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对姜维北伐的评价 [打印本页]

作者: 关张马黄    时间: 2008-6-11 16:16     标题: 对姜维北伐的评价

诸葛亮死后,兴复汉室大业就交到姜维肩上。从公元238年至262年,姜维一共北伐11次,但仍然毫无进展,反而消耗了国力,以至后人给他加上“穷兵黩武”的罪名,连《三国志》的作者陈寿也因此批评姜维。
历史对姜维的北伐褒贬不一,且各有道理,到底那个说法更受大众认可哩?
   第一种观点,北伐加速蜀汉灭亡:在正史《三国志》中一般都持这种观点。因为当时蜀汉最为弱小,姜维连年用武,不但成效不大,反而损失甚大,对蜀汉来说实在是不堪重负。当年诸葛丞相5次伐魏,虽然也是没有成功,但也没有姜维那样如此严重耗损。而且姜维发动了11次,成效反不如诸葛丞相的5次,而且这仗是越打越糟糕。在强大的魏国面前,蜀汉还不如据险守备,保境安民过日子算了。而且姜维最后还把重兵据守在踏中,使得阳平关等处空虚,自弃险要,才让钟会大军长驱直入,还使得自己要退守剑阁,连踏中也保不住。所以姜维对蜀汉之灭负有很大责任。
   第二种观点,北伐使蜀汉得以延续:此观点认为北伐是以攻为守,跟易中天先生所说诸葛亮北伐的目的一样,一定程度地抵御了魏国的进犯。历史上姜维北伐11次,战线从诸葛亮的五丈原、子午谷推进到渭水南岸、金城一带,插入了凉州心脏地区,将魏国制约在秦岭一线,无暇南顾,使其在30年来没有对蜀汉反动一次进攻,可见以攻为守的策略成功了。所以,当姜维一放弃北伐,屯兵踏中时,蜀汉马上就遭到魏国进攻,然后迅速灭亡。
作者: 三国赤壁周郎    时间: 2008-6-11 16:40

既然连陈寿都批评姜维啰,那肯定是第一种观点准
作者: 古拉森    时间: 2008-6-11 19:45

姜维北伐的时候国力已经大不如前,毕竟诸葛亮这样善于治理国策民生的好手不多见,诸葛亮在时也只在229、231、234年大规模的北伐了三次(陈仓和武都、阴平之战规模小而且对经济影响不大),姜维24年北伐11次,肯定对蜀汉的经济影响颇大。至于最后蜀汉的灭亡更是直接因为姜维改变了诸葛亮定下的防守战略,放弃了武都、阴平的防守造成的,否则就没有邓艾的偷渡阴平之举了。
作者: 日不升    时间: 2008-6-12 16:31

陰平不派兵防守是劉禪的問題啊
六年,維表後主:「聞鍾會治兵關中,欲規進取,宜並遣張翼、廖化督諸軍分護陽安關口、陰平橋頭以防未然。」皓徵信鬼巫,謂敵終不自致,啟後主寢其事,而群臣不知。
作者: 廖化将军    时间: 2008-6-13 23:32

第一种看法不对的.难道叫阿斗真的主动投降早日放弃蜀独实现蜀魏和平统一吗?超越时代的解说词只是笑话而已.
第二种看法本来是可以的,但限于LZ的学识与表达方式,现在看起来更象无间道.帮第2种说法脸上抹黑.第2类看法本来是主流,描述的方式适当点的话,更令人信服.
作者: 廖化将军    时间: 2008-6-13 23:39

关于以攻代守论,,,明眼人都能看出,战略上是对的也是蜀汉唯一的选择没其他路可走.战术上嘛,好象是该多搞无间道,少劳损军民力气,寻找类似官渡那样的逆转机会才是王道,只是那样的机会,难找,如果魏晋足够混乱,这机会并不是没有,这样的政治机会有了之后军事上抓不抓的住,也在未知之数.

