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请推荐最值得一看的历史书籍! [打印本页]
作者:
江东伯符 时间: 2008-5-5 19:21 标题: 请推荐最值得一看的历史书籍!
近来很想看点历史书籍,因此立个贴大家交流一下,留下自己看过最喜欢的历史书籍,小说也可,正史学术书籍亦可。
作者:
无事公 时间: 2008-5-5 19:26
司马光的那本,光看那本就会用上好长一段时间的。
接着把二十四史读完
再把春秋战国时期的著作读完、如战国策之类的。
然后再说吧
作者:
镇北将军 时间: 2008-5-5 19:30
细说系列~
秦汉、三国、明、清、民国建立是黎东方写的,其它的由他人补成
我觉得三国、两晋、宋三本写得最好
作者:
镇北将军 时间: 2008-5-5 19:37
另外最近看到本吴家将的书,杨倩描写的,很精彩
http://mail.tscable.com/news/show.aspx?id=1500&cid=53上有
在细说宋朝里写得很少的川陕战事在这里写的很细致
作者:
水镜门生 时间: 2008-5-5 19:38
我小学时候看上下五千年,然后看世界五千年
现在基本只看帖子了
作者:
zfxweng 时间: 2008-5-5 19:41
通史可以看看断代史系列或者剑桥系列
想专门了解一个朝代建议直接看原始史料
作者:
江东伯符 时间: 2008-5-5 19:56
原帖由 无事公 于 2008-5-5 19:26 发表
司马光的那本,光看那本就会用上好长一段时间的。
接着把二十四史读完
再把春秋战国时期的著作读完、如战国策之类的。
然后再说吧
好恐怖啊
有没有轻松一点的呢?类似《东周》之类的,又或者是《万历十五年》之类的
作者:
镇北将军 时间: 2008-5-5 20:06
不是说了细说系列和吴家将么?
作者:
tiger1970 时间: 2008-5-6 09:32
自己感觉天下第一是《史记》。余下比较好看的是《三国志》《资治通鉴》《战国策》。
西方的《全球通史》不错。《罗马帝国衰亡史》也行。
通俗的想不出啥好一些。都差不多吧。就是要看,就赶时髦看柏杨的《资治通鉴》译本,里面的官衔挺搞笑的。
作者:
三种不同的红色 时间: 2008-5-6 11:05
24史没有必要全看,但前四史是绝对要看的。
《左传》绝对要看。
《战国策》更多的是策士言,多有夸张,很多地方都不太可信。
《资治通鉴》可以选看。
作者:
zfxweng 时间: 2008-5-6 11:12
原帖由 tiger1970 于 2008-5-6 09:32 发表
自己感觉天下第一是《史记》。余下比较好看的是《三国志》《资治通鉴》《战国策》。
西方的《全球通史》不错。《罗马帝国衰亡史》也行。
通俗的想不出啥好一些。都差不多吧。就是要看,就赶时髦看柏杨的《资 ...
柏杨的《资治通鉴》错误太多 还不如直接看原版
作者:
tiger1970 时间: 2008-5-6 11:40
原帖由 zfxweng 于 2008-5-6 11:12 发表
柏杨的《资治通鉴》错误太多 还不如直接看原版
当然原版好啦......不过白话的上厕所时看成吧?
要是讲小说,郑重推荐《金瓯缺》。作者是徐兴业吧?
作者:
遗忘 时间: 2008-5-6 11:47
一般先诸子百家 本人觉得道德和韩非可以先选 在读孙子 。三十六计
然后读史记 三国志 最后可以读资治通鉴
[ 本帖最后由 遗忘 于 2008-5-6 11:48 编辑 ]
作者:
三种不同的红色 时间: 2008-5-6 11:48
偶是坚决反对柏杨版《资治通鉴》的。
第一是因为这本书纯粹恶搞。
第二是因为这本书夹带私货。
如果一个初学者要真看这本书学历史,估计看完后就变成一个历史虚无主义者了。因为这书里面基本上对中国传统文化没有说一句好听的话。
作者:
三种不同的红色 时间: 2008-5-6 11:50
原帖由 遗忘 于 2008-5-6 11:47 发表
一般先诸子百家 本人觉得道德和韩非可以先选 在读孙子 。三十六计
然后读史记 三国志 最后可以读资治通鉴
诸子百家、三十六计是历史书吗?
虽说六经皆史,但毕竟它们不是历史专著。
作者:
遗忘 时间: 2008-5-6 11:51
原帖由 三种不同的红色 于 2008-5-6 11:48 发表
偶是坚决反对柏杨版《资治通鉴》的。
第一是因为这本书纯粹恶搞。
第二是因为这本书夹带私货。
如果一个初学者要真看这本书学历史,估计看完后就变成一个历史虚无主义者了。因为这书里面基本上对中国传 ...
确实 本人也略读了柏杨的资治通鉴 水平不敢恭维 历史
如果想读史的话 还是希望读正史 现在评论家一般水平不高
司马光评论水平也有代提高 比起他前人司马迁就逊色许多
作者:
遗忘 时间: 2008-5-6 11:53
原帖由 三种不同的红色 于 2008-5-6 11:50 发表
诸子百家、三十六计是历史书吗?
虽说六经皆史,但毕竟它们不是历史专著。
先读百家的思想来是很有用的 可以做了一个了解历史思想的突破口
中国现在政治哲学很多都是百家的集合
作者:
水镜门生 时间: 2008-5-6 11:57
现代四大史学家各有偏重,我比较喜欢的是钱穆和吕思勉先生,如果是入门,建议看吕先生的中国通史和白话本国史,不过白话本国史有个问题,年代是按照民国纪年来推算的,这个看的时候要小心踩雷。
如果要对史学著作有大略的了解,可以看看钱穆的中国史学名著,这本书是讲义汇编而成,比较口语化,相较于国史大纲等更容易亲近。当然内容方面有一定的牢骚在,也是我喜欢的原因之一
作者:
三种不同的红色 时间: 2008-5-6 11:58
原帖由 遗忘 于 2008-5-6 11:53 发表
先读百家的思想来是很有用的 可以做了一个了解历史思想的突破口
中国现在政治哲学很多都是百家的集合
这就如同一个人想要了解中共党史,你给他推荐的第一本书是《资本论》一样。
诚然,了解了政治思想,对于历史的理解帮助是非常大的,但对于一个初学者,或者仅仅是一个爱好者,这种推荐就不怎么恰当了。
[ 本帖最后由 三种不同的红色 于 2008-5-6 12:07 编辑 ]
作者:
水镜门生 时间: 2008-5-6 12:05
昔年太祖朝,不是有纺织老妪学资本论而大悟么,三小红妄图阻止楼主求知的欲望哈
作者:
ldm.nc 时间: 2008-5-6 12:21
原帖由
江东伯符 于 2008-5-5 19:56 发表
好恐怖啊
有没有轻松一点的呢?类似《东周》之类的,又或者是《万历十五年》之类的
《资治通鉴》相比其他史书比较易懂,不过司马光的评论有些我不认同
作者:
tiger1970 时间: 2008-5-6 12:27
原帖由 三种不同的红色 于 2008-5-6 11:48 发表
偶是坚决反对柏杨版《资治通鉴》的。
第一是因为这本书纯粹恶搞。
第二是因为这本书夹带私货。
如果一个初学者要真看这本书学历史,估计看完后就变成一个历史虚无主义者了。因为这书里面基本上对中国传 ...
