神飞,墨停三日,而淋漓之气不止。曾有广文严某泛舟[5],展视其图,值花蝶翩来,依依数里许。又曾画倪中丞之壁,越半载,蜂食其华殆尽。化则还天,诚能动物,一之至也。雪湖尝告人曰:“画梅以韵格胜。”夫韵在声后,格在局先。善歌善弈者可知而不可解,即可解而又不可知。雪湖直以梅知之,而以画解之,此其心之独至,千载而下有必传者也。著《梅谱》凡四刻,俱为好事者携去。性既孤高,而家贫不能再刻,无以应问奇者。
予偶还里中,访雪湖山房,则鹤发鲐背[6],两瞳子碧照,而神甚王[7]。方高庵梅轩之下,犹在杜机冥契间也[8]。出旧稿示余,余为刻之于姑熟宦邸。其诗卷稍为次第,余悉仍之以昭厥志[9]。人共谓雪湖得梅之趣,而吾独谓雪湖得梅之苦。人徒欲传雪湖之画,而吾独欲传雪湖之心。倘从此有如其歌弈之悟以至心而心传焉,则是《梅谱》乃导师也。
注释:
[1]四关:耳、目、心、口。[2]斯:则,连词。[3]王元章:元王冕,字元章,号煮石山农、梅花屋主。后期归隐九里山,卖画为生,工画墨梅,或用胭脂作没骨梅,别具风格。[4]负笈买履:犹如说出外游学。负笈,背着书箱。履,鞋。[5]广文:儒学教官。[6]鹤发鲐背:形容人老了,发白背驼的样子。[7]王(wàng):通旺,旺盛。[8]杜机:闭绝心机。冥契:与造物暗中投合。[9]悉仍之以昭厥志:完全按照旧的样子(刊刻),以彰明他的心志。
王思任(1574—1646),浙山阴人。字季重,号遂东。万历进士。工画,有《弈律》、《百家论钞》。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19 09:20
标题:
米襄阳志林序.(明)陈继儒
予谈陆友仁《米颠遗事》[2],恨其故实未备,尝发意排纂。江东好古收藏之家所遇襄阳书画,小有题识者,辄手录之。而范长康多读异书,搜讨米事,尤丑类而详[3],历题曰《志林》,请予叙。
予惟古今隽人多矣[4],惟米氏以颠著。要之,颠不虚得,大要浩然之气全耳。后人喜通脱而惮检括[5],沓拖拉攞[6],沾沾藉米颠氏为口实。夫米公之颠,谈何容易!公书初摹二王[7],晚入颜平原[8],掷斤置削[9],而后变化出焉,其云山一一以董、巨为师[10],诗文不多见,顾崖绝魁垒如深往者[11],而公之颠始不俗。两苏、黄豫章、秦淮海、薛河东、德麟、龙眠、刘泾、王晋卿之徒[12],皆爱而乐与之游,相与跌宕文史,品题翰墨,而公之颠始不孤。所居有宝晋、净名、海岳,自王、谢、顾、陆真迹以至摩诘[13],玉躞金题[14],几埒秘府,而公之颠始不寒。陪祀太庙,洗去祭服藻火[15],至褫职,然洁疾淫性不能忍,而公之颠始不秽。冠带衣襦,起居语默,略以意行,绝不用世法[16],而公之颠始不落近代。奉敕写《黄庭》,写御屏,奋笔振袖,酣叫淋漓,天子为卷帘动公,彻赐酒果,文其甚则跪请御前砚以归,而公之颠始不屈挫。寄人尺牍,写至“芾拜”,则必整襟拜而书之,而公之颠始不堕狡狯。
呜呼米颠,旷代一人而已!求诸古今,张长史得其怪[17];倪元镇得其洁[18];敷文学士与高尚书得其笔[19];滑稽谈笑,游戏殿廷,东方朔、李白得其豪[20]。故曰:米公之颠,谈何容易!公没于淮阳军,先一月,尽焚其平生书画。预置一棺,焚香清坐其中。及期举佛,合掌而逝。吾视其胸中,直落落无一物者,其圣门所谓古之狂欤?洙泗之时[21],楚狂在接舆[22];濂洛之时[23],楚狂在芾。其颠可及也,其浩然之气不可及也。
注释:
[1]米襄阳:即北宋书画家米芾。米芾,初名黻,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等。世居太原,迁襄阳,后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微宗召为书画学博士。曾官礼部元外郎,人称“米南宫”。因举止“颠狂”,被称为“米颠”。能诗文,擅书画,精鉴赏。行草书得力于王献之,用笔俊迈。画山水从董源演变而来,不求工细,多用水墨点染,突破了勾廓加皴的传统技法,开创独特风格。著有《书史》、《画史》、《宝章待访录》等。[2]陆友仁:元代文学家。名友,号砚北生。工书法,精鉴赏。撰有《墨史》、《研北杂志》等。[3]丑类:以同类事物相比况。丑,通“俦”。[4]隽人:才志出众的人。[5]通脱、检括:通脱,旷达不拘小节。检括,遵循法度,谨言慎行。[6]沓拖拉攞:沓拖,办事拖拉,不利落。拉攞,本意为崩塌,引申为自暴自弃,行为不自检括。详见《世说新语.任诞》。[7]二王:指王羲之、王献之。[8]颜平原:即唐代著名书画家颜真卿。颜真卿,字清臣,京兆万年人。开元进士,任殿中侍御史。因被杨国忠排斥,出为平原太守,故称。[9]掷斤置削:斤,斧头。此语用匠石运斤典故。《庄子.徐无鬼》有一则故事说:郢人鼻端有污泥,请著名工匠匠石用斧子给他削去。匠石运斧,乎乎有风,似不经意,把泥污完全削尽,而不伤其鼻。后遂用“匠石运斤”、“运斤成风”等形容技艺精湛、得心应手,挥洒自如,或指大手笔。[10]董巨:指董源、巨源。[11]崖绝魁垒如深往:奇险雄伟,造诣精深。[12]两苏、黄豫章、秦淮海、薛河乐、德麟、龙眠、刘泾、王晋卿:两苏,指宋代文学家苏轼、苏辙;黄豫章,指黄庭坚;秦淮海,即秦观,号淮海居士;薛河东,指宋代著名书法家薛绍彭;德麟,即赵令畤,德麟为其字;龙眠:即北宋著名画家李公麟,号龙眠居士;刘泾:宋阳安人,字巨济,熙宁进士,王安石荐为经以所检讨,元符末官至职方郎中。善作林石槎竹,作文务为奇诡语;王晋卿,即王诜,字晋卿。太原人,徙居开封,娶英宗女魏国大长公主,为附马都尉。与苏轼等友善,风流蕴藉,能诗善画。[13]王、谢、顾、陆、摩诘:王,指王羲之、王献之;谢,指谢安,善行书;顾,指顾恺之,善画;陆,指陆机,擅草书;摩诘,唐代诗人、画家王维,字摩诘。[14]玉躞金题:躞(xiè),书卷的杆轴。米芾《书史》有云:“白玉为躞,黄金题盖。”[15]藻火:水藻及火焰之形,古人用作官服上表示品级的纹饰。[16]不用世法:不同流俗,随心所欲。[17]张长史:批唐张九龄。张九龄,字子寿,韶州曲江人。开元二十五年,因遭李林甫诬陷,由右丞相贬为荆州长史。[18]倪元镇:即元代著名画家倪瓒。[19]敷文学士、高尚书:敷文学士指明人敷季雅。高尚书,指元朝画家高克恭。克恭,字彦敬,号房山道人。官至刑部尚书。工画山水,擅写林峦烟景,师法米芾,笔墨苍润。[20]东方朔、李白:东方朔,字曼倩,平原厌次人。汉武帝时为太中大夫,性诙谐滑稽,善辞赋。常以谈笑方式进谏。李白,唐代大诗人,狂放不羁。唐玄宗时,曾被召供奉翰林。《太真外传》记载其曾奉诏醉吟《清平调》三篇,援笔立就。[21]洙泗之时:洙、泗二水,古时自今山东泗水县北合流西下,至曲阜又分为二水。流经之处,春秋时为鲁国地域。孔子居于洙泗之间,教授弟子。洙泗之时,借指秦秋时孔子在世的年代。[22]接舆:春秋时隐士,楚国人。躬耕以食,佯狂不仕。《论语》中记载他曾以《凤兮歌》讽刺孔子游说求仕,并拒绝与孔子交谈,故称楚狂接舆。后世因以“楚狂”泛称狂放不羁的人。[23]濂洛之时:濂、洛,为宋代理学主要流派。濂学代表人物周敦颐,洛学代表人物程颐、程颢。濂洛之时,借指北宋理学盛行的年代。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19 09:21
标题:
勉儿侄.(明)祝世禄
尔兄弟齿不居人后[1],学不居人先,抖策精神[2],观摩师友[3],研究经史,毋虚掷,毋杂好[5]。忆昔我兄弟,丁汝兄弟之年[6],顶斗笠向赤日中,采山灌圃[7],形容黧黑[8],毛发焦黄。吾盖十有九岁而受书,汝叔受书更后。时汝祖汝祖母拮据教我两人[9]。吾两人夏无葛,冬无炉,朝夕不辍[10],以有今日。汝兄弟乃得垂髫就傅[11],把旧书向北窗披风而哦[12],是汝兄弟受享,过我兄弟远甚,而或勤劬少逊[13],可乎不可乎?警醒我言,慎勿等于过耳蚋也[14]。
注释:
[1]齿:年龄。[2]抖策:抖擞,振奋的意思。[3]观摩师友:仿效师友。观摩,互相切磋,互相学习。[4]毋虚掷:不要浪费光阴。[5]毋杂好:不要什么都喜好,要专心致志。[6]丁:当。[7]采山灌圃:打柴种菜。圃,菜地。[8]黧(lí离):黑。[9]拮据:本谓操作劳苦,后引伸后境况窘迫,生活困难。[10]不辍(chuò绰):不停止。[11]垂髫(tiáo条):垂发的童子。就傅:上学。[12]哦:吟哦。[13]勤劬(qú渠):勤奋劳苦。少逊:稍差。[14]“慎勿”句:千万不要把我的话当作过耳的蚊虫声。蚋(ruì瑞)蚊类昆虫。
祝世禄(1539—1610),江西德兴人。万历十七年进士,考选为南科给事,官尚宝司卿。工诗,善草书,著有《环碧斋诗集》三卷。
这封短信勉励儿侄振奋精神,矢志于学。他可能看到儿侄辈学习不刻苦、不专心,才写了这封信,所以信中用自己少年时克服生活上重重困难,朝夕不辍,才学有成就的事实,教育子侄辈“毋虚掷,毋杂好”。循循善诱,短语情长。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19 09:21
标题:
墨翁传.(明)高启
墨翁者,吴槐市[1]里中人也。尝游荆楚[2]间,遇人授古造墨法,因曰:“吾鬻此,足以资读书,奚汲汲四方乎?”乃归,署门曰“造古法墨”。躬操杵臼,虽龟手黧面,而形貌奇古,服危冠大襦,人望见,咸异之。时磨墨沈数斗,醉为人作径尺字,殊伟。所制墨,有定直。酬弗当,辄弗与。故他肆之屦恒满,而其门落然。
客有诮之曰:“子之墨虽工,如弗售何!”翁曰:“嘻!吾之墨聚材孔良,用力甚勤,以其成之难,故不欲售之易也。今之逐利者,苟作以眩俗,卑贾以饵众,视之虽如玄圭[3],试之则若土炭,吾窃耻焉。使吾欲售而效彼之为,则是以古墨号于外,而以今墨售于内,所谓衒璞而市鼠腊[4],其可乎?吾既不能为此,则无怪其即彼之多也。且吾墨虽不售,然视箧中,则黝然者固在,何遽戚戚为!”乃谢客闭户而歌曰:“守吾玄以终年,视彼沽者泚然。”客闻之曰:“隐者也。吾侪诵圣人之言,以学古为则,不能以实德绷其中,徒饰外以从俗徼誉者,岂不愧是翁哉?”叹息而去。
齐人高启闻其言足以自警也,遂书以为传。翁姓沈,名继孙。然世罕知之,唯呼为墨翁云。
注释:
[1]槐市:汉代长安读书人聚会、贸易之市,以其地多槐得名。后借指学宫、学舍。这里为杜撰的地名。[2]荆楚:指楚国,今湖北、湖南一带地区。[3]玄圭:黑色的玉。[4]衒璞而市鼠腊:比喻有名无实。《战国策.秦策三》:“郑人谓玉未理者璞,周人谓鼠未腊者朴。周人怀朴过郑贾曰:‘欲买朴乎?’郑贾曰:‘欲之。’出其璞,视之,乃鼠也。因谢不取。”
墨翁才是个真正的隐士!象我辈这样,成天读圣贤书,叫喊要以古之君子的榜样,而内心中并没有实际的道德情操,仅仅在外表上迎合俗人以博取名誉,在墨翁面前能不感到惭愧吗?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19 09:22
标题:
牡丹亭记题词.(明)汤显祖
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梦其人即病,病即弥连[1],至手画形容传于世而后死[2]。死三年矣,复能溟莫中求得其所梦者而生[3]。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梦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岂少梦中之人耶?必因荐枕而成亲[4],待挂冠而为密者[5],皆形骸之论也[6]。
传杜太守事者,仿佛晋武都守李仲文、广州守冯孝将儿女事[7]。予稍为更而演之。至于杜守收考柳生,亦如汉睢阳王收考谈生也[8]。
嗟夫,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尽。自非通人[9],恒以理相格耳[10]。第云理之所必无,安知情之所必有邪!
——选自上海古籍出版社排印本《汤显祖诗文集》
注释:
[1]弥连:即“弥留”,言久病不愈。《牡丹亭.诊祟》旦白:“我自春游一梦,卧病至今。”[2]手画形容:指亲手为自己画像。见该剧第十四出《写真》。[3]溟莫:指阴间。溟,同“冥”。[4]荐枕:荐枕席。《文选》宋玉《高唐赋》:“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李善注:“荐,进也,欲亲近于枕席,求亲昵之意也。”[5]挂冠:谓辞官。密:亲近。[6]形骸:形体,对精神而言。意谓肤浅之说。[7]晋武都守李仲文:传说武都太守李仲文丧女,暂葬郡城之北。其后任张世之之男子常,梦女来就,遂共枕席。后发棺视之,女尸已生肉,颜姿如故。但因被发棺,未能复生。事见《搜神后记》卷四。广州守冯孝将儿女事:冯孝将为广州太守时,其儿马子梦一女子说:“我是前太守北海徐玄方女,不幸早亡,亡来今已四年,为鬼所枉杀。……应为君妻。”后于本命生日,掘棺开视,女体貌如故,遂为夫妇。事见《搜神后记》卷四,又见《异苑》及《幽明录》等。[8]汉睢阳王收考谈生:汉谈生,四十无妇,夜半读书,有女子来就生为夫妇,约三年中不能用火照。后生一子,已二岁,生夜伺其寝,以烛照之,腰上已生肉,腰下但有枯骨。妇觉,以一珠袍与生,并裂取生衣裾而去。后生持袍诣市,睢阳王家买之。王识女袍,以生为盗墓贼,乃收拷生。生以实对。王视女冢如故。发现之,得谈生衣裾。又视生儿正如王女,乃认谈生为婿。事见《列异传》,又见《搜神记》。[9]通人:学通古今的人。[10]格:推究。
译文:
天下女子的多情,难道还有像杜丽娘那样的吗?梦见那位情人就得病,一病而迅即不起,以至亲手描绘自己的画像传于世以后就死了。死去三年了,又能在冥冥之中寻求到所梦的人而复生。像杜丽娘这样,才可以称得上是多情的人了。她的情在不知不觉中激发起来,而且越来越深,活着时可以为情而死,死了又可以为情而生。活着不愿为情而死,死而不能复生的,都不能算是感情的极点啊。梦中产生的情,为什么一定不是真的呢,天下难道还缺少这样的梦中之人吗?一定要挨到男女同席了才算是成亲,等到挂冠辞官后才感觉安全的,都是只看事情表面的说法啊。
记述杜太守事迹的故事,模仿了晋代武都太守李仲文、广州太守冯孝将儿女恋爱的传说。我稍加改动而写成了这个剧本。至于杜太守拘押拷打柳梦梅,也就象汉代睢阳王拘押拷打谈生了。
唉,人世的事情,不是人世所能理解透彻的。自己不是学问贯通古今的人,所以常常用“理”去加以推究了。只是一味强调(杜丽娘死而复生与柳梦梅结合的事)从理的角度看一定没有,又怎么知道从情的角度看一定存在呢?
本文选自《汤显祖诗文集》卷三十三。《牡丹亭记》又名《牡丹亭还魂记》,或简称《牡丹亭》或《还魂记》,是汤显祖最得意的代表作。它通过女主角杜丽娘与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热情歌颂了杜丽娘的至情,歌颂了反道学、反礼教,追求爱情自由的斗争精神。这篇题词作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在作者弃遂昌充返临川后数月写成。文中强调情的神奇作用,并以“情”驳“理”,表现了作者新的思想观点。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19 09:23
标题:
牡丹亭题词.(明)陈继儒
吾明杨用修长于论词[1],而不娴于造曲。徐天池《四声猿》能排突元人[2],长于北而又不长于南。独汤临川最称当行本色[3]。以《花间》、《兰畹》之馀彩[4],创为《牡丹亭》,则翻空转换极矣。一经王山阴批评[5],拨动髑髅之根尘[6],提出傀儡之啼笑,关汉卿、高则诚曾遇如此知音否[7]?张新建相国尝语汤临川云[8]:“以君之辩才,握麈而登皋比[9],何讵出濂、洛、关、闽下[10]?而逗漏于碧箫红牙队间[11],将无为‘青青子衿’所笑[12]?”临川曰:“某与吾师终日共讲学,而人不解也。师讲性,某讲情。”张公无以应。夫乾坤首载乎《易》[13],郑卫不删于《诗》[14],非情也乎哉!不若临川老人,括男女之思而托之于梦。梦觉索梦。梦不可得,则至人与愚人同矣[15];情觉索情,情不可得,则太上与吾辈同矣[16]。化梦还觉,化情归性,虽善谈名理者,其孰能于斯?张长公、次公曰[17]:“善!不作此观,大丈夫七尺腰领,毕竟罨杀五欲瓮中[18]。”临川有灵,未免叫屈。
注释:
[1]杨用修:明代文学家杨慎,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人。正德间试进士第一,授翰林修撰。能诗、文、词、散曲,对民间文学也颇重视。著作多达百馀种,有《升庵集》。[2]徐天池: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徐渭,字文长,号天池山人、青藤道人。浙江山阴人。二十岁为诸生,后屡试不第。其诗歌奇恣,文亦纵肆。在文学批评方面,强调独创,反对模拟,其杂剧代表作《四声猿》包括《渔阳弄》、《雌木兰》、《女状元》、《翠乡梦》,嬉笑怒骂,长歌当哭,表现了狂放不羁的性格和愤世嫉俗的叛逆精神。[3]汤临川:明代戏曲作家汤显祖,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江西临川人。其戏曲代表作《紫箫记》、《紫钗记》、《还魂记》(即《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后四种合称《临川四梦》。本色当行,形容作品既符合体裁特点而又自然精妙。[4]《花间》、《兰畹》:词集名。这里用指词采浓艳之作。[5]王山阴:明代文学家王思任,字季重,号谑庵。浙江山阴人。故称王山阴。他评论《牡丹亭》云:“若士以为情者不可以论理,死不足尽情。百千往事,一死而止,则情莫有深于阿丽(指杜丽娘)者。”[6]髑髅(dú lóu)之根尘:髑髅,即骷髅。佛教以眼、耳、鼻、舌、身、意为六根,色、声、香、味、触、法为六尘,合称尘根。六尘与六根相接而产生种种嗜欲,导致种种烦恼。此处根尘即指嗜欲和烦恼。[7]关汉卿、高则诚:关汉卿,元代著名杂剧家,有《窦娥冤》等剧作多种。高则诚,即元末戏曲作家高明 ,代表作为《琵琶行》。[8]张新建相国:指张位,字明成,新建人。明隆庆进士,官至吏部尚书,改武英殿大学士。招权示威,坐事除名。天启中复官。卒谥文端。著有《问奇集》、《词林典故》、《周易参同契注解》、《闲云馆集钞》等。[9]握麈:魏晋士人清谈多执麈尾,这里指主持讲席谈论名理。皋比:虎皮的坐席,常用指学师的坐席。[10]濂、洛、关、闽:指宋代盛行的理学派虽。濂学代表人物周敦颐:洛学代表人物程颐、程颢;关学代表人物张载;闽学代表人物朱熹。[11]逗漏于碧箫红牙队间:逗留。碧箫,指代箫管类乐器。红牙,调节乐曲节拍的拍板,多用檀木做成,红色,故名。碧箫红牙队,指搬演戏曲的优伶。[12]青青子衿:《诗经.郑风.子衿》有“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句。《毛传》去:“青衿,青领也,学子所服。”故后代用以指代学子、儒生。[13]乾坤首载乎《易》:《周易》云:“乾坤者,万物之男女也;男女者,一物之乾坤也。”[14]郑卫不删于《诗》:春秋时,郑、卫的民歌多反映男女爱情。孔子编订《诗经》时,并未删除。[15]至人:道德修养极高的人。[16]太上:道教尊奉老子为太上老君。[17]张长公、次公:指张瑞图兄弟。张瑞图,晋江人,字长公,万历进士,善画山水,工书。[18]罨(yǎn):捕鸟的网。此处是覆盖的意思。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19 09:23
标题:
南宫生传.(明)高启
南宫生,吴人,伟躯干,博涉书传[1]。少任侠,喜击剑走马,尤善弹,指飞鸟下之。家素厚藏,生用周养宾客[2],及与少年饮博遨戏,尽丧其赀[3]。逮壮,见天下乱,思自树功业,乃谢酒徒[4],去学兵,得风后《握奇》阵法[5]。将北走中原,从豪杰计事。会道梗,周流无所合[6]。遂溯大江,游金陵[7],入金华、会稽诸山[8],搜览瑰怪[9];渡浙江[10],泛具区而归[11]。家居以气节闻,衣冠慕之[12],争往迎侯,门止车日数十辆。生亦善交,无贵贱皆倾身与相接。
有二将军,恃武横甚,数殴辱士类,号虎冠。其一尝召生饮。或曰:“彼酗不可近也!”生笑曰:“使酒人恶能勇?吾将柔之矣!”即命驾往。坐上座,为语古贤将事。其人竦听[13],居樽下拜[14],起为寿,至罢会,无失仪。
其一尝遇生客次[15],顾生不下己,目慴生而起[16]。他日见生独骑出,从健儿带刀策马踵后生[17],若将肆暴者。生故缓辔,当中道进,不少避。知生非懦儒,遂引去,不敢突冒呵避[18]。明旦,介客诣生谢[19],请结欢。生能以气服人类如此。性抗直多辩,好箴切友过[20]。有忤己,则面数之,无留怨。与人论议,蕲必胜[21],然援事析理,众终莫能折。
时藩府数用师[22],生私策其隽蹶[23],多中。有言生于府,欲致生幕下,不能得;将中生法,生以智免。
家虽贫,然喜事故在,或馈酒肉,立召客与饮啖相乐。四方游士至吴者,生察其贤,必与周旋款曲[24],延誉上下。所知有丧疾不能葬疗者,以告生,辄令削牍疏所乏[25],为请诸公间营具之[26],终饮其德不言[27]。故人皆多生[28],谓似楼君卿[29],原巨先[30],而贤过之。
久之,稍厌事,阖门寡将迎[31],辟一室,庋历代法书[32],周彝、汉砚、唐雷氏琴[33],日游其间以自娱。素工草隶,逼钟、王[34],患求者众,遂自閟[35],希复执笔[36]。歆慕静退[37],时赋诗见志,怡然处约[38],若将终身。
生姓宋,名克,家南宫里,故自号云。
赞曰:生之行凡三变,每变而益善。尚侠末矣!欲奋于兵固壮,然非士所先。晚乃刮磨豪习[39],隐然自将履藏器之节[40],非有德能之乎?与夫不自知返,违远道德者异矣。
注释:
[1]传:指解释经书的文字。[2]周:通“賙”,救济。[3]赀(zī)通“资”,财货,这里指家财。[4]谢:告别。[5]风后:相传为皇帝相。《握奇》:《握奇经》,古代的兵书。旧题风后撰,汉公孙弘解,晋马隆述赞。是一部依托的书。[6]周流:周行各地。[7]金陵:今江苏南京市。[8]金华:山名,在今浙江金华市北。北(kuài)稽:山名,在今浙江绍兴市东南。[9]瑰怪:指瑰丽怪异的景象。[10]浙江:水名。古名渐水,又名之江,因其多曲折,故名浙江。北源新安江,南源兰溪,二水合于建德县东南,因不同地段而有桐江、富春江、钱塘江等名称。[11]具区:太湖的古名。[12]衣冠:指衣冠之士,即世族,士绅。[13]竦听:恭敬地听着。[14]居樽:停杯。[15]客次:作客住宿的处所。[16]慴(shè):同“慑”,威慑。[17]踵:跟随。[18]突冒:冲撞冒犯。呵避:吆喝躲开。[19]介客:传信的宾客。[20]箴切:规劝。[21]蕲:通“祈”,求。[22]藩府:指张士诚府第。[23]策:谋算。隽(jùn):克敌致胜。厥:挫败。[24]周旋款曲:交往款待。[25]削牍:刻在木简上。这里指书写在纸上。疏:条陈。[26]营具:筹划齐备。[27]饮:隐没。[28]多:赞许。[29]楼君卿:楼护,字君卿,汉代人。初为京兆吏,喜结交士大夫,为众人所信服。被擢升为太守。后依附王莽,位列九卿。[30]原巨先:原涉,字巨先,曾为谷口令,为报叔父仇自劾去官,成为西汉时有名的游侠。事迹见《汉书.游侠传》。[31]将迎:送迎。[32]庋(guǐ):收藏。[33]周彝:周代青铜祭器。雷氏琴:唐代蜀中雷威所制的琴,世称为“雷琴”。见李肇《国史补》下。[34]逼:近似。钟:钟繇,字元常,三国魏著名书法家。王:王羲之。晋代著名书法家。[35]閟(bì):闭。[36]希:少。[37]歆慕:羡慕。[38]处约:安于生活俭约。[39]刮磨:削磨。[40]藏器:《易.系辞下》:“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劝。”器,喻才能。
本文选自《高青丘集.凫藻集》卷四。文章押宝南宫生经历了三次变化,由早年的尚侠,变为壮年的“思自树功业”,学兵习武,但无所遇,再变而为“静退”,“怡然处约”。文中重点是押宝他的豪侠尚气,喜交游,周人之急。特别是他的抗直不屈,以气势折服“恃武横甚”的二员将军的故事,更写得生动令人钦敬。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19 09:23
标题:
倪云林画论.(明)吴从先
画,一艺耳。然品既不同,情亦殊致,则系之其人矣。云林之时,以画名家者,富春则黄公望[2],林平则王叔明[3],武塘则吴仲圭[4],而云林最后出。从公望游,遂寄兴山水间。然不为蛮峦叠嶂嵚崎诡怪之状,盈尺林亭,瘦风疏雨,朗树两三条,修竹十数竿,茅屋独处,旷石两层,意兴毕于此矣。然云烟烂熳之致,潇爽不群之态,意色不远,平淡不奇,遂定名于三家之上。虽然,云林竟以画累之矣。人固有以画重者,而画亦有以人重者。画以托意,意以传神。山水之趣,不为笔墨而飞;笔墨之间,偶缘山水而合。以此思画,画可为也。云林当胜国之季,栖隐吴门,不求闻达。楼藏异琛,架藏异树。胡人登其楼,惊拜而退;揭斯探其架[5],长叹而归。袭等龙宫,帙散孔壁[6],古今之至人,文人之领袖也。而徒以画名也。士诚崛起[7],麋鹿吴宫,云林浩然发桴海之叹[8]。而士诚幕罗,多方不屈,穷辱频加[9],脱百万于敝屣,捻虎须于牙物,而青山无恙,白骨不淄,斯又昂藏烈丈夫也。云林自有逸于千百世之上,风于千百世之下者在。而徒以画也,则倕巧当以官废[10],右军风流当以官掩[11],而寿亭忠义当与此刀并蠹矣[12]。惟不局于画,则竹之矢,书之法,关之刀,不磨于天壤而卒无意于天壤也。造化自有以雄之者,而岂为此拘拘也?不以画求云林,而云林自在也,以画求云林,而云林亦在也。以画求云林者,目中无人,宇宙无人,天地直一帧耳。此云林之心超出于三家者,是云林之不以画累者也。
注释:
[1]倪云林:元代画家倪瓒,字元镇,号云林。洁身自好,清高绝俗,其画幽淡,诗文精美,书法隽美,称为诗书画三绝。《古今谭概》载:“倪云林性好洁,文房什物,两童轮转佛尘,须臾弗停。庭有梧桐树,旦夕汲水揩洗,竟至槁死。”[2]黄公望:元代画家,字子久,平江常熟(今属江苏)人,善书法,通音律。五十岁左右专心从事山水画,被称为“元四家之冠”。[3]王叔明:王蒙,字叔明,湖州(今江苏吴兴)林平镇人。元代画家,工书法,擅长山水人物,与倪云林、黄公望、吴仲圭齐名,并称为“元四家”。[4]吴仲圭:吴镇,字仲圭,嘉兴(今属浙江)武塘(一作魏塘)人,元画家,善墨竹。[5]揭斯:揭溪斯,元诗人。[6]孔壁:汉武帝时,鲁恭王拆毁孔子旧宅,于夹壁中发现古文经传多种。[7]士诚:即张士诚。元末割据者,至正十三年(1353)与其弟率盐丁起兵,次年称诚王,后定都平江(今江苏省苏州市)。曾降元,杀红巾军领袖刘福通,自称吴王。后为朱元璋所败。[8]桴海之叹:语出《论语.公冶长》:“道不行,乘桴浮于海。”桴,竹木编成的船。 [9]穷辱频加:《明史.倪瓒传》:“张士诚累欲钩致之,逃渔舟以免。其弟士信以币乞画,瓒又斥去。士信恚,……得之,抶几毙,终无一言。”[10]倕:人名,据说他是黄帝时的巧匠,传说耜耒、钟、规矩、准绳都是他创制的。[11]右军:东晋王羲之,字逸少,官至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书法艺术具有继往开来的成就,有“书圣”之誉。[12]寿亭:即关羽,曾封为汉寿亭侯。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19 09:24
标题:
倪云林集序.(明)陈继儒
昔太伯、仲雍[2],文身断发,奔荆蛮,荆蛮义之,从而归者千馀家。其后吴主季札[3],季札弃其室而耕,乃舍之,已封于延陵。倪云林先生者,自称倪迂,又自称懒瓒,又自称荆蛮民。荆蛮者,延陵之故乡,而先生之所居也。先生癖人也,而洁为甚。自太伯、季札、仲雍而后,梅福洁于市[4],梁鸿洁于佣[5],而指屈倪先生矣[6]。先生高卧清秘,洗拭梧竹,摩挲鼎彝,此见洁者肤也。试问学道人,能于元兵未动,先散家人产乎?能见张士诚兄弟[7],噤不发一语乎?能避俗士大夫如恐浼乎[8]?能画如董、巨[9],诗比陶、韦、王、孟[10],而不带一点纵横习气乎?余谈先生之集,所谓其文约,其辞微,其知洁,其行廉,其称文少而其指极大[11],独先生足以当之。盖先生见幾类梅福,孤寄类梁鸿[12],悉散家产赠之亲故,有荆蛮延陵之风。月清则华,水清则澄,云鲜露生焉。下此虽金碧丹青,滓焉而已,何堪与先生并?先生残煤断茧,江东之家,以有无为清俗,岂惟张我英劲,即置先生于孔庑间[13],度无愧色。或曰:“倪先生,癖人也,似未闻道。”余笑曰:“否!否!圣人之行不同也,归洁其身而已矣。”
注释:
[1]倪云林:即元代文学家、书画家倪瓒。倪瓒,字元镇,号云林子、幻霞子、荆蛮民等。无锡人。性好洁而迂僻,人称倪迂。家富豪,建有云林堂、清閟阁,收藏图书文物,喜与名士往还。元末社会动荡,因卖去田庐,往来于太湖、泖湖一带,或寄居于村舍,或托身于佛寺。初奉“全真教”,五十岁后又信佛教,讲求禅学。工书画,山水多以水墨为之,取法董源、巨然,并加以创新,其简中寓繁,似嫩实苍的风格对后世文人画颇有影响。诗作亦佳,有《倪云林先生诗集》、《清閟阁集》。[2]太伯、仲雍:太伯,又作“泰伯”,周先祖太王长子。相传太王欲传位给幼子季历(周文王父),他和弟弟仲雍避居江南,断发文身,开发吴地,成为吴国统治家族的始祖。[3]季札:春秋时吴国公子,吴王寿梦的小儿子。寿梦欲传位给他,屡辞不受,封于延陵(即今江苏武进县)。[4]梅福:汉九江寿春人。字子真。少学于长安,曾任南昌尉,后弃官归里。及王莽专政,梅福弃妻子奔九江。后有人于会稽遇梅福,已更名改姓,为吴市门卒。[5]梁鸿:东汉扶风平陵人。字伯鸾。家贫好学,不求仕进。与妻孟光同入霸陵山,以耕织为业。后避祸去吴,为人佣工舂米。[6]指屈:即屈指,数。[7]张士诚:元末泰州白驹场人。初以贩盐为业。至正十三年起兵反元,据泰州、高邮等地,自称诚王,国号周。十七年降元,二十三年复自立为吴王。后被明将徐达等擒送金陵,自缢死。[8]浼(měi):污染。[9]董、巨:指董源、巨然。董源是五代南唐画家,最擅长水墨山水,其后僧巨然师承董法,深得其妙,世称“董巨”。[10]陶、韦、王、孟:指陶渊明、韦应物、王维、孟浩然。[11]指:内涵,要指。《易.系辞》下:“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12]孤寄:孤高的情操。[13]孔庑:孔子居室的走廊。喻指厕身于圣人门徒之列。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19 09:24
标题:
偶读.(明)屠隆
余偶读韦蟾《赠商山僧》诗云[1]:“商岭东西路欲分,两间茅屋一溪云。师言耳重知师意,人是人非不欲闻。”余为洒然会心[2]。
余以一官,奔走燕、赵、齐、鲁、江、淮、吴、越间十年,身经风波撼顿无算[3],所游处略尽九州,人物尘埃烟火语满耳[4],即日日手持杨枝水[5],浇洒不去。居兰省[6],每听诸公谈朝端是非[7],升沉蜂起,余则亟称东南太湖水声,赤诚霞气以洗之[8]。诸公不应。诸公向余道烟火语,余亦不应。两不相入,自知无久滥班行理。
及还四明[9],新失进贤冠[10],又以家徒四壁立[11],故亲朋不来,得肆志闭门下楗[12]。所居城北隅,有小楼三楹,楼前种梧桐数株,杂树花竹甫半岁[13],辄扶疏蓊蔚[14]。余或坐楼上,或移坐楼下,随意取庄老书[15],略其文辞,领其元旨[16],炼气了心,久颇冥契。从朝至晡[17],绝无履綦款门[18]。早起科头[19],旭日冉冉升,东海峤日[20],明霞散彩,与波光交射。晓气清凉,濯人衣裾,泠然若坐冰壶中[21]。日暮白云起西山,长天绀碧[22]。少选[23],月出风生,桐影零乱。坐久冥寂,神亦丧形,形亦丧神,了不复知我四大安顿何时处[24]?初归,犹向人乞花竹为娱,即而莳艺浇灌,并属尘劳,使人见扶疏可爱,花竹亦障,遂不复增栽。始爱焚好香 ,啜苦茗,读异书,顷亦遣去,以为多事。异书足快心,送长日,多读则能起浮游暗想,损性灵,是故不取。何必深山,萧然大寂,门外即市廛[25],喧嚣百丈,短垣薜荔限之如隔万里[26]。人间世是邪非邪,绝不入幽人耳;即偶入耳,亦不得入我丹元府[27],辄有梧风吹之而去。商山僧耳重不闻,余耳聪不入,不知韦瞻何以措语?
注释:
[1]韦瞻:字隐桂,或作隐珪,下杜(今陕西西安市)人。大中七年(853)进士。为徐商掌书记。后为御史中丞,官终尚书右丞。《全唐诗》录存其诗十首。《赠商山僧》即在其中。[2]洒然:洒脱的样子。[3]撼顿:摇动颠仆。[4]烟火语:充满世俗气息的语言。道家修炼主张不食人间烟火物,因以烟火谓俗气。[5]杨枝水:佛家称能使万物苏生的甘露。[6]兰省:即兰台。[7]朝端:位居首席的朝臣。[8]赤城:道教传说中的山名。[9]四明:四明山,在浙江宁波市西南。这里指作者老家,鄞县县治驻宁波市。[10]进贤冠:《后汉书.舆服志下》:“进贤冠,古缁布冠也,文儒者之服也,前高七寸,后高三寸,长八寸。公侯三梁,中二千石以下至博士两梁,自博士以下至小史私学弟子皆一梁。”其制元代始废。这里借指官职。[11]家徒四壁立:家里穷得只有四周的墙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家居徒四壁立。”[12]楗:门闩。[13]树:种。甫:刚、才。[14]扶疏:繁茂分披的样子。[15]庄老书:指《庄子》、《老子》一类的道家书。[16]元旨:即“玄旨”。[17]晡(bū):申时,即下午三点至五点。这里泛指晚上。[18]履綦:原谓鞋的饰物,代指鞋,这里指人迹。[19]科头:束发不戴帽子。[20]峤日:高高升起的太阳。峤,通“乔”,高。[21]冰壶:盛冰的玉壶。喻清凉冰洁。[22]绀:深青中透红的颜色。[23]少选:隔不多久。[24]四大:佛教指人身。[25]市廛:商店集中处,犹言市场。[26]薜荔:又名“木莲”,常绿藤本植物。[27]丹元府:道家指心。
屠隆(1542—1605),字长卿,又字纬真,号赤水,又号鸿苞居士,鄞县(今属浙江)人。万历五年(1577)进士,除颖上知县,调青浦,迁礼部主事。与西宁侯宋世恩甚相得,宴游甚欢。刑部主事俞显卿尝为隆所诋,遂以私憾讦隆与世恩淫纵,隆等上疏自理,并列显卿挟仇诬陷,乃两黜之。隆归,益放情诗酒,好宾客。家贫,以卖文为活。史称屠隆有异才,“落笔数千言立就”。诗文杂著有《白榆集》、《由拳集》、《鸿苞集》等。又工曲,著有《昙花记》、《修文记》、《彩毫记》等。
本文选自《晚明小品》。这是屠隆被黜后家居时作。因偶读书韦瞻的《赠商山僧》诗引起共鸣,表述了作者厌恶污浊的官场生涯,寻求在悠然的隐居生活和老、佛哲学中得到摆脱,代表了封建社会中一部分不愿同流合污的知识分子的心态。文章借诗引发,前后呼应,含蓄蕴藉,颇有韵味。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23 09:11
标题:
偶语小引.(明)黄汝亨
孔肩心澄一泓[1],笔落众妙,著作非一种。忽有摇落不偶之感[2],乃作《偶语》。为是不偶,而寓诸偶。风绪触物,灵籁相宣。予戏谓孔肩:“此岂泽畔之吟[4],出于憔悴;当是苎萝美人,病而生颦,颦乃益美耳。”
注释:
[1]孔肩:人名。不详。泓:清澈的样子。[2]摇落:凋谢,零落。不偶:不合。[3]籁:泛指声音。相宣:相互宣扬。[4]泽畔之吟:战国楚屈原被放,游子江潭,行吟泽畔。后常指谪官失意时所写的作品。
本文选自《晚明小品选注》卷三(朱剑心注)。文章以“风绪触物,灵籁相宣”为喻,说明了言为心声、有感而发、自成风格的道理。中是“摇落不偶之感”,孔肩的《偶语》并不同于屈原的“泽畔之吟”。结尾两句简明而有趣。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23 09:11
标题:
普陀游记.(明)朱国祯
一
由定海棹舟,自北而东,过数小山,可三四十里,为蛟门,北直金堂山。此处山围水蓄,宛然一个好西湖也。将尽望见舟山,曰横水洋。潮落时,舟山当其冲。其一直贯,其二分左右:左为北洋,右为象山边海诸处。入舟山口,山东西亘七八十里。南夹近海诸山,山断续,望见内洋。舟行其中,如泛光月河可爱。尽舟山为沈家门。转而北,即莲花洋。洋长河三四十里,过即普陀矣。
二
抵普陀之湾,步入一径。过二小山,即见殿宇。木山皆石,吐出润土,蜿蜒直下,结局宽平,可三百亩。即以右小山为右臂,一小山圆净为案,左一长冈,不甚昂。筑石台,上结石塔。殿三重,甚宏丽,乃内相奉旨敕建。殿之辛隅[2],为盘陀石山,势颇高耸。巽方为潮音洞[3],吞吐惊人。正后迤逦菩萨岩,最高。曳而稍东,一石山,其下即海潮寺也,去前寺不过三里,万历八年所建,今已毁。两寺之间,东滨如海,一堤如虹。海水上下,即无潮犹汹涌骇人。东望水面横抹,诸山起伏如带,色黑,曰铁袈裟。又东望微茫二山,曰大、小霍山。极目闾尾[4],红光荡漾,与天无际。惟登佛头岩,能尽其概。若在半腰索引,诸山宛如深壑,空处尽帆如织。彼中人了不知其异且险也。
三
大约山劈为前后二丈,支各峰峦十余。前结正龙,即普陀寺。转后为托,即海潮寺。二大寺外,依山为庵者,五百余所。皆窈窕可爱,环山而转。除曲径外,度不过三十里。舟山有城有军有居民,金堂最近。闻其中良田可万顷,番禁不许佃作 。大谢山直舟山之南,田亦不少,此皆可耕之地。然边海之人都以渔为生,不争此区区粒食计,故地方上下,无有言及者。袁元峰相公欲行之,有司以为扰民而已。
四
普陀是明州龙脉最尽处,风气秀美。虽不甚险远,而望洋者却步。即彼中士民,罕有至者。凡僧以朝南海为奇,朝海者又以渡石梁桥为奇。梁之南有昙花亭,下数级即为梁。横亘可十丈,脊阔亦二三尺,际北有绝壁,有小观音庙在焉。余坐上方广寺,亲见二十余僧,踏脊于平地,其一行数步,微震慑,凝立。少选卒渡,众皆目之,口喃喃不可辨。问之山僧,曰:“几不得转人身也。”
普陀一无所产,岁用米七八千石,自外洋来者,则苏、松一带,出浏河口,风顺一日夕可到。两地皆载米以施,出自妇女者居多。自闽、广东者皆杂货,恰够岁用。本山之僧,亦买田舟山,其价甚贵。香火莫盛于四月初旬,余至则阒然矣。却气象清旷,欲久驻而竟不果,则缘之浅也。细讯东洋诸山,一老僧云:“有陈钱山突出极东大洋,水深难下椗[5]。又无岙可泊[6],惟小渔舟荡桨至此,即以舟拖搁滩涂。采捕后,仍拖下水而回。马迹又在其西,有小潭可以泊舟。但有龙窟,过者寂寂。一高声,即惊动,波浪沸涌,坏舟。再西为大衢,与长途相对。其西有礁无岙,不可泊舟。大衢在北,长途在南,相对不过半潮之远。潮从东西行,两山束缚,其势甚疾。舟遇潮来与落时,皆难横渡,候潮平然后可行。近昌国为韮山,形势巍峨,岛湾深远。此山之外,俱辽远大洋。船东来者,必望此为准。直上为普陀矣。”
注释:
[1]普陀:普陀山,在浙江省东北部海中,为中国佛教胜地,与五台、九华、峨嵋合称佛教四大名山。[2]辛隅:西北方。辛,天干的第八位,其方位在西北。[3]巽方:东南方。巽,八卦之一,方位在东南。[4]闾尾:传说为海水所归处,此指大海边缘。[5]椗:同“碇(diàn)”,泊船时沉落水中以稳定船身的石块。[6]岙(ào):山之深奥处,这里指海岛边可以停泊船的深水处。
朱国祯(1558—1613),乌程人,字文宁,万历进士。天启初拜礼部尚书,兼文阁大学士。有《大政记》,《涌幢小品》。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23 09:12
标题:
奇零草序.(明)张煌言
余自舞象[1],辄好为诗歌。先大夫虑废经史[2],屡以为戒,遂辍笔不谈,然犹时时窃为之。及登第后[3],与四方贤豪交益广,往来赠答,岁久盈箧。会国难频仍,余倡大义于江东[4],[liáo]甲敽干[5],凡从前雕虫之技[6],散亡几尽矣。于是出筹军旅[7],入典制诰[8],尚得于余闲吟咏性情。及胡马渡江[9],而长篇短什,与疏草代言[10],一切皆付之兵燹中[11],是诚笔墨之不幸也。
余于丙戌始浮海[12],经今十有七年矣。其间忧国思家,悲穷悯乱,无时无事不足以响动心脾。或提师北伐[13],慷慨长歌,或避虏南征,寂寥短唱。即当风雨飘摇,波涛震荡,愈能令孤臣恋主,游子怀亲,岂曰亡国之音,庶几哀世之意。
乃丁亥春[14],舟覆于江,而丙戌所作亡矣。戊子秋[15],节移于山[16],而丁亥所作亡矣。庚寅夏[17],率旅复入于海,而戊子、己丑所作又亡矣[18]。然残编断简,什存三四。迨辛卯昌国陷[19],而笥中草竟靡有孑遗[20]。何笔墨之不幸,一至于此哉!
嗣是缀辑新旧篇章,稍稍成帙。丙申[21],昌国再陷,而亡什之三。戊戌[22],覆舟于羊山,而亡什之七。己亥[23],长江之役,同仇兵熸[24],予以间行得归,凡留供覆瓿者[25],尽同石头书邮[26],始知文字亦有阳九之厄也[27]。
年来叹天步之未夷[28],虑河清之难俟[29],思借声诗以代年谱。遂索友朋所录,宾从所抄,次第之。而余性颇强记,又忆其可忆者,载诸楮端[30],共得若干首。不过如全鼎一脔耳[31]。独从前乐府歌行,不可复考,故所订几若广陵散[32]。
嗟乎!国破家亡,余谬膺节钺[33],既不能讨贼复仇,岂欲以有韵之词,求知于后世哉!但少陵当天宝之乱[34],流离蜀道,不废风骚,后世至今,名为诗史。陶靖节躬丁晋乱[35],解组归来,著书必题义煕[36]。宋室既亡[37],郑所南尚以铁匣投史眢井,至三百年而后出[38]。夫亦其志可哀,其情诚可念也已。然则何以名《奇零草》?是帙零落凋亡,已非全豹,譬犹兵家握奇之余[39],亦云余行间之作也[40]。时在永历十六年,岁在壬寅端阳后五日,张煌言自识。
注释:
[1]舞象:古代一种武舞。《礼记.内则》:“成童,舞象”。成童指十五岁以上。后世以舞象代指成童。[2]先大夫:指死去的父亲。[3]登第:考中。作者二十三时中举人。[4]倡大义于江东:指顺治二年(1645)南明弘光王朝垮台后,清兵南下江南,钱肃乐等起兵浙东,派张煌言迎立鲁王朱以海为监国,号召东南抗清事。(见全祖望著《年谱》)[5][liáo]:缝缀。[liǎo甲]:把甲胄缝合起来。敽(jiǎo):系,连;干:盾牌。敽干:把盾牌上的绳系好。语出《尚书.费誓》:“善[liáo]乃甲胄,敽乃干。这里的意思是做好战前准备。[6]雕虫之技:代指诗歌写作。[7]筹:筹划。[8]入典制诰:入朝掌管起草诏令。张煌言起兵后,鲁王曾授以翰林院检讨知制诰的官。[9]胡马渡江:指清兵南下。[10]疏草:指作者自己给鲁王上书的底稿。代言:指替鲁王起草的制诰。[11]兵燹(xiǎn):兵火。[12]丙戌:清顺治三年(1646)。[13]提师:领兵。[14]丁亥:清顺治四年(1647)。[15]戊子:清顺治五年(1648)。[16]节:符节。代指主将。顺治五年张煌言到上虞招集义兵,入平冈山寨。(见赵元谦撰《年谱》)[17]庚寅:清顺治七年(1650)。[18]己丑:清顺治六年(1649)。[19]辛卯:清顺治八年(1651)。昌国:这里指舟山。[20]笥(sì):盛物的方形器物。靡有孑遗:一个也没有剩下。[21]丙申:清顺治十三年(1656).前一年张煌言等曾联合郑成功部队收复了舟山。这一年,舟山又被清兵攻克。[22]戊戌:清顺治十五年(1658)。[23]己亥:清顺治十六年(1659)。[24]同仇:《诗经.秦风.无衣》:“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后沿用为“战友”的意思,这里指郑成功。熸(jiān):火熄灭。指郑成功战败。[25]覆瓿(pǒu):盖罐子。汉代刘歆曾说扬雄的《太玄》将来只能盖盛酱的罐子。后以覆瓿比喻著作没有什么价值。这里是作者自谦的话。[26]石头:地名。在江西省南昌市北。石头邮书:典见《世说新语.任诞》:晋代殷羡,字洪乔,为豫章太守,临去,都人托他带信百余封。殷羡行至石头,把书信全部抛入水中,说:“沉者自沉,浮者自浮,殷洪乔不能作致书邮(指寄信的人)。”这里借指作者的文稿全部沉水。[27]职九之厄:厄运。[28]天步:指国家的命运。夷:平,安定。[29]河清之难俟:《左传》襄公八年引逸诗云:“俟河之清,人寿几何。”古人认为等待黄河澄清,是不可能的事。这里借以比喻等待乱世平定遥遥无期。[30]楮(chǔ):桑类的树,皮可制桑皮纸。这里代指纸。[31]全鼎一脔:整锅肉中的一块。[32]广陵散:古曲名。稽康善弹此曲。稽康为司马昭所害,临刑,索琴弹此曲,说:“《广陵散》于今绝矣!”(见《晋书》本传)[33]谬:这里是自谦之辞。膺:受。节钺:任命大将时,皇帝给与受任者的符节的斧钺。这里指作者任军事统帅。[34]少陵:杜甫。天宝之乱:天宝十四年(755)安禄山在范阳发动的叛乱。[35]陶靖节:陶渊明。躬:亲身。丁:当,遇。[36]义煕:晋安帝年号。相传陶不肯臣服于刘裕,所以在作品中保存晋帝年号。(见《宋书》本传)[37]宋室:指赵宋。[38]郑所南:一名思肖。南宋诗人。宋亡后,隐耕吴中,著《心史》诗集,装在铁匣中,投在眢井中。到明末才被发现。眢(yān):枯竭。[39]握奇:即兵书《握奇经》。一说握通“幄”,帐幕。大将所居。奇:通“机”。握机,指军机要地。[40]行(háng)间:军旅之间。[41]永历十六年:即清康熙元年(1662)。这里作者沿用明桂王(朱由榔)建国的年号,其心意与陶渊明同。
张煌言(1620—1664),字玄著,号苍水,浙江鄞县(今并入宁波市)人。崇祯十五年(1642)中举人。明亡,于清顺治二年(1645),与钱肃乐起兵抗清,奉鲁王朱以海为监国,在浙东及舟山群岛一带辗转据守,官至兵部左侍郎。桂王在华南称永历帝后,他任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康熙三年(1664),与清军海战失败,退居悬岙岛(今浙江象山南),后被清兵捕获,送往杭州,拒降而死。诗文大多描写征战生活,激昂慷慨,可惜大半散佚。今有《张苍水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本文选自《张苍水集》第二编,是张煌言为自己的诗集《奇零草》所写的序。文章叙述了作者在国难频仍之际,写于军旅的诗歌内容及其存失情况,从中可以了解作者奔走军中、领兵报国的经历和慷慨长歌、以诗哀世的情怀,以及《奇零草》艰难成集的过程。全文一唱三叹,富于情感。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23 09:12
标题:
蕲水朱康侯行义记.(明)汤显祖
天下有意义之事,非庸庶人所得与也。何也?庸庶人不足以受此名,不足以食此报,盖必存乎其人,虽然,以为名而张之,报而收之,则亦庸庶人之事,非有人其中也。人之大致,惟侠与儒。而人生大患,莫急于有生而无食,尤莫急于有士才而蒙世难。庸庶人视之,曰:“此皆无与吾事也。”天下皆若人之见,则人尽可以饿死而我独饱,天下才士皆可辱可杀,而我独顽然以生。推类以尽,天下宁复有兄弟宗党朋友相拯绝寄妻子之事耶!此侠者之所不欲闻,而亦非儒者之所欲见也。以予所闻,亡友河内太守蕲朱子得之弟康侯有足记者[2]。
其从兄子贞破千金之产,豪浪结客。产尽去,而为渔大泽中不得鱼。殊泣自伤。康侯曰:“如此,天下闻之,必以侠为悔。”岁与之田百斛,曰:“吾非为子贞八口者也。”
初,子得病且剧,自度不可起,割田其宗人为公私费。康侯益为广之,得四百斛,曰:“先岳伯太守之遗也。”旋予必称父兄,可谓儒者。
其最者,在急难友人姜夔一事。黄冈诸生,与王子声事鸣、康侯等为十二友[3]。子尝为我语夔于长安,以为才。会游大吏贵人所口语,捕逮急对。子声已前死,莫为言。夔跳身亡去,北至代。所在十年矣,独其母老人与妇居,丁零讼系,至求死不可得。康侯常间存活之,又时时上书理夔。后稍有哀夔者,得白,夔乃出,曰:“我不可复为郡县诸生矣。取赀所游,而游太学,以交于贤豪长者公卿间,豁吾意。”康侯曰:“子行而嫂饥,奈何?吾有田数十亩,近齐昌,岁可粟六百斛,他豪枲物称是,以给嫂,幸无内顾忧。”夔曰:“可矣。”起别去,择日治文书行。此所为康侯之义也。
或曰:“异日夔必有以报康侯。”非也。康侯何以必知异日耶?或又曰:“康侯为人,故拓落自喜,一时闻人如郭美命、瞿睿夫、焦弱侯,皆相慕艳[4],为之记以传康侯,微亦有名之意耶?”予观康侯,非泄泄为名者。天下凡有意义之事,常力不能致,而心喜之,口道之。喜极而致,固人情也。
如予于康侯未有闻也,而独闻之偶愚。偶愚曰:“非惟如是而已。康侯固留意内学者,文字之外,别有所窥。“若此者,亦非予所知也。独怪江、楚之间,不少学者,江多儒侠,而楚多侠儒。以所闻见,其于兄弟宗党友朋之急,好以其身与焉,而不出于庸庶人之见者,亦几何人也。彼诚无所窥者耶?康侯祖江居黄,能世其家学,必有出文字之外者。姑记其行义以风云。
注释:
[1]朱康侯:名期晋,蕲水诸生。[2]朱子得:名期至,期晋之兄。官至怀庆(河内)知府。[3]王子声:名一鸣,字子声,黄冈人。[4]郭美命:名正域,江夏人。瞿睿夫:名九思,黄梅人。焦弱侯:名竑,江宁人。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23 09:13
标题:
谯楼鼓声记.(明)祝允明
居卧龙街之黄土曲北[1],鼓出郡谯[2]。声自西南来,腾腾沉沉,如莫知其所在。呜呼!鸣霜叫月,浮空摩远,敲寒击热,察公警私[3]。若哀者,若烦冤者,若木然寡情者,徒能煎人肺肠,枯人毛发,催名逐利。吊寒人,惋孤娥,戚戚焉。天涯之薄宦,岭海之放臣,岩窦之枯禅[4],沙塞之穷戍[5],江湖之游女,以至茕孽背灯之泣[6],畸幽玩剑之愤[7],壮侠抚肉之叹[8],迨于悲鸦苦犬,愁螀困蚓[9],且鸣号不能已。呜呼!鼓声之凄感极矣。岁庚戌五月十八日丙夜[10],闻之以为记。
注释:
[1]曲:深巷。[2]谯:谯楼,城上鼓楼,以瞭望报警。[3]察公:昭示公心。警私:惩警私情。[4]岩窦:犹岩穴,谓深僻之地。枯禅:憔悴之僧。[5]沙塞:沙漠边塞。穷戍:守卫边疆之战士。[6]茕孽:指孤苦无依之人。茕,无兄弟或无依靠者。孽,庶子。[7]畸幽:失志落拓之人。[8]抚肉:即抚髀或拊髀,以手拍股,表示慌愤慷慨。见《汉书.冯唐传》。[9]螀:寒蝉。[10]庚戌:弘治三年(1490),作者时年三十。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23 09:13
标题:
秦士录.(明)宋濂
邓弼字伯翊,秦人也。身长七尺,双目有紫棱[1],开合闪闪如电,能以力雄人。邻牛方斗,不查擘[2],拳其脊,折仆地。市门石鼓,十人舁[3],弗能举,两手持之行。然好使酒[4],怒视人,人见辄避,曰:“狂生不可近,近则必得奇辱。”
一日独饮娼楼,萧、冯两书生过其下,急牵入共饮。两生素贱其人,力拒之。弼怒曰:“君终不我从,必杀君,亡命走山泽耳,不能忍君若也[5]。”两生不得已,从之。弼自据中筵,指左右揖两生坐,呼酒歌嘨以为乐。酒酣,解衣箕踞[6],拔刀置案上,铿然鸣。两生雅闻其酒狂,欲起走。弼止之曰:“勿走也,弼亦粗知书,君何至相视如涕唾?今日非速君饮[7],欲少吐胸中不平气耳。四库书从君问[8],即不能答,当血是刃。”两生曰:“有是哉?”遽摘七经数十义叩之[9],弼历举传疏[10],不遗一言。复询历代史,上下三千年,纚纚如贯珠[11]。弼笑曰:“君等伏乎未也[12]?”两生相顾惨沮[13],不敢再有问。弼索酒被发跳叫曰:“吾今日压倒老生矣!古者学在养气,今人一服儒衣,反奄奄欲绝,徒欲驰骋文墨,儿抚一世豪杰。此何可哉!此何可哉!君等休矣!”两生素负多才艺,闻弼言大愧,下楼足不得成步。归询其所与游,亦未尝见其挟册呻吟也。
泰定末[14],德王执法西御史台[15],弼造书数千言袖谒之。阍卒不为通[16],弼曰:“若不知关中有邓伯翊耶?”连击踣数人。声闻于王,王令隶人捽入[17],欲鞭之。弼盛气曰:“公奈何不礼壮士?今天下虽号元事,东海岛夷,尚未臣顺[18],间者驾海舰互市于鄞[19],即不满所欲,出火刀斫柱,杀伤我中国民。诸将军控弦引矢,追至大洋,且战且却,其亏国体为已甚!西南诸蛮,虽曰称草民奉贡,乘黄屋、左纛[20],称制与中国等,尤志士所同愤。诚得如弼者一、二辈,驱十万横磨剑伐之[21],则东西至日所出入,莫非王士矣!公奈何不礼壮士?”庭中人闻之,皆缩颈吐舌,舌久不能收。王曰:“尔自号壮士,解持予鼓噪,前登坚城乎?”曰:“能。”“百万军中,可刺大将乎?”曰:“能。”“突围溃阵,得保首领乎?”曰:“能。”王顾左右曰:“姑试之。”问所须,曰:“铁铠良马各一,雌雄剑二。”王即命给与。阴戒善槊者五十人,驰马出东门外,然后遣弼往。王自临观,空一府随之。既弼至,众槊并进,弼虎吼而奔,人马辟易五十步[22],面目无色。已而烟尘涨天,但见双剑飞舞云雾中,连斫马首堕地,血涔涔滴。王抚髀驩曰[23]:“诚壮士!诚壮士!”命勺酒劳弼,弼立饮不拜。由是狂名振一时,至比之王铁枪云[24]。
王上章荐诸天子。会丞相与王有隙,格其事不下[25]。弼环视四体,叹曰:“天生一具铜筋铁肋,不使立勋万里外,乃槁死三尺蒿下,命也,亦时也!尚何言!”遂入王屋山为道士[26],后十年终。
史官曰:弼死未二十年,天下大乱,是原数千里,人影殆绝。玄鸟来降失家[27],竞栖林木间。使弼在,必当有以自见。惜哉!弼鬼不灵则已,若有灵,吾知其怒发上冲也。
注释:
[1]又目有紫棱:意谓目光锐利有神。《晋书.桓温传》载,刘惔曾称桓温“眼如紫石棱。”[2]擘(bāi)分开。[3]舁(yú):抬。[4]使酒:借酒醉发脾气。[5]苦:气恼。[6]箕踞:古代人席地而坐,若两腿分开如箕状,则是一种轻慢无礼的坐法。[7]速:召请。[8]四库书:指经史子集四部类图书。[9]七经:指儒家的七部经典,名目不一。东汉《一字石经》以《易》、《诗》、《书》、《仪礼》、《春秋》、《公羊》、《论语》为七经。[10]传疏:阐述经义的文字称“传”,对旧注进行解释或进一步发挥的文字称“疏”。这里泛指注解。[11]纚纚(sǎ)有次序。[12]伏:同“服”。[13]惨沮:懊丧。[14]泰定末:元泰定帝末年,泰定凡五年,即公元1324—1328年。[15]德王:当指安德王不答失里。皇庆二年(1313)封。西御史台:指陕西诸道行御史台。行御史台是设在地区的执行御史台职责的官署。[16]阍(hūn)卒:守门的士兵。[17]隶人:差役。捽(zuó)入:揪进来。[18]岛夷:指日本。[19]鄞:今浙江宁波市。[20]黄屋:皇帝专用的以黄缯为里的车盖。左纛:古代帝王乘舆的装饰物,以犛牛尾或雉尾制成,设在车衡的左边,故名。[21]十万横磨剑:《旧五代史.景延广传》:“告戎王曰 ……晋朝有十万品横磨剑,翁若要战则早来。”横磨剑喻精锐的士卒。[22]辟易:避退。[23]抚髀:拍着大腿。驩:同“欢”。[24]王铁枪:指五代时梁骁将王彦章,善使铁枪,所向无敌,军中号为“王铁枪”。[25]格:阻止。[26]王屋山:在今山西阳城、垣曲之间。[27]玄鸟:指燕子。
本文选自《宋文宪公全集》卷三十八。秦,指今陕西一带。这是一篇人物特写,描写了秦士邓弼的事迹和遭遇。文章中的邓弼,既文且武。文能饱读四库之书,压倒素以才艺自负的两书生;武能擘牛举鼓,比之为王铁枪。但因生性抗直,好酒使性,加上统治者内部矛盾,使有“立勋万里外”的宏愿的邓弼,只有遁入山中当了道士。这也是对封建社会摧残人才的控诉,全文抓住几个富有特征的情节,绘声绘色地再现了邓弼的英雄形象。使我们今天读来,还感到虎虎有生气。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23 09:13
标题:
勤学(明)王守仁
已立志为君子,自当从事于学,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从吾游者不以聪慧警捷为高,而以勤确谦抑为上[1]。
诸生试观侪辈之中苟有虚而为盈[2],无而为有,讳己之不能,忌人之有善,自矜自是,大言欺人者,使其人资禀虽甚超迈,侪辈之中有弗疾恶之者乎?有弗鄙贱之者乎?彼固将以欺人,人果遂为所欺,有弗窃笑之者乎?苟有谦默自持,无能自处,笃志力行,勤学好问,称人之善而咎己之失,从人之长而明己之短,忠信乐易[3],表里一致者,使其人资禀虽甚鲁钝,侪辈之中有弗称慕之者乎?彼固以无能自处而不求上人,人果遂以彼为无能,有弗敬尚之者乎?
诸生观此,亦可以知所从事于学矣。
注释:
[1]确:坚实。[2]侪辈:同辈。[3]乐易:愉快和蔼而又平易近人。
王守仁(1472—1528),字伯安,馀姚(今属浙江)人。因曾在阳明书院讲学,世称阳明先生。弘治十二年(1499)进士,历任刑部主事、兵部主事。因上疏救言官戴铣等,忤权宦刘瑾,受廷杖,谪为贵州龙场驿丞。刘瑾被诛后,起用为庐陵知县,迁南京刑部主事、吏部尚书,擢南京太仆少卿,就迁鸿胪卿。后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因镇压农民起义与平定宗室朱宸濠叛乱,封为新建伯,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卒谥文成。
王守仁是明代著名的哲学家,也是文学家。为文主张直抒胸臆,不依傍古人。其文平易畅达,自成一格。《四库全书总目》称其“为文博大昌达,诗亦透逸有致”。著有《王文成公全书》。
本文选自《王文成公全书》卷二十六。王守仁在贬为贵州龙场驿丞时作《教条示龙场诸生》四则,包括立志、勤学、改过、责善。这里所选的是《劝学》一则。文章不是从正面来劝学,而是通过正反对照,让学子自己得出正确的结论,富有启发性。全篇文字简洁,句式整齐,仅用二个对比反诘,就把问题说清楚了,颇有启示后学的作用。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23 09:14
标题:
青莲阁记.(明)汤显祖
李青莲居士为谪仙人[1],金粟如来后身[2],良是。“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心神如在。按其本末[3],窥峨嵋,张洞庭,卧浔阳,醉青山,孤纵晻映[4],止此长江一带耳。风流遂远[5],八百年而后,乃始有广陵李季宣焉[6]。
季宣之尊人乐翁先生[7],有道之士也。处㗊而神清[8],休然穆然,《五经》师其讲授[9],六德宗其仪表[10]。达人有后,爰发其祥。梦若有持清都广乐[11],徘徊江庭以祝将之,曰:“以为汝子。”觉而生季宣,因以名。生有奇质,就傅之龄[12],《骚》《雅》千篇[13],殆欲上口。弱冠[14],能为文章。云霞风霆,藻神逸气,遂拜贤书,名在河岳。公车数上[15],尊人惜之,曰:“古昔闻人雅好鸣琴之理[16],子无意乎。”
季宣奉命筮仕[17],授山以东济阳长。资事父以事君,亦资事君而事父也。三年,大著良声,雅歌徒咏。然而雄心未弇[18],侠气犹厉,处世同于海鸟,在俗惊其神骏。遂乃风期为贾患之媒[19],文字只招残之檄矣。君慨然出神武门[20],登泰山吴观而啸曰[21]:“使吾一饮扬子中泠水[22],亦何必三周华不注耶[23]!且亲在,终致吾臣而为子矣[24]。”则归而从太公。群从骚牢,夷犹乎江皋,眺听壶觞,言世外之事,颓如也。
起而视其处,有最胜焉。江南诸山,翠微浥晔几席,欣言外之。夷堂发㚇,层楼其上。望远可以赋诗,居清可以读书。书非仙释通隐丽娟之音,皆所不取。然季宣为人伟朗横绝,喜宾客。而芜城真州[25],故天下之轴也,四方游人,车盖帆影无绝,通江不见季宣,即色沮而神懊。以是季宣日与天下游士通从,相与浮拍跳踉[26],淋漓顿挫,以极其致。时时挟金、焦而临北固[27],为褰裳蹈海之谈[28]。故常与游者,莫不眙[目咢]相视[29],叹曰:“季宣殆青莲后身也。”相与颜其阁曰“青莲”。
季宣叹曰:“未敢然也。吾有友,江以西清远道人[30],试尝问之。”道人闻而嘻曰:“有是哉!古今人不相及,亦其时耳。世有有情之天下,有有法之天下。唐人受陈、隋风流,君臣游幸,率以才情自胜,则可以共浴华清,从阶升,娭广寒[31]。令白也生今之世[32],滔荡零落,尚不能得一中县而治,彼诚遇有情之天下也。今天下大致灭才情而尊吏法,故季宣低眉而在此[33]。假生白时,其才气凌厉一世,倒骑驴[34],就巾试面,岂足道哉!”
海风江月,千古如斯。吾以为《青莲阁记》。
注释:
[1]李青莲: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2]金粟如来:佛名,即维摩诘大士。[3]本末:始末;经历。[4]晻映:掩映。此谓李白与长江一带山水景物彼此掩映衬托。[5]风流:犹遗风,流风馀韵。[6]李季宣:名柷,仪征人。曾任山东济阳令,后辞官归里。工诗文,著有《青莲馆》、《摄山草》等。[7]尊人:对父母的尊称。此谓父亲。[8]㗊:喧哗。[9]《五经》:五部儒家经典,即《诗》、《书》、《礼》、《易》、《春秋》。[10]六德:六项道德标准,即“知、仁、圣、义、忠、和”。见《周礼.地官.大司徒》。[11]清都广乐:天上的仙乐。清都,神话传说中天帝居住的宫阙。广乐,仙乐。《穆天子传》:“天子乃奏广乐。”[12]就傅之龄:学龄。[13]《骚》《雅》:《离骚》和《诗经》的《大雅》《小雅》。[14]弱冠:二十岁左右。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尚年少,故称。[15]公车:官车。汉以公家车马递送应举之人,后因以“公车”为举人入京应试的代称。[16]鸣琴:《吕氏春秋.察贤》:“宓子贱治单父,弹鸣琴,身不下堂而单父治。”后因用“鸣琴”称颂地方官简政清刑,无为而治。[17]筮仕:古人将出外做官,先占卦问吉凶。后称初次为官为“筮仕”。[18]弇:蔽。[19]“遂乃”句:谓季宣的为人招致来灾祸。风期,风度品格。贾患,招祸。《仪征县志》卷三十六记李季宣:“治邑清钱谷,惩滑胥,建巽阁……而文事仍应接不暇。上司以是奇之。忽为蜚语所中……竟飘然而归,高卧田间。黄中丞以诗劝驾曰:‘莫倚文章能致身,攻文今时亦误人;莫倚儒雅能饰吏,儒雅反为俗吏忌。’柷亦作诗答之曰:‘饮不必济上水,扬子江心堪洗耳;食不必汶阳田,铜山千顷禾如烟。’”[20]神武门:古宫门名,即南朝时建康皇宫西首之神虎门。相传南朝建梁弘景曾在此挂衣冠而上书辞禄。[21]吴观:泰山峰名。[22]中泠:泉名,在镇江西北金山下的长江中。[23]“亦何必”句:《左传.成公二年》:“齐师败绩,逐之,三周华不注。”华不注,山名。[24]致:归还,即致仕,辞官。[25]芜城:扬州故城。因南朝宋鲍照作《芜城赋》而得名。真州:今江苏仪征,旧隶扬州。[26]浮拍:即“拍浮”,诗酒娱情。[27]金、焦、北固:镇江金山、焦山、北固山。[28]褰裳蹈海之谈:谓谈论方外神仙之事。[29]眙[目咢]:亦作“眙愕”。瞠目惊讶貌。[30]清远道人:汤显祖的别署。汤氏与李季宣交情颇深,其《寄李季宣》云:“弟于兄交虽道义,情逾骨肉。废弃十余年,始得一通问,可谓有心人乎?想仁嫂以次百幅,玉郎诸生几人?真州、石城,是吾属啸歌之路也。魂梦在兹,能无慨惝!弟弃官速窭,日甚一日。幸二尊人健饭,三儿粗能读书,不至忧能伤人耳。千里风期,曷胜契阔之叹。”[31]“则可以”三句:谓唐明皇与杨贵妃共浴华清池,梦游广寒宫等事。娭,同“嬉”,游玩。[32]白:李白。[33]低眉:抑郁不伸貌。[34]倒骑驴:唐方士张果,隐居中条山,自言生于尧时,常倒骑白驴,日行数千里,休息时将驴折叠起来,藏于巾箱之中,世传为八仙之一。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23 09:15
标题:
青霞先生文集序.〔明〕茅坤
青霞沈君[1],由锦衣经历[2]上书诋宰执[3],宰执深疾之。方力构[4]其罪,赖明天子仁圣,特薄其谴,徙之塞上[5]。当是时,君之直谏之名满天下。已而君累然携妻子,出家塞上。会北敌数内犯[6],而帅府以下,束手闭垒,以恣敌之出没,不及飞一镞以相抗。甚且及敌之退,则割中土之战没者与野行者之馘[7]以为功。而父之哭其子,妻之哭其夫,兄之哭其弟者,往往而是,无所控吁。君既上愤疆埸[8]之日弛,而又下痛诸将士日菅刈[9]我人民以蒙国家也,数呜咽欷歔,而以其所忧郁发之于诗歌文章,以泄其怀,即集中所载诸什是也。君故以直谏为重于时,而其所著为诗歌文章,又多所讥刺,稍稍传播,上下震恐。始出死力相煽构,而君之祸作矣。
君既没,而一时阃寄[10]所相与谗君者,寻且坐罪罢去。又未几,故宰执之仇君者亦报罢。而君之门人谏俞君[11],于是裒辑其生平所著若干卷,刻而传之。而其子以敬[12],来请予序之首简。
茅子受读而题之曰:若君者,非古之志士之遗乎哉?孔子删《诗》[3],自《小弁》[14]之怨亲,《巷伯》[15]之刺谗而下,其忠臣、寡妇、幽人、怼士之什,并列之为“风”,疏之为“雅”,不可胜数。岂皆古之中声[16]也哉?然孔子不遽遗之者,特悯其人,矜其志。犹曰“发乎情,止乎礼义[17]”,“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为戒[18]”焉耳。予尝按次[19]春秋以来,屈原之《骚》疑于怨[20],伍胥之谏疑于胁[21],贾谊之《疏》疑于激[22],叔夜之诗疑于愤[23],刘蕡之对疑于亢[24]。然推孔子删《诗》之旨而裒次之,当亦未必无录之者。君既没,而海内之荐绅[25]大夫,至今言及君,无不酸鼻而流涕。呜呼!集中所载《鸣剑》、《筹边》诸什,试令后之人读之,其足以寒贼臣之胆,而跃塞垣战士之马,而作之忾也固矣[26]。他日国家采风[27]者之使出而览观焉,其能遗之也乎?予谨识[28]之。至于文词之工不工,及当古作者之旨与否,非所以论君之大者也,予故不著。
——选自《四库全书》本《青霞集》
注释:
[1]青霞沈君:沈鍊别号青霞,著有《青霞集》或称《青霞先生文集》。[2]锦衣卫经历:锦衣卫,明官署名,即“锦衣亲军都指挥司”,下设同知、佥事、经历司、镇抚司等。洪武十五年设置。原为护卫皇宫的亲军,后职权渐大,兼管刑狱,巡察、缉捕等事。经历,“经历司”中官之职称,掌管文牍之事。[3]上书诋宰执:宰执,本指宰相,明初设丞相,后废不用,代之以内阁大学士。这里指大学士严嵩。嘉靖三十年正月,沈鍊上书揭发严嵩十大罪状,详见《明史.沈鍊传》。[4]构:构陷,捏造罪名,加以陷害。[5]徙之塞上:据《明史.沈鍊传》,沈鍊因揭发严嵩父子罪状,被杖数十,谪佃保安州(今河北涿鹿、宣代一带)。[6]“会北敌”句:北敌,指当时北方元朝后裔鞑靼可汗俺答汗,数(shuò朔),屡次,俺答多次率兵侵犯河北北部地区。[7]馘(guó国):古代战争中割掉敌人的左耳,计数献功。这里指所割的左耳。[8]疆埸(yì易):国界,边境。[9]菅刈(jiān yì坚义):菅,草名,刈,割(草或农作物)。菅刈,像割草一样地(杀戮人民)。[10]阃寄:阃,门槛,引申指国门。把军权委托给武将,称阃寄,意思是把国门之外的事寄托给武将。这里是指陷害沈鍊的总督杨顺、巡按路楷,事见《明史.沈鍊传》。[11]给谏:官职名,即给事中。俞君:未详。[12]以敬:沈鍊的长子沈襄,字以敬。[13]孔子删《诗》:《诗》即《诗经》。《史记.孔子世家》:“古者诗三千馀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后世学者对此说颇有争议,迄未定论。[14]《小弁》:《诗经.小雅》篇名。《诗序》说:“《小弁》,剌幽王也,太子之傅作焉。“相传周幽王欲立褒姒子伯服,放逐太子宜臼,宜臼之傅因作此诗。但齐、鲁二家《诗》以为是周尹吉甫之子伯奇因被逐而作。[15]《巷伯》:《诗经.小雅》篇名。是寺人(宫中近侍之人)孟子被谗受刑,为发泄愤懑而作。[16]中声:中正和谐的音乐,即古代的“雅乐”,相对于“变声”或“郑卫之音”而言。[17]“发乎情”二句:《毛诗序》:“故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是说“变风”的作者从基本性出发,虽然抒发了悲伤、怨刺的情绪,但却没有超越礼仪的界限。[18]“言之者无罪”二句:亦见《毛诗序》。[19]按次:按而次之。按,考察,研究;次,排列。[20]“屈原”句:屈原(约前340-约前278)名平子原,又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楚人,怀王时任左徒、三闾大夫。主张内修政治,外抗强秦。遭诬陷去职,后又被放逐江南,怨愤而作《离骚》。疑(nǐ 你)通“拟”,类似。[21]“伍胥”句:伍胥即伍子胥(?—前484),名员,春秋楚人。因父兄受馋被楚平王杀害而奔吴,佐吴王阖闾大败楚军。后吴伐越。伍子胥屡谏吴王夫差灭越,言辞不屈,终因受谗被迫自杀。事见《史记.伍子胥列传》。[22]“贾谊”句: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文帝时为博士,后迁太中大夫,被谗贬长沙王太傅,后为梁怀王太傅。曾上《陈政事疏》等,指斥时弊,言辞激烈。[23]“叔夜”句:嵇康(224—263),字叔夜,三国魏人,官中散大夫。后因不满于司马氏集团的统治,隐居不仕。终遭钟会构陷被杀。曾作《幽愤诗》以抒发被诬下狱的幽愤。[24]“刘蕡(fén汾)”句:刘蕡,字去华,唐昌平人,宝历二年进士。文宗时试贤良对策,犯颜敢谏,长篇大论,言辞亢激。因宦官当道,黜而不用。详见《旧唐书.刘蕡传》。[25]荐(jìn进)绅:荐,同“搢”。荐绅即搢绅、缙绅,士大夫有官位的人。[26]作之忾(kài)也固矣:作,振作。忾,义愤。固,一定,必然。句意是:振奋起他们(守边战士)对敌人的愤恨,同仇敌忾,那是必然的了。[27]采风:风,民间歌谣。古代有采风(《汉书.艺文志》称为“采诗”)制度,朝廷派出官员到民间采集歌谣,从中考察民风和政令得失。[28]识(zhì志):记。
译文:
沈君青霞,以锦衣卫经历的身份,上书抨击宰相,宰相因此非常痛恨他。正在竭力罗织他罪名的时候,幸亏皇帝仁慈圣明,特别减轻他的罪责,把他流放到边塞去。在那段时期,沈君敢于直谏的美名已传遍天下。不久,沈君就拖累着妻子儿女,离家来到塞上。正巧碰上宣府镇、大同镇一带频频传来敌人入侵的告急警报,而帅府以下的各级将领,都束手无策,紧闭城垒,任凭敌寇出入侵扰,连射一支箭抗击敌人的事都没有做到。甚至等到敌人退却,就割下自己队伍中阵亡者和在郊野行走百姓的左耳,来邀功请赏。于是父亲哭儿子,妻子哭丈夫,哥哥哭弟弟的惨状,到处都是,百姓们连控诉呼吁的地方都没有。沈君对上既愤慨边疆防务的日益废弛,对下又痛恨众将士任意残杀人民,蒙骗朝廷,多次哭泣感叹,便把他的忧郁表现在诗歌文章之中,以抒发情怀,就成为文集中的这些篇章。沈君原来就以敢于直谏,受到时人的敬重,而他所写的诗歌文章,又对时政多所讽刺,逐渐传播出去,朝廷上下都感到震惊恐慌。于是他们开始竭力进行造谣陷害,这样沈君的大祸就发生了。沈君被害死以后,虽然朝中的官员不敢为他辨冤,但当年身居军事要职、一起陷害沈君的人,不久便因罪撤职。又过了不久,原来仇视沈君的宰相也被罢官。沈君的老朋友俞君,于是收集编辑了他一生的著述若干卷,刊刻流传。沈君的儿子沈襄,来请我写篇序言放在文集前面。
我恭读了文集后写道:像沈君这样的人,不就是古代有高尚节操的那一类志士吗?孔子删定《诗经》,从《小弁》篇的怨恨亲人,《巷伯》篇的讥刺谗人以下,其中忠臣、寡妇、隐士和愤世嫉俗之人的作品,一起被列入“国风”、分入“小雅”的,数不胜数。它们难道都符合古诗的音律吗?然而孔子所以并不轻易删掉它们,只是因为怜悯这些人的遭遇,推重他们的志向。还说“这些诗歌都是发自内心的感情,又以合乎礼义为归宿”,“说的人没有罪,听的人完全应该引为鉴戒”。我曾经按次序考察从春秋以来的作品,屈原的《离骚》,似乎有发泄怨恨之嫌;伍子胥的进谏,似乎有进行威胁之嫌;贾谊的《陈政事疏》,似乎有过于偏激之嫌;嵇康的诗歌,似乎有过分激愤之嫌;刘蕡的对策,似乎有亢奋偏执之嫌。然而运用孔子删定《诗经》的宗旨,来收集编次它们,恐怕也未必不被录取。沈君虽已去世,但海内的士大夫至今一提到他,没有一个不鼻酸流泪的。啊!文集中所收载的《鸣剑》、《筹边》等篇,如果让后代人读了,它们足以使奸臣胆寒,使边防战士跃马杀敌,而激发起同仇敌忾的义愤,那是肯定的!日后假如朝廷的采风使者出使各地而看到这些诗篇,难道会把它们遗漏掉吗?我恭敬地记在这里。
至于说到文采辞藻的精美不精美,以及与古代作家为文的宗旨是否符合,那不是评论沈君大节的东西,所以我就不写了。
嘉靖癸亥(一五六三年)孟春望日(正月十五日)归安茅坤拜书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23 09:15
标题:
人虎说.(明)宋濂
莆田壶山下有路通海[1],贩鬻者由之。至正丁末春[2],民衣虎皮,煅利铁为爪牙[3],习其奋跃之态,绝类。乃出伏灌莽中,使侦者缘木而视[4],有负囊至者,则啸以为信,虎跃出扼其吭杀之[5]。或脔其肉为噬啮状[6];裂其囊,拔物之尤者,余封秘如故,示人弗疑。人竞传壶山下有虎不食人,惟吮其血,且神之。
已而,民偶出,其妇守岩穴。闻木上嘨声急,竟必有重货,乃蒙皮而搏之。妇人质脆柔,贩者得与抗。妇惧,逸去。微见其跖[7],人也。归谋诸邻,噪逐之。抵穴,获金帛无算,民竟逃去。
呜呼!世之人虎,岂独民也哉!
说明:
本文选自《宋文宪公全集》卷十七。作者记载了这则人伪装成老虎来杀人谋财而终被揭穿的小故事,表达了作者对种种人虎式人物的憎恨之情,并预言他们的诡计也终将被揭穿,终将大白于天下。
注释:
[1]莆田:今福建莆田。壶山:即壶公山,在今莆田城南二十里处。[2]至正丁末:元顺帝至正二十七年(1367)。[3]煅:同“锻”。[4]缘木:爬上树。[5]吭(hāng)咽喉。[6]脔(luán):割碎。噬啮(shì nèi):咬。[7]跖(zhí):同“蹠”,脚掌。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23 09:16
标题:
任光禄竹溪记.(明)唐顺之
余尝游于京师侯家富人之园,见其所蓄,自绝徼(2)海外奇花石无所不致,而所不能致者惟竹。吾江南人斩竹而薪之,其为园,亦必购求海外奇花石,或千钱买一石、百钱买一花,不自惜。然有竹据其间,或芟而去焉,曰:“毋以是占我花石地!”而京师人苟可致一竹,辄不惜数千钱;然才遇霜雪,又槁以死。以其难致而又多槁死,则人益贵之。而江南人甚或笑之曰:“京师人乃宝吾之所薪!”
呜呼!奇花石诚为京师与江南人所贵,然穷其所生之地,则绝徼海外之人视之,吾意其亦无以甚异于竹之在江以南。而绝徼海外,或素不产竹之地,然使其人一旦见竹,吾意其必又有甚于京师人之宝之者。是将不胜笑也。语云:“人去乡则益贱,物去乡则益贵。”以此言之,世之好丑,亦何常之有乎!
余舅光禄任君治园于荆溪(3)之上,遍植以竹,不植他木。竹间作一小楼,暇则与客吟啸其中。而间谓余曰:“吾不能与有力者争池亭花石之胜,独此取诸土之所有,可以不劳力而蓊然满园,亦足适也。因自谓竹溪主人。甥其为我记之。”
余以谓君岂真不能与有力者争,而漫然取诸其土之所有者;无乃独有所深好于竹,而不欲以告人欤?昔人论竹,以为绝无声色臭味可好。故其巧怪不如石,其妖艳绰约不如花,孑孑然有似乎偃蹇孤特(4)之士,不可以谐于俗。是以自古以来,知好竹者绝少。且彼京师人亦岂能知而贵之,不过欲以此斗富,与奇花石等耳。故京师人之贵竹,与江南人之不贵竹,其为不知竹一也。君生长于纷华,而能不溺乎其中,裘马、僮奴、歌舞,凡诸富人所酣嗜,一切斥去。尤挺挺不妄与人交,凛然有偃蹇孤特之气,此其于竹必有自得焉。而举凡万物,可喜可玩,固有不能间也欤?然则虽使竹非其土之所有,君犹将极其力以致之,而后快乎其心。君之力虽使能尽致奇花石,而其好固有不存也。
嗟乎!竹固可以不出江南而取贵也哉!吾重有所感矣!
——选自《四部丛刊》本《荆川先生文集》[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0:56编辑过]
注释:
(1)光禄:官名,光禄寺卿或少卿。任氏未详。(2)绝徼:极远的边地。(3)荆溪:水名,在江苏宜兴县南,注入太湖。(4)偃蹇孤特:高傲而独立不偶。[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9:52编辑过]
译文:
我曾经游观过京城世宦富贵人家的亭园,见那里集聚的东西,自极远的边地到海外,奇异的花卉石子没有不能罗致的,所不能罗致的只有竹子。我们江南人砍伐竹子当柴烧,筑园构亭也必定购买寻求海外的奇花异石,有的用千钱买一石,有的用百钱买一花,并不吝惜。然而如有竹子占据在当中,有时就将它砍去,说:“不要让它占了我种花置石的地方”。但京城人如果能觅到一竿竹子,常常不惜化费数千钱来购买;然而一遇到下霜降雪,便又都干枯而死。正因为它的难以寻觅而且又多枯死,人们因此就更加珍爱它。而江南人甚而笑他们说:“京城人竟把我们当柴烧的东西视为珍宝。”
呜呼!奇花异石诚然为京城与江南人所珍爱。然而追溯它们的产地,则边地和海外人看待它们,我想也与竹子在江南没有什么大的区别。而边地海外,或许是从不出产竹子的地方,假如让那里的人一旦看到竹子,我想他们必定比京城人更加珍爱和看重它。这种情况恐怕是笑不完的了。俗语说:“人离乡则愈贱,物离乡则愈贵。”如此说来,世上的美丑好恶,又有什么不变的标准呢!
我的舅舅任光禄君在荆溪的边上构筑了一个亭园,到处种竹,不种其它的花木。竹林间造了一座小楼,有空就与客人在那里吟诗啸歌。他偶然对我说:“我不能与有势力的人比池亭花石的胜况,单独在这里取山地本来所有的东西,可以不化费劳力而使满园苍翠葱茏,也足以自适。因此自称是竹溪主人。请外甥为我记述一下吧。”
我以为任君哪里是真的不能与有势力者攀比,而随意取其当地所有;恐怕还是对竹独有特殊的爱好,而不愿意把它告诉别人吧?过去有人谈论竹子,以为它决没有动人的姿色和香味值得喜爱。所以它奇巧怪异不如石,妖艳柔美不如花,孑孑然,孑孑然有如高傲独立的士人,不能与尘俗混同合一。因此自古以来,知道珍爱竹子的人极少。那么京城人难道也是能知竹而加以珍爱的吗?他们不过是想用此与别人争夸富贵,如同用奇花异石向人炫耀一样。所以京城人的珍爱竹子,与江南人的不重竹子,他们同属于不知竹是一样的。任君在繁华纷闹中生长,而能不沉溺其中,衣饰车马僮仆歌舞,凡是富贵人家所沉湎嗜好的,一切摒斥而去。尤其是方正刚直不随意与人交往,凛然有高洁独立之气,这正是任君对于竹子必有自得的地方。世上可喜可玩的万物,原有不能割舍的吗?那么虽然假使竹子不是这里的土地所有,任君也将竭尽其力予以收集,然后心里才高兴。任君的财力虽然使他能尽量寻觅奇花异石,然而他的爱好本不在此啊。
可叹啊!竹子本可以不出江南而为人贵重,对此我重新有了感受了。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23 09:16
标题:
三概.(明)陈子龙
一、李氏之鸠
畜鸠者以五月五日剪其舌。取汞、硫,火炼之成灵沙,杂米菽,日三饲,变易其心,则能为人言,过于鹦鹉。李氏有一鸠甚慧,养之数年矣。日则飞翔于櫩楹帘幕间,不远去。夕宿于笼,以避狸鼠。见童婢有私持物及摘花者,必告其主人。晋人贾于吴者见之,愿以十金易焉。鸠觉其意,告主人曰:“我居此久,不忍去。公必欲市我他所,我且不食。”主人给之曰:“我友有欲欢汝者,即携汝归耳。”至贾家。则舍之去。鸠竟不食,哀鸣告归。贾人怜其志,且恐鸠死而金无取偿也,遂损金十之二,而以鸠还李氏,鸠乃食。陈子曰“鸠,拙鸟也,不轻去就,其仪一兮。是以诗人比之君子[1],而屈氏犹恶其佻巧[2],何也?”
二、邬氏之犬
余少时有苍头尤愚者语余[3]:曩尝从先王父刑部公居莘村别墅[4],邻有邬氏犬甚猛。晨夕过舍摇尾,众皆叱之,先王父独令愚时饲以馀食。至春月,先王父携愚一人从田舍饮且醉,归,行阡陌中。菽麦菶菶[5],不见前后。有蚩蚩然出于草间者,则瘈狗也[6]。迎人突如,相距五武[7]。世传瘈狗噬者必死。方皇遽间,且奔且回顾,忽见邬氏犬从间道横截之,相啮狺狺[8],因得以脱。明日视之,二犬俱毙矣。盖瘈者屈于猛,良者殄于毒也[9]。先王父命愚瘗之竹林。嗟乎!桑下之饿夫[10],以一饭而免宣孟[11]。苟非其人,虽岁禄万钟、日享之大牢[12],无益也。
三、许氏之鹤
里中许氏园有二鹤,其雄毙焉。岁余,客有复以二鹤赠者,孤鹤踽踽避之[13],不同饮啄也。雄鹤窥其匹,入林涧间,意挟两雌。翛然蹑迹,则引吭长鸣相搏击,至舍之去乃已,夕双鹤宿于池,则孤鹤宿于庭,其在庭也亦然。每月明风和,双鹤翩翩起舞,嘹唳鸣和,孤鹤寂处不应。或风雨晦冥,寒湍泻石,霜叶辞柯,哀音忽发,有类清角,闻者莫不悲之。主人长其羽翮,纵之去。是故缡帨之操[14],锋刃不能变也。鷇卵之信[15],寒暑不能夺也。九三不恒[16],亦孔之丑也[17]。
注释:
[1]是以诗人比之君子:《诗经.曹风.鸤鸠》:“鸤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意思是鸤鸠鸟喂养小鸟不偏不依,而且秉志不二,不改初衷。所以诗人把它比作君子。[2]屈氏犹恶其佻巧:指屈原《离骚》所说:“雄鸠之鸣逝兮,余犹恶其佻巧。”[3]苍头:古代私家所属的奴隶,后来用为仆隶的通称。[4]曩(nǎng):从前。王父:祖父。[5]菶菶(běng):草木茂盛的样子。[6]瘈(zhì)狗:疯狗。瘈:疯狂。[7]五武:五步。[8]狺狺(yín):狗吠叫的声音。[9]殄(tiǎn):灭绝,灭亡。[10]桑下之饿夫:春秋时晋人灵辄,曾饥困于翳桑,受食于赵盾,赵盾并以箪食送其母。后灵辄为晋灵公的卫士。灵公伏甲士欲杀赵盾,灵辄便倒戈相救。赵盾问其故,灵辄曰:“翳桑之饿人也。”后因称一饭之恩必报者为翳桑饿人。[11]宣孟:赵盾卒谥宣子,又称宣孟。[12]大牢:古代祭祀并用牛、羊、猪三牲的,叫大牢,又作太牢。[13]踽踽(jǔ):形容走路孤单的样子。[14]缡帨(lí shuì):古时女子出嫁时所系的佩巾,这里代指妇女。[15]鷇(kòu)卵:代指禽鸟。鷇,初生的小鸟。[16]九三不恒:指德行不常。语本《易.恒》:“九三,不恒其德。”[17]亦孔之丑:也是非常的可恶。语本《诗经.节南山》:“日有食之,亦孔之丑。”
陈子龙(1608—1647),松江华亭人。字人中,更字卧子,崇祯进士。工举子业,兼治诗赋古文。取法魏晋,骈体尤精妙。后因京师陷落,事福王于南京。以时事不可为,乞终养去。南都失,遁为僧,后投水死。有《诗问略》、《白云草庐居》、《湘真阁》诸稿。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23 09:18
标题:
三圣庵.(明)刘侗
德胜门东[1],水田数百亩,沟洫浍川上[2],堤柳行植,与畦中秧稻分露同烟[3]。春绿到夏,夏黄到秋。都人望有时[4],望绿浅深,为春事浅深;望黄浅深,又为秋事浅深。望际[5],闻歌有时:春插秧歌,声疾以欲;夏桔槔水歌[7],声哀以啭[8];秋合酺赛社之乐歌[9],声哗以嘻;然不有秋也[10],岁不辄闻也[11]。
有台而亭之[12],以极望,以迟所闻者[13]。三圣庵,背水田庵焉[14]。门前古木四,为近水也,柯如青铜[15],亭亭[16]。台,庵之西。台下亩,方广如庵。豆有棚,瓜有架,绿且黄也,外与稻杨同候[17]。台上亭,曰观稻,观不直稻也[18],畦陇之方方,林木之行行,梵宇之厂厂[19],雉堞之凸凸[20],皆观之。
注释:
[1]德胜门:北京内城北面靠西的一个城门。[2]沟洫(yù):田间水稻。浍(kuài):田间排水渠。川:河流。[3]分露:分别承受着露水。同烟:一同被雾气笼罩着。烟:泛指山水云雾等气。[4]都人:京城的人们。[5]际:时候。[6]疾以欲:迅速而婉顺。[7]桔槔(jié gāo):一种在井上汲水的工具。[8]哀以啭:悲哀而宛啭。[9]合酺(pú):合聚饮食。赛社:一年农事完成后,陈酒食以报田神,聚饮作乐。[10]不有秋:收成不好。[11]岁:一年的收成,年景。辄(zhé):总是。[12]亭:此处作动词,建亭的意思。[13]迟:等待。[14]庵:此处作动词,修筑。[15]柯:树枝。青铜:青铜色。[16]亭亭:高耸的样子。[17]同候:这里指瓜豆的“绿且黄”,与稻、杨一样随节候变化,[18]直:同“值”,遇上。[19]梵宇:佛寺。厂厂(hàn):这里形容高高的样子。[20]雉堞(dié):城墙上修筑的呈凹凸形的矮墙,又叫女墙。
刘侗(约1593—约1636),字同人,号格庵,麻城(今湖北省麻城)人。崇祯七年(1634)进士,任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知县,卒于赴任途中。
他是“竟陵派”的重要作家。著有《龙井崖诗》、《雉草》。另有与于奕正合撰的《帝京景物略》。于奕正负责寻找资料,刘侗负责写作成文,全书八卷,主要记载北京城郊的名胜古迹、景物风土、人物故事。这部书在文字上体现了“竟陵派”的幽深孤峭的特点。
本文选自《帝京景物略》。文中主要描写了三圣庵所处的方位和周围的景物。三圣庵背水田而修筑,庵西有观稻亭,都人可以登亭远望,通过稻田的颜色和农家的歌声,了解农事的变化情况。或许此地以三圣庵得名,故题为三圣庵。实际上作者并没有重笔描写三圣庵本身。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23 09:18
标题:
三游乌龙潭记.(明)谭元春
予初游潭上,自旱西门左行城阴下[1],芦苇成洲,隙中露潭影。七夕再来,又见城端柳穷为竹,竹穷皆芦,芦青青达于园林。后五日,献孺召焉[2]。止生坐森阁未归[3],潘子景升、钟子伯敬由芦洲来[4],予与林氏兄弟由华林园、谢公墩取微径南来[5],皆会于潭上。潭上者,有灵应,观之。
冈合陂陀[6],木杪之水坠于潭[7]。清凉一带[8],坐灌其后,与潭边人家檐溜沟勺入浚潭中[9],冬夏一深。阁去潭虽三丈余,若在潭中立;筏行潭无所不之,反若往水轩。潭以北,莲叶未败,方作秋香气,令筏先就之。又爱隔岸林木,有朱垣点深翠中,令筏泊之。初上蒙翳[10],忽复得路,登登至冈。冈外野畴方塘,远湖近圃。宋子指谓予曰:“此中深可住。若冈下结庐,辟一上山径,頫空杳之潭[11],收前后之绿,天下升平,老此无憾矣!”已而茅子至,又以告茅子。
是时残阳接月,晚霞四起,朱光下射,水地霞天。始犹红洲边,已而潭左方红,已而红在莲叶下起,已而尽潭皆頳[12]。明霞作底,五色忽复杂之。下冈寻筏,月已待我半潭。乃回篙泊新亭柳下,看月浮波际,金光数十道,如七夕电影[13],柳丝垂垂拜月。无论明宵,诸君试思前番风雨乎[14]?相与上阁,周望不去。适有灯起荟蔚中[15],殊可爱。或曰:“此渔灯也。”
注释:
[1]旱西门:南京城门名,又称清凉门。[2]献孺:姓宋,作者之友。[3]止生:茅元仪,字止生。森阁:茅元仪所建,在乌龙潭附近。[4]景升:潘之恒,字景升。伯敬:钟惺,字伯敬。[5]华林园:南京园林。原为三国时东吴宫苑。谢公墩:原为晋谢安园池。地近钟山。[6]陂陀:倾斜。[7]木杪:树梢。[8]清凉:清凉山。[9]浚:深。[10]蒙翳:此指草木覆盖。[11]頫(fǔ)低头。同“俯”。[12]頳(chēng):红色。[13]电影:雷电之光影。七夕电影:指作者二游乌龙潭遇雷雨时情形。[14]前番风雨:指二游乌龙潭事。[15]荟蔚:茂密的草丛树林。
本文选自《谭友夏合集》卷十一。文章描述了作者与好友第三次游乌龙潭的经历,先写山林与潭水相接的幽深境界,继而写晚霞映潭和月色照潭的奇妙景色,可以说逐层点染,极写乌龙潭晴日间多姿多彩之美。这与二游乌龙潭时风雨大作的景象形成了有趣的对比。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23 09:19
标题:
山中嘉树记.(明)姚希孟
山以树为衣。山无树,犹丽姝不得罗襦绣带,而骄语綦缟[1],能发其惊鸿游龙之态否耶[2]?洞庭固嘉树薮也[3]。花有二时,为梅为梨。梅之盛,未知较光福、邓尉间何如?但见老干苞香,纠错诸坞中,后保本、涵村为最。往往团而续,不若光福亘而联,疑光福差雄也。所传甪头梨花,则天下无双矣。又闻黄家堡有一老桂云。甪庵四季山茶,传为甪里先生手植[4],吾何所取质哉!果熟为橙橘,果娱口,非用悦目,乃谈闽南鲜荔枝者,不独涎流,双睫亦淫淫不自持矣。橙橘凛高秋之气,肃然严冷,然深黄浅绛,遥映绿丛。如礼法大家未尝不浓妆靓饰,而举止矜重,隐身自蔽。清霜既醉,色韵成酣,间以银杏之苍姿,枫林之袨色[5],遂使明沙净渚,别开图画,远岫孤峰,转增缛绣。此秋山一时之美,独擅于洞庭,余所为选时而践也。长松落落,远者一二百年,近亦不下数十年。寅朝曦[6],攀夕照,邀清晖于明月,漱爽籁之清风。即水远不闻湍濑,僧懒不习鼓钟,而树杪生涛,山空响梵[7],划然而豺啸,㗁然而蛟螭吟,此皆松之韵也。
松莫盛于天王,莫古于花山。若包山水月,则晋、楚、齐、秦之匹。惜未见罗汉、法喜诸松耳[8]。松之为龙攫者二:一在徐文敏祖墓,由趾贯其巅,伤痕加刳,树夭矫自若;一在上方坞,剞卧桥上,若推仆不得起,作臃肿支离态,而须戟怒攻。夫松,固木中龙类也。故松脂入地为琥珀,龙血亦为琥珀。何同偶相轧,岂亦恶其似龙者耶?为雷劈者一,则松台孤松也。雷火削去一枝,当是助乖龙为虐,而老干未戕,马远笔意故在[9]。柏则花山寺前侧柏两株,高仅三尺,枝匽叶掩,有璎珞庄严之相。天王寺古本一株,百馀年物矣。枝枝向佛,若合十皈依者。玄奘归而松枝转[10],孰谓无情不说法也?爱告主林神,当为摩顶授记。而余谱佳树,多取喻美人,故当以禅衲终。
注释:
[1]綦缟(qí gǎo):綦巾缟衣,指朴素的衣着。[2]惊鸿游龙之态:形容美人轻盈的体态。曹植《洛神赋》:“翩若惊鸿,婉若游龙。”[3]薮(sǒu):人或物聚集之处。[4]甪(lù)里先生:汉初隐士,姓周,名术,字元道,太伯之后,为“商山四皓”之一。[5]袨色:袨,本指黑色衣服。袨色,这里形容枫林呈深红色。[6]寅:敬,礼拜。[7]梵:这里指佛教寺庙里传出的诵经声、钟鼓声。[8]罗汉、法喜:两种松树名。罗汉松,亦称“土杉”。[9]马远:南宋名画家,善画人物、花鸟,亦工山水。构图多取边角之景,人称“马一角”。[10]玄奘:佛教学者,通称三藏法师,俗称唐僧。唐贞观三年(629)赴天竺取经,历十七年,回到长安,从事译经,撰有《大唐西域记》。
姚希孟(1579—1636),吴县人,字孟长,万历进士。授翰林检讨,因党祸削籍,有《循沧集》。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23 09:19
标题:
剡溪.(明)王思任
浮曹娥江上[2],铁面横波[3],终不快意。将至三界址[4],江色狎人,渔火村灯,与白月相下上,沙明山静,犬吠声若豹,不自知身在板桐也[5]。昧爽[6],过清风岭,是溪、江交代处[7],不及一唁贞魂[8]。山高岸束,斐绿叠丹[9],摇舟听鸟,杳小清绝,每奏一音,则千峦啾答。秋冬之际,想更难为怀[10],不识吾家子猷何故兴尽[11]?雪溪无妨子猷[12],然大不堪戴[13]。文人薄行[14],往往借他人爽厉心脾[15],岂其可[16]?过画图山,是一兰苕盆景[17]。自此,万壑相招赴海,如群诸侯敲玉鸣裾[18]。逼折久之[19],始得豁眼一放地步。山城崖立,晚市人稀,水口有壮台作砥柱,力脱帻往登[20],凉风大饱。城南百丈桥,翼然虹饮[21],溪逗其下[22],电流雷语。移舟桥尾,向月碛枕潄取酣[23],而舟子以为何不傍彼岸,方喃喃怪事我也[24]。
注释:
[1]剡(shàn)溪:在浙江嵊县,为曹娥江上游。[2]曹娥江:在浙江省,为剡溪下流。至嵊县各支流汇合,曲折北流经曹娥庙前,故名曹娥江。曹娥为东汉会稽郡上虞县人,相传其父五月五日迎神,溺死江中。曹娥年仅十四,沿江哭号十七昼夜,投江而死。《后汉书》有孝女曹娥传。[3]铁面横波:因联想到曹娥事,觉得江水无情,横起风波。[4]三界:上虞至嵊县之间的曹娥江上的村镇。[5]板桐:此处指船。[6]昧爽:拂晓,天未全亮时。[7]交代:交接。[8]唁:凭吊。贞魂:贞女之魂,指曹娥。[9]斐:五色相错。斐绿叠丹:即丹绿色错杂相叠。[10]秋冬之际,想更难为怀:《世说新语.言语》:王子敬云:“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若秋冬之际,尤难为怀”。[11]吾家子猷:指东晋王徽之,字子猷,作者与他同姓,故称吾家子猷。王徽之居会稽(今绍兴)时,雪夜泛舟剡溪,访戴逵(字安道),至其门而返,人问其故,他说:“本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见安道耶!”[12]雪溪:雪夜的剡溪。[13]不堪:承受不了。[14]薄行(xìng):品行轻薄。[15]爽厉:也作“厉爽”,伤害。[16]岂其可:难道可以吗?[17]山苕盆景:此处形容山如兰草盆景。[18]敲玉鸣裾:形容穿着礼服,佩戴玉器,走动时发出响声。[19]逼折:一作“逼仄”,狭窄。[20]脱帻(zée):脱去头巾。[21]虹饮:桥如虹形,两端像在饮水。[22]逗:停留。[23]向月碛:沙滩名。枕潄:即枕石潄流。典出《世说新语》。[24]怪:埋怨。事我:侍奉我。
王思任(1574—1646),字季重,号谑庵,浙江山阴(今绍兴)人。万历二十三年(1595)进士。曾知兴平、当涂、青浦三县,又任袁州推官、九江佥事。清兵破南京后,鲁王监国,以思任为礼部右侍郎,进尚书。顺治三年,绍兴为清兵所破,闭门大书“不降”,绝食而死。王思任的游记散文较有名。著有《王季重十种》,《中国文学珍本丛书》第一辑第三十种本。近有《王季重十种》,任远校点。浙江古籍出版社1987年5月出版。
本文选自《王季重十种》,是作者浙东纪游中的第三篇。文章主要描述从曹娥江入剡溪沿途所见的山水景观,穿插以曹娥、王子猷等传说和典故,也是即兴发挥,并无深意。全文笔调淡雅,语言简洁。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23 09:20
标题:
赏心乐事五则.(明)吴从先
一
凡游戏结伴,有一不韵,尚令烟霞变色、花鸟短致,况高斋秘阁间乎?必心千秋而不迂者,冥心而不妄解者,破寂寥者,谈锋健而甘枯坐者,氤氲不喷噪者,不颠倒古今而浪驳者,奏调皆合者,或师之,或友之,皆吾徒也。若夫大惊小怪,非魇呓则阴蚀,不类而分之座,缥缃觉有愁目也[1]。触邪之豸[2],指佞之草[3],即在邺架矣[4]。华歆之见割[5],岂无谓哉!然或嵚崎历落,吻合在耳目之外,譬书目中之有稗官[6],另当置之别论。
二
读史宜映雪,以莹玄鉴;读子宜伴月,以寄远神;读佛书宜对美人,以挽堕空;读《山海经》、《水经》、丛书、小史,宜倚疏花瘦竹、冷石寒苔,以收无垠之游而约缥缈之论;读忠烈传宜吹笙鼓瑟以扬芳;读奸佞论宜击剑捉酒以销愤;读《骚》宜空山悲号,可以惊壑;读赋宜纵水狂呼,可以旋风;读诗词宜歌童按拍;读神鬼杂灵宜烧烛破幽。他则遇境既殊,标韵不一。若眉公销夏辟寒[7],可喻适志。虽然,何时非散帙之会,何处当掩卷之场,无使叔夜之懒托为口实也[8]。
三
弄风研露,轻舟飞阁。山雨来,溪云升。美人分香,高士访竹。鸟幽啼,花冷笑。钓徒带烟水相邀,老衲问偈,奚奴弄柔翰。试茗,扫落叶,趺坐,散坐,展古迹,调鹦鹉。乘其兴之所适,无使神情太枯。冯开之太史云:“读书太乐则漫,太苦则滥。”三复斯言,深得我趣。
四
大凡读短册,恨其易竭;读累牍,苦于艰竟,读贬激则发欲上冲,读轩快则唾壶尽碎[9]。读滂沛而襟拨,读幽愤而心悲。读虚无之渺论而谲诞生,读拘儒之腐臭而谷神死[10]。读遁照者欲尽相以穷神,读岨峿者期妥贴以惬志[11]。读阙文而思补,读朦胧而思参。读寂寞者非燥吻不开,读奇藻者非清华则靡。故每读一册,必配以他部,用以节其枯偏之情,调悲喜愤快而各归于适,不致辍卷而叹,掩卷而笑矣。
五
斋欲深,槛欲曲,树欲疏,萝薜欲青垂。几席栏干窗窦欲净澈如秋水。榻上欲有烟云气。墨池笔床欲时泛花香。读书得此护持,万卷尽生欢喜。嫏嬛仙洞[12],不足羡矣。
注释:
[1]缥缃:缥,淡青色。缃,浅黄色。古时书衣常用淡青、浅黄色的丝帛,后因以代指书卷。[2]豸:指獬豸,古代传说中的异兽,能辨曲直,见人争斗就用角去触坏人。[3]指佞之草:神话传说中能识别奸伪的草。晋张华《博物志》:“尧时有屈轶草生于庭,佞人入朝,则屈而指之,一名指佞草。”后因称识别奸伪为“指佞”。[4]邺架:本指唐邺侯李泌府中的书架。韩愈《送诸葛觉往随州读书》诗:“邺侯家多书,插架三万轴,一一悬牙签,新若手未触。”后因以称藏书之多。[5]华歆之见割:《世说新语》:“管宁与华歆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华歆,三国时人,字子鱼。[6]稗官:小官。《汉书.艺文志》:“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后因用作小说或小说家的代称。[7]眉公:即明松江人陈继儒,字仲醇,号眉公,工诗善文,且能书画。销夏辟寒:陈继儒《山中读书》:“觅趣长销夏,得方因辟寒。”[8]叔夜之懒:稽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性复疏懒,筋驽肉缓,头面常一月十五日不洗,……每常小便而忍不起。”叔夜,稽康字。[9]唾壶尽碎:唾壶,痰盂。《世说新语.豪爽》云:王处仲每酒后,辄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并用如意打唾壶,“壶口尽缺”。后因以“击碎唾壶”作为慷慨激昂之词。[10]谷神:道家始祖老子对“道”的称呼。谷即山谷,象征空虚,神有变化莫测的意思。[11]岨峿:同龃龉,形容意见不相合。[12]嫏嬛仙洞:神话传说中神仙居住的洞府,为天帝藏书之处。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23 09:20
标题:
上方山四记.(明)袁宗道
一
自乌山口起,两畔乱峰束涧,游人如行衖中[1]。中有村落、麦田、林屋,络络不绝。馌妇牧子[2],隔篱窥诧[3],村犬迎人。至接待庵,两壁突起粘天,中间一罅,初疑此罅乃狖穴蛇径,或别有道达颠[4],不知身当从此度也。前引僧入罅,乃争趋就之。至此游人如行匣中矣。三步一回,五步一折,仰视白日,跳而东西。踵屡高屡低[5]。方叹峰之奇,而他峰又复跃出。屡踄屡歇[6],抵欢喜台。返观此身,有如蟹螯郭索潭底[7],自汲井中[8],以身为瓮,虽复腾纵,不能出栏。其峰峦变幻,有若敌楼者[9],睥睨栏楯俱备[10];又有若白莲花,下承以黄趺[11],余不能悉记也。
二
自欢喜台拾级而升,凡九折,尽三百余级,始登毗卢顶。顶上为寺一百二十,丹碧错落,嵌入岩际。庵寺皆精绝,莳花种竹[12],如江南人家别墅。时牡丹正开,院院红馥,沾薰游裾[13]。寺僧争设供,山肴野菜,新摘便煮,芳香脆美。独不解饮茶,点黄芩芽代[14],气韵亦佳。夜宿喜庵方丈,共榻者王则之、黄昭素也。昭素鼻息如雷,予一夜不得眠。
三
毗卢顶之右,有陡泉。望海峰左,有大小摘星峰。大摘星峰极高。一老僧说,峰后有云水洞,甚奇邃。余遂脱巾褫衣[15],导诸公行。诸公两手扶杖,短衣楚楚[16],相顾失笑。至山腰,少憩,则所为一百二十寺者,一一可指数。
予已上摘星岭,仰视峰顶,陡绝摩天,回顾不见诸公,独憩峭壁下。一物攀萝疾走,捷若猿猱,至则面目黧黑,瘦削如鬼,予不觉心动,毛发悚竖。讯之,僧也。语不甚了了,但指其住处。予尾之行,入小洞中,石床冰冷,趺坐少顷[17],僧供黄茅汤,予啜罢,留钱而去,亦不解揖送[18]。诸公登岭,皆称倦矣,呼酒各满引。黄昭素题名石壁。
蛇行食顷[19],凡四五升降,乃达洞门。入洞数丈,有一穴甚狭,若瓮口,同游虽至羸者[20],亦须头腰贴地,乃得入穴。至此始篝火,一望无际,方纵脚行[21]。数十步,又忽闭塞。度此则堆琼积玉,荡摇心魂,不复似人间矣。有黄龙白龙悬壁上;又有大龙池,龙盘踞池畔,爪牙露张;卧佛、石狮、石烛皆逼真。石钟、鼓楼,层叠虚豁,宛然飞阁。僧取石左右击撞,或类钟声,或类鼓声。突然起立者,名曰须弥[22],烛之不见顶。又有小雪山、大雪山,寒乳飞洒,四时若雪。其他形似之属,不可尽记。大抵皆石乳滴沥数千年积累所成。僮仆至此,皆惶惑大叫。予恐惊起龙神,亟呵止,不得,则令诵佛号[23],篝火垂尽,惆怅而返。将出洞,命仆敲取石一片,正可作砚山[24]。每出示客,客莫不惊叹为过昆山灵壁也[25]。
四
从云洞归,诸公共偃卧一榻上。食顷,余曰:“陡泉甚近,曷往观[26]?”皆曰:“佳。”遂相挈循涧行[27]。食顷至。石壁跃起百余丈,壁淡黄色,平坦滑泽,间似五彩。壁上有石,若冠若柱,熟视似欲下堕,使人头眩。壁腰有一处,巉巉攒结,成小普陀[28],宜供大士[29]。其中泉在壁下,泓渟清澈[30],寺僧云:“往有用此水熟腥物者,泉辄伏。至诚忏谢[31],复涌出如常,故相传称圣泉。”余携有天池茶[32],命僧汲泉烹点,各尽一瓯[33],布毡磐石,轰饮至夜而归。
注释:
[1]衖(lòng):通“弄”。小巷。[2]馌(yè)妇:给种田人送饭的妇女。牧子:放牛羊的孩子。[3]窥:偷看。诧:惊异。[4]颠:通“巅”,山顶。[5]踵:脚后跟。[6]踄(bù):行步。[7]郭索:蟹爬行的样子。[8]自汲:自己在井中取水。[9]敌楼:城楼。[10]睥睨(pì nì):城上短墙。栏楯(shǔn):即栏杆。[11]趺(fū):花萼。[12]莳(shì):移栽植物。[13]游裾(jū):游人的衣袖。[14]黄芩(qín):草本植物,根可入药。[15]褫(chǐ)衣:脱去衣服。[16]楚楚:鲜明整洁。[17]趺坐:从足交叠而坐。[18]揖送:拱手相送。[19]蛇行:曲折而行。食顷:约一顿饭时间。[20]羸(léi):瘦弱。[21]纵脚:放开脚。[22]须弥:佛教传说山名。[23]佛号:佛的名号。通常诵“阿弥陀佛”。[24]砚山:砚的一种。依石的天然形状凿成,刻石为山,砚附于山,故名。[25]昆山:昆仑山,相传产美玉。灵壁:今属安徽,产大理石。[26]曷:何不。[27]挈(qiè):提携,率领。相挈:作伴。[28]普陀:普陀山。在今浙江舟山群岛,为佛教四大名山之一。[29]大士:指观音菩萨。[30]泓渟(hóng tíng):水深而积聚不流。[31]忏谢:忏悔认罪。[32]天池茶:浙江天目山所产的茶。[33]瓯:杯。[34]轰饮:闹酒,痛饮。
本文选自《白苏斋类集》。上方山在北京房山县,原是北方佛教胜地之一。本文是作者浏览上方山的四则短记。其一写从乌山口到欢喜台;其二写从欢喜台登毗卢顶;其三写云水洞;其四写陡泉。全文一处一景,语言简洁明快,尤其是描写云水洞奇观,刻划细致真切;文中穿插以僧人生活情景,更显示出此地多佛寺的特色。作者心境闲淡,随笔而记,却自然有趣。
[
本帖最后由 右文 于 2009-6-24 10:54 编辑
]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23 09:21
标题:
上万侍郎书.(明)归有光
居京师,荷蒙垂盼。念三十余年故知,殊不以地望逾绝而少变[1]。而大臣好贤乐善、休休有容之度[2],非今世之所宜有也!有光是以亦不自嫌外,以成盛德高谊之名,令海内之人见之。
有光晚得一第,受命出宰百里[3],才不逮志,动与时忤。然一念为民,不敢自堕于冥冥之中,拊循劳徕[4],使鳏寡不失其职。发于诚然,鬼神所知。使在建武之世[5],宜有封侯爵赏之望。今被挫诎如此[6],良可悯恻。流言朋兴[7],从而信之者十九,小民之情,何以能自达于朝廷?赖阁下桑梓连壤[8],所闻所见,独深知而信之。时人以有光徒读书无用,又老大,不能与后来英俊驰骋[9]。妄自测疑[10],不待问而自以为甄别已有定论矣。夫监郡之于有司之贤不肖[11],多从意度;又取信于所咨访之人,祇如不睹其人之面,望其影而定其长短妍丑,亦无当矣。如又加以私情爱憎,又如所谓流言者,使伯夷、申徒狄复生于今[12],亦不免于世之尘垢,非饿死抱石,不能自明也。
昨者大计群吏[13],仅免下考[14]。今已见谓不能为吏,又使匍匐于州县[15],使益困迫而失其所性,辗转狼狈,不复能自振于群毁之中。夫以朝廷爱惜人才,当使之无失其所,如有光垂老,不肯自摧挫,以求进于天子之科目[16],至三十年而不退却。一旦得之,使之从百执事[17],齿于下列。不敢望公孙丞相、桓少傅[18],仅如冯都尉白首郎署[19],亦足以少答天下之士,弹冠振衣[20],愿立于朝之志矣。今之时独贵少俊耳。汉李太尉尝荐樊英等,以为一日朝会,见诸侍中,并皆年少,无一宿儒大人,可以备顾问者,怅然为时惜之[21]。有光顾何敢自列于昔贤之所荐,而“番番良士,膂力既愆,我尚有之”[22],以为国家用老成长厚之风,此亦当今公卿大臣之所宜留意者也。
有光今已摧残至此,夫士之所负者气耳,于其气之方盛,自以古人之功业不足为;其稍歉,则犹欲比肩于今人;其又歉,则视今人已不可及矣。方其久诎于科试,得一第为州县吏,已为逾分;今则顾念养生之计,欲得郡文学[23],已复不可望。计已无聊,当引而去之。譬行舟于水,值风水之顺快,可以一泻千里;至于逆浪排天,篙橹俱失,前进不止,未有不没溺者也。不于此时求住泊之所,当何所之乎?
