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八竿子打不着——四大名著和网络小说 [打印本页]
作者:
水镜门生 时间: 2008-10-16 22:51 标题: 八竿子打不着——四大名著和网络小说
此文是针对一篇把网络小说和四大名著联系起来,企图探求当代为何无法产生四大名著的缘由的帖子而做的回复,因为写滴顺手了,一下子写多了,于是干脆就独立成主贴发了。
其实那个楼主还是很不容易滴,想了很多,也写了很多,不过思考的出发点有问题,呵呵。
原帖地址:http://bbs.17k.com/viewthread.php?tid=2559350&extra=page%3D1
古时未必没有为钱写作的作者,看冯梦龙的三言二拍智囊情史,也就是蒐集当时的资料,然后当自己的东西由书商印行刊布,大赚其阿堵物的。至于四大名著,基本都产生在明清时代,这也是有原因的。
古时印刷技术不发达,古人多手抄书,而春秋战国诸子百家,因为纬编三绝不易,竹简又重又难刻,更大多述而不作,要到汉代,他们的作品才重新集中整理,刊行于世。
到了宋时,活字印刷,造纸渐渐发达,于是宋版书才开始大量印行,宋代读书人的幸福也是之前无法比的,因为他们有这样的读书的便利。而到了明清,出版业更加发达,诗词是上位者的读物,小说则是下层民众的口粮,白话小说的创作者也多了起来,有需要,就会有供应商。
就四大名著来说,三国,水浒,西游,都是吸收了前人的资料,然后加以改编和完善写成的,
罗贯中取法陈寿的《三国志》和各类民间传说,杂糅入他所谓“尊刘反曹”的创作理念,写出了三国志的同人作品,三国志通俗演义。
水浒所本,乃是《大宋宣和遗事》,以及元曲的各类唱段,施耐庵将宋江等三十六人的造反故事扩编成一个一百零八将的庞大阵容,然后加入了天罡地煞的设定,敷衍成章,遂成水浒。
西游则不能不说是受到了玄奘的《大唐西域记》的影响,再把那些个神魔鬼怪世俗化,人情化,于是西游记乃应运而生。
四大名著中,只有《红楼梦》,可说是空诸依傍,平地而起,造出一个大观园来。不过虽是这样说,曹雪芹的亲身经历,才是红楼梦的创作之源,没有他祖孙三代,由盛而衰的故事,他又如何能以其生花妙笔,绘出一出石头记来?
罗马不是一夜建成的,四大名著自然也不是随手写就的,每一本书的背后,都不止一个作者。而罗贯中,施耐庵,吴承恩,曹雪芹,这四位大神,之所以能在中国小说史,中国文学史上留名,那都是耗费了毕生精力的。他们所做的,不止是单纯的改编,打造同人作品,他们是灌注了自己的理念,来写这些也许被当时人视为旁门左道,稗官野史的小说的。后人对他们的承认,虽然他们已经无法知道了,但若泉下有知,想来也会欣慰吧。
网络小说,网络只是一个传播的媒介和载体,而当这个载体,居然影响了网络小说的创作方式,影响了网络小说作家的写作理念,其实说起来也的确很奇妙。可是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网络并没有做什么,做出这些改变的,制造出这些影响的,归根结底还是人,是人所追求的利益。对于把网络小说当作安身立命方式的作家来说,十年写一本,当然不如三年写十本赚得多,赚得快,在利益的驱动下,难道还有人愿意干什么“批阅十载,增删五次”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醒醒吧,曹雪芹那时候也是有饭吃才码字的啊!
至于说到质量,某些大神往往号称蒐集了若干月,数百万的资料,那么试问这些资料他都读过了,读懂了?你给我找一个念完史记,翻完资治通鉴,看过昭明文选和文心雕龙的作者来,要竖排繁体的实体书的那种,别说你念的是百度知道和维基百科哈。在这个网络时代,搜索引擎号称万能的时代,还有谁干这种傻不拉几的事儿?
四大名著和网络小说,照我说,根本是毫无可比性的,不可否认网络小说有精品,有大神,但是拿四大名著去比,不是不能比,而是比来毫无意义。在完全不同的创作环境和年代,写出的反映不同生活状态的书,干嘛非要干这种“乱点鸳鸯谱”的事儿?
