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马晓春除了两个世界冠军外还有什么? [打印本页]

作者: 小马828    时间: 2009-2-27 23:08     标题: 马晓春除了两个世界冠军外还有什么?

9岁开始学棋,10岁进体校,12岁进集训队。1995年获第6届东洋证券杯赛冠军,第8届富士通杯赛冠军,成为中国第一个围棋世界冠军。获第5届、第7届中日围棋名人战优胜,第7届、第8届、第9届中日天元战优胜,第2届霸王战“霸王”,第2届“友情杯”赛冠军,5次全国个人赛冠军,2次“新体育杯”赛冠军,2次“国手战”冠军,第1、8、9、10届“天元”,13次中国名人战“名人”,2次全国“十强赛”冠军,获1991年、1992年、1994年、1995年“CCTV杯”冠军,第3届、第5届、第6届“棋王”,第1届、第2届“大国手赛”冠军。获第7届东洋证券杯亚军,第9届富士通杯亚军,第10届第三名。获‘95龙山和和杯双龙争霸赛优胜,’95荣冠杯赛冠军。获第2届中国男女双人赛冠军,’97“德隆农业杯”冠军。进入第2届世界公开赛半决赛、第2届世界棋王赛八强、第8届“东洋证券杯”八强。获第3届世界公开赛亚军,第3届世界棋王赛亚军,98中国(贵阳)四强争霸赛冠军获第10届亚洲杯赛亚军,进入第11届富士通杯八强。1982年定为七段,1983年升为九段。


够分量的是两个世界冠军,其他乱七八糟的一堆比赛冠军没一个拿得出手,不过其万年老二的名头倒是不小,一路亚军;说实话,他的棋风跟偶简直一摸一样,飘逸有余,沉稳不足,老是尝试新的思路。
棋风相似不等于棋力相似或相同,棋风和性格有关而已


另外聂和马谁究竟才是中国第一人?

和聂下棋,夏天取胜的几率应该比较大,夏天气压低,嘿嘿

[ 本帖最后由 小马828 于 2009-3-1 10:50 编辑 ]
作者: 霹雳娃娃    时间: 2009-2-27 23:10

你倒是挺会往自己脸上贴金阿
作者: 武骧金星    时间: 2009-2-27 23:11

……是这样的,马晓春是中国第一位获得世界冠军的人。

而且在他以后,中国棋手又沉寂了好长一段时间——似乎下一个冠军是俞斌在一次小比赛中获得的……

[ 本帖最后由 武骧金星 于 2009-2-27 23:12 编辑 ]
作者: 小马828    时间: 2009-2-27 23:13



QUOTE:
原帖由 霹雳娃娃 于 2009-2-27 23:10 发表
你倒是挺会往自己脸上贴金阿

这不算贴金吧,偶一直想变的沉稳一点,但是性格使然,无可奈何
作者: 本因坊秀策    时间: 2009-2-27 23:14

马晓春和常昊两个人最著名的就是万年老二
作者: 小马828    时间: 2009-2-27 23:16

常昊太软,看他的棋总是感觉很憋屈
作者: KYOKO    时间: 2009-2-27 23:17

现在世界大赛有几个,谁能说说?

还有,3楼说的什么小比赛冠军,亚洲杯快棋赛算不算世界冠军?个人认为是算的
作者: 羽扇纶巾    时间: 2009-2-27 23:18

战火终于从围棋论坛烧到综合论坛来了啊
作者: 弓骑步    时间: 2009-2-27 23:18

万年老二是俞斌,马晓春名人十三连霸,无论如何算不上老二。
作者: 武骧金星    时间: 2009-2-27 23:20     标题: 回复 #7 KYOKO 的帖子

当然算
作者: 武骧金星    时间: 2009-2-27 23:23     标题: 回复 #6 小马828 的帖子

职业棋手的计算力可不是我等可以企及的。

可以质疑,但首先要予以足够的尊重才是。否则就如马晓春的笑话——世界冠军的棋他看得懂么?
作者: 邓仲华    时间: 2009-2-27 23:31



QUOTE:
原帖由 KYOKO 于 2009-2-27 23:17 发表
现在世界大赛有几个,谁能说说?

还有,3楼说的什么小比赛冠军,亚洲杯快棋赛算不算世界冠军?个人认为是算的

世界大赛?就是我订的中国夺冠发红包的那六个个人赛+农心杯,还有亚洲杯快棋赛。女子的正官庄杯。对了,刚开的智运会,算不算
作者: 小马828    时间: 2009-2-27 23:44



QUOTE:
原帖由 邓仲华 于 2009-2-27 23:31 发表

世界大赛?就是我订的中国夺冠发红包的那六个个人赛+农心杯,还有亚洲杯快棋赛。女子的正官庄杯。对了,刚开的智运会,算不算

智运会,算不算,算还是不算


多如牛毛的比赛,拉面杯,芝麻糊杯之类的比赛
作者: 邓仲华    时间: 2009-2-27 23:49



QUOTE:
原帖由 小马828 于 2009-2-27 23:44 发表


智运会,算不算,算还是不算


多如牛毛的比赛,拉面杯,芝麻糊杯之类的比赛

拉面杯? 农心拉面杯怎么了,古力说愿意用春兰杯换农心拉面杯
作者: 弓骑步    时间: 2009-2-27 23:53

农心杯是团体世界冠军,春兰杯是个人世界冠军,差不多。
作者: 爱华    时间: 2009-2-28 00:09

围棋的世界冠军太不值钱了
作者: 羽扇纶巾    时间: 2009-2-28 00:16

应氏杯冠军奖金40万美元,春兰杯冠军奖金15万美元,富士通杯优胜奖金1500万日元,丰田杯优胜奖金3000万日元,三星杯冠军奖金2亿韩元,LG杯冠军奖金2.5亿韩元,新办的BC信用卡杯冠军奖金3亿韩元。围棋世界冠军值不值钱,不是16#一人说了算的

