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病愈之际 [打印本页]

作者: 悼红狐    时间: 2009-4-6 11:44     标题: 病愈之际


      文章想要写得长,首先要编号,一二三四章,1234节,如此一番下来,每篇文章都很长。

      许久不写文章,写着写着就会断掉,句子再也连不上去,只能另起一行,或者草草收尾。有姓詹上宏下伟的一个文章老手,洒洒洋洋把自己故乡写了三万字,临了末了抛给我一句话,红楼梦的东西没读一个月书,怎么写得出!理由搪塞得令人肃然起敬,偷懒源于严谨的学术精神。

      自去岁十月虫变以来,精神怠惫,文章写得少,前几日偶动刀枪,竟恍然如牧童一般,只是识得却舞不动。大骇之下,遂在心中罗列织密,一定得憋出一篇长文来,写什么暂且放放,写得出就功德圆满。

      半个月前,我独骑闯南粤,彼时身体尚在恢复之中,这里不恰那里不顺,心情烦闷。没想到运气绝好,才一落脚便搜刮到了久购未得的《先秦诸子系年》,饕餮阅毕,大快朵颐。辗转到了深圳,友人越关来唔,我才将先前看到的书讯告之,伊人便施施然从兜里取出一本送与我,由是张爱玲《小团圆》落袋。朝闻道,夕死可也。不看书,便成仁。暂将病抛之脑后,盖棺事小,读书事大。一路奔波遂成一路阅读,广东可真是我的福地。

      从广东归来,身体居然康复得迅捷起来,如今已是四体康健。掐指算来,居然劳累了我五个月之久。而这期间,家中老人家的沉疴宿疾,也让我思绪沉浮,飘移不坚,屡屡生出幻像,庸人自扰。

      病原本是常事,吃五谷杂粮,焉有不病的道理。然而身体之病犹可药物去除之,精神之病却困顿人弥久弥坚。佛家所谓妄念,便是那时我惶恐的写照。不能见心明性,被妄念遮蔽心智,那只能是无谓的恐惧。

      人为体神之合体,神萎则体衰,神王则体健,神散则体亡。你犹如幻想自己遭病,则该病之体征自然显现,势久则沉疴,快乐的细胞被你压抑的心情驱散,那末果然就能“有求必应”得上癌症了。医学上叫神经官能症,然而其中的道理又如何不令人深思?

      老子说,为学日进,为道日损。实在是没有骗人,懵懂无知蔚为非福。找病是恐病人的一大特征,有病往严重了想,没几日病好了,往潜伏期想,再过几日潜伏期过了,往原发病上想,一直要想到一个随时会来,一来就让人死的,才算“心安理得”,这找找那找找,十天半个月把闻所未闻的一堆怪病找出一堆。医学知识大增,心里全是惶然。我最后关注到的病是心源性猝死,这是一种非常让人无奈的病,既不靠传染,也不源于自发,可以是盛年青壮,也可以通体安康,没有预兆,也不会治疗,瞬间可让你香魂归于杳冥。我想这算是疾病中的皇帝了,犹如电影《死神来了》一般,人生不到下一秒你绝对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当我颇为得意地把最新发现成果公之于朋友,其间一位听后,缓缓而道,这种死法真是幸福啊。

      当头喝棒,顿时大悟。



      平日时而浏览佛经,家里老人家病危之际,束手而无他法,竟复起批阅,便检阅到一篇《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经文有一段恰如其分,因家中老人平素信佛,故而也算尽心,经说,“第七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众病逼切无救无归无医无药无亲无家贫穷多苦。我之名号一经其耳。众病悉得除身心安乐。家属资具悉皆丰足。乃至证得无上菩提。”