总结一下,第一,网络作家,甚而至于说吃作协饭的作家,没有必要,也没有这个能力,写出四大名著那样的作品,当然你可以说,王朔不是说了么,他随手就能写出红楼梦来。王朔那是什么主儿?满嘴跑火车的侃爷,你信他的话还不如相信盘龙是史诗作品呢。
第二,上头说过了,四大名著都有各自的创作根源,创作理念,那都是作者几十年人生阅历的菁华,这年头,宅男遍地,网上最多,宅男当然不是贬义词,只是你希望宅男有几十年的人生阅历,有自己的人生哲学和创作理念?醒醒吧,宅男只是在YY。顺便一提,我也是宅男,这地图炮我轰的也是自己。
喜欢思考和探讨问题当然是好的,不过想这些没意思。许三多说过,人生要做有意义的事情,我觉得有意义的事情不是思考这个问题,而是先去把祖宗留给我们那些好东西都浏览一遍。通晓古今,古排在今前头呢。
作者:
Z_Artemis 时间: 2008-10-16 23:07
水门最近恁喜欢文学评论
作者:
水镜门生 时间: 2008-10-16 23:13
就是胡说嘛,某地鼓励评论,于是写点赚钱咯
作者:
我要上网 时间: 2008-10-16 23:19
这个是想水闭门造不出好车吧小说纵然可以天马行空,有的人甚至会到监狱体验生活,是想说少一点YY吧理解能力有限
作者:
明智 时间: 2008-10-16 23:42
太小看网络写手了。追求利益不等于没有实力。网络文字也在逐渐成熟,现在连再小白的读者也知道种马是不好的,快餐也要有好创意包装,可见这一块也慢慢的不好混了。
网络小说作者水平参差不齐,佼佼者中能读完文心,资治等几本书的当不在少数。
写东西更不是会用搜索引擎就可以的,把资料变成文章的能力还真的只能靠傻不拉几的慢慢积累。
作者:
水镜门生 时间: 2008-10-17 00:03
呵呵,楼上兄台可举例说明,“当不在少数”,则这少数几位大神,又是哪些人呢?
作者:
色哈 时间: 2008-10-17 00:09
包子明显是自己在起点和17k的文米人看,心理不平衡了
作者:
Z_Artemis 时间: 2008-10-17 00:11
要竖排繁体的实体书的那种
看到这句话...水门也忒形式主义..
怎么读简体横排就不是读书啦?
他柏杨读白话的资治通鉴,照样是大家.
可见这个还是靠一个个人积累的问题.
作者:
水镜门生 时间: 2008-10-17 00:18
原帖由 Z_Artemis 于 2008-10-17 00:11 发表
看到这句话...水门也忒形式主义..
怎么读简体横排就不是读书啦?
他柏杨读白话的资治通鉴,照样是大家.
可见这个还是靠一个个人积累的问题.
我这是挤兑人家呢,你在这儿跟我较真呐
柏杨的白话资治通鉴,柏杨版中国通史,流毒甚深,冠子乃也被绕进去,这是不好滴。
作者:
Z_Artemis 时间: 2008-10-17 00:46
原帖由
水镜门生 于 2008-10-17 00:18 发表
我这是挤兑人家呢,你在这儿跟我较真呐
柏杨的白话资治通鉴,柏杨版中国通史,流毒甚深,冠子乃也被绕进去,这是不好滴。
非哉,我说的也不是什么史学上的造诣。
只不过是说要怎么才能卓然成家而已。
ps 他的史论,冠子是木有读过滴。
作者:
右文 时间: 2008-10-17 09:03
到處是評論啊,遍地是牛羊
作者:
笑天下 时间: 2008-10-17 10:19
当然不一样,四大名著首先为的是名,可以千锤百炼,方可流芳千古;网络小说为的是米,名是捎带脚的,要求是“无招不破,唯快不破”,更新才是王道,所以三少这类明显脑残作品才能大行其道。
作者:
水镜门生 时间: 2008-10-17 10:24
四大名著写的时候,难道就想着留芳百世了
作者:
septemberxilin 时间: 2008-10-17 10:32
现在的网络小说,基本属于脑残级别。。。。口水话比大姨妈还多,你抄袭我的,我抄袭你的。把王二改李四。就是一本新的了。
作者:
无事公 时间: 2008-10-17 10:34
原帖由 水镜门生 于 2008-10-17 00:03 发表
呵呵,楼上兄台可举例说明,“当不在少数”,则这少数几位大神,又是哪些人呢?
