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戚继光和李成梁的对比 [打印本页]

作者: 游戏爱好者    时间: 2009-1-22 00:32     标题: 戚继光和李成梁的对比

戚继光和李成梁的对比

戚继光是隆庆二年(1568年) 被调往北方,主持蓟州、昌平、保定三镇军务,主要对付蒙古各部.

李成梁是1567为副总兵。1570年晋升辽东总兵。主要对付女真各部.

戚继光在任16年,除了1568-69两年以外,基本没战事。
因为他采取的是歼灭战,把敌人打死了,打怕了,连闹都不敢闹.
这就是威慑力. 就像现在的美国,谁敢和他打。

李成梁前几年也打歼灭战,不过后来采用的是养猪战,今天砍几个首级,明天砍几个首级,有首级就能升官。
把所有的辽东少数民族都得罪个遍,有仇恨必有报复,有报复就有理由再打他们了。
有战争就有军饷,就能抽油水。


难道戚继光太耿直,不知养猪战的好处? 不是的,戚继光也经常贪污腐败,巴结权贵。
因为当时的形式他只能这样做,不然的话就不能带兵,实现他保家卫国的理想。
明知什么对自己最有利,却不去做,实乃大英雄。
保家卫国是目的,贪污只是手段。


反观李成梁升官发财是目的,杀敌只是手段。
我就不说后来与老奴的默契,帮他铲除了大部分反对的部落,和1606年放弃宽甸六堡的事儿了。
评语,英勇的将军,历史的罪人。


观看明末的几位名人,发现可以用现在的管理学给他们戴帽子。

有这个心,也有这个能力的人--戚继光
有这个心,却没这个能力的人--袁崇焕
有这个能力,却没这个心的人--李成梁
无能皆无心者--太多了….
作者: 0405cwk    时间: 2009-1-22 01:42

我家在辽宁省清原 老家在义县 这两个地名与明亡清兴很有关系 我是满族
作者: zidaneluo    时间: 2009-1-22 09:43

说明激励机制不合理,无法实现激励相容,迟早会出现问题。
作者: 吴元叹    时间: 2009-1-22 11:18

李成粱和戚继光最大的不同,在于李成粱是本地人,对他而言,养猪是收益最大,效果最好的方式。而戚继光不能这么做,他在辽东不论是人脉,关系以及亲信,都无法保证这么做不穿帮,另外,在辽东那帮大爷面前,他还必须树立他的权威,所以他只能采取最直接的方式,来捍卫他的权力以及威望。
作者: 天宫公主    时间: 2009-1-22 11:23

中国王朝的中后期(无论汉族还是少数民族),最大的问题就是皇帝本人不知兵。所以皇帝对将领的防御,甚至搞过皇帝对外敌的防御。这样就逼的将领不得不养猪保身,否则就是兔死狐悲的下场。如果皇帝本身知兵,不管他是否亲临前线,镇守边关的大将们还没几个真敢玩养猪战术的。汉武帝、唐太宗、明成祖,这些对外作战成功的皇帝,哪个不是自己知兵的?
作者: XM8    时间: 2009-1-22 12:32

LZ能提供戚继光在北方的歼敌记录吗?
作者: 游戏爱好者    时间: 2009-1-22 19:25



QUOTE:
原帖由 吴元叹 于 2009-1-22 11:18 发表
李成粱和戚继光最大的不同,在于李成粱是本地人,对他而言,养猪是收益最大,效果最好的方式。而戚继光不能这么做,他在辽东不论是人脉,关系以及亲信,都无法保证这么做不穿帮,另外,在辽东那帮大爷面前,他还 ...

我不同意你的观点。
第一,戚继光虽是空降兵,但是 是带着一部分浙江籍的戚家军来的。
第二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你觉得以戚继光的本领,16年都搞不定那班 "辽东大爷们" ?
所以一两年不养猪我们可以误解为根基未稳,形式所迫,16年不养猪绝对是戚继光的选择。
作者: 关毛    时间: 2009-1-28 14:59

李成梁要不养猪,下场可能比袁崇焕还惨。关键是李成梁的没有能力挑选他事业的继承人,而且在皇帝看来,有权边将比叛乱的番蛮更可怕
作者: 车夫    时间: 2009-2-16 22:14

李如松如何?
作者: tiger1970    时间: 2009-2-18 09:09



QUOTE:
原帖由 天宫公主 于 2009-1-22 11:23 发表
中国王朝的中后期(无论汉族还是少数民族),最大的问题就是皇帝本人不知兵。所以皇帝对将领的防御,甚至搞过皇帝对外敌的防御。这样就逼的将领不得不养猪保身,否则就是兔死狐悲的下场。如果皇帝本身知兵,不管 ...

