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陆逊的职务在三国名臣中最高,最多,最大 [打印本页]

作者: 布衣仙人掌    时间: 2009-2-14 14:36     标题: 陆逊的职务在三国名臣中最高,最多,最大

孙权称帝后,陆逊的官职多有变化,但和别人职务变动不同,别人升迁都是去旧职履新职,只有陆逊的官职是叠加的,即不去旧职,只加新职,加到最后我们把陆逊头上的官衔陈列出来,保准会让你大吃一惊;
上大将军(超越三公)+丞相+右都护+荆州牧+兼领豫章、庐陵`鄱阳三郡+镇守武昌+辅太子+董督军国+国务卿.
我解释一下国务卿哈,三国志记载:
时事所宜,权辄令逊语亮,并刻权印,以置逊所。权每与禅、亮书,常过示逊,轻重可否,有所不安,便令改定,以印封行之
陆逊在外交上的权力已经超越了外交部长,其实也超过了国务卿,毕竟外交部长和国务卿只是政府意志的传声筒而已,拍板的是政府首脑.而陆逊却能在孙权的外交事务中体现自己的意志.陆逊和国务卿的相同之处是,国务卿也是掌玺大臣.
陆逊怀文武之才,建有超世之功.孙权既有识人之明,更有用才之胆.君臣相得益彰,古今少有.
作者: 天宫公主    时间: 2009-2-14 15:15

职务最多,最高的肯定是董卓、曹操、司马昭之流吧。
作者: schweini925    时间: 2009-2-14 16:28

从另一方面说,权利过于集中,这也反映东吴缺人啊……而且功高盖主,为人臣者一大忌,陆逊的晚年也够凄凉的。
作者: 中庸    时间: 2009-2-14 23:59

楼上的两位也太能破冷水鸟。
其实完全可以在陆逊的前面在加雍州牧、凉州牧、冀州牧、并州牧、益州牧等
作者: 中庸    时间: 2009-2-15 00:02



QUOTE:
原帖由 天宫公主 于 2009-2-14 15:15 发表
职务最多,最高的肯定是董卓、曹操、司马昭之流吧。

国家的权力不是看职务多少的,更多的是看其职务带来的控制力,很明显你举得这三人都比陆逊权力更大。因为他们都视皇帝如无物(当然有点夸张了)。
作者: 布衣仙人掌    时间: 2009-2-15 10:25

陆逊和曹操`诸葛等人的情况不同,陆逊始终是臣.他的升迁是基于君主对他超世之功的褒奖,也是对他文武之材的认识,另外还有孙权敢于用人的度量.
曹操功高盖世,但他其实是一个开国皇帝,不应和陆逊混为一谈.
诸葛亮则是一个权臣,他的功劳其实并不是特别突出,但他却掌握着实际权利,所以即便是有街亭之败,不得不以自贬三级来自责,但因为大权独揽,所以很快就能找到借口官复原职.他的升迁与君主的褒奖或认识无关,而是取决于自己的需要.
作者: 布衣仙人掌    时间: 2009-2-15 10:28

楼上的两位也太能破冷水鸟。
其实完全可以在陆逊的前面在加雍州牧、凉州牧、冀州牧、并州牧、益州牧等
-------------------------------------------------------------------
陆逊的虚职并不多吧,除了右都护是虚职,其他都是实授吧.
作者: 暂时发言马甲    时间: 2009-2-15 12:21



QUOTE:
原帖由 布衣仙人掌 于 2009-2-15 10:25 发表
陆逊和曹操`诸葛等人的情况不同,陆逊始终是臣.他的升迁是基于君主对他超世之功的褒奖,也是对他文武之材的认识,另外还有孙权敢于用人的度量.
曹操功高盖世,但他其实是一个开国皇帝,不应和陆逊混为一谈.
诸葛亮 ...


什么功绩才算高?试例举陆逊功绩论述论述?

再试论述萧何功绩如何高?为何是汉初诸子论功之最?

诸葛亮没什么功绩也就你能说的出来。当然,诸葛亮在刘禅前期时代完全是掌权者的姿态。那也是刘备所遗之命尔。

[ 本帖最后由 暂时发言马甲 于 2009-2-15 12:23 编辑 ]
作者: 大将张辽    时间: 2009-2-15 13:26

陆逊是东吴重要士族吧,孙权前期要稳江山,多弄几顶帽子给他戴么正常,后期不管了,陆逊就晚景凄凉了
作者: 天宫公主    时间: 2009-2-15 13:42

陆逊没封个“楚公”、“楚王”什么的,就这点就不如曹操、司马昭他们的位置高。
作者: 布衣仙人掌    时间: 2009-2-15 14:11

什么功绩才算高?试例举陆逊功绩论述论述?

再试论述萧何功绩如何高?为何是汉初诸子论功之最?

诸葛亮没什么功绩也就你能说的出来。当然,诸葛亮在刘禅前期时代完全是掌权者的姿态。那也是刘备所遗之命尔。
---------------------------------------------------------------------------
{惟君天资聪睿,明德显融,统任上将,匡国弭难。夫有超世之功者,必应光大之宠;怀文武之才者,必荷社稷之重。昔伊尹隆汤,吕尚翼周,内外之任,君实兼之。}
这些话都是孙权说的.你不同意?
萧何功绩最高也是刘邦说的,孙权说的不算,刘邦说的就算?
诸葛亮确实没啥大功绩,治理内政算是他尽到了本分,有功,但还谈不上超世之功.如果诸葛亮真象萧何一样行事,倒还真不错.但他凭萧何之才却欲全揽萧何`韩信之功,结果搞的灰头土脸功过相抵,所以算不得有大功.
作者: 布衣仙人掌    时间: 2009-2-15 14:20

陆逊没封个“楚公”、“楚王”什么的,就这点就不如曹操、司马昭他们的位置高。
------------------------------------------------------------------
公主小妹牙尖口利,但你还没搞清状况.王`公都是爵位,而非职务.我也没说陆逊的江陵侯不是.
曹操、司马昭的王`公是皇帝心甘情愿给的?恐怕皇帝只有杀他们的心吧.他们想做个啥王,还不是自己随便拿.
作者: 因苏阿    时间: 2009-2-15 14:28     标题: 回复 #12 布衣仙人掌 的帖子

陆逊应该来一个宇宙大将军 都督六合诸军事,这多威风吖
作者: 布衣仙人掌    时间: 2009-2-15 14:36

陆逊是东吴重要士族吧,孙权前期要稳江山,多弄几顶帽子给他戴么正常,后期不管了,陆逊就晚景凄凉了
-----------------------------------------------------------------
既然是士族,那就不是一个人吧,帽子大家分分多好,皆大欢喜,还能分散风险,干吗就可陆逊一人头上戴?
陆逊晚景也谈不上凄凉,他最后被气死,只能说明他太忧国忧民太认真了,所以陈寿说他;忠诚恳挚,忧国亡身.
如果他象司马懿那样厚黑,见风使舵就没事了.
作者: 中庸    时间: 2009-2-15 15:26