大神还是有的,那些属于前辈级的人物,与起点之流跟本不相干。
作者:
水镜门生 时间: 2008-10-17 11:10
比如说,泥人?
马亲王
作者:
色哈 时间: 2008-10-17 11:12
楼上的就知道看h书.....
作者:
无事公 时间: 2008-10-17 11:16
泥人之流,又能称神人?我不知道了,反正他的书,我还没看过。
作者:
爱华 时间: 2008-10-17 11:16
包子吃药了?
亢奋中
作者:
水镜门生 时间: 2008-10-17 11:19
活跃一下气氛而已,我很冷静滴说。
泥人的江山,虽然进宫了,绝对是值得一读的。
作者:
无事公 时间: 2008-10-17 11:20 标题: 回复 #20 水镜门生 的帖子
难道你不知道,我平生不读H,不读YY的
作者:
水镜门生 时间: 2008-10-17 11:41
省省吧你,你那些个读书笔记难道是别人写的
作者:
慕容秋 时间: 2008-10-17 11:53
四大名著,除了红,其它的都是渣,写的全是没人情味的机器人.比冈络种马YY小说也高明不到哪去。
西游记和鬼吹灯比,西游记伟大在哪儿?
水浒 充其量是梁羽生作品的水平
三国演义 取材于历史 龙战三千里 也是取材于历史,我倒觉得龙战比三国好看得多,把三国当兵书来研究,那还不如去看孙子兵法,绝对更专业得多,而且也比较容易看得懂,至少比酸人的文好懂得多
也就是古代人文学水平低,矮子里充高人罢了
作者:
水镜门生 时间: 2008-10-17 12:54
某秋这个拍滴~~~~~~~
作者:
湘江子龙 时间: 2008-10-22 11:47
文章如诗,当有性灵,也当有历练。
性灵是心之草,拔之过早,斫之过甚,徒伤其性,日后恐悔之莫及,如网文之疯狂更新,提笔千言,倚马立待,看似风光,其实砍斫灵性,殊未可取。
历练为文之魂,为人者经得起,熬得住,看得透,料得明,这文始有说道,有嚼头,有直指人心之力,则是为有襟抱。
无襟抱则无境界,无境界而欲想久流传,痴人说梦耳。
作者:
水镜门生 时间: 2008-10-22 12:00
李白幼时梦笔生花,文章锦绣,及其年老,笔上花尽皆凋零,失意无奈,醉酒后见水中花,喜而捞之,遂溺死。
作者:
吴元叹 时间: 2008-10-22 12:10
原帖由 慕容秋 于 2008-10-17 11:53 发表
四大名著,除了红,其它的都是渣,写的全是没人情味的机器人.比冈络种马YY小说也高明不到哪去。
西游记和鬼吹灯比,西游记伟大在哪儿?
水浒 充其量是梁羽生作品的水平
三国演义 取材于历史 龙战三千里 也是 ...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西游记vs鬼吹灯
很简单,人物性格的多面性。鬼吹灯的故事,的确很好看,那你说一下,三个主角,他们各自的性格为何,在这个主性格之外,他们还表现了那些多面性?西游记被人诟病,称只有两个有性格的角色,但即使如此,那个懦弱的唐僧,也有坚强西行的一面。那个可以忽略的沙僧,也一直在坚持着他取经的执着。
水浒vs梁羽生
的确,由于小说技法的进步,水浒的结构性在现代看来已经不值一观了。但是对人物的刻画呢?水浒中的主角人物,有他们鲜明的性格,在这个性格之外,他们有缺点,有不够坚强甚至懦弱的所在,而且,一切的发展,都如此让人信服。而粱最大的缺点,就是他只会塑造高大全。用来比较,用金庸还差不多,然而金庸,他也决不会否认水浒对他创作的影响。
三国演义vs龙战三千里
我没什么好说的了,一个只懂得欣赏高大全人物的读者,一个连人物和时代背景的契合交融都不懂得读者,离开鉴赏这个层次还有不小的距离。我在此的建议是,你先要搞清楚什么是人物性格、什么是小说背景、人物和时代背景,又如何交融契合,人物性格,又如何体现其复杂性和合理性,然后再来说读书。
当然,绝大部分情况下,我看书也只看情节,只要看得高兴就好。但是,对于我不喜欢的书,如果我要加以批判的话,至少我会搞清楚他的缺点是什么,优点是什么,而不是夸夸其谈
作者:
吴元叹 时间: 2008-10-22 12:14
原帖由 湘江子龙 于 2008-10-22 11:47 发表
文章如诗,当有性灵,也当有历练。
性灵是心之草,拔之过早,斫之过甚,徒伤其性,日后恐悔之莫及,如网文之疯狂更新,提笔千言,倚马立待,看似风光,其实砍斫灵性,殊未可取。
历练为文之魂,为人者经得起, ...
