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看易中天谈百家 [打印本页]

作者: 三种不同的红色    时间: 2008-11-1 22:20     标题: 看易中天谈百家

很早就知道易中天要谈百家了,偶本来对他就不怎么感冒,所以从来也就木有在意过。

大概是在上上个星期吧,偶然看到《百家讲坛》中的一个广告片花,预告老易谈百家的,列举了好多“家”们的特征,譬如什么儒家教我们“仁义”,墨家教我们“兼爱”之类的,最后讲到法家,易老师说法家教给偶们的居然是“法制”,几乎一下子笑疼了偶的肚子。法家是法制?

今天中午吃饭,没事干打开电视闲看,瞅了两眼《百家讲坛》,里面正在讲儒墨之争。于是老易高论就来了:

1、儒家是文士的代表,墨家是武士的代表。

易老师啊,您说墨家是侠之滥觞,偶不反对,但这就成了武士的代表了?原来墨子、禽滑厘等人都是武林高手啊?您《寻秦记》看多了吧?

2、儒家代表了士的未来,墨家代表是士的过去。

易老师啊,儒墨之争,墨家失败了,这没错。但失败者就是代表过去?这个逻辑有点忒强大了。而且您也说了,墨家给士指出的道路是平日自食其力,有事则行侠仗义。我不知道士的哪个“过去”是这样的。反倒是孔子的克己复礼,才算是士的过去吧。这种把胜利一方认作未来潮流,把失败一方归结于停滞守旧的逻辑,也太无耻一点了吧。

易老师讲百家,果然能给人惊喜啊。
作者: 我要上网    时间: 2008-11-1 22:35

只要不被人打就可以了别的就当是娱乐吧
作者: Z_Artemis    时间: 2008-11-1 22:44

话说要用两个字来总结法家,还真没有合适的词
作者: huangyunhao    时间: 2008-11-1 22:52

现在是个大众娱乐化的社会。。。
娱乐,娱乐,哈~
作者: xu779631    时间: 2008-11-1 22:57     标题: 回复 #1 三种不同的红色 的帖子

以前我也不太喜欢易中天  觉得他不够严谨  可是认真的听了他的课觉得他讲的挺好的,不,应该说是非常好  诸子百家不如三国的故事那么吸引人  可是他能把诸子百家讲的让人愿意去听  本身就很不容易了  做为一个老师   易中天的授课能力恐怕没几个人能出其右了   
你说的那些问题只能说瑕不掩瑜  况且他也没说他说的就是对的  很多他都加了“我觉得”“我猜测”  古人的事本来也说不清
作者: 水镜门生    时间: 2008-11-1 23:24

三小红又在那儿当细节党了
作者: 桠枫    时间: 2008-11-2 01:10

一种天也就眼虫年之流~
作者: 因苏阿    时间: 2008-11-2 01:51     标题: 回复 #7 桠枫 的帖子

老阎虽然算不上啥清史大家,人家好歹还有一号
而老易则完全是票友,其学术地位为零
作者: 桠枫    时间: 2008-11-2 01:57

我说的是他们颠倒黑白的能力差不多
作者: haoyulong99    时间: 2008-11-2 02:57

楼主说到法制那我来谈谈法制
我想问问法家不是法制那是什么?
不要把古代的法制跟现代法制混谈
古代的法制跟现代的法制同样都是讲究有法可依违法必究的
但是古代的法是王法,现代的法是公法
以公法为基础的法制根本不是法家的法制
法家的法制是以王法为基本的
我不明白为什么楼主对法制会这么敏感
还有啊~易老师是美学出身的,不必苛求
阎崇年。。。我一向恶心清朝,顺带恶心一下老阎
作者: 桠枫    时间: 2008-11-2 04:29

法家虽然讲求依法治国,但是更重的是权术。法权并用。
君主以权术驾驭臣下,黎民遵法。其实我也说不清法家应该算什么,但绝对不能叫法制。不然其后其他朝代也一样是有王法的,那么是不是都是法制?这么来看叫法家法制就搞笑了
作者: 桠枫    时间: 2008-11-2 04:34