楼上既然知道刘邦的功人功狗的说法,那为啥还能得出猪哥没啥功劳的结论?
猪哥在大耳集团就是CEO,处理内务,当然也参与战略决策。说他没功劳的人明显不是明白人。

陆逊也算是良将和忠臣,但缺乏政治家的敏锐和手段,不是有多大官就有多大才能的。


像猪哥这样的人往往在封赏的时候,都是排在首位的,比如萧何、李善长还有同一时代的熏鱼。

[ 本帖最后由 中庸 于 2009-2-15 15:28 编辑 ]
作者: 布衣仙人掌    时间: 2009-2-15 15:51

一个人如果既想做功人又想做功狗,那他应该既有功人的才能又有功狗的手段才行,如果缺一样,那结果就是搞的自己人模狗样
刘备死前,诸葛的表现还是不错的,可惜刘备死的早,他就做不成萧何了.
缺乏政治家的敏锐和手段???你指的是什么?如果你说的是权术和处理行政事物,那我承认陆逊不及诸葛.如果你指的是为国家的根本利益而谋划发展方向的话,那么我告诉你陆逊比诸葛要敏锐和有洞察力的多.
作者: 布衣仙人掌    时间: 2009-2-15 15:55

像猪哥这样的人往往在封赏的时候,都是排在首位的,比如萧何、李善长还有同一时代的熏鱼。
-----------------------------------------------------------------------
陆逊不是萧何也没排第2位
作者: 中庸    时间: 2009-2-15 16:14



QUOTE:
原帖由 布衣仙人掌 于 2009-2-15 15:51 发表
如果你指的是为国家的根本利益而谋划发展方向的话,那么我告诉你陆逊比诸葛要敏锐和有洞察力的多.

从史料上没看出了,孙权后期老糊涂了,陆逊也没有为吴国的政局稳定做啥太大贡献,而且陆逊也因为立储的事情而挂掉。

陆逊其相才别说猪哥,连张昭都不如。还仅仅是将而已。猪哥给饿的感觉是出将入相的人选,其治军治国都很有一套。包括敌人都夸奖他,而很多与他同事过的人,更是对他赞不绝口。
猪哥的最大有点就是认认真真的做事情,这点饿想很多人都欣赏,这也应该是他死后有如此名声的原因吧。
作者: 马杨米斯莫    时间: 2009-2-15 16:33

陆逊和孙权的事情基本就是孙吴军事凑合内政混乱的最佳写照,居然还能被楼主这么说?
作者: 天宫公主    时间: 2009-2-15 19:06

陆逊没封个“楚公”、“楚王”什么的,就这点就不如曹操、司马昭他们的位置高。
作者: 暂时发言马甲    时间: 2009-2-15 19:29



QUOTE:
原帖由 布衣仙人掌 于 2009-2-15 14:11 发表
{惟君天资聪睿,明德显融,统任上将,匡国弭难。夫有超世之功者,必应光大之宠;怀文武之才者,必荷社稷之重。昔伊尹隆汤,吕尚翼周,内外之任,君实兼之。}
这些话都是孙权说的.你不同意?
萧何功绩最高也是刘邦说的,孙权说的不算,刘邦说的就算?
诸葛亮确实没啥大功绩,治理内政算是他尽到了本分,有功,但还谈不上超世之功.如果诸葛亮真象萧何一样行事,倒还真不错.但他凭萧何之才却欲全揽萧何`韩信之功,结果搞的灰头土脸功过相抵,所以算不得有大功.

诏策曰:“惟君体资文武,明叡笃诚,受遗讬孤,匡辅朕躬,继绝兴微,志存靖乱;爰整六师,无岁不征,神武赫然,威镇八荒,将建殊功於季汉,参伊、周之巨勋。如何不吊,事临垂克,遘疾陨丧!朕用伤悼,肝心若裂。夫崇德序功,纪行命谥,所以光昭将来,刊载不朽。今使使持节左中郎将杜琼,赠君丞相武乡侯印绶,谥君为忠武侯。魂而有灵,嘉兹宠荣。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好吧,既然拿这种东西来论功绩,你满意了么?你说了算,刘禅说了不算?

参伊,周之巨勋都被阁下一句“没什么功绩”带下去了,我等还能说什么?只能看着你YY了嘛。
作者: 暂时发言马甲    时间: 2009-2-15 19:32



QUOTE:
原帖由 布衣仙人掌 于 2009-2-15 15:51 发表
一个人如果既想做功人又想做功狗,那他应该既有功人的才能又有功狗的手段才行,如果缺一样,那结果就是搞的自己人模狗样
刘备死前,诸葛的表现还是不错的,可惜刘备死的早,他就做不成萧何了.

笑,诸葛亮平南,使国为之富强,陆伯言哪点做到了“国为之富强”?

诸葛亮三年使国家在刘备惨败,精英尽丧的情况下恢复过来,民风强化,路不拾遗,陆伯言又做到了什么?

你丫的陆伯言狗模狗样还想跟诸葛亮起码是个人比?
作者: 布衣仙人掌    时间: 2009-2-15 20:17

诏策曰:“惟君体资文武,明叡笃诚,受遗讬孤,匡辅朕躬,继绝兴微,志存靖乱;爰整六师,无岁不征,神武赫然,威镇八荒,将建殊功於季汉,参伊、周之巨勋。如何不吊,事临垂克,遘疾陨丧!朕用伤悼,肝心若裂。夫崇德序功,纪行命谥,所以光昭将来,刊载不朽。今使使持节左中郎将杜琼,赠君丞相武乡侯印绶,谥君为忠武侯。魂而有灵,嘉兹宠荣。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好吧,既然拿这种东西来论功绩,你满意了么?你说了算,刘禅说了不算?

参伊,周之巨勋都被阁下一句“没什么功绩”带下去了,我等还能说什么?只能看着你YY了嘛。
-----------------------------------------------------------------------
很遗憾,刘禅说了就是不算,好像他说话就没算过.
作者: 布衣仙人掌    时间: 2009-2-15 20:24

笑,诸葛亮平南,使国为之富强,陆伯言哪点做到了“国为之富强”?

诸葛亮三年使国家在刘备惨败,精英尽丧的情况下恢复过来,民风强化,路不拾遗,陆伯言又做到了什么?

你丫的陆伯言狗模狗样还想跟诸葛亮起码是个人比?
--------------------------------------------------------------------
笑~~,我说的诸葛亮还算客气的,看看著名的挺汉派司马光咋说的:“诸葛亮自负才能,逆天而行,自取败之也.'
已经是负面评价了.我想象司马光这种挺汉派说这番话时一定是痛心疾首的.
作者: 可爱小马驹    时间: 2009-2-15 20:29

刘后主说了哪些没算过的楼上能稍微举几个例子么?
作者: humi100    时间: 2009-2-15 21:58



QUOTE:
原帖由 布衣仙人掌 于 2009-2-15 20:24 发表
笑,诸葛亮平南,使国为之富强,陆伯言哪点做到了“国为之富强”?

诸葛亮三年使国家在刘备惨败,精英尽丧的情况下恢复过来,民风强化,路不拾遗,陆伯言又做到了什么?

你丫的陆伯言狗模狗样还想跟诸葛亮 ...

首先没看见司马光在那里说诸葛亮这话的,即便是说了,你老不会不懂中文吧。没到一定才能的人能自负到去逆天的本事吗?