牛身上有多少毛我不知道,反正远远不止6根

人嘴两张皮,怎么说都有理。世界风云版和茶馆的问题太复杂,任你们去争辨,偶只看热闹,说到围棋,正好偶比较熟,免不得要借机会灌两水,骗几个通宝使使

[ 本帖最后由 羽扇纶巾 于 2009-2-28 00:22 编辑 ]
作者: 邓仲华    时间: 2009-2-28 00:45



QUOTE:
原帖由 羽扇纶巾 于 2009-2-28 00:16 发表
应氏杯冠军奖金40万美元,春兰杯冠军奖金15万美元,富士通杯优胜奖金1500万日元,丰田杯优胜奖金3000万日元,三星杯冠军奖金2亿韩元,LG杯冠军奖金2.5亿韩元,新办的BC信用卡杯冠军奖金3亿韩元。围棋世界冠军值 ...

呵呵 那六根最为重要嘛 能够上围天每年棋战冠军榜国际篇还能有中韩天元 中日阿含等等
作者: KYOKO    时间: 2009-2-28 00:55

看奖金基本就可以确定比赛重要性了

不过貌似韩国天元也要从本赛开打的,中国就只要赢个挑战者就行了,这么看来韩国

天元分量要比中国天元重多了
作者: 羽扇纶巾    时间: 2009-2-28 01:12

一般来说,奖金数量和棋战的分量是挂钩的,但也有例外。

日本的碁圣战头衔获得者的奖金是777万日元。而NEC杯快棋赛的优胜奖金是1500万日元,全日本早碁阿含桐山杯的优胜奖金是1000万日元。大多数人还是认为碁圣战比后两个快棋赛更有分量。
作者: 弓骑步    时间: 2009-2-28 01:45



QUOTE:
原帖由 羽扇纶巾 于 2009-2-28 01:12 发表
一般来说,奖金数量和棋战的分量是挂钩的,但也有例外。

日本的碁圣战头衔获得者的奖金是777万日元。而NEC杯快棋赛的优胜奖金是1500万日元,全日本早碁阿含桐山杯的优胜奖金是1000万日元。大多数人还是认为碁 ...

不对吧,棋圣战奖金一向最高,4200万日元哇。
作者: 因苏阿    时间: 2009-2-28 02:00     标题: 回复 #21 弓骑步 的帖子

这个碁圣战,俗称小棋圣,是日本传统七大头衔战中最低的一个,而棋圣是最高的
作者: 弓骑步    时间: 2009-2-28 02:04

哦,不好意思,搞错了。原来是小棋圣,晕,那怎么叫碁圣,碁圣不就是棋圣嘛。
作者: 真幽默    时间: 2009-2-28 08:34

马妖生不逢时,刚上巅峰,正好遇着不世出的奇才李昌镐出师。两人棋风迹近相克,马的轻灵飘逸在李的厚重龟步前一筹莫展,曾经笑傲一时的官子功夫在李面前更是小巫见大巫。更兼自以长辈自诩,输得几次顿感脸上无光,又无常昊的韧劲,一股争雄天下的心便逐渐淡了,而围棋始终是胜负的艺术,既无雄心,便只能终老林下了,可惜可叹!
作者: 邓仲华    时间: 2009-2-28 10:59



QUOTE:
原帖由 弓骑步 于 2009-2-28 02:04 发表
哦,不好意思,搞错了。原来是小棋圣,晕,那怎么叫碁圣,碁圣不就是棋圣嘛。

繁体字嘛,在日本都是棋圣战和碁圣战这么写,日本棋院官网就如是。,原名“全日本第一位战,”后改称“碁圣战”。该赛因与奖金最高的棋圣战同名,故采取繁体字“碁圣”加以区别。
作者: tonyget    时间: 2009-2-28 11:06



QUOTE:
原帖由 KYOKO 于 2009-2-27 23:17 发表
现在世界大赛有几个,谁能说说?