兹复有渎于阁下者,自以为禽鸟犹爱其羽,修身洁行,白首为小人所败。如此人者[24],不徒欲穷其当世之禄位,而又欲穷其后世之名,故自托于阁下之知。得一言明白,则万口不足以败之。假令数百人见誉,而阁下未之许,不足喜也;假令数百人见毁,而阁下许之,不足惴也[25]。故大人君子一言,天下后世以为难。有光甘自放废[26],得从荀卿屈原之后矣[27]。
今兹遣人北上,为请先人敕命[28],及上解官疏[29],并道所以。轻于冒渎,无任惶悚。不宜。
注释:
[1]地望:地位与名望。逾绝:超越很远。[2]休休有容:指对下属能宽容大度。《书.秦誓》:“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3]出宰百里:出任县令。古代一县约一百里,因以百里代称县。这里指归有光授长兴知县。[4]拊循:抚慰。拊,同“抚”。劳徕:即“劳来”,勤勉。[5]建武之世:指东汉光武帝中兴用人之世。建武为汉光武帝年号。[6]挫诎:贬斥。[7]朋兴:群起。[8]桑梓连壤:万士和的家乡宜兴和归有光的所任长兴县接壤。[9]驰骋:奔竞。[10]测疑:猜测。[11]监郡:指监察官。[12]伯夷:商代孤竹君子,与弟叔齐互相让位,先后逃到周。周武王伐纣,他们叩马而谏。武王灭殷,他们饿死首阳山。申徒狄:殷末人。相传他不忍见纣乱,抱石投河死。[13]大计:官吏每三年一次的考绩。明代考察京官叫京察。考察外官叫大计。[14]下考:下等。[15]匍匐:尽力。[16]天子之科目:指应进士考试。[17]从百执事:跟随众多官吏之后。[18]公孙丞相:指汉武帝时丞相公孙弘。桓少傅:指东汉光武帝时曾任少傅的桓荣。[19]冯都尉:指西汉时的冯唐,文帝时为郎中署长,时已年老,故文中谓“白首郎署”。后迁车骑都尉。[20]弹冠振衣:《楚辞.渔父》:“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这里借指清除衣冠尘垢,以便入朝当官。[21]“汉李太尉”七句:李太尉,指东汉李固,他在冲帝时升为太尉。樊英等:指南阳樊英、江夏黄瓊、广汉杨厚、会稽贺纯。事见《后汉书.李固传》。李固上疏陈事中说:“一日朝会,见诸侍中并皆年少,无一宿儒大人可顾问者,诚可叹息。”侍中:为侍从皇帝左右,出入宫廷,备顾问应对的近臣。[22]“番番(pó)良士”三句:语出《书.秦誓》。番番:同“皤皤”,头发皤白。良士:贤士。膂力:体力。既愆:已经丧失。[23]郡文学:指地方的学官。[24]此人:作者自指。[25]惴:恐惧。[26]放废:放逐废斥。[27]荀卿:即荀子,名况,战国时赵人。仕齐为稷下祭酒,被谗,去齐至楚,为兰陵令,后又遭废。[28]先人:指作者已故的父亲归正,县学生。赠文林郎长兴知县。敕命:朝廷颁赐爵位所用的诏令。[29]解官疏:请求免职的奏疏。今集中有《乞致仕疏》等。
本文选自《震川先生集》卷六。万侍郎,即万士和,字思节,宜兴(今江苏宜兴市)人。嘉靖进士。隆庆初进户部右侍郎,寻改礼部左侍郎。本文作于隆庆二年(1568),时作者任顺德府通判。因他在任长兴县令时,采取了一些不利于豪强大户的措施。故迁顺德府通判,名迁实抑。归有光困于科场数十年,年逾六十,始得中进士第,又遭此打击,遂上疏请求辞职。这封信就是在他给上司的《又乞休文》的同时写的。信中申述了自己所受到的种种不公正的待遇。愤激之情,溢于言表。欲求得一公正结论,还自身一个公平,哀哀之情,凄楚动人。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25 09:39
标题:
上冢宰许公书.(明)何景明
中书舍人何某顿首[1],上书冢宰许公下执事[2]。某诚至愚,窃见明公自入吏部,所推进者皆崇饰名节、砥砺廉耻之士,清议攸与[3],群望景附[4],乡鄙末进,实亦私抃[5]。
乃者主上幼冲[6],权阉在内[7],天纪错易,举动大缪。究人事,考变异,未有甚于此时者也。然而上下之臣,未见有秉德明恤、仗义伏节者[8]。某虽寡昧,谅明公之所必忧也。夫国有人曰实,无曰虚,以今日观之,虽谓之虚可也。某所以系大小之望,致虚实之原,实惟明公之责,是明公虽欲无忧,不可得已。
顷者闻权阉多干明公之正者[9],议者难之。或谓宜少自贬以为容[10]。夫自贬以为容者,患失者之所为也。孰谓明公表师百僚,坚立万仞者而为此乎!某于明公素未伏谒[11],然慕义甚深,区区之怀,不敢不露。窃为明公划二策,惟明公之自择焉。一曰守正不阿,不容于权阉而去者,上策也。二曰自贬以求容于权阉,而不容于天下后世者,下策也。夫今之计,止是二者,二者俱为不容,然守正不容,可以激颓靡与当时,流声烈于后世[12],损少而益者多。自贬不容,则颓靡益恣,声烈且败,益少而损多。二者曷重曷轻,惟明公之自择焉。
昔者子贡谓孔子曰[13]:“夫子之道大,天下莫能容,盍少贬乎?”孔子曰:“良农能稼,不能为穑[14]。良匠能巧,不能为顺[15]。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赐,尔不务修道,而务为容,尔志不远矣。”由是观之,士而未禄,尚不可为容,况位冢宰,统百官而均四海者乎[16]?而何以为庶官之地,天下之望乎!今时匹夫女子,咸知太息,用以为慰者,以有明公在位。望明公深惟保重。某积怀甚久,不敢轻造门下,谨遣家人持书,托阍者通焉[17],幸明公赐察,不即叱责。
注释:
[1]中书舍人:明代中书舍人掌书写诰敕等事,从七品。[2]冢宰:亦称“太宰”。《周礼》以冢宰为六官之首,总理全国政务。后人把宰相或吏部尚书也称冢宰。许进时为吏部尚书,故称冢宰。许公:许进,字季升,号东崖,灵宝(今属河南)人。成化进士。正德元年(1506),累迁至兵部尚书,半年后,改任吏部尚书。为刘瑾所恶,坐事削籍。瑾诛,复官致仕,下执事:原指供差役的人员。这里谦称自己不配直接讲话,请下人转达。[3]清议:这里指舆论。攸:所。与:赞许。[4]景附:即“影附”。[5]私抃(biàn):私心欢欣。抃,鼓掌。[6]幼冲:幼小。[7]权阉:当权的官宦。[8]明恤:明于救弊。伏节:死节。[9]正:通“政”。[10]为容:指取容于人。[11]伏谒:古代谒见尊者,伏地而通姓名。这里意谓拜见。[12]声烈:声名功烈。[13]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孔子弟子。以下对答之文见《史记.孔子世家》,但非原语。[14]穑:收获。[15]顺:顺应每人的要求。[16]均:调和,调节。[17]阍(hūn)者:守门人。
本文选自《何大复先生集》卷三十二,何景明性格耿直,勇于伸张正义。他的弟子乔士宁在《何先生传》中说:“逆瑾挠吏部权,则移书许太宰,引正大义。献吉与姜御史诘奏,又移书杨太宰,直献吉狱。少师李西涯疏上乞休,会有兵事,又援古大臣义,为书让之。三书皆非身事,而抗颜尊显,语涉时忌,议者谓忧国怜才,古今莫加也。”这篇即是“移书许太宰,引正大义”之文。在权阉当权时,他竟敢大加指斥,其刚正不阿之气,让人敬仰。其文亦议论风发,大有秦汉文风。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25 09:39
标题:
尚书别解.(明)归有光
嘉靖辛卯[1],余自南都下第归[2]。闭门扫轨[3],朋旧少过。家无闲室,昼居于内,日抱小女儿以嬉。儿欲睡,或乳于母,即读《尚书》。儿亦爱弄书,见书辄以指循行,口作声,若甚解者。故余读常不废,时有所见,用著于录。意到即笔,不得留,昔人所谓兔起鹘落时也[4]。无暇为文章,留之箱筥[5],以备温故[6]。章分句析,有古之诸家在,不敢以比拟,号曰《别解》。
余尝谓:观书若画工之有画,耳目口鼻大小肥瘠无不似者,而人见之,不以为似也,其必有得其形而不得其神者矣。余之读书也,不敢谓得其神,乃有意于以神求之云。
注释:
[1]嘉靖辛卯:嘉靖十年(1531)。嘉靖为明世宗朱厚燠、熜的年号。[2]南都:指南京。[3]闭门扫轨:谓闭门断绝交往。《后汉书.杜密传》:“闭门扫轨,无所干及。”扫轨谓扫除车辙。[4]“昔人”句:指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所说:“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诮纵则逝矣。”兔起鹘(hú)落:喻文思稍纵即逝。鹘,猛禽。[5]筥(jǔ):圆形的竹器。[6]温故:《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
本文选自《震川先生集》卷二。《尚书》即《书经》,为儒家经典之一。序文叙述了他撰写《尚书别集》的缘起、经过及自己对读书的见解,即如绘画一样不求形似而求其精神。文章用语极精炼,其中插入小女儿的稚态描写,只寥寥几笔,却极为生动传神。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25 09:40
标题:
绍兴灯景.(明)张岱
绍兴灯景,为海内所夸者无他,竹贱、灯贱、烛贱。贱,故家家可为之;贱,故家家以不能灯为耻。故自庄逵以至穷檐同巷[1],无为灯、无不棚者。棚以二竿竹搭过桥,中横一竹,挂雪灯一,灯球六。大街以百计,小巷以十计。从巷口回视巷内,复叠堆垛,鲜妍飘洒,亦足动人。十字街搭木棚,挂大灯一,俗曰“呆灯”,画《四书》、《千家诗》故事[2],或写灯谜,环立猜射之。庵堂寺观,以木架作柱灯及门额,写“庆赏元宵”“与民同乐”等字。佛前红纸荷花琉璃百盏,以佛图灯带间之,熊熊煜煜。庙门前高台,鼓吹五夜。市廛如横街、轩亭、会稽县、西桥[3],闾里相约,故盛其灯,更于其地斗狮子灯,鼓吹弹唱,旋放烟火,挤挤杂杂。小街曲巷有空地,则跳大头和尚,锣鼓声错,处处有人团簇看之。
城中妇女多相率步行,往闹处看灯;否则,大家小户杂坐门前,吃瓜子、糖豆,看往来士女,午夜方散。乡村夫妇多在白日进城,乔乔画画[4],东穿西走,曰“钻灯棚”,曰“走灯桥”,天晴无日无之。
万历间,父叔辈于龙山放灯,称盛事,而年来有效之者。次年,朱相国家放灯塔山,再次年,放灯蕺山。蕺山以小户效颦,用竹棚,多挂纸魁星灯。有轻薄子作口号嘲之曰:“蕺山灯景实堪夸,箶筿竿头挂夜叉;若问搭彩是何物?手巾脚布神袍纱。”由今思之,亦是不恶。
注释:
[1]庄逵:四通八达的道路。[2]《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千家诗》:诗集名。旧时为儿童启蒙读物。[3]市廛:商店集中的处所。[4]乔乔画画:此处指打扮。
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绍兴山阴(今浙江绍兴市)人。他出身于仕宦家庭,早年生活优裕、兴趣广泛,自云“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桔疟,书蠹诗魔”(《自为墓志铭》)。明朝灭亡后,他携家逃离故居,躲在嵊县西白山中,以著述为生。
他博学多闻,著述颇多。其文学成就主要在散文方面。他沿袭公安派、竟陵派的文学主张,文笔舒放、题材广泛、语言清新,成为晚明小品文的代表作家。明亡后所著《陶庵梦忆》、《西湖寻梦》两书,抒发了他对故国风土人情的追恋情感,尤以《西湖七月半》、《湖心亭看雪》、《柳敬亭说书》等脍炙人口。
著作今有夏咸淳校点《张岱诗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出版。马兴荣点校《陶庵梦忆》、《西湖寻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出版。
本文选自《陶庵梦忆》卷六。文章先交待绍兴灯景兴盛的缘由,继而详细描述了元宵节前后绍兴灯景的热闹场面,既写各式各样的灯,也写往来看灯的人。结尾追忆“万历间,父叔辈于龙山放灯”的盛事,流露出盛事难再的感慨。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25 09:40
标题:
深虑论(明)方孝孺
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岂其虑之未周欤?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
当秦之世,而灭诸侯[1],一天下。而其心以为周之亡在乎诸侯之强耳,变封建而为郡县[2]。方以为兵革不可复用,天子之位可以世守,而不知汉帝起陇亩之中[3],而卒亡秦之社稷。汉惩秦之孤立,于是大建庶孽而为诸侯[4],以为同姓之亲,可以相继而无变,而七国萌篡弑之谋[5]。武、宣以后,稍削析之而分其势,以为无事矣,而王莽卒移汉祚[6]。光武之惩哀、平[7],魏之惩汉,晋之惩魏[8],各惩其所由亡而为之备。而其亡也,盖出于所备之外。唐太宗闻武氏之杀其子孙[9],求人于疑似之际而除之,而武氏日侍其左右而不悟[10]。宋太祖见五代方镇之足以制其君[11],尽释其兵权,使力弱而易制,而不知子孙卒困于敌国。此其人皆有出人之智、盖世之才,其于治乱存亡之几,思之详而备之审矣。虑切于此而祸兴于彼,终至乱亡者,何哉?盖智可以谋人,而不可以谋天。良医之子,多死于病;良巫之子,多死于鬼。岂工于活人,而拙于谋子也哉?乃工于谋人,而拙于谋天也。
古之圣人,知天下后世之变,非智虑之所能周,非法术之所能制,不敢肆其私谋诡计,而唯积至诚,用大德以结乎天心,使天眷其德,若慈母之保赤子而不忍释。故其子孙,虽有至愚不肖者足以亡国,而天卒不忍遽亡之。此虑之远者也。夫苟不能自结于天,而欲以区区之智笼络当世之务,而必后世之无危亡,此理之所必无者,而岂天道哉!
注释:
[1]灭诸侯:指秦先后灭韩、魏、楚、赵、燕、齐六国。[2]封建,指自周以来的分封制。郡县:秦统一中国后,实行中央集权制,将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郡下设县,郡县长官,均由中央任免。[3]汉帝:指汉高祖刘邦。起陇亩之中,刘邦出身农民家庭。起兵反秦前,只做过乡村小吏“泗水亭长”。陇,田垄。[4]建庶孽:指汉高祖即位后大封同姓诸侯王。[5]七国:指汉高祖所分封的吴、楚、赵、胶东、胶西、济南、临淄七个同姓诸侯王。篡弑之谋:汉景帝年间,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国,以诛晁错为名,举兵叛乱。[6]王莽:西汉末年外戚,逐渐掌权后称帝,于公元九年改国号为新。祚(zu6做):皇位。[7]光武:东汉光武帝刘秀。哀、平:西汉末年的哀帝刘欣、平帝刘衎。[8]晋:指西晋。[9]唐太宗:李世民。武氏之杀其子孙:贞观二十二年,民间流传《秘记》说:“唐三世之后,女主武氏代有天下。”太宗问太史令李淳风,答道:“臣仰观天象,俯察历数,其人已在陛下宫中,不过三十年,当王天下,杀唐子孙殆尽。”[10]武氏:指武则天,她十四岁被唐太宗选入宫中为才人。高宗时立为皇后,参预朝政。中宗即位,临朝称制。次年废中宗,立睿宗。载初元年又废睿宗,自称圣神皇帝,改国号为周。她执政数十年间,屡兴大狱,冤杀许多李唐宗室和朝臣。[11]宋太祖,赵匡胤,宋朝开国皇帝。五代方镇:指唐以后五代的梁朱全忠、唐李存勖、晋石敬瑭、汉刘知远、周郭威等拥有兵权的藩镇。
方孝孺(1357—1402),字希直,一字希古,别号逊志,人称正学先生。明浙江宁海人。幼时好学;及长,师宋濂,常以明王道、致太平为己任。洪武二十五年,除汉中府学教授,蜀王聘为世子师。惠帝即位,召为翰林侍讲,次年迁侍讲学士,后改文学博士,为《太祖实录》、《类要》诸书总裁。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他多次为建文帝谋克燕对策。后朱棣引兵攻入京师,授笔起草登极诏书,不从,掷笔于地,且哭且骂,遂被杀,凡灭十族,死者八百七十余人。他主张为文“道明而辞达”。其文醇深雄迈,每一篇出,时人争诵。著有《逊志斋集》。
这是一篇史论。作者列举历代兴亡的史实,论证“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目的在于给明代统治者提供历史教训,使之“深虑”长治久安的道理,井采取相应的办法。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25 09:41
标题:
沈贞甫墓志铭.(明)归有光
自予初识贞甫时,贞甫年甚少,读书马鞍山浮屠之偏 [1]。及予娶王氏[2],与贞甫之妻为兄弟[3],时时过内家相从也[4]。予尝入邓尉山中[5],贞甫来共居,日游虎山、西崦[6],上下诸山,观太湖七十二峰之胜。嘉靖二十年[7],予卜居安亭[8]。安亭在吴淞江上[9],界昆山、嘉定之壤[10],沈氏世居于此。贞甫是以益亲善,以文字往来无虚日。以予之穷于世,贞甫独相信,虽一字之疑,必过予考订,而卒以予之言为然。
盖予屏居江海之滨[11],二十年间,死丧忧患,颠倒狼狈,世人之所嗤笑。贞甫了不以人之说而有动于心,以与之上下。至于一时富贵翕嚇[12],众所观骇,而贞甫不予易也。嗟夫!士当不遇时,得人一言之善,不能忘于心,予何以得此于贞甫耶?此贞甫之没,不能不为之恸也!
贞甫为人伉厉?喜自修饰。介介自持[14],非其人,未尝假以词色。遇事,激昂僵仆无所避。尤好观古书,必之名山及浮图、老子之宫[15]。所至扫地焚香,图书充几。闻人有书,多方求之,手自抄写,至数百卷,今世有科举速化之学[16],皆以通经学古为迂。贞甫独于书知好之如此,盖方进于古而未已也。不幸而病,病已数年,而为书益勤。予甚畏其志[17],而忧其力之不继,而竟以病死。悲夫!
初,予在安亭,无事每过其精庐[18],啜茗论文[19],或至竟日。及贞甫没,而予复往,又经兵燹之后,独徘徊无所之,益使人有荒江寂寞之叹矣。
贞甫讳果,字贞甫。娶王氏,无子,养女一人。有弟曰善继、善述。其卒以嘉靖三十四年七月日[20],年四十有二。即以是年某月日,葬于某原之先茔[21]。可悲也已!铭曰:
天乎命乎不可知,其志之勤而止于斯!
注释:
[1]马鞍山:在江苏昆山市西北,形似马鞍,故名,又名昆山。浮屠:佛塔。[2]王氏:归有光的继室。前妻魏氏早故。[3]兄弟:这里指姊妹。古代女子也可用兄弟相称。[4]内家:妻子家。[5]邓尉山:在今江苏苏州市西南,因汉代邓尉曾隐居于此,故名。山以梅花著称。[6]虎山、西崦:山名。[7]嘉靖:明世宗年号。二十年相当于公元1541年。[8]安亭:镇名。在今上海市嘉定县西南。[9]吴淞江:古称松江,也称苏州河。源出太湖瓜泾口,东流到上海市区外白渡桥入黄浦江。[10]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与上海市的嘉定县接壤。[11]江海之滨:指安亭。[12]翕(xī)嚇:显赫。[13]伉厉:正直严厉。[14]介介:耿介。[15]浮屠、老子之宫:指佛寺、道观。[16]科举速化之学:指应会科举考试能迅速登科的学习办法。[1]畏:敬服。[18]精庐:书斋。[19]啜(chò)茗:品茶。[20]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21]原:高地。先茔(yíng):祖先的坟地。
本文选自《震川先生集》卷十九。沈贞甫是作者好友,又是连襟,两人过从甚密。沈不幸早死,作者为他写了这篇墓志铭。沈贞甫没有的仕宦经历,故文章着重在写他们相识的经过,相知之深,及自己失友之痛,也着重介绍了沈的性格特点等。其中所写沈的求知精神,更为动人。全文娓娓道来,如叙家常。其失友之痛,贬时之弊,从胸中自然流泻出来。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25 09:41
标题:
诗集自序.(明)李梦阳
李子曰[1]:“曹县盖有王叔武云[2],其言曰:‘夫诗者,天地自然之音也。今途咢而巷讴[3],劳呻而康吟,一唱而群和者,其真也,斯之谓风也。孔子曰:“礼失而求之野 [4] 。”今真诗乃在民间。而文人学子,顾往往为韵言,谓之诗。夫孟子谓《诗》亡然后《春秋》作者[5],雅也。而风者亦遂弃而不采[6],不列之乐官。悲夫!’”李子曰:“嗟!异哉!有是乎?予尝耹民间音矣,其曲胡,其思淫,其声哀,其调靡靡,是金、元之乐也,奚其真?”王子曰:“真者,音之发而情之原也。古者国异风[7],即其俗成声。今之俗既历胡,乃其曲乌得而不胡也?故真者,音之发而情之原也,非雅俗之辨也。且子之耹之也,亦其谱,而声音也,不有卒然而谣,勃然而讹者乎!莫之所从来,而长短疾徐无弗谐焉,斯谁使之也?”李子闻之,矍然而兴曰[8]:“大哉!汉以来不复闻此矣!”
王子曰:“诗有六义[9],比兴要焉。夫文人学子,比兴寡而直率多,何也?出于情寡而工于词多也。夫途巷蠢蠢之夫,固无文也。乃其讴也,咢也,呻也,吟也,行呫而坐歌[10],食咄而寤嗟[11],此唱而彼和,无不有比焉兴焉,无非其情焉,斯足以观义矣。故曰:诗者,天地自然之音也。”李子曰:“虽然,子之论者,风耳。夫雅、颂不出文人学子手乎?”王子曰:“是音也,不见于世久矣,虽有作者,微矣!”
李子于是怃然失[12],已洒然醒也[13]。于是废唐近体诸篇[14],而为李、杜歌行[15]。王子曰:“斯驰骋之技也。”李子于是为六朝诗。王子曰:“斯绮丽之余也。”于是诗为晋、魏。曰:“比辞而属义,斯谓有意。”于是为赋、骚。曰:“异其意而袭其言,斯谓有蹊。”于是为琴操、古诗歌[16]。曰:“似矣,然糟粕也。”于是为四言,入风出雅。曰:“近之矣,然无所用之矣,子其休矣。”李子闻之,闇然无以难也。自录其诗,藏箧笥中[17],今二十年矣,乃有刻而布者。李子闻之惧且惭。曰:予以诗,非真也。王子所谓文人学子韵言耳,出之情寡而工之词多者也。然又弘治、正德间诗耳[18],故自题曰《弘德集》。每自欲改之以求其真,然今老矣!曾子曰:“时有所弗及”,学之谓哉。
是集也,凡三十三卷:赋三卷,三十五篇;四五言古体一十二卷,四百七十篇;七言歌行五卷,二百一十篇;五言律五卷,四百六十二篇;七言律四卷,二百八十三篇;七言绝句二卷,二百三十七篇;五言绝句并六言杂言一卷,一百二十篇,凡一千八百七篇。
注释:
[1]李子:作者自称。[2]曹县:今属山东省。王叔武:生平未详。云:语助词,无义。[3]咢(è):没有伴奏的歌吟称咢。[4]礼失而求之野 :《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序》:“仲尼有言:‘礼失而求诸野。’”颜师古注:“言都邑失礼,则于外野求之,亦将有获。”[5]《诗》亡然后《春秋》作:《孟子.离娄下》:“孟子曰:‘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6]弃而不采:据《汉书.艺文志》说:“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这时谓诗亡,就不再采风了。[7]异国风:指《诗经》有十五国风。[8]矍(jué)然:惊惶的样子。[9]六义:见《诗.大序》说,指风、赋、比、兴、雅、颂。风是指各国的民歌;雅是指周王朝王都的歌;颂是庙堂祭祀的乐章,这是诗歌的三种体制。赋是铺叙其事;比是指物譬喻;兴是借物起兴,这是诗歌的三种艺术表现手法。[10]呫(chè):低声小语。[11]咄(duō):呵。[12]怃(wǔ)然:茫然自失。[13]洒然:潇洒脱俗的样子。[14]近体:相对于古体诗而言,指律诗和绝句。[15]李、杜:指李白和杜甫。歌行:旧体诗的一种体裁。歌为总名,铺张本事而歌称行,通称歌行。[16]琴操:琴曲名。[17]箧笥:竹箱之类。[18]弘治:明孝宗年号(1488—1505)。正德:明武宗年号(1506—1521)。
李梦阳(1473—1530),字献吉,又字天赐,号空同子,庆阳(今属甘肃)人。徙居河南扶沟。弘治七年(1494)进士,授户部主事,迁郎中。以榷税触怒势要,被捕下狱。获释后,又于十八年(1505)上书陈述得失,指斥外戚张鹤龄招纳无赖,罔利贼民,又被捕入狱,寻宥出。后又代尚书韩文草疏弹劾权阉刘瑾,被勒令致仕。瑾伏诛,起为江西提学副使,为权贵所恶,辞归。
李梦阳工诗文,负才名,欲改变台阁体的虚浮文风,倡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复古主张。与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被称为“前七子”。其古文多碑铭、记序、志传之作。著有《空同集》六十六卷。
本文选自《空同先生集》卷五十。这是李梦阳晚年为自己的诗集写的序。李梦阳原本在诗文创作上力主拟古,把文学创作比之于模临古帖,并且付之实践。但晚年醒悟了。在这篇自序中,他借王权武之说,对自己的创作历程作了回顾与检讨,承认自己的诗情寡词工,并非真诗,只是文人学子的“韵言”,“每自欲改之以求其真”,但已年老,悔之无及。这种深刻的自我反省,是对自己一生坚信的理论与创作实践的否定,是很勇敢而又难能可贵的。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25 09:41
标题:
狮猫述.(明)王廷相
狮,西域兽也,毛披拂[冉毛][冉毛][1]。猫亦有然者,故曰狮猫[2]。
余往在京时,曾畜其一,而生四子,咸躯白尾黑,姣然可爱。且性质荏顺[3],声气清窈[4],卧融轩如雪团,腾危槛若奔星[5],真闺阁之其观也。女郎尤其怜之,置之几榻这闺宾焉。时屋宇新构,无鼠,初不觉其害事也。
及来南都[6],鼠多且黠,缘壁上下,穴屋巅,昼满承尘[7],跳掷作扑扑声,以杖触之不畏。然夜伺人寝寂,乃群下地,环室而走,相触踏惊跃,若转斗,若嬉戏,嘈嘈呶呶[8],彭彭剥剥,不辨时而散去。登几庋[9],缘筐甘匵[10],翻书帙[11],穿囊袱,磕撞柈瓮[12],拂响弦索[13],咀龁格格[14],左喧右聒,驱之仍来,寂而复作,令人中夜不得寐,虽有智力,无所从而施之。乃呼童子,问猫所在。童子曰:“室无猫,故然。”翼日[15],乃集猫闭之室。鼠始闻猫鸣,伏于穴不即出,久之,一二稍稍动作,骚屑刺促[16],如试猫然。乃猫则偃然而卧,若弗闻者。数日,鼠知猫果不为己害也,乃益狎习不避[17],举穴出矣!余篝灯候之[18],见鼠之遇猫也,撇勒搪突[19],恣行无忌;猫之见鼠也,逡巡前却[20],若有逊避之状。嗟嗟怪哉异乎,猫以捕鼠为职也,乃今与鼠习,失职矣,色相之差夫焉足取!然犹不忍弃之,乃市他猫为捕鼠计,至则群居而嗃嗃[21],而斗且啮,他猫不堪其苦,咸遁去。余始知其无能而害事也。乃尽数乞诸人[22],复市他猫畜之,且捕且食,尽数月,鼠患方已。
谚云:猫有三品,辟、疾、食[23]。厥声怒赫,鼠闻之战粟[24],眼光夜炯炯直射,鼠见之,伏不能动,即威,鼠竭穴去,不待捕,故曰辟;遇鼠缩身迅奋如猎鹰,百中无脱遗者,故曰疾;盗盒启藏[24],馋口饱腹,终夜贪卧,呼呼念诵,如困僧败禅,与鼠相忘,故曰食,此品之最下得,其狮猫之谓乎?
浚川子曰[26]:吾观于狮猫,而知国有狮臣焉。容悦诌媚,色相之可爱也;贪贿嗜势,窃食之馋也;沓沓怠缓[27],捕击无能也;嫉贤妒才,群噬非类也。有一于此,足以蠹国。人主知爱而不知恶,知恶而不知屏[28],则贤路关格[29],奸宄蟠据,朝无君子,而国事日非矣。此林甫、卢杞之所以乱唐也[30]。其视猫之为害,巨海一沤者耶[31]。
注释:
[1]披拂:分披。[冉毛][冉毛](rǎn)细毛下垂的样子。[2]狮猫:猫的一种,俗称“狮子猫”,长毛巨尾。[3]荏顺:柔弱温顺。[4]清窈:清亮美好。[5]高槛:高栏。[6]南都:指今南京市。[7]承尘:天花板。[8]嘈嘈呶呶(náo):均为喧闹声。[9]庋(guǐ):这里指置放器物的架子。[10] 匵(dú):匣,柜子。[11]帙(zhì):书套,书函。[12]枓:同“盘”,盘子。[13]弦索:指丝弦乐器。[14]格格:咀咬声。[15]翼日:同“翌日”,次日。[16]骚屑:纷扰的样子。刺促:忙碌。[17]狎习:习惯。[18]篝(gōu)灯:点上灯笼。[19]撇勒:也作“撇捩”,疾弛的样子。搪突:也作“唐突”,冒犯。[20]逡巡:迟疑徘徊。[21]嗃嗃(hè):严酷的样子。[22]乞(qì):给与。[23]辟:同“避”。[24]战粟:同“战憟”,恐惧发抖。[25]合:闭藏。[26]浚川子:作者的号。[27]沓沓:这里指办事拖拉。[28]屏:屏弃。[29]关格:中医指阴阳失和之症。这里借指不通。[30]林甫:李林甫,唐代权臣,任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为人阴柔狡猾,迎合玄宗意图,人称他“口蜜腹剑”。卢杞:唐代大臣。德宗时征为御史中丞,升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他嫉贤妒能,陷害大臣,搜刮财货,怨黩之声满天下。[31]沤(ōu):水中气泡。《楞严经》:“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
王廷相(1474—1544),字子衡,号平厓,又号浚川,仪封(今河南兰考)人。幼有文名。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选庶吉士,授兵科给事中。因忤权宦刘瑾,谪亳州判官,迁高淳知县。瑾败,召为御史。嘉靖二年(1523),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四川,讨平芒部首领沙保。迁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官至兵部尚书兼左都御史。
王廷相博学好议论,是明代文学家兼哲学家。善诗文,为“前七子”之一。其著作有《王氏家藏集》、《奏议集》、《公移联稿》、《覆奏语略》、《归田集》、《内台集》等。
本文选自《王氏家藏集》卷二十五。文章借狮猫徒具可爱的外表,但却不能捕鼠,鼠“恣行无忌”,它只“逡巡前却,若有逊避”。但见到他猫。却且斗且啮,把同类的猫赶跑。这种无能而害事的猫,作者喻作“容悦谄媚”、“贪贿嗜势”、“嫉贤妒才”的蠹国“狮臣”。比喻深刻尖锐,感慨良深。文中对鼠的猖獗为害,狮猫见鼠退避等的描写,极为细致生动。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25 09:42
标题:
示龙场诸生(改过)(明)王守仁
夫过者自大贤所不免,然不害其卒为大贤者[2],为其能改也。故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诸生自思平日亦有缺于廉耻忠信之行者乎?亦有薄于孝友之道陷于狡诈偷刻之习者乎[3]?诸生殆不至于此,不幸或有之,皆其不知而误蹈,素无师友之讲习规饰也[4]。诸生试内省万一有近于是者[5],固亦不可以不痛自悔咎[6],然亦不当以此自歉,遂馁于改过从善之心[7]。但能一旦脱然洗涤旧染[8],虽昔为寇盗,今日不害为君子矣。若曰吾昔已如此,今虽改过而从善,将人不信我[9],且无赎于前过,反怀羞涩疑沮而甘心于污浊终焉[10],则吾亦绝望尔矣。
注释:
[1]龙场:驿名,在贵州修文。[2]不害:不妨害。[3]偷刻:奸巧刻薄。[4]规饰:规劝帮助。[5]内省:内心反省。[6]悔咎:悔过。咎,过失、罪过。[7]馁(něi 内上声):失掉勇气。[8]旧染:过去沾染的污点。[9]将:而。[10]疑沮(jǔ举):疑虑。
王守仁(1472—1528),字伯安,学者称阳明先生,渐江余姚人,明代著名哲学家。弘治年间进士,因反对宦官刘瑾,下诏狱,受廷杖四十,谪贬为贵州龙场驿丞。后以镇压农民起义和平定地方侯王“宸濠之乱”有功,升南京兵部尚书,封新建伯,卒谥文成。王守仁的著作由门人编纂成为《王文成公全书》,共三十八卷。
明正德三年(1508),王守仁因反对宦官刘瑾,被贬到贵州龙场驿。很多人从其学,他写《示龙场诸生》,以相规劝。书前小序云:“诸生相从于此甚盛,恐无能为助也,以四事相规,聊以答诸生之意。一曰立志,二曰勤学,三曰改过,四曰贵善,其慎听勿忽。”这里选录“改过”部分。
王守仁认为人皆有过,改者为贤。他在《寄诸弟》信中说:“人皆曰:‘人非尧舜,安能无过。’此亦相沿之说,未足以知尧舜之心。若尧舜之心而自以为无过,即非所以为圣人矣。”这种看法是深刻的。
因为人皆有过,所以不贵于无过,而贵于改过。“但能一旦脱然洗涤旧染,虽昔为寇盗,今日不害为君子矣。”若不痛下决心改过,疑惧重重,甘心于浊污而终老,则不可救药了。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25 09:42
标题:
试笔说.(明)方孝儒
吾居乎乡,客遗善笔二[1]。其一于友人,而用其一。锐而端[2],圆而劲,以摹画咸与心称,爱之不忍妄用,遇佳纸墨洎文辞则以书[3],书毕涤而藏之。恣意率手有所作,则用其次者。是以虽甚久而犹新焉。他日,友人至。问其所得,则曰:“敝而弃之矣。”诘其用,则纪钱粟货利卑猥事[4],不稍惜,视之与里巷所为偏欹软恶者等[5]。不知其为美也。吾闻而叹之。友人曰:“子何叹之细也?以余用斯笔也而违其任,余则有过矣。虽然,世之用人者得无有甚于余之用笔者乎?笔易为也,美者易得也,用久必敝,固其职也。今夫所谓贤士君子者,天之生也难,生而不夭死、不疾病、获全其美也,尤难。然而用之者不任之以立政教、修纪法、居庙朝、治海内[7],而卑位冗职是命,一不快于意,不待其敝而弃之,且加不胜之法焉者亦众矣。不彼之叹而于笔焉,惜是尚为知类也哉?”吾愧乎其言,谓之曰:“笔吾所任也,故吾知爱而叹之。任人非吾事也,吾其敢僭而叹乎?若姑修其可任者以待人之任己,何暇乎世之叹而吾之疑邪?”
注释:
[1]遗(wèi)赠送。[2]端:端直。[3]洎(jì):浸润。这里指润色。[4]纪:记。[5]欹(yī):不正,斜。[6]细:这里指细小的事。[7]纪法:指国家的纲纪法律。[8]庙朝:朝廷。
方孝儒(1357—1402),字希直,一字希古,人称正学先生,宁海(今浙江宁海)人。宋濂弟子。他以明王道致太平为己任。明太祖洪武二十五年(1392)任汉中府教授。蜀献王闻其贤,聘为世子师,名其读书室为“正学“。建文帝即位,召为翰林侍讲,次年迁侍讲学士,参与机务,并为《太祖实录》等书总裁。燕王朱棣起兵时,声讨燕王的诏檄都出自他手,建文四年(1402),燕王兵入南京,他被执下狱。燕王即位,命他起草诏书,他坚决不肯,被处以磔刑。孝儒工文章,《明史》本传说他“每一篇出,海内争相传诵“。《四库全书总目》说他“学术醇正”,文章“纵横豪放,颇出入于东坡、龙川之间”。永乐中禁其遗文,藏他文章的罪至死。幸其门人王稌藏其遗稿,后稍传播。故今传《逊志斋集》系后人辑录,其中难免有他人之作。
本文选自《逊志斋集》卷七。文章由小见大,从善笔的不被珍惜而论及人才的不被爱惜。那些“贤士君子”“卑位冗职是命,一不快于意,不待其敝而弃之”。这是封建社会不重视人才的普遍现象,作者在类比中作了委婉的批评。文字也写得相当深沉。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25 09:43
标题:
书《秦风.蒹葭》三章后.(明)唐顺之
嘉靖戊申[1],秋七月二十五日夜,雷雨大作,万艘震荡。平明开霁,则河水增高四五尺矣。余与禇生泛小舠[2],如陈渡[3],临流歌啸,渺然有千里江湖之思。因咏《秦风.蒹葭》三章,则宛如目前风景,而所谓伊人者,犹庶几见之。
且秦时风俗,不雄心于戈矛战斗[4],则痒技于猃歇射猎[5]。至其声利所驱[6],虽豪杰亦且侧足于寺人、媚子之间[7],方以为荣而不知愧。其义士亦且沈酣豢养,与君为殉而为可赎[8]。盖靡然矜侠趋势之甚矣。
而乃有遗世独立,澹乎埃壒之外若斯人者[9],岂所谓一国之人皆若狂,而此其独醒者欤?抑亦以秦之不足与,而优游肥遁[10],若后来凿坏、羊裘之徒者[11],在当时固已有入欤?
余独惜其风可闻而姓名不著,不得与凿坏、羊裘之徒并列隐逸传[12]。然凿坏、羊裘之徒以其身而逃之,《蒹葭》伊人者乃并其姓名而逃之,此又其所以为至也。
噫嘻!士固有不慕乎当世之荣,而亦何心于后世之名也哉?因慨然为之一笑,遂书以示禇生。
注释:
[1]嘉靖戊申:嘉靖二十七年(1548)。嘉靖为明世宗年号。[2]禇生:名滔,唐顺之弟子。舠(dāo):刀形的小船。[3]陈渡:在江苏武进(今常州)西南十余里的小镇名。[4]雄心于戈矛战斗:指《秦风.无衣》而言,诗中有“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之句。[5]猃(xiǎn)歇射猎:指《秦风.驷铁》而 ,诗中有“载猃歇骄”之句。猃和歇骄都是猎犬名,长嘴的叫猃,短嘴的叫歇骄。[6]声利:声势和财利。[7]侧足:形容畏惧而不敢正立。寺人:太监。《秦风.车邻》中有:“未见君子,寺人之令”。媚子:指亲近的宠臣。《秦风.驷铁》中有“公之媚子,从公于狩”之句。[8]“其义士”二句:指《秦风.黄鸟》所写的内容。[9]壒(ài):灰尘。[10]肥道:隐居避世。[11]凿坏(péei):扬雄《解嘲》:“故士或自盛以橐,或凿坏以遁。”《汉书》颜师古注引应劭说:“凿坏,谓颜阖也。鲁君闻颜阖贤,欲以为相,使者往聘,因凿后垣而亡。坏,壁也。”羊裘:指后汉严光。严光曾与汉武帝刘秀同游学,及刘秀称帝,严光乃变姓名,隐居不见。齐国上言,有一男子披羊裘钓大泽中,刘秀疑为严光,使三人聘,果为严光。然终不仕。[12]隐逸传:指正史中的《隐逸传》,它专记有名声的隐士。
唐顺之(1507—1560)字应德,一字义修,武进(江苏常州市)人。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授庶吉士,调兵部主事,后转吏部。嘉靖十二年(1533),任翰林院编修,校累朝实录。后罢官入阳羡(今江苏宜兴)山中,读书十余年。倭寇蹂躙大江南北,他以职方郎中视师浙江,亲身泛海,累破倭寇,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嘉靖三十九年,力疾泛海,渡焦山,至通州(今江苏南通)卒。
唐顺之学识渊博,自天文、乐律、地理、兵法、勾股等,莫不穷极原委。在文学上,他是反对拟古派的主要人物之一,与王慎中、茅坤、归有光同称为“唐宋派”。其古文“在有明中叶,屹然为一大宗”(《四库全书总目》)。著有《荆州先生文集》,辑有《文编》,其中选了大量唐宋文。其他著作尚有《右编》、《史纂左编》、《两汉解疑》、《武编》、《南北奉使集》、《荆州稗编》及《诸儒语要》等。
本文选自《荆川先生文集》卷十七。这篇文章是对《诗经.秦风.蒹葭》的读后感。《蒹葭》一诗,共三章,每章八句,其首章说:“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二三章各改了几个字,反复吟唱这一内容。对诗中的“伊人”,各家有不同的说法。唐顺之认为是隐士,因而从《秦风》的其他诗中所表露出的“靡然矜侠趋势”的社会风俗,说到这一独醒的隐士,称赞他不慕当世之荣,亦无心于后世之名,超过了颜阖、严光的隐士行为,可说是隐士中的最高人物了。文中透露了作者对世风的不满,对能保持独立的人格的清醒的隐士的赞颂。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25 09:43
标题:
书博鸡者事.〔明〕高启
博鸡者,袁人[2],素无赖[3],不事产业[4],日抱鸡呼少年博市中。任气好斗[5],诸为里侠者皆下之[6]。
元至正间[7],袁有守多惠政[8],民甚爱之。部使者臧新贵[9],将按郡至袁[10]。守自负年德易之[11],闻其至,笑曰:“臧氏之子也。”或以告臧,臧怒,欲中守法[12]。会袁有豪民尝受守杖[13],知使者意嗛守[14],即诬守纳已赇[15]。使者遂逮守[16],胁服[17],夺其官[18]。袁人大愤,然未有以报也[19]。
一日,博鸡者遨于市[20]。众知有为[21],因让之曰[22]:“若素名勇[23],徒能藉贫孱者耳[24]!彼豪民恃其资[25],诬去贤使君[26],袁人失父母[27];若诚丈夫[28],不能为使君一奋臂耶[29]?”博鸡者曰:“诺[30]。”即入闾左[31],呼子弟素健者,得数十人,遮豪民于道[32]。豪民方华衣乘马[33],从群奴而驰[34],博鸡者直前捽下[35],提殴之[36]。奴惊,各亡去[37]。乃褫豪民衣自农[38],复自策其马[39],麾众拥豪民马前[40],反接[41],徇诸市[42]。使自呼曰:“为民诬太守者视此[43]!”一步一呼,不呼则杖,其背尽创。豪民子闻难[44],鸠宗族童奴百许人[45],欲要篡以归[46]。博鸡者逆谓曰[47]:“若欲死而父[48],即前斗[49]。否则阖门善俟[50]。吾行市毕[51],即归若父[52].无恙也[53]。”豪民子惧遂杖杀其父[54],不敢动,稍敛众以去[55]。袁人相聚从观[56],欢动一城。郡录事骇之[57],驰白府[58]。府佐快其所为[59],阴纵之不问[60]。日暮,至豪民第门[61],捽使跪[62],数之曰[63]:“若为民不自谨[64],冒使君[65],杖汝,法也;敢用是为怨望[66],又投间蔑污使君[67],使罢[68]。汝罪宜死[69],今姑贷汝[70]。后不善自改,且复妄言[71],我当焚汝庐、慽汝家矣[72]!”豪民气尽,以额叩地,谢不敢[73]。乃释之。
博鸡者因告众曰:“是足以报使君未耶[74]?”众曰:“若所为诚快,然使君冤末白[75],犹无益也[76]。”博鸡者曰:“然。”即连楮为巨幅[77],广二丈[78],大书一“屈”字,以两竿夹揭之[79],走诉行御史台[80]。台臣弗为理[81]。乃与其徒日张“屈”字游金陵市中[82]。台臣惭,追受其牒[83],为复守官而黜臧戚使者[84]。方是时[85],博鸡者以义闻东南[86]。
高子曰[87]:余在史馆[88],闻翰林天台陶先生言博鸡者之事[89]。观袁守虽得民[90],然自喜轻上[91],其祸非外至也[92]。臧使者枉用三尺[93],以仇一言之憾[94],固贼戾之士哉[95]!第为上者不能察[96],使匹夫攘袂群起[97],以伸其愤[98],识音固知元政紊弛[99],而变兴自下之渐矣[100]。
——选自《四库全书》本《凫藻集》
博鸡者是袁州人,一向游手好闲,不从事劳动生产,每天抱着鸡召唤一帮年轻人,在街市上斗鸡赌输赢。他任性放纵,喜欢与人争斗。许多乡里的侠义好汉,都对他很服从、退让。
元代至正年间,袁州有一位州长官颇多仁爱、宽厚的政绩,百姓很喜欢他。当时上级官署派下的使者姓臧,是一个新得势的权贵,将要巡察各州郡到袁州来。太守依仗着自己年资高有德望,看不起这位新贵,听说他到了,笑着说:“这是臧家的小子啊。”有人把这话告诉了姓臧的。臧大怒,想用法律来中伤陷害太守。正巧袁州有一个土豪,曾经受过太守的杖刑,他得知姓臧的使者心里怀恨太守,就诬陷太守接受过自己的贿赂。使者于是逮捕了太守,威逼其认罪,革掉了太守的官职。袁州人非常愤慨,但是没有什么办法来对付他。
一天,博鸡者在街市上游荡。大家知道他有能力有作为,因而责备他说:“你向来以勇敢出名,但只能欺压贫弱的人罢了。那些土豪依仗他们的钱财,诬陷贤能的使君,使他罢了官,袁州人失去了父母官。你果真是男子汉大丈夫的话,就不能为使君出一把力吗?”博鸡者说:“好。”就到贫民聚居的地方,召来一批向来勇健的小兄弟,共有几十个人,在路上拦住那个土豪。土豪正穿着一身华丽的衣服,骑着马,后面跟随了一群奴仆,奔驰而来。博鸡者一直向前把他揪下马,又提起来加以殴打。奴仆们惊恐万分,各自逃去。博鸡者于是剥下土豪的衣服,自己穿着,又自己鞭打着土豪的马,指挥众子弟簇拥着土豪在马的前面,把他的双手反绑着,游街示众。命令土豪自己大声叫道:“作老百姓的要诬陷太守,就看看我的样子!”走一步叫一声,不叫就用杖打,打得土豪的背上全部是伤。土豪的儿子听说有此祸殃,就聚集了同宗本家的奴仆一百人左右,想拦路夺回他的父亲。博鸡者迎面走上去说:“如果想要你父亲死,那就上前来斗。否则还是关起门来在家里好好地等着。我游街结束,就归还你的父亲,不会有危险的。”土豪的儿子害怕博鸡者会因此用棍杖打死他的父亲,不敢动手,匆匆约束招拢了奴仆们而离去。袁州的百姓相互追随着聚集在一起观看,欢呼声振动了整个袁州城。郡中掌管民事的官吏非常惊惧,骑马奔告州府衙门。府里的副官对博鸡者的所作所为感到痛快,暗中放任他而不过问。天黑,博鸡者和游街队伍来到土豪家门口,揪着他命他跪下,列数他的罪状说:“你做老百姓,不能自己检点,冒犯了使君,用杖打你,这是刑法的规定。你竟敢因此而怨恨在心,又趁机诬陷使君,使他罢了官。你的罪行当死,现在暂且饶恕你。今后如果不好好改过自新,并且再胡言乱语,我就要烧掉你的房屋,杀掉你的全家!”土豪气焰完全没有了,用额头碰地,承认自己有罪,表示再不敢了。这才放了他。
博鸡者于是告诉大家说:“这样是否足够报答使君了呢?”大家说:“你所作所为确实令人痛快,但是使君的冤枉没有伸雪,还是没有用的。”博鸡者说:“对。”立即用纸连成一个巨幅,宽有二丈,大写了一个“屈”字,用二根竹竿夹举起来,奔走到行御史台去诉讼,行御史台的官吏不受理。于是便和他的一帮小兄弟,每天张着这个“屈”字游行于金陵城中。行御史台的官吏感到惭愧,追受了他们的状纸,为他们恢复了太守的官职而罢免了姓臧的使者。当时,博鸡者由于他的侠义行为而闻名于东南一方。
高启说:我在史馆,听翰林官天台人陶先生说起博鸡者的事。看来袁州太守虽然能得民心,但是沾沾自喜,轻视上级,他的遭祸不是外来的原因造成的。姓臧的使者,滥用法律权力,用来报复一句话的怨恨,本来就是一个凶残的人!但做上级的人不能察明下情,致使百姓捋起袖子,一起奋起,发泄自己的愤慨。有见识的人本就知道元代的政治混乱松弛,因而变乱的兴起已经从下面慢慢形成了。
注释:
[1]博鸡:斗鸡赌输赢。[2]哀一袁州.治所在今江西省宜春县。[3]素无赖:平日游手好闲。[4]不事产业:不从事生产劳动。[5]任气:意气用事。[6]里:乡里,当地。下:佩服,退让。这句说:许多在当地有侠义行为的人都对他退让。[7]至正:元顺帝妥欢帖睦尔的年号(1341—1368)。[8]守:州郡的长官,就是下面说的“太守”,实际是指知府。惠政:善政。[9]新贵:新近显贵得势。[10]按郡:巡察州郡地方。[11]这句说:袁州太守依仗着自己年老有德,看不起那个姓藏的使者。易是轻视的意思。[12]这句说:想要利用法律来伤害太守。[13]会:刚巧。豪民:土豪。尝:曾经。杖:杖刑,用木棍打背、臀或腿。[14]嗛(嫌xián):怀恨。[15]纳:接受。赇(求qiú):贿赂。[16]逮:逮捕。[17]胁服:威逼认罪。[18]夺:罢免。[19]报:对付。这句说:然而还没有想到对付的办法。[20]遨(敖áo):游逛。[21]有为:可以有所作为。[22]让:责备。[23]这句说:你一向以勇敢出名。[24]徒能:只能。藉:践踏。这里是欺压的意思。贫孱(蝉chán):贫穷弱小。[25]恃(士shī):依仗。资:钱财。[26]去:指罢免。使君:指太守。[27]父母:比喻有惠政的太守。[28]诚:确实是。[29]奋臂:举臂,表示出力。[30]诺:表示答应的声音。[31]闾左:这里损贫民聚居的地方。[32]遮:挡。[33]华衣:穿着一身华丽的衣服。[34]从:跟随。[35]直前:一直向前。捽(昨zuó):揪。[36]提殴:用手提着加以殴打。[37]亡:逃。[38]授褫(齿chǐ):剥。自衣:穿在自己身上。[39]复:又。策:用马鞭子赶马。[40]麾(挥huī):指挥。拥:围。[41]反接:双于反绑着。[42]徇诸市:让他在市场上游街示众。[43]这句说:做老百姓而诬告太守的,就会落得这样下场。[44]难:祸事。[45]鸠(纠jiū):聚集。宗族:同一父系家族的成员。童:未成年的仆人。百许人:一百多入。[46]要(腰yāo)篡:拦路抢走。[47]逆:对面迎上去。[48]而父:你的父亲。[49]这两句说:你如果想让你的父亲死掉,那就上前来对打。[50]这句说:否则就关门坐在家里好好地等着。[51]行市:在市场上游行。[52]归:还。[53]无恙:不会受害。[54]遂:即刻。这句说:豪民之子害伯博鸡者会立即用棍杖打死他父亲。[55]敛:招拢,约束。[56]相聚从观:互相追随着挤在一起观看。[57]邵录事:州郡地方上掌管文书的官吏。骇:惊惧。[58]白:告知。府:古时县以上一级的地方行政单位。[59]府佐:府一级官员的副职。快:感到高兴。这句说:府佐对博鸡者所做的事感到高兴。[60]阴纵之:暗中放任不管。[61]第:官僚、贵族的家宅。[62]捽(昨zuó):揪。[63]数:列举过错。[64]不自谨:自己不检点。[65]冒:冒犯。[66]用是:因此。怨望:怨恨。这初说:你竞敢因此而怀假在心。[67]投间:趁机,钻空子。[68]罢:罢免。这句说:使他丢了官。[69]宜:应当。[70]姑:暂且。贷:饶恕。[71]这两句说:今后如果不好好改过自新,并且还要胡说乱讲。[72]庐:房屋。戕(腔qiāng):杀害。[73]谢不敢:认罪,表示不敢再犯。[74]是:这。报:报答。[75]白:伸雪。[76]犹:还,仍然。[77]楮(楚chǔ):纸。楮是款树,它的树皮纤维可造纸,所以古人把纸叫作楮。[78]广:宽度。[79]揭:高举。[80]行御史台:设在地区的执行御史台职责的官署。御史台是中央监察机关。[81]理:处理。[82]徒:同伙。张:指打开横幅。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当时是京城。[83]追:事后补行。牒:公文。这里指状纸。[84]复:恢复。黜(触chù):罢免。[85]方:正当。[86]这句说:博鸡者由于他的侠义行为而闻名于东南一带地方。[87]高子:作者自称。[88]史馆:官署名,掌管监修国史之事。[89]翰林:官名,明代在科举考试中选拔一部分人入翰林院为翰林官。明代的翰林院是掌管修史、著作、图书等事的官署,史馆就并在其中。天台:今浙江天台县。[90]得民:受到人民的爱戴。[91]自喜:自以为自己很好。轻上:瞧不起上级。[92]这句说:袁守的得祸,不是由于外来的原因。[93]三尺:指剑,这里指操生杀之权。这句说:姓臧的使者滥用权力。[94]仇(愁chóu):报复。憾:怨恨。[95]贼戾(丽lì):不正派,凶残。[96]第:但。为上者:做上级的人。察:查察。[97]匹夫:泛指平民。攘袂(嚷妹rǎng mèi):挼起袖子。[98]伸:这里是发泄的意思。[99]识者:有见识的人。元政:元代的政治。紊驰(吻池wěn chí):混乱、松弛。[100]这句说:事变从下面兴起的趋势已经渐渐形成了。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25 09:44
标题:
书游山豪爽语.(明)袁中道
书游山豪爽语.(明)袁中道
游山次有友人云:“先上山时,予向草中熟眠一觉,甚快。”予曰:“公欲以一觉点缀山景尔,非真睡也,予亲见公目未合耳。”其人大笑。
予曰:“凡古来醉后弄风作颠者[1],固有至性。其中亦有以为豪爽,而欲作如是态者。若阮籍之醉、王无功之饮[2],天性也。米元章之颠,有欲避之而不能者。故世传米老《辨颠帖》。而世乃以其颠为美,欲效之,过矣。云林之癖洁[4],正为癖洁所苦,彼亦不乐有之。今以癖洁为美而效之,可呕也。”
昔有一友人以豪爽自喜,同入西山。时初春,乃裸体跣足[5],入玉泉山裂帛湖中。人皆诧异之,彼亦沾沾自喜。过数载,予私间之曰:“卿往年跣足入裂帛湖,可称豪爽。”其人欣然。予再问之曰:“北方初春,冰雪棱棱,入时得无小苦耶?幸无欺我。”其人曰:“甚苦。至今冷气入骨,得一脚痛病,尚未痊也。当时自为豪爽为之,不知其害若此。”然则世上豪爽事,其不为裂帛湖中濯足者寡矣。
注释:
[1]弄风作颠:即弄疯作颠。[1]王无功:初唐诗人王缋。[3]米元章:北宋书画家米芾。因举止放狂,有“米颠”之称。[4]云林:元代书画家倪瓒,号云林子。[5]跣足:光脚。
本文选自《珂雪斋集》。本文以生动有趣的事例,嘲讽有的人盲目效仿名流,故作豪爽姿态而不顾后果。结尾作点睛之笔,给人以启示。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25 09:44
标题:
爽阁书目序.(明)沈守正
人各有嗜,嗜金玉子女狗马者,庸人也。暏泉石花鸟丝竹者,韵人也。进而为金石篆籀之嗜,清矣。然非博雅,不得称鉴赏家,书其可已已。且书之以为宝也,剖玄黄之精[1],传圣贤之髓,造物亦若秘之惜之,往往难聚而易散。是以一厄于秦火[2],再厄于楚汉[3],三厄于董卓[4],四厄于东晋[5],五厄于侯景[6],六厄于五季[7],七厄于靖康[8],八厄于元。其聚也,以帝王之威力,悬金授爵,惟恐不得。而西汉只三万三千九十卷,魏二万九千九百四十五卷,东晋三千十四卷,南宋六万四千五百八十二卷,齐兼释共二万三千一百六十卷[9],梁七万余卷。莫盛于隋室,则积至三十七万卷。至开元仅八万卷有奇。宋《崇文书目》三万六百六十九卷,续目增一万四千九百四十三卷。若夫沉笃渊湛之士[10],家裒户袭[11],代不乏人。欲如阮孝绪之七乘[12],张华之三十车者[13],概不多见,难可知矣。
予友吴子符远酷嗜书,一日不手书,一月不得奇书,则不乐。藏书多者至十万卷,皆手自较雠[14],又喜借与人看。予尝有书谢之曰:“较来三豕正[15],帙返一鸱虚[16]。”皆惇言也[17]。虽然,予犹进焉,上古书用漆竹,中古易以缣帛,稠重易坏,故一失不可复得。即开元八万余卷,独有今文三万在其中。以准今日,可以类推。故今之藏书,似富实贫,虽复万卷,不足敌千。何者?今文多而古文少也,今与符远约,无夸卷帙之侈,以见古为奇。有秘本急录而传之,得善本存副以广之。不独广吾气类之好,亦借以破鬼神之悭,非艺林一大胜事乎?予少即斯暏,愧力不及。他日当构小书淫馆,与贲阁相峙而居。有无互授,两家子孙,世世无吝。一洗千古借书三痴二惑[18],何减百城[19],所谓勿替引之矣[20]。
注释:
[1]玄黄:本指黑色与黄色。《易.坤》:“天玄而地黄。”后因以喻指天地。[2]一厄于泰火:第一次因秦始皇焚书而遭厄运。[3]楚汉:秦末楚霸王项羽和刘邦的争战。书籍文物被损毁。[4]董卓:汉末豪强,率军入洛阳,废少帝,立献帝,专朝政。因各地起兵反对,他放火烧了洛阳及周围数百里,迁入长安。书籍文物焚烧一空。[5]东晋:西晋亡后,公元317年,司马睿在建康(今江苏南京)建立政权,史称东晋,战争频仍,书籍损毁殆尽。[6]侯景:南朝梁武帝末年侯景发动叛乱,攻破建康,并到处烧杀掠夺,都城建康几成一片废墟。长江下游一带受到极大破坏。[7]五季:指唐宋之间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这期间战争极残酷。[8]靖康:宋朝赵桓(钦宗)的年号(1126—1127)。靖康二年,徽宗、钦宗被虏北去,文化破坏得极严重。[9]兼释:连佛教方面一起。[10]沉笃渊深:学问深厚渊博。[11]裒(póu):聚集。[12]阮孝绪:南朝梁陈留尉氏人,字士宗,隐居不仕,曾于金陵讲学,载书七乘。[13]张华:晋范阳方城人,字茂先,官至司空。博学多闻,著有《博物志》。藏书丰富,《晋书.张华传》:“(张华)尝徙居,载书三十乘。”[14]较雠:校对。较,同校。[15]三豕:指文字错讹处。《吕氏春秋》:“子夏之卫,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近,亥与豕相似。”[16]一鸱:《东皇杂录》:“借书馈酒一瓻,还书亦馈酒一瓻。”《瓮牗闲评》:“瓻,酒器,古之盛酒以遗借书者也。”鸱,同“瓻”。[17]惇言:老实话。惇,敦厚,笃实。[18]三痴:《资睱集》云借书籍俗谓借,一痴;与,二痴;索,三痴。二惑:金刘祁不明“借书一痴”,“还书一痴”谚义(实是从“借书一瓻,还书一瓻”音讹)故曰二惑。[19]百城:谓藏书丰富。《魏书.李谧传》:“每曰:‘丈夫拥书万卷,何假南面百城?’”[20]勿替引之:《诗经.小雅.楚茨》:“子子孙孙,勿替引之。”意思是不要废掉而把它保持下去。替,废除。引,延长。
沈守正(1572—1623),钱塘人,字无回。万历举人。官至巡抚,工画,长诗文。有《诗经说通》、《四书丛说》。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25 09:45
标题:
水尽头.(明)刘侗
观音石阁而西,皆溪,溪皆泉之委;皆石,石皆壁之馀。其南岸,皆竹,竹皆溪周而石倚之。燕故通俗读物生,至此,林林亩为大。竹,丈始枝;笋,丈犹箨;竹粉生于节,笋梢出于林,根鞭出于篱,孙大于母。
过隆救寺而又西,闻泉声。泉流长而声短焉,下流平也。花者,渠[1]泉而役科花;竹者,渠泉而役乎竹;不暇声也。花竹未役,泉犹石泉矣。石罅乱流,众声澌澌,人踏石过,水珠渐衣。小鱼折折石缝间,闻跫音[2]则伏,于苴[3]于沙。杂花水藻,山僧园叟不能名之。草至不可族,客乃斗以花,休休百步耳,互出,半不同者。然春之花尚不敌其秋之柿叶,叶紫紫,实丹丹。风日流美,晓树满星,夕里皆火,香山曰杏,仰山曰梨,寿安山曰柿也。
西山圆通寺,望太和庵前,山中人指指水尽头儿,泉所源也。至则磊磊中两石角如坎,泉盖从中出。鸟树声壮,泉唶唶不可骤闻。坐久,始别,曰:“彼鸟声,彼树声,此泉声也。”又西上广泉废寺,北半里五华寺,然而游者瞻卧佛辄返,曰:“卧佛无泉。”
注释:
[1]渠:人工开凿的水道,这里作动词用,是说花生长在泉水两边,形成水道。[2]跫(qióng穷)音:脚步声。《庄子.徐无鬼》:“夫逃虚空者……闻人足音跫然而喜矣。”[3]苴(chá茶):水中的浮草。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25 09:45
标题:
说琴.(明)何景明
何子有琴[1],三年不张[2]。从其游者戴仲鹖[3],取而绳以弦[4],进而求操焉。何子御之[5],三叩其弦,弦不服指,声不成文[6]。徐察其音,莫知病端。仲鹖曰:“是病于材也。予观其黟然黑[7],衺然腐也[8]。其质不任弦,故鼓之弗扬。”
何子曰:“噫!非材之罪也。吾将尤夫攻之者也[9]。凡攻琴者,首选材,审制器,其器有四:弦、轸、徽、越[10]。弦以被音,轸以机弦[]11,徽以比度[12],越以亮节[13]。被音则清浊见,机弦则高下张,比度则细大弗逾,亮节则声应不伏[14]。故弦取其韧密也[15],轸取其栝圆也[16],徽取其数次也[17],越取其中疏也[18]。今是琴弦之韧疏,轸之栝滞;徽之数失钧;越之中浅以隘。疏故清浊弗能具,滞故高下弗能通,失钧故细大相逾,浅以隘故声应沉伏。是以宫商不诚职[19],而律吕叛度[20]。虽使伶伦钧弦而柱指[21],伯牙按节而临操[22],亦未知其所谐也。
“夫是琴之材,桐之为也。始桐之生邃谷[23],据盘石,风雨之所化,云烟之所蒸,蟠纡纶囷[24],璀璨岪郁[25],文炳彪凤[26],质参金玉,不为不良也。使攻者制之中其制,修之畜其用,斫以成之,饰以出之。上而君得之,可以荐清庙[27],设大廷[28],合神纳宾[29],赞实出伏[30],畅民洁物;下而士人得之,可以宣气养德,道情和志。何至黟然邪然,为腐材置物耶[32]?
“吾观天下之不罪材者寡矣。如常以求固执[33],缚柱以求张弛[34],自混而欲别物,自褊而欲求多[35]。直木轮,屈木辐,巨木节[36],细木欐[37],几何不为材之病也?是故君子慎焉,操之以劲,动之以时,明之以序,藏之以虚。劲则能弗挠也,时则能应变也,序则能辨方也,虚则能受益也。劲者信也,时者知也,序者义也,虚者谦也。信以居之,知以行之,义以制之,谦以保之。朴其中,文其外。见则用世[38],不见则用身[39]。故曰虽愚必明,虽柔必强。材何罪焉!”
仲鹖怃然离席曰:“信取于弦乎?知取于轸乎?义取于徽乎?谦取于越乎?一物而众理备焉。予不敏,愿改弦更张[40],敬服斯说。”
——选自《四库全书》本《何大复集》
注释:
[1]何子:作者自称。[2]不张:指没有上弦。[3]戴仲鹖:名冠,字仲鹖,信阳人。尝从何景明学诗。正德进士,为户部主事,历山东提学副使,以清介闻。[4]绳上弦:装上弦。[5]御:用,这里指弹奏。[6]文:这里指曲调。[7]黟(yi)然:深黑色的样子。[8]衺(xié)然:歪邪不正的样子。衺,同“邪:。[9]尤:怨。攻:制造。[10]轸(zhěn):系琴弦可以转动,控制松紧的轴。徽:指琴面上所标出的用手指按弦的部位记号。越(huó):琴瑟底面的孔。[11]机弦:转动琴弦。[12]比度:排比音节的高低。[13]亮节:加大音亮。[14]伏:指音调低沉。[15]韧密:坚韧细密。[16]栝(guā)圆:琴轸插入琴内的栝圆滑易转。[17]数次:指琴徽的度数准确。[18]中疏:指琴身中空。[19]宫商:指宫商角徴羽五音。这里指音阶。诚职:尽职。[20]律吕:指十二律。叛度:谓违背了标准。[21]伶伦:传说中黄帝时的乐官,黄帝曾令他作律。钩弦而柱指:谓用指头弹琴。《列子.汤问》:“郑师文从师襄游,柱指钩弦,三年不成章。”[22]伯牙:春秋时善鼓琴者。[23]邃谷:深谷。[24]蟠纡:蟠曲。轮囷:屈曲的样子。[25]岪(fó)郁:原指山势曲折高峻,这里指树木高大茂密。[26]文柄彪凤:木质上闪现出象虎、凤的纹理。[27]荐:献。清庙:宗庙。[28]大廷:指朝廷。[29]合神纳宾:谓享神待客。《国语.周语下》:“姑洗,所以修洁百物,考神纳宾也。”注:“考,合也,……合致神人,用之享宴,可以纳宾也。”[30]赞实,有助于万物的生长结果。出伏:指能使蛰虫由地下出动。[31]道:同“导”。[32]置物:犹言弃物。[33]如常以求固执:意谓一个平常的材料,坚持求它是一个最好的材料。《礼记.中庸》:“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34]张弛:开弓叫张,松弓叫驰。这里指琴弦的紧或松。[35]褊:褊狭。[36]节:柱子上的斗拱。[37]欐(lì):梁栋。[38]见:同“现”,被发现。[39]用身:指独善其身。[40]改弦更张:改换、调整琴弦,使声音和谐。《汉书.董仲舒传》:“窃譬之琴瑟不调,甚者必解而更张之,乃可鼓也。”
译文:
何子有一张琴,三年不去弹它。他的学生戴仲鹖,拿下来装上弦,进奉请他弹奏。何子拂弄一过,三次拨动琴弦,弦却不听手指指挥,发出的声音杂乱无章,仔细听它的音响,不知毛病在什么地方。仲鹖道:“这个毛病在于木质不好。我看它黑黑的,弯弯的,快腐朽了。它的质地不能胜任琴弦,所以弹起来声音不能发扬。”何子道:“咦!这不是木质的过错,我要严厉责备制琴人!凡是做一张琴,首先要选择木材,但更重要的是要审察是不是按照规格制作成器。琴器有四:弦、轸、徽、越。弦用来发音,轸用来控制弦,徽用来比较音的度数,越用来调和音节。发音就能分出清浊,控制弦就能显出高下,比较度数就能轻重适当,音节调和就能使音响不沉闷暗哑。故而弦要取它韧性的细密,轸要取它琴捩的圆滑,徽要取它度数的次序,越要取它小孔的通畅。现在这张琴,弦的韧性稀疏,轸的琴捩滞涩,徽的度数失去均衡,越的小孔又浅又隘。稀疏,所以清音浊音不能齐全;滞涩,所以高音低音不能相通;失去均衡,所以轻音重音互相侵越;又浅又隘,所以音声沉闷暗哑。这样五音混乱,音律也离开了法度。尽管让黄帝的乐官伶伦来调弦运指,春秋时的琴师伯牙来按照节拍亲自弹奏,他们也不知如何能叫音声和谐了。
“现在看这张琴的材料,是用桐木制成的。桐木原是生长在深山幽谷,依据着巨大的磬石,经受着风雨的滋化,云烟的蒸润,回绕曲折,光亮沉郁,外表像彩凤那样焕发,质地像金玉那样完美,不能说不是良材。要是叫制作者按照规格做好,修治完善以备随时弹奏,凿削合格以成一张好琴,装饰美观以便出而应世。上焉者使君王得到,可以献之于宗庙,陈设在朝廷,祭享神灵,延见贵宾,唱赞祭礼,疏通隐闭,使民情通畅,万物洁净。下焉者使士大夫得到,可以融洽气质,培养德性,导引情操,和睦心志。何至于黑黑的、弯弯的,成为腐朽之材、无用之物呢!我看天下不责怪材料的人,太少了。鲁隐公去棠地观鱼以为是择善而从,把琴柱缚得牢牢的以为可以使琴弦张弛如意,自己混乱还想要分清事物,自己狭隘还想要求取众多。直木作轮,屈木作辐,巨木斗拱,细木大梁,哪能不使材料出毛病呵!因此君子对此是很慎重的。
“弹琴要有劲,行动要候时,观察要有顺序,庋藏要有容量。有劲就能不受阻挠,候时就能应付变化,有顺序就能辨别方向,有容量就能受到效益。劲就是信用,时就是智慧,顺序就是仁义,容量就是谦逊。信用作为居处,智慧指挥行动,仁义用来制约,谦虚可以保身。朴实作为内含,文采作为外表。为人所知就出而用世,不为人所知就修养自身。所以《中庸》说:‘虽愚必明,虽柔必强。’这怎么可以责罪材料呢!”
仲鹖听了不觉恍然若失,离开坐位说道:“信用不就是取于弦吗,智慧不就是取于轸吗,仁义不就是取于徽吗,谦逊不就是取于越吗?一件东西而所有的道理都齐全了。我所知太少了,要改弦更张,恭恭敬敬地听从您的教导。”
何景明(1483—1521),字仲默,号白坡,又号大复山人,信阳(今河南信阳市)人。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授中书舍人。正德初,宦官刘瑾专权,上书吏部尚书许进,劝其秉政毋挠,遂谢病归。刘瑾诛,复出任中书舍人。十二年(1517),升吏部员外郞。次年,迁陕西提学副使。因病辞归,卒于家。
何景明志节耿介,鄙荣利。曾上疏反对宦官专权说:“义子不当畜”,“宦官不当任”,故长期不得升迁。他与李梦阳交为“前七子”的首领,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但“梦阳主摹仿,景明则主创造”(《明史.何景明传》),在当时影响很大。他的散文,颇有秦汉文章的雄直之气,但其步趋古人,则是其短。著有《何大复先生集》。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25 09:47
标题:
司马季主论卜.〔明〕刘基
东陵侯既废[1],过司马季主而卜焉。季主曰:“君侯何卜也?”东陵侯曰:“久卧者思起,久蛰者思启,久懑者思嚏。吾闻之蓄极则泄,閟极则达[2]。热极则风,壅极则通。一冬一春,靡屈不伸,一起一伏,无往不复。仆窃有疑,愿受教焉。”季主曰:“若是则君侯已喻之矣,又何卜为?”东陵侯曰:“仆未究其奥也,愿先生卒教之[3]。”季主乃言曰:“呜呼!天道何亲?惟德之亲[4];鬼神何灵?因人而灵。夫蓍[5],枯草也;龟[6],枯骨也,物也。人,灵于物者也,何不自听而听于物乎?且君侯何不思其者也[7]?有昔者必有今日,是故碎瓦颓垣,昔日之歌楼舞馆也;荒榛断梗[8],昔日之琼蕤玉树也[9];露蛬风蝉[10],昔日之凤笙龙笛也;鬼燐萤火,昔日之金釭华蚀也[11];秋荼春荠[12],昔日之象白驼峰也[13];丹枫白荻,昔日之蜀锦齐纨也[14]。昔日之所无,今日有之不为过;昔日之所有,今日无之不为不足。是故一昼一夜,华开者谢[15];一秋一春,物故者新。激湍之下,必有深潭;高丘之下,必有浚谷[16]。群侯亦知之矣,何以卜为?”
——选自《四部丛刊》本《诚意伯文集》
注释:
[1]东陵侯:指召平。秦时为东陵侯,秦破,为布衣,种瓜长安城东,瓜美,称为东陵瓜。见《史记.萧相国世家》。废:指秦亡后失侯爵。[2]閟(bì):闭塞。[3]卒:尽力。[4]天道何亲,惟德之亲:《尚书.蔡仲之命》:“皇天无亲,惟德是辅。”[5]蓍(shī):多年生草本植物,古人用其茎来占卜。[6]龟:古代取龟的腹甲用来占卜。[7]昔者:指为官之日。下句“今日”指被废之日。[8]荒榛:指灌木丛生。断梗:草木的断枝。[9]琼蕤(ruí)玉树:指美好的花草树木。琼:美玉。蕤:草木的花下垂的样子。[10] 蛬(qiōng):同“蛩”,蟋蟀。[11]釭:灯。[13]象白驼峰:大象的脂肪和骆驼背上的肉峰,都是名贵食品。[14]齐纨:山东出产的白色细绢。[15]华:花。[16]浚谷:深谷。
东陵侯被废弃以后,往司马季主那儿去占卜。
季主说:“您要占卜什么事呢?”东陵侯说:“躺卧时间长了就想起来,闭门独居久了就想出去,胸中积闷久了就想打喷嚏。我听说:积聚过多就要宣泄,烦郁之极就要开畅,闷热太甚就会起风,堵塞过分就会流通。有一冬就有一春,没有只屈而不伸的;有一起就有一伏,没有只去不来的。我私下有所怀疑,希望得到你的指教。”季主说:“既然这样,那么您已经明白了,又何必要占卜呢?”东陵侯说:“我未能深入理解其中的高深微妙,希望先生能指点究竟。”
季主于是说道:“唉!天道和什么人亲?只和有德的人亲。鬼神怎么会灵?靠着人相信才灵。蓍草不过是枯草,龟甲不过是枯骨,都是物。人比物灵敏聪明,为什么不听从自己,却听命于物呢?而且,您为什么不想一下过去呢?有过去就必然有今天。所以,现在的碎瓦坏墙,就是过去的歌楼舞馆;现在的荒棘断梗,就是过去的琼花玉树;现在在风露中哀鸣的蟋蟀和蝉,就是过去的凤笙龙笛;现在的鬼火萤光,就是过去的金灯华烛;现在秋天的苦菜,春天的荠菜,就是过去的象脂驼峰;现在红的枫叶,白的荻草,就是过去的蜀产美锦,齐制细绢。过去没有的现在有了,不算过分;过去有过的现在没有了,也不能算不足。所以从白昼到黑夜,盛开的花朵凋谢了;从秋天到春天,凋萎的植物又发出新芽。激流旋湍下面,必定有深潭;高峻的山丘下面,必定有深谷。这些道理您也已经知道了,何必还要占卜呢?”
本文选自《郁离子》卷下,题作《东陵侯》,今从一般选本作《司马季主论卜》。司马季主,楚人,汉初曾在长安卖卜,见《史记.日者列传》。这里借用其名。文章假借东陵侯向司马季主问卜,引发了司马季主的一段议论,说明人灵于物,不必向无知的卜蓍去请教;也说明世事无常,有盛必有衰的道理。文章广用比喻、排比,议论也较生动。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25 09:47
标题:
思云记.(明)文征明
长洲顾君可求[1],自号思云。一日言于余曰:“福甫乳而母氏见背,成童而先君继亡,茕茕孑立[2],仅以有成。而罔极之恩[3],莫克云报[4]。‘思云’之称,庸以寄吾之悲云耳[5]。先生其为我记之。”
余惟狄梁公奉使过太行,顾瞻白云,悬情亲舍,慨然兴思[6]。惟其至情迫切,足以感人,千载之下,育其言若新。而所为致人之感之者,亦惟其人也。人品有不同,事绪有不一,以顾君而附于梁公,殆非其拟;而君裹足里门,周旋于一室之间,无数百里之役,亦岂太行之比?然于中有不大相远者。父子之亲,慈爱之懿[7],梁公之所有,顾君未尝无也。是故山则出云,人则有亲,夫人皆得而拟之,岂梁公所得私哉?然而梁公弛情于暂违,而君寄怀于永弃,君视梁公,殆有甚焉。且君之父惟善号友云[8],君视云如亲,所为思之深而感之切,殆犹羹墙之在望[9],又奚梁公之拟为哉?古人谓五十知慕为大孝,君年垂七十而孺慕不已[10],其孝为何如!君读书善医,而执德厉行,忠信弗违,盖能充其孝者也。系之诗曰:
悠悠白云,绵绵我思[11];何以系之?我亲在兹。白云悠悠,我思绵绵;何以系之?我亲在瞻。瞻之不得,惟我心恻;人孰靡生,我终罔极。古亦有言,无父何怙?岂曰无父,亦恃失母[12]。彼岵有屺,我陟再思[13];遐弗及只[14],我心忧悲。心之忧矣,时靡有告,悠悠劬劳[15],莫适云报!再言思之[16],涕泗如雨;岂不有身?顾复无所。悠悠白云,昊昊苍天;我思不穷,维千万年。
注释:
[1]顾君可求:顾福,字可求,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作者友人。[2]茕茕孑立:孤独一生。[3]罔极之思:指父母之思。《诗.小雅.蓼莪》:“父兮生成,母兮鞠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罔极,谓没有穷尽。[4]克:能。[5]庸:用。[6]“余惟”四句:狄梁公:狄仁杰,字怀英,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唐代名相。据《大唐新语》载:“(阎本立)特荐(狄仁杰)为并州法曹,其亲在河阳别业,仁杰赴任于并州,登太行,南望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所居,近此云下。’悲泣,伫立久之,候云移乃行。”[7]懿:指母亲的美德。[8]惟善:顾惟善,号友云。[9]羹墙:思慕的意思。《后汉书.李固传》:“昔尧殂之后,舜仰慕三年,坐则见尧于墙,食者赌尧于羹,斯所谓聿追来孝,不失臣子之节者。”[10]孺慕:指幼童对亲人的思慕。[11]绵绵:连续不断的样子。[12]“古亦有言”四句:《诗.小雅.蓼莪》:“无父何怙,无母何恃。”怙,依靠。[13]:“彼岵(hù)有屺(qǐ)”二句:《诗.魏风.陟岵》:“陟彼岵兮,瞻望父兮。……陟彼屺兮,瞻望母兮”。岵,有草木之山;屺,无草木之山。[14]遐:远。只:语气词。[15]劬(qú)劳:辛苦勤劳。《诗.小雅.蓼莪》:“哀哀父母,生我劬劳。”[16]言:助词,无义。[17]甲寅:即嘉靖三十三年(1554)。
本文选自《文征明集.补辑》卷二十,原见《思云图卷》墨迹。文章作于嘉靖三十三年(1554),时作者已八十五岁,为年近七十的顾福的自号“思云”作记。文章就狄仁杰的望白云孤飞而思亲就起,欲擒故纵,先说顾不能与狄相比拟,但在深入的层层剖析中,自然得出了顾的思亲远比狄仁杰为深切。小记写得一波三折,委婉有致。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25 09:47
标题:
松风阁记.(明)刘基
一
雨、风、露、雷,皆出乎天[1]。雨、露有形,物待以滋[2]。雷无形而有声,惟风亦然。
风不能自为声,附于物而有声,非若雷之怒号[3],訇磕于虚无之中也[4]。惟其附于物而为声,故其声一随于物:大小清浊,可喜可愕[5],悉随其物之形而生焉[6]。土石屃赑[7],虽附之不能为声;谷虚而大[8],其声雄以厉[9];水荡而柔[10],其声汹以豗[11]。皆不得其中和[12],使人骇胆而惊心[13]。故独于草木为宜。
而草木之中,叶之大者,其声窒[14];叶之槁者⑩[15],其声悲;叶之弱者,其声懦而不扬[16]。是故宜于风者莫如松[17]。
盖松之为物[18],干挺而枝樛[19],叶细而条长,离奇而巃嵸[20],潇洒而扶疏[21],鬖髿而玲珑[22]。故风之过之[23],不雍不激[24],疏通畅达,有自然之音;故听之可以解烦黩[25],涤昏秽[26],旷神怡情[27],恬淡寂寥[28],逍遥太空[29],与造化游[30]。宜乎适意山林之士乐之而不能违也[31]。
金鸡之峰[32],有三松焉,不知其几百年矣。微风拂之[33],声如暗泉飒飒走石潄[34];稍大,则如奏雅乐[35];其大风至,则如扬波涛[36],又如振鼓[37],隐隐有节奏[38]。
方舟上人为阁其下[39],而名之曰松风之阁。予尝过而止之[40],洋洋乎若将留而忘归焉[41]。盖虽在山林而去人不远[42],夏不苦暑[43],冬不酷寒[44],观于松可以适吾目[45],听于松可以适吾耳,堰蹇而优游[46],逍遥而相羊[47],无外物以汩其心[48],可以喜乐,可以永日[49],又何必濯颍水而以为高[50],登首阳而以为清也哉[51]?
予,四方之寓人也[52],行止无所定[53],而于是阁不能忘情②,故将与上人别而书此以为之记[55]。时至正十五年七月九日也[56]。
二
松风阁在金鸡峰下,活水源上。予今春始至,留再宿[57],皆值雨,但闻波涛声彻昼夜[58],未尽阅其妙也。至是[59],往来止阁上凡十余日[60],因得备悉其变态[61]。
盖阁后之峰,独高于群峰,而松又在峰顶。仰视,如幢葆临头上[62]。当日正中时,有风拂其枝,如龙凤翔舞,离褷蜿蜒[63],轇轕徘徊[64];影落檐瓦间,金碧相组綉[65]。观之者,目为之明。有声,如吹塤箎[66],如过雨,又如水激崖石,或如铁马驰骤[67],剑槊相磨戛[68];忽又作草虫呜切切[69],乍大乍小[70],若远若近,莫可名状[71]。听之者,耳为之聪[71]。
予以问上人。上人曰:“不知也。我佛以清净六尘为明心之本[73]。凡耳目之入,皆虚妄耳。”予曰:“然则上人以是而名其阁[74],何也?”上人笑曰,“偶然耳。”
留阁上又三日,乃归。至正十五年七月二十三日记。
注释:
[1]乎——于。[2]滋——生长,繁殖。[3]非若一—不像是。怒号——发出巨大的声响。[4]訇磕(轰科hōngkē)——大声。虚无——指天空。[5]愕(萼è)——惊讶。[6]悉——全都。[7]屃赑(细必xībī)——觿(希xī)龟的别名。觿龟是一种爬行动物,背面褐色,腹面淡黄色。碑下的石座一般都雕成屃赑的形状,取它力大能负重的意思。这里就是指石碑底下结实的屃赑。[8]谷——两山之间叫谷。[9]雄——雄壮有力。以——连词,意义和“而”相同。厉——猛烈。[10]荡——摇动。[11]汹——水中波浪翻滚的声音。豗(灰huī)——轰响。[12]中和——不刚不柔,平和。[13]骇——惊惧。[14]室(至zhī)——阻塞。[15]槁(搞gǎo)——枯。[16]懦——软弱。扬——高昂。[17]莫若——不如。[18]盖——连词,表示原因。[19]挺——笔直。樛(鸠jiǖ)——弯曲向下。[20]离奇——树根盘曲的样子。巃嵏(龙宗lóngzòng)——高耸的样子。[21]潇洒——飘逸,自然。扶疏——枝叶繁茂的样子。[22]鬖髿(三棱sānsuō)——蓬松的样子。玲拢——灵巧的样子。[23]这句说:所以,当风吹过松树的时候。[24]雍(雍yōng)——堵塞。激——冲击。[25]黩(毒dú)——忧。[26]涤——洗。昏秽(惠huì)——黑暗的和肮脏的东西。[27]旷神——使心境阔大。怡情——使心情愉快。[28]恬(田tiān)淡——清静。寂寥——寂静。[29]太空——天空。[30]造化——旧时指自然界的创造者,也指自然界。[31]宜乎——怪不得。违——离开。[32]金鸡峰——在会(贵guì]稽山上。会稽山在浙江省绍兴县附近。[33]拂——轻轻吹过。[34]暗泉——暗伏而不露出地面的泉水。飒(萨sà)飒——这里是形容水声。石潄(赖lài)——沙石上的急流。[35]雅乐——正乐。古时把那种正规的、标准的音乐叫作雅乐。[36]扬——向上吹起。[37]振——击。[38]隐隐——隐约,听起来不很清楚。[39]上人——对和尚的一种称呼。为一这里是建造的意思。阁——一种建筑物,多建筑在高处,周围开窗,可以跳远。[40]尝——曾经。止——停留,居住。[41]洋洋——快意的样子。[42]去——距离。[43]这句说:在夏天,不因暑热而感到难受。[44]这句说:在冬天,不因寒冷而感到痛苦。[45]适——感到舒服。[46]偃蹇(简jiān)——托病不做事。优游——闲暇自得的样子。[47]逍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相羊——徘徊。[48]汩(古gǔ)——乱。[49]永日——度过漫长的一天。[50]濯(茁zhuó)——洗。颖水——河名。源出河南省登封县西的颖谷,东南流至安徽省境内,入淮河。相传尧想把天下让给许由,许由不接受,隐居在颖水附近。尧又想任命他作九州长,他仍不肯接受,并且认为尧的这种话弄脏了他的耳朵,就跑到颖水边上去洗耳朵。高——品行高尚。[51]首阳——山名。在山西省永济县南。相传伯夷、叔齐在周武王灭殷以后,逃避到首阳山,不食周粟而死。清——品行纯洁。[52]四方之寓人——在四方作客的人,到处为家的人。[53]行止——行踪。[54]是——这个。忘情——无动于衷。[55]书——写。[56]至正十五年——公元一三五五年。至正是元顺帝妥欢帖睦尔的年号(1341—1368)。[57]这句说:停留了两天。[58]彻昼夜——整天整夜。[59]至是——到了这一次。[60]止——停留,居住。凡——总共。[61]备悉——全知。变态——变化的状态。[62]幢(床chuáng)——旗帜。葆——伞。[63]离褷(尸shT)——形容松枝象羽毛初生的样子。蜿蜒——弯弯曲曲,象蛇爬行的样子。[64]轇轕(胶格jiāogé)——纵横交错的样子。徘徊——来回摆动的样子。[65]组绣——编织成彩色的花纹。[66]埙(勋xūn)——古代的一种乐器,用陶土烧制而成。箎(迟chī)一古代的一种乐器,用竹管制成。[67]铁马——铁骑,指骑兵。驰骤——驰骋,奔腾。[68]槊(朔shuò)——长矛,古代的一种兵器。磨戛(颊jiá)——撞击。[69]草虫——即草螽(忠zhōng)。一种昆虫,善跳跃,雄虫前翅有发声器,颤动翅膀就能发声。切切——形容又细又急的声音。[70]乍(诈zhà)——忽。[71]莫可名状——说不清它的状况。[72]聪——听觉灵敏。[73]六尘——佛经上把色、声、香、味、触、法叫作六尘。尘是脏污的意思。佛经上认为,六尘能染污六根(眼、耳、鼻、舌、身、意)。[74]以是——用这,因此。
说明:
《松风阁记》由上下两篇组成,内容的重点各自不同。第一篇以议论为主,先从风和松谈起,接着谈到松声的特点,再归结到金鸡蜂上三棵松,用四种比喻形象地表现了不同的风吹松的声音。第二篇是第一篇的补充,着重描写作者耳闻目睹的风吹松的情况,并继续用五种比喻形象地表现了风吹松的声音,笔默简炼,形象真切。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25 09:48
标题:
宋濂获罪.(明)徐祯卿
洪武十年[1],宋学士濂[2],乞老归,帝亲饯之,敕其孙慎辅行[3]。濂顿首辞[4],且要曰[5]:“臣性命未毕蓬土[6],请岁觐陛阶[7]。”既归,每就帝庆节称贺如约[8],帝念旧,恋恋多深情。
十三年失朝[9],帝召其子中书舍人璲[10],孙殿廷礼仪司序班慎[11],问之,对曰:“不幸有旦夕之忧[12],惟陛下哀矜裁其罪[13]!”帝微使人瞰之[14],无恙,大怒,下璲、慎狱。诏御史,就诛濂,没其家[15]。
先是濂尝授太子及诸王经[16],太子于是泣且谏曰:“臣愚戆无他师[17],幸陛下哀矜裁其死。”帝怒曰:“俟汝为天子而宥之[18]。”太子惶惧,不知所出[19],遂赴溺[20],左右救得免。帝且喜且骂曰:“痴儿子,我杀人,何与汝也[21]!”因遍录救溺者。凡衣履入水[22],擢三级[23];解衣舄者[24],皆斩之。曰:“太子溺,俟汝解衣而救之乎!”乃赦濂死,而更令入谒[25],然怒卒未解也。会与后食,后具斋素[26],帝问之故,对曰:“妾闻宋先生坐罪[27],溥为作福祐之[28]。”濂至,帝令毋相见。谪居茂州,而竟杀璲、慎[29]。
注释:
[1]洪武十年:1377年。洪武,明太祖朱元璋年号。[2]宋濂(1310—1381):字景濂,浙江金华人。元末即有文名,被朱文璋征为顾问。明开国后,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负责草拟诏令)。朱元璋即位后,逐步杀戮功臣,宋濂及早告老还乡。为了不使朱产生猜忌,宋每年都要到京进见,表示忠心。但终于被贬谪而死。[3]敕(chì赤):皇帝的命令。[4]顿首:以头叩地。[5]要(yāo腰):约定。[6]未毕蓬土:没死之前。蓬土,蓬蒿土堆之间(指草野墓葬之处)。[7]岁觐(jǐn进)陛阶:每年来宫内朝见皇帝一次。[8]就帝庆节:乘着帝庆节的机会。帝庆节,皇帝的生日。[9]失朝:指宋濂没有如约进京陛见。[10]中书舍人:官名。明代此职为缮写文书。璲(suì碎):宋璲。[11]殿廷礼仪司:明代官署名,隶属通政使司。序班:掌管司仪之官司。宋慎当时任此职。[12]且夕之忧:指病危。[13]惟:表示希望,敬词。哀矜:哀怜。裁:裁决,定夺。下文的“裁”,免除。[14]微:暗中。瞰(kàn看):窥察。[15] “诏御史”三句:朱元璋诏令御史,到宋濂家乡处死他,抄没他的家产。御史,明代都察院(司监察)的长官为都御史。此处即指都察院。[16] “先是”句:宋濂未退职前,曾任侍读,教授太子及其它皇子(封王者)读书。经,儒家经典。[17]愚戆(ɡànɡ杠):愚而刚直,这里指不聪明。[18] “俟汝”句:等你当了皇帝时再赦免他吧!宥(yòu又):宽赦。[19]不知所出:拿不出救宋濂的办法。[20]赴溺:投水自杀。[21]何与(yù玉)汝:跟你有什么相干?[22]衣(yì易)履:穿着衣裳和鞋。[23]擢(zhuó拙):提升。[24]舄(xì戏):古代一种复底鞋。[25]更令入谒(yè夜):再让宋濂进京谒见。[26]后:指马皇后。具斋素:准备了素食。古人祭祀前,清心洁身,包括吃素食,表示庄敬。[27]坐罪:因犯罪受犯罚。[28] “溥(pǔ普)为”句:在宫内广做佛事求福,祈求保佑他。溥,广。[29] “谪居”二句:洪武十三年,丞相胡惟庸因树党专权,以谋逆罪被杀。其后又穷究党羽,先后致死的有三万人。宋慎也被牵连,家庭被贬迁到茂州(今四川北部的北川、汶川一带),宋濂于中途死在夔州(今四川奉节一带)。
徐祯卿(1479—1511),字昌榖。吴县(今属苏州)人,明孝宗弘治期间进土,文学家,少时为“吴中四子”之一,后为“前七子”之一。有《迪功集》、《谈艺录》等。本篇选自《剪胜野闻》,书中多记明初朝野轶闻。
宋濂是明朝的开国文臣,又曾为太子傅。他年老辞官回乡后,仅因有一年未能如约赴京参觐明太祖,竟获致死之罪;其子宋璲、其孙宋慎因替宋濂进行开脱,亦获死罪。明太祖对宋濂这样不念旧情,这样严酷,令人闻之悚然。这种不近情理的惩罚,就连太后与太子也是十分不满意的。皇后为宋濂广做佛事,以求神佑;太子求赦不成,愤激过甚,以致投水自尽。太子自杀未遂,凡在太子投水时未立刻赴救而“解衣舄者”皆处死。从这个事件的处理中,又一次暴露了明太祖为人的严酷。明太祖的粗细,也给人留下了较深的印象。他不轻信宋璲、宋慎的开脱之词,派人私访;太子获救后,又“遍录救溺者”,并区分情况给予奖惩,都表明了这一点。
明太祖办事之所以如此严酷、精细,是出于巩固他的统治的需要。他不能容忍任何人对他略有欺瞒或不忠,也不允许任何人对皇室利益稍有轻慢。这是他对人对事进行赏罚奖惩的准绳。
据史载,宋濂因其孙宋慎被指控为胡惟庸党,故受牵连,并不是因为没有按时觐见。徐祯卿所记当属传闻。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25 09:48
标题:
送陈庭学序.(明)宋濂
西南山水,惟川蜀最奇。然去中州(1)万里,陆有剑阁栈道(2)之险,水有瞿唐滟滪(3)之虞。跨马行篁竹间,山高者累旬日不见其颠际,临上而俯视,绝壑万仞,杳莫测其所穷,肝胆为之掉栗。水行则江石悍利,波恶涡诡,舟一失势尺寸,辄糜碎土沉,下饱鱼鳖。其难至如此,故非仕有力者,不可以游;非材有文者,纵游无所得;非壮强者,多老死于其地。嗜奇之士恨焉。
天台(4)陈君庭学,能为诗,由中书左司掾(5)屡从大将北征有劳(6),擢四川都指挥司照磨(7),由水道至成都。成都,川蜀之要地,杨子云、司马相如、诸葛武侯(8)之所居。英雄俊杰战攻驻守之迹,诗人文士游眺饮射、赋咏歌呼之所,庭学无不历览。既览必发为诗,以纪其景物时世之变,于是其诗益工。
越三年,以例自免归,会余于京师。其气愈充,其语愈壮,其志意愈高,盖得于山水之助者侈矣。余甚自愧。方余少时,尝有志于出游天下,顾以学未成而不暇。及年壮可出,而四方兵起(9),无所投足。逮今圣主兴(10)而宇内定,极海之际,合为一家,而余齿已加耄矣(11),欲如庭学之游,尚可得乎?然吾闻古之贤士若颜回、原宪(12),皆坐守陋室,蓬蒿没户,而志意常充然,有若囊括于天地者,此其故何也?得无有出于山水之外者乎?庭学其试归而求焉。苟有所得,则以告余,余将不一愧而已也。
注释:
(1)中州:泛指中原。(2)剑阁栈道:剑阁,在四川省北部,剑门关矗立县北,自古以“剑门天下险”闻名,为自秦人蜀的要道。栈道,又名“阁道”、“复道”等,古代在川、陕、甘、滇诸省境内峭岩陡壁上凿孔架桥连阁而成的一种道路。(2)瞿塘滟滪:瞿塘,瞿塘峡,一称巫峡,长江三峡之一,在四川奉节与巫山县之间,长八公里,江面最狭处仅百余米,江流湍急,山势险峻,号称“天埑”。滟滪,滟滪堆,俗称“燕窝石”,瞿塘峡口江心突起的礁石,旧时为长江三峡著名险滩。(4)天台:县名,今属浙江省。(5)中书左司掾(yuàn院):明初中书省左司的属官。中书左司领吏、户、礼三部,任监督稽核之责。(6)丛大将北征:明初为了统一北方,对付退居漠北的蒙元残余势力,屡遣大将如徐达、常遇春、李文忠、冯胜、邓愈、汤和等北征。陈庭学曾经从军。(7)擢:升迁。都指挥司照磨:明代于每一行省设指都指挥使司,掌一省军政,照磨为其属官。(8)杨子云:即扬雄,西汉文学家,字子云,蜀郡成都人。司马相如:西汉辞赋家,字长卿,蜀郡成都人。诸葛武侯:即诸葛亮,三国蜀汉丞相,封武乡侯,故称。(9)四方兵起:指元末群雄并起。(10)圣主兴:指朱元璋建立明朝。(11)齿:指代年龄。耄(mào冒):老。《礼记.曲礼上》:“八十、九十曰耄。”《盐铁论.孝养》:“七十曰耄。”(12)颜回、原宪:都是孔子弟子。颜回,鲁人,字子渊,孔子称赞他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原宪,字子思。《史记.促尼弟子列传》:“孔子卒,原宪遂亡在草泽中。子贡相卫,而结驷连骑,排藜藿入穷阎,过谢原宪。宪摄敝衣冠见子贡。子贡耻之,曰:‘夫子岂病乎?’原宪曰:‘吾闻之,无财者谓之贫,学道而不能行者谓之病。若宪,贫也,非病也。’子贡惭,不怿而去。”
宋濂(1310~1381),明初散文家,字景溪,号潜溪,其先金华之潜溪人,至濂乃迁浦江《明史》。自幼好学,早年师从散文大家吴莱、柳贯、黄溍等人,少负文名,元至正九年被荐为翰林编修,他固辞不就,隐居山中。朱元璋称帝后,任命他为文学顾问、江南儒学提举,授太子经。洪武二年(1369)奉旨修《元史》,后因涉案被请四川茂州,途中病故,正德时追谥文宪。宋濂推崇宗经。认为只有孔子之文“才称之为文”,“六籍之外当以孟子为宗,韩子次之,欧阳子又次之”(《文原》),对于违背“温柔敦厚”传统的文章一律采取否定态度。他擅长散文创作,尤以传记文成就突出。代表作《秦士录》、《王冕传》、《李疑传》等文章人物形象生动鲜活,宋濂善于抓住一些细节展现人物性格,并通过个性化语言的运用刻划人物,艺术成就较高。他的写景散文数量亦不少,且风格近似欧阳修,文笔清新,写景状物生动,不事雕琢,代表作有《桃花涧修禊诗序》、《环翠亭记》等。宋濂亲自经历了元末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故他的文章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往往在生动的描述中包含着寓意深刻的哲理,具有较强的思想性,明太祖朱元璋推其为“开国文臣之首”。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25 09:49
标题:
送程龙峰郡博致仕序.(明)王慎中
嘉靖二十三年[1],制当黜陟天下[2]。百司庶职报罢者凡若干人。而君泉州儒学教授程君龙峰[3],名在有疾之籍[4],当致其事以去。
程君在学,方修废起坠,搜遗网失,以兴学成材为任。早作晏休,不少惰怠,耳聪目明,智长力给。非独其精爽有余,意气未衰,至于耳目之所营注[5],手中之所蹈持[6],该涉器数[7],而周旋仪等[8],纤烦劳惫[9],莫不究殚胜举[10]。不知司枋者奚所考而名其为疾也[11]。
黜步之典,固将论贤不肖,经驭废置。人之有疾与否,则有名焉[12]。贤不肖之论,非可倚此为断也,况于名其为疾者,乃非疾乎!人之贤不肖,藏于心术,效于治行,其隐微难见,而形似易惑,故其论常至于失实。非若有疾与否,可以形决而体定也。今所谓疾者,其失若此;则于贤不肖之论,又可知矣!此余所以深有感也。
又有异焉。古者宪老而不乞言[13]。师也者,所事也,非事人也。所谓以道得民者是也。责其筋力之强束[14],课其骸骨之武健[15],是所以待猥局冗司之末也[16]。古之事师者,其饮食,于饭患其噎,于胾患其哽[17],而祝之也;其居处,于坐则有几,于行则有杖,皆所以事师,而修其辅羸摄疴之具[18],未闻以疾而罢之也。古之道,其不可行于今乎?
程君之僚,与其所教诸生,皆恨程君之去,谓其非疾也。余故论今之失,而及古之谊,使知程君虽诚有疾,亦不可使去也。
君去矣,敛其所学[19],以教乡之子弟,徜徉山水之间,步履轻翔,放饭决肉[20],矍铄自喜[21]。客倘有讶而问者:“君胡无疾也?”聊应之曰:“昔者疾,而今愈矣。”不亦可乎?
注释:
[1]嘉靖二十三年:相当于公元1544年。嘉靖为明世宗年号。[2]制:指皇帝的命令。黜陟:指官吏的升降。[3]泉州:府名。治所在今福建省泉州市。作者为泉州府晋江人,故曰“吾泉州”。儒学教授:明代于府设教授一员,为儒学教官中最高一级。掌教诲所属生员。[4]籍:簿册,名册。[5]营注:谋划专注。[6]蹈持:投入,实践。[7]该涉器数:全面地考察各式礼器。[8]仪等:礼仪的等级。[9]纤烦:细小烦杂。[10]殚:尽。[11]司枋(bìng)者:掌握权柄的人。枋,通“柄”,权柄。[12]名:名称。[13]宪老:师法老人。乞言:求说好话。[14]强束:健壮结实。[15]课:考核。[16]猥局冗司:杂滥多余的司局。末:指地位低微者。[17]胾(zì):大块的肉。[18]辅羸:辅助羸弱。摄疴(ē):辅佐病体。[19]敛:集。[20]放饭决肉:放开饭量果断吃肉。[21]矍铄(jué shuò):年老而精神壮健的样子。
本文选自《遵岩集》卷十。泉州儒学教授(即郡博,博是国子监博士的简称)程龙峰被上司借口他有病,让他“致仕”了,作者就写了这篇别开生面的赠序来送别。在文中,作者深为程龙峰的被强迫仕鸣不平,因为程耳聪目明,意气未衰,整天忙于工作,不是一个病人。作者进一步指出,黜陟之典的标准应是贤或不肖,主要不是身体状况,更何况把一个身体健康而又忠于职守的人当作病人来黜退,其间包含着什么意思呢?文中对封建社会的这种黜陟弊端作了尖锐的指摘。文章以事实为依据,说理透彻。并用流畅的文笔,杂以诙谐的笔调,使文字更为生动。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25 09:49
标题:
送东阳马生序.〔明〕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1],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2]。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4],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5],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6]。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8],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9],烨然若神人[10];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11],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12]。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13],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14],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15],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今诸生学于太学[16],县官日有廪稍之供[17],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18],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19]。余朝京师[20],生以乡人子谒余,譔长书以为贽[21],辞甚畅达;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22]。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23],岂知余者哉!
——选自《四部备要》本《宋文宪公全集》
注释:
[1]加冠:古时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礼,表示已经成年。这里即指二十岁。[2]先达:有名望的前辈。[3]辞色:言辞和脸色。[4]援疑:提出疑难问题。质理:质询道理。[5]负箧(qiè)曳屣(xǐ):背着书箱,趿拉着鞋子。[6]皲(jūn)裂:皮肤受冻开裂。[7]媵(yìng)人:这里指女仆。汤:热水。沃灌:即盥洗。[8]逆旅:客舍。[9]容臭:指香囊。[10]烨(yè)然:光彩闪耀的样子。[11]缊(yùn)袍:以乱麻、旧絮衬于其中的袍子。[12]口体之奉:指衣食的享用。[13]耄(mào)老:指年老,古人谓七十曰耄,或谓八十、九十曰耄,时宋濂六十九岁。[14]君子:这里指有官位的人。[15]缀:连缀。这里是跟随的意思。[16]太学:古代中央的最高学府,明代称国子监。这里沿用旧称。[17]县官:这里指朝廷。廪稍:廪食,即伙食费用。[18]司业、博士:指国子监司业、国子监博士,都是教官。[19]流辈:同辈。[20]余朝京师:宋濂于洪武十年致仕,次年又到南京朝见皇帝。[21]譔:同“撰”。长书:长信。贽:见面礼物。[22]夷:平。[23]际遇之盛:谓好的遭遇。这里指官位之盛。
译文:
我年幼时就爱学习。因为家中贫穷,无法买书来看,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亲手抄录,约定日期送还。天气酷寒时,砚池中的水冻成了坚冰,手指不能屈伸,我仍不懈怠。抄写完后,赶快送还人家,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我因而得以看遍许多书籍。到了成年时,愈加仰慕圣贤的学说,又担心不能与学识渊博的老师和名人交游,曾往百里之外,手拿着经书向同乡前辈求教。前辈道德高,名望大,门人学生挤满了他的房间,他的言辞和态度从未稍有委婉。我站着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低身侧耳向他请教;有时遭到他的训斥,表情更为恭敬,礼貌更为周到,不敢答覆一句话;等到他高兴时,就又向他请教。所以我虽然愚钝,最终还是得到不少教益。
当我寻师时,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之中,严冬寒风凛冽,大雪深达几尺,脚和皮肤受冻裂开都不知道。到学舍后,四肢冻僵了不能动弹,仆人给我灌下热水,用被子围盖身上,过了很久才暖和过来。住旅馆主人处,每天吃两顿饭,没有新鲜肥嫩的美味享受。同学舍的求学者都穿着锦绣衣服,戴着穿有珠穗、饰有珍宝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左边佩戴着刀,右边备有香囊,光彩鲜明,如同神人;我则穿着破旧的衣袍处于他们之间,毫无羡慕的念头。因为心中有足以使自己高兴的事,并不觉得吃穿的享受不如人家。我的勤劳和艰辛就是这样。现在我虽已年老,没有什么成就,但所幸还得以置身于君子的行列中,承受着天子的恩宠荣耀,追随在公卿之后,每天陪侍着皇上,听候询问,天底下也不适当地称颂自己的姓名,更何况才能超过我的人呢?
现在学生们在太学中学习,朝廷每天供给膳食,父母每年都赠给冬天的皮衣和 夏天的葛衣,没有冻饿的忧虑了;坐在大厦之下诵读经书,没有奔走的劳苦了;有司业和博士当他们的老师,没有询问而不告诉,求教而无所收获的了;凡是所应该具备的书籍,都集中在这里,不必再像我这样用手抄录,从别人处借来然后才能看到了。他们中如果学业有所不精通,品德有所未养成的,如果不是天赋、资质低下,就是用心不如我这样专一,难道可以说是别人的过错吗!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中已学习二年了,同辈人很称赞他的德行。我到京师朝见皇帝时,马生以同乡晚辈的身份拜见我,写了一封长信作为礼物,文辞很顺畅通达,同他论辩,言语温和而态度谦恭。他自己说少年时对于学习很用心、刻苦,这可以称作善于学习者吧!他将要回家拜见父母双亲,我特地将自己治 学的艰难告诉他。如果说我勉励同乡努力学习,则是我的志意;如果诋毁我夸耀自己遭遇之好而在同乡前骄傲,难道是了解我吗!
本文选自《宋文宪公全集》卷三十二。东阳,在浙江省中部,今为市。序,是一种赠言送别的文体。太学生马君则于洪武十一年(1378)回家探亲时,作者写了这篇赠序送别他。文章现身说法,先写自己幼时家贫嗜学,借抄群书,恭敬求师,跋涉问学,一心扑在书本上,终有所成。写得生动具体。用来对比今天太学生的优越条件,劝勉太学生们务必珍惜时机,虚心地、认真地学习。这种循循善诱的精神,是很感人的,也是具有说服力的。即使在今天,也有它的借鉴作用。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25 09:50
标题:
送虚白上人序.(明)高启
余始不欲与佛者游,尝读东坡所作《勤上人诗序》[1],见其称勤之贤曰:“使勤得列于士大夫之间,必不负欧阳公[2]。”余于是悲士大夫之风坏已久,而喜佛者之有可与游者。
去年春,余客居城西,读书之暇,因往云岩诸峰间[3],求所谓可与游者,而得虚白上人焉。
虚白形癯而神清,居众中不妄言笑。余始识于剑池之上[4],固心已贤之矣。入其室,无一物,弊箦折铛[5],尘埃萧然。寒不暖,衣一衲[6],饥不饱,粥一盂,而逍遥徜徉,若有余乐者。间出所为诗,则又纡徐怡愉,无急迫穷苦之态,正与其人类。
方春二三月时,云岩之游者盛,巨官要人,车马相属[7]。主者撞钟集众,送迎唯谨,虚白方闭户寂坐如不闻;及余至,则曳败履起从,指幽导胜于长林绝壁之下,日入而后已。余益贤虚白,为之太息而有感焉[8]。近世之士大夫,趋于途者骈然[9],议于庐者欢然,莫不恶约而愿盈[10],迭夸而交诋[11],使虚白袭冠带以齿其列,有肯为之者乎?或以虚白佛者也,佛之道贵静而无私,其能是亦宜耳!余曰:今之佛者无呶呶焉肆荒唐之言者乎[12]?无逐逐焉从造请之役者乎[13]?无高屋广厦以居美女丰食以养者乎?然则虚白之贤不惟过吾徒,又能过其徒矣。余是以乐与之游而不知厌也。
今年秋,虚白将东游,来请一言以为赠。余以虚白非有求于世者,岂欲余张之哉?故书所感者如此,一以风乎人[14],一以省于己,使无或有愧于虚白者而已。
注释:
[1]东坡:指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2]欧阳公:指宋代著名文学家欧阳修。[3]云岩:指苏州虎丘山,山上有云岩寺。[4]剑池:在虎丘山上。[5]弊箦(zé)破旧的竹席。折铛(chēng):断了腿的锅。[6]衲:僧衣。[7]相属:相连接。[8]太息:叹息。[9]骈然:两两相对的样子。[10]约:穷困。[11]迭夸:轮流夸耀。交诋:相互诋毁。[12]呶呶(náo):唠唠叨叨的样子。[13]逐逐:必须得到的样子。[14]风:同“讽“,讽劝。
说明:高启(1336—1374),字季迪,长州(今江苏苏州)人。少警敏博学,元末,张士诚据吴,隐居吴淞江之青丘,自号青丘子。明洪武二年(1369),召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复命教授诸王。次年,擢户部右侍郎,自陈年少不敢当重任。求辞官,遂放归田里,以教书为业。苏州知府魏观于张士诚宫室旧址改建府治,高启为作《上梁文》。魏观被告发下狱,株连高启,被腰斩,年仅三十九岁。
高启工诗,为明初诗人中创作成就最高的作家。与杨基、张羽、徐贲被称“吴中四杰“。著有《吹台集》、《江馆集》、《凤台集》、《娄江吟稿》、《姑苏杂咏》等诗集,凡二千余首。自选定为《缶鸣集》九百余首。清人金檀辑注《高青丘诗集注》,并把文集《凫藻集》和词集《扣舷集》等附于后。今通行的有上海古籍出版社版徐澄宇、沈北宗校点本《高青丘集》。
本文选自《高青丘集.凫藻集》卷三,上人是对僧人的敬称。文章是高启给友人虚白上人的赠序。作者笔下的虚白上人,品德高尚,才能出众。他安贫乐道,具有独立的人格,对达官贵人不屑一顾,而对志同道合的友人却是招待唯恐不周。而这一切,又是放在当时士大夫世风日坏,僧风日败的社会环境中来写的,二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显然,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不仅赠给虚白上人,而且也为了“风乎人”、“省于己”,是为了针砭时弊而作的。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25 09:50
标题:
送职方郎中王君赴任序.(明)金实
守令之誉[1],出于私爱狎昵者[2],固不足信;见于贤士大夫之称许,宜若可信矣,然君子好扬人之善而讳称人之恶,故犹有不足征者。然则如之何而可?亦惟闾阎之细民[3],田野之鄙夫,穷乡蔀屋之妇人小子[4],心不留毁誉,言不知触讳,感悦而归之[5],斯可信矣。此古之观风者所以采民谣而识循吏[6],知教化,用是道也。
余友王韦庵,永乐中为深泽令[7],在县且二十余年,示民以教化,字之如子[8],婚配其男女,长养以其子[9],民实爱戴之如父母。尝坐擅发官廪赈民[10],逮于理[11],得输役以赎[12]。民驱牛车二百辆代之役,弥月而竟,迎令还治,歌舞填道。又尝疾遘几危,民徬徨奔走,以香燃膊祷于神,谒医救疗之,无不至。疾间[13],则刲羊豕[14],巷歌醉饱以自庆。其得民若此类者不可殚纪[15]。去县之日,民摭其善政为歌谣[16],言虽不能成章而意以独至。后为东朝官[17],营居室于长安西门[18],其民有不远数百里,操畚锸负砖瓦来趋其事者数十人[19],不浃旬而成[20]。此余所目见者也。
及出为松江同知[21],首奏免逋租数十万[22],理冤狱,活无辜民以千数,劬力于民隐[23],如居深泽时。细民悦而归人,亦如深泽之民。每由公事至旁郡,求直者累累然相属于道,至拥其舟不得行。余适与君邂逅于檇李[24],又尝目见之。若是以观,君之所为,其得誉于人,非惟不出于私爱狎昵者之中,而见称于贤士大夫之文章,亦非过情矣。直不知视古之循良又何如邪?
内艰服除[25],来朝京师。大司马王公素知其贤[26],言于上,以为职方郎中。我国家太平六七十年,内外军政虽有成法,然历年既久,消长不齐,中间牵合填补,宁无蔽欺纷纠之弊?皇上所以究心于此,分遣大臣巡行四方清理之,正欲辨别其是非真伪,以为取舍,庶使军之部伍有稽,而民之版图不乱[27],其法甚良而密,而职方实莅其事。三二年间,枉抑赴诉者听理于司马门[28],经时历岁,有不得命而不免于饥冻死亡者矣。今大司马既委君以此任,君当为知己者用,则将忘己之利害,以别白其是非,使枉者直,抑者伸,无告者依依有所赖,亦如深泽、松江之民,则君之才之德,为大臣之所荐闻,为天子之所举用,可无负矣,岂不毅然大丈夫哉!慎毋致人曰:“功名不及于居守令时。”则甚不可也。
太学生陈[王献][29],君之姻友也,以郡人之意来征言[30]。余辱与君有撩寀之好[31],故因[王献]之请而致忠告焉。君名源,字启泽,漳之龙岩人[32]。登甲申进士第[33],博学善属文,韦庵其别号云。
注释:
[1]守令:郡的行政长官称太守,县的行政长官称县令,合称守令。明代则称知府、知县。这里用古称。[2]狎昵:亲昵。[3]闾阎:闾为里门,阎为里中门。闾阎泛指民间。[4]蔀(bǒu)屋:用草席盖顶的房屋。指穷人所住的房屋。[5]归:归附。[6]观风:指察看民欲得失。《礼记.王制》:“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7]永乐:明成祖年号,相当于公元1403—1424年。深泽:今河北深泽县。[8]字:养育。[9]以其子:文字疑有误。[10]坐:获罪。[11]理:主管刑狱的官。[12]输役:,服劳役。[13]疾间:疾病痊愈。[14]刲(kuī):宰杀。[15]殚纪:尽记。[16]摭(zhí):拾取,收集。[17]东朝官:指辅助太子的官。因太子居东宫,故称“东朝”。时王源为春坊司直郎。[18]长安西门:指北京承天门(今天安门)前横贯东西的大街右边的西长安门。[19]锸(chā):铁锹。[20]浃(jiā)旬:满十天。[21]松江:指松江府,在今上海市松江等县。同知:知府的佐贰。[22]逋租:拖欠的租赋。[23]劬(qú):勤劳。民隐:人民的痛苦。[24]檇(zuì)李:古地名,在今浙江嘉兴市西南。[25]内艰:指母丧。服除:服丧期满后除去丧服。[26]大司马:古官名,这里指兵部尚书。王公:指王骥,字尚德,束鹿人。永乐中进士,累官至兵部尚书。[27]版图:户籍和地图。[28]司马门:皇宫的外门。这里渊指官署的门。[29]太学生:国子监的学生。[30]征言:征求文字。[31]僚寀(cài):同僚。[32]漳:指漳州府。龙岩:今福建龙岩市。[33]甲申:指永乐二年(1404)。
金实(1371—1439),字用诚,开化(今属浙江)人。成祖即位,上书论治道,复对策称旨,被任为翰林院典籍,参与修《太祖实录》和《永乐大典》,选为东宫讲官,历左春坊、左司直。仁宗时,任卫王府左长史。《明史》称其“为人孝友,敦行宜,阅经史日有程限,至老为缀”。著有《金实文集》。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25 09:51
标题:
送宗伯乔白岩序.(明)王守仁
大宗伯白岩乔先生将之南都,过阳明子而论学。
阳明子曰:“学贵专。”先生曰:“然。予少而好弈,食忘味,寝忘寐,目无改观,耳无改听,盖一年而诎乡之人,三年而国中莫有予当者,学贵专哉!”阳明子曰:“学贵精”。先生曰:“然。予长而好文词,字字而求焉,句句而鸠焉。研众史,核百氏,盖始而希迹于宋唐,终焉浸入于汉魏,学贵精战!”阳明子曰:“学贵正”。先生曰:“然。予中年而好圣贤之道,弈吾悔焉,文词吾愧焉,吾无所容心矣,子以为奚若?”阳明子曰:“可哉!学弈则谓之学,学文则谓之学,学道则谓之学,然而其归远也。道,大路也,外是荆棘之蹊,鲜克达矣。是故专于道,斯谓之专;精于道,斯谓之精。专于弈而不专于道,其专溺也;精于文词而不精于道,其精僻也。夫道广矣大矣,文词技能于是乎出,而以文词技能为者,去道远矣。是故非专则不能以精,非精则不能以明,非明则不能以诚,故曰‘唯精唯一’。精,精也;专,一也。精则明矣,明则诚矣,是故明,精之为也;诚,一之基也。一,天下之大本也;精,天下之大用也。知天地之化育,而况于文词技能之末乎?”先生曰:“然哉!予将终身焉,而悔其晚也。”阳明子曰:“岂易哉?公卿之不讲学也久矣。昔者卫武公年九十而犹诏于国人曰:‘毋以老耄而弃予。’先生之年半于武公,而功可倍之也,先生其不愧于武公哉!某也敢忘国士之交警?”
——选自《四部丛刊》本《王文成公全书》
译文:
礼部尚书乔白岩先生将往南都,到我处来论学。我说:“学贵专。”乔先生说:“对。我少年时喜欢下棋,于是食不知味,上床不想睡,眼睛不看别的,耳朵不听别的,由此而在一年内压倒全城的人,三年中国内没有可以和我对抗的,学果真是贵专的啊!”我说:“学贵精。”乔先生说:“对。我长大后喜欢词章,于是字字推敲,句句搜求,研究各种史传,考核诸子百家,由此而始则追踪于唐宋,终又深入于汉魏,学果真贵精的啊!”我说:“学贵正。”乔先生说:“对。我中年时喜欢圣贤之道,对下棋我后悔了,对词章我惭愧了,我对它们都不再在心了,您以为怎样?”我说:“行啦!学下棋也叫做学,学词章也叫做学,学道也叫做学,结果大不一样。道就像大路,此外便是荆棘丛生的小路,就难以到达大路了。所以专于道才算得了专,精于道才算得了精,只是专于下棋而不专于道,这种专便成为沉湎;精于词章而不精于道,这种精便成为癖好。讲到道可是又广又大,词章和技能虽也从道中来,但若只以词章和技能卖弄,离开道就远了。所以非专便不能精,非精便不能明,非明便不能诚,所以《尚书.大禹谟》说‘唯精唯一。’精,精粹的意思,专,专一的意思。精然后明,明然后诚,所以明是精的体现,诚是一的基础。一,是天下最大的本源;精,是天下最大的功用。连天地万物生成发育的大道都明白了,何况是词章技能那些无关轻重的事情呢?”乔先生说:“对极了!我将终身记住,只是可惜已经晚了。”我说:“这岂是容易的啊!一般在高位上的人不讲究学业也很久了。从前卫武公九十岁时还向全国戒谕说:‘不要以我为老朽而丢掉我’。先生的年纪只有武公一半,功业却可以成倍,希望先生无愧于武公啊!我也岂敢忘却国土的交儆之诚呢?”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25 09:52
标题:
遂昌县灭虎祠记.(明)汤显祖
癸巳冬十月[1],虎从东北来,甚张。忽梦指有二碎迹,登堂,有言虎啮其乡西牧竖子[2]。予叹曰:“予德不纯,气之不淑耶?予刑不清,威之不震耶?何以烋气如是[3]!”下令将以十月望吉告城隍之神[4]。文曰:“吾与神共典斯土,人之食人者吾能定之,而不能于止虎。民曰有神。夫虎亦天生,贵不如人,神无纵虎,吾将杀之。”呼吾民任兵者,简其锐以从,搜之叶坞。
是夜,见有一冠幞袍靴白须团颐长者见梦[5],若予与同为法官治狱者,持一文书示予。予曰:“必杀此二渠以偿[6]。”长者微笑,指文书中一处示予,若前所云“虎亦天生”之句,意望予宽之。予正色争不可。长者知不能夺[7],复微笑曰:“徐之,观枢密公意何如耳。”予觉,知神有意乎咻然者[8],然已戒不可止。之叶坞,午至昏,见虎。虎奔,一虎倨高嵎[9],薄不可近[10]。予曰:“知之矣。”
旬馀斋居,夜念枢密公,兵象也[11],有得虎者与?当祠之。是夜不能寐[12],觉外汹汹有声。问之,获巨虎,雄也。虎首广尺余,长几二尺,身七尺。惊其雌,三日绕而号其山,中伏矢,走死松阳界中。东北抵万山,忽夜震如裂。民晓视之,得巨虎首二,八股[13],草血洙渍。县人欢,异甚。
然以公出郡中,月馀归,忘立祠也。复报有虎。予叹曰:“神其罪予。”老氏曰:“佳兵不祥。”莫如以慈卫之。遂就报愿佛寺旁大村下祠为灭虎祠,祠枢密公。非真能灭虎也,虎灭无迹,则亦灭之乎尔。祠以后,获虎三五。向后虎闻遂稀。
注释:
[1]癸巳:万历二十一年,汤氏时在遂昌任上。[2]牧竖子:牧童。[3]烋气:叹息。[4]望:农历十五。[5]团颐:圆脸。[6]二渠:两只大虎。渠,渠魁,指为首的大虎。[7]夺:止。[8]咻:扰乱。[9]嵎:山势弯曲险阻的地方。[10]薄:迫近。[11]“夜念”二句:枢密公掌军事,故称“兵象”。[12]寐:睡。[13]股:腿。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25 09:52
标题:
唐诗集注序.(明)陈继儒
余撰有《十异人传》,酉阳唐君其一也。君四岁丧明,犹未受师句读,问之八方五色不复有,若声音点画种种文字,懵如也[1],稍长,坚坐无所事事,辄以耳受书,从旁读三番,旋即记忆。久之,贯串经史、诸子百家及稗官言[2],而最喜作诗。有集行于世,多为通人所赏[3],太守绳斋许公,延见赐粟帛:盐台修龄杨公[4],旌其庐曰:“耳学淹通”,又捐俸为君刻《唐诗集注》;而陈冏卿、张参知诸君争资助之。其诗几百卷,太约昉高棅正声[5],及李于鳞选[6],而稍益之,精汰诸笺,附以己意。典而核,裁而文,既不掊击古人,而又鲜迁就附和之弊。譬如古太师审乐,清浊高下,皆从静深笃挚中来。彼后夔、季札[7],虽精专门,不逮也。世人不解诗,遂不解奇君;即奇君者,不奇居博而奇君目。嗟呼!此未易与俗人论也。经云:天去地八万四千里。吾曹仰天而见日用,则目有八万四千里之分量。若无日用,又无灯光,目虽具,悉与唐君等。第世界人但能以三光见[8],而唐君者又能以不见见者也。其书无所不浏览,其笺注无所不采择,不握管而笔端有眼,千手眼皆备矣。今人六根具足[9],授以此诗,不解句读,或以上注下,或以下注上,首尾颠倒,莫知指归。间有因文解义[10],略杂音声者,非荧火借光[11],则眼中着木槵子相似[12],试与唐君说诗,吾知其明睛果安在也。古之异人,废心而用形;今之异人,废形而用心。好学如唐君,觉上帝之五官无权[13],而仓颉之六书可废[14],异哉,有目者得此诗而读之,将无愧死也夫!
注释:
[1]懵如:茫然无知的样子。[2]稗官言:指野史小说。[3]通人:指常识渊博的人。[4]修龄杨公:即杨鹤,字修龄,武陵人,明万历间进士、曾官巡盐。崇祯初累官兵部右侍郎。[5]高棅:明福建长乐人,字彦恢,号漫士。永乐初以布衣召入翰林,工书画,尤专于诗,编造《唐诗品汇》。其后李梦阳、保景明等“前后七子”诗模拟盛唐,实以该书为胚胎。[6]李于鳞:明代文学家李攀龙,字于鳞,号沧溟,山东历城人。嘉靖进士,官至河南按察使。与五世贞同为“后七子”领袖,认为文自西汉、诗自盛唐以下都无足观,倡导摹拟复古。[7]夔、季札:夔,相传为舜时乐官。季札,春秋时吴国公子,曾出使鲁、齐、郑、卫、晋诸国,当时以多闻著称。《左传》记载他访问鲁国时观周乐,表现出很高的欣赏水平。[8]三光:指日、月、星。[9]六根:佛教称眼、耳、鼻、舌、身、意为六根。[10]因文解义:即望文生义,穿凿附会。[11]荧火借光:指光亮微弱,视物不清。[12]木槵子:即菩提子,可作念珠。[13]上帝五官:本指金木水火土五行之官。此处指人体的各种感官。[14]仓颉六书:仓颉是传说中的汉字创造者。六书,指六种造字法则,《汉书.艺文志》概括为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此处泛指文字。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25 09:53
标题:
唐子畏墓志并铭(明)祝允明
子畏死,余为歌诗,往哭之恸。将葬,其弟子重请为铭。子畏,余肺腑友,微子重且铭之[1]。
子畏性绝颖利[2]。度越千士[3],世所谓颖者,数岁能为科举文字,童髫中科第[4],一日四海惊称之。子畏不然,幼读书,不识门外街陌,其中屹屹[5],有一日千里气。不或友一人,余访之再,亦不答。一旦,以诗二章投余,杰特之志铮然。余亦报以诗,劝其少加弘舒[6],言万物转高转细,未闻华峰可建都聚[7]。惟天极峻且无外[8],原稿为万物宗。子畏始肯可,久乃大契[9],然一意望古豪杰,殊不屑事场屋[10]。
其父德广,贾业而士行[11],将用子畏起家,致举业,归教子畏,子畏不得违父旨。德广常语人,此儿必成名,殆难成家乎?父没,子畏犹落落[12]。一日,余谓之曰:“子欲成先志,当且事时业[13];若必从己愿,便可褫襕幞[14],烧科策[15]。今徒籍名泮庐[16],目不接其册子,则取舍奈何?”子畏曰:“诺。明年当大比[17],吾试捐一年力为之,若勿售,一掷之耳。”即墐户绝交往[18],亦不觅时辈讲习,取前所治毛氏诗[19],与所谓四书者[20],繙讨拟议[21],祗求合时义[22]。戊午[23],试应天府[24],录为第一人。己未[25],往会试。时傍郡有富子,亦已举于乡,师慕子畏,载与俱北。既入试,二场后,有仇富子者,抨于朝,言与主司有私[26],并连子畏。诏驰敕礼闱[27],令此主司不得阅卷,亟捕富子及子畏付诏狱[28],逮主司出,同汛于廷,富子既承,子畏不复辨,与同罚,黜掾于浙藩[29],归而不往。或劝少贬,异时亦不失一命。子畏大笑,竟不行。放浪形迹,翩翩远游。扁舟独迈祝融、匡庐、天台、武夷[30],观海于东南,浮洞庭、彭蠡[31]。蹔归[32],将复踏四方,得矣。久少愈,稍治旧绪[3]。
其学务穷研造化,玄蕴象数[34],寻究律历[35],求扬马玄虚、邵氏声音之理而赞订之[36]。傍及风鸟、壬遁、太乙[37],出入天人之间,将为一家学,未及成章而殁。其于应世文字、诗歌不甚惜,意谓后世知不在是,见我一班已矣。奇趣时发,或寄于画,下笔辄追唐宋名匠。既复为人请乞,烦杂不休,遂亦不及精谛[38]。且已四方慕之,无贵贱富贫,日诣门征索文词、诗画,子畏随应之,而不必尽所至,大率兴寄遐邈,不以一时毁誉重轻为取舍。
子畏临事果,事多全大节,即少不合不问。故知者诚爱宝之,若异玉珍贝。王文恪公最慎予可[39],知之最深重。不知者亦莫不歆其才望[40];而媢嫉者先后有之[41]。子畏粪土财货,或饮其惠,讳且矫[42],乐其菑[43],更下之石,亦其得祸之由也。桂伐漆割,害隽戕特[44],尘土物态[45],亦何伤于子畏,余伤子畏不以是。气化英灵,大略数百岁一发钟于人,子畏得之,一旦已矣,此其痛宜如何置?有过人之杰,人不歆而更毁;有高世之才,世不用而更摈,此其冤宜如何已?