那一辈子都只知道在窝里不出来的比,实在太没可比性了。
作者: 天|°很灰    时间: 2009-2-15 23:09

:“诸葛亮自负才能,逆天而行,自取败之也.'

拜了百度大神,引用这话的的很多,就是没提出是出自那本书
作者: 暂时发言马甲    时间: 2009-2-16 01:25



QUOTE:
原帖由 布衣仙人掌 于 2009-2-15 20:17 发表
诏策曰:“惟君体资文武,明叡笃诚,受遗讬孤,匡辅朕躬,继绝兴微,志存靖乱;爰整六师,无岁不征,神武赫然,威镇八荒,将建殊功於季汉,参伊、周之巨勋。如何不吊,事临垂克,遘疾陨丧!朕用伤悼,肝心若裂。夫崇德序功,纪行命谥,所以光昭将来,刊载不朽。今使使持节左中郎将杜琼,赠君丞相武乡侯印绶,谥君为忠武侯。魂而有灵,嘉兹宠荣。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好吧,既然拿这种东西来论功绩,你满意了么?你说了算,刘禅说了不算?

参伊,周之巨勋都被阁下一句“没什么功绩”带下去了,我等还能说什么?只能看着你YY了嘛。
-----------------------------------------------------------------------
很遗憾,刘禅说了就是不算,好像他说话就没算过

诏令复丞相之位算过没?
诛杀污蔑诸葛亮为逆臣的家伙算过没?
拒绝诸葛亮立庙于成都算过没?

恩,看出来了,就你说的不算而已



[ 本帖最后由 暂时发言马甲 于 2009-2-16 01:37 编辑 ]
作者: 暂时发言马甲    时间: 2009-2-16 01:32



QUOTE:
原帖由 布衣仙人掌 于 2009-2-15 20:24 发表
笑~~,我说的诸葛亮还算客气的,看看著名的挺汉派司马光咋说的:“诸葛亮自负才能,逆天而行,自取败之也.'
已经是负面评价了.我想象司马光这种挺汉派说这番话时一定是痛心疾首的.

笑,先不说司马光是怎么说这话得,有没有说过。

“败”跟功绩有关?北伐之败能否决其三年间固国本,平南以富国等功绩?

有个人说了句话就能把诸葛亮功绩全抹去?这就是你这类人得历史观?还著名挺汉派?

陈寿还说“然羽刚而自矜,飞暴而无恩,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

关张二人就毫无功绩??

南北朝还有大猛人人说过:不与曹操,司马等欺凌孤儿寡妇相争,就说明曹操等人没建立过什么事业功绩??

这语言逻辑真牛B。连事情都不具体分析就拿一句话一锅煮的人,还讨论功绩?对照上面那所谓“刘禅本来就没说算过”这种可笑的观点,除了说你的观点实在够多问题的,只能送上下面一句

得,你嘴里陆伯言自然是天上地下无人可及。您慢慢去。

[ 本帖最后由 暂时发言马甲 于 2009-2-16 01:34 编辑 ]
作者: 吃饭猛喷罗大傻    时间: 2009-2-16 21:38

陆逊能单独一传,应与诸葛武侯实力、名声相当,他二人给傻子的感觉就是一个精于军事、一个精于政治,皆一时英才。贾诩曾对曹丕说:“刘备有雄杰之才,诸葛善于治国,孙权懂得虚实,陆逊精于军事形势,他们占据险要的地势,把守要塞……”
原文:刘备有雄才,诸葛亮善治国,孙权识虚实,陆议见兵势,据险守要……
作者: 五袋石果    时间: 2009-3-8 22:04

汉时职务最尊崇的是丞相吧,这个曹操和诸葛都做过。
另外,魏王、汉中王这些头衔是爵位不假,但他们都是受民受疆土,无异于封建诸侯,也是带有职务的性质的,应该既是爵位又是职务。
所以,我支持公主的观点。
作者: 吃饭猛喷罗大傻    时间: 2009-3-8 22:28

高位再高、再多,也只不过是吴主的手段而已,最后还不是让气死了。
作者: 三叶虫    时间: 2009-3-22 20:33

诸葛亮一心以己力兴复汉室,与魏吴周旋,甚至不怕逆天行事,却得到楼主这样的评价,武侯要哭的活过来了.(逆天行事做自己不擅长的军事也没有办法,因为他时间不多了,又找不到像韩信这样的人才.)
    楼主刚刚说陆逊有战略眼光?正是他白衣渡江,破坏了蜀吴同盟.....
作者: 天|°很灰    时间: 2009-4-11 18:51

陆逊是不求大功但求无过的类型
作者: 布衣仙人掌    时间: 2009-4-13 13:53



QUOTE:
原帖由 天|°很灰 于 2009-4-11 18:51 发表
陆逊是不求大功但求无过的类型

这话说的有道理,但有一个前提,就是陆逊首先立有大功,然后才会出于保住名声的想法,变的不求大功但求无过的.
也有些人无大功却能忝居高位,于是就想通过建立武功来使自己的地位得到确保.但是本身又没太多才能,于是越急于建功,越是做不到.越是做不到就越是急于立功.这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作者: 暂时发言马甲    时间: 2009-4-13 16:04

楼上这话酸得啊。
以诸葛亮的功绩三年稳固败絮中的蜀国,1年平南国以富饶,北取二郡以震国名,更不用说生前给刘备立下的功勋,到某些人嘴巴里突然就“无大功”去了。

荀文若这位被曹操称为吾之张子房,被委任为尚书令的同学估计可以被楼上这话气得吐血身亡。

陆逊最大的功绩不就夷陵一战保住荆州罢了。其他的功绩文治武功都不配给诸葛亮提鞋,像楼上这种对于评价诸葛亮“巨勋”的史料都不认账的还好意思跑来讨论历史?
作者: 客上天然居    时间: 2009-4-13 19:02

对于臣子,皇帝给你的封赏越多,职位越高,说明君主对臣下的猜疑心也越重。当君主没有什么可封赏了,位极人臣的时候,就危险了。所以孙权给陆逊这么多衔头,并不一定是好事,这从其最后的结局可以看出一点。
作者: 古拉森    时间: 2009-4-13 19:55



QUOTE:
原帖由 布衣仙人掌 于 2009-4-13 13:53 发表

这话说的有道理,但有一个前提,就是陆逊首先立有大功,然后才会出于保住名声的想法,变的不求大功但求无过的.
也有些人无大功却能忝居高位,于是就想通过建立武功来使自己的地位得到确保.但是本身又没太多才能,于 ...

不知道和诸葛亮比起来陆逊有何事可算得大功?看看历朝历代史书对两人的评价吧!正如马甲兄所说,无论文治武功,陆逊比诸葛亮都差得不是一星半点。
作者: lzy0274    时间: 2009-4-13 21:54

陆伯言牛是挺牛的,但又何必诋毁武侯的功劳呢?
真是岂有此理?
作者: qiyuan926    时间: 2009-4-14 09:18

陆逊可谓以一己之力独立支撑吴国三十余载,可惜下场悲惨啊
作者: 吴元叹    时间: 2009-4-14 10:58



QUOTE:
原帖由 布衣仙人掌 于 2009-2-15 20:24 发表
笑,诸葛亮平南,使国为之富强,陆伯言哪点做到了“国为之富强”?