要不怎么让他上厕所看呢?
作者:
无事公 时间: 2008-5-6 12:57
原帖由
zfxweng 于 2008-5-5 19:41 发表
通史可以看看断代史系列或者剑桥系列
想专门了解一个朝代建议直接看原始史料
我不推存看剑桥系列。
虽然说我本人没有看过,但已经有很多人指出里边有很多可笑的东西。
毕竟那是外国人写的中国史。
当然了,当你通懂历史后,再去读剑桥后,这样你可以从外国人的眼光来看待他们是如何说中国的。
作者:
江东伯符 时间: 2008-5-6 14:22
原帖由 三种不同的红色 于 2008-5-6 11:05 发表
24史没有必要全看,但前四史是绝对要看的。
《左传》绝对要看。
《战国策》更多的是策士言,多有夸张,很多地方都不太可信。
《资治通鉴》可以选看。
那就先从前四开始,前四从三国志开始吧。
问一下,市面上有没有 三国志+裴注+白话 的合订本呢?
作者:
无事公 时间: 2008-5-6 14:33
有。
不过不叫“三国志+裴注+白话”,而应该是“三国志+裴注+注释本”。
三国志现在一般都带裴注的,而现代人又有几个看得懂古文呢,自然出书都会有解释的了。
可以放心去书店构买。
作者:
tiger1970 时间: 2008-5-6 14:36
哪儿有?啥出版社?告诉我,买一本教孩子......
作者:
无事公 时间: 2008-5-6 14:41
盗版书店!我确实见有。只是内容很差。
正版的话,我就不知道了。
想想,在网络上也没有见流传白话通译的版本,莫非真没有出版社出这样一个版本的三国志。
作者:
江东伯符 时间: 2008-5-6 15:25
ms都没有找到诶,史记倒是有很多白话本的。
作者:
江东伯符 时间: 2008-5-7 20:45
今天找了一下,看到一本《中国史纲》(全三册) 作者: 张荫麟,吕思勉,蒋廷黻
汗,把三人的著作合一起啦?这个怎么样
作者:
青石 时间: 2008-5-7 21:22
M·克莱因 《古今数学思想》
个人以为这是写的最好的数学史
[ 本帖最后由 青石 于 2008-5-7 21:25 编辑 ]
作者:
明智 时间: 2008-5-8 09:59
初学者自然从斐注三国志开始,培养兴趣才是最紧要的。 入了门,自己想看什么自然就不用旁人说了,随便去书店蹲半天蹭书看都能找到不少对胃口的。
作者:
无事公 时间: 2008-5-8 10:30
原帖由 江东伯符 于 2008-5-7 20:45 发表
今天找了一下,看到一本《中国史纲》(全三册) 作者: 张荫麟,吕思勉,蒋廷黻
汗,把三人的著作合一起啦?这个怎么样
看你是想细读历史呢?还是通读历史呢?
不管怎么样,随便找一本喜欢的先读吧。
历史相关的书实在是太多了。
作者:
剑使冰璃 时间: 2008-5-8 11:13
东周列国志
作者:
坚硬的稀粥 时间: 2008-5-8 12:07
汤因比的《历史研究》
古今中外最伟大的历史哲学著作
作者:
江东伯符 时间: 2008-5-8 12:59
原帖由 无事公 于 2008-5-8 10:30 发表
看你是想细读历史呢?还是通读历史呢?
不管怎么样,随便找一本喜欢的先读吧。
历史相关的书实在是太多了。
首先通读一遍先。
发现中国通史之类的书好多!吕思勉的、钱穆的、张荫麟的,黄仁宇的,他们各有什么特点呢?哪个通俗风趣点?
作者:
tiger1970 时间: 2008-5-8 14:12
汤因比的《历史研究》有全译本吗?
作者:
水镜门生 时间: 2008-5-8 15:19
原帖由 江东伯符 于 2008-5-8 12:59 发表
首先通读一遍先。
发现中国通史之类的书好多!吕思勉的、钱穆的、张荫麟的,黄仁宇的,他们各有什么特点呢?哪个通俗风趣点?
吕思勉先生的著作在资料搜集和归纳整理方面做得非常到位,他的《中国通史》,是分成社会史和政治史分别叙述的,上半部先把社会构成的各个方面按照历史演进进行总结叙述,例如婚姻,家族,兵制,学校,语言文字等,然后下半部集中叙述政治史,也就是俗称的帝王将相家谱,但是也并非单纯把叙述的笔墨浪费在帝王起居注上,更关注于王朝更替的具体原因和分裂统一所带来的各种影响。
吕思勉先生本身是中学历史教员出身,所以他的书,一开始就是作为教科书编写的,对于入门的读者来说,个人觉得是很有便利的。
钱穆先生的特色是,他对于历史事件的研究分析,往往能够独辟蹊径,言他人所不能言,说古人所未说破,在整个历史的宏观把握方面,和开拓创新方面,有他独到的本事,钱穆的《国史大纲》,提纲挈领,读来也很有裨益,只是需要注意的是,钱穆的新奇观点,也无需全盘接受。
张荫麟先生的《中国史纲》,由于其英年早逝的缘故,只写到东汉部分,这本《中国史纲》,一开始也是作为中学教科书而编写的,所以在文字方面,张先生是用一种讲故事的方式来展开叙述,而实际上,在浅近通俗,但又优美隽永的文字背后,基本上做到了无一处无考证,无出处,实际上是花了很大功夫写成的,读者往往沉醉于他的叙述,反而会忽略了他的苦心,这一点需要注意。
黄仁宇是以万历十五年而闻名大陆的,他的通史,应该是指的《中国大历史》一书。黄仁宇在书中,是标榜一种大历史观,而他对于中国的历史研究,除了王朝更替之外,对于历史地理和经济因素的考量,似乎更为关注,他曾经就明朝的财政问题做过专门的整理和研究,也有相关的著作,当然对于初学者,可以留到以后兴趣转向这一方面,再细看。至于中国社会各阶层如同潜水艇三明治的说法,不晓得是否他的首创,颇为有趣。
以上是个人一点浅见,可以参考看看。
作者:
江东伯符 时间: 2008-5-8 16:27
原帖由 水镜门生 于 2008-5-8 15:19 发表
吕思勉先生的著作在资料搜集和归纳整理方面做得非常到位,他的《中国通史》,是分成社会史和政治史分别叙述的,上半部先把社会构成的各个方面按照历史演进进行总结叙述,例如婚姻,家族,兵制,学校,语言文字 ...