法家应该叫法治,不应该叫法制。这两个概念是不一样的。
作者: 温柔的一刀    时间: 2008-11-2 07:10

现在百家讲坛感觉还是取消了好,偏离得太多了~~~那天看三人行,人家评论说现在就是往评书的路子上发展,可那些人又没刘,单那么好的一张嘴
作者: 温柔的一刀    时间: 2008-11-2 07:14     标题: 回复 #11 桠枫 的帖子

法家在下感觉在治国上和儒家不同的是专制,它更强调的是把权力集中在最高位者手中,而儒感觉更重的是共治天下。
作者: 桠枫    时间: 2008-11-2 07:27

我不这么觉得。法家讲求人性本恶,必须要用法来约束人。忽略了人的精神作用,只重利益。
儒家认为人性本善,比较人性一点,讲求以德教化世人。
其实无论哪种观点都只是上位者使用的手段,哪个合适用哪个,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什么东西和政治挂上勾都变得很丑恶
作者: 温柔的一刀    时间: 2008-11-2 07:43     标题: 回复 #15 桠枫 的帖子

在下说的是在治国手段上的不同,对这些不是很了解,怎么说呢,在下的意思是说在采用具体事物,形式上二者的不同,应该是反映到实质上的,不是在比较精神层次上的。像战国时的秦和后来宋的不同。
法和儒最大的不同,觉得是一者是治人,一者是教人。法家给在下的感觉一直是霸道,甚至有点蛮横野蛮,它这个一实施起来就是不给你将道理,没理可讲,老大告诉你该这么办,你就这么办,不办就完蛋。太刚了,斗不过儒家是必然的
作者: moyanxiawei123    时间: 2008-11-2 10:29

要是易中天在讲学术报告,,,你还会去听吗?
作者: 慕容燕然    时间: 2008-11-2 10:30



QUOTE:
原帖由 桠枫 于 2008-11-2 04:34 发表
法家应该叫法治,不应该叫法制。这两个概念是不一样的。

说法家是法制没错,把法家看成法治才是大错特错。
作者: 慕容燕然    时间: 2008-11-2 10:31

粗略一看才发现这里反易中天的全是蜀汉的拥护者
作者: 桠枫    时间: 2008-11-2 10:57

废话,一种天是曹迷,颠倒黑白,选择性无视史料的说蜀汉坏话当然反对了,自然魏粉们就反的少了。
作者: 慕容燕然    时间: 2008-11-2 11:18

果然苦大仇深,苦大仇深。
作者: 摇光    时间: 2008-11-2 11:52

易中天说的"武士",前后有个逻辑联系,士是一个阶层,弄文者为文士,习武者为武士,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一个阶层,墨子之门多勇士,有墨侠之称,孔子教授的则为礼乐诗书,他是从这个角度上讲的.

法家的主要思想就是制定法律,提高君王权威,统治臣民,法律这个东西是上层建筑,王权社会中的法制,与民主社会中的法制自然有区别,但不能说它不是民主社会的法制,它就不是法制了.法制从广义上讲就是法律与制度,统治阶级按自己的意志,以国家权力建立法律与制度,维护本阶级的利益,是人治+法制.到民主社会才谈得上法治.