诸葛亮三年使国家在刘备惨败,精英尽丧的情况下恢复过来,民风强化,路不拾遗,陆伯言又做到了什么?

你丫的陆伯言狗模狗样还想跟诸葛亮 ...

这句话出处也就不说了,阁下居然不知道当时北宋官方是尊魏的么?尊蜀汉,那是南宋以后的事情了
作者: linliking    时间: 2009-5-7 12:38

陆迅是四大家族最后一个有才华的人了,吴主肯定要拉拢的
作者: wanksjai    时间: 2009-5-7 17:54

...................
作者: ais9    时间: 2009-5-13 19:03

可能是因为当时(吴国)的大将太少了  官多 能人少吧     刘备进攻吴时 不也就只有陆逊能拿得出手吗
作者: lymanl    时间: 2009-6-16 22:03

我觉得最搞笑的是说猪哥功绩不大的,照你这么说只有打仗才有功绩了?还是像陈长文九品中正才算得上功绩?
作者: 南宫冰芷    时间: 2009-6-21 10:31

陈寿将陆逊单独列传不是盖的
作者: ≮迹部☆景吾≯    时间: 2009-6-22 09:05

这还是有理由的,在吴后期像陆逊这样的将才少之又少,这是其一;陆氏是江东四大豪族之一,没有他们的帮助孙权的政权不稳固,这是其二.
不过我认为如果他不是陆家豪族的人的话,不可能职务这么高的
作者: ap603    时间: 2009-7-25 19:09



QUOTE:
原帖由 暂时发言马甲 于 2009-2-15 19:32 发表


笑,诸葛亮平南,使国为之富强,陆伯言哪点做到了“国为之富强”?

诸葛亮三年使国家在刘备惨败,精英尽丧的情况下恢复过来,民风强化,路不拾遗,陆伯言又做到了什么?

你丫的陆伯言狗模狗样还想跟诸 ...

笑死人了 , 说陆伯言狗模狗样 , 你自己跟陆伯言比起来又是啥猪模猪样的啊??? 肏!!!

你要替诸葛亮讲话是你家的事 , 为了这样把一个优秀了不起的历史人物如此污蔑 , 你自以为很清高喔!!! 恶心至极的嘴脸!!!

你当真以为陆逊就没有治理国家使国家富强的本事 ??? 他任海昌屯田都尉时,政绩明显,深受百姓拥戴。他从当地土地贫瘠且连年干旱的实际出发,一方面开仓赈济贫民,一方面“劝课农桑,鼓励生产”,“百姓蒙赖”,称他为“神君”(《世说新语.方正》注引《吴书》)。他还曾上书孙权,对国家的严法苛刑提出批评,指出:“峻法严刑,非常王之隆业,有罚无恕,非怀远之弘规。”  , 难道这些都是假的 ???

我也不认为陆逊的历史地位能够和诸葛亮相比 , 但是再怎么说最起码他是三国里头手指数的出来超一流人物毫无疑问 , 捧诸葛亮就需要把其它人贬抑成垃圾才能显示诸葛亮的伟大??? 这种嘴脸又有比较高明??? 一群自以为是的恶心之人!!!

[ 本帖最后由 ap603 于 2009-7-26 04:07 编辑 ]
作者: ap603    时间: 2009-7-26 04:08

这里根本一群酸言酸语的疯子 , 看到别人称赞历史人物几句就非得要挑地方酸挑东西骂 , 好像非得要这样才能够显示自己的清高专业 , 自己的高贵不凡 , 真是一群恶心的嘴脸 ,
为了捧一个人可以把其它的优秀历史人物贬抑成垃圾也在所不惜 , 诸葛亮再怎样伟大 , 把别人讲成”狗模狗样”这种形容词还洋洋得意 , 你是什么东西呀你!!! 替诸葛亮讲话要用到这种形容词来攻击别人 , 我都替诸葛亮感到汗颜 , 真的一群臭酸的嘴脸 , 连对历史人物一点基本的尊重都没有 , 这种人根本就不配在这里讲话发言 , 像你这种水平的人想评论陆逊再等一亿年咧 , 你根本连替陆逊扫厕所的大便都不配!!!
作者: ap603    时间: 2009-7-26 04:18



QUOTE:
原帖由 暂时发言马甲 于 2009-4-13 16:04 发表
楼上这话酸得啊。
以诸葛亮的功绩三年稳固败絮中的蜀国,1年平南国以富饶,北取二郡以震国名,更不用说生前给刘备立下的功勋,到某些人嘴巴里突然就“无大功”去了。

荀文若这位被曹操称为吾之张子房,被委任为尚书令的同学估计可以被楼上这话气得吐血身亡。

陆逊最大的功绩不就夷陵一战保住荆州罢了。其他的功绩文治武功都不配给诸葛亮提鞋,像楼上这种对于评价诸葛亮“巨勋”的史料都不认账的还好意思跑来讨论历史?

我无意拿诸葛亮和陆逊的功绩作对比 , 但是你刻意摆明了睁眼说瞎话又有比较高明喔~ ??? “陆逊最大的功绩不就夷陵一战保住荆州罢了。” , 这种屁话都说的出口 , 别的不提连石亭之战都可以刻意忽略了 , 你自己又有多客观公正持平在讨论事情啊??? 还摆出一副自以为是的嘴脸 , 恶心至极 , 不管陆逊够不够资格替诸葛亮”提鞋” , 像你这种货色就是连替陆逊扫厕所的大便都不配!!! 你这种人的脏嘴根本没资格评论他!!! 还好意思说啥提不提鞋!!! 历史人物不是不是给你这种恶心的货色拿来污蔑的!!!
作者: ap603    时间: 2009-7-26 04:31



QUOTE:
原帖由 古拉森 于 2009-4-13 19:55 发表


不知道和诸葛亮比起来陆逊有何事可算得大功?看看历朝历代史书对两人的评价吧!正如马甲兄所说,无论文治武功,陆逊比诸葛亮都差得不是一星半点。

史书里头陆逊就是全三国唯一跟诸葛亮一样被单独立传的臣子你怎么不提??? 是又有多大的差距你拿出实际的东西来讲嘛 !!! 空口说白话谁都会嘛~~~ , 实际的东西咧 ??? 是不是差了一星半点你的一张嘴说的算了喔 ??? 历朝历代史书对两人的评价到底有如何的差距你拿出实际的数据出来嘛 ??? 这里的人嘴巴不是都很厉害很臭酸 ??? 又有多少人拿出实际的东西了 ??? 可笑至极~~~

陆逊再怎么样也是历代入祀武庙72圣的保障人选 , 就算地位不及诸葛亮也不会差距太远 , 为了推崇诸葛亮像你这种空口说白话的污蔑之词都可以随意出口 , 这里一堆自以为高水平的嘴脸真是让人充分见识了~~~!!!
作者: 欧阳寒卿    时间: 2009-7-26 12:55



QUOTE:
原帖由 中庸 于 2009-2-15 00:02 发表

国家的权力不是看职务多少的,更多的是看其职务带来的控制力,很明显你举得这三人都比陆逊权力更大。因为他们都视皇帝如无物(当然有点夸张了)。

一点都不夸张啊,那三个人本来就是实际的皇帝,只是还没有皇帝名义而已。
作者: 欧阳寒卿    时间: 2009-7-26 13:02

我就不明白为什么总有些人喜欢任意褒贬,为什么非得将伯言和孔明分个高下?
把他们调换个位置试试会怎么样呢?难道伯言就能平定中原,孔明能光复汉室?
作者: 暂时发言马甲    时间: 2009-7-26 14:16



QUOTE:
原帖由 ap603 于 2009-7-26 04:18 发表



我无意拿诸葛亮和陆逊的功绩作对比 , 但是你刻意摆明了睁眼说瞎话又有比较高明喔~ ??? “陆逊最大的功绩不就夷陵一战保住荆州罢了。” , 这种屁话都说的出口 , 别的不提连石亭之战都可以刻意忽略了 , 你自 ...