子畏为文,或丽或淡,或精或泛,无常态,不肯为锻炼功;其思常多而不尽用。其诗初喜秾丽,既又仿白氏[46],务达情性而语终璀璨[47],佳者多与古合。尝乞梦仙游九鲤神[48],梦惠之墨一担,盖终以文业传焉。
唐氏世吴人,居吴趋里。子畏母丘氏以成化六年二月初四日生子畏[49],岁舍庚寅[50],名之曰寅,初字伯虎,更子畏。卒嘉靖癸未十二月二日[51],得年五十四。配徐,继沈[52],生一女,许王氏国士,履吉之子。墓在横塘王家村。子畏罹祸后,归好佛事,号六如,取四句偈旨[53]。治圃舍北桃花坞,日般饮其中[54],客来便共饮,去不问,醉便颓寝。子重名申,亦佳士,称难弟兄也[55]。铭曰:
穆天门兮夕开,纷吾乘兮归来。睇桃夭兮故土[56],回风冲兮兰玉摧[57]。不兜率兮犹裴回[58],星辰下上兮云雨漼[59]。椅桐轮囷兮稼无滞穟[60]。孔翠错璨兮金芝葳蕤[61]。碧丹渊涵兮人间望思[62]。
注释:
[1]微:无,非。[2]颖利:谓聪明拔尖。[3]度越:超越,超过。[4]童髫(tiáo)童年。髫,指童子下垂的头发。[5]屹屹:高耸出群的样子。[6]弘舒:扩大舒展。[7]都聚:都市。 [8]无外:不排斥万物。[9]契:投合。[10]场屋:指科举考试的考场。[11]贾(gǔ)业:从事商业。[12]落落:不在意的样子。[13]时业:举业。[14]褫(chǐ):剥夺。襕(lán)幞:襕衫和幞头。襕衫为古代士人之物,明时为秀才举人的公服,幞头是士人所戴的帽子。[15]科策:指应付科举考试的书策,即下文所说的“目不接其册子”的“册子”。[16]泮(pàan)庐:即“泮宫”,古代的学官。[17]大比:明清时称乡试为大比。[18]墐(jìn)户:用泥土涂塞门窗。这里谓紧闭家门。[19]毛氏诗:即“毛诗”,指秦汉间人毛亨和毛苌所传的《诗经》。[20]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为当时科举考试的教科书。[21]繙(fān)讨:反复研讨。[22]祗:只。时义:时文之意。[23]戊午:弘治十一年(1498)。[24]应天府:府治今江苏南京,这是乡试。[25]己未:弘治十二年(1499)。[26]与主司有私:据《明史.文苑传》载,当时主司为程敏政,“敏政总裁会试,江阴富人徐经贿其家僮,得试题。”[27]礼闱:明清时礼部试进士的地方。[28]亟:急。[29]掾(yuàn):掾吏。[30]扁舟:小船。祝融:祝融峰,湖南衡山的最高峰。匡庐:即江西庐山。天台:天台山,在今浙江天台县北。武夷:武夷山,在福建崇安县西南。[31]彭蠡:彭蠡湖,即鄱阳湖。[32]蹔:同“暂”。[33]旧绪:旧业。[34]玄蕴:玄妙深奥。象数:《周易》中凡言天日山泽之类为象,言初上九六之类为数,用以占卜吉凶。[35]律历:历法。[36]扬马玄虚:指汉代扬雄的《太玄》和司马相如的《子虚赋》。邵氏:指邵雍,字尧夫,宋代理学家。声音之理:邵雍《笋山击壤集序》说:“怀其时则谓之志,感其物则谓之情,发其志则谓之言,扬其情则谓之声,言成章则谓之诗,声成文则谓之音。“[37]风鸟、壬循、太乙:都是古代的占卜之术。[38]精谛:精审。[39]王文恪公:指王鏊,字济之,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成化进士。官至户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博学善文。死谥文恪。予可:赞许。[40]歆:羡慕。[41]媢(mào)嫉:嫉妒。[42]矫:矫饰。[43]菑:同“灾”。[44]特:谓卓异之才。[45]尘土物态:谓尘世小人的一般情态。[46]白氏:指唐代诗人白居易。其诗以通俗著称。[47]璀璨:喻色彩鲜明。[48]乞梦:求梦。九鲤神:九鲤湖之神。九鲤湖在今福建仙游县北。传说汉代元狩间,有何氏兄弟九人炼丹于此,丹成,各乘一鲤仙去。[49]成化六年:相当于公元1470年。成化为明宪宗年号。[50]岁舍庚寅:岁星次于庚寅,也就是庚寅年。[51]嘉靖癸未:嘉靖二年(1523)。嘉靖为明世宗年号。十二月二日:相当于公元1524年1月7日。由此可见唐寅卒年若以公历计,则应是公元1524年。[52]继:继室。[53]偈(yi):梵语“偈佗”的简称,佛经中的颂词,四句合成一偈。[54]般饮:即“般乐饮酒”,语见《孟子.尽心上》。般,大。[55]难兄弟:即“难兄难弟”。意谓兄弟俱佳,难分高下。语见《世说新语.德行》“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56]睇(dì):斜视,流盼。桃夭:《诗经.周南.桃夭》诗说:“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这里借谓死者留念故乡的美景。[57]回风:旋风。[58]兜率:兜率天,佛教所说的欲界六天中的第四天,后因泛指人死后所登的天界。裴回:同“徘徊”。[59]漼(cuǐ):深积的样子。[60]椅:木名,又叫山桐子。木材可作小家具。轮囷:高大的样子。穟:同“穗”。[61]孔翠:孔雀与翠鸟。错璨:交相辉映,鲜明灿烂的样子。金芝:仙草名。葳蕤(wēi ruí):草木茂盛的样子。[62]碧丹:指天上的宫殿。渊涵:幽深的样子。
祝允明(1460—1526),字希哲,号枝山,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弘治五年(1492)举于乡,久不第,授广东兴宁知县,迁应天府通判。后谢病归。允明九岁能诗,稍长,博览群籍,又工书法,名动海内,与唐寅、文征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生性狂放,恶法礼,喜饮酒而不治生产。善文 ,“其文潇洒自如,不甚依门傍户,虽无江山万里之巨观,而一丘一壑,时复有致”(《四库全书总目》)。著有《怀星堂集》及《苏材小纂》、《祝子罪知》、《浮物》、《野记》、《前闻记》、《志怪录》等。
本文选自《怀星堂集》卷十七。是作者为好友唐寅写的墓志铭。唐寅卒于嘉靖二年(1523),文当作于其时。唐寅字伯虎,后改字子畏,是明代一位有才华的书画家、文学家。他与作者过从甚密,是肺腑之交。文章在追述他们的交往中,充满了对好友的沉痛思念之情;在叙述唐寅的一生遭际中,也抱着深沉的感叹。墓志为我们展示了唐寅狂放超俗的个性和横放杰出的才华,为我们了解唐寅提供了形象史料。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25 09:53
标题:
桃花涧修禊诗序.(明)宋濂
浦江县北行二十六里,有峰耸然而葱蒨者[1],玄麓山也[2]。山之西,桃花涧水出焉。乃至正丙申三月上巳[3],郑君彦真将修禊事于涧滨[4],且穷泉石之胜。
前一夕,宿诸贤士大夫。厥明日,既出,相帅向北行[5],以壶觞随[6]。约二里所,始得涧流,遂沿涧而入。水蚀道几尽,肩不得比[7],先后累累如鱼贯。又三里所,夹岸皆桃花,山寒,花开迟,及是始繁。傍多髯松,入天如青云。忽见鲜葩点湿翠间,焰焰欲然[8],可玩。又三十步,诡石人立,高可十尺余,面正平,可坐而箫,曰凤箫台。下有小泓[9],泓上石坛广寻丈[10],可钓。闻大雪下时,四围皆璚树瑶林[11],益清绝,曰钓雪矶。西垂苍壁,俯瞰台矶间,女萝与陵苕轇轕之[12],赤纷绿骇[13],曰翠霞屏。又六七步,奇石怒出,下临小窪,泉冽甚,宜饮鹤,曰饮鹤川。自川导水,为蛇行势,前出石坛下,锵锵作环佩鸣。客有善琴者,不乐泉声之独清,鼓琴与之争。琴声与泉声相和,绝可听。又五六步,水左右屈盘,始南逝,曰五折泉。又四十步,从山趾斗折入涧底[14],水汇为潭。潭左列石为坐,如半月。其上危岩墙峙,飞泉中泻,遇石角激之,泉怒,跃起一二尺,细沫散潭中,点点成晕,真若飞雨之骤至,仰见青天镜净,始悟为泉,曰飞雨洞。洞傍皆山,峭石冠其巅,辽敻幽邃[15],宜仙人居,曰蕊珠岩。遥望见之,病登陟之劳,无往者。
还至石潭上,各敷茵席[16],夹水而坐。呼童拾断樵,取壶中酒温之,实髹觞中[17]。觞有舟[18],随波沉浮,雁行下。稍前,有中断者,有属联者,方次第取饮。其时轻飙东来,觞盘旋不进,甚至逆流而上,若相献酬状[19]。酒三行,年最高者命列觚翰[20],人皆赋诗二首,即有不成,罚酒三巨觥[21]。众欣然如约,或闭目潜思;或拄颊上视霄汉;或与连席者耳语不休;或运笔如风雨,且书且歌;可按纸伏岩石下,欲写复止;或句有未当,搔首蹙额向人;或口吻作秋虫吟;或群聚兰坡,夺觚争先;或持卷授邻坐者观,曲肱看云而卧:皆一一可画。已而诗尽成,杯行无算。迨罢归,日已在青松下。
又明日,郑君以兹游良欢,集所赋诗而属濂以序。濂按《韩诗内传》[22]:三月上巳,桃花水下之时[23],郑之旧俗,于溱洧两水之上[24],招魂续魄,执兰草以祓除不祥。今去之二千载,虽时异地殊,而桃花流水则今犹昔也。其远裔能合贤士大夫以修禊事,岂或遗风尚有未泯者哉?虽然,无以是为也。为吾党者,当追浴沂之风徽,法舞雩之咏叹[25],庶几情与境适,乐与道俱,而无愧于孔氏之徒;无愧于孔氏之徒,然后无愧于七尺之躯矣,可不勖哉[26]!濂既为序其游历之胜,而复申以规箴如此。他若晋人兰亭之集[27],多尚清虚[28],亦无取焉。
郑君名铉,彦真,字也。
注释:
[1]葱蒨(qiàn):色青绿而茂盛。[2]玄麓山:浙江浦江县的景区,有桃花涧等八景。[3]至正丙申:元顺帝至十六年(1356)。上巳:这年三月上旬的巳日是三月初一,辛巳日。[4]郑君彦真:郑铉,字彦真,浦江人。为人持正,尚风义,善文辞,得到揭傒斯、黄溍等人的敬重。[5]相帅:犹言:“相率”。[6]觞(shāng):酒杯。[7]比:并。[8]然:同“燃”。[9]泓(hóng):水潭。[10]寻丈:一丈左右。寻,八尺。[11]璚树瑶林:洁白如玉的树林。璚,同“琼”。琼、瑶都是美玉。[12]女萝:松萝,地衣类植物。陵苕:即凌霄,又名紫葳,攀援生植物。轇轕(jiāo gé):纵横缠绕。[13]赤纷绿骇:红红绿绿,色彩鲜艳。[14]斗折:犹言曲折。[15]辽夐(xiòng):深远。[16]茵(yīn):坐褥。[17]髹(xiū)觞:漆制的酒杯。[18]舟:这里指酒杯的托盘。[19]相献酬:互相敬酒。[20]觚(gū)翰:指纸笔。觚,古人用以书写的木简。翰,毛笔。[21]觥(gōng):古代一种盛酒器。[22]《韩诗内传》:西汉韩婴所著,解释《诗经》的书,已佚失,后有清人辑本。[23]桃花水:即桃花汛。阴历二三月桃花开时,又融冰,又降雨,河水猛涨,因称“桃花水”。[24]溱洧(zhēn wěi):溱水和洧水,郑国的两条水名。[25]“当追”二句:语本《论语.先进》:“(曾晳)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沂(yí),沂水,在今山西省。舞雩(yú):祈雨的坛。古代求雨之祭叫“雩祭”,又因有巫在坛上歌舞,故称“舞雩”。风徽:风范。[26]勖(xù):勉励。[27]兰亭之集:晋穆帝永和九年,王羲之与友人在兰亭聚会,饮酒赋诗,事见王羲之《兰亭集序》。[28]尚清虚:崇尚道家的清静无为。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浦江(今属浙江)人。自幼刻苦学习,曾受业于元末有名学者吴莱、柳贯、黄溍。元至正间召为翰林院编修,以亲老辞,隐居龙门山著书。至正十八年(1358),明太祖取婺州(今浙江金华),聘为《五经》师。次年任江南儒学提举,为太子师。洪武二年(1369)召修《元史》。官至学士承旨,知制诰兼善大夫。洪武十年致仕。后因受胡惟庸案牵连,被安置茂州(今四川茂汶),中途病死于夔州(今四川奉节)。正统年间追谥文宪。
宋濂学问渊博,当时朝廷祭祀、朝会、诏谕、封赐等文字,大多出自他手。其文雍容醇厚,在明初文名最高,被推为开国文臣之首。“士大夫造门乞文者后先相踵”,“高丽、安南、日本至出兼金购文集”(《明史》本传)。其著作通行的有《宋学士文集》七十五卷,只收入明以后之作。其全者这《宋文宪公全集》,包括了诗文和《龙门子凝道记》、《浦阳人物志》等。
本文选自《宋文宪公全集》卷三十五。作于元顺帝至正十六年(1356),尚在入明前。桃花涧是浙江浦江县城东的一条涧水,因夹岸多桃树,故名桃花涧。修禊(xì),古人于农历三月上巳日(即三月上旬的巳日)在水边祓除不祥的一种祭祀,以后定为三月三日。发展到后来,人们在这天到水边嬉戏也就称为“修禊”了。这篇诗序就是宋濂应友人郑彦真之请而写的。文章结构严谨,层次井然,重点写出了桃花涧泉石之胜和文士们的饮酒赋诗,特别是赋诗者的种种不同神态。前者堪称一幅山水长卷,后者则是一幅定格了的赋诗图,形神兼备。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6-25 09:54
标题:
陶庵梦忆序.〔明〕张岱
陶庵国破家亡,无所归止。披发入山,駴駴为野人。故旧见之,如毒药猛兽,愕望不敢与接。作《自挽诗》,每欲引决,因《石匮书》未成,尚视息人世。然瓶粟屡罄,不能举火。始知首阳二老,直头饿死,不食周粟,还是后人粧点语也。
因思昔人生长王谢,颇事豪华,今日罹此果报:以笠报顱,以蒉报踵,仇簪履也;以衲报裘,以苎报絺,仇轻暖也;以藿报肉,以粝报粻,仇甘旨也;以荐报牀,以石报枕,仇温柔也;以绳报枢,以瓮报牖,仇爽垲也;以烟报目,以粪报鼻,仇香艳也;以途报足,以囊报肩,仇舆从也。种种罪案,从种种果报中见之。
鸡鸣枕上,夜气方回。因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今当黍熟黄粱,车旋蚁穴,当作如何消受?遥思往事,忆即书之,持问佛前,一一忏悔。不次岁月,异年谱也;不分门类,别《志林》也。偶拈一则,如游旧径,如见故人,城郭人民,翻用自喜。真所谓痴人前不得说梦矣。
昔有西陵脚夫,为人担酒,失足破其瓮。念无以偿,痴坐伫想曰:“得是梦便好!”一寒士乡试中式,方赴鹿鸣宴,恍然犹意未真,自啮其臂曰:“莫是梦否?”一梦耳,惟恐其非梦,又惟恐其是梦,其为痴人则一也。余今大梦将寤,犹事雕虫,又是一番梦呓。因叹慧业文人,名心难化,政如邯郸梦断,漏尽钟鸣,卢生遗表,犹思摹榻二王,以流传后世。则其名根一点,坚固如佛家舍利,劫火猛烈,犹烧之不失也。
——选自光绪刊本《琅嬛文集》
译文:
陶庵国破家亡,无可归宿之处。披头散发进入山中,形状可怕地变成了野人。亲戚朋友一看到我,就象看到了毒药猛兽,愕然地望着,不敢与我接触。我写了《自挽诗》,屡次想自杀,但因《石匮书》未写完,所以还在人间生活。然而瓮中经常无米,不能煮饭疗饥。我这才懂得首阳山的伯夷、叔齐二老实在是饿死的,说他们不愿吃周粟,还是后人夸张、粉饰的话。
由此而想到以前生长于王、谢之家,很享用过豪华的生活,今日遭到这样的果报:以竹笠作为头的报应,以草鞋作为足跟的报应,用来跟以前享用过的华美冠履相对;以衲衣作为穿皮裘的报应,以麻布作为服用细葛布的报应,用来跟以前又轻又暖的衣服相对;以豆叶作为食肉的报应,以粗粮作为精米的报应,用来跟以前的美好食品相对;以草荐作为温暖床褥的报应,以石块作为柔软枕头的报应,用来跟温柔之物相对;以绳枢作为优良的户枢的报应,以瓮牖作为明亮的窗的报应,用来跟干燥高爽的居室相对;以烟熏作为眼睛的报应,以粪臭作为鼻子的报应,用来跟以前的享受香艳相对;以跋涉路途作为脚的报应,以背负行囊作为肩膀的报应,用来跟以前的轿马仆役相对。以前的各种罪案,都可以从今天的各种果报中看到。
在枕上听到鸡的啼声,纯洁清静的心境刚刚恢复。因而回想我的一生,繁华靡丽于转眼之间,已化为乌有,五十年来,总只不过是一场梦幻。现在黄粱都已煮熟,车子已从蚁穴回来,这种日子应该怎样来打发?只能追想遥远的往事,一想到就写下来,拿到佛前一桩桩地来忏悔。所写的事,不按年月先后为次序,以与年谱相异;也不按门类排比,以与《志林》相差别。偶而拿出一则来看看,好象是在游览以前到过的地方,遇见了以前的朋友,虽说城郭依旧,人民已非,但我却反而自己高兴。我真可说是不能对之说梦的痴人了。
以前西陵地方有一个脚夫,为人挑酒,不慎跌了一交,把酒坛子打破了。估计无从赔偿,就长时间呆坐着想道:“能是梦便好!”又有一个贫穷的书生考取了举人,正在参加鹿鸣宴,恍恍忽忽地还以为这不是真的,咬着自己的手臂说:“别是做梦吧!”同样是对于梦,一个唯恐其不是梦,一个又唯恐其是梦,但他们作为痴人则是一样的。我现在大梦将要醒了,但还在弄雕虫小技,这又是在说梦话了。因而叹息具有慧业的文人,其好名之心真是难改,正如卢生在邯郸梦已要结束、天就要亮的时候,在其遗表中还想把其摹榻二王的书法流传后世一样。因此,其一点名根,实在是象佛家舍利子那样坚固,虽然用猛烈的劫火来烧它,还是烧不掉的。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7-29 09:15
标题:
题《海天落照图》后.(明)王世贞
《海天落照图》,相传小李将军昭道[1]作,宣和[2]秘藏,不知何年为常熟刘以则[3]所收,转落吴城汤氏[4]。嘉靖[5]中,有郡守,不欲言其名,以分宜子大符[6]意迫得之。汤见消息非常。乃延仇英实父[7]别定,摹一本,将欲为米颠[8]狡狯,而为怨家所发。守怒甚,将致叵测。汤不获已,因割陈缉熙[9]等三诗于仇本后,而出真迹,邀所善彭孔嘉[10]辈,置酒泣别,摩挲三日后归守,守以归大符。大符家名画近千卷,皆出其下。寻坐法[11],籍入天府[12]。隆庆初,一中贵[13]携出,不甚爱赏,其位下小珰[14]窃之。时朱忠僖[15]领缇骑,密以重赀购,中贵诘责甚急,小珰惧而投诸火。此癸酉[16]秋事也。
余自弱中闻之拾遗人[17],相与慨叹妙迹永绝。今年春,归息弇园,汤氏偶以仇本见售,为惊喜,不论直收之。
按《宣和画谱》[18]称昭道有《落照》、《海岸》二图,不言所谓《海天落照》者。其图有御题[19],有瘦金、瓢印[20]与否亦无从辨证,第睹此临迹之妙乃尔,因以想见隆准公[21]之惊世也。实父十指如叶玉人[22],即临本亦何必减逸少[23]宣示、信本[24]《兰亭》哉!老人馋眼,今日饱矣!为题其后。
注释:
[1]李昭道:唐代画家,世称小李将军,其父李思训世称大李将军。[2]宣和:宋徽宗的年号(1119—1125).[3]刘以则:明代收藏家。[4]汤氏:当时的古董商。[5]嘉靖:明世宗的年号(1522—1566).[6]大符:严世蕃,字大符,明嘉靖年间奸相严嵩(江西分宜人)之子。[7]仇项:字实父,号十洲,明代画家。[8]米颠:米芾,宋代画家,为人颠狂,世称“米颠”。善仿古以乱真,故文中称其“狡狯”。[9]陈缉熙:陈鉴,字缉熙,明代收藏家。[10]彭孔嘉:彭年,字孔嘉,明代书画家文徴明的学生。[11]坐法:指嘉靖末严嵩革职,严世蕃被处死。[12]籍入天府:没收入宫。[13]中贵:受皇帝宠幸的大太监。[14]小珰:小宦官。[15]朱忠僖:朱忠僖:朱希孝,谥忠僖,隆庆年间领锦衣卫(即下文之“缇骑”,为皇帝的亲军,掌诏狱)。[16]癸酉:明神宗万历元年(1573).[17]拾遗人:旧货商。[18]《宣和画谱》:记载宣和时宫内藏画的册录,宋徽宗时编。[19]御题:指宋徽宗的题词。[20]瘦金:徽宗所创的一种字体。瓢印:徽宗在其所藏古书画上所用的瓢形印鉴。[21]隆准公:隆准,高鼻梁,古时以为帝王之相。李昭道为唐宗室,故称。[22]叶玉人:将玉雕成叶状的高手匠人。见《列子.说符》。比喻仇英画手之巧妙。[23]逸少:王羲之,字逸少,晋代书法家,曾临三国魏书法家钟繇《宣示表》。[24]信本:欧阳询,字信本,唐代书法家,曾临 王羲之《兰亭序》。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7-29 09:16
标题:
题《鲁文恪诗选》后.(明)钟惺
诗文多多益善者[2],古今能有几人?与其不能尽善而止存一篇数篇、一句数句之长[3],此外皆能勿作,即作而能不使似,使后之读者,常有“其全决不止此”之疑,思之惜之,犹有有余不尽之意焉。若夫篇与句善矣,而不能使其不善者不传于后,以起后人厌弃[4],而善者反不见信[5],此岂善为必传之计者哉!故夫选而后作者,上也;作而自选者,次也;作而待人选者,又次也。古人所谓数十首、数首之可传者,其全决不止此。若其善者止此,而此外勿作,正予所谓作其必可传者也。此其识其力[6],古今又能有几人乎?
注释:
[1]鲁文恪(kè)鲁铎,字振之,曾任国子监祭酒,死后谥文恪。作者的同乡前辈。[2]多多益善:越多越好。[3]与其……而:与其……不知。[4]起:引起。[5]见:被。[6]识:见识。力:才力。
钟惺(1574—1624),字伯敬,号敬谷,竟陵(今湖北省天门市)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历任南京礼部郎中、福建提学佥事。与谭元春共同编选《古诗归》和《唐诗归》,提倡一种“幽深孤峭”的风格,被称为“竟陵派”。著作有《隐秀轩集》,天启二年沈春泽刊本。今有《钟伯敬合集》,中国文学珍本丛书第一辑第三十二种。
本文选自《隐秀轩文集》。原文有二则,此选其一。文中评说了选诗的三种情况:一种是“选而后作”,即由作者自己把握“不能尽善”者不作;一种是“作而自选”,即由作者自己选择善者,使不善者不传于后;一种是“作而待人选”。作者提倡“作其必可传者”,并说明这是很难做到的。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7-29 09:16
标题:
题尔遐园居序.(明)张鼐
缁衣化于京尘[1],非尘能化人也。地不择其偏,交不绝其靡[2];精神五脏,皆为劳薪[3]。能于此中得自在者,其惟简远者乎。
尔遐以治行入官柱下[4],卜居西城之隅。数椽不饰,虚庭寥旷,绿树成林,绮蔬盈圃。红蓼植于前除[5],黄花栽于篱下[6]。亭延西爽[7],山气日佳。户对层城[8],云物不变。钩帘缓步,开卷放歌。花影近人,琴声相悦。灌畦汲井,锄地栽兰,场圃之间,别有余适。或野寺梵钟,清声入座;或西邻砧杵,哀响彻云。图书润泽,琴尊潇洒,陶然丘壑,亦复冠簪觞咏之娱[9],素交是叶[10]。尔遐尝言:“高林受日,宽庭受月。短墙受山,花夜受酒。闲日受书,云烟草树受诗句。”余谓非尔遐清适,不能受此六种。
然余尝笑人眼目不天,辄浪谈泉石,桎梏簪裾[11],彼实无所自树乃尔。夫能自树者,寄澹于浓,处繁以静,如污泥红莲,不相染而相为用。但得一种清虚简远,则浓繁之地,皆我用得,马头尘宁复能溷我[12]?尔遐读书高朗,寡交游,能自贵重,而以其僻地静日,观事理,涤志气,以大其蓄而施之于用,谁谓园居非事业耶?然尔遐临民[13],卓然清静,中州人比之为刘襄城、卓太傅[14],则今日之园居,其又以六月息者[15],而九万里风斯在下[16],吾益信京尘之未必不能息人也[17]。
注释:
[1]缁衣:黑布衣。[2]靡(mó):通“摩”,接触。[3]劳薪:语出《世说新语》。原指用车脚为薪。因车运载时,车脚最用力(劳),故称劳薪。此处用为比喻。[4]治行:为政的行为。柱下:即柱下史。周秦官名。相当于汉以后的御史。[5]除:台阶。[6]黄花:菊花。[7]西爽:《世说新语.简傲》:王徽之说:“西山朝来致有爽气”。爽气:明朗开豁的自然景象。[8]层城:高大的城阙。也指京师。[9]冠簪(zān):指官服。[10]素交:素友。情谊纯洁的朋友、旧友。叶:“协”的古文。和,合。[11]簪裾:显贵者的服饰。借指显贵。[12]溷(hùn):混浊。[13]临:统治、治理。[14]中州:河南。[15]其:语气词,表示揣测、反问。以六月息者:语出《庄子.逍遥游》:大鹏“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大鹏飞了六个月才止息。[16]九万里风斯在下:语出《庄子.逍遥游》。这里指尔遐鹏程万里,前途远大,并非闲居者。[17]京尘:京城的尘俗。
本文选自《晚明二十家小品》。文章的中心意思是:只要内心“得一种清虚简远”,即使官居繁华的城市,也能享受田园生活的乐趣。文章叙述了尔遐“入官柱下”,“卜居西城之隅”,可以说是“地不择其偏”,但其居处环境有如田园,尔遐自以为可以享受“六种”闲雅情趣,从而称赞尔遐“能自树”,即内心“清适”,所以能够“寄淡于浓,处繁以静”。作者的论点令人联想到陶渊明的有名诗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饮酒》其三)。从“心远”处下功夫,正是中国士大夫文人追求的一种审美境界。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7-29 09:16
标题:
题孔子像于芝佛院.(明)李贽
人皆以孔子为大圣,吾亦以为大圣;皆以老、佛为异端,吾亦以为异端。人人非真知大圣与异端也,以所闻于父师之教者熟也;父师非真知大圣与异端也,以所闻于儒先之教者熟也;儒先亦非真知大圣与异端也,以孔子有是言也。其曰:“圣则吾不能[1],”是居谦也。其曰“攻乎异端[2]”,是必为老与佛也。
儒先亿度[3]而言之,父师沿袭而诵之,小子矇聋[4]而听之。万口一词,不可破也;千年一律,不自知也。不曰“徒诵其言”,而曰“己知其人”;不曰“强不知以为知”,而曰“知之为知之[5]”。至今日,虽有目,无所用矣。
余何人也,敢谓有目?亦从众耳。既从而圣之[6],亦从众而事[7]之,是故吾从众事孔子于芝佛之院。
注释:
[1]圣则吾不能:见《孟子.公孙丑上》:“昔者子贡问于孔子曰:‘夫子圣矣乎?’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2]攻乎异端:出《论语.为政》“攻乎异端,斯害也已”。关于“异端”,杨伯峻说:“孔子之时,自然还没有诸子百家,因之很难译为‘不同的学说’,但和孔子相异的主张、言论未必没有,所以译为‘不正确的议论;。”(《论语译注》)[3]亿度(duó夺):主观猜测。亿,通常写作“臆”。[4]矇聋:目不明曰矇,耳不聪曰聋。这里指道学后辈小子们只知听信儒先父师之言而不会独立思考,如同瞎子、聋子。[5]知之为知之:《论语.为政》:“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里指出道学家们只取孔子原话的上半句,装得一切都“知”,实则是“强不知以为知”。[6]圣之:意为把孔子当作圣人。[7]事:侍奉,指供奉孔子像。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7-29 09:17
标题:
题李流芳画册.(明)文震孟
桃源
余尝有《山居》诗云:“无心只恐矶头水,流出桃花事又多。”桃源之乐。乐在不知有汉耳[2]。渔郎一人,稍悉汉魏间事,满腹愤盈,如何送日?
柴桑
曩余官京师,曾偶成一诗云:“督邮一揖裂冠裳[3],千古英风不可当。始信隐才真不易,北窗闲造小黄唐[4]。”尔时真觉求退之难,隐居之不易。
东皋
东皋子恋美酝三升[5],亦直是寓意耳。河汾登坛[6],龙门献策[7],醉眼迷离,不知几许攒眉。不痛饮如何看得?若欲作阿兄门下诸君导师[8],东皋子直醉死矣。
辋川
摩诘千古韵上,独《郁轮袍》一事[9],全无根据。小说妄传,遂使辋川清流不洗此垢,信是文人奇冤。
孤山
“茂陵若使求遗草,犹喜曾无《封禅书》[10]。自是千古高节,然遂欲以此薄文园[11],则有所不可。一生奇文,遇好文之主,乌忍不尽。对绝代佳人,弹琴著书,风流不朽。不遇汉武,便不草《封禅书》,不遇文君[12],便妻梅子鹤矣[13]。
注释:
[1]题李流芳画册:参读李流芳《题画册》篇。[2]不知有汉:《桃花源记》:“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隔绝。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3]“督邮”句:陶渊明以“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而愤然辞官,故本句这样说。冠裳,作官的衣饰。[4]黄唐:黄帝和唐尧。陶渊明《时运》诗:“清琴在床,浊酒半壶,黄唐莫逮,慨独在余。”[5]东皋子:唐代诗人王绩,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人。武德初待诏门下省,官日给酒三升,人问待诏何乐,答:“良酝可恋耳。”后弃官隐居东皋。[6]河汾登坛:王绩之兄王通,聚徒河汾间,仿古作六经,开馆受徒,门下自远而至者千余人。房玄龄、魏徵、李靖等唐初功臣,都曾亲自受业于王氏,世称河汾门下。[7]龙门献策:龙门即王绩、王通的家乡。王通曾仕于隋 。仁寿年间西游长安,上《太平十二策》。[8]阿兄门下诸君:指魏徵、房玄龄、程元、窦威、李靖等人,这些人都是唐初的名臣,均为王通的门生。[9]《郁轮袍》一事:据唐人小说,王维少年时,很有诗名,深通韵律,有弹琵琶。将应试时,岐王引他到乐安公主的宅第。王维进新曲《郁轮袍》,公主很惊奇,给他作了介绍,王维遂得考中。[10]“茂陵”二句:林逋临终前所作诗句。西汉司马相如临死前为一卷书,言封禅事,以备汉武帝征求。茂陵,汉武帝刘彻之陵墓,此代指汉武帝。[11]文园:司马相如,曾官孝文园令,世称文园。[12]文君: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早年居蜀时,临邛富室卓王孙之女文君,新寡好音。相如因以琴挑之,文君随其私奔,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13]妻梅子鹤:林逋无妻无子,种梅养鹤以自娱,人谓梅妻鹤子。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7-29 09:17
标题:
题圣教序帖.(明)王思任
《圣教》、《兰亭》[1],一画一直皆为法祖。或退藏作楷,或舒扩题颜[2],皆有把柄,所谓“无小无大,从公于迈”也[3]。但《圣教》不若《兰亭》,何以故?修禊一时酒兴,伸纸直书,秀逸爽亮,直是学士大夫风韵。若怀仁所集,未免隔子影孙,饾饤凑泊[4],至肩寒肘束,虽清带寡,终有和尚气耳。又其中不成字者甚多,如“凝”字、“林”字、“译”字等,定不出换鹅手也[5]。
注释:
[1]《圣教》:即《圣教序》,全名《大唐三藏圣教序》,唐太宗李世民作,叙玄奘法师至印度求佛经及在中土翻译传播之事。唐高宗咸享三年(672年),弘福寺僧怀仁集晋王羲之字,书《圣教序》,刻石立碑。王羲之书法后世存者无几,此帖因保存王羲之字甚多,遂为后世所宝重。《兰亭》:即《兰亭序》。王羲之于晋穆帝永和九年(353年)同谢安等四十一人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祓禊之礼,诸人赋诗,羲之作序,后世称此序为行书第一。唐太宗死时,以真迹殉葬,也所传为冯承素、褚遂良等摹本。[2]题颜:题额。[3]无小无大,从公于迈:《诗经.鲁颂.泮水》诗句。[4]饾饤:堆积。凑泊:凑合。《圣教序》中有的字王羲之书法中没有,怀仁以其他字的偏旁相聚而成。[5]换鹅:《晋书.王羲之传》:“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7-29 09:18
标题:
题书画铭心录后.(明)何良俊
余以十月十八日暌癸卯发京邸,至十二月二十二日丁未还都,往返才两月余耳,而所见若此,盖亦当矣。
夫宇宙间物流传亦自不少,岂必尽藏箧笥耶?但得常遇党员鉴之家,扫阁焚香,尽出所有,相与评校真赝,得遇精品,则摩挲爱玩,真若神游其间。苟未必佳[3],亦须随处指擿[3],出其疵 [4],不矜长,不匿短,则意见常新,而藻鉴亦触处皆长。此意予观三吴人自衡山而下[5],惟华补庵近之[6]。盖由其素与衡山父子游处,渐摩既久,不觉自化。乃知有友相观之益不虚也。留都知此味都绝少[7]。何日得返吴中,置一小艇,如赵彝斋故事[8],图书满中,篷窗四启,往来于三泖百渎间耶[9]?
然予此行得倪云林《浦城春色》、赵丹林《崆峒秋晓》以归[10],则四友斋中又添二佳客矣[11]。纵使予得考最[12],擢从九品下一秩[13],亦安得如此之快哉?漫书此以贻同好。越十四日,为丁巳春正月人日[14]。青溪漫士东海何某著。
注释:
[1]《题书画铭心录后》:作者又有《题书画铭心录前》,兹录以备考:“丙辰冬,余以考满南归,凡士大夫收藏书画之家,皆往借观,虽真伪杂出,然不无一二佳品。张明厓都宪出观赵模行草初唐诗人十三纸,神采焕发,乃宇宙间神物也。他如华补庵家所藏僧巨然画卷,亦是凤毛麟角,世岂多见?余思之终不能去心,故尽以一时所见稍加评较,总为一录,他日时一披寻,则宛若诸物在目耳。”[2]苟:如若。[3]擿:通“摘”。[4]疵 (lèi):毛病,缺点。[5]三吴:说法颇多,《水经注》以吴兴、吴郡、会稽为三吴。衡山:文徴明,号衡山。[6]华补庵:华云,字从龙,号补庵,无锡人。嘉靖二十年进士,授户部主事,累官至刑部郎中。严嵩用事,乞休归。云性豪爽,喜接引人才,工文辞,家藏法书名画甚富。[7]留都:指南京。[8]赵彝斋:赵孟坚,字子固,号彝斋居士,浙江海盐人,宋宗室,宝庆进士,累官翰学士承旨,宋亡,隐居秀州。孟坚为孟頫从弟,修雅博识,善画,工诗文。[9]三泖:即泖湖,在上海松江西,今多淤积为田。百渎:水名,在江苏宜兴,今亦大半堙塞。[10]倪云林:倪瓒,字元镇,号云林子,无锡人。家故多资,元末隐於太湖,工诗,善画山水,清远萧疏。赵丹林:赵元(又作赵原),字善长,号丹林,山东人,客居苏州。元末画家,擅画山水,师法董源。[11]四友斋:作者书室名。《四友斋记》云:“四友斋者,何子宴三人者友也。”[12]考最:考核政绩,以优称。[13]九品:明清时职官有九品,分正从。从犹副。从九品为最低官阶。秩:等第,级别。[14]人曰:指阴历正月初七。
得画胜于升官,此是雅士情怀。鉴识之增,须与朋友同赏共析,此是作者之心得。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7-29 09:19
标题:
天姥.(明)王思任
从南明入台[2],山如剥笋根,又如旋螺顶,渐深遂渐上。过桃墅,溪鸣树舞,白云绿坳,略有人间。饭斑竹岭,酒家胡当垆艳甚[3],桃花流水,胡麻正香[4],不意老山之中有此嫩妇,过会墅,入太平庵看竹,俱汲桶大,碧骨雨寒,而毛叶离屣[5],不啻云凤之尾[6]。使吾家林得百十本,逃帻去裈其下[7],自不来俗物败人意也。
行十里,望见天姥峰,大丹郁起[8],至则野佛无家,化为废地,荒烟迷草,断碣难扪。农僧见人辄缩,不识李太白为何物[9],安可在痴人前说梦乎?山是桐柏门户[10],所谓“半壁见海”,“空中闻鸡”[11],疑意其颠。上至石扇洞天,青崖白鹿,葛洪丹兵[12],俱在明昧之际,不知供奉何以神往[13]?天台如天姥者,仅当儿孙内一魁父[14],焉能“势拔五岳掩赤城”耶?山灵有力,夤缘入供奉之梦[15],一梦而吟,一吟而天姥与天台遂争伯仲席。嗟呼,山哉!天哉!
注释:
[1]天姥:山名,在浙江新昌县东。[2]南明:南明山,在今浙江新昌县南。[3]酒家胡:卖酒女子。[4]胡麻:芝麻。[5]离屣:毛羽纷披之状。[6]云凤:云中之凤。[7]帻:头巾。裈:裤子。[8]丹:指寺庙红墙。[9]李太白:李白。李白曾赋《梦游天姥吟留别》诗,故云。[10]桐柏:指桐柏官,在天台县境内。[11]“半壁”二句:及下文“青岸白鹿”、“势拔五岳掩赤城”,俱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句。[12]葛洪:晋代炼丹家。[13]供奉:李白曾任翰林院供奉、故称。[14]魁父:小山名,此谓小山丘。[15]夤缘:攀附。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7-29 09:19
标题:
天目(一)(明)袁宏道
天目幽邃奇古不可言。由庄至颠[1],可二十余里。
凡山深僻者多荒凉,峭削者鲜迂曲[2],貌古则鲜妍不足[3],骨大则玲珑绝少,以至山高水乏,石峻毛枯,凡此皆山之病。天目盈山皆壑,飞流淙淙,若万匹缟[4],一绝也。石色苍润,石骨奥巧,石径曲折,石壁竦峭,二绝也。虽幽谷县岩[5],庵宇皆精,三绝也。余耳不喜雷,而天目雷声甚小,听之若婴儿声,四绝也。晓起看云,在绝壑下,白净如绵,奔腾如浪,尽大地作琉璃海,诸山尖出云上若萍,五绝也。然云变态最不常,其观奇甚,非山居久者不能悉其形状。山树大者,几四十围,松形如盖,高不逾数尺,一株直万余钱,六绝也。头茶之香者,远胜龙井,笋味类绍兴破塘,而清远过之,七绝也。余谓大江之南,修真栖隐之地,无逾此者,便有出缠结室之想矣[6]。
宿幻住之次日[7],晨起看云,巳后登绝顶,晚宿高峰死关[8]。次日由活埋庵寻旧路而下[9]。数日晴霁甚,山僧以为异,下山率相贺。山中僧四百余人,执礼甚恭,争以饭相劝。临行,诸僧进曰:“荒山僻小,不足当巨目[10],奈何?”余曰:“天目山某等亦有些子分[11],山僧不劳过谦,某亦不敢面誉。”因大笑而别。
注释:
[1]庄:这里指天目山脚的双清庄。参见作者《初至天目双清庄记》。颠:天目山顶。[2]鲜:少。[3]鲜妍:鲜艳美丽。[4]缟(gǎo):白色的绢。[5]县:通“悬”。[6]出缠:佛教语。指摆脱人间烦恼的束缚。结室:佛教语,指佛门弟子聚会祈祷吉祥。[7]幻住:天目山上的寺名。[8]高峰、死关:天目山上的地名。[9]活埋庵:天目山上庙名。[10]当:对,相称。巨目:巨人之目,大人物的眼界。[11]分:缘分。
本文选自《袁宏道集笺校》卷十。这是作者万历二十五年(1597)在於潜县所作的两篇天目山游记中的一篇。天目山有两支,东天目山在浙江临安县西北;西天目山,与於潜接界。东西两支均有天池,好像天的眼睛,故称天目山。
这篇游记的结构很有特色。作者先以“幽邃奇古”概括天目山的特点。继而铺写天目山“七绝”;最后才点出自己的游踪。这足以说明天目山给作者留下了非常深刻明晰的印象。文中描写山中变幻无常的云态,更是比喻奇妙传神之笔。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7-29 09:21
标题:
童心说.(明)李贽
龙洞山人叙《西厢》[1],末语云:“知者勿谓我尚有童心可也。”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 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夫心之初,曷可失也?然童心胡然而遽失也。盖方其始也,有闻见从耳目而入,而以为主于其内而童心失。其长也,有道理从闻见而入,而以为主于其内而童心失。其久也,道理闻见日以益多,则所知所觉日以益广,于是焉又知美名之可好也,而务欲以扬之而童心失。知不美之名之可丑也,而务欲以掩之而童心失。夫道理闻见,皆自多读书识义理而来也。古之圣人,曷尝不读书哉。然纵不读书,童心固自在也;纵多读书,亦以护此童心而使之勿失焉耳,非若学者反以多读书识义理而反障之也。夫学者既以多读书识义理障其童心矣,圣人又何用多著书立言以障学人为耶?童心既障,于是发而为言语,则言语不由衷;见而为政事[2],则政事无根柢;著而为文辞,则文辞不能达。非内含于章美也,非笃实生辉光也,欲求一句有德之言,卒不可得,所以者何?以童心既障,而以从外入者闻见道理为之心也。
夫既以闻见道理为心矣,则所言者皆闻见道理之言,非童心自出之言也,言虽工,于我何与?岂非以假人言假言,而事假事、文假文乎!盖其人既假,则无所不假矣。由是而以假言与假人言,则假人喜;以假事与假人道,则假人喜;以假文与假人谈,则假人喜。无所不假,则无所不喜。满场是假,矮人何辩也[3]。然则虽有天下之至文,其湮灭于假人而不尽见于后世者,又岂少哉!何也?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苟童心常存,则道理不行,闻见不立,无时不文,无人不文,无一样创制体格文字而非文者。诗何必古《选》[4],文何必先秦,降而为六朝,变而为近体[5],又变而为传奇[6],变而为院本[7],为杂剧,为《西厢曲》,为《水浒传》,为今之举子业[8],皆古今至文,不可得而时势先后论也.故吾因是而有感于童心者之自文也,更说什么六经[9],更说什么《语》、《孟》乎[10]!
夫六经、《语》、《孟》,非其史官过为褒崇之词,则其臣子极为赞美之语,又不然,则其迂阔门徒、懵懂弟子,记忆师说,有头无尾,得后遗前,随其所见,笔之于书。后学不察,便谓出自圣人之口也,决定目之为经矣,孰知其大半非圣人之言乎?纵出自圣人,要亦有为而发,不过因病发药,随时处方,以救此一等懵懂弟子,迂阔门徒云耳。医药假病,方难定执,是岂可遽以为万世之至论乎?然则六经、《语》、《孟》,乃道学之口实[11],假人之渊薮也,断断乎其不可以语于童心之言明矣。呜呼!吾又安得真正大圣人童心未曾失者而与之一言文哉!
注释:
[1]龙洞山农:或认为是李贽别号,或认为颜钧,字山农。《西厢》指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2]见:通“现”。[3]矮人何辩:这里以演戏为喻,矮人根本看不到,就无法分辨了。[4]《选》:指萧统编的《文选》,又称《昭明文选》。[5]近体:指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6]传奇:指唐人的传奇小说。[7]院本:金代行院演出的戏剧脚本。[8]举子业:指科举考试的文章,也就是八股文。[9]六经:指儒家的经典《诗》、《书》、《礼》、《乐》、《易》、《春秋》。[10]《语》、《孟》:指《论语》、《孟子》,《四书》中的二种。[11]道学:指道学家。
李贽(1527—1602),原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号卓吾,又号宏甫、温陵居士等,泉州晋江(今福建泉州市)人。二十六岁中举,嘉靖三十四年(1555)授河南辉县教谕,历礼部司务、南京刑部员外郎。万历五年(15)任云南姚安知府,三年后弃官,寓居湖北黄安耿定理家。不久移居麻城龙湖芝佛院,著书讲学。万历二十九年(1601),受马经纶请,赴北通州。次年,被加上“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被捕下狱,自刎死。
李贽是明代中叶的重要思想家、文学家,他以“异端”自命,认为不能“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他的散文见解精辟,犀利泼辣。著有《焚书》、《续焚书》、《藏书》、《续藏书》、《李温陵集》等。
本文选自《焚书》卷三。这是一篇具有冲决精神的反对道学家传统思想统治的檄文。它标举“绝假纯真”的童心为新的标准。认为童心之所以丧失,是由于道学家所宣扬的义理的入侵,使人们成了“假人言假言”、“事假事、文假文”,再也没有一句有德之言了。从文学上说,它也湮灭了天下的“至文”,提出了“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的命题,从而反对当时风靡文坛的拟古文风,针锋相对地提出“诗何必古《选》,文何必先秦”,指出后代优秀的戏曲小说,“皆古今至文”,这就提高了戏曲小说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不仅如此,作者还进一步把矛头对准儒家赖以生存的经典,他尖锐地指出,六经、《论语》、《孟子》,不是万世之至论,相反,是“假人之渊薮”,使文章更充满了反道学的时代战斗精神。全文纵论古今,气势恢宏。不过由于时代的局限,作者藉以立论的“童心说”,还逃不脱唯心主义的羁绊。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7-29 09:27
标题:
僮乙传.(明)黄淳耀
吾生四岁时,有人携一童子售吾家为仆,发鬅鬅覆额[1],其状稚騃无识知,吾家以千钱鬻之[2]。问其名,曰:“乙”,问其姓,曰:“张”,问其年,曰:“不知也。”与之钱,令记其数,自五六以上,则能知,至七八以外,辄愕眙不知所措[3],虽百方教之,终不省。
家尝以饼饛豚蹄置一橐中,令乙持至数里外馈亲串家。道遇一舟,载巨石以行。挽舟者素识乙,且知其騃也,佯为好语乙曰:“若安往?”乙告之故。挽舟者曰:“若持橐良苦,曷不置吾舟而徒手行?”乙曰:“甚善。”遂举橐置其舟中。行不数步,挽舟者曰:“若安能无故以橐置吾舟?宜助吾挽舟。”乙曰:“诺。”即为负纤挽舟,邪许甚力[4],过所遣亲串家不止。又行数里,舟已泊,挽舟者始遣乙去,辞谢良久,乃行。其愚无知,为人所狎弄,皆此类也。
每至街衢,则数童子呼噪逐之,挠挑触击,务得其怒以为笑乐。或戏呼之曰“仙人”,盖以世所称仙人,或佯狂游戏人间,故以不谩云。久之“仙人”之名遍国中,乙亦自喜曰:“我仙人也。”然其迹颇异,尝为猘犬所啮[5],自以意取井苔敷创处立瘥[6]。同时为犬啮者,作狗嗥死。又尝梯上岑栖,忽失足,自楼上倒坠楼下,首如杵投臼,血浏漓被面,气绝久之。忽跃起取水洗血,操作如故,问其所苦,不觉也。生不知女色,或戏问之:“若欲得妻乎?”乙笑曰:“吾手持一把秤,不识铢两,用妻何为?”每入市贸物,必预择去钱之滥恶者,曰:“奈何以恶钱市人物?”及得物归,良楛相杂[7],责令易之,终不可得,家人卒无如何。久之,市人知其愿[8],亦不复与恶物,故乙所市物,视他仆反赢焉。
余尝结夏课,患客剥啄[9],使乙司阍[10]。夙诫曰:“客素我,必告以他出。”乙应曰:“诺。”客至,则笑而不言,客测知其故,佯谓之曰:“若主人令谢他客,独不令谢我,亟入白若主。”乙如客言,走入白。余叱曰:“吾向与汝言谓何?”乙曰:“果尔是诳客也,我终不能诳。”余不得已,出见客,客道所以,相与大笑。乙尝拾遗金若干,执而号于市曰:“谁失金者?亟从我取去!”黠者绐之曰:“此固吾金也。”乙即随手与金,不复问。得金者反不自慊,以数十钱劳之。乙大喜夸与人曰:“使吾不还金,安得此钱也。”
乙死时,尚不冠,发亦有数茎白者,终不知其年。先是,邻人乏仆者,多使乙,乙皆为尽力。或使乙贳物[11],未酬市价,死之前一日,亟从邻人索价酬所贳主,越明日死矣。生时有一簏,鐍扃甚固[12]。至是启视之,空无所有,莫知其意云何也。
江夏生曰:“吾读道家言,谓至人入水不濡,入火不爇。”窃疑其言不经,及观乙事,始释也。乙非果得道者,特以其气严而愚,其遇物也格而不入,故物莫能戕焉[13],又况于人貌而天游者哉!与吾游者多识乙,乙死数年,犹思之,每责余为传。因记其略,以释夫思乙者之意焉。
注释:
[1]鬅鬅:头发散乱的样子。[2]鬻:本来是卖的意思,这里是买。[3]愕眙:惊愕地直瞪着眼。[4]邪许(yé hǔ):劳动时众人一齐用力所发出的呼声。此指喊着号子拉船。[5]猘犬:疯狗,狂犬。[6]立瘥(chài):立刻痊愈。瘥,病愈。[7]良楛(kǔ):良的和坏的。楛,器物粗制滥造。[8]愿:朴实,善良。[9]剥啄:象声词,指敲门声。[10]司阍:看门,守门。[11]贳(shì)物:买物品赊欠着。贳,赊欠。[12]鐍(jué)扃甚固:锁得很牢固。鐍,锁。[13]戕(qiāng):残害,杀害。
黄淳耀(1605—1645),嘉定人。字蕴生,号陶庵,为文原本六经,举崇祯进士。南都亡,偕弟渊耀于西城僧舍。淳耀弱冠即有志圣贤之学,晚而充养和粹,造诣益深。诗古文卓然名家,有《山左笔谈》、《陶庵集》。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7-29 09:27
标题:
屠田叔笑词序.(明)王思任
古之笑出于一,后之笑出于二,二生三,三生四,自此以后,齿不胜冷也。王子曰:“笑亦多术矣,然真于孩,乐于壮,而苦于老。海上憨先生者老矣,历尽寒暑,勘破玄黄[2],举人间世一切虾蟆傀儡、马牛魑魅抢攘忙迫之态,用醉眼一缝,尽行囊括,日居月诸,堆堆积积,不觉胸中五岳坟起,欲叹则气短,欲骂则恶声有限,欲器则为其近于妇人,于是破涕为笑。极笑之变,各赋一词,而以之囊天下之苦事,上穷碧落,下索黄泉,旁通八极,出佛圣至优施[3],从唇吻至肠胃,三雅四俗,两真一假,回回演戏[4],绦龙打狗,张公吃酒,夹糟带清。顿令虾蟆肚瘪,傀儡线断,马牛筋解,魑魅影逃。而憨老胸次,亦复云去天空,但有欢喜种子,不知更有苦矣。此之谓可以怨,可以群[5],此之谓真诗。若曰打起黄莺儿,摔开皱眉事。憨老笑了一生,近又得友耳长进笑矣,奚其词也。
注释:
[1]屠田叔:屠本畯,字田叔,自号憨先生,浙江鄞县人,以荫历太常典薄,辰州知府。[2]玄黄:天地。《易.坤》:“天玄而地黄。“[3]优施:春秋时齐国优人(扮演杂戏的人),此处用以指代地位卑微的人。[4]回回:回族。[5]可以怨,可以群:《论语.阳货》:“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7-29 09:27
标题:
兔柴记.(明)董其昌
宋人有云:“士大夫必有退步。然后出处之际绰如[1]。”此涉世语,亦渊识语也。读白香山《池上篇》,其所谓“十亩之宅,五亩之园,有水一池,有竹千竿,有书有酒,有歌有弦”者,实为衣冠曹许之助[2]。温公之独乐[3],卒成谢傅之同忧[4],有以哉!
今观济美张黄门公《兔柴记》,其疏泉㔉石,经始戊戌[5],去解褐才七年耳[6],已抗枕漱之思[7]。及在掖垣领众[8],正称耆宿,虽业在匡时,而寻盟之猿鹤,手植之松桂,未尝一日释于怀。是以乞暇急归,而喜可知也。嗟乎!辇下贵人,婴情好爵骡铎马通之外,别无活计。即回首家山,不乏平泉、金谷[9],亦仅付园丁管钥[10]。作者、游者宾主谁分,求其如白傅之饮一杯吟一篇于池上者,少矣。况能左伊川右康节[11],著书谈道,焕山川之色而隐起华夷之望如温国者哉!是在兔柴主人矣。
余林居二纪[12],不能买山乞湖,幸有草堂、辋川诸粉本[13],着置几案,日夕游枕烟庭、涤烦矶。竹里馆、茱萸沜中。盖公之园可画,而余家之画可园。大忘人世之家具[14],略相垺矣[15]。独世方急公,而余能使世忘我,是为异耳。
注释:
[1]出处:出仕或归隐。出,指出仕;处,归隐。[2]曹许:春秋时齐桓公召集会,除大国外,唯曹、许可与会,见《公羊传》。此指同一阶层中有资格接近上层的那一部分。[3]温公之独乐:北宋司马光任西京留司时,买园于洛阳,名“独乐园”,以示退隐之志。温公,司马光赠封温国公。[4]谢傅之同忧:《晋书.谢安传》:“既累辟不就,简文帝时为相,曰:‘安石既与人同乐,必不得不与人同忧,召之必至。’”此指出山。[5]戊戌:指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6]解褐:脱去布衣换上官服,谓入仕做官。[7]枕漱之思:犹归隐之思。《世说新语.排调》载:晋孙楚少时欲隐,谓王济曰,当“枕石漱流”,但说时误为“漱石枕流”。王曰:“流可枕而石可漱乎?”孙曰:“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砺其齿。”[8]掖垣:皇宫的旁垣。和以称门下、中书两省。[9]平泉金谷:平泉,即平泉庄,在今洛阳市,是唐代大臣李德裕的别墅。白居易《醉游平泉》诗,即描绘了平泉庄的情景。金谷:即金谷园,晋权贵石崇建同,在今河南洛阳西北。[10]管钥:钥匙,此指管理。[11]伊川:北宋哲学家程颐,曾宅于嵩县东北耙耧山下,世称伊川先生。是北宋理学的奠基者。[12]二纪:二十四年,古人称十二年为一纪。[13]草堂:指杜甫在成都浣花溪畔所筑的草堂。辋川:水名,在陕西蓝田县南。王维于辋川筑有别业,过着亦官亦隐的优游生活。[14]大忘人世之家具:此句难解,当有笔误。[15]相垺(liè):相等。
董其昌(1556—1636),松江华亭人。字元宰,号思白。万历进士。天启初,曾官礼部右侍郎。其昌天才俊逸,书法超绝诸家,独深神妙。其画集宋元诸家之长,人拟之米芾、赵孟頫。著有《画禅室随笔》、《容台文集》等书。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7-29 09:28
标题:
王长年智斗倭寇.(明)朱国桢
古称操舟者为“长年”[1]。王长年,闽人,失其名。自少有胆勇,渔海上。嘉靖己未[2],倭薄会城大掠[3],长年为贼得,挟入舟。舟中贼五十余人,同执者男妇十余人,财物珍奇甚众。
贼舟数百艘,同日扬帆泛海去。长年既被执,时时阳为好语媚贼[4],酋长亲信之[5];又业已入舟[6],则尽解诸执者缚,不为防。长年乘间谓同执者曰:“若等思归乎?[7]能从吾计,且与若归[8]。”皆泣曰:“幸甚!计安出?”长年曰:“贼舟还,将抵国,不吾备,今幸东北风利,诚能醉贼,夺其刀,尽杀之,因捩舵饱帆归[9],此不可失也。”皆曰:“善!”
会舟夜碇海中[10],相与定计,令诸妇女劝贼酒。贼度近家[11],喜甚。诸妇更为媚歌唱[12],迭劝,贼叫跳欢喜,饮大醉,卧相枕藉[13]。妇人收其刀以出。长年手巨斧,余人执刀,尽斫五十余贼[14],断缆发舟。旁舟贼觉,追之。我舟人持磁器杂物奋击[15],毙一酋。长年故善舟[16],追不及。日夜乘风举帆,行抵岸。长年既尽割贼级[17],因私剜其舌,另藏之。挟金帛,并诸男妇登岸。
将归,官军见之,尽夺其级与金。长年秃而黄须,类夷人[18],并缚诣镇将所[19],妄言捕得贼。零舟首虏,生口具在[20],请得上功幕府[21]。镇将大喜,将斩长年,并上功。镇将,故州人也[22]。长年急,乃作乡语,历言杀贼奔归状。镇将唶曰[23]:“若言斩贼级,岂有验乎?”长年探怀中藏舌示之。镇将验贼首,皆无舌。诸军乃大骇服。事上幕府。中丞某[24],召至军门复按[25],皆实。用长年为裨将[26],谢不欲。则赐酒,鼓吹乘马,绕示诸营三日,予金帛遣归。并遣诸男妇。而论罪官军欲夺其功者[27]。长年今尚在,老矣,益秃,贫甚,犹操渔舟。
注释:
[1]长(zhǎnɡ掌)年:船工。[2]嘉靖已末: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1559)。[3]倭(wō窝):古代对日本的称呼。此指十四至十六世纪劫掠我国江浙一带和朝鲜沿海的日本海盗集团,即倭寇。薄:迫近。会城:指福建省会福州。[4]阳为好语:表面上讲些奉承话。[5]酋长:倭寇的头目。[6]业已:已经。[7]若等:你们。[8]且:将。与:助。[9]捩(liè列):掉转。饱帆:乘风鼓帆。[10]会:适逢。碇(dìnɡ定):下碇。碇,停船时抛入水中的石块,用处如锚。[11]度(duó夺):揣想。[12]更为媚歌唱:轮番演唱娇媚的小曲。[13]枕藉(jiè介):纵横相枕而卧。[14]尽斫(zhuó卓):全部地砍杀掉。[15]磁器:瓷器。[16]故:本来。善舟:善于操舟驶船。[17]级:首级,人头。[18]类夷人:像貌类似倭寇。[19]诣(yì易):前往。[20]“零舟”二句:残留的船,贼寇的人,活捉的人,一一在此。[21]上功:上报请功。幕府:明代称地方的督抚衙门。[22]故州人:原本是同州人,即同乡。[23]唶(zè仄):大喊。[24]中丞:明代中央监察机构都察院的副都御史,与汉代御史中丞略同,而明代常以副都御史出巡地方,称为巡抚,所以此处中丞指巡抚。[25]军门:总督或巡抚官署。复按:复察。[26]裨(pí皮)将:偏将,副将。[27]“而论罪”句:对企图夺功的官军,依军法定罪。
朱国祯(1558—1632),字文宁,乌程(今浙江吴兴)人,万历进士,天启时曾任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因遭魏忠贤忌恨,托病返乡。他对明代史事熟悉,纂有《皇明史概》一百二十卷。
《涌幢(zhuànɡ壮)小品》,三十二卷,明朱国祯撰,刊行于天启年间。此书杂记社会政治等方面的见闻,间及考证,关于明代的某些史料较有价值,但书中大多为摘采旧文。作者曾建造一座活动木亭,名为“涌幢”,因以名书。解放后有中华书局点校本。
王长年有勇有谋。文章通过两个回合的斗争,鲜明地展示了他过人的胆识。
第一个回合,写他是怎样战胜敌寇的。当时许多被掳者束手无策,情绪悲观,他却十分沉着,不仅设下巧计,而且把人们组织了起来,终于夺帆而归。第二个回合则是写与官军的斗争,官军不仅夺走了金帛与敌寇的首级,而且把貌“类夷人”的王长年当成敌酋押到了上司那里去请功。王长年到镇将那里,才把真情实况一一说个清楚,终于在官军刀下脱险。
王长年举帆归来时,曾把敌人的舌头一一剜下,看来他对官军是早有充分认识的,因而不得不有所提防。
这篇作品不仅反映了当时倭寇窜扰掳掠我国沿海的社会现实,同时,还有力地揭露了军官的腐败,而官军的腐败,正是倭寇敢于不断入境窜扰的重要原因。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7-29 09:28
标题:
王古直传(明)李东阳
王古直,名佐,字仁辅,后去车为甫,古直其所自号,以号行世。居台之黄岩,今分太平县地也[1]。
少为诗及行草,漫游京师。有乡人坐事者[2],古直候诸官。官并捕候者,询其孥甚急[3]。古直甘侵辱,竟不言所在。入刑部狱,独暴立烈日,不与从囚伍。李主事廷美异之[4],检衣帽间得柯学士诸诗[5],问之曰:“尔能诗耶?”使赋日影诗成,纵之归,长揖而出。狱吏皆大笑,然古直亦自是得名。与今侍郎黄定轩、侍讲谢方石友善。尝主方石[6],方石以忧去[7]。主林给事克冲,克冲使海国。主王员外存敬,存敬亦出使。主定轩子主事汝修,然这头一恒在。卒然求之莫得也。[8]。
旅食三十年[9],无僮仆,不置釜甑[10]。有大笼五六,惟诗画数百幅,中贮壶酒,晨出饮一再勺,已复鐍之以去[11]。上元节京师烧糯汗为瓶[12],以贮水畜鱼,旁映屏烛,通明可爱,俗呼为炮灯。古直贾置谢馆[13],日玩弄为儿戏。一日,误触碎,意拂然不乐,曰:“吾平生家计在此,今荡尽矣!”方作草书,值掾吏至,曰:“遽败吾兴。”群掾欲殴之,或俾自为计。古直曰:“我固当殴,殴由吾名益彰。”一日遇诸途,竟被殴,独袖手承之以归,亦不以屑意也[14]。或劝使仕,大言曰:“我来为爵禄图耶!”“盍科举乎[15]?”则笑曰:“安得以少年处我。”尝在酒所,叹曰:“此亦功名事业也。”显灵宫道士请主师塾,馆饩甚厚[16]。阅月[17],忽辞去曰:“安能矻矻操朱墨[18],坐几案间乎!”克冲之使,欲与俱,不果。或问之故,曰:“彼不吾强,吾安能为彼行耶!自古大贤闻人不渡海者何限[19],海岂必渡然后为快也!”其性气屹屹不肯为人屈类此[20]。然意度率直[21],内不为蹊径,遇所会意,欣然忘去,人亦以此乐之。
为说者曰:“方石先生尝云:天地如许大,中间可喜、可叹、可怪、可笑事何所不有?可胜道哉!”沈按察仲律尝值古直[22],询其邑里名籍不置[23],古直曰:“公不须问,大抵奇怪人也!”其亦善自道耶!《周官》称四民[24],班固表人物列九卿等[25],魏晋以来中正第九品[26],予雅知古直[27],然不能目其为何如人也。作王古直传。
注释:
[1]“居台”二句:台,浙江台州府。黄岩,今浙江黄岩市,当时属台州府管辖。太平县:明析黄岩县地置太平县,即今温岭县。[2]坐事:因事获罪。[3]孥(nú)妻子儿女。[4]李主事廷美:李廷美,时为刑部主事。[5]柯学士:柯潜,字孟时,莆田人。景泰二年(1451)进士。宪宗即位,擢翰林学士。仕至少詹事。潜邃于文学,有《竹岩诗文集》。[6]主:主人,这里指曾为谢方石的宾客。[7]忧:谓居父母之丧。[8]卒然:同“猝然”,突然。[9]旅食:寄食。[10]釜甑(zèng):泛指炊具。《孟子.滕文公上》:“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釜,无脚的锅。甑,瓦制的煮器。[11]鐍(jué):锁闭。[12]上元节:农历正月十五日。[13]谢馆:辞去学馆。[14]悄意:介意。[15]盍:何不。[16]馆饩(xì):指塾馆的馈赠。[17]阅月:经历了一个月。[18]矻矻(kū):极度劳累的样子。[19]闻人:有名望的人。[20]屹屹:高耸的样子。[21]意度:风度。[22]按察:按察使,主管一省的司法。值:遇到。[23]不置:不止,不停。[24]《周官》称四民:《书经.周官》:“司空掌邦土,居四民,时地利”。四民指士农工商。[25]班固表人物列九等:班固《汉书.古今人表》分古今人物为九等:上上圣人、上中仁人、上下智人、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愚人。[26]中正第九品:魏文帝曹丕采纳吏部尚书陈群建议,每个州郡由有声望的人担任中正官,把州郡内的士人按才能分为九品。每十万人举一人,由吏部授予官职,这就是九品官人之法。这一制度到隋开皇年间才废除。[27]雅知:素知。
本文选自《李东阳集》第二卷卷之十六。王古直这一人物形象,在正统派人物的眼中,被认为是一位怪人。他以特有的方式待人处世,也以特有的方式自待。其实,在作者的笔下,通过他自己的言行,我们却看到了一位个性倔强、蔑视官势,有时又直率得像个孩子。他视仕途爵禄如草芥,视优厚的俸禄如枷锁,“其性气屹屹不肯为人屈”,是一个与当时封建潮流格格不入的人物形象。从他身上,透露出追求独立自主人格的时代要求,虽然这一追求还是很朦胧的。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7-29 09:29
标题:
王冕传.(明)宋濂
王冕者,诸暨人[1],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2],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3],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4],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5]。安阳韩性闻而异之[6],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时冕父已卒,即迎母入越城就养[7]。久之,思母还故里,冕买白牛,驾母车,自被古冠服随车后。乡里小儿竞庶道讪笑,冕亦笑。
著作郎李孝光欲荐之为府史[8],冕骂曰:“吾有田可耕,有书可读,肯朝夕抱案立高庭下[9],备奴使哉?”每居小楼上,客至,僮入报,命之登,乃登。部使者行郡,坐马上求见,拒之去。去不百武[10],冕倚楼长嘨,使者闻之惭。冕屡应进士举,不中。叹曰:“此童子羞为者,吾可溺是哉?”竟弃去。买舟下东吴,渡大江,入淮、楚,历览名山川。或遇奇才侠客,谈古豪杰事,即呼酒共饮,慷慨悲吟,人斥为狂奴。北游燕都[11],馆秘书卿泰不花家[12]。泰不花荐以馆职[13],冕曰:“公诚愚人哉!不满十年,此中狐兔游矣,何以禄仕为?”即日将南辕[14],会其友武林卢生死滦阳[15],唯两幼女、一童留燕,伥伥无所依。冕知之,不远千里走滦阳,取生遗骨,且挈二女还生家。
冕既归越,复大言天下将乱。时海内无事,或斥冕为妄。冕曰:“妄人非我,谁当为妄哉?”乃携妻孥隐于九里山。种豆三亩,粟倍之。树梅花千,桃杏居其半。芋一区,薤、韭各百本[16]。引水为池,种鱼千余头。结茅庐三间。自题为梅花屋,尝仿《周礼》著书一卷,坐卧自随,秘不使人观。更深入寂辄挑灯朗讽,既而抚卷曰:“吾未即死,持此以遇明主,伊、吕事业不难致也[17]。当风日佳时,操觚赋诗[18],千百不休,皆鹏骞海怒[19],读者毛发为耸。人至不为宾主礼,清谈竟日不倦。食至辄食,都不必辞谢。善画梅,不减杨补之[20]。求者肩背相望,以缯幅短长为得米之差[21]。人讥之。冕曰:”吾藉是以养口体,岂好为人家作画师哉?“未几,汝颍兵起[22],一一如冕言。
皇帝取婺州[23],将攻越,物色得冕,置幕府,授以咨议参军,一夕以病死。冕状貌魁伟,美须髯,磊落有大志,不得少试以死,君子惜之。
史官曰[24]:予受学城南时,见孟寀言越有狂生,当天大雪,赤足上潜岳峰,四顾大呼曰:“遍天地间皆白玉合成,使人心胆澄澈,便欲仙去。”及入城,戴大帽如簁[25],穿曳地袍,翩翩行,两袂轩翥[26],哗笑溢市中。予甚疑其人,访识者问之,即冕也。冕真怪民哉!马不覂驾[27],不足以见其奇才,冕亦类是夫!
注释:
[1]诸暨:今浙江诸暨市。[2]陇:同“垄“,田垄。[3]蹊:踩踏。[4]策:书册。长明灯:佛前昼夜长明的灯。[5]恬:安然。[6]安阳韩性:字明善,绍兴(今属浙江)人,其先居安阳(今属河南)。元代学者。曾被举为教官,不赴。卒后谥庄节先生。著有《礼记说》等书。[7]越城:指今绍兴市。[8]李孝光:字季和,浙江乐清人。至正年间任秘书监著作郎。府史:府衙小吏。[9]案:指文书档案。[10]武:半步叫武。[11]燕都:即元代京城大都,今北京市。[12]泰不华:字兼善,世居白野山。至正元年(1341)为绍兴路总管。召入史馆,与修辽、宋、金三史,书成,授秘书卿。升礼部尚书,兼会同馆事。方国珍起兵,被杀。秘书卿为秘书监长官。[13]馆职:这里指在史馆供职。[14]南辕:车辕向南,即南归。[15]武林:杭州的别称。滦阳:今河北迁安西北。[16]薤(xiè)百合科植物,鳞茎可作蔬菜。[17]伊、吕:伊尹、吕尚。伊尹为商汤贤相;吕尚,扶助武王来殷建立周朝。[18]操觚:执简,这里谓拿起纸来。觚。古人书写时所用的木简。[19]鹏骞海怒:喻极有气势。鹏骞,大鹏高飞。[20]杨补之:指宋代画家杨无咎,字补之,善画梅。[21]缯(zēng):丝织物。[22]汝颍兵起:指元末红巾军起义。[23]皇帝:指明太祖朱元璋。婺州:治所在今浙江金华。[24]史官:作者自谓。[25]簁(shī):筛。[26]袂(mèi):衣袖。轩翥(zhù):飞举的样子。[27]覂(fěng)驾:翻覆车驾。犹言不受驾驭。
本文选自《宋文宪公全集》卷二十七。王冕为元末的画家兼诗人,著有《竹斋集》。他的事迹在民间广为流传。本文即记载了他的生平。他出身农家,经过自己的苦学,终成通儒。他有傲岸的个性,不肯屈身为“备奴使”的小吏,他具有预见性,看到元末天下将大乱,不肯出仕,隐居九里山,以卖画为生。宋濂笔下的王冕,写得鲜明生动,个性突出,为后来《明史》所本。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7-29 09:29
标题:
韦公寺.(明)刘侗
京师七奇树[1],韦公寺三焉。天坛拗榆钱也[2],榆春钱,天坛榆之钱以秋。显灵宫折枝柏也,雷披一枝,屏于溜中[3],折而不殊[4],二百年葱葱。报国寺矬松也,干数尺,枝横数丈,如浅水荇 [5],如蛀架藤。卧佛寺古娑罗也[6],下根尽出,累瘿露筋[7],上叶砌之[8],雨日不下。与韦公寺内之海棠也,苹婆也[9],寺后五里之柰子而七也[10]。寺在左安门外二里,武宗朝常侍韦霦建[11],赀竭不能竟[12],诏水衡佐焉[13],赐额弘善寺。寺东行一折,有堂,堂三折,有亭,亭后假山,亭前深溪。溪里许,芦荻满中,可舟尔,而无舟。寺无香火田地,以果实岁[14]。树周匝层列,可千万数[15]。寺南观音阁,苹婆一株,高五六丈。花时鲜红新绿,五六丈皆花叶光。实时早秋,果着日色,焰焰于春花时。实成而叶竭矣,但见垂累紫白,丸丸五六丈也[16].寺内二西府海棠,树二寻[17],左右列,游者左右目其盛,年年次第之,花不敢懈[18]。寺后五里柰子树,岁柰花开,柰旁人家,担负几案酒殽具,以待游者,赁卖旬日[19],卒岁为业。树旁枝低亚[20],入树中,旷然容数十席。花阴暗日,花光明之,看花日暮,多就宿韦公寺者。海棠、苹婆、柰子,色二红白。花淡蕊浓,柎长多态[21]。海棠红于苹婆,苹婆红于柰子也。崇祯己巳冬之警[22],我师驻寺[23],海棠苹婆以存,柰子树,敌薪之[24]。
注释:
[1]京师:国都。这里指北京。[2]拗:出乎常格。榆钱:榆树结的荚,扁圆形,似小铜钱。[3]屏:这里是动词。挡。溜:屋檐滴水处。[4]殊:死。[5]荇(xìng):荇菜。根生水底,叶浮水面。[6]娑罗:常绿乔木。原产印度。[7]瘿:脖子上的瘤。这里比喻树干上长出的疙瘩。[8]砌:堆积。[9]苹婆:这里指苹果树。[10]柰(nài)子:沙果树。[11]武宗朝:明武宗朱厚照当政时期(公元1506—1521)。常侍:官名,侍从天子的官。韦霦(bīn):人名,生平不详。[12]赀(zī):钱财。[13]水衡:人名,生平不详。[14]岁:这里是度岁的意思。[15]可:大约。[16]丸丸:高大挺直。[17]寻:古代八尺长称一寻。[18]懈:懈怠。[19]赁(lìn):租借。[20]亚:通“压”,低垂的样子。[21]柎(fū):花萼。[22]崇祯己巳冬之警:指崇祯己巳年(公元1629)冬天清军入侵的事件。[23]我师:指明朝军队。[24]薪:这里用做动词。意思是当柴烧。
本文选自《帝京景物略》卷三。韦公寺在北京城东南左安门外。文章详细描写了韦公寺内三株奇树:海棠、苹婆和柰子。三株奇树各有其姿态、花色和果实,既给游人带来了乐趣,又给寺庙带来了收入。文章开篇指出:“京师七奇树”,韦公寺就有三奇树,结尾点明由于清军入侵,韦公寺内的柰子树为清军所毁,字里行间流露出伤感叹挽之意。这也表现了“竟陵派”文章“幽深”的特点。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7-29 09:29
标题:
文娱序.(明)陈继儒
往丁卯前,珰纲告密[1],余谓董思翁云[2]:“吾与公此时不愿意为文昌[3],但愿为天聋地哑,庶几免于今之世矣。“郑超宗闻而笑曰:“闭门谢客,但以文自娱,庸何伤?近年缘读《礼》之瑕,搜讨时贤杂作小品而题评之,皆芽甲一新,精彩八面,而法外法,味外味,韵外韵,丽典新声,络绎奔会,似亦隆,万以来[4],气候秀擢之一会也。”“往弇州公代会[5],雷轰霆鞠,后生辈重趼而从者[6],几类西昆之宗李义山[7],江右之宗黄鲁直[8]。楚之袁氏思出而变之[9],欲以汉帜易赵帜,而人不尽服也。然新陈代变,作者或孤出,或四起,神鹰掣鞲而擘九霄[10],天马脱辔而驰万里,即使弇州公见之,亦将感得气之先,发起予之叹。白乐天有云[11]:‘天下无正声,悦耳即为娱,’岂是之谓耶?”超宗曰:“吾侪草士[12],岂敢洋洋浮浮,批判先觉?但古豪俊必有寄,如皇甫淫[13],杜预癖[14],柱下五千言[15],毘耶之四十九年法[16],即至人累世宿劫,不能断文字缘,而况吾辈乎?尝反复诸贤文,一读之蠲愁[17],再读之释涕,三读之不觉呻吟疾痛之去体也,其庶几大祥之援琴乎哉[18]?”余曰:“宁唯是。”开元中,将军旻居丧,诣吴道子请画鬼神于东都天官壁,以资冥福。答曰:“将军试为我缠结舞剑一曲,庶因猛厉以通幽冥。” 旻唯唯,脱去縗服[19],装束走马,左旋右转,挥剑入云,高数十丈,若电光下射,旻引手执鞘承之,剑透室而入。观者数千人,无不惊栗。道子于是援毫图壁,飒然风起,为天下之壮观。郑超宗磊落侠丈夫,文章高迈,名流见之辟易[20],出其精鉴,选为《文娱》,斯亦吴道子东都之画壁耳。若康乐娱于清宴[21],玄晖娱悦于澄江[22],未足比于《文娱》之壮观也。眉道人陈继儒书于砚庐中。
注释:
[1]珰:本为妇女耳上饰物。汉代宦官贵盛,以貂尾、金珰做冠饰,后代遂以珰作为宦官的代称。[2]董思翁:明代著名书画家董其昌,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又自署思翁。[3]文昌:即文昌星,北斗魁上六星的总称。古人认为文昌星为主文运的星宿,因以文昌星比拟著名的文人、作家。[4]隆、万:隆,指明穆宗年号隆庆(公元1567—1572年)。万,指明神宗年号万历(公元1573—1619年)。[5]弇州公:明文学家王世贞,号弇州山人,故称。[6]重趼:足部因久行而生的硬皮。[7]李义山:唐代诗人李商隐,字义山。北宋初,杨亿、刘筠、钱惟演等西昆体诗人的作品,专门从形式上模拟李商隐。[8]黄鲁直:北宋诗人黄庭坚,字鲁直。北宋末,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以黄庭坚为宗主。[9]楚之袁氏:指明末公安派作家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因为他们都是湖北公安人,湖北古为楚地,故称。[10]鞲:革制套袖,打猎时用以停立猎鹰。[11]白乐天:唐代诗人白居易,字乐天。[12]侪(chái):同辈,同类的人。[13]皇甫淫:晋皇甫谧《玄晏春秋》:“余学或兼夜不寐,或临食忘餐,或不觉日夕,言之好色,号余曰书淫。”[14]杜预癖:晋杜预博学,多谋略,自为有“左传癖”,所著《春秋左氏传集解》,为流传至今的最早的左传注本。[15]柱下:相传老子曾为周柱下史,后因以柱下为老子或老子《道德经》的代称。[16]毘耶:即毘耶娑,印度古代传说中的圣人。相传他把《吠陀》整理成现有形式。[17]蠲愁:解除忧愁。[18]大祥:古时父母去世两周年的祭礼。[19]縗(cūi)服:用粗麻布制成的孝服。[20]辟易:惊退。[21]康乐:南朝诗人谢灵运,为谢玄之孙,晋时袭封康乐公,故称谢康乐。少好文学,博览群书,文章之美与颜延之为江左第一。初为宋武帝太尉参军,后迁太子左卫率。少帝时贬永嘉太守,肆意遨游,各处题咏。不久辞官居会稽,文帝征为秘书监,迁侍中,常称病不朝,而游娱宴集,夜以继日。[22]玄晖:南朝齐诗人谢朓,字玄晖。诗多写自然景色,关于熔裁,警句时出,风格清俊。《晚登三山还望京邑》有句云:“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7-29 09:30
标题:
文字缘.(明)陈继儒
陈后山携所作谒南丰[1],一见爱之,因留款语[2].适欲作一文字,因托后山为之。后山穷日力方成,仅数百言。明日以呈南丰。南丰云:“大略也好,只是冗字多,不知可略删动否?”后山因请改窜。南丰就坐,取笔㧣处[3],连一两行,便以授后山,凡削去一二百字。后山读之,则其意尤完。因叹服,遂以为法。所以后山文字简洁如此。
牛僧孺赴举之秋[4],常投贽于刘补阙[5]。禹锡对客展卷,飞笔涂窜其文。历二十馀岁,刘转汝州,牛出镇汉南,枉道汝州,驻旌信宿[6],酒酣赋诗,刘方悟往年改公文卷。僧孺诗曰:“粉署为郞四十春[7],今来名辈更无人。休论世上升沉事,且斗尊前见在身[8]。珠玉会应成咳唾[9],山川犹觉露精神[10]。莫嫌恃酒轻言语,曾把文章谒后尘[11]。”禹锡和云:“昔年曾忝汉朝臣[12],晚岁空馀老病身。初见成赋日[13],后为丞相扫门人[14]。追思往事咨嗟久,幸喜清光笑语频[15]。犹有当时旧冠剑[16],待公三日拂埃尘[17]。”牛公吟和诗,前意犹稍解[16],曰:“三日之事,何敢当焉!”宰公吟和诗,前意稍解[18],曰:“三日之事,保敢当焉!”宰相三朝后主印,可以升降百司也。于是宴竟夕,方整前驱。刘乃戒其子咸久丞雍曰:“吾成人之志,岂料为非!汝辈进修,守中为上。”
夫文字之交,本是净缘[19],而常结恶业[20]。故虚心者,宜待之以曾南丰;盛气者,不宜等之以刘禹锡。
注释:
[1]陈后山:北宋诗人陈师道,字履常、无己,号后山居士。南丰:北宋散文家曾巩,字子固,南丰(今属江西)人,故称曾南丰。[2]款语:恳谈。[3]㧣(zhū)处:即删节。[4]牛僧孺:唐鹑觚人,字思黯,贞元元年进士。宪宗时累官御史中丞,穆宗时同平章事。敬宗立,封齐章郡公,与李宗闵等结为朋党,排斥异己,权震天下。[5]投执于刘补阙:投贽,递送名帖、礼物,请求谒见。唐代及宋初举人在京入谒前辈显官,附以所作诗文,以求奖掖、荐举。刘补阙,指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刘禹锡,字梦得。贞元九年进士,曾官监察御史。唐顺宗永贞元年,因与柳宗元等参加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运动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后被召还,又因作诗语涉讥忿,连遭贬谪。后由和州刺史入为主客郎,宰相裴度荐为主客郎中、集贤直学士。裴度罢相,刘禹锡出为苏州刺史,又转徙汝州、同州。[6]驻旌信宿:旌,用牛尾和彩色鸟羽作竿饰的旗。此处指仪杖。驻旌,官吏出行,中途暂驻。信宿,连宿两夜。《左传.庄公三年》:“一宿为舍,再宿为信。”[7]粉署:汉代尚书省皆用胡粉涂壁,国古贤人列女,后世因称尚书省为粉署。[8]斗:竟胜,比赛。[9]珠玉成咳唾:《庄子.秋水》:“子不见乎唾者乎?喷则大者如珠,小者如雾。”后常以“咳唾成珠”、“咳唾珠玉”喻语言文字优美,或喻人学识渊博 ,谈吐风雅。[10]露精神:喻微妙。三国魏曹植《求自试表》:“冀以尘露之微,补益山海;莹烛目光,增辉日月。”[11]后尘:车辆前驰,尘土后起。比喻追随别人之后。[12]忝汉朝臣:忝,有愧于,愧居,此处为自谦之词。汉朝臣是比喻。即当朝为官。[13]相如:司马相如,字长卿,汉武帝时因献赋被任为郎,著有《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等,文字华丽雕琢,此处借指牛僧孺。[14]丞相扫门人:汉魏勃欲见齐相曹参,乃早夜扫齐相舍人门外,因得见参,荐为齐国内史。后遂以扫门求谒权贵的典故。[15]清光:美好的风采,敬词。[16]冠剑:官职身份的代称。[17]三日拂埃尘:三日,宰相上任三朝主印,可以升黜百司。埃尘:尘土,比喻轻微,渺小,此处是刘禹锡自比。拂埃尘,即将其黜免之意。[18]稍解:渐渐消除。[19]净缘:佛家指清净之缘。[20]恶业:佛教语,指出于身、口、意三者的坏事、坏话、坏心。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7-29 09:30
标题:
蚊对.(明)方孝孺
天台生困暑[1],夜卧絺帷中[2],童子持翣扬于前[3],适甚,就睡。久之,童子亦睡,投翣倚床,其音如雷。生惊寤,以为风雨且至也,抱膝而坐。
俄而耳旁闻有飞鸣声,如歌如诉,如怨如慕[4],拂肱刺肉,扑股噆面[5],毛发尽竖,肌肉欲颤。两手交拍,掌湿如汗,引而嗅之,赤血腥然也。大愕,不知所为。蹴童子,呼曰:“吾为物所苦,亟起索烛照!”烛至,絺帷尽张,蚊数千皆集帷旁,见烛乱散,如蚁如蝇,利嘴饫腹[6],充赤圆红。生骂童子曰:“此非噆吾血者耶?皆尔不谨,褰帷而放之入!且彼异类也,防之苟至,乌能为人害?”童子拔蒿束之,置火于端,其烟勃郁[7],左麾右旋[8],绕床数匝,逐蚊出门。复于生曰:“可以寝矣,蚊已去矣!”
生乃拂席将寝,呼天而叹曰:“天胡产此微物而毒人乎?”童子闻之,哑尔笑曰[9]:“子何待己之太厚,而尤天之太固也[10]!夫覆载之间[11],二气絪缊[12],赋形受质,人物是分。大之为犀象,怪之为蛟龙,暴之为虎豹,驯之为糜鹿与庸狨[13],羽毛而为禽为兽,裸身而为人为虫,莫不皆有所养。虽巨细修短之不同,然寓形于其中,则一也。自我而观之,则人贵而物贱;自天地而观之,果孰贵而孰贱耶?今人乃自贵其贵,号为长雄;水陆之物,有生之类,莫不高罗而卑网[14],山贡而海供,蛙黾莫逃其命[15],鸿雁莫匿其踪。其食乎物者,可谓泰矣[16],而物独不可食于人耶?兹夕蚊一举喙,即号天而诉之;使物为人所食者,亦皆呼号告于天,则天之罚人,又当何如耶?且物之食于人,人之食于物,异类也,犹可言也。而蚊且犹畏谨恐惧,白昼不敢露其形,瞰人之不见,乘人之困怠,而后有求焉。今有同类者,啜粟而饮汤,同也;畜妻而育子,同也;衣冠仪貌,无不同者。白昼俨然乘其同类之间而陵之[17],吮其膏而盬其脑[18],使其饿踣于草野[19],离流于道路[20],呼天之声相接也,而且无恤之者。今子一为蚊所噆,而寝辄不安;闻同类之相噆,而若无闻。岂君子先人后身之道耶?”
天台生于是投枕于地,叩心太息,披衣出户,坐以终夕。
注释:
[1]天台生:作者自称。[2]絺(chī帷)细葛布蚊帐。[3]翣(shà):扇子。[4]慕:思念。[5]噆(zǎn)叮。[6]饫(yù):饱。[7]勃郁:风吹烟回旋的样子。[8]麾:通“挥”,挥舞。[9]哑(è)尔:笑的样子。[10]尤:怨恨。[11]覆载之间:指天地之间。[12]二气:指阴阳二气。絪缊(yīn yūn):同“氤氲”。这里指天地之气如烟云弥漫的样子。[13]庸狨(rōng):大牛和金丝猴。[14]罗:捕鸟的网。[15]黾(měng):金线蛙。[16]泰:极。[17]陵:同“凌”,侵侮,欺压。[18]盬(gǔ):吸饮。[19]踣(bó):跌倒,僵仆。[20]离流:流离,离散。
本文选自《逊志斋集》卷六。文章以天台生被群蚊叮咬,责骂童子为引子,引出童子的一段尖锐的答话。话中指斥了剥削者比蚊子尤为厉害,“乘其同类之间而陵之,吮其膏而盬其脑,使其饿踣于草野,离流于道路”,血淋淋的剥削压迫事实,比蚊子叮人更为残酷。更为甚者,他们的“呼天之声相接”,但却“无恤之者”。当然,作者也只是站在传统儒家仁政思想的基础上来说的,不可能认识到阶级的压迫与剥削。文章绘声绘色,写得颇为生动。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7-29 09:30
标题:
吴士.〔明〕方孝孺
吴士好夸言,自高其能,谓举世莫及。尤善谈兵,谈必推孙吴[1]。
遇元季乱,张士诚称王姑苏[2],与国朝争雄[3],兵未决。士谒士诚曰:“吾观今天下形势,莫便于姑苏,粟帛莫富于姑苏,甲兵莫利于姑苏,然而不霸者,将劣也。今大王之将,皆任贱丈夫,战而不知兵,此鼠斗耳。王果能将吾,中原可得,于胜小敌何有!”士诚以为然,俾为将,听自募兵,戒司粟吏勿与较嬴缩[4]。
士尝游钱塘[5],与无赖懦人交[6],遂募兵于钱塘,无赖士皆起从之,得官者数十人,月靡粟万计。日相与讲击刺坐作之法[7],暇则斩牲具酒,燕饮其所募士[8],实未尝能将兵也。
李曹公破钱塘[9],士及麾下遁去不敢少格[10],搜得,缚至辕门诛之。垂死犹曰:“吾善孙吴兵法。”
右《越巫》、《吴士》二篇,余见世人之好诞者死于诞,好夸者死于夸,而终身不知其非者众矣,岂不惑哉!游吴越间,客谈二事类之之书以为世戒。
——选自《四部备要》本《逊志斋本》
注释:
[1]孙吴:指孙武和吴起。孙武,春秋时齐人,著有《孙子兵法》。吴起,战国时卫人,著有《吴子兵法》,其书已佚。两人都是著名的军事家,并称“孙吴”。[2]张士诚:泰州白驹场(今江苏东台境)人。出身盐贩。至正十三年(1353)起兵反之,次年据高邮称诚王。十六年定都平江(今江苏苏州),次年降元,二十七年,朱元璋破平江,被擒,自缢死。姑苏:即今江苏苏州市。[3]国朝:本朝,指明朝。[4]嬴缩:盈亏。这里指多少。[5]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6]懦人:犹言“懦夫”,畏怯软弱的男人。[7]击刺坐作:击刺、坐作,都是古代训练士卒的科目。坐作指卧倒起立。[8]燕饮:即“宴饮”。燕同“宴”。[9]李曹公:指李文忠,朱元璋的姊子,以战功官至大都督府左都督,封曹国公。[10]格:抗拒。
译文:
吴地有个读书人喜欢夸夸其谈,自以为才能很高,号称当世谁也比不上他,尤其善于谈论兵法,言必称孙武、吴起。当时正值元朝末年,天下大乱,张士诚在姑苏自称吴王,与本朝争夺天下,战事还未决出胜负。那读书人拜见张士诚说:“我看当今天下形势没有比姑苏更便利的了,物产没有比姑苏更富庶的了,武器士兵也没有比姑苏更精锐的了。但是之所以不能称霸天下的原因,是因为将领太无能了。现在大王的将领都任命那些浅陋的人担任,指挥作战而不知道兵法,这简直是鼠类相斗罢了!您大王若真能拜我为将军,便能夺取中原,至于战胜那些小敌就更不在话下了。”张士诚以为也说得对,便拜他为将军,听任他自行招募兵士,并告诫管理钱粮军需的官员不要计较他支取的多少。那读书人曾游历过钱塘,与钱塘的一些无才能而又怯懦的人有交往,于是就到钱塘去招募兵士,那些浪荡市井的人都去投靠他,他选拔了几十个人给予官职,每月花费的军饷以万石来计数。他们每天聚坐一堂相互谈论行军作战的兵法,余下的时间就杀牛宰羊大摆酒宴,那些招募来的人实在是不能率领兵士作战的呵。曹国公李文忠攻占钱塘以后,那读书人及部下都逃跑离去,不敢稍微抵挡一下,后来被搜索捕获,捆绑到辕门诛杀,临死前还在说:“我熟读孙、吴兵法。”
上面是《越巫》、《吴士》二篇。我见世上之人喜欢虚妄的死于虚妄,喜欢吹嘘的死于吹嘘,而终其一生不知道自己毛病的人是很多的呵,这怎么不让人感到困惑呢!我在游历吴、越时,有客人谈起这二件事,就把它们归为一类,写出来作为人们的戒鉴。
本文选自《逊志斋集》卷六。本文写张士诚轻于用人是史实,所记吴士则是一个艺术概括的虚构人物。他“自高其能”,夸夸其谈,临死还说“吾善孙吴兵法”,是一个至死不悟的极其可笑可悲的人物。这种人物,不仅在张士诚麾下,在历史上,在社会上,又何至千万。文章可为吴士者戒,也可为用人者戒。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7-29 09:31
标题:
五人墓碑记.(明)张溥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1],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2],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3]。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4]。呜呼,亦盛矣哉!
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5],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6]。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独五人之皦皦[7],何也?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8]。吾社之行为士先者[9],为之声义[10],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缇骑按剑而前[11],问:“谁为哀者?”众不能堪,抶而仆之[12]。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13],周公之逮所由使也;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14],则噪而相逐[15],中丞匿于溷藩以免[16]。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17],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18]。
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19],谈笑而死。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脰而函之[20],卒与尸合。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嗟夫!大阉之乱[21],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22],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23],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24]?且矫诏纷出[25],钩党之捕遍于天下[26],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27];大阉亦逡巡畏义[28],非常之谋难于猝发[29],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30],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31],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32],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33],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美显[34],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35],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36],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37],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38],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39],太史文起文公[40],孟长姚公也[41]。
注释:
[1]蓼洲周公:周顺昌,字景文,号蓼洲。吴县人、东林党成员。明末太监魏忠贤独擅政权,杀害异己。东林党人魏大中因触怒魏忠贤的党羽,被捕。当魏大中被押解途经吴县时,周顺昌曾招待他。于是周顺昌又被捕,后被杀害,[2]郡:此处指吴郡,即今苏州市。当道:当政的人。[3]除:清理。魏阉废祠:魏忠贤当权时,一些地方官曾为他立生祠。魏败后,各生祠俱废。[4]旌:表彰。[5]去:距离。墓:这里是修墓的意思。[6]十有一月:即十一个月。[7]皦皦(jiǎo):光洁、明亮,这里指显赫。[8]丁卯三月之望:天启七年(1627)农历三月十五日。[9]吾社:指复社。行为士先者:行为能够成为士人表率的人。[10]声义:声张正义。[11]缇骑:汉代执金吾手下的骑士。后世用以称呼逮捕犯人的官役。[12]抶(chì)而仆之:打倒在地。[13]以大中丞扶吴者:以大中丞职衔做江苏巡抚的人。即毛一鹭。[14]乘:趁着。其:指毛一鹭。呵:呵叱。[15]噪:吵嚷。逐:追赶。[16]溷(hùn)藩:厕所。[17]按诛:判处死罪。[18]傫然:重叠相连的样子。[19]詈(lì):骂。[20]脰(dòu):颈,这里指头。[21]大阉:指大宦官魏忠贤。[22]缙绅:指士大夫。[23]编伍:指平民百姓。古代乡里之间,每五家为一伍。[24]曷:何。[25]矫诏:伪托皇帝的名义而颁发的诏书。[26]钩党之捕:认为某些人是一党的,就加以逮捕,[27]株汉:株连治罪。[28]逡巡畏义:徘徊不定,畏惧正义。[29]非常之谋:指魏忠贤篡夺天下的阴谋。猝发:立刻发动。[30]圣人之出:指明思宗(朱由检)即位。投缳道路:指魏忠贤在被贬到凤阳的途中自缢。[31]高爵显位:指魏党的大官僚们。[32]不能容于远近:远近都不能容身。[33]辱人贱行:使人格受到耻辱的卑贱行为。[34]赠谥美显:指周顺昌被皇帝赠给“忠介”的谥号。[35]加其土封:增加坟上的封土,指重修坟墓。[36]户牗:门窗,代指自家的屋舍。[37]隶使之:当作奴隶来使唤他们。[38]扼腕:用手握腕。表示慨叹情绪的动作。[39]冏卿:指太仆卿,掌管皇帝车马的官。因之吴公:即吴默,字因之,吴江(今江苏省吴江县)人,万历时官太仆少卿。[40]太史:古官名。为皇帝的文学侍从之臣。明代人借指翰林。文起文公:即文震孟,字文起。曾为翰林院修撰。[41]孟长姚公:即姚希孟,字孟长。文震孟的外甥。按:以上三人即前面所说的“发五十金,买五人之脰而函之”的贤士大夫。
译文:
这五个人,是在周公蓼洲被逮捕时,激于大义而死的。到如今,吴郡的贤明士大夫向当局申请,就把魏忠贤废祠的地基加以清理,用来埋葬他们。而且在其墓门前竖立石碑,以表扬他们的所作所为。唉,这也真是隆盛啊!
这五人的死亡,离开今天的建墓埋葬,只有十一个月的时间。在这十一个月中,富贵的人,意气激昂、志得意满之辈,由于疾病而死亡,死去以后就此泯没、不再值得称道的,也已多得很了,何况是民间的没有名声的人呢!但独独这五个人仍然光明昭著,这是什么缘故呢?
我还记得周公的被捕,是在天启七年丁卯三月十五。我们复社中那些在行为上为士子带头的人,为他宣扬正义,聚集钱财,乃送他北行,哭声震天动地。来逮捕他的锦衣卫官校手按剑柄,跑到群众面前,喝问道:“谁在替他哀哭?”大家再也不能忍受了,就把他们打得跌倒在地。当时以中丞的官衔而担任吴地巡抚的,是魏忠贤的党羽,周公的被捕就是由于他的指使,当地人民正对他满心痛恨,于是趁他厉声呵责之时,鼓噪起来,上前追逐,中丞躲藏在厕所的篱笆内才得以倖免。其后就以吴地人民暴乱申报朝廷,处死五人: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也就是现在高居于墓中之人。然而这五人临刑时,意气自得,喊着中丞的姓名斥骂着,在谈笑中从容就义。砍下的头挂在城上,脸色毫无改变。有贤明的士大夫拿出五十两银子,买下五人的头颅,用盒子保藏起来,最后与尸体合在一起。所以,现在的坟墓中是完整的五个人。
唉,在那个阉人头子乱政时,为官作宰而能不改变其志操的,虽以天下之大,又能有几个人呢?而这五个人生于民间,从来没有听到过儒家经典所载的训诫,却能为大义所激昂,身蹈死地而毫不顾惜,这是什么缘故呢?况且当时伪造的诏书纷纷下达,整个天下都在逮捕所谓“钩党”,最后由于我们地区的这一次发愤抗击,才不敢再株连、迫害别人,魏忠贤这个阉人头子也犹豫畏缩,害怕大义,谋朝篡位的阴谋不敢贸然发动,待到圣人——崇祯皇帝即位而在路上上吊自杀,这不能说不是由于这五个人的力量吧。
由此可见,当今位居显要之人,一旦获罪,能逃的就脱身逃走,而无论在远地或近处都不能获得容身之地,也有的剪掉头发、关起门来、假装发疯而不知到何处去好,他们使自己的为人受到侮辱,品行变得卑贱,与这五个人的死亡相比,其轻重竟如何呢?所以,蓼洲周公的忠义暴白于朝廷,被赠予美好光明的谥号,荣耀于身死之后,而这五个人也得以增高其坟墓,把他们的姓名排列于大堤之上,四方人士经过此地没有不下拜而哭泣的,这实在是百世一逢的遭遇呀!否则,使这五个人保全其头颈而老死于家中,那么虽然能活满其自然的寿数,但人们都能役使他们,又怎能使豪杰一流人为之倾倒,在墓门前握腕痛惜,抒发其志士的悲感呢?因此,我与同社诸君子哀伤此墓徒有墓碑而为它写了这篇《墓碑记》,也是想要说明生死之间的巨大意义、平民对于国家的重要性。
上文所说的贤明士大夫,乃是太仆寺卿吴公因之、太史文公文起和姚公孟长。
本文选自《七录斋诗文合集》卷三。天启六年(1626),东林党人周顺昌退居苏州,大阉魏忠贤派缇骑来捕,激起苏州市民数万人的义愤,打死缇骑一人。其后江苏巡抚毛一鹭逮捕颜佩韦等五人,以倡乱之罪处死。次年,明思宗(朱由检)即位,诛杀魏忠贤一党,苏州人重修五人的坟墓,张溥便写了这篇碑文。文章借叙说五人“激于义而死”的悲壮行为,追述了苏州市民反抗阉党暴行的英勇斗争场面。作者称颂五人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精神,并与缙绅缺少气节的行为做了对比,从而说明了“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的道理。全文言辞激昂、议论深刻、发人深省。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7-29 09:31
标题:
五泄(二).(明)袁宏道
五泄水石具奇绝,别后三日,梦中犹作飞涛声,但恨无青莲之诗、子瞻之文[1],描写其高古濆薄之势[2],为缺典耳。
石壁青削,似绿芙蕖,高百余仞,周回若城,石色如水浣净[3],插地而生,不容寸土。飞瀑从岩颠挂下,雷奔海立,声闻数里,大若十围之玉[4],宇宙间一大奇观也。因忆《会稽歌》有所谓“五泄争奇于雁荡”者[5],果尔,枞荡之奇,当复如何哉?
暮归,各得一诗,余诗先成,石篑次之[6],静虚、公望、子公又次之[7]。所目既奇,诗亦变幻恍惚,牛鬼蛇神[8],不知是何等语。时夜巳午,魈呼虎号之声[9],如在床几间。彼此谛观,须眉毛发,种种皆竖,俱若鬼矣。
注释:
[1]青莲:李白,号青莲居士。子瞻:苏轼,字子瞻。[2]濆(pēn)薄:冲激的样子。[3]浣:洗。[4]围:计量圆周的单位。一说五寸为围,一抱也叫围,说法不一。[5]《会稽歌》:宋王十朋的《会稽风俗赋》。雁荡:雁荡山。分南、北雁荡。南雁荡在浙江平阳县西南。北雁荡在乐清县东。[6]石篑:即陶望岭。[7]静虚:王赞化,字静虚,山阴人。公望:陶奭龄,字公望。陶望龄之弟。子公:方文僎,字子公。[8]牛鬼蛇神:形容虚幻怪诞。[9]魈(xiāo):也叫山魈。一种形似猴的动物。虎号:据作者《五泄》(一)记载:山中有虎。
本文选自《袁宏道集笺校》卷十。这是作者万历二十五年(1597)在诸暨所作的三则五泄游记中的第二篇。五泄是由五条瀑布汇注而成的,在浙江省诸暨县西五泄山上。本文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描绘了“五泄水石俱奇绝”的壮观景色;还以别后“梦中犹作飞涛声”、归来作诗“亦变幻恍惚,牛鬼蛇神”等语,渲染五泄的奇景给作者留下的深刻印象。文章语言简洁明快、刻画传神,令人有如临其境之感。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7-29 09:33
标题:
西湖(二)(明)袁宏道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
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可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石篑[1]数为余言,傅金吾[2]园中梅,张功甫[3]家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4]至苏堤[5]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馀里。歌吹为风,粉汗如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6]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7]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注释:
[1]石篑:即陶望龄,字周望,石篑为其号,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官终国子监祭酒,系作者好友。[2]傅金吾:未详。金吾:即执金吾,古官名。在明代为五城(中、东、西、南、北)兵马司指挥,是掌管京师治安的长官。[3]张功甫:名鎡,南宋名将张俊之孙,其家园林中玉照堂有梅花四百株。见周密《武林旧事》。[4]断桥:本名宝祐桥,自唐时呼为断桥,在白堤东头。[5]苏堤:一名苏公堤,南北横截西湖,为宋苏轼任杭州知州时浚湖而筑,故名。[6]午、未、申:均属十二时辰,指十一时至十七时。[7]夕舂:意同“下舂”。《淮南子.天文训》:“日至于渊虞,是谓高舂;至于连石,是谓下舂。”高诱注:“连石,西北山。言欲将冥,下象息舂,故曰下舂。”此指夕阳。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7-29 09:33
标题:
西湖(一)(明)袁宏道
从武林门[1]而西,望保叔塔[2]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3],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4]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5]二月十四日也。
晚同子公渡净寺[6],觅阿宾[7]旧住僧房。取道由六桥[8]、岳坟[9]、石径塘[10]而归。草草领略。未及遍赏。次早得陶石篑[11]帖子、至十九日,石篑兄弟同学佛人王静虚[12]至,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
注释:
[1]武林门:在杭州城北,宋代名余杭门,俗称北关门。[2]保叔塔:一名保俶塔,在西湖北宝石山上,始建于宋初。[3]昭庆:昭庆寺。吴越天福间建。元末毁,明初重建。[4]东阿王:指三国魏曹植,他曾封为东阿王。洛神:洛水女神。其梦中遇洛神事见其《洛神赋》。[5]万历丁酉:万历二十五年(1597).[6]子公:方文僎,字子公,自万历二十二年至三十五年一直为袁宏道料理笔墨。袁宏道出游亦陪同。净寺:即净慈寺。在南屏山慧日峰下,始建于五代周显德元年(954)。[7]阿宾:袁中道小名,是作者弟。[8]六桥:指苏堤上的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六桥。[9]岳坟:在西湖北边栖霞岭下岳王庙内。[10]石径塘:在西湖北。[11]陶石篑:陶望岭,字周望,号石篑,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官终国子监祭酒,与其弟陶奭龄(字公望,号石梁)均以讲学名。系作者好友。[12]王静虚:王赞化,字静虚,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为学佛居士。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7-29 09:34
标题:
西湖七月半.(明)张岱
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只可看看七月半之人。看七月半之人,以五类看之。其一,楼船箫鼓,峨冠盛装,灯火优傒[1],声光相乱,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楼,名娃[2]闺秀,携及童娈[3],笑啼杂之,还坐露台,左右盼望,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声歌,名妓闲僧,浅斟低唱,弱管轻丝,竹肉[4]相发,亦在月下,亦看月而欲人看其看月者,看之;其一,不舟不车,不衫不帻[5],酒醉饭饱,呼群三五,跻入人丛,昭庆、断桥[6],嘄[7]呼嘈杂,装假醉,唱无腔曲,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而实无一看者,看之;其一,小船轻幌,净几煖炉,茶铛[8]旋煮,素瓷静递,好友佳人,邀月同坐,或匿影树下,或逃嚣里湖,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亦不作意看月者,看之。
杭人游湖,巳出酉归[9],避月如仇。是夕好名,逐队争出,多犒门军酒钱,轿夫擎燎,列俟岸上。一入舟,速舟子急放断桥,赶入胜会。以故二鼓以前,人声鼓吹,如沸如撼,如魇如呓[10],如聋如哑;大船小船一齐凑岸,一无所见,止见篙击篙,舟触舟,肩摩肩,面看面而已。少刻兴尽,官府席散,皂隶喝道去。轿夫叫船上人,怖以关门。灯笼火把如列星,一一簇拥而去。岸上人亦逐队赶门,渐稀渐薄,顷刻散尽矣。
吾辈始舣[11]舟近岸。断桥石磴始凉,席其上,呼客纵饮。此时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湖复颒面[12]。向之浅斟低唱者出,匿影树下者亦出,吾辈往通声气[13],拉与同坐。韵友[14]来,名妓至,杯箸安,竹肉发。月色苍凉,东方将白,客方散去。吾辈纵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气拘人,清梦甚惬。
——选自《说库》本《陶庵梦忆》
注释:
[1]优:优伶,戏曲演员。傒(xī西):通“奚”,仆人。[2]娃:美女,指歌妓。[3]童娈(luán峦):俊美的男童。[4]竹:指乐器之声。肉:指口中发出的歌声。[5]帻(zé责):古代男子包头发的头巾。[6]昭庆:昭庆寺,在西湖东北岸。断桥:在西湖白堤东端,近昭庆寺。[7]嘄(jiào叫):同“叫”。[8]茶铛(chēng称):烧茶的小锅。[9]已:上午九时至十一时。酉:下午五时至七时。[10]魇(yǎn眼):梦魇,梦中惊悸。呓(yì义):说梦话。[11]舣(yǐ蚁):附船着岸。[12]頮(huì会)面:洗脸。指湖面恢复明净。[13]韵友:风雅的友人。[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52编辑过]
译文:
西湖的七月半,没有什么可看的,只可以看看七月半的人。
看七月半的人,可以分五类来看。其中一类,坐在有楼饰的游船上,吹箫击鼓,带着高冠,穿着漂亮整齐的衣服,灯火明亮,优伶、仆从相随,乐声与灯光相错杂,名为看月而事实上并未看见月亮的人,我就看看他们。一类,也坐在游船上,船上也有楼饰,带着有名的美人和贤淑有才的女子,还带着娈童,嘻笑中夹着打趣的啼哭,在船台上团团而坐,左盼右顾,置身月下而事实上并不看月的人,我就看看他们。一类,也坐着船,也有音乐和歌声,跟著名妓女、清闲僧人一起,慢慢喝酒,曼声歌唱,箫笛、琴瑟之乐轻柔细缓,丝竹声与歌声相互生发,也置身月下,也看月,而又希望别人看他们看月,这样的人,我就看看他们。又一类,不坐船不乘车,不穿上衣不带头巾,喝足了酒吃饱了饭,叫上三五个人,成群结队地挤入人丛,在昭庆寺、断桥一带高声乱嚷喧闹,假装发酒疯,唱不成腔调的歌曲,月也看,看月的人也看,不看月的人也看,而实际上什么也没有看见的人,我就看看他们。还有一类,乘着小船,船上挂着细而薄的帏幔,茶几洁净,茶炉温热,茶铛很快地把水烧开,白色瓷碗轻轻地传递,约了好友美女,请月亮和他们同坐,有的隐藏在树荫之下,有的去里湖逃避喧闹,尽管在看月,而人们看不到他们看月的样子,他们自己也不刻意看月,这样的人,我就看看他们。
杭州人游西湖,上午十点左右出门,下午六点左右回来,如怨仇似地躲避月亮。这天晚上爱虚名,一群群人争相出城,多赏把守城门的士卒一些小费,轿夫高举火把,在岸上列队等候。一上船,就催促船家迅速把船划到断桥,赶去参加盛会。因此二鼓以前人声和鼓乐声恰似水波涌腾、大地震荡,又犹如梦魇和呓语,周围的人们既听不到别人的说话声,又无法让别人听到自己说话的声音;大船小舟一起靠岸,什么也看不见,只看到船篙与船篙相撞,船与船相碰,肩膀与肩膀相摩擦,脸和脸相对而已。
一会儿兴致尽了,官府宴席已散,由衙役吆喝开道而去。轿夫招呼船上的人,以关城门来恐吓游人,使他们早归,灯笼和火把象一行行星星,一一簇拥着回去。岸上的人也一批批急赴城门,人群慢慢稀少,不久就全部散去了。这时,我们才把船靠近湖岸。断桥边的石磴也才凉下来,大家坐在上面,招呼客人开怀畅饮。
此时月亮仿佛刚刚磨过的铜镜,光洁明亮,山峦重新整理了容妆,湖水重新整洗面目。原来慢慢喝酒、曼声歌唱的人出来了,隐藏树荫下的人也出来了,我们这批人去和他们打招呼,拉来同席而坐。风雅的朋友来了,出名的妓女也来了,杯筷安置,歌乐齐发……
直到月色灰白清凉,东方即将破晓,客人刚刚散去。我们这些人放船在十里荷花之间,畅快地安睡,花香飘绕于身边,清梦非常舒适。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7-29 09:34
标题:
西湖香市.(明)张岱
西湖香市,起于花朝[1],尽于端午[2]。山东进香普陀者日至[3],嘉湖进香天竺者日至[4],至则与湖之人市焉[5],故曰“香市”。然进香之人,市于三天竺[6],市于岳王坟[7],市于湖心亭,市于陆宣公祠[8],无不市,而独凑集于昭庆寺[9]。昭庆两廊,故无日不市者。三代八朝之骨董[10]、蛮夷闽貊之珍异[11],皆集焉。至香市,则殿中边甬道上下,池左右,山门内外[12],有屋则摊,无屋则厂[13],厂外又栅,栅外又摊,节节寸寸。凡[赤垔][赤支][14]、簪珥、牙尺、剪刀以至经典、木鱼、孩儿嬉具之类,无不集。
此时春暖,桃柳明媚,鼓吹清和[15],岸无留船,寓无留客,肆无留酿。袁石公所谓“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波纹如绫,温风如酒”[16],已画出西湖三月。而此以香客杂来,光景又别。士女闲都,不胜其村妆野归之乔画[17];芳兰芗泽,不胜其合香芫荽之薰蒸;丝竹管弦,不胜其摇鼓喝笙之聒帐[18];鼎彝光怪,不胜其泥人竹马之行情;宋元名画,不胜其湖景佛图之纸贵。如逃如逐,如奔如追,撩扑不开,牵挽不住。数百十万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日簇拥于寺之前后左右者,凡四阅月方罢[19],恐大江以东,断无此二地矣。
崇祯庚辰三月[20],昭庆寺火。是岁及辛巳、壬午洊饥[21],民强半饿死[22]。壬午虏鲠山东[23],香客断绝,无有至者,市遂废。辛巳夏,余在西湖,但见城中饿殍舁出[24],扛挽相属。时杭州刘太守梦谦,汴梁人[25],乡里抽丰者多寓西湖[26],日以民词馈送[27]。有轻薄子改古诗诮之曰:“山不青山楼不楼,西湖歌舞一时休。暖风吹得死人臭,还把杭州送汴州[28]。”可作西湖实录。
注释:
[1]花朝:旧时习俗,以农历二月十五日为百花生日,叫花朝节。[2]端午:农历五月初五日。[3]山东:这里指浙江东都一带。普陀:山名。在今浙江省普陀县。[4]嘉湖:嘉兴和湖州。天竺:山峰名,又寺名。在杭州市灵隐山飞来峰之南。[5]市:交易。[6]三天竺:天竺山有上、中、下三天竺寺。[7]岳王坟:岳飞墓,在西湖西北栖霞岭岳王庙右侧。[8]陆宣公祠:陆贽祠,在孤山下。陆贽是唐嘉兴人,德宗时进士,卒后谥“宣”。[9]昭庆寺:在钱塘门外。五代后晋时建。[10]三代:指夏、商、周。八朝:指汉、魏、晋、宋、齐、梁、陈、隋。[11]蛮夷闽貊(mò):泛指四方边远地区。[12]山门:佛教寺院的大门。[13]厂(hǎn):山崖石穴,人可居。[14][赤垔][赤支]:同“胭脂”。一种红色颜料。[15]鼓吹:此处泛指音乐声。[16]袁石公:袁宏道,自号石公。引文见《西湖一》。[17]闲都:文雅优美的样子。乔画:乔妆打扮。[18]聒帐:众声齐作,通宵达旦。[19]四阅月:经过四个月。[20]崇祯庚辰:崇祯十三年(1640)。[21]辛巳:崇祯十四年(1641)。壬午:崇祯十五年(1642)。洊(jiàn):再次。[22]强半:对半。[23]鲠:祸患,这里是侵扰的意思。[24]饿殍(piǎo):饿死的人。舁(yú):抬。[25]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26]抽丰:旧称找关系走门路向人求取财物。俗语“打秋风”。[27]以民词馈送:可能指遇有诉讼案件,获取原被告中一方钱物,作为自己给乡人的馈送。[28]古诗:南宋林升《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本文选自《陶庵梦忆》卷七。文中追述了明亡以前西湖香市的热闹繁华场面,表现了作者对故土民情风俗的怀恋之情;文中也描述了西湖香市消歇的经过和原因,讽刺了地方官贪污纳贿的行为。全文前后对比,有较深刻的社会内容。文中多运用排比句式以形成循环往复的节奏,读来朗朗上口。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7-29 09:35
标题:
西山十记(选三)(明)袁中道
记一
出西直门[1],过高梁桥,杨柳夹道,带以清溪,流水澄澈,洞见沙石,蕴藻萦蔓,鬣走带牵[2]。小鱼尾游,翕忽跳达[3]。亘流背林[4],禅刹相接[5]。绿叶秾郁,下覆朱户,寂静无人,鸟鸣花落。过响水闸,听水声汩汩。至龙潭堤,树益茂,水益阔,是为西湖也[6]。每至盛夏之月,芙蓉十里如锦,香风芬馥,士女骈阗[7],临流泛觞[8],最为胜处矣。憩青龙桥,桥侧数武[9],有寺依山傍岩,古柏阴森,石路千级。山腰有阁,翼以千峰[10],萦抱屏立,积岚沉雾。前开一境,堤枊溪流,杂以畦轸[11],丛翠之中,隐见村落。降临水行,至功德寺,宽博有野致。前绕清流,有危桥可坐。寺僧多业农事,日已西,见道人执畚者插者[12]带笠者野歌而归。有老僧持杖散步塍间[13],水田浩白,群蛙偕鸣。噫!此田家之乐也,予不见此者三年矣。
记二
功德寺循河而行,至玉泉山麓,临水有亭。山根中时出清泉,激喷巉石中[14],悄然如语。至裂帛泉,水仰射,沸冰结雪,汇于池中。见石子鳞鳞[15],朱碧磊珂[16],如金沙布地[17],七宝妆施[18],荡漾不停,闪烁晃耀。注于河,河水深碧泓渟[19],澄澈迅疾,潜鳞了然[20],荇发可数[21]。两岸垂柳,带拂清波,石梁如雪[22],雁齿相次[23]。间以独木为桥,跨之濯足,沁凉入骨。折而南,为华严寺,有洞可容千人,有石床可坐。又有大士洞[24],石理诘典[25],突兀奋怒,较华严洞更觉险怪。后有窦[26],深不可测。其上为望湖亭,见西湖明如半月,又如积雪未消,枊堤一带,不知里数,嫋嫋濯濯[27],封天蔽日。而溪壑间民方田作,大田浩浩,小田晶晶,鸟声百啭,杂华在树,宛若江南三月时矣。循溪行,至山将穷处,有庵,高枊覆门,流水清澈,跨水有亭,修饬而无俗气[28]。山余出巉石[29],肌理深碧,不数步见水源,即御河发源处也[30]。水从此隐矣。
记七
既栖止翠岩[31],晏坐之余[32],时复散步。循涧西行,樊磴数百武,得庵曰“中峰”。门有石楼可眺,有亭高出半山,可穷原隰[33]。墙围可十里,悉以白石垒砌,高薄云汉[34],修整中杂之纡曲。阶磴墀径[35],石光可鉴,不受一尘,处处可不施簟席而卧[36],于诸山中鲜洁第一。刹中仅见一僧,甚静寂。予少憩石楼下,清风入户,不觉成寐。既寤,复循故涧。涧涸,而怪石经于疾流冲击之后,堕者,偃者,横直卧者,泐者[37],背相负者,欲止未止、欲转不获转者,犹有余怒[38]。其岸根水洗石出,亦复皱瘦崚嶒[39],崎嵚陷坎[40],罅中松鼠出没,净滑可人。舍涧而上碧峰,得寺曰“弘教”,亦有亭可眺也。有松盘曲夭乔[41],肤皱枝拗,有远韵。间有怪石。佛像清古,亦为山中第一。降复过“翠岩”,循涧左行,山口中为曹家楼,有桥可憩,竹柏骈罗[42],石路宛转,可三里许。青苔紫驳,缀乱石中。墙畔亦多斧劈石,骨理甚劲[43],意山中既多怪石,去其土肤,石当自出,无奈修者意在整齐,即有奇石,且将去天巧以就人工,况肯为疏通[44],显其突兀奋迅之势者乎?绝顶有亭,眺较远,以在山口也。此处门径弘博,不如香山,而有山家清奥之趣,亦当为山中第一也。
注释:
[1]西直门:即今北京西直门。[2]鬣(liè):兽类颈领上的毛。走:移动。牵:牵扯。鬣走带牵:形容水藻的形态。[3]翕忽:忽然之间。跳达:轻捷跳跃的样子。[4]亘(gèn):横断,这里是迎对的意思。[5]禅刹(chà):佛寺。[6]西湖:今颐和园内的昆明湖。[7]骈阗(tián):人多拥挤的样子。[8]临流泛觞(shāng):在水边宴饮。[9]武:半步。[10]翼以千峰:以千峰为翼。[11]畦轸(zhěn):田间小路。[12]道人:这里指僧人。畚(běn):簸箕一类器具。插:同“锸”,铁锹一类工具。[13]塍(chéng):田垅。[14]巉(chán)石:高峻的山石。[15]鳞鳞:象鱼鳞一样细密整齐。[16]磊珂:也作“磊砢”,众多。[17]金沙布地:佛经记载,有人请佛讲经,用金沙铺地,以表示对佛的尊重。[18]七宝:佛经中说法不一。大致包括金、银、珍珠、玛瑙、琉璃、琥珀等。妆施:妆点。[19]泓渟(hóng tíng):水深停聚的样子。[20]潜鳞:潜在水底。[21]荇发:荇菜的茎和须。[22]石梁:水中为捕鱼而设的石堰。[23]雁齿相次:像雁行那样排列整齐。[24]大士:指观音大士。[25]石理:石头的纹理。诘曲:弯曲。[26]窦:小洞。[27]嫋嫋:柔弱的样子。濯濯:清朗的样子。[28]修饬(chì):整齐。[29]山余:山尽处。[30]御河:今北京故宫周围的护城河。[31]栖止:住宿。翠岩:寺名。[32]宴坐:闲坐。[33]原:平原。隰:低地。[34]薄:迫近。[35]墀(chí):此指阶上的地面。[36]簟(diàn):竹席。[37]泐(lè):石头按纹理而裂散。[38]余怒:不尽之怒。这里形容山石旧有的姿态和气势。[39]崚嶒(léng céng):高峻突兀的样子。[40]崎嵚:险峻的样子。陷坎:坳洼的地方。[41]夭乔:同“夭矫”,屈伸自得的样子。[42]骈罗:并列。[43]骨理:指山石的结构和纹理。[44]况:何况。
本文选自《珂雪斋集》。西山是北京西北郊群山的总称,包括妙峰山、香山、翠微山、卢师山、玉泉山等。作者的西山十记便描写了西山一带的风景名胜,这里选其中三记。记一写西直门外沿途的风光;记二写玉泉山的水;记七写翠岩寺一带景色。文章的语言整饰,比喻生动,在写景中穿插三两句感慨之语,如记一感慨“田家之乐”、记二赞叹“宛若江南三月”、记七欣赏“山家清奥之趣”,都有画龙点睛之妙。但总的说来,文章稍有雕饰之痕。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7-29 09:35
标题:
西溪渔乐说(明)罗玘
渔与樵、牧、耕、均以业为食者也。其食之隆杀[1],惟视其身之勤惰,亦无以异也。然天下有佣樵,有佣牧,有佣耕,而独无佣渔,惟其无佣于人,则可以自有其身。作吾作也,息吾息也,饮吾饮而食吾食也,不亦乐乎?盖乐生于自有其身故也。若夫佣,则身非其身矣。吾休矣,人曰作之:吾作矣,人曰休之,不敢不听命焉。虽有甘食美饮,又焉足乐乎?
