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个中人事——也看《梅兰芳》
[打印本页]
作者:
whws
时间:
2009-1-25 17:59
标题:
个中人事——也看《梅兰芳》
不知怎么的,总是想起“从一而终”来
年纪比过去大了,思想倒比过去偏激了。每每想着,中国这几千年来,就是靠着“忠孝节义”
几个字熬过来的。王阳明的心学和朱子注的大学也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只是王先生单讲
一个“诚”字。只是这“诚”字对的不是私心杂念,而是做人的良心。做人的良心?做人的良心
是什么,用几千年来书里的话讲,还是忠孝节义四个字。
新文化运动里,老说旧道德虚伪,是枷锁。梅先生起初倒是做了新戏,可最终还是守着传
统。梅先生一生最大的困惑与执着,大约不是什么孟晓冬,也不是什么怕与不怕,只怕还是
那个时代中国人共有的“新与旧”的冲突与碰撞,是“存与亡”的是是非非。北洋军阀搞尊孔,
被骂了复古。可后来做了汉奸的,却多是新文人。毛润之先生要从根子上革了旧社会的命,
可是红卫兵们一边批着孔老二,一边跳着“忠”字舞。国人在矛盾中跌跌撞撞走了百年。说穿
了,是骨子里的傲性和现实里的自卑,相互缠搅着,矛盾着。
红起来名伶,大约最能体会个中的滋味,想要尊严,却活不出自己的张狂。电影里的梅大
伯、十三燕都是这么着活,这么着死。梅先生守了一辈子,守的更多,也更重。只是被导演
淡化了吧。
最喜欢电影里黎明出现前的那一段,此中真有霸王别姬的遗风。再就是章子怡的那段词。章
子怡演戏虽然是千人一面,但是真实生活里倒还活的张狂,只是缺了根主弦,这调子也就变
了音,未免让些许人看不惯,不过到底是个真人。她那段词说的真好,因为是真话。演戏的
人,没上场,怕座不满,亮了相,怕人不给彩,演完了,怕剧评骂人。其实哪有那么多可怕
的。守住了心里那根弦,人的一生就不怕走音。任成与不成,自己的戏终究是唱对路了。
作者:
水镜门生
时间:
2009-1-25 20:53
欢迎ws兄回来
作者:
岑平
时间:
2009-1-26 23:39
梅蘭芳~~
還沒有空去戲院看...
聽說黎明出來前的最好看~~
作者:
TOP
时间:
2009-1-31 23:09
W兄好久不见。
这一篇评,面上虽说的是影视,内里讲的却是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传承,讲的是人的精神信仰(玩世一些说精神寄托也可以)。其实说古寓今,讲的是身边事。
其实当下的问题,倒真不在高下对错,因为连有没有,是什么大都还浑噩着。现代人讲自由,讲独立,讲尊重个人。于是许多已经定论的,就不能因为定论过而被相信,还要再拿出来说一说。倒不是说这样就不对,倒不是说陈陈相因绝不变通就对。我只是感慨人生百年匆匆而过,怎么能人人事事都从头破立追究明白。或许持拳而立的勇气我们并不缺乏,但那究竟……又有什么要紧?真就比另一些人更幸福么?
人说深刻不难,难的是深刻之后的豁达。许多聪明人痛苦于自己知道的太多,想的太深。禅家说“放下”,道家说“自然”,都是自了的方法。自了……似乎是小气的。可也许就是很多时候,我们作为“人”是明白的,作为“我”就不明白了。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xycq.org.cn/forum/)
Powered by Discuz!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