至于说代表过去未来的,估计三红确实只是瞅了几眼.这个话也是有前后逻辑联系的,易中天先分析了士这个阶层在先秦时与秦汉后的地位变化,探讨士的出路,孔子给士指出的出路是读书做官,在孔子之后的几千年,一直都是想要出人头地,就读书做官.而墨家的主张是自已劳动养活自己,见有不平就兴利除害.他分析这个时说的很通俗,自己劳动养活自己不能出人头地,以个人名义去兴利除害的话统治阶级又不高兴了,破坏安定团结嘛.所以从士这个阶层的利益出发,孔子的指导是让士可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的,是可以出人头地做官发财的,而按墨家的主张,士人没有这个一个光明的未来,只能过着过去一样的穷困日子.他并不是说他们代表的是社会发展的过去未来,而是士个人的过去未来.所以对士来说,选择儒家的道路明显比墨家的要有前途一些.
作者: 郝伯道    时间: 2008-11-2 11:52

老易的讲座蛮好看的啊,这是公众娱乐节目,不要当学术研究看嘛
作者: 孔雀王    时间: 2008-11-2 14:18

看了一分钟就换台了,他还是适合讲故事。。。
作者: 摇光    时间: 2008-11-2 14:45

其实中国在后来的封建社会中,一直是法家的底子儒家的壳子,君王集权,以律条刑罚约束臣民,以权谋心术统驭臣下,这都是法家的那一套.但表面上,要拿儒家的礼乐诗书做幌子,我很仁啊,我很爱啊,忽悠着大家,你看你去犯个错甚至造个反,他判杀判剐夷九族时仁爱个虾仁了把腰斩改弃市都是君恩雨露,整个一大忽悠...
作者: 绿色子龙    时间: 2008-11-2 16:31

其实我觉得易中天讲的还是不错滴啊。。。讲课能讲到这个水平,算好啦。。。虽然没看百家,但是品三国还是看过的。。。总没有那么枯燥的吧……
作者: 疯猫    时间: 2008-11-2 16:32

百家讲坛不是学术论坛,是个大众宣传媒体。所以很多学术上的细节问题,没必要去深究。
以前的百家讲坛,还讲点数学和物理什么的,现在没有了。因为这些东西,讲深了别人听不懂,讲浅了大家都知道,没啥好讲的,并且很多纯学术问题,也没有定论,不适宜拿到媒体上来说,只适合做研究。
人文历史就不同,面很大,问题很多,并且史料记载的,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看到的,也不见得很准确,有很多鲜为人知的东西。如果讲的大众化些,自然能吸引些眼球。
百家讲坛不是用来宣扬某学者学术主张的。讲的好的,都会说现在学术上对某问题有几种观点,我支持某个观点,或我的观点是什么,这就可以了。至于某某的学术地位如何,声望如何,不是百家讲坛要考虑的。只要他讲的多数人愿意去听去关心,就可以了。

[ 本帖最后由 疯猫 于 2008-11-2 16:39 编辑 ]
作者: 江阳居士    时间: 2008-11-2 19:28



QUOTE:
原帖由 桠枫 于 2008-11-2 07:27 发表
我不这么觉得。法家讲求人性本恶,必须要用法来约束人。忽略了人的精神作用,只重利益。
儒家认为人性本善,比较人性一点,讲求以德教化世人。
其实无论哪种观点都只是上位者使用的手段,哪个合适用哪个,并不 ...

您这就是典型的犬儒主义了
作者: 江阳居士    时间: 2008-11-2 20:20

孔子出生贵族,墨子出生平民,士这个阶层产生于平民之中,所以士这个阶层产生之初,墨徒占绝大多数。
孔子说“礼”,墨子说“非礼”。这是他们的本质区别。说白了就是孔子提倡阶级社会,墨子提倡无阶级社会。
孔墨以下所谓百家思想皆无出其两者间。
法家思想就直接继承于儒家,到了韩非那儿到好,直接整成奴隶社会……

老易说的没什么大问题,另外不见得墨家就输了嘛,我看共产主义就来源于墨家思想
另外现在中国大家都很“非礼”楼上的摇光MM都叫我哥哥,太“非礼”了
作者: 三种不同的红色    时间: 2008-11-2 20:45



QUOTE:
原帖由 江阳居士 于 2008-11-2 20:20 发表
孔子出生贵族,墨子出生平民,士这个阶层产生于平民之中,所以士这个阶层产生之初,墨徒占绝大多数。

士这个阶层产生在平民之中?