岂惟佣哉?食人之禄,犹佣也。故夫择业莫若渔,渔诚足乐也。而前世淡薄之士托而逃焉者,亦往往于渔:舜于雷泽[2],尚父于渭滨[3]。然皆为世而起,从其大也,而乐不终,至于终其身乐之不厌,且以殉者,古今一人而已,严陵是也[4]。
义兴吴心远先生渔于西溪[5],亦乐之老已矣,无它心也,宁庵编修请曰[6]:“仲 父得无踵严之为乎[7]?”先生曰:“吾何敢望古人哉!顾吾乡邻之渔于利者乐方酣,吾愚不能效也,聊以是相配然耳。”有闻而善之,为之说其事以传者,罗玘也,南城人。
注释:
[1]隆杀(shài):丰盛或省约。[2]舜于雷泽:《史记.五帝本纪》:“舜耕历山,渔雷泽。”雷泽,古泽名,在今山东荷泽东北,已淤。[3]尚父于渭滨:吕尚在渭水之滨钓鱼,见《史记.齐太公世家》。[4]严陵:即严光,字子陵,余姚人。少与汉武帝刘秀同游学。及刘秀称帝,严光变名姓,隐身不见。隐居于富春江,以钓鱼为生,终身不肯出仕。事见《后汉书.逸民列传》。[5]义兴:今江苏宜兴市。吴心远:字大本,宜兴人,自号心远居士。[6]宁庵:姓名及生平事迹不详。编修:属翰林院。[7]仲父:对吴心远的尊称。仲,吴心远排行老二。
罗玘(?—1519),字景鸣,学者称圭峰先生,南城(今属江西)人。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乡试第一。次年成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进侍读。正德初,迁南京太常少卿,官致南京吏部右侍郎。为人尚节义,遇事严谨,僚属畏惮。卒谥文肃。《明史.文苑传》称其“博学好古文,务为奇奥”。《四库全书简明目录》说:“玘文规模韩愈,务出以深湛幽渺之思,多掩抑其意,迂折其词,使人得之于言外。”著有《罗圭峰文集》。
本文选自《翰林罗圭峰先生文集》卷十三。西溪,为江苏宜兴县的一条小河,时吴心远隐居于此。其人“风神散朗,操履修洁。……非公事未尝一入城府。值好风日或雨新霁,肩舆行溪山间,苍鹿一、白鹤一夹舆驯绕,不惊不逸。……创别墅二于溪山间,南曰樵隐,西曰渔乐,逍遥于其间。自号心远居士,意以靖节(陶渊明)自拟也。”(过廷训《本朝分省人物考》卷二十八)本文就是为他的渔乐而作。文中极力赞美隐于渔的乐趣,是因为渔不受佣于人,有自由的人身。当官食禄,也跟受佣于人一样,故宁要自由,不要食禄。反映了作者也轻视利禄,向往于不受剥削的自主的隐居生活。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7-29 09:36
标题:
溪上落花寺题词.(明)汤显祖
长孺、僧孺兄弟似无著、天亲[1],不绮语人也[2]。一夕,作花溪者诸诗百馀首,刻烛而就[3]。予经时闭门致思,不能如其绮也。
长孺故美容仪少年,几为道旁人看煞[4]。妙于才情,万卷目数行下,加以精心海藏[5],世所云千偈澜番者[6],其无足异。独僧孺如愚,未尝读书,忽忽狂走,已而若有所会,洛诵成河[7],子墨志雾[8],横口横笔,无所留难。此独未宜异也。
僧孺故拙于姿,然非根力不具者[9]。以学佛故,早断婚触[10],殆欲不知天壤间乃有妇人矣。而诸诗长短中所为形写幽微,更极其致。如《溪上落花》诗:“芳心都欲尽,微波更不通。”“有艳都成错,无情乍可依。”不妨作道人语[11]。至如《春日独当垆》[12]:“卓女盈勇亦酒家,数钱未惯半羞花。”僧孺不近垆头,何知羞态?《七宝避风台》:“翠缨带愁牵断,锁得斜风燕子来。”僧孺未亲裙带,何知可以锁燕?《燕姬堕马》:“一道香尘出马头,金莲银凳紧相钩。”僧孺未曾秣马[13],何识香尖[14]《春闺怨》:“乳燕百代归玳瑁梁,无心颠倒乡鸳鸯。”僧孺未经催绣,安识倒针?当是从声闻中闻、缘觉中觉耶[15]?无亦定中慧耳[16]。
然予览二音[17],有私喜焉。世云:“学佛人作绮语业,当入无间狱[18]。喜二虞入地当在我先。又云:慧业文人,应生天上[19]。则我生天亦在二虞之后矣。
注释:
[1]长孺:虞淳熙,字长孺。钱塘人。万历十一年进士,授兵部职方事,累迁至稽勋郞,二十一年削籍归。弟淳贞,字僧孺,兄弟皆好仙佛,隐南山回峰下。无著:佛教菩萨名。弟天亲,亦译世亲。[2]绮语:佛家谓一切杂秽不正之词,中香草美人皆是。[3]刻烛:《南史.王僧孺传》:“竟陵王萧子良尝夜集学士,刻烛为诗,四韵乾则刻一寸,以此为率。”后因以喻诗才敏捷。[4]道旁人看煞:晋卫皆玠美姿容,围观者如堵墙。玠先有疾,体不堪劳,遂成病而死,仅二十七岁。时人谓“看煞卫玠”。[5]海藏:指佛经。[6]千偈:《高僧传》:“从师受经,日诵千偈,偈有三十二字,凡三万二千言。”偈,佛经中的颂语。[7]洛诵:反复诵读。洛,通“络”,络绎不绝。[8]子墨:汉扬雄作品中虚构的人名。后借指文章、文辞。[9]根力:佛家语,即五根五力。此谓有根柢修养。[10]触:佛家以不净为触。[11]道人:修道之人。[12]当垆:卖酒。汉卓文君私奔司马相如,家贫,与相如卖酒,文君当垆。[13]秣马:喂马。[14]香尖:金莲,旧时妇女的裹足。[15]声闻:谓由诵经听法而悟道。缘觉:谓并无师承,独自悟道。[16]定:佛家谓敛心静虑,专注一境。慧:智慧。[17]二音:指长孺、僧孺二人所作之诗。[18]无间狱:八大地狱之一,堕于此,受苦不尽。[19]“慧业文人”二句:《宋书.谢灵运传》:“太守[岂页]事佛精恳,而为灵运所轻,尝谓[岂页]曰:‘得道应须慧业文人,生天当在灵运前成佛必在灵运后。’”后以“慧业文人”指文学天才并与文学结为业缘的人。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7-30 08:54
标题:
溪渔子传.(明)方孝儒
溪渔子,金陵江宁人[1]。少脱略不拘[2],与群儿嬉遨,辄处其上,而什伍部署之[3],令之曰:“之左”,则趋之左;曰“之右”,则折而右,无敢过视者。溪渔之父素长者,常禁切之,纳之学,使读书,时时弃去,不肯帖帖诸生间[4]。而所业未久,即过诸生数倍,诸生大畏之。其师亦奇之,谢曰:“子非吾曹人也[5]。”
溪渔子亦自雄其才志,尝往来江淮之南,结交大侠异人;论古人功业,遇当其意,徘徊叹息,仰天拊髀[6],若有意于从之游也。与天台林右、张毂最善[7]。右亦豪士,善击剑,知兵而长于为文。毂阳狂饮酒[8],自放于歌诗。二人皆自负高一世,婴竖视同列。溪渔子在淮上,尝钓海滨,望见二人,踞坐大笑[9]。二人者,知其非庸人也,即与之语,大惊异其所为。引归逆旅[10],主人出酒相饮,摄衣跣行[11],起舞为乐,驩声撼数十百家[12]。辨难上下古今事,折衷损益,根据理道。识者,知其非狂生;或不识其为人,共瞷指笑之[13],以为真狂;或又疑其为神仙人云。溪渔子举若不闻,遇适其志,鲜衣美服行众人中,见者争观之。否则,被污垢短衣,逐蹑市人后[14],市人吁之[15],弗辞也。
后溪渔子尽悔故所为,买书千余卷,伏而读之。为文章奇伟伉健[16],然耻以自名。常曰:“汉无儒者,惟贾生、诸葛孔明耳[17]。唐人陆贽粗有识[18],然不足庶几王道[19]。所贵乎学,将以辅天地所不及,不然,多读书何为?”识溪渔子者,闻其论高,愈疑之,终莫能测其为如何士也。或曰:“金陵有隐者五显微仲,好奇[20],溪渔子即其人”云;或曰:“非也”。
方子曰:“古者,豪杰士其身未遇,志未信于时,宁晦于屠钓以自全[21],不忍以细利挫其心,彼诚有以真知轻重之分也。溪渔子坐都邑中,而远利诡隐,使人莫测其浅深,此其志不苟且也,明矣。要之一世奇士哉!
注释:
[1]金陵江宁:在今南京市东南。[2]脱略:洒脱,轻慢。[3]什伍:古代军队的基层编制,五人为伍,二伍为什。[4]帖帖:安静顺从的样子。[5]吾曹:我辈。[6]拊髀:以手拍股。[7]天台:今浙江天台县。[8]阳狂:即“佯狂”,装成狂的样子。[9]踞坐:蹲坐。[10]逆旅:客舍。[11]摄衣:提起衣裳。跣行:光着脚走路。[12]驩:同“欢”。[13]瞷(jiàn)窥视。[14]蹑:跟踪。[15]吁:叹词,表示疑怪。[16]伉健:雄健。[17]贾生:贾宜,洛阳人。年少有才,汉文帝召为博士,迁太中大夫,数上疏陈政事,为大臣所忌,出为长沙王太傅,迁梁怀王太傅。卒年仅三十三岁。诸葛孔明:即诸葛亮,字孔明。[18]陆贽:字敬舆,嘉兴人。唐德宗召为翰林学士,受到重用,诏书多出其手,时号“内相”。官至中书侍郎、门下同平章事。后遭谗被贬。其奏议指陈时弊,为后世所重。[19]庶几:近于。[20]奇:奇行。[21]晦:隐。
本文选自《逊志斋集》卷二十一。溪渔子,是一位奇士,但连真实姓名都没有留下来。文章以赞叹的笔墨,描写了这位奇士的一生。他有绝顶的天资与才能,抱有宏大的志向,结交大侠异人,向往于古人功业。又是读书的奇才,认为读书要用来“辅天地所不及”,否则,多读书也没有用。但却不遇于时,遂隐于都邑中,“远利诡隐,使人莫测其浅深”。文章勾画出了一位亦狂亦真的奇士,其个性相当鲜明生动。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7-30 08:54
标题:
喜奇赋序.(明)汤显祖
庚阳丁右武[1],天下英奇士也。与余同庚而生,庚而举。四十年中,慷慨连绵,备极兄弟婚姻之好。怀忠践义,为噂[口沓]所危[2],不尽其用。闲情壮志,斯亦已矣。
有子元礼、叔兼,弱冠上下,并积风霞之气,腾藻绣之文。谓可咫尺云天,承考宾王;发越未尽,三年之内,溘其萎而[3]。知者为之酸心,行路为之陨涕。惟兄与嫂,叫号顿跌,摧隤咽绝[4],如不欲生。亲懿咸相劝譬[5],叔兼幸有遗腹,无宜过伤。雪涕强食而需之,男也,为一解颜而笑。至于七日,又殇。天道如何,人生至此!仰视栋宇,曾无容旭之光;俯睇阶庭[6],莫解繁霜之气。
忽而神人见梦曰:“叔兼有子在某所,可往取之。”起而诊诸保阿[7],则信有焉。叔兼有媵[8],最近而娠,去之民间,两月而生子男。民以为贵家种,收之,且一岁而馀矣。保驾携以归,并其所遗姊坐褓褥上,众睨之[9],姊弟相身,俨然叔兼也。兄与嫂舞跃大叫欢绝,如绝复苏,如断复连。择吉日告庙,锡以嘉名[10],见之宗党。
右武驰书示喜,且曰:“孤独生处备极艰苦,此天赐也。”相国张公而下[11],荐绅文学[12],递为诗歌,叹未曾有。题曰:“国香家宝”,志梦兰阶玉之遭也[13]。余谓此盖人生殊喜惊奇特者矣,辅而赋之。
注释:
[1]丁右武:名此吕,江西新建人。与汤显祖同生于嘉靖二十九年庚戌,同于隆庆四年庚午中举。官至湖广右参政。[2]噂[口沓]:亦作“噂沓”。议论纷杂。[3]溘其萎而:突然死亡。[4]摧隤:亦作“摧颓”。伤心。[5]亲懿:至亲。[6]睇:斜视。[7]保阿:为人抚育、管领子女的妇女,即“保姆”。[8]媵:小妾。[9]睨:斜视。[10]锡:同“赐”。[11]相国张公:张位,与丁武同乡。[12]梦兰:《左传.宣公三年》:郑文公有贱妾名燕姞,梦天使与己兰,生穆公,取名兰。后因称妇人怀孕为“梦兰“。阶玉:《晋书.谢安传》:“[谢玄]少颖悟,与从兄朗俱为叔父安所器重。安尝戒约子侄,因曰:‘子弟亦何豫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诸人莫有言者。玄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后因以“阶玉”、“芝兰玉村”喻优秀子弟。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7-30 08:55
标题:
侠林序.(明)陈继儒
天上无雷霆,则人间无侠客。伊尹[1],侠始也。子舆氏推以圣之任[2],而任侠从此昉矣[3]。微独孟氏,孔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村志也”[4]。孔子一匹夫而创二百四十年之《春秋》[5],知我惟命,罪我为命,夫谁得而夺之?若其堕三都,却莱夷,沐浴而告三子,直侠中之馀事耳。太史公慷慨为李将军游说,下蚕室,一时无贤豪可缓争[6],雅慕朱家、田仲、王公、剧孟、郭解之徒,俯仰悲悼,作《游侠传》[7]。说者谓此等儒不道、吏不赦,使儒夫曲士貌圣贤之虚名[8],而不是爆然一见豪杰非常之作用,有卿云甘露[9],无迅雷疾霆[10],岂天之化工也哉[11]!人生精神意气,识量胆决,相辅而行,相轧而出:子侠乃孝,臣侠乃忠,妇侠乃烈,友侠乃信。贫贱非侠不振,患难百侠不赴,斗阋非侠不解[12],怨非侠不报,恩非侠不酬,冤非侠不伸,情非侠不合,祸乱非侠不克。古来自伊尹、孔孟而后,上至缨緌[13],下至岩谷[14],以及妇人女子笄髽之流[15],何代无侠,何侠不奇,特未有拈出之以振世人之耳目者。此洪世恬《侠林》之所由作也。
世恬,新安有道士也,家贫而行洁,博学而好奇,辛苦数十年,纂成《侠林》若干卷,徒步走云间以示陈子[16]。陈子曰:“人心平,雷不鸣;吏得职,侠不出;客有侠,侠有林,似非世道之幸也。吾私忧窃有二:慕圣贤者,学中行不得[17],流而为乡愿[18],又流而为鄙夫;慕豪杰者,学任侠不得,流而为奸雄,又流而为盗贼。君独无此虑乎?”世恬曰:“此正余之志也。余纂是书,为真侠提榜样,正为伪侠峻提防耳。自世之有伪侠也,小则斗鸡走狗,呼卢击鞠[19],汹嚣叫啸,为市井白徒恶少年;大则探丸发冢[20],煮海铸钱[21],结游徼为声援[22],倚巨室为庇阴,亡命山海,流言辇毂[23],刺奸司直[24],莫可谁何!而甚有士大夫非狷非狂,不夷不惠,外若披胆,内实负心,经此命侠,乃郭解、鲁朱家鬼所唾也。侠以忠孝廉洁为根,以言必信、行必果为干,以不矜其能、不伐其德、始英雄、终神仙为果。虽未必事事步趋圣贤,若以豪杰识豪杰,则索之侠林而有馀矣。善乎古之壮侠也,曰侠气,曰侠肠,曰侠骨。深沉揫敛[25],如老氏之处柔,伏生之不斗,而一然诺万人必往,一叱咤千人自废;惟天壤间大有心人,正大有力人。今虬髯蝟张,鸠眼鹰视,浮态盈于大宅[28],恶声沸于满座,吾得而相之,吾亦得而易视之[29]。此不足以泚文士之笔锋[30],膏杰士之剑血,适以决裂四维[31],抵触三尺而已[32]。侠云乎哉?侠云乎哉?”
余少好任侠,老觉身心如死灰。顷读《侠林》,类庐岳道人,听下界霹雳斗,仅同婴儿啼,了不为异,然人间多有怖而失箸者[33],则《侠从》震世之力大矣。故诺洪君之请而为之序。
注释:
[1]伊尹:商初大臣。名伊,尹是官名。传说伊尹出身奴隶,原为有莘氏女的陪嫁之臣。汤先用他为“小臣”,后来任以国政。他帮助汤攻灭夏桀。汤去世后,继续辅佐卜丙、仲壬二王执政。仲任死后,其侄太甲继位。太甲破坏商汤法制,不理国政,伊尹遂放太甲。三年后太甲悔过,伊尹又把他接回,复位。[2]子舆:指孟子。名轲,字子舆。[3]昉:天方明,引申为开始。[4]孔子曰句:见《论语.子罕》。[5]《春秋》:相传为孔子据鲁史修订而成的编年体史书,所记起鲁隐公元年,迄鲁哀公十四年,凡十二公,二百四十二年,叙事多极简,以用字为褒贬。[6]太史公:指司马迁。司马迁为李陵投降匈奴事辨解,触怒汉武帝,被判腐刑。当时无人解救他的危难。[7]作《游侠传》:司马迁被任命为太史令后,有感于侠的“言必信,行必果,已诚必诺,不爱其躯”的果敢行为,而在《史记》中专作《游侠列传》一篇。朱家、田仲、王公、剧孟、郭解,都是《游侠列传》中所记叙的西汉时的侠士。[8]曲士:寡闻陋见的人。[9]卿云甘露:卿云,亦作“庆云”,“景云”,古人以为祥瑞。甘露,甘美的雨。《老子》:“天地相合,以降甘露。“古人亦以降甘露为太平之瑞兆。[10]迅雷疾霆:迅疾猛烈的雷霆。《论语.乡党》:“迅雷风烈必变。”古人迷信,以雷霆为上天示警。[11]化工:自然的创造力。[12]斗阋:指家庭内兄弟间的争执。[13]缨緌:冠带与冠饰,借指有声望的封建士大夫。[14]岩谷:指在野的士人及平民。[15]笄髽(jí zhuō):笄是簪子,女子成年时所戴:髽,是妇人的丧髻。此处借以指代不同微分的妇女。[16]云间:明代江苏松江府,别称云间。陈继儒为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县)人,故称其籍为云间。陈子,乃陈继儒自称。[17]中行:中庸之道。[18]乡愿:外博谦谨之名,实与流俗合污的伪善者。[19]呼卢击鞠:古代一种赌博叫樗蒲,削木为子,共五个,一子两面,一面涂黑画年犊,一面涂白画雉。五子都黑叫卢,得头彩。掷子时高声大喊,希望得到全黑,所以叫呼卢。鞠,古代用革制成的皮球。击鞠,也是古代一种博戏。[20]探丸发冢:探丸,犹抓阄。《汉书.尹赏传》:“长安中奸滑浸多,闾里少年,群辈杀吏,受赇报仇,相与探丸为弹,得赤丸者斫武吏,得黑丸者斫文吏。”故探丸指行凶杀人。发冢,盗墓。[21]煮海铸钱:煮海,煮制私盐;铸钱,伪造钱币。[22]游徼(jiǎo):乡官名,掌管一乡的察捕奸盗事。[23]辇毂:京城。[24]刺奸司直:负责侦缉和断刑治狱的官吏。[25]揫(jiū)敛:揫,聚。揫敛,不外露。[26]老氏:指老子。老子主张虚静,守静笃,以柔克刚。[27]伏生:济南人,名胜,字子贱,秦时博士。始皇焚书,伏生将《尚书》藏于屋壁中。其后兵大起,流亡。汉定,伏生求其书,仅得二十九卷,即以教于齐鲁之间。[28]浮态:轻浮狂妄之态。[29]易视:轻视。[30] 泚文士之笔锋:泚(cǐ),用笔蘸墨。泚文士之笔锋,指书写记载。[31]四维:指礼、义、廉、耻,古以为立国之纲。[32]三尺:古代把法律刻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故也称法律为三尺。[33]怖而失箸:《三国志.蜀先主传》:“先生(刘备)未出时,献帝舅车骑将军董承辞受帝衣带中密诏,尝诛曹公(曹操)。先主未发。是时曹公从容谓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袁绍)之徒,不足数也。’先主方食,匕箸。“裴松之注引《华阳国志》云:于时正当雷震,备因谓操曰:‘圣人云:“迅雷风烈必复。”良有以也。一震之威,乃可至于此也!’”后因以失箸形容精神受到震动而失态。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7-30 08:56
标题:
夏梅说.(明)钟惺
梅之冷,易知也,然亦有极热之侯。冬春冰雪,繁花粲粲,雅欲争赴,此其极热时也。三、四、五月,累累其实,和风甘雨之所加,而梅始冷矣。花实俱往,时维朱夏[1],叶干相守,与烈日争,而梅之冷极矣。故夫看梅与咏梅者,未有于无花之时者也。
张谓《官舍早梅》诗所咏者,花之终,实之始也。咏梅而及于实,斯已难矣,况叶乎?梅至于叶,而过时久矣。廷尉董崇相官南都,在告[2],有夏梅诗,始及于叶。何者?舍叶无所谓夏梅也。予为梅感此谊,属同志者和焉,而为图卷以赠之。
夫世固有处极冷之时之地,而名实之权在焉。巧者乘间赴之,有名实之得,而又无赴热之讥,此趋梅于冬春冰雪者之人也,乃真附热者也。荀真为热之所在,虽与地之极冷,而有所必辩焉。此咏夏梅也。
注释:
[1]朱夏:《尔雅.释天》:“夏为朱明。”故称夏季为“朱夏”。[2]“廷尉董崇相”二名:董崇相,名应举,福建人,时任南京大理寺丞,故沿古称谓这廷尉。廷尉,汉时为九卿之一,掌刑狱。南都,明成祖迁都北京,以南京为南都。在告,古代官员在家休假。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7-30 08:56
标题:
仙岩.(明)王思任
泉石之奇,皆泉石之聪明强有力所自致者。泉不安于泉,跃而为瀑布。石梁曰:“吾以之为惊河,吾以为狎雷,而我其雄哉!”大龙湫曰:“夫匡氏之子[2],九华之生,将起而角之,焉用此壁立为?夫不有空行,而天吊者耶?”仙岩曰:“是诬其祖矣,戴鼎盛以席垂成,胡不起家自奋发也。”
于是乎有仙岩之瀑,瀑不他借,赖从己腹中出,如千百火树,笑吐银花,突如其来,烟呼雪喊,鼓动铁乱鍧[3]。人相对,止见口张口翕,必欲相闻,则更语之或帖而附耳。对瀑为泽润亭,予友王季中辄浮大白叫何如[4],捉予臂轰饮以敌之。而山人王硕卿、年家子吴聚伯、吴闳仲[5],俱侈其喉作笑语[6]。而瀑以为侮予,遂盛气相加,腥风恶雨,扑人旋舞,且呼且逼,似不欲寓人一瞬者。予曰:“子毋然,我劝尔杯酒,三秋月,还当著故绢衣,向君从容食白粥也。”季中语之曰:“山阴道上人,其言咄咄,吾辈一日东道主”。于是雨渐撤而瀑怒稍戢[7]。
入仙岩洞,观所谓梅雨潭者,飞沫溅流,此地必无晴日,一洞射风,口紧腹胀,予吻袖而下,偶为苔滑,一决其袖,而气吸不得呼,几为禁绝。老人病人,断不可作此观矣。傍洞壁出喷玉矶,忍睨之,则回涡杳眩,万斛明珠拔山捣下也。急走上,而葛衫眼眼粟寒,须发是根,俱为雾云泚尽。
于是仍登愕想之:岩名仙,谓曾此有仙飞去,雪寒月冷。力量在八素之上[8],方广以罗汉,此以仙,仙佛了不异人意矣。亭前一树蒨甚[9],而不免为当户之兰,季中力勅僧即克之,青眼不妨顿白[10]。季中言振玉亭上有三皇井、黄帝池、雷潭、龙漆黑,更奇邃清远。而足不能谄目,雨又甚,愿以异日。相携择石齿,窥通玄洞。洞可达梅雨潭,望之窈窕,而为水所壮据。转翠微径,酌流觞亭。奔泉驿酒如浪,不可少待,不能胜,遂走憩莲亭,托远公以避难,亭下池可方亩,玉蕊胎含,万衣簇碧。放馥时,绣作瀑花之布,满山荷韵,不知是泉香花香也。卧象与狮子二峰,斗积翠之胜,仿佛琼岛。石磴曲屈,泉从屋上经过,屋下俱是云碓[11]。乱绿浓寒,竹松都无语处,反有怪榕十丈,寄岩而产,遂拜嘉树之封。此下为虎溪寺,有慧光塔、陈止斋祠,有虎溪桥。虎溪不在此[12],而宋安禅师曾骑虎此出入,故得名。有“溪山第一坊”,是晦翁字[13]。寺境废而复起,永嘉王旸谷先生之力居多,先生即季中之父也。
外史氏曰[14]:大罗山之南有二十六福地[15],其仙岩耶?王、谢能发明山水,先后永嘉,不少概见,何哉?吾闻之刘泾[16],仙鬼恶闻涕唾声,则力能秘吝之。不则沧桑未换,海若之所宫耳[17]。夫山水灵物也,其生长否泰各有时,褒姒之外有夷施,夷施之外复有飞燕[18],吾又恶知千载之下,仙岩之外,不以怅王、谢者而怅予也?
注释:
[1]仙岩:在浙江瑞安。[2]匡氏:指匡庐,即庐山。[3]鍧:钟鼓相杂之声。[4]浮大白:满饮大杯酒。白,酒杯。[5]年家子:科举时,称同年登科者的后辈为年家子。[6]侈其喉:放开喉咙。[7]戢:止息。[8]八素:道家称其至高境界,此处借指神仙。[9]蒨:茂盛。[10]“青眼”句:此言僧人态度由热情转冷淡。晋阮籍见凡俗人以白眼对之,见嵇康来访,对青眼。见《晋书.阮籍传》。[11]云碓:云堆。[12]虎溪不在此:虎溪在庐山,因惠远法师而得名,故云。[13]晦翁:朱熹号晦翁。[14]外史氏:作者自称。[15]大罗山:道教中仙山名。[16]刘泾:北宋人,与王安石同时,作文务为奇诡语。[17]海若:海神。若,海神名,见《庄子.秋水》。[18]褒姒:周幽王宠妃。夷施:即西施。飞燕:赵飞燕,汉成帝皇后。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7-30 08:57
标题:
先妣事略.(明)归有光
先妣周孺人[2],弘治元年二月二十一日生。年十六年来归。逾年生女淑静,淑静者大姊也;期[3]而生有光;又期而生女子,殇一人,期而不育者一人;又逾年生有尚,妊十二月;逾年,生淑顺;一岁,又生有功。有功之生也,孺人比乳他子加健。然数颦蹙[4]顾诸婢曰:“吾为多子苦!”老妪以杯水盛二螺进,曰:“饮此,后妊不数矣。”孺人举之尽,喑不能言。
正德八年五月二十三日,孺人卒。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然犹以为母寝也,伤哉!于是家人延画工画,出二子,命之曰:鼻以上画有光,鼻以下画大姊。以二子肖母也。
孺人讳桂。外曾祖讳明。外祖讳行,太学生。母何氏,世居吴家桥,去县城东南三十里;由千墩浦而南,直桥并小港以东,居人环聚,尽周氏也。外祖与其三兄皆以资雄,敦尚简实;与人姁姁[5]说村中语,见子弟甥侄无不爱。
孺人之吴家桥则治木绵;入城则缉引纑,灯火荧荧,每至夜分。外祖不二日使人问遗[7]。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冬月炉火炭屑,使婢子为团,累累曝阶下。室靡弃物,家无闲人。儿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手中纫缀不辍。户内洒然[8]。遇僮奴有恩,虽至棰楚,皆不忍有后言。吴家桥岁致鱼蟹饼饵,率人人得食。家中人闻吴家桥人至,皆喜。有光七岁,与从兄有嘉入学,每阴风细雨,从兄辄留,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9]即熟读,无一字龃龉,乃喜。
孺人卒,母何孺人亦卒。周氏家有羊狗痾[10]。舅母卒,四姨归顾氏,又卒,死三十人而定。惟外祖与二舅存。
孺人死十一年,大姊归王三接,孺人所许聘者也。十二年,有光补学官[11]弟子,十六年而有妇,孺子所聘者也。期而抱女,抚爱之,益念孺人。中夜与其妇泣,追惟一二,仿佛如昨,馀则茫然矣。世乃有无母之人,天乎痛哉!
注释:
[1]先妣:亡母。妣,母,后只用于称亡母。《礼记.曲礼》:“生曰父,曰母,曰妻;死曰考,曰妣,曰嫔。”[2]孺人:古代贵族、官吏之母或妻的封号,明代用以封赠七品官之妻。[3]期[jī基]:周年。[4]颦蹙[píncù贫促]:皱眉头。[5]姁[qú渠]姁:和蔼亲切。[6]缉纑:搓麻线。缉,析麻搓接成线;纑,麻缕。[7]问遗[wèi谓]:亲友相馈赠。[8]洒然:很有秩序。[9]《孝经》:书名,宣传封建孝道的儒家经典。[10]羊狗之痾[ē]:由家畜传染的疾病。痾,同“疴”。[11]学官:学校。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7-30 08:57
标题:
县令丞簿史题名碑记.(明)边贡
武乡吴侯令阳信[1],以最称。收令与丞与簿若史者之姓名若干人列之碑[2],而树之于其听政堂之东,时正德辛巳夏四月之望也[3]。
顷之,村父老十数辈,长眉曳筇杖[4],聚观之,按其名而数焉。至某也,则瞿焉[5],曰:“是某也,真父母也。吾祖也,吾父也,尝事焉。吾赋税外无私征焉,吾举室休休焉[6]。吾儿时尚及见也。今安得斯人者来焉,为父母焉。”言已,则已慨焉,歔焉[7],啜啜焉[8],泣焉。咄而思焉[9],爪其姓名弗忍移焉[10],恍焉若聆厥咳焉,盖与坐斯人于县堂而跪且拜焉者无以异也。又数之曰:“某也,某也。”则众也漠焉,若弗闻焉。又数之至某也,某也,则曰:“是某也,三老役焉[11],某也者廷掾役焉[12],亦载名于斯也!”目以笑焉。又数之至某也,则出口唾焉,曰:“是吏而盗者也。”已,又瞋焉,怒焉,以杖戳焉,若将铲其名。
无或以告野史氏[13]。野史氏喟焉,曰:“嘻!恶用是碑也乎哉!又恶用记乎哉!夫父老者之言斯尽矣。虽然,不可以不记也,亦不可以不碑也。使后之为令丞与簿若史者过而观焉,将问之父老曰:‘某循者乎?某良者乎?为若思也?某寻而常者乎?为若笑也?某酷者也?贪者也?为若怒焉者乎?’又思之曰:‘后之父老之指吾名也,将瞋焉乎?唾焉乎?漠焉而已乎?’盖问对之顷有感发焉,顾瞻之际有惩创焉[14],是侯之功也已。”
侯名琦,字汝器,丁丑进士[15]。其心也直以恒,其守也正以固,其政也仁以明,有父母之道焉。征最以去,予固知后之父老之观斯碑者,将爪其姓名而思焉,泣焉,歔且慨焉,为之庙社以春秋焉,盖不止恍焉若坐其人于县堂而跪且拜焉而已也。
注释:
[1]武乡:今山西武乡县。阳信:今山东阳信县。[2]若:及,与。[3]正德辛巳:明武宗正德十六年(1521)。望:农历十五日。[4]筇(qióng)杖:竹杖。筇,筇竹,可为杖,故杖也可称筇。[5]瞿(jù)焉:惊视的样子。[6]休休:安闲的样子。[7]歔(xū)焉:叹气的样子。[8]啜啜焉:哭泣抽噎的样子。[9]咄:表示惊诧的叹词。[10]爪:这里谓用手指指。[11]三老:古代掌教化的乡官。秦置乡三老,汉并置县三老、郡三老,帮助县令、丞、尉推行政令。[12]廷掾:县的佐吏。[13]野史氏:这里作者自谓。[14]顾瞻:观看。惩创:惩戒、警惕。[15]丁丑:明正德十二年(1517)。
本文选自《华泉集》卷十四。吴琦为阳信县令时,将该县若干届县令、县丞、主簿、典史的名字刻在石碑上,树在听政堂东面,引起了父老的聚观与评议,他们对历届官吏作了态度鲜明的不同评价,从赞许到怒骂都有。作者对此甚为感慨,认为这样做对后世的官吏颇有警戒作用。同时表彰了吴琦的为人和政绩,肯定他将得到人民的爱戴和怀念。文章对村父老对历届官吏态度的描写,情态逼真,生动有致。文中大量运用“焉”、“也”等虚词,表达了说话者的神态与情绪,也是很突出的。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7-30 08:58
标题:
相公墩记.(明)吴应箕
相公墩在池州东湖中[1],支城五里而近。南唐汤悦未第时[2],读书于此,故以名也。墩延广不及十备,隆起不过数尺。从城上视,形为最下。然春夏水起,四面灏淼,而墩固突然其中。岁大水至于溢城郭,没堤梁,墩犹自若,相传与水浮沉者,所谓地肺也,当非妄语。墩故有寺,荒寂已久。万历间,蜀僧文石创精庐其上,至其徒有明上人者,益廓治之。高阁巍廊,垣街上接。又丛条森植,环宇左右。故墩之胜,遂为吾郡独绝。
余游墩者,二十余年矣。岁至郡,则必过,过或信宿[3]。又假寓或淹至数月。雨晨月夕,登阁而望,水烟吞没,至不见涯际。指视郭屋,苍茫数点而已。又尝风日开霁,水波不兴,操舟而往,纵意所之,如人在空中飞行绝迹。至风起水涌,急而登岸,巨涛激于楹前,危桅指于檐隙。坐察声势,意恐身危。而钟磬之音,时相答也。其或水落烟寒,大雪偶作,杳无人迹。而墩如海外孤屿,在若有若无之间。故墩无西湖之艳治,其空澹过之;无洞庭彭蠡之险[4],有时能极其势。高不及培嵝[5],而有云崖石屋之幽,江天万里,举在眉睫。非习于墩者,举不能知。习墩者,固无如余也。一日,明僧请曰:“余岂独习墩者,使后世知池之有墩者,终以子也。”余感其言记之。
注释:
[1]池州:明代府名,辖境相当今安徽池州、青阳、东至等县地。[2]汤悦:本名殷崇义,池州秋浦人,后周时历官右仆射、司空。入宋因避太祖讳,改名汤悦。[3]信宿:连续住宿两天。[4]彭蠡:即今鄱阳湖,在今江西省,隋代以前称此湖为彭蠡。[5]培嵝,小土丘。也作“部娄”、“培[土娄]”。
吴应箕(1594—1645),贵池人,字次尾。善今古文,文气横厉。有《楼山堂集》、《读书止观录》。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7-30 08:58
标题:
项脊轩志.(明)归有光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予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1),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项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2)。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选自《四部备要》本《震川先生集》[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0:08编辑过]
注释:
(1)太常公:指归有光祖母的祖父夏昶。昶字仲昭,昆山人,明成祖永乐进士,曾任太常寺卿。宣德:明宣宗年号(1426-1435)。(2)“蜀清“三句:《史记.货殖列传》:“巴寡妇清,其先得丹穴(朱砂矿),而擅其利数世,家亦不訾。清,寡妇也,能守其业,用财自卫,不见侵犯。秦皇帝以为贞妇而客之,为筑女怀清台。”[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8:58编辑过]
译文:
项脊轩就是旧日的那间南阁子。面积只有一丈见方,容得下一个人居住。这是间历经百年的老屋,泥浆渗漏,由小孔滴下,积聚的雨水,透过缝隙直往下淌。我常想挪动一下桌子,但左看右看也没个可以安置的地方。屋子又是朝北的,照不进阳光,一过中午,室内就昏暗了。我略为修补,使它屋顶不漏,前面开了四扇窗,在庭院的四周筑起了围墙,用来挡住南射的阳光,借助阳光的反射,室内才透亮起来。又在庭院中栽种了兰花、桂花、竹子、树木,旧时的栏杆也因而增加了光彩。书籍放满了书架,大声吟诵,晏安自得,有时则默然端坐,外界的各种声音都听得见。可庭院中显得特别寂静,小鸟不时飞来啄食,有人来它也不飞走。十五的夜晚,明亮的月光照着半个墙面,桂树的投影,纷杂错落,随着风的吹拂,影子也在移动,舒缓轻盈,十分可爱。
然而我居住在这里,可喜的事多,可悲的事也多。在这之前,庭院南北贯通,是个完整的院子。等到伯父、叔父们分家以后,庭院内外开了许多小门,隔墙垒得到处都是。东家的狗冲着西家叫,来了客人得穿过厨房去吃饭,鸡都栖息在厅堂上。庭院中先是扎下篱笆,后又垒起了墙,一共变动了两次。我家有个老婆婆,曾经在这间屋里住过。她是已经去世的祖母的婢女,做过两代人的奶娘,我母亲生前待她很好。屋子西面和内室相连,母亲曾经来过,老婆婆常对我说:“那里,就是你母亲曾经站立过的地方。”她又说:“你姐姐在我的怀里,呱呱地哭着,娘听到哭声用手指敲敲房门说:‘女儿冷吗?是想吃东西吗?’我隔着门板应声回答”。话还没说完,我就哭了,老婆婆也哭了。我从儿童时代起,一直在这项脊轩中读书。有一天,祖母来看我,对我说:“我的孩子,很久没见到你的人影了,为什么整天不声不响地待在这儿,像个女儿家呀!”等到离开的时候,用手关上房门,自言自语地说:“我家的人读书,很长时间不见成效了,这孩子的成功,那总是可以期待的吧!”一会儿,祖母拿着一块象笏来,说:“这是我祖父太常公宣德年间拿着上朝的,将来你用得上它。”回想起这些往事陈迹,就像发生在昨天似的,叫人忍不住放声大哭起来。
项脊轩的东面,以前做过厨房,人们到那里去,要从轩前经过。我关上窗子住在里面,时间长了,能够凭脚步声辨别出行人。项脊轩共四次遭受火灾,却能不被焚毁,大概是有神灵保护的缘故。
项脊生说:巴蜀地方有个名叫清的寡妇,她继承了丈夫留下的朱砂矿,采矿获利为天下第一,后来秦始皇筑“女怀清台”纪念她。刘备与曹操争夺天下,诸葛亮由务农出而建立勋业。当这两个人还待在不为人所知的偏僻角落时,世人又怎么能知道他们呢?我今天居住在这破旧的小屋里,却自得其乐,以为有奇景异致。如果有知道我这种境遇的人,恐怕会把我看作目光短浅的井底之蛙吧!
我写完了这篇志,过了五年,我的妻子嫁到我家。她时常来到项脊轩中,向我询问古代的事情,有时靠着桌子学写字。我妻回娘家看望父母,归来后转达她的小妹们的话说:“听说姐姐家有间阁子,为什么叫阁子呢?”又过了六年,我的妻子去世了,阁子也坏了,没有修理。又过了两年,我因久卧病榻,心情无聊,于是叫人再次修理了这间南阁子,式样与以前稍有不同。然而我以后大部分时间出门在外,不常在这里居住。
庭院中有一棵枇杷树,是我的妻子在她去世那一年亲手栽种的,现在已经长得高大挺拔,像伞一样了。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7-30 08:59
标题:
小洋.(明)王思任
由恶溪登括苍[1],舟行一尺,水皆污也。天为山欺[2],水求石放[3],至小洋[4]而眼门一辟。
吴闳仲送我,挈睿孺出船口,席坐引白[5],黄头郎以棹歌[6]赠之,低头呼卢[7],俄而惊视,各大叫,始知颜色不在人间也。又不知天上某某名何色,姑以人间所有者仿佛图之。
落日含半规,如胭脂初从火出。溪西一带山,俱似鹦鹉绿,鸦背青,上有猩红云五千尺,开一大洞,逗出缥天,映水如绣铺赤玛瑙。
日益曶[8],沙滩色如柔蓝懈白[9],对岸沙则芦花月影,忽忽不可辨识。山俱老瓜皮色。又有七八片碎剪鹅毛霞[10],俱黄金锦荔,堆出两朵云,居然晶透葡萄紫也。又有夜岚数层斗起,如鱼肚白,突入出炉银红中[11],金光煜煜[12]不定。盖是际,天地山川,云霞日彩,烘蒸郁衬,不知开此大染局作何制。意者,妒海蜃[13],凌阿闪[14],一漏卿丽[15]之华耶?将亦谓舟中之子,既有荡胸决眦[16]之解,尝试假尔以文章,使观其时变乎?何所遘之奇也!
夫人间之色仅得其五,五色[17]互相用,衍至数十而止,焉有不可思议如此其错综幻变者!曩吾称名取类,亦自人间之物而色之耳,心未曾通,目未曾睹,不得不以所睹所通者,达之于口而告于人;然所谓仿佛图之,又安能仿佛以图其万一也!嗟呼,不观天地之富,岂知人间之贫哉!
注释:
[1]恶溪:亦名好溪,瓯江支流,源出大甕山。相传溪中多水怪,后遁去,故改恶溪为好溪。括苍:山名,绵亘于浙江丽水至临海一带。[2]天为山欺:形容山势高峻,直逼青天。[3]水求石放:形容江中乱石很多,水流纡曲前行,像是请求乱石放行。[4]小洋:恶溪的下游,在浙江青田县境内。[5]引白:犹言举杯。白,古时罚酒用的酒杯。[6]黄头郎:指船夫,以头著黄帽而称。汉代有黄头郎之官,掌管船舶行驶。棹(zhào照)歌:船夫行船时所唱的歌。[7]呼卢:即呼卢喝雉,古时的一种赌博。共五子,一面涂黑,画牛犊;一面涂白,画雉。掷子时若五子皆黑,即得彩,谓之“卢”,呼喊得“卢”,谓之呼卢。[8]曶(hū忽):天色昏暗。[9]柔蓝懈白:柔弱的蓝、白色,即浅蓝、灰白色。[10]鹅毛霞:指松软如鹅毛的云霞。[11]银红:即银朱,由水银和硫磺加热制成。此指夜雾中闪耀银光的红色。[12]煜(yù玉)煜:明亮貌。[13]海蜃(shèn慎):即海市蜃楼。因光线的折射作用出现于海上或沙漠上空的景物幻影。[14]阿闪:即阿閦(cù促),佛名,信在东方妙喜世界。此指佛的妙境。[15]卿:卿云,古时以为象征祥瑞的云气。卿丽,即美丽的彩云。[16]荡胸决眦:心胸荡漾,眼眶餐裂。杜甫《望岳》:“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17]五色:指青、黄、赤、黑、白。古人以此五色为正色。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7-30 08:59
标题:
新都县八阵图记.(明)杨慎
诸葛武侯八阵图,在蜀者二:一在夔州之永安宫[1];一在新都之弥牟镇[2]。在夔者盖侯从先主伐吴,防守江路,行营布伍之遗制;新都为成都近郊,则其恒所讲武之场也。
武侯之人品事业,前哲论之极详,不复剿同其说。独其八阵,有重可慨者。史谓侯推演兵法,作为八阵,咸得其要[3]。自令行师,更不覆败,深识兵机者所不能洞了。盖胜之于多算,而出之于万全,非借一于背城[4],而侥幸于深入也。
惜乎!其方锐意以向中原,而溪蛮洞獠[5],左跳右跋[6],以裂其势。外寇方殷,内境自惫,使夫八阵之妙,不得加于二曹三马之枭敌[7],而乃止试于七纵七擒之孟获;天威神算,不聘于中原王者之区宇,而仅以服南中巴僰之偏方[8]。事机既已迟,精力又已亏,勇贾其余[9],师用其分,以为大举,譬之逐盗救火之家,挺刃决水犹恐不及,而内外仇贼,自相乘机胠箧助燎[10],则虽有倍人之知力[11],亦自无如之何。侯之不幸,势正类此。天之所坏,谁能支之。祚去炎汉[12],不待陨星而后知矣[13]。
嗟乎!国之兴亡,天也。而千载之下,君子独遗恨于蜀汉之事者,非以武侯故耶?至其故垒遗墟,独为之爱惜不已,乃其忠义之激人,不独其法制伍之妙也。不然,则窦宪尝勒八阵以击匈奴[14],晋马隆用八阵以复凉州[15],是在侯前已有之,而后亦未尝亡也。功既有成,而后世犹罕所称述,况能传其遗迹至今乎?
慎尝放舟过夔门[16],吊永安之宫,寻阵图之迹。惟时春初,水势正杀[17],自山上俯视,下百余丈,皆聚细石为之,凡八行六十四蕝[18]。土人言:夏水盛时,没在深渊,水落依然如故。在吾新都者,其地象城门四起,中列土垒,约高三尺。耕者或铲平之,经旬余复突出。此乃其精诚之贯,天之所支,而不可坏者,盖非独人爱惜之而已耳。
庆阳韩君大之[19],以进士出宰吾邑,始至,拜侯之荒祠,次观遗垒,重有感焉。谓慎曰:“之罘篆锲[20],燕然铭石[21],蓺焉尔[22],人不足称也,爱其蓺者,不泯其迹,矧侯之地[23],而可忽诸?今阵图在夔者,有和叔铬孤之记[24],少陵东坡之诗[25],四方灼知,而此顾泯焉无所表识,往来者不轼26],樵牧者不禁,非缺欤?祠宇行当新之。阵图所在,欲伐石树道左[27],大书曰:‘诸葛武侯八阵图。’碑阴之辞,子宜为之。”
夫崇贤存古,以示向往焉,循良事也;推表山川,考记往昔者,则史氏职也。遂书之使刻焉。
注释:
[1]永安宫:三国时蜀汉刘备所建立的宫殿,故址在今四川奉节县境。其地属夔州。刘备忿孙权袭关羽,率军伐吴。兵败还鱼腹,改称永安。[2]新都:今属四川。弥牟镇:据《明一统志》,弥牟镇在四川新都北三十里。[3]“史谓”三句:见《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驽,木牛流马,皆出其意;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咸得其要云。”[4]借一于背城:语出《左传.成二年》:“请收合馀烬,背城借一。”谓背向自己的城池决一死战。[5]溪蛮洞獠:指以孟获为首的少数民族。刘备死后,孟获与建宁豪强雍闿起兵反蜀。建兴三年(225),诸葛亮南征,平雍闿,对孟获七擒七纵,使其心服,誓不复反。[6]跋:踩,踏。[7]二曹:指魏国的曹操、曹丕。三马:指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他们先后为魏国的领军统帅。[8]僰(bó):古代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名。[9]勇贾其余:即“贾其余勇”。《左传.成二年》:“欲勇者,贾余余勇。”[10]胠箧(qū qiè):从旁边撬开箱子。[11]知力:即“智力”。[12]炎汉:指汉代。汉自称以火德王,故称。[13]损星:指诸葛亮之死。《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裴注引《晋阳秋》:“有星赤而芒角,自东北西南流,投于亮营 ,三投再还,往大还小,俄而亮卒。”[14]窦宪尝勒八阵以击匈奴:事见《后汉书.窦宪传》。窦宪,字伯度,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东汉外戚。他曾求击匈奴,登燕然山,刻石勒功,令班固作《封燕然山铭》。《铭》中提及“勒以八阵,莅以威神”。[15]马隆用八阵以复凉州:事见《晋书.马隆传》。马隆,字孝兴,东平平陆(今山东东平东南)人。他以武威太守领兵征凉州树机能。“依八阵图作偏箱车,地广则鹿角车营,路狭则为木屋施于车上,且战且前”。[16]夔门:即瞿塘峡。因地当川东门户,故称。[17]杀:少。[18]蕝(jué):标志。[19]庆阳:在今甘肃省。[20]之罘(fú):在今山东烟台市北。秦始皇二十九年,东游,登之罘,刻石纪功。见《史记.秦始皇本纪》。[21]燕然铭石:见本篇注[14].[22]蓺(yì):通“艺”。[23]矫(shěn):况且。[24]和叔:未详。独孤:唐代独孤及有《风后八阵图记》,但所记非奉节之八阵图,待考。[25]少陵:唐代诗人杜甫,他有《八阵图》诗。东坡:宋代文学家苏轼,他有《八阵碛》诗。[26]轼:轩箱前扶手的横木。古人立乘,扶轼表示敬意。[27]树:立。
本文选自《太史升庵全集》卷四。文章虽为新都县的八阵图作记,但与夔州永安宫的八阵图并提,双管齐下,相互呼应。全文紧紧围绕八阵图,发为感慨。孔明虽有高尚的人品事业,且有八阵图之妙,但没有机会用来对付强敌曹魏,反而在内外交困中失败了。但其八阵图遗迹,却能永留天地之间,为天人所共惜。此无他,在于人们怀念他的一片忠义之心而已。文章构思严密。善于叙事,边叙边议,说古吊今,不失为记叙文中的佳构。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7-30 08:59
标题:
新西厢序.(明)卓人月
天下欢之日短,而悲之日长;生之日短,而死之日长,此定局也。且也欢必居悲前,死必在生后。今演剧者必始于穷愁泣别,而终于团圞宴笑。似乎悲极得欢,而欢后更无悲也;死中得生,而生后更无死也,岂不大谬耶!夫剧以风世[1],风莫大乎使人起于悲欢,而泊然于生死。生与欢,天之所以鸩人也[2],悲与死,天之所以玉人也[3],第如世之所演,当悲而犹不忘欢,处死而犹不忘生,是悲与死亦不足以玉人矣,又何风焉!崔莺莺之事以悲终[4],霍小玉之事以死终[5]。小说中如此者,不可以数计。乃何以王实甫、汤若士之慧业[6],而犹不能脱传奇之窠臼耶?
余读其传,而慨然生世外之想;读其剧,而靡焉兴俗内之怀,其为风与否可知也。《紫钗记》犹与传合[7],其不合者止复苏一段耳,然犹存其意。《西厢》全不合传,若王实甫所作,犹存其意,至关汉卿续之[8],则本意全失矣。余所以更作《新西厢》也,段落悉本《会真》而合之以崔、郑墓碣[9],又旁证之以微之年谱[10]。不敢与董、王、陆、李诸家争衡[11],亦不敢蹈袭诸家片字。言之者无饰,闻之者足以叹息。盖崔之自言曰:“始乱之终弃之,固其宜也。”而微之自言曰:“天之尤物[12],不妖其身,必妖于人。”合二语可以蔽斯传矣。因其意而不失,则余之所为风也。
注释:
[1]风:教化,感化。[2]鸩:鸩毒。鸩鸟羽毛有毒,浸酒可致人死。[3]玉:玉成。[4]崔莺莺之事:唐元稹撰《会真记》,也叫《崔莺莺传》,写张生与崔莺莺恋爱,后来又抛弃了她。[5]霍小玉之事:霍小玉是唐传奇《霍小玉传》中的女主人公。霍小玉本霍王女,霍王死,改姓郑。通诗书,善音侓。与诗人李益约,后李益负约不往,因思成疾。有黄衫儿强挟益至,霍小玉见到李益。恸极而死。[6]王实甫:元代戏曲作家,杂剧《西厢记》作者。汤若士:即汤显祖,明代戏曲作家,著传奇《还魂记》(即《牡丹亭》)、《邯郸记》、《紫钗记》、《南柯记》等。慧业:佛教语,指人生来就具有智慧和机缘。[7]紫钗记:汤显祖据唐蒋防《霍小玉传》之事写成的传奇戏本,但情节不完全相同,只写到李益与霍小玉重逢而止。[8]关汉卿:元代大戏曲作家,作杂剧《窦娥冤》、《救风尘》等六十多种,明人谓杂剧《西厢记》第五本为关汉卿所续作。[9]崔、郑墓碣:崔氏、郑氏两家的墓碑。郑为崔莺莺之母姓。[10]微之:元稹的字。[11]董、王、陆、李:金董解元,元王实甫,明陆采、李日华,均为《西厢记》戏曲作家。[12]尤物:特出的人物,多指美貌的女子。
卓人月,仁和人,字珂月。有《寤歌词》,独辟生面。但于宋人蕴藉处,不无快意欲尽之病云。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7-30 09:00
标题:
邢布衣传.(明)文震孟
邢蠢斋先生量[1],字用理,居葑城之东[2]。屋三间,青苔满壁,折铛败席[3],淡如也[4]。平生不娶,长日或不举火,闭户读书,惟啖餈饼一二而已[5]。佥宪陈公直道致政归[6],严峻不交一客,惟挟册就先生质疑[7],清淡竟日,不设汤茗[8]。吴文定公归自少宰[9],过访,叩其门。先生曰:“我方执爨[10],未有童子应门,奈何?”吴公乃假邻家木榻坐门外。良久,俟其终食乃进。先生清瘦如削,自经史释老方技[11],无不兼通,诗甚秀逸。郡守或请其诗,公曰:“古有采诗,无献诗。吾岂以为羔雉哉[12]?”因削其草[13]。门人朱存理仅收其遗数篇,存理字性甫,笃学善谈名理[14],读书杜户,称其师传,与同时朱凯尧民称两朱先生。邢参,字丽文,或云用理先生之族孙也。为人沉静有蕴藉[15],固而不陋[16]。居城市,贫无恒业[17],唯教授里中儿[18],以著述自娱,无所干请[19]。尝遇大雪,诸君往视之,则屋三角已垫,方坐其一角不渗者。相见,但诵所得佳句,绝无惨凛色也。早岁丧妻,终不再娶,优游以终。
论曰:诗有之:“皎皎白驹,在彼空谷[20]。”又曰:“独寐寤言,永矢弗谖[21]。”此则幽人隐士之概也[22]。吴故饶[23],隐君子如邢先生清贞介特、流风穆如[24],彼其人岂以交陈佥事、吴少宰诸公为重耶?夫佥事少宰得交邢先生乃重也。空谷考槃,此为称矣[25]。性甫接先曹之典型[26],畅遗民之雅韵[27];丽文养和靖躁[28],汪汪德心[29],恬泊处约[30],皭然不滓[31],即非厥祖[32],乃肖孙枝矣[33]。
注释:
[1]蠢斋:邢量的别号[2]葑城:江苏吴县。[3]折铛(chēng):裂了缝的铁锅。[4]淡如:恬淡的样子。[5]餈(cí)饼:糍饼。江米蒸熟后捣碎做成的饼。[6]佥(qiān):佥事。官名。宪:对当官的人的尊称。致政:归还所执掌的权力。即辞官。[7]质疑:询问疑难问题。[8]汤茗:茶水。[9]少宰:官名。明时俗称吏部侍郎为少宰。[10]执爨(cuàn)此处指烧火做饭。[11]经史释老方技:经书、历史、佛教、道教、方术、各种技艺。[12]羔雉:羊羔、野鸡。[13]因削其草:于是删削了他的诗稿。[14]名理:名教、理学。[15]蕴藉:含蓄而不外露。[16]固而不陋:固执而不孤陋寡闻。[17]恒业:固定的产业。[18]里中儿:家乡的小孩。[19]干请:有所求而请托于人。[20]“皎皎”两句:语出《诗经.小雅.白驹》。此诗是为讽刺统治者不能任用贤人而作。白驹:指骑着白马的贤人。[21]“独寐”两句:语出《诗经.卫风.考槃》。此诗讽刺统治者不能任用贤人,使贤人隐居在偏僻的地方。寤言:醒来说话。矢:通“誓”,发誓。弗谖(xuān):不忘记。[22]概:风度、节操。[23]吴:江苏一带。饶:富饶。[24]清贞:清高有节操。介特:孤高,不随俗流。流风:遗风。穆如:严肃的样子。[25]“空谷”两句:用《白驹》《考槃》诗中的贤人隐士来比喻邢量,是很相称的。[26]先曹:先辈。[27]遗民:改朝换代后不仕新朝的人。[28]养和靖躁:颐养调合性情,平息躁气。[29]汪汪:形容人的气度宽弘。[30]恬泊处约;恬静淡泊、居处简约。[31]皭(jiào)然不滓:洁净而不被污染。[32]厥:他的。[33]肖:像。枝:枝系,分支。
文震孟(1574—1636),字文起,别号湛持,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书画家文征明的曾孙。明熹宗天启元年(1621)中状元。明思宗崇祯初年官拜礼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死后谥文肃。著有《姑苏名贤小记》。
本文选自《古今文综》第二十六册。文章通过具体事例,描述了布衣邢量淡泊自如的生活和孤傲不群的个性。此外还描写了邢量的学生朱存理和孙子邢参深受邢量风范影响的情况,更衬托出邢量不同寻常之处。作者对“幽人隐士”的情操表示了由衷的赞许。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7-30 09:00
标题:
徐伯鹰《天目游诗记》序.(明)王思任
尝欲佞吾目[1],每岁见一绝代丽人,每月见一种异书,每日见几处山水。逢阿堵举却[2],遇纱帽则逃入深竹,如此则目著吾面,不辱也。徐伯鹰铁脊万丈,突中时魔,大纛出镇[3],短后削归[4],绝无矜拂之意[5]。每至我草亭,谈谐索酒,玄对会稽千万峰,辄半响痴去。无何[6]。伯鹰出走,两月不晤,忽从天目言旋[7],以记绘其像,以诗绣其神;吾读之若瀑落冰壶,若霞飞鹤背,若半夜招提[8]。妙香清梵[9],梦魂犹冷;若坐我于老岩古壁之下,嚼梅蕊,嗅雪兰,时有山鸟赠舌;又若松风溪月,谡谡溶溶也[10]。伯鹰曰:“色易衰,书易倦,无斁无妒[11],世间惟山水。吾偶思天目,即抽胫诣之[12],以雨濛故,仅放只眼。”嗟乎!造物何常,人心不足。使当日生人之初,增设四眼,尽如苍颉[13],犹以为未供其观也;使人人而皆只眼,与玉垄分面称孤[14],则亦相安无越思矣。伯鹰曰:“然,吾第欲还我双眼[15]。所愿一眼如天,一眼如海。”问曰:“何须恁底睁大[16]?”曰:“不但看山水,亦看伊也[17]。”
注释:
[1]佞(nìng):逢迎讨好。此处是谐谑口气。[2]阿(ē)堵:即“阿堵物”,典见《世说新语.规箴》。代称钱。举:全,皆。却:推辞不受。[3]纛(dào):此指军中的大旗。[4]短后:衣的后幅较短,便于动作。军里指军衣。削(xuē)归:削迹而归,即隐居。[5]矜:自负贤能。拂(bì):通“弼”。辅正。也指辅佐之人。[6]无何:不久。[7]言:助词。无义。[8]招提:梵语。后用作寺院的别称。[9]梵:梵语音译词梵摩等略称,意为寂静、清静。[10]谡谡(sù):风声。溶溶:水盛。[11]斁(yì):厌弃。[12]胫:腿。诣:往,到。[13]苍颉:传说始创文字的人。[14]玉垄:道家语。指鼻。[15]第:但,且。[16]恁底:即“恁地“。如此。[17]伊:你。这句意思是:看你“只眼”的样子。
本文选自《王季重十种》。王思任,自号谑庵,性好谐谑;其文章也“出言灵巧,与人谐谑,失口放言,略无忌惮”。(张岱《王谑庵先生传》)这篇为徐伯鹰诗文而作的序,就显示出这一特色。文章开篇就以谐谑的口气,列举如何使“目著吾面,不辱也”,表明了自己爱美人、爱异书、爱山水,却轻钱财、贱官职的个性。继而描写徐伯鹰与其性格相合的交往,并以一连串形象的比喻称许徐伯鹰天目的诗文。结尾仍以“目”为由头,引出二人相互戏谑之辞,令人哑然失笑。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7-30 09:00
标题:
序《山歌》.(明)冯梦龙
书契以来[1],代有歌谣,太史所陈[2],并称风雅[3],尚矣[4]。自楚骚唐律[5],争妍竞畅[6],而民间性情之响,遂不得列于诗坛,于是别之曰山歌,言田夫野竖矢口寄兴之所为[7],荐绅学士家不道也[8]。唯诗坛不列,荐绅学士不道,而歌之权愈轻[9],歌者之心亦愈浅。今所盛行者,皆私情谱耳[10]。虽然,桑间、濮上[11],国风刺之[12],尼父录焉[13],以是为情真而不可废也。山歌虽俚甚矣[14],独非郑、卫之遗欤[15]?且今虽季世[16],而但有假诗文,无假山歌。则以山歌不与诗文争名,故不屑假。苟其不屑假,而吾藉以存真,不亦可乎?抑今人想见上古之陈于太史者为彼,而近代之留于民间者如此,倘亦论世之林云尔[17]。若夫借男女之真情,发名教之伪药[18],其功于《挂枝儿》等[19],故录《挂枝词》而次及《山歌》。
注释:
[1]书契:文字。[2]太史所陈:《礼记.王制》有“天子……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的记载。陈诗,就是将搜集的民间歌谣呈给天子。[3]风雅:《诗经》中的“国风”和“大雅”、“小雅”的合称。[4]尚:崇尚、推崇。这里指对歌谣很推崇。[5]楚骚:楚国屈原《离骚》所创制的骚体诗。唐诗:唐代的律诗。[6]争妍(yàn)竞畅:争相比美、竞相流传。[7]野竖:乡村少年。矢口:随口。[8]荐绅:缙绅。指士大夫有官位的人。[9]权:这里指轻重程度。[10]私情:这里指男女爱情。[11]桑间、濮上:《礼记.乐记》:“桑间濮上之音,亡国之音也。”郑玄注:“濮水之上,地有桑间者,亡国之音于此水出也。昔殷纣使师延作靡靡之乐,已而自沉于濮水。”桑间、濮上本是河南的地名,因有上述传说,就成为靡靡之音和淫靡之俗的代称。[12]国风刺之:《诗序》认为:《诗经.国风》中收录《郑风.溱洧》、《卫风.氓》一类诗是讽刺“淫风大行”。[13]尼父:孔子,字仲尼。人们尊称他为尼父。[14]俚:粗俗。[15]郑、卫:《诗经》中“郑风”和“卫风”。多收录情歌。[16]季世:末世。[1]倘:或者。[18]发名教之伪药:揭发封建礼教的虚伪性。[19]《挂枝儿》:作者编的另一部民歌集。大多是情歌。等:相同。
冯梦龙(1574—1646),字犹龙,别号龙子犹、顾曲散人、墨憨斋主人、词奴等。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早年屡考科举不中。崇祯三年(1630)取得贡生资格,任丹徒县训导,七年升福建寿宁知县,十一年归隐乡里。晚年参加过抗清斗争。
他重视戏曲、小说、山歌等通俗文学。编辑有拟话本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还编印了民间歌曲集《挂枝儿》和《山歌》,收录盛行于吴中的民间歌曲800多首;又编有散曲集《太霞新奏》、笔记《古今谭概》等。对明代小说、戏曲和民间歌曲的繁荣有很大贡献。
今有《冯梦龙诗文》,橘君辑注。海峡文艺出版社1985年出版。
本文选自《冯梦龙诗文》,是为《山歌》这部民歌集所写的序文。文章论述了山歌的起源和发展情况,指出了山歌“情真”的特色,并说明编辑《山歌》的目的,就是为了“藉以存真”,“借男女之真情,发名教之伪药”。文章反映了作者对民间歌曲的重视,和对文人诗坛上“假诗文”的批评。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7-30 09:01
标题:
叙陈正甫《会心集》(明)袁宏道
世人所难得者唯趣。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态,虽善说者不能下一语,唯会心者知之。今之人慕趣之名,求趣之似,于是有辨说书画,涉猎古董以为清;寄意玄虚,脱迹尘纷以为远。又其下则有如苏州之烧香煮茶者。此等皆趣之皮毛,何关神情。
夫趣得之自然者深,得之学问者浅。当其为童子也,不知有趣,然无往而非趣也。面无端容,目无定睛;口喃喃而欲语,足跳跃而不定;人生之至乐,真无逾于此时者。孟子所谓不失赤子[1],老子所谓能婴儿[2],盖指此也,趣之正等正觉最上乘也[3]。山林之人,无拘无缚,得自在度日,故虽不求趣而趣近之。愚不肖之近趣也,以无品也。品愈卑故所求愈下。或为酒肉,或然声伎;率心而行,无所忌惮,自以为绝望于世,故举世非笑之不顾也,此又一趣也。迨夫年渐长,官渐高,品渐大,有身如梏,有心如棘,毛孔骨节,俱为闻见知识所缚,入理愈深,然其去趣愈远矣。
余友陈正甫[4],深于趣者也,故所述《会心集》若干卷,趣居其多。不然虽介若伯夷[5],高若严光[6],不录也。噫!孰谓有品如君,官如君,年之壮如君,而能知趣如此者哉!
注释:
[1]不失赤子:《孟了.离娄下》:“大人(有德行的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赤子,初生的婴儿。[2]能婴儿:《老子》第十章:“专气致柔,能婴儿乎?”大意为:专粗守气,致力柔和,能像无欲的婴儿吗?[3]正觉:梵语三菩提的意译。窥基《妙法莲华经玄赞》卷二本:“‘三’云正,觉云‘菩提’,即是无上正等正觉。”佛教徒以洞明真谛达到大彻大悟的境界为登正觉。[4]陈正甫:陈所学,字正甫,一字志寰,景陵人,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此时任徽州知府。本文为作者游歙县(今属安徽,明徽州治所)时所作。[5]介:孤高,有操守。伯夷:商末孤竹君长子。周武王灭商后,与其弟叔齐逃到首阳山,不食周粟而死。[6]高:清高。严光:字子陵,东汉初会稽余姚人,曾与刘秀同学。刘秀即位后,他改名隐居,后被召到京师洛阳,任为谏议大夫,他不肯受,归隐于富春山。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7-30 09:01
标题:
叙小修诗.(明)袁宏道
弟小修诗[1],散逸者多矣,存者仅此耳。余惧其复逸也,故刻之。弟少也慧,十岁馀即著《黄山》、《雪》二赋,几五千馀言,虽不大佳,然刻画饤饾,傅以相如、太沖[2]之法,视今之文士矜重以垂不朽者,无以异也。然弟自厌薄之,弃去。顾独喜读老子、庄周、列御寇[3]诸家言,皆自作注疏,多言外趣,旁及西方之书[4]、教外之语[5]备极研究。既长,胆量愈廓,识见愈朗,的然以豪杰自命,而欲与一世之豪杰为友。其视妻子之相聚,如鹿豕之与群而不相属也;其视乡里小儿,如牛马之尾行而不可与一日居也。泛舟西陵[6],走马塞上,穷览燕、赵、齐、鲁、吴、越之地,足迹所至,几半天下,而诗文亦因之以日进。大都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有时情与境会,顷刻千言,如水东注,令人夺魂。其间有佳处,亦有疵处,佳处自不必言,即疵处亦多本色独造语。然予则极喜其疵处;而所谓佳者,尚不能不以粉饰蹈袭为恨,以为未能尽脱近代文人气习故也。
盖诗文至近代而卑极矣,文欲准于秦、汉,诗则必欲准于盛唐,剿袭模拟,影响步趋,见人有一语不相肖者,则共指以为野狐外道[7].曾不知文准秦、汉矣,秦、汉人曷尝字字学《六经》[8]欤?诗准盛唐矣,盛唐人曷尝字字学汉、魏欤?秦、汉而学《六经》,岂复有秦、汉之文?盛唐而学汉、魏,岂复有盛唐之诗?唯夫代有升降,而法不相沿,各极其变,各穷其趣,所以可贵,原不可以优劣论也。且夫天下之物,孤行则必不可无,必不可无,虽欲废焉而不能;雷同则可以不有,可以不有,则虽欲存焉而不能。故吾谓今之诗文不传矣。其万一传者,或今闾阎妇人孺子所唱《擘破玉》、《打草竿》[9]之类,犹是无闻无识真人所作,故多真声,不效颦于汉、魏,不学步于盛唐,任性发展,尚能通于人之喜怒哀乐嗜好情欲,是可喜也。
盖弟既不得志于时,多感慨;又性喜豪华,不安贫窘;爱念光景,不受寂寞。百金到手,顷刻都尽,故尝贫;而沉湎嬉戏,不知樽节,故尝病;贫复不任贫,病复不任病,故多愁。愁极则吟,故尝以贫病无聊之苦,发之于诗,每每若哭若骂,不胜其哀生失路之感。予读而悲之。大概情至之语,自能感人,是谓真诗,可传也。而或者犹以太露病之,曾不知情随境变,字逐情生,但恐不达,何露之有?且《离骚》一经,忿怼之极,党人偷乐[10],众女谣诼[11],不揆中情,信谗齌怒[12],皆明示唾骂,安在所谓怨而伤者乎?穷愁之时,痛哭流涕,颠倒反覆,不暇择音,怨矣,宁有不伤者?且燥湿异地,刚柔异性,若夫劲质而多怼,峭急而多露,是之谓楚风,又何疑!
注释:
[1]小修:袁中道,字小修,湖广公安(今属湖北)人,万历进士,官南京吏部郎中,与兄宗道、宏道并称三袁,同以“公安派”著称。[2]相如: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太沖:西晋文学家左思,太沖不其字。两人所作大赋,都有铺张扬厉的特点。[3]列御寇:即列子。相传为战国郑人。著《列子》一书,原书早佚,今本当为魏晋时人伪作。[4]西方之书:指佛教典籍。[5]教外:即外教,佛教称佛教以外的其他宗教为外教。[6]西陵:西陵峡,长江三峡之一。[7]野狐:《景德传灯录》载,有一修行人因错解禅语一个字,遂五百生堕野狐,后得百丈怀海禅师解说,始得大悟,脱野狐身。外道:佛教徒称与佛教对立的其他教派为外道。[8]六经: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儒家经典。[9]《擘破玉》、《打草竿》:明代万历年间流行的民歌曲调。[10]党人偷乐:党人,旧指政治上结成朋党的人。偷,苟且。[11]谣诼:造谣毁谤。[12]“不揆”二句:屈原《离骚》:“荃不揆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齌怒。”说人君(楚怀王)不察我忠信之情,反信谗言而疾怒于我。齌(jì剂),炊火猛烈,引申为急疾。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7-30 09:01
标题:
续栖莲社求友文.(明)汤显祖
岁之与我甲寅者再矣[2],吾犹在此为情作使,劬于伎剧。为情转易,信于痎疟[3],时自悲悯,而力不能去。嗟来之食夫!想明斯聪,情幽斯钝;情多想少,流入非类。吾行于世,其于情也不为不多矣,其于想也则不可谓少矣。随顺而入,将何及乎?应须绝想人间,澄情觉路,非西方莲社莫吾与归矣。昔远公之契刘遗民等[4],十八贤为上首。而康乐高才[5],求与不许;渊明嗜酒,而更邀上。名迹既迁,胜事遂远,至赵宋省常昭庆之社[6],虚有向、王二相国名,隐迹不著,亦足致慨于出世之难矣。
吾弱冠徘徊坠簪池上[7],因而自念,异日投簪,庶其在此。四纪而馀,因循未果。迩欲奋飞开莲续社,而故林驰传,颇得栖迟。诸所高深,去人大远。津梁一处,允惟厥中,则有唐少室山人李公所隐栖贤故基[8]。谷林石淙,雷动车震;桥名三峡,循涯眺听,空寒应心。五老双流,倾其左侧;龙渊鹿洞,趿其近间。真不尽之灵墟,而无为之尽垝也。中有平畴暖曲,茶笋斯储。谷口江乘,延接非远。兴言葺筑,无负初怀。
冬春间,复闻九江分司钱塘葛公加意道业[9],亟往依之,冀成斯事。比度章门,荀公幅巾归越,而栖贤老释乐愚寔来[10]。乐愚故有净行可语者,旋告之故,乐愚曰:“亦其时也。高天销于炽炭,大地沉于积流,况此聚沫之躯,悬舆之晷乎[11]。虽然,非有同心,安能久处?曷若遂踪林、远[12],大启宗、雷[13],庶使鸾鹤相依,兰菊无绝耳。”
吾愧其言。自惟素尚浅于渊明[14],杂心广于康乐,而敢擅嗣盟以滓前哲。已而静思,有足述者。晋宋之间,世道奇侧,远公夷迹谛交,实深玄虑。我明一家,恢然道广,才度之士,朝壑交容。慕类以悲,感忾而集,要亦语嘿之通怀,往来之大致矣。且吾有二友,汤嘉宾久忾叹于栖贤[15],岳潜初近勤施于昭庆[16]。兹之续斯盟也,成斯役也,二公首其许我乎?
嗟来之食夫!匡、蠡之名迹巨矣[17],宇宙之名流盛矣!遗民通隐,必有周、刘[18];散骑舍人,未乏诠、炳[19]。费神明于匪妙,委日用于无常,情有所必穷,想有所必至。苟怀千秋之寄者,皆将有感于斯言耳。
注释:
[1]莲社:佛教净土宗最初的结社。晋代高僧慧远居庐山东林寺,与僧俗十八贤结社念佛,因寺池有白莲,故称。[2]“岁之”句:此文作于万历四十二年甲寅,汤显祖已六十五岁,故云“甲寅者再”。[3]痎疟:疟疾。痎,二日一发之疟。[4]远公:高僧慧远,世人称为“远公”。刘遗民,“十八高贤”之一。[5]康乐:晋谢灵运,因袭封康乐公,故称。[6]省常:莲宗第七祖,北宋初淳化年间住南昭庆,结莲社,以杭州“本源天下之胜游,乃乐嘉遁”,一时间与会者多“宰相名卿”,“而王文正公且为之社首”(《佛祖统纪》卷二十九)。[7]“吾弱冠”句:汤显祖隆庆四年在南昌中举,往西山峰寺谢考官张岳,晚过池上,坠一莲簪,作有《莲池坠簪题壁诗》。[8]李公:唐代李渤,字濬之,洛阳人。曾隐居庐山五老峰东南麓的一个山洞(“白鹿洞”)读书。[9]葛公:荀寅亮,钱塘人。万历十四年任江西右参议备兵九江。[10]乐愚:汤显祖有《答乐愚上人》:“此时世路人情,大非昔比。做官人失势,出游亦难如意。况衰飒老僧,数百里外,向朱门求儭,能悲施者何人?安之矣。两贵人俱无报书,亦无庸相报也。莲社文久附去,远公有灵,世岂无具龙象大力者,成此胜事,不必隐向鸡鹜索食也。”“莲社文”当即《续栖贤莲社求友文》。[11]悬舆之晷:辞官家居之时。悬舆,同悬车。古人七十辞官家居,废车不用,称七十岁悬车之年。晷,时间。[12]林、远:东晋高僧支道林、慧远。[13]宗、雷:“十八高贤”之宗炳、雷次宗。[14]渊明:晋诗人陶渊明,与慧远为方外之交。[15]汤嘉宾:史宾尹。曾官南京国子监祭酒,罢归。[16]岳潜初:名元声,嘉兴人。官工部都水司郎中,以言事罢归。[17]匡、蠡:匡,匡山,即庐山;蠡,彭蠡湖,即潘阳湖。[18]周、刘:“十八高贤”之续之、刘遗民。[19]诠、炳:“十八高贤”之张诠、宗炳,皆弃官而皈依佛门者。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7-30 09:02
标题:
颜子身讽.(明)陈继儒
颜子居陋巷[1],一箪食,一瓢饮[2]。孔子贤之,非贤其安贫乐道也。安贫乐道,独行苦节之士皆能之,何足以难颜子。颜子,王佐才也[3]。箪瓢陋巷中,却深藏一个王佐!当是时,不特仲由、子贡诸侪辈拉他不去[4],即其师孔子栖栖遑遑[5],何等急于救世,而颜子只是端居不动,而且有以身讽孔子之意。其后孔子倦于环辙[6],亦觉得陋巷的无此劳攘;厄于绝粮[7],亦觉得箪瓢的无此困顿;又其后,居夷浮海[8],毕竟无聊,原归宿到蔬水由肱地位[9],而后知颜子之早年道眼清澈耳,所以有感而三叹其贤也。古人云:“智与师齐,减师半德;智过于师,乃堪传授。”其颜氏之谓耶!故终日不违,不见他如愚,惟于箪瓢陋巷时味之,绝不露王佐伎俩,亦绝不露三十岁少年圭角[10],至此方见得颜子如愚气象。
注释:
[1]颜子:孔子弟子颜回,春秋时鲁国人,字子渊。好学,不道安贫,箪食瓢饮,不改其乐,不迁怒,不贰过,在孔门中以德行著称。后世尊为“复圣”。[2]箪、瓢:箪,食器;瓢,饮器。一箪食,一瓢饮,喻生活清贫简朴。[3]王佐:帝王的辅佐。[4]仲由、子贡:二人都是孔子弟子。仲由,字子路,一字季路,春秋卞人,仕卫,为大夫孔悝邑宰。后世不愿跟从孔悝迎立蒉[目贵]为卫公,被杀。子贡,姓端木,名赐,春秋卫人,能言善辨,善经商,家累千金,所至之处和王侯贵族分庭抗礼。曾任鲁、卫相。[5]栖栖遑遑:忙碌不安,到处奔波。[6]环辙:这里指孔子乘车周游列国。[7]厄于绝粮:孔子游于陈蔡之间,楚王欲邀他赴楚。陈、蔡两国为阻拦孔子,出兵将其围困于陈、蔡的郊野。孔子弟子们连续数日没有饭吃,不少随从弟子病倒了。[8]居夷浮海:《论语.公冶长》:“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9]蔬水曲肱:指平凡简朴的生活。《论语.述而》:“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10]圭角:锋芒。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7-30 09:02
标题:
砚北楼记.(明)袁中道
万历庚戌夏[1],中郎请安归楚[2],卜居沙头,得敝楼葺之,名之曰“砚北”。
余问其故,中郎曰:“昔通人段成式云[3]:‘杯宴之余,常居砚北。’夫人生闲适之趣,未有过于身在砚北时亲韦编者也[4]。我昔居柳浪六年,日拥百城。即夜分犹手一编,神甚适,貌日腴。及入宦途,簿书鞅掌[5],应酬柴棘,南北间关,形瘁心劳,几不能有此砚北之身,今幸而归矣。中年以后,血气渐衰,宜动少静多,以自节啬。山水虽适,跋涉亦苦。此亦宗少文筑室江陵[6],息影卧游时也。然而寂处一室,又未能即效寒灰古木之事[7],势不能无所寄,以悦此生。柳下之锻[8],叔夜所以寄也,吾不堪劳;曲糵之逃[9],元亮所以寄也,吾无其量;《白鹤》、《何常》之调,戴仲岳所以寄也[10],吾不解操。若夫贮粉黛,教歌舞,以耗壮心而遣余年,往时犹有此习,今殊厌之。昔裴公美一生醉心祖道[11],而晚年托钵歌伎之院,自云可以说法度人。白乐天亦解乘理,至头白齿豁,时携群粉狐往牛奇章宅中斗歌[12]。此有何好,而自云天上人间,无如此乐?虽云游云幻霞,无所污染,然道人自有本色行径。汤能沃雪,雪能汤凝;火能销冰,冰强火灭。出水乖莲花之质,切泥损太阿之锋[13]。以此为奇,是以漏脯止饮,白雪已浊也,吾必不为。然则吾之所寄体,惟此数千卷书耳。陶弘景谓人生解识[14],不能周于天壤,区区惟恣五欲,实可愧耻,挂冠神武[15],遂居积怨金涧之松风阁,孜孜批阅,此吾师也。往周旋龙湖老子[16],见其老不废书,人或规之。老子曰:‘他日青莲池上,诸大士娓娓竖义,我以固陋,张口云雾,此几许苦痛。’人以为谑,吾实心佩其言。今而后将聚万卷于此楼,作老蠹鱼游戏题躞[17],兴之所到,时复挥洒数语,以疏讑性灵,而悦此砚北之身。吾志毕矣,吾计定矣,此余命名意也,弟其为我记之。”余曰:“诺。”遂退而次其语为记。
注释:
[1]万历庚戌:指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2]中郎:即袁宏道。[3]段成式:字柯古,唐临淄(今属山东省)人,博闻强记,尤通佛经。所著《酉阳杂俎》为唐人笔记小说名作。有《段成式集》。[4]韦编:指书籍。古代用竹简写书,用牛皮条把竹简联起来,称韦编。韦,熟牛皮。[5]鞅掌:原形容没有闲暇整理仪容,后引申为公事忙碌。[6]宗少文:南宋画家宗炳,字少文,居江陵。游历各地,老年回江陵,把各地景物画在他的室内,称为“卧游”。[7]寒灰古木:比喻心灰意冷。[8]柳下之锻:指稽康在柳树下打铁。稽康,字叔夜,竹林七贤之一,他好打铁,每于夏日在宅前柳树下锻铁,以寄托人生。[9]曲糵之逃:晋代大诗人陶潜,逃避官场,弃官而归,饮酒赋诗,以寄托人生。下句“元亮”是他的字。曲糵,酒母,代指酒。[10]戴仲岳:南北朝琴家戴颙,字仲岳。《宋书.隐逸传》:戴颙“尝合《何常》、《白鹄》二声为一调,号为《清旷》”。[11]裴公美:唐代裴休,字公美,能文章,工楷书,大中时,以兵部侍郎进同书门下平章事。家世奉佛,裴休奉佛更为虔诚。[12]牛奇章:唐牛僧孺于敬宗时封奇章郡公。他晚年也曾奉佛。[13]太阿:古宝剑名。相传为春秋时欧冶子及干将所铸。[14]陶弘景:南朝隐士,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是齐梁时期道教思想家。官至左卫殿中将军,后隐居句曲山,朝廷每有大事,辄就咨询,时称“山中宰相“。[15]挂冠神武:陶弘景年青时为诸王侍读,家贫,求作县宰不遂,便“脱朝服挂神武门,上表辞禄”。挂冠,脱下官帽辞职。[16]龙湖老子:指明末思想家李贽,他别号“温陵居士龙湖师”。[17]蠹鱼:蛀蚀书的小虫。题躞(xiè)书卷的杆轴。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7-30 09:02
标题:
杨幽妍别传.(明)陈继儒
幽妍小字胜儿,生母刘,行一,在南院负艳声,早岁落籍去[1]。嗣陈氏,陈之姨董四娘挈往金阊[2],习吴语,遂善吴歈[3]。董笑曰:“是儿甫八岁,如小燕新莺,不知谁家郎有福,死此雏手。”陈殁,抚于杨媪,媪奇严,课书课乡,课弹棋,妙有夙解[4],不督而能。女兄弟多方狡狯[5],嘲弄诒侮[6],终不能勾其一粲也[7]。庚申[8],杨媪避难吴越,载幽妍与俱,年已破瓜矣[9]。薄幸难嫁[10],有心未逢,俯首叩膺[11],形与咏叹。
一日,遇张圣清于秀林山之屯云馆[12],群碎满前[13],席纠无主[14],独幽妍兀坐匡床[15],旁无转瞩,掠鬓舐袖,笑而不言。私祷云:“侬得耦此生[16],死可矣。”张圣清者,才高笔隽,骨采神恬;造次将迎[17],绸缪熨帖[18];人莫觉其为廉察使子也[19]。舟中载图史弦索[20],悉会小青衣排当[21]。小青衣能射主人意中事[22],兼工竹肉[23]。圣清曰:“此西方迦陵鸟[24],”以迦陵呼之。每携入竹屿花溪,递作新弄[25],而最不喜平康狭邪之游[26],谓此辈正堪与鬅头奴[27],大腹长鬣贾相征逐[28],岂容邪魔入人心腑?至是与幽妍目成者久之[29],明日,遂合镜于舟次焉[30]。
于时溽暑[31],昼则布席长林,暮则移桡别渚[32],疏帘清簟[33],萦绕茶烟,翠管朱弦,淋漓酒气。幽妍自谓:“十五岁以前,未尝经此韵人韵事。”即圣清亦曰:“世岂有闺中秀、林下风[34],具足如胜儿者乎?”昵熟渐久,绝不角劲语媟词[35],两人交相怜,亦复交相重。曰:“吾曩过秀州[36],草庵外闻老尼经声,跃然抱出世之想,自惭绊缚,不能掣[韦冓]奋飞[37]。今昵君串珠缠臂,持戒精严,同心如兰,愿言倚玉,十年不死,请事空王[38],宿羽流萤,实闻斯语。”圣清饮涕而谢之[39]。七月,应试白下[40],幽妍送别清溪,注盼捷音,屈指归信,并尔杳然。及重九言旋,而幽妍先驱渡江去矣。
自此低迷憔悴,瘵疾转深[41],腰减带围,骨见衣表。王修微谓余曰:“吾生平不解相思病何许状,亦不识张郎何许人,今见杨家儿大可怜,始知张郎能使人病,病者又能愿为张郎死,郎不顾,立枯为人腊矣[42]。”圣清闻之,遣急足往视[43],幽妍开缄捧药[44],涕泗汍澜[45]。妪凶怒,闭绝鱼雁[46],消息不通。幽妍典簪珥。赂侍儿,属桃叶渡闵老作字以达意焉[47]。扃鐍斗室[48],不见一人,即王孙贵游剥啄者[49],指刀绳自矢而已。媪卞怒并甚[50],挝詈无人理[51],取死数四,救而复苏。不得已,复载之东来。
圣清侦状,义不负心。有侠客徐内史,就中为调人,弹压悍妪,无得故悬高价,杀此铁石儿。妪唯唯。圣清乃纳聘,迎为少妇,稽首廉察公,逡逡如女士[52],且觊宜男,勿诘责也。
比入室,病甚,犹强起熏香浣衣[53],劈笺涤砚。圣清手书唐人百绝句授之,读皆上口,又雅能领略大义,每回环离肠断魂之句,掩抑不自胜,真解语花也[54]。病中解脱[55],了无怖容,佛号喃喃,手口颇相续。忽索镜自照,不觉拍几恸哭曰:“胜儿薄命,遂止于斯!”又好言谓圣清曰:“君自爱,切勿过为情痴,旁招诃笑。妾如有知,当转男子身,以报君耳。”又曰:“妾命在呼吸,偃大人新宅不祥,盍移就郡医疗之。”岁偪除夕[56],圣清归侍椒觞别去[57]。幽妍惙惙喘益促[58],侍儿问有何语转寄郎君,但瞪目捶胸,不复成声矣。盖壬戌腊月二十七日也[59]。
圣清奔入城,且号且含殓[60],延僧修忏[61],撤荤血者兼旬,雕刻紫檀主[62],置座隅,或怀之出入衣袖衾裯间。食寝必祝,祝必啼,啼曰:“吾欲采不死药,乞返魂香,起幽妍于地下,而不可得。又欲金铸之,丝绣之,倩画师写照百回[63],而未必肖也。何如征传眉道人[64],为逝者重开生面乎?”余曰:“传且就,恐挑哀端,俟君病良已,乃敢出。”而讵料君之终不及见也。
幽妍墓在龙华里,圣清选地结茆龛[65],祀文佛如来,偿其始愿。修竹老梅,环映左右,清芬涼影,飒如有人。画眉郎、散花女,其将比肩捉臂,踏歌而嬉于此乎?古有庐江吏、华山畿[66],欧阳詹、秦少游之义娼[67],纠结夙缘,一恸而卒,初疑出于诞妄,今乃信为果然。如幽妍圣清者,少判在凤窠群、鸳鸯牒中,岂死于情哉?死于数也。余不忍,以介静辞[68],为作别传,付子墨墨娥[69],相与流通之。死乎?不死矣。
注释:
[1]落藉:妓女从良,先要削去乐籍中的名字,称“落籍”。[2]金阊:江苏苏州的别称。[3]吴歈(yú):吴地的歌曲。《楚辞.招魂》:“吴歈蔡讴,奏大吕些。”[4]夙解:有领悟的天性。[5]狡狯:开玩笑。[6]诒(dài):欺骗。[7]一粲:一笑。[8]庚申: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9]破瓜:瓜字可分剖成二八字,故称女子十六岁为破瓜之年。[10]薄幸:犹言薄情、负心。[11]叩膺:拍打着胸部。[12]张圣清:名积源,上海龙华人。秀林山:又名辰山,在上海市松江县西北。[13]碎:这里指说话罗嗦的人。[14]席纠:古人聚饮时,以一人为录事,执行酒令,通常由妓女担任,称为“席纠”。[15]兀坐:独自端坐。匡床:方正安适的床。[16]侬:吴语“我”。耦:匹配。[17]造次:急遽、匆忙。将迎:送往迎来。[18]绸缪:谓情意殷勤。[19]廉察使:主管一省司法的长官。[20]弦索:指各种丝弦乐器。[21]青衣:婢女。排当:安排。[22]射:猜测。[23]竹肉:指管乐和歌喉。《晋书.孟嘉传》:“丝不如竹,竹不如肉。”[24]迦陵鸟:迦陵为梵语迦陵频伽的省称,义译则为好音声鸟。《楞严经》一:“迦陵仙音,遍十方界。”注:“迦陵,仙禽。在卵壳中,鸣音已压众鸟,佛法音似之。”[25]新弄:新曲。[26]平康:唐长安丹凤街有平康坊,为妓女聚居的地方,后作为妓女所居处。狭斜:指小街曲巷。因小街曲巷多妓女所居,后因泛作妓女所居处。[27]鬅(péng):头发散乱的样子。[28]长鬣贾:长胡须的商人。[29]目成:以目传情。[30]合镜:同徐德言与乐昌公主破镜重圆的故事,这里指团圆、完聚。[31]溽(rùu)暑:盛夏湿热的气候。[32]移桡(ráo):移丹。桡,船桨。[33]簟(diàn):竹席。[34]林下风:《世说新语.贤援》:“王夫人(指王凝之妻谢道韫)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风气。”后因称妇女超逸之致为“林下风”。[35]媟(xiè)词:狎慢、不恭敬的话。[36]秀州:古地名,包有旧浙江嘉兴府、江苏松江府地。[37]掣[韦冓]:这里喻不能脱离开臂衣的鹰。掣:抽,抽取,这里抽身。[韦冓]:射箭或架鹰的臂衣。[38]空王:佛说世界一切皆空,因尊称佛为空王。[39]饮涕:犹言饮泣。[40]白下:南京的别称。[41]瘵(zhài)疾:疾病。[42]人腊(xī)干枯的人尸。[43]急足:指急行送信的书。[44]缄:书信。[45]汍(huán)澜:形容泪流的样子。[46]鱼雁:指书信。[47]桃叶渡:渡口名,在南京市秦淮河畔,相传晋代王献之在此歌送其妾桃叶而得名。[48]扃鐍(jiōng jué):关门上锁。[49]剥啄:叩门声。[50]卞怒:急怒。[51]挝(zhuā)詈:又打又骂。[52]逡逡(qūn):退让的样子。[53]浣(huǎn)衣:洗衣。[54]解语花: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载:“明皇秋八月,太液池有千叶白莲数枝盛开,帝与贵戚宴赏焉。左右皆叹羡久之,帝指贵妃示于左右曰:‘争如我解语花?’”[55]解脱:佛家称解除烦恼,复归自在为解脱。[56]偪:同“逼”,近。[57]椒(jiāo)觞:盛椒酒的杯子,这里谓过年时敬椒酒拜年。[58]惙惙(chuò):忧伤的样子。[59]壬戌:明天启二年(1622)。[60]含殓:为死者口中含玉后入殓。[61]修忏:僧人为死者诵经做佛事,以赎生时的过错。[62]主:指神主。[63]倩:请人替自己做事。[64]眉道人:即指陈继儒。[65]茆:同“茅”。龛(kān):盛佛像的小阁。[66]庐江吏:指焦钟卿,为古乐府诗《孔雀东南飞》中的男主角。诗写他们夫妇殉情而死。华山畿:古乐府吴声歌曲名。《乐府诗集》引《古今乐录》说:宋少帝时,南徐一士子从华山畿往云阳,见客舍中有女子,年十八九,悦之,无因,遂感心疾而死。及葬日,东度华山,比至女门,牛不肯前,打拍不动。女妆点沐浴而出,歌曰:“华山畿,君既为侬死,独活为谁施?欢若见怜时,棺木为侬开。”棺应声开,女遂入,乃合葬。[67]欧阳詹:字行周,泉州晋江(今福建南安)人。唐代文学家。据《太平广记》卷二七四《欧阳詹》条引《闽川名士传》说:他在游太原时,于乐籍中爱一妓,及妇,发誓相迎。后官国子四门助教,往京。女思之不已,遂得疾,临终前留欧阳詹一诗,欧见诗,一恸而卒。秦少游:宋代诗词作家秦观,字少游,高邮(今属江苏)人。据《夷坚志》等载:秦观南迁至长沙,有妓酷爱秦词,请于母,愿托终身。少游因时事严切,不敢偕往贬所。及少游卒于藤,丧还,将至长沙。妓先一日得诸梦,即送于途,祭毕归而自缢。[68]介静:建议作者写别传的人。[69]子墨:扬雄《长杨赋》中虚拟的人名,后代成为文士的代称。墨娥:据《云仙杂记.凤窠群女》说,姑臧太守张宪使家伎代书札,号墨娥。这里泛指代书者。
陈继儒(1558—1639),字仲醇,号眉公、糜公,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幼颖异,长为诸生,与董其昌齐名,王世贞亦雅重之。年二十九,焚弃儒士衣冠,隐居昆山,绝意仕进。顾宪成招其往东林讲学,谢弗往。亲亡,移居东佘山,杜门著述,足迹罕入城市。诸朝贵先后论荐,皆以疾辞。卒年八十二。《明史》称其“工诗善文,短翰小词,皆极风致,兼能绘事”。著有《陈眉公全集》等。
本文选自《晚香堂小品》卷十八。名为杨幽妍别传,实则是一篇爱情悲剧故事。歌妓杨幽妍,自小聪慧,不愿过卖笑生涯,希望嫁一知音。后中情于书生张圣清,张去应举,杨幽妍备受打骂,誓死等待。圣清义不负心,终于迎娶为妇,但杨已被折磨得病体奄奄,不久即离开了人世。文章写得哀怨凄婉,可作为传奇小说来读。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7-30 09:03
标题:
姚元素《黄山记》引.(明)黄汝亨
我辈看名山,如看美人。颦笑不同情[1],修约不同体[2],坐卧徙倚不同境,其状千变。山色之落眼光亦尔,其至者不容言也。庚戌春晚[3],予游黄山,有记,自谓三十六峰之美略尽。而元素后予往,以秋月,所为记简而整,有与不同者,取境使然。海子、光明顶上,元素独饶取,而予所快览丹台之云气,与石笋上下之峰幻,元素不尽也。虽然,亦各言其美也已。夫美人入宫见妒,而吾辈入山岂相妒耶?书之发览者一笑。
注释:
[1]颦(pín):皱眉头。[2]修约:为里是形态高低的意思。[3]庚戌:万历三十八年(1610)。
黄汝亨(1558—1626),字贞父,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万历二十六年(1598)进士,官至江西布政司参议。晚年归乡,谢病不复出,结庐南屏小蓬莱,以著作自娱。著有《天目游记》、《廉吏传》、《古奏议》、《寓林集》、《寓庸子游记》等。
本文选自《晚明小品选注》卷三。这是作者为友人黄元素的《黄山记》所写的小引。文章开篇将“看名山”比作“看美人”,继而对比自己的黄山游记与姚元素的黄山游记“取境”不同,“各言其美”,从而说明了由于欣赏“眼光”的不同,两人的游记各的特色。既赞美了黄山“其状千变”的美景,也揭示了姚元素游记“简而整”的风格。开头结尾都以“美人”为喻,不乏新颖巧妙之趣。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7-30 09:03
标题:
也足亭记.(明)陶望龄
吾越多崇山,环溪多植美竹,每与山为峭衍[1],上下蒙密延袤。恣目未已,大溪潢然[2],时罅篱而出,余时常乐观焉。其他罗生门巷藩圃间者,虽畦畹连络[3],以为窄迫不足游也。然樵客牧叟,嬉玩于山溪者,目饱其荫,亦犹以为门巷间物,或闻赏誉,辄更诧笑。而余北来涉淮,问其人,遂绝不知有竹。又二千里而抵京师,则诸名园争珍植之,数干靡靡而已。
朱晋甫斋后有两丛特盛,余数饮其下,辄徘徊不能去。因自嗤物以希见贵,竹不宝于越而宝于燕,固然。而余与晋甫皆越产,夫亦好其为燕之竹耶?越之人固亦有知好竹如吾二人者乎?然余向之所欲,意必深箐广林[4],纵广其苞山怀溪之胜而后厌。今晋甫有数百竿而已据其最胜,吾从之快然焉。然则物之丰约,与情之侈啬,其何尝之有。
居无何,晋甫即隙地亭之,即宋人语颜之曰“也足”。语余曰:“吾日左右于此君也,展膝袒坐,身足其荫;阒而听之,簌簌然风,足于吾耳;良夕月流,疏影交砌,反著壁上,层层如画,足于吾目,耳清目开,脱然忘身趣,足于心口不得喻。客能来者,觥筹时设,嗒然相对,与我皆足。予尝登茅山、穷天姥而观于竹者[5],信侈矣。当其所得,亦奚以加于我?且吾子之有好于是也,必为我记之。”
余曰:“子之言甚近于道,知道者有所适无所系,足乎己也,殆将焉往不足哉!”今夫川岩之奇,林薄之幽,是逸者所适以傲夫朝市者也。耽耽焉奇是崇而唯虑川岩之勿深,幽是嗜而唯忧林薄之勿䆳,斯未免乎系矣。凡系此者,不能适彼,必此之逃而彼是傲,是系于适也。以适为系者,其不能适也乃等。晋甫释乎世俗秾丽之好而放情乎诗书,处朝市之嚣杂而有林皋之趣,其于竹宜有契者。至夫轨尚超绝而又解其胶固,寄于物而不系焉,视彼数竿,富若渭川之千亩而有以自足[6],此吾所谓近于道者也。某之有意于斯道久矣。把臂入林,晋甫其尚教之。
注释:
[1]峭衍:峭,悬崖峭壁;衍,展延。这里的峭衍是形容竹子随着崖壁伸展的样子。[2]潢(huǎng)然:形容大水涌至的样子,潢,通“滉”。[3]畦畹:田亩。[4]箐(qìng):山间的大竹林。[5]茅山:即会稽山,在今浙江绍兴东南。天姥(mǔ):即天姥山,在浙江省嵊县与新昌县之间。[6]渭川千亩:汉人曾说“有渭川千亩竹,其人与千户侯等”。后人因谓竹之繁茂为“渭川千亩”。渭川,即渭河。
陶望龄(1562—1609),字周望,号石篑,万历中会试第一,授编修。后起国子祭酒,因病老,固辞不受。有《解庄集》。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7-30 09:04
标题:
叶君节《秋怀诗》跋.(明)曹学佺
予观《诗说》曰:“春,至艳也,女感之而悲;秋,至爽也,士感之而悲。”然非爽艳不能以相悦,岂二序凉燠[1],时顾颛自为政耶[2]?秋之色素,衷相喻者谁也?秋之韵长,与相属者谁也?则非丈夫士不能,而非妇人女子所能辨也。
予复有说焉,咏美人者,必以花草;咏花草者,又必以美人。山水之佳者,固入画图;图画之佳者,又肖乎山水。是故《国风》好色而不淫[3],相如言工于形似[4]。此皆诗家之正脉,韵士之极致也。
予甥叶君节,少年爽朗,刚肠素臆之士,乃其为《秋怀诗》,则若寤美人,而驰情于佳冶者,虽曰“凛哉,秋之为气”[5],殊轻柔宛转[6],不胜可怜春也,此固文人所藉以遣其笔端,而潄芳含润者。若必举其人以实之,指其事而证之,则亦不但痴人前说梦矣[7]。
注释:
[1]燠(yù):暖,热。[2]颛(zhuān):通“专”。[3]《国风》好色而不淫:语见《史记.屈原列传》。[4]相如:司马相如,汉代辞赋家。[5]“凛哉”句:语出宋玉《九辨》。[6]殊 :极。[7]痴人前说梦:指凭想象说荒唐话。
本文选自《晚明小品选注》卷三,古代诗家有悲秋之感、美人花草之喻等笔法,因而说诗者也形成了知人论世、深求寄托的传统。作者指出:叶君节的诗,名为《秋怀》,却格调轻柔婉转,不过是借诗家笔法润色辞藻,不能一一指实,这可以说是深知其人的看法。今人读古人诗,不是也该避免“必举其人以实之,指其事而证之”的思路吗?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7-30 09:04
标题:
叶子肃诗序.(明)徐渭
人有学为鸟言者,其音则鸟也,而性则人也;鸟有学为人言者,其音则人也,而性则鸟也。此可以定人与鸟之衡哉[1]?今之为诗者,何以异于是?不出于己之所自得,而徒窃于人之所尝言,曰某篇是某体,某篇则否;某句似某人,某句则否。此虽极工逼肖,而已不免于鸟之为人言矣。
若吾友子肃之诗则不然[2]。其情坦以直[3],故语无晦;其情散以博,故语无拘;其情多喜而少忧,故语虽苦而能遣;其情好高而耻下,故语虽俭而实丰。盖所谓出于己之所自得,而不窃于人之所尝言者也。就其所自得,以论其所自鸣,规其微疵,而约于至纯,此则渭之所献于子肃者也。若曰某篇不似某体,某句不似某人,是乌知子肃者哉!
注释:
[1]衡:秤。[2]子肃:叶子肃,作者友人,曾为戚继光幕僚,死于京都。《徐渭集》中有几送别诗和悼念诗。[3]以:而。
译文:
人有学作鸟的语言的,他的声音象鸟,而本性还是人;鸟有学作人的言语的,它的声音象人,而本性仍然是鸟。这就可以划定人与鸟之间的不同特征了。现在那些作诗的,又有什么和这不一样呢?他们不是出于自己所体会感受到的,而只是从别人那里剽窃已经说过了的东西,并且标榜说这一首诗是什么体,那一首则不是;这一句象谁的,那一句则不象。这样的作品即使摹仿得极其工细、极其近似,还是免不了象鸟在学人说话一样。
至于我友人叶子肃的诗,就不是如此。他的作品情感坦荡而直率,所以语言不隐晦;他的作品情感自由而开阔,所以语言不受拘束;他的作品情感喜悦多而忧愁少,所以即使用语苦涩也能排遣;他的作品情感追求高尚而以卑下为耻,所以语言即使很简略而含义却很丰富。这就是所谓出于自己所体会感受到的,而不是从别人那里剽窃已经说过了的东西啊。就他自己所体会感受到的,来评论他自己所发表的,提醒他改正细小的缺点,从而不断精炼到极其纯净的境界,这就是徐渭所要奉献给叶子肃的话啊。假如说他某一篇不象某体,某一句不象某人,这怎么算得上是理解叶子肃呢?
本文选自《徐渭集.徐文长三集》卷十九。这是作者为其友人叶子肃诗所写的序。序中对当时拟古派的诗作作了尖锐的讽刺与挖苦,说他们“不免于鸟之为人言”,也就是鹦鹉学舌而已。同时,称赞叶子肃的诗“出于己之所自得,而不窃于人之所尝言者也”。这也就是徐渭的创作主张。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7-30 09:06
标题:
夜度两关记.(明)程敏政
予告谒南归[1],以成化戊戌冬十月十六日过大枪岭[2],抵大柳树驿时[3],日过午矣,不欲但已,问驿吏,吏绐言虽晚尚可及滁州也[4]。上马行三十里,稍稍闻从者言,前有清流关[5],颇险恶多虎。心识之[6]。抵关,已昏黑,退无所止,即遣人驱山下邮卒[7],挟铜钲束燎以行[8]。山口两峰夹峙,高数百寻[9],仰视不极[10]。石栈岖崟[11],悉下马,累肩而上[12],仍相约,有警,即前呼噪为应。适有大星光煜煜自东西流,寒风暴起,束燎皆灭,四山草木萧飒有声。由是人人自危,相呼噪不已,铜钲哄发,山谷响动。行六七里,及山顶,忽见月出如烂银盘,照耀无际,始举手相庆。然下山犹心悸不能定者久之。予默计此关,乃赵点检破南唐擒其二将处[13]。兹游虽险,而奇当为平生绝冠。夜二鼓[14],抵滁阳[15]。
十七日午全椒[16],趋和州[17]。自幸脱险即夷[18],无复置虑。行四十里,渡后河[19],见面山隐隐。问从者,云:“当陟此,乃至和州香林院。”已而日冉冉过峰后,马入山嘴,峦岫回合[21],桑田秩秩[22],凡数村,俨若武陵、仇池[23],方以为喜。既暮,入益深,山益多,草木塞道,杳不知其所穷,始大骇汗。过野庙,遇老叟,问此为何山,曰:“古昭关也[24],去香林尚三十余里。宜急行,前山有火起者,乃烈原以驱虎也[25]。”时铜钲、束燎皆不及备。傍山涉涧,怪石如林,马为之避易[26],众以为伏虎,却顾反走,颠仆枕藉,呼声甚微,虽强之大噪,不能也。良久乃起,循复岭以行,谛视崖堑[27],深不可测。涧水潺潺,与风疾除。仰见星斗满天,自分恐不可免。且念伍员昔尝厄于此关[28],岂恶地固应尔耶?尽二鼓,抵香林,灯下恍然自失,如更生者。
噫!予以离亲之久,诸所弗计,冒险夜行,度二关,犯虎穴,虽濒危而幸免焉,其亦可谓不审也已,谨志之,以为后戒。
注释:
[1]告谒:请假。[2]成化戊戌:成化十四年(1478)。成化,明宪宗朱见深年号。大枪岭:在今安徽省滁州市西六十里。[3]大柳树驿:又名大柳寨,在安徽滁州市西北五十里。[4]绐(dài):欺骗。须:等到。滁州:今安徽滁州市。[5]清流关:在安徽滁州市西北二十五里。[6]识(zhì):记住。[7]邮卒:指驿站的守卒。[8]铜钲(zhēng):古代一种乐器,后指铜锣。束燎:火把。[9]寻:古代以八尺为一寻。[10]不极:不能看到顶峰。[11]石栈:山岩上挖凿的道路 ,岖崟(yín):山石险峻的样子。[12]累肩:形容石栈陡峭,前面行走的人好像踩在后面人的肩上。[13]赵点检:指赵匡胤,在他后周任殿前都点检。二将:指南唐大将军姚凤、皇甫晖。[14]二鼓:二更天。[15]滁阳:即滁州。因其地在滁水之北,故名。[16]全椒:今安徽全椒县,在滁州南。[17]和州:今安徽和县。[18]夷:平。[19]后河:在今安徽和县北。[20]香林院:在和县北三十五里。[21]岫(xiù):峰峦。[22]秩秩:整齐的序的样子。[23]武陵:今湖南常德市。这里指晋代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所说的桃源。发现桃花源的人是武陵人。仇池:在今甘肃省成县西,本名“仇维”,因山上有池,故又称仇池。据《宋书.氐胡传》说:“仇池地方百顷,因以百顷为号,四面斗绝,高平地方二十余里,羊肠蟠道,三十六回。山上丰水泉,煮土成盐。”[24]昭关:在安徽金山县北,两山对峙,形成交通要道。春秋时为吴楚两国的界关。[25]烈原:烧山。[26]避易:退避。[27]崖堑:陡崖和深沟。[28]伍员:字子胥。他父兄被楚平王杀害,逃往吴国,“到昭关,昭关欲执之。伍胥遂与胜独身步走,几不得脱”。事见《史记.伍子胥列传》。
程敏政(1445?—1499),字克勤,休宁(今属安徽)人。十岁,以神童荐,诏读书翰林院。成化二年(1466)进士,入翰林院为编修。历左谕德,直讲东宫。孝宗即位,擢少詹事,兼侍讲学士。弘治五年(1492),改太常卿兼侍读学士,进礼部右侍郎,专典内阁。十二年,与李东阳主持会试,被诬鬻题,下狱。得释后即病故。敏政学问该博,见称于时。著有《篁墩文集》九十三卷。又辑有《明文衡》、《宋遗民录》、《新安文献志》等。
本文选自《篁墩文集》卷十三,文章记载了作者因省亲心切,夜渡清流关和昭关遇惊险事。虽然两次都是虚惊,两次虚惊同样是夜渡地势除恶而又多虎的关隘,但在作者笔下,却各有不同的写法,都写得扣人心弦,其情其境,读者宛如亲历。作者用笔跌宕起伏,曲折回合,极尽腾挪之妙,但这又是通过极自然的文字,巧妙的布局来完成的。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7-30 09:09
标题:
一瓢道人传.(明)袁中道
一瓢道人,不知其名姓,尝持一瓢浪游鄂岳间[1],人遂呼为一瓢道人。道人化于澧州[2]。澧之人,渐有得其踪迹者,语予云:“道人少读书不得志,弃去,走海上从军。时倭寇方盛,道人拳勇非常,从小校得功,至裨将[3],后失律畏诛[4],匿于群盗,出没吴楚间,久乃厌之,以资市歌舞妓十馀人,卖酒淮扬间,所得市门资,悉以自奉,诸妓更代侍之。无日不拥艳冶,食酒肉,听丝竹,饮食供侍,拟于王者。又十馀年,心复厌之,亡去,乞食湖湘间。后至澧,澧人初不识,既久,出语颠狂,多奇中,发药有效。又为人画牛。信口作诗,有异语,人渐敬之。馈好衣服饮食,皆受而弃之,人以此多延款道人。道人栖古庙中。一日于炉灰里取金一挺,付祝云[5]:‘为我召僧来礼忏。’忏毕,买一棺自坐其中,不覆,令十馀人移至城市上,手作拱揖状,大呼曰:‘年来甚扰诸公,贫道别矣。’虽小巷间,无不周遍,一市大惊。复还至庙中,乃仰卧命众人曰:‘可覆我。’众人不敢覆,视之,已去矣。遂覆而埋之。举之甚轻,不类有人者。”余闻而大异焉。
人又问曰:“审有道者[6],不宜淫且盗;淫且盗者,又不宜脱然生死。余大有疑,以问子。”余曰:“余与汝皆人也,乌能知之?夫济颠之酒也[7],三车之肉也[8],锁骨之淫也[9],寒山、拾得之垢也[10],皆非天眼莫能知也。古之诸佛,固有隐于猪狗中者,况人类乎?予与余何足以知之哉!”
注释:
[1]鄂岳间:指湖北湖南一带。鄂,湖北鄂城,代指湖北。岳:南岳衡山,代指湖南。[2]化:即死。澧州:地名,明洪武九年,隶常德府,在今湖南境内。[3]裨将:副将。[4]失律畏诛:没有按规定办事,怕被斩首。[5]祝:指庙祝,旧时庙里管理香火的人。[6]审:确实、果真。[7]济颠:宋末僧人,名道济,佯狂不拘细节,饮酒吃肉,游行市进间,人以为颠,故称济颠。[8]三车:即三车和尚,育龄代高僧窥基的别号,曾从玄奘译经。性豪侈,不忌洒肉。[9]锁骨:女尼,自谓菩萨化身,供男子淫欲而传道。圆寂后全身骨节钩连如锁。[10]寒山、拾得:唐代二僧,皆喜作诗,又状类疯颠,不拘小节。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7-30 09:10
标题:
医戒.(明)李东阳
予年二十九[1],有脾病焉,其症能食而不能化,因节不多食,渐节渐寡,几至废食,气渐苶[2],形日就惫。医谓:“为瘵也[3]。”以药补之,病益甚,则补益峻[4]。岁且尽[5],乃相谓曰:“吾计且穷矣,若春水旺[6],则脾土必重伤。先君子忧之[7]。”
会有老医孙景祥氏来视,曰:“及春乃解。”予怪问之,孙曰:“病在心火(8),故得木而解。彼谓脾病者,不揣其本故也。子无乃有忧郁之心乎?”予爽然曰[9]:“噫!是也。”盖是时予屡有妻及弟之丧[10],悲怆交积,积岁而病,累月而惫,非惟医不能识,而予亦忘之矣。于是括旧药尽焚之,悉听其所为,三日而一药,药不过四五剂,及春而果差[11]。
因叹曰:“医不能识病,而欲拯人之危,难矣哉!”又叹曰:“世之徇名遗实[12],以躯命托之庸人之手者,亦岂少哉!嚮不此医之值[13],而徒托诸所谓名医,不当补而补,至于惫而莫之悟也!”因录以自戒。
注释:[1]予年二十九:时值成化十一年乙未(1475)。[2]苶(nié):衰弱。[3]瘵(zhài):《说文》:“瘵,病也。”此处盖指脾病。[4]峻:急迫。[5]岁且尽:一年将终。[6]“春水”二句:中医以五行与五脏相配,脾属土,故称“脾土”。脾之功能在于运化水湿,春季水盛,将加重脾脏负担,故曰:“脾土必重伤”。[7]先君子:亡父之敬称。[8]“心火”二句:心属火。中医以五行与五时(春、长夏、夏、秋、冬)相配,春属木。木能生火,故有心病之人,至春季心火便得以散发,故曰“得木而解”。[9]爽然:明白清楚。《说文》:“爽,明也。”[10]“是时”句:成化甲午,作者二十八岁,三弟三川亡。次年,继室岳夫人(岳正之女)又卒。[11]差(chài):同“瘥”,病逾。[12]徇名遗实:谓徒慕其名,而不究其实际情形。徇:随顺。遗:抛弃。[13]嚮:倘或。值:遇。
译文:
我二十九岁时,脾有毛病。症状是能吃而不能消化,因此就节制饮食,后来越节越少,几乎将废食了。精神日渐衰颓,形状也日益显得憔悴。医生说“这可是痨病呢”,便用补药来补。病越发利害,补就越发加重。快到年终,医生说:“我的办法也想尽了,如果来年春木旺,那末,脾土必受重伤。”父亲为此很耽心。
这时恰有老医生孙景祥先生来看病,说:“到了春天就没事。”我感到奇怪便问他,他说:“病在心火,所以得木而消失。那个医生当作脾病来医,这就没有摸到它的根。您莫非有什么悲伤的心事么?”我恍然说:“哟!对啦。”因为我这时连续碰上妻和弟的丧亡,悲怆交集,积年累月,因病而疲。非但那个医生不理解,连我自己也忽略了。随即收集所有的旧药全烧掉,全都听从孙医生的诊治,三天服一剂药,不过四五剂,到春天病果然好了。
我因此很有感慨:医生不识病理,要想解救人的危急,难得很哪!又叹道:世上那些从名忘实,将性命寄托在庸人手中的人难道还少么?当初如果不遇到那位老医生,只托之于所谓名医,不当补而补,直到精疲力尽还是不明白啊!因此就写下来警戒自己。
李东阳(1447—1516),字宾之,号西涯,茶陵(今属湖南)人。天顺八年(1464)进士,授编修。弘治间,进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与首辅刘健等竭心献纳。武宗朝,刘谨用事,东阳委蛇避祸,然于谨所为乱政多所补救,又能保全善类,奖掖后进。立朝五十年,门生满天下,为当时文坛领袖。有《怀麓堂全集》。
庸医害人自不必说,而病者“徇名遗实,以躯命托之庸人之手”,亦是取祸之道。凡事皆然,非独医者。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7-30 09:11
标题:
贻华亭诸亲友诗序.(明)何良俊
余旅寓留都[1],故乡诸亲友每有来讯,即讽余南归。尝闻昔人以轩冕为桎梏[2]。夫轩冕者本荣身之具也,然不免于牵曳[3],由达情任性者视之,其于桎梏等耳。若吴中士[4],竞营厚产,多者以万计,其次不减数千。故皆受有司绦笼[5],每一接见病若夏畦[6],其为桎梏,孰甚于是?
余羁旅贫困,有时绝粮,岂不知故乡尚有旧业可赖,或庶几不至乏绝?然士可杀不可辱,纵令饿死,不犹愈于低头就之乎?且良俊譬若笼中之鸟,今幸已解决,宁可自求更处笼中哉?脱去一笼,复入一笼,此自贻伊戚[7]。他日谁复怜之?谁复念之?又谁复肯解放之耶?
夫建康旧都[8],其留守大臣暨诸僚,皆与内庭埒[9],但事简乏权,颇称闲局[10]。士大夫避炎畏逼者辄来就之,并是一时胜流,亦皆怜才下士。见良俊颇工笔札[11],兼善名理[12],说剑谈兵,考文辨制,下至词曲亦能知其音调[13],故常下榻待之[14]。又以良俊失意无聊,不欲责以苛礼。良俊性复疏宕,每至,即抵掌谈笔于其坐。诸公亦无牾也[15]。假令亲友强之南归,不知教何此着此?其能免穷愁勃窣窘死哉[16]?故聊寄傲以毕余年[17]。古人常寄傲泉石,余乃今寄傲于公卿间,此亦一大奇事也。
吾家子晳[18],史称其明目秀眉,真素通美,博通群书,善于谈论,率到好狎,遨游人间,大言箕踞,公卿皆下之。时驾柴车,恣心所适,致醉而归,时人号为通隐。此即秣陵故事[19]。今日良俊适在秣陵,熟知子晳千年之后,复有一云孙似之耶?辄用韵寄怀,以贻同好[21]。
注释:
[1]旅寓留者:时作者任南京翰林院孔目。永乐十九年(1421),改京师为南京,北京为京师,南京因称留都。[2]轩冕:乘轩服冕,借指显贵。[3]牵曳:牵引,牵掣。[4]吴中:今苏州。[5]绦笼:喻束缚。绦:系鸟足之丝绳。[6]病若夏畦:《孟子.滕文公下:》:“胁肩谄笑,病于夏畦。”谓强为媚悦之颜,其累甚于夏日在菜地劳作。畦,灌园,浇水。[7]自贻伊戚:犹言自寻烦恼,自讨苦吃。贻:通“遗”,留下。伊,是,此。戚,通“慼”,忧苦。[8]建康:即南京。[9]与内庭埒:明迁都北京后,在南京仍设有一套与北京相似之官僚机构,官吏品秩亦同,但少实权,故下文称事简乏权。内庭,宫禁之内,指朝延。埒,相等。[10]闲局:闲散无事之官署。[11]笔札:指创作诗文。[12]名理:魏晋人士尚清谈,称辨析名称事理为名理。何良俊精熟《世说新语》,尝仿其体,作《皇明世说新语》。[13]知其音调:良俊爱好戏曲,精通音律,为明代著名戏曲批评家。[14]下榻:接待宾客。《后汉书.徐穉传》:“蕃在郡不接宾客,唯穉来特设一榻,去则县之。”[15]牾:抵触。[16]勃窣:匍匐而行。司马相如《子虚赋》:“媻珊勃窣,上乎金堤。”又,吴地方言,体短步涩曰勃窣。[17]寄傲:寄托傲世之志。[18]“吾家”句:何点子字晳,齐梁时人。《梁史》本传云:“容貌方雅,博通群书,善谈论。家本甲族,亲姻多贵仕。点虽不入城府,而遨游人世,不簪不带,或驾柴车,蹑草 ,恣心所适,致醉而归,士大夫多慕从之。时人号为通稳。”真素通美:谓资质通脱美好。率到:真率,纵瓷。狎:戏谑。箕踞:傲慢不敬之態。柴车:弊恶之车。通隐:谓出处皆可隐遁,不拘泥於一端。[19]秣陵:今南京,六朝故都。[20]云孙:犹远孙。孙之子,一世为曾孙,二孙为玄孙,三世为来孙,四世为昆孙,五世为仍孙,六世为云孙。[21]贻同好:赠送志同道合者。其诗云:“不论泽国与神京,心远从自地自清。刘伶到处便埋骨,陶潜去留不吝情。试言东海滩头鹤,讵胜秦淮树底莺?招隐劳君频怅望,移文元在秣陵城。”
何良俊(1506—1573),字元郎,号柘湖,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喜靖中,以岁项生入国学,特授南京翰林院孔目。弃去,适倭扰海上,留金陵数年,复移居苏州,与文徴明等游。年七十始归故里。良俊少而笃学,与弟良傅并有才名,时人比之二陆。家藏图书四万卷,涉猎殆遍。又通音律,自度乐曲。有《何翰林集》。
何良俊性格通脱任诞,有晋代士夫之风。文章简淡有味,仿《世说新语》之词。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7-30 09:13
标题:
移树说.(明)李东阳
予城西旧茔久弗树[1],比辟地东邻[2],有桧百余株,大者盈拱[3],高可二三丈,予惜其生不得所。有种树者曰:“我能为公移之。”予曰:“有是哉?”请试,许之。
予尝往观焉。乃移其三之一。规其根围数尺[4],中留宿土,坎其四周[5],及底而止。以绳绕其根,若碇然[6],其重虽千人莫能举也。则陊其坎之稜[7],絙树腰而卧之[8],根之罅实以虚壤[9],复卧而北,树为壤所塾,渐高以起,卧而南亦如之。三卧三起,其高出于次。棚木而床[10],横载之,曳以两牛[11],翼以十夫[12],其大者倍其数。行数百武[13],植于墓后,为三重。阅岁而视之,成者十九。则又移其余,左右翼以及于门[14]。再阅岁而视之,其成者又十而九也。于是条干交接,行列分布,郁然改观,与古墓无异焉。夫规大而坎疏,故根不离;宿土厚,故元气足;乘虚而起渐,故出而无所伤。取必于旦夕之近,而巧夺于二十余年之远,盖其治之也有道,而行之也有序尔[15]。
予因叹夫世之培植人材,变化气习者,使皆得其道而治之,几何不为君子归也哉?族子嘉敬举乡贡而来[16]。予爱其质近于义,留居京师,与之考业论道,示之向方[17],俾从贤士大夫游,有所观法而磨砺[18],知新而聚博[19]。越三年,老业并进,再诎有司[20],将归省其亲。予冀其复来,以成其学,且见之用也。作《移树说》以贻之。
注释:
[1]予城:指作者故里湖南茶陵。旧茔:犹祖坟。[2]比:近来。[3]盈拱:合抱。[4]规:环绕树根划定所掘坎穴之面积。[5]坎:掘土成坎,用作动词。[6]碇(dìnɡ):停船时用以沉落水中之石块,类今之锚。[7]陊(duò):毁坏。稜:指土坎之类某一边。[8]絙(ɡěnɡ):大绳。这里作动词,指以词綑缚。[9]填。虚壤:所挖之浮土。[10]棚木:架木。[11]曳:牵引。[12]翼:协助。[13]百武:百步。[14]门:指墓门。[15]尔:通“耳”。[16]乡贡:即乡试,录取者为举人。[17]方:正道。[18]观法:观摩,效法。[19]聚博:积学博识。[20]诎(chù):通“黜”,摈退不取。有司:指考官。
译文:
我家的城西旧坟无高木已久。近来拓地于东邻,有桧柏百余株,大的合围,高约二三丈。我为它们长在不相称的地方而可惜。有一个种树人对我说:“我能够替大人移植。”我说:“你真能够做得到么?”他请求试试看,我答应了他。
我曾经去观察过。他先移其三分之一,环绕树根周围几尺,中留原土。四周都挖了坑,挖至根脚而止。用绳绕着树根,就像系碇那样,但它的重量虽千人也拿不动,便敲掉树坑的边角,将绳子缚住树腰而平放下来,树根的缝道里放着松泥。再朝北平放,树身之下用泥土充垫,逐渐高升,朝南放时也是这样。三放三起,树便高出于坑。又以木头搭成床棚横载其上,用两头牛来拖,十个壮汉相帮。更粗重的树便使用双倍的力量。走了几百步,在墓后种成三行。过了一年去看,成活的有十分之九,于是又移运余树,种在左右两边以及墓门。再过一年去看,成活的又是十分之九了。从此枝干相接,行列分布,气象庄严与前大异,和古墓完全一样。由于周围大而坑疏朗,所以根不离树;原土厚,所以元气足;徐徐乘虚而起,所以出土后无所损伤。取之非在旦夕之间不可,而巧妙却能超越于二十余年之前,看来因为平日已积累了移树的经验,而在实践时又很有条理的缘故罢。
我因此深感世上一些培植人材,化融气质的人,如果都能得其道而治理,那么,不是很快就能够得到良好的名声么?族孙嘉敬因应乡贡考试而至京城,我爱其气质近于道义,便留他住下,和他探学论道,并指导努力之方,好让他随从有德才的文士们就教,有所效法而琢磨,知新而聚博。过了三年,他的志向学业都有进步,还是不被主考的试官录取,于是打算回乡省亲。我期望他能再来京师,成就学业,并且能够被录用,因此写这篇论说赠别。
此篇写法与《医戒》略同,详于叙事,略于议论,皆以亲历之事,引出深刻道理,文字朴实,而耐人寻味。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7-31 08:48
标题:
遗夫人书.(明)夏完淳
三月结缡[1],便遭大变,而累淑女相依外家[2]。未尝以家门盛衰,微见颜色。虽德曜齐眉,未可相喻;贤淑和孝,千古所难。不幸至今吾又不得不死;吾死之后,夫人又不得不生。上有双慈,下有一女,则上养下育,托之谁乎?然相劝以生,复何聊赖!芜田废地,已委之蔓草荒烟;同气连枝[3],原等于隔肤行路。青年丧偶,才及二九之期;沧海横流,又丁百六之会[4]。茕茕一人[5],生理尽矣。呜呼,言至此,肝肠寸断,执笔心酸,对纸泪滴。欲书则一字俱无,欲言则万般难吐。吾死矣!吾死矣!方寸已乱。平生为他人指画了了,今日为夫人一思究竟,便如乱丝积麻。身后之事,一听裁断,我不能道一语也!停笔欲绝。去年江东储贰诞生[6],名官封典俱有[7],我不曾得。夫人,夫人!汝亦先朝命妇也[8]。吾累汝,吾误汝!复何言哉?呜呼,见此纸如见吾也!外书奉秦篆细君[9]。
注释:
[1]结缡:结婚。[2]外家:娘家。[3]同气连枝:语出南朝梁周兴嗣《千字文》:“孔怀兄弟,同气连枝”。连枝,常用以比喻兄弟关系。[4]百六:古人认为百六阳九为厄运。[5]茕茕(qióng):没有兄弟,孤独。[6]储贰:太子。[7]封典:封建王朝给予臣子或其祖先以爵位名号的典礼。[8]命妇:受有封号的妇女。[9]秦篆:作者的妻子钱秦篆。细君:代称妻子。
夏完淳(1631—1647),字存古,华亭(今江苏省松江县)人。他的父亲夏允彝,明亡后组织义军抗清,明福王南都失陷后,兵败投水殉难。夏完淳14岁就随父抗清,父亲死后,又与其师陈子龙等继续与清兵作战。顺治四年(1647)夏,在故乡被捕,解往南京,拒绝诱降,英勇就义,年仅17岁。著作今有《夏完淳集》,1959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校订。《夏完淳集笺校》,白坚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本文选自《夏完淳集》。这是夏完淳就义前夕写给妻子的遗书,信中称赞了妻子深明大义、贤淑和孝的品德,为自己“不得不死”而累及妻子无处托身深表歉疚和牵挂。全文以泪写成,表达了作者与妻子不忍决别,欲言难言的痛苦心情。令人读此信,也为之泪下。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7-31 08:48
标题:
遗子说.(明)张元忭
客有广买田宅以遗其子者,其言曰:“不如是不足以遗吾子。”张子闻而诘之曰[1]:“子之父遗子几何?子之祖遗若父又几何?”客曰:“吾祖所遗簿田敝庐耳,吾父始拓之,至予又拓之。”张子曰:“若是,则安用子之汲汲焉为若子谋也[2]?”客曰:“夫人之子,亦安得人人贤且智,如吾父子之能自创立者。”张子逌然而笑曰[3]:“噫!子过矣,子过矣!子亦安可逆料汝之子不贤且智,如若父与子之能自创立也,而汲汲焉为之谋耶?若子广田宅以遗若子,而逆待之以不肖,遗之虽厚,待之实薄矣。且子既以不肖待若子,又安望若子以贤且智自待,而终守子之所遗也。夫我则不然。我将以贤且智待吾子,即亡以遗吾子[4],视子之待若子,不已厚乎?”