箱子此言大善。少年灵气,终抵不过世情辛酸。不论诗词还是小说,其实都是如此。眼前疏狂,如何抵得上细细咀嚼后的回味悠长。如今网文写的好的,除了聊聊数个是靠天赋,大多数耐看得作品,作者年龄往往比较大。也往往这些人的作品,才能让我在读得时候,会意一笑。
作者:
吴元叹 时间: 2008-10-22 12:16
原帖由 水镜门生 于 2008-10-17 11:19 发表
活跃一下气氛而已,我很冷静滴说。
泥人的江山,虽然进宫了,绝对是值得一读的。
好吧,我继续推荐阿里布达
另外,非常惋惜堕落警察太监了
相比其他现在流行的小说作者,这几个才是写文,而不是卖字
作者:
吴元叹 时间: 2008-10-22 12:22
原帖由 笑天下 于 2008-10-17 10:19 发表
当然不一样,四大名著首先为的是名,可以千锤百炼,方可流芳千古;网络小说为的是米,名是捎带脚的,要求是“无招不破,唯快不破”,更新才是王道,所以三少这类明显脑残作品才能大行其道。
四大小说的创作作者固然是为了自娱自乐,但是明朝大部分的小说,也是为了赚钱卖书而已。比如金瓶梅,比如好俅传,比如封神演义……三言二拍,大多如是。只不过,当时出版的条件比较高,不到一定档次没法出版,不像现在泥沙俱下而已。出一两本绝世好书,那只是侥幸,对于当时的大众而言,也不过是找几本闲书打发时间而已
作者:
湘江子龙 时间: 2008-10-22 16:59 标题: 回复 #26 水镜门生 的帖子
包子误也!
然,白也谪仙人!素以才闻,其为诗奇想天外,睥睨八荒,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绝非凡品。
然独才能尽乎?
若非腹有珠玑,安能心雄万夫?
若非心无渣滓,何言天然雕饰?
若非身怀傲骨,何能天子呼来不下船?何能使国忠磨墨,力士脱靴?又何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若非超然物外,如何放发弄舟,对月邀影?
何等人?遇蜀道之难,仍有长帆济海之志?!
何等人?历宦途之险,仍谓“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篷蒿人”?
其心中襟怀,眼底境界,亦是仙品,断非俗人所能及之。
其天纵之才,已入骨里,已作根源,岂区区梦一笔花凋零而能损之?!
包子不可不察也。
作者:
水镜门生 时间: 2008-10-22 17:58
箱子又不正经
作者:
镜 时间: 2008-10-22 23:47
其实四大名著也漏洞百出...
三国演义...简直扭曲了几代人的历史观...-_-...
水浒传...梁山好汉大部分都是被宋江"逼上梁山"的吧...
西游记...孙悟空在被压在五行山之前无所不能,西经路上如果没有天宫的外援,唐僧估计都都妖魔鬼怪煎炸煮烹几千几万次了...
红楼...偶没看过,保留意见...-_-...
作者:
坚硬的稀粥 时间: 2008-10-23 12:57
原帖由 慕容秋 于 2008-10-17 11:53 发表
四大名著,除了红,其它的都是渣,写的全是没人情味的机器人.比冈络种马YY小说也高明不到哪去。
西游记和鬼吹灯比,西游记伟大在哪儿?
水浒 充其量是梁羽生作品的水平
三国演义 取材于历史 龙战三千里 也是 ...
