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周瑜与诸葛亮全面比较分析贴(转) [打印本页]
作者:
嘻哈赵云 时间: 2008-4-10 17:24 标题: 周瑜与诸葛亮全面比较分析贴(转)
周瑜与诸葛亮全面比较分析贴(转)
以正史三国志为主证据,以其他在史学界有崇高威望的正史为辅,野史和三国演义不予考虑,也请想回贴辩论的朋友引用史料时慎重。
1 军事:周瑜 9分。诸葛亮 6分。
点评:
周瑜:赤壁之战已经不须多说,这场名垂千古的战役放到中国历史上也是少见的以弱胜强的经典之战,面对精通军事的强敌曹操和曹操的30万大军,周瑜在整个战役中表现出了完美的治军,谋略,用人,临阵指挥,战前预见等等综合军事能力,周瑜一手培养出来的3万水军军团的强大作战能力也极大地扩大了战果,正是这一系列缺一不可的优秀军事素质的全面综合作用,才有了赤壁之战的辉煌胜利。赤壁之战后攻南郡,南郡兵多将广,战略要地,周瑜又胜。
此外,周瑜与孙策多年南征北战,为打下江东基业立下汗马功劳,百战百胜——————攻横江、当利,皆拔之。渡江击秣陵,破笮融、薛礼。转下湖孰、江乘,进入曲阿。从攻皖,拔之。 复近寻阳,破刘勋,讨江夏,还定豫章、庐陵,留镇巴丘。总的来说,给予9分。
诸葛亮:三国演义为诸葛亮虚构了大量战绩,但其实赤壁之战,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定汉中,取蜀,空城计。。。。等等所谓战绩都是罗贯中帮诸葛亮打的。正史上的诸葛亮一生打仗不多,胜利的战役更少,其最有名的就是北伐攻魏,也就是三国演义里的”六出祁山“,但每次都以诸葛亮撤退失败告终。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在正史“三国志”里也早有评价:“理民之干,优于将略,治戎为长,奇谋为短"。可见,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是其短处。
对这个评价,有亮迷提出军事预见,军事理论为依据辩驳,但须知一切理论最终都要为实践服务,诸葛亮的所有军事理论,用到现实中效果却都并不尽如人意,五次北伐攻魏,都是兴师动众劳民伤财而去,最后却都失败而返,以被司马懿活活拖死而终。中间虽然有一些小规模战争的胜利,但对整个天下局势产生不了决定性的影响,更不能对魏国造成什么大的打击。而在本国方面,却因为连年征战劳民伤财,反而加速了蜀国的提前灭亡,不能不说是极大的失败。这与周瑜定江东,赤壁一战天下三分的影响完全不能相比。
另外,我国伟大的军事家毛泽东也认为诸葛亮北伐失败主要还是在于战略失误,而非其他各种客观原因,“司马懿更大的智略还在于不战,使亮自败”,也就是说诸葛亮是被司马懿故意拖死的。从这一点看,诸葛亮显然不能算一个出色的军事统帅,比不上司马懿也比不上周瑜。对毛主席的评论有兴趣或有疑问,可以自己去研究。
总的来说,诸葛亮虽然败多胜少,但在军事上还是有一定才华和表现的,应算一个虽非优秀但却合格的军事统帅,故给予6分。
2 战略:周瑜:9分,诸葛亮,5分。
评价:周瑜的谋略,一是体现在赤壁战前的分析,一是体现在他予孙权书里的取蜀之见。
赤壁战前,周瑜的分析极为到位,”今北土既未平安,加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且舍鞍马,仗舟楫,与吴越争衡,本非中国所长。又今盛寒,马无蒿草,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此数四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将军禽操,宜在今日。“极其犀利有眼光,赤壁之战的胜利也说明了这一点。