客默然而退。
注释:
[1]张子:作者自称。[2]汲汲焉:急切的样子。[3]逌(yóu)然:悠闲自得的样子。[4]亡:同“无”。
张元忭(1538—1588),字子荩,号阳和,绍兴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幼好学,素羸弱,母戒毋过劳,乃藏灯幕中,俟母寝始诵。十余岁时,即以气节自负。明隆庆五年(1571)廷试第一,授编撰。后进左谕德,直经筵。以疾卒,谥文恭。著有《不二斋文选》、《绍兴府志》、《云门志略》等。
本文选自《张阳和文选》卷三。文章在为儿子遗留些什么问题上展开了论说,批判了为儿子广买田宅的做法,认为应当在培养儿子贤且智上下功夫。这样才能使他们自己去创业,去开拓。这种重在从人品学问上教育子女,培养其成材的做法,在今天还有借鉴的意义。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7-31 08:49
标题:
义士杨景和埙传.(明)张弼
天顺间[1],锦衣卫指挥门达怙宠骄横[2],凡忤之者,辄嗾觇卒潜致其罪[3],逮捕拷掠,使无诘证,莫可反异。由是权倾一时,言者结舌。其同僚袁彬质直不屈[4],乃附以重情,拷掠成狱。内外咸冤之,莫或敢发也。
京城有杨埙者,戍伍之余夫也[5]。素不识彬,为之上疏曰:“正统十四年[6],驾留沙漠,廷臣悉奔散逃生,惟袁彬一人,特校尉耳,乃能保护圣躬,备尝艰苦。及驾还复辟[7],授职酬劳,公论称快。今者无人奏劾,卒然付狱,考掠备至,罪定而后附律[8],法司虽知其枉[9],岂敢辨明。陷彬于死,虽止一夫,但伤公论,人不自安。乞以彬等御前审录,庶得明白,死者无憾,生者亦安。臣本一芥草茅,身无禄秩[10],见此不平,昧死上言。”遂击登闻鼓以进[11],仍送卫狱[12]。
达因是欲尽去异己者,乃缓埙死,使诬少保吏部尚书华盖大学士李贤指使[13]。埙佯诺之。达遂以闻会三法司[14],鞫于午门前[15],埙乃直述,所言皆由己出,于贤无预。达计不行,而彬犹降黜,居第尽毁。
未几,英宗升遐[16]。言者劾达罪,举埙事为证。达谪死南丹[17],彬复旧职,代达总卫事。成化初[18],修《英宗实录》。称“义士杨埙”云。
埙字景和,其先某处人。父为漆工。宣德间[19],尝遣人至倭国传泥金画漆之法以归[20],埙遂习之,而自出己见,以五色金钿并施[21],不止如旧法纯用金也,故物色各称,天真烂然,倭人见之,亦齚指称叹[22],以为不可及。盖其天资敏悟,于书法诗格不甚习,而往往造妙,故其艺亦绝出古今也。既不避权奸,为此义举,人亦莫敢以一艺目之。有欲授之以官者,不就,遂隐于艺以自高。
华亭张弼论曰:义者,无所为而为,合天下之公论者是也。使虽公论,行之以私,则其中已不义矣。若埙者,于彬无恩,于达无隙,又非言官,以图塞责也。特以公论所激,挺身以突虎口,其不死者幸也,勇于行义何如哉!然此公论,具人面目者皆能知之,而高冠长裾,号称科第人物者,乃低佪淟涊[23],甘为之扫门捧溺,无所不至,而覸然自得[24],夸噪于人,何利害之移人乃如是其烈耶!闻埙之风,亦可少愧矣!予来京师,国子祭酒乡先生陈汝同曰[25]:“埙真义士也,吾欲为之作传。”先生没而传未作,弼故补之。不特为埙计也,庶亦励世之顽无耻者云。说明:张弼(1425—1487),字汝弼,自号东海,松江华亭(今属上海市)人。成化二年(1466)进士,授兵部主事,进员外部,迁南安知府。治绩颇著。后谢病归,南安士民为之立祠。弼自幼聪颖,工草书,为世所重。又善诗文,与李东阳、谢铎善。尝自言“吾平生书不如诗,诗不如文”。李东阳以为英雄欺人之语。《加库全书总目》谓其文“直抒胸臆,不事锻炼”。著有《东海文集》、《鹤城稿》等。
注释:
[1]天顺:明英宗复辟后的年号,相当于公元1457—1464年。[2]锦衣卫:即锦衣亲军都指挥使司。明代设置,其原来的职掌为护卫皇宫和掌管皇帝出入的仪仗。明太祖特令兼管刑狱,赋予巡察缉捕和审问的权利。其最高长官为指挥使,常由皇帝的亲信充任。门达:丰润(今属河北)人。天顺初,以“夺门”功,进锦衣卫指挥使。遍布鹰犬,入狱者日众,文臣受害尤甚,宪宗立,言官交章论劾,充军广西。怙(hù)倚仗。[3]觇(chān)卒:密探。觇,窥视。[4]袁彬:字文质,江西新昌人。正统末,以锦衣校尉扈英宗北征。土木之变,从官奔散,彬独随侍。及入沙漠,与帝同寝,英帝复辟,历擢指挥使掌锦衣卫,官终前军都督。[5]戍伍:守边部队。[6]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正统为明英宗年号。[7]复辟:指明英宗恢复皇位,重新称帝。辟,谓君主。[8]附律:增附的律例。[9]法司:掌司法刑狱的官署。[10]禄秩:俸禄官品。[11]登闻鼓:古代帝王为了听取臣下谏议或冤情,在朝堂外悬鼓,许击鼓上闻,谓之登闻鼓。[12]卫狱:锦衣卫狱。[13]李贤:字原德,邓县(今属河南)人。宣德进士。正统初,扈从英宗北征。英宗复辟,入直文渊阁,预机务。未几,进吏部尚书。位居首辅,颇多匡辅。宪宗即位,进少保、华盖殿大学士。卒于官。[14]三法司:指全国高级司法机关刑部、都察院、大理寺。[15]鞫(jū):审讯。[16]升遐:升天,因指帝王的死。[17]南丹:今广西僮族自治区南丹县。[18]成化:明宪宗年号。成化元年为公元1465年。[19]宣德:明宣宗年号,相当于公元1426—1435年。[20]泥金:金屑。[21]金钿:金花钗。[22] 齚(zé)指:咬着手指。[23]低徊:徘徊。淟涊(tiǎn niǎn):污浊。[24]覸(jiàn)然:偷偷地看着人的样子。[25]国子祭酒:主管学政、领所隶国子监等学。乡先生:同乡先辈。
本文选自《明文在》卷八十四。杨埙是一位天资敏悟、有创造性的平民艺术家。但更主要的,他是一位见义勇为的义士。当锦衣卫指挥门达怙宠骄横,诬陷同僚袁彬,拷掠成狱,官吏们虽然都为袁彬叫屈,但没有人敢于出面援救,这时只有素不相识的杨埙,敢于上疏喊冤。同时,又用谋略揭穿了门达欲诬华盖殿大学士李贤的阴谋。这是一位有勇有谋,有才有艺,而又不愿为官的可敬人物。作者在表彰他的同时,也鞭挞了权贵及那些为权贵们“扫门捧溺”的“高冠长裾”的“科第人物”,可谓一箭双雕。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7-31 08:49
标题:
邑令战死.(明)李诩
六月廿三日[1],邑父母钱公晚出擒倭[2],被杀,从公者二十余人皆死。
公先御之于石撞,矢尽继以瓦石,身被一箭,倭贼遁去。有团长吴兑死之,公祭以文曰:“鹤洲主人悯吴团长之死也而吊之。呜呼,予以千人拒贼之来,千人走而予独后,汝以百人追贼之往,百人免而汝独死。噫,予幸而汝不幸耶!哀汝所以伤,予也,汝死矣,余哀而吊之,彼未死矣。不知前之走而免者与夫闻风而避者其愧死乎否也?一劝一惩,风纪攸系[3],汝其有知,信予心而颔之。尚飨。”是文既书于轴,因无暇发,留于前库中。
公以兵宪王公从古命[4],方率邑兵援靖江[5],不虞倭贼之至也,得报,亟驰接战,身罹数刃,马跃陷泽中,不幸死。贼且持公首悬于营,募谍者得之[6],始克完殓。
夫公之死,非仓卒遘也[7],乃平日所素植也。夏季应支俸,己独不支,曰:“民伤如此,何以俸为?”潜以印印其里衣,已预计郊原之莫辨矣[8]。呜呼伤哉!始闻倭信时,各乡民拥入城者几万计,王公将不纳,钱公独挺身任之,而民得以不及于难。王与任公同入城[9],万民齐声呼曰:“惟苏州任兵爷救得小民,王兵爷在此,我等无靠。”哭声震天,余所亲见,诚哉莫作乱离人也。识者曰:“钱公之决于死,亦王公有以激之,当日因倭势太悍,王公不欲出战,仅侥幸城中。钱公愤然跃马,慷慨赴之,卒陷不测。使王肯上下同心,以保民为计,钱公岂遽及此哉!”
钱公名錞,号鹤洲,湖广显陵卫官籍[10],嘉靖庚戌科进士[11],中时年二十六,战死时才三十一岁耳。
注释:
[1]六月二十三日:嘉靖三十四年(1555)的六月二十三日。[2]邑父母:尊称县令。县令被称父母官,故这么说。[3]攸:所。[4]兵宪:领兵的长官。[5]靖江:在今江苏省,与江阴隔江相望。[6]谍者:间谍。[7]遘:遭遇。[8]郊原:这里谓陈尸郊野平原。[9]任公:指苏州同知任环。环,长治人,嘉靖进士。迁苏州同知。御倭数有功,与士卒同寝食。官至山东右参政。[10]湖广:明代称今湖北湖南为湖广。显陵卫:在今湖北钟祥。显陵为明世宗生父兴献王之墓,世宗即位,追尊为兴献皇帝,故其墓称“显陵”。卫,是明代所设的卫所,后相沿成地名。[11]嘉靖:明世宗年号。庚戌科:庚戌年考试的那一科,就按年代称“庚戌科”。庚戌为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
李诩(1505—1593),字德原,自号戒庵老人,江阴(今属江苏)人。他曾七试场屋,但都落第,遂绝意仕进。个性耿直,一生坎坷。著有《世德堂吟稿》、《名山大川记》、《续吴郡志》、《心学摘要》、《戒庵老人谩笔》等。今仅存《戒庵老人漫笔》和《续吴郡志》传世。
本文选自《戒庵老人漫笔》卷四。这是一篇表彰江阴县令钱錞在抗倭斗争中死难的纪事文。“倭寇”,是明代东南沿海地区的一大祸害,对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也激起了人民可歌可泣的壮烈斗争。本文所记的钱錞,就是一位身先士卒的抗倭县令。文章描写了他勇敢、顽强的斗争精神,表彰了他为民、保民的思想品德。更鞭挞了那些只知保全自己性命,不肯上下同心,“以保民为计”的官僚们。文中对江阴邑令充满了景仰之心、缅怀痛惜之情。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7-31 08:50
标题:
瘗旅文.〔明〕王守仁
维正德四年秋月三日[1],有吏目云自京来者[2],不知其名氏,携一子一仆,将之任,过龙场[3],投宿土苗家[4]。予从篱落间望见之[5],阴雨昏黑,欲就问讯北来事,不果。明早,遣人觇之[6],已行矣。
薄午[7],有人自蜈蚣坡来,云:“一老人死坡下,傍两人哭之哀。”予曰:“此必吏目死矣。伤哉!”薄暮,复有人来,云:“坡下死者二人,傍一人坐叹。”询其状,则其子又死矣。明日,复有人来,云:“见坡下积尸三焉。”则其仆又死矣。呜呼伤哉!
念其暴骨无主,将二童子持畚、锸往瘗之[8],二童子有难色然。予曰:“嘻!吾与尔犹彼也!”二童闵然涕下,请往。就其傍山麓为三坎[9],埋之。又以只鸡、饭三盂,嗟吁涕洟而告之[10],曰:
呜呼伤哉!繄何人[11]?繄何人?吾龙场驿丞余姚王守仁也。吾与尔皆中土之产,吾不知尔郡邑,尔乌为乎来为兹山之鬼乎[12]?古者重去其乡,游宦不逾千里。吾以窜逐而来此[13],宜也。尔亦何辜乎?闻尔官吏目耳,俸不能五斗,尔率妻子躬耕可有也。乌为乎以五斗而易尔七尺之躯?又不足,而益以尔子与仆乎?呜呼伤哉!
尔诚恋兹五斗而来,则宜欣然就道,乌为乎吾昨望见尔容,蹙然[14],盖不任其忧者?夫冲冒雾露,扳援崖壁,行万峰之顶,饥渴劳顿,筋骨疲惫,而又瘴疬侵其外,忧郁攻其中,其能以无死乎?吾固知尔之必死,然不谓若是其速,又不谓尔子尔仆亦遽然奄忽也[15]!皆尔自取,谓之何哉!吾念尔三骨之无依而来瘗尔,乃使吾有无穷之怆也。呜呼伤哉!
纵不尔瘗,幽崖之狐成群,阴壑之虺如车轮[16],亦必能葬尔于腹,不致久暴露尔。尔既已无知,然吾何能为心乎?自吾去父母乡国而来此,三年矣,历瘴毒而苟能自全,以吾未尝一日之戚戚也。今悲伤若此,是吾为尔者重,而自为者轻也。吾不宜复为尔悲矣。
吾为尔歌,尔听之。歌曰:连峰际天兮[17],飞鸟不通。游子怀乡兮,莫知西东。莫知西东兮,维天则同[18]。异域殊方兮,环海之中。达观随寓兮[19],奚必予宫。魂兮魂兮,无悲以恫[20]。
又歌以慰之曰:与尔皆乡土之离兮,蛮之人言语不相知兮。性命不可期,吾苟死于兹兮,率尔子仆,来从予兮。吾与尔遨以嬉兮,骖紫彪而乘文螭兮[21],登望故乡而嘘唏兮。吾苟获生归兮,尔子尔仆,尚尔随兮,无以无侣为悲兮!道旁之冢累累兮,多中土之流离兮,相与呼啸而徘徊兮。餐风饮露,无尔饥兮。朝友麋鹿,暮猿与栖兮。尔安尔居兮,无为厉于兹墟兮[22]!
——选自《四部丛刊》本《王文成公全书》
注释:
[1]正德四年:相当于公元1509年。正德为明武宗年号。[2]吏目:明代散州或直隶州均设有吏目一人,掌助理刑狱之事,并管官署内部事务。[3]龙场:龙场驿,在今贵州修文县。[4]土苗:土著苗族。[5]篱落:篱笆。[6]觇(zhān):窥视[7]薄午:近午。[8]将:携。畚(běn):用草绳或竹篾编织成的盛物器具。锸(chā):铁锹。[9]坎:坑。[10]涕洟:目出为涕,鼻出为洟,即指眼泪鼻涕。这里谓哭泣。[11]繄(yī):发语词,表语气。[12]乌为乎:为了什么。[13]窜逐:放逐,这里谓贬斥。[14]蹙然:皱眉忧愁的样子。[15]庵忽:疾速,这里喻死亡。[16]虺(huǐ):毒蛇,俗称土虺蛇,大者长八九尺。[17]际天:接近天际。[18]维:同“惟”,只有。[19]随寓:随处可居,即随寓而安。[20]恫(tōng):哀痛。[21]骖(cān):古代一车驾三马叫骖。这里是驾驭的意思。彪:小虎。文螭(chī):带有条纹的无角的龙。[22]厉:厉害。墟:山丘。
译文:
在大明正德四年秋季某月初三日,有一名吏目从北京来到这里,不知他姓甚名谁。身边带着一个儿子、一个仆人,将要上任,路过龙场,投宿在一户苗族人家。我从篱笆中间望见他,当时阴雨昏黑,想靠近他打听北方的情况,没有实现。第二天早晨,派人去探视,他已经走了。近午时刻,有人从蜈蚣坡那边来,说:“有一个老人死于坡下,旁边两人哭得很伤心。”我说:“这一定是吏目死了。可悲啊!”傍晚,又有人来说:“坡下死了两个人,旁边一人坐着叹息。”问明他们的情状,方知他的儿子又死了。第二天,又有人来说:“看到坡下堆了三具尸体。”那么,他的仆人又死了。唉,令人伤心啊!
想到他们的尸骨暴露在荒野,无人认领,于是我就带着两个童仆,拿着畚箕和铁锹,前去埋葬他们。两名童仆脸上流露出为难的情绪。我说:“唉,我和你们,本像他们一样啊。”两名童仆怜悯地淌下眼泪,要求一起去。于是在旁边的山脚下挖了三个坑,把他们埋了。随即供上一只鸡、三碗饭,一面叹息,一面流着眼泪鼻涕,向死者祭告说:
唉,悲伤啊!你是什么人,什么人啊?我是此地龙场驿的驿丞、余姚王守仁呀。我和你都生长在中原地区,我不知你的家乡是何郡何县,你为什么要来做这座山上的鬼魂啊?古人不会轻率地离开故乡,外出做官也不超过千里。我是因为流放而来此地,理所应当。你又有什么罪过而非来不可呢?听说你的官职,仅是一个小小的吏目而已。薪俸不过五斗米,你领着老婆孩子亲自种田就会有了。为什么竟用这五斗米换去你堂堂七尺之躯?又为什么还觉得不够,再加上你的儿子和仆人啊?哎呀,太悲伤了!你如真正是为留恋这五斗米而来,那就应该欢欢喜喜地上路,为什么我昨天望见你皱着额头、面有愁容,似乎承受不起那深重的忧虑呢?
一路上常冒着雾气露水,攀援悬崖峭壁,走过万山的峰顶,饥渴劳累,筋骨疲惫,又加上瘴疬侵其外,忧郁攻其中,难道能免于一死吗?我固然知道你会必死,可是没有想到会如此之快,更没有想到你的儿子、你的仆人也会很快地死去啊。都是你自己找来的呀,还说它什么呢?我不过是怜念你们三具尸骨无所归依才来埋葬罢了,却使我引起无穷的感怆。唉,悲痛啊!纵然不葬你们,那幽暗的山崖上狐狸成群,阴深山谷中粗如车轮的毒蛇,也一定能够把你们葬在腹中,不致长久的暴露。你已经没有一点知觉,但我又怎能安心呢?自从我离开父母之乡来到此地,已经三个年头。历尽瘴毒而能勉强保全自己的生命,主要是因为我没有一天怀有忧戚的情绪啊。今天忽然如此悲伤,乃是我为你想得太重,而为自身想得很轻啊。我不应该再为你悲伤了!
我来为你唱歌,你请听着。我唱道:连绵的山峰高接云天啊,飞鸟不通。怀念家乡的游子啊,不知西东。不知西东啊,顶上的苍天却一般相同。地方纵然相隔甚远啊,都在四海的环绕之中。想得开的人儿到处为家,又何必守住那旧居一栋?魂灵啊,魂灵啊,不要悲伤,不要惊恐!
再唱一只歌来安慰你:我与你都是离乡背井的苦命人啊,蛮人的语言谁也听不懂,性命没指望啊,前程一场空。假使我也死在这地方啊,请带着你子你仆紧相从。我们一起遨游同嬉戏,其乐也无穷。驾驭紫色虎啊,乘坐五彩龙;登高望故乡啊,放声叹息长悲恸。假使我有幸能生还啊,你尚有儿子仆人在身后随从;不要以为无伴侣啊,就悲悲切切常哀痛。道旁累累多枯冢啊,中原的游魂卧其中,与他们一起呼啸,一起散步从容。餐清风,饮甘露啊,莫愁饥饿腹中空。麋鹿朝为友啊,到晚间再与猿猴栖一洞。安心守分居墓中啊,可不要变成厉鬼村村寨寨乱逞凶!
本文选自《王文成公全书》卷二十五,作于正德四年(1509),这时作者被贬于龙场驿已是第三个年头了。瘗(yì)就是埋葬。是作者埋葬三个客死在外的异乡人以后所作的一篇哀祭文。这三个异乡人,仅为了微薄的薪俸而万里奔走,终于暴死异乡。他们与作者素昧平生,但祭文的感情却写得相当深切,其关键是作者被贬龙场驿,其景况略如客死之人,悲客死之人也是借以抒发自己被贬异域的凄苦哀伤之情。但作者能“达观随寓”,终于生活下来了。这既是实情,也是作者的自宽自解。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7-31 08:50
标题:
用拙堂记.(明)陈继儒
吾友杜玄度,所居有用拙堂,属陈子记之[1]。陈子咨其义,曰:“吾少而读天下书,善忘;登朝不十年,解绶归[2]。善倦:药裹不去,善病;治家人产,善挫;与人游,未知其眉睫喉嗉胸臆间事,善愦愦[3]:盖世莫余拙也。虽然,吾道是也。昔者杜子美之句[4],若为余设者。”陈子曰:“吾游于世,而觉《论语》之为异书也。参之鲁[5],回之愚[6],盖三致意焉。何者?以其拙故也。拙者以艮止,以巽入,以随动,以遁藏,以谦始,以泰终[7]。知此谓之至人,而儇捷狡狯之徒[8],顾及窃窃然笑之。庸讵知有愚公之徙山,不如卧游之适也;陶长沙运甓[9],不如抱瓮之安也[10];何晏之谈塵[11],不如括囊之无咎也[12];石季伦之金谷[13],不如一瓢之屡空也[14];谢康乐之挈裾捉席[15],不如篮舆之真率也[16]。夫巧者以为得,而拙者亦未必失也;拙者以为失,而巧者亦未必得也,皆天也。鹊之巢而鸠夺之,蜂之膳而人甘之。然则巧胜乎?拙胜乎?善乎玄度之用拙也!”
嗟夫!蜗升而枯,鹘噪而败,雀掉而惊,鼠谲而狱[17],猿捷而射,人巧而祸。才贾忌,富贾怨,辩贾辱,宦贾谗[18]。使人人而玄度若也,天下可以无事矣。故曰:太冲若盈[19],大明若昧,大巧若拙。吾愿与玄度共勉之。玄度交知,倾海内名士,不索之记,而索之陈子,其真有用拙之真意也夫。
注释:
[1]陈子:作者陈继儒自称。[2]解绶:解下印绶,即辞官。[3]愦愦:糊涂。[4]杜子美:唐代大诗人杜甫,字子美。[5]参:指孔子弟子曾参。[6]艮、巽、随、遁、谦、泰:均为《易经》六十四卦卦象名。[7]儇捷狡狯:轻薄浮滑。[8]愚公之徙山:指愚公移山的故事,见《列子.汤问》。[9]陶长沙运甓:陶长沙,即晋陶侃。陶侃,早年孤贫。初为县吏,积功渐迁至荆州刺史。遭王导忌,转任广州刺史。后苏峻叛晋 ,建康失守,温峤推侃为盟主击杀苏峻,卦长沙郡公。陶侃在广州任时,常朝运百甓(pì,砖)于斋外,暮运于斋内。以自励志勤力。人问其故,侃曰:“吾方致力中原,恐为尔优游,不复堪事。”[10]抱瓮:《庄子.天地》写一汉阴老人用瓮从井中取水灌蔬,拒绝使用桔槔,认为桔槔是智巧机诈的产物,不合天然浑成之道。后遂用“抱瓮”表示纯朴无邪,对事物无所刻意用心。[11]何晏谈塵:何晏,字叔平,三国时魏宛人。曾随其母为曹操收养。少以才秀知名,娶魏公主。好才言,与夏侯玄、王弼等倡导玄学,竞尚清谈。每清谈晤对,手执塵尾。后为司马师所 杀。[12]括囊:束闭口袋,用以比喻闭口不言。[13]石季伦之金谷:石季伦,即晋石崇。石崇,字季伦。历任散骑常侍、荆州刺史等职。尝劫远使商客,致富。于河阳建金谷园别业,奢靡无度。元康六年,征西大将军王诩还长安,石崇在金谷园中设宴,游乐赋诗,诗不成者罚酒三斗。后为孙秀所谮,被杀。[14]一瓢屡空:《论语.雍也》写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因以一瓢屡空喻生活清苦。[15]谢康乐:即南朝宋诗人谢灵运、[16]篮舆:竹桥。《宋书.陶潜传》记载陶潜有脚病,常乘篮舆出入。[17]鼠谲而狱:《史记.张汤传》:“汤拙窟得鼠及馀肉,劾鼠掠治,传爰书,讯鞫论报。”[18]贾:谋求,招致。[19]太冲:极其虚静和谐的境界。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7-31 08:51
标题:
游点苍山记.(明)杨慎
自余为僇人[1],所历道途,万有余里,齐、鲁、楚、越之间号称名山水者,无不游。已乃泛洞庭,逾衡、庐[2],出夜郎[3],道碧鸡而西也[4]。其余山水,盖饫闻而厌见矣。及至楪榆之境[5],一望点苍,不觉神爽飞越。比入龙尾关[6],且行且玩,山则苍龙叠翠,海则半月拖蓝[7],城郭奠山海之间,楼阁出烟云之上,香风满道,芳气袭人。余时如醉而醒,如梦而觉,如久卧而起作,然后知吾曩者之未尝见山水,而见自今始。
嘉靖庚寅[8],约同中溪李公为点苍之游。二月辛酉[10],自龙尾关窥天生桥[11],夜宿海珠寺,候龙关晓月[12]。两山千仞,中虚一峡,如排闼然[13]。落月是悬,其时天在地底[14]。中溪与予各赋一诗。诗成,而月犹不移,真奇观也。下山乘舟至海门阁小饮。壬戌,复行入关,由混混亭而升觉真庵,北折入谷口,观宝林寺山茶。因叩圆海寺,瀹茗煮泉[15],坐于万松之阴。已乃拄杖而下北涧,渡石关,至鹤顶寺,松林荫轩,洱波在席[16],相与趺坐酌酒[17],时夕阳已沉西,山缺处犹露日影,红黄一线,本线末宽,自山而下,直射洱波。僧曰:“此即鸳浦夕阳也[18].余波皆碧,独此处日光涌金,有鸳鸯群浴。今则网罟大密[19],此景时有时无,不常然也。”曰:“但观于涌金流采[20],已自胜耳。”
癸亥,北循山坂[21],至金相寺废址,有唐碑,为高僧讲经处。盘山脚而西,至松萝崖,石洞幽胜,相与酌酒赋诗。暮投感通寺楼[22],篝灯夜坐[23],闻寺僧诵等字[24]。中溪曰:“六书中转注实非‘考老’[25],而宋人亡拟。后世学者遂沿而不改。此不可无述,愿公任之。”予遂操笔书转注之例约千余字[26],汇成一编。中溪题其额曰“写韵楼”[27]。寓此凡二旬日而去。兹寺有高皇诗十八章[28],镌碑山门院,凡三十六。今存在仅半耳。
三月乙酉[29],北行五里,有寺曰玉局,内有昭文祠,土人祀唐御史杜光庭之所[30]。西南有一溪,叠崿承流[31],水色莹澈,其中石子粼粼,青碧璀璨,宛如宝玉之丽,其名曰清碧溪[32]。缘山麓北行二里,至天台,有诸葛武侯画卦石[33],土人于上建八塔,以识侯之迹云。东行一里,至弘圣寺,有浮图高二百丈[34],规制严整。考之野史,为隋文帝时敕建者[35],或曰阿育王[36]。北行二里,至点苍神祠[37],即唐书载史臣与南诏设盟处也。翠微有岩[38],异香酷烈。予二人不能上,令人候之[39],果然。庙后有问俗亭,俯瞰城郭楼观,海波万顷,涧松萦云,岩雪映日,酤酒更酌,村人荐米缆[40],食而甘之。既醉既饱,下山,北行二里,抵三塔寺宿[41]。寺有七楼八殿,中溪重加修建者。中溪有书楼在焉。因留连累日。芒鞋、藜杖相与[42]。入瀑布溪,悬流百尺,其承流处有石如盘。盘中有一石,为瀑流所激,跳跃如马,声如雷鍧[43]。石壁上有朱字诗,为溅沫所涂,远不可辨。忆当时题刻悬构千仞之上,非大力不能也。
壬辰登帝释寺[44],松萝苍翠,因止宿焉。夜中静默,聆丁东琳琅,如琵琶笙箫,又如瑟瑟。有顷而寂,旧闻兹地夜聆天乐,故名其峰曰“应乐”。中溪曰:“岂山腹空洞,万窍递响耶?”予曰:“如此则不应有作止也[45]。”僧曰:“世传空中陨石上有帝释像,今所奉者是已。帝释为天主中最尊,故有天乐随之。”予曰:“六合之外[46],圣人存而不言,此亦世外事,不可以臆见度其是非也。”
癸巳,北渡两涧,乃至无为寺,有汝南王碑,声如玉磬,清越可听。因以木击之,歌少陵春山相求之诗[47]。闻北冈有元世祖驻跸台[48],后人屋之。方至其处,大雨忽至,遂趋屋下避雨。轩窗洞豁,最堪游目,则见满川烈日,农人刈麦。予曰:“异哉,何晴雨相兼也。”中溪曰:“此点苍十景之一,所谓‘晴川秧雨’者是已,每岁五月,溪上日日有雨,田野时时放晴,故刈麦插秧,两处无妨。世传观音大士授记而然[49]。”西上里许,有寺曰救疫。山泉甘冽,疫则饮之,可以已病,寺因得名。北去四里,登鹤云寺,寺有仙女池、冲举石,相与坐啸久之。又北六里,至石云寺。沿溪而西,过独木桥,升宝华寺,其地多花卉,红紫相间,乃移枕簟以息[50]。中溪弟仲春、叔齐、季和,预煮醇酒于丛薄中[51],忽从滴乳岩旁出见[52],不觉惊喜,拍手大笑,因引满尽醉。是夜卧草庵,殊觉快适。
甲午,同上悉达场[53],遥见瓦屋悬构于苍烟之上,扁曰“中溪小隐[54]”。时已入夏,犹围火而卧。晨起,窥石洞,猱缘细路[55],下临百仞。比归,颇有垂堂之悔[56]。出山因以相规云。
丁酉,至阳溪,历遗爱寺,观舍利塔[57]。入溪三里,有一石门如圆月者,罗刹洞也[58]。世传观音大士闭罗刹于其中云。又西行八九里,至出佛洞 ,岩壑幽绝,可以结庐[59]。又西六里,为洞天山,层峦叠嶂,望之蔚然。顾经路崎仄[60],且空山无人,乃旋辔出谷,宿遗爱寺。中溪谓予曰“‘不见庐山真面目,只因生在此山中’[61],必须东泛洱水,卧数溪峰,庶尽点苍之变耳。”
己亥,由上关水月楼放舟遵岛屿而南[62],至金榜寺,摇落无僧[63]。又南观青巅寺前巨人迹,已乃南泛,有崖飞出水面,曰鸡额山、维舟山。隒徒步而升[64],石磴盘旋,可三百武[65],见削壁卷阿[66],正向点苍,十九溪峰,尽在几席。石山巅积雪,山腰白云,天巧神工,各呈其伎。予曰:“此非点苍真面目乎?微公[67],几失此奇观矣。”相与订约结社,以终余年。经营其地约二十亩,可为蔬圃。草间得柱础、古瓦[68],知为寺场也[69]。往来久之。僮仆于灌莽中得一石洞,檐牙户牖[70],大类人居,中可容二榻,喜不自胜,曰:“此可免结屋之劳矣。”酌酒相庆,恋恋不能去。榜人催促[71],予二人相向惆怅,恐不能复来。勉从入舟,则天光澄净,波纹沄沄[72],遵崖壁而南,壁下石窟,有深有浅,皆渔家妇子居之。生事萧条[73],身无完衣,指予舟中几案食器,互相问诘,盖素所未见也。予二人不忍其穷,各解衣投食。问其男子何在,早“欠课[74],为官家所系。”其情可悲也。又南至铁雨崖,云是罗刹欲背盟逃逝,大士雨铁以止之,是其迹也,崖面如蜂房,大者栖鹘鹞,小者巢蝠鸽。闻舟人喧惊,出而群飞。又南至赤文岛,云是大士买地券,字如蠡篆[75],不可辨识。暝色欲来,河水浮绿,乃举棹西向洱水龙祠,辞舟登阁。
自念放逐以来,得此佳游,真如隔生事矣。中溪与予赓和若干首[6],汇为一帙[77],题曰《点苍杂咏》云。
注释:
[1]僇(lù)人:谓受过刑辱的人。[2]衡:衡山,在湖南中部。庐:庐山,在江西北部。[3]夜郎:古国名。这里泛指云贵一带。[4]碧鸡:山名,在今云南昆明滇池西岸。[5]楪(yè)榆:也作“叶榆”,古地名。在今云南大理市北。[6]龙尾关:古关名,又名河尾关,在洱海南端。[7]半月拖蓝:谓洱海像半轮月亮披着一片蓝色光波。[8]嘉靖庚寅:明世宗嘉靖九年(1530)。[9]中溪李公:即李元阳,字仁甫,号中溪,云南太和(今大理)人。嘉靖进士。知江阴县,入为御史,遇害事敢言。后罢归家居。[10]二月辛酉:据陈垣《二十史朔闰表》等历表,辛酉日当为正月三十日。又,下文“壬戌”、“癸亥”,则为二初一、初二。[11]天生桥:又名天桥、石马桥,下断上连,凭虚凌空,可渡一人,故名天桥。桥边激水溅珠,宛如梅树。[12]龙关晓月:为点苍一景。龙关:即龙尾关。[13]排闼(tà):推开门。[14]天在地底:指天空的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15]瀹(yuè)茗:煮茶。[16]洱波在席:洱海的水波好像就在席间。[17]趺(fū)坐:盘腿而坐。[18]鸳浦夕阳:这是洱海一景。[19]网罟(gǔ)大密:意谓捕鱼的太多,罟,网的通称。[20]采:通“彩”。[21]山坂:山坡。[22]感通寺:又名荡山寺。在圣应峰南麓、莫残溪北岸。据传为东汉时迦叶腾和竺法兰由天竺(古印度)入中国时建。几经兴废。明洪武后曾建寺庵三十六院,被誉为苍洱诸大寺之最。[23]篝(gou)灯:灯笼。这里谓点着灯笼。[24]等字:指等韵表上排列的字。等韵是系统分析汉语语音结构的一种传统方法。[25]六书:汉代学者分析小篆的形、音、义而归纳出来的六种造字条例。古书中名称也不一,一般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转注实非‘考老’:转注是六书之一。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也是。”历来对这理解不同,这里李中溪认为是宋人瞎编的。[26]转注之例:有关转注的条例,即后代流传的《转注古音略》。[27]额:匾额。[28]高皇诗十八章:明太祖朱元璋有御制诗十八章赐感通寺僧无极。[29]三月乙酉:据《二十史朔闰表》,乙酉为二月二十四日。下文的干支纪日亦依此顺推。[30]杜光庭:青城(今四川郫县)人。曾到南诏,住玉局峰,教南诏王家子弟文化。死后葬玉局峰山下,并建昭文祠以纪念。[31]叠崿(è):层层的山崖。[32]清碧溪:点苍十八溪之一。[33]诸葛武侯画卦石:相传诸葛亮征孟获时曾在太和一带屯兵,他从草丛中得石,刻伏羲像和八卦,并筑台以为纪念。[34]浮图:这里指佛塔。即“弘圣寺一塔”。[35]隋文帝:指隋代开国之主杨坚。[36]阿育王:意为无忧王,古代摩揭陀国孔雀王朝国王,后归信佛教,广建寺塔,对佛教发展很有影响。[37]点苍神祠:在中和峰麓。系南诏异牟寻归唐与崔佐时会盟处。事见《旧唐书.南蛮传》。[38]翠微:轻淡青翠的山色。[39]候:伺望。[40]米缆:俗称米线、米粉,系用大米加工制成的细条食品。[41]三塔寺:又名崇圣寺,在应乐峰下,建于唐代。[42]芒鞋:草鞋。[43]鍧(hōng):象声词,这里形容雷声。[44]帝释:佛教称诸天之主为帝释。[45]作止:指有时响,有时不响。[46]六合:谓天地四方。《庄子.齐物论》:“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47]少陵:杜甫。春山相求之诗:指杜甫《题张氏隐居二首》之一,其首联为“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48]元世祖:指元代开国皇帝忽必烈。驻跸(bì):帝王出行时,中途暂住。跸,指帝王车驾。[49]授记:佛对发心修行的人授与将来成果作佛的预记。[50]簟(diàn):竹席。[51]丛薄:草木丛生的地方。[52]滴乳岩:相传南诏时高智升初生,被弃石崖下,有石乳滴入其口,得数日不死。[53]悉达场:又名放光谷,俗传四周皆有佛光。[54]扁:同“匾”。[55]猱(náo)缘:猿内攀登。[56]垂堂:堂屋檐下。古人有“坐不垂堂”之说,因檐瓦落下可能伤人。[57]舍利塔:供奉释迦牟尼佛骨的塔。[58]罗刹:恶鬼。[59]结庐:建屋居住。[60]崎仄:崎岖狭窄。[61]“不见”二句:苏轼《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62]上关:又名龙首关、河首关、石门关,在洱海北端。遵:沿着。[63]摇落:零落。[64]隒(yǎn):山边。[65]武:半步。[66]卷阿:曲折的山陵。[67]微:无,非。[68]柱础:柱子下面的石墩。[69]寺场:寺庙的场地。[70]檐牙:房檐翘起如牙的部分。户牖(yǒng):门窗。[71]榜人:船夫。[72]沄沄(yún):水流浩荡的样子。[73]生事:生计,生活。[74]课:赋税。[75]蠡篆:即鸟虫书,书写在旗帜或符信上,其形或如鸟,或如虫。[76]赓和:唱和。[77]帙(zhì):书套。一帙就是一函。
本文选自《大理县志》。点苍山在云南大理洱海之西,巍峨秀丽,为南中奇胜。顶有高河,泉深不可测。有十九峰、十八溪等胜景。这是作者被流放到云南永昌卫时的作品。杨慎虽被流放,但以他的名望与才能,仍然与不少士大夫交往。史称“大吏咸善视之”。故他反而能摆脱为官的羁绊,徜徉山水,优游著述。这次畅游点苍山,以他饱游齐鲁楚越诸山水的阅历,渊博的学识,利用他那简洁秀雅的文笔,优美的描绘,再现了点苍山和洱海的奇特而幽美的胜景,读之令人神往。文中也记下了住在石窟中的渔家妇子的苦难生活,把笔锋转到官府繁重的徭役,反映了作者不能忘怀于民的可贵思想。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7-31 08:51
标题:
游东山记.(明)杨士奇
洪武乙亥[1],余客武昌。武昌蒋隐溪先生[2],始吾庐陵人[3],年已八十余,好道家书。其子立恭,兼治儒术,能诗。皆意度阔略[4]。然深自晦匿[5],不妄交游,独与余相得也。
是岁三月朔[6],余三人者,携童子四五人,载酒殽出游[7]。隐溪乘小肩舆[8],余与立恭徒步。天未明,东行,过洪山寺二里许,折北,穿小径可十里,度松林,涉涧。涧水澄澈,深处可浮小舟。傍有盘石,容坐十数人。松柏竹树之阴,森布蒙密[9]。时风日和畅,草木之葩烂然[10],香气拂拂袭衣[11],禽鸟之声不一类。遂扫石而坐。
坐久,闻鸡犬声。余招立恭起,东行数十步,过小冈,田畴不衍弥望[12],有茅屋十数家,遂造焉。一叟可七十余岁,素发如雪,被两肩,容色腴泽,类饮酒者。手一卷,坐庭中,盖齐丘《化书》[13]。延余两人坐。一媪捧茗盌饮客。牖下有书数帙[14],立恭探得《列子》[15],余得《白虎通》[16],皆欲取而难于言。叟识其意,曰:“老夫无用也。”各怀之而出。
还坐石上,指顾童子摘芋叶为盘,载肉。立恭举匏壶注酒[17],传觞数行[18]。立恭赋七言近体诗一章[19],余和之。酒半,有骑而过者,余故人武昌左护卫李千户也[20]。骇而笑,不下马,径马去。须臾,具盛馔,及一道士偕来。道士岳州人刘氏[21],遂共酌。道士出《太乙真人图》求诗。余赋五言古体一章,书之。立恭不作,但酌酒饮道士不已。道士为能胜,降跽谢过[22]。众皆大笑。李出琵琶弹数曲。立恭折竹,窍而吹之,作洞簘声。隐溪歌费无隐《苏武慢》[23]。道士起舞蹁跹,两童子拍手跳跃随其后。已而道士复揖立恭曰:“奈何不与道士诗?”立恭援笔书数绝句,语益奇。遂复酌。余与立恭饮少,皆醉。
起,缘涧观鱼。大者三四寸,小者如指。余糁饼饵投之[24],翕然聚[25],已而往来相忘也。立恭戏以小石掷之,辄尽散不复。因共嘅叹海鸥之事[26],各赋七言绝诗一首。道士出茶一饼,众析而嚼之。余半饼,遣童子遗予两人[27]。
已而岁阳距西峰仅丈许,隐溪呼余还,曰:“乐其无已乎?”遂与李及道士别。李以率从二骑送立恭及余。时恐晚不能入城,度涧折北而西,取捷径,望草埠门以归[28]。中道,隐溪指道旁冈麓顾余曰:“是吾所营乐丘处也[29]。”又指道旁桃花语余曰:“明年看花时索我于此。”
既归,立恭曰:“是游宜有记。”属未暇也。
是冬,隐溪卒,余哭之。明年寒食,与立恭豫约诣墓下。及期余病,不果行。未几,余归庐陵,过立恭宿别,始命笔追记之。未毕,立恭取读,恸哭;余亦泣下,遂罢。然念蒋氏父子交好之厚,且在武昌山水之游屡矣,而乐无加乎此,故勉而终记之。手录一通,遗立恭。呜呼!人生聚散靡常,异时或望千里之外,一展读此文,存没离合之感其能已于中耶?
既游之明年,八月戊子记[31]。
注释:
[1]洪武乙亥:明太祖朱无璋洪武二十八年(1395)。[2]蒋隐溪:生平事迹不详。[3]庐陵:今江西吉安县。[4]意度阔略:心态旷达,无所拘泥。[5]晦匿:隐迹深藏。[6]朔:旧历的初一。[7]殽(yáo):同“肴”。[8]肩舆:轿子。[9]森而蒙密:形容树荫浓密。[10]葩(pā):花。[11]拂拂:风吹动的样子。[12]田畴:田地。平衍:平坦广阔。弥望:满眼。[13]齐丘:宋齐丘,字昭回,改字子嵩。原籍庐陵,随父移家洪州。南唐大臣,官至中书令。《化书》:本为南唐道士谭峭著,齐丘窃为已作,故也名《齐丘子》。[14]牖(yǒng):窗户。帙(zhì):书套,线装书一套为一帙。[15]《列子》:旧题战国列御寇著,今传本可能是魏晋时人的伪作。唐代天宝时称《冲虚真经》,宋景德中又加称《冲虚至德真经》,为道教的经典之一。[16]《白虎通》:又名《白虎通义》,汉班固著。记录汉章帝建初四年在白虎观议五经同异的结果。[17]匏(páo)壶:用葫芦做的酒壶。[18]传觞(shāng):传杯。[19]近体诗:指律诗或绝句。[20]李千户:姓李的千户。明代卫所兵制设千户所,其长官为千户,分驻重要府州。[21]岳州:今湖南岳阳市。[22]降跽:下跪。[23]费无隐:生平事迹不详。《苏武慢》,词调名。[24]椮(sǎn):泛指粒状物,这里用作动词。[25]翕(xī)然:聚合的样子。[26]嘅:同“慨”。海鸥之事:事见《列子.黄帝》:“海上之人有好沤(鸥)鸟者,每旦之海上,从沤鸟游,沤鸟之至者百住(数)而不止。其父曰:‘吾闻沤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明日之海上,沤鸟舞而不下也。”[27]遗(wei):赠送。[28]草埠门:武昌城西北部的城门。[29]乐丘:指坟墓。[30]中:心。[31]八月戊子:八月初三。
本文选自《东里文集》卷一。东山,洪山的旧名,在今湖北武昌东十里,杨士奇与蒋隐溪父子同游东山是在洪武二十八年(1395),至次年八月因悼念蒋隐溪之亡而追成此记。这篇游记主要不是写东山的景胜,而是把笔墨放在记游历者的访村舍、饮酒、赋诗、歌舞、戏鱼等文人雅士的活动上,显示了杨士奇文章叙事平正纡徐的特色。林纾曾说:“此篇在游记中似过涉烦碎,然能纬之以深情,虽琐琐屑屑,皆觉有致。”其评论颇得其神。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7-31 08:52
标题:
游丰乐醉翁亭记.(明)王思任
一入清流关[2],人家有竹,树有青,食有鱼,鸣有鸲鹆[3],江南之意可掬也。是时辛丑觐还[4],以为两亭馆我而宇之矣。有檄[5],趣令视事[6],风流一阻。癸卯入觐[7],必游之。突骑而上丰乐亭,门生孙教孝廉养冲氏亟觞之。看东坡书记,遒峻耸洁可受。登保丰堂,谒五贤祠,然不如门额之豁。面下而探紫微泉,坐柏子潭上,高皇帝戎衣时[8],以三矢祈雨而得之者也。王言赫赫,神物在渊,其泉星如,其石标如,此玄泽也。上醒心亭,读曾子固记[9],望去古木层槎,有邃可讨,而予之意不欲傍及,乃步过薛老桥,上酿泉之槛,酌酿泉。寻入欧门,上醉翁亭。又游意在亭,经见梅亭,阅玻璃亭,而止于老梅亭,梅是东坡手植。予意两亭即胜,此外断不可亭。一官一亭,一亭一扁,然则何时而已?欲与欧公斗力耶?而或又作一解酲亭,以效翻驳之局,腐鄙可厌。还访智仙庵,欲进开化寺,放于瑯玡,从者暮之,遂去。
予语养冲曰:山川之须眉,人郎之也,其姓字人贵之,运命人通之也。滁阳诸山,视吾家岩壑,不啻数坡垞耳[10],有欧、苏二老足目其间,遂与海内争千古,岂非人哉?读永叔亭记[11],白发太守与老稚辈欢游,几有灵台华胥之意[12],是必有所以乐之而后能乐之也。先生谪茶陵时[13],索《史记》,不得读,深恨谳辞之非[14],则其所以守滁者,必不在陶然兀然之内也。一进士左官[15],写以为蘧舍[16],其贤者诗酒于烟云水石之前,然叫骂怨咨耳热之后,终当介介。先生以馆阁暂麾[17],淡然忘所处,若制其家圃然者,此其得失物我之际,襟度何似耶?且夫誉其民以丰乐,是见任官自立碑也[18]。州太守往来一秃[19],是左道也。醉翁可亭乎?扁墨初干,而浮躁至矣[]20]。先生岂不能正名方号,而顾乐之不嫌、醉之不忌也。其所为亭者,非盖非敛,故其所命者不嫌不忌耳。而崔文敏犹议及之[21],以为不教民蒔种[22],而导之饮。嗟呼!先生有知,岂不笑脱颐也哉[23]?子瞻得其解[24],特书大书,明已为先生门下士,不可辞书。座主门生[25],古心远矣。予与君其憬然存斯游也。
注释:
[1]丰乐亭:在安徽滁县西丰山北麓,宋欧阳修建,自为记,苏轼书刻石。醉翁亭:在安徽滁县西南,宋僧智仙建,欧阳修为滁州太守,尝饮宴于此。因欧阳修自号醉翁,故名亭为醉翁亭。欧阳修撰有《醉翁亭记》。[2]清流关:在安徽滁县西北清流山上,是江淮要冲。[3]鸲鹆:鸟名,俗称“八哥”。[4]辛丑:万历二十九年(1061)。[5]檄:公文。[6]趣:催促。[7]癸卯:万历三十一年(1603)。[8]为皇帝:指明太祖朱元璋。[9]曾子固:宋曾巩,字子固。[10]垞(chá茶):土丘。[11]永叔:欧阳修,字永叔。[12]灵台:周文王所建之台。华胥:《列子.黄帝》:“(黄帝)昼寝而梦,避于华胥氏之国……”后借以喻上古理想之国。[13]茶陵:在今湖南省。[14]谳辞:议罪之辞。[15]左官:降职。[16]蘧(qú衢)舍:旅舍。[17]馆阁:指中央大臣。[18]见任官:即现任官。[19]秃:指智仙和尚。[20]浮躁:指轻浮急躁的议论。[21]崔文敏:即明崔铣,字子钟,河南安阳人。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忤刘瑾,出为南京吏部主事,瑾败,召为经筵讲官。嘉靖初任南京国子监祭酒,历南京礼部右侍郎,致仕卒,谥文敏。其学主程朱,斥王守仁为霸儒。[22]蒔:栽种。[23]颐:下颔。[24]子瞻:苏轼字子瞻。[25]座主:进士称主考官座主。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7-31 08:52
标题:
游广陵诸胜记.(明)王思任
曰梅花岭,阁以何逊胜[2],逊又因少陵之咏胜[3]。今官舍、官庖、官酒、官腔,官便已耳,吏皂宠杂,花不容开。朝言公事,有花不目,而予独赏其临池一帖,“鱼床侵岸水,鸟路入山烟”,此王子安语也[4],不俗。
曰邗沟,柳绿隋堤,风光漪媚,苇荇芊眠[5],亦自楚致,然而不可方舟[6]。惟多垆店,煎鲚燔豕,甜浓恶酝,令人苦趣。而少妇翁不知其解,以我为生憎也。
曰蜀冈,不见蒙顶之茶[7],亦不见冰雪之井,北邙蒿里[8]正似小儿饾上加饾者[9]。人生只合扬州死,何不学仙冢累累[10]?
曰迷楼[11],今作鉴[13],鉴固佳,即仍其迷亦自可。四宝帐虽以亡国[13],然炀帝命名俱文妙,只不合作官家耳[14]。
曰九曲池,已湮没,木兰水调,至今凄切,则不审当年主何意也?
曰司徒庙,清明日,翠鬓朱颜,香灯钟鼓,游人万集,筳簠祈卜[15],至履错簪遗。以予目所睹,尽粉本也,扬州实无色。
曰法海寺,诸亡赖于此跌博[16],放风鸢,或拳勇飞星,或兽妆鬼扮,以恐吓妇女。
曰大明寺,水品亚于南泠[17],特袖吾乡日铸试之[18],亦觉清逸而已。晏元献憩此得句[19]:“无可奈何花落去”,若不能联,江都尉王琪傍侍[20],应声曰:“似曾相识燕归来。”公即荐辟馆职,遂跻侍从,吾家有人。
曰平山堂[21],欧阳公所建者,看江南诸山殊远畅。适门人吴令则、孙登甫担具精腆[22],有二伎能太平曲,人弃我取,尽欢沾醉,燃松呼钥而启城闉[23],邗人亦有后至者[24]。
注释:
[1]广陵:今江苏扬州。[2]何逊:南朝梁人,字仲言。文章与刘孝绰齐名,世称“何刘”。官尚书水部郎。保逊在扬州时,廨宇有梅盛开,吟咏其下。后居洛阳,思梅不得,固请再往扬州。既至,适花盛发,大开东阁,延文士啸傲终日。[3]“逊又”句:少陵指杜甫,杜甫有《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诗云:“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4]王子安:王勃,字子安,“初唐四杰”之一。[5]芊眠:茂密幽深。[6]方舟:两船相并。[7]蒙顶:茶名,产四川名山县蒙山之峰顶,故名。[8]北邙:山名,在河南洛阳东北,汉魏以来,公卿贵族的葬地多在于此,后因以泛称墓地。蒿里:山名,在泰山之南,为死人之葬地。后用以指代坟墓。[9]政:正。[10]“何不”句:《搜神记》载:辽东丁令威成仙后化鹤归乡,作人言:“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累累?”[11]迷楼:楼名。隋炀帝时,浙人项升进新宫图,帝令扬州依图起造,经年始成。回环四合,上下金碧,工巧弘丽,自古无有。人误入者终日不得出。帝顾左右曰:“使真仙游其中,亦当自迷也,可目之曰‘迷楼’。”见《迷楼记》(《说郛》卷三二)。[12]鉴:亡国之鉴。[13]四宝帐:语出《大业拾遗记》:(炀帝)乃建迷楼,择下俚稚女居之,使衣轻罗单裳……楼上张四室帐,帐各异名:一名散春愁,二名醉忘归,三名夜酣香,四名延秋月。[14]官家:皇帝。[15]筳簠:古楚越间用灵草编结在断竹枝上以占卜的法术。[16]亡赖:无赖。[17]南泠:不详。[18]日铸:山名,在浙江绍兴,以产茶著名,所产茶即名日铸茶。[19]晏元献:北宋晏殊,谥元献。[20]王琪:宋仁宗时人,字君玉,曾任江都主簿、馆阁校勘集贤校理,以礼部侍郎致仕。[21]平山堂:在瘦西湖畔蜀冈中峰上,大明寺西侧。是北宋庆历八年(1048)欧阳修任扬州太宗时营建,于堂内南望江南远山,正与堂栏相平,故取名平山堂。[22]腆:丰厚。[23]城闉(yīn因):城门。[24]邗:邗州,扬州的别称。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7-31 08:52
标题:
游龟峰山记.(明)王思任
过河口,瞥见一方青,谲甚,头脑作怪,此何山也?舟人曰:“弋阳之龟峰也。”心异之。庐游还至贵溪[2],借舆力,同陆务滋必往之。而舆人极蠢极拗,峰在越而燕其辕[3],走田塍沟洫,如战吕布灯团团旋旋[4],走不出十里,子苦督之以峰为的而进,断乎不可,只索听之。尚离峰十里,而螟且雨,又有虎,恚甚。向民家借宿,尽不内[5]。不得已重价构松火,以三鼓至山寺。老僧未寝,神其说曰:“三日前伽蓝畀梦[6],有大贵人到,可作饭相候。”予馁甚,劳甚,利之曰:“我正大贵人也。”果有饭一甑[7],不时而具,盖江右俱早禾蒸熟以备早餐者。应梦大吉,就官舍孰眠[8]。
次早谒佛后,看所谓三十二峰者,老僧指点此为玉亭峰,此为天柱峰,此为云屏峰,此为紫芝峰,此为圭璧峰,此为双剑峰,此为展旗峰,此为朝帽峰,此为狮子峰,此为鼋鼍峰,此为石仓峰,此为虾蟆峰,此为罗汉峰,此为象牙峰,此为鹰嘴峰,而其中之最高者曰龟峰。数不尽合,亦不尽肖。务滋乡语予:“此秃大似法聪数罗汉者,”予亦依稀颔之而已[10]。
有洞谽谺[11],入窥其内,凡四转,凉风淅淅,然不可久,而予虚喝一声,则谷中应我者四。陆友尽探之,而予大呼之曰“陆务滋”,则应之“陆务滋”,少顷“陆务滋”,又需之“陆雾滋”[12],又需之“陆务滋”,声渐微而渐远,然字字清越。予题之曰“四声谷”。游竟,出其寺里许,一象把山左,鼻垂垂然,目睨睨然;一虎把山右,则蹲踞似伏气者。此地史堪神佛,只可一游。二十五里至弋,甚速,极悔从贵溪发足也。署弋者为信州端别驾[13],为予刻“四声谷”于其洞。又二十年,予弟万祚长弋,而刻予一绝于其志[14]。
注释:
[1]龟峰山:在江西弋阳县南,又名圭峰,有三十二峰。[2]庐:庐山。贵溪:江西贵溪县。[3]“峰在”句:峰在越地而车往燕地走,即“南辕北辙”之意。[4]战吕布灯:即走马灯。旧俗元宵节时,以纸剪为人马之形,粘于纸轮之下四周,轮下有杆,能活动自如。点烛,烛焰驱杆转动,人马随之而转、往来不停,如同《三国演义》中之三英战吕布,故称。[5]内:纳。[6]伽蓝:梵语僧伽蓝摩的略称,意译为僧院,此指僧院的守护神。[7]甑(zèng憎):煮饭的瓦器。[8]孰:同“熟”。[9]法聪:《西厢记》中普救寺法本长老的弟子。数罗汉:《西厢记》中张生游普救寺,由法聪引导,唱词中有“数了罗汉”之句。[10]颔之:点头。[11]谽谺(hán xiá含狭):山谷空阔的样子。[12]需:等待。[13]署:任职,指代理县令。信州:江西上饶。别驾:官名,州刺史的佐吏。[14]一绝:一首绝句诗。志:县志。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7-31 08:53
标题:
游杭州诸胜记.(明)王思任
吴山顶极胜[1],予尝居三茅宫,往眺之,有古松老桧数十章,前瞰海门,后临明圣,大可生事。山主索高价,登水不力,又大盗时至,姑已之。
紫阳宫,石峭斗壁,苍苔绿藓,雨后游之,令我眉飞肉舞。右洞下野以鹤蜕丰,可以修真,亦可以饮酒。
凤山福院士,石笋如排衙,望大江入海晃晃然,天峰秀拔。其月岩一石圈子境,寺僧言中秋时,月嵌于此,不爽锱铢。
西湖之妙,山光水影,明媚相涵,图画天开,镜花自照,四时皆宜也。然涌金站苦于官皂,钱塘门苦僧,苦客,清波门苦鬼。胜在岳坟,最胜在孤山与断桥。吾极不乐豪家徽贾,重楼架舫,优喧粉笑,势利传杯,留门趋入。所喜者野航两棹,坐恰两三,随处夷犹[2],侣同鸥鹭。或柳堤鱼酒,或僧屋饭蔬,可信可宿,不过一二金而轻移曲探,可尽两湖之致。
昭庆一市闹耳,净寺幽云肥绿可爱[3],佛宫峻壮,入其中似我身小。东北僧舍皆竹建,寺前莲沼,香红万点,白鸥沙鸟,往业飞啄。酒家鱼藕甚贱,颇适游人。黄贞父寓园在右肩[4],有石可剔,而无泉可淙,终不若寺门境界之豁爽可坐也。
飞来灵鹫[5],窦剔洞通,宋之问所云龙宫锁寂[6],庶几形至。然读其全首,兼语灵隐,不独“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也。其幽斗处曰韬光,在巢沟坞内。其叠翠处曰酉清,曰岣嵝,家家以竹笕邮泉[7],倒行而激取之。楞爱在分支擘脉,老树万千,老竹争蔽,戏()猿时或一见[8]。我心所悦者,涧道石桥上,听水看山实为撮要。若雪霁后着一红衲袄,持天台寿藤[9],步过僧舍,亦画中一快仙矣。
九里松夹灵隐路植[10],有六朝者,有南宋者,有国初所补者,龙擎虯舞,不与六桥桃柳争媚。
观大士场,水则南海,而山则上天竺[11],在北高峰麓,风气团结,龙虎会合,窒其香灯之盛也。所可憾者,夹道残人叫号乏败。中天竺在稽留峰北,共一佛也,过之无问者。下天竺在飞来峰下,岩洞嵌空,寺后有三生石,圆泽托生王氏事也[12]。其磊磈堆垛者以千万计[13]。有一聚气之所,庵之可以得道,内湖外江,予特访之,留待缘人。
玉泉寺方池二亩[14],蓄鱼五色者百头,游人拍手呼之,啖以饼,辄出应供。坐眠云堂,吸龙井茶一瓯,绿风生于两腋。
石屋、烟霞二洞[15],皆琢佛累累,醉游者各书姓字,与酒气肉风共留。洞亦何奇,仅可一时逃雨。其下有水乐洞,泉响似金石,可探而有之。
过惠因涧,取支径上风篁岭,而至辨才圣寿院[16]。有亭曰龙井,水出龙口,㳘㳘然[17]。寺僧饭我于潮音堂。绿云翠雨,衣骨皆寒,试其茶与泉争白。自秦少游、参寥访后[18],予与褚生元师、犹子缄三共之[19]。
保叔塔有天然图画阁[20],胜绝。左江右湖,烟岚万千。至于返照蒸霞,其锦明玉采之奇,映发杯底。不知雪后更当何如?可以呼鹰落雁矣。
法相寺有长耳佛,云定光者是[21]。吴妇祈嗣者踵接,而媚僧者亦摩肩矣。以故徒蓄妖淫,斋供甚侈。然老竹古杉,森立可仪。
赤山埠往南三四里,走林壑中,大率苍荡寒翳。上一岭而得定慧寺,坐大慈山如交椅然,门榜万象森罗,杉桧皆数百年物。入看虎跑泉[22],言南岳分至。泉甘而洌,载到城,担可百钱,汲不停手。予以萝岕试之[23],僧以龙井和之,一时逸气泠然,此子瞻题诗后一乐也[24]。
包家园何难润屋,但其一派雪水滚至,石芽壑笋,沸走云淙,此作泉亭状首,次则传锦衣过街竹阁下,有石三丈,清流扁泻,可以追凉风取清枕,特为粘出。
于忠肃祠[25],入之毛竦。杭人以至日祈梦[26],梦不可解解后则环伸酥破。山高木秀,安得此间结庐?即浴鹭湾小舠一饭[27],截住跑泉七碗,习习风生。
钱镠王祠[28],僻静可依。坡公碑四统间立[29],乃吃糯米饭后所书者。
六桥花柳妍媚,忽尔松柏威森,则精忠武穆之庙墓也[30]。山环水潴[31],醉人狂子,岸帻者整巾[32],笑喧者习肃,嗟呼!人心尚有血在。白杨碧槚[33],鸟亦悲啼。奸桧等铸错接反[34],头颈俱断。此死铁耳,何不于金牌十二时,效澹庵先生一按哉[35]?予令茂陵[36],过汤阴[37],晤其子孙,即茁发者皆凛凛有生气。垂老分节九江[38],谒其祠已颓废,捐俸葺之。尝读其词呤笺表,雄伟理密,不但武穆,亦文渊也。丰碑大刻,何足揄扬其万一乎!
圣之清者,在花木曰梅,在禽鸟曰鹤。孤山处士终身不娶[39],以鹤为妻,而梅且妾之。喜客,喜僧,喜茶,喜蔬酌,喜吟,喜游,喜放浪,喜独岭上探梅、亭中放鹤,人皆知之,不知其孤山之妙。
湖心亭宜月[40],宜雪,宜烟雨,宜晚霞落照。然而醉少狂黩,遗溲撒屎,写句题名,不辱尽之不上。太监孙隆作文昌阁其上[41],差有顾忌。
两堤梅桃杨柳[42],花事斓殊有致[43]。而恶俗辈如伐薪然,似与之为仇为妒,必欲剥其肢体者,不可解。又有折断此枝花,即投树下而去者,更不可解。
冷泉亭[44],架壑据峰,山既飞来,水亦飞至。望之如擘鹤滚鹭,旋雪团银,快我胸眥。同年李我存、黄[氵灵]河觞予是间,复共探窟穿岩,看其中石乳垂滴,诸佛大士像星列,其青紫石光迸处,云[氵薨][氵薨]起[45],可爱也。二兄醉别,而予入韬光,问钱岳阳先辈之目眚[46],乐游者三日。
放生池[47],不甚荡漾。予往观之,正值莲池师在舟中为虞德园授戒[48],闽中方大将军就之剃发,时西未六月初一日也[49]。予执弟子礼皈依,师谦让未遑,为予讲“受相行识”四字。几数百言,生平得其享用。又敕予做官,以痛苦百姓皮肉为主,异日自有子孙之报。至言哉!是日具螺蟮者舟比比,亦有放而死者,亦有随放随取者,水尽红殷。似奉行者不得其法,而莲师之初意亦晦矣。
注释:
[1]吴山:在杭州西湖东南、由紫阳、云居、七宝、峨嵋等山连成,山势起伏,绵亘数里。[2]夷犹:从容不迫。[3]净寺:净慈寺,在杭州南屏山慧日峰下。[4]黄贞父:黄汝亨,字贞父,万历进士,官至江西布政司参议。[5]飞来灵鹫峰:飞来峰,一名灵鹫峰,在灵隐寺前。[6]“宋之问”句:宋之问,初唐诗人,其《灵隐寺》诗云:“鹫岭有郁岧峣。龙宫锁寂寥。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7]笕(jiǎn简):引水的长竹管。[8]()(lěi垒):一种长尾猿。[9]天台:天台山,在浙江天台县北。[10]九里松:在杭州灵隐路,起自洪春桥,止于下天竺,是唐开元十三年袁仁敬任杭州刺史所植,长九里,苍翠夹道,人称九里云松。[11]天竺:在灵隐寺南面山中,有上、中、下三天竺之分。[12]“寺后”二句:传说唐代李源与僧圆泽(一作“圆观”)友好,圆泽托生王氏,与李源相约十三年后中秋夜,在杭州天竺寺相见。届时李到寺前,有一牧童唱道:“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以身虽异性长存。”特意即圆泽托身。见唐袁郊《甘泽谣》、苏轼《圆泽传》。后人遂将天竺寺后山石傅为三生石。[13]磊磈(kuǐ):众石堆积之状。[14]玉泉寺:在栖霞山和灵隐山之间。[15]石屋洞:在南高峰和青龙山之间的石屋岭南麓,洞形像屋。烟霞洞:在南商峰烟霞岭上。[16]辨才:唐太宗时僧人,居越州永饮寺。王羲之《兰亭帖》真迹藏于七世孙智永处,智永传辨才。唐太宗屡求不得,令萧翼设计赚取之。辨才因此不久病死。[17]㳘㳘(chōng冲):泉水流下的样子。[18]秦少游:秦观,字少游,又字太虚,号淮海居士。宋元祐年间任太学博士,绍圣年间曾任杭州通判。参寥:即参寥子,宋僧道潜的别号,善诗,与苏轼、秦观为诗友。[19]犹子:侄子。[20]保叔塔:又名保俶塔,在杭州宝石山上,建于北宋开宝年间。[21]定光:即燃灯佛。[22]虎跑泉:在杭州虎跑山大慈定慧禅院中,泉水甘冽醇厚,有天下第三泉之称。[23]萝岕:茶名,产于浙江长兴县。[24]子瞻题诗:苏轼有《虎跑泉》诗。[25]于忠肃祠:在杭州三台山。于忠肃,即于谦,明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字延益。正统十四年(1449)土木之变后,从兵部侍郎升任尚书,拥立景帝,反对南迁。调集重兵,在北京城外击退瓦刺军。天顺元年(1457)英宗复辟,以“谋逆罪”被杀。次年葬于杭州。[26]至日:夏至日和冬至日。[27]舠:刀形小船。[28]钱缪王祠:在杭州清波门北。钱缪,唐末临安人。唐昭宗时为镇海东军节度使,赐铁券,拥兵两浙,封越王,又封吴王。唐亡,受后梁朱温之封,称吴越国王,为十国之一,传至其孙钱俶,归于宋。[29]坡公碑:钱王祠内有苏轼书《表忠观碑》,述钱缪祖孙事。[30]精忠武穆之庙墓:即岳王庙和岳坟。岳王庙在西湖畔栖霞岭下,岳坟在岳王庙中侧。[31]潴(zhū朱):水停积。[32]岸帻:推起头巾,露出前额。谓简率不拘。[33]槚(jiǎ贾):一种树,又名山楸,常植于坟墓前。[34]桧:秦桧。[35]澹庵先生:胡铨,字邦衡,号澹庵,庐陵人。宋高宗建炎年间,曾上疏请斩秦桧、王伦、孙近三人,被编管新州。后曾任工部侍郎,以资政殿学士致仕。卒谥忠简。[36]茂陵:古县名,在今陕西兴平县。[37]汤阴:河南汤阴县,岳飞故里。[38]分节九江:指出任九江备兵使者。[39]孤山处士:指北宋林逋,钱塘人,字群复,隐居西湖孤山,不娶,种梅养鹤以自娱,因有“梅妻鹤子”之称,卒谥和靖先生。[40]湖心亭:在西湖中,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41]孙隆:万历时苏杭织造监,曾用巨资修建西湖名胜。[42]两堤:指白堤和苏堤。[43]斓斒:同“斓斑”,色彩错杂的样子。[44]冷泉亭:在灵隐寺山门之左。[45][氵薨][氵薨](hōng轰):水势汹涌的样子。[46]钱岳阳:钱槚,字岳阳,会稽人。万历中任袁州知府,后督学江西,以文章知名。目眚:眼病。[47]放生池:在西湖“三潭印月”处。[48]莲池师:明高僧,名袾宏,号莲池,居云栖寺三十馀年,世称莲池大师。虞德园:虞淳熙,字德园。[49]丁未:万历三十五年(1607)。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7-31 08:53
标题:
游衡岳记.(明)张居正
《山海经》[1],衡山在《中山之经》[2],而不列为岳,岂禹初奠山川望秩[3],犹未逮与?《舜典》:“南巡狩,至于南岳[4]。”今潇湘、苍梧[5],故多舜迹,殆治定功成,乃修㳇祀与[6]?张子曰:余登衡岳,盖得天下之大观焉。
十月甲午,从山麓抵岳庙[8],三十里,石径委蛇盘曲,夹以虬松老桂。含烟袅露,郁郁葱葱,已不类人世矣。余与应城义河李子先至,礼神毕,坐开云堂[9],湘潭会沙王子、汉阳甑山张子,乃从他间道亦至[10]。同宿。是夜恍然若有导余升寥廓之宇者,蹑虹梯[11],凭刚飙[12],黄金白玉幻出宫阙,芝草琅玕[13],璨然盈把[14],殆心有所忆,触境生念云尔。
乙未晨,从庙侧右转而上,仄径缥缈,石磴垂接[15],悬崖巨壑,不敢旁瞬。十步九折,气填胸臆,盖攀云扪天,若斯之难也。午乃至半山亭,亭去岳庙十五里,五峰背拥[16],云海荡漾,亦胜境也。饭僧舍,少憩,复十五里,乃至祝融[17]。初行山间,望芙蓉、烟霞,石廪、天柱诸峰,皆摩霄插云,森如列戟,争奇竞秀,莫肯相下。而祝融乃藏诸峰间,才露顶如髻。及登峰首,则诸峰顾在屐底[18],若揖若退,若俯若拱,潇湘蒸江[19],一缕环带。因忆李白“五峰晴雪,飞花洞庭”之句[20],盖实景也。旁睨苍梧九疑,俯瞰江汉[21],睟埏六合[22],举眦皆尽。下视连峦别[山献][23],悉如培[土娄]蚁垤[24],不足复入目中矣。同游者五人,咸勒石记名焉[25]。暮宿观音岩。岩去峰顶可一里许,夜视天垣诸宿,大者或如杯盂,不类平时所见也。
晨登上封观海[26],日初出,金光烁烁,若丹鼎之方开[27]。少焉,红轮涌于海底,火珠跃于洪炉。旋磨旋莹,苍茫云海之间。徘徊一刻许,乃掣浮埃而上[28]。噫吁嘻!奇哉伟与!山僧谓此日澄霁,实数月以来所无。往有好事者,候至旬月,竟不得见,去。而余辈以杪秋山清气肃[29],乃得快睹,盖亦有天幸云。然心悚神慑,不能久留,遂下兜率[30],抵南台,循黄庭观登魏夫人升天石[31]。西行四十里,得方广寺。方广寺在莲花峰下,四山重裹如瓣,而寺居其中。是多响泉,声彻数里,大如轰雷,细如鸣弦。幽草珍卉,夹径窈窕,锦石斑驳,照烂丹青。盖衡山之胜,高称祝融,厅言方广。然磵道险绝[32],岩壑幽邃,人罕至焉。谒晦庵、南轩二贤禂[33],宿嘉会堂。夜雨。晓起,云霭窈冥[34],前峰咫尺莫辨,径道亦绝,了不知下方消息,自谓不复似世中人矣。
止三日,李子拉余冲云而下,行数里所,倏见青云霁日,豁然中开。问山下人,乃云比日殊晴[35]。乃悟向者吾辈正坐云间耳。又从庙侧东转十余里,得朱陵洞,云是朱陵大帝之所居。瀑泉洒落,水帘数叠,挂于云际;垂如贯珠,霏如削玉,飞花散雪,萦洒衣襟。若畔有冲退石,大可径丈。列坐其次,解缨濯足[36],酌酒浩歌。当此之时,意惬心融,居然有舞雩泝水之乐[37],诚不如簪祓尘鞅之足为累也[38]。是日,石棠李子亦自长沙至,会于岳庙,同返。
自甲午迄辛丑,八日往来诸峰间,足穷于攀登,神罢于应接[39],然犹未尽其梗概也,聊以识大都云[40]。张子曰,昔向平欲俟婚嫁已毕,当遍游五岳[41]。嗟乎,人生几许时得了此尘事,唯当乘间自求适耳。余用不肖之躯,弱冠登仕,不为不通显。然自惟涉世,酷非所宜,每值山水会心处,辄忘返焉。盖其性然也。夫物,唯自适其性,乃可永年要谼]。乃今齿壮力健,即不能“与汗漫期于九垓[43]”,亦当遍游寰中许名胜,游目骋怀,以极平生之愿。今兹发轫衡岳[44],遂以告于山灵。
注释:
[1]《山海经》:古代地理著作,据说为夏禹、伯益所作,不可信。书中记述各地山川、道里、部族、物产、祭祀、医巫、原始风俗等,保存了不少远古神话传说和史地文献资料。[2]《中山之经》:《山海经》第五卷为《中山经》。其记说:“又东四十五里曰衡山,其上多青䨼,多桑,其鸟多鸜鹆。”[3]望秩:谓按等级祭祀山川。《尚书.禹贡》:“禹敷土,随山刊本,奠高山大川。”孔安国注:“奠,定也。高山,五岳;大川,四渎,定其差秩,祀[记所视。”[4]“《舜典》”三句:《尚书.舜典》载,舜五年巡视四方一周,“五月,南巡守,至于南岳,如岱礼”。守,同“狩”。[5]潇湘:指今湖南湘江中游与潇水会合的一段。苍梧:山名,又名九疑山,在今湖南宁远县境。相传舜葬于苍梧之野。[6]㳇(yīn)祀:上古对天神的祭祀。其法:用祭神的牲畜和玉帛置于柴上,烧柴烟以告上天。[7]张子:作者自谓。[8]岳庙:指南岳庙。[9]开云堂:在南岳庙内开云楼。[10]间道:旁出的小路。[11]虹梯:以彩虹为梯。[12]刚飙:刚劲的暴风。[13]琅玕(láng gān):指仙境中的珠树。[14]璨然:明亮的样子。盈把:满握。[15]垂接:形容石级的陡直。[16]五峰:指祝融、芙蓉、烟霞、石廪、天柱。背拥:背靠背拥立着。[17]祝融:祝融峰,为衡山最高峰。湘水环带山下。峰顶有上封寺,寺东有望日台,西有望月台。[18]屐(jī)底:鞋底下。[19]蒸江:即蒸 水,为湘江支流,在衡阳附近流入湘江。[20]“五峰晴雪,飞花洞庭”:见李白《与诸公送陈郎将归衡阳》,这一联原诗是“回飙吹散五峰雪,往往飞花落洞庭”。[21]江汉:长江汉水。[22]睟埏(hóng yán):包举四边。六合:指上、下及东、南、西、北。[23]别[山献]:分立的小山。[24]培[土娄]:小土丘。蚁垤(dié):蚁冢,即蚂蚁洞口的小土堆。[25]勒石:刻文于石。[26]上封:上封寺,在祝融峰顶。[27]丹鼎:道家炼丹的炉。[28]掣:抽。浮埃:飘浮的尘埃。[29]杪(miǎo)秋:暮秋。[30]兜率:梵文的音译,佛教所说欲界六天中的第四天。这里指上封寺。[31]魏夫人:晋魏舒女,名华存。幼好道,志慕神仙。传说曾在衡山修炼,后托剑化形升天,为南岳夫人。[32]磵:同“涧”。[33]晦庵:指朱熹,号晦庵。南轩:指南宋张栻,字敬夫。累官史部侍郎,右文殿修撰,他勤奋好学,以古圣贤自期,学者称南轩先生。[34]窈冥:幽暗的样子。[35]比日:连日。[36]缨:结帽的带子。[37]舞雩(yú)沂水:《论语.先进》载,孔子弟子侍坐言志,曾点说:“莫(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孔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沂,水名。舞雩:《水经注》:“沂水北对稷门,一名高门,一名雩门。南隔水有雩坛,坛高三丈,即曾点所欲风处也。”[38]簪祓(fú):即“簪绂”,古代官员的礼服。簪,冠簪;绂:丝制的缨带。尘鞅:谓世俗事务的束缚。鞅,套在马脖上的皮带。[39]罢:通“疲”。[40]大都:大概。[41]“昔平向”二句:据《后汉书.逸民传》载:“向长,字子平,河内朝歌人也。隐居为仕。……建武中,男女娶嫁既毕,……与同好北海禽庆俱游五岳名山,竟不知所终。”[42]永年:谓长寿。[43]“与汗漫期于九垓(gāi)”:汗漫,广大无边的宇宙空间。九垓,九天之上。《淮南子.道应训》载:隐士卢遨遇神仙,求为友,神仙说:“吾与汗漫期于九垓之外,吾不可以久驻。”后因以汗漫为神仙的别名。[44]发轫:启程。
本文选自《张太岳集》卷九,是一篇游衡山的游记。作者在衡山历游八天,记下了衡山美妙非凡、各有特色的景观:如登山之十步九折,攀云扪天;五峰之争奇竞秀,莫敢相下;祝融之露髻高奇,诸峰揖拱;上封寺观日初出,天幸书友睹;方广寺响泉异音,轰雷鸣弦;嘉会堂云霭雾雨,数里外青云霁日;朱陵洞水帘数叠,挂云际飞花散雪。作者抱着欣喜的心情,把大自然赋予衡山的奇观。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无怪作者发愿要“遍游寰中诸名胜”,“以极平生之愿”了。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7-31 08:54
标题:
游虎丘小记.(明)李流芳
虎丘,中秋游者尤盛。士女倾城而往,笙歌笑语,填山沸林,终夜不绝。遂使丘壑化为酒场,秽杂可恨。予初十日到郡,连夜游虎丘,月色甚美,游人尚稀,风亭月榭,间以红粉笙歌一两队点缀,亦复不恶。然终不若山空人静,独往会心。尝秋夜与弱生坐钓月矶,昏黑无往来,时闻风铎[1],及佛灯隐现林杪而已。又今年春中,与无际舍侄偕访仲和于此。夜半月出无人,相与趺坐石台[2],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觉悠然欲与清景俱往也。生平过虎丘才两度,见虎丘本色耳。友人徐声远诗云:“独有岁寒好,偏宜夜半游。”真知言哉!
注释:
[1]铎:风铃。[2]趺(fū)坐:双足交叠而坐。
李流芳(1575—1629),字长蘅,号泡庵,晚称慎娱居士。嘉定(今属上海)人。万历三十四年(1606)中举人,三赴会试,均不第。因魏忠贤乱政,遂绝意进取,筑檀园,读书其中。工诗、善书法,尤精绘画。著有《檀园集》十二卷。
本文选自《檀园集》卷八,虎丘是苏州的名胜。文章先描述一般游客中秋游虎丘的喧闹场面,认为此境“秽杂可恨”;又叙述自己在中秋前“游人尚稀”时游虎丘的情景 ,遗憾的是“终不若山空人静,独往会心”;继而着重描述了两次夜游虎丘、静观清景的经历,认为这才领略了虎丘的“本色”。文章层层推进,从闹境引入清景,表现了作者爱好清静、与自然悠然神往的审美心境。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7-31 08:54
标题:
游黄山日记(后).〔明〕徐弘祖
戊午九月初三日 出白岳榔梅庵,至桃源桥。从小桥右下,陡甚,即旧向黄山路也。七十里,宿江村。
初四日。十五里至汤口(1)。五里至汤寺(2),浴于汤池。扶杖望硃砂庵(3)而登,十里上黄泥冈,向时云里诸峰,渐渐透出,亦渐渐落吾杖底。转入石门(4),越天都(5)之胁而下,则天都、莲花(6)二顶,俱秀出天半。路旁一岐东上,乃昔所未至者,遂前趋直上,几达天都侧。复北上,行石罅中。石峰片片夹起,路宛转石间,塞者凿之,陡者级之,断者架木通之,悬者植梯接之。下瞰峭壑阴森,枫松相间,五色纷披,灿若图绣。因念黄山当生平奇览,而有奇若此,前未一探,兹游快且愧矣。
时夫仆俱阻险行后,余亦停弗上。乃一路奇景,不觉引余独往。既登峰头,一庵翼然,为文殊院(7),亦余昔年欲登未登者。左天都,右莲花,背倚玉屏风(8)。两峰秀色,俱可手揽。四顾奇峰错列,众壑纵横,真黄山绝胜处。非再至,焉知其奇若此!遇游僧澄源至,兴甚勇。时已过午,奴辈适至。立庵前,指点两峰。庵僧谓天都虽近而无路,莲花可登而路遥,只宜近盼天都,明日登莲顶。余不从,决意游天都。挟澄源、奴子,仍下峡路。至天都侧,从流石蛇行而上,攀草牵棘,石块丛起则历块,石崖侧削则援崖。每至手足无可着处,澄源必先登垂接。每念上既如此,下何以堪?终亦不顾。历险数次,遂达峰顶。惟一石顶,壁起犹数十丈,澄源寻视其侧,得级,挟余以登。万峰无不下伏,独莲花与抗耳。时浓雾半作半止,每一阵至,则对面不见,眺莲花诸峰,多在雾中。独上天都,予至其前,则雾徙于后;予越其右,则雾出于左。其松犹有曲挺纵横者,柏虽大干如臂,无不平贴石上,如苔藓然。山高风巨,雾气去来无定,下盼诸峰,时出为碧峤,时没为银海。再眺山下,则日光晶晶,别一区宇也。日渐暮,遂前其足,手向后据地,坐而下脱。至险绝处,澄源并肩手相接。度险下至山坳,暝色已合,复从峡度栈以上,止文殊院。
初五日平明,从天都峰坳中北下二里,石壁岈然。其下莲花洞正与前坑石笋对峙,一坞幽然。别澄源,下山至前岐路侧,向莲花峰而趋。一路沿危壁西行,凡再降升,将下百步云梯,有路可直跻莲花峰。既陟而磴绝,疑而复下。隔峰一僧高呼曰:“此正莲花道也!”乃从石坡侧度石隙,径小而峻,峰顶皆巨石鼎峙,中空如室。从其中叠级直上,级穷洞转,屈曲奇诡,如下上楼阁中,忘其峻出天表也。一里,得茅庐,倚石罅中。方徘徊欲升,则前呼道之僧至矣。僧号凌虚,结茅于此者,遂与把臂陟顶。顶上一石,悬隔二丈,僧取梯以度,其巅廓然。四望空碧,即天都亦俯首矣。盖是峰居黄山之中,独出诸峰上,四面岩壁环耸,遇朝阳霁色,鲜映层发,令人狂叫欲舞。
久之,返茅庵,凌虚出粥相饷,啜一盂。乃下至岐路侧,过大悲顶,上天门。三里,至炼丹台。循台嘴而下,观玉屏风、三海门诸峰,悉从深坞中壁立起。其丹台一冈中垂,颇无奇峻,惟瞰翠微之背,坞中峰峦错耸,上下周映,非此不尽瞻眺之奇耳。还过平天矼,下后海,入智空庵,别焉。三里,下狮子林,趋石笋矼,至向年所登尖峰上,倚松而坐。瞰坞中峰石回攒,藻缋满眼,始觉匡庐、石门,或具一体,或缺一面,不若此之闳博富丽也!久之,上接引崖,下眺坞中,阴阴觉有异。复至冈上尖峰侧,践流石,援棘草,随坑而下,愈下愈深,诸峰自相掩蔽,不能一目尽也。日暮,返狮子林。
初六日别霞光,从山坑向丞相原下。七里,至白沙岭。霞光复至,因余欲观牌楼石,恐白沙庵无指者,追来为导。遂同上岭,指岭右隔坡,有石丛立,下分上并,即牌楼石也。余欲逾坑溯涧,直造而下。僧谓:“棘迷路绝,必不能行,若此坑直下丞相原,不必复上此岭;若欲从仙灯而往,不若即由此岭东向。”余从之,循岭脊行。岭横亘天都、莲花之北,狭甚,旁不容足,南北皆崇峰夹映。岭尽北下,仰瞻右峰罗汉石,圆头秃顶,俨然二僧也。下至坑中,逾涧而上,共四里,登仙灯洞。洞南向,正对天都之阴。僧架阁连板于外,而内犹穹然,天趣未尽刊也。复南下三里,过丞相原,山间一夹地耳。其庵颇整,四顾无奇,竟不入。复南向循山腰行五里,渐下,涧中泉声沸然,从石间九级下泻,每级一下有潭渊碧,所谓九龙潭也。黄山无悬流飞瀑,惟此耳。又下五里,过苦竹滩,转循太平县路,向东北行。
——选自上海古籍出版社标点本《徐霞客游记》
注释:
(1)汤口:歙县西北的小镇,乃赴汤泉必经之路,因汤泉而得名,在黄山脚下。(2)汤寺:即唐代汤院(灵泉院)、宋代祥符寺,因靠近汤泉,故俗称汤寺。(3)硃砂庵:即慈光寺。硃砂庵乃慈光寺旧名。寺已颓败,建国后修建成慈光寺阁宾馆。(4)石门:黄山石门峰为三十六大峰之一,在光明顶东北,峰顶两壁夹峙如门,故名。(5)天都:黄山三大主峰之一,海拔一千八百十米,山顶有“登峰造极”等石刻。绝壁峭岩,极为险峻。(6)莲花:与天都并称黄山两大峰。在文殊院前看莲花峰,形如初绽莲花,故名。海拔一千八百十米。(7)文殊院:寺名,在天都、莲花两峰之间。今已不存,改建为玉屏楼。风光奇美,民间有“不到文殊院,不见黄山面”之语。(8)玉屏风:即玉屏峰,以峰秀出横列如玉屏,故名。
译文:
明万历四十六年九月初三 我们一行离开白岳山榔梅庵,到了桃源桥,从小桥右面而下,山路异常陡峭,这就是上次游黄山时所走的路。往前走七十里,夜宿在江村。
初四日 步行十五里路到达汤口。再五里,来到汤寺,在汤池洗了澡,便拄着手杖朝朱砂庵方向攀登。走了十里路,登上黄泥冈,原先被云雾遮没的诸山峰,渐渐显露出来,又渐渐落到了我的手杖底下。转入石门,经天都峰半山腰而下,则天都、莲花两座峰顶,都以秀美的英姿兀立在半空。路旁有一岔道朝东而上,却是昔日所未到之处,于是往前直上,差不多到达天都峰旁。再往北而上,攀行在石隙之中。只见两侧峰石一片片夹峙而起,山道迂回曲折于岩石间,遇到山石阻塞就凿通它,遇到山崖陡峭就砌起石阶,遇上断壁则架木搭桥修通它,遇到悬崖就架上梯子接起来。俯视孤峭的山谷一片阴森,枫树和松树交错相杂,五彩缤纷,犹如画图与锦绣般灿烂。因而想到黄山当得起是一生中所见到的奇观,而且是如此奇特,往日未曾一探究竟,这次重游不但快慰,而且很觉惭愧。
这时脚夫仆人都因山路险阻而落在后头,我也停住不再往上。但一路上的奇景,又不知不觉地吸引我独自前往。既登上山头,就望见有座佛寺的屋檐犹如飞鸟展翅一般,即是文殊院。这也是我上一次来想登览而又未登上的地方。文殊院左面是天都峰,右面是莲花峰,背面靠着玉屏峰,天都、莲花两峰的秀丽景色,简直伸手可摘。环顾四周只见奇峰错杂排列,众多的山谷纵横交错,确是黄山景色最引人入胜的地方。如果不是这次重游,怎晓得黄山竟是如此之神奇?恰遇云游和尚澄源到来,游兴很高。时间已过午,仆人们才上来,大家站在文殊院前,指点着左右两座山峰。寺里的和尚说:“天都峰虽近却无路可攀,莲花峰可登但路途遥远,只好在附近看看天都峰,明日再登上莲花顶。”我不愿听从,决心一游天都峰,便夹持着澄源和仆人,仍从山峡小路而下,到达天都峰旁。再从经溪水冲击而流动的山石中俯伏爬行而上,或抓住野草,或拉着荆棘,越过丛集的石块,攀上削立的山崖,每到连手脚都无法着落的地方,澄源总是抢先登上,再垂手接应。每每想到上山既如此艰难,下山更怎么得了?但终于也顾不了这许多。经历几回艰险,终于到达天都峰顶。只见顶上有块崖石象削壁一般直立而起,约高数十丈。澄源寻视其侧面,发现有石阶,便扶我登上。唯见千山万岭无不俯伏在下,独有莲花峰和它抗衡。这时浓雾时起时止,每一阵飘过来,则连对面也看不见。远眺莲花等诸山峰,多半淹没在云雾里。唯独登上天都峰,我走到峰前,云雾则移到峰后,我来到峰后,云雾则出于峰左。峰顶上还有生长得曲折挺拔、横纵交错的松树,而柏树则虽干大如臂,也无不平贴在崖石上,犹如苔藓一般。山高风猛,雾气飘忽不定。俯视诸山峰,一会儿透露出碧绿的尖顶,一会儿又淹没为一片银海。再眺望山下,只见阳光明媚,仿佛别是一个世界。暮色渐渐降临了,于是大家两足伸前,双手向后贴地,坐着往下滑;到了极险之处,澄源便肩手并用以相接应。度过危险地带,下到山坳时,夜色已笼罩大地。再从山峡间登栈道而上,宿于文殊院。
初五日天刚亮,从天都峰山坳中向北而下二里路,这里石壁深邃。在它下面的莲花洞恰好和前坑的石笋相对峙,山坳里异常幽静。告别澄源,下山来到前面的岔道旁,便向莲花峰而行去。一路上沿着危崖绝壁往西走,经过多次上而复下,在将要下百步云梯时,有路可直上莲花峰。既登之后却找不见石级,心生疑虑,就又下来了。隔峰有位和尚高声喊道:“这正是登莲花峰之路!”于是从石坡侧面穿过石隙,山路狭小而险峻,峰顶上全是巨石鼎峙对立着,中间空荡荡如同房屋。从当中层层石级直登而上,级尽洞转,曲折离奇,犹如上下在楼阁中,几乎忘记它是高耸屹立于天外。约略走了一里路,见一茅屋,靠在石隙之中。正在犹豫不决想再往上登陟时,只见刚才高呼指路的和尚来了。和尚号凌虚,结一茅庵在此。于是和他挽着手臂登上了峰顶。顶上有块崖石,悬空二丈,凌虚搬来梯子爬上去,山巅上非常空旷。环顾四周,天空一片碧蓝,即使天都峰也仿佛低着头了。因为此峰居黄山之中,独立高耸于诸峰之上,四面岩壁环绕耸立,遇到朝阳升起、天气晴朗之时,层层峰峦映射出鲜艳的色彩,令人欣喜狂叫,简直翩翩欲舞。
在峰顶呆了很久,才返回茅庵。凌虚和尚端出粥来款待,我喝了一钵盂。于是下到岔道旁,过大悲顶,登上天门。再走约三里路,到达炼丹台。沿着台口而下,观览玉屏风、三海门等山峰,尽是从深谷中如削壁一般拔地而起。那炼丹台一冈垂立于丛山之间,丝毫没有奇异峻拔之感。只是俯视翠微峰背面,山坞中峰峦交错耸立,上下周围交相映衬,非在此不能尽览山色之奇妙。返回经过平天矼,下后海,步入智空和尚主持的佛寺,向他告别。走了三里路,下狮子林,往石笋矼走去,到了昔日曾登览过的尖峰之上,背靠松树而坐。俯瞰山坞中,峰石回环簇聚,满眼尽是如锦似绣的景色,才觉得庐山、石门山,或只具备黄山的某一体态,或缺少黄山的某一方面,不如黄山这样宏博富丽。观看了很久,才登上接引崖。往下看山坞中,觉得阴森森的别有一种奇趣。再回到冈上尖峰旁,脚踩着滑动的石块,手拉着荆棘野草,顺着山坑而下,愈下愈深,诸山峰互相遮蔽,无法一眼望到尽头。太阳下山了,才返回狮子林。
初六日 告别霞光和尚,从山坑向丞相原方向而下。走了七里路,来到白沙岭。霞光和尚又随后到来。因为我想观览牌楼石,他担心白沙庵无人引路,所以追赶来作向导。于是一齐登上白沙岭,霞光指着岭右侧对面的山坡,有丛生的山石屹立着,下边分开而上边合笼,说那就是牌楼石。我想越过山坑,沿山涧上行,然后直趋而下。霞光说:“荆棘遮迷,山路阻绝,必定无法通行。如果从山坑直下丞相原,就无需再上此岭;要是想从仙灯洞前往,不如就从这里向东去。”我听从他的意见,沿着岭脊而行。白沙岭横亘天都、莲花两峰北面,极其狭窄,路旁简直连一只脚也无法容纳。南北两面尽是高山峻岭夹立相映。到了白沙岭尽头再往北而下,仰望右侧山峰上的罗汉石,圆头秃顶,俨然象是二个和尚。下到山坑中,越山涧而上,共四里路,登上仙灯洞。洞口朝南,正对着天都峰的北面。和尚修筑栈道于洞外,而洞内依然那样广阔深邃,保持着天然的情趣。再朝南往下走三里路,过丞相原,不过是山间一块狭窄的平地而已。有座佛寺修建得颇为整齐,环顾四周,无甚奇特之处,终于没有入内。再向南沿着半山腰走了五里路,逐渐下山,忽听见山涧传来喧闹的泉水声。泉水从山石间分九级下泻,每一级下面都有又深又碧的水潭,就是所谓九龙潭。黄山除此潭之外,没有别的悬流飞瀑。再下山走五里路,经苦竹滩,转向沿着太平县的路,往东北方向走去。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7-31 08:55
《徐霞客游记》——“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
《徐霞客游记》是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用日记体裁撰写的一部光辉著作,它生动、准确、详细地记录着祖国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地理景观。它为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提供了许多重要资料,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社会效益,受到国内外广大专家和读者的赞赏,称霞客为“千古奇人”,称《徐霞客游记》为“千古奇书”、“古今一大奇著”。英国的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在其主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评价道:“他的游记读来并不像是17世纪的学者所写的东西,倒像是一部20世纪的野外勘察记录。”
徐霞客,名宏祖,字振之,明朝南直隶江阴县(今江苏江阴市)南晹岐村(今属马镇乡)人。他生于万历十四年(1587年),卒于崇祯十四年(1641年),享年54岁。
霞客从小就有一个远大理想,立志游遍祖国的锦绣河山,探索大自然的奥秘。他22岁就开始外出旅游,直到生命结束为止,在30多年中,他先后东渡普陀,北游幽燕,南达闽粤,西北勇攀太华之巅,西南远涉云贵边陲。游历了相当于今天的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河北、山西、陕西、河南、江西、广东、广西、湖南、湖北、贵州及云南等16个省区及北京、天津、上海3市。可以说,几乎大半个中国的土地上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全部献给了祖国的地理考察事业。
徐霞客在考察大自然的过程中,不管困难多么大,条件如何恶劣,每天都坚持把旅游的经历和考察的情况以及自己的心得体会,详尽而生动地记录下来,据他自己说:“余日必有记”,从未间断过。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因疾病缠身,双足不能行走,才由云南木知府用轿送回家乡。
霞客回家后,即卧病在床,已无力整理自己的游记手稿。
临危前,不得不委托其外甥季梦良(字会明)来实现这一心愿。后经季氏、王忠纫共同努力将游记手稿编辑成书。可惜的是,时值明末战乱之际,江阴县广大地区遭到清军的蹂躏和屠杀,《游记》手稿大部分被焚于火,季氏整理本亦散失殆尽。幸世上尚有数种抄本流传,但皆有残缺和讹误。后来由季会明、李寄(霞客的第四子)的多次搜集整理,去伪存真,才使得这部《游记》免于湮灭的命运,世称之为李本,曾被后人误认为是霞客的原稿本。
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霞客的族孙徐镇又进一步对李本重新编订,与各种手抄本对比校勘,考其缺失,订其异同,然后刻印出版,成为《徐霞客游记》的第一个木刻本面世,这个本子一直流传至今。不过这个徐本仍然不够完备,尚缺考察太湖、泰山、孔陵、南京、荆溪、勾曲、罗浮、京师、盘山、闽州、障州等地的游记和《滇游日记》首册。
嘉庆十三年(1808年),藏书家叶廷甲(字保堂)又对徐本进行了校勘,并增辑补编一卷,其中收集了不少霞客及其亲友的诗文、题赠、书牍,成为最通行的本子,共40余万字。
此后陆续续印的各种版本(包括石印本、铅印本)达10余种之多,皆以叶本为底本。
民国初年,在著名地质地理学家丁文江先生的倡导和主持下,专门撰写了《徐霞客先生年谱》,编绘了旅行地图,与《游记》合在一起,重新印行,起到了宣传推动作用。
近年来在北京图书馆善本特藏书库发现了季本的残存部分,名为《徐霞客西游记》,共5册,虽然只有崇祯九年(1636年)九月十九日至十一年(1638年)三月十七日的游记,但比通行本记载详细、具体、生动。
198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为了恢复《游记》的本来面貌,约请褚绍唐、吴应寿两位专家对《游记》进行整理、校点,以季会明抄本《徐霞客西游记》和徐镇本为底本,参考多种抄本和印本,并由褚绍唐、刘思源二人编绘旅行路线图39幅,另印成册。卷首还收有徐霞客的肖像、手迹和季会明、徐建极抄本书影及岩溶地貌等图片多幅,可以说这是目前了解和研究徐霞客及其《游记》最完善的本子。
《徐霞客游记》自从问世以来,一直受到国内外广大学者和读者的欢迎,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今天已掀起了研究徐学的高潮。大家一致认为《游记》至少具有以下科学价值和社会效益。
第一,《徐霞客游记》(包括《徐霞客西游记》)是霞客30多年旅行考察的真实记录和结晶,它的内容十分广泛、丰富,从山川源流、地形地貌的考察到奇峰、异洞、瀑布、温泉的探索;从动植物生态品种到手工业、矿产、农业、交通运输、城市建置的记述;从风土人情的了解到民族关系和边陲防务的关注等等,皆有记载。它为我国历史自然地理和历史人文地理的研究都提供了极其珍贵的资料,开创了我国地理学上实地考察自然,系统描述自然的先河。
第二,霞客系统地考察了我国西南地区的石灰岩地貌(亦称岩溶地貌),他的《游记》对峰林、洞穴、溶沟、石芽、石梁、圆洼地、落水洞、天生桥和地热显示等地貌景观的分布、类型、变化、特征和成因皆作了详细的记录和分析研究,有比较科学的解释,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岩溶地貌的珍贵文献,比欧洲人于18世纪后半期才开始的岩溶地貌的考察,还要早100多年,其中许多西方地理学家认识到的地理现象和规律,早在《游记》中有了论述。它在世界上开辟了岩溶地貌考察的新方向。
第三,霞客考察了湖南、湖北、广西、云南等省区的大小河流,对诸水的源头、走向进行过认真的探索,他勇于打破传统的错误说法,并纠正前人研究中的不足和地方志记载的错误。尤其是他的《江源考》,正确指出长江的正源是金沙江,不是岷江,大胆地否认了1000多年来陈陈相因的“岷山导江”的错误论断,为以后进一步探求长江源头开辟了新方向,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第四,《游记》对一些奇特的自然地理现象作了许多科学解释,揭示了一定的自然规律。例如,它以福建宁洋溪(今九龙江)与建溪为例,说明二水发源的山岭高度相等,但距海的远近不同而决定了二者流速的快慢,即所谓“程愈迫,则流愈急”。 第五,《游记》中有关各地的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风土人情,动植物的种类、分布、特征以及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亦有不少记载和认识,给我们研究历史经济地理和历史动植物地理提供了一些有益的资料。
第六,《游记》充分反映了霞客严谨的治学态度、实事求是的考察方法和追求真知的献身精神。霞客旅游的目的,就是要穷江河之渊源,山脉之经络,攀登地理科学的高峰。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下定了最大的决心,临行前,他嘱咐儿子说:“譬如吾已死,幸无以家累相牵矣。”在考察中,他不畏巉岩,不避死,百折不挠地同大自然作斗争,“虽山精怪兽群而狎我,亦不足为惧。”他重实践、勤考察,不迷信书本知识和民间传说。他能够经常遵循科学的原则去认识和解释自然界中各种奇异现象。总之,我们通过《游记》,可以学到徐霞客的许多优良品质。
第七,《游记》是一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从《游记》中,我们可以看到霞客是一个爱国主义者,他爱憎分明,对当时政治腐败不满,尤其对宦官头目魏忠贤一伙深恶痛绝,不入仕途,不与贪官污吏为伍,并同情被迫害的东林党人,情愿和他们交朋友,他以“身许之山水”,决心走科学救国的道路;他关心老百姓的疾苦,“恤孤怜寡,拯弱救饥”。
因此,凡是读过游记的人,无不被霞客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行为所鼓舞。
此外,《徐霞客游记》不仅是一部地理学名著,还是一部享有盛名的文学佳篇;不仅有很高的科学价值,而且有很高的文学价值。祖国的锦绣河山,自然界的万千奇景,在霞客的笔下,如诗如画,栩栩如生。写动态,千变万化;写静态,清新秀丽;写山,或峻险幽奇,或巍峨雄壮,令人目不暇接;
写水,或碧波荡漾,或水清石寒,令人心旷神怡;写洞,或玲珑剔透,或乳柱缤纷,令人眼花缭乱;写险,或悬流而下,或猿挂蛇行,令人心惊胆战。如此种种,美不胜言。它文字优美,语言生动,感情真挚,表达深刻细致。洋洋60多万字的大著作,人们读起来,如身临其境,深受感动,爱不释手,真不愧为“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7-31 08:55
标题:
游慧锡两山记.(明)王思任
越人自北归,望见锡山,如见眷属,其飞青天半,久暍而得浆也[2]。然地下之浆,又慧泉首妙[3]。居人皆蒋姓,市泉酒独佳。有妇折阅[4],意闲态远,予乐过之。买泥人,买纸鸡,买木虎,买兰陵面具[5],买小刀戟,以贻儿辈。至其酒,出净磁,许先尝论值。予丐洌者清者,渠言燥点择奉,吃甜酒尚可做人乎?冤家,直得一死[6]。沈丘壑曰:“若使文君当垆[7],置相如何地也?”入寺礼佛后,揖泉而酌之。
同上慧颠,望太湖茫茫然,铜墨之影,亦在云凫霞雁之际。下则客肆具整,鱼鲜肉旨,此维扬、白下所不敢望者[8]。湎沃后[9],探愚谷园,已废。但其泉犹屣响,终不若秦园之石盘骨洁、老树丰稜也。西上锡山,看城内万室鳞次,绣膏锦水,真吴会一福壤也[10]。浮图初建而孙鼎元出[11],再修而华会榜兴,则信乎有地脉哉。
归舟则人士联翩,笙歌弦索,如五色云中特闻琉璃霓羽[12],恍然叶法善挈三郎与玉环走月桥[13],看广陵灯事者[14]。不亦乐乎,不亦悦乎。
注释:
[1]慧山:在江苏无锡西,又名惠山。锡山:慧山东峰脉断处突起的小峰。[2]暍(hè贺):中暑。[3]慧泉:在慧山第一峰白石坞下,唐陆羽以此为天下第二泉。[4]折阅:减低售价。[5]兰陵面具:北齐高长恭封兰陵武王,才武而貌美,常戴面具对敌。此指各种面具。[6]直得:值得。[7]文君当垆:卓文君私奔司马相如后,生活穷困,二人在临邛开一酒店,卓文君当垆卖酒,司马相如与佣人洗涤器皿。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8]维扬:扬州。白下:南京。[9]湎沃:指饮酒。[10]吴会:秦汉时会稽郡郡治在吴县,郡县连称为吴会,在今苏州一带。[11]浮图:塔。[12]霓羽:指《霓裳羽衣曲》,相传唐明皇游月宫,闻仙乐,归而记之,遂成此曲。[13]叶法善:唐玄宗时道士,相传曾引导唐玄宗游月宫。三郎:唐玄宗。玉环:杨玉环。[14]广陵:扬州。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7-31 08:55
标题:
游焦山记.(明)王思任
海山多仙人,润之山水[2],紫阆之门楔也[3],故令则登之,不觉有凌云之意[4],子瞻熟厚金山[5],而兴言及焦,则以为不到怀渐,赋命穷薄。则是观之,心不远者,地亦自偏耳[6]。
丙申[7],予谒选北上[8],老亲在舫,曾撮游之,仅一识面,偃蹇不亲。己酉[9]以迁客翔京口[10],五月既望[1],会司马莆田方伯文晤我[12],买鲜蓄旨,约地友刘伯纯、陈从训俱。从训暑不出,而痒痒鞅鞅[13],徒以苏秦纵横,不能愿待之。即乘长风往,一叶攲播[14],与拜浪之鱼同出没也。至岸,入普济寺,伯文色始定。而伯纯以为吾东家焦,殊不介介[15]。暑气既深,幽碧如浸,选绿雪轻风之下,小饮之,各沾醉,眠僧几。澡罢,谒焦先生祠[16],庶几所谓水清石白者。少微之星[17],两光独曜,而各以姓易山川,然严先生犹或出或语,先生三诏罔闻,一言不授,蔡中庚子玄庵,梧竹翠流,潭空若永昌之境[20]。僧携中泠水[21],燃竹石铛,沸顾渚饮我[22]。水或不禁刀画,然云乳濛濛,芝童清侍,听好鸟一回,何境界也!山如鳖伏,而裙带间妙有茸畴,各秃宫于藤萝之隙,且渔且耕,而又且畋。巡麓右迤,入碧桃湾,则疏杨摇曳里许,青莎与朱华映染,半规山隐。扪攀而至吸江亭,望海门瓜步[23],都作龙腥[24],点帆归鸟,千嶂彩飞,江淹咏“日暮崦嵫谷”者是矣[25]。乃从山背,一探天吴[26]。历数亭而憩之。石笋斗潮,驯鸷不等,而湍险震荡,吾独羡其威纡百叠,愈取愈多。杖策归僧堂,梵鼓动矣。伯纯曰:“大月已到,不宜闭饮。”问童子得樱笋银鲚[27],又得文雉,被跣而出[28],歌于诸山第一峰前。月精电激,江波碎为练玦[29],我欲呼老()共语,而伯文谓山鬼愁予。伯纯愿意两脯之,以作水陆供,便思驾长虹而通沃洲也[30]。相与轰饮呼卢[31],集杜句得月者赎[32]。坐至子夜,而天风渐劲,澎湃汹然,江声入僧室矣。质明,予先鸟起,领清芬之味,人各鼾鼾也。伯文搔首相詈[33]:王郎即有山水馋,不须奔竞尔尔。予不能辩也。寻会食[34],探浮玉岩,一石横出,摩藓读昔人题石屏字。跻级登观音阁,修篁琪树,蔽翳雪光。更有竹阁两楹,买天半角,而金山斐叠其胸,此足当人主矣。又延踏而至一僧舍,竹益酣,染衣袂俱作云香。有巨石数十,堆堕涧中。讨《瘗鹤铭》,已投江丈许,褰衣濡足,惘不可得。王辰玉昔曾判之,以为断非逸少之笔[35],磊大都高人韵士,惟恐人知,焉见《瘗鹤》之字,不出蜗牛之庐[36],而必借美于换鹅之手耶[37]?伯文颔之,以韵语相挑。再遣舟,从河户市鱼,冷在何处者。
试以金、焦评之,金以巧胜,焦以拙胜;金为贵公子,焦似淡道人;金宜游,焦宜隐;金宜月,焦宜雨;金宜小李将军[38],焦则大米[39];金宜神,焦宜佛;金乃夏日之日,而焦则冬日之日也。伯纯主驳:“子腹中丘壑,舌下阳秋[40],谁为我金、焦赂子左右足乎?”乃唤兕觥[41],大笑飞敌。至渔火初出。缓棹至馀皇[42],以不尽之沥,中江而罄之。是夕,月明如昼,微风不兴,水天一片,人语杳然,而城头漏三严矣,此“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时也[43]。
注释:
[1]焦山:在江苏镇江东北,屹立江中,与金山对峙。[2]润:润州,即今江苏镇江。[3]此阆:即紫台阆苑,指仙人所居之处。[4]“故令”二句:晋荀羡字令则,曾登北固山望海,云:“虽未暑三山,便自使人有凌云意。若秦汉之君,必当褰裳濡足。”见《世说新语.言语》。[5]子瞻:苏轼字子瞻。[6]“心不”二句: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7]丙申:万历二十四年(1596)。[8]谒选:官吏云吏部等候选派。[9]己酉:万历三十七年(1609)。[10]京口:今江苏镇江。[11]既望:十六日。[12]司马:府州属官。莆田:在今福建省。[13]痒痒鞅鞅:此指犹豫不爽快的样子。[14]一叶:指小船。欹播:颠簸。[15]介介:介意。[16]焦先生:指东汉末隐士焦先。焦山以隐居于此而得名。[17]少微之星:星夜名,共四星。[18]蔡中郎:东汉蔡邕,曾官中郎将。[19]“所谓”句:《诗经.秦风.蒹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回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20]永昌:地名,在今云南保山,产镜。[21]中泠:中泠泉,在江苏镇江西北,号称天下第一泉。[22]顾渚:顾渚山,在浙江长兴县西北,产名茶。此用以代指好茶。[23]海门:县名,属江苏扬州府。瓜步:镇名,在江苏六合县东南。[24]龙腥:即龙星,星名。[25]“江淹”句:江淹,南朝梁诗人,其《陆东海谯山集》诗云:“日暮崦嵫谷,参差彩云重。”[26]天吴:水神。《山海经.海外东经》:“朝阳之谷,神曰天吴,是为水伯。”唐李贺《浩歌》:“南风吹山作平地,帝遣天吴移海水。”[27]银鲚:即鮆鱼,又名鱽鱼。[28]被跣:披发赤脚。[29]练玦:白练似的半圆环。玦,开缺口的玉环。[30]沃洲:山名,在浙江新昌县东。[31]呼卢:指划拳行令。[32]集杜句:集杜甫诗句。赎:赎酒。[33]詈:骂。[34]会食:相聚而食。[35]逸少:王羲之,字逸少。[36]蜗牛之庐:焦先曾作蜗牛庐而居。[37]换鹅之手:指王羲这。王羲之曾以书法换鹅。[38]小李将军:指唐左武卫大将军李思训之子李昭道,著名画家,善画青绿山水。[39]大米:指宋著名书画家米芾,其子米友仁亦善画,故世称米芾为大米。善画泼墨山水。[40]阳秋:春秋。孔子作《春秋》以寓褒贬。故此指评论。[41]兕觥:一种兽形酒器。[42]馀皇:船名。[43]“大江流日夜”二句:南朝齐谢朓《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诗句。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7-31 08:56
标题:
游金焦两山记.(明)王叔承
丙寅五月[1],同陈贞甫、范伯桢、仲昭兄弟为金山游。自京口渡江而西[2],数里及山。由修廊左折入寺,廊壁嵌古今碑题数十百,虚敞临江。寺中,观中泠泉亭[3],而井之水,经品为天下第一云。又左右三四折,数百步,至吞海亭。又上则留云亭。亭立绝顶,所谓妙高峰也。东顾海门[4],南绝吴、越[5],上游北襟淮、扬[6],长江自岷、夔、湘、蠡涌天西来[7],分下山足[8],两岸商舟万计,樯立如林[9],江山奇胜,飘然神爽。下峰而南,至江天阁,悬空俯江,大可憩望,辄倚栏觞咏[10]。可二时许,见月出江上,辄徒酌寺门,面石簰山地饮[11]。山即郭璞墓[12],酾酒吊之[13],则暮潮明月作白[14],如大雪垂天,江寒逼人,不知为夏。又渔舟明灭波际,如画工写意家素缣飞洒水墨也[15]。忽忆异时同商任叔、陆伯玉游此。今商生客死,陆生病,不果来。死生离别,觉江水悠悠者。山有日照崖、头陀崖、朝阳洞、龙池,会暮夜,不及游。水有善财石[16],亦曰鹘山,分状证之[17],盖两肖也。月下扪张清河诗碑[18],指识其字。议者谓张后无诗。或又诵杜少陵“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之句云[19]。
游金之明日游焦。焦山去金山下流十五里。是日风大逆,舟人扬帆就风,横折而下,倍直道六七[20],乃抵山。其半有关侯祠[21],饭焉。去祠左折,上登佳处亭 ,榴花甚吐,童子折一枝,佐饮。见山下江船乱流,僧曰:“渔鲥鱼者,斤可十八钱,买而及釜[22],犹鱍鱍生动也[23]。”右折而上,至吸江亭,则亭对金山而高倍,留云山亦大于金。金山峻绝,当津渡要冲者易;焦有田可稻麦,山根多巨奇石,如乱兽卧草中,草树四垂,如衣女萝衣者[24],固幽僻藏胜。夫金、焦,伯仲山也,乃坐焦而酻金云[25]。顷之,客有买鲥鱼来者,果鲜活色青,鳃微开合,遂烹鱼,酌水晶庵、石庭庵,瞰江,又面隔江石壁,不减金之长廊耳。会日暮云垂,且雨,乃擢足江渚而去[26]。按东汉焦光隐此,三诏不起,山以名。今嘉靖中杨继盛又大书“椒山”二字于壁[27],及其名氏日月。椒山,杨所自号也,盖焦、椒同音,或其自负。杨后竟以劾奸论死。忠臣处士,名节略等。陈子曰[28]:“焦山亦云椒山矣。”
注释:
[1]丙寅:明世宗嘉靖四十五年(1566)。[2]京口:地在今镇江市。[3]中泠(líng)泉亭:因中泠泉而筑的亭,因以为名。[4]海门:明时海门在今江苏南通市。[5]绝:穷尽。吴、越:时国名。这里泛指江苏南部及浙江一带。[6]淮、杨:这里泛指安徽、江苏的长江北部地区。[7]岷:古岷州为长江支流岷江的发源地,今甘肃岷县一带。夔:古夔州为长江流经之地,今四川奉节一带。蠡:彭蠡,即今江西鄱阳湖。[8]分下山足:分流于金山脚下。[9]樯(qiáng):桅杆。[10]辄:就,即。觞咏:边饮酒边咏诗。[11]石簰(pái)山:在金山西边江中。[12]郭璞:字景纯,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东晋作家,博学多才,任王敦记室参军时,因借卜筮谏阻王敦谋反,被杀。[13]酾(shī)酒:斟酒。[14]暮潮:犹晚潮。[15]素缣(jiān):白色细绢。[16]善财石:在金山东边的江中。形似佛家的善财童子。[17]分状证之:分别按善财和鹘的形状来验证。[18]张清河:指晚唐诗人张祜,字承吉,清河(今属河北)人。晚年隐居丹阳。[19]杜少陵:指杜甫,自称“少陵野老”。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见杜甫《登岳阳楼》诗。坼(chè):分开。[20]倍直道六七:相当于走直道的六七倍。[21]关侯:指三国时蜀将关羽,因封汉寿亭侯,故称“关侯”。[22]釜:指锅。[23]鱍鱍(bó):鱼跳跃的样子。[24]女萝:地衣类植物,常寄生松树上。[25]酻(lèi):以酒洒地以示祭奠。[26]江渚:江边。[27]杨继盛:字仲芳,号椒山,容城人。嘉靖进士,历南京兵部右侍郎、刑部员外郎。劾严嵩十大罪,嵩构坠陷下狱,被杀。[28]陈子:指同游者陈贞甫。
王叔承(1537—1601)初名光胤,以字行,更字承父,晚年又更字子幻,自号昆仑山人,吴江(今属江苏)人。少孤,弃举子业,贫赘妇家。后入都客大学士李春芳所。性嗜酒,春芳有所撰述,往往到酒楼找他。后谢归,纵游吴越山水。其诗极为王世贞兄弟所称许。卒于万历中,年六十五。著有《吴越游编》、《荔子编》、《楚游编》、《岳游编》、《壮游编》等。
本文选自《吴越游编》。金焦指金山和焦山。金山在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明时尚在长江中,后由于泥沙淤积,遂与南岸相连。焦山在镇江市东北长江中。作者此游在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文章亦当作于此时。全文主要是纪游,但与吊古、怀旧、表忠融为一体。笔中有画,画中有史,增强了文章的史感与深度。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7-31 08:56
标题:
游敬亭山记.(明)王思任
“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不道宣城,不知言之赏心也。姑孰据江之上游[1],山魁而水怒,从青山讨宛[2],则曲曲镜湾,吐云蒸媚,山水秀丽清矣。曾过响潭[3],鸟语入流,两壁互答。望敬亭绛雰浮[山急][4],令我杳然生翼,而吏卒守之,不得动。
既束带竣谒事[5],乃以青蛙走眺之。一径千绕,绿霞翳染[6],不知几千万竹树,党结寒阴[7],使人骨面之血,皆为蒏碧[8],而向之所谓鸟鸣莺啭者,但有茫然,竟不知声在何处?厨人尾我,以一觞劳之留云阁上。至此而又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往还”造句之精也。朓乎白乎[9]!归来乎!吾与尔凌丹梯以接天语也。
日暮景收,峰涛沸乱,饮猿出啼,予栗然不能止,归卧舟中,梦登一大亭,有古柏一本,可五六人围,高百余丈,世眼未睹,世相不及,峭崿斗突,逼嵌其中,榜曰:“敬亭”,又与予所者异。嗟乎!昼夜相半,牛山短而蕉鹿长[10],回视霭空间,梦何在乎?游亦何在乎?又焉知予向者游之非梦,而梦之非游也,止可以壬寅四月记之尔[11]。
注释:
[1]姑孰:今安徽当涂县的古称。[2]宛:曲折。[3]响潭:安徽宣城县南有响山。响潭应在此。[4]绛雰:赤色的雾气。[山急](yǐng):形容山势高耸突兀。[5]竣:事情完毕。[6]翳:遮盖。[7]党:遮掩无光。[8]蒏(yǒng):酗酒。[9]朓:谢朓。白:李白。[10]牛山:即“牛山叹“。典出《晏子春秋》,比喻为人生短暂而悲叹。蕉鹿:典出《列子.周穆王》。后代称“梦幻”。[11]壬寅:万历三十年(1602)。
本文选自《王季重十种》。敬亭山在安徽宣城县城西北。南朝齐明帝建武二年(495)谢朓曾出任宣城郡太守,留下了“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的名句;唐代大诗人李白也写过《独坐敬亭山》的名篇。因此,王季重游敬亭山便有一种与谢、李神接,入其诗境的感觉。文章先写望敬亭山,再写实游敬亭山,最后写梦游敬亭山,三者交织在一起,便造成一种似实而虚、如梦如幻的境界。可见作者从谢、李诗意中摄取了几分浪漫气息。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7-31 08:57
标题:
游灵岩记.(明)王思任
域中有四大刹,灵岩居其一,以泰岱之屋乌也[2],乃希有佛化。见道场当谷中,有峰堡而立,就之猊蹲。入谷三里许,一梁横跨,水淙淙出焉。北山但苦渴,得水便佳。寺古废,然材尽豫章[3],丽犹旧家面目。谒五华殿,中须弥,南观音、北药师,东释迦,西阿弥,各庄严精好,云是晋像。殿右古柏,则霜溜石根[4],与泰山松通寒接气矣。上千佛殿,鲁藩所布金钱也[5],万缗一绘耳。乃入禅室,绿竹漪漪,亦山之阿。从香积厨扪泉而上,谒后土夫人殿,俱雄兀。阶前看四山宫宇,费几许膏汗[6],而今不尽不仁也。上达磨庵,随喜铁袈裟[7],从起山涌起,高四尺,袒其半,文似水田区,金耶石耶?不可辨。或曰神通游戏,名山中往往有之。更上为曲水亭,石可矶而流可觞,望江南耶?又上为甘露亭,佛座下一勺之多,旨而沁[8]。又上为抱灵亭,老璧千仞,云木毵稠[9],绝似五台秘魔崖[10]。欲访禅林功德两洞,而路螟不可即[11],乃归宿。夜肃如秋,鱼剥鲸[石訇][12],梦回峰冷。质明,礼辟支塔,佛图澄以之镇水者[13],今渐殂落,愍道人救饥不暇矣[14]。入鲁班洞,门楗不启[15],幻其事耳。而所谓通明窍者,亦牛首倒影之意,惑愚儿,便笑也。王弇州谓其弟[16];有泰山不可无灵岩。予固令指不静者[17],即弃此寸脔可矣[18]。
是山开于汉,盛于晋唐,中兴于弘正[19],碣碑卧立,乱如漏泽之标,见未曾有,而皆应付灵岩者。似此间不书一通,终少一段某人来此也。归途欲草一疏上之[20],不果,然犹记其略曰:“愿乞陛下一专敕,使臣乘传走四天下[21],得便宜行事,仍锡臣墨煤万斛,加以如月之斧,凡遇名胜之地,有所题说者,间存其可,馀悉听臣劈抹,用冷泉浇之三日,一雪山川冤辱,以章陛下好生之德。”
注释:
[1]灵岩:山名,在山东大学长清县东南九十里。东晋时竺僧朗曾在此说法。后魏时梵僧法空禅师始建道场,称为中土四绝之一。[2]泰岱:泰山。屋乌:“爱屋及乌”之省略。[3]豫章:木名,樟类。《淮南子.修务》:“豫间之生也,七年而后知,故可以为棺舟。”[4]霜溜:杜甫《古柏行》:“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5]藩:藩王。[6]膏汗:指百姓的膏脂汗水。[7]随喜:指游览佛寺。铁袈裟:灵岩山胜迹。山石黑锈如铁,覆地如袈裟披折之状。[8]旨:甘美。[9]毵(sān三):形容枝叶细密。[10]五台:五台山。[11]螟:天黑。[12]剥:敲打声。[石訇](hōng轰):水石相击声。[13]佛图澄:西晋时高僧。[14]愍道人:即晋僧支愍度。《世说新语.假谲》:“愍度道人始欲过江,与一伧道人为侣,谋曰:‘用旧义在江东,恐不办得食’。便共立心无义。既而此道人不成渡,愍度果讲义积年。后有伧人来,先道人寄语云:‘为我致意愍度,无义那可立?治此计,权救饥尔,无为遂负如来也。’”[15]楗(jiàn):门闩。[16]王弇州:即明王世贞,号弇州山人。其弟世懋,亦著名文士。[17]食指不静:《左传》宣公四年:“楚人献鼋于郑灵公,公子宋(字子公)与子家将见,子色之食指动,以示子家,曰:‘他日我如此,必尝异味。’”[18]脔:肉块。[19]弘正:指明弘治(1488—1505年)、正德(1506—1521年)年间。[20]疏:奏疏。[21]乘传:驿车。[22]便宜行事:不待上奏,自行决断处置。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7-31 08:57
标题:
游龙门记.(明)薛瑄
出河津县西郭门,西北三十里,抵龙门下。东西皆层峦危峰,横出天汉[1]。大河自西北山峡中来,至是,山断河出,两壁俨立相望。神禹疏凿之劳,于此为大。
由东南麓穴岩构木[2],浮虚架水为栈道[3],盘曲而上。濒河有宽平地,可二三亩,多石少土。中有禹庙,宫曰明德,制极宏丽[4]。进谒庭下,悚肃思德者久之[5]。庭多青松奇木,根负土石,突走连结,枝叶疏密交荫,皮干苍劲偃蹇[6],形状毅然[7],若壮夫离立[8],相持不相下,宫门西南,一石峰危出半流,步石磴,登绝顶。顶有临思阁,以风高不可木,甃甓为之[9]。倚阁门俯视,大河奔湍。三面触激,石峰疑若摇振。北顾巨峡,丹崖翠壁,生云走雾,开阖晦明,倏忽万变。西侧连山宛宛而去[10];东视大山,巍然与天浮。南望洪涛漫流,石洲沙渚[11],高原缺岸,烟村璁树,风帆浪舸[12],渺茫出没,太华[13],潼关[14],雍、豫诸山[15],仿佛见之。盖天下之奇观也。
下磴,道石峰东,穿石崖,横竖施木,凭空为楼。楼心穴板[16],上置进床辘轳[17],悬繘汲河[18]。凭栏槛,凉风飘潇,若列御寇驭气在空中立也[19]。复自水楼北道,出宫后百余步,至石谷,下视窈然[20]。东距山,西临河,谷南北涯相去寻尺[21],上横老槎为桥[22],蹐步以渡[23]。谷北二百举武,小祠扁曰“后土[24]”。北山陡起,下与河际,遂穷祠东。有石龛窿然若大屋,悬石参差,若人形,若鸟翼,若兽吻,若肝肺,若疣赘,若悬鼎,若编磬[25],若璞未凿[26],若矿未炉,其状莫穷。悬泉滴石上,锵然有声。龛下石纵横罗列,偃者,侧者,立者;若床,若几,若屏;可席可凭,可倚。气阴阴,虽甚暑,不知烦燠[27],但姜神寒肌,不可久处。复自槎桥道由明德宫左,历右梯上。东南山腹有道院,地势与临思阁相高下,亦可以眺望河山之胜。遂自石梯下栈道,临流观渡,并东山而归[28]。
时宣德元年丙午[29],夏五月二十五日。同游者,杨景端也。
注释:
[1]天汉:天河,即银河。[2]穴岩:在山岩上凿洞。[3]浮虚:凌空。栈道:在悬崖绝壁上凿孔架木,铺板而成的一种道路。[4]制:构筑。[5]悚肃:敬畏的样子。[6]偃蹇:傲然挺立的样子。[7]毅然:刚强果敢的样子。[8]离立:并立。[9]甃甓(zhòu pì)用砖砌成。甃,用砖砌物。甓,砖。[10]宛宛:蜿蜒曲折。[11]沙渚:沙洲。[12]浪舸:在波涛中前进的大船。[13]太华:即华山,在陕西省。[14]潼关:在陕西潼关县。[15]雍、豫:泛指今陕西河南一带。[16]穴板:在楼板上开一个洞。[17]井床:井栏。[18]繘(jú):井绳。[19]列御寇:即列子,相传战国时郑人,得风仙之道,能乘风而行。驭气:即驾风。[20]窈然:幽深的样子。[21]寻尺:谓距离很近。寻,八尺为寻。[22]槎(chá):木筏。[23]蹐(jí):小步行走。[24]扁:同“匾”。后土:土地神。[25]编磬:古代用玉或石制成的、按声音高低编排悬挂在架上的一种打击乐器。[26]璞:未加工的玉。[27]烦燠(yù):烦闷燥热。[28]并:通“傍”,沿着。[29]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宣德为明宣宗年号。
本文选自《敬轩薛先生文集》卷十八。龙门,就是禹门,传说为夏禹治水时所开凿的。它在山西河津县和陕西韩城县之间,黄河流经此处,两岸峭壁对峙如门。这篇游记就是作者于宣德元年(1426)从家乡河津县治出发,游览龙门所作的纪游。全文条理清楚,气势遒劲,充满了对大禹的崇敬和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特别在描写龙门山的胜迹和景物上,用笔多变,比喻真切,生动具体,很好地再现了龙门特有的建筑与山水的特色,给人以身临其景之感。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7-31 08:58
标题:
游满井记.(明)王思任
京师渴处,得水便欢。安定门外五里有满井,初春,士女云集,予与吴友张度往观之。
一亭函井,其规五尺,四洼而中满,故名。满之貌,泉突突起,如珠贯贯然,如蟹眼睁睁然,又如渔沫吐吐然,藤蓊草翳资其湿。
游人自中贵外贵以下[2],巾者帽者,担者负者,席草而坐者,引颈勾肩、履相错者,语言嘈杂。卖饮食者,邀呵好火烧[3],好酒,好大饭,好果子。贵有贵供,贱有贱鬻。势者近,弱者远,霍家奴驱逐态甚焰[4]。有父子对酌,夫妇劝酬者;有高髻云鬟,觅鞋寻珥者;又有醉詈泼怒,生事祸人,而厥夭陪乞者。传闻昔年有妇即此坐蓐,各老妪解襦以帷者,万目睽睽,一握为笑。而予所目击,则有软不压驴,厥夭扶掖而去者;又有脚子抽登复堕[6],仰天露丑者;更有喇唬恣横,强取人衣物,或狎人妻女,又有从旁不平,斗殴血流,折伤至死者。一国惑狂,予与张友买酌苇盖之下,看尽把戏乃还。
注释:
[1]满井:北京东北郊名胜。[2]中贵:指宦官。外贵:指一般显贵官僚。[3]邀呵:即“吆喝”。火烧:一种食品。[4]霍家奴:指豪门权贵的家奴。霍,指汉代大将军霍光。[5]坐蓐:孕妇生产。[6]脚子:即脚夫。登:即凳。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7-31 08:59
标题:
游盘山记.(明)袁宏道
盘山外骨而中肤[2]。外骨,故峭石危立,望之若剑戟罴虎之林[3]。中肤,故果木繁,而松之抉石罅出者,欹嵚虬曲[4],与石争怒,其干压霜雪不得伸,故旁行侧偃[5],每十余丈。其面削[6],不受足,其背坦,故游者可迂而达。其石皆锐下而丰上,故多飞动。其叠而上者,渐高则渐出。高者屡数十寻[7],则其出必半仄焉[8]。若半圮之桥,故登者栗。其下皆奔泉,夭矫曲折,触巨细石皆斗[9],故鸣声彻昼夜不休。其山高古幽奇,无所不极。
述其最者:初入得盘泉,次曰悬空石,最高曰盘顶也。泉莽莽行[10],至是落为小潭,白石卷而出,底皆金沙,纤鱼数头,尾鬣可数[11],落花漾而过,影彻底,忽而之乱。游者乐,释衣,稍以足沁水,忽大呼曰“奇快”,则皆跃入,没胸,稍溯而上,逾三四石,水益哗,语不得达。间或取梨李掷以观,旋折奔舞而已。
悬空石数峰,一壁青削到地,石粘空而立,如有神气性情者。亭负壁临绝涧,涧声上彻,与松韵答。其旁为上方精舍[12],盘之绝胜处也。
盘顶如初笋,锐而规[13],上为窣诸波[14],日光横射,影落塞外,奔风忽来,翻云抹海。住足不得久,乃下。迂而僻,且无石级者,曰天门开。从髻石取道[15],阔以掌[16],山石碍右臂,左履虚不见底,大石中绝者数[17]。先与导僧约,遇绝险处,当大笑。每闻笑声,皆胆落。扪萝探棘,更上下仅得度[18]。两岩秀削立,太古云岚[19],蚀壁皆翠。下得枰石[20],方广可几筵[21]。扶松下瞰,惊定乃笑。世上无拚命人[22],恶得有此奇观也。
面有洞嵌绝壁,不甚阔,一衲攀而登[23],如猕猴。余不住,谓导僧曰:“上山险在背,肘行可达。下则目不谋足,殆已[24],将奈何?”僧指其凸曰:“有微径,但一壁峭而油,不受履,过此虽险,可攀至脊。迂之即山行道也。”僧乃跣[25],蛇矫而登[26]。下布以缒[27],健儿以手送余足,腹贴石,石腻且外欹,至半,体疆,良久足缩,健儿努以手从[28],遂上。迨至脊,始咋指相贺[29],且相戒也。峰名不甚雅,不尽载。其洞壑初不名,而新其目者[30],曰石雨洞,曰慧石亭。洞在下盘,道听涧声,觅之可得。石距上方百步,纤瘦丰妍不一态,生动如欲语。下临飞涧,松鬣覆之如亭。寐可凭,坐可茵[31],闲可侣,故慧之也。其石泉奇僻,而蛇足之者,曰红龙池。其洞天成可庵者,曰瑞云庵之前洞,次则中盘之后岭也。其山壁窈窕秀出而寺废者,曰九华顶,不果上。其刹宇多,不录。寄投者,曰千像,曰中盘,曰上方,曰塔院也[32]。
其日为七月朔,数得十[33]。偕游者,曰苏潜夫、小修、僧死心、宝方、寂子也[34]。其官于斯而以旧雅来者[35],曰钟刺史君威也[36]。其不能来,而以书讯且以蔬品至者,曰李郎中酉卿也[37]。
注释:
[1]盘山:在今北京平谷与天津蓟县之间。[2]外骨而中肤:有骨骼与肌肤比喻岩石和泥土,形容盘山外表岩石而内蕴泥土。[3]罴(pí):熊的一种。罴虎:用《尚书.牧誓》:“如虎如貔,如熊如罴”句,比喻武士。[4]欹嵚:高峻的样子。虬(qiú)曲:蜷曲。[5]偃:倒下。[6]面削:表面光滑陡峭,有如刀削。[7]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寻。[8]仄:狭窄。[9]斗:指水与石撞击。[10]莽莽:长远无际的样子。[11]鬣(liè):鱼鳍。[12]上方精舍:即上方寺。[13]锐而规:又尖又圆。[14]窣(sù)诸波:梵语佛塔。[15]髻(jí)石:盘山地名。形似盘在头上的发髻。[16]阔以掌:用手掌拨开路。[17]中绝:中间绝断。[18]更(gēng):更替。[19]太石:远古。云岚:云气。[20]枰(píng)石:棋盘石。[21]几筵:宴席。[22]拚(pàn):舍弃。[23]衲:本指僧衣。 里借指和尚。[24]殆(dài):危险。已:同“矣”。[25]跣(xiǎn):光脚。[26]蛇矫:像蛇一样矫捷。[27]下布以缒(zhuì):此处指从上放下布,让下边的人攀布而上。[28]努:努力。从:放、送。[29]咋(zé)指:咬指,有痛觉,表示还活着。[30]新其目:新给它起名字。[31]茵:席子、垫子。[32]千像、中盘、上方、塔院:都是寺院名。[33]朔:初一。数得十:从初一数到十,即初十。[34]苏潜夫:苏惟霖,号潜夫,作者至交。小修:袁中道的字。死心:袁文炜,字中夫,后出家,名死心。宝方:僧名。一名圆象。寂子:僧名[35]旧雅:旧日交往。[36]钟君威:钟起风,字君威,浙江人,蓟州知府。[37]李郎中酉卿:李长庚,字酉卿,当时任户部郎中。
本文选自《袁宏道集笺校》卷十七,作于万历二十七年(1599),这篇游记先以“盘山外骨而中肤”一句,概括盘山的总体风貌特色,然后有层次地选择引人注意的景点(“述其最者”),如盘泉、悬空石、盘顶加以详细刻画,脉络十分清楚。其中穿插游者心态的细节描写,如游泉大呼“奇快”、“遇绝险处,当大笑”的约定,以及攀上险峰“咋指相贺”等,更是生动传神,妙趣横生。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7-31 08:59
标题:
游千山记.(明)程启充
千山在辽阳城南六十里[1],秀峰叠嶂,绵亘数百里。东引瓯脱[2],南抱辽阳,嶻嶪蓊郁[3],时有佳气,如海蜃然[4]。嘉靖丁亥[5],予戍抚顺[6],丙申迁盖州[7],道出辽阳,乃与同志徐、刘二子游焉。
出南门,过八里庄、石门、钓鱼台[8]。台,盖屯戍旧址也。东北有温泉,莹洁可鉴。南折入山,数里,抵祖越寺。路颇峻,稍憩于寺之禅堂,乃登万佛阁。阁在山半,缘崖旋转,越飞梁而入[9]。凭栏四望,天风泠然,因宿于寺。时戊子日也,循东山,望螺峰,附太极石,入岩涧,高不满丈,深倍之,广半。俯看万佛阁,已在下方矣。前有亭,曰一览。自一览亭迤西而北,入龙泉寺。晡时[10],往香岩[11],乱溪而东[12],岩壑窈窕[13],僧房半出云间,扶杖登之。
明晨己丑,寺僧设斋,乃行,憩大树下。人境空寂翛然[14],有遗世之想[15]。东峰危险,徐、刘二子浮白引满[16],其间适有吹笳者,声振林樾[17],闻之愀然[18]。由此至大安[19],自东而北。自龙泉至此,约二十余里,陡绝洿陷[20],悬崖怪石,后先相倚,抚孤山,瞰深壑,奇花异卉,杂然如绣。行复数里。隍堂中开[21],诸山罗列,高爽清旷。视三寺为最西峰[22],空洞倚天。徐子题曰:“通明天”。是夕,有雨意。
翼日庚寅[23],晴霁,登中峰,顾瞻京国[24],远眺荒徼[25],山海混茫无际。东有罗汉洞,高寒袭人。又数息[26],至双井,一在树下。一在乱石间,泉甚冽。又数息,抵仙人台,峭壁断崖,北隅以木梯登望之,股栗[27]。健者匍匐而上,有石枰[28],九仙环弈焉。自仙人台寻中会寺,入溪,穿石,荆棘塞路,不可杖,径仅容双趾。以匹布缚胸,使人从后挽之,扶滕侧足,盘跚而步[29],危甚。刘子先之,徐子与余相去数武[30],摘山花以诗赠余。余亦倚声和之。趺坐石上[31],一老进麦饼。值饥,食之厌[32],问其姓氏,笑而不答,乃至寺。自大安山行几二十里,因惫,坐僧房。久之,起视山冈,两浮屠相向争耸[33],乃自中会反祖越。
从者病,取道石桥,宿南村农家。回望诸峰,如在天上矣。兹山之胜,弘润秀丽,磅礴盘结,不可殚述。使在中州,当与五岳等。僻在东隅,高人、游士罕至焉。物理之幸不幸[35],何如也,昔柳州山水以子厚显[36],予之劣陋,弗克传其胜[37],姑撮其大概如此。
注释:
[1]辽阳:今辽宁辽阳市。[2]引:牵引,牵挽。瓯脱:汉时匈奴语,为边境屯戍或守望之处,因泛指边界。[3]嶻嶪(jié yè):山高峻的样子。蓊(wěng)郁:草木茂盛的样子。[4]海蜃:海市蜃楼。[5]嘉靖丁亥:明世宗嘉靖六年(1527)。[6]抚顺:今辽宁抚顺,明代在此设有防区。[7]丙申:嘉靖十五年(1536)。盖州:今辽宁盖县。明代设有盖州卫。[8]钓鱼台:在辽阳南三十里。[9]飞梁:悬空架设的桥。[10]晡时:申时,指下午三点至五点。[11]香岩:寺名。[12]乱溪:谓横渡溪水。[13]窈窕(yáo tiǎo):深邃曲折的样子。[14]翛(xiā)然:自然超脱的样子。[15]遗世:抛弃尘世,指弃官出家。[16]浮白:原谓罚饮一满杯酒,后因称满饮为浮白。[17]樾(yuè):道旁的林荫树。[18]愀然:凄楚的样子。[19]大安:寺名。[20]洿(wū)陷:深凹之地。[21]隍(huáng):无水的城壕。这里指山壑。堂:堂屋。[22]三寺:指前文所说的祖樾寺、龙泉寺、香岩寺。[23]翼日:同“翌日”,第二天。[24]京国:指明代首都北京。[25]荒徼(jiào):辽远的边界。[26]数息:这里指休息了几次。[27]股栗:两腿发抖。栗,通“慄”。[28]枰(píng):棋盘。[29]盘跚:同“蹒跚”。[30]数武:几步路。武,半步。[31]趺(fú)坐:盘腿而坐。[32]厌(yàn):饱足。[33]浮屠:亦作“浮图”,这里指佛塔。[34]中州:指中土,即中原地区。[35]物理:事物的道理。[36]柳州“今山西柳州。子厚: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字子厚。他被贬柳州刺史后,曾介绍过柳州山水的文章 [37]克:能。
程启充(生卒年不详),字以道,嘉定州(今四川乐山一带)人。正德三年(1508)进士,授三原令,入为御史。曾历数嬖幸子弟家人滥冒军功之弊,请察革,帝不能用。世宗立,数谏诤。后任江西按察使。因素蹇谔,被诬以挟私,贬戍守抚顺、盖州等处十六年。赦还,言者交荐,不复用。卒。隆庆初赠光禄少卿。
本文选自《古今图书集成.山川典》。千山,指今辽宁鞍山市东南的千朵莲花山,简称千山。重峦绝壁,风景秀丽,为辽宁著名的游览胜地。作者于嘉靖十五年(1536)由抚顺戍所迁盖州,道以千山,因游之,遂作此记。文章随着作者的步伐,质朴自然地记下了千山的主要名胜及其特色,也随时抒发作者的感叹。它不作铺陈的描写,具有一种真切自然之美。文章最后说,千山若在中州,当可与五岳等同,今僻处东隅,实为不幸。寄托了人事的感叹。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7-31 09:00
标题:
游清远禺峡飞来寺记.(明)王思任
予游五羊[2],取道英德[3],万山燥荡,雄傲狂誖,不相得。至禺峡而水忽泓聚,山忽秀,望之则廉贞聚讲,水火通明矣。亟问榜人[4],云此飞来寺也。发书考之,始得其颠末。是时二月雨甚,风驶湍悍,不及泊,一回首而舟已出峡矣。
清远朱惟四,峡主也,以五月入省,介黎美周缔交[5],始得其疏略。快哉!二禺之秦镜也[6]。惟四父子叔侄高隐,俱更韵,世表此峡,不惜累千金以续灵运之欢[7]。八月,予东还过清远,惟四踊跃,笑眉如画,拏一舠趣予入峡[8]。
见坊焉,题“十九福地”,见堂焉,题“涵碧”,予友李伯襄大宗伯所书也[9]。入圆通殿,礼大士竣[10],右之,登期云馆,随喜大雄殿[11],罗汉相甚古。稍下之,踏钓鲤台,陟振衣亭,已有千仞之势。一松百尺,虬舞翼然[12],而其本烁于火[13],则恶秃谋攻之[14],乃见梦于钱吉老者也[15]。石齿踽踽[16],见达摩石,曾一趺此[17]。寻御风台,历阮俞径,竹不多而缡褷若凤尾[18],帝子采之合津处也。稍上为栎社[19],绿风古阴,毛孔俱香。而数本年长于石,石反化为树,或石穿树而孕,或树穿石而姻,理不可晓。一石危突,予友何龙友坐此呼舟人。龙友瓠肥[20],恐足不佞胆[21],三步亦喘,而能济胜[22],岂近日有异相生肉翅耶?下此为琴心阁,宏厂藻丽,张帛抚之所建也。“琴心”,取四山响应义。龙友颜其堂曰“流云奏玉”[23],意殊佳,而予欲省之为“奏云堂”。高凉李日辅拍手击节[24],余曰:“相公乃金华殿上语,我终是酸馅口耳。”
听水堂左为飞泉涧,淙淙然从笕邮出[25]。予令健儿入悬崖上流处,截数蠡沃之[26]。同行友陆路德先以梅姜分剂,泽气太凉,或腹痛,教人想杀惠泉[27]。惟四循涧导之,攀藤历礐[28],数折而得漱流石,是其尊人少贞先生许身处。泉之飞也,初则绥绥然如湿雪,稍进,砰砰然雄雨之呼矣,再进,而盎倾盆覆,人语不相闻。惟四曰:“未也”。扶摇而上,则至水帘台,瀑悬数织,皆番毡,即溅沫犹堪珠箔。惟四置石几石坐其间,人迹不到,鹿猿因而有之。碧苔绣草,此中当无伏到。掬泉一洗,老眼倍明。上有十九峰书院,已被山都拆圮[29]。有卧仙岩,高仅两尺,对瀑可同面壁。余谓友人胡我植:“此坐为君而设。”戏其短也。复倚杖歌呼,陟坡老淙碧轩[30],上茗台,经瑶林而还寺。取左蹬,由定心泉上帝子祠,二帝子面如满月,翩游至此,合律道成,白日仙去。其从行二臣曰武者,分神于二禺,衣冠拱卫者,是耶,非耶?过此则拾丹梯而上,尽为松径。曰嘉会亭者,沈参军之所构也。稍上为松关,为半云亭,孙梅崃令君以之憩游者。又上为云萝道,又为苍雪崖,交藤古木,蔽昏日月,更老榕包石,如筋络肉,缠绵不了。石上一树,柯条共枕,疑吾家仲先与潘章偕殁,从罗浮移葬于此[31],为之辗然。再上曰云巢,曾季狂作柳叶篆甚古。傍为芝林,萧玄圃得十二紫芝处也。
再上则飞来古寺矣。梁普通中[32],二神化居士,诣龙舒延祚寺[33],请贞俊禅师曰:“吾欲建一道场,延师于中宿上游[34],师许之乎?”俊许诺。中夜雷雨大作,质时开户,则殿宇森列,金相嵬然,视之在山峡矣。师乃说偈曰:“此殿飞来,何不飞去?”空中应曰:“动不如静。”师还方丈,则香花幢盖,天厨仙馔,悉神运鬼输至矣。近年,僧不戒郁攸[35],一夕飞去。制府张公以惟四言复构之。千百年之松三本,桄榔树一本[36],苍郁绣天。董其事者亦欲攻而有之,惟四苦争之得免。惟四开山之功不可殚述,而予独谓此一事当坐首功。同行友少吝,守山老僧出茗润暍[37],既而肴榼至,酒行不让。僧乞一联,则应之曰:“山今留寺住,人亦我飞来。”相与看其来脉,则过峡不啻蜂腰,龙既穿障,而巽笔一枝特秀。惜明堂稍逼,异日法林灯续,当有文字知识在此濥教[38]。又去数百武,见狮石怪异,曾化老僧会跋陀罗三藏。惟四作诗计其一吼,亦殊快。自此以上,有五色榴花,邝湛若所为不可知也[39]。望归猿洞甚峻,不及登。而吾难其迷处为人,悟处还畜,色根血爱,裂断斩绝,亦人非人之铮铮者矣。和光洞更高,安昌期隐其中,留诗仙去。惟四云势逼斗魁,虽有石床丹灶,而老木翳暗,棘棘跋扈,不容趾。曾及其洞户,值风霆大作。或者恐高人窥其伎俩乎?亦且姑置之,且与擿杖顶踵,接承而下。
明月中江,偶值宋大将军轰炮者三,万山环答。大将军以连山役,期剪灭之方后会。而余邀同行诸友烹泉分果,各醵斗酒。游奕将军陈玄虚,守御使严奕甫俱联至,豪饮于凝碧湾上,歌呼谑浪,互为拇阵[40]。觉金锁之犀,涎涡欲起;浴滩之鹤,飞舞前来。樨涧渐香,浮花红动,此亦萍阁之仙都,盍簪之清榜矣。而况恰当中秋,凉飙荐爽,予其有游祚者耶!