还有,3楼说的什么小比赛冠军,亚洲杯快棋赛算不算世界冠军?个人认为是算的

应氏杯
丰田杯
LG杯
三星杯
春兰杯
富士通杯 
中环杯 
Internet世界围棋公开赛     
农心杯
亚洲杯 
四国对抗赛
四国新锐对抗赛
正官庄杯(女子)
远洋地产杯(女子)
大理杯(女子)
作者: 羽扇纶巾    时间: 2009-2-28 14:15

中环杯是台湾办的,大陆棋手至今还未参加过该项比赛,故这个冠军中国棋院是不认可的。借用日本棋院的术语,中环杯是“非公式战”

另外,大理杯办了一届就夭折了。

再另外,“四国对抗赛”和“四国新锐对抗赛”的四国是哪四国?这可不是四国军棋,不要犯政治上的错误哦
作者: 将军高览    时间: 2009-2-28 22:11

楼主太小看马小了,名人连霸难道是吹的?说马和自己棋风相似,也太给自己面子了。
作者: 小马828    时间: 2009-3-1 10:38



QUOTE:
原帖由 将军高览 于 2009-2-28 22:11 发表
楼主太小看马小了,名人连霸难道是吹的?说马和自己棋风相似,也太给自己面子了。

棋风相似并不代表棋力也相似

不过看看国内的这些棋手,还是聂马无敌啊,究竟他俩谁是中国第一人呢?
作者: 羽扇纶巾    时间: 2009-3-1 18:54

89年之前是聂,94年之后是马,90~93年难分高下。
作者: 关内侯    时间: 2009-3-1 18:58

我想不出除了世界冠军外,还有什么冠军可以比世界冠军还牛的?
作者: 中庸    时间: 2009-3-2 09:45

你去看看中国其他人有比这个牛的吗?虽然只有两个。
作者: emony007    时间: 2009-3-2 16:52

有一段时间的确是第一人,从才智上来说,的确是中国甚至世界第一人,20年前在一种1对30且让三子情况下,有幸与其交手,那种创新能力真是匪夷所思。但人品……阻碍了他进一步提升!
作者: 大名丁丁    时间: 2009-3-3 15:06

马晓春好象12岁入段,18岁升为九段,是当时世界最快最年轻的九段,世界围棋界公认的最聪明的围棋天才,免不了心高气傲,自称每天只看半小时棋及后来拒绝承认聂为师傅即其杰作。马妖碰上李佛,只能自叹生不逢时了,假如没有李昌镐,马晓春应可笑傲世界第一人几年了。
作者: tiger1970    时间: 2009-3-3 16:28

有个问题。
我记得20多年前看过一个资料:马晓春曾被中国围棋协会授予“大国手”称号。时间大约在擂台赛之前。这个称号是九段参加升段赛后仍能取得升段资格时授予的一个称号,其实就是十段。但是,从此后我再没发现类似的纪录。也没听过马晓春自己说过有过这样的称号。
诸公是否有知道的?我的记忆准确吗?

另外我觉得他除了傲气点(人家确实有傲气的资本),人品不错啊?离婚又不是他的错。

[ 本帖最后由 tiger1970 于 2009-3-3 16:31 编辑 ]
作者: dddzz    时间: 2009-3-3 16:36



QUOTE:
原帖由 羽扇纶巾 于 2009-2-28 00:16 发表
应氏杯冠军奖金40万美元,春兰杯冠军奖金15万美元,富士通杯优胜奖金1500万日元,丰田杯优胜奖金3000万日元,三星杯冠军奖金2亿韩元,LG杯冠军奖金2.5亿韩元,新办的BC信用卡杯冠军奖金3亿韩元。围棋世界冠军值 ...

这个真要是排名的话,得算一下年平均吧,应氏杯可管4年呢

应氏杯冠军奖金40/4=10万美元

春兰杯冠军奖金15/2=7.5万美元
丰田杯优胜奖金3000/2=1500万日元≈153300美元

富士通杯优胜奖金1500万日元≈153300美元
三星杯冠军奖金2亿韩元≈128200美元
LG杯冠军奖金2.5亿韩元≈160250美元

以上根据今日汇率排名

LG>富士通>丰田>三星>应氏杯>春兰

所以俞斌的那个LG冠军可不是小比赛哦

[ 本帖最后由 dddzz 于 2009-3-3 16:41 编辑 ]
作者: dddzz    时间: 2009-3-3 16:43



QUOTE:
原帖由 关内侯 于 2009-3-1 18:58 发表
我想不出除了世界冠军外,还有什么冠军可以比世界冠军还牛的?

围棋届也应该搞个冠军杯,就由各大棋赛的冠军来参加,决出一个比世界冠军还牛的冠军杯冠军



按目前现有的围棋六大个人赛,每四年将会有:
一个应氏杯冠军,两个丰田杯冠军,两个春兰杯冠军,四个富士通杯冠军,四个三星杯冠军,四个LG杯冠军。一共17人次,抛出一人多冠的情况,上面17人次基本会有10人左右。例如2005~2008四年间就有:李世石、古力、朴正祥、朴永训、李昌镐、张栩、罗洗河、周俊勋、常昊等9人。
如果围棋冠军杯每四年一届,通过这四年的个人冠军数等等定出种子选手,进行围棋冠军杯,比赛天数不需要很多,却意义重大啊。

首届假想

李世石——————
罗洗河——————

朴永训——————
张栩———————

古力———————
李昌镐——————

常昊———————
朴正祥———_____
周俊勋———

[ 本帖最后由 dddzz 于 2009-3-3 17:00 编辑 ]
作者: 羽扇纶巾    时间: 2009-3-4 00:18



QUOTE:
原帖由 tiger1970 于 2009-3-3 16:28 发表
有个问题。
我记得20多年前看过一个资料:马晓春曾被中国围棋协会授予“大国手”称号。时间大约在擂台赛之前。这个称号是九段参加升段赛后仍能取得升段资格时授予的一个称号,其实就是十段。但是,从此后我再没 ...