周瑜的取蜀之见也极有眼光,周瑜传记载:是时刘璋为益州牧,外有张鲁寇侵,瑜乃诣京见权日“今曹操新折衄,方忧在腹心,未能与将军连兵相事也。乞与奋威俱进取蜀,得蜀而并张鲁,因留奋威固守其地,好与马超结援。瑜还与将军据襄阳以蹙操,北方可图也。”分析非常到位。
作者: 重楼夫人 2007-9-19 12:58 回复此发言
2 周瑜与诸葛亮全面比较分析贴
有反对取蜀的人认为周瑜此法不能成功,因为前有曹操后有刘备,虎视耽耽。但前文中已说明,曹操内忧外患,已无余力对付孙权,而刘备在后方虽然极不情愿让孙权得蜀,但他们最大的敌人依然是曹操,刘备既无实力也无勇气跟孙权撕破联盟在背后偷袭孙权,因为这么做的后果必定是两败俱伤,便宜曹操。而周瑜能征善战,军团作战实力强大,刘璋暗弱,军事和政治能力都极其平庸,又正忙着和张鲁作战,周瑜无论采取偷袭还是正面进攻,胜算都很大。因此周瑜说"规定巴蜀,次取襄阳,凭赖威灵,谓若在握“,非常有把握。甚至可以说这把握比赤壁之战还大。当年赤壁之战刘备听说周瑜只有3万人要打曹军30万觉得他在吹牛,但事后证明周瑜没有吹牛,取蜀方略更是如此。
诸葛亮:能体现诸葛亮谋略的只有一个隆中对,征汉中和取蜀攻略则是由刘备,法正等人完成。隆中对先天不良,存在着很多问题,毛泽东作为军事大家,曾经评点说:“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亮三分兵力,安得不败。”认为造成蜀汉灭亡的原因就是诸葛亮的隆中对。中国兵法强调集中兵力,以兵力集中之势,战胜兵力分散之敌。这也是毛泽东惯用的策略。三分兵力使本已弱势的蜀汉兵力不得集中,国势分散,战而无功,最终灭亡。
3 用人:周瑜8分,诸葛亮3分。
评价:周瑜气度宽宏,雅量高致,他为东吴推荐了鲁肃等很多人才,每次推荐时都要说对方的才干十倍于自己。并且每次作战前,周瑜都会全盘谋划,集思广益,听取下属的意见,这种习惯在赤壁之战等战役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与曹操的善于用人,喜欢听取下属意见有异曲同工之妙。给予8分。
诸葛亮:诸葛亮一生唯谨慎,无论是打仗还是用人均如此,他大权独揽,事必躬亲,绝不假手于人,虽然勤奋但却缺乏全盘战略的智慧,也无擅长用人的度量和管理人才的才能,致使蜀国人才凋零,到后来竟出现了“蜀中无大将,缪化为先锋”的情况,用错马谡导致北伐失败更是一大短,但发现姜维倒可以抵过马谡之一短,而北伐时没有采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袭计策而采用硬碰硬正面作战的打法,跟强大的魏国打消耗战,事后也被证明是完全失策的。而诸葛亮死后任命的杨仪、费祎也很不怎样。总的来说,给予3分比较合理。
4 品德忠诚。周瑜10,诸葛亮10。结果:平手。
周瑜:周瑜与孙策内结骨肉之亲,外连君臣之义,多年征战为东吴打下江东基业,立下汗马功劳,孙策去世后,年轻的孙权即位,东吴人心浮动,周瑜带兵来归,虽然军权在握,但他见众人对孙权执礼甚慢,就带头行君臣礼,拥护孙权,稳定了孙权的地位。后来更是为扩大东吴领土而甲不稍解四处奔波,最后因劳累伤病而死于出征途中,可见其对东吴至死不渝的忠诚。
诸葛亮:先主病逝,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而诸葛亮后来虽然大权独揽,却并没有象曹魏的司马家族那样反叛篡位,而是跟周瑜一样为国尽忠而死,其忠诚可见一斑。
5 政治眼光:周瑜9,诸葛亮9。
评价:
周瑜气度开阔,胸怀天下,胆略过人,不畏强权,常有为东吴逐鹿天下之雄心。三国志记载:曹操大破袁绍后,兵威日盛,建安七年,下书命令孙权送子为人质。孙权召群臣会议,张昭、秦松等犹豫不能决,周瑜说:”江东兼六郡之众,兵精粮多,将士用命,所向无敌,有何必要送人质?人质一入,就不得不听从曹操,有命召就不得不往,受制于人。而好处不过一侯印,仆从十馀人,车数乘,马数匹,怎能与南面称孤相提并论?不如勿遣,徐观其变。若曹氏能率义以正天下,将军事之未晚。若图为暴乱,兵犹火也,不戢将自焚。将军韬勇抗威,以待天命,何送质之有!”“(全文太长,系半白半文摘要)
这番言论非常强硬有魄力,对孙曹二人当时的政治情况分析也很到位,孙权听了周瑜的话便没有送人质。曹操心怀怨恨,数年后倾大军意欲入侵东吴,此次又是周瑜和鲁肃力排众议主张迎战,周瑜还为孙权精辟地分析了曹军弱势和我军必胜的原因,使孙权坚定了抗曹的决心。周瑜最终以少胜多,在赤壁大破曹军。而赤壁之战也以孙吴的大捷和曹操的大败而告终,周瑜以他卓越的政治魄力和绝佳的军事才能实现了自己的诺言,奠定了东吴的基业。
诸葛亮:诸葛亮的隆中对应算是一种战略,前面已与周瑜的战略一起分析。而以政治眼光而论,个人以为孔明择主应算是政治眼光的良好体现,孔明选择刘备,而不选择孙权或曹操显然是非常正确的政治选择。此后联吴抗曹,东征后再联吴,都是非常正确的政治选择。故给予9分。
总的来说,两人都是奠定本国基业的股肱之臣,平手。
作者: 重楼夫人 2007-9-19 12:58 回复此发言
3 回复:周瑜与诸葛亮全面比较分析贴
6 胸襟气度:周瑜9分。诸葛亮5
虽然三国演义为了美化诸葛亮而把周瑜塑造成一个心胸狭窄的小人,但正史中的周瑜气度宽宏,胸襟广阔,三国志裴注云:“(赵)普……数陵侮瑜。瑜折节容下,终不与校。普后自敬服而敬重之,乃告人曰:‘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时人以其谦让服人如此。”而同时代人也都纷纷给予了高度评价, “文武筹略,万人之英”,谋无不成,规无不细,“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等等。
诸葛亮:陈寿《三国志》评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但从三国志中找不出关于他胸襟气度特别广阔的例子,而在史学界,关于托孤大臣李严为何被贬黜,诸葛亮是否排斥异己大权独揽的疑问依然争执不休,众说纷纭,有人评价诸葛亮是和霍光一样的“正直的权臣”,个人深以为然。从这方面看,诸葛亮的胸襟气度比之周瑜颇有不如。
7 内政治理:诸葛亮9分,周瑜3分。
评价:诸葛亮是蜀国丞相,对于他的内政治理三国志中有大量溢美之词,在此不一一转述。本传中所有对诸葛亮善于内政的理由,竟全是由陈寿和他人的评价赞美组成,严重缺乏实际证据,而诸葛亮传中6000多字的传记,其中竟有将近一半是对话和评论,与别人的传也大不相同,事例记载严重不足。
但三国志毕竟是目前研究三国最可靠的史料,我们给予高度信任,因此仍打9分,给予高度评价。
周瑜方面:虽然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但从侧面亦可以看出周瑜的内政才干——
1 周瑜二十岁就出任县长,三国志记载他很年轻就“恩信著于庐江”,建立恩信必定只能靠理民才干,而不可能仅仅靠军事才能。2 赤壁后周瑜当了南郡太守,而他一死,鲁肃和程普都收不住南郡,只能借给刘备,这说明周瑜当太守的能力很强,至少比鲁肃强多了。3 周瑜曾帮助孙策资助了不少粮草船只,对孙策起了很关键的作用,这也是后勤内政的一部分。4 周瑜二十四岁就当了太守,驻扎在前线巴陵,除了军事,应该也监管当地民事的。