外史氏曰:予所游者北禺耳,至南禺溟涬之七十二峰[41],犹然目寄也。朱惟四窭士[42],刬类破家,动数百人,搜剔殆尽。天工惜斧,奏妒者有山都,兹草木荒寒塞矣。惟四之髀日长[45],气亦再鼓无振之者,奈何哉?独其名氏峰岩水石[44],雅趣稳顿,可永而有也。既永而有,即不尽探峰岩、不尽临水石,亦可也。
注释:
[1]清远:广东清远县。禺峡:在广东清远县北。又名飞来峡。飞来寺:亦称峡山谷寺,在禺峡后。关于寺庙的创立有两种传说:一说是黄帝的两个庶子太禺和仲阳化为神人,将安徽舒城上元延祚寺在一个风雨之夜飞来此处。另一说是和尚李飞创建,偈曰:“我名飞,来此地便落成寺宇,是名飞来。“[2]五羊:广州的别称。[3]英德:广东英德县。[4]榜人:船夫。[5]黎美周:黎遂球,字美周,番禺人。崇祯时举人,诗文甚有名。甲申之变后,出任唐王兵部职方司主事,提督广东兵赴援赣州,城破,死节,谥忠愍。[6]秦镜:传说秦宫有方镜,表里有明,能照见肠胃五脏、人心邪正。见《西京杂记》。[7]灵运:谢灵运,南朝宋人,喜遨游山水。晚年曾被流徙广州。[8]拏驾。趣:催促。[9]李伯襄:李孙宸,宇伯襄,广东香山县人。万历年间进士,崇祯间终南京礼部尚书。大宗伯:礼部尚书的别称。[10]大士:菩萨。[11]随喜:游览佛寺。[12]虬舞:像虬龙一样盘曲舞动。[13]本:树干。烁:烧。[14]秃:和尚。[15]钱吉老:不详。[16]踽踽:孤儿的样子。[17]趺:趺坐,盘腿而坐。[18]缡褷(lí shī离诗):即“离褷”,草木初生的样子。[19]栎社:神社旁的栎树。[20]瓠肥:喻胖而壮。瓠,葫芦。[21]佞:迎合。[22]济胜:指游览胜地。[23]颜:题额。[24]高凉:地名,在今广东阳江县。李日辅:字元卿,南昌人。万历中举于乡,任成都推官,崇祯间擢南京御使,谪广东布政使照磨,归隐西山香城寺。[25]笕(jiǎn简):引水的长竹管。[26]蠡:瓢。沃:饮。[27]惠泉:即惠山泉,在江苏无锡,号称天下第二泉。[28]礐(què确):大石多的山。[29]山都:兽名,即狒狒。《尔雅.释兽》郭璞注:“其状如人,面长,唇黑,身有毛,反踵,见人则笑,交广及南康郡山中亦有此物,大者长丈许,欲呼之曰山都。”圮:倒。[30]坡老:指苏东坡。[31]罗浮:山名在广东增城、博罗、河源等县间。[32]普通:南朝梁武帝年号,公元520—527年。[33]龙舒:山名,在安徽舒城县西南。[34]中宿:清远县的别称。[35]郁攸:火气,此指火。[36]桄榔树:一种常绿树,生长于南方。[37]蝎:中暑,此指暑气。[38]濥:通“演”。[39]邝湛若:邝露,字湛若,广东南海人。明末曾历游粤两吴越。唐王在福州,仕为中书舍人。永历帝时奉使还州,清兵来攻,城破而死。[40]拇阵:指划拳。[41]溟涬:天体未形成前的自然元气。[42]窭士:贫士。[43]髀(bì闭):大腿。《三国志.蜀先主传》注引《九州春秋》:“(刘备)尝于(刘)表坐起至厕,见髀里肉生,慨然流涕。还坐,表怪问备,备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以辈耳。’”[44]名氏:题名。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7-31 09:01
标题:
游桃花记.(明)陈继儒
南城独当阳,城下多栽桃花。花得阳气及水色,太是秾化[1].居民以细榆软柳编篱缉墙,花间菜畦,绾结相错如绣。
余以花朝后一日[2],呼陈山人父子,暖酒提小榼[3],同胡安甫、宋宾之、孟直夫渡河梁,踏至城以东,有桃花蓊然[4]。推户闯入,见一老翁,具鸡黍饷客[5]。余辈冲筵前索酒,请移酒花下。老翁愕视,恭谨如命。余亦不通姓字,便从花板洒杯[6],才饕一番[7]。复攀桃枝,坐花丛中,以藏钩输赢为上下[8],五六人从红雨中作活辘轳[9],又如孤猿狂鸟,探叶窥果,惟愁枝脆耳。日暮乃若用。是日也,老翁以花朝为生辰,余于酒后作歌赠之,谓翁明日请坐卮脯为寿[10]。
十四日,余与希周、直夫、叔意挈酒榼,甫出关路,途得伯灵、子犹,拉同往。又遇袁长史披鹤氅入城中,长史得我辈看花消息,遂相与返至桃花溪。至则田先生方握锄理草根,见余辈,便更衣冠出肃客[11]。客方散踞石上,而安甫、宾之、箕仲父子俱挈酒榼佐之。董、徐、何三君从城上窥见,色为动,复踉跄下城,又以酒及鲜笋、蛤蜊佐之。是时,不速而会凡十八人,田先生之子归骈为十九。榼十一,酒七八壶觞。酒屈兴信[12],花醉客醒,方苦瓶罍相耻[13],忽城头以长绠缒酒一樽送城下[14],客则文卿、直卿兄弟是也。余辈大喜,赏为韵士[15]。时人各为队,队各为戏。长史、伯灵角智局上。纷纷诸子,饱毒空拳,主人发短耳长,龙钟言笑。时酒沥尚馀,乃从花篱外要路客,不问生熟妍丑,以一杯酒浇入口中,以一枝桃花簪入发角:人人得大欢喜吉祥而去。日暮鸟倦,余亦言旋[16],皆以月影中抱持,而顾视和纱巾缥袖,大都酒花、花瓣而已。
昔陶征君以避秦数语[17],输写心事,借桃源为寓言,非有真桃源也。今桃花近在城齿,无一人为花作津梁[18],传之好事者。自余问津后,花下数日间,便尔成蹊。第赏花护花者,舍吾党后,能复几人?几人摧折如怒风甚雨,至使一片赤霞,阑珊狼藉[19]?则小人于桃花一公案[20],可谓功罪半之矣。
注释:
[1]秾华:繁盛、娇艳。[2]花朝:旧俗以农历二月十五日为百花生日,号花朝节,又称花朝;也有二月初二或二月十二日之说。[3]榼(kē):古时盛酒的器具。[4]蓊然:形容花木茂盛。[5]饷客:招待客人。[6]花板酒杯:即梨花杯,以形似花瓣而得名。[7]老饕:贪食。[8]藏钩:古代的一种博戏,也作“藏驱”。晋周处《风土记》:“腊日饮祭之后,叟妪儿童分为藏彄之戏,分二曹较胜负。”钩,为博具。[9]红雨:比喻落花。唐李贺《歌诗编.将进酒》:“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10]卮脯:卮酒器;脯,乾肉。此处指酒肴。[11]肃客:揖拜、迎接客人。[12]酒屈兴信:屈,竭尽;信,舒展,伸张。酒屈兴信,即酒尽而兴浓。[13]瓶罍(píng léi):皆为盛酒的器具。[14]绠(gěng):汲水器上的绳索。缒(zhuì):以绳悬物使下坠。[15]韵士:风雅之士。[16]言旋:即返回。言,助词,无义。[17]陶征君:指晋代大诗人陶渊明。旧称曾经朝廷征聘而不肯受职的隐者为征君。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写桃源中人:“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18]津梁:桥梁、媒介。[19]阑珊狼藉:衰败零落。[20]小人:作者自称。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7-31 09:01
标题:
游天平山记.(明)高启
至正二十二年九月九日[1],积霖既霁[2],灏气澄肃[3]。予与同志之友以登高之盟不可寒也[4],乃治馔载醪[5],相与诣天平山而游焉。
山距城西南水行三十里。至则舍舟就舆,经平林浅坞间[6],道傍竹石蒙翳[7],有泉伏不见,作泠泠琴筑声[8]。予欣然停舆听,久之而去。至白云寺[9],谒魏公祠,憩远公庵,然后由其麓狙杙以上[10]。山多怪石,若卧若立,若博若噬[11],蟠拏撑住[12],不可名状。复有泉出乱石间,曰白云泉,线脉萦络[13],下坠于沼;举瓢酌尝,味极甘冷。泉上有亭,名与泉同。草木秀润,可荫可息。过此,则峰回磴盘[14],十步一折,委曲而上,至于龙门[15]。两崖并峙,若合而通,窄险深黑,过者侧足。又其上有石屋二:大可坐十人,小可坐六、七人,皆石穴,空洞,广石覆之如屋。既入,则懔然若将压者,遂相引以去,至此,盖始及山之半矣。
乃复离朋散伍,竞逐幽胜。登者,止者,哦者[16],嘨者,惫而喘者,恐而咷者[17],怡然若有乐者,怅然俯仰感慨,若有悲者:虽所遇不同,然莫不皆有得也。
予居前,益上,觉石益怪,径益狭,山之景益奇,而人之力亦益以惫矣。顾后者不予继,乃独褰裳奋武[18],穷山之高而止焉。其上始平旷,坦石为地,拂石以坐,则见山之云浮浮[19],天之风[风翏][风翏][20],太湖之水渺乎其悠悠[21]。予超乎若举[22],泊乎若休,然后知山之不负于兹游也,既而欲下,失其故路,树隐石蔽,愈索愈迷,遂困于荒茅丛筱之间[23]。时日欲暮,大风忽来,洞谷谽呀[24],鸟兽鸣吼,予心恐,俯下疾呼,在樵者闻之,遂相导以出。至白云亭,复与同游者会。众莫不尤予好奇之过[25],而予亦笑其恇怯颓败[26],不能得兹山之绝胜也。
于是采菊泛酒[27],乐饮将半,予起,言于众曰:“今天下板荡[28],十年之间,诸侯不能保其国,大夫士之不能保其家,奔走离散于四方者多矣。而我与诸君蒙在上者之力,得安于田里,抚佳节之来临,登名山以眺望,举觞一醉,岂易得哉!然恐盛衰之不常,离合之难保也,请书之于石,明年将复来,使得有所考焉。”众曰:“诺!”遂书以为记。
注释:
[1]至正二十二年:至正为元顺帝年号,二十二年相当于公元1362年。[2]霖:连绵不停的雨。霁:雨停止。[3]灏(hào)气:弥漫于天地之间的大气。澄肃:澄澈肃清。[4]寒:背弃。[5]醪(láo):酒。[6]坞:四面高中间低的谷地,这里指山坞。[7]蒙翳:遮蔽。[8]泠泠:清越。筑:古代一种打击的弦乐器。[9]白云寺:在天平山南麓。[10]狙杙(jū yì):像猕猴攀登小木桩一样。[11]噬(shì):咬。[12]蟠(pán):盘曲。拏(ná):牵引。[13]线脉萦络:形容泉水细如线,如脉,攀缠在一起。[14]磴舟:石磴盘曲。[15]龙门:为登山要道。其地两岩壁立对峙,中通一小径,仅容一人侧身而过,称为龙门,又名一线天。[16]哦:吟哦。[17]咷:号哭。[18]蹇裳:提起衣裳。武:步。[19]浮浮:流动飘荡的样子。[20] [风翏][风翏](liáo):风声。[21]渺:渺远的样子。悠悠:遥远,无穷尽。[22]举:飞。[23]筱(xiǎo):小竹子。[24]谽(hān)呀:山谷空阔的样子。[25]尤:责怪。[26]恇(kuāng)怯:懦弱,胆小。颓败:衰败。[27]泛酒:犹言“泛觞”,在水边流觞饮酒。[28]板荡:《板》、《荡》,《诗经.大雅》篇名,都是写周厉王无道的诗,后因称政局混乱为“板荡”。`
本文选自《高青丘集.凫藻集》卷一。作于元顺帝至正二十二年(1362)九月,时作者二十七岁,天平山在江苏苏州市西吴县境内,离苏州十四公里,自唐宋以来,就逐渐成为风景游览区。《姑苏志》说:“天平山在支硎南五里,视诸山最为崷崒。其林木亦秀润,山多奇石,诡异万状。”因山顶正平,故称天平。本文以细致的笔触,描写了游览天平山的经过,以及游览中的感慨。它熔写景、记人、抒慨于一炉,文字生动逼真,历历如见。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7-31 09:02
标题:
游五泄记.(明)王思任
《水经注》是也,中二泄不可至。宋景濂独难四级[2],盖从下溯上,又于二泄之中身试之矣。谢玄卿、刁景纯辈所游遇不可知[3],若近日徐文长、袁中郎、陶周望俱未至三泄与四泄[4]。今次第言之:
从寺右走里许,先见者乃第五泄也,约三十丈,团盐万斛下,夹溪造云壁立,郦道元已貌得七八也[5]。过潭壁斗凸三丈许,履不可革,粘齧如蜒[6],进生退死,雷霆不闻。初苦上,旋苦下,屏息如盗响铃。突见砰雪再来,此四泄也。同行孝廉范敬升先眠采玉河上[7],予与文学陈奕倩、僧鲁逸、曹源续至[8],各踞一壑,此时人在勃律天西[9],望见蔡汉逸两试两落[10],以为瓠肉[11],绝想矣。良久勉上,半前半却,正盗响铃处也。幸而至,亦坐,坐奠,摇首半刻乃笑。而三泄坳隐在对山隈上,蛮强取之,石芒棘杪,着处寄命,阿奴欲忠一臂,忽口噤不悉说何事,昆阳围中你我不相顾也[12]。三泄态备出,倾者,滚者,飞者,跳者,煮者,突者,冲而过者,喧豗绣蹴,其沫犹可涤肝。栖贤三峡非不妙[13],那得骑而狎之?朱约之浮以大白[14],此酒不宜劝人矣。仄壑右上,得用脚掌数丈,望见二泄,老蓑衣挂下短白须也。石腹腻泄,不知陟,力人先之,汲我以裹足布,再坠而引,若淫湿,断不能也。第一泄飞下,声怒,色怒,势怒,然无暇料理之,绝壁垂尺余在外,失一跬[15],千古不问矣。飞瀑雄吼,贯顶劈来,上有龙井,汹回万仞,以青竹及材杖投之,有入无出此酥魂魄府也。骇而上之,为刘龙子拜母处,头颗印存,又上之,其家也。又上之,则地名紫阆,属富阳治[16],殷殷鸡犬声出也。忽而平田广陌,眉锁顿开。如从十地拔出三天门,无复归里,特予人一条生路,奇绝。乃从响铁岭大步而下。
是游也,喜乐不偿畏惧,生人只堪一寄耳。吾意凿通县度[17],亦不必五牛屎金[18],千梁无柱,然而不乐为之者。僧欲险之,而山川亦欲閟之也。虽然,险閟正兆尔佳,必欲几平褥善,即无过邯郸道也[19]。
注释:
[1]五泄:山名,在浙江诸暨县。《水经注》卷四十《渐江水》:“(泄)溪广数丈,中道有两高山夹溪,造云壁立,凡有五泄。……上泄悬二百馀丈,望若云垂,此是瀑布,土人号为泄也。”《浙江通志.山川》:“(诸暨)县西五十里,《舆地志》:山峻而五级,故以为名,刁约谓之小雁荡。”[2]宋景濂:宋濂,字景濂,号潜溪,明金华人。朱元璋起兵时被征,官至翰林学士。明代开国之典章制度,宋濂多参与制订。洪武十三年被贬置茂州,中途病卒。正德中追谥文宪。[3]谢玄卿:不说。刁景纯:刁约,字景纯,宋仁宗时进士,曾知扬州府。[4]徐文长:即徐渭。袁中郎:即袁宏道。陶周望:即陶望龄。[5]郦道元:《水经注》的作者,北魏时人。[6]齧(niè聂):咬、啃,同“啮”。[7]孝廉:举人。[8]文学:指儒学教官。[9]勃律:西域地方政权名,唐有大、小勃律。此指极远。[10]蔡汉逸:王思任友人。见《蔡汉逸梅花诗序》。[11]瓠:葫芦。[12]昆阳:地名,在今河南许昌。新莽时,王莽军十万围刘秀等于昆阳城中,诸将不能相顾。刘秀后以三千人破敌,成为历史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13]栖贤三峡:指庐山栖贤谷三峡涧。[14]大白:大酒杯。[15]跬:步。[16]富阳:浙江富阳县。[17]县度:即“悬度”,西域地名。《西域传》:“县度者,石山也,溪谷不通,以强索相引而度,去阳关五千八百五十里。”[18]五牛屎金:传说秦惠王要伐蜀而不识道路,于是造了五只石牛,把金放在石牛尾下,扬言石牛能屙金。蜀王信以为真,派五个力士开山,把石牛拉回,开通了蜀道。[19]閟(bì闭):关闭。[20]邯郸道:唐沈既济《枕中记》言卢生与吕翁相遇于邯郸道中,吕翁授卢生一枕,卢生梦中因尽富贵,醒后旅店中黄梁饭尚未熟。此指高枕而卧。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7-31 09:02
标题:
游武夷记.(明)曹学佺
以七夕前一日发建溪[1],百里,抵万年宫[2],谒玉皇太姥十三仙之列[3],履汉祀坛[4],即汉武帝时所谓“乾鱼荐武夷”者也[5]。泛舟溪上,可以望群峰,巍然首出,为大王[6];次而稍广,为幔亭[7]。按魏志[8]:“魏子骞为十三仙地主[9],筑升真观于峰顶,有天鉴池、摹鹤岩诸胜。以始皇二年[10],架虹桥而宴曾孙,奏‘人间可哀’之曲。”今大王梯绝不可登,幔亭亦惟秋蝉咽衰草矣。玉女兜鍪之下[11],数里,为一线天[12]。道经友定故城[13],虎为政,游人不敢深入。两崖相阖者里许,中露天光仅一线。有风洞,白玉蟾斩蛇于此[14],今祠之,而肃杀之气犹存云。
移舟过大藏峰[15],踵御茶园,万磴而上,其山如鸟巢,盖魏王易裸服以登天柱者[16],为更衣台。渡隔岸,谒朱子所读书[17],拜其遗像,徘徊久之。以一径入云窝,陈丹枢修炼之所[18],存其石灶。出大隐屏以西[19],登接笋木梯铁缆之路[20],视上则恐错趾,视下则恐眩目;千盘而度龙脊,乃有仙弈亭可憩。修竹鸣蝉之外,黄冠启闭于丹房而已[21]。天游虽称崔嵬过之[22],然迢梯可肩舆入[23]。登一览台[24],于是三十六峰之胜,可屈指数矣。复命舟里许,过隘岭,为陷石堂。小桥流水之中,度石门而桑麻布野,鸡犬声闻,依稀武陵之境乎[25]?于是望鼓子峰相近[26],穿修篁五里,木石栈道,相为钩连。叩岩石,逢然作鼓声[27]。岩下为吴公洞,洞旁为道院。
是游凡以次达九曲矣[28],乃归万年宫。从山麓走二十里,游水帘[29],乱崖飞瀑而下,衣裾入翠微尽湿。以别涧出崇安溪之西楚道上。
曹学佺曰:“余考《武夷祀典志》,详哉其言之,则知人主之媚于神仙所从来矣。始皇遣方士徐市求仙海上[30],而武夷不少概见[31],何以故?又按魏子骞遇张湛十三仙,及宴曾孙,俱始皇二年事,何其盛也?而后无闻焉。夫山灵之不以此易彼[32],明矣。语云:‘遗荣可以修真’[33],是之谓夫?”
注释:
[1]七夕:农历七月初七。建溪:水名。闽江上游。[2]万年宫:又名万年观,唐朝建筑。欲称武夷宫。[3]玉皇:玉皇大帝,道教尊神。太姥(mǔ):道教尊神。十三仙:传说战国末魏王子骞访道,入武夷山,随后张湛、孙绰、赵元、彭令昭、刘景、顾思远、白石先生、马鸣主、胡氏、季氏、二鱼氏等十二人也到武夷山修炼,共推王子骞为主。后遂称十三仙。[4]履:登上。汉祀坛:汉武帝所立祭祀武夷君的坛。[5]“乾鱼荐武夷”:汉武帝时,有人奏请祭祀各方神灵以拟出规格,其中有“武夷君用乾鱼”说。[6]大王:大王峰。又称纱帽岩,海拔530米。[7]幔亭:峰名,在大王峰北侧,崇阳溪畔。[8]魏志:《三国志》中魏志。[9]魏子骞:魏国人王子骞。[10]始皇二年:相传秦始皇二年八月十五,武夷君在幔亭峰大会乡人。呼乡人为曾孙。[11]玉女:峰名。兜鍪(móu):峰名。[12]一线天:又叫灵岩。岩顶断裂张开,长约200米。宽约1米,下与三个岩洞相连。从洞底仰视,岩顶呈现天光一线。[13]友定:陈友定,元末统领福建八郡的平章。[14]白玉蟾:道士。曾居武夷山中。南宋嘉定年间奉诏入朝,封紫清明道真人。[15]大藏峰:峰名。[16]魏王:魏国人王子骞。易裸服:改穿袒露身体的衣服。天柱:即天柱峰。[17]朱子:南宋学者朱熹。[18]陈丹枢:陈省,曾任兵部侍郎,万历十一年(1583)隐居在云窝。[19]大隐屏:峰名。[20]接笋:峰名。[21]黄冠:道士的别称。[22]天游:峰名。[23]肩舆:轿子。此处指乘轿。[24]一览台:在天游峰顶。[25]武陵之境:代指桃源洞。风景近似陶渊明《桃花源记》所写武陵桃花源。[26]鼓子峰:在武夷八曲。[27]逢(péng):鼓声。[28]九曲:九曲溪。共有九个大的弯曲,依次称一曲……至九曲。[29]水帘:水帘洞。武夷山最大的岩洞。[30]徐市:齐人,一名徐福。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219年),曾派徐市入海求仙。[31]不少概见:不见梗概。此指《武夷祀典志》对徐市求仙事不见一点儿记载。[32]山灵:山神。易:改变。[33]修真:此指存养本性。
曹学佺(1574—1647),字能始,号石仓,侯官(今福建闽侯)人。万历二十三年(1595)进士。任四川右参政、按察使。天启间官广西参议,因著《野史纪略》被劾削职。明亡后,曾任南明唐王礼部尚书。清兵入闽,自缢山中。著有《石仓集》、《蜀中广记》,又选辑上古至明代诗歌,编为《石仓十二代诗选》。
本文选自《皇明十六名家小品集》。作者所游览的是福建崇安县境内的武夷山,是著名的道教胜地。作者的游踪从万年宫起,又返回万年宫,记述了沿九曲溪所见的山水名胜,特别是根据《武夷祀曲志》的记载,考察了有关道教传说的遗迹。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8-3 10:00
标题:
游西山小记.(明)李流芳
出西直门,过高梁桥,可十余里,至元君祠。折而北,有平堤十里,夹道皆古柳,参差掩映;澄湖百顷,一望渺然。西山匌匒与波光上下[1]。远见功德古刹及玉泉亭榭,朱门碧瓦,青林翠峰,互相缀发。湖中菰蒲零乱,鸥鹭翩翻,如在江南画图中。
予信宿金山及碧云、香山[2],是日跨蹇而归[3],由青龙桥纵辔堤上。晚风正清,湖烟乍起,岚润如滴,柳娇欲狂。顾而乐之[4],殆不能去。
先是约孟旋、子将同游,皆不至。予慨然独行。子将挟西湖为己有,眼界则高矣,顾隐踞七香城中[5],傲予此行。何也?书寄孟阳诸兄之在西湖者一笑[6]。
注释:
[1]匌匒(kē dā)重叠。[2]信宿:连宿两夜。[3]蹇(jiǎn)此处指马。[4]回首:回视。[5]顾:所以。七香:本指七种香料,此处是繁华的意思。[6]孟阳:程嘉燧,字孟阳。
本文选自《檀园集》卷八。文章描写北京西山一带的风景,尤其是湖光柳色,随意点染数笔,便有如画境。“晚风正清”数句,写出独赏此景的乐趣。结尾点明“独行”之意及作记的缘由。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8-3 10:01
标题:
游仙都山记.(明)陈子龙
缙云东[1],挺直溪行,多平田室庐。可二十里,望东山之上,有二峰卓立。一颀而直,一短而伛,皆有面手,曰妇姑峰。溪流清冽,浅不行舟,深不渡马。横立石柱,而级而越,有堂焉,憩之。堂之背多怪石,若舞人,若卧兽,若枯树,若桥梁,不可状。左侧为旸谷洞。是洞也,倚山而面溪,蹑梯以登,有若夏屋者再[2]。其一敞,石乳如乘霤而下[3],其一䆳,仰乳从隙中垂垂欲泫。两洞有窦,人蛇行相通[4]。日初出时,光景仰射穴中,“初旸”所由名也。石多记刻,惜磨灭不可读。洞之前枕溪有大盘石,规旁而砥上,旧有亭圮矣[5]。有䴔䴖凫翳翡翠之属,翔集其上。下则文鱼漾沫,游人濯手,则惊入穴。是溪也,曰炼金之溪。
渡溪而南行一里,石壁出其右,崭兮若削[6],隤兮若崩[7],色赪而理疏。又一里,至步虚山。山之前有石,从平地拔起,无所附丽,围可二亩,高入云表,不测其仞也。或以日影如建表之法测之[8],然未详,是为鼎湖之峰。紫燕数万,栖集石罅。其顶多松柏,从下望之,若莎草,若丛栵。道士曰:“冬月枯枿[9],堕拱者五之矣。”其上有池,雨则水溢。飞鸟过之,遗鱼焉,狭而细麟,然卒莫得而陟也。旁为童子峰,丰下锐上,径圆如苞笋,高数十丈。稍远望之,则压于鼎湖,不中髻椎矣。步虚山于鼎湖为屏障,其上群峰森列,若周庐羽卫,设如坛壝[10],会九宾,进万舞,绅笏端正,若拱若揖,亦有狂醉僛僛奋袖而欹观者[11]。黛碧绀紫,参差峥嵘,向背不一,几穷理外。
陈子曰:余游仙都,未涉五之一也,而奇若是。然吾闻诸长者,奇未有过鼎湖者,叹观止矣。
注释:
[1]缙云:今浙江缙云县。[2]夏屋:大屋。[3]霤(liù):屋檐滴水之处。[4]蛇行:像蛇一样爬行。[5]圮(pǐ:倒塌,毁坏。[6]崭:高峻。[7]隤:坠落。[8]建表之法:古代测量日影以计时的方法。表,测量日影的标竿。[9]枯枿(niè):旨枯干树的枝杈。枿,斫后重生的枝条。[10]坛壝(wěi):围绕祭坛所筑的矮土墙,此处用来形容群峰拱卫主峰。[11]僛僛(qī):倾侧的样子。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8-3 10:01
标题:
游雁宕山日记.(明)徐宏祖
自初九日别台山[1],初十日抵黄岩[2],日已西,出南门三十里,宿于八岙[3]。
十一日,二十里,登盘山岭[4],望雁山诸峰,芙蓉插天,片片扑人眉宇。又二十里,饭大荆驿[5]。南涉一溪,见西峰上缀圆石,奴辈指为两头陀,余疑即老僧岩,但不甚肖。五里,过章家楼[6],始见老僧真面目:袈衣秃顶,宛然兀立,高可百尺。侧又一小童,伛偻于后,向为老僧所掩耳[7]。自章楼二里,山半得石梁洞。洞门东向,门口一梁,自顶斜插于地,如飞虹下垂。由梁侧隙中层级而上,高敞空豁。坐顷之,下山。由右麓逾谢公岭,渡一涧,循涧西行,即灵峰道也。一转,山腋两壁[8],峭立亘天,危峰乱迭,如削如攒,如骈笋[9],如挺芝[10],如笔之卓,如幞之欹[11]。洞有口如卷幕者,潭有碧如澄靛者[12]。双鸾、五老[13],接翼联肩。如此里许,抵灵峰寺[14]。循寺侧登灵峰洞。峰中空,特立寺后,侧有隙可入。由隙历磴数十级,直至窝顶,则窅然平台圆敞,中有罗汉诸象。坐玩至瞑色,返寺。
十二日,饭后,从灵峰右趾觅碧霄洞。返旧路,抵谢公岭下。南过响岩,五里至净名寺路口[15]。入觅水帘谷,乃两崖相夹,水从崖顶飘下也。出谷五里,至灵岩寺[16]。绝壁四合,摩天劈地。曲折而入,如另辟一寰界。寺居其中,南向,背为屏霞嶂。嶂顶齐而色紫,高数百丈,阔亦称之[17]。嶂之最南,左为展旗峰,右为天柱峰。嶂之右胁,介于天柱者,先为龙鼻水。龙鼻之穴,从石罅直上,似灵峰洞而小。穴内石色俱黄紫,独罅口石纹一缕,青绀润泽,颇有鳞爪之状。自顶贯入洞底,垂下一端如鼻,鼻端孔可容指,水自内滴下注石盆,此嶂右第一奇也。西南为独秀峰,小于天柱,而高锐不相下。独秀之下为卓笔峰,高半独秀[18],锐亦如之。两峰南坳,轰然下泻者,小龙湫也[19]。隔龙湫与独秀相对者,玉女峰也。顶有春花,宛然插髻。自此过双鸾,即极于天柱。双鸾止两峰并起,峰际有僧拜石,袈裟伛偻,肖矣。由嶂之左胁,介于展旗者,先为安禅谷,谷即屏霞之下岩。东南为石屏风,形如屏霞,高阔各得其半,正插屏霞尽处。屏风顶有蟾蜍石,与嶂侧玉龟相向。屏风南去,展旗侧褶中,有径直上。磴级尽处,石阈限之[20]。俯阈而窥,下临无地,上嵌崆峒[21]。外有二圆穴,侧有一长穴,光自穴中射入,别有一境,是为天聪洞,则嶂左第一奇也。锐峰迭嶂,左右环向,奇巧百出,真天下奇观!而小龙湫下流,经天柱、展旗,桥跨其上,山门临之[22]。桥外,含珠岩在天柱之麓,顶珠峰在展旗之上,此又灵岩之外观也。
十三日,出山门,循麓而右。一路崖壁参差,流霞映采。高而展者,为板嶂岩。岩下危立而尖夹者,为小剪刀峰。更前,重岩之上,一峰亭亭插天,为观音岩。岩侧则马鞍岭横亘于前[23]。鸟道盘折,逾坳右转,溪流汤汤[24],涧底石手如砥[25]。沿涧深入,约去灵岩十余里,过常云峰,则大剪刀峰介立涧旁。剪刀之北,衙岩陡起,是名连云峰。从此环绕回合,岩穷矣。龙湫之瀑[26],轰然下捣潭中。岩势开张峭削,水无所着,腾空飘荡,顿令心目眩怖。潭上有堂,相传为诺讵那观泉之所[27]。堂后层级直上,有亭翼然面瀑。踞坐久之,下饭庵中。雨廉纤为止[28],然余已神飞雁湖山顶,遂冒雨至常云峰。由峰半道松洞外,攀绝磴三里,趋白云庵。人空庵圮[29],一道人在草莽中,见客至,望望去。再入一里,有云静庵,乃投宿焉。道人清隐,卧床数十年,尚能与客谈笑。余见四山云雨凄凄,不能不为明晨忧也。
十四日,天忽晴朗,乃强清隐徒为导。清隐谓湖中草满,已成芜田,徒复有他行[30],但可送至峰顶。余意至顶,湖可坐得。于是人捉一杖,跻攀深草中,一步一喘,数里始历高巅。四望白云迷漫一色,平铺峰下。诸峰朵朵,仅露一顶,日光映之,如冰壶瑶界[31],不辨海陆。然海中玉环一抹[32],若可俯而拾也。北瞰山坳立内,石笋森森,参差不一。三面翠崖环绕,更胜灵岩。但谷幽境绝,惟闻水声潺潺,莫辨何地。望四面峰峦,累累下伏如丘垤,惟东峰昂然独上,最东之常云,犹堪比肩。导者告退,指湖在西腋一峰,尚须越三尖[33]。余从之。及越一尖,路已绝,再越一尖,而所登顶已在天半。自念《志》云[34]:“宕在山顶[35],龙湫之水即自宕来。”今山势渐下,而上湫之涧,却自东高峰发脉,去此已隔二谷。遂返辙而东,望东峰之高者趋之,莲舟疲不能从[36],由旧路下。余与二奴,东越二岭,人迹绝矣,已而山愈高,脊愈狭,两边夹立,如行刀背。又石片棱棱怒起,每过一脊,即一峭峰,皆从刀剑隙中攀援而上,如是者三。但见境不容足,安能容湖?既而高峰尽处,一石如劈;向惧石峰撩人,至是且无峰置足矣。踌躇崖上,不敢复向故道,俯瞰南面石壁下有一级,遂脱奴足布四条,悬崖垂空,先下一奴,余次从之,意可得攀援之路。及下,仅容足,无余地。望岩下,斗深百丈,欲谋复上,而上岩亦嵌空三余丈,不能飞陟。持布上试,布为突石所勒,忽中断。复续悬之,竭力腾挽[37],得复登上岩。出险,还云静庵,日已渐西。主仆衣履俱敝,寻湖之兴衰矣。遂别而下,复至龙湫,则积雨之后,怒涛倾注,变幻极势,轰雷喷雪,大倍于昨。坐至暝始出,南行四里,宿能仁寺[38]。
十五日,寺后觅方竹数握[39],细如枝。林中新条,大可径寸,柔不中杖,老柯斩伐殆尽矣。遂从歧度四十九盘,一路遵海而南,逾窑岙岭,往乐清[40]。
注释:
[1]初九日:指明神宗万历四十一年(1613)四月初九日。台山:即天台山,在今浙江天台县北。作者于初一日至初八日游览了天台山。[2]黄岩:今浙江黄岩县。[3]八岙(āo):地名。浙江一带把山间平地叫“岙”。[4]盘山岭:又称盘山,在浙江乐清县山门乡。[5]大荆泽:驿站名。在乐清县东北,通黄岩县界。[6]章家楼:在大荆驿南,明人章[山献]建。[7]向:刚才。[8]腋:腰。[9]骈笋:并生的笋。[10]挺芝:挺拔的芝草。[11]幞(fú):古代男子用的一种头巾。欹(qī):歪向一边。[12]靛(diàn):蓝色染料。[13]双鸾:双鸾峰,在东内谷。五老:五老峰。在东内谷。[14]灵峰寺:在东内谷灵峰下,宋天圣元年(1023)文吉和尚创建,康定二年(1041)赐匾额。[15]净名寺:在东内谷,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建。[16]灵岩寺:在东内谷,北宋太平兴国年间建。[17]称:相当。[18]高半独秀:高度有独秀峰的一半。[19]小龙湫(qiū):瀑布名。[20]石阈(yù):石门坎。[21]崆峒:山洞。[22]山门:雁山的南天门。[23]横亘:横贯。[24]汤汤(sāang):大水急流的样子。[25]砥(dǐ):细的磨刀石。[26]龙湫之瀑:指大龙湫。在西内谷。[27]诺讵那:罗汉名。相传是唐代眉州(今属四川)人,叫罗尧运,他最先进入雁荡山,在大龙湫看瀑布坐化成仙。[28]廉纤:细微,纤细。代指细雨。[29]圮(qǐ):倒塌。[30]复有他行:还有别的地方要去。[31]瑶界:仙境。[32]海中玉环:指浙江东南的玉环岛。[33]三尖:三座尖削的山峰。[34]《志》:指雁宕山志。[35]宕:雁湖。[36]莲舟:和尚名。作者的旅伴。[37]腾挽:向上拉。[38]能仁寺:在西内谷丹芳岭下。北宋咸平二年(999)全了和尚创建。[39]数握:几把。[40]乐清:指乐清县城。
徐宏祖(1586—1641)字振之,号霞客,江阴(今江苏省江阴县)人。自幼喜欢读古今史籍、舆地志和山海图经等书,从21岁起开始漫游各地,历时30多年,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所到之处,他都以日记形式,记录下实地考察过的山川形胜、地质风貌、物产气候和民俗风情等。他逝世后,由友人将部分日记遗稿,整理编辑为《徐霞客游记》一书。
《徐霞客游记》在地理学上有重要价值。英国科技史家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评价说:“《徐霞客游记》读来并不象十七世纪学者的东西,倒象是一位二十世纪野外勘测家所写的考察记录。”此书也是优美的游记散文集。文章从容自如地记述沿途的所见所感,笔法朴实,不事雕琢,情景真切,语言自然。清人钱谦益称之为“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嘱徐仲昭刻游记书》)。《徐霞客游记》今有上海古籍出版社本。
本文选自《徐霞客游记》。雁宕山在今浙江乐清东北。山顶有湖(亦称“荡”),旧说湖水常年不涸,春雁归时,多宿于此,所以也叫雁荡山。本文就是作者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四月初九至十五日游览雁宕山的日记。文章记述了作者怀着登上绝顶、寻到雁湖的强烈愿望,一路艰难攀援的历程和沿途所见的奇异景观,特别是移步换景地描写雁宕诸峰及龙湫瀑布的形态,比喻十分生动,历历如在目前。由于道路奇险,作者这次未能登上雁湖,了却“寻湖之兴”。二十年以后,即崇祯五年(1632)五月三日,作者第三次游雁荡山时,终于看到了雁湖,并对雁湖进行了实地考察,纠正了旧志书有关:“龙湫之水即自宕来”的说法。作者的科学探险精神实在令人叹服。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8-3 10:02
标题:
游峄山记.(明)王思任
予游峄山,而知天下事不可以道傍忽也。盖予游峄山,而幻躯凡数化。泰山之石方,而峄山之石圆。山如累卵,大小亿万,以堆磊为奇巧,以穴洞为玲珑,以穿援为游览。赂一沙弥作导师[2],至渡空舟,则无只马两人之路,假盖自荫[3],而予化为隶[4]。伏热正毒,探梁祝泉,顶无冠,脊无缕,而予化为野人。入盘龙洞,观石钟,丰下锐上,窦钻滑试,数怖数免,无足目正大人之事,而予化为偷[5]。上大通岩,臂引杖接,而予化为猿。扑仙人洞,外伏内昂,中俱白屎,而予化为蝠。引至拘龙洞,则以胸席石,覆卧而申之,上下受半尺,三折约十丈余,其发者肩也,纵者腹也,头忧怖而手足废,趾略效焉,若不宁气,一视便堪闷绝,而予于此为守宫[6]。将至玉华顶,与仙人对博矣[7],而壁峭二丈,下临万仞,望岱秀天下齐[8],四基葱郁,贤圣之窟宅,神洸洸也,粘滞壁间,终不敢上,而予化为蜗。
私念幽奇至绝,愈化愈下,何不骑大鹏,俯瞰齐州九点烟[9]?即吾家子晋鹤背上[10],尽足鞚引翱视[11],而托言蝶无所不栩[12],蚁无所不慕,肝臂无所不托,英雄自欺矣。遂不克顶。遥知古来文士,必无向顶者。至拘龙洞,而投策叹返也[13]。不亲历,人且欺我也。
是山也,其古迹之最著者,曰峄阳桐,尚槛其半;曰李斯碑,相传有之;曰纪子墓;曰圣贤遗像;曰颜子石。其古刹,曰兴国寺、万涛宫、玉帝殿。其泉,曰源头活水,曰莲花池,曰甘泉洞。其名石,曰象牙,曰石鼓,曰龟石,不可枚举,人人得以意呼之。其大观,曰南天门。此皆望而可得者。
注释:
[1]峄山:一名邹峄山,在山东邹县东南。[2]沙弥:和尚。导师:向导。[3]假盖:借伞。荫:遮住日光。[4]隶:仆役。[5]偷:苟且之人。[6]守宫:俗称壁虎。[7]岱:指泰山。[8]“俯瞰”句:唐李贺《梦天》:“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齐州,即中国。禹分中国为九州,故云“九点烟”。[9]子晋:即王子乔,字子晋,相传为周灵王太子,成仙,尝乘白鹤回乡。[10]鞚引:指驾鹤。鞚,马勒。引,把持。翱视:飞翔下视。[12]栩:翻飞的样子。《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13]策:马鞭。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8-3 10:02
标题:
游张公洞记.(明)王世贞
由义兴而左泛[1],曰东久[2]。九者,九里袤也[3],水皆缥碧[4],两山旁袭之,掩映乔木,黄云储野[5],得夕照为益奇。
已泊湖㳇[6],湖㳇者,洞所从首径也。夜过半,忽大雨,滴沥入蓬户[7]。余起,低回久之。质明始霁[8]。从行者余弟敬美[9],燕人李生[10],歙人程生[11],郡人沈生、张生。
时余病足,李生亦病,为李觅一兜子[12],并余弟所携笋舆三[13],为一行,其三人为一行,可四里许,抵洞,始隆然若覆墩耳[14]。
张生者,故尝游焉,谓余当从后洞入,毋从前洞入。所以毋从前洞者,前路宽,一览意辄尽,无复余。意尽而穿横关[15],险狭甚多,中悔不能达。余乃决策从后入。多到炬火前导,始委身一窍[16],鱼贯而下。渐下渐滑,且峻级不能尽受足。后趾俟前趾发乃发,迫则以肩相辅[17]。其上隘,又不能尽受肩。如是数十百级,稍稍睹前行人,如烟霞中鸟;又闻若瓮中语者。发炬则大叫惊绝[18]。巨乃乳皆下垂,崛㠥甗锜[19],玲珑晶莹,不可名状。大抵色若渔阳媚玉[20],而润过之。稍西南为大盘石,石柱踞其上,旁有所谓床及丹灶、盐廪者[21]。稍东,地欹下而湿[22],迹之则益湿,且益洼不可究,即所谓仙人田也。
回顾所入窍,不知几百丈,荧荧若日中沬[23],时现时灭。久之,路几断。其下穿不二尺所,余扶服过[24],下上凡百余级。忽呀然中辟[25],可容万人坐。石乳之下垂者,愈益奇,为五色自然,丹雘晃烂刺人眼[26]。大者如玉柱,或下垂至地,所不及者尺所;或怒发上,不及者亦尺所;或上下际不接者仅一发。石状如虬,如跃龙,如奔狮,如踞象,如莲花,如钟鼓,如飞仙,如僧胡[27],诡不可胜纪。余时惫足益蹇,强作气而上,至石台,俯视朗然。洞之胜,至是而既矣[28]。会所赍酒脯误失道,呼水饮之,乃出。
张公者,故汉张道陵[29],或曰张果[30];非也。道陵事在蜀颇著。许远游贻逸少书称[31]:“金堂玉室[32],仙人芝草,左元放汉末得道之徒多在焉[33]。”此亦岂其一耶?王子曰[34],余向所睹石床、丹灶、盐米廪及棋局者,仿佛貌之耳。乌言仙迹哉!乌言仙迹哉!
注释:
[1]义兴:即宜兴。宋因避太宗赵匡义讳,改名宜兴。[2]东九:今作“东氿(guǐ)”,湖名,在宜兴东。[3]九里袤:即东氿湖和西氿湖。[4]缥(piǎo)碧:青绿色。缥,淡青色。[5]黄云:喻田野里秋热的稻谷。储野:储存在田野里。[6]湖㳇(fù):镇名,在宜兴南。[7]蓬户:这里指船棚。[8]质明:天刚亮的时候。[9]敬美:王世懋,字敬美,嘉靖进士,累官太常少卿。善诗文,名亚其兄。[10]燕:今河北省。[11]歙(shè):歙县,在今安徽省。[12]兜子:只有坐位而没有轿厢的软轿。[13]笋舆:竹轿。[14]覆墩:翻倒的土堆。[15]横关:指前洞通往后洞的过道。[16]委身:屈身。[17]相辅:相助。[18]发炬:这里谓举起火把。[19]崛㠥(lěi):有高有低的钟乳石。甗锜(yǎn qí):谓钟乳石高低屈曲,上大下小如甗。甗为古代炊器,分两层,可上蒸下煮。[20]渔阳媚玉:渔阳郡的美玉。渔阳郡在今北京市东。[21]盐廪:盐仓。[22]欹(qī):倾斜。[23]沬(mèi):通“昧”,微暗。[24]扶服:同“匍匐”,伏地爬行。[25]呀(xiā)然:大而开阔的样子。辟:开。[26]丹雘(huò):油漆用的红色颜料。这里指像丹雘一样的红色。晃烂:明亮耀眼。[27]僧胡:即胡僧。[28]既:尽。[29]张道陵:原名张陵,曾任江州令。后弃官修道,创立道教,世称张天师。[30]张果:即张果老,传说中的八仙之一。[31]许远游:指东晋名士许询,字玄度,高阳人。因好游山水,故称为许远游。逸少:指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字逸少。[32]金堂玉室:指神仙居处。[33]左元放:东汉末方士左慈,字元放,卢江人。[34]王子:作者自称。
王世贞(1526—1590),字元美,号凤洲、弇(yǎn)州山人,太仓(今属江苏)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初任刑部主事,屡迁员外郎、郎中。为官正直,不附权贵,出为山东副使。其父王忬被严嵩构陷下狱,处死。隆庆初,伏阙讼父冤。官至南京刑部尚书。
他与李攀龙、谢榛、宗臣、梁有誉、吴国伦、徐中行等相倡和,继承“前七子”复古理论,被称“后七子”。李攀龙死后,他主持文坛二十年,“一时士大夫及山人、词客、衲子、羽流,莫不奔走门下”(《明史.王世贞传》)。《四库全书总目》称其“博综典籍,诸习掌故,则后七子不及,前七子亦不及”,著有《弇州山人四部稿》一百七十四卷,《续稿》三百零七卷,《弇山堂别集》一百卷,以及《艺苑卮言》、《嘉靖以来首辅录》、《觚不觚录》、《读书后》等著作。本文选自《弇州山人四部稿》卷七十二。张公洞,在江苏宜兴南张公山,相传为道教天师张道陵的洞宅。文章记述了游历张公洞的整个过程,并对这一钟乳洞作了生动传神的描写,读后令人神往。同时也指出这并非是张公的洞宅,所谓石床、丹灶、盐廪,不过是钟乳石的“仿佛貌之”而已。且张道陵事在蜀,从而揭开了张公洞神秘的面纱。文章匠心独运,构思巧妙,描写生动自然,是王世贞的一篇著名游记。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8-3 10:03
标题:
游钟山记.(明)宋濂
钟山[1],一名金陵山,汉末秣陵尉蒋子文逐贼死山下[2],吴大帝封曰蒋侯[3]。大帝祖讳钟[4],又更名蒋山,实作扬都之镇[5],诸葛亮所谓“钟山龙蟠”[6],即其地也。
岁辛丑二月癸卯[7],予始与刘伯温、夏允中二君游[8]。日在辰[9],出东门,过半山报宁寺[10]。寺,舒王故宅[11],谢公墩隐起其后[12],西对部娄小丘[13]。部娄,盖舒王病湿,凿渠通城河处。南则陆修静茱萸园[14];齐文惠太子博望苑[15],白烟凉草,离离蕤蕤[16],使人踌躇不忍去。沿道多苍松,或如翠盖斜偃[17],或蟠身矫首,如王虺搏人[18],或捷如山猿,伸臂掬涧泉饮。相传其地少林木,晋、宋诏刺史郡守罢官职者栽之,遗种至今。
抵圜悟关。关,宋勤法师筑,太平兴国寺在焉[19]。梁以前,山有佛庐七十,今皆废,惟寺为盛,近毁于兵,外三门仅存。自门左北折入广慈丈室,谒钦上人[20]。上人出,三人自为宾主。适松花正开,黄粉毵毵触人[21],捉笔联松花诗[22],诗不就。于独出行甬道间[23],会章君三益至[24],遂执手至翠微亭,登玩珠峰。峰,独龙阜也[25],梁开善道场[26],宝志大士葬其下[27],永定公主造浮图五成覆之[28]。后人作殿,四阿铸铜,貌大士实浮图。浮图或现五色宝光,旧藏大士履[29],神龙初[30],郑克俊取入长安[31]。
殿东木末轩,舒王所名,俯瞰山足如井底。出度第一山亭,亭颜[32],米芾书[33]。亭左有名僧娄慧约塔。塔上石,其制若圆楹,中斫为方[34],下刻二鬼擎之[35]。方上书曰:“梁古草堂法师之墓”,有螎匾法[36],定为梁人书。
复折而西,入碑亭,碑凡数辈。中有张僧繇画大士相[37],李白赞,颜真卿书[38],世号三绝。又东折度小涧,涧前下定林院基,舒王尝读书于此。院废,更创雪竹亭,与李公麟写舒王像[39],洗砚池,亦皆废。
又北折至八功德水[40]。天监中,胡僧昙隐来栖山,龙为致此泉;今甃作方池[41]。池上有圆通阁,阁后即屏风岭,碧石青林,幽邃如画。前乃明庆寺故址,陈姚察受菩萨戒之所[42]。
又东行至道卿岩[43]。——道卿,叶清臣字也,尝来游,故名。有僧宴坐岩下[44],问之,张目视,弗应。时雉方桴粥[45],闻人声,戛戛起岩草中[46]。从此至静坛,多臧矜先生遗迹。复西折过桃花坞,询道光泉,舒王所植松已偃,惟泉绀碧沈沈如故[47]。
日将夕,章君上马去,予还广慈。二君熟寐方觉,呼灯起坐,共谈古豪杰事。厕以险语[48],听者为改视[49]。
明日甲辰,予同二君游崇禧院。院,文皇潜邸时建[50]。从西庑下入永春园,园虽小,众卉略具。揉柏为麋鹿形,柏毛方怒长[51],翠濯濯可玩[52]。二君行倦,解衣覆鹿上,挂冠鼠梓间,据石坐。主僧全师具壶觞[53],予不能酒,谢二君出游。夏君愕曰:“山有虎,近有僧采荈[54],虎逐入舍,僧门焉[55],虎爪其颧,颧有瘢可验。子勿畏,往矣。”予意夏君绐我[56],挟两驺奴登惟秀亭[57]。“亭立望远”,“惟秀永春”,皆文皇题榜,涂以金。
又折而东,路益险。予更芒屩[58],倚驺奴肩,踸踔行[59],息促甚[60],张吻作锯木声。倦极思休,不问险湿,蹀蹀据顿地[61]。视燥平处不数尺,两足不随。久之,又起行。有二台.阔数十丈,上可坐百人,即宋北郊坛[62]祀四十四神处。问蒋陵及步夫人冢[63],无知者,或云在孙陵冈[64]。至此屡欲返,度其出已远,又力行登慢坡,草丛布如毡,不生杂树,可憩,思欲借褥茵卧,不去。坡,古定林院基,望山椒无五十弓[65],不翅千里远[66],竭力跃数十步,辄止,气定又复跃。如是者六七,径至焉。大江如玉带横围[67],三山矶[68]、白鹭洲皆可辨;天阙、芙蓉诸峰,出没云际。鸡笼山下接落星涧[69],涧水滮滮流[70]。玄武湖已堙久[71],三神山皆随风雨幻去。西望久之,击石为浩歌[72]。歌已,继以感慨。
又久之,傍崖寻一人泉。泉出小窍中,可饮一人,继以千百弗竭。循泉西过黑龙潭[73],潭大如盎[74],有龙当可屠。侧有龙鬼庙,颇陋。由潭上行。丛竹翳路,左右手开竹,身中行,随过随合。忽腥风逆鼻,群乌哇哇乱啼,忆夏君有虎语,心动,急趋过。似有逐后者[75]。又棘针钩衣,足数踬[76]。咽唇焦甚[77],幸至七佛庵。庵,萧统讲经之地[78],有泉白乳色,即踞泉[奭斗]咽[79]。衫袂落水中,不暇救,三咽,神明渐复。庵后有太子岩,一号昭明书台[80]。方将入岩游,庵中僧出肃[81],面有新瘢。洵之[82],即向采荈者。心益动,遂舍岩问别径以归。所谓白莲池、定心石、宋熙泉、应潮井、弹琴石、落人池、朱湖洞天,皆不复搜览。
还抵永春园,见肴核满地,一髫童[83]立花下。问二客何在,童云:“迟公不来[84],出壶中酒饮,且赋诗大噱[85],酒尽,径去矣。”予遂回广慈,二君出迎。夏君曰:“子颜色有异,得无有虎恐乎?”予笑而不答。刘君曰:“是矣!子幸不葬虎腹,当呼斗酒[86],涤去子惊可也。”遂同饮。饮半酣,刘君澄坐至二更[87],或撼之,至舞笑钓之,出异响畏胁之,皆不动。于与夏君方困,睫交不可擘[88],乃就寝。
又明日乙巳,上人出犹未归,欲游草堂寺,雨丝丝下,意不往,乃还。
按地理志,江南名山,惟衡[89]、庐、茅、蒋。蒋山固无耸拔万丈之势,其与三山并称者[90],盖为望秩之所宗也[91]。晋谢尚[92],宋雷次宗[93]、刘勔[94],齐周颙[95]、朱应、吴苞[96]、孔嗣之[97],梁阮孝绪[98]、刘孝标[99],唐韦渠牟[100],并隐于此。今求其遗迹,鸟没云散,多不知其处。惟见荛儿牧竖[101],跳啸于凄风残照间,徒足增人悲思。况乎一刻之来,一日万变,达人大观[102],又何足深较?予幸与二君得放怀山水窟,人事往乐,千金不人易也[103]。山灵或有知[104],当使余游尽江南诸名山,虽老死烟霞中,有所不恨,他尚何望哉?他尚何望哉?
章君约重游未遂[105],因历记其事,一寄二君,一遗上人云[106]。
注释:
[1]钟山:今习称紫金山,在江苏省南京市中山门外。[2]秣(mò末)陵:南京市的旧称。《建康志》:“秦改金陵为秣陵。”尉:官名,主管捕盗贼,察奸宄(guǐ鬼)。蒋子文:东汉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人,曾为秣陵尉,在钟山下因镇压起义军而战死。[3]吴大帝:三国吴帝孙权死后谥号大皇帝,因称吴大帝。封曰蒋侯:蒋子文曾自言骨相高贵,死当为神。据说到孙权建都建业时,蒋子文屡显灵异,孙权就封他为中都侯。[4]大帝祖讳钟:孙权的祖父名叫钟。孙钟,生平事迹不详。讳(huì会),封建时代称死去的皇帝或尊长的名字。[5]“实作”句:蒋山就成了扬州雄镇一方的大山。扬,扬州,本古九州之一。三国时吴国孙权置扬州,州治即在建业。镇,一个州的大山。[6]诸葛亮:字孔明,汉末琅玡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人,曾辅佐刘备建立蜀国,官至丞相。钟山龙蟠(pán盘):诸葛亮出使东吴时,与孙权论金陵形势,有“钟山龙蟠,石城虎踞”的话,意思是说,钟山象龙一样盘绕着,石头城象虎一样蹲着。蟠通“盘”,表示盘曲而伏。[7]辛丑:元顺帝至正二十一年,即公元1361年。二月癸卯:即阴历二月二十一日。[8]刘伯温(1311—1375):刘基,字伯温,青田(今属浙江)人。元末进士。夏允中:夏煜(yù)字,江宁(今南京市)人,工诗,朱元璋辟为中书省博士,明初总制浙东诸府。[9]辰:辰时,上午七时至九时。[10]报宁寺: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王安石居此,七年舍为寺,赐名报宁寺。宋时恰好在南京东门与钟山之半途,又名半山寺。[11]舒王:指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即从半山寺得来)。宋哲宗时曾封王安石为舒王。[12]谢公墩:在半山寺旁。张敦颐《六朝事迹》:“在半山报宁寺后,谢安与王羲之尝登此。”谢公,即谢安,字安石,东晋政治家,孝武帝时位至宰相。[13]部娄:同培塿(pǒu lǒu掊娄),小土丘,是王安石挖渠时堆土的地方。[14]陆修静(406—477):字元德,南朝刘宋东迁(今浙江省乌程县东迁镇)人,曾与陶渊明、僧惠远结社庐山。宋明帝泰始年间召入京(今南京市)。卒谥简寂先生。[15]齐文惠太子:南朝齐武帝长子,名长懋,字云乔。武帝即位,立为皇太子,性好佛,立六疾馆以养平民。卒谥文惠。[16]离离蕤蕤(ruí瑞第二声):草木茂盛的样子。[17]偃:倒下。[18]王虺(huǐ毁):大蟒蛇。[19]太平兴国寺:梁武帝天监十四年(515)为宝志禅师建。原名灵谷寺,也叫开善寺,有开善精舍。至宋始称太平兴国寺,后又改称蒋山寺。明初在这里建孝陵,于是将寺移至东麓。[20]上人:对和尚的尊称。[21]毵毵(sān三):花蕊细长的样子。[22]捉笔:握笔,拿笔。[23]甬(yǒng勇)道:庭院里居中的路。[24]章三益:名溢,明龙泉(今浙江省龙泉产县)人。元末隐居匡山。明太祖时,累官御史中丞,卒谥庄敏。[25]独龙阜:在钟山南。[26]梁开善道场:即开善寺。南朝梁武帝天监十三年(514)出钱葬志公和尚于独龙阜,永定公主捐钱服图(佛塔)五级于其上。十四年在塔前修建开善寺。道场,供养神佛和佛教做佛事的地方。[27]宝志大士:南朝梁武帝时的高僧,本金城朱氏子,为梁武帝所尊敬,呼为志公。大士,佛教称佛和菩萨为大士。[28]永定公主:唐武则天女。浮图:又作“浮屠”,梵文音译,即佛塔。浮图五成:佛塔五层。成,层,重。[29]履(lǚ侣):鞋子。[30]神龙:唐中宗的年号(705—706)。[31]长安:唐朝的京城,在今陕西省西安市。[32]颜:门上的匾额。[33]米芾(fú福):北宋书法家,字元章,襄阳人。累官礼部员外郎,人称“米南宫”。[34]斫(zhuó酌):砍削。[35]擎(qíng情):托,举。[36]螎(róng戎)匾法:鉴定匾额的方法。螎,同融。[37]张僧繇(yáo摇):南朝梁画家,吴(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历官右军将军、吴兴太守,善于画云龙人物。梁武帝装饰佛寺,多数是叫僧繇画的。[38]颜真卿:唐代大书法家,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官至殿中侍御史、平原太守,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世称“颜鲁公”。唐德宗时,被李希烈缢死。[39]李公麟(1049—1106),北宋画家,字伯时,北宋舒州舒城(今属安徽)人,著名书画家。官至朝奉郎。元祐三年病痺告老,居龙眠山,号龙眠居士。博学多能,工诗,善画山水人物及佛道像。[40]八功德水:灵谷寺的名胜之一。相传梁天监中,有胡僧昙隐来居钟山,山中缺水。有一浓眉老人对他说:“我是山龙,得知你没水喝。要喝也不难。”一会儿就涌水成水池。后来,又有一西僧来此,说他们那里八个水池,失去一个,大概到了这儿。其泉一清、二冷、三香、四柔、五甘、六净、七不饐、八蠲疴,故名八功德水。天监:南朝梁武帝年号。[41]甃(zhòu宙):以砖修井。[42]姚察:字伯审,南朝陈武康(今浙江省吴兴县)人,太建初为通直散骑常侍,累迁支度吏部尚书。入隋受秘书丞。[43]道卿岩:据建康志:“庆历中太守叶清臣常游钟山之岩,在八功德水后半岭间,可容数人。公字道卿,因名。”叶清臣:宋长洲人。[44]宴坐:安闲地坐着。[45]桴粥:同孵(fū夫)育,鸟类伏在卵上孵育雏鸟。[46]戛戛(jiá夹):野鸡起飞的响声。[47]绀(gàn干)碧:天青色,一种深青带红的颜色。沈沈:很深的样子。沈,同“沉”。[48]厕(cè测):置,参入。[49]改视:改变视听,吃惊的意思。[50]文皇:即元文宗图帖木耳。潜邸(dǐ底):旧时谓皇帝即位之前住过的地方。封建时代把皇帝比做龙,未做皇帝之前,好象龙还潜伏着。邸,指官员办事和居住的地方。元文宗曾封为怀王,出居建康。[51]怒长:猛长。[52]濯濯(zhuó浊)有光泽的样子。[53]壶觞:一壶酒。[54]荈(chuǎn喘):晚采的茶。《尔雅.释木》:“槚,苦茶。”郭璞注:“今呼早采者为茶,晚取者为茗,一为荈。”[55]门:守门、攻门都叫“门”,这里是关门防虎的意思。[56]“予意”句:我猜想是夏君哄骗我。绐(dài代),欺哄。[57]驺(zōu邹)奴:跟从的隶役。[58]芒屩(yué决):草鞋。[59]踸踔(chěn chuō尘第三声戳):同“趻踔”,行走不正常,跳着走。[60]息促甚:呼吸急促得厉害。息,呼吸,气息。[61]据:通“踞”。[62]宋北郊坛:南朝宋祭地的地方。北郊坛本在潮沟后,东近清溪。据《通典》:“宋孝武帝大明三年,移北郊坛于钟山北原道西,今钟山定林寺山巅,有平基二所,阔数十丈,乃其地也。”北郊,旧时天子夏至祭地于京师的北郊。[63]蒋陵:三国时吴大帝孙权的墓陵。步夫人冢:孙权的夫人步氏的墓。[64]孙陵冈:一名白土冈,在钟山南麓,即吴大帝孙权的葬地。[65]山椒:山顶。弓:丈量地亩的器具和计算单位。一弓等于五尺。[66]大江:长江。[67]不翅:不只,不止。[69]三山矶:三山,山名,在今江苏省南京市西南,以有三峰得名,山滨临长江。三山矶即三山滨临长江的石滩。白鹭洲:古代长江中的沙洲,在今南京市水西门外。[60]鸡笼山:一名鸡鸣山,在南京市内。落星涧:在南京市东北。[70]滮滮(biāo标):水流的样子。[71]玄武湖:俗称后湖,古名练湖,在南京市东北玄武门外,紫金山西北麓。堙(yīn音):堵塞,淤塞。[72]浩歌:高歌。[73]黑龙潭:在今南京市汉西门内,盘山之前,即唐颜鲁公放生池。[74]盎:盆子。[75]似有逐后者:好象有人在后面追赶似的。[76]踬(zhì至):被东西绊倒。[77]咽唇焦甚:咽喉和嘴唇干得厉害。[78]萧统:南朝梁文学家,字德施,梁武帝长子,武帝天监元年(502),立为太子,没到即位便死了,谥昭明,世称昭明太子。他信奉佛教,提倡文学,曾招集文学之士,编选《文选》三十卷,对后代文学颇有影响。[79]踞泉[奭斗](jū居)咽:蹲在泉边舀水喝。踞,蹲着。[奭斗],挹,舀。咽,吞食。[80]昭明书台:旧传是昭明太子萧统著书的地方。遗址在定林寺后山北高峰上。[81]出肃:出来迎接。肃,恭敬地迎接,引进。[82]洵:问,询问。[83]髫(tiáo条)童:小孩。髫,小孩头上扎起来的下垂的短发。[84]迟公:等待你。[85]大噱(jué决):大笑。[86]斗酒:一壶酒。斗,古代酒器。[87]澄坐:静坐。[88]擘(bò簸):开,剖。[89]衡:衡山,五岳中的南岳,在湖南省衡山县。庐: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县。茅:茅山,在江苏省勾容县东南。蒋:蒋山,即钟山。[90]三山:指衡、庐、茅三山。[91]望秩之所宗:古代帝王按秩次祭祀山川所宗仰的地方。望,古代帝王祭祀山川的专名,从远处望而祭之,叫望。秩,秩次,规定的第等。[92]谢尚:字仁祖,晋阳夏(今河南省太康县)人。善音乐,博综众艺。累官至豫州刺史,卒谥简。曾隐居钟山。[93]雷次宗:字仲伦,南朝宋南昌(今江西省南昌市)人。少入庐山,隐居不仕。宋文帝元嘉年间征聘到南京,在鸡鸣山开馆讲学,并筑室于钟山下,叫招隐馆。[94]刘勔(miǎn免):字伯猷,南朝宋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人。累官至尚书右仆射,卒谥忠昭。他曾在钟山筑别室,以为栖息的地方。[95]周颙(yóng永第二声):字彦伦,起初隐居钟山,后应诏出仕,官至国子博士。[96]吴苞:字天盖,南朝宋濮阳鄄城(今山东省范县西南)人。明帝太始年间,过江聚徒讲学,累次征召都不出仕。后于钟山下设馆。[97]孔嗣之:字敬伯,鲁国(今山东曲阜县)人。在宋朝时与齐高帝都官中书舍人,后来隐居在钟山。[98]阮孝绪:字士宗,南朝梁陈留尉氏(今河南省尉氏县)人。性至孝,不慕荣利,听讲于钟山。[99]刘孝标:名峻,南朝梁平原(今山东省平原县)人。文学家,天监初典校秘书,后任荆州户曹参军,他在东阳紫岩山讲学,从学者甚众,曾隐居钟山。[100]韦渠牟:万年人,工诗,尝为道士及僧人,后还俗,官至太尝卿,卒谥忠。他曾隐居钟山,号遗名子。[101]荛儿牧竖:打柴放牛的小孩。[102]达人大观:通达事理的人眼光远大。大观,看事情看得透,看得远。[103]千金不人易:一千金也不换给别人。易,交换,交易。[104]山灵:山神。[105]未遂:未能如愿,愿望没有实现。[106]遗(wèi卫):赠与。
《游钟山记》是宋濂在1361年写的一篇散文。当时作者应明太祖朱元璋之聘,与刘基等人参与了朱元璋的幕府,有机会来到钟山,写下了这篇游记。
钟山以其险峻的地势,优美的风景而吸引历代文人纷纷试笔,再写钟山风景极易重复雷同。而宋濂却以其细腻的笔胜景取胜,凭借相当强的绘画语言能力写出了景物的声色动静,达到了“瞻言见貌”的艺术境地,取得了“以少胜多”的效果。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8-3 10:03
标题:
又与焦弱侯.(明)李贽
郑子玄者[1],丘长孺父子之文会友也。文虽不如其父子,而质实有耻,不肯讲学,亦可喜,故喜之。盖彼全不曾亲见颜、曾、思、孟[2],又不曾亲见周、程、张、朱[3],但见今之讲周、程、张、朱者,以为周、程、张、朱实实如是尔也,故耻而不肯讲。不讲虽是过,然使学者耻而不讲,以为周、程、张、朱卒如是而止,则今之讲周、程、张、朱者可诛也。彼以为周、程、张、朱者皆口谈道德而心存高官,志在巨富;既已得高官巨富矣,仍讲道德,说仁义自若也;又从而哓哓然语人曰[4]:“我欲厉俗而风世[5]。”彼谓败俗伤世者,莫甚于讲周、程、张、朱者也,是以益不信。不信故不讲。然则不讲亦未为过矣。
黄生过此[6],闻其自京师往长芦抽丰[7],复跟长芦长官别赴新任。至九江[8],遇一显者,乃舍旧从新,随转而北,冲风冒寒,不顾年老生死。既到麻城[9],见我言曰:“我欲游嵩少[10],彼显者亦欲游嵩少,拉我同行,是以至此。然显者俟我于城中,势不能一宿。回日当复道此,道此则多聚三五日而别,兹卒卒诚难割舍云[11]。”其言如此,其情何如?我揣其中实为林汝宁好一口食难割舍耳[12]。然林汝宁向者三任,彼无一任不往,往必满载而归,兹尚未厌足,如饿狗思想隔日屎,乃敢欺我以为游嵩少。夫以游嵩少藏林汝宁之抽丰来嗛我[13];又恐林汝宁之疑其为再寻己也,复以舍不得李卓老,当再来访李卓老,以嗛林汝宁:名利两得,身行俱全。我与林汝宁几皆在其术中而不悟矣;可不谓巧乎!今之道学,何以异此!
由此观之,今之所谓圣人者,其与今之所谓山人者一也[14],特有幸不幸之异耳。幸而能诗,则自称曰山人;不幸而不能诗,则辞却山人而以圣人名。幸而能讲良知[15],则自称曰圣人;不幸而不能讲良知,则谢却圣人而以山人称。展转反复,以欺世获利。名为山人而心同商贾,口谈道德而志在穿窬[16]。夫名山人而心商贾,既已可鄙矣,乃反掩抽丰而显嵩少,谓人可得而欺焉,尤可鄙也!今之讲道德性命者,皆游嵩少者也;今之患得患失,志于高官重禄,好田宅,美风水,以为子孙荫者,皆其托名于林汝宁,以为舍不得李卓老者也。然则郑子玄之不肯讲学,信乎其不足怪矣。
且商贾亦何可鄙之有?挟数万之赀[17],经风涛之险,受辱于关吏,忍诟于市易,辛勤万状,所挟者重,所得者末。然必交结于卿大夫之门,然后可以收其利而远其害,安能傲然而坐于公卿大夫之上哉!今山人者,名之为商贾,则其实不持一文;称之为山人,则非公卿之门不履,故可贱耳。虽然,我宁无有是乎?然安知我无商贾之行之心,而释迦其衣以欺世而盗名也耶[18]?有则幸为我加诛,我不护痛也。虽然,若其患得而又患失,买田宅,求风水等事,决知免矣。
——选自中华书局排印本《焚书》
注释:
[1]郑子玄:与下句的丘长孺都是李贽在麻城时的朋友。[2]颜:颜回,又名颜渊,字子渊,孔子得意弟子。早亡。后世尊为复圣。曾:曾参,字子舆。孔子弟子。以孝著称。传孔子之学,以授子思。后世尊为宗圣。思:子思。孔子之孙,名伋。受学于曾子,后世称为述圣。孟:孟轲,字子舆,子思的再传弟子,后世尊为亚圣。[3]周:周敦颐,字茂叔,号濂溪,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北宋理学的创始人。程:指程颢、程颐兄弟。世称“二程”,洛阳人。并为理学奠基人。张:张载,字子原,凤翔郿县(今陕西眉县)人,人称横渠先生,北宋理学家,其学派称“关学”。朱:朱熹,字元晦,号晦庵,婺源(今属山西)人。他把二程学说发展为完整的理学体系,为理学的集大成者,人称“程朱学派”。[4]哓哓(xiāo)然:争辩不休的样子。[5]厉:同“励”。风:教化,感化。[6]黄生:其名及生平未详。[7]京师:这里指明代京都北京。长芦:在今河北沧州市西。抽丰:指找关系走门路向人求取财物。也作“秋风”或“打秋风”。[8]九江:今江西九江市。[9]麻城:今湖北麻城,时李贽在此讲学。[10]嵩少:河南嵩山的别称。嵩山西为少室,故称“嵩少”。[11]卒卒:同“猝猝”,仓猝。[12]林汝宁:指汝宁林知府。汝宁府,治所在今河南汝南县。[13]嗛:字或当作“赚”,欺骗。下同。[14]山人:指隐士。[15]良知:孟子用以指天赋的道德观念。《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后来王守仁据以提出“致良知”说,作为道德的修养方法。[16]穿窬(yú):《论语.阳货》:“其犹穿窬之盗也与!”穿,穿壁;窬,同“逾”,越墙。[17]赀:同“资”,财物。[18]释迦:释迦牟尼,佛教的始祖。这里指佛教。
译文:
郑子玄,是常与丘长孺父子论诗作文的朋友。文采虽然不如他们父子,但性格质朴诚实,有羞耻之心,不肯借讲学以宣扬道学,这很可喜,所以我喜欢他。因为他没有亲眼见过颜回、曾参、子思、孟轲,也不曾亲眼见过周敦颐、程颐、程颢、张载、朱熹,只见到如今讲周、程、张、朱道学思想的人,以为周、程、张、朱等人确实就是这样了,所以以讲道学为羞耻而不肯讲。不讲虽然是过错,但是假使学者感到羞耻而不肯讲,是以为周、程、张、朱等人只不过是和现在的道学家一样,那么如今那些讲周、程、张、朱学说的人也就该杀了。郑子玄以为周敦颐、程颐、程颢、张载、朱熹都是满口仁义道德,而心里想的是升官发财;等得到高官厚禄以后,仍然自鸣得意地谈仁义、讲道德;而且还要装腔作势地对人说:“我要纠正世俗、感化世人。”他认为败坏社会风俗的,没有比讲周、程、张、朱的道学更严重的了,所以更加不相信,不相信所以不肯讲道学。那么不讲也就算不上是过错了。
有一个姓黄的读书人经过这里,听说他是从京师到长芦去“打秋风”的,又跟长芦的长官到别处去上任。到了九江,遇见一个地位更高的人,他就弃旧从新,随新主人转道往北,顶着大风冒着严寒,也不顾年老有生命危险。已经到了麻城,来见我说道:“我准备去游览嵩山和少林寺,那位显者也想去游嵩山和少林寺,拉我同行,所以到了这里。可是显者还在城内等我,我势必不能在您这里宿夜了。回来的时候一定还要经过这里,到那时就可以多相聚几天再作别。现在太匆促了,实在舍不得离开您。”他的话是这样,他心里又是怎样想的呢?我料想他内心实在是为了汝宁林知府那里有一笔钱财舍不得放弃罢了。只是汝宁林知府从前曾三次赴任,他没有一任不跟随前去的,去了一定满载而归,这一次感到还没有满足,就象饿狗惦记着隔夜没吃完的狗屎一样,却竟敢欺骗我说是为了去游嵩山和少林寺。他以游嵩山和少林寺来掩盖自己随汝宁林知府去打秋风的行为而欺骗我;又唯恐汝宁林知府怀疑他是为了再来找自己,就又以舍不得李卓老,应当再来拜访李卓老为借口,以欺骗汝宁林知府:真是名利双收,处事和品行也都十分周到了。我与汝宁林知府几乎都中了他的圈套而不醒悟啊,这能说他不狡诈么?现在的道学家,和他有什么两样!
由此看来,现在的所谓圣人,恐怕与现在的所谓山人是一路货,只不过有幸运与不幸运的差别罢了。有幸而能写诗,就自称为山人;不幸运而写不了诗,就辞却山人之名而以圣人自称。有幸而能讲良知,就自称为圣人;不幸运而讲不了良知,就推托圣人之名而以山人自呼。辛苦辗转、翻来覆去,为的是欺骗世人、获取私利。名为山人而心里却和商人一样只想要钱,口里大谈道德而目的却在逾墙偷盗。自称山人而心思和商人一样,已经很可鄙了,反而还要掩盖打秋风的本意而故意表示是为了游嵩山和少林寺,以为别人是可以随便被欺骗的,这就更加可鄙了。现在的讲道德、性命的人,都是所谓游嵩山和少林寺的人;现在的患得患失,志在求取高官厚禄、上等田园宅第、风水宝地,打算留给子孙受用的人,都是象黄生那样托名于汝宁林知府,而装作舍不得李卓老的人啊。既然这样,郑子玄的不肯讲学,恐怕实在不值得奇怪了。
况且商人又有什么可鄙的呢?他们身携数万资财,经历风涛危险,受尽关卡吏员的欺侮,忍耐着集市交易时人们的辱骂,经历了万般辛苦,所携的资财很多,所得的收入甚微。但是必须结交上公卿大夫,然后才能获得盈利而避开祸害,怎么能象山人那样昂首而坐在公卿大夫的座上呢?现在的所谓山人,称他们为商人,其实却身无分文作为资本;叫他们是山人,却又非公卿大夫之门不进,所以就令人可贱了。话虽然这么说,我难道就没有这种表现吗?怎么知道我没有商人的行为和想法,而披着佛教的袈衣来欺骗世人而获取虚名呢?有的话请对我加以惩罚,我决不包庇自己的短处。即使如此,至于那些患得患失,买田宅、求风水的事,我是绝对没有的。
本文选自《焚书》卷二。这是与友人焦竑的另一封信。文章通过郑子玄耻讲道学,与黄生的为“名利两得,身行俱全”的趋附权门的假道学作了鲜明的对比,尖锐地揭发了自宋代程朱理学发展而来的明代理学家,他们到处欺世盗名,所谓“圣人”、“山人”者,都是一路货色,都是展转反覆的“谈道德而志在穿窬”的欺世获利之徒。文章笔锋犀利,揭发有力。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8-3 10:04
标题:
余杭至临安山水记.(明)程嘉燧
辛卯二月丁亥[2],夜发抵余杭城下。
明日舁篮舆过城之西门[3],道左见溪水甚清深,问舁夫,云是苕溪,从天目来[4]。道逶迤隐起若堤,右平田,左陂泽,泽中多莲芰茎,陂皆临溪,田亦带山。沿陂多深松美筱。远山色若翠羽,时出松杪[5]。稍前竹益绵密,路屈曲竹中,如行甬道[6]。竹光娟娟袭人,有沟水带之,或鸣或止,与竹声乱,錝铮可听。几十余里,迳折竹穷,复与溪会。溪益深阔,道行溪之右,皆高岸。溪流所激啮,多崩坼。树根时踞颓岸,半迸出水上,偃蹇离奇,多桑,多乌臼。溪左皆平沙广湿,松竹深秀,桃柳始华,时见人家隐林间。估客乘筏顺流下[7],悠然如行镜中。溪流曲折明灭;远水穷处,爰有高山入云,黛色欲滴,与丛林交青,深溪合翠,森流翁萲,惊神沁目,盖至青山亭而道折。背溪行山间,至十锦亭大溪桥,乃复逾溪,则已次临安。桥以石,颇壮。桥上四望皆山,采翠翔翥,诚所谓龙飞凤舞者也。马首一山,形若案,上有浮图[8],为石镜山,一曰衣锦山,吴越王归燕父老处。山林皆蒙以锦,故今有十锦亭。道旁竹林中有化成寺,会天雨,急趋临安邸。
按余杭有大涤山,有金堂玉室,为第三十四洞天。又有天柱山,居福地之五十七。是日意于空际或一睹焉,然舁夫野人莫能指其处也。
注释:
[1]余杭:今浙江余杭县。临安:今浙江临安县。[2]辛卯:明万历十九年(1591)。二月丁亥:二月二十日。[3]舁:轿夫。篮舆:竹轿。[4]天目:浙江天目山。[5]松杪(miǎo):松树的细梢。[6]甬道:院落中用砖石砌成的路。[7]估客:贩货的行商。[8]浮图:佛塔。
程嘉燧(1565—1644),字孟阳,号松圆、偈庵。少时从父居练川(嘉定,今属上海),乐其风土之美,遂家此地。平生游踪甚广。与李流芳等并称为嘉定四先生。著有《偈庵集》、《松圆浪涛集》等。
本文选自《晚明二十家小品》。文章记叙了作者从余杭沿苕溪至临安途中所见的山水风景,溪流曲折,景物随之变换,远山近水,错落而有致。结尾表达兴犹未尽之意。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8-3 10:04
标题:
虞孚.(明)刘基
虞孚问治生于计然先生[1],得种漆之术。三年,树成而割之,得漆数百斛,将载而鬻诸吴。其妻之兄谓之曰:“吾常于吴商,知吴人尚饰,多漆工,漆于吴为上货。吾见卖漆者煮漆叶之膏以和漆,其利倍而人弗知也。”虞孚闻之喜,如其言,取漆叶煮为膏,亦数百甕[2],与其漆俱载以入于吴。
时吴与越恶,越贾不通,吴人方艰漆。吴侩闻有漆[3],喜而逆诸郊[4]。道以入吴国[5],劳而舍诸私馆。视其漆甚良也,约旦夕以金币来取漆。虞孚大喜,夜取漆叶之膏和其漆以俟。及期,吴侩至,视漆之封识新[6],疑之,谓虞孚请改约。期二十日至,则其漆皆败矣。虞孚不能归,遂丐而死于吴。
注释:
[1]计然:春秋时葵丘濮上人,博学无所不通,尤善计算。仕越,范蠡师事之,用其策治家成巨富。这里借称其名。[2]甕(wèng)即“瓮”,陶制的盛器。[3]吴侩(kuài):吴国作买卖的中间商。[4]逆:迎。[5]道:通“导”,引导。[6]封识(zhì):封记。识,同“志”。
本文选自《郁离子》卷下。文章叙述了一位漆商远赴吴国卖漆,因在漆中掺了假,被精明的吴商识破,沦为乞丐而死。从而讽刺了那些利欲熏心的商人,只图一己私利,掺假卖假,到头来还是自取灭亡。这可为制造伪劣商品者戒。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8-3 10:04
标题:
与安子介.(清)唐顺之
谨具布被一端[2],奉为令爱送嫁之需[3],布被诚至质且陋矣,然以之厕于刺绣结绘[4],绫绮绡金[5],缀翠玄朱[6],错陈之间,则如苇箫土鼓[7],而与朱弦玉磬,金钟大镛相答响[8],乃更足以成文。又如贵介公子[9],张筵邀客,珠履貂寇,狐裘豹袖,联翩杂座,既美且都[10];而有一山泽被褐老人[11],逍遥曳杖其间[12],乃更足以妆点风景,而不失其为质且陋也。且夫桓少君之事[13],兄之所以养成闺行,而出乎习俗之外者,岂足多让古人哉!素辱知爱,敢以家之所常用者为献,而侑之以辞[14]。不然,亦愿兄受之,而以畀之媵仆之用可也[15]。
注释:
[1]安子介:事迹不详。[2]一端:即一床。[3]令爱:尊称对方的女儿。[4]刺绣结绘:刺绣各种美丽的花纹图案。[5]绫:绫子,比缎子薄的丝贴品。绮:有花纹图案的丝贴品。绡金:即销金,在织物上嵌以金钱。[6]缀以玄朱:结缀着各种鲜艳颜色的丝贴品。[7]蔬箫:截苇为箫。土鼓:古乐器。皆指粗陋简易的乐器。[8]大镛:大钟。[9]贵介:尊贵。介,大。[10]既美且都:《诗经.郑风.有女同车》:“洵美且都。”都,安娴文静,大方。[11]被褐:穿着粗布衣服。[12]鬼杖:拄着拐杖。曳,牵引。[13]桓少君:东汉鲍宣妻,初嫁鲍宣,鲍宣不悦其随嫁之盛。桓少君于是去掉服饰,更著短布裳,与鲍宣共挽鹿车归里,礼姑即毕,提瓮引汲,修行妇道,乡里称之。[14]侑:劝。[15]畀(bì必):给。媵(yìng硬):陪嫁的人。
唐顺之(1507—1560),字应德,一字义修,江苏武进人。明嘉靖八年进士,官翰林院编修。后罢官入阳羡山读书十余年,复召用,视师浙江,屡破倭寇,以功升右佥都御史。他是明代中叶重要散文家,和王慎中同为“唐宋派”的领袖,反对模拟古文,对复古派的文风提出尖锐批评。他的文章叙事严谨,简雅情深。著有《荆川先生文集》。
朋友嫁女,按当归常规世俗,应该馈赠珍贵礼品,而唐顺之只送一床布袋,且以质朴节俭相劝勉。在人们以豪华奢侈为荣的时代风尚中,这样做是难能可贵的。唐顺之在短信中,巧比妙喻,处处以布被之质仆和绫绮之华贵做对比,强调质仆之美,强调相互为用,强调在豪华富贵之中不要忘记节俭。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8-3 10:05
标题:
与胞弟.(明)顾若璞
夫溘云逝[1],骨铄魂销[2],帷殡而哭[3],不知死之久矣。岂能视息人世[4],复有所谓“缘情靡丽”之作耶[5]?徒以死节易,守节难,有藐诸孤在[6],不敢不学古丸熊画荻者[7],以俟其成。
当是时,君舅方督学西江[8],余复远我父母兄弟,念不稍涉经史,奚以课藐诸孤而俟之成[9]。余日惴惴,惧终负初志,以不得从夫子子京也[10]。于是酒浆组纴之瑕[11],陈发所藏书,自《四子》经传[12],以及《古史鉴》、《皇明通纪》、《大政纪》之属,日夜披览如不及。二子者从外传入,辄令篝灯从隅[13],为隐说我所明[14],更相率咿唔[15],至丙夜方罢[16],顾复乐之,诚不自知其瘁也[17]。日月渐多,闻见与积,圣经贤传,育德洗心,旁及《骚》、《雅》,共诸词赋,遊焉自焉,冀以自发其哀思[18],舒其愤闷,幸不底予幽忧之疾[19]。而春鸟夏虫,感时流响,率尔操觚[20],藏者笥箧,[21]虽然,亦不平鸣耳,讵敢方古班、左诸淑媛[22],取邯郸学步之诮也[23]。
注释:
[1]夫溘(kè客)云逝:称丈夫死亡。溘,忽然。[2]骨铄魂销:极言悲痛。铄,销毁。[3]帷殡:在殡所设的帷账。[4]视息人世:生活于人世间。视,眼睛观看。息,口鼻呼吸。[5]“缘情靡丽”之作:指写诗。陆机《文赋》:“诗缘情而绮靡。”[6]藐诸孤:谓幼小孤儿。《左传.僖公九年》:“以是藐诸孤,辱在大夫,其若之何?”藐,小。[7]丸熊:唐柳仲郢母韩氏,以熊胆和丸,令仲郢咀嚼,以助勤读。画荻:宋欧阳修母郑氏,以荻画地,教修写字。荻,芦苇一类的禾本植物。[8]君舅:妇称夫之父曰君舅。[9]课:功课。此指教授功课。[10]九京:九原,指地下。[11]组纴:织布。[12]《四子》: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13]篝灯:置灯于笼中。坐隅:坐在室中一角。[14]我所明:我所知道的。[15]咿唔:读书声。[16]丙夜:三更。[17]瘁:过度劳累。[18]冀:希望。[19]不底:不致。[20]率尔操觚(gū 姑):轻意地写文章。觚,古代写字用的木板。[21]笥筐(sì qiè 寺妾):竹箱子。[22]班:班昭,字慧姬,一名姬,扶风安陵(今陕西西安)人。班固之妹,嫁曹世叔,早寡。班固著《汉书》,未竟而卒,班昭读作八表、天文志。著有《东征赋》、《女诫》等。左,左芬,西晋女文学家,左思之妹,少好学,善作文,武帝纳为妃嫔,初拜修仪,后为贵妃,因姿陋无宠,但以才德见重。今存诗、赋第二十篇。[23]邯郸学步:《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寿陵余子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后人以“邯郸学步”讥讽机械地模仿别人不到家,连自己原来会的东西也忘掉了。
顾若璞(1592—1681),字和知,明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丈夫黄茂梧早卒,她教子读书,工于诗文,有《卧月轩合集》。
这是顾若璞写给胞弟谈自己如何刻苦自学终有成就的一封信。顾若璞早年丧夫,她承受生活巨大的打击,为了教育两个孩子,利用酒浆组纴之暇,刻苦自学。从经书到史书,日夜披览如不及,日积月累,学问渐深,不得能教两个孩子学习,而且能作诗赋,写文章,成为著名的女作家。顾若璞刻苦自学的成长道路,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8-3 10:05
标题:
与方正学书(明)王叔英
仆于执事别十余年[2],其间情慕之浅深[3],书问之达否④,曰事之细者耳[5],姑置之不足道也。惟执事之身,系天下之望[6]。士之进退、天下之幸不幸与焉[7]。侧闻被召[8],计此时必已到京,获膺大任矣[9]。兹实天下之大幸也,故敢有说以进于左右焉。
凡人有措天下之才者固难,自用其才者尤难[10]。如子房之于高祖[11],能用其才者也;贾谊之于文帝[12],未能自用其才者也。何则?子房之于高祖,察其可行而后言,言之未尝不中[13],高粗得以用之,而当时受其利。故亲如樊、郦[14],不可得而间[15];信如平、勃[16],不可得而非[17];任如萧、曹[18],不可得而夺[19]。此子房所以能自用其才也。贾谊之于文帝,不察其未能而易言之[20],且又言之太过,故大臣绛、灌之属,得以短之[21]。于是文帝不能用其言,此贾谊所以不获用其才也。方今圣天子求贤用才之意[22],上追尧、舜[23],固非高祖、文帝可比;而执事致君泽民之术,远方皋、夔[24],亦非子房、贾谊可伦[25]。真所谓明良相逢[26],千载一时者也。将见吾君不问则已,问则执事必能尽言;执事不言则已,言则吾君必能尽用。致斯民于唐虞雍熙之盛者[27],在是矣。岂非天下之幸欤!
虽然,天下之事固有行于古而亦可行于今者,亦有行于古而难行于今者。如夏时、周冕之类[28],此行于古而亦可行于今者也;如井田、封建之类[29],可行于古而难行于今者也。可行者而行之,则人之从之也易;难行者而行之,则人之从之也难。从之易则民乐其利,从之难则民受其患,此君子之用世[30],贵乎得时措之宜也[31]。执事于此,研诸虑而藏话心者非一日矣[32],措之犹反掌耳[33],尚何待于愚言之赘哉!然仆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思者千虑,必有一得。故不能无言于左右耳。
夫人情爱其人之深,而虑其患之至者,必救其失于未患之先[34]。苟待其既失而后救之,是乃爱之浅而虑之疏也,其得为忠乎?天下知执事之深,爱执事之至,如仆者固多矣,窃谓忠于执事,未有能有过于仆者,伏惟稍垂察焉[35]。
注释:
[1]方正学——即方孝孺(1357—1402),明初著名学者,字希直.一字希古,守海(今浙江省宁海县)人。建文元年召为翰林侍讲,进侍讲学士,文学博士,深得惠帝信任,于国家大政,多所建议。燕王朱棣攻破南京后,方孝孺被执不屈,遂被杀,并灭九族。“正学”是他的书斋的名称,学者称他为“正学先生”。著作有《逊志斋集》。[2]仆——自称谦词。执事——对人的敬称。[3]情慕——互相仰慕的感情。[4]书问——书信。达否——是否收到的意思。[5]细——小。[6]系——联系。[7]与——参预,有关。[8]侧闻——传闻。[9]膺——接受。[10]这两句意思是:大凡有治理天下的才学的人固然是难得的,但能善于正确地运用自己的才学的人尤其难得。[11]子房——张良,字子房,汉高祖刘邦的主要谋士。在佐高祖定天下的过程中,屡出奇谋,深得信任,后被封为留侯。[12]贾谊——汉文帝时人,善文学,文帝召为博士,深得信任,一年之中超迁至太中大夫,为文帝出谋划策改革制度,因躁进遭大臣疑忌,加以毁谤,被文帝疏远,先后出为长沙王、梁怀王太傅,死时年三十三岁。 [13]未尝不中——没有不符合实际的。意即正确合用。中,中的。[14]樊——樊哙,刘邦的猛将,吕后之妹女媭的丈夫,与刘邦为连襟。郦——郦食其,刘邦的谋士。[15]间——离间。[16]平——陈平,刘邦的主要谋臣,常出奇计,建立大功,深受刘邦信任,封曲逆侯,后任丞相。勃——周勃,刘邦的猛将,战功卓著,封绛侯,刘邦死前,曾委以“安刘”重任,后与陈平设谋诛诸吕,立汉文帝,任太尉、丞相。[17]非——毁谤,指责。[18]任——信任。萧——萧何,跟随刘邦起义,守关中,供给军需,技刘邦评为功劳第一,封酂侯,任丞相、相国,地位为百官之最尊。曹——曹参,随刘邦起义,攻城战野,功最多,封为平阳侯,继萧何任相国。[19]夺——夺去信任。[20]未能——未能用其才的意思。易言——轻易上言的意思。[21]绛灌之属——绛,即绛侯周勃。灌,灌婴,刘邦的大将,因功封颍阴侯,文帝时继周勃任丞相。短之——说他坏话。[22]圣天子——指惠帝。[23]尧舜——均为传说中的上古圣王。[24]皋——皋陶(姚yáo),传说中的舜的贤臣,狱官之长。夔(葵kuí)——人名,传说中的舜的贤臣,乐官之长。方——比。[25]伦——相等。[26]明良——明君良臣。[27]致——导致。斯民——人民的意思。唐虞——即尧、舜,因尧又称陶唐氏,舜又称有虞氏。雍熙——和乐光明的意思。[28]夏时——夏历,即今俗称的“阴历”。实际上是春秋战国时期,夏民族聚居地所用的历法,以正月为岁首,汉武帝颁行“太初历”后,历代相沿,以迄于清,民国后始改为“阳历”。周冕——指周代的服饰。[29]井田——一种奴隶主身族的土地制度。孟子曾描绘过这种制度:“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封建——这里是指“封土地,建诸侯”,是奴隶制时代的分封制度,不是通常所说的“封建社会”的意思。[30]用世——此处指治理国家。[31]时措之宜——因时制宜的意思。[32]研诸虑而藏诸心——精细考虑并藏在心里。诸,之于。[33]措之犹反掌耳——做起来如翻转手掌一样的便当。[34]这三句意思是:人情总是这样的,对一个人爱得很深,并且对他可能遇到的祸患考虑得周密的人,必定能在祸患尚来到来之前,先给以补救。[35]窃——私下,谦词。伏惟——原意是伏地思考,古代下对上陈述自己的想法时用的敬词,这里是谦词。
王叔英(?—1402),字原采,黄岩(今浙江省黄岩县)人,明洪武末年为学官,后任知县。惠帝建文元年召为翰林修撰,四年(1402),燕王朱棣以“靖难”为名,争夺帝位,从燕京起兵南下。王叔英奉惠帝诏,出京募兵,行至广德(今安徽省广德县),闻京城失守,遂自缢死。
方孝孺在洪武末年聚徒讲学,以“明王道,致太平”为己任,名满天下,被称为“读书种子”。但食古不化,不知变通,极力主张以《周礼》为规范改革制度,恢复“井田”。建文元年(1399),方孝孺被召进京,惠帝欲加重用。为此,王叔英写此信给方孝孺,用历史上的经验教训规劝他从实际情况出发,因时制宜地吸收古代的经验,慎重地实行改革,不要泥古不化,使“民受其患”。词语简净,切中方孝孺的病根。表现了王叔英对国事的深切关注和对朋友的真诚情谊。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8-3 10:05
标题:
与高孩之书.(明)钟惺
向捧读回示,辱谕以惺所评《诗归》,反复于厚之一字,而下笔多有未厚者,此洞见深中之言。然而有说。夫所谓反复于厚之一字者,心知诗中实有此境也。其下笔未能如此者,则所谓知而未蹈,期而未至,望而未之见也。何以言之?诗至于厚而无馀事矣。然从古未有无灵心而能为诗。至厚出于灵,而灵者不即能厚。弟尝谓古人诗有两派难入手处。有如元气大化,声臭已绝,此以平而厚者也,《古诗十九首》、苏李是也[1]。有如高岩浚壑,岸壁无阶,此以险而厚者也,汉郊祀、铙歌、魏武帝乐府是也[2]。非不灵也,厚之极,灵不足以言之也。然必保此灵心,方可读书养气,以求其厚。若夫以顽不灵为厚,又岂吾孩之所谓厚哉!曹能始谓弟与谭友夏诗清新而未免于痕[3],又言《诗归》一书和盘托出,未免有好尽之累。夫所谓痕与好尽,正不厚之说也,弟心服其言。和盘托出,正一片婆心婆舌,为此顽冥不灵之人设。至于痕,则未可强融,须由清新入厚以救之。岂有舍其清新而自谓无痕者哉?何时得相聚,一细谕之。
注释:
[1]《古诗十九首》句:《古诗十九首》,组诗名。汉无名氏作,大多出于东汉末年。南朝梁萧统合为一组,收入《文选》,题为《古诗十九首》。苏李:苏,指苏轼,汉初名臣;李,指李陵,汉初名将。《昭明文选》收有二人的诗文。[2]汉郊祀:汉武帝定郊祀之礼,命协律都尉李延年作郊祀歌十九章。铙歌:汉代军乐,行军时马上奏之。皇帝大驾出行亦奏此歌。魏武帝乐府:魏武帝,即曹操,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乐府,指曹操写的诗歌。[3]曹能始:即明代文学家曹学佺,字能始,号石仓。通经学,著有《石仓诗文集》,并辑有《石仓十二代诗选》一百卷。收录上古至明代诗歌,较为完备。谭友夏:即明代文学家谭元春,字友夏,竟陵(今湖北天门)人。与钟惺同为竟陵派创始人。诗文注重性灵,反对复古,有《谭友夏合集》。
钟惺(1574—1624),字敬伯,竟陵人,万历进士。为人严冷,不接俗客。尝官南都,居秦淮水阁。爱名山水,所至必游,不及幽䆳不止。晚逃于禅,说诗以幽深孤峭为鹄,与同里谭元春评选《古诗归》、《唐诗归》,当时谓之竟陵体。有《毛诗解》、《隐秀轩集》、《名媛诗归》诸作。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8-3 10:06
标题:
与高景逸总宪.(明)周顺昌
朝事[1]至此,真汉、唐、宋未有之党祸[2]也。吾辈一身不足计,惟目睹六君子之惨毒,直使人肝肠摧裂,不复有处世[3]之想。可奈何!可奈何!然毕竟成就一小人[4]之愚耳。
不肖杜户息交,近为先人营葬,山行居多,梦寐清光[5],恨不能缩地[6]一吐其愤郁!
忽得台札,更从仲通华兄备悉近况,甚慰鄙念!此只骨胆气谊,迥超时俗,佳士!佳士!但其加意过厚[7],当之省不深愧耶?草勒布衷[8],百不一尽。
——烬余集
注释:
[1]朝事:朝廷之事,指国家政治方面的一些情况。[2]党祸:朋党之祸。封建社会把凡因政治纷争而形成的大型冤案概称为党祸,此指发生在明熹宗时的杨涟一案。详见本书杨涟《狱中血书》。[3]处世:生活在世上。[4]一小人:指魏忠贤。[5]清光:此指高景逸。[6]缩地:缩短距离。[7]加意过厚:谓仲通华对自己称誉过当。[8]草勒:书写潦草。勒,雕刻,此处引申为书写。布衷:宣布衷曲。“草勒布衷”为尺牍习用语。
周顺昌(1584—1626),明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拿景文,号蓼洲。万历进士,任福州推官时,曾逮税监高寀的爪牙问罪。天启中,杨涟一案发生,他正辞官家居,因斥责魏忠贤而被捕入狱,受酷刑致死。周顺昌著作颇多,但被逮时损失巨大(为友人投火灭迹),后经其子孙多方搜录,编成《烬余集》三卷行世。
此简前半表达了作者痛恨阉党专权、残害忠良的心情,很能道出周顺昌的品德和为人。阅读这篇短简可以知道,周顺昌后来直接投入到反对魏忠贤的斗争中并为之付出生命,决非偶然。
高景逸,即高攀龙。总宪,明代称左都御史。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8-3 10:06
标题:
与姜箴胜门人.(明)张鼐
杜门不见一客者,三月矣。留都散地[1],礼曹冷官[2],而乞身之人,其冷百倍。然生平读书洁身,可对衾影,即乡曲小儿[3],忌谤相加,无怪也。独念国家所重者人才,君子所惜者名行;今设为风波之世局,令小人得驾为陷阱,而驱局外之人以纳其中,纵不为斯人名行惜,其如国家人才一路何?人才坏而国事坏,国事坏而士大夫身名爵位与之俱坏,吁!可惧也。不佞归矣。有屋可居,有田可耕,有书可读,有酒可沽。西过震泽[4],南过武林[5],湖山之间,赋诗谈道,差堪自老。官居卿贰[6],年逾五十,而又黄门弹事[7],止云文章无用、恐滥金瓯[8],不减一篇韩昌黎《送杨少尹序》[9]。嘻!可以归矣。况又朝局以为庸縻[10],而天子以为才望[11],即宗伯墓门一片石[12],即年邀惠惇史[13],不称好结局哉?可以归矣!
谛观年来士大夫风尚[14],愈趋愈下,鳃鳃惟异己是除[15],私人是引,楚人为楚人出缺,秦人为秦人营迁。不论官方,不谈才品,目中岂复有君父,两堪以服天下、挽世运乎?足下讲臣也[16],朝夕对扬重瞳[17],须留一段光明于胸中,即不宜轻发以逢时忌,因而事陈规,婉词微讽,当有旋转妙用,莫负此千载遭逢也。吾辈口不宜快,而心固不可不热。二疏已上,速去为幸。扁舟已买江上矣。
注释:
[1]留都:明初都南京,明成祖都北京后称南京为留都。[2]礼曹:礼部。官署名。冷官:职位不重要、清闲冷落的官。[3]乡曲:乡下。[4]震泽:太湖。[5]武林:现在杭州灵隐山。[6]卿贰:即贰卿,侍郎的别称。[7]黄门:宦官。此指魏忠贤。弹事:弹劾官吏的奏疏。[8]金瓯:比喻国土的完固。代指国土。[9]韩昌黎:韩愈。《送杨少尹序》:唐朝杨臣源,官司业,告老还乡,韩作此文。[10]庸:平庸,没有作为。縻:通“靡”。浪费。此处是多余的意思。[11]才望:才能名望。[12]宗伯:官名。后称礼部尚书为大宗伯或宗伯。礼部侍郎为少宗伯。作者时任礼部右侍郎。此句意为:在墓门碑石上刻上“宗伯”二字。[13]邀惠:请求照顾。惇史:良史。《礼》:“有善则记为,为惇史。”[14]谛(dì):细察、注意。[15]鳃鳃(xǐ):忧惧的样子。[16]讲臣:讲授经籍的官员。[17]对扬:答君命而宣扬其意于众。重瞳:《史记》:“舜目重瞳。”代指皇帝。
本文选自《晚明小品选注》卷八,是作者写给门人姜箴胜的信。作者在信中批评当时的官场小人得势、排除异己;并为“人才坏而国事坏”而深感忧虑。由于作者无力挽救这种局面,只能反复感叹“可以归矣”,走上闲居自适的道路。但从作者劝诫门人“吾辈口不宜快,而心固不可不热”的话看,作者的内心是充满矛盾的。全信语言诚恳直白,可以说是对门人的肺腑之言,也反映了作者对士大夫名行的看重。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8-3 10:06
标题:
与焦弱侯.(明)李贽
人犹水也,豪杰犹巨鱼也,欲求巨鱼,必须异水;欲求豪杰,必须异人。此的然之理也!今夫井,非不清洁也,味非为甘美也,日用饮食非为切切于人[1],若不可缺以旦夕也。然持任公之钓者[2],则未尝井焉之之矣[3]。何也?以井不生鱼也。欲求三寸之鱼,亦了不可得矣。
今夫海,未尝清洁也,未尝甘旨也。然非万斛之舟不可入,非生长于海者不可以履于海。盖能活人,亦能杀人;能富人,亦能贫人。其不可恃之以为安,倚之以为常也明矣。然而鹍鹏化焉[4],蛟龙藏焉,万宝之都[5],而吞舟之鱼所乐而游遨也[6]。彼但一开口,而百丈风帆并流以入,曾无所于碍,则其腹中固已江、汉若矣。此其为物,岂豫且之所能制[7],网罟之所能牵耶!自生自死,自去自来,水族千亿,惟有惊怪长太息而已,而况人未之见乎!