未之闻也!

只听说过吴清源接受过台湾当局授予的“大国手”称号。

1981年起中国举办过“国手战”围棋赛,第七届后停办。马晓春获得第2、5届冠军。会不会和这个记混了?
作者: 羽扇纶巾    时间: 2009-3-4 00:25

1982年中国恢复围棋段位制度,马晓春就被定为七段,后来通过两次段位赛在定段后一年内即升为九段。故没有12岁入段之说。

比赛的组织相对来说容易些,谁出钱赞助就是个大问题了。
作者: 小马828    时间: 2009-3-4 07:56



QUOTE:
原帖由 羽扇纶巾 于 2009-3-4 00:25 发表
1982年中国恢复围棋段位制度,马晓春就被定为七段,后来通过两次段位赛在定段后一年内即升为九段。故没有12岁入段之说。

比赛的组织相对来说容易些,谁出钱赞助就是个大问题了。

钱是个大问题,应氏的老板去世后他的孩子曾经为此下过承诺吧,
作者: 一把菜刀霸轩辕    时间: 2009-3-4 08:06



QUOTE:
原帖由 dddzz 于 2009-3-3 16:36 发表


这个真要是排名的话,得算一下年平均吧,应氏杯可管4年呢

应氏杯冠军奖金40/4=10万美元

春兰杯冠军奖金15/2=7.5万美元
丰田杯优胜奖金3000/2=1500万日元≈153300美元

富士通杯优胜奖金1500万日元 ...

算法不科学,每年一次,一次10万,和一把就给40万,棋手的重视程度不一样的

而且汇率要按当年汇率算
作者: 小马828    时间: 2009-12-16 18:27

LS某人太。。。了
作者: 天宫公主    时间: 2009-12-16 18:31



QUOTE:
原帖由 本因坊秀策 于 2009-2-27 23:14 发表
马晓春和常昊两个人最著名的就是万年老二

回想一下,那个时候有李昌镐在,万年老二已经很不容易了。
作者: KYOKO    时间: 2009-12-16 23:09

40w美元管四年对一个大企业来说很严重吗?根本就是毛毛雨嘛

要说分量还是应氏杯最重,奖金在那摆着呢。但是,如果2次LG杯冠军和1次应氏杯冠军可以选择的话,我选择前者。
作者: 墨叶    时间: 2009-12-16 23:18

马小有李昌镐这样的对手没有珍惜。可惜了一个天才。
聂、马都是天才型。水平差不多吧。


小马这么嚣张怎么不参加围棋比赛啊。
作者: KYOKO    时间: 2009-12-16 23:22

聂还是更不懂珍惜,即使这样都是棋圣了,珍惜的话就成棋仙了
作者: 墨叶    时间: 2009-12-17 10:23     标题: 回复 #46 KYOKO 的帖子

聂成为棋圣是因为擂台赛的成绩。
至于水平和日本高手还是有差距的。
毕竟在当年最重要的擂台赛上威风过。

马小已经不是擂台赛为主的时期,而他被李昌镐击败后不思进取。
拿了2个冠军,我觉得少了。

常昊7个亚军后还能拿冠军。我也比较喜欢他的棋。
作者: KYOKO    时间: 2009-12-17 15:14

那有人说马小人品不好,到底不好在哪里了?
作者: 墨叶    时间: 2009-12-17 18:17

我也想知道马小做了那些事情以至有人说他人品不好。
说到人品,现在棋院的很多人都不如马小。
作者: dimeterio    时间: 2009-12-23 07:44     标题: 回复 #48 KYOKO 的帖子

下棋的人人品就没有太好的,因为围棋是一种算计别人的游戏,围棋的天赋本身就是人品不好的原因。

以我接触过的棋手来看,老一辈的棋手里罗建文大概算是好的,王汝南还可以,陈祖德是个小人,华以刚有点笑里藏刀。中生代里聂是老流氓,马比较轻浮,俞和刘的名利心很重,唯一要算曹大元是个厚道人。年轻的一代比老的要好一点,因为还没到争夺官场名利的时候,公认常昊比较厚道,其他人也没谁评价特别差。

在棋坛,厚道是有害自身的,常昊和曹薰铉在世界大赛的决赛、半决赛中相遇多次,全部执白告负,就是在猜先中被曹薰铉坑害的。
作者: 墨叶    时间: 2009-12-23 08:46     标题: 回复 #50 dimeterio 的帖子