《仪礼》首句说:“冠礼”,次章说:“昏礼”

偶从来不知道,原来《仪礼》说的平民之礼。

《尚书·多士》曰:“惟三月,周公初于新邑洛,用告商王”。想必周公所告的,当是商朝平民了。:titter

《左传·桓公二年》:“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

偶从来不知道,原来西周的平民居然有“隶子弟”,这真是前所未闻啊。就是不知道后面一句“庶人”又做何解。

说句认真的,夏商吾不知矣,但西周以来,士从来都是贵族之一等,什么时候变成“从平民中产生”的了?
作者: 龙子赵山常    时间: 2008-11-2 21:07     标题: 有个疑问.

大一选修9历史不是说法家提倡法制.哪不对了.搞得我还特意去翻书看.士是最低等贵族没错阿.
作者: 江阳居士    时间: 2008-11-2 21:32     标题: 回复 #30 三种不同的红色 的帖子

恩,谢谢指教。
不过呢,可能我所谓的“士”和你所谓的“士”有所不同。
我所谓的士人阶层泛指民间知识分子,这一阶层大抵是孔子以后才如雨后春笋般涌出的吧,就算不是平民也是没落贵族。
春申、孟尝之门客皆可谓之士也。
姑且这样认为,你说的是狭义的士,我说的广义的士,现在我们谈论的是广义的士,可否。
作者: 大将张辽    时间: 2008-11-2 21:33

易中天的士是位于天子诸侯大夫士这个贵族序列之末,处于士农工商这个平民序列之首,可以上下浮动的
作者: 摇光    时间: 2008-11-2 21:44

易中天分析的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士在先秦...是贵族阶级的最底层....秦汉之后....是平民阶级的最高层....混的好,就出人头地...混不好,就在底层打滚.....大多数人还是功利的,想出人头地是人之常情也不是什么坏事.....墨家显然不符合多数人追求功名利禄的要求,像他们那样过苦日子谁愿意啊渐渐的追随者就少了....

易中天偶觉得他讲课讲的不错,生动易懂...如果学校的老师都能像他这样教学....估计上课打嗑睡的会少一大半.....偶看百家讲坛...一方面是听听不同的人对同样的历史文化会有怎样不同的看法和理解...一方面是想想如果换自己来讲,能不能讲到这个程度甚至讲的更好....是当做一个学习交流的节目来看的.....还有一个是河南的老师吧,也讲的挺好

人讲东西肯定有些主观的观念会带进去....听一听....觉得有道理的,就听之采之....觉提和自己观念不同的,可以持保留意见....偶听人讲东西,多是听其中可取之处.....抱着挑错的心,去捉一两个漏洞从而否定他....偶觉得米有虾仁意思.....

易中天是个很聪明的人....口才也好....百家讲坛这个节目N多年前就有.....刚刚请他讲时,谁也没想到他能抓住这个机会一举成名,人也火了节目也火了....在他之前那么多人都参加过这个节目,他能做到这样....自然有他的过人之处.....同样一个机会如果放在偶们这些人的面前....是不是能像他那样名利双收,很要打一个问号......从这一点讲,他就素有值得人学习的地方.....
作者: 关毛    时间: 2008-11-2 21:50

法家的确是“法制”,这个概念可和今天的“法制”不一样,而且现在也没人谈“法制”了,现在流行“法治”。
作者: 三种不同的红色    时间: 2008-11-2 21:58



QUOTE:
原帖由 江阳居士 于 2008-11-2 21:32 发表
恩,谢谢指教。
不过呢,可能我所谓的“士”和你所谓的“士”有所不同。
我所谓的士人阶层泛指民间知识分子,这一阶层大抵是孔子以后才如雨后春笋般涌出的吧,就算不是平民也是没落贵族。
春申、孟尝之门客皆可谓之士也。
姑且这样认为,你说的是狭义的士,我说的广义的士,现在我们谈论的是广义的士,可否。