非常详细!谢谢
不过还有别的名家名著吗?没的话就先看一下张的,然后继续看吕的,嘿嘿
作者:
水镜门生 时间: 2008-5-8 16:56
以上你提到的这些基本足够了,就我觉得,当然,如果有兴趣,可以看看以前那些标准教科书,例如白寿彝的,范文澜的,郭沫若的,周谷城的,这些都是红色经典了
白寿彝主编的一整套中国通史,还是很有阅读价值的,不过篇幅太大,洋洋洒洒几十卷,可以当作参考资料来读。
周谷城的中国通史上下两册,以剪裁史料为主,昔年也是大学教科书,原文引用比较多,可以锻炼阅读古文言的能力。
郭沫若和范文澜的,因为只是在书店偶尔翻过,加之属于红色经典标准版,就没有多关注了。
在书店多翻翻还是很有好处的,先博览群书,然后就自己喜欢的方面钻研下去,古来学者,其实走的都是这条路数。
作者:
江东伯符 时间: 2008-5-8 17:48
哈哈,红色经典的就算了,太马克思了也
历史有时候还是诙谐一点好 哈
作者:
三种不同的红色 时间: 2008-5-8 18:01
郭沫若的没看过。
但白寿彝和范文澜的都看过。的确是大家手笔。
偶认为不要去分别什么红色不红色,这些大家必然有其高出众人之处,如果刻意避开一些红色经典,反而拘泥了。
即使不是红色的又如何?譬如钱穆,偶虽然佩服他的学识修养,但他的思想反对法制,提倡人治,过深地陷入传统儒学而不自拔,这就是其短处了。就这点相比,范文澜、白寿彝等人又比他高出一筹。
再说吕思勉,他是偶最喜欢的民国史学家之一,但他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却非常刻薄,说实话偶还没见他说过谁的好话,这也基本上和公允二字扯不上关系。
[ 本帖最后由 三种不同的红色 于 2008-5-8 18:04 编辑 ]
作者:
冒牌 时间: 2008-5-8 18:09
原帖由 tiger1970 于 2008-5-6 12:27 发表
要不怎么让他上厕所看呢?
太不卫生了。
作者:
水镜门生 时间: 2008-5-8 18:49
原帖由 三种不同的红色 于 2008-5-8 18:01 发表
郭沫若的没看过。
但白寿彝和范文澜的都看过。的确是大家手笔。
偶认为不要去分别什么红色不红色,这些大家必然有其高出众人之处,如果刻意避开一些红色经典,反而拘泥了。
即使不是红色的又如何?譬如 ...
这个偶知道,所以偶也推荐了红色经典
另外吕先生很刻薄么,偶么有觉得哈可能读得太少
说起来为魏武帝辩诬,吕先生也算先锋了
作者:
江东伯符 时间: 2008-5-8 19:03
原帖由
水镜门生 于 2008-5-8 18:49 发表
这个偶知道,所以偶也推荐了红色经典
另外吕先生很刻薄么,偶么有觉得哈
可能读得太少
说起来为魏武帝辩诬,吕先生也算先锋了
哦,这样啊,我是只看到易在那里为曹操说话诶,呵呵,孤陋寡闻了
话说回来,三国里除了小霸王和张三爷之外,最喜欢阿瞒了
作者:
悼红狐 时间: 2008-5-8 19:07
顾诚《南明史》
作者:
冒牌 时间: 2008-5-8 19:18
王夫之《读通鉴论》《宋论》
作者:
水镜门生 时间: 2008-5-8 19:21
李斯《谏逐客书》
[ 本帖最后由 水镜门生 于 2008-5-8 19:54 编辑 ]
作者:
飞√雷¢神 时间: 2008-5-8 20:18
看看上下五千年吧,我觉得这本书还算真实点!
作者:
Linkham 时间: 2008-5-9 11:10
如果楼主想要轻松一点的,个人推荐赫连勃勃大王(梅毅)的作品,我看过的有
华丽血时代:两晋南北朝
帝国的正午:隋唐五代
刀锋上的文明:宋辽金西夏
作者文风幽默、独树一帜
作者:
江东伯符 时间: 2008-5-9 16:13
柏杨的《中国人史纲》怎么样呢?这个地图比较多诶,我觉得看史书还是要配一些地图比较好!
作者:
无事公 时间: 2008-5-9 16:32
虽然说有地图的历史书挺好的,但其实只要你拿一张中国地图来对照就好。
柏杨的书,我建议还是先别看。
那个小通史,看了也没用。
作者:
无事公 时间: 2008-5-9 16:36
原帖由 Linkham 于 2008-5-9 11:10 发表
如果楼主想要轻松一点的,个人推荐赫连勃勃大王(梅毅)的作品,我看过的有
华丽血时代:两晋南北朝
帝国的正午:隋唐五代
刀锋上的文明:宋辽金西夏
作者文风幽默、独树一帜
确实不错,还有“另类”系列也是他的作品。
不过,当代作家写的历史,比如说赫连勃勃大王、比如说当朝明月,他们写出来的东西都是由古史书而来的,所以再次建议楼主,还是看古书好一点。
首推就是《资治通鉴》。
[ 本帖最后由 无事公 于 2008-5-10 11:37 编辑 ]
作者:
悼红狐 时间: 2008-5-9 16:41
原帖由 Linkham 于 2008-5-9 11:10 发表
如果楼主想要轻松一点的,个人推荐赫连勃勃大王(梅毅)的作品,我看过的有
华丽血时代:两晋南北朝
帝国的正午:隋唐五代
刀锋上的文明:宋辽金西夏
作者文风幽默、独树一帜
文风幽默我没听错吧
我不是太推荐此人的,翻译史书的作品,在明月门的表现中上蹿下跳,实在令人厌恶
作者:
水镜门生 时间: 2008-5-9 17:04
资治通鉴何来白话
另外也不是通史,是编年史,三家分晋开始按照年代来的
作者:
江东伯符 时间: 2008-5-9 17:21
原帖由
水镜门生 于 2008-5-9 17:04 发表
资治通鉴何来白话
另外也不是通史,是编年史,三家分晋开始按照年代来的
是啊,有白话版的资治通鉴吗?柏杨版?