不同意啊不同意。
四大名著,用金圣叹的话说:发于忧愤之作也。就凭这点,当今的网络小说没有一个比得上的。
人物形象平面化也好,当时是小说刚刚兴起的年代,创作技法和如今当然无法相提并论,别说他们。雨果、巴尔扎克的作品放到20世纪也是渣。毕竟时代是在发展的。
即使如此,四大名著也有相当方面是如今的网络小说难以望其项背的。
红楼自不必说,现在的哪一部作品都不可能在几百年后养活一大群研究学者。
三国。我如果问:罗灌水对曹操是褒是贬?对刘备是褒是贬?对关羽是褒是贬?对诸葛亮是褒是贬?一样的争论不休。这难道是所谓的没有人情味的机器人?
水浒。宋江是奸是忠?有谁能肯定?武松、林冲一样是有缺点集一身。
西游记,它的主题到底是什么?有谁能清楚地告诉我么?
另外:不要小看梁羽生。练霓裳、金世遗、厉胜男、张丹枫这几个形象,都不是高大全,且,即使是现在的武侠文学,也难以写出如此丰满复杂有深度的形象。就算梁的大部分作品是渣,也无法否定这几个人物的成功。
作者:
益德张 时间: 2008-10-23 13:08
原帖由 镜 于 2008-10-22 23:47 发表
其实四大名著也漏洞百出...
三国演义...简直扭曲了几代人的历史观...-_-...
水浒传...梁山好汉大部分都是被宋江"逼上梁山"的吧...
西游记...孙悟空在被压在五行山之前无所不能,西经路上如果没有天宫的外援,唐僧估计都都妖魔鬼怪煎炸煮烹几千几万次了...
红楼...偶没看过,保留意见...-_-...
笑,虾米叫漏洞百出哈。
三国演义,历史观和历史事实是两回事,三国演义在历史事实的细节上有虚构,但历史观未必是扭曲,“闻刘玄德败,频蹙眉,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又不是从三国演义开始的。
水浒传,你怎知作者不是想把宋江写成个狠角色呢?
西游记,神话小说,人物不象游戏那样量化很正常。
作者:
镜 时间: 2008-10-24 11:08
原帖由 益德张 于 2008-10-23 12:08 AM 发表
笑,虾米叫漏洞百出哈。
三国演义,历史观和历史事实是两回事,三国演义在历史事实的细节上有虚构,但历史观未必是扭曲,“闻刘玄德败,频蹙眉,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又不是从三国演义开始的。
...
"既生瑜,何生亮"之类的难道不是三国演义首创?
宋江都狠在对付兄弟们了...大家都为了他的招安大业挂得干干净净...
前后法力相差如此悬殊,孙悟空是吃错药了?另外两个天将出生的更是两个啥本事都没有的饭桶,都不知道当初是怎么升仙的...
作者:
水镜门生 时间: 2008-10-24 11:22
原创这种事情,可就涉及到中国小说史的学术考证了,一句两句,怎么说得清楚
作者:
益德张 时间: 2008-10-25 13:53
原帖由 镜 于 2008-10-24 11:08 发表
"既生瑜,何生亮"之类的难道不是三国演义首创?
宋江都狠在对付兄弟们了...大家都为了他的招安大业挂得干干净净...
前后法力相差如此悬殊,孙悟空是吃错药了?另外两个天将出生的更是两个啥本事都没有的饭桶,都不知道当初是怎么升仙的...
好笑,这叫虾米问题?你这简直是回帖不看帖。
三国演义,我说“三国演义在历史事实的细节上有虚构,但历史观未必是扭曲”,我说三国演义没有虚构了吗?奇怪。小说虚构一些情节本来就正常。而且瑜亮斗智的故事还真不是三国演义首创。
宋江狠怎么了?狠=漏洞?
西游记,早就说过神话小说人物不象游戏那样量化很正常。你不会连这么简单的白话都看不懂吧?