余家泉海[8],海边人谓余言:“有大鱼入港,潮云不得去,呼集数十百人,持刀斧,直上鱼背,恣意砍割,连数十百石,是鱼犹恬然如故也。俄而潮至,复乘之而去矣。”然此犹其小者也。乘潮入港,港可容身,则兹鱼亦若不大也。余有友莫姓者,住雷海之滨[9],同官滇中,亲为我言:“有大鱼如山。初视,犹以为云若雾也。中午雾尽收,果见一山在海中,连亘若太行[10],自东徙西,直至半月日乃休。”则是鱼也,其长又奚啻三千余里者哉!
嗟呼!豪杰之士,亦若此焉尔矣。今若索豪士于乡人皆好之中,是犹钓鱼于井也,胡可得也?则其人可谓智者欤?何也?豪杰之士决非乡人之所好,而乡人之中亦决不生豪杰。古今贤圣皆豪杰为之,非豪杰而能为圣贤者,自古无之矣。今日夜汲汲[11],欲与天下之豪杰共为贤圣,而乃索豪杰于乡人,则非但失却豪杰,亦且失却贤圣之路矣!所谓北辕而南其辙[12],亦又安可得也。吾见其人决非豪杰,亦决非有为圣贤之真志者。何也?若是真豪杰,决无有不识豪杰之人;若是真志要为圣贤,决无有不知贤圣之路者,尚安有坐井钓鱼之理也!
注释:
[1]切切:迫切的样子。[2]任公之钓:据《庄子.外物》载:“任公子为大钩巨缁,五十犗以为饵,蹲乎会稽,投竿东海,旦旦而钓……已而大鱼食之,牵巨钩錎(陷)没而下。骛扬而奋鬐,白波若山,海水震荡,声侔鬼神,惮赫千里。”[3]井焉之之:意谓到井边去钓鱼。后一“之”字是动词往的意思。[4]鹍鹏化焉:《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鹍,即“鲲”。[5]都:聚。[6]吞舟之鱼:《庄子.庚桑楚》:“吞舟之鱼,[石易]而失水,则蚁能苦之。”[7]豫且:又作:“余且”。《庄子.外物》:“仲尼曰:‘神龟能见梦于元君,而不能避余且之网’。”《史记.龟策列传》:“宋元王二年,江使神龟使于河,至于泉阳,渔者豫且举网得而囚之,置于笼中。夜半,龟来见梦于宋元王。”[8]泉海:即指泉州。[9]雷海:指雷州,府治今广东海康县。[10]太行:指太行山。[11]汲汲:急切的样子。[12]北辕而南其辙:南辕北辙的反用,意思同。
本文选自《焚书》卷一。焦弱侯,名竑,字弱侯,号漪园,江宁(今江苏南京)人。明代学者。曾从督学御史耿定向学,及定向里居,复往从之。万历十七年(1589)殿试第一,授编修。皇长子出阁,充讲官,后谪福宁州同知。李贽与焦竑为友,但对焦所追随的耿定向颇为不满,认为耿是假道学,并非真豪杰,因写此信规劝。信采用生动的比喻,夸张的手法,指出清洁甘美的井水中不生鱼,只有波涛翻滚的大海中才有巨鱼,正像豪杰之士不能从乡人中去寻求一样,说来颇有哲理意味。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8-3 10:07
标题:
与寇子焞.(明)康海
仰间得手教[1],展读数四,无任愧感[2]。昨西使寄望之书来[3],亦道此翁留意不肖甚隆,皆知己者过为粉饰[4],是以长者辄不见疑,若便以为真耳!
放逐后,流连声伎[5],不复拘检,垂二十年,虽乡党自好者莫不耻之。又安有可与士大夫同日同语者!人苦不自知,仆既自知之,而又自忘之邪?此则深感尔矣!
执事知我厚[6],宜必谅此也。切恐晋翁一时乘兴,辄为论荐,殊非佳事。执事倘有问讯,可委曲言之。阮籍之志[7],在日获酩酊耳,三公万户[8],非所愿也。
仆蓬首跣足[9],已逾半世。苟得优游行乐,决无他想。言虽激聒,肝膈尽露。诚欲安分丑居,不欲壮束搽抹,重为流辈诋诮耳!有丑妇被逐者,借邻女之饰更往,谓夫曰:“曩以不修[10],子故弃妾;今修己,子何辞焉?”其夫趋而出。其姊止之曰:“一出已羞,更入何求?”其言虽鄙,可以理喻。惟执事万万念之。
注释:
[1]手教:指亲笔书信。[2]无任:犹言不胜。[3]望之:宋仪望,字望之。嘉靖进士。万历中官至大理卿。[4]粉饰:奖誉。[5]声伎:指女乐。[6]执事:对寇天叙的尊称。[7]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三国魏文学家、名士。性嗜酒,常以纵酒佯狂避祸。[8]三公万户:这里指高官厚禄。三公,是辅助国君掌握军政大权的最高官员。万户,指万户侯。[9]跣足:光着脚。[10]曩:往日。
康海(1475—1540),字德涵,号对山、沜东渔父,武功(今属陕西)人。弘治十五年(1502),殿试第一,授修撰。与李梦职等相倡和,为“前七子”之一。正德间,宦官刘瑾专权,因康海为其同乡,慕其才,欲招致之,不赴。后为营救李梦阳,谒瑾,梦阳得释。及瑾败,坐瑾党落职。遂与王九思等制乐造曲,以寄忧郁。其著作有《对山集》、《沜东乐府》、《武功县志》及杂剧《中山狼》等。
本文选自《康对山先生集》卷二十一。寇子焞,名天叙,字子焞,榆次(今属山西)人。正德进士,授南京大理评事。累官至兵部右侍郎。有政声。康海为救友人李梦阳,无奈去谒不愿见的权宦刘瑾,并设诡辞以救梦阳。及瑾败,康海坐党落职。这就是文中所说的“放逐”。康海对这种不分青红皂白的“放逐”,甚感不平,便决意不再作官,流连声伎,免得“重为流辈诋诮”。这封信,深沉地表现了康海忿而不仕的思想感情。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8-3 10:07
标题:
与李九我宗伯.(明)汤显祖
从京师来者,言丈蔬食敝衣。或以丈为贫,或以丈为伪。夫世人何足与言真伪也。马心易作县[1],食尝不饱;赵仲一为铨部归来[2],几为索债人所毙。贫而仕,仕遂不贫耶?古人云:“匈奴未灭,何以为家[3]。”此时亦非吾辈作家时也。惟丈有以自砺。
注释:
[1]马心易:名应图,平湖(今属浙江)人。官至刑部主事。万历十三年(1585)因疏劾科道齐世臣等,并及首辅,谪大同典史。后升封邱知县,年余复刑部主事。以疾免归。[2]赵仲一:名邦清,真宁(今甘肃正宁)人。万历二十三、二十六年以山东滕县知县赴北京上计,得与汤显祖两度相聚。二十六年迁吏部主事。后被劾,削职为民。铨部:因吏部专司铨选。故称吏部为铨部。[3]“古人云”三句:为汉代霍去病语。《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天子为治第,令骠骑(指骠骑将军霍去病)视之,对曰:‘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
本文选自《汤显祖诗文集》卷四十六。李九我,名廷机,字尔张,晋江(今属福建)人。万历十一年(1583)与汤显祖同榜进士,授编修,累迁祭酒。官至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宗伯,古代六卿之一,掌邦国祭事典礼,后因称礼部尚书为宗伯。据《明史.七卿年表》,李廷机于万国三十一年至三十五年(1603—1607)任礼部尚书,则信当写于此时,本文说明了作为有抱负的士大夫,当以国家为重,“匈奴未灭,何以为家?”贫穷是必然的,用来勉励李廷机,也用来自励。它体现了汤显祖这时的抱负与胸怀。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8-3 10:07
标题:
与陆太常书.(清)归有光
前在京师,天下士待选吏部者几千人,莫不相庆幸,以为当今选用至公,请托不行。士以赇通者[2],无道进,海内清平可望,以陆公之在铨曹也[3]。及执事为太常[4],寻以言罢。天下之士,莫不觖然失望[5]。
仆山野愚迂之人,居京师,不知造请[6]。而吏部门第严扃[7],虽有敬仰之心,亦无繇而至焉[8]。幸拜今命于内廷[9],始得望见,又得随于露支鸟鹊之间[10],执事不鄙,为道生平相知之素,及相汲引之意,言虽不行,而受执事之赐多矣。执事又过称其文有司马子长之风[11]子长更数千年,无人可及,亦无人能知之。仆少好其书,以为独有所悟,而怪近世数代之史,卑鄙凡猥[12],不足复自振,尝有志规模前人之述作,稍为删定,以成一家之言,而汩有废弃[13]。今老矣,英尺此事遂已也。瞻望咫尺[14],未遑诣见[15],岁忽云暮,感怆知己之言,特人申候[16],草草不尽。
注释:
[1]陆太常:陆树声,字与吉,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嘉靖初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太常,官名,为九卿之一,掌宗庙礼仪。[2]赇(qiú求):贿赂。[3]铨曹:吏部的别称。铨,选官,量才授官曰铨。[4]执事:管事的人,官吏,此指陆树声。[5]觖(jué决):不满意。[6]造请:造访请安。造,前住,到。[7]扃(jiǒng垌):关门。[8]繇:同“由”。[9]幸拜今命于内庭:指拜南京太仆寺丞之命。[10]露寒[支鸟]鹊:谓早期时宫禁之内。汉甘泉宫有[支鸟]鹊观。[11]司马子长:司马迁,字子长,西汉伟大的史学家,著有《史记》。[12]卑鄙凡猥:形容作品平庸芜杂。[13]汩(gǔ古):没:沉沦。[14]咫尺:极言其近。[15]未遑诣见:没来得及拜见。[16]特人申候:特遣人前去问候。
归有光(1506—1571),字熙甫,崑山人。嘉靖十九年中举,后来八上春官不第,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学徒常数百人,称为震川先生。嘉靖四十四年,六十岁时中进士,授长兴县令,后升南京太仆寺丞。在文学上,他反对前后七子的拟古主义,推崇唐宋文,与王慎中、唐顺之、茅坤等被称为唐宋派。所作散文,以朴素的文笔写琐细之事,抒真挚之情,很有感染力。但时露八股文习气。有《震川先生全集》。
归有光这封信写于晚年南京太仆寺丞任上。首先对陆树声东击在吏部秉公选官表示赞赏,认为选用优秀人才,可使海内清平。但是由于陆树声转任太常,秉公选官,没有坚持到底,结果,“天下之士,莫不觖然失望”。其次对陆树声称赞自己文章有司马子长之风,颇为得意。归有光虽然反对王世贞等人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拟古主义主张,但是他却十分推崇司马迁,以为“子长更数千年,无人可及,亦无人能知之。”他反对拟古,反对剽窃古人,在《与沈敬甫书》中说:“今世以琢句为工,自谓欲追秦汉,然不过剽窃齐梁之余,而海内宗这,翕然成风,可谓悼叹耳!”但是并不反对师法古人,自创新意。他说:“尝有志规摹前人之述作,稍为删定,以成一家之言。”这种对待古人的态度是正确的。
这封信和归有光的其他散文作品一样,善于即事抒情,纡徐平淡,亲切动人,不事雕饰,而自有风味。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8-3 10:08
标题:
与丘长孺书.(明)袁宏道
闻长孺病甚,念念。若长孺死,东南风雅尽矣,能无念耶?
弟作令备极丑态,不可名状。大约遇上官则奴,候过客则妓,治钱谷则仓老人[1],谕百姓则保山婆[2]。一日之间,百暖百寒,乍阴乍阳,人间恶趣,令一身尝尽矣。苦哉!毒哉!
家弟秋间欲过吴[3]。虽过吴,亦只好冷坐衙斋,看诗读书,不得如往时,携侯子登虎丘山故事也[4]。
近日游兴发不?茂苑主人虽无钱可赠客子[5],然尚有酒可醉,茶可饮,太湖一夕水可游,洞庭一块石可登[6],不大落寞也。如何?
注释:
[1]仓老人:管理官仓的老吏。[2]保山婆:媒婆。[3]家弟:作者之弟袁中道。吴:吴县,今江苏苏州。[4]虎丘山:苏州名胜地。[5]茂苑:代称苏州。语出左思《吴都赋》:“佩长洲之茂苑”。[6]洞庭一块石:指太湖中的东西洞庭山。
本文选自《袁宏道集笺校》卷五,是作者写给朋友丘长孺(名坦,字坦之)的信,大约作于万历二十三年(1595)作者任吴县令不久。文章开篇以调侃的语气问候朋友的病情,继而以四个排比,倾诉自己在吴县作令的体验,表达了对官场“备极丑态”的厌恶之情,令人联想到嵆康所言作官的“必不堪者七”。结尾邀朋友游吴县,俨然以吴县山水主人自居,又表达了作者寄意山水的情趣。全文如对好友信口直言,无所掩饰,可以说是直抒性灵的代表作。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8-3 10:09
标题:
与山阴王静观.(明)沈承
沈郎家住娄水湄[1],虽心折山阴王先生,实纸上交而已。里人笑骂沈郎不值半钱,而王先生不远五百里走双鱼赠我[2],更千万声奇我。静观、静观,那不虑人并笑骂王郎也。弟于世间绝意不望相知人,于人前绝意不开相知口。惟忆容岁江上逢两友,遍索沈郎于破邸中。尔时草床瓦盆,呼酒就谈,刺刺不能别[3],颇为有古风古趣。不图今时又有王郎作对,快心快人!人生何必时俗喜,亦何必鬼神怜。但愿对俊男子大吐肝膈[4]。痛哭一场足了事矣。虽然,兄见沈郎好,沈郎冷冷落落无寒暄,小醉则又颠颠狂狂无定准,恐王先生见之,亦复笑骂也。
所惠皆投弟癖,童子皆私诧谓山阴相公别有眼睛,善察人情如此。赤手无长物,近艺几幅作报,料静观决不礼数罪人耳。《破浪草》吓碎世胆,又出《我旋草》,可谓咄咄逼人。适因徙居未暇作序,无已,请即以笺代何如?中有一二语焉,为人笑骂而实笑骂人者,恐欠厚道,仗兄削去。
注释:
[1]娄水:即浏河,在江苏吴县东。[2]双鱼:指书信。《古乐府》诗:“客从远方来,遗我又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双鱼,即双鲤。[3]刺刺:形容话多。[4]肝膈:犹言肺腑,比喻真诚恳切。
沈承,字君烈,号即山,太仓人。少负异才,万历之季,古学衰替,而独治经传古文词。天启甲子,秋闱报罢,旋病卒。有《即山集》。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8-3 10:09
标题:
与文湛持.(明)周顺昌
弟行只在此两日内矣[1]。
一生向志节[2]一路着力,是弟不济[3]处。故出门便与宦官作仇,毕竟以此辈结局[4],然亦不可谓天之所以成我也。此时工夫[5],正欲使怨亲平等[6],贪恋俱忘[7],急消却一段愤激之心,欢喜顺受,方是实地[8]。至于掀天揭地事,亦不在多,弟临时[9]尚可做耳。
——烬余集
注释:
[1]“弟行”句:周顺昌此时本已辞官家居,但因他曾激烈反对魏忠贤,故仍遭迫害,被捕押至京师,后受酷刑致死。此句即指他被捕入京。[2]志节:高尚的节操。[3]不济:犹不成,不足。此是作者自谦语。[4]以:因。此辈:指奸党魏忠贤之流。[5]工夫:犹言应努力做到的。[6]怨亲平等:仇敌与亲友都一样看待。[7]贪恋俱忘:意谓不贪生,不畏死。[8]实地:实处。[9]临时;指临难之时。
这是周顺昌在被捕押解入京前写给朋友文湛持的告别信。尽管他预感到前途凶多吉少,但他却以坦然的态度对待自己所遭受的迫害,并表示准备懈慨就义。全信虽无激烈措辞,但于平静之中却透露出作者临危不惧、坚持气节的品质和决心。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8-3 10:10
标题:
与文征明书(明)唐寅
寅白征明君卿[1]:窃尝听之,累吁可以当泣[2],痛言可以譬哀[3]。故姜氏叹于室,而坚城为之隳堞[4];荆轲议于朝,而壮士为之征剑[5]。良以情之所感,木石动容;而事之所激,生有不顾也。昔每论此,废书而叹;不意今者,事集于仆。哀哉哀哉!此亦命矣!俯首自分,死丧无日,括囊泣血[6],群于鸟兽。而吾卿犹以英雄期仆,忘其罪累,殷勤教督,罄竭怀素[7]。缺然不报,是马迁之志,不达于任侯[8];少卿之心,不信于苏季也[9]。
计仆少年,居身屠酤[10],鼓刀涤血。获奉吾卿周旋。颉颃婆娑[11],皆欲以功名命世。不幸多故,哀乱相寻,父母妻子,蹑踵而没[12],丧车屡驾,黄口嗷嗷[13],加仆之跌宕无羁,不问生产,何有何亡,付之谈笑。鸣琴在室,坐客常满,而亦能慷慨然诺,周人之急[14]。尝自谓布衣之侠,私甚厚鲁连先生与朱家二人[15],为其言足以抗世,而惠足以庇人,愿赉门下一卒,而悼世之不尝此士也。
芜秽日识,门户衰废,柴车索带,遂及蓝缕。犹幸藉朋友之资,乡曲之誉,公卿吹嘘,援枯就生,起骨加肉,猬以微名,冒东南文士之上。方斯时也,荐绅交游[16],举手相庆,将谓仆滥文笔之纵横,执谈论之户辙。岐舌而赞,并口而称。墙高基下,遂为祸的。侧目在旁,而仆不知;从容晏笑,已在虎口。庭无繁桑,贝锦百匹[17];谗舌万丈,飞章交加[18]。至于天子震赫,召捕诏狱。身贵三木[19],卒吏如虎,举头抢地[20],洟泗横集[21],而后崑山焚如,玉石皆毁[22];下流难处,众恶所归[23]。缋丝成网罗[24],狼众乃食人,马氂切白玉[25],三言变慈母[26]。海内遂以寅为不齿之士,握拳张胆,若赴仇敌。知与不知,毕指而唾,辱亦甚矣!整冠李下[27],掇 墨甑中[28],仆虽聋盲,亦知罪也。当衡者哀怜其穷,点检旧章,责为部邮[29]。将使积劳补过,循资干禄。而蘧篨戚施[30]。俯仰异态;士也可杀,不能再辱。
嗟乎吾卿!仆幸同心于执事者,于兹十五年矣!锦带县髦[31],迨于今日,沥胆濯肝,明何尝负朋友?幽何尝畏鬼神?兹所经由,惨毒万状。眉目改观,愧色满面。衣焦不可伸,履缺不可纳;僮奴据案;夫妻反目;旧有狞狗[32],当户而噬。反视室中,甂瓯破缺[33];衣履之外,靡有长物[34]。西风鸣枯,萧然羁客;嗟嗟咄咄,计无所出。将春掇桑椹,秋有橡实,余者不迨,则寄口浮屠[35],日愿一餐,盖不谋其夕也。
呈欷乎哉!如此而不自引決,抱石就木者,良自怨恨。盘骨柔脆,不能挽强执锐,揽荆吴之士,剑客大侠,独当一队,这国家死命,使功劳可以纪录。乃徒以区区研摩刻削之材[36],而欲周济世间,又遭不幸,原田无岁[37],祸与命期,抱毁负谤,罪大罚小,不胜其贺矣!窃窥古人,墨翟拘囚,乃有薄丧[38];孙子失足,爰著兵法[39];马迁腐戮,《史记》百篇[40];贾生流放,文词卓落[41]。不自揆测[42],愿丽其后[43],以合孔氏不以人废言之志[44]。亦将檃括旧闻[45],总疏百氏[46],叙述十经[47],翱翔蕴奥[48],以成一家之言。传之好事,托之高山,没身而后,有甘鲍鱼之腥而忘其臭者[49],传育其言,探察其心,必将为之抚缶命酒,击节而歌呜呜也[50]。嗟哉吾卿!男子阖棺事始定,视吾舌存否也[51]?仆素佚侠,不能及德,欲振谋策操低昂[52],功且废矣。若不托笔札以自见,将何成哉?辟若蜉蝣,衣裳楚楚[53],身虽不久,为人所怜。仆一日得完首领,就柏下见先君子[54],使后世亦知有唐生者。岁月不久,人命飞霜,何能自戮尘中,屈身低眉,以窃衣食,使朋友谓仆何使?后世谓唐生何素?自轻富贵犹飞毛,今而若此,是不信于朋友也。寒暑代迁,裘葛可继,饱则夷犹[55],饥乃乞食,岂不伟哉?黄鹄举矣[56],骅骝奋矣[57]!吾卿岂忧恋栈豆吓腐鼠邪[58]?
此外无他谈,但吾弟弱不任门户,傍无伯叔,衣食空绝,必为流莩[59]。仆素论交者,皆负节义。幸捐狗马余食,使不绝唐氏之祀。则区区之怀,安矣乐矣,尚复何哉!唯吾卿察之。
注释:
[1]征明:文征明,见本书作者介绍。君卿:对对方的敬称。[2]可以当泣:古乐府《悲歌》:“悲歌可以当泣”。[3]譬:明晓。[4]“故姜氏”二句:用孟姜女哭长城故事。堞:城墙上像齿状的矮墙。[5]“荆轲”句:用荆轲为燕太子丹刺秦王故事。征剑,指燕太子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见《史记.刺客列传》。[6]括囊:原指束闭口袋。因喻闭口不言。[7]怀素:胸怀本素。[8]“是马迁”二句:指司马迁《报任安书》。书中告诉任安自己隐忍苟活是为了完成《史记》。[9]“少卿之心”二句:指传为李陵(字少卿)《答苏武书》。书中述说了自己暂降匈奴的原因。[10]屠酤:屠户和卖酒者。[11]颉颃(xié háng):鸟飞上下的样子。婆娑:盘旋。[12]蹑踵:踩着脚后跟,意谓相接。[13]黄口:幼儿。嗷嗷:嘈杂声。[14]周:同“赒”,救济。[15]鲁连:鲁仲连,战国时齐人。常为人排难解纷而不受报酬。朱家:秦汉之际的游侠,鲁人,以任侠得名。[16]荐绅:同“缙绅”。[17]贝锦:编成贝形花纹的锦锻。《诗.小雅.巷伯》:“萋兮斐兮,成是贝锦。彼谮人者,亦已大甚。”笺:“喻谗人集作己过以成于罪,犹女工之集采色以成锦文。“后就以贝锦喻故意编造的谗言。[18]飞章:急报的奏章。[19]三木:加在犯人颈、手、足上的刑具。[20]抢地:触地。也作“枪地“。司马迁《报任安书》:”见狱吏则头枪地。“[21]洟(yí)泗:鼻涕。[22]“而后”二句:《尚书.胤征》:“火炎崑冈,玉石俱焚。”[23]“下流”二句:《论语.子张》:“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当焉。”[24]缋(huì):通“绘”,绘画。[25]马氂(máo):马尾。《淮南子.说山》:“执而不释,马氂截玉。”[26]三言变慈母:用曾参杀人故事。《战国策.秦策》二载:有与曾参同姓名者杀人,人告曾母,曾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顷之又有人告,其母尚织自若。后有一人又告之,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27]整冠李下:乐府《君子行》:“瓜田不纳履,李不下正冠。”[28]掇:拾取。甑(zèng):瓦制的煮器。[29]部邮:犹“部传”,州郡属吏。[30]蘧篨(qú chú):戚施:喻诌谀献媚的人。《诗经.新台》:“燕婉之求,蘧篨不鲜,……燕婉之求,得此戚施。”蘧,同“籧”。[31]锦带县髦:指当官。[32]狞狗:凶猛的狗。[33]甂(biān)瓯:瓦器。[34]长物:多余的物件。[35]浮屠:佛寺。[36]研摩:研究揣摩。刻削:雕刻。这里指书写。[37]原田:平原上的田地。无岁:没有收成。[38]“墨翟”二名:墨翟,即墨子,墨家学派创始人。他曾被囚于宋。今《墨子》中有《书葬》篇。[39]“孙子”二句:孙子,即孙膑。他与庞涓同学兵法于鬼谷子,后庞涓忌妒孙膑才能,加以陷害,断去了他的双足。孙膑逃到齐国,做了军师,破杀庞涓。著有《孙膑兵法》。[40]“马迁”二句:史学家司马迁为李陵事遭腐刑(宫刑),忍辱完成了名著《史记》。[41]“贾生”二句:贾生,指汉代作家贾宜。汉文帝时任太中大夫,对国事多所建议,遭当政大臣周勃等的反对,被贬为长沙王太傅,遂写了《吊屈原赋》等名文以抒愤。[42]揆测:测度,估量。[43]丽:附着。[44]“以合”句:语见《论语.卫灵公》孔子语。[45]檃(yǐn)括:把原有的文章就其内容、情节加以剪裁或修改。[46]百氏:指诸子百家。[47]十经:指儒家的经书。[48]蕴奥:深奥的道理。[49]鲍鱼:气味腥臭的咸鱼。[50]“必将”二句:李斯《谏逐客书》:“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51]视吾舌存否:《史记.张仪列传》:楚相疑张仪盗璧,“掠笞数百,不服,释之。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不?’其妻笑曰:‘舌在也。’仪曰:‘足矣。’”[52]低昂:高低起伏。[53]:“辟若”二句:辟。同“譬”。《诗经.曹风.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蜉蝣是一种小飞虫,寿命极短,朝生暮死。[54]柏下:犹言墓下。因墓上种柏。故以柏代墓。[55]夷犹:谓从容不迫。[56]黄鹄:形似鹤,色苍黄。《史记.留侯世家》:“鸿鹄高飞,一举千里。”[57]骅骝:赤色的骏马。[58]栈豆:马房的豆料,喻现成的利益。《三国志.曹爽传》注引干宝《晋书》:“桓范出赴爽,宣王(司马懿)谓蒋济曰:‘智囊往矣!’济曰:‘范则智矣,驽马恋栈豆,爽必不能用也。’”吓腐鼠:《庄子.秋水》:“鸱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59]莩(piǎo):通“殍”,饿死。
唐寅(1470—1524),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吴县人。性颖悟,初与里中狂生纵酒,不事生业。友人祝允明规劝他,始闭户读书,于弘治十一年(1489)举乡试第一。座主梁储奇其文,归示程敏政,亦为所赏。后因科场泄题事,总裁敏政被劾,唐寅亦诛连下狱,谪为吏。耻不就,归家。宁王朱宸濠闻其名,以厚币聘之,寅察其有异志,佯狂,放还。遂筑室桃花坞,日与宾客醉饮其中。曾自署“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卒于嘉靖二年十二月二日,时为公元1524年1月7日。寅善书画,亦善诗文。其文“或丽或淡,或精或泛,无常态,不肯为锻炼功”(祝允明《唐子畏墓志铭》)。著有《六如居士集》及《画谱》等。
本文选自《唐伯虎全集》卷五,唐寅因江阴富人徐经贿会试总裁程敏政的家僮,窃得试题,事露,受到株连,而被下诏狱,谪为吏,耻不就,始归家的。事见本书所选祝允明《唐子畏墓志铭》。归家后,更加放浪形骸,日与宾客宴饮桃花坞。但在这封给知友文征明的信中,却披露了他内心痛苦的真情。他的才情,本居“东南文士之上”,由于科场案,忽而成了“众恶所当”,被“毕指而唾”的人物。这正如祝允明在为他写的墓志铭中所说的:“有过人之杰,人不歆而更毁;有高世之才,世不用而更摈,此其冤宜如何已?”信中还表达了他“士也可杀,不能再辱”的品格及忍辱苟活的原因。这是一封饱含血泪的信,在写作上显然受到司马迁《报任安书》的影响。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8-3 10:10
标题:
与吴众香书.(明)陈弘绪
季夏雷荣予持手札至,兼荷以新刻孙可之集见惠[1]。此书与刘蜕集[2],俱讐校精密,剞劂不苟[3],诚案头佳本也,唐人之集散亡而不传者什之七八,其不足传者无论,乃昔卓然见于韩、柳文集,如退之所称之侯喜[4],子厚所称之吴武陵[5],一以为其文甚古,一以为可追西汉。两君著作,必有大过于人者,今其集俱无存矣。欧阳公《艺文志》,载有吴武陵书一卷,而他氏之目,则俱无之;若侯喜所作,则虽欧《志》亦已不睹其名,独其载于《英华》、《文粹》者,仅仅未绝耳。二人推于韩、柳之人,彰明较著如是,而其集俱不免于散亡,其他泯没者,又何可胜道!幸而孙樵、刘蜕诸人之书,尚存于今日,则何可不急为流布?虽其流布之于今日,犹恐传之未久,终归散亡。苟听其隐显,任其完缺,则其散亡也必矣。
仁兄于唐人诸集随得随刻,使微者赖之以复显,残者赖之以复全,真快举也。然弟则谓不独唐人之集当流布也,宋世之集其传止于今者,盖亦可数矣。姑举一端言之,宋之古文始于穆伯长[6],伯长矫杨、刘骈丽之习[7],力以韩、柳为宗,其后遂有苏子美辈,典雅之文出焉。而尹师鲁、欧阳永叔翕然一变于古[9],则皆伯长所开也。然伯长不特长于古文而已。先天之图[10],秦汉以来未发之秘也,而康节得自伯长[11];太极之图[12],周、孔未尽之蕴也,而茂叔亦得自伯长[13]。则是宋之文统与宋之道统,皆自伯长倡之,伯长之文必非无关系之作也。今其集亦未见于世。马端临《通考》[14],有《穆修集》三卷,而近日焦弱侯太史亦列其目于《经籍志》[15],与端临所考数正合。则是集固未尝亡于海内也,特未有好事者为之流布耳。嗟乎,古文之存于今者鲜矣!藏书之家,秘之而不以示人,剞劂之家,求之而不可遽得。两者不相与谋,则是古文终无流步之日,可叹也!即伯长一人推之,其余可知。
故弟以宋世之集亦不易得,而况于唐人。唐人之集,如孙樵。刘蜕诸人之尚存者,犹且隐显于时,而况于侯喜、吴武陵辈之著述乎?望仁兄留意,广为搜罗,次第受梓,当必有起而助之,以成千古之快举者矣。因事漫及,颇觉琐琐。一切寒温不悉,惟谅。
注释:
[1]孙可之:即唐代散文家孙樵,字可之、隐之,作古文刻意求奇,著有《孙可之集》。[2]刘蜕:唐代散文家,字复愚。曾任左拾遗,因上疏得罪权贵,贬为华阴令。其散文很有特色,有《文泉子集》。[3]剞劂(jī juē)不苟:指书籍刻版印刷得很精致。剞劂,原指刻镂用的刀凿。这里指雕板印刷。[4]侯喜:唐文人,贞元进士,能古文,工诗,是韩愈弟子。[5]吴武陵:唐文人,宪宗元和二年(807)擢进士第,初为太学博士,后为韶州刺史,长庆初,主管北方盐务。[6]穆伯长:即穆修,北宋散文家,字伯长,曾任泰州司理参军,颍州、蔡州文学参军。其文学韩愈,反对宋初的华靡文风,有《穆参军集》。[7]杨、刘:指宋初过分追求词藻绮丽的“西昆体”代表作家杨亿和刘筠。[8]苏子美:即苏舜钦,北宋诗人。曾任大理评事,后因事除名,流寓苏州,作沧浪亭,自号沧浪翁。北宋文人,字师鲁,河南(府治今洛阳市)人,官至起居舍人直龙图阁,其文风格简古,摆脱宋初华靡的文风,有《河南先生文集》。[10]先天之图:邵雍以为此为伏羲原则,区别于周文王的八卦,故称先天。[11]康节:邵雍,北宋哲学家,字尧夫,谥康节。屡授官不赴,居洛阳,根据《易传》关于八卦形成的解释,参以道教思想,构制出宇宙构造体系,成就“先天学”。著有《皇极经世》、《伊川击壤集》等。[12]太极之图:周敦颐有《太极图说》,其太极图模式为无极而太极,太极生两仪,阳变阴合而生五行,而后成乾坤、万物,与《易系辞》“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略有不同。[13]茂叔:宋著名理学家周敦颐,字茂叔。[14]马端临:宋末史学家,字贵与,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著了一部《文献通考》,记述了历代的典章制度。[15]焦弱侯:焦竑,明代学者,字弱侯,号漪园、澹园。官至翰林院编撰,著有《焦氏类林》。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8-3 10:10
标题:
与友人书.(明)李贽
承公问及利西泰[1],西泰大西域人也。到中国十万余里,初航海至南天竺始知有佛[2],已走四万余里矣。及抵广州南海,然后知我大明国土先有尧舜,后有周孔。住南海肇庆几二十载[3],凡我国书籍无不读,请先辈与订音释,请明于《四书》性理者解其大义[4],又请明于《六经》疏义者通其解说[5],今尽能言我此间之言,作此间之文字,行此间之仪礼,是一极标致人也。中极玲珑,外极仆实,数十人群聚喧杂、雠对各得[6],傍不得以其间斗之使乱。我所见人未有其比,非过亢则过诌[7],非露聪明则太闷闷瞆瞆者[8],皆让之矣。但不知到此何为,我已经三度相会,毕竟不知到此何干也。意其欲以所学易吾周孔之学,则又太愚,恐非是尔。
注释:
[1]利西泰:利玛窦(1552—1610),意大利传教士,明万历八年(1580)到广东,改汉名利西泰。后入北京,建天主教学,从事传教,兼通中西文字、天算、舆地、医药之学,神宗甚器重之,当时诸大臣,如徐光启、李之藻均乐与之游。著译有《乾坤体仪》二卷,《几何学原本》六卷。[2]天竺:古时称印度为天竺。[3]肇庆:在广东省,今为肇庆市。[4]四书:宋代朱熹取《礼记》中《大学》、《中庸》与《论语》、《孟子》合为四书,为之章句集注,亦称四子书。[5]六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乐记》、《春秋》,为儒家之经典。[6]雠对:以言语应答。[7]亢:高傲。诌:诌媚。[8]瞆瞆:无精打采的样子。
李贽对利玛窦很崇敬,他不固步自封、夜朗自大,而是积极吸取外国的先进思想,成为嘉靖、万历间著名的思想家。裴化行《利玛窦司铎和当代中国社会》一书介绍了李贽和利玛窦的交往:“那们啸啸王侯,目空一世,不肯轻易晋谒达官显宦的李贽和尚,竟不惜纡尊枉驾先来拜访利公。利公前往答拜的时候,他带了许多随侍左右的子弟们簇拥着出来相见。彼此畅谈宗教,谈得很久,但他不肯讨论,也不辩驳,只说你们的天主教是好的。他送给利公两把扇子,上面写着两首小诗,是他亲笔写作,这两首诗后来有许多人抄读,还收入他的诗集中,刊印出来。他命人把利公的《交友论》誊录了好几份,加上几句推崇的话,寄给他湖广一带为数很多的门生。”李贽《赠利西泰》诗云:“逍遥下北溟,迤逦向南征。刹利标名姓,仙山纪水程。回头十万里,举目九重城。观国之光未,中天日正明。”从中可以看到李贽和利玛窦的交往。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8-3 10:11
标题:
与袁石浦.(明)陶望龄
天下有二等自在人:一大睡者,二大醒者。惟梦魇[1]未觉人,谓睡着则已欲醒,谓醒则正在梦境,叫号谵呓[2],纯是苦趣。仆,梦魇者也。足下虽振其手,摇其足,未肯霍然寤也,欲自在得耶?忆侍雅论时[3],觉身心时时有益。自远胜友[4],转复茫然。虽自鞭策,较往日已加紧切,而愈求愈远,不自知其入于支离艰僻之内[5]。此古人所以愿亲近善知识,以为甚于衣食父母也。长安如弈棋[6],世路艰难矣,叹叹。
注释:
[1]梦魇(yǎn):睡眠中所做的一种感到压抑而呼吸困难的梦。[2]谵呓:梦中所说的荒唐话。[3]侍雅论:听(袁石浦的)高雅之论。古时弟子听先生讲学称“侍”。此外用“侍”表示对友人的尊敬。[4]自远胜友:自从远别了胜过自己的朋友。[5]支离艰僻:烦琐百凌乱,艰深而僻涩。指学问走入了歧途。[6]长安:指代明王朝的都城北京。弈棋:比喻当时朝廷中的政争。
这篇小品,首先指出天下有两种人最为自在:一是大昏者,昏昏然于黑甜乡中,没有一丝烦恼,比郑板桥醒着而讲“难得糊涂”自在多了。二是大醒者,将那红尘彻底看破,为不一切毁誉得的所动,我行我素,这种人也活得很潇洒。但这两种人毕竟太少了。
陶望龄在这篇小品中还表示了对“善知识”的向往。这“善知识”,指的是风靡晚明的左派王学和李贽的学说。而他所说的“愈求愈远,不自知其入于支离艰僻之内”的学说则是指程朱理学。“支离”二字,正是王学学者用来讥讽程朱理学的话。左派王学是极力鼓吹人要活得潇洒的。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8-3 10:11
标题:
与岳石梁.(明)汤显祖
石梁过我,风雨黯然,酒频温而易寒,烛累明而似暗。二十余年昆弟道义骨肉之爱,半宵倾尽。明日送之郡西章渡[1],险而汔济[2],两岸相看,三顾而别。知九月当更尽龙沙之概[3]。见石梁如见石帆[4],终不能了我石帆之愿也。
注释:
[1]郡西:当指临川郡西,时作者罢官家居。[2]汔(qì):尽。[3]龙沙:在江西新建县北,亦名龙冈。《水经注》谓旧俗九月九日登高处。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此用其意。[4]石帆:石梁之兄,名元声,汤显祖同年进士。万历二十四年,以工部都水司郎中参兵部尚书石星,被谪为民。
本文选自《汤显祖诗文集》卷四十六。岳石梁,名和声,字石梁,嘉兴(今属浙江)人。曾出守庆远,擢惠潮道参政,改补九江,官至蓟辽巡抚 ,与其兄元声(字石帆)均为作者好友。这封短柬生动地写出了他们之间深厚绵绵的友情。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8-3 10:11
标题:
与张廷实书.(明)陈献章
诗直是[2]难作,其间起伏往来,脉络缓急浮沉,当理会[2]处,一一要到,非但直说出本意而已。文字[4]亦然。古文字好者都不见安排之迹,一似[5]信口说出,自然妙也。其间体制[6]非一,然本于自然不安排者便觉好,柳子厚比韩退之不及[7],只为大安排也。
注释:
[1]张廷实:张诩(1455—1514),字廷实,号东所。南海(今广东省南海县)人,陈献章弟子。明宪宗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养病归里,六年不出。敦促赴京,授户部主事,寻丁忧归,累荐不起。武宗正德九年,拜南京通玫司左参议。又辞,一谒孝陵而归。有《张东所文集》。[2]直是:真是,正是。(3]理会:照顾,照料。[4]文字:此指文章。下文“古文字”,指古文。[5]一似:同“壹似”。壹,实在。《礼记.檀弓下》:“壹似重有优者。”[6]体制:体裁,格局。每种文学体裁中,如散文,按形式说,就有杂文、随笔、小品等;按内容说,就有议论、叙事、抒情等;按文字长短说,又有巨制、中篇、短文等。[7]“柳子厚”句:陈献章认为柳文比韩文拘谨,韩文比柳文自然。
陈献章(1428—1500),字公甫,别号石斋,晚号石翁,学者称白沙先生。新会(今广东省新会县)白沙里人。自幼聪明过人,读书一览便记。明英宗正统十二年(1447)举人。次年考进士不第,绝意科举,归筑阳春台,读书每穷日夜。以荐,授翰林院检讨。曾和杨龟山“此日不再得”诗,名动京师。旋归,屡荐不应,讲学著书以终。有《白沙诗教解》、《白沙集》传世。其诗文多偶然率意之作。王世贞评其“诗不入法,文不入体”,“而其妙处有超出法与体之外者”,可谓知言。
陈献章认为文章既要讲究法度,即“起伏往来,脉络缓急沉浮”,都要仔细理会。又要自然天成,不宜在遣辞上过于雕琢,在谋篇上大费安排。这些实践经验,是值得我们重视的。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8-3 10:12
标题:
雨后观韩子诗集记.(明)杜濬
金陵有二客,一圣秋堤子,处潭水上;一于皇杜子,处台城下。二客游处若兄弟欢,无浃旬不相见也[1],有之,则于今岁之五月。
是月大雨,为故老所仅见。其雨无注,直倒倾迸下耳。凡水倒倾宜立尽,而是雨砰[石訇]澎湃,无呼吸间断,至连二十余昼夜。则百堵俱仆,以助其声,如属耳瞿塘,震惊不绝。雷霆狎暱,蛙蚓放肆,横流莫御,短垣尽撤。虽内外相望,而咫尺无路;虽尔汝相对,而告语不辨。
维时杜子踞坐危石,西向望注,念久别韩子,忽顾见波流中若有人负重而泅以济者,则韩子遣力馈米,才一通问,无恙焉。然雨固自如。窃计此生与韩子长当索处,沈霾昏垫[2],无复睹白日时,已而忽白日,杜子则冁然以喜[3],曳杖而出。见乱流之归于壑者,潨潨然其立尽欤[4]?吾闻子舆氏之言如是[5]。迤而南为北门桥,屠沽纷然,操作一新。然积雨之后,腥膻愈不可耐。趋过之,折而西出,行一小巷,巷尽为旷野,草树弥空,如绿云掩冉,烟流其上,泉贯其下。俯视碎日金沙玲珑,为之心目交畅,行之惟恐其尽。从此数里,升降绿中。陡一岗望见潭水矣,向之窈然而深者,今在人履下也。然满而不溢,有隐者之德,虽阴霖稽天[6],庸能害是乎?吾爱之敬之,徘徊很久,然后取微轻,瞻独树,韩子之庐斯在,韩子之人斯在,相见而喜可知也。
于是为余酌苦茗,炊脱粟,酒四五行,纵谈级欢,然余心怦怦,觉尤有异。韩子乃徐出其自定诗集十种,授余观之。余察其言,深灵警奥,传世复古之道具是,乃蹶起而握韩子手曰:“凡余两人之所以不终于沈霾昏垫者,其以是物乎?虽有他乐,吾不敢观。则今日之遭,可贺也已,亦可记也已。”
注释:
[1]浃(jiā)旬:十天。浃,周匝。[2]昏垫:处于困境而迷惘无从。[3]冁(chǎn)然:笑的样子。[4]潨潨然:众水相会貌。这里形容乱流归壑时的样子。[5]子舆氏:即孟子,名轲,字子舆。[6]稽天:连天。《庄子.逍遥游》:“大浸稽天而不溺。”
杜濬(1611—1687),黄冈人,字于皇,号茶村。明季诸生,入清隐居金陵不出。诗文豪健,有《变雅堂集》。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8-3 10:12
标题:
玉版居记.(明)黄汝亨
钟陵民俭,境以内山川城郭半萧瑟,绝少胜地可眺览。独城南山寺名福胜者,去城里许,径窅而僻,都无市喧。惟是苔衣树色相映,寺殿亦净敞可坐,前令于此集父老或诸生五六辈,说约讲艺。而寺以后方丈地,有修竹几百竿,古树十数株。为松、为枥。为樟、为朴、为蜡、为柞、为枫,及巴蕉细草间之。四面墙不盈尺,野林山翠,葱茜苍霭,可攀而望。六月坐之可忘暑,清风白月,秋声夜色,摇摇堕竹树下。间以吏事稀少,独与往还,觉山阴道不远[1],亦自忘其吏之为俗。借境汰情[2],似地其中不无小胜。因出馀锾[3],命工筑小屋一座,围棂窗四周。窗以外长廊尺许,带以朱栏干。薙草砌石,可步可倚。最后隙地亦佳,覆树似屋,据而坐,亦近乎巢凿坯之民[4]。而总之以竹居胜。即榜竹为径,题之以小淇园[5],颜其居曰玉版[6]。里父老诸生未始不可与集,高客韵士与之俱,更益清远。间觅闲孤往,亦复自胜。不佞令此地[7],元善状,庶几此袈裟此片居为政林下者云尔已矣。昔苏子瞻邀刘器之参玉版和尚,至则烧笋而食,器之觉笋味胜,欣然有悟,盖取诸此也。寺僧一二每见多酒态,不知此味,子瞻亦不可多得。嗟乎!情境旷视,雅俗都捐,亦乌知世无子瞻、玉版其人也。别一石刻《玉版居约》:戒杀,戒演戏,戒多滋味,戒毁墙壁篱落、斫伐摧败诸竹木,愿后来者共呵护之。有越三章者,不难现宰官身而说法。工竣为壬寅秋九月[8]。
注释:
[1]山阴道:《世说新语》:“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山阴,会稽之别称。[2]汰情:陶涤性情的意思。[3]锾(huán):古代重量单位,常用作金钱的单位,引申为金钱。[4]凿坯(pī):在土壁上打洞。[5]小淇园:暗含有竹园之意。《诗.卫风.淇奥》:“瞻彼淇奥,绿竹猗猗。”[6]玉版:竹笋的别称。[7]不佞(nìng):犹言不才,第一人称我的谦称。[8]壬寅:指明万历三十年(1602)。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8-4 08:59
标题:
狱中上母书.(明)夏完淳
不孝完淳今日死矣!以身殉父,不得以身报母矣!
痛自严君见背[1],两易春秋[2]。冤酷日深[3],艰辛历尽。本图复见天日[4],以报大仇,恤死荣生[5],告成黄土[6].奈天不佑我,钟虐先朝[7].一旅才兴[8[9]],便成齑粉[9],去年之举[10],淳已自分必死[11],谁知不死,死于今日也!斤斤延此二年之命[12],菽水之养无一日焉[13]。致慈君托迹於空门[14],生母寄生于别姓[15],一门漂泊,生不得相依,死不得相问.淳今日又溘然先从九京[16],不孝之罪,上通于天。呜呼!双慈在堂[17],下有妹女,门祚衰薄[18],终鲜兄弟[19]。淳一死不足惜,哀哀八口,何以为生?虽然,已矣。淳之身,父之所遗;淳之身,君之所用。为父为君,死亦何负於双慈?但慈君推干就湿[20],教礼习诗,十五年如一日;嫡母慈惠,千古所难。大恩未酬,令人痛绝。
慈君托之义融女兄[21],生母托之昭南女弟[22]。淳死之后,新妇遗腹得雄[23],便以为家门之幸;如其不然,万勿置后[24]。会稽大望[25],至今而零极矣[26]。节义文章,如我父子者几人哉?立一不肖后如西铭先生[27],为人所诟笑,何如不立之为愈耶?呜呼!大造茫茫,总归无后[28],有一日中兴再造,则庙食千秋,岂止麦饭豚蹄,不为馁鬼而已哉[29]?若有妄言立后者,淳且与先文忠在冥冥诛殛顽嚚[30],决不肯舍!兵戈天地,淳死后,乱且未有定期。双慈善保玉体,无以淳为念。二十年后,淳且与先文忠为北塞之举矣[31]。勿悲勿悲!相托之言,慎勿相负。武功甥将来大器[32],家事尽以委之。寒食盂兰[33],一杯清酒,一盏寒灯,不至作若敖之鬼[34],则吾愿毕矣。新妇结褵二年[35],贤孝素著。武攻甥好为我善待之。亦武功渭阳情也[36]。
语无伦次,将死言善[37],痛哉痛哉!人生孰无死,贵得死所耳。父得为忠臣,子得为孝子,含笑归太虚[38],了我分内事。大道本无生[39],视身若敝屣[40]。但为气所激[41],缘悟天人理[42]。恶梦十七年,报仇在来世。神游天地间,可以无愧矣!
注释:
[1]严君:对父亲的敬称。见背:去世。[2]两易春秋:换了两次春秋,即过了两年。作者父亲在两年前(1645)殉国。[3]冤酷:冤仇与惨痛。[4]复见天日:指恢复明朝。[5]恤死荣生:使死去的人(指其父)得到抚恤,使活着的人(指其母)得到荣封。[6]告成黄土:把复国成功的事向祖先的坟墓祭告。[7]钟:聚焦。虐:指上天惩罚。先朝:指明朝。[8]一旅:指吴易的抗清军队刚刚崛起。夏完淳参加了吴易的军队,担任参谋。[9]齑(yī)粉:碎粉末。这里比喻被击溃。[10]去年之举:指1646年起兵抗清失败事。吴易兵败后,夏完淳只身流亡。[11]自分:自料。[12]斤斤:仅仅。[13]菽水之养:代指对父母的供养。《礼记.檀弓下》:“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14]慈君:作者的嫡母盛氏。托迹:藏身。空门:佛门。[15]生母:作者生母陆氏。是夏允彝的妾。寄生:寄居。[16]溘(kè)然:忽然。从:追随。九京:泛指墓地。(见《礼记.檀弓下》)[17]双慈:嫡母与生母。[18]门祚(zuò):家运。[19]终鲜兄弟:《诗经.郑风.扬之水》成句。这里指没有兄弟。[20]推干就湿:把床上干处让给幼儿,自己睡在湿处,把母亲抚育子女的辛劳。(见《孝经援神契》)[21]义融女兄:作者的姐姐夏淑吉,号义融。[22]昭南女弟:作者的妹妹夏惠吉,号昭南。[23]新妇:这里指作者的妻子。雄:男孩。[24]置后:抱养别人的孩子为后嗣。[25]会稽大望:这里指夏姓大族。古代传说,夏禹曾会诸侯于会稽。于是后来会稽姓夏的人就说禹是他们的祖先。[26]零极:零落到极点。[27]西铭先生:张溥,别号西铭。明末文学家,复社的领袖。死于崇祯十四年(1641),无后,次年由钱谦益等代为立嗣。钱谦益后来投降了清朝。人们认为这有损张溥的名节。[28]“大造”两句:大造:造化,指天。茫茫:不明。这两句说,如果上天不明,让明朝灭亡了,那么即使自己有后,也会被杀,终归无后。[29]“有一日”四句:中兴再造:指明朝恢复。庙食:指鬼神在祠庙里享受祭祀。麦饭豚蹄:指简单的祭品。馁鬼:挨饿的鬼。意思是:将来如果明朝恢复,自己为抗清而死,纵或无后,也将万古千秋地受人祭祀,何止像普通人那样只享受简单有祭品,不会做饿死鬼呢?[30]文忠:夏允彝死后,南明鲁王谥为文忠公。冥冥:阴间。诛殛:诛杀。顽嚚(yín):愚顽而多言不正的人。[31]“二十年后”二句:意思是如果死后再度为人,那么二十年后,还要与父亲在北方起兵反清。[32]武功甥:作者姐姐夏淑吉的儿子侯檠,字武功。大器:大材。[33]寒食盂兰:寒食:这里指清明节,是人们上坟祭祖的时节。盂兰:旧俗的农历七月十五日燃灯祭祀,“超度鬼魂”,称盂兰盆会。[34]若敖之鬼:没有后嗣按时祭祀的饿鬼。若敖:若敖氏,春秋时楚国公族名。这一族的后代令尹子文看到族人子越椒行为不正,估计他可能会给整个家庭带来灾难,临死前,对族人哭着说:“鬼犹求食,若敖氏之鬼,不其馁而。”后来,若敖氏终于因为越椒判楚而被灭了全族。(见《左传.宣公四年》)[35]结缡(lí):代指成婚。[36]渭阳情:指甥舅之间的情谊。《诗经.秦风.渭阳》有“我送舅氏,曰至渭阳”句。据说是写晋公子重耳出亡,秦穆公收容他做晋君。送他归国时,他的外甥康公送他到渭水之阳,作诗赠别。后世遂用渭阳比喻甥舅。[37]将死言善:《论语.泰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38]太虚:天。[39]“大道”句:依照道家的说法,人本来是从无而生,死后又归于无。[40]敝屣:破草鞋。[41]气:正义之气,激:激发。[42]“缘悟”句:因为明白了天意与人事的关系。
译文:
不孝完淳而今死了!以身体奉献给父亲,不能再以身体来报答母亲了。
自从父亲离我而去,悲痛地过去了两个年头。怨恨惨痛越积越深,历尽了艰难辛苦。本来希图重见天日,以报大仇,使死者得到赠恤,生者获得荣耀,向九泉之下的父亲报告我们的成功。无奈上天不保佑我们,把灾祸集中于先朝,一支军队刚一起来,就立即被粉碎。去年的义举,我已自以为非死不可,谁知当时不死,却死于今天!短短地延续了两年的生命,却没有一天得以孝养母亲。以致尊贵的慈母托身于空门,生母则寄生在异姓之家。一门漂泊,活着不能相互依靠,有人死了也不能相互安慰,我今日又奄忽先赴九泉,不孝之罪的深重,连上天都已知晓了。
唉!两位母亲都健在,下面又有妹妹、女儿,家运衰败,并无兄弟。我死了并不足惜,我所哀痛不已的,是家庭的众多人口今后怎么生活。虽然如此,但是,就这样吧!我的身体是父亲遗给我的,我的身体是为国君所用的,为父为君而死,又哪里是辜负两位母亲呢?但尊贵的慈母对我爱护备至,教我学礼习诗,十五年来从未改变,嫡母如此慈爱恩惠,千百年来所少有。大恩未曾报答,使我悲痛到了极点!——现在我只得把尊贵的慈母托付给义融姊,把生母托付给昭南妹了。
我死之后,如果妻子能得到一个遗腹子,那就是家门的幸运。如果不然,千万不要另立后嗣。会稽的大望族至今如此零落已极。节义文章象我父子这样的有几个呢?象西铭先生那样地立一个不肖的后嗣,为旁人所诟骂讥笑,还不如不立为好!唉!天地是无穷无尽的,家族却不可能永远绵延不绝。有一日朝廷中兴重建,那么,我们就能千百年地在庙中接受祭祀、供养,又哪里只是享受麦饭豚蹄,不至成为饿鬼而已呢?如果有人妄言另立后嗣,我与父亲在冥中一定要诛杀这个顽固愚蠢之人,决不饶恕他!
兵戈遍布天地,我死之后,战乱不会有停止之日。两位母亲请好好保重玉体,不要再把我挂在心里。二十年之后,我跟父亲将要扫平北方边境!不要悲伤,不要悲伤!我所嘱托的话,千万不要违背。武功甥是未来大有成就的人物,家里的事都交托他。寒食节和七月十五,以一杯清酒,一盏寒灯来供我,使我不至于成为无人祭祀的饿鬼,我的愿望就已达到了。
妻子与我成婚二年以来,贤孝素来为人所深知,武功甥为我好好地看待她,这也是武功甥的渭阳之情!
语无伦次,而这都是将死之时的肺腑之言。悲痛,太悲痛了!但是,人有哪个是不死的呢?贵在死得其所。父亲能成为忠臣,儿子能成为孝子。含笑归天,完成我的分内之事。从佛教的原理来说,一切事物本都未尝生存,我把自己的身体看得象破旧的鞋子一样地不足珍惜。我只是为刚正之气所激,因而懂得了天人之理。十七年来只是一场恶梦,报仇在于来世。我的神魂将遨游于天地之间,我对一切都毫无愧怍。
本文选自《夏完淳集》卷八。这是清顺治四年(1647),夏完淳在南京狱中写给其生母及嫡母的绝笔信。作者在临刑前为“不得以身报母”而深感悲痛;为家中“八口”的生计问题而深感忧虑;但他又认为:“为父为君,死亦何负于双慈”,“以身殉父”是死得其所的。文中表达了作者以身赴义、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文中所表述的“忠”、“孝”等词句,在当时的背景下,是和民族气节紧密相关的。全文一唱三叹,慷慨悲壮,感人至深。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8-4 08:59
标题:
狱中血书.(明)杨涟
涟今死杖下矣!痴心报主,愚直仇人[1];久拼七尺,不复挂念。不为张俭[2]逃亡,亦不为杨震仰药[3],欲以性命归之朝廷,不图妻子一环泣耳。
打问之时,枉处赃私[4],杀人献媚,五日一比[5],限限严旨。家倾路远,交绝途穷,身非铁石,有命而已。雷霆雨露,莫非天恩,仁义一生,死于诏狱[6],难言不得死所。何憾于天?何怨于人?
惟我身副宪臣[7],曾受顾命[8]。孔子云:“托孤寄命,临大节而不可夺[9]!”持此一念,终可以见先帝[10]于在天,对二祖十宗与皇天后土、天下万世矣[11]。大笑,大笑,还大笑!刀砍春风,于我何有哉?——碧血录
注释:
[1]仇人:为人所仇视。[2]张俭:东汉高平(今属山西)人,字元节。延熹初为东部督邮,弹劾宦官侯览,为览所诬,遂遁去。望门投止,人皆重其名行,破家相容。前后受其牵连受诛者以十数,宗职并皆殄灭。L3]杨震:东汉华阴(今属陕西)人,字伯起。延光初为太尉。被宦官樊丰所谮,遣归本郡,于途中饮鸩而死。仰药:服毒。[4]“打问”句:刑讯逼供,冤枉定为贪赃罪。[5]比:对犯人追赃。[6]诏狱:奉皇帝命令而成立的专案。[7]宪臣:御史台又称宪台,杨涟官职为左都副御史,故称。[8]顾命:《尚书.序》:“成王将崩,命召公、毕公率诸侯相康王,作顾命。”《传》:“临终之命曰顾命。”封建社会,皇帝临终前往往召集亲信大臣托付后事,嘱咐辅佐新君。参与此事的大臣称为顾命大臣。[9]“托孤”二句:《论语.泰伯》:“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此处引作孔子语,系作者误记。[10]先帝:指明光宗朱常洛。[11]二祖十宗:光宗以上,明朝开国以来计有太祖、成祖、仁宗、宣宗、英宗、代宗、宪宗、孝宗、武宗、世宗、穆宗、神宗十二君。皇天后土:即天地。
杨涟(1572—1625),字文孺,号大洪。明应山(今属湖北)人,万历进士,官兵科给事中。神宗、光宗相继崩,他拥立熹宗,官至左都副御史。时宦官魏忠贤当权,杨涟上书弹劾,历数魏二十四条大罪。后为魏构陷,死于狱中。
明代中叶以后。政治腐败,皇帝昏庸无能,长期以来造成宦官专权的政治局面。至熹宗时,这种现象更为严重。宦官魏忠贤交结熹宗乳母客氏,把持朝政。他们广树党羽,残害忠良,实行特务统治。当时以杨涟、左光斗为首的在朝大臣对魏党进行了坚决的斗争,结果遭致残酷迫害。杨涟、左光斗、魏大中、周朝瑞、袁化中、顾大章尽遭掠杀,时称“六君子”。杨涟等人反对魏忠贤的黑暗统治的斗争,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时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杨涟在这场斗争中表现出的宁死不屈的精神是值得人们称道的。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8-4 08:59
标题:
园史序.(明)陈继儒
余尝谓园有四难:曰佳山水难,老树难,位置难,安名难。复有三易:曰豪易夺,久易荒,主人不文易俗。今江南多名园,余每辄过寓目焉。已复再游,或花明草暗而园主无暇至,即至掉臂如邮传归矣[1]。或狭小前人制度,更辄而新之,园不及新,而其人骨且腐矣。或转眼而售他姓,非大榜署门[2],则坚鐍扃户矣。或斫木作臼,仆石为础,摧栋败垣,如水旱逃亡屋矣。即使榱桷维新[3],松菊如故,而拥是园者为酒肉伧父[4],一草一木,一字一句,使见者秽而欲呕,掩鼻蒙面而不能须臾留也。夫有之以为恨,讵若亡之以为快乎?
吾友费无学,天下才子也。其先文宪公有晁采园,太仆公有甲秀园,君复自辟日涉园。君出入三园中,饶有湖山竹木之胜。而又性不耐苛碎,体不工献酬。罢簪裾,遁名誉,先别妻子,次辞亲友,尝为文见志。其中畜建康朱琴、黄鲁直风字砚、湘累重衙尊、苍玉斗各一[5],而三教之书聚焉。居恒著述甚富,前无古人,间以其暇,为韵人韵事,歌咏品题,漫兴而读书之,遂成一家园史。大抵言志类萧大圜[6],诫子类徐勉[7]。逍遥磅礴,文采隽逸。能写其意中之味与方外之乐,即陆天随之《幽居》[8],罗景纶之《鹤林》[9],皆未始有也。吾昔与王元美游弇州园[10],公执酒四顾,咏灵运诗云[11]:“中有天地物,今为鄙夫有。”余戏问曰:“辋川何在[12]?盖园不难,难于园主人;主人不难,难于此园中有《四部稿》耳[13]!”公乐甚,浮余大白[14]。今吾于《园史》亦云。
虽然,以无学之才品,当置之木天一席地[15],而乃使如椽之笔,退而修《园史》以寄傲,亦足悲已。知我者稀,无学且秘之。苟非文士,宁许窥园,不得许轻窥《园史》。
注释:
[1]掉臂:摇动手臂以示不屑意。邮传:驿站,旅馆。[2]大榜:大幅的告示。[3]榱桷(cuì jué):屋檐屋角的总称。[4]酒肉伧父:只知饮酒吃肉的粗野人。伧父,鄙夫。[5]风字砚:一种前狭后广,形如“风”字的石砚。[6]萧大圜:梁简文帝第十二子,字仁显,四岁能诵读《三都赋》及《论语》、《孝经》等书。著有《梁旧事》、《寓记》、《士丧仪注》等。[7]徐勉:梁代徐勉,字仁修,孤贫好学。其《戒子书》为世人传诵。[8]陆天随:唐陆龟蒙,长州人,字鲁直。举进士不第,好游江湖之间,自号江湖散人,又号天随子。《幽居》:陆龟蒙所作赋名。[9]罗景纶:宋罗大经,庐陵人,字景纶。著有《鹤林玉露》。[10]王元美:明代文学家王世贞,字元美。弇州园:王世贞的私人园林。[11] 灵运:即南朝宋诗人谢灵运。[12]辋川:借指唐代诗人王维。辋川,水名,在陕西省蓝田县南。王维于辋川筑有别业,过着亦官亦隐的优游生活。[13]《四部稿》:明代文学家王世贞著有《弇州山人四部稿》一百七十四卷。[14]浮余大白:让我满满喝了一大杯酒。浮白,本指罚酒,后来转称满饮一大杯酒为浮一大白。[15]木天:指翰林院。
陈继儒(1558—1639),松江华亭人,字仲醇,号眉公,诸生。隐居昆山之阳,复筑室东余山,杜门著述。工诗善文,短翰小词,皆极风致。书法苏、米,兼能绘事,名重一时。或集琐言僻事,诠次成书,远近争相购写。卒年八十二,有《眉公全集》。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8-4 09:00
标题:
阅江楼记.〔明〕宋濂
金陵为帝王之州[1]。自六朝迄于南唐,类皆偏据一方,无以应山川之王气。逮我皇帝[2],定鼎于兹[3],始足以当之。由是声教所暨[4],罔间朔南[5];存神穆清[6],与道同体。虽一豫一游[7],亦思为天下后世法。
城之西北有狮子山[8],自卢龙蜿蜒而来[9]。长江如虹贯,蟠绕其下。上以其地雄胜,诏建楼于巅,与民同游观之乐。遂锡嘉名为“阅江”云[10]。
登览之顷,万象森列,千载之秘,一旦轩露[11]。岂非天造地设,以俟大一统之君,而开千万世之伟观者欤?
当风日清美,法驾幸临[12],升其崇椒[13],凭阑遥瞩,必悠然而动遐思。见江汉之朝宗[14],诸侯之述职,城池之高深,关阨之严固,必曰:“此朕沐风栉雨[15]、战胜攻取之所致也。”中夏之广[16],益思有以保之。见波涛之浩荡,风帆之下上,番舶接迹而来庭,蛮琛联肩而入贡[17],必曰:“此朕德绥威服[18],覃及外内之所及也[19]。”四夷之远,益思所以柔之[20]。见两岸之间、四郊之上,耕人有炙肤皲足之烦[21],农女有捋桑行馌之勤[22],必曰:“此朕拔诸水火、而登于衽席者也[23]。”万方之民,益思有以安之。触类而推,不一而足。臣知斯楼之建,皇上所以发舒精神,因物兴感,无不寓其致治之思,奚此阅夫长江而已哉?
彼临春、结绮[24],非弗华矣;齐云、落星,非不高矣[25]。不过乐管弦之淫响,藏燕赵之艳姬。一旋踵间而感慨系之,臣不知其为何说也。虽然,长江发源岷山,委蛇七千余里而始入海[26],白涌碧翻,六朝之时,往往倚之为天堑;今则南北一家,视为安流,无所事乎战争矣。然则,果谁之力欤?逢掖之士[27],有登斯楼而阅斯江者,当思帝德如天,荡荡难名[28],与神禹疏凿之功同一罔极[29]。忠君报上之心,其有不油然而兴者耶?
臣不敏,奉旨撰记,欲上推宵旰图治之切者[30],勒诸贞珉[31]。他若留连光景之辞,皆略而不陈,惧亵也。
——选自《四部丛刊》本《宋学士文集》
注释:
[1]金陵:今江苏南京市。[2]皇帝:指明太祖朱元璋。[3]定鼎:传说夏禹铸九鼎以象九州,历商周,都作为传国重器置于国都,后因称定都或建立王朝为定鼎。[4]暨:至[5]罔间朔南:不分北南。[6]穆清:指天。[7]一豫一游:谓巡游。《孟子.梁惠王下》:“夏谚曰: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豫,义同“游”。《晏子春秋.内篇.问下》:“春省耕而补不足者谓之游,秋省实而助不给者渭之豫。”[8]狮子山:晋时名卢龙山,明初,因其形似狻猊,改名为狮子山。山西控大江,有高屋建瓴之势,自古以来是南京西北部的屏障,为兵家必争之地。[9]卢龙:卢龙山,在今江苏江宁县西北。[10]锡:赐。[11]轩露:显露。[12]法驾:皇帝的车驾。[13]崇椒:高高的山顶。[14]江汉之朝宗:《尚书.禹贡》:“江汉朝宗于海。”意谓江汉等大川以海为宗。[15]沐风栉(zhì)雨:即“栉风沐雨”。风梳发,雨洗头,形容奔波的辛劳。[16]中夏:这里指全国。[17]琛(chēn):珍宝。[18]德绥:用德安抚。[19]覃:延。[20]柔:怀柔。[21]皲(jūn)足:冻裂脚上的皮肤。[22]行馌(yè):为田里耕作的农夫送饭。[23]衽(rèn)席:卧席。意谓有寝息之所。[24]临春、结绮:南朝陈后主所建之阁。自居临春阁,张贵妃居结绮阁,更有望春阁,用以居龚、孔二贵嫔。[25]齐云:唐曹恭王所建之楼,后又名飞云阁。明太祖朱元璋克平江,执张士诚,其群妾焚死于此楼。故址在旧吴县子城止。落星:吴嘉禾元年,天桂林苑落星山起三层楼,名曰落星楼。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东北。[26]委蛇:亦作“逶迤”,连绵曲折。[27]逢掖:宽袖之衣,古代儒者所服,因用作士人的代称。[28]荡荡难名:《论语.泰伯》:“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29]神禹疏凿之功:指夏禹治水之功。[30]宵旰(gàn):即“宵衣旰食”,指勤于政务,早起晚食。[31]勒:刻。贞珉:指碑石。
译文:
金陵是帝王居住的城邑。从六朝以至南唐,全都是偏安一方,无法与当地山川所呈现的王气相适应。直到当今皇上,建国定都于此,才足以与之相当。从此声威教化所及,不因地分南北而有所阻隔;涵养精神和穆而清明,几乎与天道融为一体。即使一次巡游、一次娱乐,也想到怎样被天下后世效法。
京城的西北方有座狮子山,是从卢龙山蜿蜒伸展而来。长江有如一线长虹,盘绕着流过山脚下。皇上因为这地方形势雄伟壮观,下诏在山顶上建楼,与百姓同享游览观景之乐,于是赐给它美妙的名字叫“阅江”。登上楼极目四望,万千景色次第罗列,千年的大地秘藏,似乎顷刻显露无遗。这难道不是天地有意造就了美景,以等待一统海内的明君,来展现千秋万世的奇观吗?
每当风和日暖的时候,皇上的车驾降临,登上山巅,倚着栏杆远眺,必定神情悠悠而启动遐想。看见长江汉江的流水滔滔东去,诸侯赴京朝见天子,高深的城池,严密固防的关隘,必定说:“这是我栉风沐雨,战胜强敌、攻城取地所获得的啊。”广阔的中华大地,更感到想要怎样来保全它。看见波涛的浩荡起伏,帆船的上下颠簸,外国船只连续前来朝见,四方珍宝争相进贡奉献,必定说:“这是我用恩德安抚、以威力镇服,声望延及内外所达到的啊。”四方僻远的边陲,更想到要设法有所安抚它们。看见大江两岸之间、四郊田野之上,耕夫有烈日烘烤皮肤、寒气冻裂脚趾的烦劳,农女有采桑送饭的辛勤,必定说:“这是我拯救于水火之中,而安置于床席之上的人啊。”对于天下的黎民,更想到要让他们安居乐业。由看到这类现象而触发的感慨推及起来,真是不胜枚举。我知道这座楼的兴建,是皇上用来舒展自己的怀抱,凭借着景物而触发感慨,无不寄寓着他志在治理天下的思绪,何止是仅仅观赏长江的风景呢?
那临春阁、结绮阁,不是不华美啊;齐云楼、落星楼,不是不高大啊。但无非是因为演奏了淫荡的歌曲而感到快乐,或藏匿着燕赵的美女以供寻欢。但转瞬之间便与无穷的感慨联结在一起了,我真不知怎样来解释它啊。虽然这样,长江发源于岷山,曲折蜿蜒地流经七千余里才向东入海,白波汹涌、碧浪翻腾,六朝之时,往往将它倚为天然险阻。如今已是南北一家,于是视长江为平安河流,不再用于战争了。然而,这到底是谁的力量呢?读书人有登上此楼观看此江的,应当想到皇上的恩德有如苍天,浩浩荡荡难以形容它的广阔,简直与大禹凿山疏水拯救万民的功绩同样地无边无际。忠君报国的心情,难道还有不油然而生的吗?我没有才能,奉皇上旨意撰写这篇记文,于是准备将心中替皇上考虑到的昼夜辛劳操持国事最急切之处,铭刻于碑石。至于其它留连光景的言辞,一概略而不言,惟恐有所亵渎。
本文选自《宋文宪公全集》卷七。朱元璋称帝后,下诏于南京狮子山顶修建阅江楼。宋濂奉旨撰写此记,故本文是应制之作。但此应制之作却颇具特色,也颇有明代开国气势。文章不作一味的奉迎,在歌功颂德的同时,也意存讽劝。登上阅江楼,览“中夏之广,益思有以保之”;见“四隀之远,益思所以柔之”;见“万方之民,益思有以安之”。就是登览中处处想着国家社稷人民,既“元不寓其致治之思,奚止阅夫长江而已”。至于那些“留连光景之辞,皆略而不陈”。文章确实写得庄重典雅,委婉含蓄,是一篇颇具时代特色而又有分寸的应制文字。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8-4 09:01
标题:
越巫.(明)方孝孺
越巫自诡善驱鬼物[1],人病,立坛场,鸣角振铃,跳踯叫呼,为胡旋舞[2],禳之[3]。病幸已,馔酒食[4],持其赀去[5],死则诿以它故,终不自信其术之妄。恒夸人曰:“我善治鬼,鬼莫敢我抗。”
恶少年愠其诞,瞷其夜归[6],分五六人,栖道旁木上,相去各里所。候巫过,下砂石击之。巫以为真鬼也,即旋其角[7],且角且走[8]。心大骇,首岑岑加重[9],行不知足所在。稍前,骇颇定,木间砂乱下如初。又旋而角,角不能成音,走愈急。复至前,复如初,手栗气慑不能角,角坠;振其铃,既而铃坠,惟大叫以行。行闻履声及叶鸣谷响,亦皆以为鬼,号求救于人,甚哀。
夜半抵家,大哭叩门,其妻问故,舌缩不能言,唯指床曰:“亟扶我寝[10],我遇鬼,今死矣!”扶至床,胆裂,死,肤色如蓝[11]。巫至死不知其非鬼。
——选自《四部备要》本《逊志斋集》
注释:
[1]诡:诈称。鬼物:指鬼怪。[2]胡旋舞:唐时自西域传来的一种舞蹈,其舞旋转如风,故称胡旋。[3]禳(ráng)祭神以免除灾祸。[4]馔(zhuàn):食用。[5]赀:财物。[6]瞷(jiàn):窥伺,偷看。[7]旋:转动,这里指吹动。[8]且角且走:边吹边跑。[9]岑岑:形容头脑胀痛。[10]亟:快,速。[11]蓝:指胆惊破后胆汁流入血液中而呈蓝色。
译文:
越地有个巫师谎称自己善于驱除鬼怪,有人生病就设立法坛,吹号角,摇铜铃,蹦跳腾跃,大声呼叫,好像跳胡旋舞那样来作法驱鬼。病人侥幸有了好转,吃喝一番,拿了人家的财物离去;如果病死,就用别的理由来推托,总归不让人相信自己法术的虚妄。他经常向人自夸说:“我善于惩处鬼怪,鬼怪不敢与我对抗。”有一个喜欢恶作剧的少年恼怒他的荒诞,探听好他夜里回家,约了五六个人分别躲在路旁的树上,相距各一里左右,等候巫师经过树下,便用砂子石块投击他。巫师以为真的是鬼,马上拿出身边的号角,边吹边跑,心里十分害怕,脑袋胀痛的越来越重,走路也不知道自己的脚踏在什么地方。稍为往前跑了一段路,惊慌略微安定了一点,树上的砂石又像刚才那样乱掷下来,他再拿出号角来吹,却慌得吹不出声音,于是就更急忙地往前跑。又到了前边,还是像刚才一样,他害怕得两手发抖、呼吸屏塞,再也拿不住号角,号角掉了他就摇动铜铃,一会儿连铜铃也掉了,只好大声喊叫着赶路。一路上听到脚步声和树叶摇动、山谷回响的声音,他都以为是鬼,高声向人呼喊求救,音调十分悲伤。半夜里到家,大哭着敲门,他的妻子问他原因,他已恐惧得舌头僵缩,说不出话来,只是指着床说:“快扶我躺下!我碰到了鬼,要死了!”他妻子扶他上床,终于胆吓破而死,皮肤像蓝草一般颜色。那巫师直到死也不知道用砂石掷他的是人而不是鬼。
本文选自《逊志斋集》卷六。文章通过越巫装神弄鬼,自欺欺人,最后自受其祸的故事。讽刺了社会上那些各式各样招摇撞骗、欺世盗名的越巫们,他们不仅害人,而且也必将害己。文章形象生动,特别是写越巫被装鬼者惊吓的那一段,狼狈相如见。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8-4 09:02
标题:
运甓斋记(明)贝琼
昔长沙公陶侃刺广州[1] ,朝运百甓于斋外,暮运于斋内。人问其故,对曰:“吾方致力中原,故习劳耳。”呜呼!晋自渡江而南,上下俱偷[2],弃中原而不恤,侃独有志于此,固非一时坐谈老庄者所及也。及都督荆湘等州,检摄军府从事[3],未尝少闲。又尝语人曰:“大禹圣人,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岂可逸游荒醉,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4]。”其聪敏恭勤,于此见之,非特运甓一事而已。
吾意其拥强兵,据重地,畜威养锐之久,当率诸郡请命北伐,拔黔首于膻腥[5],以雪宗庙之耻。而即安一方,凡四十余年,所谓平日习劳欲致力中原者,直虚语耳!
且诸胡迭兴,未易剪也。苏峻之变[6],国破君辱,正臣子灰身之日[7]。大兵云集,乃欲违众西还,纵虎自害,亦独何心哉?周太叔带之难[8],齐小白有洮之会[9],晋重耳有温之师[10]。侃以桓文自任[11],而所以勤王者如此,又岂果能践其言如运甓时邪?他日且欲正卞敦之罪[12],敦固可诛矣。侃之夷大难[13],立大功,亦由温峤辈激以天下之大义[14],不相异同,故侥幸石头之捷[15],如其中为进退,事几败于垂成,则何异于敦乎?梅陶称其机神明鉴似魏武,忠顺勤劳似孔明[16],亦过论也。
虽然,晋之危而复安,亡而复存,实资其力,此为诸臣之冠,而著之于史焉,予故反覆论之。其行事虽有未至,而所言则可为万世法。何者?人情好逸而恶劳,天下之事,恒成于勤而败于逸。运甓之喻,岂不善邪!
剡山单阳原以名其斋[17],盖能志乎勤已。初,阳原读书山中,既老不仕。洪武四年[18],诏征诸儒,郡侯强起之[19]。既至京师,又辞,吏部乃授汉阳湖泊使[20]。然官无崇卑,能志于勤,则所施必有过人,而不虚生虚死矣,因其驰书三千里外,求文为记,故书以复之。若侃之为政,汉阳父老固能道之。而破陈敏于武昌,平杜弢于湘州[21],求其遗迹,可想见其风流于千载之下乎!
注释:
[1]陶侃:字士行,庐江寻阳(今湖北黄梅西南)人。早年孤贫,有志操。先后参与讨平陈敏割据势力及杜弢起义,以功为王敦所忌,转为广州刺史。王敦乱平,以征西大将军还镇荆州。咸和三年(328),温峤等奉他为主帅,平定苏峻祖约之乱,任侍中、太尉,都督荆、交等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长沙郡公。[2]偷:苟且。[3]检摄:检查整顿。[4]“大禹圣人”七句:见《晋书》本传。[5]黔首:老百姓。膻(shān)腥:这里以羊的气味代指北方少数民族的统治。[6]苏峻:字子高,东晋将领。明帝时,以破平王敦和江南豪族沈充有功,受任冠军将军、历阳内史,拥兵生反晋之心。成帝时,欲征为大司农以释其兵权,拒不受命,发运叛变,陷建康,纵兵大掠。为温峤、陶侃联军战败而死。[7]灰身:粉身碎骨。[8]周太叔带之难:指周襄王之后母弟太叔带勾结狄人争夺王位之难。[9]小白:即齐桓公,名小白。洮之会:事在鲁僖公八年(前652)。洮:在今山东濮县南。当时为曹地。[10]重耳:即晋文公,名重耳。温之师:事在鲁僖公二十五年(前635)。晋文公出兵平定太叔带之难。温:在今河南温县。[1]桓文:指齐桓公、晋文公。[12]正卞敦之罪:卞敦,字仲仁。苏峻反,温峤、庚亮移檄征镇同赴京师,敦时为都督安南将军、湘州刺史,拥兵不下,又不给军粮。及苏峻平,侃奏敦阻军顾望,不赴国难,请槛车收付廷尉。事见《晋书.卞敦传》。[13]夷:平。[14]温峤:字太真,太原祁县人。他与庚亮等讨平王敦。及苏峻作难,温峤约陶侃同赴朝廷,侃托辞不进。峤固请,且推为盟主,又遣书激怒他,侃这才起兵。[15]石头之捷:指平定苏峻之乱。石头:石头城,即建康,今南京市。[16]“梅陶”二句:见《晋书.陶侃传》。为尚书梅陶与亲人曹识书中语。[17]剡(shàn)山:山在今浙江嵊县。[18]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洪武为明太祖年号。[19]郡侯:一郡之长。这里指知府。[20]湖泊使:明代设有河泊所大使,掌收鱼税。[21]“破陈敏”二句:事见《晋书.陶侃传》等。
贝琼(1314?—1379),字廷琚,崇德(今浙江桐乡县)人。年四十八,始领乡荐。元末动乱,退居殳山。张士诚屡辞不就。明洪武初,征修《元史》。书成,受赐归。六年(1373),以儒士举除国子助教。九年,改官中都国子监,教授勋臣子弟。十一年致仕。琼性坦率,笃志好学,博览经史,尤工于诗。“其文亦冲融和雅,有一首三叹之音”(《四库全书总目》)。著有《清江贝先生文集》三十卷,诗集十卷,诗余一卷。
本文选自《清江贝先生文集》卷十五,运甓(pì)即搬运砖块。晋代陶侃为了致力中原,励志勤力,“朝运百甓于斋外,暮运于斋内”。事见《晋书.陶侃传》。这事被历代传为佳话。单阳原因以“运甓”名其斋,请贝琼为记,贝因写成此文。文章考察了陶侃一生的行事,肯定了陶侃的言论及其历史功迹。但又尖锐地指出:他拥强兵,不能请命北伐,救民于水火,使运甓之说成为虚语。但又指出:“其行事虽有未至,而所言则可为万世法。”文章虽为居室作记,但能荡开一笔,不局限于运甓一事,且见解精辟,颇具史识;论述鞭辟入里,在居室记中别开生面。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8-4 09:03
标题:
再游乌龙潭记.(明)谭元春
谭宜澄,林映潭者宜静,筏宜稳,亭客宜朗,七夕宜星河,七夕之宾客宜幽适无累。然造物者岂以予为此拘拘者乎!
茅子越中人[1],家童善篙楫。至中流,风妒之,不得至荷荡,旋近钓矶系筏。垂垂下雨,霏霏湿幔[2],犹无上岸意。已而雨注下,客七人,姬六人,各持盖[3]立幔中,湿透衣表。风雨一时至,潭不能主[4]。姬惶恐求上,罗袜无所惜。客乃移席新轩,坐未定,雨飞自林端,盘旋不去,声落水上,不尽入潭,而如与潭击。雷忽震,姬人皆掩耳欲匿至深处。电与雷相后先,电尤奇幻,光煜煜入水中,深入丈尺,而吸其波光以上于雨,作金银珠贝影,良久乃已。潭龙窟宅之内,危疑未释。
是时风物倏忽,耳不及于谈笑,视不及于阴森,咫尺相乱;而客之有致者反以为极畅,乃张灯行酒,稍敌风雨雷电之气。忽一姬昏黑来赴,始知苍茫历乱,已尽为潭所有,亦或即为潭所生;而问之女郎来路,曰,“不尽然”,不亦异乎?
招客者为洞庭吴子凝甫,而冒子伯麟、许子无念、宋子献孺、洪子仲伟,及予与止生为六客,合凝甫而七。
注释:
[1]茅子“茅元仪,字止生,归安(今浙江湖州市)人,茅坤的孙子。越中人:明代绍兴府,古称越州。而归安属湖州府。此处“越中”当是指浙江而言。春秋时浙江一带属越国。[2]垂垂下雨,霏霏湿幔:垂垂,形容下垂,下降。宋周必大《二老堂诗话》“康与之重九词”;“重阳日,四面雨垂垂。”范成大《秋日田园杂兴》诗:“秋来只怕雨垂垂。”霏霏,形容雨雪之密。《诗.小雅.采薇》:“今我来思,雨雪霏霏。”[3]盖:古代指车盖,掩覆在车上的帷幔,与伞相类。亦指伞,今尚有伞为雨盖者。[4]潭不能主:“主”,于文义不通,疑是“往”字之误省边旁。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8-4 09:04
标题:
在京与友人.(明)屠隆
燕市带面衣[1],骑黄马,风起飞尘满衢陌[2]。归来下马,两鼻孔黑如烟突[3]。人马屎和沙土,雨过淖泞没鞍膝。在姓竞策蹇驴[4],与官人肩相摩。大官传呼来,则疾窜避委巷不及[5],狂奔尽气,汗流至踵,此中况味如此。
遥想江村夕阳,渔舟投浦,返照入林,沙明如雪,花下晒网罟[6]。酒家白板青帘[7],掩映垂柳,老翁挈鱼提瓮出柴门。此时偕三五良朋,散步沙上,绝胜长安骑马冲泥也[8]。
注释:
[1]燕市:指明代首都北京,它原为春秋时燕国都城蓟。面衣:用以挡风尘的面罩。[2]衢陌:通道及田间小路,这里指大街小巷。[3]烟突:烟囱。[4]蹇驴:跛脚的驴子。[5]委巷:曲巷。[6]网罟(gǔ):即网。[7]白板:指没有上漆的本色木板。青帘:酒帘。[8]长安:代指京都北京。
本文选自《皇明十六名家小品.屠赤水集》。文章把明代京都北京与江南村景作了强烈的对比,极写京都环境之恶劣,大官之权势,用以衬托作者向往江南故乡的美景与自由自在的渔家生活。文中寥寥几笔,把明代北京的恶劣环境写活了。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8-4 09:05
标题:
赞刘谐.〔明〕李贽
有一道学,高屐大履[1],长袖阔带,纲常之冠[2],人伦之衣[3],拾纸墨之一二,窃唇吻之三四,自谓真仲尼之徒焉。时遇刘谐。刘谐者,聪明士,见而哂曰[4]:“是未知我仲尼兄也。”其人勃然作色而起曰:“‘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5]’。子何人者,敢呼仲尼而兄之?”刘谐曰:“怪得羲皇以上圣人尽日燃纸烛而行也[6]!”其人默然自止。然安知其言之至哉!
李生闻而善曰[7]:斯言也,简而当,约而有余,可以破疑网而昭中天矣。其言如此,其人可知也。盖虽出于一时调笑之语,然其至者百世不能易。
注释:
[1]屐(jī):木屐,一种木底有齿的鞋子。履:鞋。[2]纲常:三纲五常。三纲指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3]人伦:指封建社会所规定的人与人之间的伦常关系。如《孟子.滕文公上》所说的:“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4]哂(shěn):讥笑。[5]“天不生仲尼”二句:宋强行父《唐子西文录》载:“蜀道馆舍壁间题一联云:‘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不知何人诗也。”朱熹也在《朱子语类》中引用过。[6]羲皇:传说中的古帝伏羲氏。纸烛:蘸油点火照明的纸捻。[7]李生:作者自称。
译文:
有一位道学先生,脚穿宽大而高底的木屐,身上的服饰长袖阔带,俨然以纲常为冠、以人伦为衣,从故纸堆里拣来了只言片语,又窃取到了一些陈词滥调,便自以为是真正的孔子信徒了。这时他遇见刘谐。刘谐,是一位聪明博学的才子,见了他微笑说:“这是因为你不知道我是孔子的兄长啊。”那位道学先生顿时生气地变了脸色,站起来说:“上天如果不降生孔子,世界就会千秋万代如在黑夜之中。你是什么人,敢直呼孔子的名字而以兄长自居?”刘谐说:“怪不得羲皇以前的圣人都是整天点着纸烛走路啊!”那人无言答对,但他又怎能理解刘谐一番话的深刻道理呢?
我李贽听说以后赞美道:“这句话,简明而恰当,概括性强而又启人思考,可以冲散云雾的遮蔽而使天空晴朗。他的言论这样,他的人品也就可以知道了。因为这虽然是出于一时的玩笑话,然而其中的深刻道理却是千百年不可改变的。”
本文选自《焚书》卷三。刘谐,字宏源,麻城(今属湖北)人,隆庆五年(1571)进士。文章通过刘谐对道学家诙谐调笑的两句话,尖锐地讽刺和批判了道学家们煞有介事地自我标榜为孔子的真正门徒,以及他们所宣扬的“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的论调,从而赞扬了刘谐的话是至理明言,也从中可见到李贽的反传统精神。文章短小精悍,批判尖锐有力,语言风趣幽默,对道学家加以漫画化,极尽揶揄讽刺之能事。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8-4 09:06
标题:
赠光禄少卿沈公传.(明)徐渭
青霞君者,姓沈,名鍊,字纯甫,别号青霞君。生面以奇骛一世[1]。始补府学生,以文奇。主公文盛以提学副使校浙士[2],得君文惊艳,谓为异人,拔居第一。嘉靖辛卯[3],逐举于乡,戊戌[4],成进士。始知溧阳[5],以政奇。御史惮之[6],卒得诋,徙茌平[7],再徙清丰[8]。
已乃擢经历锦衣卫[9],以谏奇。庚戌冬[10],虏入古北口[11],抄骑至都城,大杀掠。时先帝仓卒集群臣议于廷,大官以百十计,率媕婀不敢出一语[12]。君独与司业赵公贞吉[13],历阶抵掌相倡和,慷慨论时事。严氏党执格之,君遂抗声诋严氏父子[14]。又上疏请兵万人,欲出良、涿以西护陵寝[15],遮虏骑使不得前,因得开都门,通有无便。不报。无何,又上疏直诋严氏十罪。有诏廷杖君五十,削官。
徙保安为布衣[16],以戆奇。当是时,君怀愤之日久,而忠不信于主上。乃削木为宋丞相桧象[17],旦莫射捶之[18],随事触景为诗赋文章,无一不慨时事,骂诃奸谀,怀忠主上也。当是时,边人苦虏残掠,而杨顺者方握符镇宣、大[19],虏杀人如麻,顺不敢发一矢;虏退则削汉级[20],以虏首功上。君飞书入辕门[21],数顺罪。顺痛忌之,承严氏旨,日夜奇构君。及甲寅[22],虏复寇大同右卫,顺计不出前辙,君飞书益急。而君在边久,尝思结客以破虏,或散金募土人豪宕者为城守[23]。保安饥,又散金市远粟,粥僧舍,活万余人。顺谓诸事非放逐臣所宜为,可以判构君,遂与御史巡宣、大者路楷会疏入告君判状[24]。严氏父子从中下其事,弃君宣府市[25],连坐死者五人。既又驰捕其长子襄,械抵宣府杖系,糜且死[26]。会给事中吴公时来疏上[27],有诏逮顺、楷[28],襄得免戍,时丁巳秋月也[29]。
先帝始再听谏臣邹公应龙、林公闰等说[30],悟向者严氏奸罔,斩世蕃西市,夺嵩官,籍其家。再逾年而先帝崩,遗诏录嘉靖以来言事得罪者,君得赠光禄寺少卿,荫子一人。今上立一年[31],襄复疏父冤,顺、楷坐死。上感君戆,为制文,命省臣祭其墓。
注释:
[1]骛(wù)奔驰。[2]汪公文盛:汪文盛,字希周,崇阳人。正德进士,累官右佥都御史,巡抚云南,召为大理卿,道病致仕卒。提学副使:提学道的副使,主掌一路州、县学政的副学官。[3]嘉靖辛卯:嘉靖十年(1531)。嘉靖为明世宗年号。[4]戊戌:嘉靖十七年(1538)。[5]知溧阳:当溧阳知县。溧阳在今江苏省。[6]御史:监察官。[7]茌(chí)平:县名,在今山东省。[8]清丰:县名,在今河南省。[9]经历锦衣卫:掌管锦衣卫吏员及处理日常事务的官员。[10]庚戌:嘉靖二十九年(1550)。[11]虏:指俺答,为明代蒙古鞑靼部右翼土默特万户首领,对明贡掠无常,为嘉靖中一大边患。古北口:在今北京市密云县东北,为长城隘口之一,为古代军事要地。[12]媕婀(ān ē):没有主见,依违随人。[13]司业:国子监司业,为监内副长官,掌儒学训导之职。赵公贞吉:赵贞吉,字孟静,内江人。嘉靖进士,官至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14]严氏父子:指明代权奸严嵩及其子严世蕃。[15]良、涿:指今北京良乡和河北涿州市。[16]保安:今陕西延安市。[17]宋丞相桧:指秦桧,宋代奸相。[18]旦莫:早晚。莫,同“暮”。[19]杨顺:严嵩党羽,时总督宣大。宣、大:指宣府镇和大同镇。均为明代九边之一。[20]汉级:汉人首级。[21]飞书:飞递书信。[22]甲寅:嘉靖三十三年(1554)。[23]豪宕:豪放而不受约束。[24]路楷:汶上人。严嵩党羽,由进士累官至户部主事,坐贪纵削籍,后被劾论斩。[25]弃:弃市,问斩。[26]糜:糜烂。[27]吴君时来:吴时来,字惟修,仙居人。嘉靖进士,擢刑科给事中。[28]逮顺、楷:《明史.沈鍊传》谓“会顺、楷以他事逮,(襄)乃免”。[29]丁巳:嘉靖三十六年(1557)。[30]邹公应龙:邹应龙,字云卿,长安人。嘉靖进士,擢御史,以弹劾严嵩父子得名。累官至兵部侍郎,巡抚云南。林公闰:林闰,《明史》作林润,字若雨,莆田人。嘉靖进士,进南京监察御史,刚毅敢言,劾严世蕃,戮死西市。官至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诸府。[31]今上:指明穆宗朱载垕。
徐渭(1521—1593),字文长,初字文清,别号田水月、天池山人、青藤道士,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九岁能文,二十岁成生员,屡应乡试不中。胡宗宪总督浙江,招致幕府,管书记,得到器重。胡宗宪被捕,他一度发狂,数次自杀,未果。后因杀继室入狱,被张元忭等援救出狱。晚年穷困潦倒,抑郁而死。
徐渭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学艺术家,他自己说:“吾书第一,诗二,文三,画四。”其文为唐宋派作家唐顺之、茅坤所赏服,也为公安派作家袁宏道称为“一扫近代芜秽之习”。此外,他还是一位戏曲家,他的《四声猿》为汤显祖所激赏。徐渭著作很多,其诗文作品今有中华书局整理本《徐渭集》,包括了《徐文长三集》、《徐文长逸稿》、《徐文长佚草》、《四声猿》、《歌代啸》、《补编》等内容。
本文选自《徐渭集.徐文长三集》卷二十五,删去了文末的“外史徐渭曰”一段。光禄少卿,光禄寺的副长官。为沈鍊写传,着重在表彰沈鍊的“奇”,他“以奇骛一世”,文奇、政奇、谏奇、戆奇,而重点又在写他的谏奇与戆奇。由谏奇,他得罪了权奸严嵩父子,被廷杖削官;由戆奇,为了国家民族与人民,他被严党诬杀。由此,作者歌颂了沈鍊的不避权奸,一身正气,为国为民,不计个人身家性命,直至被权奸构陷而死的斗争精神。沈鍊的形象,就是在这一系列被世人视为“奇”的不屈不挠的斗争中树立起来。与此同时,也就鞭鞑了严党的种种令人发指的罪行。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8-4 09:07
标题:
张自新传.(明)归有光
张自新,初名鸿,字子宾,苏州昆山人[1]。自新少读书,敏慧绝出[2]。古《经》中疑义,群子弟屹屹未有所得[3],自新随口而应,若素了者。性方简[4],无文饰。见之者莫不讪笑,目为乡里人。同舍生夜读,倦睡去,自新以灯檠投之[5],油污满几,正色切责,若老师然。髫龀丧父[6],家计不能支,母曰:“吾见人家读书,如捕风影,期望青紫[7],万不得一。且命已至此,何以为书?”自新涕泣长跪,曰:“亡父以此命鸿,且死[8],未闻有他语,鸿何敢忘?且鸿宁以衣食忧吾母耶?”与其兄耕田度日,带笠荷锄,面色黧黑。夜归,则正襟危坐,啸歌古人[9],飘飘然若在世外,不知贫贱之为戚也。
兄为里长[10],里多逃亡,输纳无所出。每岁终,官府催科[11],搒掠无完肤[12]。自新辄诣县自代,而匿其兄他所。县吏怪其意气,方授杖,辄止之,曰:“而何人者[13]?”自新曰:“里长,实书生也。”试之文,立就,慰而免之。弱冠[14],授徒他所。岁归省三四,敝衣草履,徒步往返,为其母具酒食,兄弟酣笑,以为大乐。
自新视豪势[15],眇然不为意[16]。吴中子弟多轻儇[17],冶鲜好衣服,相聚集,以亵语戏笑,自新一切不省[18]。与之语,不答。议论古今,意气慷慨。酒酣,大声曰:“宰天下竟何如?”目直上视,气勃勃若怒,群儿至欲殴之。补学官弟子员[19],学官索贽金甚急[20],自新实无所出,数召笞辱,意忽忽不乐[21],欲弃去,俄得疾卒。
自新为文,博雅而有奇气,人无知之者。予尝以示吴纯甫[22],纯甫好奖士类,然其中所许可者,不过一二人,顾独称自新。自新之卒也,纯甫买棺葬焉。
归子曰[23]:余与自新游最久,见其面斥人过,使人无所容。俦人广坐间[24],出一语,未尝视人颜色。笑骂纷集,殊不为意。其自信如此。以自新之才,使之有所用,必有以自见者。沦没至此,天可问邪?世之乘时得势,意气扬扬,自谓己能者,亦可以省矣。语曰:“丛兰欲茂,秋风败之。”余悲自新之死,为之叙列其事。自新家在新洋江口,风雨之夜,江涛有声,震动数里。野老相语,以为自新不亡云。
注释:
[1]苏州昆山:今江苏昆山市,明时属苏州府。[2]绝出:非常突出。[3]屹屹:耸立的样子。这里指呆呆地站立着。[4]方简:方正诚实。[5]灯檠(qíng):灯架。[6]髫龀(tiáo chèn):指童年时代。髫,古代小孩下垂的头发。龀,小孩子换牙齿。[7]青紫:代指大官。汉代规定:丞相、太尉金印紫绶,御史大夫银印青缓。后因称贵官之服为“青紫”。[8]且死:将死。[9]啸歌古人:吟咏古人的诗文。[10]里长:谓一里之长。《大明律附例》四:“凡各处人民,每一百户内议设里长一名,甲首一十名,轮年应役,催办钱粮,勾摄公事。”[11]催科:催租税。科,法令条律。因租税有法令科条,故名。[12]搒掠:拷打。[13]而:同“尔”,你。[14]弱冠:古代称二十岁为“弱冠”。《札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15]豪势:指权豪势要的人。[16]眇然:蔑视。[17]轻儇(xuān):轻薄浮滑。[18]省:理会。[19]学官弟子员:即生员,也就是秀才。[20]贽金:指入学的见面礼金。[21]忽忽:恍忽,失意的样子。[22]吴纯甫:吴中英,字纯甫,昆山人,博学多才,但屡试不第,终生未仕。[23]归子:作者自称。[24]俦人:同辈之人。
本文选自《震川先生集》卷二十六。张自新为作者友人,一位不得志的穷苦读书人。他不仅悟性极高,而且极为勤学。他不以家贫为累,且耕且读,而且敢于眇视纨绔子弟。他敢爱敢恨,爱其母,又甘愿代兄受杖;他敢恨,不容同舍生偷懒,也敢于“面斥人过,使人无所容”。他极自信,相信“宰天下竟何如?”就是这样一位极有个性的人物,竟因交不出“贽金”,数被笞辱,忽忽不乐而死。传记写得有血有肉,有声有色。归有光好《史记》,尝恨自己为文不能像《史记》。但这篇传记,就有《史记》的气势与精神。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8-4 09:08
标题:
赵瞻云传.(明)陈继儒
瞻云子者,姓赵,名淮,字源长,太仓人。七龄而丧父,又七龄而丧母,遂自号曰瞻云子,志思也[1]。三娶三失偶。性喜孤伴,好苦吟诵。顾独为琅玡弟及太原父子所知[2]。琅玡殁,王文肃公解相印归[3],与公日益昵。所居去文肃南园不数武。文肃巾车过园[4],辄物色赵翁在否[5]。在则相与把臂入林,分兰艺菊,举觞斗棋,率抵暮以为常,决死生如神。而他若单赤贫,委苍庳屋[6],必侧身趋视之,去亦不复问报谢。诗坛酒社,及浮屠老子之宫[7],每有胜游,而公赴必人先,归必人后。酒酣耳热,曼为长讴,四座辟易[9],即群少年竹肉满堂[10],噤无敢发声音。性慷慨,重然诺。人以缓急告[11],虽酣极燕笑时,辄愀然舍去[12]。凡为人经营劝导,宛转词色间,不啻身当之。贫者炊,暴者葬,具得公力居多。
公父事兄,母事嫂,待孀姊存殁皆有恩礼。与人交,坦直无他肠,所谈皆道义风雅节侠,未尝以俗务经怀。独不耐龊市人态,甚则内呕[13],至义形于色。虽富贵人,富家翁,折行就之,而心不服也。当文肃鼎盛时,坐无公不欢。公抗言无无忌讳,退亦罕所干请[14]。文肃每叹曰:“吾阅人多矣,若口无佞舌,腰无媚骨者,其邻叟瞻子乎!”
及文肃父子相继捐宾客[15],物情炎冷,邅几百变[16],而公以一布衣,始终慰存太原家如故。文肃存不加腴[17],亡不加瘠[18],衡门吟咏,老而不衰,其感报知,勃勃须发胸抱间,则又古高渐离、侯生之流亚也[19]。惜里中知公者,故于七十有五时,为作《瞻云子传》。
注释:
[1]志思:铭记思念之情。《诗经.邶风.雄雉》:“瞻彼日月,悠悠我思。”故号瞻云,有志思之意。[2]琅玡兄弟、太原父子:琅玡兄弟指明代文学家王世贞、王世懋兄弟二人。太原父子指王锡爵及其子王衡。[3]王文肃公:王锡爵,太仓人,字元驭。嘉靖进士,授编修。万历初掌翰林院,历任礼部右侍郎、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官至首辅。后因事被弹劾,自乞罢归。卒谥文肃,有《王文肃集》。[4]巾车:有车衣遮盖的车。[5]物色:访寻。[6]委苍庳屋:委,衰颓;苍,众民。委苍,即门庭不显的平民。庳屋,低矮的房屋,贫民所居。[7]浮屠老子之宫:指佛寺和道观。[8]解:懈怠,推脱。[9]辟易:惊退。[10]竹肉:竹,指竹器;肉,指歌喉。此处指歌舞伎人。[11]缓急:危难、困厄。[12]愀(qiāo)然:形容神色变得严肃。[13]内呕:心中厌烦、唾弃。[14]干请:有所求而请托于人。[15]捐宾客:死的讳称。[16] 邅(zhān):轮转变换。[17]腴:喻亲厚。[18]瘠:喻凉薄。[19]高渐、侯生:高渐离,战国末年人,善击筑,与荆轲为友。荆轲刺秦王被杀,高渐离变姓名为佣保,寻机为友复仇。秦始皇闻其善击筑,命人熏瞎他双眼,让他击筑。他在筑中暗藏铅块,扑击秦始皇,不中,被杀。侯生,指魏国隐士侯嬴。因家贫,七十岁尚为大梁夷门守吏。后被信陵君纳为上客。魏安釐王二十年,秦围赵,赵求救于魏。魏安釐王派将军晋鄙出兵,晋鄙观望不前。侯嬴为报答信陵君的知遇之恩,献计信陵君,窃符救赵。待信陵君成功,候嬴自刎而死。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8-4 09:09
标题:
郑牢论戒贪.(明)叶盛
广西总帅府一郑牢者[1],老隶也[2],性鲠直敢言。都督韩观威严不可犯,亦知牢。观每醉后杀人,牢度有不可杀者[3],辄不杀,留俟其醒,白以不敢杀之故[4],以是观尤德之[5]。
观卒,山忠毅公云继任[6],公固廉正贤者[7],下车首延高年耆德[8],询边事。有以郑牢言者[9],云进之曰[10]:“世谓为将者不讲贪[11],矧广西素尚货利[12],我亦可贪否?”牢曰:“人大初到,如一洁新白袍,有一沾污,如白袍点墨,终不可湔也[13]。”公又曰:“人云土夷馈送[14],苟不纳之,彼必疑且忿,奈何?”牢言:“居官黩贷[15],则朝廷有重法,乃不畏朝廷[16],反畏蛮子耶?”公亦笑纳之。公镇广西逾十年,廉操终始不渝,固不由牢,而牢亦可尚云[17]。
注释:
[1]广西总帅府:镇守广西的总兵衙门。主帅多由左右都督充任。[2]老隶:多年的差役。[3]度(duó夺)估量。[4]白:陈述,禀告。[5]尤德之:特别感激他。[6]山忠毅公云:山云,封忠毅公。明初人,曾任总兵,镇广西,廉正自持,能与士卒同甘苦。[7]“公固”句:山云本来就是个廉洁方正的贤者。[8]下车:上任。首延:首先延请。高年耆(qí齐)德:年高德重者。耆,老,此处解作“重”。[9]“有以”句:有把郑牢的情况向山云讲的。[10]进:使郑牢进见,加以询问。[11] “世谓”名:常言说,对于将军不顾及他是否贪利,只看他能不能打仗。[12]矧(shěn审),况且。素尚货利:广西的风气一向是看重财贷。[13]湔(jiān尖):洗[14]土夷:与下文的“蛮子”,均指广西土著的少数民族,这是污辱的称呼。[15]黩(dú独)货:贪财。[16]乃:竟然。[17]“公镇”四句:山云镇守广西十年以上,廉洁的操守始终不变,这本来并非郑牢之功,但郑牢也是值得尊重的。
叶盛(1420—1474),字与中,昆山(今属江苏)人,官至吏部左侍郎。著作有《叶文庄奏议》、《菉竹堂稿》等。本篇选自《水东日记》。此书主要记述明代前期典章制度,兼及时人轶闻逸事,还有不少篇幅涉及宋元文人学士的行事和诗文作品。在明人笔记中,史料价值较高。
郑牢的见解无疑是正确的。但在世风污浊的封建社会官场上,在新官上任时,他敢于这样直截了当地进行规劝,确是不易的。短短的几句对白,显示出了郑牢心地纯正、品格刚直。作者在文末的几句议论,是恰如其分的。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8-4 09:10
标题:
郑子擢郎中.(明)何景明
郑子擢郎中[1],治大同边储[2]。有与郑子戚者[3],见曰:“乃君兹擢,予为不怿[4]。郎中,近官也。治边储,居外,不得与朝士列,是远之也,治储之事,散有聚无,士需将征,豪干暴取[5],凶不改敛[6],贫不减费,权利而府怨[7],是难之也。夫居远处难,非子宜也。”惟郑子亦不怿。
景明闻之,见郑子曰:“夫谓子者过矣。王臣弗以远贱,王役弗以难辞。褊人多求亲而愤疏[8],庸士多倖易而脱艰。马越险则驽骏别,刃试坚则钢铅见[9]。故弗居远,其心弗著;弗处难,其能弗彰。惟子之心不间远[10],惟子之能不窘难,是以用子也。夫远之者,重子也;难之者,任子也[11]。子行矣。”
郑子曰:“吾释矣。虽然,权利府怨,可谓无耶?”曰:“执火不燔[12],向者多焦。导水不溺,涉者多没。故利人曰惠,利己为害己。苟不利人,又安怨?如有怨焉,则非我矣。古也执利权者,桑弘羊败于害[13],刘晏败于专[14]。不害不专,用之为经,使上不缺,行之为通,使下不病,在子也夫,在子也夫!”
注释:
[1]郎中:尚书省六部二十四司诸曹司的长官,分掌各司事务。[2]大同:大同府。治所在今山西大同市。边储:边防地区的粮食储备。[3]戚:忧。[4]怿(yì):喜欢,快乐。[5]豪干暴取:强求猛取。[6]凶:凶年,荒年。[7]府怨:即“怨府”。[8]褊人:心胸褊狭的人。亲:亲近的官职。[9]铅:指铅刀,钝刀。见通“现”。[10]间:嫌。[11]任:信任。[12]燔(fán):烧。[13]桑弘羊:西汉大臣。武帝时任治粟都尉、领大司农,积极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制定并推行盐铁酒类的官营专卖,并设立平准、均输机构,控制全国商品,平抑物价。后受武帝遗诏,与霍光等辅政,任御史大夫。后与霍光争权,失败被杀。害:妒忌。[14]刘晏:唐代理财家。代宗时,任吏部尚书、同平章事,领度支盐铁转运租庸使,后授御史大夫,领东都、河南等道转运租庸盐铁使如故。他理财达二十年,军国之用,多其规划。后被杨炎构陷而死。专:专权。
何景明(1483—1521),字仲默,号白坡,又号大复山人,信阳(今河南信阳市)人。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授中书舍人。正德初,宦官刘瑾专权,上书吏部尚书许进,劝其秉政毋挠,遂谢病归。刘瑾诛,复出任中书舍人。十二年(1517),升吏部员外郎。次年,迁陕西提学副使。因病辞归,卒于家。
何景明志节耿介,鄙荣利。曾上疏反对宦官专权说:“义子不当畜”,“宦官不当任”,故长期不得升迁。他与李梦阳并为“前七子”的首领,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但“梦阳主摹仿,景明则主创造”(《明史.何景明传》),在当时影响很大。他的散文,颇有秦汉文章的雄直之气,但其步趋古人,则是其短。著有《何大复先生集》。
本文选自《何大复先生全集》卷三十一《内篇》。原无题,今取其首句为题。郑子擢为郎中,被派到边远的大同去管理粮食储备。有人为郑子不平,郑子也心怀不悦。何景明为此指出:只有处在艰难的环境中,才能显示出自己的才能;能交给这一任务,也是一种信任和重用。同时,勉励他要以利人为重,利己就是害己。文章铿锵有力,文情并茂,在辨疑说理上,颇有战国策士之风。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8-4 09:11
标题:
指喻.(明)方孝儒
浦阳郑君仲辨[1],其容阗然[2],其色渥然[3],其气充然[4],未尝有疾也。他日,左手之拇有疹焉[5],隆起而粟[6]。君疑之,以示人,人大笑,以为不足患。既三日,聚而如钱。忧之滋甚,又以示人,笑者如初。又三日,拇之大盈握,近拇之指皆为之痛,若剟刺状[7],肢体心膂[8],无不病者。惧而谋诸医,医视之,惊曰:“此疾之奇者,虽病在指,其实一身病也,不速治,且能伤生。然始发之时,终日可愈;三日,越旬可愈;今疾且成,已非三月不能瘳[9]。终日可愈,艾可治也;越旬而愈,药可治也;至于既成,甚将延乎肝膈[10],否亦将为一臂之忧。非有以御其内,其势不止;非有以治其外,疾未易为也[11]。”君从其言,日服汤剂,而傅以善药,果至二月而后瘳,三月而神色始复。
余因是思之:天下之事,常发于至微,而终为大患;始以为不足治,而终至于不可为。当其易也,惜旦夕之力,忽之而不顾;及其既成也,积岁月,疲思虑,而仅克之,如此指者多矣。盖众人之所可知者,众人之所能治也,其势虽危,而未足深畏。惟萌于不必忧之地,而寓于不可见之初,众人笑而忽之者,此则君子之所深畏也。
昔之天下,有如君之盛壮无疾者乎[12]?爱天下者,有如君之爱身者乎?而可以为天下患者,岂特疮痏之于指乎?君未尝敢忽之,特以不早谋于医,而几至于甚病。况乎视之以至疏之势,重之以疲敝之余[13],吏之戕摩剥削以速其疾者亦甚矣[14];幸其未发,以为无虞而不知畏[15],此真可谓智也与哉?
余贱不敢谋国,而君虑周行果[16],非久于布衣者也[17]。传不云乎“三折肱而成良医”[18]?君诚有位于时,则宜以拇病为戒。洪武辛酉九月二十六日述[19]。
注释:
[1]浦阳:唐时设浦阳县,五代吴越改名浦江,今属浙江湖州市。[2]阗(tián)然:丰满的样子。[3]渥(wò)然:红润的样子。[4]充然:充盛的样子。[5]疹(zhěn):腄。[6]粟:谓小米粒那么大。[7]剟(duō)刺:亦作“刺剟”,即刺的意思。[8]膂(lǚ):脊梁骨。[9]瘳(chōu):病愈。[10]肝膈(gé):肝脏和膈膜,这里泛指人体的内脏。[11]为:治。[12]君:指郑君仲辨。[13]疲敝:也作“疲弊”,困苦穷乏。[14]戕摩:残害、消灭。[15]无虞:无忧。[16]虑周行果:思虑周密,行为果断。[17]布衣:指平民。[18]传:指《左传》。《左传.定十三年》:“三折肱,知为良医。”[19]洪武辛酉: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四年(1381)。
本文选自《逊志斋集》卷六,文章以一位健壮的人,因手指上生了一个小疹子,不及时求医,差些送命的事为例,说明天下的事,“常发于至微”,若不防微杜渐,将成大患而不可收拾。况国家在“疲敝之余”,加上官吏的“戕摩剥削”,更加速了这一危险。文章以小见大,引喻恰切,娓娓而谈,颇有警世作用。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8-4 09:15
标题:
志杀虎.(明)苏伯衡
余至高溪之七日,有虎夜逾某子甲垣攫其豕[1],豕咿然作声,甲意穿窬也[2],亟举火烛之[3],不见豕,而见虎迹焉。黎明,与二弟俱蹑虎迹觅豕,行至黄土陇,见两虎丛薄中[4],呼曰:“虎在此!虎在此!乡党乡里,幸与我共杀之。不者,不惟吾豕被其攫,诸公家之豕亦恐不免;不惟豕不免害,且恐及人。”
于是环高溪一聚[5]。壮者操刀与梃[6],弱者声铜铁器往助甲。虎见从前,且行且咆哮作声威,冀以惧众。众不为惧,益鼓噪环之。虎乃跃而起,甲之长弟遽挥梃擿虎[7],虎怒爪之,其右股被创。甲之幼弟奋戈刺之,自喁贯胁[8],一虎随毙。其一犹咆哮作噬人状[9],然声战栗仅若牛鸣。众知其无能也,直前刺之,于是两虎俱毙。刳其腹,豕固在也。
虎于毛虫中最暴戾,人闻谈虎,且犹胆掉畏之,而况敢撄之乎[10]!使其据深山大谷,虽日攫麋鹿雉兔以自肥,孰得而毙之哉!顾恃其暴戾,纵逐逐之欲[11],入墟市攫人畜而弗忌[12],得一豕竟殒其命,悲夫!
世人自谓威权足赖而贪欲无顾忌者,其亦知所鉴也乎!
注释:
[1]攫(jué)抓取。[2]穿窬(yú)穿壁翻墙的盗贼。[3]亟:急。[4]丛薄:草木丛生的地方。[5]聚:村落。[6]梃(tǐng):棍棒。[7]擿(tì):挑、拨。[8]喁(yóng):鱼嘴露出水面咂动的样子,这里指虎口。胁:胸肋的部位。[9]噬(shì):咬。[10]撄(yīng):触犯。[11]逐逐:必须得到的样子。《易.颐》:“虎视眈眈,其欲逐逐。”[12]墟市:农村市集。
本文节选自《苏平仲文集》卷一。志,就是“记”。文章通过村民齐心协力杀死凶暴的猛虎一事,警告那些“自谓威权足赖而贪欲无顾忌”的豪强统治者们,他们永不满足的贪残将激起老百姓的反抗,暴虎的下场就是前鉴。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8-4 09:17
标题:
治安疏.(明)海瑞
户部云南清吏司主事(1)臣海瑞谨奏;为直言天下第一事,以正君道、明臣职,求万世治安事(2):
君者,天下臣民万物之主也(3)。惟其为天下臣民万物之主,责任至重。凡民生利病,一有所不宜(4),将有所不称其任(5)。是故事君之道宜无不备(6),而以其责寄臣工,使之尽言焉(7)。臣工尽言,而君道斯称矣(8)。昔之务为容悦(9),阿谀(10)曲从,致使灾祸隔绝、主上不闻者,无足言矣(11)。
过为计者(12)则又曰:“君子危明主,忧治世(13)。”夫(14)世则治矣,以不治忧之;主则明矣,以不明危之:无乃使之反求眩瞀(15),莫知趋舍矣乎!非通论也(16)。
臣受国厚恩(17)矣,请执有犯无隐(18)之义,美曰美,不一毫虚美;过曰过,不一毫讳过。不为悦谀,不暇过计(19),谨披沥肝胆为陛下(20)言之。
汉贾谊(21)陈政事于文帝曰:“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22)。”夫文帝,汉贤君也,贾谊非苛责备也(23)。文帝性颇仁柔,慈恕恭俭,虽有爱民之美,优游退逊、尚多怠废之政(24)。不究其弊所不免,概以安且治当之,愚也(25)。不究其才所不能,概以政之安且治颂之,谀也(26)。
陛下自视,于汉文帝何如(27)?陛下天资英断,睿识绝人(28),可为尧、舜(29),可为禹、汤、文、武(30),下之如汉宣之厉精(31),光武之大度(32),唐太宗之英武无敌(33),宪宗之志平僭乱(34),宋仁宋之仁恕(35)举一节可取者,陛下优为之(36)。即位初年,铲除积弊,焕然与天下更始(37)。举其大概:箴敬一(38)以养心,定冠履(39)以定分,除圣贤土木之象(40),夺宦官内外之权,元世祖毁不与祀(41),祀孔子推及所生(42)。天下忻忻(43),以大有作为仰之(44)。识者谓辅相得人,太平指日可期,非虚语也,高汉文帝远甚(45)。然文帝能充其仁恕之性,节用爱人,吕祖谦(46)称其能尽人之才力,诚是也。一时天下虽未可尽以治安予之,然贯朽(47)粟陈,民物康阜(48),三代后称贤君焉(49)。
陛下则锐精(50)未久,妄念牵之而去矣(51)。反刚明而错用之(52),谓长生可得,而一意玄修(53)。富有四海(54)不曰民之脂膏在是也,而侈兴土木(55)。二十余年不视朝(56),纲纪驰(57)矣。数行推广事例(58),名爵滥矣。二王不相见(59),人以为薄于父子(60)。以猜疑诽谤戮辱臣下,人以为薄于君臣。乐西苑(61)而不返宫,人以为薄于夫妇。天下吏贪将弱,民不聊生,水旱靡时(62),盗贼滋炽(63)。自陛下登极(64)初年亦有这,而未甚也。今赋役增常,万方则效(65)。陛下破产礼佛(66)日甚,室如县罄(67),十余年来极矣。天下因即陛下改元之号而臆(68)之曰:“嘉靖者言家家皆净而无财用也(69)。”
迩者(70),严嵩罢相(71),世蕃极刑(72),差快人意(73)一时称清时(74)焉。然严嵩罢相之后,犹之严嵩未相之先而已,非大清明世界也(75)。不及汉文帝远甚。天下之人不直陛下(76)久矣,内外臣工之所知也。知之,不可谓愚。〈诗〉去:“衰职(77)有阙,惟仲山甫补之(78)。”今日所赖以弼棐匡(79)救,格非(80)而归之正,诸臣责也。夫圣人岂绝无过举(81)哉?古者设官,亮采惠畴(82)足矣,不必责之以谏(83)。保氏(84)掌谏王恶,不必设也。木绳金砺(85),圣贤不必言之也(86),乃修斋建醮(87),相率(88)进香,天桃天药(89),相率表贺(90)。建兴宫室,工部(91)极力经营;取香觅宝,户部差求四出(92)。陛下误举,诸臣误顺,无一人为陛下正言焉。都俞吁咈(93)之风,陈善闭邪(94)之义,邈无闻矣(95);谀之甚也。然愧心馁气(96),退有后言(97),以从陛下;昧没本心(98),以歌颂陛下,欺君之罪何如(99)?
夫天下者,陛下之家也,人未有不顾其家者。内外臣工有官守、有言责(100),皆所以奠陛下之家而磐石之也(101)。一意玄修,是陛下心之惑也。过于苛断,是陛下情之伪也(102)。而谓陛下不顾其家,人情乎(103)?诸臣顾身家以保一官,多以欺败,以赃败,不事事(104)败,有不足以当陛下之心者(105)。其不然者,君心臣心偶不相值也(106),遂谓陛下为贱薄臣工(107)。诸臣正心之学微(108),所言或不免己私,或失详审,诚如胡寅(109)扰乱政事之说,有不足以当陛下之心者(110)。其不然者,君意臣意偶不相值也,遂谓陛下为是己拒谏(111)。执陛下一二事不当之形迹,亿(112)陛下千百事之尽然,陷陛下误终不复,诸臣欺君之罪大矣(113)。〈记〉曰:“上人疑则百姓惑,下难知则君长劳(114)。”今日之谓(115)也。
为身家心(116)与惧心合,臣职不明,臣以一二事形迹既为诸臣解之矣(117)。求长生心与惑心合,有辞于臣(118),君道不正,臣请再为陛下开之(119)。
陛下之误多矣,大端在修醮。修醮所以求长生也。自古圣贤止说修身立命,止说顺受其正(120)。盖天地赋予于人而为性命者,此尽之矣(121)。尧、舜、禹、汤、文、武之君,圣之盛也,未能久世不终(122)。下之,亦未见方外士(123)自汉、唐、宋存至今日。使陛下得以访其术者陶仲文(124),陛下以师呼之,仲文则既死矣(125)。仲文尚不能长生,而陛下独何求之?至谓天赐仙桃药丸,怪妄尤甚。伏羲氏(126)王天下,龙马出河,因则其文(127)以画八卦。禹治水时,神龟负文而列其背,因而第之(128),以成必畴(129)。河图洛书实有此瑞物(130),以泄万古不传之秘。天不爱道而显之圣人,借圣人以开示天下,犹之日月星辰之布列,而历数成焉,非虚妄也。宋真宗获天书于乾祐山(131),孙奭(132)谏曰:“天何言哉(133)?岂有书也?”桃必采而后得,药由人工捣以成者也。兹无因而至,桃药是有足而行耶?天赐之者,有手执而付之耶?陛下玄修多年矣,一无所得。至今日,左右奸人逆(134)陛下玄修妄念,区区桃药之长生,理之所无,而玄修之无益可知矣。
陛下又将谓悬刑赏以督率臣下,分理有人,天下无不可治,而玄修无害矣乎(135)?夫人(136)幼而学,既无致君泽民(137)异事之学,壮而行,亦无致君泽民殊用之心(138)。〈太甲〉曰:“有言逆于汝志,必求诸道,有言逊于汝志,必求诸非道(139)。”言顺者之未必为道也。即近事观:严嵩有一不顺陛下者乎?昔为贪窃,今为逆本(140)。梁材守道守官(141),陛下以为逆者也,历任有声,官户部者以有守(142)称之。虽近日严嵩抄没、百官有惕心焉,无用于积贿求迁,稍自洗涤(143)。然严嵩罢相之后,犹严嵩未相之前而已。诸臣宁为严嵩之顺,不为梁材之执(144)。今甚者贪求,未甚者挨日(145)。见称于人者,亦廊庙山林交战热中(146),鹘突依违(147),苟举故事(148)。洁己格物(149),任天下重,使社稷灵长(150)终必赖之者,未见其人焉(151)。得非有所牵制其心,未能纯然精白使然乎(152)?陛下欲诸臣惟予行而莫违(153)也,而责之以效忠;付之以翼为明听(154)也,又欲其顺乎玄修土木之娱:是股肱耳目不为腹心(155)卫也,而自为视听持行之用(156)。有臣如仪、衍(157)焉,可以成“得志与民由之(158)”之业,无是理也(159)。
陛下诚知玄修无益,臣之改行,民之效尤,天下之安与不安、治与不治由之,翻然悟悔,日视正朝(160),与宰辅、九卿、侍从、言官(161)讲求天下利害,洗数十年君道之误,置其身于尧、舜、禹、汤、文、武之上,使其臣亦得洗数十年阿君之耻,置其身于皋陶、伊、傅(162)之列,相为后先,明良喜起(163),都俞吁咈。内之宦官宫妾,外之光禄寺(164)厨役,锦衣卫恩荫(165),诸衙门带俸(166),举凡无事而官者亦多矣。上之内仓内库,下之户、工部,光禄寺诸厂,段(167)绢、粮料、珠定、器用、木材诸物,多而积于无用,用之非所宜用,亦多矣。诸臣必有为陛下言者。诸臣言之,陛下行之,此则在陛下一节省间而已(168)。京师之一金,田野之百金也。一节省而国有余用,民有盖藏(169),不知其几也(170)。而陛下何不为之?
官有职掌,先年职守之正、职守之全而未行之(171)。今日职守之废、职守之苟且因循,不认真、不尽法而自以为是(172)。敦本行(173)以端士习,止上纳(174)以清仕途,久任吏将以责成功(175),练选军士以免召募,驱缁黄游食以归四民(176),责府州县兼举富教(177)使成礼俗,复屯盐本色(178)以裕边储,均田赋丁差以苏(179)困敝,举天下官之侵渔(180),将之怯懦,吏之为奸,刑之无少姑息(181)焉。必世之仁(182),博厚高明悠远之业(183),诸臣必有陛下言者。诸臣言之,陛下行之,此则在陛下一振作间而已。一振作而诸废具举,百弊剷绝,唐、虞三代之治粲然(184)复兴矣,而陛下何不行之?
节省之,振作之,又非有所劳于陛下也。九卿总其綱,百职分其任,抚按科道(185)纠举肃清之于其间,陛下持大綱、稽治要(186)而责成焉。劳于求贤,逸于任用(187)如天运于上,而四时六气(188)各得其序,恭己无为(189)之道也。天地万物为一体,固有之性也。民物熙洽(190),熏为太和(191),而陛下性分中自有真乐矣。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与天地参(192)。道与天通,命由我立(193),而陛下性分中自有真寿矣。此理之所有者,可旋至(194)而立有效者也。若夫服食不终之药(195),遥望轻举(196),理之所无者也。理之所无,而切切然(197)散爵禄,竦(198)精神,玄修求之,悬思凿想(199),系风捕影,终其身如斯而已矣,求之其可得乎?
