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何日再见此黄昏
[打印本页]
作者:
马杨米斯莫
时间:
2008-3-30 18:16
标题:
何日再见此黄昏
云山夕照
日落树梢
城市背后的辉煌
找不到原片了,在blog上引的。
作者:
白手违命
时间:
2008-3-30 20:10
噢,很喜欢2、3片。尤其3片,很赞。如此黄昏美景,若有佳人相伴,实为人生一大浪漫之事。
为马杨兄申请1GJ奖励,往后多上片啊
作者:
司徒苍月
时间:
2008-3-30 20:14
同楼上,不过第三片如果再晚几分钟拍摄,使得夕阳完全被云朵遮蔽不露光,只剩金边的话,效果可能会更好
作者:
马杨米斯莫
时间:
2008-3-30 20:17
感谢白手兄厚爱,当时无佳人,所以更加感触。放旧闻一片。
残阳带来的思考——徘徊在地狱和天堂之间(2)
20051022
Travel
对于外国月亮必定圆这种说法,我一向嗤之以鼻。不过作为一个有着唯物主义思想观的大好青年,承认每地有每地的特色风景,本身也很讲得过去。
好比夕阳,我写过回家时矮墙边的它,写过下午去位育路过浦江桥上的它,写过宝鸡八点还没有下山的它。但当我坐在摇摆的吉普车上,看着沙漠城市中的夕阳沿着青山缓缓步下去的时候,我不得不承认,这是我看到过最如画的血色残阳。
我并不想多用词藻来堆砌夕阳的壮美,一个原因是我的照片远比我的文字更有说服力,另一个原因是那只能描绘出自己一刻的感觉,而我想说的是残阳中我脑海中飞过的思绪碎片。
憨豆先生在被赶鸭子上架逼着评论《卫斯里的妈妈》一画时候无疑是紧张到不行,然而就是这种紧张反而让他——一个彻彻底底的外行抓住了那幅画最关键的特点。除去影片中特意搞笑的语言,我们惊讶地发觉,那句话也适合评论这里的夕阳。
“首先,而且最重要的是,它很大。”
这的确是理由之一,虽说听上去实在可笑了点。
通常,人们对待小巧而精致的事物总有种往下欣赏的感觉。艺术展览会上,往往可以看到许多人走过展品台,随便看了下,点点头,“还算不错”,然后扬长而去,无形中好似把自己放到比事物创造者还要更高的位置上。
特别近年来,无数写过豆腐干的就敢把鲁迅踩脚下,做过两三道高数题的就想嘲笑陈景润,刚看了哲学入门就能随便批判尼采的高人越来越多。如果说学生们做出这样的事情还能用年少轻狂不知天高地厚来解释,那么年纪更大些的只能用浮躁和浅薄来描绘了。
而足够大足够壮观的场景事物往往会激发起人们内心深处的动物本能——对比那些雄伟的事物,深刻体会到自己的渺小和无力后,人们然后才会把自己的思维从云层之上拿下来,重新意识到自己原来只是人而不是神。
这里说的降低自己的思维并不是要让人把目光从天上降到地上。站得高看得远当然是件好事情,但回到具体事情处理之中,自己的想法如果一味天马行空,那只能在行动上体现自己的渺小而已。
的确,只有大而且完美的东西才能震慑我们,才能让人低下自己本来就不高贵的头颅,才能让自己重重摔倒地上,擦干流出的鲜血后,脚踏实地往前走。
吉普车从工具超市开出来后,夕阳已经在我的身后了。我看着面前满世界的金黄色,只能再一次感叹着。
完美,离我们还差得很远,那么又凭什么来骄傲呢。
写于美西时间2005/09/24
作者:
马杨米斯莫
时间:
2008-3-30 20:27
当时在抢时间呢,完全来不及啊。
作者:
水镜门生
时间:
2008-3-31 13:24
几度夕阳红,赌城又不同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xycq.org.cn/forum/)
Powered by Discuz!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