作者:
水镜门生 时间: 2008-5-9 17:22
柏杨版明明是黑话
作者:
无事公 时间: 2008-5-9 17:35
我的通史的意思就是,可以从三家分晋开始看,一直看到唐朝以后。
目录是这样的:
周纪一 威烈王二十三年(戊寅、前403)
周纪二 显王元年(癸丑、前368)
周纪三 慎靓王元年(辛丑、前320)
周纪四 赧王中十八年(甲子、前297)
周纪五 赧王下四十三年(己丑、前272)
秦纪一 昭襄王五十二年(丙午、前255)
秦纪二 始皇帝下二十年(甲戌、前227)
秦纪三 二世皇帝下二年(癸已、前208)
内容是这样的:
周纪一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戊寅,公元前403年)
[1]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
[1]周威烈王姬午初次分封晋国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国君。
臣光曰:臣闻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何谓礼?纪纲是也。何谓分?君、臣是也。何谓名?公、侯、卿、大夫是也。
臣司马光曰:我知道天子的职责中最重要的是维护礼教,礼教中最重要的是区分地位,区分地位中最重要的是匡正名分。什么是礼教?就是法纪。什么是区分地位?就是君臣有别。什么是名分?就是公、侯、卿、大夫等官爵。
夫以四海之广,兆民之众,受制于一人,虽有绝伦之力,高世之智,莫不奔走而服役者,岂非以礼为之纪纲哉!是故天子统三公,三公率诸侯,诸侯制卿大夫,卿大夫治士庶人。贵以临贱,贱以承贵。上之使下犹心腹之运手足,根本之制支叶,下之事上犹手足之卫心腹,支叶之庇本根,然后能上下相保而国家治安。故曰天子之职莫大于礼也。
四海之广,亿民之众,都受制于天子一人。尽管是才能超群、智慧绝伦的人,也不能不在天子足下为他奔走服务,这难道不是以礼作为礼纪朝纲的作用吗!所以,天子统率三公,三公督率诸侯国君,诸侯国君节制卿、大夫官员,卿、大夫官员又统治士人百姓。权贵支配贱民,贱民服从权贵。上层指挥下层就好像人的心腹控制四肢行动,树木的根和干支配枝和叶;下层服侍上层就好像人的四肢卫护心腹,树木的枝和叶遮护根和干,这样才能上下层互相保护,从而使国家得到长治久安。所以说,天子的职责没有比维护礼制更重要的了。
作者:
无事公 时间: 2008-5-9 17:40
这样对照翻译文言文,如果还不合格楼主,我也没办法了。
作者:
水镜门生 时间: 2008-5-9 17:47
乃这个版本是翻译版,司马光没有使用白话来写
作者:
无事公 时间: 2008-5-9 18:15
你以为是三国演义呀
史书我还没见过一本白话本的。
二十四史里全部都是文言文。
作者:
水镜门生 时间: 2008-5-9 18:16
乃这个史书的帽子扣大了,吕思勉的白话本国史,张荫麟先生的中国通史都是白话的
作者:
无事公 时间: 2008-5-9 18:33
那是近代的,近代的。
生煎老是在挑我字眼。
可恶
作者:
悼红狐 时间: 2008-5-9 18:34
原帖由 无事公 于 2008-5-9 18:15 发表
你以为是三国演义呀
史书我还没见过一本白话本的。
二十四史里全部都是文言文。
乃不用郁闷,本朝修清史一定是白话,但白话据说要修3000万字,着实骇煞人也
作者:
无事公 时间: 2008-5-9 18:44
原帖由
悼红狐 于 2008-5-9 18:34 发表
乃不用郁闷,本朝修清史一定是白话,但白话据说要修3000万字,着实骇煞人也
清史以不属二十四史的范围鸟。所以,用白话也应该的。
作者:
水镜门生 时间: 2008-5-9 19:05
楼上的不也在抠字眼么
作者:
右文 时间: 2008-5-9 20:26
原帖由
悼红狐 于 2008-5-9 18:34 发表
乃不用郁闷,本朝修清史一定是白话,但白话据说要修3000万字,着实骇煞人也
砌墻有磚了
作者:
三种不同的红色 时间: 2008-5-9 20:33
原帖由 无事公 于 2008-5-9 16:36 发表
首推就是《资治通鉴》,又是通史,又有白话文,很多写历史的当代作家都是由《资治通鉴》改编成书的。
不过,里边有司马光自己的评语,那是很糟糕的评语,可以WS之。
第一次听说《资治通鉴》是白话。
第一次听到有人如此不屑司马光的史识。
作者:
水镜门生 时间: 2008-5-9 20:34
本朝肯定是出光盘版嘛
作者:
无事公 时间: 2008-5-10 11:33
原帖由
三种不同的红色 于 2008-5-9 20:33 发表
第一次听说《资治通鉴》是白话。
第一次听到有人如此不屑司马光的史识。
YOU
别笑!很有讽刺的意思。
第一、译文版说成白话版,是我的愚蠢。
第二、我说的是司马光的评语,而非史识。
现在社会强调的是人人平等,司马光开篇就强调君臣有别。
以君为天的说法,在当今社会看起来很是不合。
里边还有很多司马光向他们皇帝拍马屁的话,我实在无法苟同。
[ 本帖最后由 无事公 于 2008-5-10 11:35 编辑 ]
作者:
三种不同的红色 时间: 2008-5-10 11:37
原帖由 无事公 于 2008-5-10 11:33 发表
第一、译文版说成白话版,是我的愚蠢。
第二、我说的是司马光的评语,而非史识。
现在社会强调的是人人平等,司马光开篇就强调君臣有别。
以君为天的说法,在当今社会看起来很是不合。
评论就是史识的体现。
是啊,司马光居然不提倡民主、共和、平等、法制,实在是毫无见识之人啊。
作者:
无事公 时间: 2008-5-10 11:43
实在搞不懂上边那句话到底是在讽刺呢,还是在认同。
算了,不就是给楼主推荐一些书吗,却扯了一大堆不相干的东西。
作者:
水镜门生 时间: 2008-5-10 12:01
第一,司马光是古人,以今日的见识要求古人,是不合理的。
第二,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的目的,本身就是给皇帝看,他的目标读者就是皇帝,所谓资治通鉴,就是用这些历史事实和经验教训,来帮助皇帝更好的治理国家,所以他写“臣光曰”,不是简单的溜须拍马。
第三,看史书,纠错抓辫子固然没有问题,但是却偏离了看书的本质,变成勘误考据,给古人挑错,可以带来一定的满足感,而最主要的,我们看史书的目的,实际上,就我个人理解,应该是学习历史,以古人之是非为是非,固然很无趣,也没有必要,以今日之要求来要求古人,同样是很荒谬的事情。
作者:
无事公 时间: 2008-5-10 19:37
你说的都对。
我也都同意这样的说法。
问题是我的意思仍——
关于司马光那种“以君为天”的说法,现世的朋友可以无视之。就不是去想他的那些理念,专心读历史就行了。
没有人去否定司马光,更没有人敢去否定他。
我也没有给司马光挑刺,我的意思还是那句,他的非平等观点我们不需要去理会。
我也没有讲司马光说得不对,在他的朝代,他那样写书是非常正常的,但到现在,这种理念就不需要了。
而且,至于读书朋友是怎么看待的,每个人都是自己的观点。
我也只是把我的一些感受说出来而已。
同意不同意是别人的事,说不说不是我的事了。
MS你们两人都误解我的意思了。
[ 本帖最后由 无事公 于 2008-5-10 19:38 编辑 ]
作者:
yt89 时间: 2008-5-10 23:26
《明朝那些事儿》
作者:
冒牌 时间: 2008-5-11 10:23
原帖由 无事公 于 2008-5-10 11:33 发表
YOU
别笑!很有讽刺的意思。
第一、译文版说成白话版,是我的愚蠢。
第二、我说的是司马光的评语,而非史识。
现在社会强调的是人人平等,司马光开篇就强调君臣有别。
以君为天的说法,在当今社会看 ...