两个“士”,其实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前者是一个阶级。春秋之前,天子、诸侯、大夫、士四种阶级共同构成贵族。天子诸侯不必说矣,而大夫和士其实区别不大,立家者为大夫,不立者为士,或者说,士如果得诸侯以爵赐命,则为大夫,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士和大夫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限,士可视为大夫的后备军,故有“士大夫”之称。

夏商吾不知矣,但从西周至春秋,政治都是贵族政治,凡是能进入政府体系的,必然是由于血统,编读《左传》,你找不到一个平民而从政的事例。

后来至战国,礼崩乐坏,西周以来以封建为核心的政治体制、以井田为核心的经济体制、以礼乐为核心的文化体制全面崩溃,贵族政治彻底瓦解,在此基础上,战国开始出现了平民等上政治舞台的现象。

而以前那些出于贵族底层、没有采邑的士们,逐渐丧失了其在政治上的特权,这才转入了民间,成为了后来的各种民间知识分子。

由此说来,其实士恰恰是从贵族向平民转化的,而不是相反。他最早产生于贵族,其后才是平民。

从战国开始贵族政治瓦解,到陈涉喊出“将相王侯宁有种乎”,历经三百年,中国终于彻底将贵族这一阶层粉碎,而当初由贵族中分离出来,掌握有相应知识的“士”也就成了社会上独立的一个阶层。这就是“士农工商”之士,这时的士,虽然是从春秋、西周之士演变而来,但两者已经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东西了。


易中天把两个“士”混为一谈,直接说他“可上升、可下浮”,那基本上是胡说八道。事实上,自汉武帝开始,士这个阶层就一直是中国的统治阶层,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是也。春秋之前,士是统治阶层的最低,汉武帝之后,士是统治阶层的唯一。

[ 本帖最后由 三种不同的红色 于 2008-11-2 22:03 编辑 ]
作者: 关毛    时间: 2008-11-2 22:04

易中天和别人的不同在于,他能发表自己的观点,而其他人纯是在讲历史故事。

观点无所谓对错,能讲出来,能引得大家讨论,就是易中天的成功
作者: 徐丹子鹤    时间: 2008-11-2 22:04

期待百家讲堂 正说肉蒲团
作者: 江阳居士    时间: 2008-11-2 23:59     标题: 回复 #36 三种不同的红色 的帖子

好的,就说士农工商这个“士”。看来我们仍然有分歧。

易中天把两个“士”混为一谈,直接说他“可上升、可下浮”,那基本上是胡说八道。事实上,自汉武帝开始,士这个阶层就一直是中国的统治阶层,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是也。春秋之前,士是统治阶层的最低,汉武帝之后,士是统治阶层的唯一。

我理解的你的意思是仕者为仕,不仕不士。士就是官。我对士的理解就是是知识分子。我想,现在我们谈的士的时候都是这个意思。“可上升,可下浮”说的是可以做官,可以不做官。

我说的知识分子这个阶层是从平民中产生的意思是从平民社会的思想文化中应运而生。
从礼崩乐坏说起吧,为什么会礼崩乐坏——平则稳,不平则动。假如大家都认为社会很和谐,那么礼就不会崩,乐就不会坏。那么,是谁觉得不爽,我认为是从平民开始,然后逐渐往上走——平民先想“宁有种乎”,没用,他就是有种,然后一些不爽的贵族想“宁有种乎”,还是没用,他就是有种,到最后诸侯们想“宁有种乎?”,周天子就没种了。从而形成一个极度动荡的局面。士人阶层由此产生。
起推动作用的是孔子,基本上,可以认为,在孔子之前平民没有接受教育的机会,这时候的知识分子都是贵族,而且基本上贵族都是知识分子。但这时候的知识分子并不是一个阶层。因为这些人除了是知识分子以外,还是ABCDE,所以我们不能把这些人叫做知识分子阶层。孔子政治活动失败,开始讲学。大约就是这个时候起,平民阶层有了书读。中国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知识文化广为流传,有了知识文化,才有思想。于是从最底层的民间产生了墨家。儒墨相争,百家并起,这时候这些学者的出现,方可谓知识分子阶层。可以这么认为知识份子这个阶层是儒墨碰撞而产生的,是没落贵族和底层平民碰撞而产生的。归根到底是贵族和平民的碰撞而产生的。
那为什么我说是产生于平民中,因为是平民主动碰撞,贵族被动接触。