作者:
水镜门生 时间: 2008-10-25 15:46
貌似这个帖子已经可以转去古典区了
作者:
坚硬的稀粥 时间: 2008-10-25 19:01
乃这个题目就容易让人往古典上靠
作者:
水镜门生 时间: 2008-10-25 19:15
我天朝的四大名著不晓得是哪些
作者:
坚硬的稀粥 时间: 2008-10-26 12:27
原帖由
水镜门生 于 2008-10-25 19:15 发表
我天朝的四大名著不晓得是哪些
《上海宝贝》、《北京宝贝》、《我的宝贝》、《别闹了,宝贝》
作者:
水镜门生 时间: 2008-10-26 12:55
这是四大宝贝,不是四大名著吧
作者:
镜 时间: 2008-10-26 14:09
原帖由 益德张 于 2008-10-25 12:53 AM 发表
好笑,这叫虾米问题?你这简直是回帖不看帖。
三国演义,我说“三国演义在历史事实的细节上有虚构,但历史观未必是扭曲”,我说三国演义没有虚构了吗?奇怪。小说虚构一些情节本来就正常。而且瑜亮斗智的 ...
MS在三国演义之前,诸葛亮根本不是周郎的对手...壮诸葛多智而近妖...~~~
水浒的主题是啥?"替天行道"...你再看看宋江在行什么道...-_-...
神话小说就不需要逻辑啊...孙行者一身本事都白学了...
作者:
益德张 时间: 2008-10-26 15:24
原帖由 镜 于 2008-10-26 14:09 发表
MS在三国演义之前,诸葛亮根本不是周郎的对手...壮诸葛多智而近妖...~~~
水浒的主题是啥?"替天行道"...你再看看宋江在行什么道...-_-...
神话小说就不需要逻辑啊...孙行者一身本事都白学了...
敢情说了两帖了,你还是一团糨糊搞不明白?
三国演义之前诸葛亮是不是周郎的对手,与是不是漏洞有何关系?小说虚构一些情节本来就正常,虚构=漏洞?四大名著是都有漏洞,可不是你说的那些。劳驾回帖之前先思考下行不行?
而且你“在三国演义之前……”云云也是想当然,宋代三国志平话、元曲《两军师隔江斗智》里就有“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情节。
宋江在行什么道,和是不是漏洞有什么关系?历朝历代的土匪也好、皇帝也好,都说要行天道,你再看看他们在行什么道?鲁迅的小说里还“躬行天搜”呢。
神话小说本来逻辑就比较模糊,人物不象游戏那样量化,不象说唐那样第二一定打不过第一。孙悟空闹天宫前后的表现是有所不同,论坛也有人给出了多种解释。这算漏洞?遇到你这种回帖不看帖想当然的人真是无语。
作者:
吴元叹 时间: 2008-10-27 11:15
原帖由 镜 于 2008-10-26 14:09 发表
MS在三国演义之前,诸葛亮根本不是周郎的对手...壮诸葛多智而近妖...~~~
水浒的主题是啥?"替天行道"...你再看看宋江在行什么道...-_-...
神话小说就不需要逻辑啊...孙行者一身本事都白学了...
很遗憾,你说错了,在之前的说书人的故事里面,诸葛亮也是高于周喻的存在,你可以去看元代的杂剧,说书人的底本《三国志平话》,这本书现存的是元代版本,但是有很多迹象表明,这也是宋代说书人的底本。你所说的诸葛不是周郎对手,很遗憾,历来以来,从来任何相关记载可以用来作为你论点的佐证。
王伦在时,开的是人肉酒馆;晁盖在时,把俘虏割耳为奴;对比宋江在祝家庄高唐州的行为,这还不算道?假如你非要以道德高度来批判,对不起,他们是山贼,不是道学家。看小说,就要了解创作环境,完全无理由的以道德来抨击小说主体,简直和何不食肉糜一样可笑
我实在没看出来西游记什么地方没讲逻辑,如果你认为,孙悟空一开始就很强,就包打天下,那这故事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你所说的,是网络yy小说,而西游记,对不起,这是一本世界名著。按您的思路,这本西游记,早就在明朝就死掉了,怎么可能流传至今
作者:
天下第一水货 时间: 2008-10-28 16:45
原帖由
坚硬的稀粥 于 2008-10-26 12:27 发表
《上海宝贝》、《北京宝贝》、《我的宝贝》、《别闹了,宝贝》
一个宝贝都没有看过,但听说过上海宝贝
不知道好看吗?
作者:
水镜门生 时间: 2008-10-28 22:07
上海宝贝比安妮宝贝丑多了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xycq.org.cn/forum/) |
Powered by Discuz! 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