围棋是计算,不是算计。
就算棋盘的算计,也与人品无关。

马比较轻浮、俞和刘的名利心很重,这又不能说人品不好。
作者: congwanshui    时间: 2009-12-23 08:59

始终觉得聂卫平没法和马晓春比!
作者: zsxmmhd    时间: 2009-12-23 12:55

马晓人品不错,就是有点小心眼,有点骄傲有点脆
作者: asky    时间: 2009-12-23 13:25

马拿到了中国围棋第一个世界冠军啊,还需要有什么?
作者: 天宫公主    时间: 2009-12-23 13:55



QUOTE:
原帖由 墨叶 于 2009-12-16 23:18 发表
马小有李昌镐这样的对手没有珍惜。可惜了一个天才。
聂、马都是天才型。水平差不多吧。


小马这么嚣张怎么不参加围棋比赛啊。

在我看来,聂、马巅峰时期肯定不比日本六超差,但和李昌镐这种怪物没法比。

[ 本帖最后由 天宫公主 于 2009-12-23 14:00 编辑 ]
作者: zsxmmhd    时间: 2009-12-23 14:08

聂马不同时代了
聂差不多可以算六超一流
马巅峰时期大概可以和六超一比,但保持时间太短
李巅峰时期大概和赵差不多,但目前的状况,李保持的似乎欠佳
作者: dimeterio    时间: 2009-12-23 18:17



QUOTE:
原帖由 墨叶 于 2009-12-23 10:46 发表
围棋是计算,不是算计。
就算棋盘的算计,也与人品无关。

马比较轻浮、俞和刘的名利心很重,这又不能说人品不好。

计算和算计是两个概念。本人计算能力不错,一眼看10手棋轻而易举,仔细算局部30手也不成问题,但是围棋的水平就是不高,为什么呢?因为不会算计。算计是遇到情况朝什么方向想的问题,比如《亮剑》里的李云龙,想要占领友军的阵地,又不想背负攻击友军的罪责,于是把友军围起来,让友军断粮,被迫撤退。这种思考问题的方式就叫算计,棋盘上是非常需要这种算计的。如果不具备这种能力,计算能力再强,实战成绩不会好。善于算计的人,人品好不起来。
作者: zsxmmhd    时间: 2009-12-23 20:38

不可能的
不说马晓等人
起码最近去世的藤泽先生梶原先生,不错吧
作者: 墨叶    时间: 2009-12-24 08:33



QUOTE:
原帖由 dimeterio 于 2009-12-23 18:17 发表
计算和算计是两个概念。本人计算能力不错,一眼看10手棋轻而易举,仔细算局部30手也不成问题,但是围棋的水平就是不高,为什么呢?因为不会算计。算计是遇到情况朝什么方向想的问题,比如《亮剑》里的李云龙,想要占领友军的阵地,又不想背负攻击友军的罪责,于是把友军围起来,让友军断粮,被迫撤退。这种思考问题的方式就叫算计,棋盘上是非常需要这种算计的。如果不具备这种能力,计算能力再强,实战成绩不会好。善于算计的人,人品好不起来。

那是你走入误区了。
你受过专业训练吗,职业棋手和业余完全不一样的。
围棋定型前尽量占便宜,也是为了减少自己的损失。不见得就是贪便宜之人。
女棋手往往比较好战,也不见得平时就好斗。
否则按你这样说,聪明点的人人品都不好了。
作者: dimeterio    时间: 2009-12-24 16:52



QUOTE:
原帖由 墨叶 于 2009-12-24 10:33 发表


那是你走入误区了。
你受过专业训练吗,职业棋手和业余完全不一样的。
围棋定型前尽量占便宜,也是为了减少自己的损失。不见得就是贪便宜之人。
女棋手往往比较好战,也不见得平时就好斗。
否则按你这样说,聪明点的人人品都不好了。

我当然受过专业训练,问题是天赋有限,没有成绩。
以你的想法,可以想到“尽量占便宜”,但是你懂得“怎么占便宜”吗?你能想到的占便宜的方法,在有天赋的人看来都是小儿科,有个关于小偷给自行车加把锁的笑话你总看过吧,我们最多有“叫你丫偷”的能力,但要会“叫你丫锁”才是天赋。
女棋手往往比较好战,是因为战斗能力比大局观容易培养,业余棋手也多半好战,这些都是天赋不足水平低下的表现。
作者: dimeterio    时间: 2009-12-24 17:05



QUOTE:
原帖由 tiger1970 于 2009-3-3 18:28 发表
有个问题。
我记得20多年前看过一个资料:马晓春曾被中国围棋协会授予“大国手”称号。时间大约在擂台赛之前。这个称号是九段参加升段赛后仍能取得升段资格时授予的一个称号,其实就是十段。但是,从此后我再没 ...

你的记忆没错,当时九段参加升段赛并且两次达到升段资格可以授予“大国手”称号,不过不清楚马晓春有无获得过。
作者: 墨叶    时间: 2009-12-24 17:47



QUOTE:
原帖由 dimeterio 于 2009-12-24 16:52 发表
我当然受过专业训练,问题是天赋有限,没有成绩。
以你的想法,可以想到“尽量占便宜”,但是你懂得“怎么占便宜”吗?你能想到的占便宜的方法,在有天赋的人看来都是小儿科,有个关于小偷给自行车加把锁的笑话你总看过吧,我们最多有“叫你丫偷”的能力,但要会“叫你丫锁”才是天赋。
女棋手往往比较好战,是因为战斗能力比大局观容易培养,业余棋手也多半好战,这些都是天赋不足水平低下的表现。

棋盘能占便宜,不代表官场也能占便宜。不可混为一谈。
你觉得李昌镐是个能占别人便宜的人吗。
聂大局观很强,生活上也是个不拘小节之人。
陈祖德围棋水平不高,阴谋倒是不断。
作者: 羽扇纶巾    时间: 2009-12-26 11:56



QUOTE:
原帖由 dimeterio 于 2009-12-24 17:05 发表


你的记忆没错,当时九段参加升段赛并且两次达到升段资格可以授予“大国手”称号,不过不清楚马晓春有无获得过。

http://www.njlhc.com/show_news.asp?id=86

我只搜到这个,你能给出你那种说法的出处么?