[ 本帖最后由 江阳居士 于 2008-11-3 00:32 编辑 ]
作者: 摇光    时间: 2008-11-3 01:19

诸子百家的主要时代还是在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发端于春秋末战国初的儒墨之争,形成比较大的纷争局面则是到了战国,士这个阶层成分很复杂,广泛的分布在社会里,上可为官,下则为民,国语中写管仲治齐,四民分居定业,士农工商,这里的士显然就不是统治阶级.墨子中也是把士放在庶人与大夫之间,士做了官成为士大夫,士没官做就是士民,从这一点上,易中天说士可上升可下浮,没什么大错.

而你自己也说,战国时期,平民登上政治舞台.这个推动诚如阳阳子哥哥所说,孔子起了很大作用,推广了平民教育,文化知识不再只是掌握在贵族的手里,平民一样可以受教育而为士.其实士在春秋时就已经不是全由贵族沦落而成,管子中说的很清楚,朴野而不慝,其秀才之能为士者,则足赖也.到战国时期,大量平民成士,由下而上,墨子荀子中都提到于农..工肆..庶人中举士的问题.

士是一个上层与下层连结的中间层,平民可以通过学习知识成为士,成为士就有了做官的可能,它是统治阶层的后备军或者说是预备队,但它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统治阶层.

你说的汉武之后士是统治阶层的唯一,其实这个概念只存在于魏晋到隋唐间,在魏晋之前,士并不等于官.魏晋定九品中正制,由政府品评士人,根据德行家门等给予品级,只有得到品级的才称士,否则就是庶民.这个情况自南北朝开始渐渐消退,隋唐以后的士基本上就是知识分子的代称了.
作者: 三种不同的红色    时间: 2008-11-3 09:07



QUOTE:
原帖由 江阳居士 于 2008-11-2 23:59 发表
我理解的你的意思是仕者为仕,不仕不士。士就是官。我对士的理解就是是知识分子。我想,现在我们谈的士的时候都是这个意思。“可上升,可下浮”说的是可以做官,可以不做官。

我说的知识分子这个阶层是从平民中产生的意思是从平民社会的思想文化中应运而生。
从礼崩乐坏说起吧,为什么会礼崩乐坏——平则稳,不平则动。假如大家都认为社会很和谐,那么礼就不会崩,乐就不会坏。那么,是谁觉得不爽,我认为是从平民开始,然后逐渐往上走——平民先想“宁有种乎”,没用,他就是有种,然后一些不爽的贵族想“宁有种乎”,还是没用,他就是有种,到最后诸侯们想“宁有种乎?”,周天子就没种了。从而形成一个极度动荡的局面。士人阶层由此产生。

这个说法肯定是错误的。

我什么时候说过“不仕不士,士就是官”?

从西周春秋时来看,士就是贵族。从秦汉之后看,士也可以简单理解为知识分子。这个说法是没有错的。但问题在于,事实上秦汉之后,国家政权恰恰掌握在这些知识分子手中。纵然其中大多数人在经济上出于贫困状态,但在政治上,其地位绝对是社会个阶层中最高的。所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也。相比于 西周春秋之际出于贵族之最底层,其地位恰恰不是下降,而是上升了。

何况“天子、诸侯、大夫、士”之士和“士农工商”之士本身就是两个概念,他易中天把这两个概念混为一谈,说什么“士可上升,可下降”、“上升就是贵族、下降就是平民”,这种说法岂不是鬼话?在春秋西周时期,士已经不可能再下降了,因为贵族和平民之间是不可逾越的。而秦汉之后,士已经是社会之最顶层,也已经升无可升了。

把两个不同时期的两个不同概念搅在一起,岂不是胡说八道?