七年,权使鄱阳太守周鲂谲魏大司马曹休,休果举众入皖,乃召逊假黄钺,为大都督,逆休。休既觉知,耻见欺诱,自恃兵马精多,遂交战。逊自为中部,令硃桓、全琮为左右翼,三道俱进,果冲休伏兵,因驱走之,追亡逐北,径至夹石,斩获万馀,牛马骡驴车乘万两,军资器械略尽。

不提石亭当然是因为石亭之战陆逊不算功绩最巨的一位,甚至连策划都算不上。

当然,阁下这种陆粉是受不了我的言论的。所以呢,you最好先搞清楚谁先无视谁的功绩,谁在那先让人恶心了去。还的在这装啥激愤推己及人,你既然受不了我这样拿陆逊恶搞,你确定我就能认同楼主对诸葛亮和陆逊两者间的对比论述?

我也无意拿陆逊和诸葛亮做比较,你引用的那番话不过是对楼主这种特定的人说的。
作者: 暂时发言马甲    时间: 2009-7-26 14:20



QUOTE:
原帖由 ap603 于 2009-7-25 19:09 发表



笑死人了 , 说陆伯言狗模狗样 , 你自己跟陆伯言比起来又是啥猪模猪样的啊??? 肏!!!

你要替诸葛亮讲话是你家的事 , 为了这样把一个优秀了不起的历史人物如此污蔑 , 你自以为很清高喔!!! 恶心至极的嘴脸 ...



QUOTE:
原帖由 布衣仙人掌 于 2009-2-15 15:51 发表
一个人如果既想做功人又想做功狗,那他应该既有功人的才能又有功狗的手段才行,如果缺一样,那结果就是搞的自己人模狗样
刘备死前,诸葛的表现还是不错的,可惜刘备死的早,他就做不成萧何了.
缺乏政治家 ...

恩,你先管管你家陆粉的嘴巴再来管我。有些事情叫有因必有果,当然,你如果只允许陆粉对外攻击,不许我借此反讽,那我只好说,你好好照照你自己的猪样去吧。肏!!!
作者: 欧阳寒卿    时间: 2009-7-26 14:24

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功绩,用什么标准论断高下?
我倒觉得功绩并不重在某些战役,而在于对形式的判断,政策的制定执行。

[ 本帖最后由 欧阳寒卿 于 2009-7-26 14:26 编辑 ]
作者: 黑马贾诩    时间: 2009-7-26 14:42

陆逊其他都好....就是立场没站对....搞政治的大忌啊..死就死这上头了
作者: 黑马贾诩    时间: 2009-7-26 14:47

还有,不要把演义的东西当做历史...历史上诸葛兄才智过人是事实,但是他最擅长的是内政...陆逊则擅长军事调度....不能比的,没的比..好比曹操会写诗..你让李白和他比打仗?那诗仙还不变尸仙?
作者: 布衣仙人掌    时间: 2009-7-27 10:05     标题: 回复 #54 暂时发言马甲 的帖子

石亭之战陆逊算不算功绩最巨的一位自然不是你说了算,孙权说了算.很遗憾,孙权恰恰认为是陆逊这个你认为给孙权"坏大事"的人,而不是别人功绩最巨.
诸军振旅过武昌,权令左右以御盖覆逊,入出殿门,凡所赐逊,皆御物上珍,于时莫与为比。
至于全歼曹休么,有人竟会以为凭9万吴军全歼十几万魏军精锐就跟喝水一样顺理成章,毫无悬念.真是天真烂漫的可以
君不见,丞相当年十全必克,自信爆篷,来势汹汹.到最后却被人撅了个对头弯.这就是过于自信的小小教训
作者: 天涯明月刀    时间: 2009-7-27 10:25



QUOTE:
原帖由 布衣仙人掌 于 2009-7-27 10:05 发表
石亭之战陆逊算不算功绩最巨的一位自然不是你说了算,孙权说了算.很遗憾,孙权恰恰认为是陆逊这个你认为给孙权"坏大事"的人,而不是别人功绩最巨.
诸军振旅过武昌,权令左右以御盖覆逊,入出殿门,凡所 ...

整不整陆逊,孙权说了算,所以孙权整陆逊,是整的好,整得妙,整得呱呱叫,实属大快人心.
作者: 布衣仙人掌    时间: 2009-7-27 10:46     标题: 回复 #57 黑马贾诩 的帖子

是啊,很多人拿陆逊之死来说明陆逊不善政治.横明显这些人将权术和政治划上了等号.陆逊善不善政治,应该从他的一生经历来看.
陆逊并非不会察言观色之人,然而在事关国家社稷安危的大问题上,却甘冒杀身之祸,犯颜直谏,立场坚定.是其为勇.
陆逊坐镇上游,手握吴国三分之一的兵力和地盘,却宁愿被气死也不造反,是其为忠.
陆逊是拿自己的生命为代价诠释着忠与勇的真谛.

相比之下,有的人以国家社稷的根本利益为代价来显示自己的"忠".以驱民入虎口的方式来标榜自己的"勇".牺牲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来树立起自己的光辉形象.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何等催人泪下,"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何等冠冕堂皇.难怪千载以降,被称为"圣贤",真是感人啊.

然而,牺牲别人以显自己之勇,情何以堪.

哎,正义之理岂可为俗人道哉.我只希望暂时发言马甲 能思考一下;为什么会出现几十个教授联名倒亮的现象,难道现在的知识分子就丧尽天良?而且毫不遮掩?
作者: 天涯明月刀    时间: 2009-7-27 11:33

石亭之战就要看孙权,孙权说什么就是什么,孙权整陆逊,就要看陆逊的一生,双重标准可真是强啊.

几十个教授联名倒亮?拉出来给俺看看好不好?

另外,甭把陆某人,整得这么高大全好不好?

杀良冒功,为什么就不提了?

孙权责让一下,他就气死了,居然还这么高大全?

纯粹一小心眼,

[ 本帖最后由 天涯明月刀 于 2009-7-27 11:39 编辑 ]
作者: 暂时发言马甲    时间: 2009-7-27 12:12



QUOTE:
原帖由 布衣仙人掌 于 2009-7-27 10:05 发表
石亭之战陆逊算不算功绩最巨的一位自然不是你说了算,孙权说了算.很遗憾,孙权恰恰认为是陆逊这个你认为给孙权"坏大事"的人,而不是别人功绩最巨.
诸军振旅过武昌,权令左右以御盖覆逊,入出殿门,凡所 ...