当年日本围棋水平最高,中国凡是能学的,都向日本学。日本棋手通过大手合升为九段,就不再参加大手合,中国的九段自然不会继续参加升段赛。按常理推断,围协也不可能自创什么十段大国手制度。

那时中国九段虽少,日本九段却已经泛滥了,并有“在东京街头,随便扔一颗石子,就有可能砸到一名九段”之笑谈。中国刚开始实行段位制时,九段还是货真价实的,到后来梁伟棠、廖桂永、郑弘等一帮肉团都升上九段了,九段终于开始贬值了。
作者: KYOKO    时间: 2009-12-26 12:21     标题: 回复 #63 羽扇纶巾 的帖子

不知围棋九段贬值是怎么回事

只知道象棋。原来是只有全国冠军才能晋升特级大师的(当然,可能还有其他不多的途径),后来制度改革,很多大师一下子就变成了特大。正真“吃亏”的是那些原来的特大,一同跟着贬值了
作者: dimeterio    时间: 2009-12-27 17:15



QUOTE:
原帖由 羽扇纶巾 于 2009-12-26 13:56 发表

http://www.njlhc.com/show_news.asp?id=86

我只搜到这个,你能给出你那种说法的出处么?

当年日本围棋水平最高,中国凡是能学的,都向日本学。日本棋手通过大手合升为九段,就不再参加大手合,中国的九段自然不会继续参加升段赛。按常理推断,围协也不可能自创什么十段大国手制度。

那时中国九段虽少,日本九段却已经泛滥了,并有“在东京街头,随便扔一颗石子,就有可能砸到一名九段”之笑谈。中国刚开始实行段位制时,九段还是货真价实的,到后来梁伟棠、廖桂永、郑弘等一帮肉团都升上九段了,九段终于开始贬值了。

我没法告诉你说法的出处,不过这个信息是确凿无疑的。我和棋界有些渊源,这些掌故颇为熟悉。

中国当时围棋水平低,经济不发达,除了全国个人和团体赛、升段赛和“新体育杯”之外没有什么比赛了,所以为了增加棋手参赛的机会,鼓励九段参加升段赛,才会有上面的政策。当时上海优秀棋手比较多,为了增加自己的比赛机会,还把上海队拆成一、二队参加全国团体赛。

另外,日本九段贬值的问题,也引起中国方面的注意,所以九段参加升段赛,有利于把关。早期靠升段赛升九段的曹大元、钱宇平、芮乃伟等人,实力都相当强大的。廖桂永和郑弘升九段比较靠后,那时候已经开始贬值了,梁伟棠曾以七段身份拿到了第一届新人王的冠军,那时候段位已经彻底不值钱了。
作者: dimeterio    时间: 2009-12-27 17:21



QUOTE:
原帖由 KYOKO 于 2009-12-26 14:21 发表
不知围棋九段贬值是怎么回事

只知道象棋。原来是只有全国冠军才能晋升特级大师的(当然,可能还有其他不多的途径),后来制度改革,很多大师一下子就变成了特大。正真“吃亏”的是那些原来的特大,一同跟着贬值了

象棋的特大,是个艰难的话题。

由于象棋有和棋,所以当特大达到一定数量之后,成为新的特大非常困难,因为75%胜率和获得全国冠军、两次亚军都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棋院改革的目的,也是希望避免那八张老面孔令观众望而生畏,使象棋丧失市场。而且改革当时的六位新增特大,有四位是古稀老人,属于在杨官磷、王嘉良时代没法更进一步但对棋界贡献良多的人,属于嘉奖性质。现在的新特大虽然贬值,但这也是人心变化的结果,今年我放你升特大,明年你再放我,大家皆大欢喜,这是和过去完全不同的地方,棋院方面也不能死抱着旧日的观念一成不变。
作者: 邓仲华    时间: 2009-12-27 19:28     标题: 聂卫平:世界冠军都是面瓜 拜见我比训练更重要

搜狐体育讯 第五届“无锡 中国围棋棋王争霸赛”八强战将于今天正式打响。“棋圣”聂卫平与新科三星杯冠军孔杰的对阵无疑成为首轮的焦点之战。一位是处处高调的“棋圣”,另一位则是温柔低调的“小美”,然而,无论是高调还是低调,在昨日接受本报记者的专访中,他们却都很腔调。

  调侃、褒奖、最抢镜“棋圣”聂卫平频抛“雷语”很高调

  “棋圣”聂卫平棋艺虽然已经逐渐“退居二线”,然而,他的“嘴上功力”却是日渐深厚。这不,昨天“棋圣”又将“炮口”对准了自己的首轮对手新科世界冠军孔杰。在开幕式上,聂老一番“孔杰这些世界冠军在我眼中其实都是‘面瓜’”的精彩言论顿时让自己成为全场的焦点,成功抢镜。

  “孔杰他们都是‘面瓜’”