皇帝太知兵也不好。
皇帝,我觉得最好的就是啥都知道点,啥都不精。而且自己知道自己不精。
不过只有两点是需要厉害的,一是“守法”。专制君主,其实也有个“法”管着。二是“生孩子”。至少要生出几位皇子来供挑选啊。至于选用人才倒没那样重要。
作者: 水镜门生    时间: 2009-2-18 11:57

少生孩子多养猪孩子太多也不好,没孩子也不行,只生一个好
作者: 冒险王    时间: 2009-2-18 12:13

封侯非我意
但愿海波平

惜无此人久矣。
作者: 益德张    时间: 2009-2-18 14:09



QUOTE:
原帖由 冒险王 于 2009-2-18 12:13 发表
封侯非我意
但愿海波平

惜无此人久矣。

仗策只因图雪耻
横戈原不为封侯

不如说惜朝中无张太岳久矣。
作者: 云中野鹤    时间: 2009-2-18 15:43

楼上说的不错
明朝中后期,若无张太岳之类在朝中主持,便是岳飞复生、李靖再世,只怕也难以功成名就
作者: 冒险王    时间: 2009-2-18 15:58

天朝不缺增加收入的人,所缺者,至正公平尔。
张居正来了也只会上行下效,不亦乐乎。
作者: 绛橙子    时间: 2009-2-18 16:36



QUOTE:
原帖由 水镜门生 于 2009-2-18 11:57 发表
少生孩子多养猪孩子太多也不好,没孩子也不行,只生一个好

孝宗皇帝奉行了只生一个好的政策,结果不仅带来一个荒唐皇帝,而且直接导致自己断后。罪过啊罪过。

李成梁是军阀,和戚继光不太一样。而且李成梁本身其实问题也不算太大,如果不是明后期朝局的一塌糊涂,纵然再有10个努尔哈赤,也无法颠覆大明江山阿。努尔哈赤,充其量也先之流,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尔 。
作者: 云中野鹤    时间: 2009-2-18 16:47

如果你以为张居正仅仅是个增加收入的人,天朝也许确实不缺这号人物
作者: 绛橙子    时间: 2009-2-18 16:55

不过有个有趣的想法,如果没有张居正,那么高拱也不会下台--以他的能力,虽然可能达不到张居正回天换日的高度,但是应该也不错。
作者: 靓坤    时间: 2009-2-18 17:12

这二人也就是赶上万历这种聪明的皇帝,如果遇到了崇祯,难免不是袁崇焕和洪承畴的下场!
作者: 绛橙子    时间: 2009-2-18 18:07     标题: 回复 #19 靓坤 的帖子

戚继光赶上万历这个好皇帝?张居正在地下会哭活过来的。
作者: 在人间    时间: 2009-2-18 19:28



QUOTE:
原帖由 绛橙子 于 2009-2-18 16:36 发表


孝宗皇帝奉行了只生一个好的政策,结果不仅带来一个荒唐皇帝,而且直接导致自己断后。罪过啊罪过。

李成梁是军阀,和戚继光不太一样。而且李成梁本身其实问题也不算太大,如果不是明后期朝局的一塌 ...

努尔哈赤最应该感谢的人就是崇祯了,没有崇祯就没有后来的大清国。。。。
作者: 在人间    时间: 2009-2-18 19:35



QUOTE:
原帖由 靓坤 于 2009-2-18 17:12 发表
这二人也就是赶上万历这种聪明的皇帝,如果遇到了崇祯,难免不是袁崇焕和洪承畴的下场!

这句话的“果”是正确的。。。。这“因”么。。。万历只能算是个运气不错的懒散皇帝吧。不过无才之人把权力交给有才之人来行使,倒是契合治国之道。至少也可以做到不像崇祯那么祸国殃民
作者: 游戏爱好者    时间: 2009-2-20 21:49



QUOTE:
原帖由 在人间 于 2009-2-18 19:35 发表

万历只能算是个运气不错的懒散皇帝吧。不过无才之人把权力交给有才之人来行使,倒是契合治国之道。至少也可以做到不像崇祯那么祸国殃民

崇祯初期也是如此,只不过他 -所托非人 -罢了
作者: burningmars    时间: 2009-2-20 23:56

要是孙承宗一直在任上就好了。
作者: mp586    时间: 2009-3-1 01:10

感觉戚继光是一纯粹的军人,李成梁的政治头脑高于戚继光。
作者: 绛橙子    时间: 2009-3-2 10:35     标题: 回复 #25 mp586 的帖子

戚继光联合张居正这一招,政治能力不谓不高啊。
作者: hahaku719    时间: 2009-3-12 21:24



QUOTE:
原帖由 在人间 于 2009-2-18 19:28 发表

努尔哈赤最应该感谢的人就是崇祯了,没有崇祯就没有后来的大清国。。。。

努尔哈赤不应该感谢把他养大的李成梁吗?,养不大崇祯再窝囊也没用。
作者: 在人间    时间: 2009-3-12 23:32     标题: 回复 #27 hahaku719 的帖子

照你这法子他还得崇祯他爹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等等等等。。。崇祯的功劳不用分给那么多人吧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xycq.org.cn/forum/) Powered by Discuz!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