那是,陆某人也就击破万余魏兵就已经牛B轰轰了,那么陆某有没有从魏国手上抢下过半块土地?

我认为给孙权“坏大事”的人?你是哪只眼睛看到我说过这句话来着?哦~~ 我认为不是功勋最巨的那位,就是“坏大事”?

石亭之战我不认为他功勋最巨我已经给出原因,策划的人不是他,他只是执行者。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显然不足以与孙权策划出来的曹休大礼包相比么。你没看见第五次北伐明帝人没到就把整支10多万的吴军给吓跑了?



至于什么拿社稷显示其“忠”之流的话。阁下先去把社稷所谓的破坏在哪拿出来一列列对着再说诸葛亮拿社稷为代价去吧。倒是像陆某那种杀良冒功耍手段以显示其重要性的东西才叫经典。
作者: 布衣仙人掌    时间: 2009-7-27 15:23     标题: 回复 #63 暂时发言马甲 的帖子

陆某人也就击破万余魏兵?哎呀呀,那叫击破十万余魏兵,斩获万余.还有牛马骡驴车乘万两,军资器械略尽.让你这一简化倒真是没什么了.也不带这么黑的.
倒确实没啥好牛B的,夷陵杀蜀军八万不也没当回事.放在陆逊身上这都是应该应份的.谁让陆某人低调来.

陆逊啥时候杀良冒功来?这好像是陆黑的杀手锏吧,不过我怎么不知道这回事,你要黑他可以,但可不兴造古人谣的.

谁说陆某没有从魏国手上抢下过半块土地?宜都、房陵、南乡.前后斩获招纳,凡数万计.还有陆逊拔邾,知道么?司马懿主政时期拔的,这件事陆逊传里都没记,够低调吧.哪象丞相,刚收回两块空地,立马借机官复原职.凉粉们也赶紧四处吆喝,就怕还有人不知道.真热闹.呵呵.
作者: 大多数人    时间: 2009-7-27 16:02     标题: 回复 #64 布衣仙人掌 的帖子



QUOTE:
原帖由 布衣仙人掌 于 2009-7-27 15:23 发表
谁说陆某没有从魏国手上抢下过半块土地?宜都、房陵、南乡.前后斩获招纳,凡数万计.还有陆逊拔邾,知道么?司马懿主政时期拔的,这件事陆逊传里都没记,够低调吧.哪象丞相,刚收回两块空地,立马借机官复原职.凉粉们也赶紧四处吆喝,就怕还有人不知道.真热闹.呵呵.

权乃潜军而上,使逊与吕蒙为前部,至即克公安、南郡。逊径进,领宜都太守,拜抚边将军,封华亭侯。备宜都太守樊友委郡走,诸城长吏及蛮夷君长皆降。逊请金银铜印,以假授初附。是岁建安二十四年十一月也。
逊遣将军李异、谢旌等将三千人,攻蜀将詹晏、陈凤。异将水军,旌将步兵,断绝险要,即破晏等,生降得凤。又攻房陵太守邓辅、南乡太守郭睦,大破之。秭归大姓文布、邓凯等合夷兵数千人,首尾西方。逊复部旌讨破布、凯。布、凯脱走,蜀以为将。逊令人诱之,布帅众还降。前后斩获招纳,凡数万计。权以逊为右护军、镇西将军,进封娄侯。

现在才知道刘备是魏国的

陆逊拔邾?不知道。
秋八月,陆逊邾。
筑城这种丰功伟绩本来就应该四处吆喝吆喝,不记在本传中确实很低调
作者: KYOKO    时间: 2009-7-27 17:33

古今少有都把人给郁闷死了。。
作者: 银锤太保裴元庆    时间: 2009-7-28 20:52

因为陆逊任职相对较早,而当他官至丞相时,已是三国晚期。
作者: f19930803    时间: 2009-8-13 13:13

陆逊是孙权杀的,不算君臣关系好。
作者: 暂时发言马甲    时间: 2009-9-6 00:15



QUOTE:
原帖由 布衣仙人掌 于 2009-7-27 15:23 发表
陆某人也就击破万余魏兵?哎呀呀,那叫击破十万余魏兵,斩获万余.还有牛马骡驴车乘万两,军资器械略尽.让你这一简化倒真是没什么了.也不带这么黑的.
倒确实没啥好牛B的,夷陵杀蜀军八万不也没当回事.放在陆逊 ...


诸葛亮攻下的两郡突然变成了两城。孙权偷袭盟友当成陆逊战功。果然有陆粉的特色。

连这些都拿来对比,诸葛亮入川时的所战在克,平南的国以富饶都比不上陆逊偷袭盟友的功绩。

夷陵八万蜀军?刘备支党才四万,在永安还收复散卒来着。陆逊怎么杀8万蜀兵来着?恩,想起来一个词了:杀良冒功。

甚至刘备还能在曹丕伐魏之时,书信提醒陆逊现在蜀复进会如何。

至于诸葛亮么,也没什么,不用靠人引诱对方进入埋伏圈,就大破司马懿,斩甲首三千了。要算上这种,诸葛亮破郭淮退十数万曹真魏兵的事迹简直多不胜数,而且大多都是在进攻战中取得的战果。

结果嘛,陆粉直接忽略,果然是陆逊无敌啊~~
作者: 吃饭猛喷罗大傻    时间: 2009-9-6 08:21

不错,陈寿是给陆逊单独立传,可惜他的传在吴书中十分靠后,张昭、周瑜、程普等均在他前面,人家武侯可是臣子中第一个立传和单独立传,这显然无法比。
作者: 布衣仙人掌    时间: 2009-9-16 11:42



QUOTE:
甚至刘备还能在曹丕伐魏之时,书信提醒陆逊现在蜀复进会如何。

至于诸葛亮么,也没什么,不用靠人引诱对方进入埋伏圈,就大破司马懿,斩甲首三千了。要算上这种,诸葛亮破郭淮退十数万曹真魏兵的事迹简直多不胜数,而且大多都是在进攻战中取得的战果。

逊答曰:但恐军新破,创痍未复,始求通亲,且当自补,未暇穷兵耳。若不惟算,欲复以倾覆之馀,远送以来者,无所逃命。
陆逊的答复对刘备来说近乎羞辱了.如果刘备还有点贼心贼力,他早就和陆逊拼命了.可是就是在魏军大举进攻东吴,陆逊又连个台阶都不给他的的情况下 ,他刘备不还是动都不敢动一下吗.

暂时发言马甲,如果刨除对偶像的盲目崇拜,你真的认为诸葛亮的那些进攻战值得一提?说杀敌一万自损三千就算是打胜仗了.似诸葛这般杀敌三千自损一万的算什么?
作者: 暂时发言马甲    时间: 2009-9-16 11:52



QUOTE:
原帖由 布衣仙人掌 于 2009-9-16 11:42 发表

逊答曰:但恐军新破,创痍未复,始求通亲,且当自补,未暇穷兵耳。若不惟算,欲复以倾覆之馀,远送以来者,无所逃命。
陆逊的答复对刘备来说近乎羞辱了.如果刘备还有点贼心贼力,他早就和陆逊拼命了.可是就是 ...