老曹搞定老袁之前是不是穷兵黩武?别人为什么就一定不可以?
作者: 南帝孟获    时间: 2008-6-18 11:17

战略上主动是没错,但是硬干是干不过的。
作者: 姜凡    时间: 2009-5-24 20:50

我感觉姜维带兵方面肯定超过了他的老师诸葛亮!如果诸葛活给姜维打后勤的话不一定谁输谁赢!
作者: 暴民    时间: 2009-5-24 21:17

史實上諸葛亮沒有當過姜維的老師。
作者: 宇文    时间: 2009-5-24 21:35

以蜀地的经济实力,灭亡是迟早的事,姜维也就是知天命,尽人事,图个热闹罢了
作者: zeloti    时间: 2009-5-24 23:11

姜维北伐很大程度只是为了带重兵良将到外头避祸以掌握住兵权
作者: cha    时间: 2009-5-25 21:17

陈寿对姜维的评价是有失偏颇的


单看那一句   粗有文武  就知道了,姜维的才华很多史料都有记载,绝对不是粗有文武
作者: 可爱小马驹    时间: 2009-5-25 21:27

陈寿老师就是姜维的反对派,自然不会给姜维说好话

关于姜维的才能,一是敌人的评价,这方面邓艾钟会都对他评价甚高;二是时人以及近人的评论,这方面一是“时蜀官属皆天下英俊,无出维右”;二是邓艾吹牛自己比姜维强而“有识者笑之”
作者: 优游哉哉    时间: 2009-5-25 22:08

个人觉得,姜维北伐,内避其祸,外立其威,对个人而言不失为明智之举,对国家而言道不清是非,不过战略上仍然是继承了诸葛亮貌似积极实则保守的思路,所以历史上评价不高吧。。。
作者: 笑天下    时间: 2009-5-26 00:25



QUOTE:
原帖由 可爱小马驹 于 2009-5-25 21:27 发表
陈寿老师就是姜维的反对派,自然不会给姜维说好话

关于姜维的才能,一是敌人的评价,这方面邓艾钟会都对他评价甚高;二是时人以及近人的评论,这方面一是“时蜀官属皆天下英俊,无出维右”;二是邓艾吹牛自己 ...

合着,被认为治史偏袒之处颇多的郭颁是时人、近人,名气更大、学问更高、治史更严谨的孙盛就不是时人、近人?
郤正、钟会的看法算的数,廖化、张翼的看法就是空气?
至于所谓邓艾吹牛一段你就这样解读?笑。究竟有识者是笑邓艾得意忘形、以抬高姜维来提高自己的暴发户嘴脸,还是笑邓艾将自己与姜维相比是自不量力?

总的来说,当时对姜维有的叫好,有的鄙视,从没有众口一词的"这人实在是高",相反,志大才疏才是当时的普遍看法。
作者: 可爱小马驹    时间: 2009-5-26 00:36

廖化张翼对姜维能力的看法是啥?
作者: KYOKO    时间: 2009-5-26 07:10

比较雷人的是蜀汉灭亡前1年姜维还主动进攻魏国,貌似这样的例子历史上及其罕见。。。
作者: cha    时间: 2009-5-27 20:15



QUOTE:
原帖由 暴民 于 2009-5-24 21:17 发表
史實上諸葛亮沒有當過姜維的老師。

姜维二十几岁的时候投降蜀汉,是诸葛亮一手栽培提拔起来的,说是他老师也没什么错
作者: zeloti    时间: 2009-5-27 21:57



QUOTE:
原帖由 KYOKO 于 2009-5-26 07:10 发表
比较雷人的是蜀汉灭亡前1年姜维还主动进攻魏国,貌似这样的例子历史上及其罕见。。。

人家要带兵出去“避祸”,知道这点就不雷了
作者: zhjienc    时间: 2009-5-29 22:39

个人以为姜维初期北伐的确是以攻为守,走诸葛亮的既定方针。但后来就更像是出于个人动机,无论是避祸还是军权。说得极端一些,他对于蜀汉的价值就在于北伐,如果不北伐他似乎就没有办法在蜀汉政权里混。也许和他是来自曹魏,出身也不显赫有关,似乎他后来在蜀汉人缘并不好,只有同样来自曹魏的夏侯霸和他比较亲近。曾经看到过一篇文章说主张稳守的费祎被暗杀,杀手可能是姜维的心腹,文章指出这也许是姜维为继续北伐而派人除掉政敌。

另外,个人认为如果诸葛亮和姜维如果采取固守策略,司马家族可能在曹魏也牛不起来,再以曹睿的作为以及魏吴形式看,曹魏也未必会下决心吞并蜀汉。那么战争会少很多,这样作为军事总指挥的姜维无疑会被边缘化,这一定是他不愿意发生的。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xycq.org.cn/forum/) Powered by Discuz!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