总上所述,虽然周瑜内政上表现不多,但上述史料表明,周瑜只不过没精力搞内政后勤,并不是不会这方面不行,如果周瑜一直活下去的话,后来陆逊当的荆州牧,肯定是周瑜来当的。 但毕竟史书上对周瑜内政记载较少,因此只给予3分。
8 气质风度:周瑜9,诸葛亮7。
周瑜:三国志云”瑜长壮有姿貌“,翻译过来就是身材高大又有姿色,有姿色一词常用于女性,可以推测周瑜长相比较偏向秀气类。三国演义系小说家言,其对周瑜的描述”仪态风流,姿容秀丽“可以不予采纳,但民间更有美周郎之说,而苏轼更是以“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表达对周郎风采的仰慕之情。
诸葛亮:三国志云”亮身长八尺,姿容甚伟“,虽然伟字也是赞美,但在三国志里,写成“身长八尺,容貌甚伟”的就有刘表、蒯越、公孙瓒、何桢、何熙、张既、蒋干、彭羕、孙权、孙桓、程普、吕范、陆绩、张温、朱据等一大批人,显得非常廉价,可见这句形容只是表示长相端正,中人之姿而已。
因此,周瑜9分,诸葛亮7分应该是比较恰当的。
9 艺术才华:周瑜8,诸葛亮6。
三国志记载: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在音乐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已经达到世人皆知的地步。
而在文学方面,周瑜留世的不多,只有从遗书上可以略窥其文采:“瑜以凡才,昔受讨逆殊特之遇,委以腹心,遂荷荣任,统御兵马,志执鞭弭,自效戎行。规定巴蜀,次取襄阳,凭赖威灵,谓若在握。至以不谨,道遇暴疾,昨自医疗,日加无损。人生有死,修短命矣,诚不足惜,但恨微志未展,不复奉教命耳。方今曹公在北,疆埸未静,刘备寄寓,有似养虎,天下之事,未知终始,此朝士旰食之秋,至尊垂虑之日也。鲁肃忠烈,临事不苟,可以代瑜。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傥或可采,瑜死不朽矣。”
这封遗书全部采用四字骈言,对仗工整,用词雅致,既体现了周瑜的战略思想和临死不忘王事的忠诚,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他的文学才华。虽然这封遗书是周瑜临死前口述,时间非常仓促,但还是从中可以看出周瑜高超的文学修养。
作者: 重楼夫人 2007-9-19 13:00 回复此发言
4 回复:周瑜与诸葛亮全面比较分析贴
诸葛亮:诸葛亮主要作品是前后出师表。前出师表在正史中有记载,后出师表疑点甚多,盛传是其侄诸葛恪伪造。但在此处我们不以为非,相信乃诸葛亮所作。
总评:周瑜文武全才,于文学音乐方面都颇有造诣,而诸葛亮从正史看,只体现了文学方面的才能。故一个给8分,一个给6分。
10 外交:诸葛亮4,周瑜1 。
这一条我本不想设置,因为无论周瑜还是诸葛亮都没有特别体现,但似乎有人对此津津乐道,并以此作为诸葛亮外交才能的证据,说明周瑜外交不如诸葛亮,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
诸葛亮唯一能体现其外交才能的只有赤壁之战前出使东吴,劝说东吴抵抗曹操,但在此之前,鲁肃便已劝孙权联合刘备共同抵抗曹操,三国志鲁肃传云:肃进说曰:“夫荆楚与国邻接,水流顺北。。。。有金城之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并慰劳其军中用事者,及说备使抚表众,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备必喜而从命。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权即遣肃行。”
