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九百余页的译作,只要你随便翻出一页来核对,便会发觉满目疮痍。任何译者偶有疏失,本来在所难免,但是满篇讹谬,而且都是最最基本的英文理解问题,这就让人大大怀疑译者的语言能力。我随便举些例子,大家可自行判断。
先说单词。拿《论开题》一篇来说,仅开篇的前十页(141-150页),至少就有六十多处误译和漏译。如果更较真一些,可以轻易突破一百大关。短短三页之内,一个简单寻常的英文单词agreeable居然出现三种译法。在第142页,译者将agreeable译作“已经同意的”,把同页下一段出现的 agreeableness 译作“赞同”。而在第144页,又将agreeable译为“统一”,真不知和前面的译法如何“统一”。译者大概以为 agreeable 是 agree 和 able 两词的简单相加。可是,只要随便翻翻字典,就会发现这个词的基本意思是“令人愉悦”、“宜人”,而西塞罗文章中这三处的拉丁原文(iucundissima, commoditas, iucunda)也都是“愉悦”或“合宜”的意思。至于把“分配”(assign)翻成“确定”,把“同意”(approve)误作improve而翻成 “改进”,不懂双重否定而把 not inconsiderable 译作“不太重要”(意思满拧了),也都可以在这十页之内发现。
如果我们越过遍体鳞伤的前十页,看看《论开题》其他部分的翻译,不仅可以找到很多漏译(英译本第97页整整十八行在汉译本第175页上面突然“人间蒸发”),同样可以轻而易举地发现译者对一些常见英文单词和词组的“独特解会 ”:rigorous(严格)如今有了“生动”的意思,in a position to do(有权作某事)已可表示“在事发现场”,“愤怒”(indignation)已然生出“尊严”,而“侮辱”(insult)已经造成“结果”(第 171页,196-197页)。按照译者对英语词汇学的这些最新贡献,我劝他能够接受更“生动”的学术训练,千万不要“结果”了读者的智力。
《论开题》的后面,是一篇小品《论最好的演说家》。这篇小品应该算是最容易翻译的,但对于译者来说,又成了他的一处滑铁卢(又有哪一页不是呢)。在不到九页的篇幅里,我找到四十余处错误。最让人长见识的,是“审判官 ”(referee,拉丁原文作iudex)被译者置换为“证人”。由证人来审案,这样的法律改革不仅时尚,而且大胆。考虑到译者在前面“屡译屡错”,只好满心希望他的英文水平在后面能够有所提高。可是,译者并未如我预期的那样“蛇头虎尾”,按照最保守的统计,他的出错率还稳中有升。前面说过,《论开题》前十页错六十余处,不足九页的《论最好的演说家》错四十余处,到了全书倒数第二篇《布鲁图》(Brutus,西塞罗晚期作品,评论在他之前诸大演说家,略同于一部古罗马修辞学简史),仅仅前二十页中(第658-677页),至少已有两百余处误译和漏译,创下每页接近十个错误的新高。我只举几个最有创意的例子:“闲适”(ease)两次被译成“停止”,“回忆”(recall)被译成“召唤 ”,“不无骄傲”(not without arrogance)变成“无知”(看来双重否定永远是这位译者的软肋),“哀叹”(deplore)变成“探索”,“贬低”(belittle)变成“ 缩小”。按照译者的“翻译逻辑”,既然belittle是“缩小”,那么belong想必就该是“拉长”了!这样的的英文水平,真值得我们“探索 ”(deplore)!
再说文法。在《布鲁图》里,布鲁图希望西塞罗谈谈对恺撒的看法,言语上不必有所顾忌。恺撒不仅是一代枭雄,而且他无碍的辩才足可与西塞罗比肩,他作为演说家的地位,举足轻重,不可能避而不谈,这是因为(以下是正确的译法)“你对于他才能的评骘,尽人皆知;而他对你的评价也不是什么秘密”(your judgment about his genius is perfectly well known, and his concerning you is not obscure)。这句英文除后半句有所省略之外,实在没有什么难懂之处,但就是这样简单至极的句子,到了译者笔下,却摇身一变,变成匪夷所思的一句谜语:“他确实像你所判断的那样是一个天才,十分完美,非常出名,你清楚地知道他关注什么”(第740页)。英文系本科新生都知道perfectly是副词,concerning是介词,这种“小儿科”的句子译者居然也不会译。唯一让我欢喜踊跃的,是agreeable一词在第672页终于译对了(“一位招人喜爱的演讲者”)!但是译者经过五百多页的长途跋涉,方才弄懂这个词的意思,用双重否定来说,代价不可谓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