至于说礼崩乐坏是怎么回事,这个我想不关平民啥事。礼崩乐坏最迟在平王东迁后就开始了,那时似乎从来没有平民推动政治的记载。譬如郑周繻葛之战,郑庄公射伤天子肩,这是自西周立国来从未有之大不敬,而君臣之礼自此崩坏矣,难道这是平民在后面推动的结果?真是笑话。——劳动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唯一动力,这话听起来没错,但不要处处生搬硬套。
作者: 江阳居士    时间: 2008-11-3 12:16



QUOTE:
原帖由 三种不同的红色 于 2008-11-2 21:58 发表
春秋之前,士是统治阶层的最低,汉武帝之后,士是统治阶层的唯一。

你这句话分明就是说当了官才可称作士嘛。

QUOTE:
原帖由 三种不同的红色从西周春秋时来看,士就是贵族。从秦汉之后看,士也可以简单理解为知识分子。这个说法是没有错的。但问题在于,事实上秦汉之后,国家政权恰恰掌握在这些知识分子手中。纵然其中大多数人在经济上出于贫困状态,但在政治上,其地位绝对是社会个阶层中最高的。所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也。相比于 西周春秋之际出于贵族之最底层,其地位恰恰不是下降,而是上升了。

我还是觉得你对士的理解狭隘了,“国家政权恰恰掌握在这些知识分子手中。”没错,而且都是精英,但是他们都是从广大的民间通过考试选上来的啊,还有那么多没选上的难道就不是知识分子了?所以士人是遍布在社会各角落,无处不在的一个阶层,这是他的特殊性,也是中国文化中最显著的一个特点。易中天的这个节目我没看过,但就“士可上升,可下降”这句话来说,我认为没什么问题。

礼崩乐坏嘛,我不是把什么理论硬往上搬。我前面也说了,假如百姓都认为“这个社会很好了,很和谐了。”我想那些王子皇孙们再怎么跳也没用,只能把自己跳死。这就好比金字塔,下面稳如泰山,你上面想乱动,好吧,最多顶上掉几块转,掉了填上就完了。要是下面开始乱动,你上面再怎么稳也没有,土崩瓦解是迟早的事。当然,你如果把礼崩乐坏之礼只理解为君臣之礼,那么当我没说。

我认为文化是由上往下传播,由下往上发展的一个推进过程。由孔子为代表的没落贵族往下传播,然后由墨子为代表的平民接受,并且在此基础上思考,创新和发展,提出挑战,这可以看做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全方位跨阶级的思想交流,对整个中国的命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没有东西能超过它的影响。所谓的士人阶层由此产生,各种思想融汇交错,推动文化滚动向前。
作者: 龙子赵山常    时间: 2008-11-3 13:35     标题: 回复 #36 三种不同的红色 的帖子

左传好象有曹刿论战的事?你看他和庄公对话就涉及政事.不过要说参与政事说不上..参与军事.挑个小毛病就是:自汉武帝开始,士这个阶层就一直是中国的统治阶层.现在中国是不是士阶层统治呢.
作者: tiger1970    时间: 2008-11-3 13:40



QUOTE:
原帖由 疯猫 于 2008-11-2 16:32 发表
百家讲坛不是学术论坛,是个大众宣传媒体。

说得好,说得好。
该闭嘴的还不闭嘴?
作者: 庞桶    时间: 2008-11-3 14:01

易中天说的不错,有口才的人应该欢迎
中国缺的从来就不是咬文嚼字拆台的人,而是能够巧用舌簧吹嘘鼓动的人
电视上的东西,面对的是观众,专业人士只是一小撮,大多数观众成不了一小撮
而真有兴趣成为一小撮的,也会在其他领域深入这方面的研究,而不是仅仅凭着电视上听的一耳朵做研究吧
所以电视宣传,重要的是培养看客的研究兴趣,而不是直接灌输正确的知识(何况至多也只能说到相对正确),小时候三国演义连环画促使我们去看三国志/资治通鉴什么的做验证,演义的东西是不符合史实,可没这个做药引,能见药效么?
五鬍亂華/南北朝英雄豪杰的事迹也不少,谁搞得清所有的鸟乱?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国演义"普法"的功能是不容抹杀的,易中天也是