臣光曰:臣闻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何谓礼?纪纲是也。
礼是纪纲,其实也就是制度,三晋之列于诸侯,就是破坏了制度。而作为领导人的天子,首先是要维护制度,而非破坏制度。
天子之职莫大于礼也,完全正确。
当今社会虽说人人平等,但照样有分工。照样有不同等级。
夫以四海之广,兆民之众,受制于一人,虽有绝伦之力,高世之智,莫敢不奔走而服役者,岂非以礼为之纲纪哉!是故天子统三公,三公率诸侯,诸侯制卿大夫,卿大夫治士庶人。贵以临贱,贱以承贵。上之使下,犹心腹之运手足,根本之制支叶;下之事上,犹手足之卫心腹,支叶之庇本根。然后能上下相保而国家治安。
古代如此,现代照样如此,总不至于让温相直辖到个人吧?
作者:
无事公 时间: 2008-5-11 11:18
原帖由 冒牌 于 2008-5-11 10:23 发表
臣光曰:臣闻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何谓礼?纪纲是也。
礼是纪纲,其实也就是制度,三晋之列于诸侯,就是破坏了制度。而作为领导人的天子,首先是要维护制度,而非破坏制度。
天子之 ...
算了,感觉有点吵架的味道在里边。
我退一步,算我错了。
我的历史知识远不如你们。
受教了。
作者:
冒牌 时间: 2008-5-11 11:24
原帖由 无事公 于 2008-5-11 11:18 发表
算了,感觉有点吵架的味道在里边。
我退一步,算我错了。
我的历史知识远不如你们。
受教了。
没有吵架的意思。
只不过史评之类的有先入为主的观点,看问题就不会客观
司马光这段话里虽然有“以君为天”之类的说法,但毕竟那不是这一段的主要问题
作者:
无事公 时间: 2008-5-11 11:27
原帖由 冒牌 于 2008-5-11 11:24 发表
没有吵架的意思。
只不过史评之类的有先入为主的观点,看问题就不会客观
司马光这段话里虽然有“以君为天”之类的说法,但毕竟那不是这一段的主要问题
没有吵架的意味就好!
确实是我是有先入为主的观点,但毕竟先入为主也是人之常情。
作者:
syq0603 时间: 2008-5-11 11:30
明朝那些事不错,现在很畅销
作者:
风中的蜡烛 时间: 2008-5-16 10:43
<明朝那些事>是正宗的草根史学之一,与正史也没有很大的出入,只是写得比较简单.
适合上厕所,乘车,以及其他一些非正式场合欣赏.
作者:
云中野鹤 时间: 2008-5-16 11:20
国史的话,强烈推荐钱穆的《国史大纲》
有时间,可以看看前四史、左传、资治通鉴
世界史的话,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或皮特·N斯特恩斯《全球文明史》,
此外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很经典,文辞绚丽...很值得一看。
其实有空翻翻顾颉刚《中国史学入门》都不错,呵呵
[ 本帖最后由 云中野鹤 于 2008-5-16 11:49 编辑 ]
作者:
渔夫 时间: 2008-5-16 11:37
史记。
作者:
江东伯符 时间: 2008-5-19 23:09
不知道有没有白话版的裴松之注的?
作者:
万恶的箱子 时间: 2008-11-10 08:33
为什么要看白话的,二十四史里还没有哪一部艰涩到需要全文翻译的地步,不如直接看原文,个别不懂的字词查一查就行了,这样也有助于提高自己的古文水平
作者:
水镜门生 时间: 2008-11-10 13:24
2011年,可看清华简研究报告,真 古文尚书历五千年而重现华夏
作者:
右文 时间: 2008-11-10 14:48
2012年,可看三千萬字的白話清史
作者:
水镜门生 时间: 2008-11-10 18:06
不如看白话本国史
作者:
tiger1970 时间: 2008-11-11 10:57
就是要看简单的古史,《纲鉴易知录》,中华书局,8册。剪裁技术和文笔都还不错。网上也有电子版。
再加上《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这三本书搞清楚,就可以出去欺负人啦。
至少在中文本科生面前能抵挡几十个回合。呵呵。
作者:
水镜门生 时间: 2008-11-11 11:01
不成吧,我是忽悠不了中文系本科生
作者:
右文 时间: 2008-11-11 11:08
中文本科生,當日解義山詩“薛王沉醉壽王醒”為薛王酒量差、壽王酒量好的典故沒聽説過麽
作者:
tiger1970 时间: 2008-11-11 11:09
原帖由
水镜门生 于 2008-11-11 11:01 发表
不成吧,我是忽悠不了中文系本科生
你忽悠中文系生产的博士都没问题......
作者:
水镜门生 时间: 2008-11-11 11:18
我那俩中文系同学都是校勘宋版书的人才
作者:
tiger1970 时间: 2008-11-11 11:25
原帖由
水镜门生 于 2008-11-11 11:18 发表
我那俩中文系同学都是校勘宋版书的人才
本科就有这本事?不过你差不多也有这本事。
作者:
水镜门生 时间: 2008-11-11 12:17
他们是古典文献专业,大三大四就直接去上海博物馆校勘宋版书当毕业实习。
我是连宋版书的边儿都没摸过,别说校勘了
作者:
悼红狐 时间: 2008-11-11 12:40
清华简确实很期待啊。。。
汤因比的《历史研究》有点老掉牙了,不推荐,貌似近几年越来越淡出了
作者:
水镜门生 时间: 2008-11-11 12:51
汤因比那个理论貌似是过时了,不过他做学问的那个范儿我们还是得学着点
作者:
悼红狐 时间: 2008-11-11 18:30
我印象里吕思勉巨不爽岳飞,今天看了三红说的,马上重温了一遍吕著中国通史,笑死我,确实是什么人都看不顺眼,刘邦是没能力,刘彻是没规划,刘秀更是资质平平。称许的人有四个,一个是隋文帝,一个是朱温,一个是宋太祖,一个是明太祖,另外说到成吉思汗的时候给了四个字“雄才大略”其他什么都没说了
作者:
水镜门生 时间: 2008-11-11 18:45
吕著中国通史是当文化史写的,后头的政治史部分非常简略,要看吕思勉先生的评价还得翻翻他那四套断代史,先秦,秦汉,隋唐,两晋南北朝。
作者:
chunqiuchunqiu 时间: 2009-9-7 16:46
明朝那些事儿
作者:
chunqiuchunqiu 时间: 2009-9-7 16:46
袁腾飞的讲课视频
作者:
悼红狐 时间: 2009-9-7 22:14
原帖由 chunqiuchunqiu 于 2009-9-7 16:46 发表
袁腾飞的讲课视频
垃圾人的垃圾讲座
作者:
chunqiuchunqiu 时间: 2009-11-25 16:06
不知道柏杨的《中国人史纲》怎么样?