从上可见,无论诸葛亮来不来,鲁肃已经在劝孙权联合刘备迎战曹操,孙权也已经认真考虑接受他的意见了。诸葛亮到东吴后也劝说孙权迎战,但孙权畏惧曹操兵力,仍然犹豫害怕,于是鲁肃劝孙权招周瑜还,周瑜对孙权晓以大计,给他分析曹军弱势和我军必胜的原因,三国志周瑜传云:瑜曰:“不然。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今北土既未平安,加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且舍鞍马,仗舟楫,与吴越争衡,本非中国所长。又今盛寒,马无蒿草,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此数四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将军禽操,宜在今日。此数四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
从上可见,促成孙刘联盟的首要功臣是鲁肃,其次则是周瑜对曹操军事情况的精辟分析使孙权有了信心,诸葛亮既不是促成孙刘联盟的发起人,也没能打消孙权对曹操的畏惧使孙权打定主意抗曹。诸葛亮去东吴的主要作用,只是做了做联络的信使,一个传声筒而已。给予4分应该是恰当的。
周瑜方面,外交本与他这样的军事统帅无关,如果一定要谈,三国志裴注所引中接见蒋干可为一例,周瑜接见蒋干显示东吴威仪,而拒曹操诱降,使蒋干没来得及开口便已噤声,回去后只得向曹操感叹”周瑜雅量高致,非言辞所能间尔“。故评分1 。
总分:周瑜74,诸葛亮62,瑜略胜。周瑜以36岁的短短年华而有如此大的贡献,不能不说是奇才,诸葛亮36岁时其成就远不及周瑜,尤其是他的很多才华如内政等都是在人生后半段表现出来。因此周瑜的英年早逝实在是东吴的一大损失。
而与此对比,诸葛亮虽然在历史上的确是个出色的名相,但在三国演义的吹捧下,民间形象被越来越神化,已经严重偏离其真正的历史形象了。
作者:
几时 时间: 2008-4-10 18:27
说诸葛亮军事才能不如司马懿,不同意。
诸葛亮北伐最多也只带十万兵,而司马懿却拥兵二十万。兵力多过诸葛亮一倍为何不敢正面迎战。若消灭了诸葛亮这十万大军不就等于灭了蜀国吗?
不敢迎战说明司马懿自知军事才能不及诸葛亮,这才采用“拖”的战术。只是在诸葛亮退兵的时候才敢追上几次,而且每次追上去都落个灰头土脸。
司马懿能不战而胜是因为他背后有比蜀国强大得多的魏国,是因为他有一位不给他拖后腿的君主,是因为他有自知之明,是因为他的身体比诸葛亮强得多,是因为他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司马懿的军事才能决比不上诸葛亮。
作者:
渔夫 时间: 2008-4-10 19:17
原帖由 嘻哈赵云 于 2008-4-10 17:24 发表
三国志裴注云:“(赵)普……数陵侮瑜。瑜折节容下,终不与校。
不可能是赵普吧。
作者:
三国赤壁周郎 时间: 2008-4-10 20:17
假如周瑜不死,天下能三分否?
作者:
三国赤壁周郎 时间: 2008-4-10 20:18
当初孙权不把荆州借给刘备,又何来三分天下呢?江陵在周瑜手上时,他就准备伐蜀,那轮到你刘备?可惜命不好,走到巴丘就完蛋了,壮志未酬啊!
[ 本帖最后由 三国赤壁周郎 于 2008-4-10 20:31 编辑 ]
作者:
三国赤壁周郎 时间: 2008-4-10 20:27
原帖由 几时 于 2008-4-10 18:27 发表
说诸葛亮军事才能不如司马懿,不同意。
诸葛亮北伐最多也只带十万兵,而司马懿却拥兵二十万。兵力多过诸葛亮一倍为何不敢正面迎战。若消灭了诸葛亮这十万大军不就等于灭了蜀国吗?