  本届比赛,连战连胜的“棋圣”一路杀进八强,成为了最大的“意外”。然而,即使首轮即将面对孔杰,“棋圣”面对记者却依然一副信心爆棚状。

  “聂老,这次首轮就遭遇孔杰,不好对付啊。”“啊?抽签已经出来了吗?首轮对手是孔杰已经抽过签了吗?我一点也不知道啊?我还以为今天开幕式后要抽签呢。”当记者抛出问题之后,“棋圣”表现出的一副莫名状逗乐了现场的工作人员。当“确认”对手之后,聂老则开始了“总结性发言”:“不瞒你说,其实孔杰他们这些世界冠军在我眼里都是‘面瓜’。”而对于柁嘉熙、陈耀烨等年轻棋手,“棋圣”也表示“不看好”。

来源:http://sports.sohu.com/20091227/n269234102.shtml
————————————————
不知道他切不切得了面瓜
作者: 当阳侯杜元凯    时间: 2009-12-29 03:17

顶峰时期的棋力而言不去评论,我个人更喜欢聂但也不介意别人更喜欢马。聂对中国围棋的影响远不是马晓春能比的。不说别的,去年围甲的注册棋手,一半是聂道场出来的。现在北京各职业棋手办道场的也不少,好像只有聂道场能够自负盈亏。
作者: 小马828    时间: 2010-1-7 21:50

性格决定人生,两人不同的性格

总觉得一提聂就想起了余秋雨,对此2人实在没有什么好感
作者: KYOKO    时间: 2010-1-7 22:32

怎么说呢,我也对老聂心有旁骛耿耿于怀,可能是我要求太高了。

他有他的活法,生活中只有围棋还有啥意思?
作者: 羽扇纶巾    时间: 2010-1-9 19:54

聂卫平1952年生人(和小林光一同岁),1975年即23岁时成为中国第一人,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国内聂马双雄并称,但在外战(中日围棋对抗赛、中日围棋擂台赛)中的成绩明显要好过马(当时就有一种说法:只有在世界大赛上赢老聂才是真的赢,国内比赛上赢的都不能算数)。直到1995年即43岁时与马晓争夺国内第一个世界冠军头衔失利后才淡出一线,基本上整整在国内称霸20年。你们还要老聂怎么样?
作者: 小马828    时间: 2010-10-14 14:22

顶峰时期的棋力

聂的影响大,各方面吧,单论顶峰时期的棋力比马如何?
作者: 盐水芥菜    时间: 2010-10-17 18:41

既生马,何生李。颠峰对决总差那么一点
作者: 颖颖    时间: 2010-10-19 14:42     标题: 回复 #67 邓仲华 的帖子

聂卫平嘴里貌似没说过谁好话吧?
作者: KYOKO    时间: 2010-10-19 15:01



QUOTE:
原帖由 颖颖 于 2010-10-19 14:42 发表
聂卫平嘴里貌似没说过谁好话吧?

除了他自己。。
作者: 盐水芥菜    时间: 2010-10-19 19:18     标题: 回复 #72 小马828 的帖子

聂,马二人曾在90年代未来过一次五番棋单挑,是为争谁是当时围棋第一人,马得了两世界冠军后两人的关系就不十分和谐了,彼此都不服对方。有好事者组织了这场单挑,结果马以3:1胜聂。
作者: 沈浪    时间: 2010-10-19 22:06



QUOTE:
原帖由 盐水芥菜 于 2010-10-19 19:18 发表
聂,马二人曾在90年代未来过一次五番棋单挑,是为争谁是当时围棋第一人,马得了两世界冠军后两人的关系就不十分和谐了,彼此都不服对方。有好事者组织了这场单挑,结果马以3:1胜聂。

我记得某比赛聂以4:3胜马
作者: 羽扇纶巾    时间: 2010-10-20 10:24

上海的《围棋》月刊并入文汇新民报业集团并改刊名为《新民围棋》时,组织了一场聂马七番棋赛,聂先胜三局,继而马连扳三局,最终局聂取胜以4:3赢得这场特别七番棋对抗。
作者: 盐水芥菜    时间: 2010-10-23 00:41     标题: 回复 #78 羽扇纶巾 的帖子

你们说的是1994的事,我说的是1995东洋证券杯决赛马3比1胜聂后两人交恶,大约是1997年好事者组织了一场五番棋单挑马也是3比1胜聂。说真的:马两获世界冠军,但影响力还是不如老聂的擂台赛三连胜,以棋来说,老聂自己也承认,马晓春的计算和局部变化上,超过了自己鼎盛时期。而且马最强的时候,对其他棋手的优势也超过了聂同时期。95年的马是很恐怖的。聂时代,六超都是正当年,马崛起时,他们已经暮气沉沉了。但聂最强的时候没有李这样强大的对手,曹熏铉的实力也没有后来那么生猛。所以个人觉得,两人的对比,都是最强时期对照的话,还是马强些。
作者: 羽扇纶巾    时间: 2010-10-25 11:03

查了一下棋战冠亚军成绩。

国际方面:马晓春1995年独霸天下;1996年获两项亚军,均负于李昌镐;1997年未进大赛决赛。

国内方面:马晓春1995年名人、天元、大国手、CCTV杯;1996年霸王、名人、天元,大国手停办;1997年仅剩名人,霸王被王磊夺走,天元被常昊夺走,CCTV杯和NEC杯也未进决赛。