作者:
小芝 时间: 2010-2-22 06:31 标题: 回复 #29 江东伯符 的帖子
不好意思,顶一下旧帖子~我还是对29和30楼的话十分感兴趣
尤其张、吕、蒋三位先生的东西合编,米有看到过,如果买来放身边随手翻阅,将是一件非常愉悦的事情。
所以请问具体名字、出版社(尽管现在我也没条件买~)
30楼说的这个M·克莱因 《古今数学思想》,无限长见识。
如果说专史也算的话,那么《印度佛教源流略论》也是好的。
如果说只为娱神,那么很多传记都不错,比如《张居正大传》啥的。
同时赞同六经皆史,但是一开始是很难直接读六经这个史的,光“认识字”就是个大麻烦,衍生出无限多的注和疏和衍义……于是我说偏题了……我是感觉六经所包含的不仅仅是史实,六经展示的东西可以帮助进入古人的思想世界,比如春秋三传……
不过扯太远了,我还是抓紧时间把史记再看一遍比较实在。= =(读希罗多德历史的时候,有时候会觉得有个词明显可以从国语左传里拿来直接对译,可就是想不起来,感觉那个词在你嘴边耳朵边转来转去,就是不出来。于是发现自己还是没读好= =于是对丰富的文化遗产无限愤怒。)
太晚了~~~爬走睡~~~
作者:
KYOKO 时间: 2010-2-22 21:42
《上下五千年》幼儿必读
作者:
绝世天骄. 时间: 2010-2-27 16:18
一般来讲,中国古代简史还是首推钱穆的《国史大纲》吧。近代史蒋廷黻、郭廷以、李剑农、史景迁,都是上佳作品。如果要兼顾学术与故事,推荐唐德刚先生《晚清七十年》和《袁氏当国》。
柏杨的《中国人史纲》和白话通鉴,还有袁腾飞的讲课其实都很出彩,至少本人是推荐的。
作者:
allanzjp 时间: 2010-3-23 00:29
最近就在看吕先生的 白话本国史
觉得写得真是好,里面不光是历史,还有治学的态度,做学问的方法,好多值得学习的东西,历史材料的引用有理有据,条理清晰,严谨丰富..
先读其简要具体的表述,再读所引的材料,觉得很好呢
作者:
麒麟子 时间: 2010-3-23 09:11
众多史书之中,资治通鉴还是很不错的,如果不喜欢古文,白话文的也很好
作者:
dba119 时间: 2011-1-5 10:55
看来要好好补一下中国史了
作者:
zsxmmhd 时间: 2011-1-5 15:19
原帖由 绝世天骄. 于 2010-2-27 16:18 发表
一般来讲,中国古代简史还是首推钱穆的《国史大纲》吧。近代史蒋廷黻、郭廷以、李剑农、史景迁,都是上佳作品。如果要兼顾学术与故事,推荐唐德刚先生《晚清七十年》和《袁氏当国》。
柏杨的《中国人史纲》和 ...
你就不能读点有质量的?
柏杨别的不说,中国人史纲后面所谓的世界大事年表纯粹是日本少女漫画一级的水平
看他还不如去看圣传、天是红河岸什么的,再或者也有国产的还珠格格,也是历史读物啊
居然没人提布罗代尔
古代的波利比乌斯,个人觉得也许他比修昔底德好
商务还出过一个美国系列包括光荣与梦想、美国经济史、杰斐逊文集等一批,也还可以吧
作者:
水镜门生 时间: 2011-1-5 18:06
柏杨貌似就是因为菠菜水手出的事?
说到商务,前两天随手翻到以前捡便宜的一本富兰克林传,老毛子写的,写的不怎么样,这译文就更别扭了,这英文变俄语,俄语再转中文的三手货太可怕了
作者:
我本人间惆怅客 时间: 2011-1-5 18:10
史记可以看看 百家讲坛可以看看,但是只是看,历史不可以人云亦云的
作者:
悼红狐 时间: 2011-1-5 18:23
柏杨的东西真可以称得上秽史
年鉴学派对我影响巨大。。。。
作者:
绝世天骄 时间: 2011-1-6 14:05
呵呵,柏杨的书读起来有趣啊,商务的汉译名著什么的,也就是给专业人士啃啃吧。至于年鉴学派,我本人兴趣实在不大,或者我对所有的新史学流派都不太喜欢。要说错误,别说柏杨,从汤因比、布罗代尔,到黄仁宇这些以宏观视角看历史的人,谁也不少。
作者:
zsxmmhd 时间: 2011-1-6 16:11
原帖由 绝世天骄 于 2011-1-6 14:05 发表
呵呵,柏杨的书读起来有趣啊,商务的汉译名著什么的,也就是给专业人士啃啃吧。至于年鉴学派,我本人兴趣实在不大,或者我对所有的新史学流派都不太喜欢。要说错误,别说柏杨,从汤因比、布罗代尔,到黄仁宇这些 ...
真正学历史恐怕得从修昔底德、波利比乌斯、李维、塔西坨这些原件入手,汤因比、布罗代尔之类毕竟是后世人的认识,总体说是都要读的,不过很多干脆连中译本甚至英译本都不好找
关于错误的说法,泡利有句话很有名
叫做“勉强算个错误”,
即是说布罗代尔之流也许有错误,
柏杨根本连错误都算不上
作者:
绝世天骄 时间: 2011-1-6 17:23
布罗代尔的名作虽然不是纯历史哲学,但也是以理论见长。具体错误,比如将甘肃称为“中国的突厥斯坦”之类相当不少。至于《编年史》之类不研究欧洲的人,完全可以不读。
作者:
zsxmmhd 时间: 2011-1-6 19:35
原帖由 绝世天骄 于 2011-1-6 17:23 发表
布罗代尔的名作虽然不是纯历史哲学,但也是以理论见长。具体错误,比如将甘肃称为“中国的突厥斯坦”之类相当不少。至于《编年史》之类不研究欧洲的人,完全可以不读。
什么都不读都没关系
不影响吃饭、赚钱
你觉得好就是好,反正就算一个根本没上过大学的你觉得好他也就是好了
我就说这事,我这起码读过洛克弗里德曼的不敢说自己自由派
就读过所谓国内二手自由派的都有理了
我很奇怪的是,国内大多数自由派好像比我更拒绝真正的外国读物,而津津乐道于国内一部分人的作品
[ 本帖最后由 zsxmmhd 于 2011-1-6 19:41 编辑 ]
作者:
绝世天骄 时间: 2011-1-6 20:22
所以你可能会赞赏鲁迅的荐书方式吧。荐书这种事,要根据具体人的具体需要,要是笼统的说什么“青年人必读”云云,那就很不是东西了;另一方面,无目的的推荐,就很容易成梁文道,腰封小王子。最后,我告诉你二手书的价值在于你花最少的时间了解最多的观点,对非学者这已经足够了。至于经典阅读,精选可以,要读很多根本不可能。
作者:
悼红狐 时间: 2011-1-6 21:32
近代以来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著作确实很少,几乎没有能入眼的。差差差。
反而是在旧学全面崩溃的背景下,还出了不少传统学问领域的大师。怪怪怪。
柏杨的东西我看了是来气,根本不是有趣。三红列举的史实、史识、史德,柏杨一条也没做到。
[ 本帖最后由 悼红狐 于 2011-1-6 21:33 编辑 ]
作者:
zgll 时间: 2011-1-6 21:47 标题: 回复 #2 无事公 的帖子
2楼,等把你说的那些全读完,头发全白了。还不如让他直接啃四库全书,这样的不实际。
我推荐本,三国演义裴注本
作者:
zsxmmhd 时间: 2011-1-6 22:19
原帖由 绝世天骄 于 2011-1-6 20:22 发表
所以你可能会赞赏鲁迅的荐书方式吧。荐书这种事,要根据具体人的具体需要,要是笼统的说什么“青年人必读”云云,那就很不是东西了;另一方面,无目的的推荐,就很容易成梁文道,腰封小王子。最后,我告诉你二手 ...