      宗教的力量在人感到孤独无力之时,彰显无遗。给人暂得安稳。马克思说,宗教是精神鸦片。然而,说它是精神的抚慰剂又何尝不可?剥去光怪陆离的权术手法,褪尽虚言恫吓的装腔作势,宗教的温情便蕴含其间。当然不是念念药师佛的名字,就真的可以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不是真的可以“身心安乐”,但当你四顾无援之时,有一个人可以坚定地回应你,此时心中也无限安稳了。皈依宗教之门,非人愚不识龛上神塑皆草木,想当然的理由往往不成立。

     《悲华经》中讲述了观世音菩萨前身受记发愿的故事,观世音本意在于事理无碍,观达自在,然而却发下大愿,“愿我行菩萨道时。若有众生受诸苦恼恐怖等事。退失正法堕大闇处。忧愁孤穷无有救护无依无舍。若能念我称我名字。若其为我天耳所闻天眼所见。是众生等若不得免斯苦恼者。我终不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看似不通不达,碍理碍事,然而正是此种以一人担当天下的气概,竟与孟夫子“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如出一辙。观音菩萨后来跃为中土佛教信仰的核心人物,竟被迁播入道教化身为慈航道人,其大慈大悲深深切入人生痛苦之中,为多少人提供了精神的救援,而不至于崩溃。

      而这一切痛苦的终结,不外乎“死生亦大矣。”



      曾经有一首小诗,让我读后如沐春风,那种爽利的豁达,浮出一派人生境界。小诗如是说,“千棺从门出,其家好兴旺。子存父先死,孙在祖乃丧。”把死亡说的那么快乐,那么朝气,那么希望,确实区别于哭哭啼啼,区别于鲁迅《死》的冷刻,区别于庄子的“超俗盖世”,也区别于陶渊明《挽歌》的阔远通达。小诗并不“悟透”,也不“看破”,却解读出一段体贴的意思。

      死,是个寂静的永恒的话题,因为人人都会死,然而却又谈不出一个所以然,因为死过的人,不会为这个话题提供素材和思考。谈论死的,永远是活着的人、没有经历过死的人,于是一切关于死的话题,尤其显得那么不真实。恐怖也好,害怕也好,通达也好都是活人的揣测,与死关系不大,既如此,何不高兴些呢?

      孔夫子老说生死有命。可命是什么?庄子在《大宗师》中,有一段话,说得别趣横生,“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活着劳,死而息。生虽乐,非命之始,死虽殆,非命之亡,不以生死观命,以生死为劳息,而劳息之间正是人生命的体现。庄子又说,“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朝彻,而后能见独;见独,而后能无古今;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杀生者不死,生生者不生。”如此孑然一身于天地古今之间,证得永恒。始知,释迦牟尼诞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口念“天上地下,唯我独尊”,并非独裁者的大话,而是遗世独立的精神气质。杀生者不死,生生者不生,妄生妄念,生生无尽,遂只能困顿于“生”中,要大胆杀生,将自己脱离于生死概念之外,独立于天地间。庄子紧接着说,“其为物,无不将也,无不迎也;无不毁也,无不成也。”由不将不迎推导入不毁不成,达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空阔境界,如斯便可驭物自在,逍遥无碍。在《应帝王》一篇中,庄子总结道,“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镜能应物,点题“应”,不将不迎,应而不藏,点题“帝(谛)”,胜物而不伤,点题为“王”。如镜如斯,如人若何?人于物,不将不迎,应而不藏,必能胜物不伤,必能做到庖丁解牛,游刃有余,运刀十九年,以无厚入有闲,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这也就是养生荦荦大端,庄生所言“神王”之旨。

      人们乐生哀死,丧亲至痛。孔子入于人情,佛家许以身后,庄生则跳脱利害。人由趋利避害,进而跳脱利害,则人性可转。
出于利害之外,无非两途,浑然不知利害,则无所谓跳脱。识利害,则以律法训之,神佛谕之,道德教之。从这里又可以发现知与无知同源一脉,最后也必然归于同一个目的。这样,不论开启民智还是愚蔽民众实际上可能都无所谓,因为历史的走向并不因为政策的肆意专断而出现另一个偶然的结果。