马晓春独霸的时代太短了,在这点上和聂卫平不能相比。

[ 本帖最后由 羽扇纶巾 于 2010-12-2 19:25 编辑 ]
作者: 颖颖    时间: 2010-10-25 11:26     标题: 回复 #80 羽扇纶巾 的帖子

马晓春拿了世界冠军就不知道自己是老几了,他要有李昌镐半点心态,也不至于昙花一现。
作者: dimeterio    时间: 2010-10-25 11:30     标题: 回复 #81 颖颖 的帖子

公主也別看不起馬小,天才型的人,是不需要太努力的,但是一朝江郎才盡,努力也沒用,是很慘的。
作者: 颖颖    时间: 2010-10-25 11:58     标题: 回复 #82 dimeterio 的帖子

问题是李昌镐也不能不算天才型的人啊。我倒认为越是天才越需要努力,努力的天才才是最恐怖的。

[ 本帖最后由 颖颖 于 2010-10-25 12:01 编辑 ]
作者: congwanshui    时间: 2010-10-25 12:43



QUOTE:
原帖由 颖颖 于 2010-10-25 11:26 发表
马晓春拿了世界冠军就不知道自己是老几了,他要有李昌镐半点心态,也不至于昙花一现。

和聂比起来好多了, 聂没拿冠军, 头都抬到天上去了!
作者: 羽扇纶巾    时间: 2010-10-25 13:55

没有聂擂台赛的九连胜,哪里会有世界围棋锦标赛!
作者: 颖颖    时间: 2010-10-25 18:51     标题: 回复 #85 羽扇纶巾 的帖子

不過我一直認為,應氏盃聶衛平輸曹熏玄那次,有洪太尉放妖之效。
作者: dimeterio    时间: 2010-10-25 19:10     标题: 回复 #86 颖颖 的帖子

你为神马也开始打繁体字?
作者: 羽扇纶巾    时间: 2010-10-26 14:12



QUOTE:
原帖由 颖颖 于 2010-10-25 18:51 发表
不過我一直認為,應氏盃聶衛平輸曹熏玄那次,有洪太尉放妖之效。

第一届应氏杯从第一轮24强战到决赛五番棋的前三盘都进行得非常顺利,但关于最后两盘比赛的赛地却非常诡异地起了纠纷。似乎是韩国方面强烈要求要放到韩国去进行,因为之前的比赛都是在中国大陆进行的,从主客场的角度考虑也应该把比赛放到韩国进行。而应昌期老先生则主张按原定计划,仍放在他的故乡宁波市进行。双方争执不下,似乎闹到后来韩国方面险些弃权。最后中国围棋协会出来打圆场,给了一个折中建议,把后两局比赛放到中立的第三地进行,后来定在了新加坡。

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中国围棋协会没有派代表团去新加坡陪聂卫平比赛,而是让老聂一个人孤身前往。而且飞机也不是直飞新加坡,是去泰国绕了一个弯。据说老聂在泰国误下了飞机,得知还没到新加坡后再返回原班机,急出一身汗,飞机上又开着大空调,到了新加坡就感冒了。第四局好局痛失。第五局心态失衡,猜先猜对后选了白棋(应氏规则贴8点,在贴5目半的时代都认为拿白棋便宜),被曹薰铉的黑棋连取四角,被迫走了不擅长的大模样,虽然在中局时一度曾有意见认为白棋形势不错,但最后还是中盘一步致命失误,棋筋被吃而落败。

很多人认为,这个误走妖魔的洪太尉就是当时中国围棋协会的掌门人——陈超越
作者: phill-walk    时间: 2010-12-2 09:39

真熱鬧 棋聖道場搬家了么
岳相 墨葉 好久不見了 真是想你們啊 還有我師父 老李他們
馬上就能回家了 回去再來跟你們嘮嗑啊
作者: zsxmmhd    时间: 2010-12-2 16:44

马是个很骄傲的人
他并非不用功
他只是不希望别人觉得自己用功

骄傲的人有时又是脆的
马可以对小林甚至聂屡败屡战,因为他比他们小一轮
但他比李大一轮,他知道自己取胜机会越来越小

这点说,马其实不像聂那样历经磨练

聂80年代甚至90年代还是很谦虚
包括那时战胜加藤,他还说自己棋的内容不行
反倒是淡出一线之后越来越骄傲

其实李昌镐03年之后下降也很快
并经他和马晓一样,开始面对比自己小半轮的李世石孔杰古力崔哲瀚,甚至小一轮的陈耀烨姜东润了
不久甚至还会有小两轮的“二饭一米”等人
作者: 羽扇纶巾    时间: 2010-12-3 11:08

范廷钰,芈昱廷,另一个饭是谁?
作者: zsxmmhd    时间: 2010-12-3 12:11

范蕴若
当然目前成绩还差点
只是说这些人如此年轻,不到15,比李昌镐小近两轮,大李对上他们有当初六超对上大李的感觉吧
作者: 小马828    时间: 2011-8-6 09:31

下围棋也要有过人的体力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xycq.org.cn/forum/) Powered by Discuz!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