二手书是不是有更多观点不好说,为什么二手书观点一定多呢?比那些一手的语言一定更精练吗?不过确实读多了二手书容易被人骗,起码我捏造点什么外国洛克或者弗里德曼的说法你根本什么也看不出来,何况即便不是故意骗人,解读者是不是真正确解读了也是问题,我当初浏览了一边凯恩斯通论才发现很多介绍通论的书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我造假时候也是采用最直接的方法,
就这样你还是查了两天还没查出来,需要红狐告诉你
还好我不是造假特别有瘾的人
那么现在想想看,我在另外一贴关于洛克私有观念到底是不是作假了呢?你如何反驳呢?其实你也不知道
作者:
feiyue1206 时间: 2011-1-6 22:23
那么现在想想看,我在另外一贴关于洛克私有观念到底是不是作假了呢?你如何反驳呢?其实你也不知道
出书,不会那么随意造假吧,网上造假的漫天飞,真正出书了,有点知名度的出版社出版的,还是不会那么多造假的。
曲解原书意思,这个就在所难免了
作者:
zsxmmhd 时间: 2011-1-6 22:29
原帖由 feiyue1206 于 2011-1-6 22:23 发表
出书,不会那么随意造假吧,网上造假的漫天飞,真正出书了,有点知名度的出版社出版的,还是不会那么多造假的。
曲解原书意思,这个就在所难免了
国内有点名气也不过中华商务三联几个
当然造假这事不是说国内,外国也有
国内其实最有趣的三联版的房龙系列,译者前言里干脆直言房龙的书其实价值不高的,倒是很直率少见
最主要的是,你也说了,曲解原书意思在所难免
他是故意的装成非故意的,或者本就是非故意的
作者:
绝世天骄 时间: 2011-1-6 22:42
原帖由 悼红狐 于 2011-1-6 21:32 发表
近代以来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著作确实很少,几乎没有能入眼的。差差差。
反而是在旧学全面崩溃的背景下,还出了不少传统学问领域的大师。怪怪怪。
柏杨的东西我看了是来气,根本不是有趣。三红列举的史实、史 ...
汗……《中国人史纲》是多有趣的书,我可是一口气读完的……史才史学史识,谓之史家三长,刘知几首创,后来章学诚加了一条“史德”,这是对史学家的要求,柏杨不是,他是杂文家、小说家。至于中国对西学的研究著述,或许顶尖的比较少,但可读的并不少,作为了解性阅读足够了。要是研究的话,肯定要读原著,比如有人说王元化先生,不懂德文,也敢研究黑格尔。
作者:
绝世天骄 时间: 2011-1-6 22:48
原帖由 zsxmmhd 于 2011-1-6 22:19 发表
二手书是不是有更多观点不好说,为什么二手书观点一定多呢?比那些一手的语言一定更精练吗?不过确实读多了二手书容易被人骗,起码我捏造点什么外国洛克或者弗里德曼的说法你根本什么也看不出来,何况即便不是 ...
呵呵,不是说观点多,而是它对原著或有很多作品的大师观点有总结性的论述。另外呢,我要读二手书,也至少找个有真名实姓的教授作品吧。
作者:
悼红狐 时间: 2011-1-7 13:49
原帖由 绝世天骄 于 2011-1-6 22:42 发表
汗……《中国人史纲》是多有趣的书,我可是一口气读完的……史才史学史识,谓之史家三长,刘知几首创,后来章学诚加了一条“史德”,这是对史学家的要求,柏杨不是,他是杂文家、小说家。至于中国对西学的研究 ...
我不怀疑你的史学素养,但柏杨的东西确实很糟糕。柏杨死的时候,我还是很高兴的,毕竟世界上少了一个丑陋的中国人。
大肆宣扬明宫宫女九千太监十万,殊不知如此一来故宫将无立锥之地,人人林立,挪动不得。胡乱判定南北朝时南朝没打过胜仗。造谣说范仲淹和韩琦对内虚夸战功。无理谩骂司马光、韩琦。肆意夸大西夏好水川之役的胜果,以佐证其“宋朝无能”的观点。无视南宋抵御蒙古四十余年,英雄辈出的事实,一味讥讽、谩骂。无视宋初辽军入宋的多次败仗,
臆测宋军无能。无视绍兴和议以后金军攻宋的历次败仗,再次臆测宋军无能。而反之,断言宋朝是不如蒙古的野蛮原始人政权。大肆吹捧满清帝王“将近三分之二的皇帝都很能干,了解并努力完成他们的责任,三分之一也都属中等的才智”,这已经无法质疑柏老的历史水平,而应怀疑一下数学成绩了。
[ 本帖最后由 悼红狐 于 2011-1-7 13:53 编辑 ]
作者:
绝世天骄 时间: 2011-1-7 14:30
我只是说《中国人史纲》有趣,而且那还是在绿岛写的……另外,我默念一下柏杨的墓志铭吧,那是一个让我尊敬的人。
作者:
三种不同的红色 时间: 2011-1-7 14:37
关于柏杨的历史水平,我也不说别的。
看他满篇姬发、姬旦、姜小白的称呼,就知道他也就是一个混论坛的水准。
连上古姓氏分离都不知道,还好意思在那里著书立说。
作者:
悼红狐 时间: 2011-1-7 15:14
原帖由 绝世天骄 于 2011-1-7 14:30 发表
我只是说《中国人史纲》有趣,而且那还是在绿岛写的……另外,我默念一下柏杨的墓志铭吧,那是一个让我尊敬的人。
专制造成悲剧,但不代表悲剧都是精英。
良心表彰人格,但表彰不了水平。
柏杨的遭遇值得同情,但他的史学水平实在令人唾弃。因为自己的遭遇,就发明出些不负责任的酱缸文化来诋毁中国文化更是令人不齿。
作者:
张洋 时间: 2011-1-17 11:52 标题: 回复 #126 绝世天骄 的帖子
关于柏杨的历史素养,我没有红狐兄和三红兄的资格来评判,但就这本书本身而言,感觉也没有太多值得称道的地方,正如三红所说,柏杨因为自身的遭遇而迁怒于中国的传统文化,虽然他的观点也不无可取之处,但整体上看太过于偏激,跟他的《丑陋的中国人》一样。至于通俗有趣,这是当年明月、金满楼都能做到的事情。相比较之下我认为金庸先生的《袁崇焕评传》到是一篇兼具通俗性和学术性的著作。
前一阵见人居然把《中国人史纲》跟吕诚之的《中国通史》、钱宾四的《国史大纲》相提并论,鼎足而三,当真是嗤之以鼻。
作者:
绝世天骄 时间: 2011-1-17 13:01
金庸谈历史,谈了半天就是别人怎么说,他也怎么说。当年明月的书,我是对谁都推荐的,史才史料史识都值得称道。至于金满楼,大约和我在伯仲之间,读点常见的史著罢了,还不如傅国涌钻故纸堆的能耐。我最后说一句,《中国人史纲》是一部好书,在可读性上远在吕思勉、钱穆上。吕先生的书那不是一般爱好者有耐心读的,钱先生的《国史大纲》说的也就是今天爱好者都知道的常识。
作者:
tiger1970 时间: 2011-1-17 13:03
原帖由 三种不同的红色 于 2011-1-7 14:37 发表
关于柏杨的历史水平,我也不说别的。
看他满篇姬发、姬旦、姜小白的称呼,就知道他也就是一个混论坛的水准。
连上古姓氏分离都不知道,还好意思在那里著书立说。
三红,打人别打脸。呵呵(嬴政嬴政这不是大家还都这样叫嘛,有几个叫赵政的......)。
[ 本帖最后由 tiger1970 于 2011-1-17 13:05 编辑 ]
作者:
快意做自己 时间: 2011-1-17 23:54
这个帖子好啊,看各位的跟帖争论,再自己查阅思考,倒是长了不少见识。
感谢水镜、三红、红狐等几位
作者:
悼红狐 时间: 2011-1-18 11:03
原帖由 绝世天骄 于 2011-1-17 13:01 发表
金庸谈历史,谈了半天就是别人怎么说,他也怎么说。当年明月的书,我是对谁都推荐的,史才史料史识都值得称道。至于金满楼,大约和我在伯仲之间,读点常见的史著罢了,还不如傅国涌钻故纸堆的能耐。我最后说一句 ...