夫君道不正,臣职不明,此天下第一事也。于此不言,更复何言?大臣持禄(200)而外为谀,小臣畏罪而面为顺,陛下有不得知而改之行之者,臣每恨焉。是以昧死(201)竭忠,惓惓(202)为陛下言之。一反情易向(203)之间,而天下之治与不治,民物之安与不安决焉,伏惟陛下留神,宗社(204)幸甚,天下幸甚。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8-4 09:19
注释:
(1)户部——掌管全国税收财政的机关,为明朝中央行政机构的六部之一。云南清吏司——明朝制度,户部按行政区域人分司,每司的名称,除政区外,都加上“清吏”二字。主事——各部职官中最低一级。但明朝主事的职权相当大,可以直接向皇帝上奏章。(2)这句是奏疏的事由。(3)这是历代地主统治阶级为了维护他们的统治,建立起来的一种封建传统观念。(4)宜——适当。(5)这句说:对于民生措置失当,就是君主没有负起责任。(6)是故事君之道宜无不备——所以臣子就应当尽量为君主服务。(7)而以其责寄臣工,使之尽言焉——把臣子应尽的责任交付给他们,让他们尽量表现意见。臣工,有职务的臣子。(8)君道斯称矣——君主的责任才算尽了。(9)容悦——讨人欢喜。(10)阿(ē)谀——献媚。(11)这句说:以前那种专图讨好,曲意逢迎,不让君主听到实际灾祸的人,现在用不着说他们了。(12)过为计者——忧虑太多、危言耸听的人。(13)危明主,忧治世——即使遇到贤明的君主,还以为他可危;即使处在政治清明的时代,还以为时局可忧。(14)夫(符fú)——发语词。(15)无乃——只怕。眩瞀(帽mào)——模糊混乱。(16)这两句说:(这种说法)只怕使人反而弄得模糊混乱,不知道何去何从吗?这不是合理的说法啊!(17)封建士大夫以担任官职、享受俸禄为受国恩。(18)执——遵守。有犯无隐——语出《礼记.檀弓》。意思是宁可直言得罪而不应隐讳。(19)不暇过计——也不计较得失。(20)披沥肝胆——掏出真心,效忠。陛下——对皇帝的敬称。(21)贾谊——西汉初年杰出的政论家,曾屡次上书汉文帝恒(公元前179—前157年在位),提出改革政治的具体措施,但由于遭到保守集团的反对,没有得到实施的机会,终于抑郁而死。(22)引文见于贾谊《陈政事疏》,意思是说:那些说天下已安已治的人,不是愚昧无知就是阿谀逢迎。(23)非苛责备也——并非对文帝要求过高啊。(24)这句的意思说:汉文帝的品质作风是好的,他虽然有爱民的美德,为人也慈和俭朴,从容谦逊,而且有许多政事没有举办。(25)这句说:假使看不到还有免不了的弊病,一味认为已安已治,这就是愚昧无知。(26)这句说:假使看不到文帝的才能毕竟有限,一味用已安已治的话来歌颂他,这就是阿谀奉承。(27)这句说:你自己觉得比汉文帝怎样呢?(28)睿(锐ruì)——圣明。绝人——超过一般的人。(29)尧、舜——唐尧、虞舜。传说中的远古时代的帝王。(30)禹、汤、文、武——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唐尧、虞舜和这些人,都是“正统”史家传称的我国古代史上的贤君。(31)汉宣——汉宣帝刘询(公元前73—前49年在位)。厉精——努力认真。指汉宣帝时代注重法治。(32)光武——东汉光武帝刘秀(公元25—57年在位)。大度——指光武帝对于功臣信任不疑。(33)唐太宗李世民(公元627—649年在位)亲身参加各次战役,击败敌对势力集团,统一全中国。(34)唐宪宗李纯(公元806—820年在位)决心巩固中央的权力,先后消平各地藩镇叛乱。(35)《宋史》上奉承宋仁宗赵祯(公元1023—1063年在位),说他是个仁恕之君。(36)举一节可取者,陛下优为之——象这些可取的优点,无论哪一项,你都容易办得到。(37)焕然与天下更始——明白宣示,同全国老百姓一道革新政事。(38)箴(真zhēn)敬一——明世宗作过一篇《敬一箴》。箴,规戒。(39)定冠履——明世宗曾改定一些冠服制度。(40)这是指明世宗下令废除孔子庙里的塑像,只用木主。(41)元世祖忽必烈本是历代帝王庙中所祭的帝王之一,明世宗将他取消。(42)这是说:孔子庙是兼祭孔子的父母。以上几件都是明世宗自鸣得意的事,其实都与民生无关,微不足道。(43)忻忻——与“欣欣”同,高兴欢乐的样子。(44)以大有作为仰之——希望他有一番大的作为。之,指明世宗。(45)这句说:有见识的人都认为:只要有好的臣子帮助,不需多久,天下就可太平,这话不错,比汉文帝要强得多。(46)吕祖谦——宋朝金华人,进士身,官国史院编修。著有《十七史详节》。(47)贯朽——指国库里的钱堆得太久,连串钱的绳子都朽烂了,表示国库充裕。贯,串钱的绳子。(48)民物康阜——百姓安乐,财物丰足。(49)这句说:汉文帝的时代虽然不能说完全已安治,但是那时财物丰足,百姓安乐,大家公认他是夏、商、周三代以后的贤君。(50)锐精——立志要有作为。(51)妄念牵之而去矣——被杂乱的念头导引到别的地方去了。(52)反刚明而错用之——反而把自己的刚强、英明用到错误的地方去了。(53)玄修——修炼。(54)四海——天下。(55)侈兴土木——大修宫殿庙宇。(56)视朝——临朝办事。(57)弛(chí)——松懈、败坏。(58)明代定有章程,向政府缴纳多少财物,就可以取得某种官职或荣典。援用这种章程越来越滥,名为推广事例。数行——屡次施行。(59)二王不相见——明世宗听了方士段朝用的话,专门和方士在一起炼丹,不与自己的儿子们相见。(60)薄于父子——缺少父子之情。(61)西苑——现在北京的三海地方。(62)靡时——无时不有。(63)盗贼——对起义的农民的污称。滋炽——象火烧一样,越来越盛。(64)登极——即位。(65)这句说:各级官吏看作榜样,更加剥削百姓。(66)这里的“佛”是指道教。(67)这一成语见于《左传.僖公二十六年》,意思是说家里空无一物。(68)改元——改年号。臆——心里猜想。(69)这是说:“嘉”字偕音“家”,“靖”字偕音“净”。(70)迩者——近来。(71)严嵩——明世宗所信任的宰相,专权二十年,有人奏他是奸臣,世宗总是不听。后来渐渐失宠,才罢相。(72)世蕃——严嵩的儿子严世蕃,父子通同作恶,严嵩罢相,他也被处死刑。(73)差快人意——勉强可以令人满意。(74)清时——太平时代。(75)这句说:严嵩罢相以后的政事,不过和他作宰相以前差不多,也并不见得很清明啊。(76)不直陛下——不以您为然。(77)袞(滚gǔn)职——君主的职责。袞,君主的衣服,这里借指君主。(78)仲山甫——周宣王的臣子。这两句诗见《诗经.大雅.丞民》,意思说:宣王不能完全尽职,仲山甫能从旁补救。(79)弼(必bì)、棐(匪fěi)都是辅助的意思。匡——纠正。(80)格非——纠正错误。(81)过举——错误的举动。(82)亮采惠畴——见于《尚书.舜典》,就是做官办事的意思。(83)责之以谏——要求臣子尽劝谏的责任。(84)保氏——《周礼》中的一个官名。(85)木绳金砺——绳能使木直,砺(磨刀石)能使金属锋利。这两个比喻都出自《尚书》,意思是说,君主要靠人纠正帮助。(86)以上四句说:圣人也不能不犯错误,否则古代设官,只要他做官办事就够了,不必要求他们进言劝谏,也不必高谏官,也不必说木绳金砺这类的话了。(87)建醮(叫jiào)——设坛祈祷。(88)相率——相互带动。(89)天桃天药——天刚的仙桃仙药。(90)表贺——封建时代,帝王遇有自己所喜欢的事,就叫臣子进表管贺。(91)工部——明代中央政府掌管建设的机关,为六部之一。(92)差求四出——派人到处索取。(93)都俞——赞成的表示。吁咈——否定的表示。这都是《尚书》上尧、舜对话时所用的词句。(94)陈善闭邪——见于《孟子.离娄上》,就是贡献良言,防止邪恶的意思。(95)邈(秒miǎo)无闻矣——长久没有听到了。(96)愧心馁气——不敢直言,内心就不能不惭愧,气也不壮了。(97)退有后言——当面不敢说,却在背后议论是非。(98)昧没本心——把真心藏起来。(99)何如——有多大。(100)官守——行政职务。言责——进言的责任。(101)皆所以奠陛下之家而磐(盘pán )石之也——这些都是用来奠定您的家业,使它象磐石一样的稳固。奠,安置。磐石,大石,比喻稳固不可动摇。(102)这句说:过分苛刻武断,也不是您生性如此。(103)这句说:如果说您连家也不顾,这难道合乎人情吗?(104)不事事——不做事。(105)这句说:臣子们往往为了欺诈,为了贪赃,为了旷废职务而犯罪,这些人不合您的心意,是很自然的。(106)这是说:假如不是为了上述的原因也不合您的心意,那就是您的心与臣子的心偶然不相投合啊。(107)遂谓陛下为贱薄臣工——虽人就疑心您看轻臣子,侮辱臣子。(108)正心之学微——正心的功夫很差。正心,儒家对于修养的一种说法。(109)胡寅——字明仲,宋朝崇安人,历任校书郎、中书舍人等职。曾上书宋高宗赵构主张北伐,反对与金人议和。后因对秦桧作斗争,遭到贬斥。(110)这句说:另外有一种人,自己的心思不正,或是为了个人的利益,或是说得不够详明正确,就象胡寅扰乱政事的奏疏那样:这些人不合您的意旨,也是很自然的。(胡寅议论政事的奏疏一般是正确的,海瑞说他“扰乱政事”,是一种婉转含蓄的反话。)(111)是己拒谏——自以为是,不愿接受劝谏。(112)亿——猜测。(113)这句说:抓住一二件这样的事,就推测您件件事都是这样,害您一直错到底,臣子们欺君的罪大了。(114)这是《礼记.缁衣》篇里的话,意思是说:君主多疑于上,百姓就无所适从;臣子不忠于下,君主就劳苦不勘了。(115)今日之谓——说的就是今天的情况。(116)为身家心——为自己保身家的心。(117)这句说:臣子保身家的私心和怕触怒君主的心相结合,因而模糊了自己的职责,我已经举出一二件事例替他们作过分析了。(118)有辞于臣——臣子们有话可说。(119)这句说:君主求长生的妄念和迷惑不明相结合,就使臣子们心怀不满,有失为君之道,关于这方面,主允许我再加以分析。(120)这句说;古来的圣贤只不过讲求涵养道德性,保养生命,顺应自然的正常法则。(121)此尽之矣——不过如此罢了。(122)久世不终——长生不死。(123)方外士——指僧道术士等人。(124)陶仲文——明世宗最信任的方士。(125)这句说:传给您长生法术的陶仲文,您称他为师傅,可是他自己就已经死了。(126)伏羲氏——远古时代的传说人物,相传“八卦”是他画的。(127)则其文——依据龙马的花纹。(128)第之——排列起来。(129)九畴——《尚书.洪范》篇中从“五行”到“五幅”的九类关于天道人事的法则。这句说:夏禹治水时,出现神龟,就把神龟背上罗列的各种纹路排列起来,成为有关天道人事的九种法则。(130)河图洛书——指上述伏羲及禹所得的“神物”。海瑞在这里暴露了他对古代传说的迷信,误以上古虚妄的传说为事实。(131)天书——宋真宗赵恒(公元998—1022年在位)为了粉饰太平,听从王钦若等人的话,伪造天书,声称从天而降。乾祐山——在陕西省镇安县。(132)孙奭(世shì)——宋真宗时的儒者,曾任翰林侍讲学士、龙图阁学士等职。(133)这句话见于《论语.阳货》,意思是说:上天哪里会说什么?(134)逆——迎合。(135)这句说:您莫非认为只要抓住刑和赏的权柄,就不怕无人办事,天下就可以治好,修道便没有什么害处了吗?(136)夫人——那些人,指阿谀逢迎的臣子。夫,彼。(137)致君——把君主辅佐好。泽民——使百姓得到好处。(138)这句说:(那些人)年轻时候,既没有学到“致君泽民”的特别本领和修养,壮年做官也没有“致君泽民”的特殊抱负和愿望。(139)引文见于《尚书.太甲》篇,意思说:遇有不合自己意旨的话,要看看是否合于道理;遇有顺从自己意旨的话,要看看是否不合道理。(140)这句说:(严嵩的行为)过去是贪权窃利,今天是逆乱的根源。(141)梁材——曾任户部尚书。守官——谨守职责。(142)有守——有操守,也就是正直不阿。(143)这句说:虽然从严嵩抄家以后,百官有所畏惧,知道不能用贿赂谋求升迁,稍改以前的恶习。(144)这句说:百官仍然只情愿学严嵩的顺从,不肯学梁材的正直不阿。(145)这句说:现在最坏的人还是贪求无厌,不很坏的人也只是得过且过、混日子罢了。(146)廊庙——朝廷,这里指在朝为官。山林——指退隐之地。交战热中——指两种思想不断的斗争。(147)鹘突——糊涂。依违——无一定主张。(148)这句说:即使是号称好人的,也不过是心里一半想做官,一半又想退隐,含糊敷衍,奉行故事罢了。(149)格物——探求事物的道理。(150)社稷灵长——国运长久。(151)这句说:至于洁身自爱,探研真理,对天下事有责任感,使国运靠他得以保持长久的人,却一个也没有发见。(152)纯然精白——心地纯正。这句说:不就是因为好人受到牵制,不能尽忠心做事,才弄到这样吗?(153)惟予行而莫违——听从自己的意旨,不准违抗。(154)翼为明听——语出《尚书.皋陶谟》。意思是做自己的助手和耳目。(155)股肱(工gōng)耳目——指臣子。股肱,手足四肢。腹心——指君主。(156)这句说:您既要人顺从自己的意旨,又要人尽忠;既要人充当助手和耳目,又要人顺从您做那些修道和兴建宫殿庙宇的错误事情:这就象不用四肢耳目去保卫心腹,而由心腹自己去执行看、听、拿东西和走路的任务一样。(157)仪、衍——张仪和公孙衍。都是战国时代能言善辩的政客。(158)得志与民由之——见于《孟子.滕文公下》,意思是说: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抱负,就与老百姓一道循着仁义的大道前进。(159)这句说:您即便有了象张仪和公孙衍那样能干的臣子,要想成功一种与百姓同享太平的事业,那也是办不到的。(160)“陛下”以下连起来讲就是:如果您知道了修道的有害无益,那末,臣子的转变,百姓的学样,天下的安危都将由此而不同,所以您应当立即悔悟,每日上朝理政。(161)宰辅、九卿、侍从、言官——明朝制度,宰辅是大学士,九卿是各部尚书侍郎等,侍从是翰林官,言官是给事中及御史。这些都是中央官职中的重要成员。(162)皋陶(姚yáo)——虞舜的贤臣。伊、传——商汤的贤相伊尹和殷高宗的贤相传说(月yuè)。(163)明良喜起——《尚书.益稷》记载:虞舜作歌:“股肱喜哉,元首起哉!”皋陶和歌:“元首明哉,股肱良哉!”这是君臣互相勉励敬重的话。(164)光禄寺——承办皇室膳食的机构,挂名充厨役的极多。(165)锦衣卫——明朝独有的武职机构,贵族子弟多在其中挂名。恩荫——封建时代,高级官僚的子孙因祖、父对朝廷有功而得官职。(166)诸衙门整容俸——额外冗员。(167)段——古“缎“字。(168)这句说:臣子们进谏,您采纳实行,对您说来只不过动一动节省的念头罢了。(169)盖藏——储蓄。(170)不知其几也——好处真不知有多少啊。(171)这句说:百官各有职牚,从前官吏的设置完备,办事认真,还有应办而不办的事。(172)这句说:今天官吏的设置不全,办事因循苟且,敷衍塞责,不守法纪,却还自以为不错。(173)敦——勉励,督促。本行——基本的道德。(174)上纳——出钱买官。(175)久任吏将以责成功——让文武官员安于其位,责成他们做出成绩来。(176)缁(资zī)黄——指和尚道士。因和尚著缁(灰黑色)衣,道士著黄衣。归四民——回到士、农、工、商的行业里。(177)兼举富教——生计和教化同时照顾。(178)屯盐本色——明朝屯田、运盐,本来供边防军需之用。后来将屯民应交粮盐实物改折银钱交纳。海瑞主张恢复征收实物。本色就是指粮盐实物。(179)赋——按地亩交粮。差——按人口应役。苏——恢复元气。(180)侵渔——贪污勒索。(181)刑之无少姑息——按照刑律处罚他们,毫不宽容。(182)必世之仁——语出《论语.子路》“必世而后仁”,意思是:在几十年之后才能收效的仁政。(183)博厚高明悠远之业——与天地并存的伟大功业。(184)粲然——光明灿烂的样子。(185)抚按科道——指巡抚、巡按、六科给事中、十三道御史,都是明朝所设的官职。(186)稽治要——考核政纲的实施情况。(187)劳于求贤,逸于任用——努力去找贤才,任用他们办事,自己就省力了。(188)六气——指阴阳风雨晦明。(189)恭己无为——语出《论语.卫灵公》,意思是说:君主只要自己有德,感化臣民,不必亲自动手管理一切。(190)熙洽——和睦。(191)熏为太和——形成一片和平气氛。(192)这句是运用《礼记.中庸》上的话。意思是说:天地是化生万物的,人也有帮助天地化生的能力,可以与天地并列而为“三才”。(193)命由我立——命运由我自己掌握。(194)旋至——一转身就达到。(195)不终之药——不死的药。(196)轻举——成仙升天。(197)切切然——忙忙地。(198)竦(耸sǒng)——紧张。(199)悬思凿想——发空想。(200)持禄——保持禄位。(201)昧死——不怕犯死罪。(202)惓惓——一片真诚的样子。(203)反情易向——改变心思,转移方向。(204)宗社——宗庙社稷。指国家。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8-4 09:20
海瑞(1514—1587),号刚峰,明广东琼山(今海南岛海口市)人,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四岁时父亲去世,只留下十多亩田产,靠母亲做些针线补贴过日子。幼年受过严格的封建教育,嘉靖二十八年(1549)中举人,三十二年开始做官。历任福建南平县学教谕(校长)、户部主事、应天十府(现在苏、皖大部地区)巡抚(地区行政长官)和右都御史(中央监察机关长官)等职。
海瑞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清官和好官。他一生最大的特点,就是清廉正直,节俭朴素,言行一致,关心人民疾苦,不屈不挠地和贪官污吏、大地主恶霸进行斗争,连皇帝也不例外。在地方官任上,他拒绝向上司行贿、取消知县的额外收入,改革赋役,清丈田地,勒令大地主退还侵占的民田,兴修水利,昭雪冤狱。在吏部右侍郎(中央人事部门副长官)和右都御史任上,下令取缔南京各衙门无偿要求市民供应物资的陋规,建议恢复贪赃满八十贯(千)处绞刑的法律,等等,的确为百姓做了一些好事,博得当时广大人民的歌颂和支持。他打击豪强的故事,直到今天还在民间广泛流传。海瑞的这些措施,直接触犯了官僚、大地主阶级的利益,受到他们猛烈的反对、攻击,好几次都落得调职、罢官的下场。直到最后任右都御史时,还受到大贪污犯提学御史房寰等人的诬陷。
不过海瑞反对坏人坏事的斗争,始终是在不反对封建统治阶级的基本利益的前提下进行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当时人民,却并不能解决社会的根本矛盾。当然,这一矛盾也不是海瑞的时代所能解决的。
这篇文章是嘉靖四十五年(1566)海瑞任户部主事时写的。海瑞写这篇文章的时代,明王朝已趋于衰落,土地大量集中,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化,军备不整,俺答(鞑靼族首领)、倭寇不断侵扰,官吏贪污成风,百姓困苦不堪,而作为最高统治者的明世宗朱厚熜,却一心修道,不理朝政。海瑞眼看这种情况,怀着满腔愤激,写成这篇历史上出名的奏疏。
在封建时代的奏疏中,象这样措词尖锐、大胆揭发统治者罪恶的,并不多见。首先,他指责朱厚熜迷信道教、妄想长生、错聩误国的过失,指出天下弄得“吏贪将弱”、“民不聊生”,都是由于他的“误举”所致。甚至讽刺他的年号“嘉靖”,意味着“家家皆净而无财用”。另一方面,对一般官吏阿谀逢迎、只顾个人身家禄位的卑鄙自私行径,也尽情地加以揭露。最后提出自己改革政事的具体意见,希望采纳。文章充分表现了海瑞关心百姓疾苦,敢于向坏人坏事作坚决斗争的优秀品质。虽然文章同时也后映了海瑞把君主视为“天下臣民万物之主”的地主阶级立场,以及浓厚的忠君思想,但他敢于直言的基本精神是应该肯定的。
海瑞估计到朱厚熜是一位暴君,朝臣中凡是敢于说直话的,都受到杀害或其他酷刑。因此,他在上这篇疏奏时就托人购买了棺材,准备后事。后来朱厚熜果然把他逮捕下狱,问成死罪。幸得朱厚熜不久就死了,他才被释放出来。由此也可看出他为了坚持正义斗争,具有何等的勇气和决心!
本篇字句各种刻本略有不同,现用文字比较明白通顺的《丘海二公集》合刻本参酌录定。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8-4 09:21
标题:
致汪然明二通.(明)柳如是
一湖上直是武陵溪[2],此直是桂栋药房矣[3]。非先生用意之深,不止[4]于此。感甚!感甚!寄怀之间[5],乃梦寐有素[6]耳。古人云:“干里犹比邻。”殆不虚也。廿八之订,一如台命。[7]。
二
泣蕙草[8]之飘零,怜佳人之迟暮,自非绵丽[9]之笔,恐不能与于此[10]。然以云友[11]之才,先生之侠,使我辈即极无文[12],亦不可不作。容俟一荒山烟雨之中,直[13]当以痛哭成之耳!
注释:
[1]汪然明,名汝谦,安徽休宁人,家杭州。[2]湖:杭州西湖。武陵溪:武陵,古郡名,在今湖南西部、贵州东部。其地有雄、樠(mán蛮)、无、酉、辰五溪。[3]此;指汪然明借让给柳如是的横山书屋。桂栋药房:喻指馨洁的房屋。桂,桂木。药,芍药。[4]止:居住。[5]寄怀之同:彼此真诚相持。寄怀,真情待人。[6]梦寐有素:意渭一直怀有这种想法。素,通“愫”,本心,真情。[7]“廿八”二句:二十八日的约会,我一定遵命赴行。[8]慧草:薰草,一种香草。与下文“佳人”俱指杨云友。[9]自非:若非。绵丽:缠绵婉丽。[10]与于此:参与其间,意即写这种文章。[11]云友:杨慧林,字云友,号云道人,明末女画家。[12]文:文才。[13]直:但,仅。
柳如是(1618—1664),本性杨,名爱,改姓柳,名隐;又改名是,字如是。明末名妓。曾结识陈卧子(子龙),情好甚笃,但迫于礼法,遂致分手。后为钱谦益妾,饯称之为“河东君”。明亡时她曾劝钱自杀,钱不能从。钱死后,因家族纠纷,自缢而死。善书画,工诗,风格幽怨婉丽,名重当时。有《戊寅草》、《柳如是诗》等。这里选其中致汪然明的两封信。
第一封写的是,崇祯十二年(1639),柳如是寄迹杭州,曾借居于汪氏的横山书屋。在杭期间,她先后给汪氏写过三十封短简。这是其中的第一封,对汪氏的友好接待表示感谢。
第二封,汪然明请柳如是作一篇哀悼杨慧林的文章。时柳如是以一弱女子浪迹江湖,彷徨无依,故对于云友之死深有感慨,“以痛哭成之”。其中也自然流露出作者沉沦人世的感伤之情。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8-4 09:24
标题:
中山狼传.(明)马中锡
赵简子大猎于中山(1),虞人道(2)前,鹰犬罗后。捷禽鸷兽(3),应弦而倒者不可胜数(4)。有狼当道,人立(5)而啼。简子垂手登车(6),援鸟号(7)之弓,挟肃慎之矢(8),一发饮羽(9),狼失声而逋(10)。简子怒,驱车逐之。惊尘蔽一,足音鸣雷,十步之外,不辨人马。
时,墨者东郭先生将北适中山以干仕(11),策蹇(12)驴,囊(13)图书,夙行失道(14),望尘惊悸(15)。狼奄至(16),引首(17)顾曰:“先生岂有志于济物(18)哉?昔毛宝放龟而得渡(19),随侯救蛇而获珠(20),蛇龟固弗灵于狼(21)也。今日之事,何不使我得早处囊中以苟延残喘(22)乎?异时倘得脱颖而(23),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24)也。敢不努力以救龟蛇之诚!”
先生曰:“嘻(25)!私汝狼以犯世卿(26)、忤(27)权贵,祸且不测,敢望报乎(28)?然墨之道,‘兼爱’(29)为本吾终当有以活汝(30),脱(31)有祸,固所不辞职也。”乃出图书,空囊橐(32),徐徐焉实(33)狼其中,前虞跋胡(34),后恐疐尾(35),三纳之而未克(36)。徘徊容与(37),追者益(38)近。狼请(39)曰:“事急矣,先生果将揖逊救焚溺,而鸣銮避寇盗耶(40)?惟先生速图(41)!”乃中跼蹐四足(42),引绳而束缚之,下首至尾(43),曲脊掩胡(44),委缩蠖屈(45),蛇盘龟息(46),以听命(47)先生。先生如其指(48)内(49)狼于囊口,肩举(50)驴上,引避道左(51)以待赵人之过。
已而(52)简子至,求狼弗得(53),盛怒(54),拔剑斩辕端(55)示先生,骂曰:“敢讳狼方向者,有如此辕(56)!”先生伏质(57)就地,匍匐(58)以进,跽(59)而言曰:“鄙人不慧(60),将有志于世(61),奔走遐方(62),自迷正途(63),又安能发狼踪以指示夫子之鹰犬也(64)?然尝闻之,‘大道以多歧亡羊’(65)。夫(66)羊,一童子可制(67)之,如是其驯也,尚以多歧而亡;狼非羊比,而中山之歧可以亡羊者何限?乃区区(68)循大道以求之,不几于守株缘木(69)乎?况田猎,虞人之所事也,君请问诸皮冠(70)。行道之人(71)何罪哉?且鄙人虽愚,独不知夫狼乎;性贪而狠,党豺(72)为虐,君能除之,固当窥左足(73)以效微劳,又肯读之而不言哉?”简子默然(74),加历来道,先生亦驱驴兼程(75)前进。
良久(76),羽旄(77)之影渐没,车马之音不闻。狼度(78)简子之去远,而作声囊中曰:“先生可留意矣。出我囊(79),解我缚,拔矢我臂(80)我将逝(81)矣。”先生举手出狼,狼咆哮谓先生曰:“适为虞人逐其来甚速,幸先生生我(82)。我馁(83)甚,馁不得食,亦终必亡而已(84)。与其饥死道路,为群兽食(85),毋宁(86)毙于虞人,以俎豆于贵家(87)。先生既墨者,摩顶放踵(88)思一利天下,又何吝一躯啖我而全微命乎(89)?”逐鼓吻奋爪(90),以向(91)先生。
先生仓卒以手搏(92)之,且搏且却(93),引蔽驴后(94),便旋而走(95),狼终不得有加(96)于先生,先生亦竭力拒,彼此俱倦,隔驴喘息。先生曰:“狼负我,狼负我!”狼曰:“吾非固欲负汝(97),天生汝辈,固需吾辈食也。”相持既久,日晷(98)渐移。先生窃念(99);天色向晚,狼复群至,吾死矣夫!因绐(100)狼曰:“民俗(101),事疑必询三老(102)。第(103)行矣,求三老而问之,苟(104)谓我可食即食,不可即已(105)。”狼大喜,即与偕行。
踰时(106),道无行人,狼馋甚,望老木僵立路侧,谓先生曰:“可问是老。”先生曰:“草木无知,叩焉何益(107)?”狼曰:“第问之,彼当有言矣。”先生不得已,揖老木具述始末(108),问曰:“若然,狼当食我耶!”木中轰轰有声,谓先生曰:“我杏也(109)。往年老圃(110)种我时,费一核耳,踰年华,再踰年实(111),三年拱把(112),十年合抱,至于今二十年矣。老圃食我(113),老圃之妻食我。外至宾客,下至于仆,皆食我。又复鬻实于市以规利(114)。我其有功于老圃甚至巨(115)。今老矣,不得敛华就实(116),贾(117)老圃怒。伐我条枚(118)。芟(119)我枝叶,且将售我工师之肆取直(120)焉。噫!樗朽之材(121),桑榆之景(122),求免于斧钺之诛(123)而不可得。汝何德于狼,乃覬免乎(124)?是固当食汝(125)。”言下,狼复鼓吻奋爪,以向先生。先生曰:“狼爽盟(126)矣。矢(127)询三老,今值(128)一杏,何遽见迫耶(129)?”复与偕行。
狼愈急,望见老牸(130),曝日败垣(131),谓先生曰:“可问是老。”先生曰:“曏者(132)草木无知,谬言(133)害事。今牛,禽兽耳,更何问为?”狼曰:“第问之,不问将咥汝(134)”先生不得已,揖老牸,再述始末以问,牛皱眉瞪目,舐鼻张口,向先生曰:“老杏之言不谬矣。老牸茧栗(135)少年时,筋力颇健,老农卖一刀以易我,使我贰群牛(136),事南亩(137)既壮,群牛日益老憊(138),凡事我都任之。彼将驰驱,我伏田车(139)择便途以急左趋;彼将躬耕,我脱辐衡(140),走郊击以辟榛荆(141)。老农亲我(142),犹左右手。衣食仰我而给,婚姻仰我而毕,赋税仰我而输,仓臾仰我而实(143)。我亦自说,可得帷席之蔽如马狗也(144)。往年家储无儋石(145),今麦收多十斛(145)矣、;往年穷居无顾借(147),今掉臂行村社(148)矣,往年尘巵罂(149),涸唇吻(150),盛酒瓦盆半生未接(151),今酝(152)黍稷,据尊罍(153),骄妻妾矣;往年衣短褐(154),侣木石(155),手不知揖,心不知学,今持兔园册(156),戴笠子,腰韦(157)带,衣宽博(158)矣。一比一粟,皆我力也。顾(159)欺我老弱,逐我荒野;酸风身眸(160),寒日吊影(161);瘦风如山,老泪如雨;涎垂而不可收,足攣(162)而不可举;皮毛具亡,疮痍未瘥(163)。老农之妻妬且悍,朝夕进说曰:‘牛之一身无废物也;肉可脯(164)皮可鞟(165),骨角且切磋(166)为器。’指大儿曰:‘汝受业庖丁(167)之门有年矣,胡不砺刃于硎(168)以待?’迹是观之(169),是将不利于我,我不知死所矣(170)夫我我功,彼无情,乃若是行将(171)蒙祸;汝何德于狼,覬幸免乎?”言下,狼又鼓吻奋爪以向先生,先生曰:“毋欲速(172)。”
遥望老子杖藜(173)而来,须眉皓然(174),衣冠闲雅(175),盖有道者(176)也。先生且喜且愕(177)。舍狼而前(178),拜跑啼泣,致辞曰:“乞丈人(179)一言而生。”丈人问故,先生曰:“是狼为虞人所窘(180)求救于我,我实生之(181)。今反欲咥我,力求不免,我又当死之(182)。欲少延于片时,誓定是于三老(183)。初逢老杏,强我(184)问之,草木无知几杀我;次逢老牸,强我问之,禽兽无知,又将杀我;今逢丈人,岂天这示丧斯文也(185)!敢乞一言而生。”因顿首杖下,俯伏听命。丈人闻之,欷歔(186)再三,以杖叩狼曰:“汝误矣。夫人有恩而背之,不详莫大焉(187),儒谓受人恩而不忍者,其为子必孝,又谓虎狼之父子(188)。今汝背恩如是,则并父子亦无矣。”乃厉声(189)曰:“狼速去,不然,将杖杀汝。”
狼曰:“丈人知其一、未知其二(190)请愬(191)愿丈人垂听(192)。初。先生救我时,束缚我足,闭我囊中,压以诗书,我鞠躬不敢息(193),又蔓词以说(194)简子,其意盖将死我囊而独窃其利(195)也。是安可不咥?“丈人顾先生曰:”果如是,是羿亦有罪焉(196)。“先生不平,具状其囊狼怜惜(197)之意。狼亦巧辩不已以求胜。丈人曰:“是皆不足以执信也(198)。试再囊之,吾观其状果困苦否。”狼欣然从之,信(199)足先生。先生复缚置囊中,肩举驴上,而狼未知也。丈人附耳谓先生曰:“有匕首(200)否?”先生曰:“有。”于是出匕,丈人目先生使引匕刺狼。先生曰:“不害狼乎?”丈人笑曰:“禽兽负恩如是,而犹不忍杀,子固仁者,然愚亦甚矣,从井以救人(201),解衣以活友,于彼计则得(202),其如就死地何(203)?先生其此类乎!仁坠毁于愚,固君子之所不与也(204)。”言已(205)大笑,先生亦笑遂举手且先生操刃区殪(206),弃道上而去。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8-4 09:28
注释:
(1)赵简子——春秋后期晋国的大夫,实际是晋斩执政者。中山——今河北省定县一带。(2)虞人——管狩猎的官。道——同“导”。(3)捷禽——灵敏的飞鸟。鸷兽——猛兽。(4)应弦而倒者——弓弦一响就被射倒的禽兽。不可胜(升shēng)数——算不清。(5)人立——象人一样直立。(6)垂手登车——从容上车。(7)援——手拉。鸟号——古代良弓的名称。(8)肃慎——古代东北方的种族名,曾铅朝贡箭。以上是比喻赵简子所用的是上等弓箭。(9)饮羽——形容箭射进肉中很深,连箭末的羽毛都看不见了。饮,吞没的意思。(10)逋——逃跑。(11)墨者——信奉墨子学说的人。墨子主张张“兼爱”(爱一切人)。东离先生——古代寓言中常用的人名。适——到。士仕——谋求官职。(12)策——赶。蹇(检(jiǎn)——行动迟缓。(13)囊——袋里藏着。(14)夙(诉sù)行——清早赶路。失道——迷路。(15)惊悸——骇惧。(16)奄——突然。(17)引首——伸头。(18)岂——难道。济物——成全别人。(19)毛宝——晋代人,曾买一只乌龟放生,后来在战事中投江逃命,好象有个东西载他过江,登岸一看,正是从前所放的乌龟。这是《搜神记》中的一段神话。(20)随侯——随(今湖北随县)国的君主。据说他曾替一个受伤的蛇敷药,后来蛇衔来一颗名贵的珍珠报答他。(21)蛇龟固弗灵于狼——狼的灵敏总比那蛇和龟还要高些。(22)早处——赶紧躲进。囊中——指东离先生装图书的口袋。苟延残喘——使垂危的生命得以延续下去。(23)脱颖而出——《史记.平原君列传》作“颖脱而出”,意思是:锥子放在口袋里,总会要露出锥尖来的。也就是比方人总会出头的。颖,尖端。(24)生死而肉骨——救活已死的人,长肉在枯骨上。(25)嘻——叹气的声音。(26)私汝狼——包庇你这狼。犯——得罪。世卿——指赵简子。春秋时代,各国大都由一个或几个大家族,世世代代掌握政权,称为世卿。(27)忤——触怒。(28)这句说:唉!为了包庇你这狼而得罪了世卿,触怒了当权的贵族,我自己说不定会遭殃,还指望你报恩吗?(29)“兼爱”——墨子学说中的一个要点。他主张一视同仁不分敌我的爱。(30)吾终当有以活汝——我总要想法子救你的命。(31)脱——即使。(32)槖(驼tuó)本意是没有底的口袋,事实上往往囊囊加称。(33)徐徐焉——慢吞吞地。实——装。(34)前虞跋胡——往前担忧压住垂肉。虞,担忧。胡,嘴马下面的垂内。(35)后恐疐(志zhì)——尾——往后恐怕压住尾巴。疐,跌倒。(36)克——成功。(37)徘徊容与——迟疑不决、拖拖沓沓。(38)益——愈。(39)请——恳求。(40)先生果将揖逊救焚弱,而鸣銮避寇盗耶——你难道真要在抢救火烧水淹的时候还讲礼貌,在遇盗逃命的时候,还象平时坐着车一样呼起叮噹的铃声吗?揖逊,打恭作揖地讲究客套。銮,驾车的马身上装饰的铃铛。(41)惟——希望。速图——赶快想办法。(42)乃——于是。跼蹐四足——缩作一团。(43)下首至尾——把头弯下来凑到尾巴上。(44)曲脊掩胡——弓着脊梁,遮住垂肉。(45)蝟缩蠖(货huò)屈——象刺蝟一样缩起来象尺蠖虫爬行时一样的弯起来。(46)龟息——象乌龟休息时一样,头颈四肢缩成一团。(47)听命——任凭摆布。(48)如其指——按照他的意思做。(49)内——与“纳”同。(50)肩举——掮在肩上。(51)引避道左——躲避在路旁。(52)已而——一会儿。(53)求狼弗得——找不到狼。(54)盛怒——大怒。(55)辕——车前面两根驾马的直木。端——一头。(56)敢讳狼方向者,有如此辕——谁敢隐瞒狼的去向,谁就会和这辕一样。(57)伏质——意思就是请罪。(58)匍匐(葡伏pú-fú)——在地上爬。(59)跽——跪。(60)鄙人——乡下人,东郭先生自己谦称。不慧——不才、无能的意思。(61)有志于世——打算在世上做些事业。(62)遐方——远方。(63)自迷正途——自己迷失了方向。(64)又安能发狼踪以指示夫子之鹰犬也——我又怎能发现狼的去向。给您的猎鹰猎犬以指示呢?(65)大道以多歧亡羊——见《列子.说符》,意思是:大路上的岔道我,所以羊会走失。歧,岔道。(66)夫(符fú)——发语词。(67)制——降服。(68)区区——仅仅。(69)不几于——岂不是差不多等于。守株——守株待兔,是古代寓言,说有个人碰巧看见只兔子撞在树上死了,他主一直在树根下坐着再等捉死兔子。缘木——缘木求鱼,是说爬上树去捕鱼。这是用来比喻不根据实际强求那办不到的事。(70)诸——即“之于“两字合起来的意思。皮冠——古代打猎时所戴的帽子,这里代表管狩猎的专官。(71)行道之人——赶路的人。(72)党豺——与豺为一伙。(73)窥左足——语见《汉书.息无躬传》,就是抬脚起步的意思。窥,通“跬“,半步。(74)默然——不作声。(75)兼程——加倍赶路。(76)良久——很久。(77)羽旄——旗子上的装饰。这里借指赵简子一行人。(78)度(夺duó)——估计。(79)出我囊——把我从囊中放出来。(80)拔矢我臂——把我胳膊上的箭拔去。(81)逝——走。(82)生我——救活了我。(83)馁(něi)——饿。(84)亦终必亡而已——也终归是死路一条罢了。(85)为群兽食——被别的野兽吃掉。(86)毋宁——还不如。(87)俎豆于贵家——供贵族作食品。俎豆,古代盛食品的器皿。(88)摩顶放踵——见《孟子.尽心上》,形容墨子兼爱精神,意思是:劳累奔波得头顶到脚跟都伤了。(89)又何吝一躯啖我而全微命乎——您 又何必舍不得氢身体送我吃,让我可以保全这条小性命呢?啖我,给我吃。(90)鼓吻(稳wěn)奋爪——准备吃人的样子。吻,嘴巴。(91)向——冲向。(92)仓卒(促cù)——匆促。卒,同“猝”。搏(搏bó)——格斗。(93)且搏且却——边打边退。(94)引蔽驴后——以驴子为掩护。(95)便旋而走——绕着弯子跑。(96)有加——占上风。(97)吾非固固欲负汝——我也不是一定要对不起你。(98)晷(鬼guǐ)——日影。(99)窃念——心里计算。(100)绐(代dài)——骗。(101)民俗——民闻风俗。(102)事疑必询三老——有疑难事一定要请教三位老年人。(103)第——只管。(104)苟——如果。(105)即已——那就作罢(不要吃)。(106)踰时——过了一会儿。(107)叩焉何益——问它有什么用?(108)具述始末——从头到尾述说一遍。(109)老圃——种树的老园丁。(110)华——开花。(111)实——结果。(112)拱把——两把粗细。(113)食我——吃我的果实。(114)鬻(育yù)——卖。规利——图利。(115)我其有功于老圃甚巨——我可以说是对种树老园丁有过很大功劳。(116)不得敛华就实——只是开花不能结果。敛花就实,花谢果结。(117)贾(古gǔ)——博得。(118)条枚——枝干。(119)芟(山shān)——剪除。(120)工师之肆——工匠的铺子。取直——就是换钱的意思。直,同“值”。(121)樗(初chū)朽之材——无用的树木。(122)桑榆之景——指晚年。(123)钺(月yuè)——大斧。诛——砍伐。(124)覬(计jì)——希望。这句说:你对狼有过什么好处,就希望它宽免你吗?(125)是固当食汝——所以它应当吃掉你。(126)爽盟——背约,失信。(127)矢——发誓,保证。(128)值——遇到。(129)何遽(巨jù)见迫耶——为什么就急于迫害我呢?遽,立刻。(130)牸(字zì)——母牛。(131)曝(铺pù)日——晒太阳。败垣(元yuán)——破墙。(132)曏(向xiàng)者——刚才。(133)谬言——胡说。(134)咥(蝶dié)——咬。(135)茧栗——牛角初长成。(136)贰群牛——和别的牛群一起。贰,并,一道。(137)事南亩——从事耕地。(138)憊(备bèi)——疲乏。(139)伏田车——低下头驾车。(140)辐衡——驾在牛身上的横木。辐,当作“楅”。(141)坰(窘阴jiōng)——野外、辟榛荆——开荒。榛荆,野草杂树。(142)亲我——依靠我。(143)仓庾(雨yǔ)——粮囤。仰——依靠。这句说:老农靠我吃饭穿衣,靠我男婚女嫁,靠我完缴租税,靠我填满谷仓。(144)帷席——帷帐和席子。这句说:我也自信死后可能象狗马一样,得到一张帷席埋葬尸体。(145)儋(丹dōn)石——两担的粮食。(146)斛(胡hú)——担。(147)无顾借——无聊。(148)掉臂——消遥自在的意思。村社——农村中的社集。(149)尘巵(支zhī)罂——酒杯和酒缸积满了灰尘(表示一直不用)。(150)涸唇吻——嘴唇发燥(表示一直没有尝到酒)。(151)半生——半辈子。未接——没有触碰过(酒)。(152)酝——酿。(153)据——执持。尊罍(雷léi)——酒器。(154)衣——穿。褐——粗毛布。(155)侣木石——与木石为伴。意思是没有社会交际。(156)兔园册——村塾中学究所都的浅陋课本。(157)腰——腰间佩带。韦——熟皮。(158)宽博——宽大的衣服。(159)顾——但是。(160)酸风——冷风。射眸——刺痛眼睛。(161)吊影——意思是冷清清地和影子互相慰问。(162)攣(峦luán)——肌肉抽筋。(163)痍——伤痕。瘥——痊愈。(164)脯——肉干。(165)鞟(阔kuò)——去毛的皮。(166)切磋(搓cuō)——磨治。(167)庖丁——厨师。(168)砺刃——磨刀。硎——磨刀石。(169)迹是观之——根据这种迹象看来。(170)不知死所矣——不知道会是怎样的死法了。(171)乃若是——况且还是这样。行将——不久就要。(172)毋欲速——不要性急。(173)藜——可以作拐杖的植物。(174)皓然——形容须眉的雪白。(175)闲雅——优闲文雅。(176)盖有道者——大概是个有道士。(177)愕(饿è)——惊。(178)舍狼而前——撇下狼迎向前去。舍,同“捨”。(179)丈人——对老者的敬称。(180)是狼——这条狼。窘——困迫。(181)生之——救了他。(182)死之——为他而死。(183)誓定是于三老——讲定以三位老者的话为准。(184)强我——(狼)强迫我。(185)岂天之未丧斯文也——莫非天不绝我这书生的命?(186)欷歔——叹气的声音。(187)不祥莫大焉——再没有比这更不吉利的事了。(188)又谓虎狼之父子——之,疑是“知”字之误。意思说:即使是虎狼,也有父子之爱。(189)厉声——高声大喝。(190)丈人知其一、未知其二——你但知道一方面,而不知道另一方面。(191)愬——同“诉”。(192)垂听——要求别人听自己发表意思的谦辞。(193)鞠躬——弓着身子。息——出气。(194)蔓词——年些无谓的话。说(税shuì)——蒙蔽。(195)死我于囊——让我死在囊里。独窃其利——独占好处。(196)羿亦有罪焉——逢蒙向羿学射箭,后来本事学会了,就把老师镣了。孟子说:“是亦羿有罪焉。”意思是说:羿不能辨别人的好坏,以至死在坏人手里,他自己也有错处。(197)具状——详详细细描述一番。囊狼怜惜——因怜惜狼而把它装在袋里。(198)是皆不足以执信也——这些话都是口说无凭。(199)信——古字与“伸”通。(200)匕(比bǐ)首——短剑。(201)从井以救人——下井去救掉在井里的人。(202)于彼计则得——对于他是合适了。(203)其如就死地何——无奈自己要陷于绝境呀!(204)不与——不赞成。这句说:仁而到了愚蠢的地步,这也是君子所不赞同的。(205)言已——说完了。(206)操刀——拿起刀来。殪——杀死。
马中锡,字天禄,明代故城(现在属河北省)人。成化十一年(1475)进士。明武宗朱厚照(1506—1521在位)时,曾任兵部侍郎,因为对太监刘瑾作斗争,被逮捕下狱。齐瑾受诛后,才再出任巡抚。
正德六年(1511),刘六、刘七等起义,马中锡以右都御史前往镇压,由于他既慑于起义部队力量之强大,以感到事变的发生,完全由于酷吏、太监所激成,因而主张用“招抚”手段来诱降。但刘六等却感到明皇朝统治者的不可信任,继续坚持斗争。马中锡因此遭到统治集团内部的攻击,并加他以“纵贼”的罪名,结果死于狱中。
著有《东田集》。这篇《中山狼传》就是从集中选出来的。
这是根据古代的传说发展而成的一个寓言故事。作者通过这个寓言,彻底揭示了狼的本性:在它遇着危险的时候,也会装做软弱可怜的样子,以迷惑那些思想糊涂的人,求得他的庇护,保全自己。危险一过,却又立刻露出吃人的本性,连救命恩人也不肯放过。对待吃人的狼,就只能是坚决、彻底地消灭它。但是东郭先生恰巧不理解这一点,他对狼良师兼受,表示怜悯,这些弱点正为狼所利用,结果几乎被狼吃掉了。可是象东郭先生那样对敌人存着幻想的人,往往不是一次教训,就能使他真正认清是非的。当老丈最后要东郭先生杀死中山狼的时候,他又发起“不害狼乎”的慈悲来,因而被老丈识为“仁陷于愚”。
这篇作品,有人说是在讽刺墨家的“兼受说”;有人说是讽刺李梦阳不肯为康海伸冤(康海本人也写过《中山狼》杂剧),但后面的说法恐怕是一种附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已有辨证。我们今天对于这篇作品的认识,主要是这两点:一是它揭示了狼总是要吃人的本质意义;二是文中所描写的狼的狡猾、贪残,东郭先生的迂腐、软弱、老丈的机智、坚定的形象,都很鲜明生动。由于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紧密结合,因此现在读来还很有启发意义。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8-4 09:29
标题:
中州览胜序.(明)唐寅
吾党袁臣器[1],少年逸器[2],温然玉映,盖十室之髦懿也[3]。弘治丙辰五月[4],忽翻然理篙楫,北乱杨子,历彭城[5],渐于淮海[6],抵大梁之墟[7],九月未归。乃绘所经历山川陵陆,并冲隘名胜之外,日夕展弄,目游其中。予忝与乡曲[8],得藉访道里[9],宛宛尽出指下[10],盖其知之素而能说之详也。
予闻丈夫之生,剡蒿体[11],揉柘干[12],以丽别室[13],固欲其远陟遐举,不龌龊牖下也[14]。而愿悫者怀田里[15],没齿不窥闉阇[16],曰:世与我违,甘与菑木委灰同弃[17]。虽有分寸,而人莫之知也,后世因莫之建白也[18]。是余固自展以异,而颓然青袍掩胫[19],驰骜士伍中[20],而身未易自用也。虽然,亦不能久落落于此。
臣器所从魏地来,今不知广陵有中散之遗声欤[21]?彭城项氏之都也[22],今麋鹿有几头欤?黄河故宣房之基在否欤[25]?大梁墟中有持盂羹为信陵君祭与无也[24]?臣器其为我重陈之,余他日当参验其言。
注释:
[1]党:朋辈。[2]逸器:才具非凡。[3]十室:十户。髦:发中之秀出者,士中之俊彦亦谓之髦。《乐雅》郭璞注:“士中之俊,如毛中之髦。”懿:美好。此谓乡里之俊彦。《论语.公治长》:“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4]弘治丙辰:1496年。[5]彭城:今江苏铜山县,项羽曾都于此。[6]渐:流。《尚书.禹贡》:“东渐于海,西被子流沙。”淮海:淮河与大海。[7]大梁:今河南开封,战国魏都。[8]乡曲:乡里。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少负不羁之行,长无乡曲之誉。”[9]藉:机会。[10]宛宛:回旋曲屈貌。[11]剡(yǎn):削。蒿体:衰惫之体。[12]揉拓(zhè)干:意为锻炼体魄,使之坚韧。柘:木质密致坚韧,可制弓。[13]丽:附著,居住。[14]龌龊:局促。[15]愿悫(què):朴实忠诚。[16]闉阇(yìn bū):曲城,泛指城门。《诗经.郑风.出其东门》:“出其闉阇,有女如荼。”[17]菑(zì)木:枯死之木。《苟子.非相》:“周公之状,身如断菑”。委灰:烧弃之香灰。《文选》陆机《演连珠》:“郁烈之芳,出于委灰;繁会之音,生于绝弦。”刘孝标注:“香以燔质而发芳,絃以特绝而流响。”[18]建白:有所倡议陈述。[19]青袍:贱者之服。[20]骜(ào):纵逸奔驰。[21]广陵散:琴曲名。嵇康字叔夜,拜中散大夫,人称嵇中散。康善鼓琴,因触犯司昭与种会,遭诬害。康将刑东市,太学生三千,请以为师,弗许。康顾视日影,索琴弹之曰:“昔袁孝尼尝从吾学《广陵散》,吾每靳固之。《广陵散》今绝矣!”(见《晋书.嵇康传》)。[22]项氏:指项羽,曾都彭城。[23]宣房:即宣房宫。汉武帝时,黄河决于瓠子,使汲仁、郭昌发卒数万人塞瓠子决。帝自临决河,沈白马玉璧于河,令群臣从官自将军已下皆负薪置决河。瓠子既塞,乃筑宫其上,名曰宣房宫,故址在今河南濮阳县西南。见《史记.河渠书》。[24]大梁墟:《史记.魏公子列传赞》:“吾过大墟,求问其所谓‘夷门’。‘夷门’者,城之东门也。天下诸公子亦有喜士矣,然信陵君之接岩穴隐者,不耻下交,有以也。名冠诸侯,不虚耳。高祖每过之,而令民奉祠不绝也。”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弘治十一年(1498),举乡试第一。座主梁储奇其文,还朝示学士程敏政,相与赞叹。会试时,敏政以鬻题被劾,事延唐寅,下狱拷问,乃谪为吏,耻不就,归家益放浪。宁王宸濠厚币聘之,寅察其有异志,佯狂使酒,得放归。筑室桃花坞,日与客醉饮其中。有《六如居士全集》。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8-5 09:12
标题:
重修庐山白鹤观记.(明)王思任
庐山五老峰前有白鹤观,道士刘混成骑鹤飞升处也。唐高宗敕建此观,而宋学士苏瞻常独游此,观棋有诗。天启乙丑夏[1],山阴王思任来游,携其友沈三贤、陆士慎,徘徊于观之前后,拘池臼之水,烹云雾之茶,摘蔬造饭,薄饮追凉,相与歌呼乐甚。然而欷嘘感叹者继之,盖不胜今昔之俯仰焉。栋宇颓危,门棂不设,饥猪扰案,鸟鼠碎檐,虽长松历涧,依然瑟响,而蒿荆篱豆,迷阳岑莫,亡聊赖甚矣[2]。观主人李元丹乞留一言,以为兴复之藉,而适在浔阳[3],为题白鹤观说以贻。星子令陈巽言倡其事[4],郡教廉陶孔志为纠首以成之。崇祯壬申[5],任复为起部视榷鸠兹[6],而元丹复来,出孝廉手札征记。嗟呼!为兴之故,盖有数存,观不得刘道士不创也,不得苏学士不名也。而予与元丹之意,不得陈使君、陶孝廉等不复也。星渚瘠涩,虽未必能焕隆章灼,而亦称稍稍恢葺矣。然而元丹目尚冲然,腹犹未甚果然也,则请有以广人。
丹知白鹤之说乎?夫鹤者,九皞之骐骥,性必处阴,行必步斗,非仙人之友,则仙人之仆也。不则其分身而托焉者,不则其相齐州而寄焉也。费祎之楼也[7],介象之庙也[8],茅盈之帐也[9],丁令威之华表也[10],郑弘之射的也[11],浮邱之青田也[12],王乔之缑岭[13],而广成子之石穴也[14],皆鹤也,皆寄也。道士偶一乘之,遂遗云气,入层霄,视伛偻五老之馘项[15],不啻一迹爪其间,岂复知小儿辈复有土木事乎?子瞻聪明绝世,了元以为大愚[16],即骖鸾驾鹤,为不死人,犹属最下一乘。赤壁之游,自谓登仙羽化,而缟衣玄裳者笑谓其乐非真乐[17]。夫何知阖户昼寝之时,谁与棋者?非道士与羽客戏为君子军于流水古松之间,以嬲髯苏也耶[18]?噫嘻!子瞻诚大愚矣。然而子瞻不愚,胜固欣然,败亦可喜,胜不过三世诸佛,败不过九天仙子,诸佛仙子与我何有哉!且夫天地之间,有情者俱妄,无情者乃真,是故莫寿于古松流水,而道士与羽客皆短。日长境静,恍惚古初,不闻人声,但闻落子,非禅非玄,髯得之矣。如必从道士起见,则庐山亦匡续以后之名[19],未有续时,此山何所命名?而竟无人来往居处其下与?过而不留,住应无所,此为深于乐山者也。元丹能诗,可与言者,以此记归之。
注释:
[1]天启乙丑:天启五年(1625)。[2]亡:无。[3]浔阳:今江西九江。[4]星子:星子县,明属江西南康府。[5]崇祯壬申:崇祯五年(1632)。[6]起部:指工总,时王思任为工部主事。视榷:主管专卖之事。鸠兹:古地名,在今安徽芜湖。[7]费祎之楼:费祎,三国蜀人,相传死后登仙,驾黄鹤憩于黄鹤楼。[8]介象之庙:介象,三国吴人。《神仙传》:“介象死,吴先帝思之,以象所住屋为庙,时时往祭之,有白鹤来集坐上也。”[9]茅盈之帐:茅盈,汉代人,隐居句曲山修道,该山因被称为茅山。《神仙传》:“茅君在帐中与人言语,其出入,或发人马,或化为白鹤。“[10]丁令威之化华表:丁令威,参见《重游麻源三谷记》注[11]。[11]郑弘之射的:郑弘,山阴人,字巨君。曾采薪白鹤山,擂鼓遗箭还神人。神人问其所欲,郑弘告以若耶溪载薪为难,愿旦南风,暮北风。后果然。[12]浮邱:即浮邱公,古仙人,著有《相鹤经》。青田:山名,道教三十只洞天之一。[13]王乔之缑岭:王乔,即王子乔,古仙人。《列仙传》云:“王子乔见桓良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缑氏山头。至其果乘白鹤住山巅,望之不得到。”[14]广成子之石穴:广成子,传说黄帝时人。《墨客挥犀》曰:“崆峒山,广成子修道所,绝壁有石穴,谓之早鹤祠。”[15]五老:指庐山五老峰。馘:脸。[16]了元:宋僧人,号佛印。[17]“赤壁”三句:苏轼游赤壁,作前后二赤壁赋,《前赤壁赋》有“飘飘乎遗世独立羽化而成仙”之句,《后赤壁赋》有“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之句。[18]嬲:戏弄。髯苏:指苏荔。[19]匡续:即葳裕(一作匡俗)。南朝释慧远《庐山记略》云:“有匡裕先生者,出自殷周之际,……受道于仙人,共游此山,遂托室崖岫,即岩成馆,故时人谓其所止为神仙之庐,因以名山焉。”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8-5 09:12
标题:
重修忠肃于公墓记.(明)陈继儒
万历甲寅[2],武陵杨公[3],以御史奉命理两浙盐䇲[4],下车武林[5],首揭于忠肃公墓下,叹曰:“浙中伍大夫、岳武穆[6],与公鼎立而三,而公祠宇如陋巷矮屋。无论谒者伛偻几筵[7],有如公肃仪拥从出入庙中,讵此一丸土[8],能容数百万风车云马乎?”于是捐俸,命仁和令乔君[9],鸠聚工料[10],式增廓之[11],而此祠岿然,遂成湖上伟观。公属陈子碑而记之[12]。
大抵忠臣为国,不惜死,亦不惜名。不惜死,然后有豪杰不敢;不惜名,然后有圣贤之闷[13]。黄河之排山倒海,是其敢也;既能伏流地中万三千里,又能千里一曲,是其闷也。昔土木之变[14],裕陵北狩[15],公痛哭抗疏,止南迁之议,召勤王之师。虏拥帝至大同,至宣府,至京城下,皆登城谢曰:“赖天地宗社之灵,国有君矣。”此一见《左传》,楚人仗兵车,执宋公以伐宋,公子目夷令宋人应之曰:“赖社稷之神灵,吾国已有君矣。”楚人知虽执宋公,犹不得宋国,于是释宋公。又一见《廉颇传》,秦王逼赵王会渑池,廉颇送至境曰:“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又再见《王旦传》[16],契丹犯边,帝幸澶州[17],旦曰:“十日之内,未有捷报,当如何?”帝默默良久,曰:“立皇太子。”三者公读书得力处也。由前言之,公为宋之目夷;由后言之,公为廉颇、王旦,何也?
呜呼!茂陵之立而复废[18],废而复立,谁不知之?公之识,岂出王直、李侃、朱英下[19]?又岂出钟同、章纶下[20]?盖公相时度势,有不当言,有不必言者。当裕陵在虏,茂陵在储,拒父则卫辄[21],迎父则宋高[22],战不可,和不可,无一而可为制虏地也:此不当言也。此不当言也。裕陵既返,见济薨,郕王病[23],天人攸归,非裕陵而谁?又非茂陵而谁?明率百官朝请复辟,直以遵晦待耳:此不必言耳。若徐有贞、曹、石夺门之举[24],乃变局,非正局,乃劫局,非迟局,乃纵横家局,非社稷大臣局也。或曰:“盍去诸?”呜呼!公何可去也!公在则裕陵安,而茂陵亦安。若公诤之而公去之,则南宫之锢[25],后不将烛影斧声乎[26]?东宫之废,后不将宋之德昭乎[27]?公虽欲调郕王之兄弟,而实密护吾君之父子;乃知回銮,公功也;其他日得以复辟,公功也;复储,亦公功也。人能见所见,而不能见所不见。能见者,豪杰之敢;不见者,圣贤之闷。敢于任死,而闷于暴名,公真古大臣之用心也哉!
窃尝谓裕陵之返国,高皇帝不杀元顺帝之报也[28]。天生于忠肃以一社稷,高皇帝庙祀余阙之报也[29]。忠肃以谗死,报何居?夫使公功成身退,老死故乡,亦郭汾阳、李西平等耳[30]。镯镂之剑扬,而胥涛泣;风波之狱构,而岳庙尊;迎立外藩之冤酷,而于墓惨。公至是一腔热血,始真有洒处矣!今湖山之上,古冢累累,身死名灭,不可胜计。而东西往来于公之庙门者,登故垅,扫枯松,禁樵徼,哭英雄,又非独侍杨公一人而已。特侍御倡俸修墓,毖勒楹宇,垂百年馀,而表章忠贤之典始备,是不可以无记。
注释:
[1]忠肃于公:于谦,明浙江钱塘人,字廷益。永乐十九年进士。曾任监察御史,兵部右侍郎,后升兵部尚书。英宗正统十四年,瓦刺首领也先侵扰大同,英宗朱祁镇亲征,在土木堡兵败被俘。侍讲徐珵(后改名有贞)等主攻放弃北京南迁。于谦坚决反对,拥立英宗弟朱祁钰为景帝,主军务,击退也先军。景泰元年,也先请和。景泰四年,送还英宗。八年,徐贞、石亨等发动“夺门之变”,拥英宗复位,诬陷于谦谋逆,处死。成化年间昭雪,万历年间追谥忠肃。[2]万历甲寅:明神宗成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3]武陵杨公:指杨嗣昌。嗣昌,明湖广陵(今湖南常德)人。万历进士,崇祯十年官至兵部尚书。后因镇压张献忠起义军失败,畏罪自杀。[4]盐䇲:食盐者的户口册籍。[5]武林:即今杭州。[6]伍大夫、兵武穆:伍大夫,指春秋时吴国大夫伍子胥。兵武穆,指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孝宗时追谥武穆。[7]伛偻:腰背弯曲,此处指鞠躬致敬。[8]讵(jù):岂,表示反问。[9]仁和:地名,今属杭州市。[10]鸠集:聚集。[11]式:语助词,无意义。[12]陈子:作者陈继儒自称。[13]闷:烦忧、愤懣、沉默。[14]土木之变:指明英宗于正统十四年八月十五日在土木堡被蒙古瓦刺军所俘事件。[15]裕陵北狩:明英宗朱祁镇死后丧裕陵,因用裕陵指代英宗。北狩,被俘北上的讳和。[16]王旦:宋大名莘人。了子明。太平兴国五年进士。真宗朝,知枢密院,累官至宰相。在相位十馀年,务行故事,为真宗所信赖。《宋史》有传。[17]帝幸澶州:宋真宗景德元年,辽军深入宋境,朝廷震动。宰相寇准力排众议,定亲征之策,十一月真宗至澶州。[18]茂陵:明景帝朱祁钰死后葬于茂陵,因用以指代其人。[19]王直,字行俭,泰和人。明永乐二年进士。英宗正统八年为吏部尚书。曾力谏英宗亲征。景泰年间,也先求和,力主遣使迎还英宗。李侃,字希正,东安人。明正统七年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景泰年间,主张迎还英宗。景泰三年,景帝废原太子朱见深,李侃与朱英一同谏阻。朱英,字时杰,桂阳人。明正统十年进士,授御史。[20]钟同,字世京,吉安永丰人。明景泰二年举进士,次年授御史。景泰三年,景帝废被立为太子的英宗长子朱见深,改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景泰四年,朱见济死。钟同上书请复朱见深太子位。不久,礼部郎中章纶复上书请。次年八月,大理少卿廖庄又上书请立朱见深。景帝命将钟同、章纶下狱产。钟同被杖毙,章纶一直被监至英宗复位,始被释放。章纶,字大经,乐清人,正统四年进士。[21]拒父则卫辄:春秋时,卫灵公三十九年,太子蒯聩因与卫灵公夫人南子有仇,欲谋杀南子。卫灵公发觉,蒯聩出奔晋。四十二年夏,卫灵公卒,蒯聩之子辄被立为国君,即卫出公。六月,晋赵简子欲护送蒯聩回国。至边境,卫出公辄发兵击运其父蒯聩。[22]迎父则宋高:指宋高宗赵构谋求从金国迎还宋徽宗、钦宗。[23] 郕王:即明景帝朱祁钰,称帝前为郕王。[24]徐有贞:曹、石夺门之举:景泰八年正月十六日夜,左副都御史徐有贞、武清伯右都督石亨与宦官曹吉祥等,趁明景帝病重,带领一千卫兵,抢占宫城长安门,同时将被软禁在南宫的英宗用辇接至奉先殿,拥立其复位。[25]南宫之锢:宋释文莹《续湘山野录》记载,宋太祖赵匡胤病重时,将其弟赵光义如入寝宫,屏退侍者。众人遥见烛影下赵光义时而离席,又闻殿内有斧头剁地声。天将五更,宋太祖赵匡胤崩。后人因以烛影斧声赵光义杀兄夺位之疑案。[26]宋之德昭:指宋太祖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宋太宗赵光义于太平兴国四年,亲征灭北汉,接着却又败于契丹,因而对平灭北汉的有功将士未予封赏。赵德昭认为这样不妥。太宗怒斥道:“待你当了皇帝之后,再赏他们不迟!”赵德昭因而畏惧自杀。[27]高皇帝:指明太祖朱元璋。[28]余阙:元代庐州人,字廷心。先世唐兀人,居河西武威。元统进士,累官监察御史。至正十三年(1353)出守安庆,任都元帅、淮南行省左丞,与工巾军各部相拒数年。十七年冬,为陈友谅所围,次年城破身死。著有《青阳集》。[29]郭汾阳,指唐代将邻郭子仪。子仪,华州(今陕西华县)郑县人。以武举官至天德军兼九原太守。安禄山叛乱时,任朔方节度使,在河北击败史思明。唐肃宗即位,任关内河东副元帅,配合回纥兵收复长安、洛阳,因功封中书令,后又进封汾阳郡王。德宗时,尊为尚父,罢兵权。李西平,指唐将李晟。晟,字良器,洮州临潭(今属甘肃)人。初为西北边裨将,屡立战功,后调任神策军都将。唐德宗时率军讨伐藩镇田悦、朱滔、王武俊的叛乱;朱泚拳据长安,他回师讨平,收复长安。任凤翔、陇右节度使,兼四镇、北庭行营副元帅,封西平郡王。贞元三年,被解除兵权。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8-5 09:13
标题:
朱碧潭诗序.〔明〕王慎中
诗人朱碧潭君汶,以名家子,少从父薄游[1],往来荆湖豫章[2],泛洞庭、彭蠡、九江之间[3],冲簸波涛,以为壮也。登匡庐山[4],游赤壁[5],览古名贤栖遁啸咏之迹[6],有发其志,遂学为诗,耽酒自放。当其酣嬉颠倒,笑呼欢适,以诗为娱,顾谓人莫知我[7]。人亦皆易之[8],无以为意者。其诗不行于时。屋壁户牖[9],题墨皆满,涂污淋漓,以诧家人妇子而已。贫不自谋,家人诮之曰:“何物可憎,徒涴墙户[10],曾不可食,其为画饼耶[11]!”取笔砚投掷之,欲以怒君,冀他有所为。君不为怒,亦不变也。
一日,郡守出教[12],访所谓朱诗人碧潭者。吏人持教喧问市中,莫识谓谁,久乃知其为君也。吏人至门,强君入谒。君衣褐衣[13],窄袖而长裾,阔步趋府。守下与为礼,君无所不敢当,长揖上座。君所居西郊,僻处田坳林麓之交,终日无人迹。守独出访之。老亭数椽欹倾[14],植竹撑拄,坐守其下。突烟昼湿,旋拾槠叶,煨火烧笋,煮茗以饮守。皂隶忍饥诟骂门外,君若不闻。于是朱诗人之名,哗于郡中,其诗稍稍传于人口。然坐以匹夫交邦君[15],指目者众,讪疾蜂起[16]。而守所以礼君如彼其降,又不为能诗故。守父故与君之父有道路之雅[17],以讲好而报旧德耳。君诗虽由此闻于人,人犹不知重其诗,复用为谤。呜呼,可谓穷矣!
凡世之有好于物者,必有深中其欲,而大惬于心[18]。其求之而得,得之而乐,虽生死不能易,而岂有所计于外。诗之不足贾于时[19],以受资而取宠,君诚知之矣。若为闭关吟讽,冻饿衰沮而不厌,其好在此也。人之不知重其诗,焉足以挠其气,而变其所业哉!
君尝谒予,怀诗数十首为贽[20],色卑而词款[21],大指自喜所长,不病人之不知,而惟欲得予一言以为信也。岂其刻肠镂肺,酷于所嗜,虽无所计于外,而犹不能忘意于区区之名耶?嗟乎!此固君之所以为好也。君既死,予故特序其诗而行之,庶以不孤其意[22],岂以予文为足重君之诗于身后哉!
——选自《国学基本丛书》本《明文在》
注释:
[1]薄:发语词,无义。[2]荆湖豫章:指湖北、湖南、江西一带。[3]彭蠡:鄱阳湖的古称。[4]匡庐山:即江西九江的庐山。相传殷周之际的匡裕结庐隐居于此。故称匡庐。[5]赤壁:三国时孙权、刘备联军破曹操处,在今湖北嘉鱼县。另有苏轼游后作前后《赤壁赋》处,在今湖北黄州市。[6]栖遁:栖息遁世。[7]顾谓:只是说。[8]易之:轻视他。[9]牗(yǒu):窗户。[10]涴(wò):污染。[11]画饼:谓画饼充饥。[12]教:告示。[13]褐衣:粗布衣服。[14]欹(qī)倾:倾斜。[15]邦君:指太守,[16]疾:嫉妒。[17]道路之雅:指故旧之交。[18]惬(qiè):满足,畅悦。[19]贾于时:卖给时人。[20]贽:古代初见尊长时所送的礼品。[21]款:真诚,垦挚。[22]不孤:不辜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33编辑过]
译文:
诗人朱碧潭君,名汶,以名门世家子弟,少年时随同父亲出游,往来湖南、湖北、江西等地,泛舟洞庭湖、鄱阳湖、九江之间,颠簸在波涛之上,以为壮举。又登临庐山,游赏赤壁,观览古圣贤隐居逃世歌啸咏唱的遗迹,志气有所启发,于是学习做诗,饮酒放浪。每当酒醉高兴,呼叫欢笑,便要做诗,自得其乐,还说他人哪能了解于我。人们也都轻视他,不把他的诗当回事。他的诗不行于时,只有在自己家里的墙壁窗户上,写得满满的,涂得到处皆是,以此来唬弄家人孩子。自己贫穷得无法谋生,家里人讥笑他说:“你涂些什么东西,真讨人嫌,只会弄脏墙壁窗户,又不能吃,难道画饼充饥!”拿起笔砚往他身上掷去,想以此激怒他,让他别再做诗。他可不发怒,照旧做诗。
有一天,知府出了一张告示,要寻找所谓朱诗人碧潭的。差人拿着告示到市里喊问,没有人认识是谁,最后才知道是朱君。差人到门,强迫朱君去见知府。朱君穿了粗布衣服,窄袖子长下摆,大摇大摆地上了知府衙门。知府走下座位施礼迎接,朱君无所谓的样子,作一个揖就坐上宾之座。朱君住在府城西郊,地点荒僻,处于田头林尾地方,终日没有人迹。知府独去拜访他。他住的几椽老亭倾斜要倒,用竹竿撑住,让知府坐在下面。家里揭不开锅,捡一点储备的树叶,生起火来,煮几颗笋,烧水冲茶,款待知府。那些差役忍饥挨饿,在门外骂骂咧咧,朱君就像没有听见。于是朱诗人的名字,一府传开了,他的诗也稍稍有人看了。但是一个布衣同知府相交,大家的眼睛都盯上了,毁谤妒忌全来了。何况知府的所以降低身份给他礼遇,并不是因为他的诗写得好,而是因为知府的父亲与朱君的父亲是故旧之交,所以与朱君表示修好,报答旧日的交情。朱君的诗虽然由此为人们知晓,但是人们并不懂得看重他的诗,反而以此诽谤他。唉,真可说是穷到头了!
大凡世人对于某件事物特别喜爱,必定是这件事物深得其好,而大悦其心。他追求并得到这件事物,这得到的快乐,是生死也换不到的,哪里还去理会生死之外的事情呢?做诗不能像货物那样卖给人们,得到钱财,取欢于人,这道理朱君是很清楚的。但他情愿关门做诗,虽挨冻受饿,衰病失意,也不厌倦,就是因为这是他的爱好。人们不懂得看重他的诗,怎么能阻挠他的志气,改变他所从事的事业呢!朱君曾经来看我,送我几十首诗以为见面礼。他的态度很谦虚,谈话很诚恳,大概的意思是对做诗是很自信的,不怕人们不知道他,只求我讲一句话做证明。我想他这岂不是如此刻苦专心,爱好做诗,虽然不计较生死之外的事情,但还是不能忘怀于区区的小名吗?唉唉,这确实就是朱君的所以爱好之深了。朱君已经死了,我所以为他的诗写一篇序言,使他的诗行之于世,庶几不辜负他的好意,虽然我的文章说不上能够让他的诗见重于后世。
王慎中 (1509~1559)
字道思,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初号遵岩居士,更号南江,明.泉州晋江安海人,徙居泉州府城。生于明.正德四年(1509年),是著名的古文学家。
王慎中从小聪颖过人,4岁父母即教他吟诗、作对。14岁起从理学家易时中学习。易时中是理学名师蔡清高徒,在文坛上很有名气。他选授学生要求甚为严格,但对王慎中却非常器重。
嘉靖四年(1525年),王慎中17岁,即乡试中举。嘉靖五年(1526年)连捷进土(18岁)。同年回乡完婚。
嘉靖六年(1527年),王慎中假满回京,授户部主事,监兑通州。任内改革陈规陋习,力除积弊,清理仓廪,查办税蠹。同时体察漕运士卒民夫的疾苦,特加优抚周恤,粮食在转运中霉烂,从不责怪运卒,及时处理,分与军士,因而得到人们的拥戴,称赞他办事“廉仁练达”。空闲时间认真读书作文。
嘉靖八年(1529年),王慎中调礼部祠祭司。世宗建四郊举行郊祀,王慎中制大祀诗八章,文声大振。当时名士唐顺之、陈东、李开先、赵时春、任翰、熊过、屠应竣、 华察(华鸿山)、陆铨、江以达(江年波)、曾忭等都在部里任职,王慎中精古文词,得以互相切磋,学识大进。因文风相近,文学主张一致,自成一派,有“嘉靖八才子”之称。
嘉靖十年(1531年),王慎中出任广东主考官。在主持乡试中,他所作的卷面评语,准确精练,文辞雅丽,人争传诵。他亲自拔取的榜首解元林大钦,第二年会试高中头名状元,由此博得“慧眼识英才”的美誉。
嘉靖十二年(1533年),王慎中转主客司员外。时诏令在各部属员外郎中选可任翰林职的,众推王慎中。内阁大学士张孚敬想笼络他,暗示王慎中先往拜谒,王慎中不赴,曰:“吾宁失馆职,不敢失身。”遂不应选,而名声益著。
不久,改调吏部考功司员外郎,旋晋验封司郎中。时皇帝信方士,要封张衍庆官职,王慎中把原件封还,不肯执行,因而受到诘责,降为常州通判。
在常州通判任上,他勤于职守,整饬吏治。江苏巡抚郭宗臬对王慎中的才学非常赏识,刚好江阴县出缺,就委他署理江阴。王慎中一到任,就察访民情,兴利除弊。江阴地方有不少豪强势族,横行乡里,无恶不作,历任地方官员都不敢招惹他们。王慎中把一些罪恶昭彰的大恶霸拘捕归案,严加惩治,各地豪强闻风震慑,相戒敛迹。
江阴任满,王慎中先后迁升南京户部主事和礼部员外郎。清闲的衙门官,使他更有充裕的时间钻研学问。在南京,他与王龙溪等文人学土研究著名理学家王阳明的学说,从原来“文必秦汉”的尚古观念中解脱出来,趋向于唐宋文风,推崇北宋文学家曾巩、欧阳修等。
嘉靖十五年(1536年),王慎中出任山东提学佥事。任内致力端正学风,革除陋习,制定新的规章条例。规定生员进谒只行常礼,免去一切繁文缛节。同时,重视人才的发掘、培养与提拔,如驰名文坛的“后七子”李攀龙、后来位居宰辅的殷土儋,都是由他一手提拔出来的,由此,山东士子对王慎中十分尊崇。
不久,王慎中升江西参政。江西是著名学者王阳明讲学的地方。王慎中追寻王氏旧迹,经常往来于白鹿洞、鹅湖之间,与欧阳南野、邹守益、罗念庵、聂双江等学士交游讲学,阐发经学新义。
再迁河南布政司参政。时河南大饥,饿殍遍野。王慎中协同放赈大臣、户部侍郎王杲开仓发票,赈救饥民。王杲见王慎中办事干练,廉正有方,荐请朝廷重用。不想王慎中早年在礼部供职时,不屑于曲意奉承,得罪夏言。此时夏言已为首辅阁臣,发现奏请拔升王慎中的表章,压下不报。
嘉靖二十年 (1541年) ,王慎中33岁。时考核外任官员,王慎中的考核未及时报吏部,内批“不谨”,遂落职。
王慎中落职,朝野惊异,而他毫不介意。遂纵游淇水、太行、王屋、苏门、百泉、武当、衡山、武夷九曲等名山大川之间。得大自然之旨趣,文思为之一变,成为明代唐宋派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首先起来反对复古派的文学主张,推崇唐宋散文。
王慎中归家后,专事古文著作,对好学之士都勉励诱导,出入其门,交游、问学者很多,对泉州文风的影响特别大。 与俞大猷交谊颇深,互有诗文赠勉。俞的年龄大于王,却尊王为师。
嘉靖三十八年 (1559年) 病逝,年仅 51 岁,墓在南安三十四都竹洋乡。著有《遵岩集》二十五卷、《玩芳堂摘稿》等行世。
王慎中的文学贡献
自永乐以后,“台阁体”长期统治文坛,致内容贫乏,篇章冗赘,文风萎弱,给文学带来严重危机。 为了矫正这种流弊,弘治中,以李梦阳、何景明为首七人,结成一个文学集团,打起“复古”旗号,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风气所促,竟至于“物不古不灵,人不古不名,文不古不行,诗不古不成”。把秦汉的好文章拿来,刻意摹仿,从篇章结构到句法、词汇,完全着眼于形式的追求,即使损伤作品的内容也在所不惜。在文学内容上没有提出任何主张。“前七子”鼓吹一阵之后,终因其弱点而消歇。
王慎中为文,早年受“前七子”的影响,标榜秦汉,“徒知掇摭割裂以為多闻,模效依仿以为近古”(《遵岩集.再上顧未齋》)。二十八岁以后,始悟高谈秦汉、鄙薄唐宋的非是,认可唐宋大家欧阳修、曾巩等的作文手法,不受古人形式羁绊,言能达意。认为“学问文章如宋诸名公,皆已原本六经,軼绝兩汉”(《与汪直齋书》);“学六經史籍最得旨趣根源者,莫如韩、欧、曾、苏诸名家”(《寄道原弟书九》)。这就和李、王等盲目尊古、不读唐以后书的偏頗狹隘的论调不同。
他似乎看到秦汉文和唐宋文之间的继承发展关系。在唐宋文中,他特別推尊曾巩,认为曾文“信乎能道其中之所欲言,而不醇不该之蔽亦已少矣”(《曾南丰文粹序》)。
王慎中公开反对复古派的文学理论,明确提出自己的文学主张,倡导文崇唐宋,主张意定词立,文从字顺。他要求文章能“道其中之所欲言”,“直抒胸臆,信手写出”,即写出真精神,這就和以抄袭类比为能的擬古主义者有根本的区別。 王慎中写文章,先反复沉思,立意遣词,博而有条理,深而无穿凿,成章列队,琅琅上口。受他影响的有唐顺之,唐顺之初不服其说,久乃变而从之,天下并称“毗陵唐,晋江王”,与唐顺之、归有光并称明代三大散文家。
唐宋派的重要人物除王慎中、唐顺之、归有光外,还有第坤。他们给复古派以严重打击,给明代文坛增加几分生气。 唐顺之称王慎中为“二百年来中兴之文”。
但即使理论上如此之正确有力,文章表现得生意盎然,其主张仍然不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嘉靖中继起的以李攀龙、王世贞为首的“后七子 ”,就是这一流人物。他们变本加厉,又把复古运动余波,搅起一阵浪花。而攻击王慎中之主张最力的,正是王慎中出任山东提学佥事时识拔的山东秀才李攀龙。
尚书蒋德璟《读遵岩先生集》评论得很明白。他说:
“欧阳公 (欧阳修) 识苏子瞻,置第二,子瞻推重欧公不啻口。吾乡王道思(王慎中)先生,识李于鳞(李攀龙)先生,置第一,而于鳞讥毁亦不啻口。论者以此定二人优劣,非也。使于鳞之文果胜道思,如子瞻出永叔一头地,即毁之于师见薄,而于文示公犹未为过。今举世厌于鳞文,即元美(王世贞 )奉之最亲而晚年已有异议,大约如《史》、《汉》语,辅以赘牙而己,非真《史》、《汉》也。即元美戈猎五车,于今故亡所不综;辨史才高,而六经之学似亦惘惘。故学元美者,入门甚便,去古弥远。道思先生尝云:学马(司马迁)莫如欧(欧阳修),学班(班固)莫如曾 (曾巩),吾正是学马、班,岂学欧、曾哉。第其所学,非今人所谓学。今人何尝学马、班,止是每篇中抄得四五句《史》、《汉》,余皆举子对策与写柬寒温之套,而曰学马、班,亦可笑也。此语直为七子传神。然元美渊富故不易及,亦自成其元美。故余尝私论:明文以金华(宋濂)、北地(李梦阳)、晋江(王慎中)、太仓(王世贞)为四大家。而为晋江者,非沉酣经术,酿深力厚,独立间架,未易下手,政恐逗入第套、寒温蹊径耳。若于鳞不足论也!” (《明文海.卷132.述》)
王慎中的诗也风味隽永,因文的成就而相对逊色。
中国科学院中国文学史编写组编的《中国文学史》也评论说,前后七子的成就不高,大部分作品一般化,形式上的古色古香掩盖不了内容的苍白空虚。唐宋派对复古派的文风之弊深恶痛绝,批评十分尖锐 ,具有深刻的揭露意义。但是唐宋派仍摆脱不了道学思想的某些影响,当时的人对道学思想论调不感兴趣,因此战斗力受到一定的局限。又说,复古派大都有诗有文,而唐宋派偏重教文,在诗的方面无所建树,所以始终未能形成为一个强有力的反对派。
清.学者朱彝尊《静志居诗话》认为:“评明人诗者不及王道思,然道思五言,文理精密,足以嗣响颜(颜延之)、谢(谢灵运)。”
清代另一位评诗权威沈德潜,在《明诗别裁集》中也说:“(王慎中)五言古诗亦窥颜、谢堂庑,无一浅语滑语。”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8-5 09:13
标题:
拙效传.(明)袁宏道
石公曰[1]:“天下之狡于趋避者[2],兔也,而猎者得之。乌贼鱼吐墨以自蔽[3],乃为杀身之梯,巧何用哉?夫藏身之计,雀不如燕;谋生之术。鹳不如鸠,古记之矣。作《拙效传》。”
家有四钝仆[4]:一名冬,一名东,一名戚,一名奎。冬即余仆也。掀鼻削面,蓝眼虬须[5],色若绣铁[6]。尝从余武昌,偶令过邻生处,归失道,往返数十回,见他仆过者,亦不问。时年已四十余。余偶出,见其凄凉四顾,如欲哭者,呼之,大喜过望。性嗜酒,一日家方煮醪[7],冬乞得一盏,适有他役,即忘之案上,为一婢子窃饮尽。煮酒者怜之,与酒如前。冬伛偻突间[8],为薪焰所着,一烘而过,须眉几火。家人大笑,仍与他酒一瓶。冬甚喜,挈瓶沸汤中[9],俟暖即饮,偶为汤所溅,失手堕瓶,竟不得一口,瞠目而出。尝令开门,门枢稍紧[10],极力一推,身随门辟,头颅触地,足过顶上,举家大笑。今年随至燕邸[11],与诸门隶嬉游半载,问其姓名,一无所知。
东貌亦古,然稍有诙气。少役于伯修[12]。伯修聘继室时,令至城市饼。家去城百里,吉期已迫,约以三日归。日晡不至[13],家严同伯修门外望[14]。至夕,见一荷担从柳堤来者,东也。家严大喜,急引至舍,释担视之,仅得蜜一瓮。问饼何在,东曰:“昨至城,偶见蜜价贱,遂市之;饼价贵,未可市也。”时约以明纳礼,竟不得行。
戚、奎皆三弟仆。戚尝刈薪[15],跪而缚之,力过绳断,拳及其胸,闷绝仆地,半日始苏。奎貌若野獐,年三十,尚未冠[16],发后攒作一纽,如大绳状。弟与钱市帽,奎忘其纽,及归,束发如帽,眼鼻俱入帽中,骇叹竟日。一日至比舍[17],犬逐之,即张空拳相角,如与人交艺者,竟啮其指[18]。其痴绝皆此类。
然余家狡狯之仆,往往得过,独四拙颇能守法。其狡狯者,相继逐去,资身无策[19],多不过一二年,不免冻馁。而四拙以无过,坐而衣食,主者谅其无他,计口而受之粟[20],唯恐其失所也。噫,亦足以见拙者之效矣。
注释:
[1]石公:作者自号石公。[2]趋避:快走,逃避。[3]乌贼鱼:也称墨鱼或墨斗鱼。[4]钝:迟钝、愚笨。[5]虬须:卷曲的胡子。[6]绣:疑当作“锈”字。[7]醪(liáo):浊酒。[8]伛(yǔ)偻(lǚ):腰背弯曲。突:烟囱。这里指灶火。[9]挈(qè):提。[10]门枢:门上的转轴。[11]燕:北京。邸:官邸。[12]伯修:袁宏道的哥哥袁宗道,字伯修。[13]晡(bū):申时,下午三点至五点。[14]家严:父亲。[15]刈(yì)薪:割柴。[16]冠(guàn):古代男子二十要行成人礼。结发戴冠。[17]比舍:隔壁邻居。[18]啮(niè):(动物)用牙咬。[19]资身:养活自己。[20]粟:这里泛指口粮。
袁宏道(1568—1610),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湖广公安(今属湖北)人。万历二十年(1592)中进士。先后任过吴县知县、顺天府教授、国子监助教和礼部主事、吏部郎官等职。一生多次漫游各地名胜,写作了90余篇游记文,大都文笔隽秀,富有情趣。
他与兄宗道、弟中道号称“三袁”,被称为“公安派”的代表人物,在明代文坛占有重要地位。他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主张,要求诗文创作必须“从自己胸臆流出”,反对复古模拟。其散文清新活泼,不拘一格,自成一家。著作今有《袁宏道集笺校》,钱伯城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出版。
本文选自《袁宏道集笺校》卷十九,是作者万历二十七年(1599)至二十八年在北京时所作。作者以漫画的笔法、具体的事例,生动地描写了家中四位仆人。他们同样拙笨可笑,却同中有异,各具神态。作者在开篇和结尾处点明了文章的用意:巧之用与拙之效是相对而言的。巧者有时会引来不幸;而拙者也会有所得。作者借《拙效传》,表达了对为人处世之道的深沉感慨,文笔诙谐有趣,又耐人寻味。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8-5 09:14
标题:
自刻横塘集述.(明)茅元仪
先君为诸生祭酒时[1],与省内名士结秋水社于横塘。横塘在白苹红蓼之傍,而赵文敏之故宅也[2]。宅西为莲花庄,东为长桥,桥亘于月湖,即所谓水晶宫也。先君既贵,横塘之居不守,唯长桥数椽尚在莲花庄,后为朱君采侍御宅,省内推城居第一。
嗣后曹能始观察筑浮山堂于闽会城之郊,隔街为园。园因山因水,皆不事增饰,其奇石怪松,近胜于园者,远媚于堂。堂三楹,前后辟轩。前轩有池,颇广,为宽廊以翼其左,为花径以映其右,而隔街之松石峰岭皆倒影其中,省内又推郊居第一,名与莲花庄等。其地曰洪塘,闽方言即呼横塘。盖其水横亘于会城之外,有江心塔寺以为掩映。而芙蓉。方山、佛楼诸山,远峙近卫,会城实藉此水以为横蔽,谓之横塘亦宜。余至闽,能始丈人即授馆其处,较之黄州之东坡[3],惠州之白鹤[4],屡迁而得之,幸矣。故余诗即以横塘名集。
不数月,本州檄归。归日羁累蒲伏于公府,不能退守先人敝庐于乡,而郡中长桥数椽,已没入为他人有矣。不得已乃腵息其中,偪陋不能容膝[5],时假小舫棹里许,系于横江老柳之下,婆娑久之[6]。或曰:“此汝先君所植也。不知已易几主矣。”故归诗亦仍名“横塘”。前之“横塘”,犹江村之不敢忘伯顺,后之“横塘”,不敢忘先君所偃息也。合之共十卷。
注释:
[1]诸生:明清两代称已入学的生员。祭酒:学官名,汉代有博士祭酒,是博士之首。隋以后称国子监祭酒,是国子监的主管官。[2]赵文敏:即赵孟頫,卒谥文敏。赵湖州人,知此横塘亦在湖州。[3]东坡:在湖北省黄冈县东。苏轼贬官为黄州团练副使,筑室于此,自号东坡居士。[4]惠州:在今广东省南部、东江下游。白鹤:惠州峰名,苏轼绍圣间南谪时曾在此寓居。[5]偪陋:狭窄而简陋。[6]婆娑:盘桓。
茅元仪(1594—1644),字止生,号石民。崇祯中曾掌军务。有《西峰谈话》、《青油史漫》、《石民四十集》等作。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8-5 09:14
标题:
自题《秋冬之际草》.(明)谭元春
昔人言:“秋冬之际,尤难为怀[1]。”以之命篇,非是之谓也。何尝快,独无忧,予之不怀良易矣。
然则曷取焉?夫已冬而秋,不犹之方春而夏乎哉?鹦花藻野,则春同在夏矣;红黄振谷,则秋不遽冬矣。故君子际之以答岁也[2]。况独往苦少,同志苦多;泛则方舟,登或共屐;非甚喑滞[3],其何默焉。然当斯际也,以游则山澹澹而不至于癯[4],水岩岩而不至于嬉[5],故渊明所谓“良辰入奇怀”[6],灵运所谓“幽人尝坦步”[7],每临境下笔,皆抱此想矣。
注释:
[1]“秋冬”二句:语出《世说新语.言语》。[2]际:遇。[3]喑(yīn):缄默,不说话。[4]澹澹:恬静。[5]岩岩:高峻的样子。[6]“渊明”句:语出陶渊明诗《和刘柴桑》。[7]“灵运”句:语出谢灵运《登永嘉绿嶂山诗》。
本文选自《谭友夏合集》卷二十三。文章从“昔人言”引发出一番不同昔人的议论,说明秋冬之际的景致犹如“方春而夏”时,此时游览山水别是一种境界。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8-5 09:14
标题:
自为墓志铭.(明)徐渭
山阴徐渭者,少知慕古文词,及长益力。既而有慕于道,往从长沙公究王氏宗[1]。谓道类禅,又去扣于禅,久之,人稍许之,然文与道终两无得也。贱而懒且直,故惮贵交似傲,与众处不浼袒禓[2]似玩,人多病之,然傲与玩,亦终两不得其情也。
生九岁,已能为干禄文字,旷弃者十馀年,及悔学,又志迂阔,务博综,取经史诸家,虽琐至稗小,妄意穷及,每一思废寝食,览则图谱满席间。故今齿垂四十五矣,藉于学宫者二十有六年,食于二十人中[3]者十有三年,举于乡者八而不一售,人且争笑之。而己不为动,洋洋居穷巷,僦数椽储瓶粟者十年。一旦为少保胡公[4];罗致幕府,典文章,数赴而数辞,投笔出门。使折简以招,卧不起,人争愚而危之,而己深以为安。其后公愈折节,等布衣,留者盖两期,赠金以数百计,食鱼而居庐,人争荣机而安之,而己深以为危,至是,忽自觅死。人谓渭文士,且操洁,可无死。不知古文士以人幕操洁而死者众矣,乃渭则自死,孰与人死之。渭为人度于义无所关时,辄疏纵不为儒缚,一涉义所否,干耻诟,介秽廉,虽断头不可夺。故其死也,亲莫制,友莫解焉。尤不善治生,死之日,至无以葬,独馀收数千卷,浮磬二,研剑图画数,其所著诗若文若干篇而已。剑画先托市于乡人某,遗命促之以资葬,著稿先为友人某持去。
渭尝曰:余读旁书,自谓别有得于《首楞严》、《庄周》、《列御寇》若《黄帝素问》诸编[5]倘假以岁月,更用绎?,当尽斥诸注者缪戾,摽其旨以示后人。而于《素问》一书,尤自信而深奇。将以比岁昏子妇,遂以母养付之,得尽游名山,起僵仆,逃外物,而今已矣。渭有过不肯掩,有不知耻以为知,斯言盖不妄者。
初字文清,改文长。生正德辛巳[6]二月四日,夔州府同知讳鏓庶子也。生百日而公卒,养于嫡母苗宜人者十有四年。而夫人卒,依于伯兄讳淮者六年。为嘉靖庚子[7],始籍于学。试于乡,蹶。赘于潘,妇翁薄也,地属广阳江。随之客岭外者二年。归又二年,夏,伯兄死;冬,讼失其死业。又一年冬,潘死。明年秋,出僦居,始立学。又十年冬,客于幕,凡五年罢。又四年而死,为嘉靖乙丑[8]某月日,男子二:潘出,曰枚;继出,曰杜,才四岁。其祖系散见先公大人志中,不书。葬之所,为山阴木栅,其日月不知也,亦不书。铭曰:
杼全婴[9],疾完亮[10],可以无死,死伤谅[11]。兢系固[12],允收邕[13],可以无生,生何凭。畏溺而投早嗤渭[14],即髡而刺迟怜融[15]。孔微服[16],箕佯狂[17]。三复《蒸民》,愧彼“既明”[18]。
注释:
[1]长沙公:季本(1485—1563),字明德,号彭山,山阴人,曾任长沙府,为王阳明门人。王氏宗:指王阳明学说。王阳明即王守仁(1472—1528),明哲学家、教育家。在明代中期以后,阳明学派影响很大。[2]不浼袒褐:《孟子.公孙丑上》:“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裼裸䄇于我侧,尔焉能浼我哉?”浼(měi每),污染、玷污。袒裼(xī锡),赤身露体。此句意谓虽别人在旁边赤身露体,也不以为意,不怕会被玷污。[3]食于二人中:徐渭被录取为山阴县学生员。山阴县学有廪膳生员二十人。[4]少保胡公:即胡宗宪,明嘉靖年间浙江巡抚,因抗击倭寇有功,被加右都御史衔,后得罪下狱死。[5]《首楞严》:佛经名,全称《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省称《楞严经》。《庄周》:即《庄子》。《列御寇》:即《列子》。《黄帝素问》:古医书名。《隋书.经籍志》著录。一名《黄帝内经素问》。书内记黄帝与岐伯相问答,故以《素问》为名。[6]正德辛巳:明武宗正德十六年(1521)。[7]嘉靖庚子:明世宗嘉靖十九年(1540)。[8]嘉靖乙丑: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9]杼全婴:杼,崔杼,战国时齐臣。婴,晏婴。《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载:崔杼弑其君,晏子启门而入,枕尸股而哭,崔杼释而不杀,后晏子与崔杼盟。这里是说崔杼成全了晏婴的志节。[10]疾完亮:亮,指晋庚亮。《晋书.庚亮传》:“王敦既有异志,内深忌亮,而外崇重之。亮忧惧,以疾去官。”[11]谅:诚直,忠信。[12]兢系固:兢,种兢。固,班固(公元32—92),东汉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字孟野,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后汉书.班固传》:“衩,洛阳令种兢尝行,固奴干其车骑,吏推呼之,奴醉骂,兢大怒,畏宪不敢发,心衔之。及窦氏宾客皆逮考,兢因此捕系固,遂死狱中。”窦氏指窦宪。 [13]允收邕:允,王允;邕,蔡邕,均后汉人。《后汉书.蔡邕传》:“及卓被诛,邕在司徒王允坐,殊不意言之而叹,有动于色。允勃然叱之,即收付廷尉治罪。邕陈辞谢。乞黥首刖足,继成汉史。士大夫多矜救之,不能得……邕遂死狱中。”[14]渭:未详,疑即作者自称。[15]既髡而刺迟怜融:融,马融,东汉人。《后汉书.马融传》:“先是融有事忤大将军梁冀旨,冀讽有司奏融在郡贪浊,免官,髡徙朔方。自刺不殊,得赦还。”[16]孔微服:孔,孔子。《孟子.万章上》:“孔子不悦于鲁卫,遭宋桓司马,将要而杀之。微服而过宋”。微服,为隐蔽身分而更换平民衣服,使人不识。[17]箕佯狂:箕,箕子,殷纣王的伯叔父,或云纣的庶兄。《史记.宋微子世家》:“纣为淫泆,箕子谏,不听。人或曰:‘可以去矣。’箕子曰:‘为人臣谏不听而去,是彰君之恶而自说于民,吾不忍为也。’乃被发佯狂而为奴。”[18]《蒸民》:即《诗.大雅.烝民》。周宣王命樊侯仲山甫筑城于齐,尹吉甫作诗送行。诗有“既明且哲,以保其身”之语,谓仲山甫既明白事理,又有智慧,以保全他的一身。徐渭再三诵此诗句,自愧不能做到。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8-5 09:15
标题:
自为墓志铭.(明)张岱
蜀人张岱,陶庵其号也。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橘虐[1],书蠹诗魔,劳碌半生,皆成梦幻。年至五十,国破[2]家亡,避迹山居,所存者破床碎几,折鼎病琴,与残书数帙,缺砚一方而已。布衣蔬食,常至断炊。回首二十年前,真如隔世。
常自评之,有七不可解:向以韦布[3]而上拟公侯,今以世家而下同乞丐,如此则贵贱紊矣,不可解一;产不及中人,而欲齐驱金谷[4],世颇多捷径,而独株守於陵[5],如此则贫富舛矣,不可解二;以书生而践戎马之场,以将军而翻文章之府,如此则文武错矣,不可解三;上陪玉帝而不谄,下陪悲田院[6]乞儿而不骄,如此则尊卑溷矣,不可解四;弱则唾面而肯自干,强则单骑而能赴敌,如此则宽猛背矣,不可解五;争利夺名,甘居人后,观场游戏,肯让人先,如此则缓急谬矣,不可解六;博弈摴蒱[7],则不知胜负,啜茶尝水,则能辨渑淄[8],如此则智愚杂矣,不可解七。有此七不可解,自且不解,安望人解?故称之以富贵人可,称之以贫贱人亦可;称之以智慧人可,称之以愚蠢人亦可;称之以强项人[9]可,称之以柔弱人亦可;称之以卞急人可,称之以懒散人亦可。学书不成,学剑不成,学节义不成,学文章不成,学仙学佛,学农学圃俱不成,任世人呼之为败家子,为废物,为顽民,为钝秀才,为瞌睡汉,为死老魅也已矣。
初字宗子,人称石公,即字石公。好著书,其所成者有《石匮书》、《张氏家谱》、《义烈传》、《琅環文集》、《明易》、《大易用》、《史阙》、《四书遇》、《梦忆》、《说铃》、《昌谷解》、《快园道古》、《傒囊十集》、《西湖梦寻》、《一卷冰雪文》行世。
生于万历丁酉[10]八月二十五日卯时,鲁国相大涤翁之树子也[11],母曰陶宜人。幼多痰疾,养于外大母马太夫人者十年。外太祖云谷公[12]宦两广,藏生牛黄丸盈数簏,自余囡地以至十有六岁,食尽之而厥疾始廖。六岁时,大父雨若翁携余之武林[13],遇眉公先生[14]跨一角鹿,为钱塘[15]游客,对大父曰:“闻文孙善属对,吾面试之。”指屏上李白骑鲸图[16]曰:“太白骑鲸,采石江边捞夜月[17]。”余应曰:“眉公跨鹿,钱塘县里打秋风。”眉公大笑起跃曰:“那得灵隽若此,吾小友也。”欲进余以千秋之业,岂料余之一事无成也哉?
甲申[18]以后,悠悠忽忽,既不能觅死,又不能聊生,白发婆娑,犹视息人世。恐一旦溘先朝露,与草木同腐,因思古人如王无功、陶靖节、徐文长皆自作墓铭[19],余亦效颦为之。甫构思,觉人与文俱不佳,辍笔者再。虽然,第言吾之癖错,则亦可传也已。曾营生圹于项王里之鸡头山[20],友人李研斋题其圹曰:“呜呼,有明著述鸿儒陶庵张长公之圹。”伯鸾高士,冢近要离[21],余故有取于项里也。明年,年跻七十,死与葬,其日月尚不知也,故不书。铭曰:
穷石崇,斗金谷[22]。盲卞和,献荆玉[23]。老廉颇,战涿鹿[24]。赝龙门,开史局[25]。馋东坡,饿孤竹[26]。五羖大夫,焉能自鬻[27]。空学陶潜,枉希梅福[28]。必也寻三外野人[29],方晓我之衷曲。
注释:
[1]茶淫橘虐:意即喜爱品茶和吃橘子。淫、虐都是过分地、无节制地品尝和食用。[2]国破:指1644年明朝的覆灭。[3]韦布:韦带布衣。韦带为古代贫残之人所系的无饰皮带。布衣指平民所穿的粗陋衣服。这里指平民身分。[4]金谷:地名,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北。晋代的石崇非常富有而又奢侈,他在这里修建了一座非常富丽的别墅,世称金谷园。这里代指石崇。[5]於陵:战国时齐国的城邑,在今山东省邹平县东南。齐国的陈仲子曾经隐居此地。这里用以比喻自己过着隐居的生活。[6]悲田院:也写作卑田院。佛教以施贫为悲田,所以称救济贫民的机构为悲田院,后来又用以指乞丐聚居的地方。[7]博弈摴蒱:博,六博,古代的一种棋戏。弈,围棋。博弈,泛指下棋。摴蒱,博戏名,以掷骰决胜负。后泛称赌博为摴蒱。[8]渑淄:两条河的名字。这两条河均在山东省,传说它们的水味不同,合到一起则难以辩别,惟春秋时齐国的易牙能分辩。见《列子.说符》。[9]强项:不肯低头,形容刚强正直、不屈服。[10]万历丁酉:即明神宗万历二十五年(1597)。[11]鲁国相:鲁,明藩王所封国名。国相,汉代的藩国,有国相这一官职负责该国的行政事务。张岱的父亲曾任鲁献王的右长史,其职务相当于汉朝的国相,故云。大涤翁:张岱的父亲,名张耀芳,字尔弢,号大涤。树子:“妻所生的儿子,区别于妾所生的儿子。[12]外太祖:外曾祖父。云谷:张岱的外曾祖父陶某的字或别号。[13]雨若:张岱祖父汝霖的字。武林:古代杭州的别称。[14]眉公:陈继儒(1558—1639),字仲醇,号眉公,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明代的文学家、书画家。[15]钱塘:即今杭州市。历史上曾在这里设置县一级行政机构。[16]李白骑鲸:传说李白曾骑着鲸鱼远游海外仙岛。[17]采石:即采石矶,在今安徽省马鞍山市长江东岸。相传李白在这里喝醉了酒,因喜爱江中的月影,便到江中捞月,以致溺水而死。[18]甲申:即明思宗崇祯十七年(1644)。这一年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攻进北京,明王进覆灭;后清兵入关,夺取了政权。[19]王无功:王绩(585-644),字无功,隋唐之际的诗人,有《自作墓志文》。陶靖节:陶渊明(365?-427),名潜,字元亮,死后,人们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时期的大诗人,有《自祭文》。徐文长:徐渭(1521-1593),字文长,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代的文学家、书画家,有《自为墓志铭》。[20]生圹:生前预造的墓穴,项王里:即项里山,在绍兴西南三十里,传说项王曾避仇于此,下有项羽祠。[21]伯鸾:东汉的梁鸿,字伯鸾,博学有气节,隐居不仕,所以称他为高士。他很崇敬春秋时的刺客要离,所以要在死后埋葬在要离的坟墓附近。[22]“穷石崇”二句:晋代的巨富石崇,曾在金谷园和王恺、羊琇等人斗富。这里张岱以穷石崇自比。[23]“盲卞和”二句:卞和,春秋时楚国人。他在荆山中得到一块璞,献给楚厉王,厉王让玉工辩识,说是石头,以欺君罪砍掉了卞和的左脚。后来楚武王即位,卞和再次献璞,又按欺君之罪砍了他的右脚。等到楚文王即位,卞和抱璞而哭,直哭到眼中流血。文王让玉工将璞剖开,果然得到了宝玉。[24]“老廉颇”二句:廉颇,战国时赵国名将,后因赵王听信谗言,被迫逃亡魏国。秦攻赵,赵王想重新起用廉颇,派人去魏国察看廉颇身体状况,使者受了廉颇仇人的贿赂,回来报告说:廉颇老了。赵王说不再召还廉颇。涿鹿,今河北涿鹿县,相传是当年黄帝消灭蚩尤的地方。[25]“赝龙门”二句:赝,假。龙门,地名,在今山西省河津县。司马迁出生在这里,所以后人常以龙门代称司马迁。作者曾著一部纪传体的明史,名《石匮书》。[26]“馋东坡”二句:东坡,苏轼的号。相传苏轼好吃,所以称他为馋东坡。孤竹,指孤竹君的两个儿子伯夷、叔齐,他们不赞成周武王伐纣,因此在周王朝建立后,不食周粟,饿死在首阳山。[27]五羖大夫:即百里奚,春秋时虞国人,晋灭虞,被虏,后又被楚国边境老百姓抓走。秦穆公知道他很能干,用五张羖羊的皮把他买来,相秦七年,使秦成为诸侯的霸主。人称五羖大夫。[28]梅福:字子真,西汉末寿春(今安徽寿县)人。王莽专权,他弃家出走,传说他后来成了仙人。[29]三外野人:南宋诗人郑思肖宋亡后隐居吴下,自称三外野人。
张岱(1597—1679),明末清初文学家。字宗子、石公,号陶庵,浙江山阴(今绍兴)人,侨寓杭州。清兵南下,入山隐居著书。文笔清新,时杂诙谐,作品多写山水景物、日常琐事,不少作品表现其明亡后怀旧感伤情绪。所著有《琅環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又有《石匮书》,现存《石匮书后集》,记载崇祯至南明史事。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8-5 09:15
标题:
自序.(明)艾南英
予年十有七以童子试受知于平湖李养白先生[1],其明年春为万历庚子[2],始籍东乡县学[3],迄万历己未[4],为诸生者二十年[5],试于乡闱者七年[6],饩于二十人中者十有四年[7]。所受知邑令长凡二人[8],所受知郡太守凡三人[9],所受知督学使者凡六人[10]。于是先后应试之文积若干卷,既删其不足存者,而其可存者,不独虑其亡佚散乱,无以自考,又重其皆出于勤苦忧患惊怖束缚之中,而且以存知己之感也。乃取而寿之梓[11],而序其所以梓之之意。
曰:嗟乎,备尝诸生之苦,未有如予者也。旧制,诸生于郡县,有司按季课程[12],名季考;及所部御史入境[13],取其士十之一而校之[14],名观风。二者既非诸生黜陟进取之所系[15],而予又以懒慢成癖,辄不及与试。独督学使者于诸生为职掌其岁考,则诸生之黜陟系焉,非患病及内外艰[16],无不与试者。其科考则三岁大比[17],县升其秀以达于郡,郡升其秀以达于督学,督学又升其秀以试于乡闱。不及是者,又有遗才大收以尽其长[18],非是涂也[19],虽孔孟无由而进。故予先后试卷,尽出是二者。试之日,衙鼓三号,虽冰霜冻结,诸生露立门外。督学衣绯坐堂上[20],灯烛辉煌,围炉轻暖自如。诸生解衣露足,左手持笔砚,右手持布袜,听郡县有司唱名,以次立甬道,至督学前。每诸生一名,搜检军士二名,上穷发际,下至膝踵,倮腹赤踝,为漏数刻而后毕[21]。虽壮者,无不齿震冻栗,腰以下,大都寒冱僵裂[22],不知为体肤所在。遇天暑酷烈,督学轻绮荫凉,饮茗挥箑自如[23]。诸生什佰为群,拥立尘坌中[24],法既不敢执扇,又衣大布厚衣,比至就席,数百人夹坐,烝熏腥杂[25],汗淫浃背,勺浆不入口,虽设有供茶吏,然率不敢饮,饮必朱钤其牍[26],疑以不弊,文虽工,降一等,盖受困于寒暑者如此。既就席,命题。题以一教官宣读,便短视者[27],一书牌上,吏执而下巡,便重听者[28]。近废宣读,独以牌书某学某题[29],一日数学,则数吏执牌而下。而予以短视,不能见咫尺,必屏气嗫嚅询傍舍生[30],问所目。而督学又望视台上,东西立瞭高军四名[31],诸生无敢仰视四顾、丽立伸欠[32]、倚语侧席者[33]。有则又朱钤其牍,以越规论,文虽工,降一等。用是腰脊拘困[34],虽溲溺不得自由[35],盖所以系其手足便利者又如此。所置坐席,取舍工吏,吏大半侵渔所费[36],仓卒取办临时,规制狭迫,不能舒左右肱[37],又薄脆疏缝,据坐稍重,即恐折仆[38],而同号诸生常十余人,虑有更号,率十余坐以竹联之。手足稍动,则诸坐皆动,竟日无宁时,字为跛踦[39]。而自闽中一二督学重怀挟之禁[40],诸生并不得执砚。砚又取给工吏,率皆青刓顽石[41],滑不受墨,虽一事足以困其手力。不幸坐漏痕承檐所在[42],霖雨倾注,以衣覆卷,疾书而毕事。盖受困于胥吏之不谨者又如此[43]。比阅卷,大率督学以一人阅数千人之文。文有平奇虚实、烦简浓淡之异,而主司之好尚亦如之[44],取必于一流之材,则虽宿学不能无恐[45],而予常有天幸然。高下既定,督学复衣绯坐堂上,郡县有司候视门外,考官立阶下,诸生俯行以次至几案前,跽而受教[46],噤不敢发声。视所试优劣,分从甬道西角门以出。当是时,其面目不可以语妻孥。盖所为拘牵文法以困折其气者又如此。嗟乎!备尝诸生之苦,未有如予者也。
至入乡闱,所为搜检防禁,囚首垢面,夜露昼暴,暑暍风水之苦[47],无异于小试[48]。独起居饮食稍稍自便。而房司非一手[49],又皆簿书狱讼之余[50],非若督学之静专屏菅[51],以文为职。而予七试七挫,改弦易辙,智尽能索。始则为秦汉子、史之文,而闱中目之为野;改而从震泽、毗陵成弘先正之体[52],而闱中又目之为老[53];近则虽以《公》、《穀》、《孝经》、韩、欧、苏、曾大家之句[54],而房司亦不知其为何语。每一试已,则登贤书者虽空疏庸腐、稚拙鄙陋[55],犹得与郡县有司分庭抗礼。而予以积学二十余年,制艺自鹤滩、守溪下至弘、正、嘉、隆大家[56],无所不究;书自六籍、子、史[57],濂、洛、关、闽[58],百家众说,阴阳、兵、律[59],山经、地志,浮屠、老子之文章[60],无所不习,而顾不得与空疏庸腐、稚拙鄙陋者为伍。每一念至,欲弃举业不事,杜门著书,考古今治乱兴衰之故,以自见于世,而又念不能为逸民以终老。嗟乎!备尝诸生之苦,未有如予者也。
古之君子有所成就,则必追原其扬历勤苦之状以自警,上至古昔圣人,昌言交拜[61],必述其艰难创造之由。故曰:逸能思初,安能惟始。故予虽事无所就,试卷亦鄙劣琐陋不足以存,然皆出于勤苦忧患惊怖束缚之中,而况数先生者,又皆今世名人居公,而予以一日之艺,附弟子之列。语有之:知己重于感恩。今有人于此,衣我以文绣,食人以稻粱[62],乐我以台池鼓钟,然使其读予文而不知其原本圣贤,备见古今与道德性命之所在,予终不以彼易此,且予淹困诸生,既无以报知己,而一二君子,溘先逝者,又无以对先师于地下。以其出于勤苦忧患惊怖束缚之中,而又以存知己之感,此试卷之所为刻也。若数科闱中所试,则世皆以成败论人,不欲尘世人之耳目,又类好自表见[63],形主司短长,故藏而匿之。然终不能忘其姓名,騊儿五岁能读书[64],将封识而使掌之。曰:此某司理、某令尹为房考时所摈也[65]。既以阴志其姓名[66],而且使騊儿读而鉴,鉴而为诡遇以逢时[67],无如父之拙也。
注释:
[1]童子试:亦称童生试。明、清两代取得生员(秀才)资格的入学考试。平湖:今属浙江。[2]万历庚子: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3]籍:入学籍。[4]万历己未:万历四十七年(1619)。[5]诸生:明代称已入学的生员。[6]乡闱:也称乡试。明代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会举行的考试。中者称为举人。[7]饩(qì):赠送人的粮食。明代每月赠给生员廪米六斗,以补助生活。人数有限制。[8]邑令长:指县一级的行政长官。[9]郡:比县高一级的行政区划。太守:一郡行政的最高长官。[10]督学使者:由朝廷派往各省主持童生、生员考试的官员。[11]寿之梓:刻印成书以使其流传久远。梓:雕板。[12]按季课程:每三个月考试一次,检测学习进程。[13]所部御史:巡抚。[14]校:考查。[15]黜陟(zhì):降升。[16]岁考:督学使者巡回所属举行的考试,以六等定诸生优劣。内外艰:父母去世。[17]科考:乡试前,各省督学使者巡回所属举行的考试。生员须科考合格才能应本省乡试。大比:指乡试。[18]遗才大收:凡因故未参加科考的生员,可以参加一次补考。称“录遗”或“大收”。[19]涂:同“途”。[20]衣绯:穿着大红颜色的官服。[21]为漏数刻:历时数刻。[22]寒冱(hù):寒冷冻结。[23]箑(jié):扇子。[24]尘坌(bèn):灰尘。[25]烝熏:即蒸熏。热气。[26]朱钤(qián):盖红色印记。牍:试卷。[27]短视:近视。[28]重听:听觉不灵。[29]某学:某县学。[30]嗫嚅:窃窃私语。[31]瞭高军:站在高处瞭望、监督考场的军士。[32]丽立:偶立,并立。[33]倚语:侧身与人说话。[34]用是:因此。[35]溲溺:小便。[36]侵鱼:以不正当手段谋取财物。[37]肱(gōng):手臂从肘至腕的部分。[38]折:折断。仆:跌倒。[39]跛踦:歪斜不正。[40]怀挟之禁:禁止挟带物件。[41]刓(wán):凿刻。[42]漏痕承檐所在:漏雨处或屋檐处。[43]胥吏:在官府中办理文书的小吏。[44]主司:主试官。[45]宿学:积学、饱学之士。[46]跽(jì):长跪。[47]暑暍(hē):暑热。[48]小试:此指前文所说的科考和岁考。[49]房司:房考官。房考官先阅卷后,择优推荐给主考官。[50]簿书狱讼之余:本分工作以外的事。[51]静专屏营:专注认真。[52]震泽:王鏊,明宪宗成化年间乡试、会试皆第一。有《震泽集》。毗陵:指毗陵郡的唐顺之。明世宗嘉靖中会试第一。成弘:成化、弘治年间。先正:先贤。[53]老:过时。[54]《公》:《公羊传》。《穀》:《穀梁传》。韩:韩愈。欧:欧阳修。苏:苏洵、苏轼、苏辙。曾:曾巩。[55]登贤书:指乡试中式。[56]制艺:时文。即八股文。鹤滩:钱福的号。弘治中试礼部廷对皆第一。守溪:王鏊,字守溪。弘、正、嘉、隆:弘治、正德、嘉靖、隆庆,皆明代年号。[57]六籍:即六经。指《诗》、《书》、《礼》、《易》、《乐》、《春秋》。[58]濂、洛、关、闽:宋代理学家周敦颐(时称濂溪先生)、程颢、程颐(二程为洛阳人)、张载(曾居关中讲学)、朱熹(侨居建州,今福建建瓯)。[59]阴阳:阴阳五行家的学说。兵:兵法。律:律历。[60]浮屠:佛经。[61]昌言交拜:《尚书.大禹谟》:禹听到昌言(有益的话),总是拜而受之。[62]食(sì):喂养。[63]表见:表现。[64]騊(táo)儿:艾南英长子,名斯騊。[65]司理、令尹:这里指乡试时的房考官。[66]阴志:暗记。[67]诡遇:典出《孟子.滕文公》。后指以不正当的方法追求功名富贵。
艾南英(1583—1646),字千子,东乡(今江苏省东乡县)人。万历末,与同郡章世纯、罗万藻、陈际泰以兴起时文为任,世人翕然宗之,称为“罗、章、陈、艾”。天启四年(1624)始举于乡,因对策有讥刺魏忠贤语,罚停三课。崇祯初,诏许会试,卒不第。两京陷,入闽,唐王召见,陈《十可忧疏》,授兵部主事,改御史。
曾组织带有政治性的文学集社,号豫章社。倡导效法唐宋派归有光的散文,反对文学复古运动。著有《天傭子集》十卷。本文选自《天傭子集》卷二。这是作者为自刻试卷集所写的序,作者以自己“为诸生二十年”,参加多种考试的经历,详细描述了考试时诸生所遭受的种种磨难。作者以极为沉郁痛心的笔调反复感叹“备尝诸生之苦,未有知予者也”,所刻试卷“皆出于勤劳忧患惊怖束缚之中”。文章客观上披露了科举制度的腐朽黑暗、埋没人才的事实。
作者:
塌爷门下行走
时间:
2009-8-5 09:16
标题:
尊卢沙(又名大言).(明)宋濂
秦有尊卢沙者,善夸谈,居之不疑。秦人笑之,尊卢沙曰:“勿予笑也,吾将说楚以王国之术。”翩翩然南。
迨至楚境上[1],关吏絷之[2]。尊卢沙曰:“慎毋絷我,我来为楚王师。”关吏送诸朝。大夫置馆之,问曰:“先生不鄙夷敝邑[3],不远千里,将康我楚邦[4]。承颜色日浅[5],未敢敷布腹心;他不敢有请,姑闻师楚之意何如?”尊卢沙怒曰:“是非子所知!”大夫不得其情,进于上卿瑕[6]。瑕客之,问之如大夫。尊卢沙愈怒,欲辞去。瑕恐获罪于王,亟言之。
王趣见[7],未至,使者四三往。及见,长揖不拜[8],呼楚王谓曰:“楚国东有吴越,西有秦,北有齐与晋,皆虎视不瞑[9]。臣近道出晋郊,闻晋约诸侯图楚,刑白牲[10],列珠盘玉敦[11],歃血以盟曰[12]:‘不祸楚国[13],无相见也!’且投璧祭河,欲渡。王尚得奠枕而寝耶?”楚王起问计。尊卢沙指天曰:“使尊卢沙为卿,楚不强者,有如日[14]!”王曰:“然敢问何先?”尊卢沙曰:“是不可空言白也。”王曰:“然。”即命为卿。
居三月,无异者。已而晋侯帅诸侯之师至,王恐甚,召尊卢沙却之。尊卢沙瞠目视,不对。迫之言,乃曰:“晋师锐甚,为王上计,莫若割地与之平耳[15]。”王怒,囚之三年,劓而纵之[16]。
尊卢沙谓人曰:“吾今而后知夸谈足以贾祸[17]。”终身不言。欲言,扪鼻即止。
君子曰:战国之时,士多大言无当,盖往往藉是以媒利禄。尊卢沙,亦其一人也。使晋兵不即止[18],或可少售其妄,未久辄败,亦不幸矣哉!历考往事,矫虚以诳人[19],未有令后者也。然则尊卢沙之劓,非不幸也,宜也。
——选自《四库全书》本《宋文宪集》
注释:
[1]迨:及,等到。[2]贽(zhí)拘禁。[3]敝邑:古时谦称自己的国家。[4]康:昌盛,壮大。[5]承颜色:意谓幸得见面,客套话。[6]上卿:三代时,天子和诸侯都设有上、中、下三卿。上卿最为尊贵。瑕:人名。[7]趣:同“促”,催促。[8]长揖:拱手自上而至极下为长揖。[9]瞑:闭眼。[10]刑白牲:宰白马,作盟誓的牺牲。[11]珠盘玉敦:用珠玉装饰的盘和敦。[12]歃(shà)血:古代会盟时,双方口含牲畜之血或以血涂口旁,表示信誓,就称为歃血。[13]祸:损害。[14]有如日:这是指着太阳发誓的话,以示信。[15]平:讲和。[16]劓(yì):古代割掉鼻子的刑罚。[17]贾(gǔ)祸:招祸。[18]止:到。[19]矫虚:弄虚作假。
译文:
秦国有一个叫尊卢沙的人,好说大话,并且处在这种情况下还对自己深信不疑。秦国人笑他,尊卢沙说:“不要嘲笑我,我将要向楚王陈说统治国家的方法。”于是,飘飘然地向南方的楚国走去。
等他到达楚国的边境,把守边关的官吏拘捕了他。尊卢沙说:“当心!千万不要拘捕我,我是来当楚王的老师的。”边关守吏送他到朝廷上。大夫把他安置在宾馆里,问他说:“先生不轻视我们偏远的国家,不以千里为远,来扶助壮大我们楚国。有幸和您接触的时间还不长,不敢倾吐自己的心里话。其他事不敢多问,暂且想听听您来做楚王老师的想法如何?”尊卢沙发怒说:“这不是你所能知道的!”大夫打听不到尊卢沙的真实意图,只是把他送到上卿瑕那里。瑕以宾客之礼接待他,也像大夫那样地问他。尊卢沙更加恼怒,作出想告别离去的样子。瑕怕得罪了楚王,急忙去告诉他。
楚王催促尊卢沙来见面,尊卢沙还没有到达,派去的使者已经去请了三四趟。等到见了楚王,尊卢沙只是拱手而不跪拜,召唤楚王对他说:“楚国东面有吴国和越国,西面有秦国,北面有齐国和晋国,这些国家都虎视眈眈地窥伺着楚国。我最近路经晋国边境,听说晋国要约同其他诸侯国图谋进攻楚国,宰了白马,陈列着珠盘玉敦,嘴唇上涂着牲血,盟誓说:‘不使楚国遭祸,誓不相见!’并把璧玉投入河中,以祭祀河神,将要渡河。楚王你还能安枕而睡吗?”楚王站起来询问对策。尊卢沙指着天立誓说:“如果让我尊卢沙为卿,楚国不强盛的话,有这太阳来作证!”楚王说:“不过冒昧请问,当先做那一件事?”尊卢沙说:“这是不可以空口白说的。”楚王说:“对。”于是马上任命他为卿。
过了三个月,没有什么异常情况。不久晋侯率领各国诸侯的军队到达,楚王非常恐惧,召尊卢沙商量退敌之计。尊卢沙瞪大了眼睛,说不出话来。逼着他讲,他才说:“晋国的军队锐勇无比,替你楚王着想,最好的办法,不如割地和晋国讲和。”楚王大怒,把尊卢沙关了三年,割掉鼻子才放了他。
尊卢沙对人说:“我从今以后才知道说大话是足以招惹祸患的。”从此他终身不再讲话。想讲,一摸到被割的鼻子就止住了。
有才德的人说:战国的时候,读书人大多好说大话,不着边际,大概往往是想借助大话来设法寻求富贵。尊卢沙也就是其中的一人。如果晋国军队不马上到来,或许可以稍稍施展他的欺妄;而他没有多久就遭失败,这也是不幸的了。一一考察过去的事情,凡是弄虚作假欺骗人的,都没有好结局。这样看来,尊卢沙的割掉鼻子,并非是不幸,而是应当的。
本文选自《宋文宪公全集》卷三十七《燕书四十首》。这是一则寓言。尊卢沙是一位虚构的人物,他好夸谈,竟然以他的夸谈唬住了关吏、大夫、上卿,从而得见楚王,又以夸谈谋得楚卿。但晋侯率诸侯之师打来时,他却只有瞠目结舌、束手无策了。最后只能说出割地求和的投降一法,落到了被割去鼻子,逐出了朝廷。这是对靠说大话来骗取信任、地位的人的嘲讽;也包含了对轻信说大话者的警戒。
作者:
月影无尘
时间:
2009-8-8 13:05
好东东呀。。要收藏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xycq.org.cn/forum/)
Powered by Discuz!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