      半个月前,我在一张稿纸上写写画画,我惊讶地发现,当大家因为熟悉而导致的联合,能促使社会秩序建立,形成小范围内的道德。随着社会的扩大,这种道德的基础随之丧失。但是反过来却也成立,当社会无限扩大,人们之间不再熟知,一种道德需求同样会出现。这种需求下的道德与小范围内的道德架构区别甚小。知与无知并不妨碍文明的进程。由科学技术为生产力推动的“进步社会”,它只是一个单一方向前进的社会,它有着明确的预期,有着明确的行动,有着明确的价值观,但结果能不能如众所愿,却是任何人都不敢打包票的。有些时候坚持只是为了证明错误。

      人类之中,还会出现一群群的乌合之众,和一个个的圣人。圣人永远掌握着真理,乌合之众也永远不懂得。

      生命的意义被述说了上千年,该来想一想死命的意义了。不妨把每一篇文章都当做遗书来写。

2009-4-3

[ 本帖最后由 水镜门生 于 2009-4-6 12:46 编辑 ]
作者: 水镜门生    时间: 2009-4-6 12:44

独喜第一段

顾随先生《揣籥录》甚佳,不晓得病中可有一读
作者: 三千年以后    时间: 2009-4-6 15:25

红狐兄的“红楼札记三则”已拜读,不知竟对佛学也有研究,失敬!
作者: 江城子    时间: 2009-4-6 15:46

小诗如是说,“千棺从门出,其家好兴旺。子存父先死,孙在祖乃丧。--狐仙居然还是灭绝师太的同好。
作者: 悼红狐    时间: 2009-4-6 15:48



QUOTE:
原帖由 三千年以后 于 2009-4-6 15:25 发表
红狐兄的“红楼札记三则”已拜读,不知竟对佛学也有研究,失敬!

别人夸奖,谦虚谦虚,这是礼貌。不过这次我可不是谦虚,真的不敢说研究佛学,各派学问当中,就属佛家我是完全不通门径,连票友都算不上。佛家典籍浩如烟海,我屡屡止步门前,就是完全不知道该从何读起,愁杀人。
作者: 三千年以后    时间: 2009-4-6 16:16

呵呵,想踏上由人而佛的道路,怕只怕由人而佛易,由佛而人难,到时红狐兄再贪念起红尘的好来,悔矣!
作者: 水镜门生    时间: 2009-4-6 19:08

今人多喜以南怀瑾入门,实在南半仙夹带私货太多。倒不若以赵朴初入门,最近在看《佛教常识答问》,深入浅出。读原典,又要分宗派,华严法华似门禁森严,顾随先生说禅,见识精湛,文字又耐读,张中行禅外说禅,门缝里窥一窥,也自有妙处。

以上皆是呓语,狐仙若自谓尚且不曾窥得门径,我连那地图都不曾看得懂

[ 本帖最后由 水镜门生 于 2009-4-6 19:15 编辑 ]
作者: 悼红狐    时间: 2009-4-6 22:44

季羡林有本佛教十五讲,也能做普及用。我现在读佛教,先看阿含经,知道原始佛教的一些教义,然后读《心经》《中论》,再然后《楞严经》《大乘起信论》知道点大乘教。之后点读《华严金狮子章》《妙法莲华经》《六祖坛经》《佛说阿弥陀经》《瑜伽师地论》。然后读点僧人传记、僧人游记、禅宗话头、发誓求愿、六世达赖的情诗当佐。窃以为,不至于漏太多,尽量在局限篇幅内,知道全一点,深和精就完全不考虑了。
作者: 水镜门生    时间: 2009-4-6 23:10

看看,我抛砖,引出玉来了

高僧传是好物,学佛适用,学史亦有裨益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xycq.org.cn/forum/) Powered by Discuz!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