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道被肆意曲解之忧
──试解《论语·学而》道德天机就“于丹《论语》感悟之治世之道”,向于丹教授请教
尊敬的于丹教授,您好!
2日11日,我看了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于丹《论语》感悟之治世之道”这一节目。在受益颇多的同时,增添了一些疑惑,决心向您请教。寺庙方丈和道观长老该怎么解读《论语·学而》
生生之道根于鸿蒙太初,鸿蒙太初便是空空洞洞,便是如来之佛,便是无为之无极而太极。这太极内中遍藏物之性道,方而生之,便一而生二,二而生三,三而生万物。因此,人生感悟便头头是道,道本归一日用而不知。我等空修空洞,无以事父母,无以亲兄妹,有悖天地人道、性之本真,故性命总难双修,虽知原始,但无以反终。上下四方日宇,古往今来日宙,宇宙之外是何天地?鸿蒙太初之理何在?西洋人的先哲先贤们也无法自圆其说,导致今天他们的哲学终结,所有科学大家,无不担心其科学的工具理性,绝不是人的天性本真,单向挖掘,必使人类自行灭绝。唯有华夏文明、孔圣总结的中庸之道,才是世界的本真,能使性命双修的认道哲理永通。这世界生生灭灭、本来就只有允执厥中的生生之道,这生生之道才是鸿蒙太初的全部内容。因此,我们所认之道、最终都只有向孔圣归宗一条路。因此万圣之圣、孔子至圣。我们要人脱离凡尘、空性修身,虽有精神寄托寓所,可命道延续也是问题,人类何以永存?正因为我们认道基于工具理性太重,也给现代科学提供了认识光子物理的方法,空寂无为都是光子物理本身,所以,我们无时不刻不在反省和悟清孔圣教诲我们中庸生生才是世界本身的这层道理。这不是一件很高兴的事吗?正因为我们空空悟道,孔圣儒学比大海宽广,能纳百川,我们也就成了孔子儒学、中庸之道这一至德精神──协助人类修为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好比枝叶和树干的关系,我们也同时解决了很多性道生活需要的工具理路,即科学发展的思惟方法,亦即器皿物成的认道逻辑。所以,到我们寺庙或道观参拜菩萨的众生朋友络绎不绝,这不是一件很快乐的修为吗?至于那些不知道性命该如何双修的人,把我们说成封建迷信,依法他虽可以允许人家信仰,但他自己不愿意信仰,我们也从不怨尤人家。这就叫人不知而我不愠,不也是我们这些爱好该修行的大德君子的神圣所在吗?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xycq.org.cn/forum/) | Powered by Discuz! 5.0.0 |