笑,陆逊答书近乎羞辱,刘备与书近乎威胁。两人都唇枪舌剑,事实就是:

十二月,权使太中大夫郑泉聘刘备于白帝,始复通也。
冬十月,诏丞相亮营南北郊於成都。孙权闻先主住白帝,甚惧,遣使请和。先主许之,遣太中大夫宗玮报命。

孙权,陆逊要是有那份实力,刘备要是真如陆逊答书所言,求个啥和啊。看来东吴陆逊之流最喜欢说一套又做一套。用行动打自己耳光嘛

你确认你知道啥叫甲首?-------杜预:“甲首,披甲者首”,汉晋春秋里的战绩是光披甲者之头目都被斩3000了。还杀敌三千呢。一次接触战,获玄凯5千,角弩3800张,你认为不杀人不俘虏人能获取到这批战具?更不用说其他没统计的魏军披甲之士和普通兵卒的数量了。

杀敌三千自损一万这种搞笑逻辑都跑出来了。

且不说汉晋春秋跟晋书所描述的两处战果根本不在一件事情上。晋书破重围和三国志诸葛亮自退口吻不合,晋书俘斩万计与诸葛亮军退,乘高布伏射杀张合针锋相对了。

诸葛亮战功不比陆逊?笑,南征北伐开疆扩土就姓陆的比不上了,还有脸去找诸葛亮比。

刨除去阁下那种盲目贬低的眼光和不知历史的观点再来说吧,还杀敌三千自损1万,一看就是地道的盲目贬亮者。

[ 本帖最后由 暂时发言马甲 于 2009-9-16 12:27 编辑 ]
作者: 吴越春秋    时间: 2009-9-16 11:53

赤乌七年,代顾雍为丞相,诏曰:“朕以不德,应期践运,王涂未一,奸宄充路,夙夜战惧,不惶鉴寐。惟君天资聪叡,明德显融,统任上将,匡国弭难。夫有超世之功者,必应光大之宠;怀文武之才者,必荷社稷之重。昔伊尹隆汤,吕尚翼周,内外之任,君实兼之。今以君为丞相,使使持节守太常傅常授印绶。君其茂昭明德,脩乃懿绩,敬服王命,绥靖四方。於乎!总司三事,以训群寮,可不敬与,君其勖之!其州牧都护领武昌事如故。”

只说其州牧都护领武昌事如故,上大将军升级为丞相,而不是同时担任上大将军和丞相吧。
作者: 布衣仙人掌    时间: 2009-9-16 15:59     标题: 回复 #72 暂时发言马甲 的帖子

你怎么还在回,就这么不肯接受事实?
我又不是在贬亮,只是在陈述事实,诸葛亮确实打过一些败仗,说他的军事才能有限不算贬他吧.我可不象你非拿陆逊的胜仗来贬他给人感觉就是鸡蛋里挑石头.

其实说诸葛亮的功绩不如陆逊也不是我说的,是陈寿说的.

陆逊;予既奇逊之谋略,又叹权之识才,所以济大事也。

诸葛亮;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诸葛亮之所以名头更响,主要还是一些才能之外的因素.
作者: 暂时发言马甲    时间: 2009-9-16 17:21



QUOTE:
原帖由 布衣仙人掌 于 2009-9-16 15:59 发表
你怎么还在回,就这么不肯接受事实?
我又不是在贬亮,只是在陈述事实,诸葛亮确实打过一些败仗,说他的军事才能有限不算贬他吧.我可不象你非拿陆逊的胜仗来贬他给人感觉就是鸡蛋里挑石头.

其实说诸葛亮的功绩不如陆逊也不是我说的,是陈寿说的.

陆逊;予既奇逊之谋略,又叹权之识才,所以济大事也。

诸葛亮;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诸葛亮之所以名头更响,主要还是一些才能之外的因素.

这里面有半句功绩?

还在回?搞笑了,回一个能搞出杀敌3000自损10000的人还需要理由?接受事实?貌似是你接受不了事实吧?

诸葛亮功绩不如陆逊是陈寿说的?

---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

陆逊又哪来可匹敌的功绩呢?才能之外的因素?某些亮黑连引用都不引用全,陈寿评价诸葛亮之功绩的地方可是半字不提。
诸葛亮巨勋不认,诸葛亮斩杀敌仅甲首就3000突然变成了才杀敌3000。
你当然不像我了,像我能说出这么罔顾历史资料的话来?

还能说得出不是在贬亮?


而所谓陈寿的评价,只是就两人各自的人生目标而言,陆逊济孙权大事,诸葛亮未成自己的事业罢了。

但是孙权之事为何?----稳守长江以观天下尔。
诸葛亮则是兵指旧都,扫魏灭曹。

两者目的完全不同,居然能成为同样功绩比较点?

看阁下这种一会儿军事成就,结果军事成就拉出来长不了脸了干脆就拉评价还是断章取义的截了一大半做比较,还好意思“不是你贬亮”?

[ 本帖最后由 暂时发言马甲 于 2009-9-16 17:34 编辑 ]
作者: 布衣仙人掌    时间: 2009-9-17 10:53



QUOTE:
原帖由 暂时发言马甲 于 2009-9-16 17:21 发表
---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

所以说,诸葛亮只是治理之才而已,既然诸葛亮自比管乐,陈寿何不直接说管乐之亚匹呢.显然,陈寿对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也是不以为然的.  

即便说陆逊的治理之才不及诸葛亮也是很不公平的,陆逊毕竟做丞相的时间很短,不象诸葛亮可以充分展示治理之才,所以说,在政治方面两人实际上是无从比起的.

只有军事是两人都涉及很深的领域,在这方面无疑是陆逊遥遥领先.别忘了陆逊虽名为上大将军,但实际上可以统帅大军的机会并不多,只有两次;夷陵和石亭.就这两次,就分别大破刘备和曹休,并使他们都羞愤而死.如果陆逊能象诸葛亮那样大权独揽,那陆逊肯定会有更出奇的表现.
作者: 暂时发言马甲    时间: 2009-9-17 11:24



QUOTE:
原帖由 布衣仙人掌 于 2009-9-17 10:53 发表
所以说,诸葛亮只是治理之才而已,既然诸葛亮自比管乐,陈寿何不直接说管乐之亚匹呢.显然,陈寿对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也是不以为然的.  

即便说陆逊的治理之才不及诸葛亮也是很不公平的,陆逊毕竟做丞相的时间很短,不象诸葛亮可以充分展示治理之才,所以说,在政治方面两人实际上是无从比起的.

只有军事是两人都涉及很深的领域,在这方面无疑是陆逊遥遥领先.别忘了陆逊虽名为上大将军,但实际上可以统帅大军的机会并不多,只有两次;夷陵和石亭.就这两次,就分别大破刘备和曹休,并使他们都羞愤而死.如果陆逊能象诸葛亮那样大权独揽,那陆逊肯定会有更出奇的表现.

陈寿只是在叹气诸葛亮连年动众未能成功而已,不以为然?非其所长钦!