[ 本帖最后由 庞桶 于 2008-11-3 14:11 编辑 ]
作者: 江城子    时间: 2008-11-3 14:13

相对于著名的“小人=小孩”的典故,易中天的这些文字解读方面的问题,都称不上什么大问题了。
作者: 摇光    时间: 2008-11-3 16:06

说士可上升可下浮,还真不是易中天独家首创,偶是记得在哪里见过到,扒了半天,果然在<中国通史>里把这段话扒出来了.....<中国通史>第三卷-上古时代

QUOTE:
春秋战国之际,士农工商合称四民,但士原是贵族最末一级,是军队中的骨干。而春秋以后,由于军制的变化,兵源的枯竭,国人与野人都要当兵出赋,因此士的出路也随之发生变化。例如孔子的学生中有经营货殖的,也有愿意去学稼的,而大量的是投奔于卿大夫门下当一名家宰。到战国时士的出路就更乱且滥了。有做“食客”的,有算命卜卦的、也有做侠客的。既有上升为“士大夫”的、也有下降为“士庶人”的。

其实平心而论,易中天讲的东西,自己独到的新颖的观点并不多....还是学校老师讲课的套路....以教科书为蓝本,搜集材料增加趣味....说他照本宣科,拾人牙慧等,偶觉得没虾仁问题....但说他胡说八道,那就真是冤枉了他.....他准备百家讲坛就是像备课一样,以一两套如XXX主编XXX出版的为主,查阅相关的史籍,穿插小故事.....所以他那里不会有什么特别深入的,纯学术性的论证,只是把历史教材讲的生动好听罢了.....当然也有很多人觉得他讲的不好听,那就是个人喜好了....
作者: 江城子    时间: 2008-11-3 16:13



QUOTE:
原帖由 摇光 于 2008-11-3 16:06 发表
说士可上升可下浮,还真不是易中天独家首创,偶是记得在哪里见过到,扒了半天,果然在<中国通史>里把这段话扒出来了.....<中国通史>第三卷-上古时代



其实平心而论,易中天讲的东西,自己独到的新颖 ...

他本来就不是研究这些的。做些应景的讲座,也只能照本宣科了。
作者: 三种不同的红色    时间: 2008-11-3 16:20



QUOTE:
既有上升为“士大夫”的、也有下降为“士庶人”的。

这话,和易中天说的不是一个意思。

士上升为“士大夫”的、也有下降为“士庶人”,这说的是士的出路。在春秋时期,士是贵族,是铁杆庄稼,旱涝保收,没有所谓出路的问题。

后来西周制度大崩溃,士的铁杆庄稼不再,士们的出路才有的上升为士大夫,有的下降为士庶人。再到后,没有贵族这个东西了,自然也就没有上升下降的问题了。

但易中天说的,不是这样。

他说“天子、诸侯、大夫、士”,士是贵族的最下层,“士、农、工、商”,士是平民的最上层,要是士混得好了,就是贵族,混得不好,就是平民。

这是直接把两种不同的概念拿来比较,说他是胡说八道还真是轻了。“天子、诸侯、大夫、士”的士和“士农工商”的士是一回事吗?
作者: 益德张    时间: 2008-11-3 23:04



QUOTE:
原帖由 桠枫 于 2008-11-2 01:57 发表
我说的是他们颠倒黑白的能力差不多

9494
看易中天?还不如我自己看书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xycq.org.cn/forum/) Powered by Discuz!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