而且柏杨的人格我还是很怀疑的,他死之前,马英九曾去探望他,此老痛哭流涕,感激涕零,甚至暗示马身边该有一位“魏征”。一副得遇明主,希望提拔的样子。
作者:
巴卡斯博士 时间: 2011-1-19 15:58 标题: 回复 #133 悼红狐 的帖子
兄弟,你的诛心之论实在要不得啊!
就算有的人个别事情上值得怀疑,也不能一棍子否定。
柏杨也是我很钦佩的学者,他看历史还是很深的。从逻辑关系上来分析推理,还算相当严密的。
“酱缸文化”之说也很贴切
柏老也否定司马光的人品,但却推荐他的《资治通鉴》 ,说明柏老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还是很客观的。
作者:
zsxmmhd 时间: 2011-1-19 16:08
原帖由 巴卡斯博士 于 2011-1-19 15:58 发表
兄弟,你的诛心之论实在要不得啊!
就算有的人个别事情上值得怀疑,也不能一棍子否定。
柏杨也是我很钦佩的学者,他看历史还是很深的。从逻辑关系上来分析推理,还算相当严密的。
“酱缸文化”之说也很贴切
...
不谈柏杨的道德
只谈学识
我很奇怪,和天骄一样,您好喜欢也喜欢谈想法,尤其是所谓新的想法
一个没读过什么书的人哪来的什么想法?一个大学甚至中学都没上学过逻辑的人为何就很有逻辑?
大约真正的原因在于读书是累的,有想法确实轻松的
作者:
巴卡斯博士 时间: 2011-1-19 16:24 标题: 回复 #135 zsxmmhd 的帖子
不好意思,您的语法是否有点。。。
我不是很明白您的中心意思。
作者:
绝世天骄 时间: 2011-1-19 16:38
哈哈,俺如今码字恰好是发愁自己的想法太少……
作者:
张洋 时间: 2011-1-27 20:17 标题: 回复 #130 绝世天骄 的帖子
哪本书好哪本书坏原本是见仁见智的事情,归根结底读书是为自己读,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而以我看来,《中国人史纲》在可读性和学术性上都未能达到一流境地。
至于金庸,他本来就是票友一枚,自然不能跟专业的历史学家相媲美,但至少他的观点基本能够自圆其说(是否有独创性的见解我不清楚),而且同样是武侠小说作者,金庸在史学上或许不及梁羽生,但在史识上绝对过之。
吕先生的书有的的确有些晦涩难懂,但他的代表作《中国通史》在语言上和结构上还是很通俗的(先生写这本书初衷本就是要做一部普及性读物),而在内容上绝对称得上厚实丰赡,只是主观性略强,而且感觉批判有余而创设不足。
至于钱先生,我认为读他的书,重要的不是简单了解史实,而是钱先生对于历史发展的独到见解以及他治学的思路方法,话说过来这些普及型通俗著作哪一本写的不是常识性内容?
作者:
绝世天骄 时间: 2011-1-27 20:44
柏杨不是。谁都是开口闭口的五代十国,看看柏杨说的几国,南几国……我不知道是否独创,反正把北汉编入后汉体系,让我很是赞叹。
作者:
四海濯剑 时间: 2011-1-29 22:48
新人也来说一说:
蔡东藩的《中国历代通俗演义》,感觉笔法与东周列国志接近,点评也十分精当。
作者:
张洋 时间: 2011-2-5 21:55 标题: 回复 #140 四海濯剑 的帖子
蔡东藩的书我只看了后汉那本,个人不太喜欢,风格虽近于东周而笔力逊之。
作者:
绝世天骄 时间: 2011-2-6 11:58
原帖由 张洋 于 2011-2-5 21:55 发表
蔡东藩的书我只看了后汉那本,个人不太喜欢,风格虽近于东周而笔力逊之。
蔡先生的好处在于,言必有据,即使是出自野史。
作者:
金戈铁马 时间: 2011-2-6 18:37
最近在读贾志刚写的《说春秋》,感觉不错,通俗易懂
作者:
巴卡斯博士 时间: 2011-2-11 15:08
柏杨先生把历史的脉络还是整理了一番的,对于读者来说可以最大限度地看到历史的真相。很了不起啊
本人收藏有柏杨先生翻译注解的全套《资治通鉴》
看后受益匪浅,那些大分裂时期的情况可以清楚地掌握。
作者:
四海濯剑 时间: 2011-2-25 22:59 标题: 回复 #141 张洋 的帖子
《东周》最早是评书,后经冯梦龙加工润色增删,才成为历史书籍,可以说是经过了几代人的努力。蔡氏十年间讲述两千余年,笔力不济也难免。
作者:
duquanwen 时间: 2011-3-19 11:20
五胡录 --真的经典啊
作者:
yanghan1974 时间: 2011-9-8 14:30
建议看《明朝那些事》。
作者:
纵横 时间: 2011-9-16 20:08
看一下《左传》吧,那时的风流人物,那时的精彩纷呈,很有味道的。
作者:
以风为祭 时间: 2011-10-6 00:30 标题: 回复 #26 tiger1970 的帖子
上海古籍、中华书局、岳麓书社的不错吧
作者:
yanghan1974 时间: 2011-10-11 14:19
强烈推荐《左传》,《史记》,《三国志》,《东周列国志》,《资治通鉴》。
作者:
kenneth505 时间: 2014-11-8 10:34
推荐《资治通鉴》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xycq.org.cn/forum/) |
Powered by Discuz! 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