不敢迎战说明司马懿自知军事 ...
司马懿用拖死法,恰恰证明他会用兵的。你是进攻方,我是守御方,为啥我要跟你硬拼?我才不那么笨。这就是人多欺负人少的最佳妙处。其实诸葛亮最大的问题不是军事,而是粮草运输不便。当初袁本初若听田丰之策,用拖死法来对付曹操,曹操肯定要完蛋,因为曹操的粮草不够袁绍多。
[ 本帖最后由 三国赤壁周郎 于 2008-4-10 20:32 编辑 ]
作者:
可爱小马驹 时间: 2008-4-10 20:33
周瑜那种攻坚能力去了益州也是白送死
作者:
骥尾 时间: 2008-4-10 20:42
周瑜:赤壁之战已经不须多说,这场名垂千古的战役放到中国历史上也是少见的以弱胜强的经典之战,面对精通军事的强敌曹操和曹操的30万大军,周瑜在整个战役中表现出了完美的治军,谋略,用人,临阵指挥,战前预见等等综合军事能力,周瑜一手培养出来的3万水军军团的强大作战能力也极大地扩大了战果,
****
挑对帖,看了头晕!第一段红字部分就看不明白!
作者:
三国赤壁周郎 时间: 2008-4-10 22:13
因为我是周瑜的“粉丝”,周瑜的不好也是好,周瑜的好是最好,周瑜的最好历史上没人比他好。何况周瑜确实没有什么不好。如果孙权听周瑜的话,把刘备在京口扣押起来,这就最好了,哪来的三分天下呢?
作者:
走马荐元直 时间: 2008-4-11 09:50
周瑜:赤壁之战已经不须多说,这场名垂千古的战役放到中国历史上也是少见的以弱胜强的经典之战,面对精通军事的强敌曹操和曹操的30万大军,周瑜在整个战役中表现出了完美的治军,谋略,用人,临阵指挥,战前预见等等综合军事能力,周瑜一手培养出来的3万水军军团的强大作战能力也极大地扩大了战果,正是这一系列缺一不可的优秀军事素质的全面综合作用,才有了赤壁之战的辉煌胜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LZ以为赤壁之战已经不须多说,我却以为要多说的正是赤壁之战,赤壁之战都是周瑜的功劳吗?此战周瑜是个什么角色都成疑问
先主传:权遣周瑜、程普等水军数万,与先主并力,与曹公战於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先主与吴军水陆并进,追到南郡,时又疾疫,北军多死,曹公引归。
诸葛亮传:权既宿服仰备,又睹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万人以助备。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悉平。
吴主传:瑜、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备俱进,遇於赤壁,大破曹公军。
如果说二国史官,各记所闻,称扬本国之容美的话,那么其对手的记载更可信
武帝纪: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於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备遂有荆州、江南诸郡。
照对手曹魏方面的说法,是和刘备开打,结果败北,功劳主要在刘备军,周瑜只是随同参战而已
总的来说,诸葛亮虽然败多胜少,但在军事上还是有一定才华和表现的,应算一个虽非优秀但却合格的军事统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诸葛亮败多胜少从哪看出,诸葛亮仅以一州之力抗拒十州,数次北伐都有功而返,打得司马懿畏蜀如虎,“闭军固垒,莫敢争锋”,反观周瑜就运气好三个字,仅会在水上称霸王,刚好撞上号称旱鸭子的曹操军
2 战略:周瑜:9分,诸葛亮,5分。
评价:周瑜的谋略,一是体现在赤壁战前的分析,一是体现在他予孙权书里的取蜀之见。
——————————————————————————————————
笑~~~LZ怎么就不提提诸葛在赤壁战前的分析,周瑜的取蜀之见只是画饼充饥,怎及诸葛的隆中对取蜀之见来得实惠
诸葛战前的分析:
亮曰:“豫州军虽败于长坂,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曹操之众,远来疲弊,闻追豫州,轻骑一日一夜行三百馀里,此所谓‘强驽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将军’。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又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成败之机,在于今日。”
作者:
因苏阿 时间: 2008-4-11 10:27 标题: 回复 #10 走马荐元直 的帖子
楼上的您累不累啊,这样逻辑混乱颠倒黑白的帖子,您还去驳,值得么?