既然阁下要拉陈寿,那么斐先生是怎么说陆逊的呢?
----臣松之以为逊虑孙权以退,魏得专力於己,既能张拓形势,使敌不敢犯,方舟顺流,无复怵惕矣,何为复潜遣诸将,奄袭小县,致令市人骇奔,自相伤害?俘馘千人,未足损魏,徒使无辜之民横罹荼酷,与诸葛渭滨之师,何其殊哉!用兵之道既违,失律之凶宜应,其祚无三世,及孙而灭,岂此之馀殃哉!

诸葛亮从刘备入川正式署左将军府事做管理到其死亡,一共18个年头。成为丞相也只有12个年头。

陆逊传----是时陆逊以所在少谷,表令诸将增广农亩。权报曰:“甚善。今孤父子亲自受田,车中八牛以为四耦,虽未及古人,亦欲与众均等其劳也。”秋七月,权闻魏文帝崩,征江夏,围石阳,不克而还。苍梧言凤皇见。分三郡恶地十县置东安郡,以全琮为太守,平讨山越。冬十月,陆逊陈便宜,劝以施德缓刑,宽赋息调。

别以为陆逊当的是“上大将军”就不负责政事。别拿时间做借口了。

陆粉就是陆粉。陆逊做一路主帅的战争有的是。----嘉禾五年,权北征,使逊与诸葛瑾攻襄阳。
结果如何呢??看上面斐先生引注吧。

在刘备之败到陆逊击曹休,荆州与魏国兵事不断,不是陆逊主帅的只有两战,是拿得出手的只有两战罢了。某些人啊…… 唉。

陆逊在进伐魏国的战争中,所起的作用实在有限,当年关羽随随便便就能围困,跨越的襄阳,陆逊都完全没办法。其能力也只在于守土而已

[ 本帖最后由 暂时发言马甲 于 2009-9-17 11:29 编辑 ]
作者: lmozhly    时间: 2009-9-25 10:13

你不知道陆逊是被孙权鼓捣死的吧
作者: 布衣仙人掌    时间: 2009-9-28 16:19



QUOTE:
原帖由 暂时发言马甲 于 2009-9-17 11:24 发表

陆粉就是陆粉。陆逊做一路主帅的战争有的是。----嘉禾五年,权北征,使逊与诸葛瑾攻襄阳。
结果如何呢??看上面斐先生引注吧。

在刘备之败到陆逊击曹休,荆州与魏国兵事不断,不是陆逊主帅的只有两战,是拿得出手的只有两战罢了。某些人啊…… 唉。

陆逊在进伐魏国的战争中,所起的作用实在有限,当年关羽随随便便就能围困,跨越的襄阳,陆逊都完全没办法。其能力也只在于守土而已

嘉禾五年,孙权败了,诸葛亮的老哥吓傻了.陆逊没败,而且还有斩获.你说结果如何呢??裴先生说陆逊败了??

陆逊作大都督一共有几战?你何不明说?

陆逊虽然也参与政事,但不象诸葛亮把持朝政,可以尽情发挥,所以政治方面无从比起.

陆逊确实不主张主动进攻魏国,这说明了他能客观认识形势.诸葛亮倒是主动进攻了,结果蜀国先完蛋了.害的吴国只能自己苦苦支撑.
作者: 落星追魂    时间: 2009-10-2 21:23

忠诚恳挚,忧国亡身

不得不让人想起逊的俩倒霉儿子.....
杀敌冒功的人 忠诚恳挚啊.....
作者: 落星追魂    时间: 2009-10-2 21:47

十全必克 不过是马谡突然违背了诸葛亮的调度....

石亭一战 某人被杨拍得那叫一个惨吧...
作者: 暂时发言马甲    时间: 2009-10-5 20:59



QUOTE:
原帖由 布衣仙人掌 于 2009-9-28 16:19 发表


嘉禾五年,孙权败了,诸葛亮的老哥吓傻了.陆逊没败,而且还有斩获.你说结果如何呢??裴先生说陆逊败了??

陆逊作大都督一共有几战?你何不明说?

陆逊虽然也参与政事,但不象诸葛亮把持朝政,可以尽 ...

笑。陆逊没败?退军都没败?

那诸葛亮五次北伐除了第一次又何来败?连第一次北伐诸葛亮都是进无所据,逐退呢,陆粉牛B到极点了哇。

斩获?诸葛亮是第一北伐拔西县人口还,陆逊这次退兵倒是不敢打魏兵,跑去打农民去了。诸葛亮第三次北伐获两郡,陆逊北上伐魏获得个毛。

嘴硬能改变啥?陆逊不北伐是因为他等得起,竟长江之所极。三州之地200余万口人。蜀国所能仰仗者益州90万口人而已,不趁魏国里未复时讨伐,争取,什么时候打?你那陆逊给出过半条策略没有?还是陆逊有自知之明,北伐起不到诸葛亮的作用,使洛阳以西久经战火,兵灾连年加麦谷不收,诸葛亮死后魏臣上书里都说若让蜀吴二贼得知,大兴兵事,则不能挡矣。这是你那鸟蛋陆逊干的?搞笑。

比?有什么好比的?做总指挥的战役?抱歉哦,貌似陆逊连石亭都不是你嘴巴里的那个“大都督”。真是强啊~ 赢的仗管得他谁是总指挥一把手,没啥建树杀良冒功的仗倒是立马管他总指挥是哪位,反正陆鸟就是拿了点甜头也值得大书几把了。

呵呵,原来不光陆逊爱杀良冒功,陆粉也爱粉饰功勋呢。

[ 本帖最后由 暂时发言马甲 于 2009-10-10 01:22 编辑 ]
作者: 古拉森    时间: 2009-10-5 23:24



QUOTE:
原帖由 布衣仙人掌 于 2009-9-28 16:19 发表


陆逊确实不主张主动进攻魏国,这说明了他能客观认识形势.诸葛亮倒是主动进攻了,结果蜀国先完蛋了.害的吴国只能自己苦苦支撑.

得了吧,你这是典型的以结果推原因。蜀国灭亡都是诸葛亮死后30年的事了,而且诸葛亮指定的接班人在任时蜀汉都安然无恙。姜维本是曹魏降将,蒋琬原为县长,费祎乃刘璋亲戚,诸葛亮看出三人皆“社稷之器”,培养,提拔,尽其器能,诸葛亮死后,三人遂继之撑持蜀汉江山三十年。而正因为人才的支撑作用,蜀汉是三国唯一没有发生篡权的国家。东吴继孙权之后,大臣诸葛恪居功自傲被年仅11岁的吴帝孙亮所杀,孙亮最后被自己的小舅子赶下了皇位,17岁便郁郁而终。自此东吴便一蹶不振。陆逊连自己都没能在孙权手下得到善终,拿什么和诸葛亮比?不懂得选择贤明之君,可见无识人之明;不明白伴君如伴虎,是为不智;不能让君主信任到”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是为无能。不明不智无能之辈,如何能和赢得了历代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广泛爱戴的诸葛亮相比。
作者: 崔浩    时间: 2009-10-10 18:53

官再大也是被气死的命!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xycq.org.cn/forum/) Powered by Discuz!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