作者:
嘻哈赵云 时间: 2008-4-11 12:10
原帖由 走马荐元直 于 2008-4-11 09:50 发表
周瑜:赤壁之战已经不须多说,这场名垂千古的战役放到中国历史上也是少见的以弱胜强的经典之战,面对精通军事的强敌曹操和曹操的30万大军,周瑜在整个战役中表现出了完美的治军,谋略,用人,临阵指挥,战前预见 ...
这位朋友,我只是转载的帖子
此帖子不是本人所做
作者:
terryzhong 时间: 2008-4-11 15:42
敢问楼主,怎么不比周瑜和诸葛的身体素质?不然一个58,一个36?
作者:
zhchpassion 时间: 2008-4-11 17:00
原帖由 terryzhong 于 2008-4-11 15:42 发表
敢问楼主,怎么不比周瑜和诸葛的身体素质?不然一个58,一个36?
印象里诸葛54挂的吧
作者:
凌云茶 时间: 2008-4-11 19:38
基本都是笑话,逻辑无聊。
外交:鲁肃和诸葛分别是自身阵营里的具有战略眼光的人,这个不可否认,那么是否因为诸葛想到的,鲁肃也想到,而贬低其中一方呢。什么叫英雄所见略同?鲁肃向孙权提,诸葛向刘备提,各不相干,何苦贬低诸葛,一个是英雄一个要做狗熊?鲁肃提联合的时候,曹操没得荆州,条件还没那么恶劣,诸葛以败军之后,还敢去说服孙权,这在很多人眼看,分明是拉孙权跳火坑么。
诸葛北伐,除了小马违亮节度之外,还真看不出吃了什么亏。难道要没灭魏就说诸葛失败的么?周帅哥打个曹仁还中箭受伤,这算那门?
周帅哥自己手下只有几千兵,那3万水军是孙权已简选的,和他有什么关系。周帅哥打了那么多战术胜利,都是千把人的规模,诸葛顺流入川就不算数?
作者:
关张马黄 时间: 2008-4-12 14:22
原帖由 terryzhong 于 2008-4-11 15:42 发表
敢问楼主,怎么不比周瑜和诸葛的身体素质?不然一个58,一个36?
敢问楼主,怎么不比周瑜和诸葛的妻妾如何?
作者:
lighuen 时间: 2008-4-12 14:50 标题: 回复 #2 几时 的帖子
只要拖得死就是老大
那诸葛亮为什么不拖啊
他没办法的
死蚂蚁能把他拖死也是一种本事
谁敢说自己拖的死诸葛亮
死蚂蚁就行
这一条同意
作者:
lighuen 时间: 2008-4-12 14:52 标题: 回复 #4 三国赤壁周郎 的帖子
估计不行
我记得周瑜献的是二分天下(忘了是演义还是史实的了,是演义就当没这帖
作者:
lighuen 时间: 2008-4-12 14:57 标题: 回复 #10 走马荐元直 的帖子
亮曰:“豫州军虽败于长坂,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曹操之众,远来疲弊,闻追豫州,轻骑一日一夜行三百馀里,此所谓‘强驽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将军’。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又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成败之机,在于今日。”
这也是刚刚在长板坡打散的败兵
江东已经修养生息不年,怎么可能打不败呢
作者:
因苏阿 时间: 2008-4-12 15:29 标题: 回复 #16 关张马黄 的帖子
人家美洲狼是土匪式的明抢,和这种人比真是高攀不起,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xycq.org.cn/forum/) |
Powered by Discuz! 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